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ESF也不直接进入外汇和黄金期货市场,而是找几家大型代理银行来执行美联储纽约银行的干预意图,由于这些银行交易量非常惊人,ESF的单子可以混在其中,这样可以近乎完全的隐形。在金融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被称为“华盛顿--华尔街轴心”。那美联储干预金价目的何在呢?因为市场能够传递信息,一些政府和金融寡头不希望人们接收的信息。黄金价格的上涨折射出了美元超量发行这个美国政府不想说的信息。当美元发行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增发一美元到流通领域,就在事实上稀释了现有美元的购买力,所有存钱的人都遭受了损失,这实际上等同于偷窃。那美联储又是如何干预市场的呢?据估计,对市场最有效的干预发生在星期五下午。那时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市场都已经关闭,由于时差的关系,纽约的市场在那个时间段是唯一的正在进行交易的市场。市场资金量有限,干预比较容易见效,而且经过一个周末的心理发酵,星期一往往会产生更大的威力。对金价的干预一般要错开伦敦金属交易市场的时间,因为伦敦是实际的黄金交易,而纽约则是黄金的纸上交易。对黄金纸上交易的操纵一般会避开实物交易市场。所以干预多发生在中午12点以后,那时伦敦市场正好闭市。与约翰逊总统鲁莽和笨拙的干预不同的是,这些金融大鳄们会进行精心策划,并严密地协调各方面的动作,他们就像有经验的猎手一般,极为耐心地等待时机。当咋咋胡胡大大洌洌的毫无防备的广大投资者进入伏击圈后,等三颗红色信号弹一升空,比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女财经记者之间,到底是周瑜打了黄盖,还是黄盖利用了周瑜,反正利息可能继续上涨的信号弹升空了,几大媒体纷纷发表专家意见认为黄金已过度投机,排山倒海般的卖单如黄河决堤一般狂泄而出,多头顷刻之间被杀得尸横遍野。要知道,约翰逊总统在几个星期内实施抛售实物黄金的做法,相当于冷兵器时代用弓剑和大刀与多头搏杀,而在金融期货时代,做空的一方可以轻而易举地聚集万吨以上的黄金期货合同,在一两个小时以内集中抛向市场,多头的黄金期货无论从数量和气势上都远逊于对手。由于美联储是空头的总后台,发行美元的大权在握,加上各大银行的通力合作,决无被逼空的可能性。只要击穿多方阵营的10%的止损线,更多的卖盘就会自动被击活,多方阵脚势必大乱。当金价血流千里,一败涂地之时,空头可以从容补仓,不显山不露水的痛斩多头,然后悄然退场。但是,再隐密的操作也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在美联储每月公布的黄金储备量报告中包括了ESF所控制的黄金,而美国财政部也公布每月的黄金储备量,这两份报告在会计原则上应该完全一致。但有人发现,从1996年到2000年12月期间,有若干次这两个数据有差异。当这个发现被公布之后不到两个月,美联储于2001年2月匆忙地更改以前的黄金储备量的数据报告,使之与财政部的完全一致,并且删除了所有与ESF相关的黄金数据。但是,这一仓促的修改却留下了记录。由于美联储的月报表不用被核查,所以可以被改动,但年度报表却由于经过核查而无法修改。在2002年12月31日的年度报表上这两份报告出现了出现了94741盎司的差异。“债务悬河” 之下的经济从1913年到2001年,美国在87年里一共积累了6万亿美元的国债,而从2001年到现在,短短的5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竟增加了近3万亿美元的国!美国的国债到现在为止总额已达到8万3千亿美元,平均每个四口之家的美国家庭要负担11万2千美元的债务。而且国债总额正以每秒2万美元的速度增长!当美联储放松银根时,根据法律规定,它可以发放不超过黄金总储备量和国债的总额的钞票,也就是说,从2001年以来,美联储可以增发3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Base Money),而每一美元的基础货币投放出来以后,可以通过银行,无中生有的变出10美元的新货币,这就是法定货币的惊人魔法(Fractional Reserve System)。请注意,银行在发放信贷的过程中,的的确确地是变出了金钱!本人将在“潘朵拉的盒子,法定货币(Fiat Money)体系的危机” 一文中详加论述。当想到如果美联储高兴, 市场上有可能会新增30万亿美元的流通货币,而2006年3月以后, 关键的M3的信息又没有了,人们将无法估计美联储到底新发了多少钞票,在这种情形下,最粗壮的神经也会崩溃。这就是黄金价格会暴涨的根本原因,这也正是美联储最最不想让人发现的。地缘政治,恐怖袭击,伊朗危机等等,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如此看来,房地产暴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商品价格(Commodity Price)屡创新高,这些市场信息折射出了问题的本源,泡沫的不是黄金和石油,也不是房价和大宗物资,泡沫的恰恰是美元货币!全球化的的实质就是美国生产美元,而其它国家生产美元所能购买的东西1980年以来美国的高度繁荣和低通胀的经济奇迹,实际上是由发展中国家来买单的,其中主要是亚洲四小龙、中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由于美国所增发的货币中70%是流通到国际市场中,所以本国的通胀得以被有效控制。而这些被增发的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很大一部分被20年来的亚洲中央银行当黄金般的宝贝收藏着。2001年911以来,葛林斯潘不顾后果的把利率从6%迅速降到1%所造成的美元信贷暴涨,使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人们终于明白了,原来美元其实是印着绿色花纹的纸片。全世界的主要美元持有者几乎同时扑向了房地产,石油,黄金,白银,大宗商品等美联储变不出来的东西。一位法国投资者说:“纽约人能发行美元纸币,但只有上帝才能发行石油和黄金。”美国海军学院教授Thomas Barnett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只用很少的纸币(美元)去交换亚洲地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足够聪明地知道这一切并不公平,当我们送去这些纸币时,我们必须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庞大的武装力量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美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不会被拒收。当伊朗宣布用欧元结算所有石油交易时,我仿佛已经听到伊朗隆隆的炮声。美元的未来决定美元未来的还是美国人民自己。如果政府、人民和公司决心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过一种更加勤俭节约的日子,还清各种债务,重新积蓄真正的财富而不是泡沫,美联储放弃那种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的政策,那美元的前景还是可以审慎乐观的。但是,更大的可能是政治家们不愿进行痛苦而深入的改革,而采取一种转嫁灾难给其他国家的国策,人民将在两年以后的总统大选时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总体上说,三大趋势主导着美元的未来:1. 当7900万生于1945年到1963年婴儿潮世代(Baby Boomer)从今年开始陆续退休,美国的财政赤字将日趋严重。这些人不仅占美国就业人口的55%,更是日益长寿的一代人。这些人的医疗保健和退休金的巨额开支将会对政府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府只有大量增加赤字和大幅度增税两种选择,增税等于政治自杀,增加赤字几乎是两党的不二选择。2. 贸易赤字只会有增无减。美国已经选择了生产美元的经济模式,那么贸易赤字就是毫无悬念的必然结果。3. 战争是导致财富以最快速度流失的最好办法,如果找不到别国买单的话。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以每天烧掉两亿美元的速度持续着,几乎还看不到结束的尽头。伊朗战争看来是无可避免的,悬念只是爆发的时间。无论伊朗有没有核武器计划,试图动摇石油美元的地位就足以引发战争了。到时候,战争消耗不会少于伊拉克战争。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除了间歇性地增发货币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而所有美元的持有者也只能看着手上的钱所拥有的购买力逐渐地、不可逆转地蒸发掉。货币战争2 第三章:第二波金融危机何其猛烈? 上第三章:第二波金融危机何其猛烈?全球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几大病症很多人认为金融危机是不可预测的,我的观点是金融危机可以被预测,因为危机的逻辑线条是完整的:整个美国由于大量的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的出现,导致了杠杆比率会逐步地放大,而高杠杆的最大问题在于,资产价格出现下跌,这场危机就很难制止,形成恶性循环。2008年我曾提出危机的四阶段的预测。第一阶段是次贷危机,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业严重衰退;第二阶段是信用违约危机,从2008年6月起,其主要标志是信用违约掉期(CDS, Credit Default Swap)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出现全面危机;第三阶段是利率市场危机,信贷全面紧缩造成长期贷款利率飙升,触发利率掉期(IRS)市场危机;第四阶段是美元地位危机,全球美元资产出现信心危机,造成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动摇。我们目前仍然处于危机的第二阶段,该阶段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以雷曼兄弟等五大投行的消失为代表,这已经发生。有很多声音认为危机到此为止,但我认为危机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还将发生更大的危机,也就是本文所提出的危机第二波。除了美国,危机的演进还在全球产生了其他的重大风险。1.债券市场违约冲击美国商业银行体系信用违约危机的上半场,主要发生在基于地产市场的信贷违约,以及建立在地产信贷之上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而信用违约危机的下半场,将是规模更为庞大的债券市场违约,表现在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乃至国家债券,其中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垃圾债券市场。实体经济出现衰退,首先受重创的就是美国的企业债市场。美国企业债及其衍生市场的规模是22.5万亿美元,这些企业债和按揭贷款一样被衍生了很多次。而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券,即相当于企业债中的次级债。目前美国企业垃圾债券的总规模是3万亿美元左右,我们预期未来半年左右,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从4.5%急剧上升到突破20%,在一年前我们认为这个违约率上升会到10%的水平,当前我们的估算比一年前的预测提高了一倍,当初的估算是保守的。从历史周期来看,一旦美国实体经济进入衰退,垃圾债券的违约率都大幅提高,1991年和2001年的衰退都体现在了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上。垃圾债券的违约危机,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对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现在好像被很多人忽略掉了。垃圾债券的违约危机冲击的主要对象是以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为代表的美国商业银行体系,另外还有对冲基金行业和保险公司行业。上周五,美国花旗银行股价跌到1.95美元,美国银行跌到3美元多。在“两房”危机时,“两房”的股票也出现了暴跌。美国商业银行体系也处在这个危险的边缘。如果像“两房”一样,美国商业银行体系被国有化,商业银行体系的巨额负债将会导致美国整体国家债务规模翻番达到20万亿美元,这会导致市场对美国国债体系更大的不信任,美国国债融资成本也将大幅上扬。而这将是危机第三阶段利率市场危机的先兆。另外除了企业类债券,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券违约也值得关注。我在美国所居住的华盛顿地区的小学学校校车已经停开,要家长自己接小孩。我家旁边的教堂里面牧师已经下岗了。华盛顿地区应该是跟经济周期不太相关的地区,连这个地方都已经到了牧师下岗的程度。美国加州政府可能将是美国政府中第一个出现大规模的地方政府违约的地区。2.危险的欧洲欧洲金融市场的焦点问题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其一是欧洲银行系统的问题资产总额将极为庞大。2月1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了欧洲财长们讨论拯救银行系统的17页秘密文件,文章称:“欧盟估计欧洲银行系统问题资产总额可能高达欧洲银行资产负债表的44%……总金额高达16.3万亿英镑(约为25万亿美元)。”