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定居指南-6

打手心打后背还算轻的,真遇上脾气暴躁的启蒙教师,惹恼了会当众把您的裤子下衣扒掉,手持荆条鞭棍发狠往你屁股大腿上死劲抽,抽到你两腿上到处都是血痕才过瘾。一般家长也不会为这事找上学校来闹,因为社会上普遍认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反倒是溺爱孩子护犊子才会被邻里指摘。话说某一天,某个学堂先生正在这样扒了下衣体罚学生呢,旁观有个淘气鬼偷偷拿手机拍下照片发送了,然后——然后这一幕场面被画到敦煌石窟壁上供后人观赏,直到如今笔迹仍在,那倒霉孩子就在那里被静静地鞭打了一千多年。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唐群.唐代教育研究.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您有自己的书房了!不过房里没有线装书!【中古书籍】穿越回唐朝立志要做个文化人的您,在接受启蒙教育以后,很快表现出不错的读书天赋,这让您的家长也很高兴。一咬牙一跺脚,父母决心下血本培养您读书考科举将来去做官,于是在各个方面都为您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某一天,家里通知你,专门腾出了一间清静屋子给你作为“书房”,已经布置完毕,以后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写字念书诵习典籍了。您高高兴兴地跟着仆人走到书房前,推门进去,满以为能看到书案上摆好的笔墨纸砚香炉花瓶,书架上排列整齐的大量线装书册,没准儿还有红颜知己磨墨铺纸、清秀小婢红袖添香……这种对于风雅文人生活的想象,很可能在您第一眼看到那大堆“书籍”的时候,就一下子破灭了。家里为您准备的书房里,到处放置的是一袋袋、一堆堆、一轴轴、一柱柱类似于考试卷子的东西。一踏进这地方,您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魔鬼几年,没日没夜疯狂地做模拟题的苦逼日子里。而且环顾整间房,连一本长得像您预想中的“书”那样子的东西都看不见——这不但是要考试,还是闭卷考不让抄书呢!头皮发紧要炸毛了吧?拍肩,放轻松,别妄想过度。这房间满堆的圆柱体纸卷就是唐朝的“书”啦,不信您取过一卷来展开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五经正义”等知识内容,而不是“已知XYZ”等考题。至于您所熟悉的、在所有“古装剧”里从大禹治水到溥仪退位四千多年间持续出现一成不变的那种“线装书”,在唐朝那是基本看不见的。您失望了吗?还想着轻轻开启纸匣,优雅地取出一册麻线装订的蓝皮书,矜持地翻开薄薄的泛黄的纸页,凝神诵读纸上那些从右至左竖印在朱丝栏里的墨字,嗅着满页书香,不时呷一口清茶,魂游宇内,神交古人?可惜呀,至少“翻书页”这种乐趣您在唐朝很难享受到,改成“卷书轴”比较可行。您问为什么唐朝没有“线装书”?那咱们得从头说起了。来来,书案后面有坐垫,还有可供倚靠的“凭几”,您不妨盘腿坐下来,听我慢慢讲。我国最早的书籍是什么样子呢?您肯定知道“甲骨文”吧,那些是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头上的,算是最早的汉字书。之后是“金文”,一个个铸刻着文字的青铜金属器具有了书籍的属性。差不多同时“简牍”也出现了,是用竹子或者木头削成的薄片,窄的叫“简”,宽一些的叫“牍”,文字就写在这些竹片木片上,然后用皮绳串联起来,读的时候展开,读完了卷起捆上放好。这种一卷一卷的“简牍”是南北朝造纸术大规模应用之前,我国最普遍常见的书籍。与简牍并行的还有一种“帛书”,把字写在平展吸湿的布帛上,重量比竹木要轻得多,携带方便,但是布帛也比竹木贵得多,所以只有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或图画才会做成“帛书”,日常应用性文书大部分还是写在简牍上。霹雳一声震天响,汉朝有了造纸场。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东汉蔡伦造纸,但其实蔡公公只是“改进”了造纸术,从出土文物来看,西汉武帝年间就已经有“纸”这种东西了,不过产量少、质量差、使用不普遍。后来造纸术稳定地发展进步,但旧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竹木简牍的书籍还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被轰下台鞠躬谢幕要到隋唐时代了。而且就算到了唐以后直至清朝,虽然一般性书籍都是纸质的了,但特别严肃隆重的场合,比如皇帝皇后即位、册封、下葬、祭天等,仍然还用玉或金做的简牍来写字,这也是当时人“崇古”心理的一种反映吧。