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组(两人及其他)工作任务及人员安排:购置并准备好所有道具,演出前领取节目单及《灯光道具安排表》,提前到达后场核对所有物品是否备齐,并将置办情况随时报告给后台总监。开场后放下后台幕布,就座于后台入口旁。引导人员将演员带到后台,及时与演员沟通,请其核对《灯光道具安排表》并进行拿道具人员的分配和物品准备,如有演员自带道具应提前检查其准备情况,如有变动或其他要求要及时反映并尽力满足;表演中要注意力集中并分配好搬撤人员,道具出问题应随时准备撤换,总原则是:上台人数尽量少,人、物提前分配好,搬撤时机要抓到,脚步轻快出声小。演出间隙(如演员、主持人上场时、使用追灯或台上暗灯时)迅速上下台,不需专门黑灯花时间,以使晚会尽量紧凑;在后台要保持肃静,禁止任何人喧哗。 ——摘自本人所写学生会工作指导手册 《晚会职务说明书》 不能不提的还有Heart & Music情歌大赛。如果说大学里哪种活动能从整体上反映一个学生会的水平,那一定就是文艺晚会,因为它非常需要各部门的密切沟通和高效率合作;如果说哪一类文艺晚会是最难办最考验工作人员的能力的,那就是歌手大赛,因为它太常见了,形式又非常固定单一,很难突破旧模式和办出新意;如果说有哪一场歌手大赛能给我、我们整届学生会乃至整个校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它的影响力甚至能够跨越校园,创下连办三届、场场火爆、总报名人数达到700多人的空前纪录,并且能让很多观众形成观赏习惯的,那就是我们学院的品牌Heart & Music情歌大赛了。在大学短短的四年里能亲见一场赛事的萌芽、发展过程,并且切身参与而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我难得的幸运。------------社团活动——不可吝惜的热情(2)------------ 温暖的广播台 广播台和其他团体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没有学生会那样“论资排辈”的等级制度,而是按照人员的工作——播音员或者编辑分编为不同的节目组,大家各自有值班的时间和负责的节目;虽然也有台长、播音部部长、编辑部部长等岗位,但实际上大家都是在老师的直接领导之下。 做播音员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在初中的时候我曾被学校的广播台拒之门外,因此大学入校时考广播台也是鼓足了勇气,觉得应该在大学里尝试一下,无论成败都不会后悔。到了面试的时候看到广播台狭窄的楼道里到处站满了拿着稿子在大声朗读的学生,我反而不怕了,心想就当是凑个热闹吧。拿到稿件我就模仿电视里那些新闻主播的腔调念了起来,没想到居然一路顺利闯过几关,直到进台的第一次大会上,还有老播音员评论说:“你的声音我们第一次听到就决定要了!”我居然得到前辈和老师这样的评价,当时就感激涕零,决定把自己奉献给“高校广播事业”了——看来,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认同还是很重要的,广播台的欣然接纳让我的自信心增加了不少。 也许不是人人都有好的机遇能够进入广播台这样的团体,但是我想每个年轻人都应该通过至少一个团队组织学到一些对于人生很有意义的东西,就像广播台教给我的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专业与实力是立足的根本。很多的社团招收会员只要求有热情、感兴趣就行,而广播台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对成员都有一些硬件的专业化要求,这也是所有广播台成员为之感到骄傲的一个原因。刚进台的时候,我自认为有标准的普通话和清脆的声音,就能够胜任播音员的工作,因此还对台里的新播音员培训不以为然。可是在第一次培训时,听到前辈们纯正的发音、自然的语音语调和饱含着感情又娓娓道来的朗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差距。为了早日达到他们的水平,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播音员,我也开始把播音当作一项事业来认真学习和琢磨:上学路上大声朗读练习气息,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生字、生词,还一口气背下了几十条绕口令。经过长期的训练和播音实践的锻炼,我也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优秀播音员了,当有同学评价我的节目越来越好听时,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竞争,在如今的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在广播台我就第一次体会到竞争、淘汰的残酷。当初和我一起进台的有6个新播音员,老师很早就告诉我们最终不会全部录用,只有很快能够上手、表现好的才能留下。我感到了危机和无形的压力,如果中途出局那就太丢脸了。可是同期有的同学由于兴趣、时间安排和投入程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主动放弃了这条路;还有的同学尽管非常认真,但是由于先天条件或者悟性不足,最终也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只能含着眼泪离开。能够留下来,我一方面感到非常幸运,一方面也认识到是自己的努力起到了关键作用。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几年里因为没有感觉到切身的压力,学习、生活都比较盲目,浑浑噩噩,可能要到毕业时见识到招聘会的人头攒动或走进考研班的人山人海时才会悔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广播台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诉渠道,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方式来诉说心里的喜怒哀乐。每当编辑最新的电影资讯时,我都会把自己的观影感受融入文字里,因为我相信听众能感受到我的真诚,获知我的想法;每当坐在直播间里,打开话筒开始播放节目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心中无限舒畅,我相信听节目的人能感受到我嘴角的笑意,能和我进行最坦率的交流。如果人人都认识到心理沟通的意义,可能大学校园里很多由于心理原因引发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 热爱的合唱团 我们的合唱团从来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只是为了参加每年11月学校的金秋艺术节而临时组队,主要是从新生中抽取力量——有时甚至要以强制的方式——紧锣密鼓排练一个月,合唱比赛完后就自行解散,大家也要赶紧补课迎接考试了。在这样一个“一切为了比赛”的临时班子中,能使每个成员坚持几十天枯燥又没有回报的训练的决定性力量,就是对合唱的热爱和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了。 大一时作为学生会文艺部的成员,我自然地加入到合唱排练中。虽说高中时也组织过班级参加学校的合唱大赛,但在大学里见识到的正规的排练组织、专业的发声指挥、老师的精辟指导对我来说都是不小的冲击,不仅让我收获良多,更对合唱产生了比赛以外的兴趣——这简直为我的三年合唱生涯埋下了最好的伏笔。学院的人力、物力投入已经令人暗暗惊叹,而真正到了比赛场地,各个学院合唱团盛大的规模,招展的旗帜和一流的水平让我这个一向自诩大胆的丫头都有几分胆怯了。这个时候,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油然而生,不夸张地说,在那个时候才真正感受到运动员们常说的“为国争光”,一点都不假。和同伴们身着盛装站在台上,当台下拉拉队的喝彩声响起时,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了,因为已经淹没在几十个人和谐的声浪里;但是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全身的颤抖和眼中的热泪,这种精神的震撼就是对自己辛苦训练的最好回报。 第二年我成为合唱团的负责人,在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成员的同时,我更希望所有人能和我一样是因为那份最原始的热爱和最真挚的感动而投入到训练中去的,而不是因为一些功利的原因,所以我最常对团员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在歌唱中寻找乐趣”。很欣慰,大家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大三时学校没有举办合唱大赛,我们就把舞台搬到了女生文化节上。这是真正没有比赛压力,只有歌唱乐趣的一段经历。一群同样喜欢合唱的女孩子,在空旷的顶楼围成圈练习发声,在偏僻的角落手拉手排练队形,在狭小的琴行里旁若无人地训练和声……套用时下的流行词汇,这就是一群想唱就唱、就是爱唱的“超级女声”啊。当我们并肩站在舞台上时,默契的眼神和相互欣赏的微笑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离开学生会后,本以为我和合唱团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在大四保研后的又一个“金秋”,我在学院的召唤下,又将这股歌唱的洪流推到了风口浪尖,并且与低我三级的学弟、学妹们一起见证了我们学院合唱团历史性的巅峰时刻——全校一等奖。经历了两年的磨练,我已经懂得不能靠磨时间来提高训练效果,每天限时定量的排练成了高质高效的保证;我把得失心放得更轻,反而使所有的成员更有斗志地投入到热爱的训练中;面对着新生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我也再不像以前一样情急的时候就会批评或者板起面孔,平心静气的说理和推心置腹的交流反而让这些“孩子们”对我更加信服,就算经历“地狱式”排练也不会在心理留下阴影——我的的确确成长了。------------社团活动——不可吝惜的热情(3)------------ 合唱团见证了我的奋斗和努力,光荣和梦想,失败和成长。我常想,如果四年的大学中没有认真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没有和朋友们并肩战斗和克服困难,那么我认为这样的大学、这样的青春是不完整的。 大学中的精彩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梦想,只要勇敢地去追寻,就会在不同的天空有不同的收获。时至今日,我被问及最多的不是在学生会、广播台或者合唱团、班集体做事的收获,也不是在社会实践道路上的见闻和体会(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详述),而是下面这个问题: 记:学姐,你学习好,院团工作也做得好,你是怎样做到学习与工作的合理协调的呢? 汪:首先,学习是首要的,重心也应该放在学习上,学习搞不好,搞别的工作的热情也不会很高。其次,要权衡一下你要做的各种事情在该段时间里,谁轻?谁重?要是那天的工作、活动占去了学习的时间,一定要在工作、活动结束后,把落下的学习和作业补起来。不要只搞工作活动,而把学习丢在一边,那样会得不偿失;也不要只是注重学习,而不参加活动,那样大学生活也不会很有意义,也难以谈上精彩二字。在学习时,社团的工作就不要去想了,做活动时就专心地去做,要真正地把两者分开。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又不影响工作和活动。 ——摘自院报《资环简报》“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访我院被保送北大研究生汪婷” 见2004年12月第6期“人物专题” ——(记者马瑞、潘国东报道) 正如高晓松所说,每个人的大学都是独特的。这里谨在我四年的历程中截取一些片断,与您共飨。------------陈义望------------ 原名陈漾,号方塘斋主,笔名啸思,湖北广水人。就读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现为中国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校园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少年文汇》、《中国校园文学》与《求学》杂志特约撰稿人、中南五省青年书画家联谊会秘书长、武汉大学出版产业研究学会主席、武汉大学书画协会主席,系中国散文学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省诗词学会、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 书画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级及省级以上奖励30余次;发表书画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个人书画作品专集两种。先后在广水、杭州和武汉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作品远销北京、青岛、上海、广州、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地。连续参加第二届(菲律宾)、第三届(新加坡)“亚洲兰亭艺术节”,3幅作品收入《中国当代新人艺术博览》。 先后荣获“全国十佳文艺新秀”、“全国十佳青年艺术家”、“中国校园之星”、“荆楚新星”、“武汉大学三好学生”、“武汉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武汉大学希望之星”等荣誉称号。并获国家一等奖学金和人民甲等奖学金。 2004—2005年间,先后应邀到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校做“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的相关报告,引起极大反响。 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多次对其进行采访报道。------------潇洒年轮------------ 一直想抽个安静的时间,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好好地回忆这一路的苦辣与酸甜,但一直都惰于动笔。大学生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逝去了两年,蓦地想起总有几分伤感,好像原本可以做更多更多事情的日子浪费了太多。最近的日子,很忙又很闲,现在课不多,所以可以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于这样一个安寂的午夜,铺开自己的思绪,来拾掇一路走过的点滴…… 路在大山深处延伸…… 关于我童年的回忆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读过的小学,只有几间草棚搭盖的“教室”,没有大家司空见惯的桌椅,只有石块堆砌的石凳,大家一定十二分的惊讶。而这些在大家意念中只存在于父辈时代的状况却活生生地呈现在我的生活中,构成我童年生活的全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南麓一个偏僻的村落,条件的艰苦自然不必多说。我是在药罐里面泡大的,从小体弱多病。常听村里人说,我到满三岁的时候还不会张口说话,不会走路,只会哭。隔壁的叔伯和村子里的人常在我妈面前说我长大了肯定是个痴呆,我妈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叔伯的观点,对我也从来没抱什么诸如“望子成龙”之类的愿望。 但到了我五岁的时候,村子里来了几个看相算命的,很偶然的开玩笑似地问了我几个在现在看来很弱智的问题,诸如什么司马光砸缸救人、两毛钱的蜡烛光可以装满房子……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算术问题,都被我一一搞定了,理所当然地,这个穷僻山村的所有人都把我看作“小神童”,于是算命的顺水一推,对我老妈说:“你这儿子相运很好,以后肯定能上大学!”我妈听了这话乐坏了,赶紧支使我爸回家捉了两只最肥的老母鸡送给了那几个算命的!直到现在,我妈还时不时地吹嘘她那两只母鸡送得值,送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现在回想一下,我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为村里人所注意的。 和中国大多数的山村一样,我们村落是没有幼儿园的。我六岁的时候,老爸把我送到了乡里的小学上学前班,没想到小学校长也听说过我的故事,便连忙告诉我老爸说:“你这孩子天资很好,就不用在学前班浪费一年了,直接读一年级吧!”就这样,我被硬拉进了一年级的教室,开始了我的学生时代。 在我读完了一年级的时候,校长和老师一致认为我的语文基础很好,数学成绩也很不错,可以直接入读三年级。就这样,我就又跳了一级,也由此成为全乡的“传奇人物”。 我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住校的,也就是寄宿,在学校上满一个星期的课才能回家。我记得当时刚刚住校的时候,真的好不适应,毕竟当时我才十岁,要自己洗餐具、洗衣服、处理卫生,最主要的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多少有几分牵挂与不舍,还有不习惯。 小学和初中住校的六年间,我们是从自己家带米到学校去的。因为我的爸爸身体不好,每次回家我便会自己背上30斤左右的米袋去学校,我们那里是没有公路的,所以每次我必须背着米袋和书包走20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很难忍受的,特别是遇到雨天,真的想扔掉米袋痛快地哭一场,毕竟十来岁瘦弱的肩膀背负不了太多的东西。但哭过、摔过、跌伤过后还是一路坚持着走了过来。我时常想,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往往是在压力中行走的,只是看你怎么对待压力罢了。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但命运跟我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贪玩好动的性格驱使我在初三下学期最紧张的最后两个月逃离了学校,开始了自己无稽的流浪生活。直到中考前一天我才回到学校,在中考的考场上更是肆无忌惮地睡觉。最后的结果是——我以0分之差与省重点高中绝缘!可能大家都不明白什么叫做“0分之差”,这是我们那里的高中录取时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在我们那个地方,招生人数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招400名学生,而第400名和401名的总分数一样,那么依然会有一个学生不被录取,因为这个时候要对他们的单科语数外成绩进行比较,依次下去,分数低者就要被“抛弃”。而我就是这个“游戏规则”下第一个“光荣牺牲的战士”,因为我的语数外成绩比和我总分相同的另外一个学生少0.5分。最后家里还是东拼西凑借钱让我进了省重点高中——广水一中。 除了以上我觉得可能和大多数同学有点区别以外,其他的应该是和大家一样的,平平静静地过完了我的小学和初中。只是我比别人更“不幸”,我的眼睛是先天性高度近视,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带800度的“啤酒瓶底式”的眼镜,所以给我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有时候人生就有这样一种无形的天平,如果你失去了一些东西,只要你努力,就会给予你其他方面的成绩来弥补你的不足。