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4

25.教会孩子诚信等于给了他安身立命之本(1)  诚信是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诚信是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诚信是明是非,辨善恶。诚信,关乎孩子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每一个理性的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  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主事之根;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体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诚实守信"是国格的体现,也是良好国际形象和国际信誉的标志;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也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诚实守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诚实守信教育?这是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困惑和难题。除了孩子自身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之外,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以及成人间的道德失范行为,也对以简单讲道理、提要求的家庭诚实教育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而且,有一些孩子已经表现出两面行为,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是另一个样。家长对孩子的两面行为,既生气又着急,于是加大训斥、管教力度,结果有些孩子的两面行为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巧妙"、更加"高级"了。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两面行为,使孩子变得诚实起来呢?  第一,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缩写,词典上关于诚实的释义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是指遵守承诺或者说讲信用;信用则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诚信就是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要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诚实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的道理传递给孩子;还可以从反面,把失去诚信带来的危害讲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从道理上认知诚信作为道德品性的重要性及其内涵,在基本价值观念上确立正确的认识,把握住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要利用一切机会,经常举实例给孩子讲诚实的品质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做人不诚实会带来什么恶果。对社会上那种"诚实吃亏"的错误论调要态度鲜明地进行批判,要逐步帮助孩子确立坚强的信念: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人是社会的蛀虫,必将受到惩罚。事实上,被大家公认为奸懒馋滑的人,注定是要处处碰壁的,结果失道寡助,往往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最后甚至连小便宜也占不到了。而诚实的品质必须从小时候培养,自己有缺点、错误要勇敢承认,接受批评,决不应该隐瞒、造假。从小做一个诚实的人,长大了才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地做人。在家庭里经常就诚实问题开讨论会,效果可能更明显。  树立诚信的基本理念,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生价值要把握。比如,要树立正确的功利观,把为祖国、为人民、为他人等价值观念内化到做人做事的每一个细节中去,才可能真正诚实守信,因为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逐,必然引发不诚信的行为,对物欲、利欲无非分之欲才有诚信;再如,要培养宽阔的胸怀,只有对人对己有一颗包容心,才能去积极主动地理解人,诚实地对待人,有容纳百川的胸襟才有诚信,要逐渐帮孩子树立起"诚以立身、信以立业"的人生座右铭。  第二,要特别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价值和伦理认识,它还是一种人生为人处事的习惯,一种在一定价值指导下的思维、行为模式和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课题--"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当今少年儿童有8大良好习惯,7大不良习惯。8大良好习惯是:勇于表现自己;生活比较有序;待人有礼貌;喜欢交往;做事遵守规则;爱护环境;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新事物。7大不良习惯是:喜欢依赖别人;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这些看似平常的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引发不诚实的行为产生,特别是孩子一旦养成不诚实的习惯,矫治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其实,所谓诚实,对于孩子来说,主要表现就是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交公,说到的就要做到等。  在家里,订立一些最基本的诚信要求和规则,严格要求孩子按规则做,家长也必须主动遵守;遇到需要应对的情形和孩子一起商量诚实面对的策略,决不在孩子面前撒谎;孩子不小心说谎要及时纠正,并明确奖惩;积极鼓励孩子说实话,办实事,即便失败也不责备等等方式,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第三,家长要给孩子做诚实的榜样。  诚实,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家长要以诚实培养诚实。应该说,儿童说谎主要是从父母、亲友、教师那里学来的,是成人的不良教育方法造成的,而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亲人,对孩子说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想真正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德,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时的小事上处处注意,带头讲诚信。除了在自己的工作上、生活上讲信用、不撒谎外,还要注意平时对孩子说话、办事时,不随意、不糊弄。孩子的心是相对简单、单纯的,他们对大人的话往往坚信不疑。25.教会孩子诚信等于给了他安身立命之本(2)  但是有的父母不大珍惜这种信任,平时对孩子总是随口承诺,却大多不兑现,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实际上也为孩子树立了不诚实的"榜样"。特别是有些家长自己不注意,时时让孩子捕捉到其不诚实的瞬间,却不断向孩子提出不许说谎的要求,与孩子相处时,也不注意对待孩子的说话方式,经常叫孩子回答一些带有一定强迫色彩的,而孩子又不得不用谎话去辩护的问题,给孩子提供了说谎的机会,这是最糟糕的,但也是不少家长常常有意无意地做出的。需要家长特别予以重视。  第四,要科学纠正孩子出现的撒谎的行为。  说谎在心理学上可以分为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有意说谎指的是有明确的目的,掩盖错误,欺骗别人的行为;无意说谎指的是没有什么自觉的说谎目的,完全下意识的行为。  