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儿的教育,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的成绩,而是我们与女儿有着良好的关系——亲切的、诚挚的、轻松的、民主的。 还记得2001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她的研究报告,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采访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教师。日本教师惊讶地说:“上高三的孩子,还能与你们亲密合作行动,这在日本很少见到!” 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更亲切。女儿学习累了,会躺在我们身边聊天,甚至会坐在我的怀里,与我讨论问题。有时,女儿还会大声地自言自语:“老爸老妈,我爱你们!”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情感的发展规律是互动的。我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无条件地爱着孩子,她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况且,世上哪有铁石心肠的孩子? 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顽强地表现叛逆性,我们的女儿自然不会例外。碰到那种时候,我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譬如,某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肥大大的背带裤回来。妻一见,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女儿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我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女儿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我们吃晚饭了,一会儿又说又笑。 饭后,我与妻散步时,她生气地质问我为何不坚持原则。我说: “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一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妻想想我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地,我们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训也是有的。虽说爱子心切,可女儿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双方难免声高,冲突升级。但是,事过之后彼此都后悔,慢慢也就吸取教训,各自学会了克制,都珍惜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的教育建议是: 父母不要和孩子一争到底。有的父母往往不能容忍孩子当面顶撞,和孩子吵起来的时候,孩子声高我比你声还要高。理智的做法是学会和孩子平静地讨论问题,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不要把任何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只要是心中有数,就不必惊慌失措。 和孩子说话不要从问学习开始。我们经常发现,有些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说得最多的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话:“作业做完了吗?”“考试考了多少分?”对话从学习开始,这一起点就引起了孩子的反感,何谈更深入地交流呢? 小心说的每一句话。有些父母经常在冲动的时候会对孩子说出一些重话,往往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很可能你无心说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孩子,可能使孩子产生反感,必然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亲子的关系。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2006年04月12日13:58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2000年6月1日,我呼吁: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我虔诚地祈祷,20世纪最后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成为“家长制”时代的结束之日,成为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起点之日。这样,才能真正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家长”的含义是什么?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心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我们怎能容忍它泛滥于民主的生活?我们还要把它带入新的世纪吗? 当然,“家长”不完全等同于“家长制”,却是“家长制”的主体内容。请看《辞海》第1023页关于“家长制”的解释: 家长制 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在家长制家庭里,家长握有经济大权,居于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运。旧中国的家长制,在宗法制度下,以封建的法律、礼教、习惯,束缚家庭成员,维护封建财政,巩固封建统治。新中国推翻了封建买办阶级的统治,废除了家长制。 众所周知,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媒体频频报道的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摧残所致。前些年有青海小学生夏斐被母亲活活打死一案,仅仅因为考试成绩不是满分;近期又有北京小学生王闯被母亲打成重伤送医院抢救等等。实际上,“家长制”并不局限于父母所有,社会各界甚至一些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家长作风”,如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某小学一位老师,因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不肯承认,怒令全班85名学生集体下跪;西安市长安县东大乡西大村小学一位老师,用很烫的火钳烫6岁女孩,就因为喊她没有马上答应。类似的暴力惨案举不胜举,精神伤害更是不计其数,可为何屡禁不绝,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天下最爱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哪个父母不愿意孩子健康?哪个父母不渴望子女成才?问题是我们应当弄清楚,孩子怎样生活才会健康?孩子如何努力才能成才? 在我们的多项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中,有不少的发现值得人们思考。