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鸽靶-3

【矩】我常在看孩子們玩耍的時候生出懷疑:人總是在與規矩的搏鬥中發現遊戲的真趣。孩子越來越熟練地玩,忽然間創造了一個原本不存在的規矩,世界從此豁然開朗。文字的進展亦復如此,原本造字的規矩粗備,但是表義達情仍不敷應用,忽然有人(我相信絕對不祇一個人)發現了巧取豪奪之法──為什麼不搶來一個原本就有的字符,去表達一個嶄新且難以具體表述的意思呢?在大學時代令我最感困惑的課業是文字學,最感困惑之處則是如何判斷一個字究竟屬於“六書”之中的哪一“類”。有些字,望之若“象形”,解之成“指事”;有些字,明明是字中諸形符“會意”而成,但是偏偏其中有一部分也接近了本字的讀音,那就得歸為“形聲”了。還有些字,看似有明確的形符和音符,可是從文字發展的歷程上看,我總不能斷言:此字究竟是先有了它的形符、再加上一個注音符號;抑或是先有了一個表音的記號,再補充以形符、作為意義的補充說明呢?有些文字學家告訴我們:佔中國文字裡大多數的形聲字聲符是不具備意義的,它就是這個字“字中的注音”,然而也有像魯實先這樣的學者強調:“形聲字必兼會意”。於是接下來我們更有了調和之論:“形聲字多兼會意”。如規矩的“矩”字。在現有的甲骨文、金文資料之中,都找不到這個字。到了小篆通行的時代,此字已經寫作一個“矢”字偏旁,加上一個看似作為聲符的“巨”字。明明是聲符,何以說“看似”呢?這道理很簡單:“巨”也有可能根本就是“矩”的本字,所表達的就是“工匠所使用的、帶有直角的曲尺”,這樣就不能把“巨”單單當作是一個“聲音的符號”了。“巨”,甲骨文寫成兩個作十字交叉的“工”,象十字尺之形,金文則是一個人手持一形體略長的“工”字,在中間那一豎的右側,有一個像是把手一般的半規,顯然是指工師用尺作丈量狀。許慎《說文》就以這個“巨”字為規矩的“矩”字的“初文”,“初文”一旦被“有義無文”的字假借而去,祇好再累增字符以表達原本的意思。也由於先民原本沒有表達抽象意義如巨大之“巨”的字符,索性就借奪了具備這個字音的“巨”字,而使原先表達工師用尺的“巨”不得不增添一個“矢”的偏旁。但是,當這個“矩”字又因使用時多用於表達“規則”、“範式”、“既有而不可更改的準據”,作為“工師用尺”的本字祇好再增加一個木字形符,成了“(上矩下木)”。一個規規矩矩的字,祇因好寫、好用,被它字借東借西,加以本身不得不改頭換面,成就了許多新的字。張容和張宜下跳棋、下象棋乃至於下圍棋,都已經下了好幾年。有時兄妹對決,有時找我湊興,有時遇到來家作客的高人,也會請教幾盤。如此角力,卻都不如他們自己邊玩邊立新規矩的遊戲來得過癮。但是當我看他們以走象棋的方式下圍棋的時候,忍不住出聲制止:“黑白子下定了就不能動的,這樣太破壞規矩了。”“有嗎?”張容說:“我們祇是借用一下象棋的規矩呀!”“對呀,反正都是規矩呀,而且這樣比較好玩!”“這是不可以的。”“為什麼甚麼事都要按照你說的規矩?照規矩有甚麼意思?照你的規矩一直玩一直玩會很無聊你知道嗎?”張宜站起來,手插腰,連珠砲一般地說道:“為什麼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規矩?如果你寫稿我們也叫你照我們的規矩,第一個字一定要寫‘我’,最後一個字一定要寫‘們’,你也可以寫得出來嗎?”我想了想,說:“最後一個字寫甚麼?”張宜更大聲地說:“‘們’!”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04.27【節】母親節開始逐漸商品化的那個年代裡,每到4月下旬,電視廣告就不斷提醒為人子女者:該掏出點銀子來表達一下對媽媽的感念了。我父親總笑說:“這是‘祭如不在’!”那時還不流行在父親節向仍舊健在的父親表達集體的商品禮敬之意,父親為此深覺慶幸,像是逃過了大劫。我自己當了父親,看母親節前孩子們應付各式各樣的應景活動;要畫卡片、要寫信、要作詩、要手製小禮物,還得準備才藝表演,好像該感謝的媽媽不只一人。我於是脫口問道:“父親節就沒這麼忙,真是奇怪呀?”張容繼續寫他的感謝狀,一面說:“不可能的。”“爸爸對你們付出得不夠,是嗎?”“不是,”張容露出那種“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明白嗎?”的表情,看我一眼,說:“因為父親節一定是在暑假裡,學校管不到,懂嗎?”是了!公共意志及其權力所不及之處,不足以言節。“節”的物性本意不難解,是指竹子生長到一定的長度就會有“約”──纏束。而“節”這個形聲字的聲符是“即”,即,就也。這個字原本描繪的是一個人就其定位、準備吃飯的狀態。今人喜言“到位”,話說得對,謂之“說得到位”。錢入了戶頭,謂之“錢到位了”。我聽過“到位”一語應用極致的例句乃是:“某人一個離婚辦了10年,還不到位。”《易經》上說:“君子以慎言節飲食”,這種人倫教訓應該是晚出且附會的意思;然而附會並非無理。把竹子的粗硬部位當作是一種禮儀傳統的約制,甚至要將這約制內化成為一種修養、或是收斂欲求的鍛煉,這個字就摻和了“公共”所加諸於“個體”的規範。天地四時以應於農事者,便有了二十四節氣;王命授受而施之於行人者,便有了旌節、符節、虎節;連為了方便認知而不得不將客觀事物加以分類、區隔,也用上了這個字。《淮南子.說林訓》說:看見了象牙就知道象比牛大,看見了虎尾就知道虎比貍大,這是“一節見而百節知”的道理。此外,在音樂上也用這個字,所指的是樂曲或歌唱的拍子。“和樂為之節”、“制樂以節”皆屬此義。在政治架構上,節有次第、等差的意思,在律例架構上,節有法度、準則的意思。可見“節”字在中國人廣泛的引申之下,確然有一個不斷鞏固的“公定”“公設”之意。當有人這麼說:“臨大節,不可奪也!”你就得留神了,這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形勢比人強,你要有在劫難逃的準備。公定、公設了某個角色能有“一節之得”,表示此人斷斷乎脫離不出社會的常軌。“我覺得甚麼節都有得說,”我一本正經地跟張容說:“就是‘兒童節’一點沒道理。”“為什麼?”他放下了功課,像是要捍衛他的權利的模樣。“兒童對任何人沒有貢獻,總是把家裡弄得很亂,喜歡頂嘴,衛生習慣很差……”“那也是你們大人的責任,”張容一本正經地說:“你們大人如果不交配,就不會有我們兒童了!”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05.25【震】“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這是《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的第三首〈十月之交〉的第三段。詩序將整首〈十月之交〉解釋成諷刺周幽王的暴政,鄭玄箋詩則以為所刺的對象是周厲王。後來的說法更多了,有援引各種天文和地理資料證明周幽王二年和六年的時候分別發生過日蝕、地震的災變,因此而旁證了此詩所“刺”的對象應該是周幽王的寵臣“皇父”──這兩個字是一個姓,為春秋時代宋國的公族,秦時遷徙到茂陵之後改稱“皇甫”氏。而早在周幽王時代,這個高居卿士、總領六官的“皇父”很不得人心,所以兩千多年以來,拈題“詩教中尖銳的諷刺”,都會以〈十月之交〉為範本;而指稱“無能的寵臣”,亦逕以“皇父”呼之。可是事情可以不可以倒過來看呢?皇父冤不冤呢?〈十月之交〉的敘述大致是順時性的,詩文首先指出:在周曆十月上旬的時候,發生日月蝕天象“告凶”,接就是前文揭示的地震劇變。詩人隨即直指皇父和他的權貴“同黨”等8人的身分,以及權貴拆除牆屋,破壞田地,以及進行大規模的遷都,將國家的貴室、權臣和庫藏積蓄都遷移到“向”(今河南濟源)這個地方,建構新城市;皇父甚至連一個可信、可用的老臣都不肯留給“我王”。詩人在詩篇的最後還強調:像這樣的小人能夠得以相聚而晉用,一定會釀成災禍,我(詩人自己)可不能像其他人那樣漠不關心。看來這首詩的作者是一個孤忠耿耿的小臣,由於天象地變,興起了對於掌權大臣無限的怨望。