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立即着手部署街亭保卫战。参军马谡请缨守街亭,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马谡以熟读兵书自夸,说:“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并立下军令状。因马谡曾献“攻心计”服南人,又献反间计使司马懿被削职,诸葛以其有智,乃任他为守街亭主将,又派富有战争实践经验的王平为副将,再三叮嘱要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诸葛亮恐二人有失,又派高翔驻守列柳城为援。同时,唤大将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总守汉中咽喉。诸葛亮的部署,可说是十分到家,无可非议,唯一错误是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他违背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嘱,只知死啃兵书的片言只语: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当时的形势,来犯的敌将、街亭的地形都不考虑。王平苦谏,再三重申诸葛亮“下寨必当要道”之嘱,认为: “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马谡不听,坚持上山屯军,王平指出,若“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再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马谡仍置之不理,自行其是,结果如王平所料,司马懿大军一至,即断其汲水之道,蜀军不战自乱,不听马谡指挥。魏军轻易地夺取了街亭。 空城弄险,智退大军 街亭失守,蜀军处境极危。司马懿曾预料夺取街亭后蜀军的去向:“亮若知吾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去也。彼若回动,晋提兵于小路击之,可得全胜,若不归时,吾即将诸处小路,尽皆垒断,俱以兵守之。一月无粮,蜀兵皆饿死,亮必被吾擒矣。” 正如司马懿所料,蜀军唯一生路只有撤回汉中,诸葛亮一知街亭、列柳城尽失,跌足长叹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立即遣兵派将部署撤军。 当各路兵马刚分拨完毕,忽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因此,众官尽皆失色。只有诸葛亮不慌不忙,大摆空城计,渡过了难关。在一座空城面前,率领十五万大军的司马懿为何不敢进,反而急退呢?这是因司马懿认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诸葛亮也知司马懿知己“平生谨慎,必不弄险”,所以一反“生平谨慎”,来个“弄险”,故引起司马懿大疑,不敢贸然进城。诸葛亮摆空城计,也出于形势所迫,正如他所说:“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以兵二千五百不可能与敌大军十五万战,如弃城而逃,必不能远遁,定为司马懿所擒。处此既不能战又不能逃脱的绝境,诸葛亮除摆空城计外,别无他法,当诸葛亮败局已定几乎被擒的时候,谁又料到用一空城计而能退敌军十五万?后来司马懿知是诸葛亮摆空城计后,仰天长叹说:“吾不如孔明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斗智之战,给军事学和军事艺术都添加了新的内容。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的一个著名论断,是战争胜败的一条 重要规律。如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对敌情毫不了解,曹操粮将断他却无所知,当许攸截获操催粮书知操将断粮,建议“两路击之”,绍反疑是操的诡计,拒之不用;后许攸被迫投操,向操报告绍军内部情况,授以“劫乌巢粮”之计,操一弄清敌情,即亲往烧乌巢之粮,敌军无粮大乱,操趁机出击,大胜袁军。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对敌情摸不清,反而屡得假情报,因而屡中周瑜智计;周瑜则因了解敌情,故能指挥如意,使敌军陷入火海之中。在彝陵之战中,刘备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自夸“朕用兵老矣,反不如一黄口孺子”。 陆逊则“知彼”如指掌,因而能使刘备按着自己的指挥棒行事,最后用一把火几乎把蜀军烧光。这三大战役都是在一方“知彼知己”,一方不知彼知己的情况下进行的。“知彼知已”的,当然“百战不殆”,但是,当彼此都“知彼知己”的时候,战争则变化万千,谁胜谁败则很难预料,胜负往往决定于一时决策的正确与否。街亭之战,司马懿是“知彼知己”的,他料诸葛亮必从街亭出兵以取郿城,故决定取街亭以扼其咽喉,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诸葛亮也是“知彼知己”的,他原料曹真无备,故由街亭取郿城,后知司马懿来战,料其必取街亭,于是立即部署街亭保卫战。不论从战略或战术方面看,诸葛亮的决策也是正确的。所以说街亭之战,司马懿和诸葛亮都“知彼知己”,彼此决策都无误,而街亭失守,是由于诸葛亮用人失当,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摆“空城计”能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并非因司马懿不知彼,他对诸葛亮是了解的:“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诸葛亮能用“空城计”,不只因知司马懿也是一个秉性谨慎而多疑的人,也料司马懿能知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因而偏“弄险”,这种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的计策,就非司马懿所能料,故取得成功。毛宗岗说:“知己,而不知彼之亦足以知已,则不得谓之知己;知彼而不知彼亦料我之知彼,则不得谓之知彼。” (第一 百十一回回评)这是说,知己而能料彼亦知己,知彼而能知彼亦料我知彼,这才是真正的“知彼知己”。这是对孙子“知彼知己”的新注,也是对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之战的概括。而只有真正的“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如司马懿因能料孟达与诸葛亮必暗通,也知诸葛亮能料其所行,故能急下新城;诸葛亮也知司马懿能料己,而他也能料彼,始能摆空城计“弹琴退仲达”。 所以说诸葛亮、司马懿斗智之战丰富和发展了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 3.比才斗智:邓艾姜维较输赢 姜维和邓艾较量时,两人都得孙子兵法之妙:或“近而示之远”,或“远而示之近”,或“强而避之”,或“亲而离之”,以达到“攻其无备,出其无意”的目的(《孙子兵法·计篇》)。《三国演义》写二人斗才比智,确是各有巧妙—— 虚张声势,你来我往 姜维三伐中原,大败王经,进军狄道城,邓艾来援,虚设旗鼓吓退姜维。 姜维退兵屯于钟提,邓艾与陈泰屯兵于雍、凉等处。陈泰设席与邓艾作贺说: “姜维夜遁,其力已竭,不敢再出。”艾笑说“吾料蜀兵必出有五:蜀兵虽 退,终有乘胜之势:吾兵终有弱败之实:其必出一也。蜀兵皆是孔明教演,精锐之兵,容易调遣;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其必出二也,蜀人又以船行,吾军皆在旱地,劳逸不同:其必出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皆是守战之地;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把守;蜀兵合为一处而未,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若蜀兵自南安、陇西,则可取羌人之谷为食;若出祁山,则有麦可就食:其必出五也。”于是在各处隘口,皆设营寨,以防不测。果不出邓艾所料。姜维也同样认为魏军有“五不利”、蜀军有“五利”,故攻魏有“五可胜”,彼此所见皆同,因都是从彼此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之故。姜维引兵杀奔祁山,见魏兵已立下九个寨棚,势如长蛇,首尾相顾,知魏人早有准备,料邓艾必在此。于是派将在此虚张声势,暗自提大军去取南安。邓艾见蜀兵连日不来搦战,一日五番哨兵出寨,或十里或十五里去而回。艾凭高视毕,慌入帐与陈泰说:“姜维不在此间,必取董亭袭南安去了。出寨哨马只是这几匹,更换衣甲,往来哨探,其马皆困乏,主将必无能者。”乃派陈泰攻破敌寨后,再拦击蜀军,自己侧引军先赴南安埋伏。结果,在邓艾、陈泰前后夹击下,姜维大败,逃回汉中。这次战役,邓艾料姜维“五必出”之由,姜维亦料攻魏有“五可胜”之理,彼此不谋而合,而邓艾料姜维出则出,姜维料攻魏胜却不胜,这是因姜维之料为邓艾所先料,艾早有防御,使姜维不能充分利用其“五可胜”的条件。姜维见敌已有准备,乃避强击弱,采取“远而示之近”之法,在祁山虚张声势而实取南安。深谙兵法的邓艾,已看出其虚实之计,乃就其计而破之。 姜维六伐中原,与邓艾在祁山斗阵,邓艾另生一计:自己暗引军袭祁山之后,却令人下战书搦姜维来日斗阵法。邓艾不全知“八阵”之法,刚斗阵大败,何以又约斗阵?姜维已知其有诈,批回书去讫,对诸将说:“吾受武侯所传密书,此阵变法共三百六十五样,按周天之数,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但中间必有诈谋,公等知之乎?”廖化说:“此必赚吾斗阵法,却引一军袭我后也。”维笑说:“正合我意”,即令张翼、廖化引一万兵去后埋伏。邓艾声东击西,结果反中埋伏,被张翼、廖化两军夹击,魏兵大败。艾舍命突出,身被四箭。司马望斗阵也大败逃回。二人商议退兵之策。 望说:“近日蜀主刘禅,宠幸中贵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可用反间计召回姜维,此危可解。”邓艾便派“间谍”资金珠宝,迳到成都结连黄皓,布散流言,说姜维怨望天子,不久投魏,于是成都人人所说皆同。黄皓奏知后主,即遣人星夜宣姜维回朝。邓艾战不胜姜维,却用“亲而离之”之法退了蜀师。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邓艾和姜维都善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且运用之巧,各有其妙。 姜维八伐中原,不从祁山而从洮阳出兵。哨探来报,司马望对邓艾说:“姜维多计,莫非虚取洮阳而实来取祁山乎?”邓艾说:今姜维真出沈阳也。“向者姜维累出吾有粮之地,今沈阳无粮,维必料吾只守祁山,不守洮阳,故径取洮阳;如得此城,屯粮积草,结连羌人,以图久计耳”。乃尽撤祁山之兵,与司马望分兵两路,分别埋伏于洮阳城内外。蜀兵一到,司马望和邓艾内外夹攻,重创蜀军。姜维知魏兵尽在此处,乃暗派张翼引一军取祁山,他则引兵搦邓艾交战。次日又引兵搦战,邓艾按兵不动。姜维令军士辱骂,邓艾寻思:“蜀人被吾大杀一阵,全然不退,必分兵去袭祁山也。”乃着邓忠守城,已则领兵去救祁山。是夜二更,姜维听得寨外喊声震地,鼓角喧天,人报邓艾引精兵夜战。诸将欲出,姜维止之。因邓艾日间按兵不动,夜间却求战,姜维料其虚作夜战,实是乘势去救祁山,便引三千军来助张翼。正当张翼被邓艾打败,被隔在山后,无路可逃,惊慌之间,忽听得喊声大震,鼓角喧天,只见魏兵纷纷倒退。左右报说:“大将军姜伯约杀到!”翼乘势驱兵相应。 两下夹攻,杀败魏军。邓艾折了一阵,急退上祁山不出,姜维令兵四面围攻。 后因后主情谗,拟派人代姜维,令姜维班师。姜维为避祸,便屯兵沓中,以图后计。蜀之伐魏自此告终,魏之伐蜀从此开始。 邓艾和姜维斗智之战,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应变之才。因为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们不能老是抱着花岗岩脑袋去思索,而是要有应变的才智,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形势,不然就会到处碰壁,甚至遭受失败。特别是在战争中,应变之才尤为重要。如果双方都有应变之才,这就看谁料得准和抢先一步,捷者胜,迟者败。邓艾和姜维斗智之战便是如此。如前面所述姜维三伐中原之战,他根据当时形势预料蜀军有“五可胜”,因而决定出兵祁山。可是,战争不是由一方所摆布,而是由双方共同策划,你有新策我有对策,邓艾早料到蜀军有“五必出”,故预为防御。姜维出兵一知敌人有准备,立即改变作战方案:在祁山虚张声势,暗提兵取南安。但邓艾并不因料中姜维出兵而盲目乐观,他是步步为营,处处细察,当他见蜀军不来搦战,只派一些哨探往来侦察,而其马皆困乏,因而知“主将必无能者”,故料姜维必不在此而是往袭南安,便派兵虚攻蜀军,自己则急引军赴南安埋伏,终大败姜维。彼此所料都准确,都善于随机应变,而邓艾之所以胜,是因姜维的行动早为其所料。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变化,不可能尽知,所以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邓艾又何能料事皆中,何况姜维也是智者,两人是才均力敌,如果谁在某个环节上有所忽略或疏漏,就易被发觉而遭到挫折。姜维六伐中原,邓艾之所以败,是因姜维从邓艾刚斗阵败又约他再斗阵中,引起他思考:他熟悉阵法,邓艾何以敢“班门弄斧”?故料邓艾明是斗阵,暗是袭祁山之后,乃伏兵大败之。姜维八伐中原,彼此应变之才更出奇翻新:邓艾料姜维必出洮阳,早就分兵两路埋伏,姜维行军果如其所料,便中伏受重创。但蜀军全然不退,姜维次日又来搦战,邓艾便料其“必分兵去袭祁山”,乃按兵不动,在夜虚张声势引兵出战,以乘势救祁山;姜维从其日间不战夜间出战中,已知其在此是虚攻实是去救祁山,乃制止诸将出战,引兵来救祁山的蜀军,前后夹攻大败邓艾。由此可见,邓艾与姜维斗智之战,胜者的共同之点是:既准确地估计形势,又有应变之才,且智在敌先。这不仅战争如此,凡一切竞争也如此! 4.棋逢对手:羊祜陆抗两交欢 读到《三国演义》的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即关于羊祜和陆抗边境交欢的故事,确是“令人气定神闲,耳目顿易,直觉险道化为康庄,兵气销为日月。” (毛宗岗话)以往各回,写两军对峙,尽智竭力,以决生死, 而这回却写羊、陆两军互以德相报,彼此馈酒赠药,宛如良朋相处,真梦想不到之奇文。 镇东将军陆抗奉吴主孙皓之命屯兵江口,以图襄阳。陆抗是陆逊的次子,足智多谋,颇有乃父之风。是时,晋已火蜀,其势已非昔比,伐晋亦非其时,故他主张保境安民为上计,乃在江口按兵不动,晋国名将羊枯奉其主之命镇守襄阳,俟吴国内部有变,趁势灭之;他因江口守将是陆抗,也不敢轻举妄动。他在边境,先以德服吴人:吴人有降而去者,皆听之。减戍逻之卒,用以垦田八百余顷。其初到时,军无百日之粮,及至未年,军有十年之积,使军民丰衣足食,甚得民心。祜在军,常着轻裘,系宽带,不披铠甲,帐前侍卫者不过十余人。 羊祜以德服人,深得人心 一日,部将入帐禀祜说:“哨马来报,吴兵皆懈怠,可乘其无备而袭之,必获大胜。”祜笑说:“汝众人小觑陆抗耶?此人足智多谋,日前吴主命之攻拔西陵,斩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吾救之不及。此人为将,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内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此取败之道也。”一日,羊祜引诸将打猎,正值陆抗亦出猎。羊祜下令:“我军不许过界。”诸将得令,止于晋地打围,不犯吴境。陆抗望见,叹说:“羊将军有纪律,不可犯也。”日晚各退。祜归至军中,察问所得禽兽,被吴人先射伤者皆送还。吴人皆悦,来报陆抗,抗召来人入,问道:“汝主帅能饮否?”来人答说:“必得佳酿,则饮之。”抗笑说:“吾有斗酒,藏之久矣。今付汝持去,拜上都督:此酒陆某亲酿自饮者,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猎之情。”来人回见羊祜,以抗所问并奉酒事,一一陈告。祜笑说,“彼亦知吾能饮乎?”遂命开壶取饮。部将陈元说:“其中恐有奸诈,都督且宜慢饮。”祜笑说:“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虑。”竟倾壶饮之。自是使人通问,常相往来。一日,抗遣人候祜。祜问:“陆将军安否?”