譬如,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种类型,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给予孩子一些自由的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相应地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问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否定型教养方式则恰恰相反,父母经常批评和责打孩子,对孩子训斥多于鼓励。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一般都比较低。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甘居下游,不敢想不敢问更不敢干,对自己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他们影响父母的能力越来越强。不管成年人接受与否,21世纪已经成为了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明智的父母应当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能再故步自封地自恃“家长”的威性,不肯放下架子真诚地做好“父母”。 基于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基于大量悲剧的教训,我以一个父亲和儿童研究者的名义郑重呼吁:文明人士行动起来,为改变“家长制”时代而奋斗! 从历史变迁的意义上讲,“家长”二字犹如旧中国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走向21世纪的人们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可是,极具强烈讽刺意味的是,“家长”一词应用广泛,约定俗成。譬如,家长会、家长学校、评选优秀家长等等。就连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中,也有“责令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等字样。不过,该法律提到“父母”字样共九处,八处用了“父母”,仅一处用了“家长”。细想一下,此处“家长”改为“父母”有何不妥呢?联合国于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受基于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或信仰而施加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中国政府于1990年8月29日正式签署该公约,并经全国人大批准,于1992年4月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既然“家长”一词含有对孩子不平等的成分,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应拒绝使用这一称谓。其实,将“家长会”改为“学生父母会”,将“家长学校”改为“父母学校”,将评选“优秀家长”改为“优秀父母”,在语言表达上更为准确、规范。据说,在英语里也没有“家长”一词,而只有“父母”。 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的实质是改变“家长制”观念,是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我的教育建议是: 时刻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总是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得听你的,似乎总是要让孩子接受“没有我哪有你”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你为你自己犯下的错误找到不正确的解释,因此可能会把自己本可以美好的父母形象“扮演”成孩子眼中的“坏蛋”父母。 不要仿效自己父母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要一碰到相同的问题就搬用过去父母对待你自己的方法,如“打是亲,骂是爱”,应该尽量使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要考虑孩子的具体特点,考虑信息时代的特点。“原始”的方法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一种专制,会带来痛苦的伤害。 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有些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可能是由于不习惯,也可能是面子问题,哪怕自己真的错了,也只是给自己找一些借口。久而久之,孩子从你身上学到的可能就是一出了错就找理由,“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也是这样一个结果。其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有信任才有教育2006年04月12日13:5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建立起信任,是一个人能不能愉快地生活,能不能获得幸福的重要基础。记得有一个游戏叫背摔,是一个培养人相互信任的训练项目。在游戏中,每个人站在一米六的高台上,把你的手捆住,人要向后仰,直挺挺地倒下去,下面有人排着队伸手把你接住。这是一个很安全的项目,但一个人感到最可怕的动作就是身子往后仰,能让人接住的话,就是以一种完全信任的心态才能做到。偶尔有的人没有被接住,摔到地上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信任别人,一害怕,身子就会不自觉地扭曲、僵硬,姿势不对,所以就失败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信任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父母,真正相互平等有效地沟通也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才会开始。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不信任,直接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也就加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理解。不论什么原因,如果对孩子不能怀有信任的态度,如果没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教育不仅没有正效应,反而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心理,最终使家庭教育一败涂地。 有的父母常常跟我抱怨说,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受到伤害,他跟别人说都不会跟我们说。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了,如果你是他信任的人,他才会在很关键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都会跟你说,如果孩子不信任你,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了?孩子们最初的纯真都消失了吗?我们做父母的有责任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常常这样训斥孩子:“你要能学习好,太阳就从西边升起来了。”