可是,這位詩人有一件事說不通:既然詩中明確言及“豔妻煽方處”,所指當然是指周幽王寵幸褒姒,其勢熾盛,不可動搖,則罪魁可知;但是為什麼詩人勇於譴責皇父,卻無一語及於“我王”的罪惡呢?歷來說詩經的“刺”,都指稱其溫柔敦厚,我看這是醬缸裡的薰染,一貫模糊了真正該被指控的焦點。然而,皇父或許祇是個替罪的大臣而已。事實很可能要從另一面看:皇父──一個強勢作為的幕僚長──在天象“示警”之後,歷經三川地震的實質災變,目睹土地崩壞、田園殘破,便和周的宗室、貴族以及大臣們商議,做成了並不符合小老百姓當下利益的決定:位於受災地區的岐原破毀不堪,我們應該立即東遷到“向”(即詩中所謂“作都于向”),重建家園,並另築都城。這是去不復顧的一次大移動!皇父真正體會了這個動態。大規模往東遷徙,在稍晚的周平王時代是一樁無可非議之事,但是在皇父,卻彷彿是一樁天大的罪行了。皇父祇不過比較早一點揭發了當時大部分安土重遷的人們所不願面對的inconvenient truth──有一塊生我育我養我飼我的土地已經毀了我。震,以易卦言之,是一個震上震下、萬物發動之象。台灣的921集集大震以至四川的512汶川大震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傷慟,餘震未息之際,能發動的好像還有更多,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哀悼與救援捐助也動起來了,我在目睹死傷者痛苦時掉下的眼淚,也常常是因為不慣體察而忽然湧現的陌生人的慈悲,而眾人的慈悲一旦發動,其勢沛然莫之能禦。震,天地以此提醒人們:我們還活,而且世界也還在不息地動。兩個孩子問我:“地震會不會來?”我說:“當然會,但是地震來時我會趴在你們的身上。”他們於是沉沉睡去。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08.06.2008亂/【疵】孩子們開始大量學成語、用成語的日子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降臨。有些時候,你會感覺這是一種柔性的語言暴力過程。張宜升上二年級的第二天,一放學就跟她媽說:“今天我碰到一個自以為是的女生。”“那你運氣算不壞的了,”我開玩笑地說:“我今天老是幹一些自以為錯的事。”“你不要這麼自以為是好嗎?”將近44年以前,我也是這樣的。為了練習“墨守成規”這個成語,我明知故問:“吃餃子都要蘸點兒醋嗎?”父親一面把蘸了醋的餃子送進嘴裡,一面點頭:“蘸了醋味道好啊!”“這不是很‘墨守成規’嗎?”我說。我父親看一眼小碟兒裡的醋,再看一眼我,說:“你當然可以不必墨守成規。”說,便撤去了我面前的餃子。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們對於學習單一的字興趣反而不如先前強烈,他們喜歡把初學乍練的“四字真言”成套成套地拋出來砸人,大部分的時候不論其正確與否。比方說:當張容不想去某處用餐之際,會高聲強調:“我可不想去那裡大飽口福!”當哥哥想要解釋某個紙牌遊戲規則的時候,張宜也會說:“你不要老是吹毛求疵好不好?”一旦亂用,還得重複好幾遍:“你這樣吹毛求疵,人家還怎麼跟你玩下去呢?你這個亂七八糟的吹毛求疵!”“‘疵’是甚麼意思?”像是忽然逮了難能可貴的機會,我趕緊問。哥哥顯然看穿我搞“機會教育”的陰謀,說:“玩撲克的時候不要講東講西的啦,這樣很不容易專心。”我祇好鎖定目標,指張宜手臂上的黑痣說:“這就是‘疵’,皮膚上的黑病。”“那是痣,不是病。”張宜盯我的臉巡了兩圈,說:“你明明知道那是痣呀,你滿臉都是呀。”張容一面洗牌,一面不大耐煩地說:“那是老人斑好嗎?他現在臉上長的都是老人斑了你不知道嗎?”老人斑一定程度上象徵狡猾罷?我做出“既然事有蹊蹺,何不一探究竟?”的表情:“太奇怪了!為什麼‘疵’這個字裡面,竟然會有一個‘彼此’的‘此’字呢?為什麼皮膚上的小黑點兒,要用‘此’字來表現呢?”我一面說,一面指自己臉上打從離了娘胎起就冒出來的老人斑。張宜似乎給激起了一點兒興趣,低頭看看自己的手臂,摸摸她臉上長了小黑痣的地方。“就是因為皮膚上的小黑點兒太小,不容易找到,所以一定要指出它所在的位置,這就是‘此’──‘在這裡’的意思;‘吹毛求疵’也是這麼來的;長在頭髮裡的小黑點兒本來不容易被人發現,可是你一定要挑刺兒、找麻煩,吹開了頭髮也要找,這就是‘吹毛求疵’的來歷了。”張容終於忍不住,皺眉,扭曲臉,抗議起來:“我們現在能玩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很不夠了,還要講這麼多,你實在很‘吹毛求疵’你不知道嗎?”“他的‘吹毛求疵’很大顆,是老人斑,不用吹頭髮就看得見。”張宜很有自信地跟哥哥說。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09.28【反】張容和他班上的同學組成的紙上國家發生了動亂。陳弈安基於抗稅的理由宣布脫離母國,另外手繪了一幅世界地圖,並且在原先的國土之外添加了一塊同屬虛構的土地,自立為新國總統,還帶走了原先的陸軍總司令翁睿廷--條件是不必繳稅。這場動亂的結果令大家都很高興,因為原先願意納稅的國民不會處於相對不公平的社會之中,而新成立的國家也宣布:不會對母國發動任何不義的攻擊。身為母國的民選總統,張容覺得這真是得意的一天,竟然不停地哼唱著歌曲。你們三個不是好朋友嗎?為什麼你會覺得陳弈安和翁睿廷離開你的國家是件好事?」「好朋友不一定要是同一國的。」張容說。「他們這是造反呀!你不覺得應該鎮壓一下嗎?有人造反,你幹總統的不管,假如大家都造反了怎麼辦?」「那我就更輕鬆了。」反,在中國人安於現實的常情裡,不是甚麼好字,給人的第一印像是翻轉、叛違、背離甚至怪悖。這個指事字以右邊的「又」(即『手』)為基礎,而左邊的「厂」則表述了手的狀態,是一種「翩翻」的狀貌,也就是說:這是一隻翻覆反轉的手;翻雲覆雨手。講究的文字學者還會糾正我們:「反」字的第一筆「一」,是橫劃,不可以寫成斜劃--參考金文、小篆可以得知,「厂」的確都寫成了九十度,規矩得像個三角板上的直角。倘或如此,那麼「翩翻」之義又是怎麼從那直角裡生出來的呢?這個疑點很明顯:歸納此字部首於「厂」部,可能祇是因為字形同化而然,但是究其原委,可能還得尋繹甲骨文的痕跡。在更早出現的甲骨文裡,反字左邊的兩筆呈現的是大約一百五十度的鈍角,比直角要大得多,看似是被右邊那隻手折得稍微彎曲的一根樹枝。那麼,請容我跟文字學家的慣解唱個反調:這個字原來是用手將「丨」(讀若滾)折回的意思。易言之:「反」的本意不是手的翩翻,而是要用手去翻轉那原本向上生長的(植物),使其「歸於本」。所以《禮記、樂記》上有這樣的話:「反情以和其志。」注曰:「反,猶本也。」這裡甚至已經直指「反」字即是「本」字。而「反」字在《左傳》、《國語》、《史記》之中也都有「還」、「回復」、「回報」的意思。試看:強加人力於向上生長之物,使之反於本,的確有違乎自然的物性,這才衍申出叛違、背離甚至怪悖等意義來的。有趣的是:「造反」--一個看來是違逆其本國國家意志的語詞,居然是從一個回返於本的意象上演化出來的。在總統應不應該放任人民造反這個話題結束了幾個小時之後,張容上完例行的鋼琴課,看起來的確更輕鬆了,仍舊愉快地哼唱著歌曲。「他今天怪怪的。」張宜說。「他的國家分裂了,可是大家反而變成更不容易吵架的朋友了。」我說:「這難道不令人高興嗎?」「我覺得他是過度興奮。」「別忘了:你興奮起來也是這個樣子的。」「不不不,我跟他都相反。」張宜說:「我總是刻意保持低調的。」【冓】張宜還不能認字的時候,看見一家子裡另外的三口人手上都捧著書本,應該是有些不安的。一旦手捧書本的人一頭栽進書裡去了,也沒有人能記得她還給閃在外邊。所以張宜自行「兌付」出一種能力--抓起一本隨便甚麼書,大聲唸著自己隨口編成的故事。在這種時候,張容總是嫌她吵,兄妹往往因此而拌起嘴來。久而久之,當張宜宣布她要「講一個故事」的時候,張容一定會捂起耳朵、歎一口大氣,並且偷聽。以下是一個森林裡的小兔子迷了路,誤闖人類的小學的故事。