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努力!我没有一双和其他大多数同学一样很好的眼睛,而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中没有一个后来能像我一样上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的,因为现实迫使着我努力,从而达到了某种无形的公平。 关于儿时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历的变迁也变得异常模糊甚至淡忘,依然能记起的,除了上面的回忆,也唯有和书法的偶然结缘的故事了……------------爱上,是那样的偶然------------ 关于我与书法的结缘 一个农民的儿子,万分偶然地爱上了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一种“感恩”的情怀,他不会走得那么幸福而执着…… 很多人问我从小是不是有环境的熏陶,或者说是书香门第的感染,才让我这么爱书法。如果我告诉他们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农民的儿子,他们都很惊讶。其实在十年以前,我真的没想过自己会爱上书法,而且是像老鼠爱大米那样疯狂地爱上!但是往往人生就是由许多个偶然与不确定构成的。我想,对于我与书法,也是一样。 在刚刚迈进小学的时候,在进入小学半年以后,老师们发现我竟然一直是用左手写字的!这把我的父母连同所有的亲戚和同学的家长都惊呆了,父母只发现我用左手吃饭,也没在意,没想到我写字也是用左手。于是,为了让我和大家一样“健康发展”,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努力,终于让我学会并习惯了用右手写字,尽管当时比左手写得丑得多。不难想象,像我这样一个右手反应迟钝而且不会写字的人,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喜欢上书法。所以还是那句话:很意想不到的事情总是喜欢在我身上发生!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喜欢上了书法…… 记忆中应该是九岁那年,在春节前的腊月,我在隔壁叔叔家玩,偶然中看到他在写对联,然后就很好奇地站在旁边看。他可能觉得我蛮逗的,就让我帮他写个“牛”字,一时兴起,我就写了,他看了很高兴,连忙夸:“写得好!写得好!”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接触,一个简单的理由,为我在以后十年而且会更久的岁月里挚爱书法寻到了源头!一句极其随意简单的夸奖,或许于那位叔叔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甚至可能早已忘却。但对我来说,却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执着而且热烈地爱着书法,让我快乐一生!我不知道如何去感谢那位叔叔,但我想我会一直把这门我已经深深爱上的艺术守护到底、探索到底! 自从那次得到夸奖后,我还真的自认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天分,过了两天,就瞒着爸爸妈妈,在家里偷偷拿了20块钱,拉上弟弟,然后就跑到小镇上去摆摊卖对联,在寒冬腊月里坚持了10来天,没赚到什么钱,但很有成就感,那种在学校或者家里无法获取的成就感!或许就是这种单纯的成就感让我卖对联的生涯自那时起在刺骨的寒风和阴冷的腊月里连续坚持到现在,整整十年。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去体会一个少年在此中的辛酸与无奈的,当然更不可能去感受那种历经辛酸与苦痛后的喜悦与自豪!其实,卖对联,于我而言,并不是为了赚钱,现在也一直这样觉得。但在此中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除了酬劳,收获的更多的应该是自信、磨练与忍耐力,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和对自身的深深的反省。 十年的路的确太长,而且真的并不好走,但我一直都很幸运,我的身边总有一群愿意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让我在路上不断前进,不断追求!最需要感激也必须提及的,应该是我的恩师——方家青老先生。 和恩师的结缘是偶然而且意外…… 进入广水一中过后,上高一的我过得无聊而忧伤。于是爱上了逃课,爱上了逛街。我便是在这个时候遇到恩师方老先生的。 很平常的一次逛街,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家书画院,出于本能的好奇,我走了进去,看见一位老先生正在一丝不苟地写小楷《灵飞经》,我就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看得入神、入迷、如醉,这一发呆就呆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听恩师说,中途他给我打了几次招呼我都没应声。就这样,老先生觉得我很痴迷,就开始经常性指导我练习书法,而且总会给我一些无私的帮助与支持。 在此之前,我虽然热爱书法,喜欢写字,但平心而论,那只是一种非常感性的喜欢,对于书法我并没有实质的了解和理论的认识。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恩师让我的书法学习走上了正轨,也是他让我在书法的大门内外获得了许多我此前无法去领略抑或获得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书法内功,还有机遇与修养!在他的指引和支持帮助下,自2000年起,我获得了许多次参加国家级比赛和各类笔会的机会,让我在提高自身功底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和奖励,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了许多大师和书友,让我受益终生! 我记得是2000年的冬季,应该是快到元旦的时候,他为了帮我争取一次去杭州参加2001年1月份的“中国青少年书画艺术精英交流会”的机会,在一个星期内坐长途汽车跑了四回武汉。别的暂且不提,单单这往返八次的路途对于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来说已经难以承受了,何况路途以外的其他种种艰辛…… 很多偶然和不确定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因为这种偶然经常发生在我身上。我深深感激这位我爱着的老人,我时常在想:人与人之间可能真的有某种所谓的缘分,比如我与我的恩师。那种缘分能让你感受到这个世间真正的爱与无私,曾经一直都从内心深处鄙视所谓的“无私的爱与奉献”,总觉得太过浮夸与虚假,总认为这个世界充斥着的只是利用与贪婪,而这许多的思想在我遇到我的恩师后被击得粉碎!我不知道如何去感激恩师的教诲,我想我唯一能做的,是在书法求知的道路上漫漫求索! 我的恩师曾在一次闲聊的时候跟我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或物要去感谢,所以要怀着一种感恩的情绪活在世上。”我想,这应该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标度,正如他对我的关怀,无私无求!能让人铭记一生的东西,往往是生活中自然流露的真情;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人,或许便是于无形中能引导他人如何做人的人,这正如我的恩师与我!在我遇到我的恩师后,我便有了一种坚强的信念:爱心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源于恩师“感恩情怀”的影响,2002年2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利用去杭州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机会,发起成立了“陈义望书画爱心助学基金”,将我此次及以后每次大型书画展的大部分收入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学生。我想,这样做的初衷并非只是想为贫困的学生捐多少款,而是为了我自己的这种信念——爱心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我并不是个物质上富有的孩子,毕竟我的力量太有限了。我无法像很多慈善企业家一样捐出巨额的财产,我只能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传递着爱心,因为我得到过很多像我恩师那样富有爱心的人无私的帮助,我只想用这样一种感恩的方式,做一个传递爱心的旗手,让更多的人拥有爱心,传递爱心! …… 在我十年的学习书法的历程中,那位村里的叔叔让我偶然中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而我的恩师方家青老先生给予我的远不止书法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他日常的一言一行也让我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了对成长的思考。让我在年轻的日子里,习惯了用文字去阐释成长与思考。------------告白无稽的流年------------ 关于我与文学的缠绵 当你真正地爱上文学,你会爱上我们的文字。它相对语言含蓄而有力,在它面前,或许你会不经意地“出卖”自己的感情…… 一直都在潜意识里认为,一个大男人不该爱上文学,也一直都觉得只有多愁善感的小女生才会在文字面前出卖自己。但是自己却偏偏喜欢文字,我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可能是因为我还不是一个大男人吧! 和文学之间不像和书法那样有那么多的偶然与故事,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喜欢上它的,但就是这样彻彻底底地喜欢上了。还依稀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奇差,有次语文考试写作文,我把黄继光写成了跳进冰窟救人的罗盛教——“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可亲可敬的黄继光同志跳进了冰冷的小河用自己的生命救起了可爱的小朋友”,老师看后,在我的卷子上写道:黄继光不去堵机枪眼跳到河里做什么?!一时间让我哑口无言!在那个时候我是根本没有想过我会喜欢文字这东西的。 小时候甚至到中学,是不可能有很多机会看书的,家里条件不好,而且也没太多的时间,我依稀记得我看过的第一部小说是在初中时看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而且是从邻居家废纸堆里捡来的盗版书。看完后受到的震撼真的很大,觉得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理想与现实之间真的有很大的差距。而后有更多的机会让我有幸读到沈丛文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等大师名著,里面所描绘的情节、人物还有对社会背景的深刻剖析都让当时的我颇感震撼:原来书里面有如此精彩的故事!如果说我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喜欢读书的,那么我爱上文学还应该感谢路遥他老人家了。人往往就是这样,会受到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爱上某种东西,因为他(她)管不住自己的情感! 或许是由于书法创作的缘故,我很喜欢唐诗,因为它是书法创作的内容主体。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读起来就很舒服,我喜欢让自己舒服的东西。或许正是我这种过于感性的性格,让我喜欢上了文学,喜欢上了那些第一眼看上去就很喜欢的文字,喜欢上了那些第一次看起来就很舒服的篇章。这种喜欢随着我 的第一篇文章在《青少年文汇》上的发表而愈演愈烈。有时候想想,人就是这样的经不起诱惑,偶尔给一点小小的甜头,就很容易地出卖了自己的感情。 进入高中,爱上了一个女孩,开始了自己的初恋,但繁重的功课和工作加之自己的性格让我无法大胆地向她表白,于是更加疯狂地借助文字出卖自己的感情,也开始迷恋诗歌,当一首首朦胧诗出现在不同的读物上的时候,我也渐渐地尝到了爱情带来的幸福的味道…… 有人说:越是忧伤的文字越能打动人的内心,一如越是伤感的电影越能赚取观众的眼泪。学生时代的爱情是清纯而又苦涩的,经不起时间和生活的考验。随着我的初恋宣告失败,忧伤的文字也成为我倾诉的工具,我的诗歌变得忧郁而哀伤,我的文字也散发出伤感的光芒,当然这些也使得我的文字更加有感染力。2003年那个夏季,高考的结束带走了我美丽的高中三年,也毫无余地地带走了我清涩的初恋,我更加沉溺于文字的宣泄,在那个绵长而忧郁的夏天,我完成了我的第一部诗集《驿站——2003》和散文集《临界线上的徘徊》,以期纪念我美丽而清涩的初恋!徐志摩是我崇拜的文人,他的诗更是我的挚爱,因此我的诗集里收录的大部分诗都有志摩诗的痕迹。 有时候觉得人最大的悲哀便是喜欢一样东西但又无法用语言把它表达得完美,就像喜欢文学但又拙于表达。 写到这里,我蓦地想起,爱上文字或许可能与自己喜欢流浪有关。我总喜欢在某个固定的低落时段,背着背包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流浪,我不喜欢“旅行”这两个字眼,我觉得“流浪”更适合我的性情,每次流浪的过程便是我用文字记录感情的过程。我喜欢在绍兴城里用笔写自己的思绪,更习惯了在西子湖畔让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 当真正爱上文字,在轻松而自由的大学岁月里,我努力地寻找充裕的时间去感受董桥的《书城黄昏即事》、梁实秋的《视园梦忆》、杜拉斯写的《写作》和俄罗斯诗人“密集的伤口”……我总是习惯在某个寂静的深夜将自己思想的碎片通过键盘敲进电脑,让它以文字的形式存储在某个相应的角落,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去回首自己出卖感情的历程。 有时候真的认为文字是个好东西,它相比语言含蓄而有力。它可以让你肆意宣泄自己的忧伤,可以让你尽情记录自己的情感,还可以让你在写的过程中体会到久违的欣喜与快感!或许我潜意识里那种只有多愁善感的小女生才会在文字面前出卖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如果一个人他感性,或许他就有某种可能爱上文字,抑或说,他就可能会在文字面前出卖自己的感情。对于像我这样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人来说,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多彩的世界,惟有读书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更多有用的东西。所以,一路走来,我一直保留着读书的习惯。大学的图书馆是我们最后的“免费午餐”,在那里,可以免费得到让自己收获颇多的东西……------------背着梦行走的幸福(1)------------ 关于我和我的社团 社团是自由和开放的,它能让你幸福而快乐。一个团队要有它的思想内核,而它最基础的核心便是一种组织文化:一种亲密团结的氛围,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决心,一种为了团队的更好明天而奋斗的信念!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因为在这五年里,我在不同的时间总有属于自己的社团陪我走过。一直以来,我都引以为豪。我想,与其说这五年我是在学校成长的,不如说是我创办和带领过的几个社团让我明白了成长与幸福的味道…… 在这几年里,我先后创办了幼林书画社、楚北啸恒艺术学会、珞珈书画院,领导恢复成立了幼林文学社,参与了中南五省书画联谊会的组建,带领武汉大学书画协会走过了两年的历程,现在又开始带领“武汉大学出版产业研究会”这个学术类社团。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五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但五年光阴的重量却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一直沉淀,让我时常回想起五年来我与我的社团走过的日子。 2000年,高一的时候,我办起了第一个市级社团——广水幼林书画社,用一句很形象的话说,当时是一切从零开始。刚开始我们无法筹集活动和办刊的经费,也没有办公的地方,更谈不上有电脑和相关设备了;我们每次活动都是找无人的中午或者傍晚,大家爬上教学楼的楼顶去开展的;我们创办刊物,但没有经费和刊号,刚开始每一份报纸都是我们几个兄弟在熄灯后,趴在床上,左手拿电筒,右手拿笔,一份一份抄出来的。因为当时拉赞助对我们来说可能性十分之小,在广水那样一个偏僻的山城,几乎没有什么商家愿意赞助我们,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完全没有利益的。我记得第一次出去拉赞助的时候,应该是高一下学期,我们出去的心情是十分喜悦的,天真地觉得肯定会有许多商家愿意支持我们的,但当我们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从东街跑到西街还是两手空空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幻想了。更令人郁闷的是,我们去一家服装店的时候,被那里的老板和服务员用扫帚给轰了出来…… 由于我是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社团的活动大部分都在我们学校进行。但在那个偏僻的山城的重点高中,校方唯一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我便理所当然地被学校当成“不务正业”的典范,我们社团的活动也很自然地成为学校老师狙击的对象!对于一个来自农民家庭的、背负着父母太多的“望子成龙”的期望的我来说,也不得不面对和承受来自父母、老师和亲朋各方面的压力与阻挠,那种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苦闷与无助的感受在我的身上挥洒得淋漓尽致。我记得有一次上午下课的时候,我们在教学楼的一个空教室召开一个社团紧急会议,延误了一些时间,后来开完会我被教导主任领去大骂了一回,说我不务正业可以,但不要影响别人,耽误别人的前途。于是便是写检查、做检讨,然后是通报批评……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路支撑我前行的,是出自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挚爱、对自己梦想的执着,还有来自与我一起风雨同舟的朋友的支持与鼓励。现在想起来,依然常常为当时的自己所感动,感动于那时的自己单纯、执着与坚强。而对比现在的自己,常常觉得自己变了好多,在五年的不小心中丢弃了太多让人眷顾的东西,让人痛心,让人难受! 在我们那个地方,书法艺术氛围还是相当浓厚的。2001年的5月,我从恩师那里得知我们市已经成功申请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这于我们社团而言,当属一个好消息。在得知这一消息的当天,我突发奇想:如果我们社团成为在全国都有几分名气的学生社团,那我们以后的工作就很容易做了。于是,在这种想法萌发的当天,我们社团便开了个“紧急会议”,在大家的一致认同下,我决定借助恩师这层关系,邀请本市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书法大家,支持我们在全省举办一次以“热爱艺术之乡·弘扬书画艺术”为主题的“广水·幼林书画——全省中学巡回展”。