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定居指南-7

见了父母,下跪,一边问着“大人夜来可曾好睡”之类的话,一边弯腰轻轻磕个头——您不要觉得这么别扭,那啥“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论调,是近古以来才有的,中古时代人们都很习惯动不动就下跪,真的。不信您抬头看看,您的父母大人无论是在卧床上躺着,或者正盘腿坐在一具矮矮的榻床上梳洗,或者已经坐到食案前开始吃早饭了,他们的重心都很低,离地不太远,因为大家都还是更习惯使用传统的非高足家具嘛。这样您要表达亲近尊敬的感情,身体自然而然就会弯下去,在离他们较近的地方跪倒,叩头以后直起腰,就势坐在自己小腿上,以平视或略微仰望的视线与父母对答谈话,大家都觉得比较舒服。如果不这样,而按照我们习惯使用桌椅板凳等高足家具以后养成的习惯,您进门以后躹个躬,然后双腿并拢站直跟父母说话,而父母坐得很低,变成他们要抬头仰望你,说不了几句脖子疼还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一上一下的俯仰尊卑感完全颠倒,老爷子越说越暴躁是肯定的了······正因为中古以前“跪”和“坐”的姿态位置差别不大,大家对于“跪”这个礼节并没有太多屈辱感。您进朋友或者长辈家,向主人屈膝跪拜一下,主人不管答礼不答礼、还拜不还拜,他也都在地上或者矮床上屈膝待着,模样跟您差不多。等发展到后世,大家都去坐椅子了,您进门跪在地上磕头,而主人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剔牙,居高临下地问话,这样的情形才让人感觉很屈辱,那个时候人们也就不再随便轻易地行跪拜礼了。而且,跪拜礼和跪拜礼也不一样。您平常日子去向父母问安,跪倒以后快速地用额头碰一下地面就直起腰,这样就行了,要想再隆重一点,花点力气让额头在地面上碰出响声,这个礼叫“顿首”,近代俗称“磕响头”,在唐朝是卑幼对尊长的日常性礼节。平辈也可以行这个礼,您去朋友家拜访,对朋友叩个头,朋友也叩个头回礼,然后大家跪坐着说话,谁也不欠谁。比“顿首”礼节轻一点的,叫“拜手”,用在更加随便一点儿的场合。比如您跟父母聊着天,老爷子夸了您一句“昨天写的字有进步”,乖宝宝您需要谦虚逊让一下,嘴里说着“承蒙大人夸奖诚惶诚恐愧不敢当”之类的话,两手在胸前拱抱,头也低下去,脑门碰到手就行,不用磕地,这就叫“拜手”或者“空首”,简称为“拜”,是所有跪地礼里最轻的一种,应用也比较广泛。如果需要行很隆重的大礼,比如说您今天要去当兵服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那么拜别父母的时候,您需要“稽首”。来来,跟我一起做。首先双膝跪倒,慢着点,慢慢跪,这个礼的精髓就在一个“慢”字。慢慢弯下腰,双臂伸直,举过头顶,左手在头上压住右手,跟着身体一起往前弯倒,直至右手掌心接触到地面。这时候您的头也弯得跟地面很近了,慢慢叩在地上,位置是在手臂围成的圈子里,膝盖前、手掌后。咦,不要动,不要动。稽首可不能像顿首那样头一触地即起,您得保持这个弯腰伸臂叩头的姿势一定时间,拿出做瑜伽的毅力来吧您······您问保持多久?唔,最稳妥的办法是支起耳朵听着,听头上那个受礼的人发话示意您可以起来了,您再收动作爬起来。“稽首”这个大礼对行礼人的身体条件要求还是挺高的,所以很不经常施行,一般都是在最隆重的场合,臣拜君、子拜父、徒拜师才行此礼,而且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身体僵硬衰弱的老臣、身上穿了硬甲的武将,都有优惠减免政策。顺便说一声,和尚道士们也动不动跟人说“贫道稽首了”,但您要期待他们也像正常人一样屈膝跪拜,那可就上当了。人家宗教界人士一向主张自己有特权,在家不用拜父母,上朝不用拜皇帝(为此一直跟历朝历代官方掐架),号称“稽首了”,其实只是向您弯腰一拱手或合十,完事儿。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再讲讲日常生活中各种不需要跪地的礼节。大家要知道,唐朝即使是首都和皇宫里,硬化的路面也很少,绝大部分室外道路都是黄土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熟人在大街上遇见了,要求双方必须下跪叩头打招呼,那真是对衣服的摧残啊······假如您穿越过去以后人缘不错,到处都能遇见熟人,下雨下雪就干脆别出门了,不然走两步往泥水汤子里“啪嚓”跪一下,刚起来没走几步又“啪嚓”跪下······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室外要求士人行跪拜礼的情况就并不太多。您正常骑着马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个平辈或者晚辈的熟人,如果您急着去办事,不想耽误太多时间,那么在马上抱拳拱拱手,问个好擦身过去,这也算是打过招呼了。不过这种方式是最简便轻慢的礼节,如果对方是个很计较的人,那么很可能会因此对您心生不满,觉得您看不起他。有教养有礼貌的士人,哪怕是面对晚辈,也应该停住马,至少做个要下马的姿态(对方这时候一般会上来扶住您不让下来),再客气一点儿就真下了马,站着跟对方拱个手,或者更亲热地拉着他的手,说上几句客气话,再上马各自走开,这是比较稳妥的礼节。