竹木简以“卷轴”形式存放,是受制于材料本身“零散串联”的特性。而等大家都习惯于书籍的这种存在形式以后,虽然竹木片换成了纸张,人们仍然还是按老规矩把纸卷起来存放,这就是您穿越到唐朝以后,所能见的这些“卷轴式”书籍了。现在我们拿出一卷书来仔细看看吧。您身边的书架上,有一束束平着堆放的卷子,也有一些盛装书的布袋,袋口开着,露出五支或者十支书轴。这种专门装书的袋子叫“帙”,形容书籍多的成语“卷帙浩繁”到现在还很常用哦。露出袋口的书轴上,吊系着标签,您拈起一个标签来看,入手沉甸甸的,据说皇室藏书里有很多标签是用象牙做的呢——标签上写着“尚书正义 卷四”,这是标明这一卷书的内容和次序。因为卷轴书打开查看比较麻烦,也容易弄坏纸面,所以为了便于快速查找书籍内容,在书轴头上系签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把这卷书抽出帙袋,您看,最外面一层粘裱着布帛或硬纸,这个叫“褾”,作用类似于我们给课本包上的书皮,既能保护书籍也能装饰外观、彰显个性。书皮外沿还要连上一条丝带,用来把整卷书捆缚住,以防止纸张随便散开损坏掉。解开系带,右手捏住书皮首端,左手把书卷慢慢往左展开,一行行竖写的工整字迹依次序展现在您眼前。如果这卷纸是黄色的,那么可能纸张经过了“入潢”这道工艺,就是把纸浸入到黄檗汁液里染泡再晾干,可以有效地防止虫蛀腐朽。敦煌的唐代纸卷能经历一千多年不坏,也得益于这种工艺。此外,我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装潢”这个词,来源也是卷轴书的外观处理程序。纸卷完全展开以后,在末尾那里,您终于能看到“书轴”的全貌了。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纸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缠在这根轴杆上,收起书时以它为轴心向前卷动。普通廉价书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随便用用,稍微讲究点的,会给轴身两头另装上“轴头”,用木头雕出好看的形状,涂上油漆啥的。因为两端的“轴头”是始终突出在整卷书之外的,把它们搞得讲究些,整卷书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轴、卷、褾、带、签,这都是卷轴式书籍的组成部分。隋唐皇室藏书非常追求外表华丽精致,比如唐代“经、史、子、集”四库的藏书,“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也就是用镶嵌金宝的白色象牙做书轴,书皮连着的系带是黄色的,象牙标签染成红色。另外三库的藏书则是:“史库书:钿青牙轴,缥(青白色)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注34]把您手里这卷书仔细卷好、扎紧褾带放回帙囊里去,顺手再取一柱更厚的卷子出来吧。这次当您展开书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遇到了一位话唠的作者,这卷书的字数太多、粘在一起的纸太长了!您双臂伸展到最大程度,也没能把卷末的文字显露出来让自己看到,这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右手把卷头向内折,在无书轴的条件下把纸在手中卷起来,也就是“左手拉,右手卷”,这还挺考验技术的。另一个办法是使用“书几”或者叫“卧读书架”,这是专为读卷轴书设计的一种工具,形状有点像烛台,方座立柱上一根横木,两端各有一个圆托,圆托里侧则为短柱,柱上两个可以启闭的小铜环。若展卷读书,便可启开铜环,放入卷轴,慢慢转动,解放双手。这是精巧雅致的文房器具,也相当昂贵,普通读书人就别指望了。过长的书卷还有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你一次读不完这么多字,念到中间某处就得停下,过一段时间回来重新往下读,寻找这个“中断点”得花不少时间。想想我们现在读的这种“册页式书籍”,你可以在中断点夹一片书签,或者把书页折个角做标记,“卷轴书”可没法夹签也没法折角。总之,随着社会文化累积越来越丰富,长篇大论的文章和大部头书籍不断涌现,传统的“卷轴书”已经显示出不太适应发展变化的一些缺点。这样,唐朝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书籍形式,它们是现代“册页书”的前身,不过跟我们在电视上熟悉的那种“线装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一种叫“经折装”,样子比较像清宫电视剧里大臣们给皇帝上的“奏折”,虽然展开来也是一长条纸,但是折叠起来一面一面翻看的,页面大小固定,往里夹书签也有了可能性,封面封底可以粘裱上硬皮,存放和保护都容易。