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要?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竞争如何引导企业家。?为什么工人的报酬趋近于他们贡献的价值。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由企业家来判断市场中缺少什么,并决定创建新企业或开发新产品。企业家利用储蓄(无论是自己原有的或向资本家贷款而来 【注1】)雇佣工人,租用土地和设备,并购买原材料、电力、半成品以及其它要素投入。接下来,企业家指示员工如何使用工具、机器等要素来生产商品和服务,最后出售给顾客。 一个企业的顾客既有可能是其他的企业家,也有可能是最终消费者。例如,某企业家开办一家面包店。他请来几个少年帮忙,用大烤箱、面粉和水来制作法式长面包出售给当地的家庭。而对于另一位生产工业用烤箱的企业家,他的顾客则是其他的企业家,比如面包师和餐馆老板。 顾客为购买产品和服务支付给企业家的货币,我们称为收入。为了能够持续生产商品和服务,企业家必须向工人、供应商、房东等人支付的货币称为开支。当收入高于开支时,企业家获取货币利润。如果开支高于收入,则企业家蒙受货币损失。尽管货币损益不一定是激励企业家的唯一因素,但当人们提及“成功的企业”时,他们指的是能够盈利的企业 【注2】。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表面上似乎在长年累月地运营一家企业,却一直在遭受货币亏损,并且看不到扭亏为盈的希望,那么这样的经营多半是一种慈善或个人喜好,并不是真正的企业经营。这类名义上的企业家实际上是消费者 【注3】。企业家的贡献 “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创业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会纠结于过去与当前,而是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洞见来处理事务。他和别人一样看到过去与当前,但却以独到的眼光去判断未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人的行为》,第582页。竞争保护消费者 如果说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那么竞争则是对他们的规范和激励。竞争确保企业家不断努力,以满意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为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 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每一次交易都是自愿的。无论一个企业家变得多么富有,他也不能强迫顾客购买产品。顾客总是可以选择光顾别家生意,也就意味着即便最成功的企业家,也必须日复一日地,不断争取顾客惠顾。 竞争的过程通过模仿和创新来进行。富有洞察力的企业家通过调查市场现状,来寻求如何才能比其他企业家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也许他的创意很伟大,比如发明全新的产品,但往往也包括一些适当的改进,例如,在飞机上改用塑料瓶装番茄酱,这样就摔不破了,或者改造乘客座椅的结构等。创新同样也出现在生产领域,比如企业家发现更廉价的原材料,或找到重新利用废料的方法。如能大规模地利用这些改进,即使削减很少的开支,也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利润差异。 故事尚未结束。如果某个企业家的创新很成功,他将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而其他企业家看到这一成功后,将纷纷开始模仿,并寻求进一步地改进,引入更多创新。商业的世界永不停息。即使各行业的“顶尖”公司,也在不断研究新的方法,以求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长此以往,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将越来越物美价廉。 竞争过程的最终受益者并非企业家,而是顾客。当某个企业家的创新获得成功,并赚取惊人的利润时,他的成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也会像他一样,找到方法来降低开支和提高产品质量。许多批评市场经济的人看到,企业家对产品的定价远远超过生产开支,他们对于这种一时的巨额“加价”感到震惊。但只要存在竞争,货币利润以及由此而来的“加价”将会逐渐削减,因为竞争者会仿制价格较低的同类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只有不断引入创新,企业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货币利润。 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家都为赚取货币利润的欲望所激励。然而,在市场经济中,为顾客服务并降低开支是获得利润的唯一方法。市场经济最美好的一面在于,它驱动着社会中最自私、最野心勃勃,可偏偏又最具才华的一群人,让他们彻夜忧虑怎样通过讨好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直接经济利益。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力,而竞争是企业家诚信可靠的保障。竞争保护工人 上一节我们看到,竞争保护消费者不被任意索取高价。如果某企业家向顾客索取远高于开支的加价,他将无法阻止自由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相同的产品,以赢得顾客。长远看来,竞争确保顾客不会在想买的物品和服务上被“敲竹杠”。从某种意义上看,顾客支付的要价是“公平”的,因为在交易发生时,即使世上最深谋远虑、精于算计的企业家都还没能想到办法以更低的价格提供这些产品,以致错失赚钱良机。【注4】 从另一方面看,竞争保护工人免受不合理的低薪待遇。的确,一个肩负养家糊口重任的工人,很可能没有多少“议价能力”,如果没有别的选择,将不得不接受非常低的工资。然而,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下,一毛不拔的雇主无法阻止竞争,竞争者会出更高的薪酬挖走那些报酬过低的员工,铁公鸡老板将被排挤出市场。长远看来,竞争确保雇主不会“压价”支付经营中必须雇佣的劳动力,也不会“压价”购买其他必须的资源。 为了判断员工所获得的薪酬是否“公平”,我们需要了解员工的实际贡献。【注5】 有些员工的生产率比其他人高,从而更有价值,因此,不同的员工获得不一样的薪酬是合乎情理的。那么,对于潜在的新员工,雇主怎样决定薪酬水平? 经济学家会说,雇主应当设法计算出新员工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说,雇主应当比较企业在增加新员工前后的总产出,接着再计算增加的产出将带来多少额外的收入,这样便得出一个上限金额,也就是雇主愿意为新员工支付的最高额度。 当然,在现实中,就像雇主会试图向顾客收取高额加价一样,他们也会试图支付低于边际生产率的工资。但在竞争的威胁下,他无法长期“克扣”员工,也无法长期对顾客“敲竹杠”。 举例来说,假设丽塔拥有一家餐馆,生意红火。丽塔注意到,经营中的一大障碍是顾客离开后清理餐桌的工作。餐馆里总是有几张脏桌子来不及收拾,也就是说,老板娘得让刚到的客人等待几分钟后才能入座。丽塔意识到,应该再请一名勤杂工来打下手,帮忙清理桌子并准备餐位。 丽塔找到一个候选人-鮑伯。他曾在另一家生意繁忙的餐馆干过勤杂工,而且看起来是个殷勤又踏实的小伙子。丽塔估计,如果聘请鲍伯,他将花一周时间适应新工作,之后,她的餐馆将因此平均每小时多招待2桌客人。(假设之前总是有4张桌子来不及清理,而雇佣鲍伯后只剩3张,每一轮客人平均花30分钟点餐和就餐,然后离开。)如果一餐饭收入26美元,而除掉付给鲍伯的薪水,光准备一桌饭菜要花20美元,那么丽塔最多愿意付给鲍伯12美元一小时。 当然,丽塔会希望实际支付额低于每小时12美元。不过,如果她仅开价4美元,那么鲍伯肯定能够转投另一家餐馆,按5美元一小时出售自己的服务。最终,当鲍伯的薪酬达到他给雇主带来的额外收入时,这个竞争过程将达到合乎逻辑的停止点。【注6】 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将会促使工人的薪酬趋于与他们的贡献相当。小结?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他们雇佣工人,购买资源,生产商品和服务并出售给消费者。?竞争促使企业家生产顾客喜爱的物品和服务,并在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低的要价。?竞争同时也促使企业家按照工人为企业贡献的全额价值付薪水。如果支付的薪水过低,那么其他想多赚钱的雇主将以更高的薪水挖走工人。术语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雇佣工人并购买资源,用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的人。收入:在一段时期内,顾客为购买企业家的产品所支付的货币数量。开支:在一段时期内,企业家因劳动力,原材料和其他要素投入所花费的货币数量。货币利润:收入比开支高出的金额。货币损失:开支比收入高出的金额。竞争:企业家之间的竞赛状态。企业家们为了生产产品和服务并销售给共同的顾客,大家都能平等地竞雇工人、竞购物资。边际生产率:多雇佣一个工人所增加的收入。思考题1.为什么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力”?2.*在真实世界中,为什么所有的资本家都是企业家?3.市场经济靠什么激励并规范企业家?4.怎样通过“模仿与创新”来展开竞争的过程?5.竞争怎样保护工人?【注1】:在真实世界中,企业家和资本家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果一笔商业贷款真的毫无风险,那么资本家一定能得到回报,如此一来,那就变成以协定的价格出售“服务”了,如同水电公司向企业家出售电力一样。然而,在现实中,无论在怎样的合同条款下,投资新企业的资本家总是会承受创业的风险。资本家永远都有可能在生意失败后失去一切。【注2】:我们用货币损益一词来区别主观(或心理上)的得失这一更广泛的概念,企业家最终关心的将是后者。例如,一位企业家每周工作60小时,一心扑在他新创建的企业上,但最终每月仅获得利润100美元,那么他多半会放弃经营这家企业。尽管他收入的美元比付出的多,但如此使用自己的劳动力,机会成本将非常高。如果这位企业家关闭企业,去为另一位更成功的企业家工作,每月的报酬将远远不止100美元。【注3】:再说一次,这些角色之间的区别在真实世界中是模糊的。例如,一位老人在退休后,经营一家少年棒球俱乐部。他向小孩们收少量费用,以抵消雇用裁判和购买T恤的开支,但他所作的这一切可能是为了消遣,只因自己酷爱棒球。特别是,如果棒球场是他自己出钱把自家超大的后院改建成的,那么很明显,这样的经营并不是盈利性的,他的投资并不是为了货币回报。【注4】:我们将“公平”加上引号,是因为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每一次交易都是自愿且公平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便企业家的定价远远高于提供产品所花费的开支,顾客对产品的估价仍然高于付出的金钱 -无论是顾客还是企业家,都从交易中获得主观收益。