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一路走来,一路成长------------  李旭  武汉大学商学院2001级国际数理经济系学生,在校期间担任过武汉大学“聚焦”工作室和新经济社的负责人;2004年4月,和朋友一起创建“新起点俱乐部”,着力于在校大学生的素质培训工作。现供职于招商银行深圳管理部。  题记: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曾是个多么优秀的大学生。之所以还是将这篇文章写出来,是因为我知道还有着许许多多和我一样平凡而又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生活轨迹的同龄人,谨以此文献给他们。  现在只要一回忆起自己刚进大学时的情景,我的脑海里便展现出一幅画面来:一个17岁的大男孩,心中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种种梦想,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缓慢地走在校园里的林阴道上,手中拖着的两个巨大的行李箱使他有些吃力,但眼睛里却分明闪着骄傲的光。  可以说,刚进大学的我是既自卑又自信的。  自卑是因为在系里进行入学情况统计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身边的大部分新同学,要么是全国高中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优胜者,要么从中学起就有着异常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经历,不少人更是兼而有之。而我自己,自初中进入家乡一所重点中学后,六年里的学习成绩基本是在班级二三十名间徘徊,更不知奥林匹克竞赛为何物;没什么特长,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能引起老师、同学注意的学生干部,如果非要提一点,就只能说因为被子叠得好,被寝室弟兄推举为寝室长,负责在卫生检查时替大伙整床叠被,免去了众兄弟的劳顿之苦。所以,看着别人手中闪闪发光的信息表,自己心中不免羞愧,顿时有种中学都白过了的感觉。  我的自信则来自于我的家庭以及学校之外的成长经历。我的父母均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也在家乡务农多年,有幸来到城市后他们有了不错的职业和收入,过上了比较宽裕的生活,但却从来没有忘记将他们身上磨砺出来的一些宝贵品质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能将我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正直、性格坚毅、心胸远大的人。所以,不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父母很少像身边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样对我百般宠爱,但却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成长历程。  从小父母就引导我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心身边的世界,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收看新闻和涉猎各种知识的习惯。每到假期,我都要回到贫穷的农村老家,和那里的孩子们一样下到田地里,感受我在城市里永远也不能体会的生活的不易;到了13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独自一人拿着地图在首都北京游玩了十余天;初三暑假,自己又尝试着独自找一份工作,挨个店面地推销自己,并为了一天不到10元的工资付出汗水……就这样,到进入大学校园时,我已经确确实实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积累,一种不同于身旁大多数同龄人的思维方式。我坚信,在大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一定有一片独特而绚烂的天空正等待着我去寻找,去用心领略。------------大一:试试就能行,争争就会赢------------  果然,进入大学没多久,第一个挑战就摆在了我的面前——竞选班长。  上面提到过,相对于同龄人来说,虽然我在学校之外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体验,可无法否认的是,在校园里,除了学习,我拥有的其他经历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些空白让我从内心里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与身边同学的交往上、在学生活动的经验等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和差距,这种校园生活的不足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和提高。我迫切地希望能在大学里补上这一课。因此,在知道竞选班长这个消息后,心里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赢得现场同学的认可,竞选成功!  想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突然变得异常艰难。我这时才发现我从小到大从没有过在很多同学面前讲话的经历,更别说要有条有理地介绍自己,并赢得别人的认可。这一点真的很致命,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生,想好了一定要向心仪的女孩表白,可是到了那个女孩面前,却又支支吾吾半天都没法将最关键的话语表达出来。在这次竞选面前,我就是这样一个一厢情愿的小孩子。  直到竞选的前一个晚上,我对第二天如何面对全班同学仍然是毫无头绪,心中备感焦虑和紧张。心急如焚的我无奈中想起了一直在身后默默指引我成长的父亲,便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里,父亲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用那种一贯沉稳的语气告诉我:“李旭,和原来一样,这只是你面临的一次很普通的考验,没什么大不了。有时候别人能否听清你想说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为别人做了什么。”父亲还说了些什么,我早已忘却,可是这几句话直到现在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慢慢平静,心里想得最多的已经不是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只觉得,我必须用行动让大家认可我的热情、真诚和一颗愿意用自己全部力量为这个新班级服务的心。从这一刻起,我已经将自己当作是一个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愿意为别人提供帮助的一班之长。  第二天,全班的男女生第一次聚集到了一起,大伙都颇觉新鲜,相互打量。此时的我已一消往日的局促,第一次主动走到全班同学的面前,帮助同学拿东西、引导大家整理队伍、安排同学就座等,跑东跑西,汗流浃背。总之,哪里需要帮助,我就尽快出现在那个地方。待到大家都坐下来,竞选会也正式开始了。轮到我上台的时候,紧张感依旧挥之不去,我的手心不停地冒汗,腿也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讲话还是有些结结巴巴。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的精彩演讲,心里真的以为自己肯定没戏。虽然自己觉得有点遗憾,但心中却是十分踏实,因为一天来的努力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可有些事情总是难以预料,随之而来的结果让我欣喜万分——我以两票的微弱优势险胜,当选为班级的首任班长!  大学里的第一次成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从一个没有过任何学生工作经历的新人一跃成为一个全新团队的领头羊的心理历程,足以让我体会及时行动的威力。从此,我对陌生的挑战再无畏惧。  在担任班长的时间里,我始终记得竞选前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过的话,始终按照当时竞选时的想法老老实实地履行着班长的职责。很快,我就赢得了班上同学和老师的信任,在新的班级中生活得充实而愉快。  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担任班长为我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发展平台,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不曾展望过的崭新视野。同时我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日后共同进步的好朋友,我们时常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探讨各自人生的目标,为每一个在思想的交汇中闪现出的新的灵感而喜悦。  我还一次又一次地向着自己原本没有机会尝试抑或不敢尝试的事情发起挑战,比如参加辩论赛、组织各种活动等等。有过许多成功,也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但不管外人看起来成败与否,我自己已经清楚地感受到,我从这两者里都赢得了很多很多。  第一学年快结束时,我默默地退出了本年度所有关于个人的评优、评先活动,把有限的名额尽量地分配给曾经为这个新班级的成长不断奔走、付出艰苦努力的各位班委。我知道,一年以来,班长这个位置带给我的财富已比其他班委多得多,如果再以各种证书的形式来证实自己的收获的话,就已显得十分多余。在这个新的团队里,他们是我衷心感谢的人,也是真正的脊梁。  整个大一,我就像一块崭新的海绵,竭尽所能地吸收着身边的水分和营养。以至于到了2002年7月我静静地反思、总结自己一年来的得失时,看着自己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我仿佛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现在回头去看,正是这一年里的积累和成长,给我各方面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甚至直到现在,我经常能够体会到当时的青涩和勇敢中蕴含的激情,以及父亲曾对我说过的那句“关键是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我突然想起了一位高中同学鼓励过我的一句话:“你不是不能做到这些事情,只是还没有开始去尝试。相信自己,试试就能行,争争就会赢!”真的,试试就能行,争争就会赢,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我收获的是整个天空!------------珞珈成长三部曲(1)------------  迷  惘  进入大二,我辞去了班长的工作。在班长这个职位上一年的历炼让我觉得,我的收获已经相当丰富,就算继续做下去,对我的锻炼也将十分有限。与其守着一个习惯性的地方,不如放开自己,去寻找一个新的、更具挑战的领域。而新的目标是什么,我一时间还没找到。我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  另一个让我苦恼的问题是我的专业。我的专业全称是国际数理经济试验班,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出于对这个专业的误解,我在高考时选择了这个专业,而且父母还为我的专业颇费了一番心思。但是入校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要培养的实际是中国今后的数学和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学术精英。我们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光是课程的安排就让人没有任何喘息的余地。除了复杂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之外,这个专业更主要的是学习现代数学理论。在这个专业呆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已经设立好的本科四年加研究生三年然后出国读五至七年博士的发展路子。这和我原先所设想的大学生活完全不同,我想象中的大学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不再有束缚,每天可以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课余时间和他们一起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原本从没想过要出国读书和做学术研究,更不愿意将自己人生中最黄金的十余年在学校和书本中度过。更麻烦的是,经过大一一年的调整,我仍然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当时我每天机械地往返于教室和寝室之间,面对着一堆堆干涩的数学模型,我始终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也不想就此屈从已有的安排,心中苦闷不已。直行或是转弯?就像高考填报志愿一样,在大学第二年伊始,我又走到了一个命运的岔路口。在进一步向一些老师和学长了解情况之后,我选择了转弯。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面临的重大障碍前说放弃,心中顿时多了种挫败的感觉。我决定向自己原本感兴趣的金融工程方向发展。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直接转到金融系就读;二是仍然在自己专业将就着读下去,把更多精力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到了读研或者就业的时候再重新选择。考虑到当时进入数理经济专业时的不易,再加上这个专业里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的诱惑,我并不能鼓起全部的勇气向别人眼中的这个“王牌专业”说再见,我选择了后一种道路。  到了四年级时我才明白,在对待自己前途的问题上,任何的“将就”都会带来巨大的代价。学会如何放弃也是一种成长。  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还为自己留有更多的退路,无法专注并执着于自己的选择。没有当机立断转换专业,这是在我大学里犯的最大一个错误。  一方面我仍然需要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又选择了和本专业同学完全不同的校园生活方式,时常忙于自己手中的社团活动,还要考虑自己重新定位后的专业选择——金融方向。我并非天赋秉异之人,在其后两年的时间里,我时常被这几重压力折磨得疲惫不堪,不仅将许多时间浪费在不甚喜欢的专业上,而且自己在应该努力的方向上又没有精力去拓展,宝贵的青春就此流逝。许多事情往往要在你付出很大代价之后才能体会到一些道理;而让你的青春白白流逝,这是我能想到的对一个青年人最大的惩罚。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今后适应纷繁的社会生活都是极有益处的。下面是我就自己的大学经历向大家推荐的十门选修课程:  大家可能会惊讶于我将高等数学、英语、邓小平理论这三门课单独挑了出来,因为在我眼中这三门课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不但要学,还要将它们学好。学好英语相信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同。学好高等数学则是因为它是一门极能锻炼思维能力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它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心与定力——在如今的校园里,常常能沉下心来对几个数学题钻研几个小时的人,真的不算多。至于邓小平理论,我把它叫做《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当代基本国情》,我想对于这个我们所处的社会,多多了解一些大的趋势,对我们今后的发展肯定不无裨益,至少,这门课里蕴藏的内涵让我不惮与校外人士交流。  挣  扎  人生就是一部脚踏车,除非你始终向前、向着目标移动,否则就会摇晃跌倒。看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我决定让自己重新忙碌起来。  忙碌的确是个非常好的方法,不管你忙碌的事情是否正确,你或多或少会有收获,至少没有虚度光阴。而成长,就是做值得你去忙碌的事情,一件又一件。幸运的是,我不仅忙了起来,而且选择正确。  我加入了“聚焦”。  “聚焦”工作室在校内算不上一个大的社团,但绝对是很特别的一个。“聚焦”是一个带有浓郁大学文化品位,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现场谈话栏目。因为其话题贴近校园、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零距离的双向交流模式而深受广大同学喜爱,被誉为大学生自己的“实话实说”。“聚焦”工作室人不多,各年级加起来一共也就不到二十人,但每个人都是从几百个报名者中选拔出来,典型的“小而精”。“聚焦”关注的经常是理想、信念和生存状态这类务虚的话题,所以不少成员都来自人文、历史、艺术、新闻类专业,各具性格。在这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一个成员风格迥异的团队给个人发展带来的益处。------------珞珈成长三部曲(2)------------  我名义上是编导,但是工作室人手很少,实际上什么都做。加上刚入工作室,对节目的策划、制作并不熟悉,做得最多的就是做宣传、贴海报。不可否认的是,在工作方面的许多事情上,我的确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甚严的人,每件事都想做到最好,贴海报也是其中一件。