当时我去找恩师帮忙的时候,他很高兴地答应了,并帮助我们把本市最有名气的四位大家都请到了。然而,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是,整个过程的经费问题。在我们那个地方,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拉赞助是不可能了。没办法,我们只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我们市委宣传部的部长,希望他们能给我们支持。当我们找到市委宣传部熊部长,并告之我们的来意后,十分庆幸的是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给了我们一定程度上的补贴和帮助。至此,我们的此项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当然,在全省各中学奔波劳作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但这于我们而言,已经变得微不足道,我们承认,我们遭受过拒绝、白眼,甚至辱骂,但伴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大家的赞扬、夸奖和认同…… 随着幼林书画社的逐渐壮大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形势于我们而言也开始改善,慢慢得到了来自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校方在看到这股无法阻挡之势之后,又联系自身要创办省示范学校的实际,也一改过去强硬的反对态度,给予了我们某些形式上的支持。此后,我们比较顺利地恢复了已经停办十五年的幼林文学社,并创办了相应的社刊与社报,并且使其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我想,我和我的社团应该是从这个时候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赏的。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敢想便敢做的人,也是那种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人,大家的认同让我从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开始新的一段里程,于是我选择了再办一个综合性的艺术社团,它囊括了文学、书画、音乐等诸多的艺术门类,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楚北啸恒艺术学会,这于我而言,应该说是在幼林书画社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而在此同时,所面临的压力与困难也要多得多,当然,此中的辛酸与幸福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这种辛酸与幸福真的很难用语言抑或文字来表达,我只是想着,那时候的日子真的是苦的,但那种苦好像又是“苦瓜”的苦,苦却有味道。 进入武大,在美丽的珞珈山,我有幸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接管武汉大学书画协会这样一个有着近二十年历史、与我同龄的社团。平心而论,在大学做社团与中学相比,有着来自各方面的优势,比如条件、时间、环境、人员、资金等等。到现在为止,我接手武汉大学书画协会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我想,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思想,做社团也是一样,任何人都可以做,但要做出自己的特色真的好难。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像书画、文学和其他传统艺术类的社团很难引人注目,而能吸引大家眼球的大多是网络、计算机这样比较现代的 我想,作为一个学生社团,要有它自身的思想内核,也就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面貌,是一种看得见、感知得到的精神气息。在我看来,一个团队的核心不应该只是表层的团队负责人,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组织文化”!具体而言,应该是:一种亲密团结的氛围,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决心,一种为了团队的更好明天而奋斗的信念! 一个企业要生存,需要打造一种企业文化;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社团要发展,需要有自身的组织文化。从我接手武汉大学书画协会开始,我一直努力在每个成员心中渗透这样一种理念:以社团最大的真诚来换取大家最多的支持和热爱。我曾经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了解我们社团一百多号人的家庭、性格、爱好、心理等等。我每天会和我的会员谈心,用自己最大的真诚去换取大家对这个社团最大的信任与热爱。我了解会员的资料整理出来的大概有10万字,我用笔记下了所有会员的生日,在他们生日的时候我会送去社团为他们准备的礼物。------------背着梦行走的幸福(2)------------ 下面是我从了解大家的笔记里摘抄的一篇: 2004年4月13日周二小雨 天空下着小雨,正如我的心情一样,湿漉漉的。今天和张菡聊天后,心底有种莫名的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一个曾经让整个南国海滨都为之流泪的女孩,却是如此的忧郁与悲伤!她是半年前加入书画协会的,在我的第一印象里,她是那种特别文静、内向的女孩。但我没想到她那文静外表的背后埋藏着如此之多的故事,让人感伤,让人难过。 我只是觉得她是那种沉默寡言的女孩,但绝没想到她的童年是这样的悲惨。她是从小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女孩,在仅仅五岁的时候,被亲生父母无情地遗弃了。一直抚养她成长的,是对她也仅仅一般的养父母。他们生活在南国的海滨城市,一般而言,他们的生活要比我们山村好得多,但她的养父好赌成性,对他们的家庭完全不负责任。不难想象,那样的家庭,每天有的只是“硝烟”,怎么可能让孩子感到丝毫的快乐和温暖呢? 张菡告诉我,她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她的姐姐高中还没毕业就被养父赶出去打工了,而她至少现在还在这里上大学。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知道该为她高兴还是难过。她曾经用自己的一张口、一颗心,在南国的电视台讲述成长的苦难与心痛,在湛江城的各个角落诉说生活的无奈与艰辛,让整个海滨都为之而痛哭流泪!她之所以能上大学,并不是得益于她的养父母,一直供她读书的,是两位深深被她感动的两个好心企业家,包揽了她这些年所有的生活和学习的费用。我不知道她应该是不幸的还是幸运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年少时代历尽了一个少年可以承受的所有苦难与艰辛,但没想到张菡的经历较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少年的阴影迫使她变得如此的忧郁,让人很少能见到她真正的笑容。我想,她所缺少的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关怀与支持。而我无法为她做太多,我能做的只是努力使我的团队能深深地感染她、改变她,让她在这个小小的团队中间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笑容与幸福。 4月27日,她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我该让我们社团的所有人为她做点什么。我不知道我们的团队是否真的能让她感觉到爱与幸福,但是我想大家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于书画协会,我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付出的多还是收获的多!我想付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这两年来,这个倾注了我太多心血的社团,也得到了很多本该属于它自身的东西。我们连续两年获得“武汉大学十佳学生社团”的荣誉;2004年的12月和2005年的5月,我们又先后三度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东方国际书画新秀交流会十佳贡献奖”和“全国优秀艺术团体”这三大荣誉;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团队成员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各类书画比赛和展览中先后获奖或入展268人次,这在全国高校里应该来说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们每年举办的“湖北省大学生樱花笔会”更是全省高校大学生所瞩目的书画盛会。我想,上面所列举的荣誉只是一个量的记载,而我们收获更多的、更值得我们呵护的,是我们在这两年的日子里积淀下来的深深的感情与关爱!没有感情的社团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在我的意念里,大学生团队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团队的挚爱和成员之间相互的关爱与信任! 我想,社团毕竟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因此,只要用自己的真诚让别人感知他对社团来说很重要,从而去得到大家的信任,那么以后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了。付出了或许没有收获,但人要想有收获就必须有付出。所以我觉得,在做社团的时候,乃至做其他任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舍得付出,因为,付出不一定和收获成正比,但不付出一定和收获成反比。 当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想这个团队的组织文化已经营造的差不多了,我所带领的武汉大学书画协会就是这样的。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社团从来没有出现过工作推委、无故缺席等类似的情况。我想人是有感情的,就如我前面所说的恩师的“感恩情怀”一样,当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爱的关怀的时候,他也会懂得回报,学着关心别人…… 当然,做社团,还有其他工作,也必须有一定的工作理念。在我认为,一个团队,无论是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团队还是多功能型团队,都可以采用“海豚扁平式”的工作理念和“齿轮螺旋式”的工作方法。所谓“海豚扁平式”就是指开展工作的时候,要依靠团队广大的主体成员,突出大家的合力作用,而不是只强调个人的影响力;而“齿轮螺旋式”指的是不仅要强调团队合力的作用,还要注意挖掘团队中每个人的闪光点,在突出个性的作用的基础上,再增强合力作用。这只是我在这些年的社团工作中所感悟的一些道理,想让大家一起分享。 此外,社团作为一个比较自由、自主的团队,可以实行“项目自愿负责制”的工作方法,就是让所有的会员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竞争的方式参与社团活动的领导、策划、运筹等等,我一直是这个原则的忠实执行者,这样不仅仅可以缓解团队负责人的压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大家有一种“社团主人”的感觉,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看来,一个团队的存在有着两重功能,完成团队的直接目标只是表层的显功能,而更重要的是它的潜功能:团队成员素质的培养和修养的提高。 社团一定要有它的思想内核,而我们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也是思想,去想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一个问题出来了,每个人都可以处理,就像一份试卷,每个人都能答,但如何才能做的最好,它需要的是思想!“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红金龙的广告语我们随处可见,但我们大家又有几个人去认真地思考过这句话和我们所做的事情呢? …… 我和社团的情感是不言自明的,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总让人有太多的感动与怀念,我现在依然在做着我所喜爱的社团,虽然它们一直都在变化着,但我想,这正如我们的生活一样,总在不断的变化,但我们一定要擎着一种信念,始终如一地热爱并善待它。因为背着梦行走真的很幸福!------------在压力下激情释放(1)------------ 关于我的生活与成长 “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脚底下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我们都很年轻,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资本去藐视一切所谓的苦难和挫折。我们需要压力去磨练自己,我们需要在压力下寻找自由呼吸的出口…… 我曾在一期杂志上很偶然地翻到一篇文章——《在压力下美丽释放》,写的是一个患了肝癌的美丽女主持人在癌病期与癌症作斗争、充分绽放自己美丽与魅力的故事。这使我很自然地回想起自己这二十年不长不短的日子。我没有经历过像故事中的女主角那样生死攸关的遭遇,但也一直在不同的压力下寻找着自由呼吸的出口。因此,我便用那篇文章的标题来回忆这段并不轻松的求知岁月。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是个穷人的儿子,我的父母都是大山深处可爱的农民。我的学生时代,至少到现在为止,过的并不轻松。这不单单是由于交不起学费,付不了生活费,还因为很多诸如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压力。 和中国大多数的山村一样,我们生活的艰苦自然不必多言。像农忙插秧、步行上学、放牛砍柴……这些在同龄人看来或许只属于上一代人的生活却在我年少苦涩的日子里是那么的习以为常。很多的同学可能直到大学才离开了自己的父母,过起远离他们的集体生活,而我在只有仅仅九岁的时候,便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扪心自问,年少的日子是苦的,是那种纯苦,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苦并快乐的日子”。那个时候从那苦涩的日子和生活中我们无法寻觅到所谓的欢乐。我们的小学,没有音乐老师,没有美术老师,更没有科学老师,甚至连上课的地方也不能称其为“教室”,因为它只是一个土坯搭成的草棚,没有桌椅,只有石头和泥巴砌成的石凳和石桌……那样的环境当然无法与明亮的教室和高大的教学楼相比,但当你真的天天在那样的环境中学习的时候,所谓的艰苦变得习以为常了。人往往就是这样,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害怕吃苦。当环境不容许你选择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能够在所谓的艰苦的环境中继续他们的学习或者生活。 有人说儿时的回忆,是人生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除了苦涩,还是苦涩。 每次回家,越过家乡的每一条山冈,俯望我所深爱着的生我养我的村落,但却没有过多的惊喜,取而代之的只是无尽的悲哀。不是因为家乡的贫瘠与穷僻,而是对辛勤劳作的乡亲深深的同情与失望。家乡的人们是勤劳的、质朴的,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那同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耕种着他们的余生,让人热爱且同情。可是就是这亲爱的乡亲父老,很少能有人想及孩子的未来,很少能有人想及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地读书以便以后永远地走出这贫瘠的大山。在他们固守的意念里,孩子应该早早地出去打工、挣钱,然后回来盖房子、娶媳妇……然后再和他们一样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继续他们的余生。正基于乡亲如此的想法,我十分地崇拜也深深地感谢我的父亲——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但他和许多的乡亲不同,他从来不要求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初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在他的思想里,即使是砸锅卖铁,倾其所有也要让他的孩子好好地读书,以便日后能走出那穷僻的 我在家里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很惭愧地告诉大家,我是在十六岁上高中才第一次到我们县城的,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城,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能在一个城市中读书已经是我最大的幸福了。当我开始读高中的时候,我的父母已经无法负担我们兄妹三人繁重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了。我作为家里的老大,不得不过早地背负起为生活奔波的责任。 从高一暑假开始,我就开始在县城做家教,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做了五年了。最累的时候,我曾经每天上过15个小时的课,最忙的时候,我也曾在一个下午顶着炙烤的太阳骑车跑过三个地方20余公里,当然这些都挺过去了。我时常觉得,当一个人被生活或者压力逼得没有退路的时候,他能够承受很多他本不能承受的东西,这或许便是我们科学意义上的潜能的爆发。还记得那个为了接住从四楼摔下的孩子,母亲在远离楼道100米的地方飞冲过来接住了女儿。这不仅仅说明了爱可以创造奇迹,也让我们明白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有充分激发我们的潜能。当我们被环境逼迫得毫无退路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做到超乎想象的事情。 高中三年我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所有的费用都是我做家教、挣稿费、卖字画和卖对联赚来的。平心而论,虽然辛苦,但过得也充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学生时代,过得并不轻松,我想我自己一直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寻求充实与幸福的,或许它们来得比别人艰难,但于我而言,已经习惯并爱上了这种生活方式。