“你这样的孩子,将来就是进监狱的料!”这些尖刻的议论,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来说,无异于刀割。这样的话语伤害直接透露出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很可能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有时感慨,人世间一大悲剧就是父母与孩子不知心,明明是最亲的,却不是最近的,作为父母会感到伤心,其实孩子心里也不好受。 父母觉得与孩子很难沟通,甚至根本就无法沟通,事实上这也许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最初的心扉是向父母敞开的,可是父母的抱怨、责骂、不理解却成了那扇门紧闭的动力。如果父母终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那所有的“语重心长”终究都是一种无奈的说教。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从信任中产生的动力。有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考试考了59分不敢回家,去找老师,可班主任在开会,他在那儿等着。等老师开完会后,他就黏上老师。老师很奇怪:“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我不敢回家,今天回家我就死定了。”老师问:“怎么啦?”孩子答道:“爸爸说了我要是考试不及格,他会打断我的腿,你看我考了59分回家不是死定了吗?”老师皱起眉头说:“那可怎么办呢?”这个孩子突然说道:“老师!您能不能借我几分呢?”老师一听十分惊讶,心想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还从来没有同学跟我借分。幸运的是这位老师很有智慧,他马上就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便对孩子说:“你借了分能还我吗?”没想到孩子说:“我保证一定还您!”老师看着这个孩子的表情非常诚恳,说道:“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孩子,好吧!老师今天多借给你几分,借你六分。”老师大笔一挥成了65分,这孩子轻松愉快地回家了,避免了一场暴打。第二天这个孩子来上学见了老师就像见了铁哥们一样,觉得老师跟他特别亲,学习就特别努力,不会就问,作业好好写。你说一个小学生只要是这么学习成绩能不好吗?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当然如果是赶上中考高考,那分是不能借的,借了就不公平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考试都那么地重要,平时的测验如果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我认为给孩子以信任作为力量,恐怕要比评判分数重要得多。 所以我常常告诉父母们,要特别记住这一点:永远相信你的孩子,因为有了信任就有了最好的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是我对女儿教育的成功经验。 女儿在放弃了进重点中学的机会,选择了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学校后,并非意味着从此一帆风顺。她曾经写道: “我听别人讲:学英文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日文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意思是学英文是越学越容易,学日文则越学越难,这句话可真是说到我们这些学日语的人的心坎里去了。” 的确如此,女儿学了几年日语之后,也时常流露出畏难情绪。这时,我没有给她任何训斥,而全都是鼓励。 “孙冉,你的日语发音真好听!” “孙冉,我听你和妈妈用日语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孙冉,这么复杂的日语,你都能流利地说出来,真了不起呀!” “孙冉,你能帮我给日本朋友打个电话吗?你一定行!” 我发现一个规律,大人越夸孩子好,孩子的状态越好。女儿不但很少畏难了,并且渐渐成为学校里的日语尖子。 2000年4月,北京月坛中学与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时,月坛中学唯一一个学生代表发言,就是我的女儿。 对于女儿来说,这是真正的挑战。试想,面对上千名中日师生及父母,要用日语讲叙自己的民宿经历,还要用日语回答大家的提问,同龄人中有几人敢于承担? 女儿真不简单!她经过精心准备和艰苦练习,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她的发言还让一些日本教师掉了眼泪。 我应邀赴日本采访民宿时,需要一个翻译。组织者问我找什么人当翻译,我说我的女儿就是最佳人选。第一,女儿日语水平高,又熟悉我的情况;第二,女儿当翻译,生活上比较方便。 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女儿,女儿吓了一跳,说: “当翻译?我能行吗?” “你行!好好干,完成任务有奖励!” 果然,在日本的半个月,女儿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使我写出了《千年警世钟》和《日本人怎样办夏令营》等长篇文章,并引起强烈反响。 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信任和欣赏孩子是最成功的教育方式之一,更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而这一教育原则与方式,适合于每一个人。 怎样使信任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成为亲子关系良好的润滑剂?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要挑剔孩子。为什么有的学历高的父母教的孩子成了问题孩子,而近乎文盲的父母却能教出好孩子?一般来说,这是父母挑剔孩子、指责孩子与否的差异。没有高学历的父母一般往往看到孩子学习就表现出高兴,而不会去挑剔,这样给予孩子一种被欣赏的美好感觉,这样的感觉能激发孩子更加努力。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挑剔,而多一些欣赏。 给孩子准备一份“表现进步记录表”。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父母应该坚信孩子肯定能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可以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以给孩子一些提醒,同时也能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增强自信,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 信任不是放任。对孩子表现信任并不是无条件的,特别是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想法,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譬如孩子年龄小而坚持要单独外出,父母不要训斥,也不要多说,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担心,不能放任孩子。不要让孩子畏惧父母2006年04月12日14:0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时常听到一些父亲洋洋得意地说:“我的孩子怕我,只要我一瞪眼,他就吓得大气儿不敢喘。”