该报道在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该信息的网络新闻被回收,随后这段文字被删除并修改,内容变为:“估算拯救计划所造成的总资产冲销额将相当惊人,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成员国GDP的相对值。”如果该报道初始提供的数据准确,将提醒我们欧洲银行体系面临着规模庞大的问题资产。其二是过于依赖外币贷款的东欧市场面临垮塌风险。东欧市场垮塌的原理、规模与1997年从泰铢贬值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现在市场认为东欧地区是欧洲的次等地区,每个投资者都在设法逃出去。东欧地区没有哪种货币能不受此影响。从波兰到俄罗斯,政府债券保险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各国的货币汇率则在下跌。比如,2月17日,匈牙利福林特兑欧元跌至历史低点。2月18日,波兰兹罗提兑欧元也跌至近期低点,自8月份以来跌去了三分之一。2月19日,10年期奥地利国债CDS扩大至127个基点,上周一为117个基点。东欧问题的核心,在于过于依赖外币贷款(这些贷款现在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违约)、全球经济下滑之下西方邻国对其出口产品需求锐减的结果。其三是瑞士可能面临货币危机。随着东欧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货币和资产价格加速下滑,导致瑞士银行在东欧国家发放的大量贷款面临违约的风险。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总额为2000亿美元的东欧国家外债中很大一部分是借入的瑞士法郎,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瑞士法郎债务高达6750亿美元。过去十年间,瑞士银行家在对东欧的放贷过程中低估了风险,使得瑞士法郎贷款利率大大低于东欧各国本国货币贷款利率,导致瑞士法郎贷款在东欧的规模急剧扩大。在波兰、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瑞士法郎成为最重要的外币,被称为东欧的“美元”。现在,瑞士银行不得不发行大量美元债券为自己融资。3.巨量美元基础货币增发导致全球价格体系急转?2008年11月以来,美联储创造了历史上令人惊恐的货币发行量。1913~2008年,美联储用了95年时间将基础货币量做到了7500亿美元,而外号“直升机上的伯南克”从2008年11月开始,在2个月时间内增发了同等数量的基础货币,他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印钞纪录,两个月之内,基础货币突破了一倍,现在接近1.9万亿美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已经超过2.5万亿美元。很多人只看到了美国政府以财政税收渠道的救市规模,没有看到美联储通过直接购买债券等各种方式促成的令人惊恐的货币发行量。而很多人认为美元基础货币的暴涨对今后的经济金融市场没有影响。但我们认为,美元这种前所未见的货币增发,将对今后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将会对世界价格体系产生严重的冲击。2008年去杠杆化导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出乎了很多人士的预料,现在很多人士预期世界会否将呈现长期的通货紧缩。但在2009年以及今后,一个可能的风险是整个价格体系的剧烈反转,一场恶性通胀可能即在不远的前方。石油价格可能在面临另外一次突然而猛烈的冲击。2009才是真正的“严冬”《货币战争》作者、提前半年预警美国“两房”灾难和金融海啸爆发的旅美华裔学者宋鸿兵,昨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明年没有春天,金融海啸将在明年4至9月间升级为第二波,届时将爆发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的倒闭潮。他同时解释,这不是理论性的推断或凭空的猜测,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时间触点。提前半年预测次债危机“《货币战争》一书问世时,美国次债危机未正式发生,而您却作出预测,请问您的依据是什么?”当记者抛出这个提问时,他解释,是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到的。他同时强调,他都能预测到,相信美国一些大的投行机构以及权威部门,应该知道金融危机的到来。宋鸿兵称,目前情况来看,“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还没到来”。也即说,2008年还不是金融海啸危害最大的年头,明年才是真正的“严冬”,2009 年没有春天。明年将是金融海啸的第二波段,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家商业银行巨头或会在这一波海啸中倒下。他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将有四个波段,现在仅仅是第一波。明年4-9月间,还会有第二波袭来,冲击力将甚于现在。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引爆点 ,将从目前的房贷市场转向“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因为历史规律是:美国经济一旦步入衰退,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债。他说:“到明年,美国经济正式确认步入衰退,在实体经济下滑的冲击下,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急速爬升,预计到9月底违约率将急升500%,从目前的2.68%飙升至12%以上。在 62兆美元的信用掉期市场中,有20兆余美元在对赌垃圾债券,垃圾债违约率大幅飙升的直接后果是这种对赌行为将 大规模失败。”“第二波金融海啸下,将有多至上百家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血本无归、最终倒闭;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也将暴露无遗,直接冲击美国商业银行系统,美国五大商业银行倒掉几家是有可能的。”外向型经济肯定受冲击广东外向型经济占比大,美国经济衰退对我省乃至全国都将受到影响。宋鸿兵认为,明年美国经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衰退。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尤其是广东的外贸企业,当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过,据他估计,明年上半年实体经济恐怕会出现较大冲击。有何良策规避风险呢?他提出,目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做足各方面工作,有准备地度“严冬”。至于如何扩大内需,他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因此,我们提倡扩大内需,还要各级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将口号变为现实行动。特别是要想方设法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敢于消费,消费得起。我们黄金储备太少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债务危机是导火索。宋鸿兵预测,这一危机可能持续3年以上,并可能演化为美元危机,而黄金在这个时候应该得到我国上至国家下至平民百姓的重视。他认为,目前我国的黄金储备太少了。应该设法储备,越多越好,从战略上考虑,应该做到“藏金于国、藏金于民、藏金于市、藏金于未来”。他阐述我国储备黄金的必要性后指出,金融危机将引发美元危机,而黄金是美元定价的。美元越发越多,黄金石油这些美元定价的商品就会不断上涨。美元贬值,即是让全世界来为美国买单。因为他是最大的债务国,供应货币就等于是在还债。他还称,目前的黄金价格是低估了。以房子为例,在同样的时间里,房产价格已涨了10倍以上,而黄金价格最多为1倍。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金融危机来临时,首先是保护财富不要被这种振荡所吞噬,这是首要的。而赚钱是次要的。在危险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钱袋子。至于投资的方向,他认为还是黄金。在目前黄金价格被低估情况下,可以大胆买入。他认为,越是美元疲软,被全世界看空,黄金的走势就会越好。据他预测,国际黄金价格超过1000美元/盎司只是时间的问题。金融海啸明夏将更猛烈“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还没到来。”因编着畅销书《货币战争》而闻名、并提前预警美国“两房”灾难和金融海啸的经济学者宋鸿兵,再次预言:金融海啸将在明年4至9月间升级为第二波,届时或将涌现企业倒闭潮,美国商业银行系统更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家商业银行巨头或会在此波海啸中倒下……最近,宋鸿兵应邀做客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举办的财富名家讲座。他以《金融海啸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为主题演讲,并预言“目前仿佛一切风平浪静——金融市场稳定了,人心安定了,但实际上现在正处于两波金融海啸之间的波底,第二波正在积蓄力量!”危机解读:根源在于资产膨胀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伴随着《货币战争》长期雄霸各大畅销书榜前三名,该书作者宋鸿兵迅速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旅美华人变为备受瞩目和争议的经济学者。在书中,他指出有美国政府背景的“两房”机构将因不合理操作而引致灾难,并预言“两房”危机恐将在今年6至8月间爆发。今年6月,宋鸿兵再次预言次贷危机将演变成金融海啸。一个月后,“两房”股价腰斩、美国政府宣布接管,进而雷曼等投资银行陷入困境,危机,正朝着他的预言发展。由于他原来在房地美和房利美工作,他有大量的数据。他预言,6、7、8三个月是次贷危机暴发的高峰,美股将会进入快速下跌阶段,A股难以独善其身。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他的看法。“这次次贷危机从根本上来说是美元机制长期失衡下的爆发。”宋鸿兵表示,长期以来,美国是过度消费和较低储蓄率,2007年美国储蓄率仅为1.7%,创下了1933年大萧条时代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然而由于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使美国得以吸纳来自其他国家的储蓄来弥补自身储蓄的不足。在宋鸿兵看来,资本的膨胀在长期失衡累积下必然会有一阵调整。他认为此次金融海啸实质是虚拟经济的财富分配导致实体经济无法持续有效运作,根源在于资产膨胀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危机预测:金融海啸明夏升级第二波“金融海啸远没有结束,2009年夏,它将会开始第二波的冲击,冲击力度也将是第一波的三倍。”宋鸿兵将此次危机分为4个阶段,次贷地震——违约海啸——利率火山——美元冰河。目前,正处于两波中间的低谷,明年6、7、8三个月危机将会殃及美国五大商业银行。宋鸿兵表示,2009年夏,企业债及公债等违约问题,尤其是企业垃圾债,将导致大数额的CDS市场(CDS为信用违约掉期)发生违约危机,金融海啸将开始第二波的有力冲击。他预计,美国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急速爬升,而这一切将给美国五大商业银行猛力冲击。“明年信用掉期市场会发生违约危机。从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看,其主要投向了表外的SIV资产、按揭抵押债券,两房债券、CDO、 CDS,以及垃圾债券,在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违约率飙升过程中,而这些放贷中的大部分将永远无法偿还了,将冲击更多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而美国五大商业银行也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可能会在此波海啸中倒下。”不仅如此,宋鸿兵认为金融海啸的冲击波远远未止,将会迎来第三波、第四波。第三波的利率火山危机,即信贷全面紧缩造成长期贷款利率飙升,触发利率掉期市场危机,以及第四波的“美元冰河”危机。全球美元资产将出现信心危机,从而动摇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危机应对:游戏规则或将有新调整然而,在最近美元走强形势下,有专家开始对美国经济形势看好,他们认为美元走强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复苏之中,美国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目前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已经过了最艰难时期。对此,宋鸿兵另有看法,他认为目前的金融衍生品等资产是以美元计价的,市场在大量抛售这些美元资产,从而引起美元稀缺,导致美元走强。他认为,美国的形势依然不看好,一旦每年创造的GDP全部增加值还偿还不了债务利息,美元体系可能最后会崩溃。“不过,美国是游戏规则的定义者,所以并无法肯定美元体系最终一定会崩溃。但可以说的是目前这种美元体系面临着游戏规则的改变。会有新的调整。”宋鸿兵认为。