来人说:“主帅卧病数日未出。”祜说:“料彼之病,与我相同,吾已合成熟药在此,可送与服之。”来人持药回见抗。 众将说:“羊祜乃是吾敌也,此药必非良药。”抗说:“岂有酖人羊叔子者哉!汝众人勿疑。”遂服之。次日病愈,众将皆拜贺。抗说:“彼专以德,我专以暴,是彼将不战而服我也。今宜各保疆界而已,无求细利。” 善用兵者不轻言战 上述故事,基本上符合史实,详见《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羊祜、陆抗都是儒将,他俩都足智多谋,彼此都互相敬畏,故在边境对峙时都不敢轻举妄动。羊祜曾领教过陆抗的厉害,因此部将来报“吴兵懈怠”,建议“乘其无备而击之”时,羊祜不同意。陆抗是名将,岂 有保卫边疆而让士卒“懈怠”,显然是诱敌之计。羊祜也是名将,当然不会中陆抗之计。所以他告诫说:“此人为将,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内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此取败之道也。”凡是善于用兵的,不轻易言战,不打无把握之仗,总是伺机有可胜始战,羊祜如此,陆抗也如此。当时蜀国已亡,只剩下吴国,且已国穷民困,不可能向北进军,故陆抗按兵不动,以保境安民。而羊祜施德于吴民,与陆抗在边境交欢,是有其深谋远见的,是服从于其战略目的,并非是为使彼此相安无事而已。三国鼎立近半个世纪,为什么谁也不能征服谁?其中一个最重的原因是:民心归附,将士效命。所以,曹操、曹丕不能东下江东西取西川,刘庸,人民困苦,将士想效命也无从用其力。 得民者昌,失民者亡 羊祜是晋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是懂得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教训的,深知“得人心者昌,夫人心者亡”这个真理的。故他镇守襄阳后,一方面加强屯田,使军民丰衣足食,取得军民的支持;一方面施德于吴民,送药于吴将以结其心,这其实是为瓦解吴国民心将心,也就是“攻心”之战,是其征服吴国最高明的战略思想。陆抗也深知羊祜用心,故说:“彼专以德,我专以暴,是彼将不战而服我也。”这是陆抗忧国之言。羊祜施德于吴民,而吴主孙皓对吴民暴虐日甚,其后来被晋所灭是意料中事。羊祜虽因病逝不及伐吴,但其施德于吴人的战略思想,为其推荐的杜豫所继承,因而使吴人纷纷不战而降。 由此可见,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要争人心的支持,其次不求侥幸取胜,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不仅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也是取得其他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三、伺 机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计篇》)又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战之可胜。” (《孙子兵法·形篇》)《三国演义》的重大战役都体现了这些战略思想。 由于战争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善于用兵的将帅都表现得十分慎重,不轻言战,能胜始战。凡胜者都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伺机以歼敌人。 《三国演义》描绘的最大战役有五,即官渡、赤壁、彝陵三次战役和魏灭蜀、晋平吴两次战役,这五大战役决定了三国的兴亡和晋的一统天下。官渡之战,是曹操、袁绍争霸之战,最后操胜袁败,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盟打败曹操,三分鼎足之势形成,彝陵之战,吴胜蜀败,蜀国从其强盛的巅峰开始跌落下来,最后被魏所灭。这时,晋已代魏,剩下的吴国已势孤力穷,逃避不了其灭亡的命运。由于五大战役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认真探讨其胜败之由,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这五大战役总的共同之点,其胜者都是善于伺机出击。曹、袁在官渡初战,各有胜负,双方都在慎重考虑如何击败对方,都不敢轻举妄动。曹操坚守两月,粮尽拟撤退,因听荀彧之策便坚守待变,及悉袁军虚实,乃夜烧乌巢粮,袁军无粮大乱,曹军乘机总攻,大破袁军。赤壁之战,周瑜在孔明参谋之下,为准备火攻采取了种种计谋和措施,当万事皆备又得东风,便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彝陵之战,陆逊先是战略退却,后坚守伺机歼敌,刘备一屯军千林阴密之处,立即发动火攻,烧得蜀军几乎全军履灭。邓艾偷渡阴平,表面看来虽说是“造最险之谋,经最险之地”,其实是“造最安全之谋,经最安全之地。”这是一大好战机,故邓艾抓住不放,纵使翻山越岭,历尽艰险,也毫不退却,终于渡过阴平直捣成都。晋征吴之战,曾几经反复:羊祜曾要求伐吴,晋帝司马炎以时机未成熟而不采纳;后杜预代羊祜任都督,上表陈述吴可伐之利,指出战机不可失,司马炎听杜预之策,终于一举平吴。 从负者失败的原因看,曹操赤壁之败,刘备彝陵之失,都主要由于骄傲自满:曹操统一了北方又破马超,志满意得,对刘备、孙权的力量估计不足,刘备则看不起敌方年青统帅陆逊,致掉以轻心。骄兵必败,信然。袁绍官渡被破,是因其好谋无断,疑其所不当疑,决其所不当决。蜀亡,主要是刘禅昏庸无能。吴灭,则由于孙皓暴虐之故。 五大战役其策略战术有同也有异。盲操烧乌巢和邓艾偷渡阴平,都是偷袭,但操在夜间,伪装敌军,以急行军当夜到达乌巢,使敌人不及防备;邓艾却是斩荆披棘行军七百里,夜以继日达二十余日,却是行于无人之地,一暗渡阴平,兵则如重霄而降,使敌人措手不及。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同是用火攻,官渡是在陆地烧粮,赤壁是在江上烧船,彝陵是在林间烧营,晋平吴之战,则军事、政治并用,使敌国军心人心瓦解,纷纷不战而降。五大战役,胜者当其发起反攻宛如狮子搏兔都用全力,既猛且速,使敌军全线崩溃,兵败如山倒,狼狈不堪:袁绍七十余万大军只剩下八百余骑逃回河北,曹操出尽“三笑洋相”、九死一生才脱身北归,刘备只以身免逃归白帝城,刘禅、孙皓先后舆榇出降。 下面对五大战役做具体的评述。 1.坚守待变:曾操破袁绍 在官渡决战前夕,双方谋士都对彼此有利、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自己的战略方针。谋士沮授对袁绍献计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及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坚守。 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智者所见皆同,谋士荀攸向曹操出谋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 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优矣。”对待这正确的决策,袁绍和曹操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袁绍听沮授的计谋后,却认为是慢其军心,将沮授锁禁军中;曹操听苟攸的计策后说,“此言正合我意。” 抓住战机,使劣势变优势 袁绍和曹操都想速战速决,但战争是千变万化的,不能都如人愿,两军经过较量,各有小胜负,彼此都不能急战取胜;从急战变成战略坚持。但这一形势对袁绍有利而对曹操不利。经过一月相持,曹操兵少粮缺,士率疲乏,且豫州各郡受袁绍的招降,官员多有叛变,后方很不安定;而袁绍的兵多粮足,后方稳固,如果袁绍能抓住战机,是可以打败曹操的。可是,好谋无断的袁绍计不及此。而曹操却能抓住战机,使劣势变成优势,终于大破袁军。 曹操原来的决策也是错误的。他因兵疲粮缺,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不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彧回书指出他退回许昌的错误,提出了“伺机待敌变”的正确决策说:“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 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如果曹操不用荀彧之策而退回许昌,袁绍乘势追击必打败曹操。后来曹操也承认没有荀彧之谋必败无疑。荀彧虽纠正了曹操退兵固许昌的错误,但如何“用奇”仍要靠曹操独出心裁,且“情见势竭,必将有变”,不只是对袁军方面如此,曹军方面又何尝不如此,问题是谁能看出对方之“变”,及时抓住战机,出奇制胜。曹操因军粮告竭,急发使赉书往许昌催粮,不料被袁绍谋士许攸截获,许攸便来见袁绍献计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曹操方面出现的“变”已明显,许攸之计不失为“奇”,但袁绍既看不到其“变”,也不用许攸之“奇”,反认为”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因而失去了大好战机。后许攸因被袁绍所迫而投曹操,并献计说:“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许攸提供的袁军虚实,曹操按照荀彧所说的:“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及时抓住袁军之“变”,用许攸之“奇”,当机立断,亲往烧乌巢粮。这一消息传开,袁军 军心动摇,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歼敌八万余人。袁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骑逃回河北。这次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2.万事皆备:周瑜烧赤壁 曹操统一北方后,就着手准备南征。他的战略计划是,首先占据荆州,向东顺流而下,从侧面打击东吴,再西向夺取富饶的益州,以统一天下。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七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下,袭击荆州。据《三国志·魏书·贾翊传》记载:刘琮以荆州降操后,谋士贾翊向曹操建议,利用荆州的丰富资源,休养军民,巩固新占地区,则可不兴师劳众迫使东吴投降。曹操固轻易取得荆州,得降军八万余人,兵力增至二十多万,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没有采纳贾诩的建议。曹操决定乘胜进兵江东,送一檄文给孙权说,“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进行恐吓,以迫使孙权不战而降。 骄兵轻敌必败 在敌人的强大声势下,东吴内部是战是和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抗战,有的主张投降。主张投降的是因只从表面上看见曹军的强大,周瑜却从本质上看到曹军外强中干的弱点。他向孙权指出曹操此来多犯兵家之忌说:“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周瑜在孔明的启迪下,还针对孙权因操军号称百万而心疑惊,指出;“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夫以久病之卒。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畏也。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周瑜的正确的敌情分析和战略决策,终于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 有了正确的战略决策,还要有正确战术措施,才可战胜敌人,在孔明的协助下,周瑜使尽了种种计谋,做了周密的部署:而在战胜敌人的条件未具备以前,决不轻易出战。周瑜先是通过“蒋干偷书”,使曹操斩了其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接着用黄盖的苦肉计和阚泽献假降书骗了曹操;同时利用蔡中、蔡和的假投降,将计就计使他两人为之传递假情报,使曹操不断上当。 为了能把敌船一起烧光,又使庞统献了连环计。 火烧赤壁,大破曹军 这时,“万事皆备,只欠东风”。东风一起,周瑜大军立即出动,首先是黄盖二十只船驶向曹军水寨,是时东风大作,船快如飞。操知是黄盖船只,笑说:“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讵料前船忽然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急如箭发,撞入水寨,曹操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操军烧死淹死的无数,余下的冒烟突火,四散奔逃。曹操被众将救下般,仓惶率残部由陆路经华容向江陵撤退,孙、刘联军水陆并进,一直追击到南郡。从此,三国鼎立之势开始形成。 初,曹操以泰山压顶之势直下江南,但周瑜等不为曹军一时强大所吓倒,做出了正确的形势分析和战略决策,且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当万事皆备,东风一起时,火烧赤壁,乘势勇猛出击,大破曹军,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3.伺机出击:陆逊败刘备 在历史上,彝陵之战,陆逊确是打得很漂亮。开始,刘备屡战屡胜,锐气甚盛,陆逊便避其锐气,大胆进行战略退却,撤出高山地带,把难以展开兵力的五、六百里的崇山峻岭让给了蜀军。当陆逊占据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夷道和猇亭一线后,转入战略防御,阻止蜀军前进。刘备求战不得,因天气炎热,乃把诸寨皆移于林阴密之处。于是陆逊立即进行战略反击,用一把火儿几乎把蜀军烧光。《三国演义》对这次战役有很生动的、形象的描写。 骄兵轻敌者必败 章武元年秋八月,刘备兴师伐吴,连胜十余阵,东吴上下震惊。孙权乃拜陆逊为大都督,令其出师迎敌。虢亭守将韩当、周泰知道大惊说:“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比及逊至,众皆不眼。周泰说:“目今安东将军孙桓,乃主上之侄,现困于彝陵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请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孙桓,以安主上之心。”陆逊拒绝了这种分散兵力的做法,说:“我素知安东将军深得军心,必能坚守,不必救之。待我破蜀后,彼自出矣。”众皆暗笑而退。陆逊传下号令,教众将各处关防,守把隘口,不许轻动。 这时,刘备自虢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这种处处结营的部署,不可能集中兵力以求速决。特别是刘备因胜利冲昏了头脑,对青年儒将陆逊毫不放在眼里马良提醒他说:“陆逊之才,不亚周郎,未可轻敌。”刘备轻蔑他说:“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遂率领前军,攻打诸关津隘口。 一把火烧平蜀营 韩当想出战,陆逊制止说:“刘备率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观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旷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移屯山林树木间,吾当以奇计胜之。”两军从正月到六月相持不决。陆逊坚持不出,破坏了刘备急于求胜的计划,且迫使刘备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行军,这时,江南六月,天气炎热,蜀军屯于赤火之中取水不便,刘务遂令各营,皆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 知蜀军移营就凉后,陆逊大喜,立即部署战略反攻。他先派一部分兵力进行试探性进攻,弄清了蜀军的虚实,便命令士兵在夜间各执一把茅草,顺风放火烧蜀寨,蜀军大乱,四十座蜀军营寨迅波攻破,蜀军大部死伤和溃散。 