也有些母亲帮着丈夫树立威严,吓唬孩子说:“看你爸爸回来怎么收拾你,你就等着吧!”这些做法的原因,也许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严父慈母”的传统观念,如宋代王应麟编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然而,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研究的经历,使我越来越怀疑“严父”的好处。小敏的不幸经历让我不能不拿起笔来一吐为快。 2005年3月10日《北京广播电视报》特别视点专栏,以《16岁女“老大”的荧屏忏悔》为题,详细介绍了小敏从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过程。 小敏是北京女孩。刚上初一时,她开始被班上的同学劫钱,而且是被一个女孩劫。当时的小敏花钱大手大脚,喜欢与人攀比,对朋友也挺大方,自然成为别人劫钱的目标。谁知,劫钱者胃口很大,几乎天天勒索,从5元甚至到100元! 小敏害怕了,付不起了,编瞎话跟父母要钱不灵了,向同学借也借不到了。当一个凶恶女孩逼小敏交钱而不得时,便开始折磨侮辱小敏,如灌她喝水却不让她上厕所,逼她交男朋友,命令她抱着一块大石头,亲石头,对石头说100遍“我爱你”…… 这种痛不欲生的日子,小敏忍受了一年之久。上初二时,她再也受不了了,便通过同学,找到了一个26岁的社会男青年为“靠山”。男青年马上来到学校,揍了那个凶恶女孩一顿,从此无人敢欺负小敏。但是,小敏也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不仅与那个男青年混在一起,而且在学校里变成一个不可一世的小“魔王”。 从2002年年初开始,14岁的小敏踏上了犯罪之旅。她经常打车到校上课,到校后让小同学为她付车费。放学后,她让同学用自行车送她回家。她上学时背一个书包,手里还提一个包,到校后交给同学,同学们便往包里装上漫画书和零花钱,以此“孝敬她”。 从2002年9月起,小敏因为多次抢劫同学的手机,先后被警方抓获,并判过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本来,这是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法盲小敏却侥幸地认为,反正自己是未成年人,法律拿自己没辙。第三次走上法庭时,小敏见到同案,竟嚣张地说:“这回出的事是谁把咱们‘点’了?出去以后咱们俩先去找人把他给打了!” 可是,小敏却不知道,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屡教不改的,屡次重新犯罪的,同样要被判实刑。结果,2004年8月,小敏以抢劫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并去北京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至此,她才后悔莫及。 当面对记者的时候,早已清醒过来的小敏说,我最后悔的是受到欺负时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报案。如果当初把自己的痛苦经历告诉父母亲,寻求他们的帮助,事情就会跟现在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问到小敏当时没有选择告诉父母的原因,她回答说,怕挨父亲的打,因为她把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轻易给了别人,父母能不打她吗?父亲的打给小敏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她和许多犯罪的未成年人一样,选择了逃避父母,也逃避教师。这样做还有另一层原因,他们不愿意被认为自己无能。 经过痛苦反思的小敏还忠告同龄人:当遇到其他人侵犯你权利的时候,你一定要采取正当的方式去制止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父母和报案,不要与社会上那些不良青年交友! 读到这里,父母们和教师们有何感想呢? 在我看来,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烦甚至危险的时候,能否如实告知父母或教师,是父母或教师称职与否的底线标准。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父母与教师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指导者,也是力量最为强大的人。尽管由于群体社会化的趋向,孩子可能会非常看重同龄人的理解与帮助,而对父母与教师充满了怀疑与担心,但实际上最能保护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与教师。能否让孩子始终确信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这主要不是用语言做到的,是用行动用事实让孩子坚信不疑。 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群体性。任何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的和情感的支持系统。通俗一些说,每个孩子的身边,都需要一些可亲可敬的人,他们可以为孩子指点迷津,他们会与孩子同甘共苦。因此,孩子们会因他们的存在而心安情悦,也会因为时常望着他们友善的目光而不容忍自己做坏事。相反,一旦孩子失去了这个支持系统,就会像脱离轨道的星星,变成一颗去向不明的流星坠落。 由此看来,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应当用“敬爱”二字代替“畏惧”二字,因为“畏惧”二字虽有震慑之效,却更多的是孩子走向危险深渊的助滑剂。孩子越小,畏惧感伤害越大,危险程度越难以预料。可以说,“敬爱”二字与“畏惧”二字之别,就是向心力与离心力之别,就是幸福与痛苦之别,就是成功与失败之别。 要知道,让孩子单纯地怕你其实十分简单,而孩子怕你之后再让他与你交心恐怕就非常难了。父母该怎么做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可盲目追求权威。许多父母不断抱怨孩子不怕他们,所以才不听话。这样的认识其实是一种误区,建立父母的权威性,并不是让孩子“怕”,而应该是一种信任,是一种依靠,权威并不是家庭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关键的是应该在亲子间建立一种信任,父母信任孩子,孩子就会信任父母,才可能“听话”。 做孩子的朋友。父母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或口吻来教育孩子,如果以一种“师友”的关系和孩子打交道,你会发现孩子身上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当你改变了对孩子过高期望的心态,而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时,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孩子可以和你交谈的内容是很多的。 奖赏孩子的真话。父母如果不用打骂、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可避免孩子以谎话来应付成人,保护自己,相反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否则当孩子学会说谎后,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父母就应肯定孩子的勇气和胆量,并引导他改正错误,不断地完善自己。 准备一本家庭大事记录本。在家庭中最好建立一种较宽松、缓和的氛围,体现孩子在家中也是一个主人的地位,家里有什么事应该和孩子谈谈,而不能仅仅因为孩子小而剥夺了他在家中应有的权利。