“经折装”这种形式到现在还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您走在繁华大街上,手里经常被硬塞入的小广告,或者一些产品的说明书,往往就是这种折叠免装订的印刷品。另一种叫“旋风装”,这个也分几种,技术细节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在整体上保持了“卷轴”的一长条形状,中间又粘连了很多可以单独翻动的册页。从中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的东西。一页一页单张成书的灵感来自哪里呢?现代学者大部分认为是随着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的。佛教发源地没有纸张,和尚们开始是把经文写在一种宽大的“贝多树叶”上,一张张写满字的树叶摞在一起,上下各用一块木板夹住,就成了一部经书,这种叫“梵夹装”。这种图书形式也启发了唐及以后的中国书籍,使人们认识到书籍并非只有“卷轴装”一种方式,纸张也可以像贝多树叶一样单独成页、装订成册。当时最早的单独书页也被叫作“叶子”。不过尽管说得热闹,您游目四顾,看看自己的书房,很可能连一本“经折书”“旋风书”都找不出来。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图书,特别是儒家经典,都还是传统的卷轴式,那些形状奇怪的异端书,基本全集中在佛经等宗教宣传品上。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促成了我们现代的“册页书”全面取代“卷轴书”呢?这个简单地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功劳。对啦,您可以再看看自己书房里的典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抄本。唐朝手抄书的行业特别发达,无论是官府组织的,商人书坊雇佣的还是私家写本,社会上有一大批“佣书人”“抄书手”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从侧面也反映了稳定富足的社会中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对书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抄书行业再怎么发达,依靠手抄来复制传播的书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印刷术也就悄悄地萌芽并传播开了。我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但是具体的发明时间则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稳妥的是说隋唐之交时期,从文物来看,最晚到唐高宗和武周年间就肯定已经有雕版印刷品在民间流传了。雕版印刷,版面大小固定,印出来的纸张整齐划一,一张一张地装订成“册页式”就成了既有效率又方便阅读的必然选择,这个您能理解吧。不过让唐朝穿越者比较郁闷的一件事是,虽然雕版印刷术在初唐就已经出现,但在整个唐朝近三百年,都没得到上层社会和统治者的重视。那些官员贵族的惯性思维都是“如何让手抄书更精确、更美观”,而雕版印刷出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粗陋不入流的玩意儿,只能印一些佛经、咒帖、日历等俗货,“哄骗没文化的老百姓”。一直到宋代,用雕版印刷书籍才算步入正轨,被全社会广泛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册页书”全面取代“卷轴书”。所以直到今天,如果有文物贩子要推销精品古书,也只敢说是“宋版书”,稍有常识的都不敢说那些线装翻页的册子是“唐版书”“汉版书”。无知无畏到这种程度的文化产业工作者,也只有那些不学无术的影视剧道具负责人和一些古代小说写手了。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肖占鹏编,李广欣译.唐代编辑出版史.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李明君.历代书籍装帧艺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注34:引自《唐六典》卷九《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来认识一下唐朝的文房八宝······粥?【笔墨纸砚等】继续在您的新书房里晃悠。