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定居指南-8

您说既然“国史”都修成了,这些材料为什么还留着?干脆一把火全烧掉算了?得,您这是打算“焚书”了?下一步是不是接着就要“坑儒”,鼓动全天下的读书人全起来造反?先朝基业,煌煌著录,几代人的心血,说烧掉就烧掉?别做梦了吧,还是老老实实一卷一卷查改“隐太子”“秦王”得了。当然了,值班史官丙耐心地提醒您,我大唐风气开放,“实录”修成以后不禁人抄阅,这么多年下来,哪个皇亲贵戚重臣世家书香门第里没几本国朝实录,您打算把家里有书的都翻查个遍,一一涂改过来?就算您上奏天子,发动了大规模的收书改书运动,那什么,我大唐声威播散四方,那些新罗、日本、渤海、南诏、吐蕃及西域诸国的使臣到长安时,也往往要带走很多实录回国去学习借鉴,难不成要下国际通牒勒令那些国家也把唐实录全改掉……闭嘴吧,给我改实录去。又经过不知几年几月几日的挥汗奋战,高祖实录二十卷和太宗实录四十卷改完。刚刚长嘘一口气,当天值班的史官丁淡定地提醒您:“明公是否亦应修改起居注?”“起居注”?这又是什么?起居注嘛,就是史官们撰写“实录”依据的主要材料呀。您那是什么表情?难不成您以为史官们写的“实录”内容都是自己拍脑袋瞎编出来的? “修实录”这活动隔十几年几十年才搞一回,谁的大脑能把这十几年间大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全记清楚?人家也要从即时记录的原始材料里找素材呀。“起居注”就是这些原始素材里最重要的一种。笼统地说,“起居注”是逐日记载皇帝言行的一种文字记录,由皇帝的秘书“起居舍人”或“起居郎”每次朝会的时候拿笔现场记录,除了记皇帝当天说啥、做啥,还广泛记录一切与国家大政有关的人和事。这玩意儿存在时间很久,由汉朝到清朝代代延续,很好地保证了我国历史的系统性和严肃性。起居注记满三个月就送史馆一次,所以数量比国史、实录更加惊人。值班史官丁带您进了存放起居注的仓库,您看着这满屋子纸张欲哭无泪,问到底有多少,回答:“到‘安史之乱’时,至少已经有了三千六百多卷……”好吧,一咬牙,您揪着值班史官丁的脖子恶狠狠问:“类似这种原始材料还有多少类?”“呃,还真有不少,放手放手,让人家一边带您查看,一边娓娓道来。 ”这一架子是“时政记”,一般是由宰相记录的与皇帝小范围谈工作的要点,每天送史馆一次。这些纸卷是各种祥瑞,由礼部记录,每三个月报送一次;这些是天文祥异,由太史局记录并占卜吉凶,每三个月送报一次。这上面写的是外国使节来朝贡的情况,每来一次,由鸿胪寺负责勘问那个国家的土地、风俗、衣服、贡献方物、距离远近、国王名号,报送史馆。这里记录着蕃夷入寇及来递降表,由中书省记录并送报。打了胜仗,写报捷文书挂在一根杆子上一路宣扬入京(这文书叫“露布”),由兵部抄报捷文书,报送史馆。出征军队回朝以后,由统军将领详细记录陷破城堡、伤杀吏人、掠掳畜产,并报送史馆。这些是变改音律,新造曲调的记录,由太常寺记录原因来源和音乐歌词报送。这些是改变州县设置的记录,以及哪里出了孝义道德榜样得到官府旌表了,只要有,就由户部报送。这些是法令变改和审案新思路的记录,只要有,刑部就报送。这一大堆是农业丰收、歉收、饥荒、水、旱、虫、霜、风、雹、地震、洪灾各种灾害记录,一旦出现这种事,户部和州县详细记录时间地点,以及官府采取的赈贷存恤措施,一起报送。这些装帧豪华的文书是封王、封国公、给封地、封高官显贵相关的继承事宜,主管的部门司府报送。这些是京城各部门主管,及外地刺史、都督、护、行军大总管和副总管的授职和去职,连命令文书的内容一起报送,文官由吏部送,武官由兵部送。这里记录着各地刺史、县令的善施效果口碑,由本州整理,去考核的使臣带回京城报送。这里写着各色硕学异能、高人逸士、义夫节妇,州县里如果有这种人,要勘察确实,每年记录下来给考核使臣带回京城送史馆。这些是京城各部门主管的死亡记录,由本司记录详细情况报送。刺史、都督、都护,及行军副大总管以下官员死亡,由本州、本军负责报送。这些是公主和百官定谥号、总结一生事迹,在外的王来朝,由宗正寺勘报。除此之外,如果还有什么事是史官听说了、比较感兴趣、认为可以写进史书里的,还可以向负责部门下公文,要求该部门写详细情况报送。公文下到一个月之内必须报上来。您还没听完,就已经两腿发软了?这都怪您不学无术,穿越前就没好好读过什么史书,看了两本什么笑侃、什么秘闻、什么真相、什么一本书轻松读完××史就敢穿越。您随手翻开一本您看不起的“官方正史”瞅瞅,除了所谓的帝王将相腹黑阴谋故事以外,哪本不是记载了大量天文五行、地理人口、官职兵制、衣服车马、农业工商、社会经济信息?这些才是史官们平时下功夫最多、最见学问之处。您想想,换一个皇帝修一次实录,换几个皇帝修一次国史,那皇帝不换的时候,史馆还是常设机构,史官就白拿工资吃饭不干活?您说有些跟人物政事关系不大的材料,可能没多少会涉及“隐太子”“秦王”啥的,用不着改吧?才怪,比如您随手翻一篇报上来的地名改置记录,一看:“晋安,本晋城,武德中避隐太子(建成)名,改今称……”再翻一篇音乐方面的材料,您赫然发现居然有一支乐舞叫《秦王破阵乐》!“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而且这曲子在唐朝相当于国歌的地位,耳熟能详人尽皆知,还由玄奘大和尚传到了印度,跟天竺国王探讨谈论过——您说您怎么改?