每次贴海报时,我都会细心观察思考,哪一个地点贴在什么位置曝光度最高?什么时候张贴出去保存时间最长?以及按照什么路线出门去张贴效率最高?毫不夸张地说,至少在贴海报这件事情上,我做到了全校顶尖。举个例子,从我们学校教五楼去梅园食堂的路上,必须经过图书馆侧面的一道大墙。在2002年下半年的时候,那堵墙仍然是光洁如新。当时我就想,这里是教室和图书馆通往食堂的必经之路,在这里贴上几张海报岂不是效果很好?果然,每次我们的海报张贴在这里之后,都能吸引大量同学驻足观看。由于“聚焦”所起的“表率”作用,以致于后来每次我经过这堵墙,看到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海报时,心中会不免小小地骄傲一下。直到后来看过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才知道对细节的用心,是自己成长道路上一个多么重要的品质。  在大学里,许多加入社团的新人通常被称为“部委”或者是“干事”。我觉得,“干事”这个称谓尤其贴切,干事干事,就是专门做事情的嘛,特别是做一些很多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后来我做了几个社团的负责人,也经常告诉新加入的成员,每件小事中都蕴含着许多机会。只有用心体会每一件事,并且将那些小事做到最好并且和别人都不一样的人,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慢慢地,我有机会参与到节目的策划中去。所谓的节目策划,说白了就是吵架:几个来自不同院系的人围坐在一个小会议室里,一个个的设想和方案被抛出来,一起讨论、挑刺,然后又一个个地被“枪毙”。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我们形成了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每次的编导会议都是一次头脑风暴,从节目主题到深层次的内涵,从各种细节的处理到嘉宾的设置,各种观点激烈交锋。在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中,我们节目的策划方案逐渐成形,日臻完善。  这是我在大学里遇到的最好的团队,大家各有所长,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因为对这个节目真心的喜爱才走到一起;在这个团队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让我感到一股源源不绝的激情。由于体制上的某些因素,呆在“聚焦”只能是义务劳动,远不能像其他学生社团那样给个人带来任何纸质的荣誉。但没人在乎这些,只是憋着一股劲要做出更加完美、更能震撼观众内心的节目来。节目策划只是工作量的一小部分,方案基本定型后还有诸如宣传、挑选所需嘉宾等许多工作要做。一到节目临近,大家就经常一起逃课,汇集到我们那个小小的会议室里,相视一笑,默默开始我们各自的工作,东奔西跑,从早到晚。我们相继推出了“老武大的故事”、“All My Tomorrows”等节目,观众一次又一次提前将学校里教五多功能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连台阶和过道上都坐满了观众,有的人因为我们的节目而当场落泪,每次节目结束后都能收到许许多多观众的纸条,鼓励或是建议;而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感动,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真心付出最好的奖赏!  那段时间,学业仍不断给我施加巨大的压力,“聚焦”的制作过程也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平日里经常生出一种挫败感。晚上一躺到床上,常常会去想,五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后,那时的我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可总是得不到答案;一到寝室里安静下来,一个人在黑暗中思索,内心不由感到一种莫名的痛苦。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对我而言,它带给我的感受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是逐渐被一种兴奋所代替。如果说世界上很多事情可以令人上瘾,那么挫折和障碍也必定是其中之一。我感觉自己像一头丛林中的幼豹,无所畏惧地寻觅着各种敌人和障碍,有时会碰壁,有时会受伤,但在猎食的过程中却一天天地感受到自己日渐健壮的肌体和简单的征服的快感。  此外,我还疯狂地迷恋上这个美丽的校园。和许多刚进校的同学一样,我对这个号称“全世界最美丽的大学”并没有特殊的感觉,甚至还会为它某些方面的不尽人意“愤青”一番。但是和工作室的朋友们在一起,让我看到了自己知识层面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我开始频繁地出入图书馆,旁听一些我感兴趣或者是认为有用的课程。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和浅薄!在这所校园里,有着那么多可以利用的优秀资源:在大学里,我第一次开始饥渴地吸取从书本抑或课堂上得到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向一些杰出的教授们请教,和许多偶然相识的朋友们交流……直到我离开校园,来到新的工作单位报到时,同事们都以异常惊讶的眼光看着我,因为除了最基本的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带在我身边的就只有近三年来伴随我成长而累积下来的四大箱书。  我也开始用心体会我周围环境的美妙,走在校园里,我慢慢感觉到了一种对周围一草一木的眷恋。我去过北大,那里也很美,但在未名湖畔,我感受更多的却像是到了一个精心雕琢、幽静典雅的公园,人为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而在武大,一切山水自然天成,到处都是三四十米高的梧桐树,四季是那么鲜明,也丝毫不觉得有何束缚,这大概更符合我的性格吧。我常常带着一本书来到浩淼的东湖边,一坐就是一下午。有一次忙到很晚才回寝室,在昏黄的路灯下看到一只像松鼠一般的金黄色小动物,不慌不忙地在我跟前穿过马路,又一颠一颠地陪我走了好远,最后哧溜一声钻到一棵大松树上消失了。  爱上这所学校的同时,也使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对周围环境不再抱怨。以后不管做事情遇到什么障碍,我总是会反复问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把身边资源的全部潜力挖掘出来,而且都利用上了呢?  蜕  变  机会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东西,当你全神贯注地等待它降临时,它始终难以出现;而你稍一疏忽,等回过神来,却发现它已经悄悄地从你身旁溜走了。在这一点上,很多人觉得我是个运气极好之人,从小到大各种好机会似乎都会自然而然地撞到我的头上。  2003年上半年,也就是我进入“聚焦”的第二个学期,工作室的运作突然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一些老成员已经到了大学三年级下学期,马上面临考研、出国或者就业的人生选择,他们身上的压力骤然加大,投入到工作室上的精力也就减少了。而这几位学长又是工作室的核心,平时的活动召集和节目的策划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他们,所以节目的制作一下子停顿了下来。眼看着离预定的节目时间只有一个多星期(正常的制作流程在二十天左右),整个工作室还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心急如焚。在一次紧急的会议之后,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主动走到了节目筹划的最前台。  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聚焦”这个团队,在没有人说由我来担当负责人而我自己站出来的时候,没有人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我这种不合常规的举动。那时我除了自己的原有的那部分责任外,还经常要担任统筹规划的角色,但包括学长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按照节目需要加倍地付出自己的汗水。心中怀着对“聚焦”难以割舍的爱,使我们只想着如何按时拿出一个高质量的节目来。经历一个星期昏天黑地的拼搏后,那期名为《等樱花跳舞》的女生专场节目像往常一样在周四晚的教五多功能报告厅开场了,台上的嘉宾侃侃而谈;而台下迎接我们的,依然是如潮的观众、温暖的肯定与赞美。------------珞珈成长三部曲(3)------------  那次节目之后,老成员因为学业相继离开“聚焦”;我也由于那次节目的挺身而出而真正成为“聚焦”工作室的总策划。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当时具备的能力未必比其他人好,但唯一不一样的是,在困境面前,我的主动为自己多赢得了一次展示机会。  至少在大学里,我从未觉得过自己缺少机会;相反,我感觉自己身旁的机会太多太多。只是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一把握。有时候,大多数人都太相信人云亦云,不敢或不愿去碰一些所谓“不好”的东西。但实际上,最好的机会往往就出现在困境和逆境中。就像股市,只有漫漫熊市才是发掘最具价值的股票的最佳时机;当时市值已达高点,那么它离下跌也就为时不远了。大四我在给一批同学培训时,问过他们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很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去参加社团或学生会的竞选,但由于经验不够或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全部都被拒绝,这时应该怎么办?有人回答继续沟通,坚持不懈;也有人回答转移目标好好学习;但有一个同学大声说:自己创办一个社团,自己当老大!PERFECT!!!机会,总是自己用心创造出来的!  大三的一段时间,我同时担任着“聚焦”工作室和武汉大学新经济社的负责人。一个是广受同学关注和欢迎的校园媒体,一个是曾经的“全国十佳学生社团”,我从不讳言这两个社团给我带来的种种好处。首当其冲的便是人际关系网的建立。这两个社团都在不停地推出一次次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校园活动。借着活动的拓展之机,我又结识了一大批来自各个院校、甚至是武汉各所高校的极其优异的同学。中国原本就是一个关系的社会,这一点大学校园里也不可能免俗。有了这些朋友的帮助,之后我想做的许多事情,都能很轻松地完成;更远地看,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些同学若干年后必将成为中国各领域的栋梁,那时彼此间的友情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次,随着眼界的不断拓宽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我的自信完全确立起来。在和其他优秀同学的交往中,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社团活动中,我已经完全确信,自己也可算是别人眼中大学生这个群体里所谓的“优秀”中的一员。  而我的思索,也慢慢地从学业、眼前的工作,更多地拓展到自己人生的定位上来。  在进入大学将近两年半时间内,我几乎是一路误打误撞而走到了现在。一位名人说过,你的成就,永远大不过你的梦想。可是在人生旅途中,我的梦想在哪里?我应该去做些什么?这些困扰了我几年的问题在一路懵懂、一路跌撞中也慢慢有了答案。  在大学里,我时常看到来自家境较困难的同学整天往返于教室和寝室之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不太敢于或是没有条件去参加一些除了学习书本以外的事情。这个现象在大学里相当普遍。这让我想起了我所经历过的一些关于中国基础教育的事情:其一,这篇文章的开始曾提到过,小时候常呆在农村,直到现在那个小山村的小学仍然像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关于农村教育的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一样,破败不堪;其二,初三时,因为我在全市最好的中学过于放纵捣蛋,父亲一怒之下把我扔到县里的一所乡级初中就读。那是那个县最好的初中,集中了各个地方慕名而来的希望改变命运的农民的孩子。每个小小的教室都严严实实地挤满了一百一十余人,二十四人住一个寝室,两个人睡一张床,一到下雨天,寝室里污水和烂泥铺了一地。全校近两千人,只有三处接井水的水龙头,夏天尚可以到附近山下的水渠中洗澡;到了冬天枯水季节,半个月洗个澡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奢望。那些同学的伙食费是一天一块二毛钱,许多人还只能选择从几十公里外的家中挑数百斤谷子交给学校,充抵伙食费;吃的最多的菜是酸豆角炒油渣和大白菜,八个人分一小盆,放在操场上的地上吃。每次我看到一群人一拥而上争抢一盆酸菜里隐藏的几块油渣时,我都有种忍不住要落泪的感觉。那里的同学却是极好,一天上15节课,每天都老老实实地在教室呆上十四五个钟头,大部分人为的是能考取一个理想的中专。就是这样,仍然不断有人辍学,问老师他们到哪里去了,漠然答道,大概去广东了罢……从小到大,我是一直将自己当作是农家里出来的孩子的,而又在城里接受教育。一直以来,这样的对比还看过很多,心中的不平和无奈则更多。  2004年初的寒假,我应聘为湖南经济电视台新闻中心实习记者。除了一顿年夜饭和家人团聚片刻,其余的时间都投入到全省各地跑新闻的路上。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又以一个完整的记者的眼光审视着我身旁的世界,在每天的奔波中感受社会的一个个角落。我一边饥渴地学习新闻业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思考到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正如罗素所说:“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是支撑我生活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动力。”有了这些经历和自己的思索,很自然地,我清楚地知道了一直以来自己心里最想做的是什么。然而,我又远非一个品德无比高尚,能将自己的七情六欲完全抛开的人;我对财富依然追崇,对平常的事业依然渴望,对美好的家庭依然向往。在这之后的我所有的简历上,对于我的人生规划,我都是这样写的:  1. 三十五岁时,做一名西部山区的小学老师;有能力使更多贫穷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2. 四十岁时,做中国最好的NGO。  3. 有幸福的家庭。  如果你问我这样的理想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我可以告诉你,直到现在,我的心依然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充实,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充满了意义,我迈出的每一个脚步都能感到由内心传递过来的坚定。我觉得时间紧迫,有人说一个人一生能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时间从出生算起只有六十年;这时我二十岁,恰恰是六十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离我想要更多地为社会服务的三十五岁也正好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我要完成知识的不断更新、事业的开拓、财富的积累,还要更多地尽一个儿子、丈夫抑或父亲的责任。要付出的努力太多太多。  我很喜欢大学里的搭档陈平对“青春”一词的诠释。“青”,就是青年,即是我们;而“春”,就是春天,是梦开始的地方。将“青春”两字合起来理解,就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  我的心系着远方  当脚下已慌张  我和我仅有的理想  走在寻找的路上  有时清醒 有时迷惘  但愿别失去方向 方向  ——郑钧《1/3理想》------------“新起点”之路(1)------------  在这部分的讲述之前,首先还必须介绍我在大学期间的一位搭档——陈平。他的外表就如同他自己常介绍的一样——“我叫陈平,耳东陈,平凡的平”。他高高瘦瘦的个儿,五官也长得比较简单粗犷,总之放在人堆里很少能一眼瞄上他。可是和陈平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激情多得不得了的人,尤其是那张大嘴和他那生动的肢体语言一结合,很多时候你就只有不由自主地频频点头的份。说真的,我最佩服的就是他这种容易感染人的激情,而且他的脑袋始终保持在一种创新和思考的状态中。  和陈平的结识其实很早,大学前两年一直和他有所接触。一直到大三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我担任武汉大学新经济社的常务副社长,而他就是分管这个社团的学生会副主席,他成了我的顶头上司!随着工作中的不断接触和了解,我们俩的交流越来越深入,共同语言也逐渐丰富,除了工作上相互信任以外,生活上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许多人都认为我们俩是他们见过的最佳拍档:陈平激情澎湃,思维活跃,光芒四射;而我则相对沉稳,激情内敛,做事考虑周到。我俩许多方面的性格正好相互弥补。有时我觉得如果陈平是一个出色的董事长,那么自己的角色就相当于CEO。  2004年4月初,那时已是我俩大三的最后一段时光了,马上将逐渐淡出学生活动的舞台,就在我们感叹时光荏苒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又一次改变了我俩大学生活的轨迹。  