商道-4

“这么说来,”金正喜微微一笑说,“大人您不远千里来找我就是为了要问这鼎的重量了?”“是这样的。”听了林尚沃的话,金正喜将写有“鼎”字的纸拿起来掷到空中:“众所周知,这鼎的重量有时可以说是轻如鸿毛。”纸从空中掉到地上,金正喜又接着说道:“但有时又重如泰山,甚至比泰山还要重。”说完,金正喜突然放声大笑,问林尚沃:“大人,你为什么突然问起鼎的轻重呢?”“如果我知道鼎的轻重就不会到这儿来找你了。”瞬间,金正喜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拿起身旁的纸笔,浓墨饱蘸,提笔在纸上一口气写下四个字。林尚沃上前一看,原来是“问鼎轻重”四个字。金正喜写完后笑着说:“大人,您来问我这鼎的重量,我一定尽我所知为您解答。这句话出自《史记》中的《楚世家》。”金正喜再次为林尚沃把酒斟满后讲道:“春秋时代,楚国出了一位明君,他就是楚庄王,名侣,是楚穆王的儿子。这位楚庄王甫即位时,连续三年没有发布一道政令,不分昼夜地大摆宴席,饮酒作乐,而且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每日只沉溺于酒色。曾有大臣进谏,但楚庄王砍了他的头,并下令再进谏者杀无赦。在他砍了那位进谏大臣的脑袋后,很久没有人敢再批评楚庄王的举动,也没有人敢入宫进谏。大臣中有一个叫伍举的人,其家世代为楚臣,他决心冒死入宫进谏。当伍举入宫之时,楚庄王左抱郑姬右拥越女,坐在那里欣赏鼓乐。《史记》中对当时的情景有如下记载:庄王问伍举:‘你有什么事?’伍举回答说:‘我来给大王献上一个谜语。’‘那好,你说吧。’得到楚庄王的允许后,伍举便开始讲他的谜语:‘有一只大鸟落在小山丘上,连续三年不飞也不叫,请问大王,这是一只什么鸟?’”“大人,您能猜出伍举给楚庄王出的谜语吗?”说到这儿金正喜嘿嘿一笑,看着林尚沃问道。两人都已有些醉意了,但酒兴正浓的金正喜再次将酒杯斟满放到林尚沃面前,不等林尚沃回答又继续讲下去:“楚庄王马上意识到伍举所说的这只大鸟指的是自己,于是庄王便答道:‘伍举啊,寡人知道你的谜底了,你放心回去吧。这只鸟虽然三年不飞,但一飞便会冲天;三年不鸣,一鸣便会惊人。’”金正喜再次一饮而尽,接着讲道:“但几个月过去了,这位楚庄王反而更加沉湎于享乐。大夫苏从看不下去了,入宫向庄王进谏。庄王唤来武士,命令将苏从推出斩首。‘你难道没有听到寡人的训令吗?’苏从回答:‘如果我的死能使大王您醒悟,那么我死而无憾。’听到苏从的话后,庄王立刻振作起来,停止了持续三年的无休止的宴席,开始处理政务,撤掉了几百名不称职的官吏,擢升了一批有才干的人,任用伍举和苏从管理政务。此后,楚庄王果然实现了猜伍举谜语时的豪言,显示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气概。当年楚庄王便消灭了庸国,庄王六年,楚庄王又攻打宋国得到500辆战车。庄王八年,楚庄王讨伐长久以来威胁楚国的陆浑地区戎族。在得胜回师抵达洛水附近时,为向周天子炫耀武力,庄王在洛水之北周天子的都城洛阳郊外举行盛大阅兵式。当时的周天子周定王派大夫公孙满去犒劳庄王和他的军队。王孙满看出,楚庄王在周边境阅兵,意在通过施加军事压力暗中胁迫周王朝。果然不出王孙满所料,楚庄王一见到周定王派来的使者王孙满,便问起九鼎的情况。这九鼎乃是古代尧舜禹时期由禹主持铸造而流传下来的九只大鼎,象征着天子的仁德,是国家的神器,作为天子代代相传的镇国之宝经夏、殷传至周王朝。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究竟有多大?’王孙满不愿回答,缄口不言。楚庄王只好又追问道:‘先生不知其大小,总该知其轻重吧。九鼎到底有多重呢?有人说很重,那么到底有多重,又有人说很轻,那么到底又有多轻呢?’”说到这里,金正喜看着林尚沃问道:“大人不会不知道楚庄王为何要向周大夫王孙满询问天子所持九鼎的大小轻重吧?”“是不是想得到周天子的九鼎呢?”听了林尚沃的回答,金正喜笑道:“正是如此。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即是表明自己欲把九鼎据为己有,取代周天子登上天子之位的野心,这其中,实际暗藏了对周天子的胁迫之意。已看透楚庄王野心的王孙满回答说:‘您怎么想起来要问鼎的大小轻重呢?实际上鼎的大小轻重并不重要。’‘为什么不重要?’楚庄王对此很不解。王孙满回答:‘因为有比鼎的大小轻重更为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还有什么能比鼎的大小轻重更重要呢?’‘德。’王孙满回答楚庄王,‘鼎的大小轻重完全取决于天子之德,而不在于鼎本身。’王孙满的这番话实际是暗含深意,意思是能不能成为天子,不在于是否拥有九鼎,而在于是否有德。楚庄王闻听此言很生气:‘我不明白先生所谓的德是什么,我只知道只要将我们楚国的戈尖搜集起来将之熔化,便可以铸成比你们的九鼎大很多倍的鼎。’听楚庄王如此说,王孙满回敬道:‘大王啊,您怎么能这么说呢?’王孙满接下来回答楚庄王的一席话后来被载入《史记》,成为《史记》中非常有名的篇章。”金正喜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此时,林尚沃正凝神静气地倾听金正喜的话,他一边听着一边想起洪景来让选择鼎作为马贼头目郑时守送给自己的礼物,还问自己鼎的大小轻重,他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听完金正喜讲述的故事,林尚沃对洪景来的用意豁然大彻大悟。洪景来问自己鼎的大小轻重也是像楚庄王一样意在窥视帝王之位,企图通过造反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金正喜又接着讲了下去:“《史记》是这样写的——王孙满回答说:‘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王孙满这番话中不但道出了鼎的制作和传承经过,更阐述了治理天下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现在周朝虽已衰败,但还未到灭亡之时。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话无言以对,悻悻然收兵返回了楚国。”