所谓“书房”,跟纯粹的“藏书室”不一样,里面除了大量书籍以外,还要有一些能供主人阅读、写画的空间和器具,也就是桌椅书架笔墨纸砚这些,我们也要认识一下,免得闹太多笑话。您又说了,这也太看不起人了,桌椅笔墨还能不认识?别夸口,就算您是我们唐穿团的忠实老顾客,知道在唐朝“桌子、椅子”可能还不常见,能接受矮书案、低坐床这类家具,别的小文房器具您可能还真不熟悉。比如一说到“笔”吧,您大概直接就往书案上望过去,去找那种插在圆柱形“笔筒”里的几支十几支毛笔了。这个,您还真看不到,因为唐朝的“笔筒”跟您从古装剧里得来的概念相差很多,那种专门用来容纳大量毛笔竖插进去的“笔筒”,要到明清才普遍出现。唐朝人说的“笔筒”,或者叫“笔套”,是一截很短很细的长圆筒,大部分是竹子做的,里面只能塞进去一支毛笔,最多两支就挤爆了。这种东西您可以想象成现代的随身装筷筒,对里面的毛笔起到保护、保洁作用并且便于携带。您说这桌面上不是明明立着一个木刻的圆筒嘛,跟后来的笔筒长得还挺像,难道不是用来插笔的?严肃地答,不是,那个叫“诗筒”。风雅的唐朝文人们平时有了灵感佳句以后,随手在纸头上记下来,投入到这个“诗筒”里,等有时间了再来整理。您要往里面投笔,可就成处处闹笑话的伧俗村夫啦。既然没有大笔筒,唐朝的毛笔是怎么放在桌面上的呢?难道就随手一扔?那当然也不是,唐朝书案上有各种名为笔床、笔船、笔格、笔架、笔山······之类的文具,形式还是很多样化的,我们只说两种最常见,最有可能出现在您这个普通学生书案上的储笔器。一种叫“笔格”,猛一看像是交警们用来分隔马路车道的那种“栅栏”,只不过要小得多。大部分是竹木条做的,上下两三层横栏,中间开孔供插笔,两边的竖条和下脚把整座“笔格”固定住。往横栏孔里插笔的时候,记得要笔尖向上,别让柔软贵重的毫毛沾地或者被顺着流下来的水沤烂掉。另一种叫“笔山”,这个很多现代书法爱好者还在用。案头放置一座成山形的陶瓷根雕等摆件,把毛笔也是头朝上地斜搁在山坳处。这种器具晚唐已经出现,宋以后大大流传开直到今天。至于毛笔本身,倒是跟今天的模样基本相同了。现代我们说到传统的“文房四宝”,很多人都知道“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但是在唐宋,最受追捧的却是“宣笔”,即宣州(今安徽泾县)出产的毛笔。再度有请一直支持我们唐朝穿越事业,不,唐代风俗史研究考据事业的大诗人白居易出场,让他给大家介绍一下宣州的《紫毫笔》:“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毫虽轻,功甚重。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在这些“价如金贵”的宣城紫毫笔中,占据了顶尖奢侈品位置的是“诸葛笔”。据说这是一个世代把持制笔技术的大家族,东晋王羲之、唐柳公权等大书法家都曾向诸葛氏写过“求笔帖”求笔。到了宋代,“诸葛笔”更是被炒作得神乎其神,黄山谷《谢送宣城笔》诗云“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成了“有钱也买不到”的特供品呢。顺便说,看到白大诗人形容毛笔“尖如锥利如刀”,您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这可是软软的毛刷,又不是钢笔签字笔,怎么会是又尖又硬的样子?哈,其实跟我们现代人印象中那种又长又粗又蓬松的毛笔头相比,唐朝人最普遍使用的笔锋还真是比较短、比较尖和硬,因为他们“写毛笔字”的姿势跟后世差别很大。唐朝以前,由于书案矮又要求人们写字时坐直腰,大家很少把简牍和纸平铺在桌面上写字,而是左手把纸拿起来,悬空卷成一束,右手执笔,悬腕悬肘,在纸面上凌空书写,右手一边写,左手一边转动纸卷。这个姿势使得上半身没有可凭倚借力的地方,很考验臂力和腕力,笔锋短硬,活动半径小,会比较省劲些。这样写出来的字也一般很小而且端正,后来随着高足家具的普及,写字姿势的改变,笔锋加长加软,那种纵横飘逸的行草大字才更加流行开。看完了笔和笔容器,我们再来找找墨和砚台。作为一个还在读书的普通学生,您最好别指望书桌上能摆什么造型奇特、花纹繁复精致的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甚至可能连成条成块的墨锭也不给您用。市面上能买到的平价墨,往往呈粉末状或者碎片丝缕状,黑乎乎的一堆往砚台上一倒,自己磨吧。这种情况下,您不仅需要一个供研磨的硬质平面(砚台),还需要一个用来磨细颗粒的工具(砚子),否则总不能伸手指去搅墨粉弄得满手污黑吧?市面上常见的古老实用的“砚”,也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下面一片石面平板,上面一只大小形状便于抓在手里研磨的石头。没有什么刻意追求的造型,一切以便宜耐用为主。唐代是制墨技术发展很快的时期,从魏晋时出现的用漆烟、松煤制成的“墨丸”,在唐朝逐渐普及和定型。