【注5】:我们再次将“公平”加上引号,因为在自由市场上,每份自愿签署的劳动合约都是公平的,在工人的主观评价中,薪酬的价值要高于因接受工作而放弃的休闲的价值。【注6】: 其实事情并不像上文描述的那样简单。很多情况下,同时存在着与最终产出紧密相关的多个要素,因此很难单独剥离出一个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披头士的演出及唱片收入怎样分成?能问:“如果保罗?麦卡特尼不参加演出,销售量会下滑多少?”吗,显然不能这样计算,因为缺了任何一个人,销量都将大跌,如果这样计算边际生产率,那么麦卡特尼和列侬每人的贡献都将超过一半收入。)另一个难点是,增雇新员工将改变老员工的边际生产率,这意味着,尽管老员工原本得到的薪酬是“公平”的,但竞争将改变他们的薪酬。最后一个难题是,在不同行业里,工人的边际生产率会不同。例如,如果勤杂工鲍伯为丽塔的餐馆赚进12美元,但却只能为下一家餐馆多赚10美元,那么竞争只能保证鲍伯的薪水不低于10美元。你需要参考更高级的经济学书籍,来得到这些难题的答案。(这是征询意见稿,版权所有,请勿转帖。)第10课 收入、储蓄与投资本课要点:?收入、储蓄与投资在货币经济中的定义。?储蓄与投资如何增加个人未来的收入。?储蓄与投资如何增加经济体未来的产出。收入、储蓄与投资 我们在第4课看到,困处孤岛的鲁滨逊克鲁索没法与人交换,他只能和大自然交换,但我们仍然能够以收入、储蓄和投资等概念来界定他的行动。 在人人使用货币的现代经济中,这些概念相似但更易界定。对个人而言,收入通常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出售劳动力和个人资产获得的、能够用于消费的总金额。对厂商来说,收入(或所得)的定义是总收入减去开支。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总收入是顾客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货币总额。开支是企业为生产这些物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货币总额。【注1】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个人的实际消费支出低于收入,其差额即为储蓄。(如果储蓄为负,则意味着个人的消费超过收入,我们称为举债或者入不敷出。)如过个人将一部分储蓄用于创造更多未来的收入,我们称为投资。【注2】【注3】【注1】:请注意,本章仍然在阐述纯粹的市场经济,因此我们的讨论并不涉及税收。在真实世界中,对收入的计算有着税前及税后等多种定义。【注2】:厂商也能进行投资,以增加未来的收入。然而,我们并不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它会带来许多会计上的技术问题,超出了本章所探讨的范围。【注3】:任何时候,投资都不可能高于储蓄。然而,一些经济学家会说投资会低于储蓄。举例来说,如果某人赚得10万美元的收入,支出8万美元用于消费,并投资1万5千美元购买股票,那么一些经济学家会认为,银行账户里余下的5千美元储蓄并不属于投资。然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却争论说,无论何时,投资必定等于储蓄。他们这样解释我们的例子:此人拥有2万美元总储蓄,其中1万5千美元投资于股票,剩下的5千美元则投资于“现金”。经济是否会陷入储蓄高于投资的困境?当经济学家们争论这一问题时,这种细枝末节的区分就有了意义。投资增加未来的收入 储蓄和投资的负面影响是减少了当前的享乐。但另一方面,储蓄和投资的益处在于,它能提高你在未来的消费能力。在下图中,我们通过2个虚构的人物-爱挥霍的保罗和节俭的弗雷迪,来阐释投资的利与弊。爱挥霍的保罗的财务状况http://www.vforvoluntary.com/young-economist/147_img01.jpg节俭的弗雷迪的财务状况http://www.vforvoluntary.com/young-economist/147_img02.jpg 上表跟踪保罗和弗雷迪一生的财务动态。他们的工作性质类似,通过出售劳动力每年固定获得5万美元薪酬。同时,两人都储蓄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年息5%的资产项目。我们将在第12课详细讨论债务和利息回报,现在你只需要知道,每一年,保罗和弗雷迪除了薪水收入之外,还将从投资中获得资产总市值5%的利息收入。 除了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不同,保罗和弗雷迪没有其他区别之处。爱挥霍的保罗每年仅储蓄收入的5%,其余部分都用于消费 - 吃大餐,购买珠宝首饰,去塔希提岛度假,如此等等。而节俭的弗雷迪则每年从总收入中拿出30%,投资于金融资产。 此表展示了不同储蓄计划带来的不同生活方式。开头几年,保罗比弗雷迪享受更多消费的快乐。他到处参加派对,穿着讲究,并且总的来看乐趣多多。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两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尽管弗雷迪的的消费比例一直很低,但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保罗。实际上,到第26年,弗雷迪的消费额为50783美元,已经超过保罗的消费额50560美元。自那以后,弗雷迪的享乐已经超过保罗所能负担的。记住,他俩的劳动年收入相同 - 薪酬一样多。但因为早年的节俭,弗雷迪的中年生活却富裕得多。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弗雷迪职业生涯的第48年,他的金融资产突破了100万美元大关。许多人认为只有“富人”才能跟百万美元沾上边。但是,正如图表所示,即使某人每年仅赚5万美元,并且投资于风险较低的资产,依靠长期坚持不懈地储蓄,最终也能积累1百万美元。 - 至少在没有税收的世界里这是可以做到的!退休 我们通过下面一组表格,来看看保罗和弗雷迪在停止工作没有薪水之后的状况,我们假设这发生在他们开始工作后的第52年。现在两人都开始入不敷出,意味着每年的消费大于收入。 【注4】 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他们积累了金融资产作为储备。资产不仅带来利息收入,还能部分变卖以用于消费。(这被称为减少本金。)【注4】:按照会计惯例,数字加括号则表示负数。爱挥霍的保罗退休后http://www.vforvoluntary.com/young-economist/147_img01.jpg节俭的弗雷迪退休后http://www.vforvoluntary.com/young-economist/147_img02.jpg 现在,我们确实看到了弗雷迪节俭的好处。在退休后的岁月里,他很轻松地维持每年7万美元的消费水平。虽然比退休前的消费水平稍低一些,但仍过着相当舒适的生活-比以前全年的薪水还高40%! 相反的,爱挥霍的保罗一旦停止工作,就必须大幅削减消费开支。他的消费额缩减到每年1万5千美元。保罗身陷困境的原因是,他在退休时,仅仅积累了13万6千美元左右的资产,而节俭的弗雷迪却积累了110万美元以上。因此,弗雷迪退休之后,不仅能获得丰厚得多的投资收入,而且拥有更多资产储备可供“支取”,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如图所示,保罗的真正危机在第64年到来。这个时候,因为金融资产已然罄尽,他甚至无法勉强维持1万5千美元的年消费额。保罗只有微薄的5384美元预算,捉襟见肘地过完这一年,接下来已是身无分文。如果他不想回去工作,那就得依靠亲戚、教会或其他慈善机构的资助来维持生计。(这里我们仍然在描述纯粹的市场经济,所以不会有政府的救助计划。) 我们再次看到鲜明的对比,节俭的弗雷迪可以继续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直至步入工作后的第75个年头,假设他这一年去世。弗雷迪的节俭让他能不依靠他人的施舍而安享晚年,并且还能留下将近59万2千美元的财产给后人。储蓄与投资如何增加经济体未来的产出 工薪族只要开立过银行账户,都能理解推迟当前消费的益处,储蓄使人能在未来获得更多消费。然而,许多人却认为,储蓄者的收入增加一定会减少经济体中某个借款人的收入。 当然,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例如,比尔(借款人)周一忘了带午餐钱,他问同事莎莉(储蓄者),“你能借我10块钱吗?我明天还你11块。”如果莎莉同意了,那么显然,这笔个人贷款为她带来1美元利息收入,这1美元来自比尔当月收入的减少。换句话说,如果比尔当月的薪水是5000美元,那么实际上只有4999美元归自己了,因为他已花了1美元向莎莉“贷款”。同时,如果莎莉的薪水也是5000美元,那么向比尔提供“借款服务”赚得1美元之后,她当月的实际收入将有5001美元。 在上述情景下,可以认为比尔用莎莉的“贷款”为自己的消费融资。在比尔忘带钱包的那个周一,莎莉的口袋里必须得有10美元闲钱,才能借给比尔。为此她可能要重新安排当天的支出计划,或许结果仅仅是钱包里的现金比她原本想带的金额少了一些。无论如何,莎莉已经为比尔提供了服务。由于比尔的失误,双方都从这笔自愿的贷款交易中受益。尽管乍看之下,似乎比尔吃了亏而莎莉赚到手,但其实双方都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尔的月消费总量减少了,但多付出1美元让他能够在周一照常吃一顿10美元的午餐。支付1美元向莎莉贷款的决定丝毫没有不理智或者“不划算”。 通过贷款,借款人能够以减少未来的消费为代价,来负担当前的消费,从总体上看,这无疑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尤其在信用卡行业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然而,不要据此认为,一切储蓄与投资的情况都如此。当我们在上一节描述终身储蓄计划时,并没有造成哪个借款人日益债台高筑。事实上,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储蓄与投资,在工作期间提前为退休后的舒适的生活做好准备。 这是怎么实现的?在每一个像莎莉那样,储蓄并源源不断地赚取利息收入的人背后,难道不都对应着比利这样一个角色-借债并支付不断增加的利息?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关键在于,贷款和投资能被投入生产型企业,而不仅仅是一时的个人消费。如果储蓄被用于扩大生产,而不仅仅是用来资助消费,那么原则上,日益增长的“总产出”就能增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收入。 我们将在第12课详细探讨信用和债务机制,现在只需大体上了解,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突然决定储蓄一大部分收入,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为了增加储蓄,每个人都必须削减消费。这就减少了在高档饭店、跑车、新潮电子产品,以及名牌服装上的开支。同时,人们会直接(通过购买公司股票或债券)或间接地(将钱存入银行,银行再贷款给企业)借出这些储蓄并投资于企业。 一旦人们的收入大规模地流出消费领域,并转向投资领域,将最终引导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离开短期消费品行业,转而投向生产周期长的领域。