讲完这段故事,金正喜拿起自己先前写下的“问鼎轻重”四个字接着说道:“这之后‘问鼎轻重’便成为一个古代成语流传下来,正像最初庄王表示其觊觎天子之位的野心那样,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那些暗中觊觎现政权的实力与内部情况,在摸清其弱点后准备伺机发起进攻的阴谋行径。大人您不远千里到我这里问鼎的轻重究竟是为什么?”说到这里金正喜放声大笑说:“您问我鼎的轻重不会是想约我一起进行鼎革吧?”金正喜这里说的“鼎革”是指通过起义造反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新王朝。“在庄王询问王孙满九鼎轻重之后,鼎已变成帝位的象征,帝业也被称做鼎业,帝位被称为鼎祚,定鼎则是选定国都建立新的国家,‘鼎折足,覆公觋’就是指鼎脚断而献给天子的食物被倾覆,意指身处帝位之人治理国家不力而使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但是大人,还有这样一句话。”金正喜又一次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了一句诗,林尚沃凑上前一看原来是这样一句话:“茶热香浓石鼎雯。”写罢投笔,金正喜接着说道:“无论人们怎样推崇鼎,把它当作帝王的象征,但就鼎本身来说它仍不过是烹食煮茶一种锅子罢了。同样道理,即便作为天子象征的九鼎仔细推究起来也不过是陈旧的青铜锅而已,什么有德即重无德便轻,说来说去它也只是一个锅子。深谙此理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写下了这句诗。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是南宋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他曾经身负君王重托出使金国,在那里他严辞拒绝金人的无理要求,自始至终保持了南宋使臣的气节而不辱使命,是一位得到史家高度称颂的南宋杰出政治家。他这句诗从字面理解就是铜鼎中煮的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意思是全天下的权势也比不过一盏香茶啊。的确是这样的,大人,象征天子天威的九鼎说到底就是用来煮茶的器具而已。”鼎的秘密(2)作者:崔仁浩那天夜里,林尚沃到夜深人静之时才躺下就寝,可躺在床上却难以入眠。晚上与金正喜两人你来我往不知不觉之中喝了不少酒,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醉意渐消,头脑也越来越清醒:千里迢迢来找金正喜为的是解开石崇大师为自己所写“鼎”字的真意,虽然通过金正喜的讲解明白了“问鼎轻重”这句话的深意,但禅师所写“鼎”字的秘密仍然没有猜度出来。当然,在金正喜的帮助下,林尚沃明白了洪景来的用意,他表面上是在向林尚沃询问鼎的大小轻重,实际上是在劝他一起谋反起义,共谋帝王之位。林尚沃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回答只能有两个:鼎轻或者鼎重。若回答鼎是轻的,表明自己欲与之共谋造反;若回答鼎是重的,则是暗示自己不愿参加他们的造反。金正喜帮自己解开了洪景来“问鼎轻重”之谜,但却没有解开所有的秘密。禅师所写的第二个秘诀“鼎”字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禅师当时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你无法从这次危机中解脱出来,定遭凌迟处斩。”那么,禅师所写的“鼎”字,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林尚沃眼睛盯着禅师所写的“鼎”字陷入了深思之中,但始终不解这“鼎”字究竟要告诉自己什么秘密。不过有一点他坚信不疑:螺蛳壳里藏着须弥山,这个汉字中一定隐藏着事关自己生与死的重大机密。正当林尚沃躺在床上苦思冥想之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股浓郁的香气。林尚沃小时候曾在寺院中作为童僧读书识字,青年时代又在寺院中过了一年多的僧侣生活,本能地蓦然意识到这是焚香的味道。林尚沃只知道金正喜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却不料他在家中还建有佛堂。林尚沃被这焚香的味道所吸引,打开房门走了出来。黎明尚未来临,天边泛着鱼肚白,焚香味透过黑暗传过来,显得格外浓香。林尚沃循着香味,穿过客房,走到宅子的后面。在一面陡峭的山壁之上,建有一座小小的庙堂,上面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永慕庵”三字。那个小庵便是个小庙堂,这不是向信徒们开放的寺院,只不过是家族祈祷的地方。此时庙堂里面没有拜佛的人,不知是谁早早起来在佛堂点了柱香,香气正是从这半开半掩的庙堂中飘散出来的。林尚沃顿时感觉尘封已久的记忆像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久违的香火的味道多么熟悉,这是林尚沃离开秋月庵下山还俗后再也没能闻到过的,此后俗务缠身的林尚沃再也没有重温过那段回忆。刹那间,林尚沃突然感觉石崇大师的手从黑暗中伸了出来,一把捏住自己的鼻子用力地拧。“哎呀呀……”,林尚沃惨叫着捂住了脸。“疼吗?”黑暗中仿佛听到石崇大师近在咫尺的声音。尽管林尚沃高声喊叫,石崇大师仍揪着林尚沃的耳朵,捏住他的鼻子,还用拳头击打他的头部。“疼死我了。”林尚沃忍不住大叫起来,石崇大师立即抓住他的嘴巴向两边撕扯。十多年前的场景不知为何在此时突然重现在眼前。不知什么时候那只手松开了。林尚沃睁开眼睛发现,四周哪有石崇大师的影子,头顶上只有一片黑暗的天空。林尚沃又陷入沉思之中:石崇大师曾经撕我的嘴,拧我的鼻子,借此让我明白不一定要在山中修行才能成佛,到集市之上做生意同样也可以成为商佛。