孩子的说谎大多数是一种无意撒谎,特别是幼儿,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所以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弄清楚孩子是否真在说谎。当怀疑孩子说谎时,父母首先应该仔细地调查了解,弄清楚孩子是否真的在有目的地说谎,说谎的原因是什么。小孩子说谎,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几句话就可以套出来。大一点的孩子说谎,往往处于无意识撒谎和有意识撒谎之间,欺骗性也会不断加大,有时能够骗倒父母。因为此时孩子已经知道父母喜欢听什么话,他们会制造谎言,说得天衣无缝,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通过仔细观察和进一步了解,揭穿孩子的谎言,并用比较婉转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教育孩子。  二是要认真分析孩子说谎的动机。发现孩子撒谎,要尽量压住火气,冷静地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申诉,分析一下孩子说谎的动机与理由。找到问题的根源,明确孩子内在的企图,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  三是对孩子的撒谎行为要有适度、合理的惩罚。孩子出现说谎等两面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著名作家冰心曾用肥皂洗嘴的办法惩罚孩子说谎。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朗诵一个讲诚实的故事,抄写一段论诚实的名人名言,写一篇讨论诚实问题的日记或文章,取消一次外出游玩的安排等等。  四是注意在平时纠正孩子撒谎的习惯。要学会肯定、鼓励孩子,不要主观、武断地滥施批评、训斥、惩罚,滥用批评、训斥、惩罚的做法让孩子害怕,不会令他们心服口服,反而会逼出两面行为来。要鼓励孩子说真心话,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他不满意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感会压倒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因而不敢说真心话,此时他们的说谎是自卫。因此,家长就应在鼓励孩子说真心话的同时,自己首先做到听得进令人愉快的真心话,也应听得进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  五是要重视家庭学校结合,发挥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常常是孩子产生不诚实行为的主要原因。教师与家长的各自为战,给孩子说谎行为提供了有空可钻的机会,因此家长应经常主动和老师联系,共同配合,使孩子在家里和学校表现一致。  诚信是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诚信是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诚信是明是非,辩善恶。诚信,关乎孩子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每一个理性的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  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6个细节:  (1)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应尽力予以满足。以免孩子为了得到某些东西而用欺骗的手段。  (2)父母不在孩子面前说谎话。  (3)营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有错敢于承认。  (4)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不可急躁,更不能打骂,要进行说服教育。  (5)纠正孩子的不诚实行为要及时,切不可让其不断蔓延开去。  (6)对孩子制定必要的规则并严格要求。26.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1)  在当今,如何面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诱惑,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消费习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父母应该创造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让孩子懂得劳动的意义并学会节俭。  《北京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报道: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坪乡51岁农民陈邦顺靠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为了多卖血,假造6个献血证,4年来共给儿子6.35万元。儿子虽知父母卖血供他,仍不停地来信要钱。信中称:我的衣服和鞋旧了,需要200元买衣服和鞋;我想买电脑,已借了1800元;体育课没达标,要给体育老师送礼;今后3个月生活费3000元;"五一"要旅游,班上要收班费100元......在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我们也是在为这一代孩子未来的生存担心,为家庭里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着急。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精髓,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也是当前我们全社会各类人群都必须重视的价值构建和品德锤炼,艰苦奋斗一般总是和相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相联系,在今天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的背景下,施行艰苦教育的难度往往较大。特别是在家庭里,很多家长都更看重孩子的学业、健康、生活质量,而忽略了艰苦奋斗教育。  第一,要端正教育思想和教育态度,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精神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艰苦奋斗精神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自不必说,对每一个人的生存成长也十分重要。从心理学上来讲,个人成功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就是一个不断开发和实现自身潜能的过程。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意味着具备了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懈追求的坚强毅力、勤恳踏实的务实作风、贫富不移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潜能变为价值。  很多家长把孩子成功的筹码定位于单纯知识的积累和智力开发上,忽略了人的个性品质中最重要的元素--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而且也不能够从时代发展的视角去认识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简单地把艰苦奋斗理解为吃苦耐劳。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时代的发展给艰苦奋斗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包含了改变命运、吃苦耐劳、肩负责任、成就事业的自立自强精神;努力奋斗、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勤奋创业精神;敢于为先、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开拓创新精神;自我节制、理性消费、不图虚荣的勤俭节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为一种综合素质。  