再恭敬一点儿,比如遇见了长辈,那么不但要赶紧下马,还要“长揖”。站着双手高举过头交握,深深地弯腰撅屁股,握在一起的手尽量接近地面,腰也弯成至少九十度,低头看地,听到对方发话再直起腰站好。“长揖”比“拱手抱拳”的分量重多了。当然,如果在街上遇到的是那种特别需要巴结的或者威权极重的高官,比如您那个暴躁自大的顶头上司,或者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尹”,再或者宰相甚至皇帝……就别可惜您那刚上身的崭新外袍了,该下跪磕头的别犹豫,哪怕身前是一摊马粪呢,浑身臭烘烘的总比被抓去打板子强。以上说的都是刚见面的时候打招呼的礼节,如果您遇到的是个利索人,客气两句各自走掉去办事,那还好。如果不幸遇上个话唠,有事没事都得扯着您长篇大论一番,从白天又写了新诗一直闲聊到前天他家马下了驹子,您又不好意思扭头就走,支耳朵听着也插不上话,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这怎么办?要是在室内,您跪坐着听尊长说话,那好办,并腿跪地,屁股压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自己大腿上,挺直腰,这就是一种很标准很有礼貌的日常姿态。如果尊长正在很生气地骂您,或者您要表达自己战战兢兢谦卑待罪的心情,那么往前一拱,双手撑地,弯腰低头成跪姿,时不时再叩个头表示谢罪,这也就可以了。但要是站立着听人说话呢?那么我就得跟您讲一讲唐朝十分流行,但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叉手礼”了。您站在街边,向偶遇的长辈长揖,对方拱手还礼,双方直起腰,长辈开始八卦:“听闻白乐天······”这时候您脸上保持恭敬的微笑,抬起双手,以左手紧握右手,左手小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虚掩住自己胸口,但不能实按在胸上,要悬空着,保持姿势不准动——这个就是标准的“叉手礼”了,长辈看到您一直在行这个礼听他说话,估计会挺高兴地继续说下去,然后您就可以发挥上课听讲时练出来的功夫神游太虚了……“叉手”的简单形式其实就是双手交握,虚按在胸前心口上,所以有“叉手不离方寸(古人对心脏的别称)”的说法。至于手指的摆布,是比较细致的要求了,可以握起来再慢慢调整到位。当然对于从小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士族家庭来说,小孩子六岁一开始入学学礼,就要教他们正确的叉手姿势,那么他们长大后一行叉手礼,手指就会自然而然地握对位置了。您要是还不能理解,可以找来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瞅瞅,那里面有两位正在听音乐的红衣官人,双手捧在胸前,姿势就是传说中的“叉手礼”。“叉手”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礼节,行起来简单,而恭敬意味又很浓,可谓方便足料廉宜碗大······咳,想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时候,谨小慎微怕再犯错误,于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敦煌变文里也有“舜子叉手启阿娘”的句子,总之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这个姿势是比较安全的。好啦,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种礼节,我们讲得差不多了。现在回到开头说的上朝那段,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对皇帝“三跪九叩”,那么应该怎样行礼呢?首先要说“三跪九叩”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上朝”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每日或者隔三五天来一次的“常朝”、接见外国使团的朝会、接受皇太子拜见的朝会、封爵授高官的朝会等,哪种和哪种的礼仪都不完全一样,参加朝会的君臣穿戴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也不一样,这些烦琐的事想想都让人头大,所以才有礼部等机构里的一群官员专门负责弄这些。咱们就拿最隆重的新年元旦大朝会来说吧,作为一个在京的官员,您有幸(必须)参加这种大场面,再加上程序不熟(或者说完全不懂),心情想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吧?那么牢记两个秘诀,可以帮助您安全度过“第一次”。第一,朝会进行时,一直会有官员站在阶下高声指挥大臣们行礼,这个官员的职位是“典仪”,还有帮助他扬声喊叫的“赞者”,您要时刻注意听他们的号令。他们喊“趋”,您就跟在别人身后弯腰拱手小步快走;他们喊“脱舄”,您要把自己脚上的鞋脱掉;喊“解剑”,您就把身上朝服腰间挂着的剑解下来;喊“俛伏”,您要双膝跪倒趴地;喊“兴”的意思是可以站起来了······第二,紧盯着站在您前面的官员,亦步亦趋,人家做啥你也做啥,这样最稳妥。