吴军遮天盖地追击,刘备令各军士尽脱袍铠,塞道而焚,以阻追兵,才能逃人白帝城。 4.趁敌不备:邓艾捣成都 姜维扼守剑阁,钟会受阻不能前进,正议退兵。邓艾探知阴平无兵把守,路途虽险,却是最安全之地,乃向钟会献计:“可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 Page 103----------------------- 德阳亭,用奇兵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乘虚就取剑阁可获全功。” 这是“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的一条妙计,也是个大好战机。钟会听了邓艾的计之后虚应之说:”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等候捷音!”话虽如此说,心里却笑其不智。他背后对人说: “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邓艾回到本寨,即聚众将于帐下问道: “我今欲乘虚往取成都,与汝等立功名于不朽,汝等肯从乎?”诸将应说:“愿遵军令,万死不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邓艾乃先令子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岭峻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马不堪行,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说:“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费前劳,因此哭泣。”艾说:“吾军至此,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说:“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撵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登。至江油,蜀守将马邈降。艾自驱兵至涪城。城内官吏军民疑从天降,尽皆投降。蜀卫将军诸葛瞻在绵竹列阵待艾。艾遣子邓忠与师纂出战不利,并退还,说:“贼未可胜。”艾怒说:“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挥师奋战,大破之,诸葛瞻与子尚皆战死。艾进军成都。刘禅遣使请降,遂灭蜀。 乘虚而入,势如破竹 邓艾得行其计,并非姜维无谋,而是后主愚庸所致。当魏军人侵时,姜维曾向后主建议派兵扼守阴平,而后主竟信黄皓之言置之不理。如果派兵守其险要,即如钟会所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邓艾这次渡阴平,确是” 造最险之谋,经最险之地,犯最险之患,成最险之功。”虽经最险之地,因无人把守,实是行最安全之地,正所谓“乘虚而入,势如破竹”。然邓艾敢于行险也因时、因人不同:若孔明在,邓艾决不敢冒此险;他敢于冒险,是因欺后主愚庸,不会于此设防之故。 5.不失战机:杜预平东吴 晋主司马炎密有灭吴之计,因朝议多不同意,故犹豫不决。都督羊祜镇守襄阳时,因陆杭反战彼撤职,又见孙皓夫德,认为有可乘之机,乃上表请伐吴,大臣贾充、荀勖、冯紞三人力言不可,炎因此不批准。羊祜病危,荐杜预以代,晋主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 把握战机,及时出击 这时吴国大将丁奉、陆逊已死,吴主孙皓暴虐,国政日坏, 人心厌弃, 杜预便上表请伐吴。表略说: 凡事当以利害相较。度此举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止于无功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恐怖,徒都武昌,完修江南诸城,迁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亦不及矣。 时晋主与张华围棋,晋主览表毕,征求张华意见,华突然而起,推却棋枰,敛手奏说:“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民优国敝。今若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晋主乃许。 杜预因势破东吴 杜预乃陈兵江陵,令牙将周旨等率奇兵泛船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敌心,遂获吴都督孙歆。既得江陵,于是沅、湘一带,直抵广州诸郡,守令皆望风而降。预令人持节安抚,秋毫无犯。进军武昌,武昌亦降。杜预军威大振,遂大会诸将,共议取建业之策。胡奋说: “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俟来春,更为大举。” 预说,“昔乐毅济西一战而并强齐;今兵威大振,如破竹之势,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有着手处也。”遂驰檄约会诸将,一齐出兵,水陆并进,所过城邑,吴人望旗而降,遂平孙皓。晋终于一统天下。 羊祜与杜预曾前后上表要求伐吴,其根据都是认为东吴有可破之势,而所谓势者,乘势也。因这时吴主孙皓淫虐,众叛亲离,国弱民穷,故主张乘势取之。而反对的,大部鉴于过去曹魏南征屡战屡败的教训,故认为“百年之寇,未可尽服。”其实,吴国是时已非昔比,孙皓与孙权也愚贤不同。孙权能举贤任能,故人心归附,上下一心,使长江成为不可逾越的天堑,而孙皓残杀贤能,宠信小人,人心已离,无人为之扼守长江,天堑已变通途。对东吴,主张伐和不伐,主要是因审时度势不同,杜预深懂“因势而破之”的兵法之理,故能为平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四、伐 交 所谓“伐交”,就是说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孙子很强调“伐交”,认为它的作用仅次于“伐谋”。“伐交”早在战国时各国已十分重视。因秦国日益强大,有并吞六国之谋,苏秦乃说燕赵,合六国之纵,同盟拒秦,曾一度孤立秦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为破六国合纵之谋,秦相张仪以连衡之策说六国,使背纵约而事秦,从而分化六国,为秦国的军事进攻铺平了道路。后来秦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统一了六国。“伐交”在三国的斗争中,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往往在军事上得不到的却从“伐交”上取得,它对于今天的对外斗争仍很有启迪意义。 赤壁之战后,三分之势己形成,由于三国之主曹、孙、刘图天下的策略不同,所处的地位又各异,其对外斗争的策略也就不一样。曹操控制的地区虽已占天下的百分之七十,由于人心仍思汉,不敢贸然篡位。他不象袁术得帝位之名而不得其实,而是把帝位的虚名留给汉献帝,自己却享有皇帝权力之实,故他始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凭着这一优越的政治地位,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吴蜀联盟,是他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因而想设计分化孤立之,以便逐个击破。刘备因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便扯起正统旗号,指责曹操篡逆,而他名为拥汉实是其图天下的一种手段。这就决定了蜀汉对曹魏的政策:誓与之势不两立。但曹操是当时中国最强者,刘备要与之抗衡,除了联合孙权外,别无他途。所以,当曹操南征时,刘、孙联盟抗曹是势所必然。孔明早在赤壁之战前一年,已预见这种趋势,故在“隆中对”中制订了“外结好孙权”以北图中原的对外总方针。对执行这一总方针,孔明至死不渝;刘备在原则上赞同,但在具体执行上又另有不同看法。东吴袭荆州、杀关羽后,蜀、吴联盟彻底破裂,双方关系空前恶化,且荆州之失不只使蜀国失去图天下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也使它失去了对曹魏发动钳形攻势的优越条件;其次,孙权不同蜀国协力以破操,当关羽北伐节节胜利,曹操议迁都以避其锋时,孙权却与曹操联合,夹击关羽,这说明吴国这个同盟国是不可靠的。因此,从报弟仇、雪国耻和为国家前途计,刘备决定伐吴。当刘备出征旗开得胜,孙权派人来求和,说“欲交还荆州,送回夫人,永结盟好,共图灭魏。”刘备怒气冲冲拒绝说: “朕切齿仇人,乃孙权也。今若与连和,是负二弟当日之盟矣。今先灭吴,次伐魏。”可见,刘备这次伐吴,并非只是夺回荆州,是想兼并东吴,增强力量,形成与曹魏南北对峙局面,然后伐魏以统一天下。对此,张飞是极力赞同的。但却遭到孔明、赵云、秦宓等的反对。他们都主张先积蓄力量伺机伐魏,认为“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 而事态的发展,说明刘备是“遗恨失吞吴”,孔明等是有远见的。孙权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他既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盟国;只要对国家有利,他既可联刘抗曹,也可联魏抗蜀。如曹操致书要他“会猎于江夏”时,他不愿将父兄之业奉送他人,乃与刘备合力,终于火烧赤壁,打败曹操;之后,刘备强赖不还荆州,而荆州处于扬州上游,威胁吴国安全,乃使吕蒙白农袭荆州;刘备来伐,他乞和不成,乃先后向曹操、曹丕上表称臣,纵然得不到魏国帮助,但争取其中立而得以集中力量对付来犯之敌,然后取得了胜利。孙权的对外政策,得到了周瑜、吕蒙、陆逊的支持和贯彻执行。但在对待蜀国问题上,鲁肃跟他稍有分歧,鲁肃和孔明一样始终坚持吴蜀联盟,故他在世时虽曾三索荆州被对方骗赖,他也以大局为重,委曲求全,双方联盟才得保持。孙权虽赞赏鲁肃,唯对其借荆州及其容忍态度颇有异议。 以上是对三国对外政策的概述。而在三国“伐交”的具体策略上,则极尽尔虞我诈之能事。 1.表封敌手:孙曹耍诡计 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是错综复杂的,但在整个斗争中,军事斗争是短暂的,政治斗争则贯穿其始终,其中,突出的是“伐交”斗争。赤壁之战刚结束,“伐交”斗争跟着开始。 请封刘备,促刘曹相攻 孔明的三个锦囊妙计,使“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为此气得发昏,立即要起兵取荆州。张昭谏说:“不可。曹操日夜思报赤壁之仇,因恐刘、孙同心,故未敢兴兵。今主公若以一时之忿,自相吞并,操必乘虚来攻,国势危矣。”顾雍说:“许都岂无细作在此?若知孙、刘不睦,操必使人勾结刘备。备惧东吴,必投曹操,若此,则江南何日得安?为今之计,莫若派使赴许都,表刘备为荆州牧。曹操知之,则惧而不敢加乓于东南。 且使刘备不恨于主公。然后使心腹用反间之计,令曹、刘相攻,吾乘而图之,斯为得耳。”顾雍此计,一可使曹操不敢南侵,得保江东安全;二可解对刘备之恨,促使刘、曹相攻,以便从中取利,确是妙极!因此深得孙权赞赏,立即派华歆赉表赴许都,要求封刘备为荆州牧。 表封周瑜,一箭双雕 曹操自赤壁战败后,并不甘心罢休,他厉兵秣马,准备再下江南,但最担心的是刘、孙合力,难于取胜。因为赤壁大败,他领教刘,孙两人厉害,尤其是刘备,故当华歆来告知他汉上九郡大半已属刘备时,他手脚慌乱,投笔于地。程昱问其故,操说:“刘备,人中之龙也,平生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程昱问:“丞相知华歆来意否?” 澡说,“未知。”昱说,“孙权本忌刘备,欲以兵加之,但恐丞相乘虚而击,故令华歆为使,表荐刘备,乃安备心,以塞丞相之望耳。”操恍然大悟说: “是也。”昱乃献计说:“东吴所倚者,周瑜也。丞相今表周瑜为南郡太守、 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歌在朝重用之,瑜必自与刘备为仇敌矣。我乘其相并图之,不亦善乎?”操当即赞同,按程昱计行事。 东吴本想用表封刘备来促使曹、刘相攻,从中取利,但曹魏以其人之计还诸其人,表封周瑜,以促使周、刘相攻,达到其一箭双雕的目的。 强中更有强中手 果然,程昱之计不虚发,周瑜得封后立即密锣紧鼓地准备袭取荆州。先是派鲁肃去索荆州。对孙、曹之计和鲁肃来的用意,孔明了如指掌,他对刘备说:“昨者孙权表主公为荆州牧,此是惧曹操之计。操封周瑜为南郡太守,此欲令我两家自相吞并,他好从中取事也。令鲁肃此来,又是周瑜既受太守之职,要求索荆州之意。”既知其计,刘备、孔明当然不会中其计:鲁肃索荆州不得,周瑜乃使“假途灭虢”之计,因荆州防守严密,无从下手,周瑜被气死了。鲁肃代周瑜掌军事,孔明料鲁肃不会违背吴蜀联盟,乃毅然往吊周瑜丧,以巩固双方联盟。曹操想使吴、蜀相攻的诡计落了空。 强中更有强中手:曹操之计高于孙权,而孔明之计更高于曹操,三国“伐交”计谋确是愈出愈奇! 2.三赖荆州:孔明骗鲁肃 荆州是用武之地,是重要的战略基地。孔明的“隆中对”就*提出跨有荆益,做为奇正用以夹攻曹魏,故蜀国必须占据荆州;鲁肃的“榻上策”就主张全据长江,始能保东吴安全,伺机以图天下,所以东吴非夺荆州不可。 蜀国要占,吴国要夺,政治不能解决,诉诸武力是不可避免的。 鲁肃以大局为重,坚持协商 为了争取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鲁肃曾三次前往索取荆州。在他与孔明的谈判中,充分反映了两人不同的外交风格和对策—— 南阳被孔明用计夺取后,周瑜在大怒之下,准备起兵与刘备、孔明共决雌雄,鲁肃坚决反对说:“如若自家互相兼并,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 自动要求前往以理说之,若说不通,动兵不迟。在谈判中,孔明提出:荆州原是刘表基业,应由其子刘琦占据,若刘琦不在,别有商议。鲁肃见刘琦病入膏育,不过半年必死,便同意达成协议:若刘琦不在,荆州归还东吴。 孔明使乖卖巧,一再混赖 刘琦病逝,鲁肃以吊丧为名再前往索取荆州,孔明又赖账,说暂借荆州为本,待取得西川后,才交还荆州。鲁肃为顾全大局,只好听从。孔明为表示他的“诚意”,还叫刘备立纸文书,写明“哲借荆州为本”,押了字。保人孔明也押了字。孔明说:“亮是皇叔这里人,难道自家做保?烦子敬先生也押个字,回见吴侯也好看。”鲁肃以为“皇叔是仁义之人,必不相负”。 遂押了字。好久未见刘备取西川,孙权便令鲁肃再去索取,这时,刘备、孔明又以取汉室同宗之地“怕人唾骂”为辞。刘备取川后,也不交还,这时鲁肃已去世,不能对孙权施加影响,孙权终于用武力袭取荆州。 以狡诈外交对诚实外交 孔明和鲁肃两人都是蜀吴同盟的倡导者,彼此都始终坚持,至死不渝,但两人在处理荆州问题上各有巧妙:鲁肃从大局出发,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荆州问题,故一再让步,委曲求全;而孔明却使乖弄巧,一再混赖。一是诚实外交,一是狡诈外交。鲁肃以诚相处,在其生时,双方虽有矛盾却不至于激化,仍能保持吴蜀同盟,孔明狡诈,虽然能抵赖于一时,但解决不了荆州问题,结果是促成“关羽毁败,种归嗟失”,使蜀吴同盟一度彻底破裂,这是与孔明坚持两国同盟的本意违背的。 3.割地求援:诸葛退魏师 国与国之间,用政治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往往诉诸战争,但用战争不能战胜敌人,政治手段用得好倒能解决问题。曹操夺得东川后,有乘胜下西川之势。当时,刘备刚取蜀,人心未定,能否战胜来犯敌人,还很难说。但孔明不动一兵一卒,而是割地向孙权求援,请孙权趁曹澡远征乘虚攻合淝,终于促使曹操退军。 得陇不敢望蜀 听知曹操取东川后,人们都料其必来取西川,因此,百姓一日之间,数遍惊恐,形势十分危急!司马懿也看到取川的有利条件,便向曹操建议说: “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摇动。可速进 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曹操叹说:“‘人若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刘晔说,“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操说:“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遂按兵不动。对此,毛宗岗认为操之不敢取川是因其“怀惧者三:前以初破袁绍之众,远行疲惫,跋江河,致有赤壁之败;今以初平张鲁之众,历险阻,越山川,不恤其劳而用之,安能料其必胜乎?一可惧也;使荆州会合东吴,而乘虚北伐,将奈之何?