第二,要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有机会自立。  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对他的马非常宠爱,终日"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其结果可想而知。这种"马病肥死"的状况在我们很多家庭里仍然在重演。  有人说,"骄奢淫逸"离孩子太远了,其实,"骄",就是飞扬跋扈,骄横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奢,就是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淫逸,就是贪图安逸享乐,甚至醉生梦死。  仔细想一想,在家庭里,孩子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爱吃美味佳肴、厌恶粗茶淡饭,穿名牌、赶时髦、追新潮等等铺张浪费、贪图享乐的不良习惯极为普遍。这与社会上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风气不断滋长有密切关系,也是家庭娇惯溺爱孩子的必然结果。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成了一些家长的育儿原则,也造就了孩子的不良生存状态与生活习惯。不少家长习惯于为孩子制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总是让人造的环境去适应孩子,完全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是学会适应外部世界。  一定要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的事,小到洗袜子手绢,大到选择联系课外班,大人千万不要去包办代替;还要多为孩子创造一点锻炼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清洗用具的全过程、到附近农村采摘等等,帮助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自理和吃苦的本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享受幸福生活的资本。  第三,不能忽视劳动环节。  对孩子来说,劳动是艰苦奋斗精神的最重要载体,也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最好介入点。当年在一次夏令营活动里,中国小孩和日本小孩的较量让今天的很多家长还记忆犹新,它对于国人教育观念的冲击至今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看到,许多发达国家,生活条件比我们优越,但对于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却比我们更注重。例如,日本孩子外出旅行,家长总是让他们自带行李或帐篷,在野外露宿,便让孩子自己劈柴、烧饭;在西方,不少生活极其富裕的家庭里,家长总会安排孩子去做几十年前父辈们做过的粗笨劳动,用石磨磨豆子、从井里挑水、用木柴生炉火。父母的用意,显然不是简单地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更是想通过这些原始的劳动方式启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品质,实在值得中国的家长效仿。还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在社区打扫环境卫生、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等,这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吃苦精神,更是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良好训练。  第四,要重视消费教育。  不少家长认为今天的物质生活太好了,不娇惯孩子也难。这是一种误区。26.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2)  一是要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教育。理论上讲,消费观包括什么是消费、消费者、人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重属性及阶段性特征等内容。具体到如何去购物;如何识别商品的好坏;正确对待广告中的产品宣传;品牌意识;正确对待群体的消费影响;什么样的消费结构才合理;正确认识滞后消费;适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处理好消费热点与消费流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二是要抓住消费能力的教育,提高青少年合理、适度、科学的消费能力。  三是要进行节俭教育,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零用钱,让他们懂得珍惜用钱买来的东西。  第五,必须强调家长的言传身教。  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很高,要孩子艰苦奋斗,自己却热衷于奢靡,沉溺于高消费的乐趣中;跟孩子说勤俭光荣,自己却对富人的生活津津乐道,充满向往。如果你自己都避免不了同伴的压力,老买一些不需要、只是因为别人都有的东西,等于在向孩子宣告:"人的价值是要用物质来烘托的。"这类行为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态度,会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观念、价值和行为。其实,勤俭是一种重要价值,也是一种行为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家庭生活的基本态度和状况,特别是在消费、劳动等问题上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念。同时,任何成功和进步都离不开自律精神,自律,是人的意志品质的反映。家长对自己是不是能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家长抵制不了花花世界的诱惑,经常放松自己,说话不算数,就根本不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从一定意义上说,如何面对物质生活的强烈诱惑,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对的问题。父母应该创造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比如,孩子想买新衣服,提供给他合适的牌子、款式以及你的预算。如果他不满意,想买更贵更好的衣服,约定好多出来的费用由他分摊。这样,他就会更细心地斟酌自己的要求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并在这其中学会节俭。  总之,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是世界性的共识,也是今天的孩子极其缺乏的重要一课,理应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习惯的步骤:  (1)让孩子尝尝"苦头"。可通过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来进行。  (2)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量入为出,养成节约的习惯。  (3)通过将家务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意识,使孩子明白金钱要靠劳动去换取。  (4)通过为孩子开设家庭银行、鼓励孩子存款等方式让孩子学会正确理财。  (5)通过按计划给孩子零用钱、训练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让孩子了解家中收支状况等教孩子从小学会精打细算。  (6)通过带孩子购物,教其货比三家,和孩子一起制订消费计划等培养孩子理智消费的好习惯。  (7)通过帮助孩子存储"压岁钱"等方式培养孩子储蓄的好习惯。  让快乐伴随孩子的成长让快乐伴随孩子的成长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家长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人们都有这种体会,如果一个人总是以热情、喜悦、关怀的态度对待别人,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自己也会觉得非常快乐。