比如典仪喊了一声“再拜”,您可能就晕了,知道“再”是“两次”的意思,但不知道这里的“拜”是哪一种拜。拜手?顿首?还是稽首?那就赶紧看着前面那老兄,见他双膝跪下,举手过头,往前拱落至地——这应该是稽首了,您也得加快速度,争取和大家同时叩头落地,动作不要迟慢得太明显,否则小心被御史弹劾“朝仪不整”什么的。稽首至地,别人都老老实实叩头就行了,您就苦命一点儿,不但要拗着脖子磕头,还得斜着眼偷瞄左右,见别人起身,您也要爬起来,然后再一次······跪地拱手叩头,再行一遍“稽首”礼,要不怎么叫“再拜”呢。这一遍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有制”(皇上有旨)。这时候您一看官员们又开始下跪行礼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腾完了,侍中才宣布刚从皇帝那里领受的旨意,说的是什么呢?“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大家一起庆贺。)就说这一句话,你们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再拜”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等您爬起来,发现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天魔乱舞的景象······我说您,不要傻呆呆站着呀!御座上那个天子正注视着你们呢,大过年的,各位官员都在比谁跳舞跳得卖力,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个好印象,您僵立着卖呆是不想干了?您说不知道该怎么跳?老办法,紧跟着前面那个官员同事,他扬臂您也扬臂,他跺脚您也跺脚,人家来个原地转体1080度,您至少得跟着转个720度吧?光跳舞还不成,大家挥胳膊蹬腿地扬尘舞蹈一番,又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又一次“再拜”,稽首两次,把欢庆气氛推向高潮,这才算结束了一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礼,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这个对着皇帝跳舞的“蹈舞”“舞蹈”“拜舞”礼呢,其实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传下来的礼俗,而是跟“五胡乱华”后北方游牧民的风俗有那么点儿不远不近的关系。北朝各个宫廷里都有君臣在朝会上起舞庆贺的记载,游牧民族的感情比较外露奔放嘛……不过“舞蹈”作为大臣对皇帝行的礼第一次见诸史书,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后宋朝也还沿袭着,不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达激动兴奋情绪的时候,大臣都要对着皇帝开跳,而且一般是边跳舞边叩头边喊万岁,难度还不小呢。中原汉人都被感染得热情奔放到这程度了,游牧民族一看,也不甘示弱。你们不是对着天可汗老大跳舞嘛,不稀罕了,我们不但跳舞,还要行“捧足嗅靴”礼。这个礼,用现代流行语来讲,就是“捧臭脚”。先跳舞,跳到皇帝或者可汗身边,跪下双手抱住他的靴子,低头去嗅吻他的靴鼻。这是唐朝游牧民族致敬的最高方式,有草原政权首领使节对李唐皇族行过这个礼,也有长安派出去的软骨头使节对草原可汗行这个礼(然后以丧权辱国的罪名被族诛了)。说了半天,讲的都是唐朝男人行的礼。那边有穿越女问了,唐朝的妇女常用的礼节都有哪些?姐要穿成个大家闺秀,也得讲究这些,不然会被笑话吧?这个,很简单。跟男人相比,唐穿女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日常用到的身体性礼节只有一种,就是“肃拜”。来来,您跟我做。传统的“肃拜”礼是这样: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十,如果袖子长,那其实就是搭住袖子,向前作揖,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用很大,更不用至地——如果弯到地面,您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哗啦”一声金玉相击珠钗碎乱,您那高大发髻上插着的各种梳子、钗子、簪子、步摇、头花……连着头发一起倾泻如雨啦。基本上,这种“肃拜”适用于任何场合,就算面对皇帝皇后,也没人要求妇女磕头。您问为什么?古代不是歧视妇女很苛求她们遵守礼法吗?呃,大概是因为在老夫子的观念当中,妇女本来就不应该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需要与各色人等进行交往的情况也不多,最好天天闷在家里只跟丈夫儿女见面,那么礼节方面也就不必分个三六九等规定那么严了。这算是因祸得福吗?反正到了武则天时代之后,唐朝妇女的“肃拜”礼比以前更加简便了,之前还要求美女们屈膝跪个地,武周以后,妹子们干脆就大剌剌站着,往前弯腰一拱手,就算“肃拜”过了。