二可惧也;且心畏孔明之才,向以博望、新野蕞尔之城,犹能焚我师而挫我锐,况今有西川之地而欲与之抗衡,三可惧也。” (第六十七回回评) 毛宗岗指出曹操按兵不动之由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司马懿和刘晔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取川之策也是足取的,但曹操作为一个统帅,对用兵不能不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当没有充分胜利的把握时不能轻言用兵。因这次战争关系列曹操的成败,如取蜀不利,而这时关羽有重兵驻荆州,如与孙权协力北伐,分别向樊城、合肥进军,而曹澡远征在外,当时交通很不便利,很难及时回师救授,这样前后遭到夹攻,是很危险的。所以曹操“得陇不敢望蜀”也不可厚非。而他按兵不动却不撤兵,说明他还在观察形势和慎重考虑是否取蜀。 以利诱退敌军 刘备、孔明并没有麻痹大意,他们早就确定对策。一知曹军有东下之势,刘备就急请军师孔明商议。孔明说:“亮有一计,曹操自退。”刘备问何计,孔明说:“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向南矣。” 过去,孔明是寸土不让的,鲁肃曾三索荆川,他千方百计抵赖,他哥哥诸葛瑾来索取,碍于兄弟情面,他也许割三郡,但没有派人告知关羽,关羽当然心照不宣,东吴派人去要求交割三郡被赶走了。这次为使孙权出兵合淝以促操退军,解救西川之危,只好忍痛割三郡。因为要使孙权出兵,不能只用虚言空辞,要给他一定的实际利益,才为之所用。果然,伊藉一去说割三郡及要求出兵事,孙权便召谋臣商议,一致认为“因操在汉中,乘势取合淝亦是上策”。孙权乃先取皖城后攻合淝,曹操闻讯,只好立即班师回救合肥,乖乖地听从孔明的“指挥”了。 4.互相移祸:吴魏弄阴谋 三国鼎立后,出现了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特殊关系。当一国与另一国发生战争时,总是争取第三国的支持:而任何一国都不让其他任何一国独得其利,任何一国都想方设法扩大其他两国的矛盾,使彼此搏斗,以便从中取事。他们对任何矛盾、任何事件,可以利用的都充分地加以利用,其目的都是为了削弱对方,深增加自己的力量。连关羽的首级,吴魏两国也大做文章,用以加对方与蜀国的矛盾,设计互相移祸以从中取利,可说是极尽其利用矛盾之能事。 耍诡计嫁祸于人 袭荆州,本是曹操为解樊城围而以利诱孙权干的,当然,孙权对夺回荆州蓄谋已久,过去呕尽心血,设尽计谋,连妹妹也暗出去都捞不到,今有此良机又何乐而不为。因此,袭荆州虽与曹操有关,但袭取者是东吴,杀关羽孙权是不能推其责的。胜利伊始,孙权正乐在兴头,还不考虑后果,倒是张昭提醒了他,说:“今主公损了关公父子,江东祸不远矣!此人与刘备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刘备已有两川之兵,更兼诸葛亮之谋,张、黄、马、赵之勇;备若知云长父子遇害,必起倾国之兵,奋力报仇,恐东吴难与敌也。” 权听了大惊,跌足说:“孤失计较也!似此如之奈何?”张昭终究是老谋深算,当即想出一计说:“操拥百万之众,虎视华夏;刘备急欲报仇必与曹操约和,若二处连兵而来,东吴危矣。不如先遣人将关公首级,传送与曹操,明教刘备知是操之所使,必痛恨干燥,西蜀之兵,不向吴而向魏矣。吾乃观其胜负,于中取事,此为上策。”权乃按其计行事,张昭 之计,确是费尽心机,但他也太小视魏、蜀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曹操闻东吴送关羽首级至,高兴他说:”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 司马懿当即揭穿东吴的阴谋说:“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并提出解此计之法说:“大王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之,葬以大王之礼;刘备知之,必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者若得一处,那一处亦不久矣。”操大喜,按其计办。确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可是,不管吴魏怎样“机关算尽”,是瞒不过孔明的。他闻知东吴将关羽首级献与曹操,操以王侯礼祭葬之的消息后,当即向刘备揭穿魏吴的计谋,说:“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谲计,伺隙而乘。主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孔明之计本是上策,从三国力量对比看,曹魏最强,吴蜀任何一国都难单独与之对抗,只有联合才能故之,而两国对抗,只能是互相削弱,而对魏有利,故孔明力主不伐吴。惜刘备不听,决定兴兵伐吴,致有彝陵之败,结果实际得利的却是曹魏。这样,刘备不中吴令伐魏之计,却中了魏令伐吴之计。 5.投魏抗蜀:孙权表称臣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足见其对孙权评价之高,而曹操也可称知人,孙权确是个英雄,他的权谋干略足与曹刘并称。他袭取荆州及尔后与刘备决战中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知刘备对荆州彼袭、关羽被杀决不罢休,一场恶战即将开始,为了应付这一严峻的局势,他从军事、外交上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他的“伐交”最为出色! “是儿欲使我居炉火上耶!” 曹魏是当时三国中的最强者,吴国如能促使魏国出兵攻蜀,蜀国则无力攻吴;如能争取魏国的支持,吴国则不惧蜀国。为此,孙权忍辱负重向魏国称臣,使最强者与已站在一起以反击较强者。在蜀军事未发动前,他上表向曹操称臣说:“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主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孙权的意图很明白:他称臣劝曹操“正大位”,使池征伐不肯臣服的刘备,则吴之危可解。但奸雄曹操不会上孙权的当,他看书后大笑,出示群臣说:“是儿欲使我居炉火上耶!”意思是说如他当皇帝,而当时拥汉派尚多,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对孙权的用心操是了解的,故说要他称帝无异将之置在炉火上“烧烤”。 坐山观虎斗 劝操伐蜀之计不得逞,孙权又派诸葛瑾往成都向刘备求和,又遭到拒绝。 这时,曹操已死,曹丕篡汉,孙权又派使向曹丕称臣。丕乃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大夫刘晔谏说:“今孙权惧蜀兵之势,故来请降。以臣愚见,蜀、吴交兵,乃天亡之也,今若谴上将提数万之兵,渡江袭之,蜀攻其外,魏攻其内,吴国之亡,不出旬日。吴亡则蜀孤矣。陛下何不早图之?”丕说:” 孙权既以礼服朕,朕若攻之,是阻天下欲降者之心,不若纳之为是。”又说:” 朕不助吴,亦不助蜀。待看吴、蜀交兵,若灭一国,止存一国,那时除之,有何难哉?”曹丕实是坐山观虎斗,从中取利。 避免两面受敌,以一击一 从曹操、曹丕对待孙权上表称臣采取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其父子的优劣,曹操和孙权是不相上下,而曹丕却非孙权的对手,曹操对孙权称臣置之不理,而曹丕却封侯加九锡,以壮其声威。刘晔的蜀魏内外夹攻吴国之策,则优于曹丕“朕不助吴,亦 不助蜀”的中立之策。当时蜀、吴矛盾已不可调和,蜀、吴之战已不可避免,如果曹丕能陈兵吴境以壮蜀国声势,吴国势孤必难于相敌,趁吴国败退之时,率兵攻吴,在蜀、魏夹攻之下,吴国之亡指日可待。吴国如亡,剩下蜀国当非曹魏对手。而曹丕不纳刘晔之计,只能坐观蜀、吴之胜负,无所作为,失去了良机。孙权虽不能争取强魏助吴,但能使魏国采取中立态度,他则可集中力量以对抗蜀国,避免了两面受敌之险,这对保证彝陵之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6.唇齿相依:蜀吴重结盟 国与国之间,往往因利而相交,也因利而相恶,古今如此。曹操南征,刘备、孙权为图存,乃联盟抗操,迄赤壁得胜,吴为谋已利乃袭荆州,蜀吴交恶,蜀乃伐吴:刘备败归白帝,不久病逝,为共同长远利益,两国又重申旧盟,从此,蜀吴一直相依为命,共同抗魏。 严峻现实使人清醒 蜀吴的最后联盟是有共同的基础的:这时吴、蜀之间的矛盾算是解决。 过去吴、蜀的矛盾是因荆州问题,蜀要据之,吴要夺之,而吴袭得荆州后己志满意得,对蜀己无所要求,刘备因荆州被袭,一怒之下想先灭吴后代魏,讵料彝陵一战,全军几乎覆灭,仅得身免逃归白帝,始知吴亦强大,凭目前己之实力是不能灭吴的,夺回荆州亦已无望。因此,他的头脑较清醒了,不得不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认输。以前蜀、吴之间有同有异,异是对待荆州的不同态度,同是对抗曹魏的共同利益,是时己无异只有同,共同的利益使蜀吴又联盟。也只能是这样,因蜀、魏势不两立,而吴降魏是出于一时的权变,他和魏国的根本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魏国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消灭吴、蜀两国。但蜀、吴任何一国都非曹魏敌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不彼曹魏逐个击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蜀吴再盟,三国鼎立 不过,蜀、吴后期同盟的重申和巩固,还有赖于孔明的多方努力。开始,吴国的态度很暧昧,既不与蜀国公开对抗,也不敢公开得罪魏国。如曹丕起四路兵取川,许以若得蜀土,各分一半,促使东吴也起兵来接应,孙权与陆逊商量,决定虚应之而迟不出兵,观望魏、蜀胜败才决定去向:若四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如四路兵败,则作别议。孔明也料到孙权不会立即出兵,故当他退了四路兵后,即物色适当人选——邓芝,使之入吴,向孙权陈说利害,终于使孙权绝魏和蜀;吴也派张温使蜀,双方重申旧盟。当然,吴、蜀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彼此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如孙权称帝后,遣使入川,以表盟好,并约平分天下。众议皆谓孙权僭逆,宜绝其盟好。后主遣使到汉中间孔明,孔明说:“可令人赍礼物入吴作贺,乞遣陆逊兴师伐魏。魏必命司马懿拒之。懿若南拒东吴,我再出祁山,长安可图也。”乃派使赴东吴向孙权作贺,并呈上国书,约吴兴兵伐魏。权与陆逊商议,逊说:“此乃孔明惧司马懿之谋也。 既与同盟,不得不从。今却虚作起兵之势,遥与西蜀为应。待孔明攻魏急,吾可乘虚取中原也。” 尽管蜀、吴同盟是有限度的,但彼此遥相呼应,互相牵制曹魏,使曹魏不敢轻率兴兵入侵,三国能鼎立达近半个世纪之久,吴、蜀同盟抗魏是个重要的因素。 五、游 说 逞其口辩以动人听,谓之游说。游说盛行于战国时,那时策士都以游说为业。苏秦三兄弟皆游说诸侯以著名。游说是一门学问,不善于揣摩其中道理,游说则难以成功。苏秦曾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于是回家发愤读书,他从自己所藏的数十箱书中,找到周初吕尚著的《阴符》,日夜探讨其中道理,有时夜读怕打瞌睡,便用锥刺股。由于他勤读苦研,终于学成,后游说各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与奉阳君李兑、孟尝君田文合纵赵、齐、燕、魏、韩五国攻秦,迫使秦昭王放弃了帝号。游说至今仍有其重要作用,如在美国国会里,则有专以游说作为职业的,为各种集团的利益服务。至于外交,善于口辩则很重要,它是外交必需之才。因有辩才而取得外交成功的不乏其例。 善于游说的,大部根据对方的性格,爱好和具体情况而下说词,特别是以利动之,使对方上套。《三国演义》有不少游说佳篇,其说人之辞都因人而异—— 1.馈赠金玉:李肃贿吕布 丁原与董卓对阵,丁原义子吕布大败董卓。李肃奉董卓之命带上名马“赤兔”和金玉去说吕布归降。李肃与吕布是同乡,深知其为人,勇而无谋,见利忘义。他说吕布就是抓住吕布这个弱点。他一见吕布,先奉献名马“赤兔”,这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顶,高八尺:嘶鸣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名将见名马,怎不疼爱。于是,吕布置酒欢待李肃,两人开怀畅饮。 旁敲侧引,套出心话 在与吕布对话中,李肃只是旁敲侧引,他本是要说吕布归降董卓杀丁原,但他偏不说出,却教吕布自说,这便是李肃说吕布的特点,也显示其游说之巧,他和吕布是同乡,吕布的父亲他是熟悉的,他却问:“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布惊讶说:“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 肃大笑说。 “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李肃这么说明明是羞他。吕布听了不好意思说:“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亲。”好了,吕市彼套出其心事来了,李肃马上激之说:“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这么一激,终于激出了吕布的心里话: “恨不逢其主耳。” 步步逼入,吕布自愿上套 李肃还不忙于要他投董卓,只是旁敲侧引地笑着说:“‘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布说: “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吕布请教了,李肃才说:“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布说:“某欲从之,恨无门路。”这段问答,妙在李肃步步逼入,使吕布自愿上套,至此,季肃说吕布己基本成功。这时,李肃才取出金珠、王带列于布前,告布说:“此董公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布说,“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李肃没有正面回答,只说:“如某之不 才,尚为虎责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用富贵动之,以坚其报效之心。迄布说“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李肃还是只给他启发式的回答,“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意在要他杀丁原,偏不明说出口,逼他自说。果然,吕布沉吟良久后说,“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如何?” 肃说:“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吕布说出了他才催其“速决”,确是恶极!这样,李肃既说吕布归卓,又使吕布杀了董卓的敌手丁原。口舌能杀人,于此可见! 2.晓之以义:张辽劝关公 李肃以名马、金玉而能说吕布归降,曹操也以名马、金玉而不能使关公从已,但张辽却能说服关公暂时归曹操,其原因何在?因吕布是见利忘义之徒,故李肃能以利动之:关公则以义为重,非名马、金玉所能动其心。而张辽却晓之以义,责之有“三罪”告之有“三便”,故有关公的“三约”,权变而归曹。故说的对象不同,说法也应异。 责战死不义,有“三罪” 关公被曹操围困于上山,张辽因与关公有交情,乃往说之。张辽知关公是忠义之人,直说曹操要他归降决不行,却反责他如战死其罪有三,说:“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先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踏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关公以义自诩,张辽偏责他战死不义,这就使关公不能不考虑,故沉吟问:“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 为之设想,关公订“三约” 张辽乃为关公设想说:“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张辽不仅善于说人,且善于为人设想。