「小兔子走著走著,走進人類的小學教室。在這間教室裡,正好有個小朋友生病請假,小兔子就坐在那位小朋友的位子上,跟著大家一起上課。過了不久,下課鐘響了,所有的同學都跑出去玩;小兔子卻一動也不動,因為牠聽不懂人類小學的鐘聲有甚麼意思。又過了不多久,上課鐘又響了,同學們都進來了,小兔子還是不明白大家這一次匆匆忙忙跑進來作甚麼。可是,再上了一陣子課以後,小兔子忽然覺得尿很急,就在位子上尿了。老師連忙說:『小兔子小兔子,你怎麼在教室裡尿尿呢?剛才下課為什麼不去上廁所呀?』小兔子說:『我不知道甚麼是下課呀?』老師說:『打鐘就是下課呀,你沒有聽到打鐘嗎?』小兔子說:『在森林裡的動物小學沒有打鐘這種東西呀!』老師生氣地說:『那也不可以在教室裡尿尿呀!」小兔子回答說:『森林裡的小動物都是在教室裡尿的--整個森林都是我們的教室呀!』小兔子一面說,一面尿得更大聲了。」這是令張容第一次發出笑聲來的故事,他不但笑了,還讚賞了一句:「這個故事還蠻好聽的。」「你知道它為什麼好聽嗎?」我問。「小兔子尿尿在教室裡很好笑。」「不,」我說:「是『結構』使得尿尿好笑。你看:故事裡的鐘聲、進進出出的小朋友,以及森林小學所沒有的東西……這些都是故事裡不斷重複的元素,是『重複』讓故事產生了趣味--」「構」這個字是個形聲兼會意字,聲符「冓」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裡都有,方筆圓筆不一,但是上下以及左右的結構皆顯示出一種均衡的美感。《說文》將這個初文解作「交積材」(將許多木材縱橫架合起來),原本是「積架木材」這個意義的動詞,後來在使用上演化出「房舍」的意思,而本字(冓)於是被假借義所專,祇好另加形符(木),以表本義。「冓」這個聲符還有另一個「大數」的意思。在民國二十年教育部的通令之下,此一字義被「禁止使用」--可見教育部干涉了許多不該干涉的事,而這種壞習慣顯然非自今日始;不然的話,我們今天「十百千萬億兆」之上,還有「京垓秭壤冓澗正載……」這許多「大數」之字。其中,「兆」以上的許多個字,有十進位之說,也有萬進位之說,甚至還有億進位之說。被賦以大數之字,可見「交.積」--也就是「交織」與「增多」--是一組彼此不可須臾離的共生概念。就連另一個累增字「講」亦復如此。「講」也是一個聲符具備意義的字,最初用以表示「折衝」、「調解」、「說和」;顯然與「媾」相通。古往今來的調停、謀和,恐怕非得要再三累積不能竟其功,果然是數之不盡、艱難萬分的--要「講」到天文數字那樣多次,也未必能不打鬧--你看這對兄妹就明白了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9.01.18【遵】“酉”字的甲骨文無須深識,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個平口細頸寬肩圓腹、還帶一個尖錐底兒的器皿,原意則是指器皿中盛裝的“酒”。大約還是基於文字的假借作用,“酉”把字形借作地支的第十位去用了,本字祇得另外加上一個水字偏旁以表示原來的意義。無論是甲骨文、金文或小篆,在“酉”這個初文字符上方加兩撇或三撇,呈冒氣狀,便是一個“酋”字。這個字的意思就多了,有說是代表“西方”、有說是代表“魁帥”、有說是代表“過熟而有毒的酒”,也有再引伸“過熟”而成其為“終”的意義──也就是最後、末了的意思,與“就”、“成就”同義。這個酒壺之字接下來的發展就更複雜了,老古人可不管原先作為“酒器”之字的“酉”字頂上根本不曾冒氣兒,也不介意冒氣兒的酒極可能是毒酒,後來祇要是碰上與祭祀、款待賓客有關的活動器物,都把那兩撇“酒氣”給帶上,於是,底下添畫上兩隻手(爾後簡化成一隻手)的“尊”字也出現了。這個字,總意味地位高、輩份長,表看重、推敬、崇禮、貴顯之意──據說是和先前所說的“祭祀”這個活動的概念有關:祭有酒,奉飲之時必有禮節、法度。今秋我在嶺南大學授課,暇時偕好友過青山古寺,見山門背面有一聯:“遵海而南,杯渡情依中國土/高山仰止,韓公名重異邦人”。下聯的“韓公”指的是韓愈,傳說他來過屯門,此事於史本無確證。不過,上聯的杯渡和尚卻真是將近1千600年前南來弘法的高僧,據云此僧隨行攜一巨杯,每當遇到須要渡河的情境,便藏身於杯中,以避波濤。這個沒有情節的“段子”很有一點兒象徵性的傳奇況味。我在高中時代初次讀到這個故事時,還沒修習過聲韻學,不知道“杯”與“悲”古音根本不同部。於是我曾經毫無根據地想像:“杯”會不會是“悲”的轉喻?佛家不是常常強調:“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嗎?這隨身帶一個木製巨杯的怪異和尚,或則即是“身負大悲宏願”者的一個譬喻?這當然是望文生義──而我自以為是了好幾年。至於上聯的“遵海而南”一語,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觀於轉附、朝,遵海而南,放於瑯琊。”這裡的“轉附”、“朝”、“瑯琊”,在今天叫“芝罘島”、“成山角”和“瑯琊山”,都是山東沿海的山名。原文裡的“吾”是齊景公,這是齊景公為了仿效古代帝王從事長途壯遊而徵詢於宰相晏子的一段話,“遵海而南”一詞就是指“沿海岸向南方一直行去”的意思。我把這副對聯解釋給張容聽,告訴他:遵守規矩做人行事,就不會犯錯受罰,就好比“遵海”的意思是循海岸線一直走,自然不會掉到海裡去。張容聽了,點點頭,說:“喔。”“你不覺得從‘酒杯’到‘依循’,這中間的意思差得很遠嗎?”他想了想,又點點頭,可是隨即又皺起了眉毛,說:“可是還不夠奇怪。”“甚麼叫‘不夠奇怪’?”“一個和尚隨身帶一個大杯子走來走去才奇怪。”“我卻覺得杯渡和尚整個人恐怕就是這一個‘遵’字的化身,”我說:“越想越有道理,這一點兒都不奇怪。”“不是我說你,你的問題就是想太多。”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9.02.01PART4送給孩子的字寵/吝【練】一字多義是語言之常。在認識一個字的過程之中,我總喜歡推敲:在某字的諸多意義之中,哪一義最為常用?哪一義最為罕用?當人使用此字之時,常用之義於罕用之義是否會形成排擠?以至於使得字的一部分內容形同殘廢。有趣的是:在和孩子們說文解字的時候,某字之近乎廢棄的某義卻往往因為過於罕見而令人印象深刻。將生絲煮熟之後經過曝曬,讓絲質變得柔軟、潔白,這個過程叫做“練”,練出來的如果已經是織就的布帛成品,也可以叫做練。反覆經過水煮、日曬的生繒由黃轉白,發出晶瑩的光芒,老古人在這裡生發了體物之情,以練字為反覆操演、詳熟或者是經歷過諸般世事的洗禮之後,修成了洞明通達的見識和胸襟。字符內容的擴充是多方面的。這些引伸的意義紛然出現,不一而足,有些字義的產生,甚至是基於禮教的功能──也許我們還可以倒過來想像:古代中國重視禮教發展出許多繁文縟節的禮儀,會不會是基於一種擴充語言內容的需要和渴望呢?從“練”之又是一種禮來看,似乎不無可能。古代父母過世週年祭稱之為“小祥”。謂之“小祥”,意思就是放寬一些在守喪頭一年裡嚴格得近乎懲罰的生活限制(如“疏食水飲,不食菜果”等)。在稍微改善生活品質的內容之中,有一項就是可以穿練過的布帛,所以小祥之祭又稱為“練”。身為父親的我終於找機會把這個“練”字說明白,實則另有目的。我希望透過對於字義發展的瞭解,孩子們能夠體會“反覆從事”的學習過程如何有助於他們的人生。我希望他們能自動自發的把字寫端正、寫工整,希望他們能自動自發地彈琴,希望他們能自動自發地學好四式游泳,希望他們能自動自發地閱讀……我太貪心、而且也太不切乎孩子們的實際了。他們是“忠實的反對練習者”──如果讓他們選一個最討厭的字,恐怕就是“練”字──他們甚至一點兒也不覺得煮過、曬過而變得柔軟潔白的絲織品衣物有甚麼特別的美感。“這樣吧,”我說:“你們自己從生活裡挑幾件非做不可的事,按照你認為的重要性的順序排出來──而且一定要包括各種學業練習。”“彈琴也算嗎?”張容說,我點點頭。“考試也算嗎?”他繼續問,我還是點點頭。“每天嗎?”張宜說。我不但點頭,還語氣堅定地答了一聲:“是的!”