即使是在她们一生中最要紧的场合——婚礼上,新郎新娘小两口并肩在一起拜父母宾客,穿着大红喜服的新郎五体投地行“稽首”大礼,满头花钗的新娘也只需要一弯腰一拱手做个“肃拜”或者叫“女人拜”而已。估计这时候趴地的新郎们都在默默流泪呐喊,要求男女平等吧。这种“女人拜”流行的另一个后果是——您猜对啦,因为身体动作更小、头饰掉落的风险更少,妹子们发髻上插的各种零碎物件就像通货膨胀一样风起云涌百花齐放······最后要说,虽然一般情况下妇女不用叩头,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那就是要表示“谢罪待死”心情的时候。其实这种时候男女要行的礼基本上一样,男子要“免冠顿首”,就是摘下帽子或者裹头发的幞头,把发髻披散开,叩头谢罪。而女子则要“脱簪叩首”,就是自己主动把固定发髻的钗簪拔掉,让长发垂落下来,磕头待罪。所以,中古社会的成年人,无论男女,正常状态下头发都一定是要以各种形态梳绑固定在脑后的,只有犯人或者半疯癫状态的“出家人”才会披头散发的。您在所谓“古装剧”里经常看见的那种梳一半披散一半的发型,纯属品味低俗的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如果您照猫画虎地给自己弄了个披发的造型穿越到唐朝,在街上没走几步,被城管发现了,要么被当作刚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犯人给抓回去,或者运气好点,被当作乞丐,挨上几棍子轰开禁止在主要大街上影响市容……这时候您就会跟我一起齐声大骂那些“古装剧”的造型师误人子弟、贻害无穷啦。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余云华.拱手·鞠躬·跪拜——中国传统交际礼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李斌城.唐文化研究·唐代上朝礼仪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对不住,本朝不供应“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旨】当您成功穿唐后,首先奔赴首都长安的太极宫或者大明宫正殿,列席参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壮观朝会场面,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如果您期待着在朝会上有一个大太监手捧背面写着“圣旨”二字的金装玉轴,站在台阶上尖声尖气地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钦此”,那您可就要失望了。唐代的“圣旨”,其实更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无论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和“钦此”结尾。那么唐代敕旨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么说吧,如果您的穿越质量高、效果好,直接穿成了皇帝本人,再乱斗一番坐稳了皇位,下一步应该做啥?应该先大肆封赏自己的亲属死党有功之臣对吧。顺便再把旧有规章制度里看不顺眼、对自己不利的重大条文修改修改。这时候发出的敕旨,就是第一大种“制书”。具体说,下面还要再分三小类,立皇后、立太子、封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册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对,很有范儿的仿古风竹简;第二小类正经叫“制书”,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什么的,写在不会生虫虫的绢黄纸上;第三小类叫“慰劳制书”,是颁发给大臣们的表扬信和奖状,应该也是写在绢黄纸上。这三类敕旨,内容和格式大同小异,所以可以统称为“制书式敕旨”。一般格式如下:——————胡编圣旨内容的分割线——————门下:【这里填圣旨内容,如:我老婆很彪悍,我要封她当皇后/张三跟我JQ浓厚,我要拜他为宰相/那个不准老子赖床上朝迟到的旧规章太坑爹了,我要废掉,等等】。主者施行。A年B月C日(这个C的数字,有时候原件要皇帝亲笔填写)中书令臣【赵阿大】 宣中书侍郎臣【钱阿二】 奉中书舍人臣【孙阿三】 行侍中臣【李阿四】黄门侍郎臣【周阿五】给事中臣【吴阿六】 等言: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D年E月F日制可(这个“可”字原件由皇帝亲笔签署)H年I月J日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尚书左仆射臣【郑阿七】尚书右仆射臣【王阿八】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以上是尚书省一堆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签名)告【政务内容当事人冯阿九】奉被制书如右,符到奉行主事【陈阿十】令史【褚十一】······(以上是负责抄写制书和存档的低级办事员签名)X年Y月Z日 下——————圣旨结束的分割线——————您说什么?