张辽也是个英雄,正因是英雄才能了解英雄,其所说的所想的才能打动关公之心。关公才提出“三约”说:“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情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张辽回报,曹操不同意“但知皇叔去向,虽远必往”这一条,张辽说:“岂不闻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乎?刘玄德待云长不过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之不服也?”操乃同意,关公始降。张辽可谓巧于说辞,也会做好人,两面都不亏。 3.以理服人:诸葛屈群儒 曹操南征,孔明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当时,东吴分成主战和主降两派,主降派人多势众,孔明一到东吴便被迫跟他们展开一场激烈的舌战。 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说法 孔明对这班“峨冠博带”的投降派早就了解,便针对他们懦弱无能、畏敌如虎予以揭露,以理服之,并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说法。 张昭为贬低孔明,讥笑他自比管仲是不自量,孔明则用事实驳说:吾主兵不满千,将止夫、张、赵云,且军不经战,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沙用水,使夏侯惇、曹仁等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并以庸医杀人为喻,隐然笑张昭等是庸臣误国。最后反唇相讥,说张昭等是:“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虞翻夸大曹军声势,孔明指出:“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笑他“军败当阳,计穷夏口”,犹言“不惧”是“大言欺人”。孔明讥讽说:“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复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观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 步骘说他“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孔明并不讳言,理直气壮他说: “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此非畏强凌弱,慎 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澡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谈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对薛综说人心归曹,刘备不识天时必败,孔明则愤怒谴责其为汉贼张目,“不足与言!”陆绩鄙视刘备是“织席贩履之夫”,孔明轻蔑地笑说:“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履,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口若悬河,群懦失色 孔明在这场辩论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辩论天才,跟他辩难的,都是东吴负有盛名的才智之士,如果辩不胜他们,就无法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抗操。 而这些人都主张投降,故孔明把辩论的焦点放在这方面,並在以理服人的前提下,根据其人其论,分别进行反驳,对嘲笑的,反唇相讥;对为敌张目的,严词斥责;对胡说八道的,热嘲冷讽;对无知的,加以启发。由于孔明理足词严,口若悬河,群儒尽皆失色,这就给投降派狠狠当头一棒。 4.先激后说:孔明折孙权 孔明说孙权,何以反而先激之?这是孔明因人而异,对张昭等辈则驳之,使其理屈词穷;对孙权则先激之,因孙权是英雄,求之会无动于衷,激之才引起其注意,然后始能使其求己,说之则易。 先激之以摸清其对战降态度 孔明舌战群儒后,鲁肃引其见孙权,孔明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仪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凡,只可激,不可说。”于是先说曹操势大: 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当孙权要他为之决战和不战,孔明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而事之?”孙权不高兴地问:“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操?”孔明激之说,“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以帝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成,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说刘备不可降,而孙权可降,实是有意藐视孙权。孙权听了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这么一激,孔明便摸清了孙权的思想状况。说其可降如无动于衷,说明其有降意;今其勃然变色、拂衣而起,说明其不甘居于人之下,这样孔明使知道下一步怎样对他下说词,并料到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了。 激将法奏效,孔明展辩才 鲁肃不知孔明用意,反责其“欺吾主太甚”,孔明仰面笑说:“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彼不问我,我故不言。”鲁肃转告孙权,孙权回嗔作喜说:“原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误大事。” 乃请孔朋入后堂,置酒相待。孔明始为之分析形势说,“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 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而鼎足之形成矣。成功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孙权大悦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孔明采取先激后说之法,终于折服了孙权,胜利完成其出使东吴联孙权抗击曹操的战略任务。 六、缓 急 做任何事情,是缓是急,应看具体情况而定:应急则急,应缓则缓。应急办而缓办,将会误事,应缓办而急办,也可能把事情弄糟。这可以说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对于战争,是缓是急,也应如是处理。 《孙子兵法》提出了兵贵神速的观点:“……故兵闻拙速,未睹工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其疾如风”,“动如雷震”(《军争篇》),孙武强调战争要快速机动,是从实行战略进攻而提出的。春秋末期,由于经济、交通条件限制,不可能把战争时间延长,战争的持续时间很短,几个小时,最多一天便结束战斗。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已属罕见的战例。因此,孙武没有涉及缓战的思想。战国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战争则变得很复杂,时间持续长了,如吴楚柏举之战就打了十一天,越灭吴围困姑苏竟达三年之久。一般来说,战略进攻必须神速,战略防御则要持久。这已为尔后兵家所遵守的法则。但在特殊的情况下,战略进攻的某一阶段也需要缓战。郭嘉策翼州、定辽东时,则提出“急之则合,缓之则离” 的计谋,取得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大胜利。《三国演义》有不少“缓急”的例子,对人们是很有启发的。 1.待乱入朝:董卓屯兵城外 何进与宦官斗,因缓而败,董卓应诏入朝,因缓而其篡政阴谋得逞。同是缓,其不同如此。 “倒特干戈,授人以柄”。 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矛盾极其尖锐,或为立嗣,或为争权,彼此搏斗不已。何进与十常侍内讧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灵帝病笃,欲立皇子协继位,听中常侍蹇硕之计,拟先召大将军何进入宫杀之。何进知其谋,拒不入宫,即先扶立其妹何后之子——太子辨即皇蒂位,派袁绍入宫收蹇硕。蹇硕被杀,何进听从袁绍之言,欲乘势尽杀宦官。宦官张让等闻讯,贿赂何进之弟何苗说情,何后便出面表示不同意何进所为。何进犹豫不决。袁绍建议:“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进说: “此计大妙!”主簿陈琳反对“外檄大臣入京”,认为这是“倒持干戈,授 人以柄,必致祸乱”。何进轻蔑他说:“此迂夫之见也。”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西凉刺史董卓得诏,即提兵望洛阳进发。谋士李儒说:“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卓大喜,即上表。表略说:“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清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进得表,便派人迎董卓于渑池。董卓却按兵不动。张让等知外兵到,乃密谋:请何太后召何进入宫,伏甲士杀之。 袁绍等得悉何进被杀,乃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朝内大乱。这时,董卓始整兵入朝,趁势掌握了朝政,成为汉廷的实际统治者。 不速不容,致乱之由 为何董卓以缓而阴谋得逞?何进以缓而遭杀身之祸?“奸在君侧,除之贵速贵密。”何进不懂此理,却不速不密。本来,尽杀宦官并非明智之策,但既决意杀之,即要迅速行事,使其措手不及;而何进因何后一再阻挠而犹豫不决,及召外兵入朝,其谋更加暴露无遗。因其缓,使宦官有时间得以反扑;因其谋泄,宦官与之势不两立,不杀何进必将被何进所杀。何进应密而不密,应急而不急,这便是其致死之由。董卓奉诏入朝除奸却不密不速,同是缓,却与何进的缓有所不同。何进是暗发密诏召卓,为何董卓偏上表把除张让之事公布于天下?既然声言要“鸣钟鼓入洛阳,清除让等。”为何又在渑池按兵不动?其中大有阴谋,他上表使除张让等之事公开,意在告知让等,使其有所准备,对何迸进行反扑,促使宦官与外戚内江,他在渑池按兵不动,实是“坐山观虎斗”,然后乘乱入朝,操纵朝政,为所欲为。这便是董卓以缓而其阴谋得逞之故。 2.缓以待变:郭嘉料敌制胜 郭嘉字奉孝,颍水阳翟人,是三国时代的奇才。他是曹操的谋士,从征十一年,设谋辄中,多立奇勋。操败袁绍,破冀州,定辽东,多赖其谋。在征乌桓途中,病逝,亡年三十八。操哀甚,谓荀攸等人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在赤壁大败,逃命归来,想起郭嘉仍痛哭失声,说:“若奉孝在,决不使我有此大失也。”可见操因敬佩其才而思慕之深。 郭嘉设谋画策,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拘于一偶。曹操西击乌桓,见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便有回军之意,乃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操乃密出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在白狼山正遇袁熙、袁尚会合蹋顿等数万骑前来。敌仓惶应战,操军大破之,斩蹋顿,余将皆降,袁熙袁尚败投辽东。这一战役,郭嘉强调“兵贵神速”,但破冀州、定辽东却提出了“以缓待变”的计谋: 破冀州、定辽东 袁绍临危,立幼子袁尚为冀州之主,袁谭不服,因大敌当前,暂隐而不发。袁谭在黎阳与曹军战,大败,求救于尚。尚不发兵,想借操之力以除之。 谭大怒,议欲降曹。尚怕操、谭并力,冀州将危,乃率领大军来黎阳救谭。 谭闻尚自来,大喜,遂罢降曹之议。曹屯兵城中,尚屯兵城外,为犄角之势。 这时,袁熙、高干也领兵到来,屯兵城外,共同抗曹。操分路攻打,袁谭、袁尚、袁熙、高干皆大败,弃黎阳而走。操引兵追到冀州。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干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由于袁氏兄弟同心协力,操兵连日攻打不下。郭嘉进计说:“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柏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操善其言,乃引大军向荆州进兵。果不出郭嘉所料,操军一退,袁谭、袁尚两兄弟为争位,互相火并。袁谭不敌投降于操,想借操之力灭尚,然后并尚军以抗操。操虽知其诈,但利用其兄弟矛盾,便回师破冀州.袁尚败走。袁谭得统其众,欲复图冀州。袁氏兄弟同心协力仍难敌,何况这时袁谭已是孤军奋战,终在平原被曹军所杀。于是,曹操平定冀州。 “急之则合,缓之则离” “急之则合,缓之则离”。这便是郭嘉平冀州的妙计,其定辽东之计亦如是。袁熙、袁尚兵败引数千骑奔辽东。时操在冀州,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入禀说:“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刘表生心。”操说:“待二袁首级至,即使回兵。”众皆暗笑。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使者送上书信,操大笑说:“不出奉孝之料!”众官问其故,操遂出郭嘉遗书以示之。书略说:“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怕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势必相图,其势然也。”原来二袁来投,公孙康疑是有鸠夺鹊巢之意,本想赚入城杀之;但又怕操引兵下辽东,想留之为已助。故二袁来到,只推病不见。后探知“曹操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公孙康大喜,乃请二袁入见,使预埋的刀斧手砍下二袁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赍书送给曹操。郭嘉计之妙、见事之神如此! 3.兵贵神速:吕蒙急取皖城 在《攻心》一节《离军心,吕蒙轻取荆州》一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吕蒙是一个很有智谋的将领,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勇冠三军的猛将。 吕蒙作战风格:勇猛、快速 他的作战风格是快速机动,一决战就勇往直前,猛冲猛打。如孙权伐黄祖之役,吕蒙为前部先锋,黄祖令都督陈就领兵拒之。陈就引一队艨艟截住沔口,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将大索系定艨艟于水面上。吕蒙领兵到,艨艟上鼓响,弓弩齐发,兵不敢进。吕蒙乃选小船百余只,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钢刀,不避矢石,直到艨艟傍边,砍断大索,艨艟遂横。吕蒙跳下小船,自举橹棹,直入敌船队,放火烧船。 敌都督陈就急待上岸,吕蒙舍命赶到跟前,当胸一刀砍翻。敌军于岸上接应,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祖军大败。将士乘胜,进攻其城,黄祖闻陈就阵亡,乃弃城走,吴兵追擒杀之。孙权在表功时说:“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仅与敌军一交仗,就砍其都督之头,吕蒙作战勇猛、快速如此!其取皖城也如此,这次战役更显得他胆识超人。 