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嫉妒、仇恨、自私的情感面对别人,肯定就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自己也就不会感受到快乐。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所大学里面发生了一件令人特别震惊的案件,某著名高校一名女同学把另一名女同学杀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事发那天早上,这名女生起床后想吃水果,就拿了水果刀去院子里的水池洗刀。当时,另外一名女生从她身边经过时撞了她一下,她们由此发生争斗。打起来后,另外一名女生抢她水果刀,她本没有想杀那位女生,但对方一抢,当时她感到情况危急、非常害怕,就下意识地用力捅了另一位女生17刀,使其胸、颈、肩、背及上肢等多部位受伤,造成该女生被刺破心、肺,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事后,当事人向警方供述,她与被害人是同班同学,还曾同住过一个寝室,彼此并没有大的仇恨。只是由于各自生活习惯不同,学习方法有差异,有过一些小隔阂。但就是同学之间的这点小摩擦、小误会导致了一场惨案的发生。其实,处理问题不同的方法表明了一个人跟外界、与其他人不同的交往品质。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协调与别人的矛盾,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教会孩子与人相处,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27.决不能忽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家长应该努力让孩子学会快乐地与人相处,并且在与人相处中寻找到快乐,做家长的不仅要做到言传身教,还应尽可能多地帮助孩子,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日常的生活、游戏中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并尽最大可能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由此可见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12岁的小亮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除了上学,大部分时间都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也没有特别亲近的好朋友。一次,他非常郑重地对父母说,长大以后,他要找一个少跟别人打交道的工作,当个电脑程序设计师或是自由职业者,省得总和其他人纠缠,怪烦人的......  开放的社会需要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这是大多数家长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却有很多家长平日里不注意孩子的交往问题,既不关心孩子有没有朋友,也不关心孩子在团体里与人相处得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少家长对孩子都犯有"关注过度"的毛病,但在交往品质这一重要问题上却又缺少关注,这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来说,可以说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与他人相处,是现代社会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面向21世纪的学习必需的四大支柱中,除了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生存之外,学习与人相处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是生存的必要前提。  自古以来,与人相处就是由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关键任务。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信息量激增,社会化程度加强,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而且会深刻影响整个社会每个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  知识经济中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从更深的层面引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考;知识经济物质生产的非标准化特征体现在个人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和创新上,也必然对人的个性化品质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对工业经济的取代,传统工业经济中机器对人的约束和整体性要求越来越小,未来社会将有更多的不受空间和连续性工序束缚的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际间关系的疏离。相反,因为信息制造业和传播业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和广泛,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个人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说,不具备人际交往的本领,就不可能在未来社会获得成功。  对当今社会上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一方面是获得了比父辈更多的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他们交往的触角冲破了家庭的小圈子,伸向了社会,伸向了全世界;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和居住条件的变化,视听技术的发展和游戏方式的更新换代,使他们更习惯于面对自我,较少有经常化的、直接性的、丰富多彩的交往体验;再一方面,富有时代特征的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观念,情感上对父母的过分依恋和较弱的生存能力,都使得这一代独生子女实际的人际交往既过早地沾染世俗化的色彩,又很难具有真正意义的社会性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独生子女在与人相处的品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足,很大程度上落后于社会的要求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社会和家长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要为孩子的交往提供4种必要帮助:  (1)父母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真诚、热情,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2)根据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3)积极引导孩子与周围的人交朋友,将自己交朋友时的经历和心理讲给孩子听,给他提供好的建议。  (4)父母要善待孩子的朋友,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很有尊严,也会让他们更乐意与人交往。28.引导孩子在群体中找到自信  父母的过分替代和保护,让孩子本已处于劣势的交往能力雪上加霜,加剧了孩子的交往惰性。而当家长自己感到力不从心,对孩子的孤僻表现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变得很难改变了。  与他人相处,是现代社会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最重要的品质,同时也是一种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孩子出现交友障碍,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长期不能在同伴面前获得成功,在群体交往中无法找到自信,是不少孩子在这一问题上的症结所在。  