我想,如果我一直都过着丰衣足食、毫无压力的生活,我或许不会连续十个寒冬在街头卖对联,也不会在自己十六岁稚嫩的肩膀上过早地压上为生活奔波的重担,当然更不会拥有这些年风雨兼程的岁月赋予我的自信、自强和自立了。 2002年的10月,高二下学期,鉴于我在书画、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学校为我争取到了一次保送华中科技大学的机会,但是我放弃了。我的父母因此大骂了我一顿,说我不知道天高地厚,能上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名校已经是十分不错了,而我却那样的无动于衷。值得提出的是,当时我的成绩在全年级来说只算中上等,是绝对上不了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学校的。但是在我看来,我之所以放弃,并不是我认为华中科技大学不好,也不是认为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能考一所比华中科技大学还要好的学校,而是我觉得我的高中生活并不单单是为了进一所名校,更重要的,我希望自己能够体会到高考带来的紧张与刺激。一个人在最赋冲击力的高中阶段却不能走上高考的考场,这或许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而我天生就不是个怯懦的人,我所向往的,是最有挑战的生活。我想,我还年轻,年轻没有失败,我有足够的资本去承受所有的挑战和它带来的挫折,因为我年轻。这次我可以逃避高考轻松地获得一张名校的通知书,但是我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逃避所有的挑战和挫折而获取成功。有些挑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有些责任是我们必须背负的,有些挫折是我们年轻人必须承受的!------------在压力下激情释放(2)------------ 2003年的4月,离我参加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而当时“非典”病毒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我们那偏僻的山城因此也变得恐怖异常。当时我正患重感冒,每天都咳嗽、高烧,这下可急坏了我的班主任,因为到高三后我的成绩已经上升到全年级前五名,很有冲刺北大和清华两所顶级名校的可能,然而却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我是每天都吃药、吊针,但依然不见好转,搞得我们班主任和学校的其他比较关心我的老师们都惊慌失措。那个时候,华中科技大学在我们学校招特长生,我的一个老师又提到给我一个名额,希望我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认真考虑一下。平心而论,我明白我的老师是在为我的前途着想,但我依然固执地拒绝了她的好意。我想如果我惧怕困难与压力,早在半年前我就已经接受了学校的好意,既然做出了选择,要去高考的考场上去挑战我该挑战的,我是不会再走回头路了。或许我算不上是一个聪明的人,但绝对是个执着的人,对自己向往的、爱着的所有一切的执着,比如书法、文学,还有我的生活。当我最终从高考的考场上拿到武大的通知书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徒劳无功、白忙一场,还是进了一个与华中科技大学相当的学校。但于我而言,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毕竟我是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能行,证明了无论有多么困难,我都可能去战胜,只要我愿意主动地面对挑战……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的生活有时候需要一些磨练,因为我们还很年轻,我们可以面对一切的挫折和挑战。我们并不惧怕苦难,而苦难往往会在无形中让我们变得成熟、变得坚强。而在我看来,其实我们所惧怕的、影响我们一路前行、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并不是所谓的不可逾越的苦难,而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细微的挫折与失意,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脚底下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人生其实就是这样,没有困难是不可逾越的,在压力下、在苦难中,虽然我们艰辛,但我们依然可以战胜困难。然而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我们却被一些微不足道的“沙子”打败了!生活的强者往往不止能战胜“高山”,而且能够自始至终克服“沙子”的骚扰和纠缠。 经过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如今静静地把一路的痛苦一层层摩擦干净,现在回想起来,一路的日子,实在是快活得很。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地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喜欢的东西,虽然一路走来一直都很艰难。我想,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当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当我们还可以拍着胸膛自豪地说“我们年轻,我们输得起!”的时候,苦难于我们而言已经没有了它本身的意义,它只是我们的绊脚石,并不能挡住我们勇往直前的脚步,也改变不了我们追逐梦想的执着与坚定,而对于一个丢失了自己信念与追求的人来说,苦难便成了恐吓他们前进的死神!------------象牙塔左边的思考(1)------------ 关于我的大学与未来 中国的大学的确有许多让人失望的地方,但它依然造就了很多杰出的人物。人生就是这样,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改变自己!因为你呆的地方是大学,所以你有足够的空间去承受所有的失败和打击,你应该大胆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要让你的思想在这里浪费!我们更应该去想,如何经营好我们这四年不长也不短的大学时光…… 大学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是最后一次可以吃到的免费的午餐。在大学里你可以尝试一切新的东西,在大学里你可以犯错误而不会承担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大学里你可以做人生的各种实验,最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 在大学里你到底想得到什么?而你又得到了什么?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认认真真地想过这两个问题,但我想大家都必须反思这两个问题。在大学里你到底想得到什么?就是说你是否从跨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而你到底又得到了什么?就是你对这个目标的践行情况如何?在这两个问题上,我做得比较失败。我是在大学时光整整过了一年之后才开始认真地去反思这个问题的,我的大一就是伴着新奇、迷惘和困惑度过的。人往往就是这样,当经历了失误与挫折之后,他才会明白一些原本该明白的问题。正如大一时的我一样,当一个人没有了目标,生活便失去了意义,剩下的只有迷惘和困惑了。 刚进大二的时候,在学习、生活上找不到方向,我开始学着思考我大学几年的路,我很想休学一年,出去支教,并不是为了像很多人一样为了保研,或为了别的一些功利的东西,仅仅只是想在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一下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斗志消失掉,也希望为那些和我的童年一样甚至比我还要艰辛的小朋友们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我的同学曾经说的一样,支教的人很多,但都是固定地去那些大家都熟知的贫困山区,而真正贫困的,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那些地方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后来我找到我们的辅导员,说了自己的想法,被他拒绝了,我知道他也是在替我着想,我的家庭太过困难,如果我休学一年出去支教,那便意味着我要推迟一年毕业,这于我和我的家庭而言,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一层压力。我无法去实现自己支教的梦想,但我仍然不希望自己已经不多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很乏味地度过,所以后来的学生会换届,我选择了竞选。进了主席团后,在一个和社团有所不同的团队中工作,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自己去努力学习和弥补。我曾经深深剖析过我自己,在我看来,我没有很多的优点,我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源于一种快乐的自信和一种“感恩”的情怀。 我认为自信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现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李开复曾对我们说过:“离开大学时,只要做到了‘对什么都可以拥有自信、责任、爱心和激情’,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这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可以说影响了我这两年的大学生活。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取得长足的成功和发展的。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了。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你面对挑战时,你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模样。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种后天养成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习惯,自信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现在呆的地方是大学,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承受所有的失败和打击。这样,拥有自信会让你活得幸福而富有激情,往往决定成败的并不是其他,就是一种心态,自信的心态是积极的,能让人快乐,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所谓“感恩”的情怀,也就是说人要有爱心,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爱心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如果没有我的恩师五年前对我无私的爱,我不会取得今天的这些成绩,当然更不会明白这种“感恩”的幸福!一个母亲能在100米外飞奔过来接住从四楼摔下的婴孩,那是出于一种源自母亲心中的爱;一个过路的陌生人能在情急之下搬起整辆卡车,救出被压的男孩,那是出于一种对年轻生命的爱……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如何去塑造大学生形象,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观念,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爱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你的亲友、你的同学……。坚信爱是能够产生奇迹的! 在大一的时候,我们住的是校外公寓,每次到学校或回寝室,都会在八一路上看见一所很破旧的小学——智明小学。一次很偶然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我去了那所小学和那里的师生交流,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学生都是民工子弟,虽然生活在城市,学习在城市,但他们和乡村的孩子一样,没有好的老师、好的教室、好的环境,不知道为什么我蓦地感到十分的亲切。后来的日子,一直到大二,我时常去看望那里的孩子,有时间就去给他们上一些诸如书法、绘画之类的课。我想,这些于我自身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对他们来说,或许是那么的来之不易。有些时候,我们稍稍付出一点,对我们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但可能你所做的能让很多人感到快乐与幸福。 还记得有一次在武大门口的站台边,我在等车,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大男孩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卖报纸,平心而论,我是很少看《武汉晨报》这样的报纸的,但我还是买了一份,然后随意翻看了一下又还给了他,我想这样他便可以多卖五毛钱,而这些于我而言,真的谈不上什么损失,只是出于一种同情,出于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自省…… 对于李开复先生专门提到了责任和激情,我想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就应该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责任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负责任的态度。 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对待你的工作、对待你的生活、对待你的爱人……要有责任感!只有抱着一种对你的人生、对你的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时刻想着:大学你想得到什么?你究竟又得到了什么?你才可能永远满怀斗志和激情,你才有可能经营好你大学四年的时光!------------象牙塔左边的思考(2)------------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之前最后的港湾,它不仅要求我们学会学习,而且还要求我们有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因此,除了学习,很重要的便是在我们短暂的大学生活中要学会做人,培养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除此之外,我们不可否认,社会对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的认同感下降,我们也无法回避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价值观念扭曲的现实。成长之前须成人,因此,如何培养我们自身的全面素质,如何使我们自身更接近于成功,这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我自身的一些感受与思考,在我看来,一个大学生要全面完善自己的修养,想使自己一生所达到的高度高过别人,必须在四年的时间里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份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般在二十五岁以前都会形成自己的处世风格、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等修养习惯。而我们所处的大学是我们最具可塑性的年龄段,在大学我们做的如何可能会决定你一生的高度。我们无法改变大学四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大学里我们依然是学生,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永远都是学习,学习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当然,这里的学习包括很多,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对知识型人才的要求尤为严格,夯实基础、丰富知识,这样才能在众多的人中出类拔萃,站于山顶我为峰。这种学习又要求自己必须学会学习,当你忘却所有知识的时候,剩下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便是最宝贵的财富。大学让你自己获得的是“授人以渔”的能力。知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大学里,没有了高中时老师的耳提面命、父母的谆谆教导,一切的学习都要靠你自己的自觉和努力。 其实学习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郝贵生先生在他的《大学学习法》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学习观念的革命,结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学习观念: 1. “终生学习”的观念:学习并不以你获得最后一张文凭而终止,在知识经济社会,终生学习是绝对必要的!信息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不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便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急剧变化。 2. “自主学习”的观念:我们应该把自身当作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要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我们能够学习到的一切知识,吮吸一切可能得到的营养。要明白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需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当我们不管怎样都需要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样我们会发现更多的乐趣,很有可能获取更好的结果。 3. “素质学习”的观念: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一个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好我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学习”和“做人”联系起来!