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杨××,女,三十岁。初患上腹疼痛,发高热,大便秘结。病已四日。曾用灌肠法通便,反致腹痛、吐泻、手足厥冷,烦躁不安,面青,脉微。经服大剂附子理中汤(重用附子),服后病情加剧。症见:面青,神烦,肢冷,吐泻,发热,口臭气粗,烦渴引冷,口唇焦燥。舌呈紫色,脉象闭伏。细审之:手背虽冷,但手心灼热。(云南 戴丽三案)这是一例中医所谓“真热假寒”案。无疾在此将如此疑难重症介绍给各位初学者,并非希望大家很快掌握扶死济危的医术,而是以此示医者识证之难,绝非草率者可为。学习医术,非一般平和之养生法可比,面对疾患,心思必须缜密,目光必须犀利,才不致误人。该患者表面看来,面青,肢冷,脉沉,都是寒象;又见发热,口臭气粗,烦渴引冷,口唇焦燥,都是热象。似乎寒热并见,其实不然。该患者的问题,是体内阳热之气太盛,阴气弱小,根本无力制约亢盛的阳气,反而被阳气排斥在外,从而出现了体内真热,体表假寒的表现。即所谓真热假寒。正叶:世界是上真的是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医生。凝神静气,施展所学;然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无法求全责备。问些问题:1、脾胃湿寒,为什么不会引起腹痛,也不影响食欲?2、脾胃虚导致的腹痛、腹胀中,“痛、胀”感觉出现的病理原因是什么?3、脾阴虚会是什么情况?脾阳虚会是什么情况? 脾为什么能补?脾用什么补?脾怎么补?天下无疾:正叶勤于思考,鼓励。。只是问题如果先经努力学习后,再提出来,味道或许会有些变化。。试下?Monkey:请教一下,这是否叫阴虚火旺?正叶:阴阳平衡时,水不得显,火不得显。阴虚,则相对阳胜;阳胜,则津液受损,可出现咽干、大便干结等上火的情况。此非实火,阴虚所至。中医称之为“阴虚火旺”。青微子:真寒假热或者真热假寒是辩寒热的难点 同时也算危怔吧发热或者恶寒只是疾病的一种现象,要区分寒证和热证需要集合病征辨别疾病本质才能下结论。医者仁者,既是仁义之事 必当尽心 不可马虎`同时在寒热之中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寒热之怔的转换 也是一个难点吧 这里无疾老师没提出吗?中医虚证辩证要点虚证:气虚:乏力、疲倦、懒言、脉沉无力;血虚:失眠(多梦)、目干涩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阴虚: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脉细;阳虚:畏寒喜暖、四肢清冷、大便糖稀、小便清长、舌淡、多津液、脉沉迟无力。下面对一些可能在理解上有困难的症状做下讲解。关于气虚诸症的问题。气最重要的功能,是推动人体内有形物质如阴血、津液的运动,激发各脏腑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动力来源。现在气不足,无法提供充分的动力,从脏腑到肢体,就表现出一系列不喜动而喜静的现象,如上所示。关于失眠多梦的问题。人体在运动时,血被输布到周身以荣养四肢百骸;在休息时,血液则流回到肝脏,所谓肝主藏血。随着神进入心脏,魂也会进入到肝脏中来休整。魂在休息时,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营养,才能安心静修。现在肝脏中血液匮乏,魂不得养,躁动不安,我们就会在梦中见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关于气血虚的问题。血虚时,非常容易同时见到气虚表现。我们前面讲人体生理时提到过,气血之间的基本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无形,无法孤立存在,必须依附在有形的血上,才不致于被耗散掉。现在血不足了,气无处依附,很容易同时出现虚损。所谓“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若反之,在气虚时,就不一定同时兼见血虚表现了。关于发热的时间问题。一般来说,发热是正邪相争的表现。既然要交战,就需要先准备好一切军需物资。如果体内阴虚,战略储备不足,最好就不要轻举妄动。等到午后,甚至天黑下来,天的阴气逐渐充盛;人体得到天的资助,阴气也逐渐强盛,正邪之间的战争才会真正开始。所以阴虚的发热,通常是在黄昏以后出现。热的时间越晚,说明阴虚的程度越重。所谓潮热,是指发热的时间很有规律,如潮水之涨退有时。这些症状,是我们进行临床辨证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大家尽快的掌握这些知识,无疾特意编写了几句歌诀。希望有意学习中医的朋友可以加以背诵,相信对培养自己识证的能力有些帮助。以下的实证、五脏证后,无疾同样采用编歌诀的形式,帮助大家记忆。不再赘述。气虚无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阴虚夜热细盗汗,阳虚清冷一派寒。实证:寒证:形寒肢冷、常年不温、脉沉迟;热证:面赤、身热、心烦、舌红、舌苔黄、脉数;痰湿证:肥胖、大便粘腻、舌苔腻;燥证:口干渴、大便干燥;风证:震颤、歪斜、走窜;气滞:胸闷、腹胀、肋下胀满、喜叹气;血瘀:口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青紫粗大。热红黄数寒清寒,痰湿肥胖舌便粘;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还是对几个问题作下提示:关于辨寒热的知识扩展问题。上面我们讲到的,是进行证候辨识过程中非常典型的一些症状。实践中,还需要对上述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展,将死的知识逐渐活化。仅以寒热为例,为大家示范活化知识的一些方法。上述对热证的描述看上去已经比较详细,但实际上这些症状仅仅是一些典型的热象代表。从红色属热,除了舌红、面赤之外,还可以引申出痘痘的色红、斑疹的色红、皮肤牙龈的红肿热痛都属于热证;从黄色属热,除了舌苔黄之外,还可以引申出鼻涕和痰的黄稠、脓的黄稠、小便的色黄也都属于热证。反过来,清淡的颜色往往就是寒证的反应。如舌质色淡白,舌苔白多津液,肿块色暗淡,痰白清稀,小便清长等等。以此法为例,大家可以在上述对各种症候的认识基础上,悉心观察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症状,思考下是虚是实,是寒是热。关于燥证与阴血虚的关系问题。所谓燥,主要是由人体内的阴血津液等物质缺乏,机体失于濡养所致。可由外邪引起,也可从内而生。但在治疗方面,与阴血虚的治疗方法大同小异。