例如,高档零售和珠宝店的销量直线下降,将被迫裁员并削减库存;高档餐厅也将裁员并关闭一些分店。 失业的工人会去其他行业寻找工作机会,而竞争将压低这些部门的工资。一旦工资降低,其它行业的企业会很乐意雇佣失业工人。不仅劳动力资源,其他资源也将被重新投向新的用途。例如,那些曾经遍布服装店和其他零售店的楼宇,现在成了空置楼,业主将降低租金,从而方便其他企业进驻,以扩大企业经营。 如果我们忽略真实世界里过渡时期产生的负面影响,储蓄的大量增加不会减少“总支出”。起初,消费开支确实会降低,但企业的投资支出将相应增加。最终提供的工作机会总数将是一样的,现在,失业的服务员和商场职员将重新在工厂里找到工作,生产钻床和挖掘装载机。 关键是要领悟到,储蓄的大增改变了经济体的产出结构,使其从消费品生产转向资本品生产。正如我们在鲁滨逊?克鲁索的例子中看到的,尽管岛上没人能“贷款”给他,但克鲁索仍能明智地通过储蓄和投资,来提高生产率。这个原理推广到全社会也适用,通过投资更多的资源来生产机器和工具,可以提高社会上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我们没有“骗人”,因为资本品的不断增加,使得每一个人的生产率都能获得实质性增长,那么自然每一个人的收入都将逐年增加。例如,在更好的工具帮助下,每小时的产出增加了,因此资本品的积累直接提高了工资水平,从而增加工人的收入。 我们将在第12课详细解释利率是如何决定的,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现在,我们只强调一点:储蓄能让每个人变得富裕。那种“贷款人变富是因为借款者变穷”的观点是错误的。小结?利息的存在,使得个人可以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增加未来的收入。今日的勤俭节约,能获得更多未来的消费。?当人们开始储蓄和投资时,将导致经济结构的改变。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将从电视机和DVD的生产中释放出来,并重新投入工具和设备的生产。这将减少当前消费品的生产总量,但新的工具能提高工人未来的生产率。?一个人的储蓄和投资并不导致另一人深陷债务。经济体中的每一个都能储蓄大笔钱,并在未来享有更高的收入。术语(个人)收入:在一定的时期内,个人通过出售劳动力和个人资产(如股票)获得的、能够用于消费的总金额。(企业)收入/所得:总收入减去开支。储蓄:收入多于消费支出的差额。举债/入不敷出:消费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投资:为了增加未来的收入所花掉的储蓄。利息:在一段时期内,把储蓄借给别人所赚得的收入。利息通常用本金(借款的原始金额)每年赚得的百分比形式来表现。例如,如果今天借出1000元,12个月以后偿付回来1050元,那么本金是1000元,利息所得是50美元,利率则为5%。思考题1、投资可以不需要储蓄吗?2、对于个人来说,高储蓄率的利弊各有哪些?3、储蓄与退休之间的联系是什么?4、没有现金却举债消费,这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吗?5、*有没有可能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为退休积累资产?还是一个人的财富增长转变成他人的债务增加?第20课:禁毒经济学本课要点?禁毒的定义。?为什么禁毒助长腐败和黑帮暴力。?为什么禁毒降低产品安全。1.禁毒禁毒是指各国政府对吸毒、特别是毒品的生产和销售所施加的严厉惩罚。禁毒的性质不同于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现行的罪恶税。罪恶税是为了限制人们购买酒和香烟而征收的一种非常高的销售税。在当代美国的禁毒体制下,若有人私藏甚至贩卖可卡因和海洛英一类毒品,就是彻底的犯罪,不仅会被处以巨额罚款,还将面临长期的监禁。正如这一课:的标题所示,本课:将进行禁毒的经济学研究。我们利用书中发展的经济学工具,将能够理解为什么禁毒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相反,那些不懂经济学的人将茫然不知。在他们看来,禁毒的后果就好像随机发生的一样,与政府政策毫不相干。首先,我们应该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本身不能判断禁毒政策是好还是坏。最终,公民和政策制定者必须先引入(伦理)价值判断,然后才能认定政府严惩毒贩——比如判刑25年——是好还是坏。然而,公民和决策者必须先了解禁毒的全部后果,才能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当我们提到非法毒品时,问题不在于:“有毒品和没有毒品的社会哪一个更好?”这个问题无关紧要,因为政府不可能完全杜绝吸食毒品。关键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禁毒的社会是否比不禁毒的社会更好?”为了想象出这两种社会各是什么样的,有必要学习经济学上如何看待禁毒的影响。记住,说一件事情不道德并不等于认为这件事情违法。如果有人主张,对妻子不忠的人不应当入狱,那并不意味着此人纵容通奸。在分析开始之前,有一个最后的警告:在本课:余下的部分,我们讨论的重点是(通常被忽视的)禁毒的消极后果。因为禁毒的积极面是一目了然的:很多人相信吸毒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破坏极大,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其他情况不变时)政府的禁毒政策是有益的。以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指出,禁毒将如何导致其他情况的改变。遏制吸毒与败坏毒品的名声,既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益处,但也同样带来警察腐败、黑帮斗殴、吸毒过量致死等危害。利弊两方面必须放在一起权衡。【注1】2.禁毒腐化政府官员我们所说的腐败,是指政府官员因收受毒贩的贿赂,而不履行与毒贩斗争的法定职责。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政府存在广泛的腐败,对此美国人大多有所耳闻,但令人震惊的是,虽然没有那些国家那么严重,腐败问题也同样困扰着美国的法院和警察局。禁毒与腐败的关系解释起来很简单:禁毒给毒品产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使得毒品生产者有更大的财力(当然还有动机)向政府官员行贿。简单的经济学分析能阐明其中的原因。政府为了杜绝毒品贸易,对制售毒品者的惩罚通常远比对吸毒者重。制定这种倾斜政策有两个主要原因:(1)如果目的是限制毒品的总消费量,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警力,应该打击主要供货商而不是千千万万个潜在的顾客。(2)公众并不介意严打职业毒贩,但很难接受严惩普通吸毒者。上面两条理由解释了,为什么政府通常严惩毒贩,而不是那些被抓到携带少量毒品自用的人。除了对制贩毒品者的正式惩罚远远超过吸毒者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一点,职业毒贩被逮捕的可能性大大超过普通顾客。【注2】毕竟,职业毒贩——尤其是生意做大后——必须与其他同行接触,比如高一级的供货商或低一级的零售商。例如,毒贩的经营模式可能是这样的:从哥伦比亚的“批发商”那里买进可卡因,雇佣墨西哥卡车司机把货物偷运过美国边境,再分销给加利福尼亚地方贩毒黑帮的头头们。如果哥伦比亚、墨西哥或美国的缉毒部队潜入这条漫长的流通渠道的任一段,那么这个毒贩极易被捕。他的工作无时不刻不在违反禁毒法。与此相反,普通吸毒者只有购买毒品时才面临风险,而且只要和那些“小鱼”打交道,比如邻街的毒贩。普通吸毒者与毒品行业这样打交道,不太可能被政府的刑罚毁掉一生。警察腐败:不仅是墨西哥的问题下文摘自2008年的一则新闻报道,内容是关于联邦调查局在芝加哥地区卧底行动侦破的一起案件,它说明了打击毒品和警察腐败的联系:一项联邦调查指控包括15个南部郊区警官在内的17人,他们涉嫌为大规模毒品交易提供武装保卫。显然这些警官以为当时自己保护的是一掷千金的毒贩。想不到他们竟然是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据联邦检察官办公室透露,这17个人周二清晨被逮捕后,将面临八份独立的刑事起诉书,指控他们合谋持有并分发千克级的可卡因和海洛因。十名地方狱警受到刑事犯罪的指控。据联邦调查局说,在卧底行动中一起被抓获的,还有四名哈维的警官和一名芝加哥巡警。【译注:哈维是伊利诺伊州库克郡的一座小城,靠近芝加哥。】“与联邦调查局的卧底交易的人,可不是一两个,而是15个来自各执法部门的官员,他们为了金钱出卖国家荣誉,为毒贩们大开方便之门”,美国联邦检察官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这样说。检察官说,这些官员收取4千美元的报酬,为一桩大规模毒品交易担任警戒和保护工作。据透露,八份诉讼书中的七份附有一份61页的联邦调查局证词,概括了这次的秘密调查行动,其中提到政府官员不仅对毒品交易提供例行保护,他们还涉及保护大额赌博、掩护大量现金运输等其他活动,并且有两个警察自己就是白粉贩子。据一份发布的消息称,一架六座、双螺旋桨的直升飞机在5月13号抵达西郊的杜佩奇机场,等待接应的有三个人。其中两人是护卫......他们以为自己保卫的人是大毒枭,然而,那些人其实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他们登上由另两名特工驾驶的飞机,并开始清点封装好的毒品。据称,四个行李袋里至少装了80千克可卡因。联邦调查局的证词说,库克郡的两名狱警和卧底探员从飞机上卸下行李袋,并携带穿过机场大厅,来到停车场,放进探员的汽车后备箱。两名警官开着另一辆车,跟随该探员来到附近的停车场,探员停下车,自己坐进警官的车。三人一起望风,直到另一名卧底探员出现,并拿走行李袋开车离开。假扮成毒枭的联邦调查局探员付给警官每人4000美元——据说,自从一年前被卧底探员拉拢堕落以来,这是他们赚的最大一笔。在17名被告中,有10个是库克郡司法局的狱警,4个是哈维的警官,另一个是芝加哥的警官。据证词称,他们不止一次为毒贩担任警戒,每次获利400-4000美元不等,一旦真正的警察或其他毒贩企图干涉毒品运送,他们随时准备介入。“一般来说,逮到一个执法犯法的警官就够匪夷所思了,更别说这么轻而易举地抓到15个。”联邦检察官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在发布会上说,“一些人还协助装卸和递送空运来的大量毒品,这太令人震惊了。”资料来源: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台,“联邦调查局卧底行动调查贩毒,15名警察落网遭指控”,2008年12月2日 由于毒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实际面临悬殊的惩罚,比起一开始不受管制的市场,毒品的供给下降远大于需求下降。这提高了毒品的均衡价格,意味着它的货币“加价”——制造毒品花费的钱和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钱之间的差额——变得极高。下图对比了假想中禁毒前后的可卡因市场。可卡因市场我们在上图中看到,在没有管制的市场上,可卡因最初的价格是每克1美元。在这个价格下,生产者要出售的可卡因和消费者想购买的可卡因都是100万克。实施严厉的禁毒法之后,可卡因的供给和需求曲线都往左移。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比之前要少得多(因为他们现在冒着蹲大狱的危险),而消费者也会减少购买量。