我如今真的下山还俗做了一名商人并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巨富,不过短短数载便成为朝鲜第一大商人,天下所有可以找到的东西都可以弄到手,任何想得到的东西都可以买来据为己有。但是,成为这样的巨商就意味着我成为商人中的佛了吗?石崇大师送给自己的秘诀“鼎”字的秘密是为了让自己从迷惘之中醒悟过来,如果不能参透这个偈语,那我永远只能是一个寻寻常常的小商人,为锱铢小利而四处奔波。想到这里,林尚沃走进庙堂,合掌站到佛像前,点燃一柱香,垂首行礼。他将香双手举过头顶后又移至胸前,然后把香插到香炉内,开始祈祷:“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请您帮助我,哪怕豁出自己的命来我也要参透石崇大师交给我的这个‘鼎’字的真意。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林尚沃怀着急切的心愿来拜访金正喜,但金正喜并没有帮助他完全解开这“鼎”字的秘密。林尚沃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不断地问自己,难道就这样揣着这个谜团回去?离别的前夜,金正喜又摆上酒席,为即将远行的林尚沃送行。金正喜开口说道:“大人为知鼎之轻重而不远千里来到寒舍,这回应该已达到了目的了吧?是否已知鼎的大小轻重呢?”林尚沃答道:“是啊,鼎的大小轻重我已知晓。”听了林尚沃的话,金正喜又不解地问:“但是,大人既然已知鼎的大小轻重,为何还像来时一样愁容满面?难道还有什么不解之谜?”话已至此,林尚沃便直言相告:“实不相瞒,事情是这样的。”林尚沃取出几天前给金正喜看过的禅师亲笔所写的字:“我来府上正是为了纸上这个字,来的那天晚上我已说过,一旦解开这‘鼎’字之谜,就会将这张纸烧掉。但现在还未烧掉它,是因为心中的谜团仍未完全解开。我又怎能欢快起来呢?”金正喜干掉杯中的酒,伸过手去:“让我再看一下那张纸。”林尚沃解开锦囊取出那张纸递给金正喜。金正喜接过那张纸,展开看了看,然后一言不发将纸放在了燃烧的蜡烛上。金正喜的动作那么突然,林尚沃连劝阻的机会都没有,纸片在蜡烛上一经点燃,瞬间便化为灰烬,在空中飘落。金正喜“呼”地一下吹了口气,纸灰四处飘散,荡然无存。这可是解除灭门之灾的惟一出路,金正喜居然将它烧掉了!林尚沃被金正喜的举动惊呆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是怔怔地看着金正喜。但金正喜却大笑起来:“大人为何如此震惊?您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解开这‘鼎’字之谜便可将这纸烧掉,我只是提前替您把它烧掉了而已。”林尚沃仍是不解:“可是,我不是说过我还未完全明白那‘鼎’字的秘密吗,心中还有些疑问。”金正喜接着他的话说道:“是啊,大人,若我不将那张纸烧掉,您还会对它念念不忘,那又怎能解开心中的疑问呢?”金正喜斟满一杯酒,双手递给林尚沃,接着说道:“我还要为大人讲上一段故事。德山禅师的大名您一定有所耳闻吧?他平生提倡用棍棒来教导弟子,因其独特的传教方法,世人又称之为‘德山棒’。故事是这样的:德山禅师幼年出家,精通经律,贯通旨趣,尤其擅长讲解《金刚经》,无人能望其项背,并编书注解《金刚经》,书名为《青龙疏钞》,他的《金刚经》造诣之深,以至于人们称他为‘周金刚’。后来他听说南方禅宗倡导‘见性成佛’、‘顿悟法门’,便以为这是魔说邪教,决心向南方禅宗挑战。于是他担着自己所写的《青龙疏钞》径往南方,走到半路遇到一位在路边卖油糍的老婆婆,因肚中饥饿,欲买油糍点心吃,于是他坐到老婆婆的摊前歇歇脚。老婆婆问他挑的是什么书,他自恃精通经文,便洋洋自得地告诉老婆婆是《青龙疏钞》,专门用来注解《金刚经》的。老婆婆说:‘我有个关于《金刚经》的问题,你若答得上来,我就布施油糍给你,若答不上来,就请到别处去买吧。’德山禅师便很爽快地答应了:‘那您就请问吧。’老婆婆说道:‘《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大师点哪个心呢?’德山禅师原以为自己早已通达《金刚经》中的奥义,不料却被老婆婆问得哑口无言,呆呆地站在那里,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过去、现在、未来,都被切断了,还能往哪里走呢?老婆婆说:‘既然你答不上来,就请到别处去买油糍吧。’德山禅师没有办法,只好空着肚子继续赶路。这番对话,德山的最大失误是“妄起分别”,他沿着老婆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路,将“心”作部分、抽象地理解,因此无路可走。德山所受到的第一次点化是一个老婆婆向他发出的挑战,第二次则是德山主动出击,向龙潭禅师挑战,但这次输得更惨。龙潭崇信禅师在湖南澧县龙潭寺弘法,时称“龙潭”和尚,是当时很有名气的老禅师。德山虽然被老婆婆问得哑口无言,但傲性犹在。他昂昂然来到龙潭寺,直接走进法堂,一见到龙潭禅师便说:‘久闻龙潭之胜名,为何到了龙潭,却是既不见潭,龙亦未现?’他的意思是说,南禅无非是徒有虚名,并无什么佛法,同时也是对龙潭禅师的一种嘲弄。龙潭禅师没有理会德山禅师拐弯抹角的嘲弄,只避其锋芒,有心开导他,如果将“龙潭”比喻为佛法的话,那么佛法只有一种,心即是佛,人即是佛。既然你已经来到这里,那佛法也就随之而来了,怎么还说没有看见呢?因此,他把这些意思凝练成一句话——‘你不是亲身到龙潭了吗?’只此一句话,便将德山的锋芒牢牢地箝制住了。德山是佛不知佛,反把‘我’与‘佛’分隔开来,又犯了‘妄起分别’的毛病。所以他听了龙潭的话后,好不尴尬。到了晚上,德山禅师入室参问,他讲了许多《金刚经》的义理,龙潭禅师只是唯唯喏喏地应付。天色已晚,龙潭禅师便说:‘今天就到这里,你也暂且回房休息去吧。’德山禅师行礼后往外走,外面已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便又退回来说:‘大师,外面太黑。’龙潭禅师便卷了个纸卷当蜡烛,点着了递给他,德山禅师刚接到手里,龙潭禅师却又‘扑’地一下把火吹灭了,四处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但德山禅师的脑子里却刹那间一片空明澄澈。