问及如何评价我国对金融海啸的应对措施时,宋鸿兵承认,全球金融海啸对我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他认为我国的金融体系仍是安全的。对于中国政府的4万亿救市方案,他表示很有帮助,但至于力度和效果如何,还有待实际情况验证。一旦关于第二波海啸袭来的预言不幸被验证,中国将如何应对?宋鸿兵坦言,目前国家出台的救市政策对稳定经济发展能产生有利的影响,但届时我国金融市场将遭遇一系列更新的问题,大家应提前有心理预期,着手思考新的应对之策。9月、10月警惕第二波金融海啸表面来看,全球股市似乎出现见底信号,但我个人认为,全球经济尚未见底。”“这场危机的暴风眼,已经从美国13万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移向了27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及其他资产支持债券。”“大家要密切关注今年9、10月份的时间点,关注可能引爆危机的几个关键信号。”经济未见底 建议股民关注9、10月4月26日,《货币战争》作者、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应邀来蓉讲座。娇子国际会议中心内,来自学界、企业界的近千位听众齐集一堂。宋鸿兵一上来就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他说:“表面来看,全球股市似乎出现见底信号,但我个人认为,全球经济尚未见底。”宋鸿兵认为,目前这场危机的暴风眼,已经从美国13万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移向了27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及其他资产支持债券。“美国经济一旦陷入经济衰退,如1991年、2001年衰退期,都出现了垃圾债违约率的急速上升。”宋鸿兵指出,目前美国企业债中的垃圾债违约率,已从2008年10月的2.68%攀升到了4.5%,而他预计今年9、10月份违约率将再上涨3 ~5倍左右,欧美的大型商业银行体系将首当其冲,“有理由判断,其冲击力不会亚于次贷的冲击。”在宋鸿兵看来,东欧目前的情况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期非常接近,这些危险征兆显示,第二波金融海啸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袭来。宋鸿兵还提醒投资者和广大股民:“现在在中国玩股票,一定要有全球视野。”2007年股市“2.28”、“5.30”前夕,都是美国次贷违约的高峰期,目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关系,股市投资不能再对全球经济视而不见。宋鸿兵建议大家要密切关注今年9、10月份的时间点,“关注可能引爆危机的几个关键信号。” 企业“现金为王” 静待并购良机假设第二波金融海啸来袭,将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四川企业该做何准备呢?宋鸿兵指出,如果真的发生了更进一步的危机,会对美国、欧洲带来更大打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依然主要表现在出口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可能会进一步弱化。由于中国地区之间有相互的联动效应,一旦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影响,对西部消费和生产的拉动效应也将下降,间接影响西部的企业。不过宋鸿兵相对乐观地认为:“影响程度不会很大,对四川影响有限。”“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宋鸿兵非常赞同温总理的观点,认为目前关键是要把经济动力转移到内部消费上来。宋鸿兵提出,经济周期与人口消费高峰期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人在48岁前处于消费攀升期,在48岁达到顶峰后消费能力开始下降。美国1961年出现婴儿潮,照此计算,从2009年后将步入长达14年的消费能力下降期;而中国正处于消费的攀升期,预计将在2015年进入一个更大的上升期。宋鸿兵认为,这对中国其实是一个机遇。“中国要在经济结构上做重大调整,并解决部分人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抓好了机遇,中国可能最先走出经济衰退;而谁先走出经济衰退,谁就很可能成为未来全世界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地。”而在危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宋鸿兵认为企业应遵循“现金为王”的策略,即保证足够的现金流,“危机中谁有足够的现金流能够撑得住,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宋鸿兵指出,从历史上来看,越是出现重大危机,优秀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兼并就越突出,“中小企业要准备好现金流过冬,大企业则要准备现金流‘抄底’,抓住并购良机。” 改变理财观念 货币≠财富“钞票并非财富,而是钞票能交换的物质。”宋鸿兵指出,目前大多数人对金钱的理解就是“货币”,他呼吁大家改变理财观念,“你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货币,才能谈理财。”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来研究其资产负债表,那么国家的财富本质是资产项下的商品和服务,而负债项下就是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永远不是财富本身,货币实质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追索权。当我们说挣到很多财富,绝不意味着存很多钞票,对应的实体才是财富。”宋鸿兵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初,一个中国人获得7000元人民币,如果他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30年后他将由当时最有钱的人变成最穷的人,“假设他当时把钱全部换成黄金,7000元到现在已经变成了480万。”“货币目前处于剧烈贬值的趋势。”宋鸿兵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50元人民币,要乘以10,到90年代中期才能相当于10年前的购买力;要乘以100,才能相当于2005年对20年前的购买力,“当你不理解钱意味着什么,如果现在手上有100万,你以为按目前的生活水平可以退休,但实际上再过10年,你的100万可能只有一、二十万的购买力;再过20年,可能只有几万元钱的购买力。”宋鸿兵提醒市民一定要深刻理解货币、金钱的概念,这是每个人理财的起点,“如果不理解,不拼命去挣钱,不去想怎么保住自己的财富,在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财富不够,因为通胀对你的财富所有权悄悄发生了转移。” 抵御通胀 看好石油、黄金、房产等全球救市和美国3月19日回购国债,是否会导致全球通胀重演?宋鸿兵认为这是肯定的,他指出从2008年11月以来,美联储创造了历史上令人惊恐的货币发行量。1913年到2008年长达95年时间里,美国基础货币发行量7000亿;而2008年10月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增发了同等数量的基础货币,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印钞纪录,“这将对全球通货膨胀形成越来越大的预期和压力。”“目前的通缩只是暂时现象。”宋鸿兵指出,市民应该找到抵御通胀的工具,他个人看好石油、白银、黄金及部分地段的房地产,“石油可以考虑买一些,很有可能价格再次突破100美元。”宋鸿兵分析指出,美国要摆脱经济衰退,一定会找一个新的经济发动机,目前看来应该是低碳经济,“石油价格一定会上涨,因为石油价格低于75美元,低碳经济的企业一家都活不下来,因此大家可以关注原油相关类的投资产品。 ”此外宋鸿兵认为,由于白银是低碳经济能源装置中最核心的材料之一,因此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白银,“白银用量很小,价格弹跳力很大。”另外美元地位日益素衰落,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在通胀下将有较大上升空间。而对于房地产,宋鸿兵说,成都的房地产已经有一些回落,“我看了一下,确实已经到了比较诱人的价位,尤其在稀缺资源的地段,可能机会更大一些。”货币战争2 第三章:第二波金融危机何其猛烈? 中2008全球资本流向,一场决战即将开始华尔街,年终奖金是一年中金融人最重要的收入。但这次悬了。来自当地的消息说,除了高盛集团的3万员工,2007年度的奖金将比上年增长外,其它包括美林、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一批“金融巨无霸”,其员工的年终奖金或将大幅缩水。不仅是华尔街,从卢森堡到伦敦城、乃至东京、香港、新加坡,全球的金融市场似乎都少了许多圣诞节的兴奋,取而代之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惶恐。而且这种惶恐正与日俱增,并在渐渐地演化为恐慌。幸亏圣诞节延缓了它的发展速度。这样的恐慌源自“次按危机”。而高盛之所以“高枕无忧”,也得益于“次按债”投资的胜利大逃亡。严峻的数据已经“染绿”了许多金融大佬的脸。贝尔斯登、瑞士银行、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都分别公布了几十亿至上百亿美元不等的投资损失。高盛2007年末发表的报告称,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的次按业务损失,“粗略”估计将达到4000亿美元之巨。如果其中2000亿美元的损失,由银行、对冲基金等杠杆投资者承担,那么他们将被迫削减2万亿美元放贷额度。“这将对宏观经济构成非常巨大的影响”。瑞银证券甚至认为,“次按危机”所导致的“流动性危机”,其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抵押债券市场本身,一点也不亚于当年的美国储贷银行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墨西哥比索危机。 美国“衰退”那么,美国经济会不会出现衰退?2007年12月13日,格林斯潘在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把他所估计的美国经济的衰退概率,由原先的30%上调到了50%。这位前美联储主席此前曾对媒体说,美国经济增长已接近停滞,在如此低速增长状态下,经济变得更加脆弱。就像一个免疫系统欠佳的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一样,如此低速增长的经济也容易受到各种冲击。 支持格老判断的,是一连串的经济数据。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下跌,导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放弃已经购买的住房,或者干脆拒绝偿还贷款。有报道称,退房人数将在2008年达到202万。购买住房造成的损失,已经让更多的美国人紧缩了消费支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另外,从2007年11月中旬开始,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不断攀升,达到了2年来的最高值。几乎所有权威机构都调低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悲观者甚至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会在1%以下持续一个时期。而与此同时,在高油价、美元贬值的前提下,美国的通胀率(输入型)却逐级攀升。这会不会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低增长高通胀)?会不会使美联储陷入加息或减息的两难?会不会使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其实,“次按危机”仅仅是个表象,机理是美国经济出了问题。其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长期的信用过度膨胀。其结果是,联邦基准利率仅仅上升到5.5%,以“次级按揭贷款抵押债券”为首的信用泡沫就破灭了。由于货币乘数骤降,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而这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实体经济由于失去金融的支撑而走向疲弱,金融市场又因实体经济疲弱而失去基本面支持,变得更加低迷。整个经济都有可能陷入萧条。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结果,2007年12月中旬,全球五大央行联手向金融机构输入现金。不久后,担忧通胀加剧而不敢轻易减息的欧洲央行,也赌博般一举向市场注入了约合5000亿美元的资金。没有人希望美国经济衰退。但至少目前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相反,一个个巨无霸似的金融机构相继蚀本,一个个宏观经济数据带来的坏消息,都不得不让人们对美国经济的前景产生更多的担心。 货币“混战”从中国进口的低价消费品,曾让美国在“低利率、低通胀、高增长”的幸福中度过了若干年。但是,被幸福所掩盖的隐患是,货币的无度发行、信用的无度膨胀、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快速增长。结果是美元贬值。