然而,供给面的数量变化比需求面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禁毒后,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变成每克100美元,在这一均衡价格下,生产者要出售和消费者想购买的可卡因都是1万克。关键的一点是,货币利润将保持高水平,甚至在实施禁毒政策多年后依然不变。上图中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左移,是因为继续从事贩毒生意将带来非货币性风险。顾客支付的高价格并不会造福哥伦比亚种植古柯的农民。不,一定要维持巨额利润,才能让毒贩们继续从事这一行,即使面临严重的刑罚也在所不惜。在新的均衡下,并不真的是“如今毒贩这行当比之前更有吸引力了”。人们选择职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赚钱多少只是其中一项考虑因素。更准确地说,由于新的政府惩罚(很可能还有相应的社会污名),为了弥补从事这一行业的负面影响,毒贩的“薪水”不得不猛涨。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毒贩,煤矿工人和(经常被抢劫的)出租车司机也会得到隐性的危险津贴。不同之处在于,毒贩面临的危险不是天灾人祸,而是政府的司法系统。“无受害人犯罪”的重要性注意:比起谋杀和抢劫这样的传统犯罪,禁毒带来的腐败规模要大得多,这一点很重要。事实上,在美国,“黑警察”几乎就是指收取毒贩保护费的警察,没人认为这个词会是指一个定期收受职业杀手贿赂、任由杀手明目张胆行凶的警察。然而,付钱给警察和其他政府官员却是贩毒黑帮的行规,为的是在官方的保护下(小心谨慎地)经营大桩毒品买卖。为了理解这种差别,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通常认为毒品交易是“无受害人犯罪”。当然,支持禁毒法令的人会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废话,因为如果一位失业父亲吸毒成瘾以至暴虐无常,显然他的孩子将是受害者。但一个明确的认识是:制毒吸毒对他人的危害比起谋杀、强奸、抢劫等传统犯罪要小得多。本质区别在于,在“无受害人犯罪”中——在美国不仅包括毒品,还有赌博、卖淫等活动——交易双方都是自愿参与的。这一特征有两个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解释禁毒和腐败的密切关系。首先,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当买卖双方两厢情愿时,警察、法官和其他政府官员不会因为“装作看不见”而感到愧疚,这与导致强制性人身和财产侵害的渎职行为完全不同。其次,毒品交易毕竟是大买卖。在美国,有好几百万人经常购买毒品。据美国全国禁毒办公室透露,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6%的年轻人在过去一年内曾用过可卡因,2%的人在过去一个月内用过。【注3】显而易见,毒品交易赚的钱比职业杀手、甚至抢劫银行的“生意”要多得多。正如我们在上文给出的重要界定,由于这种犯罪是“无受害人的”,毒品贸易更容易悄无声息地进行,而那些有明确受害人的犯罪,受害者会喊警察——很可能找来一个没被贿赂的警察——就算报警行不通,他也可以向媒体投诉。我们提出这些区别,是针对为禁毒辩护的标准说词:“如果因为腐败问题而让毒品合法化,为啥不干脆连谋杀也合法化算了?”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区别在于毒品犯罪本质上“无受害人”,使得禁毒导致的腐败规模远远大于传统犯罪。当然,仅有这种区别并不能证明毒品应该合法化,但它确实显示出禁毒的问题,那就是毒品远远没有其他犯罪那么极端。腐败:既是起因也是后果多数人痛恨制度性腐败,因为腐败破坏了法律一贯的尊严,并且让公民更有可能去犯罪。然而,在禁毒的情况下,更特殊的力量在起作用。政府的腐败既是毒品走私的后果,同时也是它的起因。这一反馈机制的原理如下:我们已经看到了,因为供给曲线左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需求曲线,通常禁毒将提高(新宣布为非法的)毒品的市场价格。暴涨的价格给企业家带来每年数百万美元的利润,让他们有充裕的资金贿赂政府官员,让自己免于被捕。这就是为什么说腐败是非法贩毒带来的后果。然而,另一个事实是,腐败是贩毒行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腐败也是导致非法贩毒一个原因。在像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那样真正的极权政体下,政府可以彻底杜绝贩毒。只要惩罚足够严厉并能贯彻执行,那么供给和需求将极度萎缩,以至于生产和消费可卡因的新均衡数量为零。然而,在现实里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为当渎职的官员能够真金白银地每年收取几十万美元的贿赂时,政府是无法监督自己的公职人员的。广泛的腐败让毒品犯罪分子能逃避法律的严惩,因此在贪污的帮助下,毒品的供给曲线移动没有那么大。直截了当地说,在相对自由的社会里,禁毒会让供给曲线左移,直到在新的市场均衡价格下,继续从业的毒贩能够负担的起发“工资”给缉毒官员和法官。3.禁毒助长暴力大家都知道,非法贩毒弥漫着极度的暴力,常常演变成黑帮间的火拼。更糟的是,毒贩们争夺地盘的战斗常常打死无辜的旁观者。不经意的观察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可卡因和海洛因一类毒品本质上是坏,它们与暴力为伍。然而,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美国历史都表明,导致暴力的不是毒品本身,而是对毒品的管制。美国禁酒令考察一下禁酒令的案例,历史证据很清楚。从1920年到1933年,根据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在美国,(饮用)酒的销售、制造和运输是非法的。【注4】然而,尽管官方公布了禁令,但私下酿酒和走私者大有人在,酒鬼们仍然聚集在地下酒吧里畅饮。虽然禁酒令没能杜绝饮酒,但却让酒业置于有组织犯罪的控制之下。禁酒常被称为“高尚的实验”,在实施禁酒令的时期,像芝加哥的阿尔?卡彭帮一类歹徒从非法贩酒中赚取大量收入,用来贿赂政府官员以及招募“打手”和喽啰加入黑帮圈子。在我们看来,禁酒令的重要性在于,贩酒的暴力程度可以与今日的贩毒相当,1929年发生了一起臭名昭著的黑社会火拼——情人节大屠杀,阿尔?卡彭帮策划屠杀了敌对帮派疯子莫兰帮的7名成员。虽然历史学家们对凶案的动机看法不一,但他们的共识是,私酿酒市场上的竞争是卡彭帮和莫兰帮彼此敌对的部分原因。如果你看过禁酒年代的黑帮电影或阅读过真实的黑社会犯罪记录,会很熟悉这些历史事件,不会有任何疑问。然而,竞争的企业家们竟然为了酒而相互屠杀,这足以令人震惊。你能想象明天一打开电视,看到百威啤酒的经销商下令袭击喜力啤酒的经销商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酒已不再由犯罪组织控制,而是改由合法的商人主导。如今,酒是合法的,生产者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价来获取市场份额。他们绝不可能使用暴力来赢得更多客户。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犯罪组织手中控制着哪些项目?海洛因和可卡因一类毒品、卖淫、赌博、放高利贷。【注5】自从废除禁酒令之后,酒已被排除在外,剩下的,是所有那些仍然被政府禁止或严厉监管的领域。禁酒令的历史一页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了我们当前面临的毒品暴力,其根源在于政府的禁令,而不是毒品本身的性质。在本节的剩余部分,我们将用经济学的推理来解释这一不可否认的关系。禁毒提高了暴力行为的边际收益我们已经演示了禁令如何提高毒贩的货币收入。这一效应的独特之处在于,价格的上涨凸显了增加销量、扩大零售市场份额带来的收益。在一个正当合法的市场上,竞争趋向于压低价格,直到货币回报与其他项目相当。由于通常零售价与生产费用之间的“加价”很小,对于大多数合法经营业主来说,不能指望从竞争对手那里“偷”几个客户来大幅增加货币利润。与此相反,在毒贩看来,如果可以多招揽一些毒瘾重的老主顾,就能大幅增加总货币收入。因为贩毒行业存在固定费用,这意味着不管每天卖10克还是100克可卡因,开销是相同的。注意,禁令放大了这一特性。当贩毒变得非法之后,其主要“业务开支”是精神上的,即冒着蹲大狱或者被敌对毒贩打死的风险。为什么被禁止的行业里往往暴力充斥,而合法商人却几乎从不用暴力作为竞争手段?一个主要的解释是,因为毒贩从每个客户头上都能大赚一笔,所以禁毒增加了用暴力恐吓或索性杀死竞争对手的(边际)收益。在讨论禁毒经济学时,有人往往会这样解释:在被禁止的行业里,生产者不能指望警察保护自己与履行合同,因此必须诉诸暴力来保护自己的商品。这类解释往往认为毒品产业的问题是“政府忽视”造成的,并归咎于无政府状态的黑帮暴力循环。这种解释正好把事情看反了。在日常生活中,不依赖政府法庭保护的商业关系多得是。美国人通过eBay、亚马逊和其他途径,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从世界各地的陌生人手上购买贵重物品。原则上人们可以起诉欺诈事件,但在实践中,这些交易基本上都由私营部门“自我监管”,并往往依赖由私营部门精心开发的信誉评级系统。【注6】被政府禁止的行业里问题丛生,真的是因为没有警察和司法监督吗?这种观点倒因为果了。恰恰相反,政府最关注的正是这些行业!甚至在中心街区,警察也放任毒贩不管吗?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这些地区,毒品的市场价格将下降到(接近)货币成本,十几岁的青少年将发现,贩毒还不如送报纸更有利可图呢。在那些毒品泛滥的街区里,警察当然不会被看成友善的人民公仆,但他们绝对在执行禁毒法,只是执法次数少了点——这就是毒品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它让毒贩能够买得起豪华轿车和昂贵的珠宝。实事求是地说,考虑到毒贩们个个心狠手辣,又不能指望警察的保护,要是有人大胆进入贩毒行业并试图大赚一笔,他必须全副武装,并杀出个残酷无情的威名。但是,这样的观察只看到了枝节问题,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毒品行业从一开始就充斥着暴力。普通的干洗店主不用担心邻镇的竞争对手会用机枪扫平他的店铺,他的信心可不简单地是因为可以打电话给政府探员,而侦探会在事后找到并惩处那些驾车射击者。不,干洗店主们不会诉诸暴力竞争的真正原因在于,那是不值得的。与此相反,禁毒让毒贩之间的互相残杀变得“值得”。禁毒降低了暴力的边际成本禁毒与暴力的另一个联系是,禁令降低了个人暴力行为的边际成本。这样来考虑:一个百威啤酒的总经销商不会为了争取合同而要喜力竞争对手的命,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一举动将彻底改变他自己的一生。他作为一个合法的商人,可以参与体面的社交圈活动,只要他依法纳税,将不会受到终生监禁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买凶杀人的恶劣罪行将是极其危险的。与此相反,一个贩毒网络的头头早已犯了足够终身监禁的罪行,一旦失去受贿警察的照顾,或被无法贿赂的高级官员盯上,他随时会玩完。