答案很快地出來了。張容的排序是:睡、玩、讀、喝、吃、考、練;張宜的排序是:玩、吃、睡、喝、讀、練、考。我自以為得計,登時板起臉道:“我看你們已經把其它的事都做完了,該做最後兩樣了。”“不不不,”張宜縮脖子,瞇笑彎了的眼睛,衝我不停地擺動食指:“還早還早,還不到‘練’的時候!還不到‘練’的時候!”在那一剎之間,我忽然從她的神情裡發現:她加強了語氣的那個“練”字,不是練琴、練字的“練”,而是別有所指──那個她新學會而極其罕用的“小祥”之義!好罷,我不得不承認:這也算是一種識字的練習吧。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03.16【刺】在離家800公里的香港,一位透過報紙專欄文字而對我略有些期許的讀者在人群中跟我說:“你應該編一本成語辭典。”那是一個作家雲集的座談會後,人擠人、鞋踩鞋、話搶話,我聽得不十分真切,回頭問了一聲:“您說編一本甚麼?”“成語辭典,非常需要,每個人都非常需要。”這位女士加重語氣,拉住我的衣服:“一個字一個字學習太慢,太沒有……”我猜想她接下來說的是“效率”2字,但是那兩個字當下被另一組人訂約聚會的語詞蓋過去了,她放開手,朝我揮了揮,像是要我別在意,而可以立刻去展開工作了。我回到800公里外的家中,面對的第一項工作是幫助張容完成一篇250個字的讀書報告──《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我認為這本書很驚險刺激,刺怎麼寫?”“如果你會寫‘驚險’兩個字,可以寫‘驚險動人’,不一定要寫‘驚險刺激’。”我說。“‘驚險刺激’比較像成語,老師說我們應該多練習寫成語。”我先教孩子寫出了那個“刺”──通常,教交寫字的方法是我用語言描繪出個別字符的形狀,讓孩子自己去捕捉,而不是寫給他看,比方說:“‘刺’這個字分左右兩邊,左邊寬些;右邊窄些,寬的這一邊上面是一短橫,底下寫一毛巾的巾字,巾字那一豎劃往上得要捅出一字來,底下帶鉤,再給加兩撇小鬍子;窄的這一邊你學過的,就是那個刀字偏旁。”張容原先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因為他可以一面寫、一面得掌握我語言中所傳達的圖像,掌握得精確與否,關係到字形筆畫的比例、結構甚至正誤與否,總帶些解謎的況味。不過,自從邇來老師大量加重詞彙教學之後,孩子似乎開始對字的組合有了更大的興趣──果不其然,一旦張容會寫這字了,衝口而出的話就是:“‘刺’有甚麼成語嗎?規定是要把‘刺’放在第一個字的位置才算。”我立刻想起香港座談會上驚鴻一瞥的那位女士,到了這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應該編一本成語辭典”的意思──的確應該有人為我們這些家長們編一本“超級無敵成語王”或者“永遠不被孩子考倒成語大全”隨身當小抄。我支吾了半天,說:“‘刺字漫滅’應該算是一句成語了吧?”“那是甚麼意思?”張容問。“這是東漢時代一個叫彌衡的讀書人的故事。彌衡是個有才氣、有學問也非常自負的讀書人,可是他早年的際遇很坎坷,沒有遇上真正能欣賞他、任用他的人。當時的讀書人要去求見大人物,找份差事,都得隨身帶一張手寫的大名片──”我隨手比劃了一個差不多A4紙張大小的方框,說:“可是彌衡老碰釘子,一張大名片一次又一次投遞出去,卻一次又一次給退回來,到最後,名片上寫的字都給磨得看不見了,還是沒有人願意任用他。‘刺字漫滅’就是比喻人懷才不遇,時運不濟的意思。”“那我們怎樣才會懷才不遇呢?”張容問。“這個嘛,這個嘛──”我想了一會兒,祇好說:“這是一種大人的心境,到時候你就能體會了。”“還要寫那麼大一張名片嗎?”“算了。”我說。我祇能跟香港那位交代我任務的女士說抱歉了。有時問題不在成語的豐富與否,而是人生經驗實難編纂分發,而像大名片這一類的人生經驗竟是一去而永不復回的。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05.11【悔】“今天不做,明天要後悔。”某大建設集團的老闆這樣告訴我們,那是一則帶諄諄勸誡之意的房地產廣告,從汽車收音機裡飄出來。我初不在意,不料張宜忽然傾身向前,歎了一口氣,幽幽地說:“我每天都在後悔!”我減緩車行,向路邊停靠了:“你每天都在後悔?這很嚴重呀!你後悔甚麼事呢?”“很多呀,”張宜說:“字不會寫會後悔,沒有練琴會後悔,考試考不好會後悔,水壺忘記帶會後悔,肚子餓了沒有東西吃也會後悔。反正每件事好像都會後悔──咦?你為什麼不開車了?”我在想王國維那首詩〈六月二十七日宿硤石〉:“新秋一夜蚊如市,喚起勞人使自思。試問何鄉堪我,欲求大道況多歧。人生過處唯存悔,知識增時只益疑。欲語此懷誰與共,鼾聲四起鬥離離。”王國維的夫子自道之詞更能表達這一份“人生過處”的無奈和感傷:“余之性質,欲為哲學家則感情苦多而知(智)力苦寡;欲為詩人則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王國維的一個“悔”字所呈現的,是種種交互作用而使人躊躇不前的兩難,他的整個兒人生都籠罩在左支右絀、趑趄不前的矛盾之中。這種“悔”,是在受想行識的糾纏之中自尋煩惱,境界自有其高度,似乎和“每天都在後悔”的一個小孩子距離甚遠。平日言談之際,往往比妹妹更見幼稚的張容則趕緊插嘴道:“我也常常後悔。記不記得上次跟我打甲蟲機?你教我用‘剪刀必殺技’,結果輸了,我也很後悔,我應該出‘布’的。我每次打甲蟲機聽你的話都一定會後悔。”“‘每次’嗎?”我不服氣地問:“我沒有幫你算對過嗎?”“你算錯的我比較會記得。”“悔”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每”既是“悔”字的聲符,也是這個字主要的意義來源。在甲骨文裡,“每”字可以單獨看成一蓬雜出兀長的野草,那模樣簡直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也可以解為一個看來頭上頂一叢亂草的女人(母親),那叢亂草頗有抽象的意義,象徵眾子女出自母體,也就是一個接一個,“眾所從出”的意義。看樣子:“每”字在初民社會裡還有繁衍子女的況味。然而,這是我僅見的一個對於生養眾多子女卻不帶任何祝福之義的字。相反地,從跪的女人頭上凌亂雜廁的線條看起來,這個母親對於一胎又一胎、漫無止境地生孩子這件事,是感覺不愉快、甚至厭煩的。所以打從造字之初,“悔”這種情態就已經包含了“屢屢”、“經常”甚至“總是”之意。而且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並不是甚麼愉快的經驗,我們甚至可以根據字面來斷言:“每”不是一個表達頻繁性的中性字。“每”就是重複發生令人痛苦之事的表述。而“悔”,也不是祇發生一次的自責自怨,而必得是接二連三、避之無地的過失和怨恨。“我們不回家了嗎?”張宜問。“現在不回家,等一下要後悔,哈哈哈哈!”張容高興地叫起來。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03/08/2008【懶詩】王維有一首〈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收錄在後世許多的選本當中,堪稱唐詩的典例。其中一個選本,是孩子四年級的語文補充教材。張容跟我說:“這一首要背,可是我背不起來。”“你不是甚麼都能背的嗎?”我問。“這一首就是背不起來。”他皺眉,扭曲身子,像個在扞麵板上自轉的麻花,這是孩子極其不願意面對現實的一種表現。“這是一首懶人來找懶人,準備一起吃晚飯的詩。”我說。麻花兒忽然間挺直了,站成一根油條──張容瞪直了眼:“真的嗎?”正是適合講講王維的季節。這島上初冬乍到,一時寒意隨雨侵窗,我終於能和孩子說說詩了。那就從“接輿”講起罷。“先看‘接輿’,”我指詩裡最麻煩的一個詞:“這是一個人的‘字’,算是一個人的第二個名字。這人姓陸──跟你乾爹一樣。”陸通,字接輿,大概是公元前500年、楚昭王時候的人。