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立即制定了单极化的全球发展战略,之后他们开始推销一个重要的理念,即所谓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什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提供标准、提供金融和资本,而其它国家,有的提供资源,有的提供生产,最终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分工。实际上,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以资本为先导的国际经济分工一直都在进行。在此期间,由于美元的不断升值,全球的金融资本都流向华尔街,去分享美国科技发展的成果。而美国本地的实业资本,则在美元升值所提供的有利环境中,一方面进一步控制全球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将低端商品的生产,移向东方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欧洲逐渐被边缘化了。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之后,欧盟的政治作用开始弱化。同时,由于欧盟国家在经济上各自为政,使其基本丧失了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不过,欧元的诞生挽回了这种颓势。欧元之所以迅速被许多欧洲国家接受,至少有两大因素的推动。其一,受强势美元的压制,欧洲的产业转移不顺,经济结构调整比较困难,面临的挑战日益深重;其二,在日本、墨西哥、东南亚等地,由于经济体的货币弱势,接二连三发生的金融危机,也深深地刺激了欧洲。欧元的出现,挑战了美国单极化的全球发展战略,挑战了美元的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美国人内心的不悦可想而知。从那时起,美元开始贬值、欧元开始升值,此后是人民币开始承压。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一批资源富有国,利用其资源筹码,国际地位正渐渐提高。俄罗斯曾提出,用卢布作为本土石油的计价与结算货币。伊朗在其“核危机”最为严重之时,也提出用欧元作为本土石油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目前的局面是,美元正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强势贬值压制着欧元区经济增长;欧元区正在试图通过资本输出以缓解压力,尽管碰到了资本输入国门槛的不断提高;逐渐走强的人民币不仅加入了全球资源角逐,而且人民币不断升值很可能加剧美国通胀,弱化美国经济的成长性。快速崛起的俄罗斯,不久的将来势必通过核能、航空、航天等高端技术加入对外扩张的行列。目前,尽管还没有哪种货币可以替代美元的位置,但围绕着经济控制与反控制,利益争夺与反争夺的一场空前的货币混战,其实已经拉开了序幕。 资本“乱流”虽说美元的地位还无法撼动,但国际社会的储备结构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其外汇储备的增量被更多地换成了欧元。国家主权基金也出现了。由于它更倾向于直接的股权投资,从而弱化了美国国债昔日的魅力。随着新一轮资源需求的膨胀,非洲变成了新的投资热土。原来单一流向美国国债的主权投资,现在已经开始多元化了。也就是说,哪儿赚钱就流向哪儿,谁能为本国经济带来好处就投资谁。因此,未来主权资本流入美国的数量会相对减少。在过去的5年间,尽管美元贬值,但由于欧元区没有统一的、与美国国债一样安全的债券体系,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投资还是大量涌向了美国。美国借此平衡了自己的国际收支。与主权资本相比,私人资本的流向会相对清晰。它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即所谓新兴市场。过去的5年间,新兴市场的股市上涨了2至5倍,房地产市场价格同样获得了数倍的上涨,原因就在于此。由于美元可能加速贬值,在2008年,私人资本流向非但不会转变,很可能会加速流向新兴市场。此前的5年里,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而且处于加息周期,可美元却在贬值。那么,谁会相信美国经济减速、美元减息之时美元币值会不贬反升? 其实,美元到底将会升值还是贬值,更多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现在看,美国经济一旦出现衰退,美元的需求会进一步减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主动性放缓,会使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因失去“中国需求”的能量而逐级走低,从而减少国际市场美元的需求。那么,美元的货币供应量会否相应减少?恐怕不会。首先,“次按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现在已经开始了减息周期,不仅如此,他甚至直接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其次,目前美元供给确实吃紧,这是金融机构收紧信用、拒绝放贷从而减小了货币乘数所致。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立即得到了资本补充,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就是先例。因此,这些金融机构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货币乘数还会重新放大。由此,一系列迫使美元加速贬值的因素出现——美国经济因消费减少而加大衰退概率、主权投资流向美国减速、美联储减息使官方货币供应有增无减、身陷“次按危机”的金融机构迅速恢复生机使信用重新膨胀等等。 亚洲“告急”美元币值的升贬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风向标,美元持续贬值将持续推动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最近发表的报告指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目前已下跌23%)未来两年将再贬值15-20%,因而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将改善至GDP 的3%左右(目前为7%),接近过去25-30年的均衡水平。这意味着资金流向在2009 年之前不会出现拐点性的变化。那么,如果此时美元因“次按危机”或美国经济衰退而加速贬值,那流入亚洲新兴市场的资本会不会骤然增加?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现在,流入亚洲的资本不仅仅有私人资本,还有部分本应流入发达经济体的主权资本。比如,新加坡淡马锡集团投资在中国公司和其它亚洲公司的资本,中国主权基金投资在中铁H股、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资本等等。资本的大量流入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没有办法锁定这些资本,使之更长久地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服务,那问题就严重了。在1990年至1995年间,美元贬值推动大量资本涌入了亚洲新兴市场,推高了这些市场的资产价格。1995年之后,当美元再次升值之时,亚洲新兴市场中的私人资本纷纷撤离这一地区,最终导致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净流入亚洲股市和债市的资金,从2006年的2500亿美元增至近4500亿美元,这个数字比流入欧美市场的资金总和还多。据称,未来5年,共同基金净流入亚洲的资金规模,每年都将超过1万亿美元。在2012年之前,亚洲的共同基金资产规模将从现在的1.5万亿美元升至 8万亿美元。泡沫正在形成。但遗憾的是,人们虽然目睹过无数次泡沫的形成和破灭,但在投机热把自己烧毁之前,泡沫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或其他政策手段被安全地挤掉。更何况,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在朝着有助于吹涨“亚洲泡沫”的方向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国际资本可能会更加青睐那些“以贬值货币(美元、日元、港元等)计价和结算的升值货币(人民币、卢布、韩元、欧元等)资产。而这其中,港股更成为众矢之的。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承认,中国已成为全球对冲基金业的投资焦点,而国际基金经理正在将香港作为其开拓中国市场的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 6月底,投资中国概念的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已由6个月前的65亿美元大幅增加至106亿美元。香港更是投资亚洲(不包括日本)概念的基金经理的首选之地。前不久有报道说,国际投行中,除美林看淡未来3至6个月内的港股外,其他机构几乎一致看好2008年的香港股市。他们认为,港股最近的下调,只是受到外围股市的拖累,是圣诞将至基金经理开始休假所致。而实际上,几乎所有投资机构早就买足了股票。中国“筑堤”正如韦奕礼所说,大量资本堆积在香港,有相当一部分正在伺机进入中国市场,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07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妥善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由此可见,中央已经为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好了准备。其实,国际资本如果要想兴风作浪,通常要借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景气周期。他们通过放大景气因素,去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泡沫的膨胀,最后赚钱抽身。而更要命的是,他们赚钱抽逃之后,又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放大该国(地区)的经济缺陷,然后回来抄底。因此,中国应继续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中国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已向外界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筑起抵御外来冲击的堤坝。除了更加坚定不移地回收流动性之外,财政政策也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结合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有保有压地不断提升出口关税的总水平。这一方面有效减少了因出口顺差所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一方面为加息——提高国内资本价格、抑制通胀——打开了空间。目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2008年,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不仅会加快,而且升值幅度会达到8%-10%,远远超过2007年5%-6%的升值幅度。这样的判断,几乎也恰好吻合了美元可能加速贬值的背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中国CPI涨幅短期内将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3.2个百分点;货币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CPI涨幅短期内将下降0.2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0.8个百分点。更有学者认为,人民币过于缓慢地升值,反而会更加强化“热钱”投机人民币的信念。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民币会升值多少,而是中国企业到底有多大承受能力。2008年,中国经济充满了变数。中国政府或许将更加严格地“监控”国际资本流动,延缓其流入国内市场的速度。2007年末,中国加强对外资机构购买中国商品房的限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一场决战即将开始。2009年,一场完美的金融风暴!奥巴马夸下的刺激经济的海口至少需要2.5万亿美元,拯救商业银行至少需要2-3万亿美元,总额将高达5万亿美元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国债市场2009年存在着崩盘的危险!随之而来的要么是长期利率飙升,要么是恶性通货膨胀。美国要守住美元体系,就必然承受利率猛涨,从而导致利率火山爆发,进入危机的第三阶段。或者保住利率稳定,则必须承受恶性通胀的后果,结果可能导致美元地位危机,从而直接进入危机的第四阶段,美元冰河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如果美国使用战争手段,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鲍尔森方案是金钱换股份,伯南克方案是CDS置换。