有一次我俩在与一些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聊天时,他们无意间提出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许多同学在经历了近一年或者更长的大学生活之后,无论是在精神状态还是其他方面,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一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在何方;每天只是机械地应付该上的课程,按时地吃饭、睡觉,甚至荒废学业,作息无率,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天一天流逝,却一点都感觉不到。自己有时心里也有些着急,可是总感觉无能为力。总之,将他们的话概括起来就是:大学里过得很“郁闷”!  听完他们的话,我俩的眉头不由自主地锁了起来。早在“聚焦”工作时我就注意到这个现象,今天又一次有人在我们面前将它提了出来。一方面是各种社会媒体大力鼓噪的“考研热”、“就业难”等现象;另一方面转过头来看看这些“热”和“难”的主角们,在日复一日的“郁闷”中度过的并不是少数。许多人寒窗数载,高考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才得以迈进武汉大学的校门。大一刚进校的时候还都有些冲劲,可一到大二、大三,就似乎无论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任凭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悄悄从眼皮底下溜走。更有甚者,少部分人因为迷恋游戏或其他原因,早早地被学校开除。曾几何时,郁闷也像是一种流行文化一样在大学校园里蔓延开来。  一种直觉告诉我们,这样的普遍性“郁闷”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和陈平首先想到的是创业。  当时我们了解到,已经有几家公司正尝试着在校园里开展大学生成功素质方面的培训,并且学费动辄上千元。陈平和我通过各种渠道打听、了解那些公司给学生所作的培训。所得到的结果十分乐观:一方面那些企业给同学做的大多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学课程,对大学生而言并无多大针对性;另一方面,仍有少部分同学在强烈的成功渴望驱使下,愿意付出极高昂的代价参加。而陈平和我在校园培训方面又有着许多的优势:首先,陈平和我曾经也都是倍受郁闷期的煎熬;但是比别人幸运的是,我们没有轻易抛弃那段内心茫然的时光,并拥有了如今丰富美妙的成长记忆。因为当时在泥泞中的挣扎和坚持已然成为一段珍贵的财富,我们能够且愿意拿出来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其次,我们也是大学生,非常了解大学生群体现在的生存状况和校园环境的一些特殊性,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能更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问题提供帮助。最后由于我们学生的身份和之前在校园里打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不论是在理念的推广还是运营成本上,相对外界公司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而我们所缺的,是更广义上的社会经历的累积和对相关理论的不熟悉。  陈平和我还发现,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上,大学之前有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步步紧逼;而大学后踏足社会之初同样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也会有领导、同事、竞争者盯着你;只有在大学校园里,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骤然减轻,来自社会的压力也非特别直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时对我们的引导和激励在大学就出现了一块空白。我和陈平就希望以学生的身份,在这块空白上面涂出一抹属于自己的颜色来!  虽然我们决定了自己在学校里新的前进方向,但是对大学生生存现状,尤其是精神状况的了解主要仍是集中在感性认识上面,于是我们决定先静下心来将我们身边同学的基本情况摸清楚。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情:跑寝室和做问卷调查。  陈平和我一般会在晚饭后随意走入一个大一或者大二的寝室,以聊天的形式,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工作、娱乐等各方面的细节进行了解。同时为了取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我和陈平还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此附上调查结果):  一、我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  )。  1. 学习35%  2. 社会活动20%  3. 陪男/女朋友4%  4. 上网、玩游戏、看小说、漫画21%  5. 不知道20%  二、我认为加入社团、学生会、班委等组织对我的能力锻炼(  )。  1. 很大20%       2. 一般53%  3. 没有/ 没感觉19%    4. 不喜欢8%  三、我曾想过办法去改变,去表现自己,去追求成功,却苦于(  )。  1. 没有机会15%     2. 没有自信26%  3. 没人帮助、指导30%   4. 鬼知道为什么15%  5. 其他14%  四、为什么别人(或我自己)能在班上、社团中脱颖而出(  )?  1. 运气好17%      2. 有人照顾13%  3. 自己努力58%     4. 其他12%  五、我的压力来自(可多选)(  )。  1. 学习45%       2. 生活14%  3. 工作19%       4. 就业23%  5. 情感14%       6. 未来出路42%------------“新起点”之路(2)------------  我们自费印刷了2000余份,准备投送到各个寝室。令我们感动的是,在得知我们两个人在进行大学生生存状况的调查摸底之后,前一次和我们聊天的学弟、学妹们主动过来,支援并协助我们完成了整个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以及数据分析的工作。  在跑寝室、做调查的这两个星期里,我和陈平基本上都要早起晚归,并且面对这种内容形式涉及到隐私、十分敏感的内容,很多人一开始觉得非常陌生,有的甚至认为我们是在为学校团委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其间发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记得我们第一次走进的那个男生寝室,居住的是商学院2003级国贸专业的男生。我们晚上七点正准备敲门进去的时候,正好遇见呼啦啦十几号人从屋里涌出来,准备去挑战CS(一种风靡一时的对战型电脑游戏)呢!恰好其中有几个人我们之前就认识,陈平大手一挥说:“今晚大家给我个面子,有些事情要和各位聊聊天,占用你们半个小时啊!”听闻此言,那十几个人面面相觑,估计在心里将我俩骂了N遍,最后还是迫于学长的“淫威”,不情愿地被我们“请”回了屋子里。等大伙儿都坐下来,陈平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整个屋子都炸开了锅:“你们平时有没有觉得过郁闷啊!”所有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郁闷啊!……有的人甚至马上就反问:要不郁闷咋会去“上班”“爆头”(CS术语)呢?几个问题问下来,国贸的这些兄弟们似乎比我们还要激动得多,而我们交流的时间也从半个小时变成一个小时,又延长至两个小时,最后直到晚上十点多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还意犹未尽。因为这一天晚上的相互交谈,我们不仅对大一新生入校一年后的状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而且又结识了一些认同和了解我们的朋友。  经过两个星期的深入调查,尽管有心理准备,统计出来的结果还是让我们震惊:有21%的同学平时主要在上网、玩游戏或看小说、漫画中度过,更有甚者,五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平时都在干什么!这些还主要是以大一、大二的同学中调查出的结果,高年级的情况肯定更加严重。在校园里,尽管绝大多数同学都参加过社会活动,但是只有少部分人感到参加社会活动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大部分我们认为平时在社团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能力比较强的人选的都是“有很大帮助”;很多在我们社团里待了近一年我们却还没什么印象的“空气人”选的都是“没帮助”。这和调查结果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同学看似生活轻松,调查结果却显示,现在的大学生还是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情感、未来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很大压力。调查出来的结果令我们觉得沉重,同时又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想法:为缓解“郁闷”问题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时我们联系了一位政治学院非常有激情的石超明老师,我们三人决定以“三人行”团队的名义创立一个社团,以解决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用专业培训的方式来为许多同学在大学校园中的成长服务,同时也开始我们创业的尝试。陈平、石老师和我决定将这个新的社团取名“新起点俱乐部”,同时明确了新起点俱乐部的理念为:付出=获取,无私=自私,无为=有为,服务他人=成就自己。  大的方向定下来以后,迫在眉睫的就是实施了。那时已是4月下旬,而6月份同学们就要陆续开始期末考试了。我们必须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对我们的设想进行一次完整的试验,完成讲座、招生、培训等全部环节。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们进入大学后最为忙碌的一段时光了。一方面,我们俩大三下学期的课程都是繁重而紧张的;另一方面,“新起点”刚刚成立,只有我和陈平两个光杆司令,所有的琐碎事情都得我们亲自去跑。初夏的武汉已经是非常炎热,我和陈平经常是早上要在偌大一个学校贴几十张海报,晚上又要将宣传木板从三公里之外的校外公寓扛回住所,回到住所以后还要抽出时间来总结近三年来的心得,学习和整理各种资料,为即将开展的讲座和培训作准备。可以说,那段时间里很少有能在凌晨两点以前睡觉的时候,有时感觉累极了,真的就是陈平在身边不断的鼓励和一种创业的激情在支持着我不断前行。  我们第一次讲座的时间定在2004年的5月11日,之后就要马上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招收第一批培训班的学员。尽管我们一直在做着准备,并且根据调查的情况和自身的经历编写了一套培训教材,但心里仍然是七上八下,没有底气。于是我和陈平利用“五一”的空闲进行了一次课程试讲,地点就在武大教一楼的106教室,听众是最初和我们交流的那批学弟、学妹和几位相熟的好友。试讲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听众们的反应也出奇的好,尤其是我们所编写的内容对校园生活而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一点使我们所秉持的理念很容易被听众直接接收、吸收、利用;同时他们又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这次试讲的成功无疑给我们忐忑不安的心打了一针强心剂,在对原有的培训教材进行改良之后,我们的培训框架也大致确定下来:  指南针课程:  必修课程(共12学时):  一、如何成为优秀的大学生(陈平主讲)  1. 自我介绍——如何脱颖而出  2. 主动——掌握先机  3. 自信——成功的一半  4. 他信——获得帮助  5. 把握机会——赢得成功  二、习惯决定命运(李旭主讲)  1. 良好的交际习惯——让我在天之骄子中如鱼得水  2. 事事计划,用心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如此充实又轻松  3. 把握自我,走出泥泞——我的未来不是梦  三、创新思维启迪未来(石超明主讲)  1. 思维定势的突破(书本定势、权威定势、自我定势)  2. 创新思维实践  选修课程(共8学时):  1. 电影评析 2. 新起点大辩论 3. 校外社会实践  其间还穿插了许多实践活动,如拓展训练、辩论赛、电影赏析和校外实践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和陈平静静地等待着第一次公开讲座的到来。------------“新起点”之路(3)------------  这大概是我们学校第一次由学生以“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的形式来举办的讲座,所以同学们能否接受,我们还不得而知。5月11日晚上,我和陈平很早就赶到了第五教学楼的讲座现场。因为担心气氛不够热烈,我们还特地请来了2003级国贸专业的同学给现场听众做情景剧的表演。在4月份我和陈平去了他们寝室之后,他们马上就编排出了一场以反映大学生“郁闷”生活为主题的情景音乐剧,深受同学们喜欢。大概是觉得很新奇吧,观众在讲座开始前就已经将可以容纳100多人的大教室坐满了,高兴之余又让我感到了些许压力。  7点整,我们以“开启人生中的新起点,找寻大学生活中的精彩”为主题的首场讲座准时开始。在搞笑的情景剧带动下,全场观众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在我们自己走上讲台之前,我和陈平相视一笑,为我们喜欢的事情奋斗了近一个月,是骡子是马现在也该拉出来遛遛了。台下那么多双熟悉的眼睛看着我们,只让我觉得责任重大,一定要将这么多人一个月来的共同努力和希望转变成能对更多人有所益处的成果。  陈平出场后,他以其特有的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观众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很快就将观众的情绪带到一个高潮。而我之后抛出的一个问题则又让所有人陷入沉思中,这个问题也曾特别引起过我的思考:在中国,与我们同年出生的大概有2500万至3000万人,姑且以2500万计吧。而有机会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估计有350万人左右;进一步缩小范围,能进入到211工程以上的学府学习的人数就更少,大概只有80万人左右;如果算到能进入像武汉大学这样的名牌学府学习的人数更加稀少,全国不到10万人。也就是说我们是在高考制度下以1∶250的比例被选拔出来的!当时我是将这个问题以数字填空题的形式,按照数字由大到小的顺序,自下而上地写在黑板上。大家很快看出,我们,也就是坐在现场的这群人,正处在这个数字金字塔的塔尖位置!!现在社会上都在质疑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称得上是社会的精英,而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就是社会的精英,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计算却清楚地表明我们的确就是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或许我们现在还很稚嫩,有着很多的困惑和不足,但是放眼十余年后,如果我们在座的各位还不能成长,没有远大的前途,那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因为那时的我们将成长为中国的脊梁!这个问题让我确信,只要努力,我和我所有的同学们都将有光明的未来,不可限量的前途,所以我们不仅不应该“郁闷”,更没有资格“郁闷”!  讲座的气氛非常好,我们甚至在台上看到许多听众的眼睛里开始闪烁着熠熠的光芒,充满了斗志与渴望!在那一刻,陈平和我再次相视而笑,我们都知道初战已告捷!讲座完毕后,很多同学里三层外三层把我们团团围住,我们又进行了许多私下的交流,一直到教室快要关门,我们才得以离开。之后的两场讲座也都取得了成功,许多同学在参加过我们的讲座之后纷纷递来纸条或是打来电话,那些天我和陈平的电话几乎就成了武大的“励志热线”。我现在还保留着当时一些听众在递给我们的纸条上写下的话:  回想到大学两年了,不及抹去大一时的青涩,又步入了大二的彷徨……他们非常坦诚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我们分享,给我自信心,与人为善,积极的态度……我想假如我大一时就能得到陈师兄的指点,那现在的我又是什么样子。冷暖自知。  ——2002工商管理 龙云  2004年5月11日,有幸去听了两位学长的讲座,听完之后的第一感觉便是:大学,原来还可以这样过!!!……  ——2003人力资源管理 黄婷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在讲座后的几天里我们就相继接到近二十个电话,要求报名参加我们举办的“新起点”培训班。这让我们激动万分,考虑到我们为培训班定了50元/人的收费标准,即使这样大家还是愿意参加,这就表示其他同学对我们工作莫大的肯定与鼓励,尤其是当看到有些同学家境并不宽裕时,就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将这次培训班办好的决心。此外,通过讲座我们还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些本来就非常优秀的同学在通过讲座了解了我和陈平正在从事的工作之后,自愿加入到“新起点”俱乐部中来,我们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团队的力量大大增强。就这样“新起点”团队一步一步壮大、发展起来!  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一次,很遗憾也是唯一一次系统化培训班的工作。