可以在家中准备一本家庭大事记录本,记录家庭中发生的较重要的事情,并随时能让孩子翻看。哪怕孩子年龄小,也可以念给他听,如果需要,可以记下他的看法。宽容高于惩罚2006年04月12日13:58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有位母亲跟我说:“今天孩子的作业又做得一塌糊涂,我实在没有办法,一冲动把她的作业给撕了!现在我也后悔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位母亲的做法可能与有些父母的做法是类似的,孩子的作业没做好,把孩子的作业撕了,目的是想提醒孩子下一次要做好,但事与愿违,孩子的下一次表现可能会更糟,而且孩子对做作业会紧张。我想,撕孩子作业就等于撕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孩子不喜欢父母发火,而更喜欢父母多露出笑容,多宽容一点。 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们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有时孩子犯错并非是有意的。儿童期是犯错误最多的时候,与成年人的犯错不同,孩子们大多不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 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他可能会感到绝望。另外,如果因为一些无意的过错训斥、处罚孩子,不利于感化和教育孩子,成年人也会因此失去孩子们的信任。 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 女儿上初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六,提出要去庆贺同学的生日,并在人家那里吃晚饭。说心里话,我不愿意女儿晚上出去,可又体谅她对友情的珍惜,并且答应了人家,一旦爽约是挺难为情的。所以,我装作平静的样子同意了。我问女儿几点回家,她答应晚上8点之前。当时,我家刚迁入新址,我不放心女儿夜归,与她约定晚8点在地铁车站等他。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我准时赶到地铁车站,等候女儿归来。不料,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她的身影。我又担心又气愤: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今后再也不能信她了!我伸长了脖子,冻僵了身子,心里却火烧火燎。她如果出现,依我之烈性,有可能一脚将其踹出去几丈远。 又过了20分钟,女儿终于出现了。隔着好远,可以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她是跑着冲出地铁口的。 在那几秒之中,我猛然醒悟过来,使劲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平静地问:“回来了。”“对不起老爸,我回来晚了。”女儿一脸愧意,一边走一边解释。原来,那位同学家又远又不靠车站,而女儿去时迟了,人家又不让早走,加上归时又找不着车站,又等车又倒车,折腾下来就害苦了我这个老爸。 我宽容地笑了,说:“没关系,谁都可能碰上特殊情况,你回来就行了。”我又与女儿分析,学生过生日,选在中午比晚上好,否则让多少人着急呀?而且大黑夜里东奔西走,也不安全,岂不扫兴?女儿听了连连点头,还夸我很理解人。父女俩感情一下贴近了许多。 这件事给我一些启示。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谎、而抗拒、而出走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化为一场悲剧。 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 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一种宽容的胸襟。孩子有了过错,要么责怪谩骂,要么讽刺、体罚,要么干脆撒手不管,这都是不能宽容孩子的表现,这样的教育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实,宽容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您将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如何化惩罚为宽容,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有力的印象?我的教育建议是: 关注孩子做对的地方,而不是相反。父母可以尝试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如“做错了两道题,太可惜了。”如果变为“做对了98题,真不错啊。”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的。 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误,应该帮助其认识到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 陪孩子一起进步。父母不要单纯从口头上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而忽略了在行动上帮助孩子。如孩子的数学作业没做对,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一起做,然后慢慢地形成一种竞赛意识,仿佛你们在竞赛一样,这样他可能会有一种想超越你的想法。第二章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2006年04月12日14:0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这是我的一本书的书名,也是我在网上和青少年朋友聊天的一个话题。在我出版的几十部作品中,《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是极为独特的一本书。它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聊出来的;它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思想撞击出来的;它不是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而是众多青春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大约是2000年3月初的一天,《人民日报》强国论坛网站邀我做嘉宾,去主持一次关于教育改革的网上讨论。说真心话,我有些害怕。虽然,我对教育改革的状况与发展趋势比较清楚,也有很多与媒体合作的经验,出任嘉宾可谓轻车熟路。然而,互联网是我陌生的领域。不过,一向渴望接受挑战的我还是如约走进了《人民日报》社,因为我好奇,忍不住要尝尝梨子的味道。果然,一进入聊天室,来自全球的提问铺天盖地涌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旋涡,顷刻之间将我深深卷了进去。我忘了恐惧,也来不及犹豫,连续回答了82个问题,平均每个问题不到2分钟。当讨论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送给我一份刚刚下载的讨论记录,竟有20余页之长! 那个令人心醉的夜晚,我走在月光倾洒的梧桐树下,全身仿佛在燃烧。我意识到,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互联网将改变我的生活。 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创意,开办一个自己的网站,与青少年朋友及其父母和教师充分交流。