兵贵神速:敌人措手不及 刘备因曹操已取西川,恐其犯川,乃割荆州三郡与东吴,请孙权取合淝,以促使曹操勒兵南向;孙权因操在汉中,也想乘势取合淝,乃聚众将商议。 吕蒙献策说:”现今曹操令庐江太守朱光,屯兵于皖城,大开稻田,纳谷于合淝,以充军实。今可先取 皖城,然后攻合淝。”吕蒙先攻皖城的策略是 正确的。因曹操在皖城屯田,其目的在于增加粮食,以增驻兵讨伐东吴,如断其粮道,合淝缺粮,攻之则赐,而更主要的是可以破曹操备粮攻吴的计谋。 权善其策,乃以吕蒙为先锋,自引诸将为中军。东吴兵临城下,皖城太守朱光一面派人往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不出。权到城下看到,城上箭如雨发,射中孙权麾盖。权回寨,问众将说,“如何取得皖城?”董袭说,“可差军士筑起土山攻之。”徐盛说:“可竖云梯,造虹桥,下观城中而攻之。”吕蒙说:“此法皆费日月而成,合淝救军一到,不可图矣。今我军初至,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来日平明进兵,午未时便当破城。”权从之。次日五更饭毕,三军大进。城上矢石齐下。吕蒙亲自擂鼓,众将拼命向前,士卒皆一齐而上,乱刀砍死朱光。余众多降,得了皖城,方才辰时。张辽引军至半路,哨马回报皖城已失,辽即回兵归合淝。“兵贵神速”,如不速破皖城,张辽救兵赶上,就如吕蒙所说,“不可图矣。” 用兵之道,变化无穷,或急或缓,因势而定。吕蒙以急破皖城,若缓则不可图;郭嘉以缓平冀州定辽东,若急则难平定,因事之不同,策之效果也各异。细探缓急之因,便得其中奥妙。 4.外缓内急:诸葛袭陈仓 孔明二出祁山时直取陈仓,因有郝昭把守,屡攻不下,因魏救兵至,乃撤回汉中;后知孙权同意出兵代魏,乃再出陈仓,他先令人去哨探。回报说: “陈仓城中郝昭病重。”孔明说:“大事成矣。”遂唤魏延、姜维领兵五千, 限三日领兵攻陈仓;又唤关兴、张苞,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丞相真神计也!” 魏延、姜维领兵到陈仓城下看到,并不见一面旗号,又无打更之人。二人惊疑,不敢攻城。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只见一人纶中羽扇,鹤氅道袍,大叫说:“汝二人来的迟了!”二人视之,乃孔明也。二人慌忙下马,拜伏于他说,“丞相真神计也!”孔明令放入城,谓二人说:“吾打听得郝昭病 重,便令汝三日内领兵取城,此乃稳众人之心也。吾却令关兴、 张苞,只推点军,暗出城中。吾即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到城下,使彼不能调兵。吾军有细作在城内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必自乱矣。吾因而取之,易如反掌,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谓此也。” 原来,孔明和关兴、张苞领兵抵城下,时值郝昭病危,正呻吟之间,忽报蜀军到城下,昭急令人上城把守。孔明布置的细作却在各门放火,城中大乱。昭听知惊死。蜀军一拥入城。 以虚攻掩盖实攻 孔明这次袭陈仓,一是密,二是速。这时,郭淮已知郝昭病重拟派张郃去替他;为了瞒过敌人耳日,孔明用外缓内急的战术:唤魏延、姜维攻城,是明令,有意让人知道,但不急——有三日期限,实是虚攻,以迷惑敌人,他却与关兴、张苞暗中星夜出兵倍道攻城,密而急,是实攻。因其密而急,突然袭击,使带三千兵前来替郝昭的张郃未至,孔明已破了城池。 七、虚 实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说善于作战的将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这一军事思想,历来受到兵家的高度评价,《李卫公问对》指出,兵法千章万句,其要者莫过于“致人而不致于人。”能“致人而不致于人”,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使敌人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行事,就能分解强敌,以少胜众,以弱胜强。而要“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认为要“出其所必趋”,“攻其所不守”,“攻其所必救”,“避实而击虚”,这都是说攻虚击弱之法。而能否攻虚击弱,决定于能否善 于“示形”,所谓“示形”即伪装和欺骗。孙子强调“示形”要做到“无声”、” 无形”,“故能为敌之司命。”意思是说善于“示形”的,自己一方的动作,敌人毫无所知,这是因它伪装得很好,使敌人象是目盲耳聋一样,看不见形,听不到声;而我方却是目明、耳聪,对敌人动静一清二楚,所以能指挥敌人。 《三国演义》对孙子的《虚实篇》所提出的观点有了充分的发挥,且将之具体化、形象化。凡战胜者,大都与“示形”得好有关。孔明对虚实的运用,是因人因事而异,他知曹操懂得兵书所说“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之法,就来个“实者实之”之法,即举火于此,伏兵于此,使曹操在华容中计。但在一次退兵中,却用添灶之法,使司马懿错误认为添灶是增兵,故不敢追击。 其实添灶是真,增兵是假,智如司马懿竟被他瞒过了。曹操袭白马却虚作“攻其所必救”,即进军延津假装袭袁绍之后,绍被迫分兵以应之,操当即从延津直趋白马,攻其无备,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司马懿破公孙渊则是采取“攻其所必趋”的战术,因辽东守将坚守不出战,司马懿乃虚作袭其老巢, 迫使辽东守将回救,结果中伏惨败。 1.算华容:诸葛弄虚实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是兵家常用之法,而孔明用此法却有新发展,使杰出的兵谋家曹操料不到而中了计。 “实则实之” 孔明算华容,既不用“虚则实之”之法,也不用“实则虚之”之法,而是用“实则实之”之法以瞒曹操。 刘、孙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孔明立即派将遣兵于路截击,唯独不理关公,关公要求出战,诸葛亮说:“今曹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须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关公乃立下军令状,说:“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说:“我亦与你军令状。”关公大喜。孔明说:“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关公说: “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说:“岂不闻兵法‘虚虚实 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说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关公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华容道瓮中捉鳖 曹操在逃命途中,先后被孔明所派遣的赵子龙、张翼德挡击,伤亡惨重,狼狈不堪,刚摆脱追兵,忽见前面有条路,不知所从,操乃问军士说:“哪条路近?”军士说,“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小路。诸将说:“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说:“岂不闻兵书有:‘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在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赞说,“丞相妙算,人不可及。”遂勒兵走华容道。途中,人饥马困,路小险峻,且适逢下雨,泥泞不堪,步履极难,倒下沟壑的,不计其数,行了数里,三停人马丢了二停,只有三百余人跟上。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曹操以为摆脱了敌兵追击,正在自夸其高明,突然一声炮响,西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如不是云长念及其昔日之情纵之归去,曹操这次必被擒无疑。 诸葛亮智算华容,可称神机妙算,其运用虚实之法既绝且奇,正如毛宗岗所说:“凡计之中人,必度彼为何如人,而后中之,则未有不中者也。又度彼之料我为何如人,而后中之,则又未有不中者也,彼方自以为智,而我即中之以其智,则正迎乎彼之意中。彼方料我之智,而我反中之,以我之愚,则又出乎彼之意外。如孔明之料曹操于华容也。夫举火于此,而伏兵于彼,则智人之所为,而为彼之所知。举火于此,而伏兵即在此,此愚人之所为,而为彼之不及料。操固熟知有兵家虚实之法,而不熟知孔明之知有兵家虚实之法,此其所以为孔明之所中与?” (第五十四回评) 2.分敌势:曹操袭白马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写“救白马曹操解重围”的故事,由于作者为突出关公斩颜良的神勇,却没有写曹操如何分敌势袭 白马之计。其实,在 历史上,曹操这一仗打得很漂亮。 声东击西 汉末,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遣郭图,淳 于琼、颜 良进攻白马。袁绍则引兵到黎阳,将渡河。东郡太守刘延告急,是年夏四月,曹操北救刘延。荀攸向曹操献计说:“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回其后者,绍必西 应之,然后轻骑兵袭白马,掩其无备,颜良可 擒也。”曹操从其计,袁绍闻曹操引军渡河以袭其后,果分兵以应之。讵料曹军一 到延津即引军直趋白马,未到十余里,颜良大惊,仑卒应战。张辽、 关羽出战,击破之,斩颜良。遂解白马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百战奇略》谈及《形战》,即以曹操袭白马为其例,并总结其经验说: “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即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 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 “形人而我无形” “形人而我无形”这话出于《孙子兵法·虚实篇》。原全文是:“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击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以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曹操袭白马前,兵少于敌,虚袭敌后,使敌军分,“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必分兵把守,故袭白马时变成我众敌寡,以众击寡乃胜。曹操平生最爱读《孙子兵法》,他也是第一个整理和注解《孙子兵法》的人。他在《孙子序》中赞《孙子兵法》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曹操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军事家,与其熟读兵书战策,特别是与深入研究 《孙子兵法》有关。我们从他的作战谋略中大多可从《孙子兵法》中找 到根据。 3.用疑兵;孔明胜曹操 曹操善疑,孔明就以疑兵胜之。定军山被夺,夏侯渊被斩曹操统大军来报仇。两军隔汉水相拒。 曹操知兵法,不知诡计 玄德与孔明来看形挚,孔明见汉水上流头,有一带土山,可伏千余人,乃回营吩咐赵云:“汝可引五百人,皆带鼓角,伏于土山下,或半夜,或黄昏,只听我营中炮响,炮响一番,擂鼓一番。——只不要出战。”子龙受计去了。孔明却在高山上暗窥。次日,曹兵到来搦战,蜀营中一人不出,弓弩亦都不发。曹兵自回。当夜更深,孔明见曹营灯火方息,军士歇定,遂放号炮。子龙听得,令鼓角齐鸣。曹兵惊慌,只疑劫寨。及至出营,不见一军。 方才回营欲歇,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震地,山谷应声。曹兵彻夜不安。 一连三夜,如此惊疑,操心惊,拔寨退三十里,就空阔处扎营。孔明笑说: “曹操虽知兵法,不知诡计。”遂请玄德亲渡汉水,背水结营。玄德问计, 孔明说:“可如此如此。”曹操见玄德背水下寨,心中疑惑,使人来下战书。 孔明批来日决战。 曹操多疑,以疑兵胜之 次日,两军会于中路五界山前,列成阵战。曹大军呐喊杀过来。蜀兵望汉水而逃,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操见蜀兵背汉水安营已疑,今又见弃马匹军器更疑,遂下令:“妄取一物者立斩。火速退兵。”曹兵方回头,孔明号旗举起:玄德中军领兵便出,黄忠左边杀来,赵云右边杀来。曹兵大溃而逃。孔明连夜追赶。操传令军回南郑。只见五路火起——原来魏延、张飞得严颜代守阆中,分兵杀来,先得了南郑。操心惊,望阳平关而走。玄德大兵追至南郑褒州。安民己毕,玄德问孔明说:“曹操此来,何败之速也?” 孔明说:“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吾以疑兵胜之。” 凡用疑兵,要先料其人可以疑而疑之,又要料我可以疑彼而后用之。曹军于博望被烧,新野受挫,乌林挨打,华容中计,都因遭孔明诡计所算之故,因而他与孔明对阵,一见风吹草动,便疑这疑那。孔明知曹操多疑而深懂兵法,乃以兵法疑之。先是以虚兵使其一连三夜心神不安,以夺其势,接着以背水结营、丢马匹军器以疑之,促其退,乃乘势掩杀,使之大溃,终获全胜。 孔明确是诡计多端。 4.诱敌动:仲达破公孙 孙武《虚实篇》说:“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可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司马懿破公孙渊,正是采取“攻其所必救”的战术。 料错了对手 辽东太守公孙渊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曹睿派司马懿领马步官军四万征讨之。懿令胡遵为先锋,引前部兵先到辽东下寨。 哨马飞报公孙渊。渊令卑衍、杨祚分兵八万屯于辽东。卑衍与杨祚商议说,“若魏兵来攻,休与交战。彼千里而来,粮草不继,难以持久,粮尽必退;待他退时,然后出奇兵击之,司马懿可擒也。昔司马懿与蜀兵相拒,坚守渭南,孔明竟卒于军中:今日正与此理同?”于是围堑二十余里,环绕鹿角,甚是严密。 攻其所必救 胡遵令人报知司马懿,懿笑说:“贼不与我战,欲老我兵耳。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贼必往救,却于中途击之,必获全功。”乃勒兵从小路向襄平进发,卑衍得报:“魏兵往南来了。”大惊说:“彼知我平襄军少,去袭老营也,若襄平有失,我等守此无益矣。” 遂拔寨随后而起,早有探马飞报司马懿。懿笑说:“中吾计矣!”乃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军伏于辽水之滨;如辽兵到,两下齐出。结果,卑衍、杨祚中伏,卑、杨大败,奔至首山,正逢公孙渊兵到,合兵与魏兵再战,又大败,乃奔入襄平城里,闭门坚守不出。司马懿三面围困,网开一面,公孙渊粮尽,欲降不得,突围逃走,终被擒杀 5.添炉灶:孔明遏魏师 孔明四出祁山,斗阵大胜司马懿,意欲乘胜进军,那料后主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疑孔明将篡国,乃下诏令孔明班师回朝。孔明不退又怕欺主,只好遵诏退兵。 退兵却增灶以疑敌军 姜维问:“若大军退,司马懿乘胜掩杀,当复如何?”孔明说:“吾今退军,可分兵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今日掘三千灶,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说:“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说:“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疑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令退军。 