这个培训班共有25名学员,由于人数较多,我们将他们分为了两个班进行小班培训。说实话,当第一次将所有的学员聚集起来后,一方面,我稍稍感到失望,因为这些学员的确除了重新燃起的火热激情外,大多基础十分薄弱,几乎没有人有过社团或是学生工作的经历,成绩也都一般,有一位甚至和我一样即将进入大四;另一方面,这样又激起了我的挑战欲,我很想知道我们的理念是否真的能够改变这批学员的面貌,只有成功,才更能体现我们工作的价值。  陈平和我向他们灌输的首要观念就是“主动”。在“新起点”俱乐部,没有任何事情会自然而然地降临到你头上,每一个人都必须主动地找寻能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并不会直接告诉学员们可以去做些什么事情,而是给出一定的提示,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怎样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积极去寻找提升自己的机会;并通过反复的总结让学员们慢慢养成积极思考、主动出击的习惯。另一个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勇敢迈出挑战自己的第一步。当时困扰学员的普遍因素就是没有自信,在这样严重的心理障碍下,他们不敢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展示自己的才华。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培训中添加了许多如自我介绍、竞选、辩论、主动与陌生人交流等环节,使他们逐渐习惯于面对压力,同时仍能从容地表达自己。同时我们还要求所有学员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竞选,勇敢地让自己接受更高的挑战。此外,我们将自己在大学三年中的收获细细地与学员们分享,帮助他们尝试着养成一些重要的好习惯。  在室内授课和课余实践的相互促进之下,学员们身上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前性格比较内向的他们现在经常将笑容挂在脸上,态度也积极了许多。特别是到了培训后期,我和陈平已经很少需要刻意地帮助他们,并且我们欣喜地发现培训班内部的活动已经被学员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了。  记得当时他们组织了一个露天的英语PARTY,从活动的设计策划,到跑场地、找外教、请嘉宾等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是他们自己一手搞定。活动进行得相当成功,这和当时他们刚参加培训班时的那种生涩简直有天壤之别。当时5月和6月恰好是我们学校各班、学生会以及各种社团换届选举的时节,学员们都积极地参加各种竞选,最终有好几名同学在没有什么社团活动基础的不利条件下,硬是凭着自己积极的态度和那股自信、主动的闯劲,竞选成功。2005年4月,也就是他们加入“新起点”一年之后,又有一位特别优秀的学员在5月份竞选学生会主席成功。巧合的是,两年前,陈平也正是在同样的位置上脱颖而出,成为我的“顶头上司”。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新起点”学员们身上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远远超出了我和陈平原先的预想。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判断不仅是对的,并且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一方面许多同学有这种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我们的努力也的确能够让一些人的校园生活的轨迹发生改变,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前行。这一点让我们团队上下备感振奋。  我们花了将近一个暑假的时间,专门关注一批在不同领域做出优异成绩的同学,研究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我们发现他们其实有着那么多共同之处。首先,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主动,不会等别人来提醒。其次,他们都异常勤奋,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多于常人。最为重要的,他们也大多有过迷惘,但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从不停下自己前行的脚步;在别人还在犹豫思索的时候,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很快便进入了我们在大学校园里的最后一个学年,到了人生道路的又一个分岔口。------------“新起点”之路(4)------------  在讲座和平时与更多同学的交流中,我们慢慢发现,现阶段要将“新起点”的培训当作一个大的产业做起来并不现实。许多同学非常愿意听我们举办的讲座,但目前能一下子接受付费培训的人却少之又少。陈平和我慢慢放弃了要将“新起点”做成一个创业项目的想法。但是,每次讲座上一双双燃起火花的眼神又让我们觉得,“新起点”刚刚开始的事业绝不能放弃。  那时我俩家中要求我们考研的压力一直很大,而我们自己一方面放不下“新起点”这个充满激情的团队,另一方面对继续在学校呆两年能学到多少东西也心存疑虑。考研的事我们并没过多考虑,当时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专门从事“新起点”的工作。我们联系了许多企业,希望他们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接洽都一一失败了;我们又想到学校,探讨留下来做一名专职教师的可能性,仍然不行。最后我们只能回到最初的选择——工作,然后把大学里剩下的最后一点点时间全部奉献给“新起点”。但是我们的心是痛的,就是那种明知道自己满怀热忱地在做一件有益的事情,但自己刚明白应当怎样才能做好的时候,却又不得不停下来的痛。最终,陈平选择了企业,我选择了金融。  Today I may not have a thing at all  Except for just a dream or two  But I’ve got lots of plans for tomorrow  And all my tomorrows belong to you.  Right now it may not seem like spring at all  We’re drifting and the laughs are few  But I’ve got rainbows planned for tomorrow  All my tomorrows belong to you.  ——Carol Kidd   我俩工作的事情很快就确定下来,所以可以安排的时间一下子多起来,“新起点”的活动一下子铺开了。我们从武汉大学的文理学部做起,除了正常的讲座和俱乐部内部活动之外,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为各类学生社团做团队培训和拓展训练上。由于我们将一直关注的个人发展和“新起点”的理念融入到了团队培训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同时受到了同学和学生社团的欢迎,慕名而来请我们去做培训的社团和学生会等部门也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批“新起点”培训班的学员们已经逐渐成为了“新起点”的中坚力量,很多时候可以独自承担起一个社团的拓展训练。不知不觉中,“新起点”的脚步已经从武汉大学的一个校区,涉及到了四个校区;又从武汉大学这一个学校扩大到武汉的华师、华科、武汉理工等各大高校。随着我们尝试和努力的渐渐累积,校内外各种媒体也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生存现状的问题,我们的付出换来了越来越多的成效。我们每天奔波于不同的地方,虽然辛苦,但也一直体会着付出和收获的双重快乐。  在我们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遭遇过众多的困难和阻挠、很多的不理解,有时甚至是奚落和嘲笑,认为学生给学生做培训简直就是出风头和哗众取宠;但我想,任何一个坚持自己想法并且为之而努力的人,这应该都是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吧。  然而,在我脑海里最为深刻的,始终是身边朋友和听众们默默的帮助和鼓励。比我们低一年级的一个妹妹,自己已是学生会主席,知道我们缺少宣传人员后,总是主动地帮我们写海报,一站就是半天。我的女友芸,自己面临着考北大的巨大压力,仍然是时常帮着我们写写画画,有时也像个经纪人般跟着“新起点”东奔西跑……有时在讲台上,我们讲的并不好,但是总能及时看到台下同学们眼睛里传过来的温暖鼓励;有时我们走下讲台稍稍休息一会,回来时就能看到不知是谁已经悄悄地把一瓶水放在了讲台上;每次培训回到寝室都能够接到一些同学的电话和短信,赞美或是建议。这一切,都成为每一次我们全力以赴的动力。  曾经身边有过一些朋友替我们感到不值,因为从表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收获任何有形的东西。老子说过,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我们远非圣人,但我和陈平心里都清楚,付出即意味着一种获取;上天已经对我们非常眷顾,赐予我们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难以言传的精彩体会和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我们也成长了很多。  总之,在大学毕业前的这所剩的时间里,我们过得异常幸福。  在学校时我常想,大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使得我们如此迷恋。后来我明白了,大学实际上是人生中最好的、也是最后一个免费的试验场。在这里,我们要学习的已远非只是书本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尝试、失败和再挑战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自己前行的方向。做错了,不要紧,大多数情况下从头来过没有代价,只有收获。  在珞珈山山下度过了难以忘怀的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这段经历已成为人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自己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优秀教导的同时,又不断赋予我自由发展的空间;其次是女友芸,几年来在陪伴我一同成长的道路上,经历风雨艰辛,给我无数鼓励;还有我的搭档陈平和许许多多帮助我、支持我的老师和朋友们,传递给我巨大的感动和激情,这是我源源不绝的前行动力!和你们在一起,我从未感到过孤独,也不再有恐惧。衷心感谢!------------李建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与经济学院2001级本科生,中国地质大学自行车协会主席、创始人,中国地质大学职业发展协会主席、创始人。并担任过校学生会秘书部副部长、校报记者团采访部副部长、班长等学生干部。先后9次骑自行车带队远征,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北达北京,南抵三亚,东至上海,西到拉萨。总行程达25000里,先后有中央电视台等60多家媒体报道过车协的远征活动。2004年由他组建的指南针创业团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湖北省一等奖和国家银奖。  《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深圳青年》、《楚天都市报》等报刊为他做过人物专访,其中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两次为他做专访。  2005年,在26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3个被录取的学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康佳集团聘用,现担任康佳集团业务主管。------------跋涉梦想------------  我在想,我想把一些东西——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经历的那段不应该是很无谓的东西写下来,告诉后来的学弟、学妹。也许在路上那每天都记的日记和照片将会告诉自己当时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同时也用来纪念我的这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苦涩童年  我是一个生在农村,却在城市长大的人,家乡在西北一个偏远的农村。去过西部的人都知道,制约西部发展的最大自然因素,就是缺水。所以生活在这里的祖辈们,都是靠天吃饭,贫穷的环境铸就了这里农民的朴实和坚强。我一直到7岁才上学,或许是那个时候的我太笨,或许是怕学校陌生的环境,小学一年级,一读就是三年,每次考试都是倒数。有时候,老师来家访,我唯一的选择就是逃跑,然后一天不回家,满山遍野地去拔草,估计老师走了,才会背着很大一堆草回家。为的是希望家里人饶恕我的过错——不努力读书!还好,在这期间同村的一个小朋友,经常和我在一起,他家里很穷,但是却很照顾我,他陪我走过了那段日子。有一次,参加学校的比赛,我们俩获奖了,学校奖励给我们每人3粒水果糖,我们很开心,在回家的路上,他问我,打算怎么处理三粒糖?我说,吃了啊!他说他想留着,回去给她妈妈。和妈妈一起吃!那一刻,我无语了!我的糖也没有吃,拿回家给我最爱的奶奶!  那段日子,和他在一起,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友情,也学会了顽强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  小学——不再沉默  看着自己一天天长大,学习却一塌糊涂,小学读了三年,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父亲很着急,非要带我去兰州读书不可!爷爷奶奶很不愿意让我走,我也很不想走。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我已经习惯了跟着奶奶一起等待,一起去看社火,一起走亲戚,奶奶很疼我,离开她,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可是我还是被父亲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兰州,走的那天,不知道是谁抱着我,我哭得撕心裂肺,奶奶也伤心地被人扶着,就这样,在泪水中,奶奶的身影渐渐的模糊。和奶奶在一起,我很快乐,或许到现在,还没有谁能代替奶奶在我心中的位置。奶奶没有读过书,但是奶奶的善良和坚强赢得了村里人的尊重。在家乡,奶奶的威望很高,在家里,奶奶最疼我了。在童年岁月里,虽然我没有读好书,可是我学到了比读书更重要的东西,在奶奶那里,她言传身教地教会了我善良、坚强、宽容。  还记得第一次到兰州,语言不通,整天一个人在家里,看着火车从远处经过,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哭喊过“火车等等,带我回家……”就这样,在痛苦和思念中我在家里呆了一年,平时除了练练写字,还和邻居家的小孩在一起玩,因为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所以养成了我朴实、憨厚的个性。周围的小朋友很喜欢和我在一起,不知不觉,我便成了孩子王了!在和小朋友们一起的日子里,我慢慢地寻找到自信了。很快就开学了,于是,父亲就送我去了离家不远的学校。还记得临进教室的那个瞬间,父亲把一个崭新的文具盒塞到我手里,我一直把它带到现在。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我知道,我的一切将重新开始,未来会是什么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都不知道,期待着,却又有点担心。下课后,同学们的热情让我轻松了不少,也许是曾经在家乡一年级读了三年的缘故,老师讲的课听起来很容易懂,我的朴实和坚毅很明显地把我和班里其他同学区分开。那时候,班里的很多女孩都喜欢和我在一起,这让我受宠若惊,回想那段美好时光,还要感谢在农村的成长经历,正是因为农村的生活,锻炼了我吃苦、朴实、坚毅的个性。所以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童年在农村度过的小孩,都要比城市的小孩懂事。  从农村到城市,我第一次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而且是一个人去面对。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从每次考试不及格,到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前10名,这让我很惊讶,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小孩成长的路上,特别是童年,树立他的自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正是有了这份自信,我很快当了小组长,一个月后当了班长。进步的神速,让同学都很惊讶。但是,那时的我性格很野。也许是经常打架的缘故,所以在班里很专断,于是在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班长就被撤了。那时的我心里痛苦极了,还记得在那个傍晚,我耐心地向新上任的班长交接工作,很认真,有点舍不得。  三年级的时候,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刘慧敏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因为撤掉班长那件事,让我一直走不出阴影,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和别人比有致命的弱点,所以很情绪化。那天,刘老师找我谈话,我至今还记得她说的话:“李建辉,你脑子很聪明,只要你用心,你的学习成绩不会掉出前三名。”