當時由於政治紛亂,君令無常,接輿不肯當官,便披散了頭髮,假裝發瘋,躲避朝廷的徵召。正由於此人明明是個做官的階級出身,卻不肯當官,在當時成了件希罕的事,於是人們稱他“楚狂”。接我的手指指向“五柳”:“這是另一個人,大概是接輿之後900年左右了,他叫陶淵明,祇作了81天的官,就受不了了,也隱居起來。”“為什麼他們都不喜歡做官?”“我想是懶。”我知道這答案給得很懶,但是,我希望張容記得這懶──將來他要是能體會了這懶字的好處,大體上應該是一個愉快的人。“接輿比五柳早了900年,可是,王維在寫給裴迪的詩裡卻說:接輿喝醉了跑來五柳面前唱歌,這是怎麼回事?”我的手指在這首五律的末一聯上移動。“人不可能活900年,世界上最老的動物是明蛤,比大海龜還老,可以活400年,從明朝活到現在還活。”他剛從《小牛頓》上學來的,已經向我賣弄過一次了。“所以‘接輿’喝醉了來找‘五柳’是個比喻,是誰和誰的比喻呢?”我問。張容大概明白了,說:“是王維和裴迪。”是的。在秋天,山居已經覺得出寒意,大片的林葉因暮色而顯現深暗的層次,山溪的流動之所以清晰,也是因為四下已經漸趨寂靜,祇剩下幾聲蟬鳴。王維拄柺杖,來到柴門外,等待他的老朋友裴迪過訪,即目之處有落日,而放眼輞川,這時也祇有一戶人家升起了裊裊的炊煙──是王維自己的家嗎?我們並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走到柴門外來等裴迪呢?外面不是很冷嗎?”我問。“因為裴迪遲到了。”“是的,裴迪為什麼遲到了呢?”孩子搖搖頭。“我想是裴迪自己先喝了點酒,醉了。”張容再讀了兩遍,會背了。離開我的書房之後,我聽見他跟媽媽說:“唉!又被他洗腦了!”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12.07【收】“收”是張容和張宜最不喜歡的字之一。這個偏見是因為他們從小討厭“收玩具”,“收”字意味歡樂遭追繳,自由受剝奪,愉快的時光即將被迫結束。此外,我得坦白招認:面對孩子的頑皮無計可施的時候,我仍然會出以恫嚇之語:“小心我要收拾人了!”這句話通常有效──也無須諱言,我是從我媽那兒學來的。若是從文字發展歷程上看,“收”之不算個甚麼好字,是有來歷的。“收”是形聲兼會意字,左邊的聲符兼具意義,今音讀若“糾”,糾纏繚繞也。右邊的形符“”,每解作以手持棍,與“ㄐ”字相比合,就成了“捕取”之意。在古代的經籍之中,作為“拘捕”、“拘監”之意的“收”字可以說俯拾即是:《詩經.大雅.瞻卬》:“此宜無罪,女反收之。”以繩索纏繚綑縛引伸為逮捕,甚至衍義為掩埋。《左傳.僖公卅二年》蹇叔哭師的一段就有這樣的話,蹇叔對兒子說:“(爾)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所以後來的韓愈在那首著名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就有這兩句:“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然而,一旦到了詩裡,“收”字逐漸有了益發擴充、轉折的意思而變化了──而且出人意表地變得美了!張夢機先生寫詩常令“收”字響動。我每每翻讀他的詩集,總覺得這個字跟蘇東坡和夢機的老師李漁叔有些直承的關係。隨手摭拾二例:東坡有3首“折腰體”,其中一首〈中秋作〉是這樣寫的:“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而夢機在〈宿燕子湖作──距東坡泛舟赤壁之夕九百年〉則用了下面這樣的句子:“殘虹收盡千嶂雨,涼颸吹作一湖秋。”李漁叔有句如此:“夜瓢細酌千家碧,曉鏡平收一嶼青。”,而夢機的〈郊居〉則是這麼寫的:“林坰花築屋廬好,詩卷平收山色青。”夢機詩中每觸字及“收”,也都斑斕嫵媚──如〈遐想〉:“新收蕉葉堪遮雨,舊拾榆錢好購春。”〈無題〉:“十五年來一惆悵,唯收紅豆種相思。”〈次韻再寄戎庵詩老〉:“欲收山色歸黃卷,默聽江聲換白頭。”〈觀“大陸尋奇”感作〉:“洱海平收秋後雨,秦山涼宿夜來雲。”〈書近況寄諸故人〉:“十年詩卷收花氣,一幅簾波捲樹聲。”〈孟冬述事〉:“飲澗長虹收晚雨,持杯釅茗洗吟腸。”〈記蘆溝橋〉:“樹影煙光入畫收,北京西去是蘆溝。”至於夢機的近作〈五絕三首〉之中,就有兩首妙用了此字:“月星收一甕,釀作夜班斕。望日如陰晦,持其代玉盤。”“簷鴉銜初陽,朔風搖庭草。詩意紛沓來,收之入孤抱。”詩裡面的“收”,常帶些從容不破的興味,輕盈攝入,舒卷自如,所收之物好像並沒有真地被甚麼人佔有;卻又好像十分完整地被接納、容蓄起來。不知不覺地,在我自己的詩裡,“收”字也逐漸多了起來。如〈陣風五首之三〉:“窗收十里青青樹,未及羅裳一葉身。”〈七古.石滬〉:“連心盟海收天涯,崖蒼水碧鱗光馳。”〈夜吟伴讀〉:“五十之年昏坎目,自收涼月照天真。”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告訴張容和張宜這一句:“倏雲收兮雨歇”──它出自王維的〈送神〉:“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來不言兮意不傳。作暮雨兮愁空山。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駕兮儼欲旋。倏雲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這裡的“收”當然要解釋成“散”──雲散去了;“收”字在這兒完全對反了它的本義。但是面對已經散落一地、無法收拾的玩具,此字之別義可是再也不能教給這兩個小傢伙的了!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9.01.04【戛】我的部落格來了位網友,問我“該選哪家出版社、哪個版本的辭典才好。”我的答覆是:字典並沒有適用於一般人的版本,因為沒有所謂的一般人。會查字典而感到不能滿足的時候,就去換一本較大、較厚的字典。以現況來說,會用到字典大多基於特定的目的。出版社的編輯桌上會放一本,以便查找連作者都會混淆的用字。我的一個編輯在多年前打電話糾正過我:“麻煩你以後寫稿注意一下:‘裡面’的‘裡’的部首‘衣’字要放在左邊,不要拆開來寫在上下兩邊。”為了便於我記得,她還特別囑咐我:“衣服要放旁邊喲,不要頂頭上喲!”我問她為什麼,她的答覆是:“裡”字是正寫;“裏”字是俗寫。我還要爭辯,她卻說:“你可以去查字典──我桌上就有一本,我已經查過了。”她話裡的意思多少是想替我省點事。近30年過去,我從沒想到過自己也該查一查。雖然我已經在大學裡教寫散文,講到修辭的方法,不時還得動用文字學的見解,但凡碰上了“裡”字,我一律寫成“衣服放旁邊”。近年來我也在報紙上寫些教孩子認字的專欄、出版了《認得幾個字》的書,每逢這個字,依樣寫了,從來不曾親手查找過字典。日後改用電腦,寫“裡面”、“裡頭”、“屋裡”、“車裡”……連自用的輸入介面選字都會打出這個“衣服放旁邊”的“裡”字。直到回答這網友問題的時候,我才翻了翻正中書局出版的《形音義綜合大字典》,發現字典所言與那編輯所言正好相反:“裏”才是正字,“裡”卻是俗體字。再跟孩子們說解這字的時候,我想我應該會如此說:“上衣下裳,本來就該穿在身上,放旁邊兒幹嘛?”話說另一頭,縱貫線Super Band是一個非常棒的天團,計劃祇成軍一年,從台北出發,巡迴全中國之後再回到台北。據說這個團的第一首歌〈亡命之徒〉是4位成員聯手創作的,其中李宗盛自作詞的一段裡出現了“曳然而止”的字樣,乍聽之下,以為“曳然”是個新詞兒,作“牽引貌”、“飄搖或超越的情態”,經仔細推敲而知:並不是;因為這幾個意義和“而止”連不上。那麼“曳然而止”是甚麼意思呢?是“戛然而止”的誤寫。本來一個錯別字無損於“縱貫線Super Band”天團的成就與聲名,但是由此可見,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地人云亦云似乎已經是絕大部分人用字遣詞的習慣;甚至連現當代的遊唱詩人──創作歌手──也不能自免了。