看得眼圈圈了不明白什么意思?唉,作为刚穿越过去新上手的皇帝,这也是正常的。多解释几句吧。如果对中学历史课本内容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唐代的政治制度一般是叫作“三省六部制”的,对不?三省就是中书省(里面的官员是大大小小的皇帝秘书)、门下省(里面官员是大大小小的审查员)、尚书省及其下属六部(相当于国务院和下属的各部各司,真正落实政策干活的地方)。那么这个“制书式敕旨”的出台流程是这样的:1.某天有人提醒皇帝您,或者您睡醒了自己想起来,有个人要封拜啦,有件大事要办啦。您就叫来中书省的官员,也就是秘书们,叫他们写个关于这事的公文。2.这件公文呢,因为按制度写好以后要送门下省审查,所以公文开头都是“门下:(当然那时候没有标点哈)”,后面接政务内容,一般要写得骈四俪六文辞华丽用典深奥,以显示我这个政府班子是有文化的。然后署上起草文件的日期“A年B月 日”,“日”之前的数字空着,写好以后,把文件先送给皇帝你过目。3.皇帝看后,感觉可以,就提笔蘸朱砂把“日”之前的数字C填上,作为“我看过了,这是我的意思”的凭证,这个步骤叫“画日”,随后发回中书省。4.中书省秘书们接到皇帝你发回来的文书,要照抄一份,而把有你亲笔“画日”的原件存档留起来(以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看过,你们欺君造假)。5.原样抄好的文件,中书省的秘书们要在后面签名。一般是三个等级的秘书按照官大官小依次签,就是“中书令臣【赵阿大】、 中书侍郎臣【钱阿二】、 中书舍人臣【孙阿三】”这样。“宣、奉、行”都是政务术语,不详细解释了。签完名以后的文件,发到门下省去审核。6.门下省的各位审查员大佬们看完,如果没啥修改意见,就也按官大官小依次签名,再写上审查意见和审查日期,就是制书里“侍中臣【李阿四】、黄门侍郎臣【周阿五】、给事中臣【吴阿六】等言: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意思是上面的内容没问题,拿给尚书省各部门去执行吧) D年E月F日”这部分。7.门下省把签完意见的文书,再次上送给皇帝您看,您想批准,就提笔在文书后面写一个“可”字,这个步骤叫“画可”,再发回门下省。8.门下省官员把你发回来的文书,照抄一份,有你亲笔“画可”的原件存档留起来(还是为了防止你耍赖说这个公文我没批准过,你们欺君造假)。原件上由你亲笔写了一个“可”字的地方,抄件上是由门下省的大头头侍中写两个字“制可”,意思是“皇帝在这里签字同意了”,再把抄件发给尚书省里具体负责实施这项政务的部门。9.尚书省里的具体部门接到这份公文后,先在上面注明收文时间和承办单位,如“H年I月J日 左司郎中”,然后从尚书省大头头到具体办事员,排队来签名一遍。10.尚书省的签名完毕,办事员拿着这份公文,跑去向封拜或表彰的当事人宣读,并在公文上写明:“告【当事人冯阿九】奉被,制书如右,符到奉行”,意思是“已经向当事人告知了圣旨内容,现在圣旨生效,他已经被封拜表彰了”。11.最后,负责抄写这份制书并存档的几个低级办事员,也要签名并注明抄写、存档时间,即“主事【陈阿十】、令史【褚十一】……X年Y月Z日 下”。啥?您说这圣旨上签名太多真麻烦,问能不能省省?对不起,不能,当官的公务员们拿着国家俸禄,严禁空岗旷工不打卡不签名……当然,如果确实有特殊情况,那也可以特事特办,比如:如果三省的大头目官位空着,发敕旨的时候皇帝你还没任命中书令、侍中、左仆射等大官,那就由三省工作人员在本该由大官签名的地方写一个“阙”字;如果大官们休假了不上班,就写个“假”;如果大官们出差了不在官署办公,就写个“在某地”;如果……总之可以没人签名,但是官职不能少,格式不能乱,否则这件“制书”的合法性、严肃性、神圣性就降低了。唉,您不要扶额捏头一脸痛苦相嘛,上面说过了,唐代的“圣旨”或曰“敕旨”可以分为两大种七小类,咱们这刚刚才说完第一大种“制书”,还剩另一种咱没说呢。“制书”其实是应用在一些所谓意义重大,但实际程序简单的事务上,比如立个皇后、封个宰相啥的,只用相关部门准备好东西办个仪式就行了。在治理国家中,最复杂、最占精力、数量也最大的,是那些无穷无尽的事务性工作,比如行政区划调整啦,任免中低级官员啦,审判罪犯啦,准备打仗啦,纳粮收税赈灾济民啦……处理这些工作的圣旨,统称为“敕书”,大部分是写在“黄麻纸”上。与“制书”相比,“敕书”的特点是:程序简单、环节少、实质内容丰富。比如某天皇帝您上朝了,正坐在御床上发呆梦游,忽听某宰相出班启奏:“不好啦,草原十八部又在边疆攻打俺们的城堡烧杀抢掠来啦,陛下您说怎么办?”这时候,按惯例您要学习韦公小宝,反问回去:“你们说怎么办?——各位宰相你们商议一下拿个办法,写成奏状给我看。”于是“敕书”的制作流程开始启动,半天后,您收到了宰相们联合递上来的公文。——————敕书内容的分割线——————【官职名甲】臣【姓名甲】、【官职名乙】臣【姓名乙】、【官职名丙】臣【姓名丙】等言:【此处写政务处理意见,如:草原十八部欺人太甚,俺们要狠狠打,把战场周围的各部驻军都调过去增援,限他们什么时间赶到,粮食从哪个仓库运送,兵器从哪个武库调拨……】奉状以闻,伏听敕旨。A年B月C日——————敕书内容暂时结束的分割线——————你把这篇公文看了几遍,提笔批复。