所以在以后的讲稿中,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对燥邪做单独讲解。 中医将整个人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人体的核心是五脏。所以人身绝大部分的疾病,最终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与五脏发生联系。如六腑中胃肠的问题,我们常常责之于脾脏;荨麻疹、鼻炎等问题,往往与肺脏有关;腰膝酸软无力是虚在肾;等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医将病位最终归结到五脏,标准是什么。肺:咳、喘、痰;心:心悸(心慌)、失眠、心痛;肝:两胁(肋下)胀,脉弦;脾:纳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肾:腰膝酸软无力、小便不利(不畅或过多)、性方面异常;肺病不外咳痰喘,心病心悸痛失眠;肝病脉弦胁胀满,肾在腰膝小便艰;脾病消化食欲减,腹胀腹痛大便难。 第七讲 中药性味之谜——四气五味寒性药说: 药性有寒,以泻人体火热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从外而侵袭;烦怒焦躁,火邪可内生于五脏;膏梁厚味,火邪可积于六腑。凡此诸种,大火熊熊,能拯危救难者,非寒冷不行。或以冰冷直折其火势,或以泻下抽薪于釜底,或以清透之力还热出肌表,皆寒药之功也。助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的身体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感染到火热之邪。火邪主要的来源有三:外感邪气,饮食积热,情志化火。而热邪一旦形成,从其部位来看,可在表,可在里;开在气,可在血;可在脏,在可腑。虽然热病总需寒药治,但随其部位不同,治法也相应的有所区别。在表则清透,在里则清泻;在气则清气,在血则凉血;在脏则清脏,在腑则通腑。下面我们以三味药为例,来体会下寒性药的特点。寒性药举例1 大黄大黄素有“将军”之名,最善攻下,斩关夺门。凡热邪隆盛于体内,而腹中有大便不通者,必选大黄攻伐。试想腹中积热停滞,身上高热不退,神志躁扰不宁。遍身热象,皆由腹中积热所致;譬如一锅沸水,滚滚蒸腾,清凉求解,恰似扬汤止沸,唯有大黄,釜底抽薪,方可去除热病之根源。2 黄连黄连至苦至寒,是苦寒直折类药的代表,最善清脏腑热。所谓直折,譬如以冰水浇灌柴草之火,可令火势骤减。一般来讲,清脏腑热的药,多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药擅长清某一种或几种脏腑热证。黄连最擅长的,一是清心火,二是清胃肠热。夏季炎热,人容易烦躁,是热扰心神之象;饮水时稍加一点黄连,心火得以清泻,即可神清气爽。感受暑邪,或饮食不洁,导致腹泻痢疾,泻下黄粘臭秽,或见脓血,后阴灼热疼痛,是湿热客于胃肠,可凭黄连之寒以清此热,为正治之法。3 石膏邪从外入,侵袭肌表,而导致高热不退。此时需要观察一点,就是我们在上一章辨证中讲到的,辨别表里的重要指征――恶寒。如果恶寒存在,说明病邪的位置尚在于表,需要用发散的药物来治疗。如果恶寒消失,甚至出现不恶寒、凡恶热的表现,也就是说,患者从起初的怕冷喜多盖衣被,变成怕热喜掀开衣被时,即说明病位已经在里,需要用清热药来治疗。但这种情况下的清热,还与以上的两种情况不同。用大黄通腑,腑中本无积滞,下之徒伤正气;用黄连清泻,热邪未至脏腑,清之亦损真阳。此时唯有生石膏,能清能透,而不损脏腑正气,方是正解。凉性药说 气有小寒,谓之性凉。凡热不甚,用寒则伤正者,凉药之所为也。风热之袭表,则需凉散;阴血损而燥热生,则宜凉润;凡血有热,不宜寒冰太过,常用凉血。助读:如果热证本身不是很严重,或者患者体质偏于虚寒,用大寒的药来治疗,往往可以导致人体的正气受损,疾病难愈甚至加重,此时就需要选用性质仅次于寒的凉药来治疗。临床常见的凉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辛凉解表,以解在表风热之邪;甘凉清润,以治阴血不足所致的燥热内生;凉血宁血,以治血热躁动。以下我们还是举三味药为例,来体会凉药功效。凉性药举例1薄荷薄荷以其清香宜人的气味,经常被加工成各种饮品,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凉爽。薄荷这种清凉之气,也被医生用来治疗由于外感风热邪气所导致的疾患,用以疏风清热。风热之邪本性轻浮,所袭肌表亦属轻扬之地。凡欲解此处此邪,非轻清之品不得。若治以大寒,总难免卫阳被厄,毛孔闭合,而邪走无门。2麦冬有小热伤及阴津,或是热病后期邪气渐去而阴液受损,最适宜除此小热,益此津亏者,非麦冬莫属。我们常说的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较浅的一层,称为阴津,主要来濡养肺胃大肠等;阴津受损,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舌燥、干咳、大便干燥等。较深的一层,称为阴精,主要藏于肝肾,称为一身阴之根本;阴精不足,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无力,夜尿频多,心虚胆怯,耳聋耳鸣等。我们留意麦冬的形态质地,白白胖胖的像个蚕宝宝。其性情温和,轻浮在上,而又质稠明润,故最善疗小热阴津之不足。3丹参丹参色赤入心,善于理血。与气相比,血有形,流动有一定的路径。如果用大寒药来清除血分之热,就非常容易造成血行的凝滞。譬如河流遇寒凝结成冰,再要破冰恢复水流,就是一个比较浩大繁重的工程了。所以除非遇到血中热象非常明显,出现各种出血的表现,如流鼻血、大量吐血,尿血等,中医一般不主张用大量寒药冰覆血液。而是代之以凉而能行的一类中药,比如丹参。丹参功能凉血、活血、养血,且性情平和,不燥不滞。古人盛赞曰“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四物汤是养血第一方)。热性药说: 人有大寒,因用热药。冰寒禁锢之地,非熊熊烈火无以消其阴翳。寒凝在脾,则需干姜温中以固守;寒聚于肾,必经肉桂温下以培元。其寒气大盛于一身之内外,抑或阳气将脱之危重大症,非附子孰能力挽狂澜?助读:治热以寒,治寒以热,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思路。凡人体出现阴寒内盛的征象,寒邪盘踞,坚守不去时,即需大热之药来辅助回阳驱寒。人体五脏六腑皆可有寒邪停留,但在脾肾两脏更为常见。温中焦者,干姜最佳;暖下焦者,肉桂尤良。如果遍身内外寒邪皆盛,或者阳气暴脱欲绝,就必须选用“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了。