司马懿只知数灶中了计 司马懿得报蜀军人马皆退,因恐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三大灶数,回报说:“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说:“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 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日,川口土人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说:“孔明效虞翊之法,瞒过吾也!” 虞翊,是东汉武都太守。羌兵曾在陈仓、崤谷拦截虞翊,虞翊用每天“增灶”的计策,迷惑对方,使之不敢追击,最后打败了羌兵。历史上,未见记载孔明增灶退魏军之事,《三国演义》作者借用虞翊增灶故事,即采用移花接木之法,渲染孔明退军之妙,以显孔明之智。《三国演义》有不少故事是虚构的,但其谋略大多都有所据,并非都是作者凭空设想。 八、战 守 战和守,即进攻和防御,这是战争最重要的内容,古代兵家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进行进攻和防御。《孙子兵法·形篇》就是谈论战守问题,孙子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 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在春秋末期,即孙子生活的时代,已能建筑坚固的、较高大的城墙,但攻城的器械却很落后,破城甚难,故有“一女乘城,可敌十夫”之说,所以孙子说“不可胜,守也。”但可贵的是,孙子从其总的战略思想来说,是着重于进攻的,即使他谈防御也把它和进攻结合起来,他所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隐蔽兵力如藏于九地之下,使敌摸不着,无隙可乘;当一发现可以歼敌之机,立即率领部队,象从重霄而降迅猛进攻敌人,这样不仅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全胜。 《三国演义》有不少战例,就是正确地把防御和进攻结合运用,因而取得胜利。有的是先守后战,有的是先战后守而再战,这些战法,防守是手段,进攻是目的。贾翊向李傕、郭汜献深沟高垒坚守长安之策,其目的在于待远来之敌粮尽撤退而追歼之。张辽守合淝,孙权率大军来攻,因敌军来势汹汹,而守城将士信心不足,人心惶惶,张辽就趁孙权轻敌、立脚未稳,率猛士冲入敌阵袭击,以挫敌胆,提高士气,然后坚守城池,故敌人无法攻破。而当敌军一撤退,立即出城猛烈追击,几俘敌军统帅孙权。 是战是守,这是一门很复杂的军事艺术,难以刻板做出规定,这要根据客观形势和具体情况而定。因势不同,战守也异。如张绣、刘表与曹操战不利而坚守于众安,操因事撤军,张绣、刘表合力去追击,大败而回;后张绣听贾翊之策独率军再往追击,却大胜而回,这因操前有备而后无备之故。曹洪守潼关,操令其坚守,并以十日为限,供不自量力,出关迎战锐气正盛的西凉军,结果失关而逃。司马懿扼守秦川,使诸葛亮不能越雷池半步,终病逝于五丈原。故《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1.守后战:僱汜听贾翊 贾翊甚有智计,有良、平之称。李傕、郭汜能暴乱一时,都靠贾翊之谋;是战是守,他能因事、因时、因势而为之制订对策。 深沟高垒,待敌粮尽击之 王允用连环计除掉董卓,大赦天下,独不赦卓死党傕、汜 等,他们惊惶 不安想各自逃生,时翊在卓军中,他独持异议说: “诸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不着诱集诸人,并本部军 马, 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傕、汜听其谋,煽动聚众十余万,攻入长安,杀死王允,战败吕布,乃得占据长安,独掌朝政大权。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为勤王室乃举起义旗,引军十余万抵长安城下。李傕、郭汜与贾翊商议御敌之策,翊说:“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擒矣。”可是,李蒙、王方等将坚决要求出战,傕、汜听之,结果二将大败身亡。这时,傕、汜才信贾翊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理会紧守关防,由他搦战,并不出迎。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只得拔寨退军,傕、汜派军追击,西凉军大败而逃。 实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之运用 傕、汜听贾翊计犯长安,史有其事,史书也记有马腾、韩遂谋袭长安事,但未见载有贾翊献先守后战之计。但这并非作者凭空创造,它只不过是古代计谋的再版。所谓贾翊“深沟高垒”之谋,即李左车劝陈余之策。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径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击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说,“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蝶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 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计,其锋不可当。臣闻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 后衅,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擒矣!”陈余认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其策,果被杀。李左车的策是妙策:韩信军初来,其锐气正盛,先避其锐气,深沟高垒勿与战,断其粮道,使韩信军欲攻不能,欲退不得,且双方兵力又如此悬殊,“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是可能的。故韩信闻李左车献此策,十分担忧,后知不用大喜,乃能用计破赵。作者虚构贾翊的深沟高垒之策正是仿此。这其实是《孙子兵法·军争篇》所说的“避其锐气,击其隋归”之法。 2.再追击:张绣败曹操 傕、汜败后,贾翊依附张绣,也多献奇计。 同样追击,前后败胜不同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写张绣、刘表与曹操战不利,乃驻守于安众,以图后计,适操因探知袁绍欲袭许都乃即日回兵,细作来报,绣欲追之。贾翊说:“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说:“今日不追,坐失机会矣。”力劝绣引军万余同去追之,约行十余里,赶上曹军后队,曹军奋力接战,绣、表两军大败而退。绣对翊说:“不用公言,果有此败。”翊说:“今可整兵再往追之。”绣与表都说:“今已败,奈何复追?”翊说“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绣信之,刘表疑虑,不肯同去。诱乃自引一军往追,果大胜而回。 为什么张绣、刘表两军合力去追击大败而还,而张绣只独自引一军再去追击却大胜而回?胜败如此离奇是什么原因?刘表百思不解,乃向贾翊请教说。“前以精兵追退兵,而公曰必败;后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究竟悉如公言。何其事不同而皆验也?”翊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退,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骑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前追击敌有预防,后追击出敌意外 贾翊能料胜败之机,这是因他能审时度势、知彼知己。退兵,有真退假退,不管哪一种退,善于用兵者必防御追兵而采取万全措施,故有的能干战场上战胜敌人,却往往在追击时因轻敌致被打败,故孙子有“归师勿遏”之说。贾翊深知曹操能用兵且他这次退兵非败而退,而是胜而退,所以不能等闲视之,如假退追之必上当;如真退也必然有所防备,故贾翊料其“必有劲将为后殿”;而曹操兵力较张绣、刘表强,翊深知绣、表用兵皆非操之敌手,所以反对追击。事实上,绣、表对操退兵部署毫无所知,也不采取对策而盲目追击,说明两人都是庸才,被打败是必然之事。按照一般常理,第一次追击被打败了,败者惊魂未定,是不会想到再去追击的。绣、表是这样想,操也是这样想。可是,贾翊却能用辩证法观点来审时度势,他料到操在打败追兵后决不会想到敌人再来追击,必然毫不防备,再去追击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纵使张绣一军前去,也能以弱胜强。 上述故事和贾翊论胜败之机,基本上符合史实,详见《三国志·魏书·贾翊传》。 3.挫敌胆:张辽镇合淝 合淝之战,对于魏军来说,应是一场保卫战,但魏军却以先攻后守而取胜,始终守住合淝,并重创敌人。当时,敌对双方力量很悬殊,吴军众而魏军寡,众利于攻,寡利于守。 挫敌威以稳定军心 可是,由于合淝守军因敌众已寡,军心惶惶,能否守住合淝,缺乏信心,合淝守将张辽乃决定先挫敌威,然后始可谈守。他率领敢死之士英勇出击,打得吴军丧魂落魄,不敢窥视合淝。 《三国演义》所写的合淝之战,与史实基本相符,但《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所记载的更详,更能显示这位魏国名将的超人智勇。曹操征孙权回,使张辽与乐进、李典等将兵七千余人守合淝。及征张鲁,乃留一书给护军薛悌,傍书云:“贼至乃发。”孙权统领十万大军围合淝,张辽等乃开展封书,书说:“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众将因敌众已寡有疑忌。张辽说:“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威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原来张辽耽心李典不同意出战,但李典听了张辽的话,慨然而起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岂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于是,决定出战。 张辽与李典、乐进素不和睦,这时大敌当前,却能不记前嫌,团结对敌。张辽当夜召募得敢死之士八百人,乃杀牛飨将士,准备明晨出战。天刚破晓,张辽披甲持戟,率先冲陷敌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声喊着自己名字,冲入敌军营垒,直至孙权麾下。孙权大惊,其将士仓惶不知所为,慌忙走上高冢,以长戟自守。张辽喝孙权下战,孙权吓得不敢动,因见张辽兵少,乃派兵将之围困数重。张辽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围解,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 其余众号呼说:“将军弃我乎?”张辽乃翻身杀入,援出余众。自天晓战至中午,东吴人马被打得七零八落,无敢当者。吴人锐气大挫,魏军士气大振。 张辽回军加强守备,将士安心悦服,上下一心守城。孙权攻城十余日不下,乃引军自退。张辽率诸军追击,孙权几乎被擒。建安十二年,曹操到合淝,巡视张辽战斗之处,赞叹不已。 合淝之胜,不仅因张辽智勇超群,而在大敌临城之际,张辽、李典、乐进不因私嫌而误公事,能团结抗敌;加以张辽处危 难之地,不舍众而自全, 与部属共生死,故能上下一心,以一当十,因而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4.轻出战:曹洪失潼关 因父亲马腾被曹操所杀,马超为报仇雪恨与其义叔、西凉太守韩遂,共起二十万大兵,杀奔长安。西凉兵万众一心,锐气甚盛,勇不可当,迅速攻入长安,直指潼关,守将钟繇告急。曹操 闻讯,立即唤曹洪、徐晃吩咐: “先带一万人马前往,替钟繇守潼关。如十日内失关隘,皆斩:十日外,不 于你二人之事。我统大军随后便至。” 不自量力,潼关失守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曹操起事就追随左右,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且对曹操忠心耿耿,曹操几次临危都因得他拼死相救而脱险,故甚得曹操的信任。但他为人性躁,操恐其误事,乃派徐晃助之。曹洪、徐晃到潼关,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军来关下,把曹操三代辱骂。曹洪大怒,要提兵下关厮杀,徐晃谏说:“此乃马超要激将军厮杀,切不可与战。待丞相大军来,必有主画。”马超军日夜轮流来骂。曹洪不自量力,只要厮杀,徐晃苦苦挡住。至第九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弃马于关前草地上坐,多半困乏,就于地上睡卧。曹洪教备马,点起三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而走。洪迤逦追赶。时徐晃正在关上点视粮车,闻曹洪下关厮杀,大惊,急引兵随后赶来,大叫曹洪回马。忽然背后喊声大震,马岱引军杀至。曹洪、徐晃急回走时,一棒鼓响,山背后两军截住: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一阵。曹洪 抵 挡不住,折军大半,撞出重围,奔至关上。西凉兵随后赶来,攻入潼关,曹洪等迫得弃关而走。 用人唯亲,其败必然 同是众寡悬殊,为何张辽出战而保住合淝,曹洪出战而失了潼关?孙权兵虽众,师出只不过是为争城夺地,且认为破合淝势在必得,有轻敌思想;张辽则趁其初至营垒未坚突然袭击,使敌措手不及,故战而胜之。西凉兵同仇敌忾,且马超世之虎将,而曹洪想凭勇而以寡胜众,其丢失潼关是势所必然。而潼关之失,也与曹操用人唯亲有关:他虽知曹洪性躁,因其是亲可信而用 之;徐晃虽是名将却非其所亲而不托以重任,仅任为副职。如守城主 将非曹洪而是徐晃,十日之内潼关可保。故潼关之失,实由曹操用人不当,说曹操失之亦可。势、人、谋不同,其守战之法、胜败之因也异。 5.老蜀兵:仲达守秦川 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屡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遣人送给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 甘受巾帼素衣之辱 司马懿拆视其书,略说: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答:“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在座将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众将知司马懿受巾帼素衣之辱,皆愤愤不平,入帐告说:“我等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以决雌 雄。”懿说:“吾非不敢 出战,而甘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 众将俱忿怒不平。懿说:“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 众皆允诺。懿乃写表遣使,直至合淝军前,奏闻魏主曹睿。睿知其意,乃令辛毗持节至渭北传谕说:“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蜀将闻知此事,报与孔明,孔明笑说:“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 姜维问:“丞相何以知之?”孔明说:“彼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岂不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此乃 因司马懿因将士忿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今又播传此言,欲懈我军心也。”正论间,忽报费祎到,乃请入问之,知吴兵为配合孔明北伐而进攻合淝无功而还,孔明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孔明叹说:“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从此,呕血不止,一病不起。 “既生亮,何生懿?” 