如果你想偷懒,表示完全同意宰相们的意见,叫他们直接去办理,那写个【依奏】【宜依】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同意,需要他们修改处理办法,或者虽然同意但有很多话想吐槽,也可以长篇大论地写一堆朱砂红字批复回去,比如:【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你们年年头痛医头,只想着混过去就行,就不能想个长远办法解决一下嘛。你们说的办法我同意实施,但是还要另外选兵培养将领,争取三年内打出关外直踹十八部老巢,做不到,你们几个就给我集体辞职让贤,你妹的。——敕(这里的“敕”相当于皇帝自己签名)D年E月F日】宰相们接到了写满你吐槽的批复,一边擦汗,一边拿纸重抄一份,如下:——————敕书升级版内容的分割线——————【官职名甲】臣【姓名甲】、【官职名乙】臣【姓名乙】、【官职名丙】臣【姓名丙】等言:【政务处理意见:草原十八部欺人太甚……】奉状以闻,伏听敕旨。A年B月C日敕旨:【喵了个咪的草原十八部年年都来打……让贤,你妹的。 D年E月F日】——————敕书主要内容结束的分割线——————老规矩,有皇帝御笔的原件存档收藏防您耍赖,抄件经中书省官员签名【宣……奉……行】后发门下省,门下省审核签名后直接发尚书省执行,既不用再向皇帝你复奏,也不用那么多官员排队签名(只有与此件政务直接相关的人员需要签名办理)。以上说的这两种圣旨,“制书”和大部分“敕书”,都是需要皇帝亲笔签字,才能下发办理的。但是“敕书”里还有一小类叫“敕牒”的,用来处理大量不重要的、有前例可循的琐碎政务,这种就不需要皇帝亲笔签名,而由宰相注上一句“此事我们已经告知皇帝,他同意我们的意见【奉敕依奏】”完事。行文至此,如果您觉得穿越过去做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累死个人又拘死个人了,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以上说的这些制书、敕书什么的,其实都是国家正式公开的文件,所以程序要求很严格。但是事实上,皇帝和高官重臣处理政务的时候,并不都是使用这些正式公文来办事,而是经常写一些无格式要求的简单小纸条私相传递、指挥各部门人员,如【某某:有件事你帮我办一下,这么这么回事……敕】。但是严格来说,这些由皇帝手写、没经过宰相审核商议的小纸条,不是国家正式公文,不能叫“圣旨”或“敕旨”,也不具备法律效力。收纸条的人按不按纸条上的意见办事,全看他跟皇帝之间的个人感情好不好了(有不好的吗?)。最后说两个细节问题:第一个是有人问,这一份圣旨动不动需要N个部门的大几十个人签名来签名去,这办公效率得多慢啊?这个,其实也要看官员们的个人素质和整体工作氛围。比如昭陵出土的一件封临川公主制书,政务发生时皇帝和一些宰相在洛阳,另一些部门在长安,十几个人签名办事,但是制书从启动到办完,也就用了两三天。第二个,俺们听惯了所谓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但是从上面圣旨的产生过程中您就能感觉到,至少在唐代的大部分时期,皇帝的权力还是很受制约的。三省中“门下省”的核心工作,就是约束皇帝。在唐代前期特别是贞观时代,理论上,如果门下省的官员审核不过关不签名,这份圣旨就发不出去,哪怕皇帝在公文上亲笔画了“可”,门下省官员照样有权把这份公文打回中书省叫秘书们重拟,甚至自己提笔上阵,在皇帝已经批准的敕旨上乱改一气再扔回去,制度上也是允许的。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济南:齐鲁书社,2004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倒是来打扮个看看呀!【史官制度】亲爱的穿越团客人,现在您已经有点儿熟悉唐朝文官的日常生活了,那么您知道在唐朝做一个文官,职业成就感的顶峰是什么吗?当宰相?做帝师?这些当然都对,但是在古代帝制社会的所有朝代都差不多是这样。而特别具有唐朝特色的文官奋斗目标,您听好了,分三大类:“以进士擢第”“娶五姓女”“修国史”[注39]。“以进士及第”是指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进而当官,这是当时最受人称道的途径。“娶五姓女”则是给那时候天下名望最重的五家门阀(陇西、赵郡李氏;清河、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当女婿。“修国史”呢,就是当个史官,参与编著本朝史书。科举考试和结婚的事,我们之前都已经讲过了。今天给您说说“修国史”吧。什么?您说这有什么好讲的?不就是皇帝一张嘴,史官忙着记,记完了分个目次做成一本书,完事。如果什么人什么事惹得皇帝不高兴了,一声令下“把某某从史书里永远抹去”,此人就能在“官方正史”里消失,专待后世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者耐心考证发掘出来昭雪天下?我看您是受胡适的伪名言“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注40]毒害太深了吧?真以为写史、改史是这么容易的事?不信您就穿越到某个次元位面的唐朝去看看,自己亲身实践一把,体验一下在唐朝当个信笔涂改的史官有多轻松。说穿就穿,某天散朝以后,皇帝老儿把您找去私下谈话,表示有意委任您当“史馆修撰”,也就是史馆里有编制的正式工,而且还“判史馆事”,负责主管史馆里的一切日常活动。