好吧,总结一下您需要对付的、这些存放在史馆里的文字材料。首先是最原始的一手材料:起居注、时政记、官府各部门按要求报送的各种记录表章等。然后是由这些原始一手材料和“一些从民间采集的笔记、碑文、个人著作”综合编撰成的“实录”。再然后是由“实录”和原始一手材料再加上“一些从民间采集的笔记、碑文、个人著作”综合编撰成的“国史”。顺便再说句,等唐朝灭亡以后,下个朝代(五代和宋)会再根据“国史”和“实录”和原始一手材料再加上“一些从民间采集的笔记、碑文、个人著作”综合编撰成前朝正史,也就是现代人容易看到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以及《册府元龟》《唐会要》等。所以您别以为唐朝的官方历史都是“唐朝的史官”写的,其实里面有大量内容是后代史官在没有政治压力的环境下,自主辨析选择材料再加上自由心证的结论。当然这些就不是您要操心的事了。面对汗牛充栋的各种资料,您打算怎么办呢?全部涂改掉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干脆破罐子破摔,一条道走到黑?您入宫去跟皇帝咬咬耳朵,鼓动他下定决心,甘冒奇险,然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叫人把一百多卷已经改好的国史偷偷搬到自己家里,随后就在史馆的资料库里放把火······一把大火,无数先人心血焚烧殆尽化灰化烟,真是文化史上的大灾难啊。不过只有涂改过的国史谬种流传,您的任务倒是暂时完成得差不多了。暂时。没过几天,又有值班史官来报告:“某大姓世家里有以前抄录的国朝实录,家主自愿捐献给朝廷以恢复……”您头也不抬地下令:“抄了他家,烧了那些书!谁叫他乱传国史,不自觉跟官方口径保持一致的!”“某著名文人学者有家传私著,里面提及太宗曾有一兄长······”“抄家!烧书!”轰轰烈烈的文字狱运动提前一千多年兴起,正折腾得鸡飞狗跳,更多消息来了。“报——长安城内永和坊东南角有隐太子庙,是太宗时下令设立的,至今享祭不绝,祭祀用歌词还被太常定式,什么‘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拆庙!禁歌!”“报——登封少林寺内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刊写着太宗平洛阳后对少林寺众僧的封赏表彰,碑头署名为‘太尉尚书令陕东道益州道行台雍州牧左右武侯大将军使持节凉州总管上柱国秦王世民’······”“派人去把碑砸碎!把少林和尚们打走!”(等等,少林和尚?)“报——隐太子正妻及女儿贞观以后都以皇亲国戚身份荣养,死后葬坟刻碑叙述其出身婚姻……”“砸碑平坟!”“报——太宗陛下的昭陵陵园内陪葬着二百多位贞观功臣,其中不少人都曾在隐太子属下为官,还把这经历刻到了墓碑上,比如······魏征魏文贞公······还有不少人曾参与玄武门之变,杀隐太子等,也刻到了碑文里······这些功臣的子孙后代如今仍在朝为官声望隆重······”“······派人趁夜偷偷去把碑文凿掉!”“按我大唐葬制,重臣高官死后,除在坟前立墓碑以外,还要刻石为墓志铭,埋入坟内。明公要不要再派盗墓贼,去把二百多位建国功臣的坟墓一一掘开,逐个检查墓志铭上有无犯禁文字?”“······”“还有,亲手杀兄这事的细节本来就是太宗陛下自己看过史书后,坚持写入实录的,万一昭陵主墓穴里,太宗遗骸身边亦有文书提及此事······明公要不要连昭陵一起开掘了······”“······”怎么样,改史这活儿好干吗?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岳纯之.唐代官方史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何锡光.唐代史馆的史料来源的常例和别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注39:此为初唐名相薜元超语录,见《隋唐嘉话》。注40:胡适此“名言”为后世批判者断章取义歪曲原意的产物,后来流传甚广,被历史虚无论者奉为圭臬。谢泳教授曾在《新民周刊》第51期撰文考证。秣马厉兵,横扫天下名将还是军阀?这是一个问题【武官仕途】亲爱的唐穿团团友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带您体验了很多次在唐朝读书、考试、当文官的经历。但是有团友提出了抗议,说我在中国那么多朝代里特意选择了你们唐朝来穿越,就是因为大唐武力强盛、威凌四方,走到哪儿都能自带“霸主国民”光环。你们唐穿业务老带我们去酸不溜丢地念书写文件,在宅男宅女圈子里混,这是故意降低成本赚黑心钱吧?看您说的,我们唐穿部好歹也是穿越游业界的明星热门团队,赚黑钱也不会用如此简单低级的手段啊!知道您穿越过来是想体验跃马横枪、威震天下的酷爽滋味,不过这个目标,和我们让您掌握的读书、考试、做官技能也一点儿都不矛盾。为什么呢?因为唐朝就没有那么严格的“文武之分”,文臣和武将之间的身份职业经常相互转来转去的。