司马懿和孔明都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上述的故事都是引自《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这一回书很能反映出历史上司马懿的战略思想。孔明六出祁山,屯兵于五丈原,战略决策是以攻为守,企图在敌有变时北图中原;司马懿明知其谋,且当时灭蜀时机尚未成熟,故以防御为主,扼守秦川前线,以老蜀兵,使孔明无所作为。因此,孔明六次出祁山,最大战果只不过取得三郡,但随之复失,尔后都劳而无功。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春,孔明与司马懿相拒于渭南,以前每因粮不继,不能继续北伐,于是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但这时孔明已病入膏盲,司马懿知其“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料其将死,故甘受巾帼素衣之辱,怒而不发。其年八月,孔明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四。及蜀军退,司马懿巡视其营垒处所,叹说:“天下奇才也”。 孔明虽是奇才,因与奇才司马懿相遇而不得行其志,终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因此,毛宗岗为之感叹:“既生亮,何生懿?”(第五十七回回评) 九、诱 敌 孙子说:“兵诡道也。”(《孙子兵法·计篇》)又说:“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国家存亡之大事,因此为了战胜敌人采取任何奇计诈谋都行,只要能取胜便不失为智计,但如果像宋襄公那种蠢猪式的打法,虽有君子风度,却贻笑于天下。 设计以诱敌,使敌上当,是《三国演义》谋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诱敌之法有种种:或利用其立功心切以愚之,如周瑜伪造“降书”以骗蒋干,使其中计,导致曹操斩了其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或投其所需以欺之,如庞统献的连环计恰好治奸曹军晕船之病,操乃用其计,致使战船被烧个精光,或有意泄露军情以赚之,如张飞故意让严颜知其行军路线,乃设计擒之;或以己之弱点以诱之,如翼德假醉使张郃中计而大胜;或己计虽被彼所疑,但一再重复以骗之,如孔明“退避三舍”以诱司马懿,司马懿终信其真退兵而追击,结果中伏致败;或用假象以瞒之,如司马仲达装重病以骗曹爽,使其失去警惕,乃达到其伺机夺权的目的。从以上六种诱敌之法看来,说明“无诱不用奇”,就是说要诱敌必须用奇计。这些诱敌之计都很奇妙,故能“请君入瓮”。 1.造假书:周瑜愚蒋干 周瑜愚弄蒋干,不仅其文妙,其计也奇! 点破来意,蒋干变哑吧 曹操与周瑜隔江对阵。蒋干在曹操面前自夸说:“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归降。”可是,他见了周瑜,不仅三寸之舌摇不了,却变成了个有话说不出的哑吧:周瑜一见蒋干来便点破他的来意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蒋干听了愕然,忙争辩说:“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周瑜正欲其否认是说客,便“顺水推船”,在宴席间把他介绍给江东诸官说:“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给太史慈说,“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吓得蒋干噤若寒蝉,不敢吱一声。可怜这位说客,从过江到此,连哼一声都不敢,那里谈到说周瑜归降呢?席间,周瑜又歌又舞,蒋干呆呆地坐着,周瑜开怀畅饮,蒋干陪着饮闷酒。就这样,蒋干被折腾到深夜,乃哀求说:“不胜酒力矣。”其实,蒋干还清醒得很。周瑜才撤席,佯作大醉之状,强邀蒋干同寝,于是导演出一出绝妙的“蒋干偷书”妙剧: 周瑜诈睡,步步是密 周瑜呕吐狼藉,不久鼻息如雷,蒋干心中有“鬼”,哪里睡得着,趁着灯光尚明,偷翻桌上文书,得了蔡瑁、张允“投降书”,如获至宝,急藏于衣内,正欲翻看他书时,却见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这时,周瑜又在说酒话,口内含糊一再重复地说:“子翼……教你看曹贼之首!……”说了又呼呼入睡。干伏于床上,哪能睡得着,将及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说: “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惊问那人说:“床上睡着何人?”答说:“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说:“吾平生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说:“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装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说:“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 少倾,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 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亦无人阻挡。干慌忙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曹操得书,一时不悟,斩了深谙水战的水军督都蔡瑁、张允。蒋干确为周瑜立了一大功。 周瑜愚蒋干之妙,正如毛宗岗所评点:“周瑜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骗周瑜。周瑜假呼蒋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是不知其诈呼。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 却是梦。……周瑜假做极疏,却 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 (集四十五回回评) 2.献连环:庞统欺曹操 周瑜曾使鲁肃问计于避乱江东的庞统说:“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说:“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瑜深服其论。 北军多疾,“良医”开“方” 适蒋干又过江来访,瑜大喜悦:“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于是巧妙地安排蒋干与庞统在西山背后小庵巧遇,由蒋干引庞统去见曹操。蒋干第一次渡江,只是送了两个水军都督的命,这一次却断送了二十多万大军。虽说庞统计巧,亦靠蒋干“效力”。 曹操素爱才,闻凤雏先生来,大喜,亲自出迎。操请参观其军容后,置酒相待,同说兵机。统高谈妙论,操深敬服。统佯醉问:“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操问何用。统说:“水军多疾,须用良医治之。”时曹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操正虑此事,忽闻此言,急问用何法治之。统说: “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操大喜,请问妙策。统 说:“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船,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由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曹操下席而谢说:“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统说:“愚浅之见,丞相自裁 之。”操即传令,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 住船只。诸军闻之,俱多喜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曹操深知兵法,诡计多端,何以一献连环计便接受,难道不怕火攻?凡献计以诱人,对方要愿意听,且认为此计确对己有利,计始中之。操早闻凤雏先生大才,得其下顾,当然愿意聆其高论。当时北军经不起船上颠簸,俱生呕吐之疾,难于言战,操正为此而焦急,忽得连环计,大喜过望,故认为是破东吴妙策。至于火攻,操并非不考虑。程昱对铁索连船曾提出异议说: “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若彼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说: “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 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后来忽转东风,则非曹操之所能料。曹操之中连环计,并非其愚,而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正因此,庞统之计始得逞。 3.伪乱真:张飞屈严颜 张飞跟孔明从荆州起兵入蜀援玄德,张飞为先锋杀奔巴州、雒城之西,所向多降,先到雒城。适玄德被张任所追,几被所获,张飞及时赶到救了玄德。何以莽张飞竟赶在智诸葛之先,得了头功?因其智擒严颜并降之,得其之助,故一路望风归顺。而张飞擒严颜之计也极巧—— 老眼光看人,终会吃亏 严颜闻悉张飞进军巴郡,准备起兵迎敌。或献计说:“张飞在当阳长权,一声喝退曹兵百万之众。曹操亦闻风而避之,不可轻敌。今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彼军无粮,不过一日,自然退去。更兼张飞住如烈火,专要鞭挞士卒,如不与战必怒,怒则必以暴厉之气,待其军士。军心一变,乘势击之,张飞可擒也。”严颜从其言,教军士尽数上城守城,任由张飞搦战、辱骂,只是不出。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张飞已今非昔比;何况战争是双方之事,要根据对方行动采取对策,做到随机变化,用老眼光看人,终会吃亏。 张飞见严颜坚守不战,便心生一计,传令教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不来搦战。严颜连日不见张飞动静,乃派十数个小军混入张飞的砍柴军,入山中探听消息。张飞派出的砍柴军士回报:“有一条小路,可以偷过巴郡。” 张飞便公开传令:二更造饭,三更拔寨起兵。混在砍柴军中的细作回报严颜,严颜大喜,自引兵马伏于小路林中。约三更后,遥望见张飞在前,横矛纵马,悄悄引军前进,背后车仗人马在后陆续进发。严颜待张飞过去三、四里远,便尽起埋兵夺其后队车仗。这时,背后一声锣响,一彪军掩至,大喝:“老贼休走!我等得你恰好!”严颜措手不及,被张飞所擒。原来先过去的是假张飞。 张飞在此以前,只不过是一勇之夫,其威力也有限;现在孔明的领导下,也懂得用智斗,并能行仁义,自称“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的严颜,也被其折服而投降,因而影响所及,一路守关将士,都不战而降于张飞麾下。可见勇而加上智,其威力则无穷! 4.佯退兵:孔明骗仲达 孔明佯退兵,司马仲达知其假退,但孔明一退再退、三退以诱之,仲达则始疑后惑终信之而追击,因而中计大败。 孔明袭陈仑后复出祁山,魏主派司马懿前来迎敌,被孔明屡败,司马懿坚守不出。于是孔明思得一计,便传令教各处皆拔寨而起。细作报知司马懿,懿说:“孔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张郃说:“此必因粮尽而回,如何不追?” 懿说:“吾料孔明上年大丰收,今又麦熟,粮草丰足,虽然转运艰难,亦可支吾半载,安肯便走?彼见吾连日不战,故作此计引诱。可令人远哨之。” 军士探知,回报说:“孔明离此三十里下寨。”懿说:“吾料孔明果不走。 且坚守寨棚,不可轻进。” 假的重复多次,易信其真 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蜀将来战。懿再令哨探,回报说,“蜀兵已起营去了。”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蜀兵又退了三十里下寨。懿回营谓张郃说:“此乃孔明之计也,不可追赶。”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郃说:“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郃愿往决战!”懿说:“孔明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我军之锐气。不可轻进。”郃说:“某去若败,甘当军令。”懿说:“既汝要去,可分兵两枝:汝引一枝先行,须要奋力死战;吾随后接应,以防伏兵。汝次日先进,到半途驻扎,后日交战,使兵力不乏。”大凡假的,重复多次,连自己也惑,何况他人?孔明的假退,司马懿初料其假,经不起孔明多次诱骗和张郃一再坚持追击,终于同意。但司马懿也不愧为智者,在追击中也防孔明埋伏,故决定张郃先行,他随后接应,部署可谓周到。 强中更有强中手 讵料强中更有强中手,孔明却计高一着。张郃追兵一到,就中孔明的埋伏,被关兴、马忠等夹击,王平、张翼截其归路。忽然司马懿引军杀到,蜀兵两头死战,渐渐不支。这时,姜维、瘳化却分兵两路袭司马懿老营。懿得知,大惊失色,即提兵急回,被蜀兵随后掩杀,魏军大败,死者极多,弃马匹器械无数。 十、就计 用诈计以骗敌,被彼所知,彼则就其计而破之,称将计就计。能将计就计的多胜,因用计以骗人,彼知之而顺其计破之,这就出乎用计的意料之外,不及防备而反中彼之计。而能将计就计的,首先必须知彼之计,然后才能设计以破之。而知彼之计殊不易,这是因彼设计以骗我,往往是经过缜密的考虑,不易被人所识破始行之。能知敌计和将计就计的,必须有敏捷的才智、周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这样的人才算是有智谋的人,任何诡计都难瞒过他;当其将计就计以破敌时,也不易被敌识破。事实确是如此,《三国演义》的将计就计的计谋,皆出于有智谋的人,如诸葛亮、姜维和贾 翊等。 将计就计,先知其计是关键。凡是诈谋,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必有漏洞,有其不合情理、不合逻辑之处,如能细心观察、冷静分析,则有可能看出其破绽。而有智谋的人决不会放过任何细节,因而能干小处见大。如魏将王瓘来降,“受降如受敌”,姜维是不会轻易相信的,当他所知王瓘说他是王经的侄儿,因叔父被杀而来降以报仇,立即断定他是诈降,因司马昭杀其叔父决不会让其侄儿带兵,故能设计大败邓艾。贾翊见曹操巡祝城三日后,于西北角积柴草,准备攻城,而东南角城墙不固,何以操不从此攻城,故知其在西门角上是虚张声势,实欲攻东南角,乃向张绣设计于东南角伏重兵,果大败曹军。 《三国演义》的将计就计之计,概言之有二种:一是知其计而将计就计,如贾翊顺计破曹操、姜维利用王瓘假降而败邓艾,以及诸葛亮破周瑜的美人计,等等;二是有意让敌知我计而再将计就计破之,如孔明纵敌虏攻夺零陵。 这些将计就计虽有同有不同,但都有其特点。 1.料敌情:贾翊破曹操 建安三年夏,操统大军征张绣,大败之,绣坚守不出。操围城攻打,见城壕甚阔,水势又深,急难近城。乃令军士运土填壕,又用土布袋并柴薪草相杂,于城边作梯凳;又立云梯窥城中;操自骑马绕城观之。——如此三日。 ——传令教军士于西门角上,堆积柴薪,会集诸将,就那里上城。 由攻城部署看破诈处 城中贾翊见此光景,乃对张绣说:“某在城上见曹绕城而观者三日。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进攻;却虚往西北角上积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彼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 绣问:“然则亲何?”翊说:“可将计就计破之。来日可令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皆起,操可擒矣。”绣喜,从其计。 将计就计破之 早有探马报曹操,说张绣尽撤兵在西北角上,呐喊守城,东南却甚空虚。 操说:“中吾计矣!”遂令军中密备锹钁爬城器具。日间只引军攻西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