其情如此:當我不明白自己說的是甚麼的時候,人們卻好像都明白我說的是甚麼,我也就跟覺得我已經明白自己說了些甚麼。“戛”這個字,在張宜那巴掌大的小字典裡就有,大字典裡的解釋更詳盡,原本指的是一種長柄的矛,矛尖分岔,略同於戟。之所以寫成這樣,是因為從“首”、從“戈”,上邊的“首”是省略的簡筆。由於是兵器,也有“考擊”、“輕打”的意思。在古語中,這個字發聲短促,大約吻合於敲擊兵刃所發出的聲音。我的朋友郭中一教授告訴我:“戛然而止”本於“戛敔”,古代雅樂終止時會擊奏一種“止樂”的樂器“敔”。進一步再去查考“敔”的形製,就會發現其形如伏虎,背上有金屬或木材的鬣狀物,唐代的孔穎達解釋《書經.益稷》中的“合止柷敔”時說:“樂之初,擊柷以作之;樂之將末,戛敔以止之。”到了唐、宋之時,白居易和蘇軾的文章裡面,就用以形容聲音,形容短音用“戛”、形容長音用“戛”,形容聲音忽然爆出而迅速停止也用“戛”。“戛”,一個在聲句中表現特出而具有收束性質的音。不過,基於對文字長期演化趨勢的理解,我相信“縱貫線Super Band”的威力強大,影響可觀,說不定就從這一首〈亡命之徒〉開始,人們發現“曳然而止”比較好寫,也能夠表達一種“在蒙昧無知的狀態中模模糊糊消失”的感覺,那麼這個“曳然而止”說不定就此完全取代了“戛然而止”,成為一個新鑄而流傳廣遠的四字成語。我們都有“不知不覺、居然用字”的時候,查字典的行為不知何時會“曳然而止”。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9.03.22【稚】我有時會感嘆孩子幼稚,孩子不是長大了嗎?怎麼還那麼幼稚呢?扭頭一想,孩子又怎麼能不幼稚呢?初生的禾苗、短尾的禽鳥組成了“稚”字。而“稚”的異體字“”或“”都從“犀”聲,這個聲符有延遲的意思──遲熟也。我們不急,成長總是一步三徘徊的。“小時候練字積下的毛病,老來會回頭找上你。”我的姑父、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有一次這麼跟我說。初聽這話覺得有趣,記下來了,卻不能體會。17年後,我為過世的父親抄了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在大殮之前放入棺木之中。一共兩萬一千多字的經文,用兩寸方圓的褚體正楷書之,原非難事。但是必須將就火化時程,我祇有5天的時間可以畢其工,祇得大致規劃了每天的進度,便沒日沒夜地振筆寫去。寫到第三天上,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明明寫的是褚遂良,毫尖落紙,無論想要怎麼控制,筆畫一流動,卻總寫成了柳公權的〈玄秘塔〉和〈皇英曲〉──那是我小學時代習字的範帖。再寫過三、兩千字,連柳也不柳了,祇覺得手中的“管城子”重可千鈞,就是不聽使喚。再一看寫出來的字,真有如初學八法之生疏窳陋,這時我才想起姑父的話來。固然道教經典裡有說:“去老反稚,可得長生”,教人不要儘顧累積智慧,喪失元神;可是不期而然且難以控制地在轉瞬之間發現自己像個蒙童一樣,堪稱“不會寫字”了,一時間的恐慌焦躁可想而知。在那個當下,我卻沒有餘裕可以稍事放鬆喘息,祇能硬頭皮、繼續寫下去,直覺一支筆看似在手、實則不在手。就這樣,直寫到最後一天,筆墨才又漸漸回過神來。每當回憶起抄經這事,我總會覺得是父親在冥冥中助我。一個臨去的靈魂,給我一次在不經意間親歷“熟後生”的鍛練──這的確是家傳的老話了──語出董其昌《畫禪室隨筆.畫旨》:“畫與字各有門庭,字可生,畫不可不熟。字須熟後生;畫須熟外熟。”在董其昌那裡,字之求其生,是要一洗“臨摹既久,全得形似”的老爛與俗套,擺落成法,自出機杼。清代書論家錢泳的看法更大膽,他認為以圓筆構形的篆書才“有義理”──也就是字形的變化能夠曲盡字義的原則;於是錢泳說:“隸書生於篆書,而實是篆書之不肖子”,而真書(楷書)又是隸書的“不肖子”、行書、草書自不待言,“其不肖,更甚於乃祖乃父。”錢泳的論證之一,就是孩童的書寫。“試以四五歲童子,令之握管,則筆筆是史籀遺文。”這話開拓了一種全新的美學思路,他比董其昌更加激進地揭櫫了二王這一大傳統之外的美學可能:回到不會寫、寫不好、寫不熟的童子筆下,可能正是中國字創發之初的美感狀態──“是其天真,本具古法”。換言之:錢泳顯然以為,應該回到隸書、碑書、楷書以前的中國書法,書家反而要以小孩子初學寫字的生稚、自然為依歸、為旨趣,也就是蘇東坡所謂的“天真爛漫是吾師”了。可嘆的是:打從那一次抄經的經驗以後,無論我再怎麼努力寫,都寫不出當時的孩子氣來。那看起來生稚得近乎粗劣的幾千個字,成了灰燼,隨父親的形骸還諸天地無名之處。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05/04/2009【背】打從我還是個小小孩子的時候起,就以為“背”這個字是得抬起下巴才說的。父親總是朝我一抬下巴、一闔眼皮:“背。”背的第一義就是熟誦之後將所誦之文一字不易地朗聲唸出。所謂的熟誦,對象不是文字,而是父親口中唸出的一連串咒語。《左傳》裡的〈鄭伯克段於鄢〉是這麼學的,〈曹劌論戰〉也是這麼學的。《公羊傳》裡的〈春王正月〉是這麼學的,〈吳子使札來聘〉也是這麼學的。《戰國策》裡的〈馮諼客孟嘗君〉是這麼學的,〈觸讋說趙太后〉也還是這麼學的。這些都算不得甚麼學問,一本《古文觀止》裡通通都收。這是先秦;漢以後大概就背了〈前/後出師表〉、〈蘭亭集序〉、〈春夜宴桃李園序〉和〈陋室銘〉,我記得他笑呵呵地說過:“能背得了這些,勉強上個小學去了吧。”我讀大學中文系本科的頭一年裡還問過他:司馬遷那麼好的文章、歐陽修那麼好的文章、蘇東坡那麼好的文章,你怎麼不趁我當年記憶力好的時候多逼我背幾篇?老人家還是那麼一抬下巴,答得妙:“我幾時逼你背過誰的文章?”他這麼一說,我再一琢磨,似才略有所悟。原來當年爺兒倆在晚餐之後杯盤狼藉的飯桌邊你一句、我一句,吟一段兒、復說一段兒的那過程,純粹就是遊戲。對於我是否要通過甚麼樣的考事、進入甚麼樣的學堂、取得甚麼樣的學位、甚至成就甚麼樣的學問──對於這整一些個遠大的理想──父親原本一無所求。背書,“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書”不就是背對書,將所誦之文朗朗唸出,一種“如歌的行板”嗎?但是父親之所以讓我“背書”,根本不是為了作甚麼“每日工夫”,而是他自己將喜歡讀誦的文章把來和我一塊兒玩樂。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寒假裡,張容的作業裡有幾項背誦的功課。其中之一是北朝匿名詩人的〈木蘭辭〉。此詩大體五言、62句,中有雜七、九言句者。我自己在大二修習文學史一科之際為了應付考試曾經背過,考後隨不復記憶。“你能背嗎?”我說:“很長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個我已經會背了。”他很愉快地說。“這是結尾,前面還有58句呢?”“我現在祇會背兔子的,寒假結束以前應該都會背了。”我當然知道他一向討厭背學校的功課。但是,他可不可以像我小時候那樣背呢?父親當年是怎麼讓我每一句讀個一兩遍就背得的呢?我想了快半個小時,忽然想通了!喔!是了──父親的用意不是要我“背得”,而是讓我透過他口中的咒語,帶我進入一個想像的世界。那咒語裡的每一個文字音節都對應一個教養劇場裡最深刻而真實的意義。於是我移坐到窗邊,雙手在胸前滾動起一個隱形的紡紗輪,努力想像我是一位壯碩而憂傷的少女,口中發出“唧唧、唧唧”的聲音。“你在幹嘛?”張容問道。“他說‘雞雞’、‘雞雞’!”張宜像是逮到了我在作惡一樣得意。“我是木蘭!”我用女腔繼續我在〈木蘭辭〉裡的角色,說:“木蘭雖然沒有小雞雞,但這卻是關鍵──‘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星洲日報/認得幾個字2008.03.02【附錄】一、希臘.中國.