一番亲热客气感激涕零后,话归正题,这位天子对您提出了具体要求:“我观国初史书,多有谬误,冀卿为我涂正之。”就是说皇帝觉得现有的记载他们老李家开国时期活动的史书里,有些内容他不满意,要求你来修改。您当然得满口答应,顺便询问,具体哪些内容要改啊?这皇帝招手示意你凑近些,压低了声音问,你知道“玄武门之变”吧。还好还好,唐史别的内容您可能不知道,但平时在网上看过一些文章,关于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时,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夺取皇位的经历,倒还有印象,而且很为那位“史上最仁厚的隐太子(李建成死后又被追封为太子,谥‘隐’)”打抱不平。不过这种倾向您可别在面前这位皇帝跟前流露出来,毕竟这位是李世民的直系后人,人家的皇位继承权就来源于血统,您要是说大唐皇位应该是李建成的,不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吗?一拍书案,天子开骂。您吓了一跳,仔细听来,才明白皇帝不是在骂您,而是骂武德贞观朝的史官胡说八道,他伟大光明正确功盖天下德艺双馨的祖先太宗皇帝,怎么可能做出杀兄弟逼皇父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呢?据他所知,太宗李世民就是高祖李渊的嫡长子,才不是什么秦王,一开始就封了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根本没有隐太子李建成这个人!至于“玄武门之变”,历史的真相是,当弟弟的齐王李元吉嫉妒哥哥功高望重,密谋造反要入宫劫持高祖李渊,逼迫父亲废掉哥哥立自己为太子并立刻传位!皇太子李世民得知消息,带兵入宫,挫败了李元吉的阴谋,交战中再三忍让,在自己生命受威胁的时候不得已才杀掉了弟弟。经此一役,高祖李渊心灰意冷,坚决退位,自愿让太宗李世民登基接任为大唐第二位皇帝。您跪坐在殿内,默然无语地望着这位不知道是在哪个时空哪个位面的唐朝天子,心内十万头神兽奔腾。但是没办法,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为了生计,这违心的事不干也不行啊。领会了领导意图,奋笔记下皇帝给出的“标准版本”,您这位新上任的史官头目来到办公室,准备完成任务。唐朝专门负责编撰史书的“史馆”,位于皇城甚至宫城内,离皇帝上朝、宰相办公的地方都非常近,是一处院落宽敞、藏书丰富、枣树成荫、办公硬件条件很不错的官方机构。在这里上班的史官们,理论上都是学识渊博、文采斐然、有见识、有思想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所持的证件门卡在皇宫管理处有登记,可以持证出入皇宫大门,当时叫“通籍禁门”,说出去也是很有身份的象征。近几年,朝廷没组织大规模的修史活动,所以史官的人数不太多,像您这样的“史馆修撰”也就两三名。不过还有几位叫“直史馆”,类似于临时工,是一些有才华但是品级低的年轻文官,招进来干活,待遇不固定,也算是史官。您这位史官头目进馆、召集员工、点名数人头,领导和下属们相互认认脸,常规程序走完,大家解散。您摸出皇帝口授的“史书标准版”,叫今天值班的史官过来,要求他给您“拿史书来”。只见这位史官瞪大眼睛看您,再问一次您要什么。“史书啊!二十四史里的唐朝这部分,哦我记得是有两本对吧,一本叫《旧唐书》,一本叫《新唐书》……哎不对……”在您那一团糨糊的脑袋里,隐隐约约想起来,《旧唐书》好像是唐朝灭亡以后的五代时期才编撰的,《新唐书》的成书时间则更要推迟到宋朝了。那么唐朝还好端端活蹦乱跳的时候,这些史官写的都是什么?值班史官好心地为您解了围:“明公是欲观看国史?”松一口气,虽然您不明白“国史”到底是啥,还是先点头再说。值班史官进一步询问:“现在已经修成的国史超过一百卷了,明公您是要看哪一卷?还是从头到尾发奋通读一遍?”这时候您灵机一动,坚定地回答,只要看武德、贞观(也就是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两朝)的国史——估计有“隐太子李建成”相关记载的也就集中在这两朝吧。值班史官点点头,把您带到一间屋子里,推开门,只见满架满柜都堆叠着大量卷轴书啊……“国史前八十卷,起自义宁(唐开国时期),尽贞观末,皆在此处。明公请自便。”国史一百多卷,前两朝的就占了八十卷?这是成心玩您呢?您郁闷地望着这十几袋子纸书,想到要自己一卷卷抽出来,依次查找有“隐太子”“秦王”及相关字样的词句并一一改掉,这工作量一个人完成也太为难了些。没办法,把值班史官拉到一边,悄声向他叙述了皇帝交给自己的私密任务,要求协助。一听说您奉命来改史,这史官脸上顿时现出鄙夷神色。不过您的运气还不错,今天值班的这位史官甲,是性格比较随和、原则性不那么强的一位,如果换了刚烈正直的史官乙,当场给您摔脸子辞职不干出门大肆宣扬,连皇帝都一起闹得灰头土脸也大有可能。“恕某直言,”史官甲尽量语气委婉地说,“明公所奉诏敕,所涉事务过于繁杂,履职回报无望。”这意思是说您接受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你才不信呢。不就是八十卷书嘛,皇帝又没规定完成年限,一卷一卷慢慢看慢慢改呗。这史官甲就是想偷懒不干活吧!是,史官甲说,西京长安皇宫的史馆里,武德、贞观两朝国史是只有八十卷书,再加上可能还有一些抄本转送到东都洛阳的机构里收藏,这些都好说,慢慢改。