这话让我感动,更让我惊讶。但是,当时我很敬重她。在小学的时候,我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爱听老师的话,也非常在乎老师的态度。那段时间,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调整状态,我想证明老师的话是对的,也想证明自己真的不错,于是我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上课积极发言,作业及时完成,凡事力争第一!我进步得很快,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其实一年级是对小学的一个初步认识和接触,二年级开始熟悉课本知识,三年级就到了主动去学习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所以我认为,小学三年级以前,树立小孩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更不可以挫伤他的积极性和他的理想。一旦受挫,很难走出阴影。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为自信,我的各方面成绩都很突出。四年级就入选校少先队,五年级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同时还兼任号鼓队总指挥和国旗手。如今回想小学六年,我深深地感到,小学六年,在我人生的里程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这些想法还影响着我。------------中学——在风雨中昂起头------------  中学的学习生活,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其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在这个阶段,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开始有了“坚定的信念”。  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当地中学最好的实验班的时候,我的中学生活开始了。上中学,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融合。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在我们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个时候的我们,必须学会融合到一个新的集体中,如果一时融不进去,在心理上就会有巨大的压力,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学习,适应中学生活最快的学生就是那种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很主动的学生。所以在小学培养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与此同时,在中学,开设的课程也会突然的多起来,这让很多同学感到措手不及,甚至对于一些新的课程抱着抵触的态度去学习,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对英语产生厌烦情绪的!  或许是因为个性太强,我对不喜欢的东西,总是不能坦然地面对,所以在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就很不认真,这种抵触情绪,一直持续到高中乃至在大学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所以在初中,抱着一个包容而又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在小学学习不错的学生,在初中都因为没有把握好自己,最后就这样被耽搁了。所以走好初中的第一步,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想想,我认为初中的学习环境对中学时代的我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年我们那个实验班,是由最好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听老师说,这是我们中学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班级。最好的学生配上最好的老师,在平行的五个班里,我们的身份似乎有点特殊,这让其他班的同学很不满意,于是总有别的班的同学到我们班滋事,同时因为班级的教学实力配得强,很多干部子弟在成绩不合格的情况下,进入这个班,一些坏的风气和习惯不断地影响着这新的班级。时任班长的我每天把精力投到处理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校园里打架现象层出不穷,当时中学的校风很不好。班里的学风也很浮躁,我不能安心投入学习,我开始变得浮躁起来,以前的好习惯也慢慢被这样一个环境所吞噬,在痛苦中,我足足挣扎了一个学期,第一个想法是:再也不想这样过了。于是我又想回到家乡。  回家的想法被父母坚决否决。他们认为农村的生活质量、教学环境都比不上城市,所以不同意。唯一支持我的,就是那个上小学的弟弟!那时,在我看来,生活艰苦,我不怕,我怕的是一个浮躁的环境把我六年的好习惯无情地吞噬,父亲最后说,征求我班主任的意见。那个春节,我和父亲一起去班主任家拜年,听了我的想法,他很反对,坚决不让走,而且说,以现在的状态考中专肯定没有问题。  我不想在这里继续学习,我无法抵御这里的诱惑,我想去一个简单、淳朴的地方安心地学习!于是在一片反对声中,我离开了生活六年的兰州,再次回到我阔别已久的家乡,看到奶奶时,我激动得哭了,这么多年了,家乡依旧没有变化,唯一变了的是,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爬满了更多的皱纹,清新的空气、奶奶久违的笑容,这让我心里特别舒服,回到家乡,我一身轻松。  就这样,我又在家乡上学,为了证明自己不娇气,两年半的时间,每天40公里的山路,我不论刮风还是下雨,都骑着自行车来回地奔波。就这样,我在家乡读了两年半的初中,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名!我很喜欢和家乡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除了路远,教学条件差,我真的找不出来那里还有什么不好!记得我第一次走进班里的时候,老师的讲桌是3条腿,而我同桌的凳子是两条腿,我的凳子和桌子是舅舅单独给我找的。冬天,那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煤炭,有的只是在深秋的时候,我们一起手工制作的煤砖,所以冬天的时候,在那个用泥土做成的火炉里,燃烧的是我们亲手用泥土和煤碴做成的煤砖,还有我们在那个时候的激情和梦想。每次风大的时候,教室里就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所有的门窗,寒风阵阵袭来,真的渴望这个冬季早点过去。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让我倍加珍惜我所拥有的亲情和友谊。于是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练就了我不怕吃苦、敢于坚持、面对困难不后退的坚定品质。这样的锻炼,坚定了我对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想法。在那段日子里,我明白和想通了很多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在一个人成长的路上,总会有一段路很不好走,我希望这段路来得早一点,这样会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所以我认为,初中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我开始认识自己,开始坚定自己的想法,并不被周围的一切所影响。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同时也产生了想考大学的最初梦想。  奶奶无私的爱,同学真诚的帮助,家乡艰苦的生活环境,校园朴实上进的学风,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快乐地成长。我知道未来的道路很宽广,因为我真诚地付出着,从来没有哪个时候像那时那样,感觉前途是如此的光明。  离开家乡的那一天,来得很突然。在初三的那个冬天,妈妈悄悄来到家乡,告诉我,兰州的学校希望我回去。因为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要寄回兰州,所以那里的老师对我的情况很了解,希望我能为学校考个好成绩。要走的消息悄悄传开,同学们都来问我,也很羡慕我,可是他们不知道我有多么的舍不得这里。奶奶那几天心里很不好受,这么久了,我几乎是奶奶快乐的源泉,其实我的心里更难受,但是那个时候的我不再像十年前那样冲动了,这次的离开带有更多理性思考,尽管这样,这次的离别,我的内心更痛苦。我知道,可能至少三年不能再见到奶奶了!临别的前一天,我向老师道别,教物理的金老师为我写了一副《满江红》的中堂,他是兰州大学毕业的,是我们县里有名的书法家,很少给别人写字的,那次为我破例,真的很感动。爷爷让我买些糖果分给同学们,当时有点不好意思,可是还是那样做了。在班主任为我主持的送别会上,我一一给同学们发糖,站在讲台上说话的时候,我第一次哽咽,在蒙眬中,我看到了几个女生悄悄地哭了!那里,留下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每天上学时清晨的阳光洒在我自信的脸上;傍晚的夕阳映红重叠的山峦,在单车上,我哼着那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回家。  离别的时候,同学们深情的祝福,任课老师、班主任的叮咛让我感到很温暖,走出校门的时候,我特意和班主任一起去向副校长道别,他很高兴,这次看到他,感觉很亲切,记得他对班主任说:“再优秀的学生也要走的,让娃娃走吧,为了他的前途。”  告别了亲人,我和妈妈一起踏上了西去兰州的客车,就这样离开,走的那么突然,那么匆忙……  有三年了,没有来过兰州,这里的变化明显要比家乡快很多,还是爸爸送我去的学校,就像当年送我去小学一样,只是这次不像以前那样迷惘,我很自信地敲开教室的门,老师正在给同学上课,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迎接我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热情的目光让我对这个曾经不喜欢的校园突然平添了几分好感,甚至也淡化了那种陌生的感觉!  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我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第一次全年级英语考试,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让所有的同学目瞪口呆,因为我离开的时候,英语实在是太差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我,单科成绩、综合实力、心理素质都是班里同学所不能比的!在家乡的两年半时间,我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这让我再次感觉到农村是一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尤其是在少年时代,在农村学习、生活将非常有利于我们良好品质的形成。------------高中——痛并快乐着------------  天道酬勤,付出总是有回报的。1997年,我成为我们中学唯一一个考取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当时在兰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了西北师大附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当时的录取比例是1∶6,好像比考大学还难。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就是从我们这所学校毕业的,据说我们的食堂还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指挥兴建的。  起初的快乐和兴奋在我走进这所知名学校后变得荡然无存,接踵而来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这里集中着三类学生,一类是学习非常好的尖子生,一类是家里非常有钱的富家子弟,还有一类就是高干子弟,此外,还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主要有藏族和回族。在这样一个学校里,我找不到自己发展的空间,找不到和我一样贫穷的同伴,活得很压抑。在这个精英荟萃的校园,我找不到自己的快乐。原来的朴实在这里却格格不入。在外人看来,我的头上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可是却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痛苦。于是长久以来的那份自信,在这里开始动摇。当一个人不快乐的时候,他的自信也会被慢慢地吞噬,在“上了西北师大附中,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这句名言的影响下,班里的学生都很浮躁,这让我很担忧,但是我却无能为力。还好,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陪着我走过了那段孤独的岁月。  记得数学老师孙自立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那是我高一快结束的时候,他说:“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首先要适应它,这样才有机会去改造它。”很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对周围环境的抵触情绪,继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里的一切。在这里,我从来没有在学习上找到自信,因为无法在学习上名列前茅,于是我不再给自己增添学习压力,而是开始重视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附中的教育模式在我们那一届表现得很突出,即非常像大学,所以很多学生适应不过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的进退全靠自己把握,正如在毕业之际,一位同学这样对学弟、学妹们讲:“附中像一个天堂,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大学梦想,附中也像一个地狱,让你从此迷失自己。”因为来到这里的都是来自各地的最优秀的学生,有的考上了清华、北大,有的却和当初进来的时候相比,差距很大。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里,你的兴趣爱好可以很好地发展。现在想想附中的生活,感觉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地方,特别是你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以及交往能力,将在这里得到极大的提高。综合实力的提升,对学习,特别是考大学是很有帮助的。  高中是一个人兴趣和爱好萌发的时期,所以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应该留一部分精力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高中三年艰苦的学习很容易压制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还记得在我很迷茫的高二时,我们学校的副校长——张盛庆副教授,他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在转到文科班的时候,我认识了张鹏,和张鹏关系很要好,他和城市的学生很不一样,待人很真诚,但是我从来不知道他爸爸是我们的副校长,有一天晚上,他叫我和赛闹加措去他家吃饭,到他家后,才知道这事,那天让我们很紧张,为了让我们轻松点,张校长就离开,饭都没有吃就一个人出去散步了,这件事让我很感动。张校长很愿意听学生讲话,是个很好的心理医生,于是后来,我把自己的压力渐渐地讲给他听,就这样,他开始重新树立我的自信,让我开始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他经常给我们几个人讲他的故事,他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自从认识他后,心情轻松了很多,他对我讲的最多的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做人,他对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他的开导下,我们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尽管这样,由于班上浮躁的学风加上自己情绪很不稳定,我第一年高考失败了,惨痛的结果让我无法忘记那个黑色七月。在和张校长交流过后,我决定复读,因为我还有很大的潜力,在补习这个问题上,我的建议是:一定看自己还有没有提高的余地,潜力是否都发掘出来了,一般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其潜力很大,或者说方法不到位的学生其潜力是很大的。补习生活是痛苦的,但是我却过得很快乐。在荟文辅导学校,我在班里排名是第八名!坐在第七排,班主任老师说,一般坐在前六排的学生,考大学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结果我偏偏在第七排,心里很郁闷,两节课后,更加郁闷的事发生了,我居然从第七排调到第八排,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偏偏把我又往后调一排,这不离考大学更远了?