古典教養教養不在知識系統之內,偶爾甚至可以跟知識系統無關,教養總是來自一個值得尊重、追溯與記憶的過去,那裏有已經逝去的思考者遺留下來的、尚未經語言打磨的抽象問題。張大春“一個沒有探求的生命不值得吾人度過。”——柏拉圖《辯解篇》教養有什麼用?西元前399年,一群雅典最有教養的公民不是一樣投票判決了蘇格拉底之死嗎?教養有什麼用?西元前98年,司馬遷不就是因為拿不出幾十兩金子來自贖死罪,而受了腐刑的嗎?教養,既不能保障人成就其偉大的人格與智慧,也不能保障人成就其富貴壽考與功名,可是為什麼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卻總會在教養問題上暴露出巨大的焦慮呢?這樣的焦慮帶動了許多教養之外的事物,比方說公共制度,比方說教育品味,比方說科層文化,比方說知識產業。為了成就一種與時俱變而日新月異的知識能力,我們今天為人父母者就會想盡方法提前讓自己的孩子學器樂、學寫作、學計算、學歌舞,甚至學玩耍——這簡直匪夷所思。然而不及早而大量地將公認有用的教養內容塞給年輕人,似乎我們自己重視而錯過的美好價值便要永遠淪喪了;似乎我們自己欠缺而疏於鍛煉的重要能力便要拱手讓人了。教養於是轉變成一個焦慮核心,而且舍此無他!聽聽柏拉圖那段老掉牙的教訓罷。柏拉圖的弟子們曾經試圖有系統地將他的學說整理成一部大書,非但未能成就,還受到老師的斥責。柏拉圖在他的第七書信中這樣說:有人已經寫過,或者試著說明我的哲學探討的意義,有人聽過我的課,有人則是輾轉旁聞於他人,或者自己思索出一些內容。我得這麼說:至少我個人以為,他們根本沒有瞭解事實的真相。關於我的學說,我沒有也不會寫成一本綱要性的著作。因為這些問題不可能被歸納為格式,就像其他的問題一樣,只有在長期接觸之後,大家一起體驗和討論,它們真正的意義才會突然在心靈內點燃起來,就像由一個火花爆發出來的光,之後它自己會生長。柏拉圖所說的只是一部他不願意寫出來的書嗎?只是哲學問題嗎?我倒覺得他承襲自蘇格拉底的這個命題切切關乎人類教養的全盤態度。正因為教養不是一本書、一套固定的內容,也不只存在於人生的某一階段,更不是來自一個家庭或幾所學校,它是許多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的實際生活接觸,不斷衝擊著這個會思考的主體,並且通過與他人不斷的“體驗和討論”才得以面對的。柏拉圖的結語從未指涉“解決了”某些問題,他用的是“點燃”——一個火花照亮的比喻。我們甚至可以懷疑: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並不相信“一部完整的著述”對於教養問題會有正面的意義。因為看似完整的“一部著述”,恰恰阻斷了書本之外可能產生的“體驗和討論”。在中國,平民教育初始之際,也出現了一樣的教養觀。孔老夫子說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老彭是誰?是一個姓彭的?還是一個騎青牛出函穀關的老子和一個叫彭祖的兩人合稱?歷來聚訟紛紜,我甚至還看過說四川彭山縣江口山為彭祖故居,而彭祖是個水利工程師,在三江地區開發大量可利用江水灌溉的農田,乃至於運用導流工程,讓三江水力對撞,從而遏制洪水氾濫,保護農田云云。這未必是胡說。好了,孔夫子自比為商代的水利工程技術人員也許有他重視技術實務的深意,這一點我們只能猜想,不好做太多的附會。不過,“述而不作”是很堅決明確的。孔子在中國經術之學上有開創之功,但是他強調“述而不作”則不是謙詞,否則也不至於臨危時說出:“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第九》)“述而不作”,本來就是實論;因為孔夫子在他的教養事業裏,對自我的要求是:“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作”——發揮自得的見解——卻也恰恰是在孔子所執著於教養理想的對立面呢!在孔子的學院裏面,對“教”與“學”相互之間所重視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換言之,是不斷地“體驗和討論”。基於完全不同的動機,兩個學院傳統的奠基者對完成“一部有體系的思想著作”或者“一部自己的思想著述”的興趣,仿佛遠遠不如他們直接面對的教養實務的興趣。顯然,從一方面來看,教養的兩個主體——“教 / 學”——生命的豐富和活潑性也因此彰顯其原本不宜於“from cover to cover”地覆蓋起來的本質。這是一個古老的論理。教養不在知識系統之內,偶爾甚至可以跟知識系統無關,教養總是來自一個值得尊重、追溯與記憶的過去,那裏有已經逝去的思考者遺留下來的、尚未經語言打磨的抽象問題;或者,那裏有風聞中美好的公共生活和個人品質,值得傾慕與再現。所以柏拉圖的學院並非蠻煙自立,裏面實有多少Thales、 Pythagoras、 Parmennides、 Protagoras乃至蘇格拉底這樣的幽靈,在柏拉圖自己也變成同樣的幽靈之際,懷疑和激辯從未終止,將教養的內容繼續交付給下一代的學者去“體驗和討論”。至於孔夫子的學院,看似總在朝一個從未實際存在過的堯天舜日匍匐前進,而永無企及之時。然而只要脫離了科舉、脫離了政教、脫離了和權力體制之間相生相應的機制,“夫子之道”始終還在鞏固著人們對教養的基本信念和終極價值,那是親切地體會生活,那是不怨天尤人的信念,那是“吾不試,故藝”,那是“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那是“博學而無所成名”。“博學而無所成名”——一句帶有謔笑意味的恭維,也可以說是一句帶有恭維意味的謔笑。我這幾年交了幾個熱愛古典詩詞的朋友,打詩鐘、鬥格律、推聲譜、究源流,簡直不亦熱鬧哉。跟外人說起寫古詩來,簡直要被笑煞;但是這幾個朋友一旦劃下道兒來,人人摩拳擦掌,雞鳴雀躍,歡快如少年。每當我們運用最先進的通訊技術(如E-mail或MSN)在相互傳遞、商量詩作的時候,就會有重回課堂的滿足和憧憬之感,仿佛有一種滋潤著、活潑著日常生活的學習重新啟動了,帶領著一個又一個年逾不惑,偶或知命的中年人回到人生的春天,透過一點兒“用處”都沒有的詩,發覺竟有那麼多的字,自己從來沒有正確使用過;也發覺竟有那麼多的自然和生活經驗,是過去汲汲營營、庸庸碌碌的世俗追求中漠視而錯過了的;甚至還發覺,竟有一種令自己意外的情感驀然降臨,似乎向所未曾擁有。幾個寫詩的人中,一個最稱捷才的朋友說得好:“開始寫詩,才開始接觸了教養。”我猜想教養——尤其是冠以古典之名而被珍視、供奉著的教養——一定不只是詩而已,孔夫子雖然說“小子,何莫學夫詩?”可是他老人家面對“博學而無所成名”的謔笑之時,卻開起自己的玩笑來,說自己最得意的“專長”可能還是駕車(“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車夫配個穩婆如何?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個穩婆,專門幫人接生。蘇格拉底大約是從母親的行當那兒耳濡目染,得著了譬喻式的啟發,他總自稱其求知的方法是“助產術”,並強調:“我不是智者,不會傳授知識,但是能幫助人產生知識。”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那句名言也很實在:“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麼也不知道。”孔夫子不也是這麼說的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當然,身為值得尊重、追溯與記憶的歷史的一部分,這些先驅的教養者必然也會暴露出教養內容本身的限制和困惑。當有人太重視“清醒的生活”的時候,便會憂心來自模仿的藝術將要使人脫離計算與紀律,像柏拉圖這樣的教養者就會聲嘶力竭地捍衛他心目中的德行與理性,而劃清了教養的疆域——操場和教室裏都找不著詩、繪畫以及悲劇。