可是我大唐风气开放,“国史”修成以后不禁人抄阅,这么多年下来,哪个皇亲贵戚重臣世家书香门第里没几本国朝史书,您打算把家里有书的都翻查个遍,一一涂改过来?就算您上奏天子,发动了大规模的收书改书运动,那什么,我大唐声威播散四方,那些新罗、日本、渤海、南诏、吐蕃及西域诸国的使臣到长安时,也往往要带走很多史书回国去学习借鉴,难不成要下国际通牒勒令那些国家也把唐史书全改掉······先不管这么多了。您一咬牙一跺脚,老子先着手把这座史馆里的史书改完行吗?至少先给皇帝一个交代,表示臣我有决心、有行动,而不是光拿钱不干事的废柴。值班史官甲还是没动,狐疑地看着您,问:“这么大的事,明公是否应先知会‘监修国史’的相公?”“监修国史”?这又是个啥?哼哼,您以为您这个史馆修撰头上加个“判史馆事”的衔,整个编修国史活动就由您一个人说了算?我大唐的光荣传统,修本朝史书要由至少一名宰相来统领其事,这位宰相就在自己的原职务上加一个“监修国史”的衔,算是一项兼职。平时他并不到史馆来上班,大概每个月才来一次,但是人家管着组建委任修史的人员班子、确定史书的体例规制、审阅已经写好的史书章节、指挥整个修史工作。您这个史官头目,只负责“常务”工作,大主意要宰相同志定了才算数。好吧好吧,显然您指挥不动宰相,那么只能请皇帝出面来打招呼了。万一碰上现在监修国史的宰相像魏征那样“刚直不阿”,君臣爆吵的大戏肯定会上演。所以后来皇帝们也学精了,基本上指定“监修国史”的宰相,都选择房玄龄那样听话的老实人。魏征型宰相想修史,也行,去修前面别的朝代史书,晋宋梁陈隋,对着别家皇帝跳脚骂街砸砖过瘾。话虽然这么说,皇帝打了招呼,宰相装聋作哑不干预,一般的史官里,肯定也有若干正直君子。无论是正式工“史馆修撰”,还是临时工“直史馆”,甚至包括在您手下干活的那些技术工人和勤杂人员:“楷书手”(负责抄写誊稿,当时印刷术未普及,大部分书籍都靠人手抄写)、“典书”(图书资料管理员)、“亭长”(门卫)、“掌固”(杂役)、“装潢匠”(负责整理包装书籍)、“熟纸匠”(负责处理纸卷书籍以使之保存长久),他们当中哪天出几个忠直敢谏的指着您鼻子骂一顿,您都别惊诧哦。为什么呢?唐朝的社会跟我们熟悉的后世社会不同,因为印刷术不普及,纸张也贵,普通平民人家读书是比较困难的,能阅览大量图书、跻身高级知识分子行列的,大都是世家贵族出身,本身就有家业有财产,就算辞官回家不干了,也不至于贫困冻饿。官场风气又较开明豪放,顶撞吵架天天有,因言入罪杀你全家可不多见,所以敢说话的人多。就唐朝史官而论,因为要坚持“董狐直笔”原则,而跟皇帝、宰相、宠臣、贵戚们吵架吵到青史留名的,哪一朝都有,随便拨拉出来的如朱子奢、褚遂良、刘洎、宋璟、张廷珪、刘知几、吴兢等。所以别指望您接的这个“改史”任务能在史馆里顺利推行,怎么也得斥退更换几个不听话的下属,背地里挨好些嘲讽抨击,在朝野上下把自己名声弄得很臭,很可能还会被当代文人写进笔记小说里钉在耻辱柱上当反面教材。这些先不管了。总之经过一番折腾,您终于把长安皇宫史馆里存有的八十卷前两朝国史改完了。所有“隐太子”字样全抹掉,“秦王”也全抹,改成自立国起李世民就被封为“皇太子”,相关事件记录也相应涂改完,刚刚长嘘一口气,当天值班的史官丙淡定地提醒您:“明公是否亦应修改实录?”“实录”?这又是什么?实录嘛,就是史官们撰写“国史”依据的主要材料呀。您那是什么表情?难不成您以为史官们写的“国史”内容都是自己拍脑袋瞎编出来的?又不是在网络书站更新狗血玄幻种马小说,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字的,人家史官也要依据材料取舍修撰呀。唐朝制度,“修国史”是不定期的,过个几十年时间,朝廷有钱有闲有群众呼声了,才临时给史馆加派人手,根据材料续修这段时期的“国史”。而“修实录”是基本固定的,一个皇帝挂掉,一段朝政结束,史馆就自动准备修撰已死皇帝的“实录”了;或者当朝皇帝很上心,想在活着的时候就看到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于是下令史官们编修自己在位这些年的“实录”,作为将来“修国史”的主要材料。值班史官丙施施然把您领到放“实录”的房间,门一开,一股子陈年书蠹霉烂味直冲出来。这也难怪,终唐一世,“国史”也就修了一百多卷,而“实录”呢?高祖实录,二十卷,贞观十七年七月撰毕奏上入库存;太宗实录,二部各二十卷,上部贞观十七年七月撰毕奏上入库存;下部永徽五年闰五月撰毕奏上入库存;高宗实录,四部共一百六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睿宗实录,二部共十五卷……武后实录,三部共六十八卷……玄宗实录,三部共一百六十七卷……您已经涂改过的“国史”,基本上是纪传体的史书,跟后世我们能看到的《旧唐书》《新唐书》比较像。而您现在抽一本“实录”翻开看,会发现它以编年体为主,主要按时间顺序,罗列一个皇帝在位时发生的各种大事,更像是后来的《资治通鉴》那样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
正序
倒序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2
唐朝定居指南-3
唐朝定居指南-4
唐朝定居指南-5
唐朝定居指南-6
唐朝定居指南-7
唐朝定居指南-8
唐朝定居指南-9
唐朝定居指南-1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