大热之药,总量并不很多。我们下面就以这三种最常用的热药为例,来体会热药之用。热性药举例1 附子附子为热药之最,大寒稽留,阳气虚损,必选之药。善于行走,一身上下内外,无所不能及。寒在外,关节痹痛难忍;寒在上,胸痹喘息心悸;寒在中,脘腹冷痛便溏;寒在下,腰膝冷痛小便清长,皆赖附子之大热来温阳散寒。附子如此刚猛的热性,不但表现出如此卓著的功效,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伤害性,也就是毒性,严重者可以危及人的生命。所以中医处方用附子,常常在右上角标注一个(先)字,表示此药需要先煎煮半小时左右,以减少其毒性。不过随着今天中药材质量的大幅下降,以及火神派的兴起,让医生对附子的忌惮化解了很多。有些医生用附子,起手就是三十五十。无疾对此不作评论,不过对于本文的读者,爱好者朋友们,强烈不赞成学习此法。人的生命何其宝贵,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很多,何必常出险招制敌。2 干姜生姜晒干后即为干姜。物虽同,性却异。生姜性温,可发散解表,民间有用姜糖水来治感冒的方法;还可温胃止呕,被誉为“呕家圣药”。干姜性热,最善入中焦,温补脾胃,散其寒邪,是温补中焦阳气的主将。干姜与附子相配,可以进一步加强附子的热性,用来挽救阳气将脱的患者。3 肉桂肉桂就是我们日常炖肉时常会用到的桂皮,不过入药用的肉桂,成色更好些。与干姜相比,肉桂最擅长温补的部位在肾。有一种病有意思,上面口舌生疮,咽干鼻干,下面却腰冷疼痛,小便清长。上面一团火,下面一盆冰。中医称为“上热下寒”。上面的火,原本该在下面;但是由于下面寒邪盘踞,把异己的、虚弱的阳气赶了出来,阳气无家可归,浮游于上,才出现了上面的火象。肉桂的作用,就在于入下焦温散寒邪,让阳气来复。中医形象的将肉桂这一功效称为“引火归源”。温性药说 少火生气,温之谓也。温药于人,温和宜人。诸邪得祛,诸虚得补,能不赞之? 助读:人有生命,全赖体内一团阳气推动。故阳气常宜培补,不宜过度攻伐。体现在用药上,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几种邪气,风湿寒热、气滞血瘀,除热邪外,中医驱散其他几类邪气的手段,多用温法。风邪得辛温而解,水湿痰饮得温则化,寒邪得温则散,气血得温则行。再看虚证,不但气虚阳虚多用温药来补,即便阴血的不足,也常以温药来治。寻思其理,补阴血之药多滋腻,若多用寒凉之性,恐不易行,难以为人所用,填补阴血。例如地黄,生用则性寒,用以清血分之热;若经酒炮制,反复蒸晒,则寒性大减,反成温性,用以补养阴血。我们还是举三味药为例,来体会温药。温性药举例1 防风顾名思义,防范风邪。防风最善行于肌表,辅助卫气,警惕外界风邪侵袭;譬若岗楼之哨兵。风为百病之长,凡有外邪入侵,总以风邪为先导。风邪既防,众邪无犯,平安得保。风邪未至,防风可防范之;风邪已至,防风可疏散之。实为治疗外风证不可多得的妙药。2 陈皮陈皮即干燥的橘子皮。之所以名之曰陈,是因为陈皮入药,是以辛燥为用。但过于辛燥,对人体正气损伤太甚。经久后燥性减,不致伤人。痰湿与两个脏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是肺,一是脾。脾主运化水湿,脾气无力则水湿停聚为痰。肺主通调水道,肺气不利则水壅上源而为痰。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陈皮性温燥善行,入肺脾,治疗湿痰,尤为所长。3 熟地地黄生用性寒,经酒蒸晒后成为熟地,寒性渐转为温,为养血填精之要药。与防风陈皮同属温性,但前二者主以解表行气,所治在气;而熟地则补益在阴血,道理何在呢?继续读到后面,药物的升降浮沉一节,再从网上搜索下几位药物的图片,看看是否可以给出你的答案? 中药五味之利弊讲解 五味各有其独特的性质和治疗价值。总体来说,辛辣的药,擅长于行走,发散。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麻辣诱惑,常常会见到一两位,一边疯狂的吃,一边不住的擦拭头上身上涌出的汗水。这就是辛味发散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苦味的药,擅长于清泻,我们平时上火吃的牛黄解毒丸一类的药,一个比一个苦,就是明证。甜味药擅长补益。回忆下我们去看望大病之后身体虚弱的朋友,都会带去哪些礼物呢?不论苹果橘子,还是糕点美食,几乎都是甜味的,因为甜味善于补益。酸味药擅长于收敛。不小心吃到一枚酸酸的橘子,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通常是深深的吸一口气。实际上这就是酸味令气机收敛的一种表现。咸味药擅长于软坚。冰块坚硬,得盐则化;便结坚满,得咸则泻。在定位上,咸味药往往有入肾的特点。有些药原本不咸,医生为了让他入肾中疗病,还可以通过盐炒的方法来实现,比如黄柏。当我们利用五味来治疗各种病症时,必须将一点谨记在心。凡物有偏,有偏则有用,有偏则有弊。五味除了可以为我们提供上述的治疗作用以外,各自又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可不知。辛味能发散行走,但发散行走的同时就很容易带来对气血的损耗。所以气血不足的人,如果需要用辛味药来发散,就需要酌情减量,以免对气血损耗太过而伤正。苦味药能清热,但是清热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对胃气、阳气的损伤。所以平素脾胃不好,阳气不足的人,如果必须清热,就需要慎用苦寒,可以部分的用甘寒药来代替。甜味药可以补益,但是补益就很容易造成壅滞,平素体质肝郁气滞,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就必须注意。酸味可以收敛,但如果外感病邪气还有停留时,用酸味就很容易把邪气留在体内,中医谓之“敛邪”。咸味药可以软坚散结,但也最伤阴血,试想现在正口渴的一个人,再让他喝上两口酱油,他的反应一般都不会是很情愿哦。常用中药100味 无疾将临床最常用到的中药100味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凡在上文已做讲解的药物,这里就不再赘述。一些没有提到的药物,无疾会以按语的形式,给出一些介绍,以供参考。此外,无疾这里对药物的分类方法,并非对教科书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根据今天临床的实践情况,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谨代表无疾个人的观点。