也許我們該因此而慶倖這位希臘學院的開山祖師並未真正實踐他的理想國。類似的限制也出現在孔夫子的學院裏。當他說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的時候,你不但會因為身為女人而感覺不平,只要不是位居權力結構頂尖之人,恐怕都難免於有一點兒義憤——的確!我們這些奴僕一般的大眾小人對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大人物是有些情結,然而,“難養”二字是在嘲罵我們嗎?教養者也總是需要更多的領教。越是從古典中汲取而來的教養,就越是會出現與後世實際人生的時差,我們受教者一方面明知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准”的綱領,卻仍然試圖在每一點滴的教養過程中抱持“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的守則。好像確立永恆的價值這件事是搞教養的時候分毫厘發不可錯失的。現在更要命的思考邏輯是:如果教養不夠,就會喪失競爭力!然而,教養的需要會自動展現。我跟我七歲的兒子說:“你現在可以開始學一點兒古詩,這是很好玩的教養。”他的答復是:“我好玩的東西很多,現在真的不需要這個教養。”他說得對。他比我懂教養。二、作文十問1. 作文應該「考」嗎?答:我在唸高中的時代,見識過一個大學聯考的作文試題:「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此語源出曾國藩,考後輿論大致認為「略見難度,但是十分具有鑑別學生程度的能力」。還有一個外交人員特考的作文題:「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 使於四方,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為? 」(語出《論語.子路》)意思是說人的才學貴在能致用,題文也切合外交專業的志業所需,並不冷僻。試問,這樣的題目要是在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之中考出來,出題試官豈不要丟飯碗?一個能虛心累積的文化不怕考任何東西,祇有急功近利到不能好奇求知的地步,才會問:「為什麼要考這個?」「為什麼要考那個?」對於考作文有焦慮的人或許應該反像思考:其所焦慮者或許不是寫作的形式,而是「說話」,祇有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的人才不能面對寫作文這件事。考,不是問題。2. 認字的多寡對作文有差別嗎?答:有的。不過不祇如此;認字的深淺更切切關乎作文的能力。我們的教育體系一向訂有識字程度的量化標準,小學低、中、高年級乃至於國中、高中學生應該認得多少個字,似乎各有定量。然而,幾乎沒有任何正式教材輔助學生理解字源、語彙、形音義構造變遷的種種原理。換言之,學生從一翻開書、拿起筆,就是死寫死記,到頭來,異稟者勝,熟練者佳。但是人們終其一生根本不能認得幾個字本身之所以構其形、得其音、成其義的故事。也正因為識字淺薄,用語俗濫,寫起文章來,當然不免人云亦云了。3. 作文裡多用成語會比較好嗎?答:成語的沿習,不應該以多用少用為標準,而是以當用不當用為標準。寫作文的人如果是為了「精簡文字」、「渲染典雅」、「類比故事」甚至刻意「遊戲諧仿」,這都是有動機、有目標地使用成語, 自無不可。使用成語的訣竅就是「常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用得勉強,一如東施效顰,反而弄巧成拙。4.孩子寫作文前可以給他們什麼練習?答:說話。父母跟孩子們說話是天經地義的事。由於言人人殊,沒有可資比長較短的標準;但是總地說來:如果父母想要幫助孩子、使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少些痛苦、多些愉悅,而且從很小的時候就能體會「準確表達思維、感受」的重要性,就不得不經常地跟孩子們進行廣泛的對話。讓他們盡可能不要暴露在惡質談話內容的環境之中(如觀看電視政論與八卦節目)。5. 您個人幾歲開始寫作文的「啟蒙」?答:小學二年級給《國語日報》寫〈我最喜歡的水果〉。問:聽說您小學到中學時候都有寫作文參加徵文活動,請問參加徵文真的有益作文嗎?答:據說:徵文,是為了鼓勵;一般的假設是:得到鼓勵的人會更加有興趣。但是得不到鼓勵的人(數量更多)會不會因而退縮而厭惡寫作文呢?這是要多想想的。徵文乃是為限量發表而設計的活動,不是直接為普及作文教育而設計的活動。我的體會是:學校、社區或者地方教育行政單位以及關心語文養成教育的媒體應該把「徵文」拆解成更多樣的發表活動。以丹麥、北德地區的戲劇學校為例:他們每年舉辦大行的巡迴戲劇節,學生參與、包辦一切節內活動(甚至包括飲食、園藝、環境管理)。把「發表」的意義擴散到全面的語文溝通、創意分享和公共服務之中,學生經由長期的浸潤,經由表演活動的各個語文接觸層面,不祇是學會了寫一種作文,而是學會了幾十種功能不同的書面寫作,其中當然包括了情節天馬行空的虛構的故事、節目單上的廣告文案以迄於社區公園場地申請書。7. 對您個人而言,對寫作文最有幫助的事情是什麼?答:選擇性地閱讀以及造句練習。名家名作似乎是人人有機會接觸的,毋須我多費唇舌介紹。造句練習則是很值得有心的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從事的遊戲。父母可以讓孩子把一句話鋪衍成三句話、五句話、八句話;也可以請孩子將一大段話濃縮成幾句話甚至一句話來表達。老師更可以在作文課上要求孩子用五十個字、一百個字甚或三百個字來發揮一個題目,也可以將現成的一篇名家名作縮寫成幾十個字、甚至幾句話。能夠長短自如地操控語言,才能夠掌握精鍊的文字。8 對您個人而言,對寫作文最有傷害的事情是什麼?答: 不經思索地說話,以及經常聽那些不經思索而發表的談話。9. 寫作文最痛苦的是構思,請問您有什麼建議?答:「構思」不是發明,而是根據已有的寥寥數語,鋪墊出寫文章的人自己的感情和見識。一個題目出現在眼前,它的每一個字與另一個字有著各式各樣的關連。我們往往會從題目中的關鍵字著眼。比方說前文提到的「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風俗明明是長時間裡多數人形成的共識,為什麼會維繫於「一、二人」的心態或意志呢?那麼,這「一、二人」想必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的人。應題作文者自然得舉出他所見所聞、所知所識之人,來印證這個論述。以「一、二人」而能形成長時間多數人的共識,那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再或者,當大多數人長時間都服膺於「一、二人」心之所嚮,這會不會是一個百花齊放、諸子爭鳴的時代呢?又或者:當「一、二人」對於長時間大多數人的共識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的時候,這「一、二人」是不是應該比大多數人更加臨淵履薄、 戒慎恐懼呢?更或者:「一、二人」心之所嚮,會不會也是由於更古老悠久的風俗所影響而形成的呢?10. 如果面對一個害怕作文的人,您會給他什麼建議?答:不怕!不怕!沒有人能檢查你的思想,在自己的作文裡,你本來就可以「胡說八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泥鸽靶
泥鸽靶-2
泥鸽靶-3
泥鸽靶-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泥鸽靶-华尔街金融实录
泥鸽靶-华尔街金融实录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