老师解释说,我和那个女生总分一样,但是她的英语比我高0.5分!在这个靠学习成绩排座位的班里,我第一次感到竞争的压力!这里学风很浓,有句话最能形容这里的学习竞争状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补习的这一年,每天晚上我都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一年来,每天晚上睡觉,从来不脱衣服,为的是早晨节省时间,同时也怕穿衣服影响别人的休息。清晨,当所有的同学还在熟睡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跑步,每天要到离跑道五站路以外的西北师范大学门口,在那里伫立一会儿,看着师大的门,我的信心就来了!然后满怀信心地去背书,就这样一直风雨无阻地坚持着,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到了班级的第二名,从五十名一跃就跃到第二名,在我们这个103人的大班,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然而我却没有丝毫的快乐,我在问自己,到底是侥幸还是努力的结果?下次还能稳居第二名吗?一种无形的危机感伴随这次成绩一起走进我的生活,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清华大学的杨建君写信告诉我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迫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这样的话坚定了我的信心,我相信我能!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说,我是近年来进步最快的学生。  其实复读生活也是一种经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这里我认识了好朋友谢峰、岳海洋。在痛苦、脆弱的时候,总有他们不断地鼓励我。在这里,我明白了自己当年高考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学习和复习,其次在于不能养成一种适合高考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没有规划,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现在想起来,我复读成功的秘密在于“吃得好、睡得好、学得好”。所以高考其实不仅是在考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同时也在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所以在复读的那一年,我追求的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坦然胸怀。这种心境在复习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这段经历,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让我回味无穷。  2001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妈妈激动地哭了,家里人也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记忆了,但回想起来依旧那么美好而感人。------------大学——梦想开始的地方(1)------------  2001年的9月,我背上行囊,踏上了南下广州的列车,那天爸爸执意要送我来学校报到,我没有同意。在车站,我对爸爸说:“送儿千里,终需一别,属于我自己的路,终究还要我自己来走。”尽管这样,当列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悬起来,我知道,从此以后,自己要一个人面对所有的风雨。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想象中的大学和大学生活,与我看到和感受到的差距好大啊!这个时候,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抱怨,甚至有人选择回去复读。回想自己成长的足迹,我知道,人关键是要靠自己,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所以我很快让自己安静下来,快速地融入这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还记得拿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通知书后,我特意去拜访我的高中校长,他当时问我,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一下把我问蒙了。感觉上高中,然后读大学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从上高中以来,从来没有去想过,为什么要上大学?张校长说:“上大学,就是要干大事。”一句很简单的话,点明了我读大学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大学,我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度过自己的四年大学。在我看来,在走进大学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四年大学,是人生的黄金岁月,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给你的一切有利资源,不断地完善自己。我决定在大学里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主。我明白,在大学应该以学习为主,我也明白,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它决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  大一我先后加入了校学生会、校报记者团,同时还担任班长。在学生会,我能站在全校的高度看问题,同时学会了策划和组织活动。在校报记者团,我学会从独特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思考。担任班长期间我学会了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且处理好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从班长到校学生会副秘书长,再到校报记者团的副部长,我所走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在这里,我比同班同学成长得要快。尽管这样,我感觉,这样的大学生活似乎缺了一份激情,我想让自己的大学更精彩。记得2002年的3月,学校启动了“保护母亲河”的活动,让我这个从小吃黄河水长大的人很感动,当时在签名的时候,我不仅签了自己的名字,还签了爸爸、妈妈、弟弟和好朋友的名字,曾经在黄河边长大,现在在长江边求学,感觉自己很幸福,在成长的过程中,能被两条母亲河哺育,真是一件幸运的事。就在那一刻,我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长江边的中国地质大学和黄河边的兰州大学携手保护母亲河那该多好!于是,一个骑车从武汉出发到兰州的保护母亲河的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活动结束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好朋友,没有人接受我这样的想法,因为那时我们才上大一,在一片打击声中,我的热情就这样冷淡下来了。6月的一天,很偶然,我在《中国大学生》上看到一个兰州大学的学生为了体验生活、挑战自我,选择了一个人骑自行车去新疆的故事,故事不长,但很感人,读完他的故事后,一种难以压制的冲动涌上心头,我想,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我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院的老师,没有老师支持,有的老师笑着说:“上大一,你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吗?路上很不安全的,学校肯定不同意的,还有你一去一回可能需要两个月,这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搞不好,还会被开除的……”听到这里,我有点担心,但是我还是想去尝试,我宁愿在尝试中失败,也不愿意在等待中成功。我对学工组的老师说:“哪怕是吃馒头,喝凉水,我也要骑车去兰州。”坚定的信念打动了辅导员刘辉,他让我写份计划,下午交到团委,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申报将于次日上午结束。我很高兴老师能这么说,其实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一句鼓励的话,比什么都强。那个时候的我,还不会用电脑打字,于是在外边打印店里,我写了两页的计划书,交给学校后,没几天,有消息下来了,团委负责暑期社会实践的孙劲松老师告诉我学校批准了这个计划,但是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有一个带队老师,其次是要我去拉一笔赞助,不然这活动就搞不成了。我有一种骑虎难下的被动感,我从来没有拉过赞助,也不知道找谁拉,但是只能去勇敢地试试了!出了校门,我走遍了地大到鲁巷的每一家自行车店,可是没有一家愿意的。最后走到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店长,他说他没有能力支持这样的活动,但是武汉总公司可以,于是他帮我把计划书传给了总部,就这样历经周折,终于有了希望,经过几次协商,最后他们同意赞助8辆崭新的捷安特自行车。  2002年的7月15日,我们就在曾经启动保护母亲河工程的地方举行出征仪式。当时来参加送行的有我们的校长殷鸿福院士,记得他讲过一句话,让我热血澎湃,他说:“这是地大学子的一大壮举!”告别了送行的人群,我们踏上了从武汉到兰州的2000公里漫漫征程。在18天的日子里,我们用车轮丈量了武汉到兰州的漫漫长路。在路上,总有一些事情能让人难以忘记,甚至是刻骨铭心。还清楚地记得,一个炎热的下午,当我们行走到河南和陕西的交界处的时候,我看见在马路边的田地里有一家三口人在锄地,那个时候正值下午3点,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睛,而在这块田地里,却有人在锄地,因为路上没有人,所以他们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我停下来,静静地看着他们,小孩光着脊背,手中的锄头分明要比他高很多,我猜或许他有八九岁,这样小的年龄就开始为家里干活,我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看着他豆大的汗珠滴进土里时,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画面就在那一刻定格,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读大学,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  在甘肃甘谷县附近,当我们快到县城的时候,在一道山梁上,我们遇到了二十多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因为家穷,他们整天去漫山遍野地采野果子,然后卖给路过的行人。在这些孩子中,最大的才10岁,最小的只有6岁,只要有车路过,他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去拦车,为的是把手里的野果子卖出去,看到那一幕,我心酸得说不出话来。同是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这里的小孩就过得这么苦呢?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8月初,我们终于抵达兰州。一路的酸甜苦辣在面对二十多家媒体的采访时化为乌有,当面对媒体的采访时,我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所有的一切将成为过去,留给我的是对未来的思考,妈妈也是在电视里才知道我回兰州,回到家的那个暑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路上感悟太多,我的大学到底该怎么过?想了很久,我决定把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坚持下来,利用寒暑假走出校园,看看外边的世界。------------大学——梦想开始的地方(2)------------  当我再次回到校园时,已经开始大二的学习生活,然而却强烈地感觉到,我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远征回来的日子,让我更加懂得珍惜,于是校园里的一切又突然间变得亲切和新鲜起来。  忙完远征兰州的总结活动后,我再次顶着重重压力,创建中国地质大学自行车协会。那时的我们一无所有,就像当初要去兰州一样,在一片冷眼和嘲讽中,我开始自己的筹备工作,与上次不同的是,我不再在乎和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我只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我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在不断地找理由,一种人在不断地表现,我选择后者,失败的理由有很多,而成功的理由只有一个。作为一个新生社团,我们没有资金,不知道怎么做活动,不知道如何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那时的我们一无所有,凭着自己的激情,我带着赵金亮、黄亚涛、王学昌等同学开始打造我们自己的舞台。车协的活动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学校一直抱着谨慎的态度,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那么艰辛,除了客观的困难外,学校也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但是我知道,学校那样做只是为了不让我们受伤。在一个人成功的路上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反对你的力量,一种是支持你的力量,反对你并不代表他不希望你成功,而是怕我们受更大的伤。一个人,可以没有钱,没有女朋友,没有车,没有房子,但是不能没有生活的勇气。在生活中有太多你无法预料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地去面对,所以我想能支持我走到现在的是我的梦想,想走遍中国的梦想,还有那份越挫越坚定的自信。一个人如果有梦想,再加上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我想成功于他而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自行车协会拥有30多辆崭新的捷安特自行车,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在校期间,先后9次率队远征,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总行程达到25000公里以上,最北抵达北京,最南到过三亚,最东去过上海,最西到达拉萨。  2002年的11月,我顶着压力第一次在没有学校同意的情况下带队参加在宜昌举行的“中国长江(三峡)骑游会”,那是我第一次没有任何支持,甚至在老师的坚决反对声中带队出征。我知道,属于我们的路,要我们自己来走,所有的成功都来得那么的不容易。  2003年的暑假,“非典”横行中国,我们扛着抗“非典”的大旗挺进三峡。  2004年的寒假,我率领由武汉市7所重点大学大学生组建的车队远征上海,这是我们第一次吸收外校学生参加活动,同时也是第一次寒假远征,这在中国的各类自行车协会中是没有过的,正因为这样,我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团委、学院老师一改往日默许的态度,出面坚决阻止。但是我决定的事,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团委老师三次找我谈话,在没有办法说服我的情况下,告诉我说,如果真的去了,不管我们有多么成功,回来后,都将给我处分,并且把车协作为非法社团解散。听完这话,我的心凉了,但是,也更加坚定了我去上海的想法,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就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在那个细雨蒙蒙的清晨,我们20名队员孤独地上路了,唯一让我们感动的是《楚天都市报》的记者前来送行。车队途经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六省市,于2004年2月25日顺利返回武汉,历时16天,行程2000多公里。远征内容包括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沿途高校交流,并参观了中国最大的民间云锦制造企业——南京君舜文化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捷安特中国总部。与此同时,在南京队员们还参观了玄武湖、秦淮河、石头城、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陵、明孝陵等地,在上海参观了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外滩、浦东经济开发区。远征上海一路走得特别的顺利,这可能和老师给我巨大的压力有关,现在想想,还是要感谢他。年三十晚上,我们是在上海滩吃的年夜饭,随后又去了杭州。活动结束后,我们带着一股沧桑回来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困难,但是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2004年的暑假,在车协的发展史上,是永远抹不去,也是永远值得记住的一个假期。