如发现与其他书籍不符之处,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常用中药100味一 解表药――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解风热药:银花 连翘无疾按:银花连翘,自古不是用来治疗外感风热,而是治疗外科痈疮疖疽,用以清热解毒的。自清代明医吴鞠通创造性的将此二药用于外感风热病后,二者越来越多的被当作辛凉解表药来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思寻其理,虽然谓之清热解毒,但银花为花,性轻扬主散;连翘虽属果实种子,但其形态开裂如花。从其外形,推其理当治表发散,用之有效,即可。薄荷附:熄风药无疾按:解表药以驱外风,熄风药以平内风。内外风之别,病理一章没有机会展开来讲,这里稍作提示。外风,指从外感受之风;最常见的外风,就是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引起的感冒。内风,指从内自生之风;最常见的内风,就是中风病。内风的形成,可以由于热、痰湿、虚等等。二者的共性,皆可出现喜动善行等风邪的特异性表现(参讲稿四、六)。区别在于,外风从外来,治当以解表散之;内风从内生,治当熄风药平之。天麻无疾按:天麻又称“定风草”,是平熄内风的要药。天麻定风草的美誉,与其植物形态很有些关系。在百度图片上搜索下天麻,马上就可以理解,无论外界狂风如何肆虐,天麻自岿然不动的原因。天麻作为今天比较贵重的滋补品,用于有中风迹象的中老年朋友日常保健服用,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中风的作用。钩藤无疾按:常与天麻配合应用于中风眩晕头痛等病症,用于平息内风,功效较为缓和。钩藤起效的关键部位,在于其“钩”,中药处方中常会开作“双钩”,有比较理想的降压功效。煎药时,需要后下。即在药煎好前的五分钟左右,将双钩后入,开锅煮沸数次后即成。全蝎 蜈蚣无疾按:此二药皆为动物药,前为蝎子,后为蜈蚣,都是很好的熄风止痉药。即针对风证中常见的“动”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动见于四肢、头颈等皆可应用。除了风证,二者还经常用于治疗关节部位的痹症,如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用于通行气血止痛。中药中大量的虫类药都有行气血的作用,主要的思路来源,是虫类善于行走。二 温里药: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无疾按:吴茱萸,常写作吴萸,温热要药。善温肝、肾、胃。常用于头顶疼痛,伴随有恶心吐清水,以及腹泻的内寒证。高良姜无疾按:能温能散,功在脾胃。常用于脾胃受寒引起的胃痛。散寒邪为主,虚证宜少用。三 清热药――清透药:石膏――清泻药:大黄附:润下药-麻仁无疾按:下法没有独立成节,故将麻仁附于大黄后,稍做提示。麻仁为润肠通便要药。――直折药: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无疾按:龙胆草与三黄同属苦寒直折之清热药,最善清肝胆之火,燥下焦湿热。肝气不达,可与柴胡香附类疏散之;肝火太过,当以胆草黄芩辈清泻之。四 治湿药――燥湿药:苍术 白术――化湿药:藿香无疾按:藿香等一类“香”类药,如香薷、木香等,多以其辛香善于行走,而有化湿行气之功效。藿香尤其善解夏日之暑湿,令湿化于里,邪解于外,而病除。砂仁无疾按:最善行脾胃之气滞而化湿醒脾。可与熟地同用,以缓解其滋腻碍脾之弊。――利湿药:茯苓 泽泻无疾按:利湿以淡。联想生活,饭菜咸,会口渴而小便少;汤水淡,很快就有小便欲解。茯苓泽泻,都是淡味利湿之品,其他如冬瓜皮、玉米须,亦皆有类似效果。所不同者,茯苓健脾而兼宁心,除水饮之凌心;泽泻利湿而兼益肾,清下焦之湿热。薏苡仁无疾按:即杂粮店有卖的薏米。与上两味相比,药性更弱,食性更强。夏季深受脚气困惑的朋友,一定不要忘了本药。与绿豆、大米一起熬成稀饭,清利湿热而不伤正气,为食疗佳品。――利湿热药:车前子无疾按:小而圆利,最善通达。能除小便之频急热痛,并治大便之湿热腹泻。对于腹泻,尤其是兼见小便不利的症状时,车前子尤其好用。正常的水液代谢,除小部分津液流走大肠,大部分都需要从小便排出。如果出现小便不利而大便反泻,再多固涩止泻的药物都非所宜。当重用车前子通利,令湿热从小便出,则腹泻自然可止,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滑石无疾按:滑而利窍,善行小便。常与车前子一起治疗下焦湿热,常见病症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两药运用时有一点需要注意,车前子粒小易沉锅底而被烧糊,滑石呈粉状不易煎煮,所以都需要用一个干净的布袋装好再煎,中医称为包煎。五 治痰药――燥湿化痰药:半夏半夏辛温燥烈之性,尤胜于陈皮,故为治疗痰湿之要药。但半夏有毒,一般很少生用。炮制加工的方法有二:一是以明矾来制,可增加其燥湿化痰之力;一是以生姜来制,可加强半夏的另外一个常用的功效――止呕。陈皮――清热化痰药:浙贝母 瓜蒌无疾按:瓜蒌性寒,其形状像胸,善清利胸中之痰热。咳嗽痰黄稠,舌红苔黄腻,并兼见大便秘结者,必用瓜蒌。胸中阳气不通而见到胸中憋闷疼痛时,张仲景亦以瓜蒌为主药加以通利。――润燥化痰药:川贝母无疾按:贝母有二,浙贝母较大,又称大贝,最善清热化痰,为泻;川贝母较为细小,兼可滋阴润燥而化痰,略补。百合无疾按:百合色白,形状似心肺而质润性凉,善润肺燥而化痰,兼可清心而安神,药食两用之良品。六 祛风湿药――偏补:寄生 川断 杜仲无疾按:三药皆为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常用药。肾虚腰腿疼痛之主药。其中寄生性平,而杜仲川断性温,故后两者对于肾阴虚者,应用宜谨慎。――偏通:威灵仙无疾按:辛温善行而力猛,通达十二经,为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羌活 独活无疾按:羌独二活,皆善祛风寒湿邪,外可解在表之感冒,内可止经络之痹痛。区别者,羌活走上,独活走下。七 理气药――理肺气药:桔梗无疾按:宣肺止咳必用之品。如同车船,善于载药上行,达肺。凡肺气喜降,但上有邪气壅闭,则肃降难行,必先以桔梗宣之,而后肺气可降,咳可止。前胡 杏仁无疾按:此二药乃降肺气止咳之得力猛将。――理肝气药:柴胡 香附无疾按:二药虽然皆可用于疏肝,但柴胡性升散,喜上,喜外,用途非常广泛;香附则守于肝脾,行于中,尤专于妇科。――理脾气药:枳壳 厚朴 陈皮无疾按:枳壳降胸膈气,厚朴下腹中气,陈皮行气和脾而燥湿。八 理血药――活血药:川芎 丹参 牛膝无疾按:牛膝与桔梗相对。桔梗善载药上行,牛膝善引血下行。一可补肝肾强筋骨而止关节痹痛,二善引血下行而愈月经诸病。