他明白了老禅师的用意,这分明是暗示他:‘佛性是一个整体。它包容一切,却又超越一切,一片空明,一片宁静,永恒存在。无内无外,无边无际,无明无暗,无生无来,无垢无净。你不要妄起分别,何来什么黑?何来什么明?何需纸烛?一切现成,只须自证自悟,何必借他人之光呢?你自己就是佛啊!德山豁然顿悟,立即向龙潭禅师施礼道:‘从今以后我再不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话。’随后,他拿了一支蜡烛到法堂之上把带来的《青龙疏钞》一把火烧了。他感叹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意思是穷尽了经书佛典,也不过像放在虚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了世间机巧,也不过像投入巨壑中的一滴水珠。”金正喜讲到这里,顿了顿,喝杯酒又接着说:“大人对鼎字总是念念不忘,便永远也无法解开其中的奥秘,要想解开心中的谜团,就要像德山禅师焚烧《青龙疏钞》一样,不要总在心里惦念着它,烧掉便一了百了。”林尚沃听了金正喜的长篇大论后,久久没有说话。“来来来,忘掉这一切,我们喝酒,来个一醉方休。”金正喜将林尚沃的酒杯斟满,两人推杯换盏,又喝得酩酊大醉。正如金正喜所言,烧掉了大师所赐的偈语后,林尚沃果然觉得舒心许多。顺其自然吧,醉醺醺的林尚沃想。若真要被凌迟处斩,那就被斩好了;若真要遭灭门之灾,便让它灭门好了。酒到半酣,金正喜说道:“大人是否还记得我所讲的‘楚庄王问鼎轻重’的成语典故?王孙满说鼎之轻重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仁德的大小,庄王当时也因此而声名狼藉。但您可知这楚庄王最后又有何作为吗?被王孙满斥为无德小人的楚庄王最终却成为一代名君。虽然未能登上当时的天子之位,但却成为春秋五霸中首屈一指的贤明君主。楚庄王最终能晋身齐桓公、晋文公之列与他们并称为‘春秋五霸’,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不等林尚沃回答,金正喜又自顾自地接着说了下去:“楚庄王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在问鼎轻重遭王孙满指责后才开始有所作为的。他原想直接通过夺取周国的鼎而登上天子之位,但听了王孙满的话后便幡然醒悟。此后,他相继征服了郑国、晋国等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诸侯国,但却没对这些国家进行镇压,即使在这些国家降服后也不使之灭亡。他从王孙满的话中悟到,一统天下的梦是很幼稚的。现在,我想请问一下大人,”金正喜正视着林尚沃问道,“楚庄王开始只关心鼎的大小轻重,但却是在不关注鼎的大小轻重后才有所作为。他从那次事件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他看重鼎的什么才使他从一个冒失的君王成为一代霸主?”金正喜和林尚沃都已喝得大醉,林尚沃已无法坐直,晃来晃去地回答道:“这个嘛,不……不知道。”金正喜自己回答道:“楚庄王开始只关心鼎的轻重,他听了王孙满的话后发现更重要的是鼎的足。众所周知,鼎有三足,因此古代又称之为‘三足器’。因此,后来引申出‘鼎谈’指三个人围坐一起谈论,而‘鼎立’则指三个国家相互对立,所有这些都因为鼎有三只足。也就是说,楚庄王意识到,治理天下的品德不在于鼎的大小或轻重,而在于支撑它的三只足。一只鼎再大,如果没有三只足来支撑,是不可能立得住的;同样的道理,再重的鼎,如果三只足不能均衡地支撑,也必然会翻倒在地。”金正喜停顿了一会儿,不再说话,斟满酒杯又开始向林尚沃敬酒。林尚沃已然酩酊大醉,但对金正喜递过来的酒仍是来者不拒,双手接过酒杯便一饮而尽。金正喜又接着说下去:“因此,古人常借鼎的三只足来比喻人的三种欲望。人呢,都有三种欲望,一个是名誉,一个是地位,也就是对权力的追求,第三个是财富。这三种欲望人皆有之,谁也不例外,所以也称作人的‘三欲’。与老子、庄子并称的列子也曾对此做过论述,只不过他在三欲之外又加了渴求长寿这一欲望。他说人的繁荣兴败都是由于这无形的欲望所致,人们因为有这些欲望而敬畏鬼神,畏惧他人,惧怕权贵,慑于刑罚,一心想满足欲望逃避灾祸,连生老病死这些自然规律也置之不顾的人便被称为‘遁人’。但也有人不被这些欲望所驱使,生也罢,死也罢,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苍安排,这些顺从于自然规律的人则被称为‘顺民’。照顺民的想法,不愿违抗天命又怎么会妄求长命百岁,不羡慕显贵又怎么会贪图名誉,不追求权势又怎会贪图地位,不追求富贵又怎会贪图财富呢?人只有在超越了欲望之后才能够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在道家看来,人的三种欲望就好比鼎有三足,人欲追求长寿、享受名誉与地位、聚敛钱财乃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个人欲壑难填过分追求这些身外之物,譬如富有之人垂涎于名誉与权势,而有权有势的人又想得到名誉与财富,这些都是违背天命的事情,想满足这三种欲望,恨不得全天下都属于自己一个人,这与渴求仅有一只足的鼎不要翻倒一样都是不可能的。”停顿片刻,金正喜笑问林尚沃:“大人,现在您明白楚庄王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中首屈一指的名王贤君了吧?楚庄王不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而发现了鼎要有三只足保持平衡才能支撑,由此明白了人都有追求名誉、地位与财富的三种欲望,他欲夺天子之位也正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这三种欲望,就好比指望用一只足来撑起一只鼎,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他在征服了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郑国和晋国后,并没有把它们消灭。