父母的过分替代和保护,让孩子本已处于劣势的交往能力雪上加霜,加剧了孩子的交往惰性。而当家长自己感到力不从心,对孩子的孤僻表现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变得很难改变了。所以,应及早放手让孩子得到锻炼,使他的社交心理和处世方式在循序渐进的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完善。  有时候,与其说有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是社交恐惧,不如说他是惧怕失败,对这一类的孩子来说,帮助他获得成功,满足他在同伴中的成功欲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激励孩子交往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孩子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结伴出游等,可以从亲近的几个同伴开始,以家庭晚会、集体游戏为契机,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  其次,要鼓励和帮助孩子在同龄群体中自我表现,为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中间绝不能像某些家长那样,开始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具体行为上又完全替代,这样,即便成功孩子也不可能获得自信。  第三,要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交流,当孩子表现出对与人交往的恐惧和厌恶时,要非常耐心地帮助他找出隐藏着的真正原因,孩子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一些亲子游戏帮助他缓解紧张感。  第四,对那些性格较为内向,行为多为畏缩的孩子来说,特别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其开放、爽朗的个性特征,要创造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忘却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烦恼,彻底放松自己,和大自然、亲人、同伴、小动物等建立亲近、密切又毫无压力的关系。  第五,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交恐惧,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身心发展,就需要求助于心理门诊,家长要端正看待心理诊疗的意识,正视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总之,注意孩子的朋辈交往与友谊,努力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品质和能力,是一个合格家长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作为一个面向21世纪新型家长的必修课。  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的3种方式:  (1)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沟通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自信。  (2)向孩子传授与别人沟通的基本技巧,如掌握说话的时机、考虑说话的场合、选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合理配合身体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等。  (3)鼓励孩子多到外面与别人沟通,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可让孩子试着与对方进行沟通。29.与人交往的好品质是培养出来的  要想让孩子建立起跟别人良好的关系,就需要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平等地对待他人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很多好朋友;宽容是一种体谅,能处处体谅别人、替别人着想的人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交朋友就要随时准备伸出援手去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好处;与人交往要讲诚信,这样的品质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家长要想让孩子建立起跟别人良好的关系,有四个观念和品质是最重要的。  第一,平等。  一个人只有具备平等的意识,他才能有很多好朋友。有的孩子在跟同学相处的时候说:"我爸爸是局长,你们都得尊重我。"他对别人采取了一种骄傲的、高高在上的态度,别人自然就不会愿意跟他相处。有的孩子作为班长,经常会跟自己的同学这样说:"你们最好都听我的话,要不然我去跟老师说你不好。"这样的孩子,同学也不喜欢他。  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人,如果某人在大街上以鄙视的眼光看待一个行乞的人,这就说明他有着一种不平等的心态。或者,一个孩子在考试中得了第八名,对于考第二十八名的同学表现得不屑一顾,这也是不平等的心态。  平等地对待他人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孩子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跟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二,相容。  相容的意思就是能够宽容和体谅别人,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这是需要从小培养出来的品质。有的孩子能够宽容别人,有的孩子则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去挑别人的毛病,对别人的要求非常苛刻。这样的孩子总会说,我们班这个同学不好,很讨厌,我们班那个同学不好,看着就心烦。这就是不宽容的表现。  对于孩子的这种情绪,有的家长不太在意,当他天天这样说的时候,家长也没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时间长了孩子就可能形成刻薄的性格倾向,在他的眼中任何人都有很多毛病,只有自己是完美的。这样的孩子总是揣着一份虚无的自我优越感,很难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当然就很难跟别人很好地相处。  宽容是一种体谅,能处处体谅别人、替别人着想的人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所以,宽容是孩子交友的一个重要的品质。  第三,互利。  互利,简单的理解就是交朋友要随时准备伸出援手去帮助、去给别人带来好处,这也是交往的一个前提。如果一个人只想从朋友那里得到好处,对于朋友的请求置之不顾,很难得到真正的朋友。  两个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才能成为好朋友,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孩子与他人互利的思想,孩子容易养成自私的品质。  一个总想占别人便宜的人注定不是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所以,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互利的品质,这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前提,也是能否与人做朋友的重要品质。  第四,信用。  做人要讲诚信,与人交往要讲信用,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一个说话总是不算数、惯于欺骗别人的孩子,肯定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期望孩子长大后能跟周围的一切有较融洽的关系,以上四条很重要,缺一不可。  培养孩子人际交往好品质的5个关键:  (1)父母自己要做好榜样。