杏花满枝的时候,您还在青灯古佛旁苦读圣贤书,进科场考进士;几年过去,大漠无垠,狂沙蔽日,您带着军士们策马冲锋喊杀砍射;叙功回朝,您又在某个官衙当了一名文员,天天抱一堆文件档案抄抄写写;一封奏请下来,您摇身又变成某位大将军大总管的幕僚爱将,带着大军出征边疆……这在唐朝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唐朝前期,那些五品三品的高官重臣,很多都有“出将入相”的经历,没有一笔“随军出征”履历的纯文人反倒是少数。所以说,您只要想办法先混进唐朝公务员队伍,不管混进去的时候是文官还是武官,以后想打仗带兵,有的是机会。至于混入的方法,以前我们也说过不少,主要就是“门荫”和“考科举”两种,要么拼爹,要么拼智商呗。您说您既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也读不下那么多繁体字、文言文,要求另找条路子?行,看您总归是21世纪现代人,至少营养好医疗水平高,长得挺拔魁梧、膀大腰圆,力气也不错,不行您就试试走“纯武官入仕”的途径吧!不用上学也不用参加高考,只靠卖力气打打杀杀就能当上领兵将军?对,理论上这是有可能的。那么这就穿越过去开始体验吧,还等什么?唔,要等,得先问清楚,您是想当“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前期武官,还是乱后的唐朝后期武官?这两个时期的差别可是很大哦。有什么差别?首先从武官要打的敌人来说,前期以外战为主,是跟东南西北各边疆方向的外族敌人争夺领土;而后期呢,外战也不少,国防形势还是很严峻,但更多机会却要留给内战了,国内各割据势力(藩镇)之间乱打,隔三岔五的藩镇还跟中央军打一打……再从武官的选拔和升职方式来说,前期您不管是去考“武举”,还是从军队基层大头兵干起依靠军功当官,都要去首都长安,听从朝廷主管机构的审核选拔;后期呢,您只要在地方上找到一个靠山,也就是当地的藩镇头领,取得他的信任喜欢,您以后的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就可以全指望他了,他有权自行决定下属的人选和任命。再说得简单点儿,前期当武官,你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候选人一起争中央兵部给派的那么些名额;后期,你只要选准了一个看您顺眼的地方土皇帝就行,所以从端上“铁饭碗”的难度上来说,后期的比较容易。不过当然了,很多穿越男客都会觉得打内战不带劲,开疆拓土扬我国威才是正经事业。这样吧,咱们前期后期都先简单走一遭,您自己体验体验再做决定。您穿越到了太宗和高宗年间。这个时期,大唐还在普遍实行“府兵制”,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兵府”,把农民们组织起来,忙时种地,闲时到兵府操练,有战争开打就由朝廷下令抽兵送上战场。如果您穿越到了一个有户籍的正常人家,长大成丁以后,会很顺利地被列入府兵名册,自己再积极要求一下,就能跟同乡的男子们一起被送去打仗了。如果在户口方面出了点问题,您没能进入当地“兵府”的抽兵名单,那也不要紧。当时边疆战事很多,朝廷经常下诏,接受各种成年男丁自愿报名参军,这些军士叫“兵募”,也会被编入军队开赴前线。总之只要您有意愿,去当个小兵打仗挺容易的。打仗的战士很多,可不是人人都能立功受赏升职。唐朝的“军功”要怎么才能得到呢?您听好了。您跟着战友同袍们来到了战场,发现交战的敌军人数比你们多,胆小的战友当即吓尿了,胆大有野心的却大喜过望。因为如果击败了人数多于己方的敌军,你们就可以立“上阵”的战功了;击败人数与己方相当的敌军,只能是“中阵”;击败的敌军比自己人数少,只能叫“下阵”了。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细分。比如这一场不但打赢了,还杀伤俘虏了敌军十分之四的士兵,这叫“上获”;杀伤俘虏十分之二的士兵,叫“中获”;只杀伤俘虏了十分之一,叫“下获”。所以一场战斗下来,你们能得到的功劳评定能分成九等,就是上阵上获、上阵中获、上阵下获、中阵上获……这样。这种叙功方式,算是参与战斗的将士人人有功,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一场战斗里,不可能每个人都起到了一样的作用,总是有先有后,有带头的,有跟随的,那么大家都拿一样的功劳奖赏,显然就不太公平。所以在这九等功之外,还有个人能立的特殊功劳。其中最值钱的叫“跳荡功”,官方的定义是“凡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贼徒因而破者”,也就是双方刚列好阵,没正式开打,您拍马上去一骑当先冲入敌阵,把敌人吓得就此散乱溃逃。这种功劳要拿到很困难,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您自己单骑入阵的后果是立刻被乱刀分尸……实际操作中,这个认定应该是“一次战斗中最先冲入敌阵的那几个人”都算立了“跳荡功”。跟在他们后面的那些也很英勇的战士,或者在别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接下来叙功可以叙为“先锋(殊功)第一等”“先锋(殊功)第二等”“先锋(殊功)第三等”,依次排列。