正是由于他所表现出的高尚德操,才使他终成一代霸主。”金正喜意犹未尽:“老子也有同样的思想,他在《道德经》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因此,就像鼎拥有三只足一样,人无论是谁都有想拥有地位、名誉和财富的三种欲望,而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无知、无欲、无为。”第二天早上,林尚沃离开了金正喜的家。他在金正喜家中仅停留了三天,因为他要到汉阳去拜见朴宗庆大人,不能再在金正喜处继续逗留下去。与金正喜分手之后,林尚沃心情依然沉重。前夜与金正喜一番痛饮,至今宿酒未醒,只觉身有千斤重,而心情尤为沉闷。他仍未能完全解开禅师所赐“鼎”字的秘密。为摆脱灭门之灾,他不远千里来找金正喜,难道就这样离开了吗?虽然他已明白洪景来问鼎轻重的本意,但禅师所写“鼎”字之谜却无论如何也参它不透,在没搞清楚这偈语之谜之前就把禅师所授机密给烧掉了。林尚沃一行早上离开礼山,下午抵达江景附近。两个下人在前面带路,林尚沃骑在马上慢慢前行,路边的稻田里不时可看到正在插秧的农夫的身影。江景到处是一马平川,自古就是富饶的稻米之乡。当时正值五月的插秧季节。林尚沃从马上跳下来,抽着烟袋,懒散地望着远处的田野。这时,一群鸟像约定好了似的一起展开双翅飞向天空。江景位于锦江上游,又靠近大海,是各种候鸟栖息之地。林尚沃坐在田头,细看惊飞的鸟群,原来是一群野鸭。望着在天空中飞翔的鸭群,林尚沃突然感觉到虚空中出现一只手捏住他的鼻子使劲拧。“哎呀!”林尚沃忍不住大叫起来,抓住自己的鼻子低下了头。真是太奇怪了。林尚沃突然想起到达金正喜府上的第一天夜里,偶然被焚香的气味所吸引到外面寻找飘香之处时也经历了同样的事情。那天夜里在黑暗之中也感觉到石崇大师伸手抓住他的鼻子拧了一番。同样的事情何以在这几天之内接二连三不断发生?林尚沃大惑不解,捂住似乎疼痛未消的脸陷入了沉思之中。这怎么可能呢?石崇大师并不在眼前,但为何每次都像真的一样,石崇大师的手在虚空中出现,抓住自己的鼻子拧呢?林尚沃嘴里衔着烟袋又陷入回忆之中。下山之前到石崇大师处请求还俗的那天夜里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屋里,只点着一盏油灯,昏昏暗暗,寂寂静静。屋外,夜风起劲地刮着,吹过松林,发出“唰唰”的声音,远远听去好像万马奔腾。这时,一只苍蝇不知从哪里飞进屋里,“嘤嘤”地拍动着翅膀,飞来飞去。指着苍蝇,石崇打破沉默,突然发问:“那飞着的是何物?”“是苍蝇。”“苍蝇眼能看到?”“能看到。”“苍蝇能抓住吗?”“能抓住。”“那你把它抓来。”林尚沃手拿蝇拍,高高举起,待苍蝇停下来暂时休息,上前把它打死。把打死的苍蝇扔到门外,正在返回屋里,石崇出其不意地手指虚空问道:“这是何物?”林尚沃看了看石崇手指所指之处。那里一无所有。于是,林尚沃答道:“是虚空。”“虚空能看到吗?”“虚空是看不到的。”“既然看不到,那么还有虚空吗?”“有是有的。”石崇这才抬眼看了看林尚沃,问道:“那么,你可能抓住虚空?”“我抓抓试试。”“那你抓抓看。”林尚沃拿起方才打苍蝇的蝇拍,呜呜有声地在虚空里挥动着,突然用蝇拍“嗒”地一声在虚空中击了一下。“抓到了。““既已抓到,把虚空拿给我看。”林尚沃举起蝇拍递过去,石崇却大喝一声:“虚空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蝇拍猛地抽在林尚沃的后脑勺上。林尚沃羞愧难当,怯怯地问:“那么大师您可以抓到虚空么?”“我自然可以抓得到。”石崇答得非常干脆。“就请大师指点。”“好,我抓给你看看。”石崇挽起袖子,两手由虚空中向外划,突然,他的手如电光石火般以极快的速度向林尚沃的脸直插而来,拧住了林尚沃的鼻子:“这就是我抓到的虚空。”石崇的手无情地抓住林尚沃的鼻子,拧来拧去,好像要把它扭掉,林尚沃无意识间“啊呀”惨叫起来。“我抓住的空气才是真正的空气,你哎哟哟地叫什么?”真是钻心的痛,为了还俗来求得石崇大师许可,林尚沃不得不经受这鼻子都差点被拧掉的刻骨铭心的疼痛。从石崇大师的屋子里走出来时,林尚沃心情沮丧至极。第二天到菜地里施肥拔草时,他把前夜在石崇大师屋中发生的事情向法天大师一一道来,法天大师听了之后给他讲了个故事:“马祖禅师有个弟子叫百丈,他是马祖禅师所有弟子中被公认为最出类拔萃者。有一天,马祖禅师带着百丈禅师外出,两人坐在田间,恰好一群野鸭受惊向天空中飞去,马祖禅师就问:‘看,那是什么?’‘一群野鸭。’百丈立即应道。‘飞到哪里去了?’马祖禅师又接着问。‘飞过去了呀。’百丈不解地回答道。百丈话音刚落,马祖禅师忽然用力捏住百丈的鼻子,疼得他哇哇直叫。马祖禅师笑着问:‘你不是说飞过去了吗?怎么还在这里?’”法天大师讲完,又对林尚沃说:“马祖禅师为了开导百丈,捏住他的鼻子。方丈不是也捏了你的鼻子了吗?他是在启发你呢。”林尚沃坐在旷野中,望着西下的斜阳,十几年前石崇大师的教诲又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或许是方才石崇大师的手再次从虚空中出现使劲捏住林尚沃的鼻子,又看到一群惊飞的野鸭的缘故,潜意识深处几乎已被遗忘的关于马祖和百丈的故事又突然冒了出来。林尚沃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真像是刚被人毫不留情地拧过一样,鼻尖还有些疼痛的感觉。就像是约好了一样,刚刚飞走的那群野鸭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后又飞了回来,落在田野里。看到那群野鸭,林尚沃突然来了灵感,猛然醒悟过来。马祖禅师扭弟子百丈的鼻子,是在启发他,野鸭象征一个“常”道,这个本来如是的“常”,是不会“飞走”的;“飞走”的是假相,其实并没有飞走,还在百丈的鼻子上。同样,禅师扭林尚沃的鼻子也是为了告诉他,鼻子即是虚空,鼻子位于脸的正中央,它既不会移动,也不会飞走,只会老老实实地呆在人的脸上。因此,即使平时不注意它的存在,但用力捏总会疼,石崇大师扭他的鼻子,让他感到疼痛,以此来点悟他,鼻子位于离眼睛最近的地方。原来如此,真理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就像离眼睛最近的鼻子一样存在着。