鲍尔森方案简单明了,但随着花旗和美国银行股价暴跌,实际上已不可行,即全部国有化银行所注入的资金已不足挽救这两大巨头自有资本金的损失。伯南克方案抓住了CDS担保失效是导致银行资金短缺的要害,但代价是财政部将成为两巨头最大的CDS担保者以置换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其核心是拯救对冲基金而牺牲纳税人的利益。两巨头或者更多的5巨头的总损失规模将在2-3万亿美元之间,纳税人将成为主要买单者。超大规模的国债发行已不可避免,而美国国债持有人也将与美国纳税人一起承受严重的购买力缩水的损失。2009年下半年,美国国债市场将面临一场严峻考验。我国很多学者天真地认为奥巴马政府一旦全力拯救银行,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他们以为美国政府能够随意印钱,市场则会照单全收。2008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4800亿美元,而今年在不考虑商业银行救助的情况下已达到惊世骇俗的1.2万亿美元,如果把银行损失所导致的政府救助加入,2009年美国国债发行量将达到3万亿美元,这还不算每年的国债利息支出的5000亿。这个数字是正常年份的5倍以上,美国总储蓄率接近0,国内金融机构现金严重短缺,这就是银行需要救助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消化如此惊人的国债只能依赖外国投资人,但目前的情况是各国都在减持美国国债,只有中国例外。即使中国出于种种原因想帮美国,但其胃口绝对消化不了这么大的量。最后只有美联储自己大量吃进,而这就是超大规模基础货币增发,恶性通胀将难以避免。2009年春夏:金融海啸的第二波登陆随着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和其他紧急救助方案的全面启动,美国的危机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中暂时缓解,但危机并没有平息,更大的问题将从2009年3、4月份陆续暴露出来,到9月将达到新的危机顶点。新一轮危机的基础资产将集中出现在一个规模近两倍于按揭抵押贷款的企业债市场,到2007年底,这个市场的总规模超过了22万亿美元。特别是企业债中的“次级债”——垃圾债券的违约率正在不为人关注的情况下危险地攀升,其总规模高达近1万亿美元。在未来10个月中,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从目前的历史低点2.68%急速飙升300%~500%,到2009年9月,极有可能会突破12%。从历史数据分析,一旦美国经济2009年上半年陷入衰退,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出现大幅度跳升,一切以垃圾债券为基础资产的衍生产品,如垃圾债券本身、CDO、CDS(信用违约掉期)、合成CDO(内嵌CDS)等产品价格将出现剧烈波动,这些产品的评级将被大幅调降,银行系统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将再次面临大规模冲销,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会再度濒临枯竭。在这一过程中,CDS将剧烈放大损失的程度,一批大型商业银行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问题,出现被收购甚至破产的严重局面,不能排除诱发大规模银行挤兑事件的发生,从而严重破坏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目前美国救市方案中将存款保险金从10万美元大幅提高到25万美元,政府可以直接入股9大金融机构,以及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银行对储户采取储蓄全额保险的重大措施来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欧美已经在着手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商业银行挤兑事件。 CDS是整个危机升级的关键性因素。CDS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截至到2008年3月,CDS的总规模已高达62万亿美元,其中30%的CDS赌的是垃圾债的违约,换句话说,目前有20万亿美元的CDS合约在赌1万亿美元的垃圾债是否会出现违约。随着美国经济2009年陷入衰退,垃圾债的违约率将大幅飙升300%~500%,这样剧烈的违约率上升必然造成1200亿美元以上的垃圾债坏账。更加严重的是,那些赌垃圾债不会出现违约的大批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赔偿另一方高达2.4万亿美元的违约保险费用,假设垃圾债券的恢复率是44%(历史均值),那么实际赔偿金额也将高达1.34万亿美元。可以预期的是,大批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由于无法支付如此巨额的赔偿金而陷入破产,这样一来,原先通过购买CDS合约来保护自己资产负债表的商业银行将失去资产保护层,美国整个银行系统的CDS风险敞口从2003年的1万亿美元暴涨了14倍,到2007年已有高达14万亿的CDS风险敞口,而且这些风险高度集中在5家银行,其风险集中度高达99.6%。这些本已过度使用杠杆的商业银行将很难再筹集到足够的资本金去填补原来CDS保护下的损失准备金黑洞,这些商业银行将会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的情况,问题将急剧恶化。甚至不能排除出现大规模商业银行挤兑的严重危机。我们的初步结论是,在以垃圾券为基础资产的新一轮危机中,发生时间是2009年3~10月,其中高峰可能出现在9、10月。损失总规模大约是1.5万亿美元,大致是次贷危机总损失的3倍。 “海啸”第二波明年9月来袭强度增三倍成功预测美国次贷危机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再次预言:“海啸”第二波明年9月来袭强度增三倍。第十一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的主题论坛———中国发展论坛昨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今年的话题是“金融危机与中国机会”。《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在掌声中两度登台,分析认为此番金融危机将在明年9月迎来第二波冲击,其强度会比当前的第一波冲击强烈三倍。他给广东开出药方:尽快整合企业投资总公司,发行企业债券。 咖啡不见了“两房”就倒了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副主席严以新,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出席了论坛。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许正中、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副主任刘福寿、美国东方银行董事李大西、长城伟业期货公司董事长彭弘、《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作了发言。发言嘉宾中,宋鸿兵成了焦点。这名曾供职于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经济分析家说,自己研究发现,在美国这个提前消费的国家,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总负债达到了160多万亿元,而它的GDP只有14万亿元。“而且美国GDP每年3%的增速与负债5%的年增速相比,差距越拉越大,一旦前者的总额都不足以支付后者的利息,美国经济就会崩盘。”宋鸿兵说,此外,美国的储蓄率从1984年的10.08%,到2007年已经降到了-1.7%,创了1933年大萧条以来的新低。宋鸿兵因此预计,美国经济将会扭转。次贷危机发生前6个月,他发现一向花钱大手大脚的房利美突然不提供免费咖啡了,“当时就知道‘两房’要出事了,以前在世通公司时,免费咖啡被取消不到一个月,公司就破产了”,宋鸿兵不幸言中,“两房”轰然倒塌。 冲击美银行影响未过半宋鸿兵认为,次贷危机首先冲击金融投资和资本市场,而后会向出口加工和就业市场,房地产、汽车与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者与日用品市场蔓延,最后是全面产能过剩导致金融资产质量恶化。“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的只是美国的投资银行,其影响还没有过半。”宋鸿兵认为,美国建立在信贷消费基础上的经济还会再度恶化,下一步受影响的将是企业债,经过计算,到明年9月,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券违约率将超过12%,届时,美国的商业银行将会成为第二波受冲击的对象。据了解,目前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造成的损失为1.5万亿元到2万亿元之间,而第二波冲击,他预计强度将会是前者的3倍。 发行企业债助粤度寒冬关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许正中认为,这不是中国经济的冬天,而是“青春期”,中国前30年的发展模式正需要借此机会转型。彭弘也认为,要趁此机会建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形成“广州价格”,今后有机会还可以搞一个和美元、欧元并列的亚元。对此,已经演讲完的宋鸿兵在500多名听众的掌声中再度登台说,中国确实在此形势下调整增长模式,改革权势货币规则。但他认为,搞亚元出来大可不必,而是应该做大做强人民币,为风险考虑,人民币不应全面开放,而应该与亚洲每个国家双边开放,做到风险可控。在演讲的最后,宋鸿兵还给广东经济献策说,省市国资委可以把下属国有企业,甚至民营企业,整合成一个投资发展总公司,并以此到国家发改委申请发行企业债。“今年以来江苏和浙江都发行了100多亿企业债,重庆也发行了,四川的动作也很快,但是广东却没有发行任何企业债”,宋鸿兵认为,广东应该用发行企业债的方法,先融得雄厚的资金,先过了这个冬再说。 带着这个建议下台后,宋鸿兵随即被邬毅敏叫到身旁讨论起来。 百年不遇金融危机带来机会“百年不遇的危险也意味着百年不遇的机会,很多超级富豪的崛起都是在大衰退时开始积聚力量的”。昨日,《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做客广州留交会举办的“中国发展论坛——金融危机与中国机会”,对金融海啸的根源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宋鸿兵认为,低利率政策制造的信贷扩张泡沫给金融危机制造了一个温床,而危机的核心就是债务内爆,他打了个比方:“当一年创造的全部蛋糕总额已经不够负一年的债务利息时,这个体系就会崩溃”,他认为,“次贷危机只是把大泡沫最终刺破的一根针,如果没有次贷危机,这根针也可能是车贷或信用卡”。他表示,这次全球金融海啸是不合理的货币体系积累了数十年爆发的重大危机,不可能是短暂的、很快能够复原的危机,“这次危机有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独特性,那就是金融衍生品爆炸式增长创造的高倍杠杆”。他指出,这次危机很可能导致全球货币机制的改变,“游戏规则会发生变化,美元体系会发生重大的改革,导致整个世界经济体系重新洗牌”。宋鸿兵预测说,这场危机还将在2009年夏天进一步恶化,并且是一种逐级坍塌、加速坍塌的进程,“金融海啸的第二波冲击将是第一波的三倍”。他甚至预言,美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在谈到此次危机带来的机遇时,宋鸿兵表示,金融海啸给中国提供了一个调整增长模式的良好机遇,中国将“被逼作出重大调整”。他说:“在中国,很多人买车都是一次性付清,而在美国这种现象并不多。”宋鸿兵指出,在金融海啸发生后,中国应加速金融创新,以刺激消费,“无论是买车还是大宗家用电器消费,凡是价格高的商品,都需要进行这种金融创新”。宋鸿兵认为,此次金融海啸也是实现个人财富增长的一个机会,“百年不遇的危机也意味着百年不遇的机会,很多超级富豪的崛起都是在大衰退时开始积聚力量的。”他说:“当暴跌时,你可以以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收购资产,当整个经济回复时,就会大赚特赚。”他同时表示,希望广州也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大大提升其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分量。2009年春夏金融海啸第二波更猛烈从美国一掷约5.5万亿港币救市,到中国祭出4万亿人民币投资重拳;从西方八国峰会,到20国首脑协商—全球掀起“经济保卫战”。金融海啸,是否会就此退潮?“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还没到来。”因编着畅销书《货币战争》而闻名、并提前预警“两房”灾难和金融海啸的经济学者宋鸿兵,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再次预言:金融海啸将在明年4至9月间升级为第二波,届时将涌现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的倒闭潮,美国商业银行系统更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家商业银行巨头或会在此波海啸中倒下……伴随着《货币战争》长期雄霸各大畅销书榜前三名,该书作者宋鸿兵迅速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旅美华人变为备受瞩目和争议的经济学者。在书中,他指出有美国政府背景的“两房”机构将因不合理操作而引致灾难,并预言“两房”危机恐将在今年6至8月间爆发。