官方对这种重大立功的名额也是有限制的:一次击败敌军不超过万人,报上来的立功名单里,立“跳荡功”者不能超过十人;击败敌军超过万人的,每超一千人,“跳荡功”名额可以加一名。“先锋第一功”不超过二十人,“先锋第二功”不超过四十人。如果您足够幸运,在一场“上阵上获”的战斗里立了“跳荡功”,又因此受到主将的青睐,那有可能一下子从一个平头老百姓成为五品甚至三品的高官!不过这种机会很少很少,大部分人在战场混多少年,也就能一步一转地得到不值钱的勋官罢了。更坑爹的是,一样流血冲杀,立一样的功劳,将士们因为出身不一样,得到的升职官位也会不一样。唐朝廷有明令,将士也要分成四等,以前当过官和现在还是官员的,是“上资”;已经有当官资格的或者小官们的子孙,是“次资”“下资”;像您这样的平头百姓,叫“无资”。立一样的功劳,“上资”得到的升职最高,下面三等依次递降。也就是说在同一场战斗里大家都是“上阵上获”,可能人家官一代官二代们被提拔成“勋骑都尉”之类的军官调走了,您这个大头兵得到的只有“哦……干得不错,下回提拔你”一句承诺。不管怎么说吧,至少太宗高宗时代,唐军出去打仗大都能打赢,立功机会多,军官将领们大部分也还算有良心,您慢慢熬着,运气好点儿应该能熬到回长安找兵部要求当官的时候。到了武则天当权以后,嘿嘿。上层内斗不断,中层军事人才缺乏,下层“府兵制”快散架了,外战败仗也一个接一个。这时候我劝您就先别往军队里跑当炮灰了,如果还想带兵,不如去考“武举”吧。“武举”是武则天发明的一种考试,跟文人们考的“科举”有点儿像,都是在全国公开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每年举行一次的叫“武贡举”,还有一种“武制举”是特殊年份(如皇帝登基、立太子等)不定期举行的,我们先不管这种。您说您不愿意答卷子考试?没关系,别紧张,“武举”和“文举”,不,和“科举”不一样,不考任何子曰诗云的文化课内容,甚至都不用您提笔写字。您呢,找个关系让地方官举荐一下,出具个证明,说您“有智勇谋略、强力悍才”,就可以拿着证明到长安尚书省兵部去参加考试了。每年十月,你们这些考武举的壮汉集中到长安,十一月开考,由兵部来组织,所以又叫“兵部试”。考试科目不多,主要分成两项。一项是中选的基本条件,主要考察身材条件和身体素质,包括身材相貌、说话言语、举重、负重能力。另一项是考察以骑射及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包括长垛(远射和连射)、骑马射箭、骑马用长枪、步射,这些是评定成绩高低的标准。这些都过了关,您就跟考科举的文人进士们一样,被称为“及第”了。那么这就可以做官了吗?想得美。这时候人又要分成三六九等啦。虽然一样都是中了武举,那些已经有五品以上勋官在身的,或者已经是卫士的或者官二代,才能直接去兵部要个官做(还不一定能要到);身份再差一等的低级勋官和其他二代,只能先给一份“散官”的待遇,领点儿工资混几年才轮到你当官;至于你们这些平民中举的,连工资也不给,唯一的好处是“列入干部提拔考察对象”,论资排辈等几年,等轮到你了再考虑给官职的事。[注41]所以跟“科举”比起来,“武举”并不太受唐朝人的欢迎,每年来参加考试的人也不多,据说每年也就能选出十来个中举的。不过通过“武举”方式当官出仕的,倒也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将军,那就是“安史之乱”中的唐朝第一大功臣——郭子仪。唐朝前期的武官选拔大致就是这样了,现在我们来看唐朝后期的。与千里迢迢到首都去等候兵部挑选相比,您投奔一方藩镇节度使的程序要简单得多。只要有真才实学,把名气打出去,在当时天下乱世各割据势力相互攻战的大背景下,您不愁没有土皇帝上门来聘请。无论您是现任官员、前任官员、有出身的备选官员、军将子弟还是其他节度使的武职僚佐,甚至是平民、罪人和盗贼,只要有能力有关系,都有机会进入节度使们的幕府。如果您已经有了一定名声,或者有人向节度使举荐,那么这些土皇帝很可能会客气地派人拿着书信来请您去辅佐他。或者您自己跑去要求他老人家接见,见了面吹牛说大话,把土皇帝们镇住了,相谈甚欢,觉得您是个被埋没的人才,当下会立刻委任您一个不错的职务。不过呢,这个职务很可能只是地方上临时性质的。如果您的幕主真心推崇您,他在让您管理负责自己手下一摊事务的同时,还会向朝廷上奏,请求朝廷给您正式授予一个国家官员队伍里的正经官职——只是挂名,不去办公,您的岗位还是在节度使这里,工资福利待遇也由节度使发放。这种情况下,您只能尽心尽力为军阀土皇帝卖命,最理想的结果,是抓住军心提升威望,瞅准机会,没准您还可以把老军阀推翻,自己成为雄霸一方的节度使呢!如果您没有这个野心,那就最好尽早在中央朝廷的正式官职序列里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您如果在地方上待得烦了,想脱离这个节度使麾下,进京为朝廷效力,只要跟节度使的关系搞得不太僵,他同意放人,那么您就可以摆脱这个“土皇帝附属物”的身份,直接去长安,当个正经的朝廷命官了。唐朝后期也有不少著名官员是走的这条路线,先地方后中央,也做出了一番事业来。总之,在唐朝当武官,还是有一定的前途。