林尚沃此时才明白了禅师所写“鼎”字的真正含义。林尚沃站起身,开始在原地一圈圈地转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下人们看他方才还郁郁寡欢,转眼间却变得兴奋异常,见了他的样子都很吃惊,担心他是否有些神经失常,就劝他停下来,可林尚沃不予理会,继续边歌边舞。田间插秧的农夫们都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伸着脖子向这边张望。林尚沃毫不在意,仍目无他人地在田间放声高歌,转着圈跳来跳去。唱完跳完,林尚沃让下人们拿来坐垫,找准方位,面向正北,将坐垫放在面前铺好,肃衣正帽,虽然眼前看不到石崇大师,仍恭恭敬敬向着石崇大师所在方向拜了三拜,以此来感激石崇大师赐给自己的“鼎”字,在攸关生死的人生重大关头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方丈大师,”行罢三拜之礼,林尚沃开口道,“大师的恩情真是没齿难忘,望您能保重贵体。”向石崇大师叩拜之后,林尚沃又拿起坐垫铺向金正喜所在的方位,冲着那个方向很郑重地也叩了三个头。“金大人,”林尚沃拜过之后,说道,“大人使我明白了鼎的秘密,您也称得上是我的老师,请您也一定要保重身体。”就这样,在田间休息之时偶然看到一群野鸭飞过,使林尚沃悟到了禅师所写“鼎”的秘密。鼎的秘密(3)作者:崔仁浩林尚沃再次回到故乡义州,已是天气渐趋炎热的初夏。回到家中,顾不上旅途的鞍马劳顿,当晚就摆上宴席请洪景来和朴钟一前来共商大事。“大人,”洪景来端起酒杯开始敬酒,“这一路上一切都很顺利吧,该办的事都办妥了吗?”“嗯,”林尚沃高兴地回答道,“这段时间家里有什么事情吗?”朴钟一马上插话进来:“能有什么事,有洪先生把一切都打点得有条有理,不会有什么事的。”“言之有理。”三人很久不见,各怀心事,但谁也不道破,只是推杯换盏互相敬着酒,主要是林尚沃讲一下旅途中的见闻,与洪景来、朴钟一谈笑风生,开怀畅饮。夜已深,酒将足。林尚沃郑重其事地问洪景来:“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救命恩人,希望有机会报答你的恩情,你仍把拥有青铜鼎作为自己一生中惟一的追求吗?”“是的,大人,”洪景来低头回答,“大人您不是和我约好的吗?您准备亲自告诉我鼎的轻重。”“当然了,那是自然,”林尚沃笑道,“先前我的确是跟先生约好,待我了解鼎的大小轻重后一定将结果告诉你。”“现在大人可是已晓得鼎之轻重?”洪景来双目精光四射,急切地问。林尚沃看着目射精光的洪景来相当平静,从容不迫地答道:“当然已经知道,鼎的轻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德,若德深仁厚,即使鼎本身轻如鸿毛也可重当天下;若德薄义寡,即使鼎本身重于泰山也会被一只手掀翻。”“这么说,大人您已经知道鼎的大小轻重了?”洪景来两眼依旧闪亮,又接着问道,“当今之鼎有德无德?”这问题真是问得太露骨了,若说象征当代王朝的鼎中有德,那就是可继续维持下去,若说无德将亡,便是要参加洪景来的造反,建立新王朝,问题问得真是巧妙。林尚沃笑着答道:“回答之前,我想先请教一下洪先生,您是怎么想的?您认为这鼎是轻还是重呢?”洪景来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认为,这鼎确是轻如枯叶一般。”短暂沉默之后,林尚沃又接着问道:“古语道,若德深仁厚,即使鼎本身轻如鸿毛也可重当天下。先生认为这鼎之德如鼎般轻如鸿毛,还是仅仅是鼎本身虽轻但德却仍是很深厚?”“既是轻如枯叶,哪里还有什么仁德可言?”洪景来双目如电,熠熠生辉。“哦,是这样,”听了洪景来非常果断地回答,林尚沃仍是一脸平静地接着说道,“洪先生怎么认为我就怎么认为,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洪先生认为青铜鼎已是无足轻重的话,那我的看法也是这样的,鼎既轻且无德。”“谢谢,谢谢。”刹那间洪景来目光里充满了希望与期盼,他暗暗想,“大功告成了!”这是自去年春天他持李禧著的推荐信以商人身份为掩护投到林尚沃门下起便欲达到的目的,现在一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刚才林尚沃说的那番话,不就是同意自己的观点,认为可以携手推翻这轻而无德的朝廷的表示吗?同时也是同自己一道谋逆造反的盟誓。现在要把林尚沃拉到自己造反的阵营里举事已是唾手可得。在旁边听着两人的问答,不明就里的朴钟一被搞得一头雾水,好不容易插进话来:“你现在要把这鼎拿走吗?”“当然。”“那你就拿走呗。”洪景来迅即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房间一角,将盖在青铜鼎上的白布掀开。立在墙角的青铜鼎体积并不大,但重量却不轻,至少也要三四名壮汉才能抬起来运走。就在洪景来伸手抓住鼎的瞬间,支撑鼎的三条腿中的一只突然断了,洪景来吓了一跳,赶紧松开手闪到一旁,但那只鼎已像一个瘸腿之人般无法立在那里,“咕咚”一声翻倒在地。这鼎明明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间断了一条腿呢?洪景来满脸狐疑地盯着林尚沃,慢慢地仿佛明白了什么,他默默地捡起青铜鼎的那只断腿看了看,说了声:“拜君所赐,不胜感谢。”言毕,洪景来便夺门而去。屋里只剩下林尚沃和朴钟一两人,朴钟一先开口说道:“咦,这是怎么回事?这青铜铸的鼎应该很结实的,怎么会突然断了腿呢?前几天还好好的,难道是青铜融化了不成?”洪景来将青铜鼎拿走后,地面上还剩下那只断掉的鼎腿,朴钟一走过去,将那只断腿拿在手里:“真是活见鬼,这么结实的青铜鼎腿居然像是麦芽糖做的,这么一下就断掉了。”朴钟一自然不会明白,青铜鼎的腿前几天还好好的,竟然会出人意料地断掉。连一向目光敏锐的朴钟一也没能发现这青铜鼎的腿早已被林尚沃做了手脚,他让人将青铜鼎的腿锯断后又小心地将其拼好摆在那里,林尚沃将坏的部分伪装得非常巧妙,表面上看不出来,但一旦有人稍稍一碰,那鼎就会突然倒掉。朴钟一断然不会想到这一切匪夷所思的事情是林尚沃精心策划的,这也正是林尚沃从石崇大师给他写的“鼎”字中悟出的真意。