――止血药:仙鹤草无疾按:收涩止血兼能补虚,出血常用。炭类药无疾按:凡火见水则熄,赤见黑则暗,血见炭则止。很多中药,经过炒黑加工后,都有比较好的止血作用。常见的如大黄炭,地榆炭,荆芥炭等。――凉血药:生地 玄参无疾按:二药皆甘苦寒凉,清热于阴血,而兼补阴血之不足。阳气不足者慎用。九 消食药内金无疾按:即鸡胃的内壁。试想鸡胃何其强悍。食物之后,常吞砂石以消磨,坚韧无比。故内金消食之功著。另可用于消解肾石、胆石等结石病。山楂 神曲 麦芽 无疾按:上三味药常在炒焦后合在一起来用,称为“焦三仙”,有消食化积,养和脾胃的作用,临床非常常用。十 补益药――补气药:党参无疾按:人参珍贵价高,今临床补气,多用党参代之。为补气要药。与黄芪相比,党参性情较为平和,以补中为主,升提力与行表力皆不如黄芪。黄芪 山药――补血药:当归 白芍无疾按:善补肝血,以柔肝体,以和肝用。阿胶无疾按:即驴皮所熬之胶。血肉有情,性平而润,最善补血。今天市面上阿胶补品琳琅满目,不过选用时,需要确定好血虚证,用之才好。若脾胃虚弱者,当须防此药滋腻碍胃。――补阴药:熟地 山萸 麦冬 沙参――补阳药:仙灵脾无疾按:教科书称淫羊藿,方药中多作仙灵脾。善温肾阳,用于男妇科诸病。益智仁无疾按:肾阳虚小便失禁常用。肉豆蔻无疾按:肾阳虚腹泻常用。肉苁蓉无疾按:肾阳虚便秘常用。雨中站了很久:中药按药性有很多讲究,先煎(如龙骨,牡蛎)后下(如钩藤),轻煎(如薄荷,等解表药),包煎(旋复花),另炖(贵重药材),烊化(阿胶)兑服,好多。不一一例举了。五脏用药示例肺――清肺药公英板蓝根鱼腥草无疾按:三药善清肺热,寒而不甚,常用。――润肺药麦冬沙参紫菀款冬花无疾按:紫菀冬花,止咳祛痰而质温润,久咳后气阴不足者宜用。――理肺气药桔梗前胡枳壳脾――健脾药白术茯苓山药――醒脾药木香砂仁无疾按:所谓醒脾者,脾为湿所困,食欲全无。二药皆芳香,脾得香气而苏醒,食欲复也。--温脾药干姜良姜无疾按:干姜善温而补,良姜善温而散。故一补虚,一散寒。肝――疏肝药柴胡香附――柔肝药白芍――平肝药天麻钩藤心――养心药枣仁无疾按:枣仁者,补心血,安心神之第一要药。――通心药菖蒲郁金无疾按:二药皆可开心窍。心窍蒙蔽,神失所宜。窍被痰蒙者,菖蒲开之;气血淤滞并热闭者,宜用郁金开之。――清心药知母栀子无疾按:心受火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烦。知母除虚火之烦,栀子祛实火之烦。二药皆为清心要药。肾――滋阴药熟地枸杞无疾按:枸杞质润性平而养肝肾,最善养肝明目。血虚目不明之第一品药。――温阳药仙灵脾益智仁肉桂方剂学学习方法大略方剂学习方法大略:1 任何方剂的创制,都离不开相应的历史时期,地区特点,时代背景。所以在学习方剂时,必须重视原方所载的主治病症,而不能仅仅根据药味组成,以今天的观点对方药主证妄加推断。搞清制方本义,才可以真正把方剂学活。此思想源自北中医方剂恩师许文忠。2 方剂基本在组成,奥妙在剂量。学习方剂时,必须对原方剂量及比例引起足够重视。初学者宁死勿活,今天的循规蹈矩,为的是明天的融会贯通。此思想来自山东潍坊经方高手高继平老师(网名金谷子)。3 方剂死,而读方用方者活。后人对方剂的领悟及应用体会,皆在方解中。任何一本方书中,方解部分都是其精华所在,不可不知。4 对重要方剂,明理之后,必须熟记,用方时才不致犹疑彷徨。记诵方剂,方歌最为有效。人参败毒散解疏散风寒药【代表方】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 柴胡 前胡 枳壳 桔梗 羌活 独活 茯苓 川芎 甘草常用剂量:原方诸药各等分。现成人常用上药各十克,小儿各六克。【主治】风寒感冒。(原方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呕哕寒热,并皆治之。)【方解】本方针对外感风寒之邪所设。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解表,辅助正气祛邪外出,为君。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一表一里,宣肃气机;柴胡助羌活独活以解表,前胡助桔梗枳壳而理肺。风寒邪气侵犯皮肤肌表,皮毛内合于肺,皮毛受邪则肺气不利为咳嗽。方中桔梗宣提,枳壳肃降,令肺气和平,以助解表。此四药合力助君,为臣药。肺主气,现在肺受风寒邪气所困,气机不利,气不行则血不行,气不行则津液不行。故方中又以茯苓除湿,川芎行血,以防气滞之后出现进一步的津血问题。方中另用人参(今常代之以党参),其意在辅助正气,托邪外出,兼可固护人体,防邪深入。正气不足时,参之用尤其重要。此三药或防患于未然,或祛邪于轻微,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表里上下,为使药。本方制法完备,考虑周详,倍受历代医家推崇。并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了一批败毒散类方。如正气充实可去人参为败毒散;表邪较重可增加荆芥防风解表为荆防败毒散。本方除可治疗风寒外感外,对于咳嗽、脾胃虚弱也有良好的效果。被后世称作“咳门第一神方”。【方歌】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镇肝熄风汤解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怀牛膝一两(30g) 生赭石一两(30g) 生龙骨五钱(15g) 生牡蛎五钱 (15g) 生龟板五钱(15g) 生杭芍五钱(15g) 玄参五钱(15g) 天冬五钱(15g) 川楝子二钱(6g) 生麦芽二钱(6g) 茵陈二钱(6g) 甘草钱半(4.5g)【主治】肝风内动。(原方主治:内中风证,其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撤消,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方解】本方是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初起最常用的方剂。我们这里先大致分析下肝风内动的发生机制。自然界中水少则风生,北方水少,北方风多;冬春水少,冬春风多(台风因热极而起,与此有别)。人体内也是一样。当下焦肝肾阴精不足时,风即从内而生。表现出来的就是头晕头痛等内风症状。随着内风势力不断加大,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大怒(肝阳化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劳累(正气不足,无以御风)、凌晨(对应一年之春,风气当令,天气升发,外内相合),即可发作为中风病。