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 “责任学习”的观念:周恩来总理在年仅十二岁的时候就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我们呢?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需要年轻一代为之拼搏、努力,责任是多种的,有来自对国家和民族的,有来自对家庭和亲朋的,还有来自对自己的,无论哪一种,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激起你学习的动力,就是最好的。 5. “创新学习”的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美籍华人李政道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得知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叫孤子的解。他找来所有关于孤子的资料进行分析,专门挑剔别人有哪些弱点。果然有一大发现:所有文献都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而在物理学中,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于是,他围绕这点研究,仅仅几个月,就找到了一种新的孤子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事后他高兴地说:“在这个领域里,我从一无所知,一下子赶到别人前面去了。”李政道由此成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就是要在创造的前沿寻找突破点!学习就是这样!大树底下是长不出大树的,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只能长出小草和蘑菇!学习,要创造性地去寻找突破口。 其实学习的观念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我在几年的大学学习中积累的一点经验,这些学习的观念并不是一一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人只要善于发现与总结,便会形成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学习的观念与方法,让你受益终生! 大学已经越来越趋向自助式教育:必修课程的减少、选修课程的增加、入学时专业方向的淡化与灵活、课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机会的增加(社团、交流活动、暑期实习等等),这一切使得大学的教育体制越来越趋同于一个“超级市场”,你进入市场,选择你感兴趣的东西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后你会发现,你把时间投资在不同的领域,最后会在你离开校园后决定你的投资回报——就业市场和你的职业发展早晚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答案。如果你想要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你就必须学会self-education awareness(自助式教育)。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你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的竞争,你面对的是一个自助式的教育环境,你要靠自己,去设计和取得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 以上是我对大学的一些思考和对未来生涯设计的一些感想。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能够引领潮流,竞显风骚。而如何利用自己这不长也不短的大学时光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便需要我们具有各方面的优秀素质,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学会思考,思考你在大学四年里到底想得到什么,思考如何经营好我们四年不长也不短的大学时光……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如果他一直在追求完美,我想他已经很完美了。有位哲人列过这样一个公式:“年轻∩失败=空集”(年轻和失败的交集等于空集)。因为我们还很年轻,成功对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涨价,而失败于我们而言是没有绝对的。只要你拥有自信、责任、爱心和激情,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杰出人物。我们不可以改变大学四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呆在大学里,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承受一切可能的打击与失利,我们要做的,不是拒绝失败,而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不断地站起来!记住: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多一次,对我们来说,就是成功!一切都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执着,我们在压力下激情释放…… 谨以此文献给我所有的大学生朋友,并自勉之! 后记:文字写完了,但思绪怎么也收不回,这篇文字又让我想起这一路风雨兼程的岁月,往事又历历在脑海闪现。我从来没自诩是什么“精英”或者“理想青年”,我只是一直在努力做自己该做的,努力做好自己该做好的,只是一路执着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我对中国最贫瘠的乡村土地再熟悉不过,也见识了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文明,在现实的巨大反差和视觉的强力冲击下,我开始慢慢学着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该如何向前延伸…… 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因为我们没有遭受什么苦难,但我们依然背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重担,背负着父母、亲人的期许和自己的前途。我们需要做的也必须做的,是用自己的年轻、责任、激情、自信、爱心……去践行我们这一代的历史使命和人生责任!------------余汉勇------------ 广西贵港人,生长于八桂大地,求学于武汉东湖之滨、喻家山脚下,现于黄浦江畔上海工作。大学期间,参与过创业,经营过社团,担任过多个学生职务,拉过N笔赞助。喜欢旅行,游走过国内25个省的80多个城市以及越南,参观过至少200所大学。喜欢逛街。喜欢穿梭于大街小巷和人流之中。喜欢买书、读书,很多时候,书籍和地图是唯一的旅行纪念品。关注互联网,关注新经济,上网和吃饭一样,是每天生活的必需。崇尚财富,即使旅行的时候也是“嗅着财富的味道去旅行”;崇拜创造巨额财富的创富者。喜欢忙碌与充实。喜欢沟通,喜欢打开别人心灵的窗子,看另外一个世界。喜欢站在更高的地方,眺望更远的风景;喜欢站在更宽广的舞台上自由地挥舞。------------我的黄金时代(1)------------ 中学六年,大学四年,正好总共十年;十年啊,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毋庸置疑,这十年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我也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视野开阔、踌躇满志的青年。 懵懂初中 初中离现在已经很远了,但是我每次回到家,回到初中母校的时候,一切都还是那么亲切;每个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的名字还是那么耳熟能详。 不过回想过去,初中三年却是在懵懂中度过的。虽然成绩几乎一直稳居班级第一,辉煌得一塌糊涂;也一直是班上主要的学生干部,深受老师喜爱。不过在课余,一直处在非常郁闷与窝囊的境地。好像初中三年都处于青春期的“疏远异性期”阶段,很少和女生接触,甚至害怕女生主动地和自己接触。在男生中,也许是因为个子小的缘故,也一直处于处处被“调戏”的境地;尤其害怕晚上睡觉前漫长的卧谈时间,不知道什么缘故,寝室里其他11个家伙谈论任何话题的矛头大多是指向我的。寝室遭遇的阴影一直影响到我除了学习外,几乎再没有其他任何方面的作为。现在回想起来,那依然是一段“非人”的经历。 唯一的收获可能是从初中就开始“住校”的经历让我更早地学会了生活与思想上的自立。 激扬高中 初中三年就是这样懵懵懂懂度过的。中考发挥不太好,后来家里还是额外花了一点钱才把我送进了家乡最好的重点中学——广西贵港市高级中学,一所离家有30多公里远的学校。远离了家,在一个非常优秀的环境里,很快就走出了初中的阴影,我甚至把高中视为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也只是高中的延续而已。主要原因就在于,进入高中以后,我慢慢地觉得拥有了独立的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短短的高中第一个学期里,就感觉一下子长大了很多,已经能够深刻体会到“人生美好,自己的将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大道理了;也能够领悟到“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进入一流大学”这样的小道理了。 虽然进入高手如林的市重点中学,我一下子从“鸡头”变成了“凤尾”,但竟然完全没有任何失落的感觉,相反,倒一下子变得轻狂与叛逆起来。 当然,高一的时候还产生了一些至今受用,以后应该也会受用的想法——任何时候都要有理想;困难只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先兆;任何时候最幸运的事情都是能够安然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要珍惜时光;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最重要的事情,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上进心是永远都要保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尽量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一个优秀的集体里;总有一天,我要站在人生的某个金字塔顶上……正是因为这些想法的产生,我得出了高中是个人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的论断。高中到大学,思想是没有发生质变的,只是量变而已。进入大学后,很多以前的同学说我变了,其实我没有变,本质的东西在高中时就已经形成了,大学只是合理地延伸着。 虽然高一花了很多时间胡思乱想,花了更多的时间就各种问题舌战群儒,在同学们当中捍卫我的思想;但是整个高一也许是我从小学至大学求学17年中,学习最刻苦的一年。那一年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是早上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了。除了因为入学成绩靠后,“笨鸟先飞早入林”的压力外,轻狂与叛逆的思想也是支撑我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重要动力。当然,学习成绩也由入学当初的年级400多名,一路狂奔,挤进了前100名。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一直拿这段经历鼓励自己——“努力,就会有收获”。 读高一时,同学之间平等畅所欲言的交流,更促成我思想的系统化。而且很快,脑中的意识变成学习上的行动,我就要成为“学习狂”了。在那个时期,在那种环境下,我不知道什么叫苦恼,什么叫悲伤,也不需要知道什么叫做快乐与高兴,只知道:为了将来,努力学习。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高一的读书生涯将勾起我永久的回忆。 之后就进入了文科班,坠入了女多男少、“阴气很重”的“温柔乡”。环境变了,我也变了。 在交际场合,我也不再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人物,而变成了一个见风使舵、随波逐流的“机会主义分子”。 不能继续沉沦,要寻求突破! 当时瞄准了即将进行的学生会改组,改组方案出台后我几乎没有考虑就决定要报名参加学生会委员的竞选了。 但结果却失败了,失败在了21选17的游戏中;我是四个落选的倒霉蛋之一,战胜我的候选人中有刚刚念初一的小妹妹! 我几乎把这次经历定义为个人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天,天很冷,还有寒风,下着细雨,选举结束后,我独自一人,在操场跑道上猛跑了许多圈。路上行人都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我义无反顾,继续跑,甚至跑出了校园,跑到了乡间小路,面对着灰蒙蒙的天,脚踏着湿漉漉的地,仰天长啸:为什么???为什么在那么好的机会下还会失败? 后来我决定把失败的那一天作为个人的一个特别的日子,“124”反思日诞生了,每年的12月4日,我曾经失败的那一天,都要反思当年失去的这个机会,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我不可能因为失去这样一个机会而继续沉沦,发誓明年再来,借用墨索里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将不顾一切去航行,哪怕逆流而上,甚至冒着覆舟的危险也再所不辞。”明年我还会出现在竞选台上。 第二年,也就是为了高考而紧张复习的时候,我顶住各方反对的压力,真的又一次站在了学生会委员竞选台上。经过一年的历练,这次竞选已经没有悬念,我高票当选校学生会副主席。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将高三的宝贵时间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其实,我不是因为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也不仅仅是为了弥补高二竞选失败的缺憾,而是为了进入一个对我来说全新的平台。高三的时候加入学生会和高二的时候加入相比,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此时对我来说,学生会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竞选活动以及日后的工作,在进入大学之前,做好个人交际圈子的整合。------------我的黄金时代(2)------------ 回顾高中以来的人际交往经历,高一整整一年,几乎在所有同学的印象中,我都是“学习狂”与“独行侠”的形象,对外交往也几乎为零,其他班的同学,几乎一个也不认识。 高二时,我加入了校刊编辑部,以采访的名义,认识了一批团委会和学生会的朋友,一群让我又爱又恨的家伙;倘若当初学生会委员竞选成功,我也是其中一员! 进入高三以后,学校为了加强尖子生的培养,特地为年级前50名的“尖子生”准备了一个资料室;这个资料室,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无太大的帮助,但我却是那里的常客,不为别的,就为了结识每一次年级表彰大会上都能够听到名字,但是平时没有机会认识的家伙! 所以,当我又一次站在学生会委员的竞选台上,看着台下众多熟悉的学生代表面孔的时候,我的底气和自信是无法抵挡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当选呢! 也有人问我,如此“处心积虑”认识那么多人,对一个学生来说,有意义吗?我无言以答,无话可对。我只能说:沟通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和每个人交流都会有收获。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没有用,将来可能有用,就权当是投资吧,我需要付出的是时间、精力、诚心,以及很少的金钱,但是我的收获也许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情绪非常不稳定,对未来感到最迷茫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哪怕我高考失败,只能够进入一个三流学校甚至名落孙山,我也是不后悔来到这个中学读高中的。因为在这三年下来的经历和认识的一大批优秀的朋友,就已经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了。 三天的高考,广西正遭遇六十年来不遇的洪水,我所在的考点也受影响;不过一切波澜不惊,虽然没有考取期望的成绩,不过总算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我的高中生涯还是划上了一个很圆满的句号。------------大学时代(1)------------ 学生工作 一直都觉得学习是学生神圣的天职,而学生干部的情结也一直挥之不去,还听人说恋爱是大学生涯的必修课,所以学习、学生工作和谈恋爱成为我进入大学之前就设想好的大事。 我觉得首先要抓住时机的就是学生工作。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盘算着早点到学校,早点适应环境,早点获得老师的信任,争取成为年级的临时负责人。只要抓住这个先机,大学的“仕途”应该就能够很顺利地走上正轨了吧。但是来到武汉之后,算盘却全被自己打乱了。我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松散、拖拉、终日闲逛;第一次年级大会上我就没有抓住这“非常机会”发表任何言论;班级临时负责人也从没有想过要争取;军训23天时间里,只有7天出现在训练场上,给予同学们的是一个非常懒散的印象。军训结束后的班干部选举也没有参加,一方面对这点芝麻小官不感兴趣,更大的原因在于我根本没有把握。后来干脆连院团学联干部的竞选也没有参与,校学生会的招新倒是参与了,我竟然被刷下来了!!!校报记者团的竞选也在第二轮中被刷了下来。 当然我也不可能沉于寂寞,后来独辟蹊径进了一个学生网络创业团队。其实当时我对互联网的接触也不多,仅仅依靠入学军训时当“逃兵”跑去上网时积累的简单经验,所以能够进入当时华中科技大学最具实力的学生创业团队,我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团队负责人因为出色的网页设计技术,也曾经是校园里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当时已经是网络创业的寒冬了,基本上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我在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参与团队门户网站内容更新和宣传,具体地说就是复制其他网站的内容,粘贴到我们的网站上去,或者到全国各大高校BBS上面“灌水”,向大家推荐我们的网站。高峰时期,我曾经拥有全国近50所高校的BBS账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保持着几乎每天都要上网的习惯。