不过无论走哪条路径,郑重建议您,最根本的还是练好兵、打好仗、立大功、把名气打响,无论为国为民还是为自己前途,这都是最保险的。下一节我们就从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开始体验。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许友根.唐代武举初探.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注41:关于此处提到的“勋官”“散官”等称呼,可以参考《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第七章内容。这直不笼统的东西是刀不是剑,请先学会认兵器【兵器】踌躇满志打算投身军旅大干一场的您,准备好从基础做起了吗?什么?您说您有过大学军训经历,又看过无数篇啥啥网站上的白手起家一统天下军事文章,区区唐朝军队应该难不倒您?呃,有这种念头,您就等着吃苦受累被嘲笑吧。别的不说,您先跟我进兵器仓库瞅瞅。看这柜子里满满当当一大束连柄带鞘、通体长直的兵器,您认得这是啥不?可以拿起一把来看看,握住手柄,木鞘或皮鞘有一米多长,直不笼统毫无弯度弧度,您大概就脱口而出了:“龙泉宝剑!”我就说你会闹笑话嘛。把兵刃从鞘里抽出来看看吧,一泓秋水似的亮晃晃钢制长条,只有一边是开刃的,另一边比较厚,刃头也不是尖锥状,而是整体成一个钝角。这种一边开刃的兵器,我们一般叫作“刀”,而“剑”是两边开刃、刃头尖锐的那种。当然也有个别特例的“单刃剑”“双刃刀”什么的,那些我们先不用去管,只说唐朝最普遍的大路货。您抬眼看看这间大仓库里,目光所及之处,一捆捆一束束类似长度的随身直鞘兵器,随手抽些出来,几乎全部都是刀,见不到什么“宝剑”“神剑”。为啥?因为这里是向军队配发的实战型兵器库,不是什么文人贵族玩高雅的藏品库。在我们唐朝,军队里装备的武器,“刀”占了绝对份额,可以达到每人至少一把的普及率。而“剑”已经基本上退出实战行列,沦为装饰品和道士、舞者等特殊职业的工具了。您说这个您不信?因为大量唐朝的诗文里反复出现的还是“剑”这种有品位的武器,比如太宗李世民陛下就经常自夸“我提三尺剑平天下”什么的,诗仙李白也自称“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还有“裴将军舞剑”“公孙大娘剑器”,皇帝和高官大臣们穿正式礼服的时候也要佩带“玉具剑”“金装剑”之类,总之这种兵器的露面机会还是很多嘛。是啊,确实很多。但您仔细看看,这些差不多都是礼仪装饰、文人小资抒情言志以及艺术(和宗教)场合的事,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没多少人真正拿着剑来打架。唐朝人不傻,大都知道真打起来剑远远不如刀实用,所以在正经需要动手的时候,刀的出场率要比剑高得多。“剑”这种优雅贵族化的兵器,在唐朝沦落到装样子的地位,是稍微悲催了点儿。不过它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在西汉之前,人家确实曾经是军队大量装备的实战兵器之王呢。当然剑也不是出现在信史里的第一种实战兵器“一哥”,在它之前,还有“戟”。您还记得春秋战国及以前的时期,军队作战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吗?对了,是“车战”。所谓的“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就是以战车数量来定义国力强弱。那时候战士们站在车上相互隔空打架,所以最趁手好用的兵器,是杆子长、杆头有勾拉刺杀利刃的“戟”。一辆车上同时载有几名战士,有人负责挥戟过去勾住对方战车,其他人负责劈杀,分工合作。后来随着历史发展进步,“车战”这种笨重高耗能的方式渐渐退出舞台,各国军队都变成以步兵为主。短兵相接,长杆的戟也不合用了,跟战车一起成为古董,这时候锋利趁手的“剑”开始统治各国军备库,时间大致是从战国到西汉中期。为什么是剑而不是刀呢?这两种兵器的长短差不多呀?那是因为西汉之前,冶铁技术还不太发达成熟,铸造武器的材料仍然是以青铜为主。青铜的特性是熔点低、坚硬、耐磨、耐腐蚀,但是韧度不好,比较脆弱容易折断。我给您找一把剑,您拔出来看看它的模样:头部尖利,两边开薄刃。如果对面来了敌人,最顺手省力的用法是平推剑身去“刺穿”对方,让对方流血致死。这种方法也让剑不那么容易被折断,所以“青铜剑”这种兵器就很实用。您再看看旁边的刀:刃薄背厚,从力学角度讲,适合举起来当头“劈砍”,往往一刀下去敌人立刻报销掉,是比击刺更有效率的战法。但是“当头劈下”的后果是容易把刀刃直接砍断,所以在以青铜为主要原材料的时代,“青铜刀”报废率太高,就不够经济实用了。到了西汉中期,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成熟,铁刀钢刀的韧度比青铜刀好得多,能够承受住更大的压力,成本也更低。而与造剑相比,造刀只用磨削一边刃,对刃头的锋利度要求也降低了,加工简单,又便宜又好用,何乐而不为?同时,西汉以后,骑兵这一兵种也越来越重要。