自1993年发表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以来,我曾应许多城市的邀请,赴各地作讲演。听众有无数问题要与我探讨,也有许多人索要我的作品。而这一切一切的需求,或许惟有互联网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后来,在我的好朋友陶慧和卜卫等人的热心帮助下,2000年6月1日,孙云晓网站(www.sunyunxiao.net.cn)作为中青网的第一个专家网站,正式开通了!该网站的宗旨是:“为青春圆酷梦,为父母架彩虹,为教师淘真金。”网站以丰富的内容随时可以留言和每月一次的专题讨论,受到网友们的热烈欢迎。 5年来的难忘经历告诉我,有了个人网站,我才与前卫的一代有了真正的沟通,从孩子们身上汲取着一种能量促使我一直用真心去了解孩子,替孩子们呐喊,喊出他们的心声: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秘密是成长的营养品2006年04月12日14:0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记得在《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在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举办首发式,印着书名的横幅挂得很醒目,在场的父母们看了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似乎很害怕这句话。 父母包括教师们是否应该允许孩子有一些自己的秘密呢?有的父母说了,现在的孩子有了秘密就管不了他了,就要出危险了。 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父亲,我十分理解父母心中的惶恐。试想,哪个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担心孩子出事?而且凡是出事往往与某个秘密有关。所以,绝大多数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秘密。 据我们在全国城市做的调查发现,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监护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尊重儿童权利远未成为普遍接受的事实,数据显示父母对儿童的侵权行为仍然很严重。有一个这样的题目:当父母或教师翻看了你的日记或信件,你通常会怎么做?结果发现,43.8%的小学生把父母或老师看日记当做是有机会了解自己,39.9%的初中生和51.1%的高中生对父母这一行为表示出气愤和反感。只有25.3%的父母意识到孩子有隐私权,父母不可以翻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这意味着有关儿童权利的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事实上,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像一个水晶人一样,看上去是透明的,能让人看得明明白白,不存在丝毫秘密,这才让父母放心。 可是,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些一厢情愿呢? 实际上,孩子们也在想着法儿对付爱偷看的父母。我收到过3万多封中学生来信,他们给我讲了很多窍门。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说,把日记藏在褥子里面,而且放根头发丝在边上,每天回来看看头发丝动了没有,一动就知道有人偷看了。还有的孩子说,我的日记都存在电脑里加密码,父母打不开。有一个中学生说,我知道我妈妈特别爱偷看我的日记,可我习惯了,不写我难受,最后我只好写两本日记,一本日记专门写豪言壮语,放在我妈妈容易发现的地方,这是给她看的。另一本日记写心里话把它藏起来。这叫做声东击西。 从中可以知道,孩子是充满了智慧的,你和他斗智斗勇,你未必取胜。而孩子一旦知道了你偷看他的日记,他对你的信任就没了。因此,与其和孩子斗智斗勇,不如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 一个孩子在他长大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些秘密。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利还是有弊?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与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当然,由于中小学生多为未成年人,独立面对某些有危险性的秘密,可能会因经验不足处置不当而发生麻烦或灾难。这是父母或教师最担心的问题。但是成年人不能因噎废食,为了孩子的安全而不顾其人格能否健康发展,这样做也会有所损失。做父母或教师的,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做个水晶人,而是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求助他人的方法。您可以告诉孩子,当他们意识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他们意识到自己难以面对复杂处境的时候,应及时向父母和教师求助。 比如他和同伴之间的约定、承诺,这其实是孩子独立面对的、独立承担的一份责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当然,有的父母说如果孩子做坏事了,父母该怎么办呢?我理解,确实秘密包含着危险,比方说小孩吸毒,小孩要离家出走等等,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因为是监护人,监护人要尽到监护人的责任,那就要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划一个界限,对于一些不具有危险性的孩子之间的一些事情,父母要放宽一些,允许孩子之间存在“秘密”;另外,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当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重要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往往只会对他信任的人讲。 当然这个界限不是太好掌握,但是父母应该相信,教育总是在各种矛盾中前进的,当你给予孩子一个较宽松的生长空间时,矛盾也就可能自行化解了。 再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有没有秘密?谁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秘密的滋养呢?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罢了。怎样尊重孩子的秘密,让秘密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每个人都有秘密,不管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因此允许孩子有秘密这是正常的事情。两代人应当相互尊重各自的秘密,并将此视为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 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一个网友向我诉说她的苦恼说,她的孩子已经16岁了,正是有秘密的时候,有时候孩子打电话,她在旁边听,后来发现孩子和同学在电话里说起外语了,这回她可担心了。其实这正是因为父母不允许孩子有秘密,孩子打电话都像“犯人”一样受到监视,当然只能想办法对付父母了。