直到现在,24小时没有上网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即使是在旅行的途中,也会抽时间到附近的网吧上网。上网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当然,我上网的目的和很多人都不大一样,从来不玩网络游戏,也很少看电影或者听音乐,上网一般就为了浏览网页,获取各方面的资讯,特别是最关注的财经和商业方面的资讯。创业团队的工作经历对我的大学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恰逢当时“武汉·中国光谷”的概念炒得非常火热,因此我在当时还立下了这样的鸿鹄之志——为祖国健康地工作30年,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奋斗10年!!!当然后来是世异时移,我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在创业团队工作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第三届“挑战杯”天堂硅谷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在我当时看来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因为这是教育部、科技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组织的全国性的赛事,参与这个比赛项目的其他团队成员大都是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他们过去都曾经在学校有过非常显赫的经历,只有我是大一的新人;而且凭借团队负责人的辉煌资历和在团委方面的关系,我们的创业计划书是不用参与校内角逐就可以直接进入湖北省的复赛的。这让我体会到了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做事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虽然当时我并不具备多少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好歹也基本参与了创业计划书编写的全过程。我们的计划书最后获得了国家银奖,虽然因为参与人数较多,我的资历太浅,最后也没有能够从中获得一丁点荣誉,但我不会忘记编写计划书那异常紧张和充实的一周。我始终相信,经历本身就是财富,不需要纸质的东西来证明。 参与创业计划大赛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认识了校广告协会的负责人,一个非常有为的同龄人。他除了担任广告协会会长外,还担任着其他几个社团的重要职位,他同时还是院团学联副主席,不过让我最佩服的是他超前的商业意识。在“拉赞助”和“学生赚钱”这个领域,他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认识他,就好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宽广的商业世界——原来学生时代也可以赚钱!后来,协会由我接手。作为协会负责人,我有了和其他社团负责人对话的对等的地位和机会。而广告协会对于我大学生涯的更大意义在于,“经营协会”的思维与实践为我走遍中国的旅行计划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大学的学生社团中,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比较悠久、规模比较大和运作比较规范的社团,这类社团受学校或者学院方面的管制较为严厉;另一类是规模较小,受到管制相对宽松的社团,这类社团的负责人有比较大的施展空间。在我接手广告协会的时候,虽然协会笼罩着校“十佳社团”的光环,但是也犹如一张白纸,如何描绘,全靠自己。 当时我觉得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分析我们所拥有的资源和市场需求。 高校广告受众的特点是要直面分析的第一个问题。 ①受众的高同质性 高校广告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其中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无论从人数还是从其信息来源的侧重点来看,毫无疑问是这群人中绝对的主体。他们有相近的年龄,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的经历。他们乐于接受信息和追求新奇事物,是社会中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同时,他们的消费意识也处在同龄人的前端。这种高同质性能使企业的广告更具针对性,能更有效地锁定目标受众。 ②受众的高素质 高校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受过很系统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所以,他们能理解广告存在的合理性和其对于社会的价值。因此,他们对广告的抵触情绪较少,能够善意地对待广告传递信息的形式和手法。同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理解能力是一般社会公众所无法比拟的。对于高品味的广告,高校绝对是一个好的“用武之地”。但如果广告太肤浅,创意太过平庸,则无法期望在这群人的心目中留下好的印象。 ③受众的群体性 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一种群体意识,有较强的归属感,在消费上尤为如此。一方面是同学间有意识的互相模仿,在消费上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信息的高度共享——同学间的互相传播的连锁效应能极大地强化企业的广告效果,但负面传播的影响也将变得广泛而难以控制。 ④战略性 高校里的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经理人和公务员……良好的教育背景注定他们在未来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无论作为未来企业的决策者、政府意识的执行者,还是作为普通的消费者,他们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将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在这群人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将关系到未来的利益和发展。------------大学时代(2)------------ ⑤成本低 相对于社会上的大众媒体,高校中广告的投入成本是很低的,特别在开发的初期更是如此,而广告效果不一定会逊于大众媒体。所以开发高校中的媒体和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内存在各种媒体,其传播效果并不比大众媒体逊色: ①校园报纸 校园报纸是校园内最重要的平面媒体,在校园生活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担负着宣传学校政策、校园动态、反映学生生活的责任。但由于资金的限制,校园报纸无法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在内容和版式上进行较大的改进和创新,制作质量普遍不高。在报刊五花八门,内容多姿多彩的今天,显然无法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影响力也大打折扣。但作为校园内部的主力媒体,校园报纸的优势也是明显的。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好恶。因为报纸的编辑、采编和撰稿人大多本身就是学生。一些优秀的校园报纸完全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全部或部分引入商业运作模式,创新版面,开辟新栏目,积极发展其广告业务,从而打开新的资金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校园报纸的编辑们改善自身的工作,丰富报纸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可读性强的信息源。 ②杂志 我校的很多社团组织都有自己的杂志。充分利用其广告资源,也是这些社团走向壮大发展的一条路。钱是一种收获,而引入市场经济中商业杂志的办刊思想和经济意识是更大的收获。 ③广播 校园广播站几乎是各大高校必备的传播媒体。它不同于大众广播,其听众几乎没有选台的权利,只有听与不听的权利。其内容大多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布的消息都与学生相关。引入商业的运作模式,不但能解决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激发广播站的活力。华中科技大学喻园广播台在引入商业广告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很多学生组织的前面。“我的地盘听我的”、“海纳百川,有业乃成”、“天天扬子江,鲜纯有保障”等广告语在喻园已是耳熟能详。 ④网络 网络广告具有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针对性明确、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灵活、成本低、感官性强等特点。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网络环境最好的高校之一,上网对于学生已如看书一样普遍。我校的华中大在线、醉晚亭等网站,其每天的访问人数甚至可以和某些商业网站相媲美,白云黄鹤BBS的在线人数也是节节攀高,办得有声有色。在网络广告日益崛起的今天,这些网站的商业价值同样是不可限量的。如果说校园中的其他媒体是地方性的、局部性的话,这些网站便是面向全国甚至世界的宣传栏。它们担负宣传学校的形象的重任,同样也可顺带宣传愿意出钱的企业的形象及其产品。而借高等学府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广告和产品广告所具的说服性和可信度是专业媒体没有的。 ⑤情景短剧 情景短剧简称DV,是近年来随互联网的普及而迅速在高校中传播的新事物。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清华夜话》,自从出现在互联网上,就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点击下载率,并成为各高校BBS上的热门话题。情景短剧几乎成为展示反映高校生活、展示高校形象的最便捷的方式。受此影响,一些高校学子开始踊跃制作情景短剧作品,优秀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拍摄手法、情节等毫不逊色于《清华夜话》。我们学校也出现了起点工作室之类的团队,拍摄了《办个公司》、《秋日迷茫》、《整顿自习》等短片,但由于设备、资金等方面原因,质量普遍不高,流传不远。如果能够引进商业运作,加入贴片广告,就能够缓解资金问题,提高短片质量,扩大影响范围。特别是和越来越热门的Podcast结合起来,DV短片将有更宽广的商业空间。 ⑥学生活动冠名权 莘莘学子们早已懂得如何利用广告的宣传效应为开展活动拉赞助、酬集资金。我们学校的十大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足球比赛的冠名权早已是某些企业的囊中之物了。“艳阳天杯”“五四”革命歌曲合唱比赛、“摩托罗拉杯”华中科技大学首届户外运动挑战赛、“LG未来窗杯”研究生“一二·九”合唱比赛、“华润·行吟阁杯”足球比赛、“动感地带”首届特色团日等活动即是其中校企合作的经典力作。还有校内的众多学生社团,也可以把协会经过包装后将“协会冠名权”卖给外面的公司,与这些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该公司给该协会提供长期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实现协会长足发展的通天捷径。 其实很多商家早已看好高校的广告潜力。如在高校的卫生间中很常见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肛泰制药,专心治痔”的广告语早已是深入人心;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公益广告牌子在我校很多教学楼已随处可见。还有许多企业自制的贴在学生寝室门上的留言袋,方便学子们的同时推销了自己。而直邮广告、海报、传单在高校中更是铺天盖地。 当时我分析了高校广告受众具有高同质性、高素质、群体性和开发成本低等特点,也发现华中科大作为一所全国规模、水平一流的高校,具有高水平的报纸、杂志、网络和广播等媒体资源,每个学期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30多个院系和近100个学生社团,也会开展很多各色各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很多企业也想进入校园,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企业产品、品牌以及潜在客户资源的开拓。在这个背景下,我提出了“引进商业赞助资源,促进学生活动开展”的想法,开始了“经营社团”的探索和实践。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努力、主动的意识以及准确的商业判断,我为学校多项学生活动争取来商业赞助,合作过的客户有武汉华兴电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湖北文都教育培训中心、Intel(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计算机报》湖北办事处、LG电子武汉IT营业部、武汉汉网高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彩虹皇旗资讯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武汉相互广告有限公司等。在为多个院系和学生组织筹集到活动经费的同时,也为自己筹集到了旅行经费。我不否认其中有利用学校资源和规则漏洞为个人渔利的成分,但我确实开拓了一个领域,创造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印象最深的一个活动是“校园手机文化节”,虽然这个活动最终因为“非典”的到来,学校取消所有大型活动而功亏一篑,胎死腹中。不过这个由我个人独立策划的方案至今仍值得津津乐道。 那是在2003年初,正值国产手机全面超越洋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之际,也正值中国移动推出针对年轻人的全新品牌“动感地带”,中国联通推出“联通无限”,中国电信也即将在武汉推出小灵通业务的时候,可谓群雄逐鹿,大学校园市场是各巨头必争之地。举办校园手机文化节,正是为企业与高校构建一个沟通的平台,让手机厂商、经销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走进校园,在校园进行品牌宣传、产品推广、企业文化传播以及对企业潜在客户资源的开拓,同时也通过举办这个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手机知识,以便健康消费。------------大学时代(3)------------ 而当时本人同时身兼校广告协会会长、校社团联合会外联部部长和研究生会公关部副部长三个职位,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三个学生组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举办一个大型的学生活动。为此策划的校园手机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 系列活动一,校园手机论坛,用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在武汉通信领域的知名人士,举办几个有关手机方面热点问题的讲座,同时可以对主讲的企业进行深入的企业文化。 系列活动二,武汉高校学生手机消费倾向有奖调查暨武汉高校学生最喜爱的手机评选,此调查基于目前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的现状而设,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帮助业内人士及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手机市场目前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促进手机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系列活动三,校园手机展,邀请几家手机厂商或者经销商进入校园开展手机展示活动;让手机厂商有机会向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最新产品;同时向手机厂商收取的展位费也可以成为活动的重要收入来源。 为了让整个手机文化节能够深入人心,我也准备了一个整合广告传播方案,动用各方资源,全面利用传单、海报、展板、电子显示屏、横幅、校园网站、校园广告和校园BBS等手段,多层次、高频率宣传活动。 总之,整个方案堪称完美,得到各方好评;我也摩拳擦掌,下定决心,不仅要把这个活动办成华中科技大学当年最好的学生活动,也要办成华中科技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能够赢利的学生活动,一举转变大家一直以来认为举办学生活动就是花钱的观念,也让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们看到,搞学生活动也是可以赚钱的。因为根据详细测算和市场分析,赞助收入是能够远远大于活动支出的。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最关键的拉赞助了。“活动冠名权”是最值钱的一块,找到活动冠名单位就已经算成功了一半了。而在当时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几大巨头中,无疑中国移动新近推出的“动感地带”品牌最为合适,一方面这是一个非常切合学生消费的品牌,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为了推广这个品牌,有数以亿计的市场预算要投放在各种媒体上和各种市场推广活动上,大学校园是最重要的广告战场之一。后来我与中国移动广告代理商的接触,证实了当初的分析,几轮相互了解和谈判后,初步达成了冠名意向。剩下的工作就是寻找手机厂商的加盟了。 后来发现手机厂商众多,各大厂商营销方式、销售渠道、目标客户都不大一致,单凭几个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分析和联系一个个手机厂商或者代理商是行不通的。期间受到的打击和挫折不小,挫折之后的结论是:必须把这项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广告公司或者展会策划公司! 正当我忙于寻找合适的广告公司作为手机文化节全面合作伙伴之际,“噩耗”却传来了,“非典”席卷全国,校园自然不能例外。学校先是禁止机动车出入,然后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再禁止本校人员随便进出校园,最后决定停止所有大型学生活动……一个比一个严厉的预防“非典”措施下达! 