风本无形,但大风可以飞沙走石;内风同样无形,但内风一动,从下而上,可以带动血、痰等有形邪气,上攻头脑,神窍闭阻,人即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大风症状。风止后,血痰等有形邪气无法顺利下行,痰瘀交阻,人即出现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表现。可见,如果平时多注重养生,多培养少耗散肝肾的精血,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中风的发生。对于素体肝肾阴虚的人,平时注意调摄心情,避免大的情绪波动;避免过度疲劳;避免过度熬夜伤阴;避免饮食过于肥厚生痰,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中风病也是同样可以避免的。对于医生来说,治疗中风病的关键时期,是内风初起的阶段。因为此时肝风初动,血虽上行但并未成瘀,尚可用药引其下行。如果等到昏倒不省人事再行救助,难度就非常大了。镇肝熄风汤是针对中风初起而设立的一张经典处方。方中重用牛膝、赭石为君。牛膝最善引血下行,重用牛膝,可以将随风上逆的血引而下行,令血不致瘀阻于上。赭石色赤而入血,石体质重而下行,善于平定上逆之挟血肝风。二药相伍,一刚一柔,主治血逆之标实。龙骨、牡蛎、龟板三药,最善滋阴潜阳。龙龟牡蛎皆水中之物,而入药皆用其骨,故善将浮越之阳潜降于水中。白芍养血柔肝而缓肝风之急,玄参天冬善养阴而清热,六药共用为臣。方中川楝、麦芽、茵陈三药,是神来之笔。张锡纯最初的处方中并未用到此三药。用于临床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患者可以轻松搞定,但仍有部分患者,服用此方后,病症不轻反重。张氏从而领悟到,肝为将军之官,性情原本暴躁,喜温良之言,而恶激烈之辞。方中主以重镇,意在压制肝风,是逆肝之性,肝脏受制,可形成“反动之力”,从而令病情加重。加此三味以疏肝,如春风细雨,则上弊可除,故用为佐药。生草调和为使。【方歌】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牡蛎赭茵共;龙龟麦草膝川楝,肝风内动有奇功。如何学习中医诊断辩证的思想中医诊断辨证的思路 对中医生来说,面对患者,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明确诊断。中医的诊断,又包括辨病和辨证两个方面内容。一般情况下,中医辨病过程较为简单。我们打开一本中医内科学的目录就可以发现,大部分中医病名,其实就是一些常见的症状名,如:咳嗽、失眠、胃痛、腹泻、头痛等等。说明中医的关注点,始终在于如何解决患者出现各种病痛,而非体内发生的实体病变;旨在治人,而非治病。辨病之后,中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辨证上。同样是咳嗽,如何分辨是气虚引起的,还是痰湿引起的,或者肝郁引起的?这个辨证的问题,会直接关系到下一步治疗思路的确定,以及方药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疗效。我们在前面第六章中,对中医辨证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下面把辨证要点内容重新复习一下。虚证要点:气虚无力倦懒言,血虚目涩多梦浅;阴虚夜热细盗汗,阳虚清冷一派寒。实证要点:热红黄数寒清寒,痰湿肥重舌便粘;风动歪斜善走窜,气滞胀满瘀紫暗。病位要点:肺病不外咳痰喘,心病心悸痛失眠;肝怒脉弦胁胀满,肾在腰膝小便艰;脾病消化食欲减,腹胀腹痛大便难。以上三组辨证要点,是无疾结合临床实践和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熟记此百字要决,是初学者掌握中医辨证方法的捷径。然而,要诀死而病症活。要把区区百字要诀灵活运用于临床,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大量的练习。作为广大的中医爱好者朋友,不可能有机会亲自接触大量患者,为其诊治。医案的学习,正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这种状况。譬如小学生作数学题,在反复的练习中,熟能生巧,融会贯通。如何理解中医治疗思路 中医治疗思路 有朋友问起,中医见到气虚就补气,阴虚就补阴;有湿就化湿,有火就清火;肺气虚就补肺气,肝气郁就疏肝气。这样的思路,与西医用脂肪乳改善营养不良,用抗生素对付病菌不是一样的道理吗?针对这个问题,无疾以为有必要加以说明。中西医在此有三点重要的区别:一、脂肪乳本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现在体外由人工加工而成,用于缓解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也就是说,营养不良的患者本身并不需要经过任何“努力”,完全通过外界的“输血”,就可以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与此不同,中医所谓的补气、补阴药,所用的药物本身,并不是人体的“气”或者“阴”。药物发挥的补益效果,必须借助于人体,才可以实现。也就是说,药物的作用只是激发和促进,气阴最终得以补充,仍是靠人体“自力更生”的努力才实现的。当然我们不能排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输血”模式的重要意义。但更多情况下,我们总不能一切都依靠外援来求生存,谋发展。“自力更生”模式,应该是我们始终需要坚持的。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输血,不但没有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的状况,反而形成了穷有理,赖救济的寄生虫风气。直到改输血为造血,充分调动起当地居民的生产积极性,才真正实现了脱贫。人体也是一样。长期靠注射胰岛素过活的患者,体内胰岛的功能会日趋衰弱,原因很简单,废用,所以萎缩。只有唤起人体自身的力量,人才可以说真正的实现了健康,而不仅仅是,活着。二、西医用抗生素灭杀细菌(只有特定情况下,细菌才成为病菌),与中药清火药清除热邪,存在本质区别。与上一条相似,抗生素灭杀细菌,其实并不需要人体自身作出任何努力。细菌作为生命体,同样需要呼吸,不断的从外界获取养分。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明确了细菌呼吸过程的关键环节(即如人之喉咙)所在,再以药物切断此环(即如扼紧喉咙),细菌即被灭杀。中医则不同。