父母不要去偷听,如果真的有疑惑,可以开诚布公地问问孩子,孩子一般不会反感的,孩子反感的是父母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对于孩子的秘密,重要的是给孩子适当的帮助或引导,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不应该以打骂、斥责等方式逼迫孩子,这样的结果可能更加适得其反,而且还使亲子关系更加僵化,加大教育的难度。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可以耐着性子等等看,另外,父母与教师应当想办法让孩子相信,你们才是最能够给他们切实帮助的人。对青春期要有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2006年04月12日14:0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位母亲有一个很懂事的儿子,从小学习很刻苦,成绩很不错,老师们都说孩子将来考一个重点大学一定没问题,母亲以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可是,在儿子读高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母亲十分担心的事情。儿子班上有一个活泼、开朗、漂亮的女孩子,是班上的文娱委员,儿子和这个女孩子经常放学一起回家,久而久之,彼此产生了好感。两个孩子虽然沉浸在甜蜜的情感之中,但并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还雄心勃勃地约定:高考时报考同一所学校,共圆大学梦! 这一切儿子都是悄悄进行的,母亲并不知道。但疼爱儿子的母亲渐渐感觉到儿子的变化:以前儿子从不把同学带到家中,现在却经常带这位女孩一同出入,而且目光中流露出的神情十分亲昵。 敏感的母亲看出儿子恋爱了,不禁担心起来。母亲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说,心里一直在犹豫,是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好几次想和儿子说,但都没有成功,只能欲言又止地叮嘱儿子:妈妈想让你集中精力学习! 很快暑假到来了,儿子和女孩的相处时间更多,母亲开始计划如何分开两个孩子,提议让孩子假期出外旅行,但儿子并没有同意。当儿子把女孩带回家,并且两个人进了房间还把门关上时,母亲的担心升级了。 一次,忐忑不安的母亲终于忍不住推门而入,看到两个孩子拥抱在一起,惊呆了!之后的儿子开始回避母亲,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母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假期的一天,由于单位的安排,母亲要出差一趟。临行前,母亲不禁又忧虑起来:万一自己不在家的时候,两个孩子会不会做出什么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母亲左思右想,最终下了决心:与其事后懊悔,不如先教孩子们自我保护措施,这是对儿子负责,也是对人家女孩负责。于是,这位母亲买了一盒安全套放在儿子房间,并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希望你们能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殊不知,这盒安全套成为了一场战争的“导火索”。 当儿子把女孩带回家,发现了那盒安全套和纸条,两人都受到了伤害,女孩生气地径直离开,一连几天没有再和男孩联系。男孩也伤心极了,一时无法理解母亲的做法,气愤不已。 当母亲出差回来时,儿子质问母亲:谁让你给我留那种东西?我承认我谈恋爱了,可恋爱就一定做那种事吗?从此,一向懂事、孝顺的儿子竟然和母亲打起了“冷战”,时常发生争吵,母子间的矛盾日趋激烈,最终儿子离家出走了…… 幸运的是,母子俩得到了教育专家及热心的老师们的帮助,最终使“安全套”事件有了令人欣慰的结局。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沉重的青春期教育问题。 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青春期教育近乎成为了一个“盲点”。青春期如同青青的苹果,它将熟未熟,有几分甜,几分酸,几分涩。青少年时时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他们中的许多人由“少年的烦恼”发展成“烦恼的少年”,这样的烦恼成为青少年心中无法解开的秘密。面对“秘密”,我们的青春期教育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老师忽略了应有的教育,父母害怕孩子的“秘密”,于是本来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很正常的现象,往往被认为是“罪不可恕”的。 还记得20年前,有一位女中学生写过一篇作文《名声》,这篇作文讲述了类似的一个故事:一位女中学生因为借一支钢笔给同桌男生使用,周围同学就议论说,那位女生与那位男生“好上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因“名声不好”失去评“三好学生”的资格,因此离开校园。 其实,女生把钢笔借给男生使用,即使他们之间有好感也是正常现象,这是每个人进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我只能真心呼吁:了解并相信孩子吧!如果没有理解和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事实上,在城市中学校园,许多中学生对谈恋爱“情有独钟”。男女生从互不来往到“亲密接触”,这必然令许多老师和父母手足无措。有些孩子毫不隐瞒地说,在班上,同学之间互相传送情书、相互约会已经不是秘密。相反的,只有老师和父母认为这是“秘密”,并为这样的“秘密”担忧不已。 当然,中学生谈恋爱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如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还有的中学生因为“偷尝禁果”后处置不当,给自己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可以说,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存在着很大的薄弱环节。问题的出现,真实地暴露出老师和父母们教育的缺失。补课应当从父母和老师开始。遗憾的是,一些老师和父母的做法往往不是帮忙,而是添乱。因为许多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回避性教育和严禁谈恋爱,孩子们就不会去尝试。结果很可能就是,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导致了生理上的伤害,进而影响心理成长。 国外有关的研究表明:在青春期,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并没有导致青少年性行为的增加,相反孩子们因为了解了更多的性知识而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瑞典从小学就开始给男孩、女孩讲解避孕知识,从而杜绝了少女怀孕的问题。 青春期是孩子生命曲线的又一个高峰期,在生理、心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带来一些困惑和烦恼。对于教育者而言,特别需要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感萌动是正常现象,要用一种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来对待。 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和孩子积极沟通。