今年6月,宋鸿兵再次预言次按危机将演变成金融海啸。一个月后,“两房”股价腰斩、美国政府宣布接管,进而雷曼等投资银行陷入困境,危机,正朝着宋鸿兵的预言发展。 宋鸿兵预言,明年二三季,第二波金融海啸会以更勐烈的破坏力席卷而来。明年9月垃圾债违约升500%“今年不会是危机最严重的一年。”面对本报记者,宋鸿兵再三强调。他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将有四个阶段(详见列表),而现在仅是金融海啸的第一波。明年4-9月间,还会有第二波袭来,冲击力度将甚于现在。而第二波海啸的引爆点将从目前的按揭抵押市场转向“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因为历史规律是:美国经济一旦步入衰退,首当其冲受冲击的就是垃圾债。“到明年,美国经济正式确认步入衰退,在实体经济下滑的冲击下,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将急速爬升,预计到9月底违约率将急升500%,从目前的2.68%飙升至12%以上。在62万亿美元(约483.6万亿港币)的信用掉期市场中,有20万亿多美元(约156万亿港币)在对赌垃圾债券,垃圾债违约率大幅飙升的直接后果是这种对赌行为将大规模失败。”宋鸿兵对第二波金融海啸惨景的描述是,“在垃圾债违约率飙升过程中,将有多至上百家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血本无归、最终倒闭;而原本被信用掉期工具保护着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也将暴露无遗,直接冲击美国商业银行系统,美国五大商业银行倒掉几家是有可能的。” 全球衰退第二波不可免“第二波冲击要比现在这波海啸要厉害。”宋鸿兵分析说,首先危机已从投资银行转向商业银行领域,直接对美国商银系统造成冲击;第二在规模上,美国仅企业债规模就高达22.5万亿(约175.5万亿港币),几乎是第一波海啸冲击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的2倍,其中垃圾债占整个企业债市场的30%,6.6万亿(约51.5万亿港币)垃圾债的规模比次贷规模要大;第三,这次美国经济衰退要比1991年和2000年衰退严重得多,垃圾债违约率势将超过前两次。如今全球正在联手阻止金融危机的扩散,中国也出手4万亿元投资工程拉动内需,试图为全球经济稳定贡献力量。不过在宋鸿兵看来,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后,实体经济下滑、垃圾债违约率急升都将成为必然,并不是注入流动性或改变货币政策可以扭转的,因而第二波金融海啸也不可避免。宋鸿兵认为,明年,美国经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衰退。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初可能出现转折点,明年上半年实体经济也恐怕会出现较大危机。同样,欧洲也面临衰退。上述因素相加,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将超过2008年,实体经济也现危机,所产生的合力冲击力要远大过2008年。短暂退潮酝酿更大风浪不过,宋鸿兵说,从现在到明年二季度可能会出现短暂的“退潮”,与今年上半年次按危机的短暂平息相似。“彷佛一切风平浪静了,股票市场稳定了,金融市场稳定了,人心安定了,但更大的海啸正在集聚力量。”宋鸿兵担忧,直到现在有关方面仍没有对下一波金融海啸给予足够重视。虽然现在2.68%的垃圾债违约率仍属偏低水平,但与2007年8月1.4%的历史最低点相比,在过去一年中已上涨了将近一倍。 一杯咖啡的警示:准确预言金融危机的宋鸿兵宋鸿兵是去年12月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美国回到北京的,那时美国次按危机才初露端倪,没人料到大半年后会爆发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和华尔街大裁员。宋鸿兵说,让他意识到“两房”危机并最终决定逃离华尔街的,是一杯咖啡。去年2月的一个平常工作日,已经在房地美和房利美工作了5年的宋鸿兵照例去公司茶水间喝咖啡,却发现免费咖啡没有了。他连忙联络其他楼层的同事,才知道房利美已停止供应免费咖啡。“当一家雇员多达6,000馀人、资产1.4万亿美元(约10.9万亿港币)的大公司开始算计小钱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可能出现危机了。”宋鸿兵很快向公司同事打听房利美的财务状况,得知2月房利美利润暴跌40%。“危机肯定不远了。”去年6月,宋鸿兵出版《货币战争》,年底即从美国抽身回到北京,现在担任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危机背后:百思不解的两个疑问宋鸿兵在接受采访时多番提及,金融危机实际是按照“逻辑”、“常识”、“基本原理”发展而来的,“只要逻辑正确、数字正确,就可以预见到危机一步一步走来,下一波海啸也一定会来”,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麽那麽多高职位高水平的人没有言明危机呢?“比如‘两房’,按照经济学原理,房地产价格年涨15%,居民收入年涨仅3%,房地产市场肯定不可持续,‘两房’以60倍杠杆运作,在资产价格下跌时必然会出现危机。为什麽没有提前预判?”宋鸿兵的另一个疑问是,在这场危机中满眼都是输家,究竟谁在危机中赚钱了?“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或许通过离岸基金这个‘后门’,在危机前就将利润转移走了。”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也显示,2008年3至5月加勒比海地区对美机构债券进行了坚定、快速的减持,与此同时一些亚洲、中东地区的主权基金却在增持……! 宋鸿兵划分危机四阶段第一阶段:次按“地震”从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以“两房”难以为继为主要标志。第二阶段:违约“海啸”从2008年6月到2009年上半年,主要表现为规模为62万亿美元(约483.6万亿港币)的信用掉期市场发生违约危机;第三阶段:利率“火山爆发”主要表现为信贷全面紧缩造成长期贷款利率飙升,进而引发规模将近600万亿美元(约4,680万亿港币)的利率掉期市场出现危机;第四阶段:美元“陷入冰河”这时全球美元资产将出现信心危机,从而动摇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中资银行两三年后或“赔惨”此次海啸对中国金融业造成的直接损失,主要体现在一些机构持有的“两房”、雷曼等机构债券和海外投资资产的缩水上。官方表态:损失尚不大。但宋鸿兵认为,随着危机加剧,金融机构倒闭会造成信贷全面紧缩,进而推高美元利率。在金融危机进入第三阶段即“火山”爆发后,中资银行恐因在利率掉期市场操作的失败而出现严重亏损。宋鸿兵说,传统银行业的风险暴露和倒闭等问题,会加剧信贷紧缩,美国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将再度出现流动性枯竭危机,这会推高美元利率,在利率掉期市场上长期看跌的人就要赔。“利率上涨是一个客观的、无法避免的趋势。”宋鸿兵调查发现,目前中资银行机构在做利率掉期时普遍认为未来美元利率不会走高,而外资银行则一致持相反观点。这样一旦利率走高,中资银行就要赔付巨额资金。 4万亿计划效果有限至于中国出手4万亿元应对海啸的举措,宋鸿兵认为,中国GDP占全球的份额并不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不太大,因此很难扭转全球大衰退的趋势;再加上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部分实际早已列入“十一五”规划,分解到每年,只有几千亿元左右的投资额度,虽然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相当,但由于中国GDP在过去20年已翻了四倍,故这一数量级投资规模对目前如此大的经济体是否可以产生足够拉动力还有待观察,效果恐不及1998年。准确预言海啸“粉丝”众多回国还不到一年的宋鸿兵很忙。与记者的采访也是临时相约,短短30分钟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去出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一场论坛,在那场论坛上,他要以压轴嘉宾的身份发表演讲。记者看到,论坛10位嘉宾中,宋鸿兵相对来说年纪轻、资历浅,但“粉丝”却最多。尽管出场时论坛已近尾声,夜幕也已降临,但台下听众却无一提前撤离,更有不少新听众补进,将会场挤得满满当当。原定45分钟的演讲,宋鸿兵引据论证,足足讲了1小时10分钟,最后,主持人为了不让听众“饿肚子”,才不情愿的将其打断。宋鸿兵说,他几乎每个周末都是这样的安排,出席论坛、研讨会、见面会、媒体采访等。自从回国,采访就应接不暇,尤其是金融海啸爆发后。他说,现在除了主要媒体外,已不再接受其他采访了。货币战争2 第三章:第二波金融危机何其猛烈? 下第二波金融海啸或四季度袭来最近,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和省发改委共同举办的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班上,《货币战争》作者、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在南京发出警示,他认为第二波金融海啸很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爆发。不过对于中国来说,他认为跟欧美情况相反,正面临着14年的战略机遇,中国要抓住机遇,开拓内需。金融危机年底会恶化尽管欧美各国纷纷出台救市计划,但是宋鸿兵却认为危机将在今年年底进一步恶化,理由是六大潜流将在年底集中浮现。“这场危机的风暴,已经从美国13万亿美元的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移向了27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债、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及其他资产支持债券。”宋鸿兵认为,第一大潜流企业债的违约率将在今年第三四季度达到高峰。第二大潜流商业银行信贷违约率也将在年底出现高峰,宋鸿兵称,截至3月底,欧美商业银行体系减记资产2.7万亿美元,但大部分损失并未披露,他预测欧美银行最终损失会高达10.6万亿美元。他认为第三大潜流是美国失业高峰违约将在年底创出新高,第四大潜流就是信用卡、商业地产、建设信贷违约率年底将创新高。此外,在宋鸿兵看来,欧洲金融市场持有8万亿美元资产,目前损失约40%,对欧洲的金融系统造成很大压力,另外,东欧目前的情况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期非常接近,这些危险征兆显示,第二波金融海啸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袭来。中国将迎来战略机遇宋鸿兵提出,经济周期与人口消费高峰期有密切关系,数据显示,人在48岁前处于消费攀升期,在48岁达到顶峰后消费能力开始下降。美国1961年出现婴儿潮,照此计算,从2009年后将步入长达14年的消费能力下降期,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美国将开始消费萎缩,正好加上这场次贷危机,美国的经济周期将持续14年的不景气。而中国正处于消费的攀升期。“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能力下降的时候,正是我们消费能力上升的时候。”宋鸿兵称,美国14年的不景气对中国其实是一个机遇。“中国要在经济结构上做重大调整,抓住机遇,开拓内需,现在外需是靠不住的。”货币危机下存钱最傻“货币不是财富本身,只是一种索取权。”宋鸿兵指出,目前大多数人对财富的理解就是“货币”,他呼吁大家改变观念,“你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货币。”如果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来研究其资产负债表,那么国家的财富本质是资产项下的商品和服务,而负债项下就是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永远不是财富本身,货币实质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追索权。宋鸿兵称,“当我们说挣到很多财富,绝不意味着存很多钞票,对应的实体才是财富。”宋鸿兵称,这场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美元危机。而在货币危机中,对老百姓而言,存钱才是最傻的。他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一个朋友获得7000元人民币,他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30年后他由当时单位最有钱的人变成最穷的人,“假设他当时把钱全部换成黄金,7000元到现在已经变成了480万。”宋鸿兵提醒市民一定要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如果不理解,不拼命去挣钱,不去想怎么保住自己的财富,在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财富不够,因为通胀对你的财富所有权悄悄发生了转移。全球救市和美国回购国债,是否会导致全球通胀重演?宋鸿兵认为这是肯定的。宋鸿兵认为,说到财富的品牌,没有东西可以与黄金相比,一旦发生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黄金价格一定会暴涨,他认为市民应对危机,可以配置一点黄金。