当初,林尚沃为破解石崇大师“鼎”的秘密不远千里到礼山寻访金正喜,但却未能如愿,反而在归途中在郊外的田野看到飞起的一群野鸭而突然感到石崇大师又揪住他的鼻子不放痛苦难当,在强烈的冲击中才恍然大悟。其实与金正喜分别前的最后一个夜晚,金正喜已道出了“鼎”字的真意,只是林尚沃当时并没能听进去。真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好像是人的鼻子,它位于人面部的正中央,有时能看见,有时却是视而不见,当别人揪住你的鼻子感到疼痛之时才会豁然发现其实鼻子就在眼前。真理也是如此。石崇大师通过行动使林尚沃瞬间领悟了“鼎”字的真意。石崇大师之所以让林尚沃自己去参悟“鼎“字的真意,实际上是想告诉他,要对人自身的欲望保持一份警醒。他想让林尚沃明白,正如金正喜所说的一样,人都有想拥有地位、财富、名望的三种欲望,犹如鼎有三足一般,现在林尚沃已拥有其中的一足——财富,成为全朝鲜最富有的人,如果自己要帮助洪景来,参与其谋反,那就是另外一个欲望——权力的欲望在支使他的行动。石崇大师借金正喜之口告诉林尚沃,不论是谁都会有拥有地位、财富、名望三种欲望,并通过对三个人的剖析为林尚沃做出了极为明白的阐述。这三个人便是金正喜、洪景来和林尚沃,金正喜渴望成为天下第一巨儒,是醉心于研究学问的文人学者,属于追求“名望”的一类人;而洪景来所想的却是推翻腐朽的王朝进行翻天覆地的变革,属于追逐“地位”的一类人。那么林尚沃又属于哪一种人呢?林尚沃一直渴望成为天下第一大商人,属于希望拥有“财富”的那类人。从这一点上来看,金正喜可谓是名望的化身,洪景来是地位的化身,林尚沃则是财富的化身。因此,如果一个人有了名还要贪图钱财就好比折断鼎腿弄翻了鼎,也就是说如果拥有名望的金正喜想成为林尚沃这样的人是违背天意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拥有了财富的林尚沃也不应觊觎权力,如果此时林尚沃参与造反,想同时集财富与权势于一身,那也是违背天意的事情,必遭上天重罚。这便是石崇大师为自己指出的万万走不得的凌迟处斩诛灭九族的身败名裂之路,这其中的道理林尚沃在江景野外才悟到,顿悟的喜悦曾使他当场手舞足蹈并向石崇大师和金正喜所在方向连行三拜大礼。正因为事先弄明白了禅师所赐偈语所含玄机,林尚沃才作出了明确的选择,他不想参加洪景来的造反,要从洪景来的造反队伍中抽身出来。但向洪景来声明自己不参加他们的造反运动,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当然不能跟他当面挑明,否则就会伤了洪景来的自尊心。从初次见到洪景来起,林尚沃就感觉到洪景来的眼中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气色,时常让人感觉到他的眼光中蕴含着杀气。这些图谋造反的人肯定是不怕死的,为防天机泄漏,他们会杀人,置自己于死地,洪景来正是这样一种人。因此,林尚沃需要很巧妙地把事情安排好。林尚沃已是心中雪亮,洪景来身为革命起义军的领袖,持李禧著的书信来到林尚沃府上到他的店铺里来作伙计,正是为了拉拢林尚沃参加他们的造反。洪景来到林尚沃的店铺来,也正是应了那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古话。现在林尚沃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把“深入虎穴”的洪景来从洞穴里赶出去。方法只有一个,借助鼎的断腿来向洪景来暗示自己的意思。洪景来通过询问青铜鼎的大小轻重来打探林尚沃是否有意参加造反起义。是或否,林尚沃必须在这两个选择中作出抉择。因此,林尚沃决定用青铜鼎作比喻巧妙地向洪景来表明自己的意思。既然洪景来用鼎来探问,那么林尚沃就应该也用鼎来作答。而用鼎来作答只有一种方法,即事先将青铜鼎的一只腿锯断。洪景来不愿通过自己的嘴来让世人知晓其欲发动造反的意图。天机不可泄露,他只是很隐晦地询问林尚沃鼎的轻重。林尚沃也不能直截了当地予以拒绝,他事先将青铜鼎的一只腿锯断,断了腿的青铜鼎一触即倒,借以向洪景来表明自己不愿参加造反起义运动,告诉洪景来造反对林尚沃来说就像是那断了腿而翻倒在地的青铜鼎一般,是林尚沃力所不逮的事情,也是大违其愿的事情,林尚沃没有这种欲望。林尚沃回家之后,马上亲自将青铜鼎的一只腿锯断,并把那只锯断的腿又极其小心地安好将鼎支撑住。然后才设宴请洪景来和朴钟一来饮酒。林尚沃早已想好,若洪景来说鼎是重的,那他就随着也说重;若洪景来说鼎是轻的,那他就随着也说轻。洪景来听了林尚沃的回答非常高兴,他移动那只青铜鼎时看到翻倒在地的鼎和那只断腿之时脸上那沉重的表情,林尚沃也看得清清楚楚。在看到洪景来脸上闪过的极其微妙的愤怒的瞬间,林尚沃高兴地想,现在一切就此了结了。但是,事情果然会如他所愿吗?事先将青铜鼎的一只腿锯断就会使所有的事情砉然了结吗?鼎的秘密(4)作者:崔仁浩当天夜里,子夜已过,万籁俱寂,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一个黑黝黝的影子在林府内宅的围墙上探头探脑东张西望了一番,因为时常有下人在府中巡视,那黑影见四处无人,又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了一会,确认没有任何动静后迅速翻墙进来,毫不犹豫地穿过庭院。这时,月亮从云中钻出,释放出皎洁的光辉,照得四周明亮如昼。那黑影很敏捷地上了楼梯,到了楼上。他连鞋也没有脱,看来是光着脚走过来的。这是林尚沃就寝的地方。林尚沃在离家人住的房间不远处单独盖了间房子,主要在这里起居。那人在此之前曾经有一次将醉得不省人事的林尚沃背回这里,因此很清楚林尚沃居住的地方。“得在天亮之前离开这里,”那人将叼在嘴里的匕首握在手里,心想,“城门一开就离开义州。”那人踮着脚小心翼翼地从地板上走过,因体重的缘故每走一步木质地板就会发出细微的嘎嘎吱吱的响声。离开之前,该了的事情一定要了。洪景来春天来林府之前,禹君则用很果断的语气告诉他:“万一无法说服林尚沃,就要把他干掉。不要心慈手软,只割掉他的舌头是没用的,必须把他杀死,以免他泄露天机,我的话你一定要记住。”禹君则的话有道理。为了保住秘密,不能只割掉林尚沃的舌头,那样并不能保证他不会泄露天机。为了保住造反的秘密,必须斩草除根把他干掉,以免后患。