因为他必须与其他惯犯打交道,所以一点也不担心暴力行为会毁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他立志成为大毒枭的时候,就已丧失了这一选择。另一个重要的考虑是,非法毒贩必须和罪犯们发展关系网,以利于招“兵”买马或安排职业杀手对敌人进行暴力攻击。相比之下,合法的商人不大可能知道如何谋杀别人又不让自己被逮到,那可不像上谷歌搜索“合约杀手”、然后相信高排名的搜索结果那么简单。最后,黑市的性质使暴力成为更现实的选择。如果可以合法销售可卡因和其他毒品,那么即使在最混乱的地区,零售店铺也可以利用保安措施来确保安全经营,比如用防弹墙来隔离员工和顾客。与此相反,禁毒常常逼得贩毒的“打工仔”们上街销售毒品,这使得竞争对手可以用更少的代价来消灭他们。暴力的反馈回路由于腐败,在(被禁止的)毒品交易中,形成了暴力激起更多暴力的动力。通过讨论暴力的收益和成本变化,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在说,不管禁不禁毒,贩毒的都是同一帮人,仅仅因为政府政策的改变,把彬彬有礼的高层主管变成了冷血无情的犯罪主谋。显然,这不是真实情形。实际发生的情况是,禁毒驱逐了那些诚实、非暴力的人。随着离开的人越来越多,毒品的供给一步步地缩小,价格一级级地升高。这给新兴企业家们进入市场创造了新机会。他们不一定是传统标准上的好商人,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很可能无法脱颖而出。然而,他们只要比竞争对手更善于强取豪夺,并精通如何腐蚀政府官员,就能成功。在被管制的毒品行业里,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那些在各行各业无用武之地的人突然有了一个机会,能够利用他们的“才能”赚取数百万美元。由于禁毒吸引了那些只图眼前回报,而不顾长远后果的暴徒。所以经年累月之后,禁令培养了帮派战争的次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消费者的暴力行为到此为止,我们把重点放在毒品交易中毒贩一方的暴力行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禁令之下,吸毒者的暴力也将趋于上升,原因很简单,就是价格的巨幅增加。有的瘾君子为得到下一剂而不惜一切代价,可政府的政策却让可卡因昂贵1000倍以上,公民在赞扬这样的政策之前应该三思而行。4.禁毒降低产品安全禁毒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增加了因产品杂质或消费者的失误而受伤或死亡的人数。例如,在美国开始实施禁酒令的1920年,喝酒中毒的死亡人数是1064人。五年后,喝酒中毒的死亡人数多达4154人,差不多是原来的四倍。这样的结果导致威尔?罗杰斯说:“政府以前只能用子弹谋杀,现在改用夸脱了。”【注7】这一后果的经济学解释很简单。禁令颁布之后,毒品将改由相对非专业的生产者来生产,(视毒品种类而定)生产场地常常在他们自己家里。这样难以进行质量控制,也降低了毒品的纯度。另一个问题是,为了掩人耳目,非法毒品通常用普通塑胶袋包装运输。没法把毒品装在一个贴着“泰诺”标签的密封瓶里,以确保里面的“药品”安全,更不能明确说明适当的剂量。由于极难建立品牌知名度,在禁令之下,真正注重产品安全的(非法)毒品生产者无法像在正常市场里那样争取市场份额。因此吸毒者要想不被买来的毒品杀死,只能指望老天爷了。另一个容易导致吸毒过量的因素是,为了尽量减少购买非法毒品的次数,以及更方便隐藏毒品,吸食非法毒品的人往往寻求能更有效满足毒瘾的方式。就像在禁酒令时期,喝啤酒的酒鬼可能会改喝威士忌。这一效应同样影响生产者,而且影响的程度可能更大。例如,如果有人种大麻,但只有储物间大小的空间可以利用。那么他将挑选那些效力最高的品种来种植,才能让每一个单位都卖出最高的市场价格。打一个比喻,在合法的市场上,零售商可以用大型冷库来存储所有的虾,而一旦政府决定禁止销售和食用虾,大型冷库不能用了,黑市上大个的“巨虾”比例很可能会增加。禁酒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欧文?费雪是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他极力主张禁酒。可是据他自己声称:“我有可靠的消息表明,非常保守地估算,私酿酒的毒性比起医用酒精至少高10倍,也就是说,比起禁酒令颁布之前酿造的酒,私酿酒只要喝十分之一的量就能让人酩酊大醉。原因嘛,当然是私酿酒的浓度太高了,并不可避免地含有酒精以外的致命毒素。”——欧文?费雪,引自马克?桑顿《禁酒令的失败》,卡托研究所政策分析第157号,1991年7月17日小结?不道德的事和违法的事之间有重要的区别。就非法毒品的问题而言,从个人道德立场上谴责吸毒,与从法律上支持毒品合法化,这两个立场是前后一致的。(如果有人认为出轨者不应该坐牢,并不意味着此人纵容通奸。)?禁毒提高了毒品的市场价格,给贩毒行业带来巨大的货币利润。因为非法贩毒如此有利可图,毒品又是“无受害人犯罪”,禁令导致了警察的腐败。?禁毒提高了毒贩的边际收益,降低了毒贩对竞争对手暴力相向的边际成本。此外,禁令激励制毒者和吸毒者转向“更刺激”的毒品,从而导致更多的吸毒过量和其他健康问题。术语禁毒:政府对吸毒、特别是制毒和贩毒所施加的严厉惩罚。罪恶税:对香烟和酒一类商品征收的高额销售税,不仅为了增加税收,而且鼓励人们减少购买这些不良物品。腐败:在贩毒的情况下看,警察和其他政府官员因为接受毒贩贿赂,或者干脆自己当毒贩,而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在一些例子里,警察明知毒贩无处求救,却用枪指着毒贩抢黑钱。危险津贴:为了吸引工人从事危险行业而必须额外支付的薪水。高利贷:以高息放贷,并用非法手段索偿的做法。高利贷法:规定最高利率上限的法律。固定费用:在企业经营中,不随着业务量的扩展而增加的那部分货币开支。例如,一家理发店不管每天理发1次还是100次,每月支付水费大致相同,所以水费就是固定费用。【译注:美国的理发店是不帮客人洗头的】思考题1.对于禁毒的分析,经济科学起到什么作用?2.从什么意义上说,禁毒让毒贩得到危险津贴?3.*腐败与“无受害人犯罪”(比如贩毒)的联系是什么?4.禁毒如何提高毒贩们暴力相向的边际收益?5.禁毒如何导致吸毒过量?【注1】本课:我们同样用分析其他类型政府干预的方法,通过观察禁毒的后果,来作出实事求是的论证。我们忽略道德方面(支持或反对)的论点,也不从财产权的角度来考虑,更不涉及政府行动的合理界限。当然,上面这些角度也很重要,但它们超出了一本基础经济学教材的范围。【注2】我们应该澄清,职业毒贩如果不定期付“保护费”给警察,那么被捕的可能性远比他的客户高。我们试图理解禁毒如何改变市场原本的结果,接下来再看腐败的问题。【注3】见http://www.whitehousedrugpolicy.gov/drugfact/cocaine/cocaineff.html#extentofuse 至于大麻,2006年和2007年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10%的被调查者过去一年内吸食过大麻。见http://economix.blogs.nytimes.com/2009/08/11/drug-use-across-the-united-states-or-rhode-island-needs-more-rehab/。【注4】实际上第十八条修正案于1919年通过,但直到1920年禁酒令才生效。【注5】放高利贷是指(不顾高利贷法的规定),发放极高利率的短期贷款,并常常诉诸暴力体罚,以确保收回贷款。【注6】事实上,如果主要的毒品交易可以通过一个广泛认可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来进行,暴力的“坏”毒品交易数将直线下降。毒贩们不用再提着装满现金的手提箱,带着全副武装的保镖,来到夜深人静的的停车场交易。毒品零售商可以存入1百万美元到一家知名金融机构,并同意一旦收到商品,就转账给哥伦比亚的批发商。(如果哥伦比亚人想确保自己不被骗,这个过程可以分阶段展开。)毒贩并不是因为担心银行偷钱,而自己无法向警察求助,才不采用这种交易方式的。要是银行真的偷了钱,那家银行将再无人光顾,甚至那些与毒品毫不相干人也不敢再跟这家银行打交道了。在现实中,毒贩为什么不能采用我们的提出的简单机制?原因正是政府没收“贩毒黑钱”的风险。于是我们看到,不是政府的忽视,而是政府执行的禁毒法,使得暴力在毒品交易中更具有吸引力。〔注7〕死亡统计和威尔?罗杰斯的话引自马克?桑顿:《禁酒令的失败》。卡托研究所政策分析第157号,1991年7月17日,网址是:http://www.cato.org/pubs/pas/pal57.pdf。〔译注:夸脱是美国度量酒的单位,1夸脱等于0.94升。威尔?罗杰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知名幽默作家。〕第21课:通货膨胀本课要点?货币通胀与价格通胀的区别。?政府干预怎样造成价格上涨。?通胀的危害。1.货币通胀与价格通胀一直以来,通货膨胀一词人们耳熟能详,不过大家对这个词的意思看法不一。历史上,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体中货币数量的增加。【注1】但在20世纪的进程中,这个词的意思却渐渐变了,演变成指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为了避免混淆,本章我们分别用货币通胀和价格通胀两个专有名词。老一套的调包计通货膨胀”一词原本仅指货币数量,意思是货币数量的增加、膨胀和过分扩张。我们坚持这个词只能用原义,可不是在咬文嚼字。如果把它的意思改成“价格上涨”,那么人们注意力就会被转移开来,从而忽视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和对策。——亨利?黑兹利特,《通涨、美元、货币的一课:经济学》(纽约:迪?范?诺斯特兰德出版,1965年版),第2页货币存量的上涨【注2】和价格的普遍上涨——这两种现象总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研究了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发现里面记载了两者非常密切的历史相关性。他把研究结果总结为一句著名的结论:“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在研究中发现长期迅猛的价格上涨,一定伴随着货币存量的快速增加。人们经常把价格通胀归咎于贪婪的企业、嚣张的工会或债务高企的政府。但弗里德曼已经确立的是,根据历史事实来看,只有当经济体中的货币存量增加时,才有可能发生持续的价格通胀。为了理解弗里德曼和其他经济学家发现的相关性——(a)货币存量的增加,与(b)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下一节我们将学习价格通胀的基本经济学。我们必须强调,货币与价格之间不存在精确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在一年之内,货币存量增加了10%,我们不能机械地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将等比例地上升10%。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会这样变化。我们是在概括地阐述,无论何时何地,每当经济体中出现长期的价格上涨,一定伴随着货币存量的长期扩张。下图显示了在过去50年里,美国经济中货币存量和价格的关系:消费物价指数:所有项目(CPIAUCNS)M1货币存量(M1NS)指数阴影部分表示美国经济衰退时期资料来源: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2010research.stlouisfed.org上图中的CPI(灰线)是消费物价指数,CPI是一项衡量价格变动的标准指标。