战士们骑在马上冲向敌人,冲量很大,格斗时双方交手的力量更强,对兵器的韧性要求也更高。这种情况下脆弱的剑就更加不合用了。所以从汉直至清末民国抗日战争,“刀”都牢牢占据住实用随身兵器之首的地位。汉代最有名的是“环首刀”,手柄尾部(从另一个方向来看也可以叫作整刀的头首部)铸成环状,这个形制一直沿延到唐初,盛中唐时期才逐渐消失了。也因为有那么一段“刀从剑过渡而来”的传统,所以由汉至唐,中原形制的长刀也跟剑一样是直挺挺的,不带弯度弧度。在唐朝,官方法典里的刀主要有四种: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其中仪刀和鄣刀是礼仪用途,军队里大量装备的是横刀和陌刀。横刀,也叫腰刀、佩刀,就是大家平时挂在腰间的那种长一米左右的随身武器。陌刀则是长杆大刀,重达五十斤左右,一般是身高力壮的步兵成队使用的,挥舞起来威力非常大,夸张点说可以砍得敌人“人马俱碎”[注42]。不过使用陌刀对身体条件和武艺技术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一支成建制的军队里,大致只给20%的将士装备陌刀,另外80%使用一般横刀。除了这四种刀以外,唐朝还出现了一种“弯刀”,据说是从突厥等西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进来的。这种刀的弯曲程度也很夸张,有的已经像新月一样呈现半圆线条。刀身的弧度使它在空气中劈刺时阻力较小、伤害面较大,也有利于分散传递到手腕的压力。后来工匠们就汲取了这些优点,把原本直方的刀造得有些弧度,到宋代固定流行为“手刀”,也就是现代人都比较熟悉的“大刀片子”。一直到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大刀”,都是宋以后固定下来的那种“手刀”。顺便说一句,唐朝那种直挺挺的刀,有不少实物传到了日本,被尊称为“唐样大刀”供奉学习,后来又发展成国际闻名的“日本武士刀”。“唐刀”算是“武士刀”的直系祖先吧。唐军里普遍装备的武器,除了刀以外,还有一些别的,我们慢慢来看。您放下刀,往墙上看,那一张张弓,也是每名士兵都必备的。您问这些弓为什么看着这样奇怪,又长又直,看上去像松垮垮的竹条一样。哈哈,那是因为它们没有上紧弦啊。非战斗状态的弓,为了保持它的弹性和耐久度,一般都是松了弦存放的。《唐六典》里记载了四种弓:长弓、角弓、稍弓、格弓。这其中,稍弓是一种利于近射的短弓,格弓是仪仗中用的有彩饰的弓,都不常用也不常见,我们不管它们。有实战意义的是“长弓”和“角弓”。“长弓”是步兵用的,形体较大,用桑、柘等木材制成,射程很远。“角弓”则是骑兵用的,比较短小一些,是用筋、角制成的“复合弓”,一般来说骑射手的射程要小于步弓手。每个士兵都要自备一张弓、三十支箭和一个装箭的挎筒(当时叫“胡禄”)。箭也有四种:竹箭、木箭、兵箭(能射穿铠甲的钢镞箭)和弩箭。“弩”和“弓”虽然都是远射兵器,但样子不一样。弓主要依靠士兵的臂开合瞄准,而弩是有机械装置的,制造技术复杂、射程远、杀伤力强,但是成本高,所以在唐军里没有大量装备。一支军队里弩的数量只有弓的20%,而且官府禁止私人拥有弩(不禁弓)。第三种唐军将士的标配武器,是“枪”。不是现代的手枪、机关枪啦,唐代连火药都很少见……这里说的“枪”,就是一根长棍子,棍头装个尖锐金属头的那种,步兵用的“木枪”一般就是这样。所以唐军里的步兵是远射(弓)、远战(枪)、近战(刀)三种兵器都要配备的。骑兵用的“枪”要更粗大更锋利些,叫“漆枪”“马矟”或者“槊”,因为他们主要的马上作战方式就是高速冲撞对方,远远地一枪刺去将对手击落马下。在骑兵盛行的唐代,无数著名将领都以“马矟”为自己的主要武器,比如唐初的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也是因为马矟威力巨大,所以跟矛、铠甲、弩、具装铠(马穿戴的甲)一起被列为禁止私人持有的武器装备,在您家搜出这些来就可以治您的“谋反”大罪。相比之下,弓、箭、横刀是要求每个府兵都自己准备带着从军的。由士兵个人携带的攻击武器,大致就是这些了。此外还有一些大型攻城武器机械如床弩、冲车等,跟个人关系不大,我们先不说。下节来讲讲您将要使用的盾牌和盔甲。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杨泓.古代兵器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刘秋霖等编.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钟少异.金戈铁戟——中国古兵器的历史与传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注42: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严禁白衣飘飘上阵单挑,烧了武侠小说去买甲吧【盔甲装备】大漠苍莽,风沙漫漫,两军对垒,人喊马嘶。突然间,己方阵营里跃出一名英俊少年,几个起落纵入敌方阵中。只见他长发拂风,一袭纤尘不染的布衫,赤手空拳,白衣飘飘,如蝴蝶穿花般在敌阵中掠动,掌风到处,敌军人马惊呼倒地,一时间阵脚大乱……您认为穿越到唐朝去打仗,等待您的会是这样拉风炫酷的场景吗?