如果父母在与人交往时尚不能平等待人、诚信对人,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做到呢?  (2)给孩子讲述关于宽容、平等、诚信、互助等好品质的故事,向孩子传授做人的道理。  (3)在孩子与人交往过程中对其加以引导,教会孩子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4)发现孩子在人际交往时表现出的坏毛病,如不诚信等要及时予以批评指正,绝不能姑息放纵。  (5)对于孩子表现出的好品质要真诚地表扬,让孩子知道他的好品质是会得到别人肯定的,自然会促使他继续保持。30.教会孩子人际交往也要讲究方法  当孩子表现出对他人交往的恐惧感和厌恶感时,要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交流,帮助他缓解紧张感,并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当孩子出现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愿望时,要给予积极的鼓励。  家长应该怎样去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呢?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第一,激励孩子的交往兴趣和欲望。  家长应鼓励孩子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游戏、出游,绝不能借口文化学习重要而忽视孩子在这方面的实践机会。当孩子出现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愿望时,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当孩子表现出对与他人交往的恐惧感和厌恶感时,要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交流,帮助他缓解紧张感,并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无论如何都不能以保持家庭的整洁、安宁为由将孩子的朋友拒之门外。  第二,为孩子的人际交往创造条件、树立榜样。  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高尚的交往品质、正确的交往动机和一定的交往技能,在这些方面,父母都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一位母亲带儿子参加朋友的婚礼,母亲意识到,没有同龄人和儿子玩孩子可能会觉得没意思,在婚礼上成人间的嬉闹游戏也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她一面有礼貌地向主人问好、向其他客人致意,一面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关照孩子,向他介绍客人们身上值得学习的和有意思的事;告诉他一些婚礼的习俗;和他讨论并交换对眼前发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回家以后,孩子很高兴,觉得没有白去。而有些家长在这种场合或者只顾自己,或者忙于给孩子夹菜拿糖,不仅丧失了一次帮助孩子学习交往的好机会,而且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浸染到一些坏的东西。  第三,要重视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例如善良、诚实、守信、真诚、开朗、率直、善解人意等等,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一位母亲在处理自己的女儿与邻座同学发生矛盾时的做法很值得借鉴。邻座女孩家境贫寒,女儿很关心她,常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她。一天,女孩对女儿说,最近一位远房叔叔到家里来了,叔叔很有钱,以后不要再拿东西给我了,这话说过后,女孩和女儿就很疏远。  女儿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她根本没有什么远房叔叔,于是女儿很痛苦,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妈妈耐心地聆听着女儿的诉说,告诉女儿和女孩置换一下角色仔细地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学会了理解,慢慢地懂得了什么叫做善解人意。  教会孩子人际交往的4点细节:  (1)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与同伴在一起,让他们一起交谈,一起分享玩具,一起做游戏,一起出去玩耍,一起做作业。  (2)让孩子与同伴共同承担一定的任务,并通过力所能及的活动努力完成它。  (3)鼓励孩子独立解决与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  (4)有机会可以让孩子出门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孩子在社会中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31.让孩子学会宽容最重要(1)  宽容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智慧,如果父母教会孩子学会宽容,那么他就掌握了跟任何人交往的一种智慧。学会了宽容,就有了一份很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的生活快乐。  当老师遇上一个执拗的学生,当朋友之间发生了纠纷,是选择从此互不理睬,还是学着宽容呢?  宽容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第一,宽容是一种忍耐。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家长要告诉孩子学会包容和忍耐别人的缺点。因为,自己也可能有别人讨厌的缺点,多一点包容也就是多给自己机会与别人好好地相处。还要告诉孩子,就算他以后长大了,身边也可能有这样的人。忍耐意味着理解,也伴随着宽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所以要学会容忍。  第二,宽容其实是简单。  家长要教会孩子简单的思维模式,有的时候不能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如果家长能让孩子学会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当中把复杂的事弄简单了,他就快乐了。  如果一个孩子性格特别执拗,在与他人相处时总是表现得斤斤计较,在和其他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就难免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他也就非常不受同学们的喜欢。同学们大都不会认为是因为他执拗的性格导致了矛盾的产生,而极其可能对他的品质产生质疑。  其实,跟这样的孩子相处要看到他没有别的毛病,只是性格太执拗。要想包容他,你就必须把问题想得简单一点,否则的话冲突会越来越激烈。所以,宽容就是简单化。  第三,宽容是谅解。  有一句话要让孩子记住:"仇恨是什么?仇恨就是你心里长的一个毒瘤,它会随着仇恨的增长而在你的体内长大。"孩子面对他们不喜欢的人会说:"我恨死他了。"其实,恨一个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都没有任何好处,要消除仇恨则需要谅解。  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家长首先要学会包容孩子,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你可以不赞赏,但要做到接纳。尽管你不同意孩子的某些做法,但要首先试着包容,并努力以示范来引导孩子学会包容。  宽容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智慧,如果父母教会孩子学会宽容,那么他就掌握了跟任何人交往的一种智慧。学会了宽容,就有了一份很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的生活快乐。宽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但更重要的,宽容也是一个孩子在社会上健康发展的能力。它是一个社会人必需的智慧,家长应该注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会孩子宽容。  如果孩子在学校和别人发生了不愉快,可以告诉孩子求得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但是最好首先要立足于自己去解决。