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美国消费者购买的典型项目(如食品、汽油等)的平均价格,以大致地比较不同年份的“价格水平”。图表中的黑线是M1。M1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它包括美国人持有的全部纸币加上支票账户上的全部余额。图表的纵轴是指数单位,第一点设为100,即1960年1月消费物价指数和M1的值。该图显示,在最初24年里(从1960年到1984年)消费物价指数和M1的增长比例非常接近。货币存量的增长稍快一点,从1960年开始,到1975年底已经翻了一番,而价格水平直到1977年初才翻番,但看起来两者密切相关。特别要注意的是,在1970年代后期,价格的快速上涨与货币存量的增长幅度吻合。具体来分析,从1975年1月到1980年1月,CPI上升49%,而M1上涨了40%。为了让你明白这些数字的含义,我们具体解释一下,普遍看来,一些1975年初花费10美元的东西,在仅仅五年之后涨到15美元,五年里每年的平均通胀率超过8%。【注3】现在,设想在1983年,有一个精通(由M1表示的)美国货币和价格史的经济学家。他从1983年往前一直研究到1960年,他会确信M1和CPI密切相关。当然,有时M1涨得快点,有时CPI快一点,但增长速度的差异趋于互相抵消,这样23年之后,两者的增长比例几乎完全一致。如果抱持着经济学就是小心测量并寻找统计相关性的观点,他很可能认为自己发现了像电子电荷那样的经济常量。然而,图表告诉我们真正发生了了什么。自80年代中期开始,至少由M1和CPI衡量来看,(以百分比计算的)货币存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价格。当然,当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时,两个指数之间的联系完全中断,当时M1暴涨,而CPI却大幅下跌。通过讨论上面的图表,你应该明白对货币通胀和价格通胀进行实证研究的教训和局限。纵观历史,每当发生严重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价格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的恶性通货膨胀,如每年涨1万倍(或更多!)时,我们总是发现,与此同时的货币存量显著上升。然而,第327页上的图表非常清楚地显示出,货币存量和价格之间没有机械的对应关系。经济体中发生的一切,最终由个人的行动所决定。而引导人们行动的,是他们的主观价值和信仰。如果人们对某些事物的价值观和信仰在几年内基本保持不变,那么统计人员有可能会发现各项经济活动指标之间明显的“规律”。然而,一旦实际生活里的人改变自己的偏好或对未来的信念时,这些规律就会瞬间破灭。在这样一本基础教科书中,我们不会试图解释上图的精确规律。但在下一节中,你将学习如何把基本经济学工具用于分析货币和价格,至少可以为深入理解这一问题提供分析的框架。2.政府怎样造成价格上涨在第7课:,我们在总体上解释了纯粹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我们看到,当黄金和白银那样的商品成为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货币时,也能适用同样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你可能并不会感到惊讶,历史上,政府的统治者们也不肯放过“货币市场”。古往今来,各国政府有系统地让货币贬值——也就是降低单位货币的市场价值——来让自己致富。举个例子,古罗马的统治者是这么干的:他们把征税得来的金币融化。然后加入一些贱金属,让铸币厂生产数量比原来更多的硬币,但却打上一样的法定标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过程导致商业流通中的金币含金量逐渐降低。【注4】商人们意识到这一现象,并相应地调整价格,使得以前价值“一个金币”的东西最终涨到了几个“金币”。当然,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一开始,至少在商人们完全意识到货币的贬值程度之前,罗马政府可以买得起比原来更多的东西。举例来说,如果政府的税收是1000个金币,如果不降低货币成色,他们能买得起...价值1000个金币的商品。但如果政府用上面的把戏把原来的金币融化,重新铸造出1100个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金币,那么很明显,政府可以从社会上的生产者手里买到更多商品和服务。一旦商人们开始搞明白这个花招,类似军备竞赛的情况就开始了。商人提高价格,预期政府会进一步贬值,但什么也挡不住罗马政府加快稀释黄金的步伐。其必然结果是,罗马帝国的物价飞涨。法定货币的崛起你可能已经认识到,世界各国政府逐渐摆脱了与贵金属挂钩的货币体系。今天,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建立在法定货币之上。法定货币是指由政府发行的、没有任何市场物品“支持”的货币。例如,美国的官方货币为美元。美国政府和央行美联储严格控制面值各异的绿色纸片数量,以及(控制程度较轻的)全部美元支票账户存款。但美元的价值却没有任何东西“担保”。美元就是纸片而已,并不赋予持有者任何东西,它对美国政府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或索偿权。如果你走进美国财政部或一家联邦储备银行,掏出一张20美元钞票说:“现在,我能得到什么?”他们会告诉你:“两张10元、4张5元、或者20张1元。你要哪一个?”仔细想想看,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安排。人们愿意在一间炎热的工厂里精疲力竭地长时间工作,愿意抢劫银行甚至互相残杀。这一切都是为了多拿一些本质上毫无用处的绿色纸片。也就是说,除了当书签,即使1张100美元的钞票,它本身也是没什么用的,就算勉强当书签用,恐怕也是张沾满细菌的书签。而这些绿色的小纸片居然是地球上最令人垂涎的东西,从表面上看,这件事太奇怪了。当然,工人愿意放弃休闲挣美元,而商家也愿意出售商品换美元,理由很简单...他们希望未来其他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换言之,一个人之所以会服从一个他无法忍受的人的指令,每周工作40小时,是因为他提供的服务能换来一叠美元。接下来他认为,因为拥有这些美元,其他人会听从他的命令。当他走进一幢建筑,人们将立即注意到他,为他清理一张干净的桌子,然后端上来各种美味的食物和爽口的饮料。服务员将卑躬屈膝地介绍自己,并说将为他服务。这位老兄开口说:“给我拿几个鸡蛋来”,哎哟看看,整栋楼里人人任由他指使,绿色的纸片让他成了老板。出于同样的原因,他自己在工作时也得听从大嘴巴老板的指令。显然,那些负责印制这些绿纸片的人,可真是捞到一件肥差。美国政府要想印刷更多的美元,简直太容易了,不过是花几个美分买纸张和油墨而已,费用微不足道,而政府可以在钞票后面多印几个零,想印多少钱就能印多少钱。这么棒的权力竟然落入一个小集团的手里,看看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应该很有趣。尽管法定货币是一切现代经济的根基,但事情并不总是如此。我们在第7课:学习了市场商品(如黄金和白银)如何自然而然地在易物经济的早期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货币的。确实,人们为挣一盎司黄金而努力工作的部分原因,正是未来其他人也会努力工作来挣走这一盎司。但除此之外,黄金、白银和其他商品货币本就是市场上的实物商品,甚至在它们成为货币之前,就被赋予了主观价值。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单独掌管“货币”的机构。不,金矿的所有者各式各样,经济体中的货币存量由公开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就像决定自行车总量的方式一样,不是由哪个政府机构规定的。从历史上看,政府接管货币的第一步是发行与金银挂钩的纸币。例如,从1834年到1933年(除了少数例外),美国人知道20.67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这可不是他们一厢情愿的猜测和愿望,政府有法定义务向纸币持有人交付实物黄金。因此,美元纸币本身并不是真正的货币,而是对真正货币(黄金)的索取凭证。【注5】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大萧条中就职,他正式结束了政府兑换黄金的承诺。接下来的几十年,只有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可以用美元兑换黄金,但在1971年,理查德?尼克松切断了美元和黄金的联系,正式终止了这条仅有的纽带。自那时起,美元真正成为没有任何东西支持的法定货币。因为所有其他主要国家的货币都与美元挂钩,这也就意味着,现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由法定货币来掌管。从基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法定货币与商品货币的重要区别在于,增加经济体内的法定货币数量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如果大家都用实物黄金作为货币,那么价格的大幅上涨是极不可能发生的,理由很现实——很难挖出更多黄金。另一方面,政府有能力轻而易举地把法定货币的数量扩大100万倍。事实上,他们要做的,只是在现代电子银行里按几下按钮。当货币因为贬值太快而被摧毁时,我们说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历史上发生的所有恶性通货膨胀都是因为政府陷入了恶性循环——价格持续上涨,于是,政府继续印刷越来越多的钞票以应付开支。应该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标准辩论,忽视了自1971年以来我们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特征:各国那些掌控货币的人真正具有在一夜之间摧毁货币的能力。当然,在现实里这并没有发生,因为想必摧毁本国经济不会给政府官员带来什么好处(尽管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不一定能看出来)。但大多数人不会愿意赋予一个人或一小撮人能力,比方说,只要按几个按钮就能毁灭一个国家的全部藏书,或全国所有电脑硬盘的全部内容。然而,至于可能是唯一最重要的商品——货币,这却是我们当前的世界所处的状态。货币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确定不管是像黄金那样的商品货币,还是今日的美元一类法定货币,货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确定的。当然,商品货币的市场供给,是由全部私营部门生产者各自的供给组成。与此相反,现代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比索等的数量,则由各国政府(或其指定的机构)决定。【注6】尽管有一些差别,但供给和需求工具既可以解释黄金盎司的价格,也可以解释绿色长方形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肖像的价格。