校园手机文化节就这样胎死腹中。 在学生工作经历中,研究生会是我个人服务时间最长的一个组织。我是大一下学期加入研究生会的,谁料在里边一呆就是五个学期,先后在科技部、公关部和策划部做事,总共历经三任研究生会主席,无愧于“三朝元老”的称号了。作为研究生会里面的本科生,我有机会认识到一批很优秀的人物。他们一般都在本科生阶段就有丰富和耀眼的经历,有些还有实际工作经验。研究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与本科生是完全不一样的。总之,在他们身上,有太多地方值得我学习了。毋庸置疑,研究生的学生组织要比本科生的学生组织要高一个层次,运作更为规范,经费也更为充足。站得更高,当然可以看得更远了。舞台足够宽广,我可以尽情挥舞。 社团联合会也留下了我奋斗的身影。作为众多社团上级管理机构的外联部长,我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外联”了,专业地说,是“沟通”。我一直都认为,“沟通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沟通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不需赘述,对个人成长的帮助也是巨大的。和商业伙伴的沟通,和兄弟组织的沟通,和下属社团的沟通,和兄弟院校社团联合会的沟通……都是和人的沟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和每一个人交流,都好像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透过每扇窗,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学习 因为学生工作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整个大学都过得很忙碌。我没有体验过传说中的大学的“迷茫”。正是因为这几段学生工作经历,让我对大学有了自己的体会。 第一,大学阶段是个人独立人格成型的阶段。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感觉是大学的自由气氛。当时班主任是大二的学姐,辅导员是大四的师兄。他们的职责主要是让我们尽快实现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提供帮助与咨询,我们之间绝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因此有同学夸张地说:大学四年,只要你不违反法律与校规,几乎没有人可以约束你的行动,只有自己能约束自己。获得自由意味着要学会自立。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都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空闲时间怎么过,学习时间怎么安排,这得自己把握;平时碰到的大小问题,主要靠自己解决;大学四年应该怎么过,得靠自己来筹划与设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日常小事,我学会了思考,懂得了自立,因此属于个人性格里边本质的东西将在大学的时候基本形成。做事风格、处事方式、思维习惯等等莫不如此。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来到一切大小事情基本上由自己决定的大学,经过几年的成长,应该基本定型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应该具备。 第二,学习能力应该是大学里要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大学以后,很少会有人手把手地教你怎么学习,也不会有人强迫你去上课和做笔记,唯一的压力是,如果你不去考试或者考试不及格,你必须去重修,交重修费,如果仍然没能及格,你可能就失去了获得学位的资格。一切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靠自觉,而更多的时间是靠自学。 谈到学习,其实我真正花在专业课程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花了很多时间旅行,花了很多时间在学生工作上,也花了很多时间在电脑前,因此,“学在华中大”的美誉基本上和我没关系;整个大学四年我基本上都没把专业学习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偶尔会为了学生工作或者外出旅行逃课,极少主动上自习,大二以后就基本没有上过图书馆了;虽然学习的专业是法学,但是案头上却堆满商业书籍和期刊,广告、财经、地产、管理和旅行等方面的都有,唯独法学专业方面的课外书籍则基本没有买过。不过我的学习成绩却还算可以,至少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英语也顺利地通过了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考试也没花什么代价就通过了。大三的时候,还拿到了法学院三等奖学金、校团委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和研究生院“服务之星”奖学金。 在此,我并不是背离了高中时代就树立的“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的初衷,而是我觉得大学时代应该强调的是广义上的学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学生社团的工作经历则让我们更早地学会了做人与处世;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对于获取信息的重要性与即时性,已经不是报刊、广播、电视或者课堂能够企及的了;“行万里路”的意义是不次于“读万卷书”的,感受各地风土人情,看不同的景,接触不同的人,都是学习与收获。------------大学时代(4)------------ 旅行 大学的第一次远行,是大一实习结束后的8月下旬。不为别的,在家里闷了18年,在武汉闷了1年,累计在1561/ 1562次列车上闷了60多个小时,就想到祖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走走转转,感受一下那边的商品经济的氛围。本来目的地只有广州和深圳的,后来连顺德、中山和珠海也溜达了一圈。 在珠三角的见闻令我震撼。首站广州的商品专业市场就让我大开眼界,天河路电脑一条街、海印电器城、北京路小商品批发街、三元里小商品批发市场、华林玉器专业街、中国邮票钱币交易中心、流花服装批发市场、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一德路商品集散中心……都留下了我的身影,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武汉与广州的巨大经济差距;中山市古镇的灯饰产品、小榄镇的五金制品、东莞厚街的家具、虎门镇的服装,顺德伦教的木工机械、乐从的家具和北滘、桂洲、容奇等镇的小家电等让我看到了产业集群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假期归来,我下定决心,下一个暑假,我要考察中国经济的另一个引擎——长江三角洲。 对于旅行,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特点,它们可以说是我大学四年中的重要收获。 ①用商人的眼光审视所到之处 我觉得,闲适的游山逛水应该是事业有成以后的事情,在学生阶段,旅行的意义在于了解社会、积累人生的阅历。我的旅行视角和其他人也不大一样,我是“嗅着财富的味道去旅行”。 每到一个城市,我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情:登上整个城市的制高点鸟瞰城市;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示厅。参观城市规划,是为了了解整个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方向,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该城市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状况。登高远眺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喜好。我的目的很简单,站得更高,才能够看得更远,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站在中国最高的金茂大厦88层上俯瞰上海,俯视黄浦江畔的百年外滩,有一种大浪淘沙,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感觉。 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我还有两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买一张当地的地图,逛一逛当地有名的商业街和各类市场。因此,每次旅行之前,我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目标地的城市信息和经济资料,下车后按图索骥,直奔重要的贸易区、商品集散地或是高新科技园区。在繁华都市中行走时,也不忘观察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脑袋里随时揣着两个问号:当地的人靠什么赚钱?假如自己有100万,能够在当地做什么生意? 在旅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经常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游长江三峡时,我参观了一些移民搬迁的新城市,如秭归、巫山,脑子里面就开始琢磨“这里除了发展旅游业,还能够经营些什么”?在浙江义乌,我参观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看到这个弹丸之地云集着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客商和几千家经营外贸的公司,城市中弥漫着浓浓的英语气息,就想,如果在这里投资一家做英语培训的公司,一定能赚钱;在深圳,我看到大量的打工者涌进城市,办一个“求职小屋”,一定会很受欢迎;在广州,我还掏钱参加了一个商业地产方面的高峰论坛,聆听了龙永图及国内商业地产领域的巨头的演讲,了解了当前地产业的最新趋势;在太原,我有意识地找当地人了解投资煤矿的政策和手续,发现这是一个外地人不太容易进入的行业;在宁波,导游小妹妹说,连她外婆都在嚷着要炒房,那更加刺激了我从商的欲望。至于上海,我觉得只呆一天两天不足以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于是事先联系了一家公司,在那里打了一个月的工,周末双休的时候,就近去游历了苏州、周庄等地方。 ②我为什么能够纵横中国 其实大学入学之初,我是压根儿也没能够想到有机会游历全国的。 任何一次旅行的条件,无非就是时间、精力、费用等要素。当然首先要有想法,有兴趣,心动以后才可能有行动。想都不敢想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的。 首先,时间相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每年寒假、暑假、“五一”和国庆,累计下来假期不短,问题是,你是否愿意放弃一些东西,而选择出去走走转转。任何选择都是有得必有失的。在我看来,行万里路的意义,决不亚于读万卷书。而学生时代的假期,是进入社会以后绝对不可能奢望的。所以我选择了尽量利用假期,走遍祖国的繁华都市、乡村田野。 其次是精力,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为了尽可能走更多的地方,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即将到达的地方,我基本上每次出行都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效率、快节奏地游历很多地方,这对体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习惯了校园和家庭安逸生活的人,是很难适应的。 第三是费用问题。大部分同学都来自普通家庭,不大可能以旅行的名义向家里寻求费用上的支持。我也不例外,我就从来没有以旅行的名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只能通过其他途径筹集经费。对学生来说,奖学金应该是其中一条捷径。大学几年里,我也确实拿了一些奖学金,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大部分的旅行经费,来源于为学校学生活动获取商业赞助而获得的相应的报酬。这个过程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但是只要运作得好的话,也是可以有丰厚收入的。当然,我也碰到过假期即将来临,出行计划业已做好,但是囊中空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借钱旅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了。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要想等到有钱又有时间的机会不容易。所以我决定用有限的钱走更多的地方。 在我看来旅行既是一种投资,就得有成本控制。因此,在每次出游前,我要花费一番功夫来做线路设计,要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金钱,尽可能地走访更多的地方,积累更多的阅历。 为了尽可能地节俭游历费用,每次旅行我都会选择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选定一块区域,然后一次走完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目标,而且尽量不走回头路。在参加了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课程以后,我甚至把项目管理的方法用来规划行程——行前做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然后做出旅行时间和费用预算,以及旅行过程中的计划实施、时间控制、费用控制等。刚开始的时候,计划难免会有所疏漏,但随着经验的丰富,旅行的效率越来越高。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深入地了解当地情况,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在当地找人做自己的向导。于是,每去一个地方,我总会事先联系在那边读书的同学、朋友或者亲戚,即使以前并不熟悉的同学,在异乡相见也常常会显得格外亲切,这样不但能更顺利地了解当地的情况,节省了费用,还让自己的“人脉”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延伸。 第四是充分利用校友关系。对我的旅行事业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便利就是,我有遍布国内各大知名高校的高中校友,他们聚集于国内各大城市,其中我熟识的很多。他们的接待和导游,一方面为我省下了一笔不菲的住宿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我更深入地了解目的地。这多亏了高中时代开始主动接触优秀人物、扩大交际圈子的意识与行动。 当梳理各种社会关系时,在我们一生中有几种关系是你不能选择的。你不能选择是谁生的、也不能选择生谁(母子关系、父子关系)。相似的,同学关系也具有某种不可选择性——你无法选择跟谁做同学,无法选择“同桌的你”,而这些关系却长久铭刻在你的记忆深处,伴随并影响你的一生。------------大学时代(5)------------ 很庆幸,我有一个很庞大、很优秀的校友圈子。他们主要是我的高中校友和大学校友。 记得高考那年,母校高考成绩特别好,竟然有306个考生上了重点线,我大概认识其中的100人。后来张贴高校录取红榜的时候,看着红榜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乐坏了。这意味着,我几乎在全国各地各大知名高校都有校友了。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这一切来源于日常结交优秀朋友的欲望和主动出击的意识。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一个更优秀的圈子里,会受到更多的熏陶。但是,仅仅有欲望是不行的,还要有主动和人接触的意识。其实高中的课程也很紧张,大家不会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去交往;高中的活动舞台有限,也不会有太多的和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接触的机会。这时候要想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就要主动出击,抓住有限的机会了。譬如加入学生会,就会有和不同年级的优秀同学接触的机会;担任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就可能有和年级其他班级学生骨干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一切不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要投入些许金钱。其实功利性地说,结交朋友和经营人际关系是类似的。 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朋友的好处,很快就在大学显现出来了。这为我云游中国提供了极大方便。因为他们的接待,为我节省了不少的旅行费用;因为他们的导游,也让我对当地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他们,我的旅行目的和收获又多了一个:走亲访友。 进入大学以后,空间和舞台一下子大了很多。这时候你接触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学习不同专业的,和你起点都差不多,但是性格、观念也许完全不大一样的朋友。每个学校都有很多很多的学生社团,每个社团就是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圈子。融入这个圈子,也许你就能够获得这个圈子的朋友了。 大二暑假到大三暑假的14个月,是我旅行的密集期。2003年暑假:我一口气跑了上海、宁波、绍兴、杭州、嘉兴、苏州、无锡、江阴、常州、南京、济南、青岛、天津、北京14座经济发达城市;2004年寒假春节后第七天就踏上列车开始新的旅程,游历了西南的几个重镇:贵阳、遵义、重庆和成都;2004年3月,趁着刚刚开学闲暇时间充裕的机会游历了洛阳、西安、咸阳、平遥、太原、石家庄、郑州、开封和漯河南街村;2004年“五一”假期去了岳阳、长沙、南昌、合肥;2004年暑假去了义乌、东阳横店、临海、路桥、雁荡山、乐清柳市、温州、永嘉楠溪江、苍南龙港、福鼎太姥山、福州、泉州、厦门、永定、梅州、潮州、汕头、惠州、东莞、广州、佛山……累计用时139天,游历了大约70座城市,行程数万里,颇有点“80天环游地球”的味道。 很多人问我旅行的意义所在,我曾在个人博客写了篇《我的旅行哲学》来谈对旅行的理解和总结:旅行不是旅游,而是一种投资;旅行是学习的过程;旅行是积累和维护“人脉”的过程。 近三年多来,我把自己的奖学金、工作报酬及部分生活费都“投资”到了旅行中。数万公里旅行得到了什么回报呢?