2004年7月28日早晨,由我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行车协会发起组织的“2004武汉市大学生远征北京骑行团”在中国地质大学校门口举行了出征仪式。参加这次活动的队员分别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武汉市7所高校的19名在校大学生,其中6名女生。与此同时,参加这次公益骑行活动的还有来自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副院长Lodish·Leonard和他的夫人。我们的这支“中外友好骑行团”,于7月28号从武汉出发,以骑自行车的方式宣传和倡导“绿色环保”。那次远征以武汉为起点,途径湖北、河南、河北,最终抵达首都北京,历时20天,行程1600多公里。  2005年的寒假,我们远征三亚,这一路走得很艰辛,有两名女队员以前从来没有出过武汉市,这次却要和我们一道骑车去海南三亚,由于路途遥远,天气不好,这是最艰苦的一次远征。  远征三亚顺利结束后,我在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梦想——远征拉萨开始萌动。这是一个很早就放在心里的梦想!2005年的6月28日,背负着自己的梦和车协三年来的梦想,我和华中科技大学的余汉勇、武汉理工大学的彭乐海一起踏上了西去青海的列车,这是我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次远征,很激动,也很沉重……  从青海的西宁出发,我们一行三人向拉萨进发,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另外两名队友都坚持不了,这就意味着我要一个人去完成从格尔木到拉萨的行程,这个时候,大家都劝我放弃,在格尔木想了三天后,我决定坚持下去,一定骑到拉萨,一个人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梦想,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当我独自穿越可可西里时,我的心情异常的复杂,在这个无人区,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手机没有信号,路上见不到人,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藏羚羊、野驴、兔子和老鹰……在虚弱无助的时候,用绝望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是再恰当不过了。还清楚地记得那个黄昏,在雁石坪,我遇到那匹狼的情景,它远远地站在夕阳里望着我,我也孤独地望着它,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一匹孤独的狼呢?我们一起在路上流浪,寻找自己的梦想,那一刻我心中没有害怕,更多的是敬意……  有人说:登山是登山爱好者的生命!那是一种用生命去放纵和诠释的狂热。从某种程度上说,登山在他们眼里意味着一种征服!世界上很多种形式的运动似乎都意味着一种征服,征服自然,征服病魔,征服体能,征服挑战……然而现在,我不知道我们这种骑自行车的方式是否也应算作一种征服。那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那公路两旁茫茫的雪山,高高的山口,青青的草地,潺潺的河水,曾经真诚而深情地留下了我们的车辙的时候;那高山与丛林之间纯净的村庄、美丽的喇嘛庙、雄壮的山河都曾经大方而热情地留下我的身影的时候,这一切是否还意味着一种征服?亦或是一种挑战呢?……  如果都不是,那么对于我们这种方式,我们自己又该怎样解释?……  我解释不清,或许什么也不用解释,只有在路上的感觉才是最真实而又最感人的。  拉萨是一片净土,一片让人不需刻意寻找便能受到震撼的天空。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会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震撼,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心灵在那一刻安静着、澎湃着、清醒着,又沉醉着、感悟着、回味着……  自行车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在我眼中,它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载体,车协人以自行车为工具去“  行万里路,读社会书”,磨炼自身的意志,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懂得该如何面对困境,该如何正视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车协人以自行车为中介,广交天下之朋友,为会员建立一个共同的家,让他们体会人间的友爱、生活的温馨,树立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建立一种真诚相待的友谊;车协人以组织大型活动为契机,发掘每个人的才干,培养每个人的能力,为大家提供一个可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得到一个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的良机;车协人以假期远征为活动的核心组成,通过几千里的漫漫长路服务社会,宣传自我,体验生活。  真的很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在路上,会发生很多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我们不曾经历的,这一切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都是未知的!三年来,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一点一滴都在慢慢地融入我心,一种与自然、与人性久违的共鸣渲染着我青春的冲动,骄傲着我年轻的激情!------------大学——梦想开始的地方(3)------------  回忆我的大学生活,除了创建中国地质大学自行车协会外,还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很骄傲,就是参加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技协会、中国大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在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当代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的赛事,也代表着中国大学生各类竞赛的最高水平,规格高、声势大。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政界、学术界、企业界名流荟萃,高校精英云集。从走进大学那天起,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带着团队站在这个舞台上,一切来得那么的突然,又那么的真实。历史学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事情的偶然性,往往是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机遇永远都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2003年4月,当车协走向巅峰时刻时,“非典”来了,学校严禁学生随便出入校门,车协的活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自己走过的路。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半,沉静下来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应该在这个时候合理地规划剩下来的日子,或许是走出校园的一次次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心灵碰撞,让我开始再次重新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如果说远征兰州回来后,我懂得了该如何让自己快乐地在大学生活,那么经历了整整一年的车协锻炼,我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是我第一次开始理性地审视和了解自己,突然间发现自己在做学问方面欠缺太多,而在社会实践方面却很突出,于是猛然间想静下心来做学问,因为当大学生活还剩一半的时候,毕业后何去何从已经开始提上我的生活日程,于是总想从那一刻起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与找工作就业有关,但关于就业,当时我却一无所知,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不再对未来、对找工作有恐惧感,不再迷惘,那时的我,很想找一些同学组建一个社团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的探讨和研究,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张延平老师的大力支持,学工处的老师对此也很关注,于是2003年4月16日“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成立了。  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是中国地质大学校团委领导下的由在校大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学生社团,同时在业务上接受中国地质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协会设立秘书部、编辑部、外联部、培训部、信息部、宣传部六个职能部门。其中编辑部负责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报》,培训部作为协会的核心部门,依靠湖北省人事厅人才测评中心地大测评基地为高校大学生及广大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生涯测评。  职业发展协会是全国高校中继上海交通大学之后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职业发展社团。职协以“认识职业、参与竞争、策划人生、追求卓越”为宗旨,协助中国地质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工作,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宣扬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倡导认识自己、美化人生、自我设计、自律自励、学练成才,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开发在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潜力的目的。  职业发展协会成立后,我全力投入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工作。在平时,有很多同学因为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专门来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在我们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所以盲目地填报专业,导致在上大学后,对所学专业很不满意,没有学习兴趣。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能在高考填报志愿前,能及时帮助和辅导高三考生,那么肯定会省去他们很多苦恼。换言之,就是说高三考生有这个需求,于是我很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中国地质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张延平老师,张老师很支持,就在这个时候,校团委开始组织征集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团队,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简单地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份材料上交团委,老师说项目很好,但这个项目不是我们学校的强项,换成某所心理学很强的高校,一定会获奖,可是这个项目在我们学校却没有太大的前景。我是个永远不服输的人,好强的个性让我在困难面前表现得格外坚强,直觉告诉我,这个项目是有希望的!于是开始在全校征集创业团队的队员,2003年9月由王祥君、丁刚、向上、罗文超、赵金亮、宋魏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的谢宝国组建了我们中国地质大学指南针创业团队,我担任队长。  除了王祥君、向上外,“挑战杯”对于其他的队员而言,都是一个陌生的赛事,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那个时候,正值学习负担最重的时候,专业课多,同时还要备战英语四、六级考试,从接触“挑战杯”开始,我的生活就只能用一个“忙”字来总结。从对“挑战杯”一无所知,到开始了解,从而熟悉整个过程,花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在全校40多支参赛队伍中,我们的名次是倒数的,很显然,学校不够重视我们的项目,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连我们的队员都开始怀疑我们的项目,我在痛苦中苦苦挣扎,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天道酬勤,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在反反复复的修改中,我们的计划书不断完善,和其他团队的距离也不断拉近,最终我们很幸运地获得了学校的三等奖,并有幸推荐到湖北省参加比赛。最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学校人力资源专家宋斌教授出任我们的指导老师,于是我们的计划书在他的指导下,有了质的飞跃,经过一个月的历练,在湖北省的比赛中,我们的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最终被选送参加全国比赛。2004年的11月,我们参加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们的项目《指南针测评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最终获得国家银奖,这是我们学校文科作品在创业计划大赛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这段的大学生活让我难忘,走过这段难忘岁月最想对学弟、学妹说的是,大学是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遇到困难不要彷徨,不要迷惘,不向命运低头就意味着命运向你低头。在大学里,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只要有梦想,只要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但它决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在大学里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懂得怎样去生活,培养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在毕业的时候,除了一份成绩单以外,还能收获一份自信、一份坚强、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王强------------  河南济源人。生长在王屋、太行之间,求学于江城桂子山上,现工作于珠海丽珠集团。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喜欢读书、写作、旅行、游走于网络中。  关注社会,关注“三农”,喜欢传统文化,喜欢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  最喜欢罗素的一句话:“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是支撑我生活的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动力。”  “大一志于学,大二而立,大三不惑,大四知天命”是我的大学四年规划。  2002年3月加入圣兵爱心社,并于2004年担任第四任社长,先后到湖北英山、通山、黄陂、武穴、麻城、枝江以及广西平乐等地进行走访调查与支教活动。  四年里,与圣兵爱心社一起成长。  因此,我所讲述的自己的大学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群人的生活。他们,就是圣兵人。------------爱在华师的日子------------  我一直都认为,生活是由一个一个的选择组成的。  于是,也固执地认为,长大的标志就是自己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初三的时候,我偷偷地自作主张选择了一个不是重点的农村高中,可以寄宿在我姨妈家里,觉得这样可以减轻家里很多的负担。于是,进入高中之后,我一直很清醒自己该做什么。每天清晨,很早地起床,走在寂静清冷的上学路上,看着天空闪烁的星星,仿佛能伸手触摸到自己的未来。  每天不知疲倦地奔走着、学习着。  就那样坚持了三年……  单调、枯燥、繁重,一切都那么简单地走了过来。而那快乐,应该是来自对自己命运把握的一种快感吧。  