第二波金融海啸无法阻挡我认为,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到来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正在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只是全面债务危机的引爆期,美国债务高企这一结构性矛盾即将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次级房贷危机。第二阶段,违约海啸。首先是调息导致月供陡升,从而出现大规模违约。大规模的违约导致整个固定证券市场定价体系的混乱。这一阶段分上、下半场:上半场以五大投资银行倒闭,“两房”被接管作为核心事件;下半场以美国的商业银行被国有化作为标志。第三阶段,美国商业银行国有化完成以后,美国政府将会海量增发国债,这就导致利率火山喷发,长期收益率狂涨,所有融资成本同步上涨,从而严重打击美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债务进一步上升,融资成本更为高涨。最后导致越来越多的资产脱离美元资产,形成美元冰河期。这是第四阶段,我们还没有时间表。但随着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呼之欲出,危机朝着第三阶段发展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爆发时间:2009年4~9月我预测第二波金融海啸将在今年4~9月爆发。如果说第一波出现问题的核心是按揭抵押贷款中间的次级贷,那么次级贷爆发实际上是有准确时间表的,我们根据利率调整的时间表,基本上可以准确地判断整个次贷危机爆发的一系列时间点。在2007年底,我们已经非常准确地看出,到2008年6~8月,会有集中的大规模调息发生。这导致美国许多家庭的资金链断裂,尤其是次级贷款人。这个过程会引发整个固定类收益产品的价格出现紊乱,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果这种逻辑成立的话,那么第二波的演绎是类似的。我们认为第二波将发生在企业债、金融债这个领域,它的一个核心点,爆发最薄弱环节就是垃圾债。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垃圾债券违约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段,我们就可以得到金融海啸第二波发作的时间表。从现在掌握的垃圾债券违约这个情况来看,今年的3月到10月,垃圾债违约率会上涨3~5倍,很可能从现在的4.5%发展到突破20%。这个时间段,我觉得酝酿着重大的危机。引发原因:垃圾债券半年以前,我们看到的危机主要是集中在美国按揭抵押贷款市场。这块市场规模大概是13万亿美元。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危机爆发点,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规模市场,包括美国的地方债券、企业债、金融债、信用卡债和一系列的像消费类贷款、学生贷款、汽车贷款等。这一块总规模加在一起是25万亿美元,是按揭抵押贷款市场的两倍左右。在这个市场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结构,跟按揭抵押贷款是类似的,规模是更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半年以前由次贷问题所引发的整个按揭贷款市场及其衍生品出现重大危机,已经导致了整个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重大混乱。这一次企业债和金融债领域出现的大规模违约,将集中发作在垃圾债券市场。垃圾债券类似于企业债中间的次级债,它及其衍生产品出现重大危机的话,其规模和影响力将大于去年次贷问题所引发的第一波金融海啸。以海啸的规模来衡量的话,如果说第一波是浪高60米,那么第二波有可能是180米,是3倍于第一波的规模。冲击对象:商业银行金融海啸第一波主要冲击的是美国的影子银行系统,也就是美国的投资银行和跟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机构,包括保险机构、对冲基金。第二波冲击的重点和中心地区将是美国的商业银行。不光是美国,包括欧洲商业银行体系在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将是第二波金融海啸集中冲击的核心领域。当然也包括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但是核心将爆发在商业银行体系。现在,最明显的突发事件是欧美一系列大型商业银行出现不景气,它们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破产保护,像雷曼那样;要么被彻底国有化。比如说美国的20个最大商业银行,集中地出现三五家被彻底国有化,或者陷入破产保护,这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一个事件。当然也包括欧洲,欧洲很可能也会出现若干家商业银行被彻底国有化,这些都可以作为金融海啸第二波的标志性事件。以前我们主要分析美国,但是现在欧洲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很可能金融海啸第二波存在两个爆发点,一个在美国,另外一个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引发重大的债务危机,导致货币狂跌,最后拖累西欧,像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些国家信贷的质量,导致他们的商业银行体系也出现重大危机。这两个爆发点有可能是同时爆发,也有可能是一边先爆发,把另外一边给拖下水,或者把两边互相拖累,一起进入恶性循环。因此,现在我们还不好判断可能先出问题的到底是欧洲银行系统还是美国银行系统,或是两者同时出问题。当欧美同时出现商业银行重大危机的时候,全世界金融体系都将受到更加严重的冲击。这样的话,会使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南美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都受到波及,其冲击力很可能比去年更加严重。扩散:储户资金安全尽管第二波金融危机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冲击,但由于美国、欧洲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大家银行存款彻底损失掉的可能性并不大。比如说美国,现在已经把每个账户的保险额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也就是说,只要你在银行一个账户的存数不超过25万美元,你的存款就是安全的。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像AIG,政府也不能允许它破产,政府必须要用财政来贴补它,或者是直接拯救它,或者把它国有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的投资是安全的。政府最后要拯救它,一定要用其他地方的资金来补救,如果现在钱不够,比如说奥巴马政府,现在预算赤字是1.5万亿美元,如果拯救的资金量太大,钱不够,就只能通过增发国债。增发国债如果在市场上销售不畅,很可能是美联储来购买,这样的话,会导致基础货币投放,或者国债供应过剩。在这两种情况之下,实际上都是在稀释美元的含金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大家都是有影响的。美国救市思路出了问题人们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是华尔街的贪婪,有人说是美国政府监管不力,有人说是借贷者盲目。这些都构成了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根本性的原因出在上游,也就是美元的发行机制导致美元发行过量。上游危机却下游施救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处在一种无节制的发行状态,它既不受黄金刚性制约,又没有国际组织监督这种软制约。在这两种制约都没有的情况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美元也不例外。几十年积累下来,美国实际上是通过一种铸币税向全世界搜刮财富。这就必须要以增加国债、增加贸易赤字作为代价。从1971年到现在,积累了多年的美元发行机制造成的美国债务增加,已经到了53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即美国的国债、所有企业和私人的总负债。这就构成了一个债务的堰塞湖,在这个堰塞湖上游,积聚了大量的压力。现在金融系统就好像是一个堤坝,已经越来越不堪承受这么大的债务压力,出现了裂口和决堤,导致下游洪水的泛滥。这是这场金融危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从本质上看,这场金融危机是一个债务危机。现在各国的救市方法,却主要集中在下游拯救流动性。但这场危机真正核心的问题是上游的支付危机,从流动性来解决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上游的支付压力的。美救市行动未针对支付危机美国救市的主要资源并没有花在解决上游支付危机这个问题上,而是用来拯救下游的流动性,也就是说90%以上的救助方法全部是帮华尔街去补窟窿。但是纳税人包括企业所承受的重大债务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有人做过估算,现在美国政府已经投入到金融机构的担保也好,直接注入流动性也好,还有一系列购买它的股份也好,总额已经是数万亿美元了。如果把这笔资金直接用到上游去替纳税人还钱,去消除按揭抵押贷款本质的原因的话,那么上游的危机已经得到缓解。关键这个东西就涉及到一个公平性的问题。你到底是把救助的主要方向放在整个华尔街,放在整个金融系统,还是放在拯救纳税人、拯救消费者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在我看起来,如果是拯救银行的话,实际上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你解决了一批烂账,上游的经济在不断地恶化,老百姓不断出现下岗、被裁员,上游的违约将会持续不断地爆发。也就是你清理完一批烂账之后,过不了多长时间,新的一批烂账又会形成,而且这一系列救市方法都以增加政府的负债为代价。这样的话,会导致整个上游的压力持续不断地增加。奥巴马抱薪救火我认为现在大家所采取的办法是没有效果的,非但没有效果,很可能会加重危机和使危机复杂化。奥巴马政府试图以借更多的债务来缓解债务危机,他是抱薪救火,按照这种思路救市是不会奏效的。目前由政府出钱来购买银行的坏资产,等于在洪水暴发的下游去抽水;向银行注资,就如同在加固堤坝,而上游还在继续下暴雨。我们倒回去看2007年小布什团队,包括他们2007年发表的一系列言论和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应该说90%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奥巴马团队能不能比小布什团队做得更好呢?从现在的分析判断来看,他的救市思路是有问题的。这场危机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危机,它的调整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奏效的,无论是谁,哪怕是罗斯福在世,要想拯救当前这场危机,也不可能是半年,或者是一年,就能把这场危机给彻底解决。中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通过这场危机,我们发现,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方面储蓄量非常大;而另一方面中国很多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这种企业极端缺乏资金。在危机中,我们需要转变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同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要转变思路我们现在主要是把外汇资产当成一种普通的货币,很强调它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实际上,货币背后对应的是实实在在的财富,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劳动产品和服务、高新技术和各种矿产资源。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我们应该转化一种新的思路,在危机之中,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财富的控制力,而不是外汇储备的票面价值。中国现在应该趁着国际资源价格偏低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大力在全世界,利用外汇储备资源,去控制各种各样基础的资源和资产。这个是当务之急,而且是必须要做的。第二,应当适时和适量增加黄金储备,因为黄金是硬资产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以前可能过多偏重于美国国债、“两房”债券和一系列金融类资产,现在应该关注实实在在的硬资产。中国应该是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中国应该大力推动金融创新,这个概念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美国之所以出问题,不就是因为金融创新吗?其实不对,美国出现问题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它的债务负担过度,美国使用了过度的杠杆。