在本课:应用供给与需求分析法的一个主要难点是,货币“价格”的展示方式与你惯于思考的其他价格正好相反。例如,我们来分析某城市的汽车市场。在初始的供给和需求下,假设均衡价格是20000美元,均衡数量为1000辆。接着,一家新经销商开门营业,导致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新的均衡下,价格下降到15000元而汽车数量翻番,达到2000辆。以上简要地复习了供给与需求分析法。现在,如果我们从货币的视角来分析同一个市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毕竟,法定货币也是一种经济物品,所以应该能够应用我们的分析工具。但当我们要给美元“标价”时,问题就来了。在汽车市场上,我们可以说,起初,1美元钞票的价格为一辆汽车的1/20000,但在新经销商开张后,1美元钞票的价格升高到一辆汽车的1/15000。因此,我们看到,货币的价格正好与汽车的价格反向变动。换句话说,如果买一辆车花的钱少了,就等于说买一美元钞票花的车多了。这种语言乍听起来很古怪,但从本质上看,汽车经销商卖车是为了买进美元。而客户则站在交易的另一边,他们卖美元是为了买车。如果美元和汽车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商品,那么我们的分析就结束了。不过,货币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在涉及成千上万种不同商品的交易中,货币在每一笔交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货币的价格是一辆汽车的1/20000或1/15000是不准确的。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口香糖的盒数、汽油的加仑数、木工的小时数等情况。例如,假设一颗口香糖原来需要25美分,但随后涨到50美分。等效的表达式将是,1美元钞票起初的价格是4颗口香糖,后来下降到2颗口香糖。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当(以美元计价的)一件普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时,也就等于在说,美元的市场价值下降。当“货币的价格”下降时,意味着其他商品的美元标价上涨。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不同涨同跌,事实上在某些价格下跌的同时,另一些价格却上涨。所以甚至连如何定义“货币的价格”,都争议非常大。经济学家们设计了各种“一揽子”商品,来初步衡量货币的价格。消费价格指数(CPI)就是这样一项指标。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懂得(以货币衡量的)价格上涨等价于货币的贬值或“丧失购买力”。一旦我们理解通常意义上的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格”之间的联系,就很容易看出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所有物品导致了货币价格的下降。用标准的经济学工具来分析,这意味着有两种原因导致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的普遍价格上涨:(1)货币的供给量增加;(2)对货币的需求下降。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回头解释本课:前面提到的一些观点。例如,当政府开始创造数量惊人的新货币(即增加货币供给)时,将导致某些货币的彻底崩溃——货币的购买力或价格快速下跌到几乎为零。一旦这个过程开始,公众就会质疑未来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因此他们不愿意持有货币,如此一来,对货币的需求开始下降。这个过程像滚雪球,直至货币的价格降到几乎为零,意味着成堆的货币(如德国马克)在市场上什么也买不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情况。正如前面的图示,(按M1计算的)货币存量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按CPI衡量的)价格几乎没有上升多少。换句话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货币数量大增,但货币自身的价格下跌却小得多。这一模式的概括性解释很简单:美元的供给增加,但需求也同样增加了。需求增加的具体原因可能包括美国经济表现强劲,以及成功地平抑了20世纪70年代末处于危险水平的价格通胀等,这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重点在于,货币的市场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确定的,你不能点着美元钞票的数量机械地计算出价格会如何变动。3.政府制造通胀的危险性价格通胀不是政府干预的唯一产物。即使在以黄金为货币的纯粹市场经济里,黄金的大量涌入(来自新发现的金矿或新拓殖的领地)也能引起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以金盎司计算的)价格上涨。在理论上,如果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成功地想出把铅炼成黄金的办法,那么,黄金的市场价格将会大跌,直到炼金术的回报与其他行业相当(视具体的炼金过程而定)。换句话说,黄金价格可能会下跌到和铅的价格差不多。在这种幻想的场景中,纯粹市场经济里的人将会改用别的货币。原因嘛,正像历史上从来没人把铅当作商品货币来用一样简单。【注7】然而在现实中,对保持物价稳定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市场上的商品货币,而是由政府控制的货币,尤其是法定货币【注8】,例如,当美元与黄金固定在一盎司兑20.67美元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元的购买力非常稳定。战争时期有可能下跌,在经济危机期间也可能上涨,但从总体上看,美元在每一年内的购买力都与之前的几十年相当。例如,从1922年到1929年可以算是美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十年,CPI在此期间几乎持平。尽管经济蓬勃发展,但美国消费者并没有看到牛奶、鸡蛋和肉类价格的大幅变动。然而,这一切早已成了过眼云烟。特别是自1971年理查德?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正式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之后,美元的购买力几乎持续不断地下跌。换言之,随着美元与商品货币(黄金)的脱钩、变成法定货币后,美国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不断上涨。如今的年轻人一定要体谅父母和祖父母们无聊地讨论,“在我小时候”东西有多么便宜。这些年轻人、甚至可能连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们都没有意识到的是,美元购买力的不断侵蚀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是政府垄断货币存量,并不断往经济体内注入新美元而造成的。除了勾起爷爷无聊的往事以外,持续的价格通涨的危害还在于其部分地违背了最初使用货币的目的。请记住,货币的一个伟大的贡献是,它有助于人们做出计划并协调各自在市场上的活动。企业家把购买要素的货币价格加总,并与销售商品的总货币收入相比较,就可以知道企业运营是否成功。是否接受外地的一份新工作?员工可以对比工资差异和两地的主要物价差别(如食品和住房),了解情况后做出决定。正在计划豪华欧洲度假游的退休夫妇,可向财务规划师咨询,确保留出足够的投资以支持以后的生活,避免在20年后挨饿。健全货币让这一切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健全的货币下,货币的价值不会无规律地反复波动,也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其购买力。不健全的法定货币(通常)仍然聊胜于无,但在极端情况下,政府可以让法定货币一文不值,以至于公众只能放弃货币并用其他东西作为交换媒介。由美国政府设立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官方职责之一,就是保持价格的稳定。但自美联储于1913年成立以来,美元已经损失了大约95%的购买力。也就是说,1913年市场价格为1美元的东西,今天的要价约为22美元。但比美元(对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的持续下跌更严重的是,事实上价格一直极其不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价格疯涨,1920年和1921年价格却垮掉了,接着在整个1920年代再一次稳定下来,然后在大萧条的早期又垮掉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物价节节攀升,但上涨速度一直不规律。尤其是在1970年代末价格疯涨,到1980年代增长率又大幅放缓。目前(2010年),美国投资者对未来价格通胀的看法存在分歧。一些人预计价格崩溃,堪比大萧条初期。另一些人则预想价格飞涨,赶得上津巴布韦的例子(也许没那么极端)。【注9】因为没法确定美元的购买力这一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使得美国人、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不能专心建立自己的企业、与孩子玩耍、看功夫电影等,因为他们必须要研究美联储的会议决议,不断修改自己的金融投资组合,以决定购买更多黄金还是更多债券。鉴于美联储差劲的历史表现,所有这些活动在个人层面上是有意义的,但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这是极大的浪费。在拥有健全货币的纯粹市场经济中,人们可以专注于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比如看功夫电影)。正确的预测能够包容价格通胀?有些人对价格通胀的害处不以为然。他们承认,如果价格上涨出人意料,那么将带来问题。但仅此而已,接下来他们会说,大家都知道美元(或其他法定货币)的购买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借钱的企业和年老的退休工人已经考虑到这一影响。更何况,在现代经济中,投资者可以利用复杂的金融工具等多种手段来保护自己,防止物价上涨的损害。总之,在混合经济之下,当政府干预货币供给时,人们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会运用市场经济的其他特性做出应对,以保护自己。他们说的一切都是事实,但是请注意,如果政府随意给人注射病毒或纵火焚烧民宅,我们也可以说同样的话。人们不会坐以待毙,相反,他们将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打疫苗、装烟雾报警器等),也会通过购买医疗保险和火灾险得到更多财务保障。