哈哈,其实如果您真要一袭白衣不穿护甲地冲向军阵,最可能的情况是:第一,在您跟敌军将士距离拉近到十米之前,已经被对方的箭射成了刺猬;第二,如果敌军的弓箭手都是斗鸡眼,战斗力负五,允许您跟敌人有了近身接触,那么几十条长枪横刀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集中攒刺,您能躲过去的概率微乎其微;第三,假如在刀枪劈刺下您还剩有一口气,对方骑兵风卷残云般地冲杀过来,无数马蹄也会毫不客气地把您踏成出厂日期诡异提早的肉酱,毫无幸存机会。所以,那什么高富帅少侠轻衣薄衫上阵单挑扬名立万的美梦,普通百姓还是少做吧。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唐朝脑袋正常的名将猛士们都会不遗余力地给自己折腾上好铠甲,而且还会为此相互炫耀斗富。至于故意不穿铠甲的冲锋勇士们倒也有些,他们要么是太穷负担不起,要么是想靠另类行为艺术博出位。唐朝最著名的一副铠甲,应该算是前几年莫名其妙火了一把的“黄金甲”。跟影帝美女歌星无关,唐朝的“黄金甲”是李世民当秦王时穿戴过的,在他二十三四岁就统一中原立下不世之功以后,班师回朝,进长安的时候身上就披挂了这么一副黄乎乎金灿灿的行头,招摇过市,身后跟着万名骑兵控马列队行进,场面十分威武壮观。史书上没具体记载这副“黄金甲”到底长什么样子,不过我们可以来猜上一猜。您跟着我穿越回武德四年,秦王世民班师回朝的入城仪式上。看着,那小子过来啦,这一身光芒耀眼的……咱们学孙大圣举手遮眉,眯眼看看。呃,客人您别突然笑翻在地嘛,这种仪态也太不恭敬了,小心被秦王卫队抓起来揍哦。当然,我理解您为什么会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肚皮都要破掉了。您是觉得这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黄金甲”,某部分太像现代女性习惯天天穿着的一种内衣对吧?您还要问秦王同志的罩杯是多大的?嗯……那边的卫士,这里有个刁民对大王不敬,麻烦拉走砍头,谢谢。唐朝最高端的护甲,叫“明光铠”,它的特点就是胸前有两片罩杯……呸,两片“金属圆护”,就像一左一右挂了两面圆镜子一样。在战场上,磨亮的金属圆护会反射太阳光,给敌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和威慑,就像汉代镜铭里说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时人把它命名为“明光铠”。“明光铠”汉末三国时已经出现,但因为制作技术要求高,比较昂贵,到南北朝后期才渐渐大量生产,到唐朝则一跃成为《唐六典》所载十三种甲中的第一名。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中,历代穿“明光铠”形象的陶俑都有出土,有些没文化的现代人一看就惊呼“大胸脯女武士”,权当给我们提供笑料了。“明光铠”在唐朝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到唐末时期,整体已经变成如下模样:兜鍪(头盔)下面带有很长的护耳,可以接到颈甲处,把战士的头部保护齐全。颈护与两肩的“披膊”连在一起,这一对披膊后来做成兽头的形状,所谓“兽口吞肩”是也。身甲上除了胸前左右圆护外,肚子上还有另一个圆护,能挡住肚脐。背后也有甲片,跟胸甲在肩头用带子扣连。腰下左右各垂着一片保护大腿的膝裙,中间垂一片“鹘尾”,是保护命根子的。此外,胳膊上还有臂护,小腿上缚有“吊腿”,使战士的整个身躯都能得到硬甲保护,已经相当完善。此后历代流行的铠甲都基本上以“明光铠”为蓝本,直到现在,我们在京剧舞台上还能看到近似的盔甲行头。“明光铠”是唐朝最流行、最时尚、武人们都追求的高端铠甲。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铠甲也算比较常见,只是正处于渐渐退出历史潮流的时期,那就是“裆甲”。您觉得这两个字好生僻好烦哪。没关系,其实这种甲可以直接简写成“两当甲”,因为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胸前覆一大片甲挡护身前,后背覆一大片甲挡护身后,所以叫“两当甲”。这种甲形制比较简单,前后两大块在肩部用带子穿起来,腰部再一束,看上去就像背心马夹一样。其实它主要是用做骑兵们的护甲,因为穿着灵活方便不妨碍马上动作。也是在汉朝就有记载,但在南北朝期间最流行,到隋朝也还是军队的护具主力,到唐朝就不行了,渐渐让位给更华丽更烧钱的“明光铠”。《唐六典》里记载的唐朝铠甲还有: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这些甲的分类标准比较混乱,有些虽然是军中实用的但不太多见,还有些是纯仪卫性质装样子的,所以就不多说了。您了解到自己冲锋前身上应该披裹什么了吧?那下面来说说您手里拿着的护具。盾牌?对,当时叫“彭排”或者各种“排”“牌”。唉,您这马上左顾右盼的,是在找那种黑黝黝的圆形铁盾吗?别瞎费劲了,好好听我说。