虽然学校不是重点中学,但我的成绩还不错,我跟一个远方的好朋友约定在北京见面,后来的结果很糟糕,北京没去成,其他志愿也没填,我只好不甘心地换了个学校复读。  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玩笑。当初我自己放弃了这个学校,最后竟然又来到了这个学校。后来又到了高考,我想去北京的愿望更加强烈,可是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到了家里的经济情况,我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学费比较低,学校也不错。快开学了,看着家人还忙碌着到处筹钱而为难的样子,我甚至不想去读大学了。后来,经过几天的挣扎与考虑,总算自己说服了自己。看着村里那些同龄人每天辛苦地干着苦力,我想“读小学只能赚小钱,读大学才能赚大钱”。虽然很俗气,但却是我上大学很真实的动力。  带着家里人的嘱托,带着要赚大钱的愿望,我进入了大学,开始了我在华师的故事。  ……  我的身体在这里,  可心它躲在哪里,  每天幻想的自己,  总在另一个地方。  刚进大学的时候,一切都很新鲜。  华师的校园很漂亮,高高的梧桐,成片的树阴,而没有围墙的校园里行走着各式各样的人群。大家都讲着蹩脚的普通话,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大学之大,同时也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  对于这所大学,我没有投入太多的期望,因而也没有太多的失落。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强之。第一个学期我参加了很多的活动,班级的、院系的、学校的,自己还和同学用几天的时间创建了一个新社团。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忙得焦头烂额。那时心里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声音——要展现自己,我想,可能是高中的时候,听了太多的人把大学描述成天堂吧。而天堂,在我的眼里,就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我毕竟是一个贫困学生。课余时间,我还得拼命地做家教来维持简单如水的生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就为贫困,在我几乎要高达80%,典型的贫民一个。  那时候,我们对面宿舍里住的是另外一个院系的大三的学长。每天看他们晚上聊天卧谈到深夜,或者在电脑前通宵玩游戏,在楼道里喝酒胡闹,我常勾画我的大学该怎么度过,这种追问往往没有答案。大学不是天堂,依然要为生活而发愁。身体在大学了,心却不知道在哪里了。那时的感触,很像许巍《在别处》里的描述:“我的身体在这里,可心它躲在哪里,每天幻想的自己,总在另一个地方。”  从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自己看课本,然后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听课。但是在大学里,很多老师要不照本宣科地读教材,要不就满堂灌地让大家抄笔记,还有一招杀手锏——点名。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我还没习惯。那时的上课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痛苦。  一边忙碌着,一边困惑着。有空余的时间,我就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很多东西时间长了就会上瘾,像抽烟喝酒一样,读书也不例外。为了读完一本书,我甚至会逃掉一些不喜欢的课程。当然,再让我选择的话,我不会这么任性地去荒废时间,毕竟,大一是一个新起点,是去了解自己专业的一个关键时期。  大一第一个学期就在一种不断寻找的状态中渐渐结束,我在寻找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我对这样的大学生活并不满意。考试成绩出来之后,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失落。成绩排名是次要的,最难过的是自己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没有一点的成就感。  第二个学期开始,我们组建的社团逐渐瓦解,参加过的社团也在开了一次新老会员见面会之后销声匿迹。自己像是迷失在无边的森林里,到处都是路,不知道该走向何处。  那时候写的信很多,经常和原来的同学在一起感慨大学的生活,但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发现大家一样的迷惘与失落。收获也有,就是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之后,明白这一切都很正常,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遇上了爱心社。人生也许真的就像一环一环扣着的链条,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改变了位置,那么整个人生都会随之改变。加入爱心社,这个选择改变了我的很多。  人生的路看起来很漫长,但关键的也就那么几步,尤其是年轻时的几步。  高中的时候喜欢看《读者》,记得当时读到了一篇文章《无法形容你崇高的灵魂》,讲述了一个贫困高中学生难中济贫的故事,我读了之后很受感动,并且写了很多的感想。进入大学后,有次看到爱心社的暑期“爱心之旅”影展,突然记起了“那个崇高的灵魂”,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的心里很激动,差点当场就报名,但同时心里也很矛盾。自己本身就是个贫民,哪有精力去帮助别人?那时我在外面做了两份家教,同时还在班级担任宣传委员,也参加了其他的社团,很担心自己时间、精力不够。每天从那张贴着爱心社招员海报前走过,我都会挣扎半天。去还是不去?最后,尊重自己心里头越来越强的声音,拉了个同学一起去报名。很幸运的是,我通过了面试,成为了爱心社通讯部的一个成员。  当时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和一些贫困的高中学生通信,在思想上、精神上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每次写信的时候,回想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快乐,跟那个学生一起分享,也一起分享他成长中的点滴。收到来信是最大的快乐,因为我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了。  很小的时候常常这样想,等我长大了,有了钱,一定要让疼我的外公、外婆过上好点的生活,一定多帮助一些和自己一样面临困境的人。可是,在我还没有长大有钱的时候,他们就永远地离开了我。那时我才深刻地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等待的,想到了就要赶快去做。也许,在爱心社里,最大的体会就是那种付出之后的愉悦。我是一个贫困生,但我同样能帮助比自己还贫困的、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人,能为自己的梦想生活着,哪怕力量是那么的微小,也是足够的幸福——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很真实地活着。  从小喜欢读《论语》,在古人的睿智中独自思考。有一天,偶然翻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先学习,再立足,再困惑,再明白通达。于是,我便以此对大学四年进行了规划,“大一志于学,大二而立,大三不惑,大四知天命”。  我终于找到了大学的感觉,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生活开始游刃有余地掌握,忙而不乱,从容不迫。  真正的大学生活,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吧。------------我们没有理想,流浪没有方向(1)------------  只是梦中的麦田,守着一片金黄  想的美,美梦也无常  那永远到不了的远方  在路上和我唱这一首歌  如果我有方向,那就是远方  钢铁是怎样炼成,流浪不靠坚强  如果我有枪,早就上了膛  如果能得到玫瑰,我只留下芳香  暑假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圣兵爱心社举行的第二届爱心之旅。这是由爱心社自己组织的下乡活动,费用等都由社员自己承担,我是狠狠心报了名的。那年我们去的地方是湖北英山,位于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利用下乡仅有的七天时间,我们走访了当地几十名贫困高中学生,并确定了八名学生为我们的资助对象。在走访的空余时间,我们还开展了电器维修、支教等义务活动。  我是农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原以为自己对农村有着很深的了解,可是下乡之后,当我以大学生的身份来到南方的一个陌生农村后,我才开始真正地去思考,农村为什么那么穷,农民该如何改变贫困的命运。那一刻,我想起了教我们社会学的老师语重心长的讲话,“我们中间有很多人,以后会生活在城市里,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我的根,是在农村的啊。  那里的村民并不知道我们在《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问卷中所问的“道德是什么”,但是,他们却用最原始的方式,坚守着人类灵魂深处的那些优秀品质——善良、正直、热情与淳朴。每一天,我们都生活在最原始的感动中。  临走前的那个晚上,我们和一些学生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联欢会,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听的歌喉,但是亲切的交谈却让我们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一直到深夜,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这时,我们在宿舍外面碰到了一个学生的父母,他们一直在等着我们,原来是得知我们第二天就要走了,便摸黑步行了七八里的山路给我们送来了三个西瓜。我们再三推托,最后收下了其中一个摔裂的西瓜,他们才开心地回去了……望着他们颠簸的身影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我们泪流满面。  走的那天,下着小雨。我们默默地把行李放在车子上,教学楼上站满了学生,不停地向我们挥手,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站在街道两边,燃起了一串长长的鞭炮,为我们送别。  我们所做的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却受到了乡亲们如此高的礼遇。就像一个有着同样经历的朋友所说的那样,“在那里,是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当作一个‘人’,一个独立的还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人”。这是一次蜕变。那几天过得如此深入,竟像要刻在某种东西上一样。与在学校里的浑浑噩噩相比,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是的,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群没有生活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下乡”这个词,因为我觉得我的根永远都在农村的。可是这次经历让我接受了这个词。常常想起高中的时候,对大学是何等的期盼与向往。我甚至觉得,上了大学就是要改掉自己身上的小农味道,去学习去适应城市的生活。可是当我们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后,我们又能为那些仍在农村辛苦挣扎着的乡亲们做些什么呢?也许,这个世界就是按照马太效应的规则,不停地分化着。可是,从那极到这极的人们,是否还会想起曾经在那极的人们?  有很多人问我,你们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总是笑而不答,因为我也没有答案。中国的贫困问题,不是我们一群大学生能够解决的。我们不是救世主,没有佛祖一般的智慧,没有太阳一般的热量,但是我们没有抱怨,而是身体力行地去寻找出路,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着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我不愿仅仅做一个“愤青”,更希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尽力而为。  前面的路还很长,对于我来说,自己永远都走在路上……  爱在左,而情在右,  在生命路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爱心之旅回来之后,我上大二了。我转到了秘书处,并且担任秘书长,成为理事会的一员。我的生活开始了重新的忙碌与充实,只是我很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开始融进了爱心社,它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一部分。  在大家都开始忙碌英语四级考试的时候,我却在跟一群朋友忙着搞“爱心之旅”的影展,举行首届武汉高校“爱心论坛”,开展“爱在华师”征文活动,还到黄陂地区进行了小型的下乡活动。那时,每天晚上,我都喜欢坐在墙角的书桌前,复习白天的功课,总结当天的收获,在无数个熬夜中度过了那个学期。那是大学里最充实、最有分量的一段日子。  那段时间我参加了“爱在华师”征文比赛,我的文章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很是出乎意料,因为我觉得才刚刚开始喜欢上华师。刚进大学就听说了流传在武汉各大高校间的“经典”——爱在华师,开始我一直以为是一种“喜欢在华师”的眷恋之情。后来很多人对这种说法都不以为然,甚至厌恶,觉得是一种耻辱。而我却开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爱”了。  三号楼前经常遇到许多晨练的老人,他们或在跳舞,或是打球。我常常就在那里被感动,觉得他们在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对生命、对华师的眷恋与爱,比起那些碌碌无为整天在宿舍里玩游戏虚度光阴的人来说,他们是幸福的,并且更懂人生。他们是华师的风景。  圣兵爱心社也算是华师一面爱的旗帜吧。这是一个没有乐队的剧团,我们自己的声音就是天籁,我们的歌舞来自内心深处,只为把沉睡的唤醒,让沉默的开口,让悲伤的轻松起来,让灰暗的明快起来。我们不会在别人的误解和现实的困难面前退缩,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着来自灵魂深处的真爱……  一个大学,除了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一种对人类灵魂深处的关爱,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怜爱,尤其作为一个百年师范院校,更应该有这么一种大爱,含蓄深沉,超越生命,洗涤灵魂,生生不息。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没有理想,流浪没有方向(2)------------  2003年3月底,圣兵爱心社被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喜讯传来,大家都格外的振奋。然而,“福兮,祸之所伏”,“非典”在这时开始蔓延起来。华师有一位教授染上了“非典”,所以学校采取了封校的措施。而这对爱心社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业务没了,活动停了,连超过20个人的会议都要停止。  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正在资助的学生,如果长期这么下去,那些学生的生活费怎么来筹集?面对“非典”,我们没有恐惧慌乱,而是在危险中去寻求机会。我们放下大学生的架子,收集同学们丢弃的废旧报纸,还有散落在球场上的矿泉水瓶子。一张张旧报纸,一个个废瓶子,成了那段时间我们最大的收入。直到现在,看到那些丢弃的瓶子,我还是会习惯性地捡起来。捡瓶子成为了我们的传统,一批接一批地传着。  “非典”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责任的认识。责任,应该是用信誉凝成的铮铮誓言,是用良心写成的堂堂契约,是用人格写下的铿锵保证。在爱心社里,其实是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甚至超越了我们这个年龄和身份所能承受的分量。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那么一句话,或是一个点头,但要履行承诺却是不易的,尤其对一个学生社团来说。  “非典”的阴云渐渐散去,而我的那些九九级的朋友们,爱心社的老前辈们,却要离开校园了。  人生总是在不停地走路,但有些路走错了,就很难回头,起码青春光阴是一去不返了。我很庆幸在我大学的开始就认识了很多优秀的高年级的朋友,他们在学习和做人上都给了我许多建议指导,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鼓舞着我,引导着我,使我的目光延长在远处。  在这里我要向这些良师益友说声“谢谢”!  朋友一生一起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2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3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4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如何经营你的大学时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