青春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如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出现疏远情绪,这是他们性特征逐渐明显带来的正常心理现象,是性朦胧期对异性向往的曲折表现;中学生则会出现男生女生之间的彼此好感,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份美好的情感。老师和父母发现孩子有谈恋爱倾向或行为时应耐心做工作,最好以提醒、交流、建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先要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讲究方法,不要以命令、惩罚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适时地进行青春期教育,引导他们度过这一急剧变化的阶段,他们将会留下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 不要在孩子面前过于夸大生活的艰难和压力。有些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经常对孩子说: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成了废人。或者经常对孩子说,钱是多么难赚,父母为了孩子多么辛苦等等。如果经常对孩子抱怨,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当孩子有什么问题或困惑时,就倾向于不告诉父母,导致的结果一是把心事埋藏于心中,走向孤独,二是求助于周围的朋友,内心渴望得到朋友的安慰与帮助。这样的情况可能也是孩子过早与异性同学“亲密接触”的诱因之一。为孩子创造一片“野地”2006年04月12日14:06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冰心先生曾对我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也记得一位网友在聊天时对我说,野花应当长在野地里,所以为孩子创造一片“野地”是最为重要的! 说得多么精辟!说得多么精彩呀! 我的理解是,所谓野地就是自由的成长空间、民主的空间、信任的空间,允许他有自己的秘密。教育要自然和谐,也就是遵循规律,带着秘密成长就是孩子的一个规律。 有的父母懂得这个规律,但并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能让孩子接受的,他们也很迷惑:如果让孩子心里有许多秘密,我们怎么了解他们呢?不了解孩子,如何去教育好他们呢? 这个问题是我曾经思考过的,我想告诉父母们,了解孩子并不等于要掌握孩子的秘密!如果借着了解孩子的“幌子”而让孩子把所有秘密都告诉你,那是不能成功的,可能还会造成不幸的后果! 有一位妈妈偷看了上初中的女儿的日记,看了以后大发雷霆,因为她发现女儿在日记里写了她的性幻想。她对女儿狠狠地说:“你真不要脸,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到这些问题,丢死人了!”最后,这位母亲还说要把女儿的日记告诉老师、同学。女儿感到十分愤怒,和她妈妈争辩,可是这位母亲怎么也不道歉,而且执意要告诉学校。结果女儿被逼无奈,离家出走,母女关系闹僵了。这位母亲的做法是愚昧的,是错误的。错在哪里?第一,她侵犯了孩子的隐私,孩子的隐私权是不能侵犯的,隐私就是她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事情;第二,她不但偷看了女儿的日记,而且还扬言把日记的内容告诉老师,那么她这就犯了第二个错误,把女儿的隐私通告给别人,更是错上加错了。 还有一位中学生给我写过一封信,她写道: 有一个星期天,我准备痛快地玩一天,因为一个星期的紧张学习使我头晕目眩,两眼发花。可是在我玩累了归来时,发现我的书包被翻过了。于是我立刻想起了书包里的日记本。 果然,日记被妈妈翻看了,并且写了留言。虽然她向我道了歉,但这道歉又有什么用呢?日记写的是我心中的秘密,是我从来不肯泄露的私事,我从没对父母说过,可妈妈竟查了我的书包! 我又羞又愤,决了堤的泪水发狂地流!我真想大声对妈妈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母爱,这是母爱吗?伟大的母爱,是了解、关心和爱护呀!我真想冲出家门,去远方,甚至想到了死…… 克制住所有的念头,我慢慢流着泪去读妈妈写的话。我当时的心情,简直难过到了极点。妈妈呀,你不会知道你给女儿带来的是什么? 晚上我是偷偷哭着睡着的。第二天,刚下了楼梯我又开始哭泣,一直哭到教室门口。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向我行“注目礼”,我知道我的眼睛肯定哭得又红又肿。同学们不知道我为什么哭,纷纷过来安慰我。望着他们,我哭得更厉害了。 这事一直留在心中,虽然过去好久了,但至今记忆犹新。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和父母有代沟。从此以后,我极少讲话。几乎一回家就是紧关房门写作业,吃饭只盯着自己的碗和菜。日记也不写了,我把它放在同学家的抽屉里,请同学替我保管。我宁可信任同学也不信任父母!是的,他们是我的亲生父母,可他们为什么不去想一想事情的后果如何呢?我需要的是真正的理解,这一点他们会给我吗? 这是一位中学生的控诉!作为父母,从中应该受到教训,其实孩子要求父母给予的信任哪怕只有一点就足够了,而许多父母就是因为对这一点信任都很吝啬,因此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对孩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成年人总是认为,父母做的事情是对的,那为什么“对”的事情却换来孩子的恨呢?又为什么“应该”的事情却令孩子反感呢? 关键的一点,父母的家教观念错误导致了失败的家教后果。了解孩子,并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没有尊严、没有隐私的个体,恰恰相反,我们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优势,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当孩子和你之间充满敌意,和你疏远,你就根本无法走近孩子,也就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教育只停留在表面,那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为父母放下心来,相信孩子能带着秘密健康成长,我的教育建议是: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如果家庭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孩子一间独立的房间,或者给孩子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开启的抽屉,允许孩子有一个较自由、安全的空间,并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不会破坏属于他自己的空间,这样能让孩子在家里找到一个有安全感的地方,不至于向外寻求安全,从而远离家庭,远离父母。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之间可以有一些小秘密,相互尊重对方的隐私,不要相互指责、猜疑。必要的时候,把自己的秘密拿出来和孩子分享,听听孩子的意见。 不打击孩子。即使知道了孩子的秘密,也不要像抓住小辫子一样对孩子进行打击、批评,要像帮助朋友一样帮助孩子,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批评孩子要对症下药2006年04月12日14:0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