中国现在的问题是老百姓和企业,它的杠杆比率是比较低的,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国应该适度放开这个杠杆比率,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说做到三倍杠杆,它是非常稳定和安全的,这中间需要大量金融创新的工作。对美国来说,它可能是创新过度,但是对中国来说很可能是创新严重不足,导致巨额储蓄和实体经济没有办法实现对接。抱团过冬企业与政府需整合面对金融危机,许多企业采取抱团过冬的方式。在我看来,光靠企业之间抱团还不行,企业和政府必须要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也就是政府在很多程度上必须要出面,比如把国资委属下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整合在一起之后,有一个进行融资的平台,而且必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公司主体。由于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和地方财政的担保,它应该是具有信誉度比较高的评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它在债券上进行发债,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募集到大量资金,来帮助企业过冬,这应该是各个地方都可以采取的比较有效的办法。其实政府对企业这种救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能不能落实资金的来源,有没有钱。如果没有钱是拯救不了企业的。那么这些企业之间也应该相互形成一个统一体,跟政府绑在一起,形成抱团过冬这样一个局面。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有效地度过这个寒冬。中国经济走向取决于国际形势展望下半年中国的经济走向,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当然还会有一定的刺激经济措施,但是这个刺激在市场中能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金融形势。比如说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整个经济体系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能够筑底,能够开始反弹,那我觉得中国的判断,基本上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是国际金融市场继续恶化和整个周边的情况不太理想的话,我们很多形成现在这种判断的基础就会被弱化掉,所以说最后会怎么样,还有待观察。第二次世界股市大地震的时间预报请看下图,这是某著名金融机构对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的“引爆时间表”。从2007年1月算起,这张时间表对逐月的“可调整利率”(ARM)按揭贷款总额重设(Reset)进行了精确估算。前文中我们提到,由于“可调整利率”按揭贷款重设,贷款人会出现“月供惊魂”(Monthly Payment Shock),而这张“引爆时间表”则可精确显示会在什么时间出现“月供惊魂”的高潮,这个尖峰时刻的到来大约还有7个月左右,即2007年10月和11月。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的“引爆时间表”而股市也将于同样的时间段出现下一波剧烈的“海啸”。从规模上估计,今年2月底和3月初的世界股市震荡仅仅是热身。中提到:“1929年3月,美国金融教父保罗.沃伯格在国际承兑银行的股东年会上发出了警告:‘如果这种毫无节制的贪婪继续扩大的话,最终的崩溃将不仅会打击投机者自己,而且还会使整个国家陷入衰退。’”,美国股市于当年10月出现暴跌,时间大致为7个月。而2007年3月,格林斯潘在一个月中三次发出经济即将衰退的警告,而“定时炸弹”的引爆时间恰恰也是7个月。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保罗.沃伯格乃是美联储的设计者,前任副主席;而格林斯潘则是美国金融业的“教父”级人物,也是前任主席。只怕金融业中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这个世界表面背后所发生的一切了。有人会说,这一切仍然是“巧合”,也许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是人们难免会狐疑,果真又是“巧合”吗?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例外因素,那就是伊朗战争突然爆发!如果战争爆发时间早于2007年10月,世界股市可能提前“海啸”,背黑锅的当然非伊朗莫属。当全世界的资金被吓到美国来避险,美联储顺势猛降利息,则可能使美元在不致巨幅贬值的情况下再度海量增发,以延缓美国金融业总危机爆发的时间。今天,我们刚刚得到消息,美国金融业的泰坦尼克房利美公司在三天前宣布大裁员,比例为10%左右,昨天已经开始执行。第一批200多人在完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被突然解雇。当天午饭后,大批保安警卫手持步话机站满了各楼层,刚刚吃过午饭回来的雇员们被逐个查验身份,凡在“黑名单”上的人马上被两名保安“护送”到自己的座位上,在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和“领导”申诉的情况下,立刻收拾私人物品,连电脑都无法触摸,然后被“押送”出大门。这只是第一波裁员。这是1938年房利美公司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裁员行动,这是一个两年前还被评为美国所有公司中“最受雇员热爱的公司”的行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于公司最高领导出现战略判断失误而将所有责任推卸给雇员,自己却拿着2006年度1400万美元超级奖金的“有法无天”的又一例证!显而易见,房利美的财务出了“状况”。不要忘记,该公司的领导为自己的奖金所冒的风险,不仅仅是由它的雇员来承担“责任”,还有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的巨额MBS资产,也会一同“陪绑”。今年将是国际金融市场异常动荡的一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将在所难免。中国将很难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剧烈动荡之中独善其身。广大中国股民和在美国的华人股民们,需要高度警觉,随时准备撤退,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财富不要被国际金融巨鳄们“剪了羊毛”。防第二波金融海啸 我国外储待多元化全球金融危机仍在不断蔓延,如何保证我国将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安全,未来一段时间里金融海啸是否会出现第二波?针对上述问题,多位专家学者在昨日召开的“环球财经研究院金融海啸第二波”专家研讨会上表示,金融海啸第二波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爆发,我国的外汇储备应当抓住时机,在管理上有所突破,转变思路,进行多元化配置。金融海啸第二波将来临?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表示,各国救市政策并没有阻止金融危机蔓延,危机来得更快更猛烈了。金融海啸第二波必然会来临,其时间点可能在下个月。在宋鸿兵看来,花旗银行、美国银行被国有化或申请破产保护,将是第二波危机中的标杆性事件。宋鸿兵预测,“企业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将是第二波海啸的引爆点,尤其是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其整体违约率将从去年9月的4.5%上升至20%。“届时,全球商业银行都将出现重大问题,而黄金价格则会创出历史新高。”他说。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环球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两位学者对“金融海啸第二波”的观点均不置可否。尽管如此,张明也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仍将继续蔓延。他说,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已非常确定,欧洲经济则可能会更糟糕,而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下一阶段,金融危机可能会继续深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将同时出现问题,两个问题的叠加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加严重的冲击。我国外汇储备应多元化配置向松祚表示,目前美国经济仍在不断恶化,美国要救自己,要么继续发行大量美国国债,要么美联储继续大量增加美元供给。这些都将对我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张明也表示,当前我国政府必须高度关注外汇储备的安全。目前,美国国债有10.8万亿美元的存量,今年可能再发2万亿美元,如果当前经济局势持续下去,我国外汇储备中的1.3万亿美元资产,将面临美国国债被抛和美元下跌的双重风险。张明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必须转变思路,进行多元化配置非常必要,而且目前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他建议,我国政府应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用外汇储备构建能源矿产等战略储备资源;二是利用当前股市处于历史低位,购买国外非金融类大盘蓝筹股;三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建议其他国家向我国贷款,并将贷款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宋鸿兵也表示,我国外汇储备中持有美国国债的量应该下降,或在外汇储备资产负债表上配置一定数量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一方面对美国政府继续发行美国国债构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对外汇储备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进行对冲。IMF名为卖金实为“卖拐”卖拐给谁? 绿色的美元,黄色的黄金,黑色的石油,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原色”。什么都能谈,就是关于美元的事情不能谈,这是华盛顿权力走廊上的格言。美元的事情最不能说,黄金的事情则最没法说清楚。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宣布出售黄金时,也就再次赋予了市场无尽甚至是无底的悬念:是真的卖?为什么卖?卖给了谁?……除了局内者,或许没有人能够完全说清楚,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一张密不透风的黑幕中决定和操作的。站在这个黑幕外面的人中,宋鸿兵也许是对黄金和美元问题说得最清楚的一位学者,他在文章中称,这是IMF的又一场“忽悠”局。忽悠这个词,会让我们联想起那场“卖拐”的闹剧。IMF与世行、世贸组织一直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如今全球经济步履蹒跚,IMF这个曾经看似光鲜粗壮的柱子也日益蜕变为一根不堪重负的拐棍。或许更需要说清楚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还需要“买拐”?IMF的黄金忽悠对伦敦G20峰会冷眼相看的,除了现行不平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评判者,还包括国际黄金市场的多头们。在四月初召开的这次会议上,IMF又放出消息要出售400吨黄金来筹集资金,为金融海啸中遭受重创的发展中国家扶危解困。消息公布当日,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应声暴跌了3%以上,再次跌落至900美元下方,截至4月23日,国际黄金价格仍一直疲软地停留在“八频道”象限,与同期全球股市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反弹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已经不是IMF第一次宣称要出售黄金。每当IMF发出卖金的消息,金价都出现同样的暴跌,而且都是在黄金价格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这一切已经成为国际黄金市场人所共知的游戏规则。IMF是世界上180多个国家所组成的所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控制下的3120吨黄金,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8100吨和德国的3400吨的黄金储备,高居世界第三位。如果IMF果真要抛售其黄金储备的12%,对国际黄金价格的冲击是非同小可的。一盎司都不会卖但是,如果游戏玩法不变的话,这次的IMF售金声明与过去十年来的多次类似宣称并无二致,他们一盎司黄金也不会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