洪景来将青铜鼎搬回居住的地方,仔细察看了只剩两个脚的那只青铜鼎,马上明白是林尚沃事先将青铜鼎的一只腿锯断了,同时也意识到林尚沃无意与他们共同谋反。搞清了林尚沃的意图,洪景来也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必要继续在这里逗留下去了。他决定按照禹君则的建议将林尚沃杀死,以保证秘密永远不会被泄露出去。如果林尚沃反抗的话,就刺穿他的心脏,无论如何也要把林尚沃干掉。洪景来悄悄伸手去抓房门的把手,幸运得很,房门居然没有插上,还留了个小缝。因天气比较炎热,外面的门没有关。今晚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房门无声无息地打开了一条仅容一个人挤进去的小缝,洪景来将匕首握到右手,屏住气息进到房间里。正在那时,黑暗中传来林尚沃低沉的声音:“是不是洪先生?深更半夜来此有何贵干?”洪景来吓了一跳,借着窗外透进的月光,一眼看到了坐在那里的林尚沃。“深夜里声音总是会传得很远,我已听到了有人上楼的声音。”林尚沃低声说道。他在晚宴结束时已经察觉到洪景来眼里的杀气,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戒备。“我,我,我……是来取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毫无准备的洪景来没有想到林尚沃居然没有入睡,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慌张。“先生要取什么东西?”林尚沃的声音压得很低,“如果这儿有你想要拿走的东西就言语一声。是钱吗?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洪景来说:“我想要拿走的既不是钱也不是什么东西。”林尚沃佯装不解,接着问道:“那会是什么呢?既不是钱也不是什么东西的话。”“我来这里是为了取你的性命。”说着,洪景来动作如电,刀已横上了林尚沃的脖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屋子里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这时,不知从哪儿隐隐约约传来公鸡报晓的声音。不知是不是因为听到了晨鸡报晓的声音,洪景来心中有些着急:“我要割断你的脖子。”林尚沃闻言一顿,平静地问道:“先生说要取我的性命,为什么?”洪景来喝断林尚沃的问话:“我为什么要取你的性命?这其中的缘由你真的不知道吗?”“不知道。”林尚沃很果断地回答,“自古以来,将死之人都有权知道自己被处死的理由。我不想死得糊里糊涂,你若真想杀死我,也应该让我在死之前知道为什么。”这要求似乎并不过分。但洪景来没有料到,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林尚沃既没有苦苦哀求洪景来饶他一死,也没有丝毫畏惧,态度居然十分泰然。面对毫无惧色的林尚沃,洪景来有些心动了:“既然你问了,我也就实话告诉你。”但他并没有将横在林尚沃脖子上的匕首拿开:“你错就错在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你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仅仅是割下你的舌头难保秘密不会泄露。我深更半夜来此就是为了取你的性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万无一失。”林尚沃听后马上接着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我既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说什么,我什么也不知道,你是什么人我也不知道,你现在离开这里要去哪儿我也不清楚。但是万一你杀死了我,那就太愚蠢了。别人发现我死了,你就会作为杀死我的凶手而被追捕,这样你的处境就会很糟,所有的事情都会暴露。古语说得好,你为了堵住我的嘴而杀死我,那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如果你无声无息地离开就此消失,那么‘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不知’。两条路任你选,要么杀死我,将会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要么放过我,就会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不知。一切都由你来选择。”林尚沃为了说服前来刺杀他的洪景来,动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侃侃而谈,不禁让人想起古代那些说客。但仔细想想,林尚沃的话却是一点也不错,为了堵住林尚沃的嘴而杀死他,林尚沃固然再也不会泄露秘密了,洪景来却会成为杀人犯在全国遭到通缉,更容易暴露所有的秘密。倘若果如林尚沃自己所说的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不知道洪景来是什么人,把洪景来看作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人的话,那就真的是“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不知”了。洪景来也意识到林尚沃的话确实很有道理,把横在林尚沃脖子上的匕首移开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2
正序
倒序
商道
商道-2
商道-3
商道-4
商道-5
商道-6
商道-7
商道-8
商道-9
商道-10
商道-11
商道-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商道
商道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