这里暂不讲中医治热之法远不止清热一途,解表、攻下、利小便,甚至益气、养阴,都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单是讲清热之理。中医不像西医那样,把注意力集中在细菌本身,而是更多的关注细菌的生活环境。轰轰烈烈的非典,最终很难讲是被人类击败的,倒不如说是被天时击败的。03年初盛行于广东,春季即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市,到春夏之交疫情得到控制,盛夏则基本消失。思考其原委,适合此类病原体生长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当以春季为最佳。环境一旦改变,病原体的生长遇到障碍,对人体也就不再具有当初那般强大的毒力,疫情即随之而解。中药清热药的作用就在于此。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环境(温度、酸碱度等)对于致病细菌的生长非常有利。此时以清热药改变人体内环境,细菌失去了有利的环境支持,即在正邪交争的过程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必然被正气驱赶出人体,从而得以痊愈。此外,这里同样存在一个杀邪与逐邪的问题。对抗迫使敌军改良装备,成为更难对付的敌人;宽容则带来和谐发展,成就天下太平的盛世。在第四章正邪之争中已有详细阐释,这里不再赘述。三、除了扶正、驱邪两方面的思路上有差异外,中西医还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治疗靶点的选择。西医基于点对点的线性思维逻辑,追求针对单一靶点的精准攻击。中医则立足整体的和谐,在动态的消长变化中寻求个体的安详。西医治病,譬如修理一张瘸腿的桌子,普通的思路是找到一块木块,把瘸的一条腿垫高;但桌子一旦移动,还是会重新变得瘸腿。更好一些的思路是量好尺寸,将木块钉在桌腿上,桌子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功能了。人们将目光锁定在桌子短的一条腿上,针对这条腿去修理,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把这条成功的经验转移到人体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原因就是,桌子是死物,人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生物。死物相对静止不变,生物则时刻处于整体的运动变化中。真正的生物现象,譬如牧羊。茫茫的草原上,有羊群,有狼群,还有牧羊人。牧羊人希望得到更多的羊,而狼吃羊;牧羊人于是展开了大规模的灭狼行动,以为狼的减少,必然带来羊群的繁荣。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狼群被消灭后,羊群虽然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护,但羊吃草,现在草原的面积却在不断的减少。原来狼虽然会吃羊,但更多情况下,狼其实是以野兔为食的。野兔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乱打洞,正所谓狡兔三窟。而这种行为对草原的破坏性是很大的。现在狼群被消灭,野兔失去天敌制约,大肆繁殖,导致了大面积的草场破坏。羊群的发展也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中医深刻认识到生命现象中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深知人体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针对某一脏腑的病症,其实未必是达成疗效的最佳方案。迂回可胜直入,婉转可以通幽。所以才有中医从阴引阳,从阳引引的治疗法则;才有佐金制木,金水相生,培土生金,水火既济诸多丰富的治疗思路。理解与体验,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上述中医的各种治疗思路,扶正、驱邪、确立治疗靶点,如果始终停留在理解的层面,那么所谓的中医治疗思路,就永远都只是一些“看上去很美”的知识。在接触真实病例之前,要搭建一条从理解到体验的桥梁,最好用的工具,莫过于医案解读。怎样学医案学医案,怎么学?(一)兴趣第一的原则建议从自己或家人朋友的实际问题出发,寻找相关医案。与切身利益联系越紧密,就越容易激发起兴趣。很多朋友喜爱中医,就是从自己或家人的病患出发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亲人带来健康。无疾非常支持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学习,原因有三:1深受所苦,求学必诚;2用心专一,易见成效;3学以致用,不妄作劳。学习,一怕不诚,二怕不专,三怕不用。有浓厚的兴趣作后盾,这三怕全无,学习自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二)广开途径,搜罗医案信息时代,资源无处不在。书店里、网络上,想寻来几本医案著作,实在易如反掌。如果单位有开放cnki数据库资源,更有时时更新的丰富临床医案可以下载。根据自己兴趣所在,将所得医案分门别类,或单独摘录,加以整理,日积月累,必有所得。对于摘录方式,无疾还有一点小的提示:“复制粘贴”模式与“手写整理”模式相比,区别看似在表象,实则在内质。无须多言,尝试便知。(三)正确看待失误案一般来说,医生总是希望将自己最得意的案例拿出来,与人分享。而一些不成功的案例,往往被隐匿不宣。实际上,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学习,自然可以从中领略医生精湛技艺,学到宝贵经验;通过对失败案例的分析总结,吸取其教训,常常可以得到更大的收获。医案学习之三个阶段――初级识证阶段对于零起步学习中医的爱好者朋友,识证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最死板,也最简单的一个阶段。诀窍就在前面讲过的“辨证要点”歌诀中。此阶段的任务,一是熟记并理解辨证歌诀,二是通过反复练习,在具体医案中辨识出各种症状的证候属性。相关练习,我们在前面辨证一章中已经作过一些。识证之后,即可对照中药方剂讲稿中的相应部分,制定出大体的治疗方案了。本阶段适读医案:病症较单纯,证候较典型者。――中级辨证阶段然而,很多情况下,单是依靠辨识症状的寒热虚实,还是难以应对纷繁的病症的。