因为如果依靠家长和老师的力量,在家长和老师不在的时候冲突可能就会更激烈。其实,更好的方法就是首先要让孩子从心底里能原谅与他发生矛盾的同学,改变对方的态度才是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样的做法中最基本的,就是孩子能够宽容地对待他的伙伴,宽容地对待他们有过的不愉快经历。请老师提供帮助并不是解决孩子间冲突的根本办法,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得靠孩子自己。对于家长来讲,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出面去替孩子解决问题。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宽容之心,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其实,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完全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这种话语上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宽容。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宽容精神呢?  第一,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理解能带来宽恕,宽恕能带来和谐。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应该理解和宽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话了!"而蒋琬却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蒋琬之所以能够"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由于蒋琬能够理解杨戏的不足。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理解别人的重要性。所以,让孩子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真正理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有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宽容的意义。  一个不肯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要让孩子在与同学或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竞争对手。帮助孩子学会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孩子真正学会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也只有通过交往,他们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31.让孩子学会宽容最重要(2)  第二,教孩子善待他人。  让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说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中国有句俗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不知道回声是什么回事。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大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个大笨蛋!"立刻又从山上传来"你是个大笨蛋"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大山骂起来,然而,大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孩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他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孩子说:"那我明天再去那里说些好话。""这就对了,"他的母亲说,"在生活里,不论男女老幼,你对人好,人便对你好;如果我们自己粗鲁,是绝不会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记得,只有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啊!"  这位母亲非常聪明,她恰到好处地教会了孩子怎样待人。孩子一旦学会善待他人,就学会了宽容别人,因为孩子已经有了一颗友善的心、宽容的心。那么,自然地孩子也就会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容忍他人,宽容他人了。  所谓因果关系、善恶报应,都遵循回声原理,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人际交往后果的根本原因。  第三,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因为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和神奇,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教科书。很多学者都说过,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水虫鱼、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大自然的博大与雄浑可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促人产生宽容之心。  所以,如果有条件,我们应多带孩子到郊外,让封闭在钢筋水泥世界中的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另外,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孩子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应该利用节假日或周末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里玩一玩,这样也算是亲近一下"小自然",也会对孩子宽容品质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掉孩子心胸狭窄毛病的几条建议: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不可偏袒自己的孩子,要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3)孩子与伙伴有了矛盾,家长应引导孩子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即使别人有些小错,也应该原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1
正序
倒序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2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3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4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5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6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7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8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9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10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11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