但是,如果说这些防御措施彻底抵消了我们假想的政府注射病毒和纵火的危害,那就是胡说八道了。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由政府造成的价格通胀。确实,市场的防御机制可以减轻伤害。但比起把货币交还给私营部门的结果,法定货币仍然让社会变得更贫穷。无论如何,比起纯粹市场的结果,政府制造的货币通胀一定会扭曲经济。这是因为政府和中央银行总归要用新创造的货币购买东西,不管是购买实物(如战争用的坦克和轰炸机)还是金融资产(如在2008年的金融恐慌后购买的资产抵押证券)。我们学习第18课:时已经看到了,政府通过夺取私人手上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交由政府官员支配,从而扭曲了经济。当政府创造新货币,即进行货币通胀时,必然会引发这一有害的进程。只要政府控制印钞机,无论公众如何应对,都不能阻止政府抽走实物和资产(一桶桶石油、一张张企业债券等)。在法定货币制度下,政府新印的百元大钞与普通老百姓钱包里的钱一般无二,都是法定货币。出于这个原因,即使某一轮货币通胀没有立即导致物价上涨,【注10】但对比纯粹的市场结果,政府干预仍然扭曲了经济。小结?货币通胀是指货币数量的扩张,在美国经济里特指美元总数量的增加。价格通胀是指用单位货币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政府干预会导致系统性的通货膨胀。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用各种手段强迫人们摆脱基于市场的商品货币(如黄金和白银),并用一纸法定货币取而代之。从地下挖掘黄金白银是很困难的,相比之下扩大法定货币的数量却是极其容易的。?大范围地持续价格上涨能够摧毁一个经济体。当货币的购买力迅速侵蚀并无法捉摸时,就限制了使用货币的益处,并迫使社会退回易物交换的境地。缺少了健全的货币,人们就没有多少储蓄的动机,也不愿做出长期的投资决策。术语通货膨胀:一个原指货币通胀的术语,但现在往往指价格通胀。货币通胀:经济体中货币总量的扩大。价格通胀:以单位货币计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价格通胀与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是一回事。货币存量: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消费价格指数(CPI):劳工统计局用来衡量影响普通家庭“价格水平”的指标。CPI是汽油,食品和其他常见物品价格的(根据相对重要性的加权)平均值。M1:一种常用的、衡量经济体中货币总量的指标。M1包括公众实际持有的现金(在钱包、皮包、收银机里等),以及全部支票账户余额。(由于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M1的数量比实际印刷的绿色钞票多。如果每个人都同时从银行支票帐户上提出所有美元,那么没有足够的现金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M1表示的货币总量超过纸币的总金额。)恶性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之间没有精确的区分,但在恶性通货膨胀下,人们开始不管什么东西都买,目的只是为了花掉每小时都在贬值的货币。贬值:政府削弱货币的政策。当硬币的价值由含有的贵金属确定时,贬值的意思是熔化硬币,混入贱金属并重新铸造硬币;在法定货币下,贬值的原因是快速创造新货币,因而降低单位货币的价值。法定货币:没有任何东西“支持”的纸币。人们在交易中接受法定货币的唯一原因,是期望它未来能有购买力。美联储:1913年成立的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掌管美国的货币政策,并被授予提供稳定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充分就业)和低价格通胀的双重使命。思考题1.通货膨胀一词的两个含义是什么?2.货币数量增加和物价上涨之间是否有严格的联系?3.为什么工人会出售自己的劳动时间去交换本质上毫无用处的法定货币?4.其他条件相同,如果货币存量增加,“货币的价格”将发生什么变化?这又必然导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如何变动?5.政府制造价格通胀的危害是什么?【注1】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体中货币和信用数量的扩张。这个话题的技术性很强,它与一个事实有关——银行可以合法发放超过现金储备额的贷款。这样一种安排被称为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我们将不考虑这一复杂的情况。【注2】在这一章中,我们为了避免混淆,将使用货币存量一词,而不采用更常见的说法——货币供给。当人们比较货币与价格时,他们的意思几乎总是指经济体中实际的货币数量,而不是指“货币的供给曲线”。在现代经济中,政府极力干预货币领域,结果是甚至很难去定义什么是货币供给。【注3】如果你是数学高手,要顺带提一句,我们计算的是每年的复合增长率。换句话说,我们并没有简单地拿总增长率除以5,而是按照指数计算(用百分比乘以百分比)。【注4】注意,因为纯金的硬度不够,即使没有人为降低货币成色,金币也不会由100%的纯金铸造。适量添加贱金属可以增加金币的耐久性和可用性。【注5】美国早期的黄金和白银立法史相当复杂,超出了这本基础教科书的范围。要点是,早在宪法起草之前,殖民者就已经使用金银币了。美国人之所以开始使用这些政府发行的纸片,仅仅是因为这些纸片原本是对现有商品货币的索取凭证。【注6】严格来说,如果把支票账户余额也算作供给的一部分,那么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不能完全控制美元的数量。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和个人的借款意愿,也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但实际一点看,美国政府和政府机构——美联储,控制着“美元的供给曲线。”【注7】即便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货币黄金的“崩溃”也并非一场彻底的灾难,而是利弊并存的。确实,如果因为炼金术士的发现,使得货币黄金的价值突然大幅下跌,那将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事再好不过了,如果因为炼金术士的发现而带来了大量新的黄金,那么,不仅漂亮首饰的价格会下跌,消费者还将受益于更便宜的牙科手术(镶金等)、关节炎治疗(往体内注射黄金),以及其他工业应用。除了用于交换媒介,市场上的商品货币还有实际的用途,这点与法定货币不同。因此,从这一方面看,供给量的大增是有益的。【注8】我们应该指出,经济学家们甚至从技术上想象过在纯粹市场经济下运作的法定货币,并著书写文章描述这一系统的运行机制。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忽略这一复杂性,并假定法定货币总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结果。虽然那样的想象在理论上是否成立仍然是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即便如此,政府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实际联系是千真万确的。【注9】津巴布韦央行最终发行了100万亿元的钞票,使得国内的情景变得荒谬不堪。在2010年春季的一次会议上,有人幽默地付给本书作者“小费”——由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发行的一张“50万亿元”的纸币。开玩笑的人在eBay上超便宜地淘到这张货币,上面印了1个“5”后面跟了13个0。据史蒂夫?汉克的资料,2008年11月津巴布韦严重的通胀率达到每月百分之796亿。按这一不可思议的速度,津巴布韦的物价每25小时翻一番!(见http://www.cato.org/zimbabwe)【注10】记住政府注入的新货币可以支撑本来将下降的价格。例如,政府印钞票购买(私营部门)需求下降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通胀仍然造成了价格通胀,但因为通胀的起点较低,观察到的价格很可能没有上涨,但如果认为货币通胀对价格没有影响,那却是错误的结论。第22课:(高级)政府债务本课要点?政府赤字与债务的区别。?政府债务与通胀的联系。?政府债务如何让子孙后代变穷。1.政府赤字与债务政府与私营公司一样,用收入来支付其开支。私营公司有时入不敷出,政府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政府在预算期内花在社保项目、军事等领域的总金额超过征税与公共设施使用费等收入时,即在运行预算赤字。在多数财经新闻和评论中,政府赤字按年度计算。例如,批评里根的人可能会说,“美国联邦预算赤字在80年代几乎增加了两倍,从1980年的740亿美元上涨到1990年的2210亿美元。”【注1】严格地说,这句话只讲述了两个不同年份的联邦政府的财政情况,1980年和1990年的预算赤字分别是相隔十年的年度收支差距。记者在报道政府的新项目时往往用语草率。例如,他们会说:“由于新医改法案将增加9000亿美元联邦政府开支,同时联邦税收仅增加8000亿美元,这将在未来十年增加1000亿美元赤字。”但由于大多数人说的赤字是指一年内的收支差距,所以记者的话令人莫名其妙。听起来好像棒球解说员在说,击球手在大联盟的前10年平均击球率是3000击。政府赤字衡量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收支差距,它是在一段时期(如一年)内发生的流量。与此相反,政府债务是指政府欠组织或个人的总金额。【注2】债务是存量,它的数值在任一时刻都是明确的。举例来说,如果问:“截至周一中午,政府的总债务是多少?”,这句话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问:“截至周一中午,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是多少?”,那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了,除非你在脑海中预设了开始的时间,于是你真正的问题是:“从开始的时间到周一中午,政府花钱和收税的差距是多少?”运行赤字的政府也像公司一样,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差额,发行债券的意思是政府出售国债给外部投资者。【注3】“国债”的利息如果政府出售债券募集资金,则必须支付利息。具体表现是,投资者购买债券的价格低于债券面值,【注4】价差即债券内含的利息回报(或收益率)。例如,如果投资者向美国联邦政府购买一年后担保支付10000美元的借据,但投资者只需支付(约)9524美元,他的回报就是5%,因为9524×1.05=(约)10000。随着联邦预算赤字的增长,(通常)债务的利息支付也一同增长。【注5】当人们谈及巨额国债时,几乎总是针对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人们会抱怨说,利息支付是开销最大的类别之一,扣除利息支付,其他政府项目的可用资金就没剩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