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仅出现单一证型的典型表现,是很难见到的。临床见到更多的,常常是几种证型的交织。如气虚与痰湿并见,阴虚与风痰并见等。要在纷繁的证候中把握主次,分清本末,就需要在识证的基础上,加强辨证的功夫了。本阶段适读医案:病症稍复杂,涉及两个以上脏腑,虚实并见者。――高级论治阶段面对复杂病案,诊断辨证是基本功。而如何确定治疗方案,找好切入点,则需要更深一层的修为。本阶段适读医案:病程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者。总体而言:识证阶段病情典型、单纯,往往可以直接对应某些方药来治疗。辨证阶段病情较复杂,侧重点在于分析病症,理清正邪关系,轻重缓急。而论治阶段的关键点则在于寻找治疗突破点,制定治疗方案,部署阶段性治疗任务。对于爱好者朋友,无疾谨此劝谏: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学习方法,看似笨拙,其实是最快捷的方法。为自己的医案学习制定一个总体的计划,并切实的执行,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一定可以迎来一个令自己欣喜的收获了。什么是体质: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很少会把阴阳五行之气完全均匀的分配到每一个个体。于是就出现了:有人阴偏不足,有人阳偏有余,有人湿气较盛,有人肺气素亏。凡此种种,每个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种身体特质,即是体质。在所有的体质类型中,阴阳平和的体质是最为理想的,但在人群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少。大部分人,或此有余,或彼不足,体质中都存在着某种“偏”性。正是这种偏性,决定着我们的身体最容易罹患哪方面的病症。比如气虚体质者,比较容易出现腹泻、腹胀、咳嗽、喘等病症;阴虚体质者,容易出现失眠、焦虑、夜间盗汗等问题。而所谓的体质养生,本质上就是要尽量纠正这种偏性,使其朝着阴阳平衡的方向来改善。【原创】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一般来说,体质由先天因素决定,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成。比如说,父母的身体都偏于气虚,孩子体质气虚的机会就非常大;父亲体质阳热,而母亲体质气郁,那么孩子的体质或从其父,或从其母。这是先天因素对体质的决定作用。而后天环境,或饮食习惯等的改变,又可以对体质产生一定影响。如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体质会朝着寒湿方向转变;长期嗜食辛辣,容易把体质变得燥热;长期大量饮酒,容易形成湿热体质,等等。体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通常很难完全改变。前面望诊一节曾提到的那位患者,舌体中间有一条纵深大裂纹,几乎要将舌体分为两半,此人的体质就是典型的气虚体质。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此患者的舌体逐渐变小,中间的裂纹也漫漫变浅,裂纹上也渐渐被一层薄薄的舌苔所覆盖;但与普通人相比,他的舌体仍然比较胖大,裂纹仍然比较明显。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 如何辨别体质的方法,实际上,在上面脏腑辨证的内容中已经讲过了。将“气虚证”的名字,换成“气虚体质”,诸如此类,上面给出的辨证百字要诀,就成了辨体质百字要诀,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体质是人身之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不会象疾病状态时那样突出。有类于食物用来充养,因其平和以为常;药物用来治病,秉其偏甚以矫枉。一般来说,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分成虚实两大类,与上面辨病性部分相同。虚性体质,主要有气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这几种类型。简单来说,一个人平时说话声音低微,不喜言语,懒于活动,时感疲劳乏力,反复感冒不愈,舌体偏胖大,或见齿痕,即可判定为气虚体质;眼睛干涩疼痛,视物不清(包括近视和老花眼),失眠多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体质;血虚常与气血并见,即合上面气虚体质的表现,形成气血两虚的体质;身体瘦小,舌体瘦小,舌红苔少,夜间睡眠时觉热、盗汗等,多属阴虚体质;平素畏寒喜暖、四肢冰冷、大便不成形、小便色清量多、舌色淡白津液偏多者,属阳虚体质。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相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结实。比如同样是体质偏寒,阳虚体质人更容易出现大便溏、小便清长这类虚性症状,实寒性体质者则较少出现。最常见的实性体质包括:寒性、热性、湿盛、湿热、气滞、血瘀这几种类型。大体来说:形寒肢冷、常年不温属寒;面赤舌红,性情急躁易怒属热;身体肥胖、大便粘腻、舌苔腻属湿;胸闷肋胀、叹气连连属气滞;口唇紫暗,舌下青紫属血瘀体质。【原创】气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适当的增加运动量(气属阳,阳主动,动则养阳),但不主张剧烈运动(壮火食气)。 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忌大量饮水(伤阳气),慎肥甘滋腻(不利脾运);宜偏清淡饮食,宜牛羊肉。宜山药、大枣。常备中药:党参、黄芪。(可以根据下一章中药部分内容,选用10克参或芪,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常备中成药: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症状明显时,可根据中药配伍章节内容,选用健脾或益气,早饭前服用)特效经络: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之小腿部分。(日常保健,可敲打、按揉以上三条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