很多人这样问我,我只能淡淡一笑:“旅行可以给自我增值,它带给我的是潜在的收益。”看过了社会这个大舞台,心态比以前会平和许多,对于眼前的失败和挫折,也不像以前那样看得很重。 旅行应该会是我以后生活的一部分,“在路上”会是我的生存状态。毕业后上班前,我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毕业旅行。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包括兰州、西宁、青海湖、格尔木、拉萨、林芝、香格里拉、丽江、大理和昆明。 其实,毕业旅行的想法,从心动到行动的时间间隔只有7天,也是大学时代的最后7天。办理各种各样的离校手续,和同学们道别,筹借旅行经费,申请延期上班,准备旅行用品,搜索行程资料,整理四年下来的行李物品、托运回家……都是在这几天完成的。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我和中国地质大学原自行车协会主席,还有另外一个很棒的小伙子,就踏上了西去兰州的列车,开始骑行之旅。这次旅行对我来说很不一样,用骑自行车的方式旅行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目的地拉萨的一切又是那么的神秘和令人向往,所以开始的一切都是令人无限憧憬与兴奋的。不过后来发现以自行车的旅行方式进入西藏是一个错误,至少对我来说是不合适。体力上的不足,一路上坡的艰辛,恶劣的天气变化,高原反应导致的咳嗽不止……都是很难逾越的障碍。此时,自行车已经变成累赘,这种旅行方式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了;该放弃的时候还是得放弃,一味逞强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不利的。 在格尔木的时候,我果断放弃骑车进入西藏的计划,选择越野车方式进入拉萨。在拉萨,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富丽堂皇的藏族宫庙,也不是雄伟壮阔的高原风光,而是人,在拉萨碰到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城市,相遇就是一种缘分,有幸聆听别人的故事,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在那个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游人的八廊学旅馆,在那条白天永远阳光照耀的走廊,永远都围着那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他们热烈而欢快地聊着,也许每次或者每天的人都不一样,但是主题和氛围是不变的:以旅行为中心,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每天都有人走了,奔向另外一个目的地;每天又有人从上一个目的地来到这里。在拉萨的几天里,我有幸碰到了一拨又一拨的“牛人”,有从青岛出发,经过东北、内蒙、宁夏进入青海,万里骑自行车到拉萨宣传北京奥运青岛帆船比赛的爷爷奶奶级老人;有利用两年时间,独自骑摩托车走遍大陆所有省市,摔过无数次,正向珠峰进军的年轻人;有曾经穿梭于缅甸、泰国、老挝之间的“金三角”,几次被临国非政府武装绑架的小伙子;还有从云南丽江出发,独自徒步从滇藏线和川藏线进入中国唯一没有公路的县城“墨托”的女孩……和每一个人聊天都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子,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 这段“最后的疯狂”经历将会成为我永久的记忆。------------雷志龙------------ 1984年生于江西乐平。 小学五年,以善作文,数学奇差而闻名。作文在各班做范文的同时,总少不了数学老师的鄙视和嘲讽。 中学三年,无知度日,成绩平平。 初中毕业时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差四分,进了普通高中。 高中三年,参加文学社、广播台等学生社团。写过三本诗集,质量平平,投过一次稿,石沉大海,再也没有投过第二次。 大学四年,可歌可泣,耗尽了积蓄十几年的激情,也终于把青春从我的生命里打发了出去。最自豪的是结识了戏剧和一群可爱的朋友。而我,也爱上了戏剧,将其认定为一生的归宿。 现在,在一所小学做美术老师,教书育人,积极生活。------------给我一生有效的感动(1)------------ 上大学四年,最庆幸的事情就是能够结识话剧,以及那些为话剧而奋不顾身的人们。舞台,总是繁华而又苍凉,但只有在这里,曾经的梦想才能够一直延续,不死不绝。 我是2001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的,那是高考扩招的第二年,我的文化成绩很差,主要是数学和英语成绩很差,高中时的班主任就建议我去学美术,因为艺术类的考生在当时可以不用考数学,其他分数也可以降低很多。我接受了班主任的建议,去学画画。当时教我画画的老师姓许,是个刚毕业不久,还有着一腔热血的青年,他自己在学校开了个画室,收一些学生,不多,但教得很认真。在画室的日子是很美好的,学的是高考的基本科目:素描、水粉和速写,无论素描还是水粉都需要安静地去看被画的物体,都需要眼睛和心安静地相处,这对于自己已经养成的性格来说,无疑是种挑战,但真的安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安静地做事情比以前虚无地混更有意义,自己很充实。可以说画室就是我高中时代的乌托邦,单纯如水,每天大家都很快乐地相处、大笑,我爱我的画室,那里一度就是我的家。 就因为画画,我在2001年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来到了武汉这所陌生的城市,没来之前,我心中构筑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武汉,但来了之后,所有的构筑都塌了,武汉和我想象的实在差远了,我甚至开始怀疑我对大城市的理解是否有问题。我是带着许多羡慕的目光来到这个城市的这所学校的,我也一直很期待着重点大学的光芒早一些将我笼罩。刚进学校的时候,学校还没有过百年大寿,很多地方都挺破的,和武汉这个城市一样,把我的一脑子幻想打击得遍体鳞伤,当我住进六个人一间小得像鸽子笼一样的寝室的时候,我甚至有想回家的冲动。我怀着感恩的璀璨笑容却不小心一下撞在了破旧的土墙上,撞得自己好不郁闷。 虽然条件不大好,但刚进大学时的那种新鲜感还是有的,还是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望,希望能逢着和以前朋友一样的知己好友,大家能够一起开心地过着大学生活,实现各自高中时候种下的梦想。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的热情在学校里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大学根本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人与人之间其实挺隔阂的,因为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缘故,再加上大家都是各地考过来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骄傲,这也使得大家的感情不大容易处理。大一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孤独,很想家,想以前的朋友,那时候和朋友频繁通信,有一次,以前画室里的学弟、学妹集体写了一封信给我,写了很多,一大包,我在学校看着信就哭了,在寝室里躲着哭的,心里特别伤感,以前在外面混的时候被人打都不会哭的,但在大学里却会因为这个而哭,哭得特别厉害,恨不得抓住他们其中一个到面前来抱着说,我不想读这个大学,我想回去再考一年,我想和你们在一起。那时候就觉得,什么名牌大学,什么繁华城市,根本就没有以前好,没有真正爱自己的朋友,再好的地方也如同废墟。我甚至想回家复读,妈妈坚决不同意,她说你好不容易从几千几万个人里面出了头,而因为这么点小挫折就放弃就逃避,会让多少人伤心和失望,要知道你身上担负着多少期望。我想也是的,好不容易出来了就不能再回去,便咬紧牙关,怎么样也要撑下去。但以前画室的影子总在心中挥之不去,我真的很不甘心在大学里如此孤独地生活,我要改变一下生活的环境,于是参加了院里的学生会主席竞选,以前我只是一个班的团支书,按道理说是没有资历来竞选主席一职的,但是在竞选时我就学院里一些不好的地方做了一个演讲,尤其突出强调学院或者班级不团结、不和谐等等弊病,因为这些弊病影响了学院的凝聚力,直接导致学院工作难以顺畅开展。结果我被选上了,我想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每一个人,大家都对现状不大满意吧!上任之后,我很积极地去开展活动,组织年级体育活动对抗赛、创办辩论队、编辑院刊、筹办艺术节、积极联系其他院系一同承办学校的大型活动等等,在我任职期间,院里的活动多了很多,在学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我最想要的东西始终没有得到,虽然辅导员老师一直很支持我也很理解我,在很多活动上都给我足够的支持,很多活动也确实举办得很成功,但我知道,我心里最想得到的东西一直在缺席,我希望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大家如兄弟姐妹一样相处,真诚、快乐,就像我以前的画室一样。我花了很多力气,但始终没办法把学院变成这样一个集体,就连那些和我一样的学生干部我也没有办法收拢来,合成一股绳,大家在一起只是出于公事,做完事情之后也没有什么感情交流,就更别说什么真诚、快乐了。我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一点都不开心,我只是出于完成任务去做那些事情,去组织工作,去像模像样地开会,去上传下达,像一条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我从心里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但很庆幸,在学生会无法得到的东西在另一个集体里我终于得到了,这个集体就是话剧社。 人生许多光华是出自天分,而许多光华是出自缘分。我想自己属于后者,若没有大一时那一次简单的面试,我想我可能会与话剧擦肩错过许久,我将在多年以后也不知道生命里蕴藏着那样汹涌的力量。2001年的秋天,桂花在校园里四处飘香,我是那样偶然,在上课的教室旁边发现了剧社面试的广告,于是我忐忑地走了进去,从此,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我那样小心地走入剧社这个集体,以一个大一新生的谨慎小心地打量着这个新鲜的世界,打量着一群陌生而兴高采烈的人。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会加入剧社,其实不为别的,只为着一个朦胧的好奇,一种虚荣的渴望,我奋力地去抓住什么,去试图掌握什么,去尝试彰显什么。这些所有努力的背后,藏着两个让我沸腾的字——舞台。------------给我一生有效的感动(2)------------ 第一次登上舞台表演的是自己写的小品《所谓伊人》,小品讲的是一个书呆子在情人节孤单地自习,而他暗恋的女孩因为和男朋友吵架来到自习室哭,他好心地安慰,安慰到后来,竟然情不自禁地对她表白。我演的就是那个书呆子,有点傻,有点可爱,里面的台词到现在还记得一二,比如“山外青山楼外楼,你不爱我我不愁。天下帅哥多又多,哪个不比你温柔。”说完之后还一甩本就不长的头发,结果把眼镜甩了出去。观众哄堂大笑,我并不介意自己做小丑,只要大家开心,我也会感到非常快乐,能让别人笑是自己的福气。 从那以后,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喜剧人物,一个负责搞笑的角色,并且还有着许多花花绿绿的想法,竟然真切地认为自己一定能成为周星驰一样的搞笑巨星。但没过多久,我对戏剧和自己的理解就开始发生转变,因为小品结束后,我就参加了大戏剧组——改编自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里面演三爷,一个经常拉二胡的败家子,不仅赌博输光了钱,还惹了一身的病,被家人瞧不起。这个角色显然挺复杂的,但台词却很少,只有7句,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毕竟是大戏,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很认真地去体会角色,体会一个这样的中年男人的内心:身体不好,愁容满面,一脸病态,因为在家中地位不高,所以说话也不敢大声,就算有满腔心事也只能拉拉二胡,在苍凉的夜晚自怜着。于是我每次排练的时候都硬硬地让自己装得老一些,更老一些,改变了平时的说话方式,频频叹息。但即便这样努力着,导演还是不满意,一遍一遍地重来,有时候一个喝茶的姿势都要重复十几遍,更别说那7句台词的磨练了。这样一直到快放暑假的时候,导演还是不满意,决定暂时停排,下学期再继续。为了这个戏,我暑假后早早地来到学校,甚至没有去参加最好朋友考上大学的喜宴,但来到学校才发现暑假发生了很多变故,一些好朋友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剧组。这个时候,校园戏剧显现出它残忍的一面,人事不断在调整,往往刚和一个人熟悉,这个人就离开了,又换一个新的,又要和新人重新磨合。每天都要这样在变更中痛苦地重复,七句台词翻来覆去地念,同样的表情日日重复,感情被一天天抽空,激情逐日地减少,不仅是我,全剧组的人都是如此。生活中弥漫着烦躁的气息,终于有一天,剧组里爆发了大争论,所有的问题都呈现出来。在这次争论中,我感觉忍耐已经到了极限,选择离开,我不想对这个从熟悉到陌生的剧组说什么,只想离开,离开这场漫长的煎熬,头也不回,看似义无反顾,其实内心百转千回。 这是大学里最大的一次打击,因为这个剧组承载了自己那么多的热情,那么多的期望,而此刻却全军覆没,颗粒无收。我心里非常难受,甚至决定放弃戏剧,永远不再触碰这给了自己希望和极度失望的东西。 于是我选择逃避,离开了剧社,离开了舞台。 可是空虚不可能太漫长,因为我们无法承受太重的空虚。我决定重回舞台。2002年的秋天,又是秋天,我和邓哲、褚觅组成了一个三人团队,共同创造一个属于我们的剧社,一个美好的、真诚的、快乐的团队,自由、热情是我们的追求,我们想让我们的团队以一种新鲜动感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个想法犹如一曲美妙无比的音乐,轻轻地抹去了我心中的疼痛和忧伤,把我从空虚的房子里拉了出来,又晒到了阳光。 我们的剧社是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以排演话剧为主要任务的社团,机构简单,分社长、部长、社员三大块,职责分明,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官方机构,只是学生社团,里头聚集的都是对话剧热爱的学生,没有什么功利性。当时剧社有三个社长:邓哲、褚觅和我,分管外联和宣传,但同时剧社也只有三个社员,换句话说我们当时除了自己根本一无所有,一切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白手起家。但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却让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三个人很团结,为这个剧社费尽心思,几乎每天三个人都会聚在一起,谈剧社如何发展,出点子,想对策。记得我们第一次去招新社员的时候,因为剧社的名气不如学校的其他社团,而只能打出免费入社的招牌吸引新生,即便如此,招新现场我们的场地还是门可罗雀,冷清得让人心寒。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我们社团,我们也没有任何辉煌的历史拿出来炫耀,只是一张白纸而已,我们当时的口号是:“这是一块崭新的舞台,让我们共同成长!”实在是种无奈的宣传,但即便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我们三个人从未悲观失望,我们一直乐观地团结在一起,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绝不放弃。经过那次招新,我们终于招到了四十几个社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要进行培训,当时我们虽然有无比高涨的热情,但关于戏剧,无论表演、导演还是编剧,都只懂得皮毛,又没钱,没人指导。但社员又等着培训,没办法,我们三个人只有赶鸭子上架,现学现卖,到处查资料,天天泡图书馆看书充电,《演员的自我修养》、《戏剧理论史稿》、《西欧戏剧史》、《世界经典剧目赏析》、《曹禺剧作集》、《老舍剧作选》、《尤金·奥尼尔剧作全集》、《莎士比亚剧作全集》……一本又一本的大部头,我拼命看,拼命做笔记,然后把自己看完的心得和知识迅速教给新社员。即便如此,表演、导演实践的不足,依然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在大二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新社员从原来的四十几个变成了最后的十三个,而且,计划中的戏剧专场也一直搁置,好几个戏排了一半就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产,演员说不知道怎么演,手怎么放,脚怎么走,我们三个人急得团团转,也还是一筹莫展。只能寻找别的出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转机,因为我一直坚持旁听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所以结识了一些有戏剧专业知识背景的同学,在一门叫做“戏剧剧本写作”的课程结束后,他们选出了四份比较好的作业,四份原创剧本,决定和我们合作,把剧本搬上舞台,并把这个作为他们专业向学校百年校庆献礼的活动之一。 这真是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让我们三人开心得无以言表,因为他们不仅带来了剧本和专业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传染到我们身上就是自信。虽然条件依然艰苦,但我们有了充足的底气,笼罩已久的阴霾烟消云散。我们一伙人忙忙碌碌,为这个专场而积极筹备着。这个过程中,交了不少好朋友,都是一些很有性情的人,热爱艺术,喜欢戏剧或者电影,又有很好的性格,和以前接触到的人有很大的区别,我仿佛一只找到队伍的大雁,充满了欢喜,那段时间,我经常没有理由地发笑,对着天空,总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能够和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快意人生,不过如此!一直筹备到那年的四月份,什么都齐备了,就要上演了,然而就在上演的前一天,学校宣布因为“非典”,禁止一切大型活动。我们当时就蒙了,完全蒙了,哭都哭不出来,就感觉被生活耍了一把,充满了苦笑不得的伤心。之后“非典”过去,因为要期末考试,专场被一再延期,那个学期我们剧社依然沉默如故。在那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剧社聚餐,我们三个社长集体承认错误,没有把剧社的工作做好,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那次聚餐,大家都吃得郁郁寡欢。一直积蓄的力量到最后不过一声闷炮,大家只能约定下个学期一定还要上演,绝对不能让心血白费。我那时候一直有强烈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员的信任,想着我们每天六点半去操场练声、每次表演训练课都那样认真地做练习,而最后依然不能满足他们上舞台的愿望,觉得自己很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