您印象里那些一手持刀剑、一手拿圆盾、踉踉跄跄且战且退的武士形象,八成是从西方古希腊罗马故事里照搬过来的。在我国,步兵们使用的盾牌,几乎就没有圆形的,而大体是长方形。整体窄而高,有的两头做成尖角型,最高的上沿能到步兵的颈部,有的盾牌把手附近还有支架,可以让步兵把盾牌支在地上,自己躲在盾后遮蔽射箭。至于那比较小的圆形盾,一般是给骑兵用的,为的是操控方便不占地方。此外,唐朝的“盾”也不是都有钱用铁制,大量的盾牌是木头做的。《唐六典》记载的盾牌有六种:膝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其中“团排”应该是指骑兵用的圆盾。总的来说,唐朝的统治者和军队将领们,对于护具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武器的重视程度(反正士兵们命如蝼蚁,死了也没什么,能好好攻击敌人把仗打赢才是重要的)。按官方文件的规定,每名士兵都至少要携带三种武器,但护具平均下来一个士兵都摊不上一件。只有60%的士兵能得到配发的铠甲,能有盾牌的士兵更是只有20%左右。还剩20%啥护具都没有怎么办?靠自己斗吧……铠甲也是朝廷严控严管的兵器,禁止私人持有。在军队里给士兵们配发铠甲也是件麻烦事,大家都知道,人的高矮胖瘦有时候差很多的,比如你老兄在现代营养条件下长大,穿越到唐朝去估计算是大个头猛男,那么唐军给您配发的铠甲就应该是一件“大号”的。另外还有中号和小号,一共三种,按士兵们的身高体型配发。您觉得占便宜了吗?想得美,当时的铠甲是用许多小型甲片编缀成的,又是手工操作,所以甲片的数量和重量很不统一。因此您领完铠甲以后,先要找个清静地方自己坐下来,瞪大眼睛、一五一十地数这件甲上甲片的行数和叶数,记在甲襟上,再称量全甲的重量,记在袍背上。用完归还时,要按所记录数字核对,对不上要挨罚哟。怎么样?够麻烦的吧?不过唐朝其实还算好点儿了,您只要负责折腾自己穿戴使用的铠甲和盾牌就行了。如果您再往早期穿越个一二百年,到了南北朝的北方地区,那不但要为自己的护甲盾牌烦心,还要再额外张罗自己坐骑的铠甲呢。战马也要穿甲?对呀,这是南北朝特点非常鲜明的一个现象,被称为“甲骑具装”。“具装”就指的是马的铠甲。简单地说一下一匹战马的“具装”大概是什么样子。它分六个部分:第一,保护马头,像是给马脸戴上一个面具一样的“面帘”;第二,保护马脖颈的“鸡颈”;第三,保护马前胸的“当胸”;第四,保护马身的“马身甲”;第五,保护马屁股大腿的“搭后”;第六,竖在马屁股上头的“寄生”,据说开始是为了保护骑士的后背,后来大概发展成纯装饰用品了。“马铠”最晚在三国已经出现,曹操就曾经感叹自己是屌丝,全军搜罗遍了只能找出不到十具马铠,而官二代富二代袁绍随便一哗啦就是三百具。您知道马的体型比人要大得多,对吧?所以做“马铠”比做人的铠甲还要烧钱。这种骑兵和战马都是全副武装全身包裹的“重装骑兵”,看上去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光靠吓唬都能把老百姓吓跑了,但是供养他们实在是太过沉重的负担。隋末时“甲骑具装”还算军中的战斗主力,到唐初统一战争的时候,就基本被淘汰了,朝廷仪卫队里还留了十几对这个兵种,但已经不再上战场实用了。那边的客人您问啥?想知道唐军的战袍、铠甲、军旗是什么颜色的?您是打电脑游戏打习惯了吧,什么鼠标一点红黑两军开战……人数几万、十几万的野战部队。想搞统一制服成本是很高的,以唐朝的生产力还达不到。所以唐军的视觉颜色是——什么色都有,当然,会尽量在一个小范围内把旗帜颜色统一起来,讲究点儿的话,还要按“五行方位”来安排颜色,中军属土打黄旗,南军属火打红旗,西军属金打白旗,北军属水打黑旗,东军属木打绿旗……这位客人您说李世民不是有一支“玄甲军”最著名了吗?啊对,那是他陛下当大将时候的亲卫队和主力精锐,不过人数也就一千多,统一配发了黑色的战袍。至于铠甲,其实也就因为是精兵,能舍得给每人都配备铠甲,而铁甲用久了自然生锈发黑,也就成了史书里艳称的“玄甲”。[注43]您觉得这乌七八黑的千把人就是初唐最具代表性的军队颜色?摇头,完全不对。初唐时某海外属国被邻国攻击,派人来长安求救兵。李世民陛下说距离太远,我发大军过去很不现实,不如给你几千套“朱袍丹帜”,你们拿去给自己军队穿上,打仗时对方看到这颜色,会以为是我唐军到来,把他们吓跑算了······[注44]所以唐军的标志性颜色应该是“朱袍丹帜”,红色战袍和红色指挥旗。黑云压顶的“玄甲军”只能算是特例,更具威胁的颜色是火凤燎原、霞光遍野、血流倾地。成千上万唐军身着明光甲,马军(骑兵)挥舞长槊策骑冲杀,步兵腰挎横刀开弓激射,弦震如电、箭镞如雨,后面紧跟着的是高举如林的长枪陌刀,杀气腾腾稳步推进……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
正序
倒序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2
唐朝定居指南-3
唐朝定居指南-4
唐朝定居指南-5
唐朝定居指南-6
唐朝定居指南-7
唐朝定居指南-8
唐朝定居指南-9
唐朝定居指南-1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