用松烟和胶汁调制而成的各种形状的固体墨锭,质量越来越精良,像祖敏、李阳冰、奚超、奚廷珪等名家制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都是上送皇室使用的贡品。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锭长11.4厘米的圆柱形墨锭,上书“松心真”三字楷书,历经一千多年都没散碎,是目前所见的最早墨锭实物。您如果用功读书,将来考上进士做了官,就不愁用不上好墨了。而那时候配合墨锭使用的砚台,当然也会更加高级精美。唐朝的高级砚台也有好多种形制,说说当时最流行的两种。一种叫“箕斗砚”。顾名思义,这种砚台的形状就像个簸箕,以长方形为主,底部倾斜,便于汇聚磨出的墨汁。据说这种砚开始时很多是取用汉魏晋古建筑,比如曹操“铜雀台”上的旧瓦片磨改加制成的。那些瓦片制造时“澄泥以绤滤过,碎胡桃油方埏埴之”[注35](用织物过滤澄清泥沙,加入核桃油反复捶揉黏土制陶),工艺十分精良,所以用这些瓦片改制的砚台(唐朝前期直接叫“砚瓦”)“贮水数日不燥”,深受喜爱。到唐中期以后,砚匠们直接采用“澄泥法”来做砚,这也是后世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的来历。另一种著名唐砚叫“辟雍砚”。“辟雍”是古代典籍里的一种特殊形制建筑,一般用作高等学校,特点是房屋外面被一道有水的环形沟渠围绕住。“辟雍砚”的样子也符合这个特点,多为陶瓷质,圆形,砚面凸起,砚面与砚壁之间形成一圈环形砚池,在砚面上磨出的墨汁就是流进砚池里储存起来的,供您写字时伸笔蘸用。这种砚从南北朝到初唐时很盛行,因为“辟雍”是全国最高等的学府,那么这种砚除了实用价值以外,还含有祝愿使用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考进大学做官的心意。有了砚台,有了墨,也不能干磨啊,磨墨的时候还得往砚台上加水才行。普通人家没钱瞎讲究,用只缺口饭碗盛半碗水放桌面上供磨墨用,也能过活。如果是手里稍有几个钱的文人想追究点情调,唐朝市面上各种等级档次的“水盂、水注”也是花样繁多。“水盂”其实就是陶瓷小水罐,常见的口径一般在3厘米左右,高在6厘米以下,褐色釉和绿色釉是主流,一般都有扁圆的大肚子和收口或细脖子,有梅瓣、葵瓣、石榴、圆筒等多种式样,以彩条、散点、彩斑、草叶等纹彩装饰。“水注”跟水盂的样子相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有引水用的“流”,是往砚台里倒水的陶瓷杯壶,可以做成龙、凤、狮、虎、象、鸭、狗等多种形状。既然讲究了,那就成行成套吧。如果书桌上有口小腹大的陶瓷水盂,那么可能还有另一种陶瓷水器,是口大肚子小的碗状物,这是唐朝刚开始出现的新时尚“笔洗”。写完今天的功课,把毛笔伸进“笔洗”的水里涮一涮,把墨洗掉,有利于保护笔锋,唐朝的文人们很流行这种做法,刚才出过场的白居易就有“每一诗成,辄洗其笔”的习惯。唐朝的笔洗大多是算珠形,青釉装饰有彩斑、花卉、联珠等纹饰,其规格口径从8厘米到30厘米以上的都有。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桌上这些陶瓷罐的形状——口小肚子大的是用来往砚里倒水研墨的,口大肚子小的是用来洗笔的,可别弄混了又惹人笑话。以上说的这几样都是用来侍候笔墨砚的,下面来说您书房里的纸。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纸在唐朝可不是什么便宜的能随便糟践的东西,在大多数人家看来,供孩子读书的全部花费里,“买纸”占了很大比重。普通的一百张白纸就要卖60文钱(相当于现代的60元人民币),更精良的“硬黄纸”可能一张就要3文钱呢!晚唐时传说中名妓薛涛用花草染色制出的彩色笺纸,以及当时的“宣纸”非常有名,这些不易得到的名贵纸就先不说了。唐朝市面上常见的纸张,主要是麻、藤、楮三种原料制成的,著名产地有益州(现在的四川)、扬州、剡溪等。这些纸张买来送进您书房的时候,一般会裁成大小基本一致的长方形,摞成一沓放在案头或书架上,您写字的时候也是一张一张地取用和书写。如果您文思如泉涌,一口气写了长篇大论十几页的文章,然后想送给别人看,散着送一沓纸过去也行,但更正式恭敬的做法是把这一张张纸粘连起来,做成我们上面说过的“卷子”,再好好装潢一下外表,拿出去才比较像样子。写太长文章还有个麻烦之处是写好的纸张散放在桌面上,容易被风吹走或者卷乱什么的,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文具——“镇纸”。唐朝已经出现了这种东西,有用铜铁等金属做的,像一对带把手的大长尺子;也有用陶瓷做的,大多是动物造型,即在一矩形、方形和圆形的瓷板上,或立或蹲或卧一只动物,如瑞兽、狮、象、虎、马、羊、狗、蛙、鸡等;也有因势将动物底部做成平底的,如龟形镇。唐人爱狮,最为常见的是狮形镇,以蹲狮卧狮为多。好了,笔墨纸砚及其附属文具基本全了,您就好好地在自己书房里用心攻读典籍准备考试做官吧。学而优则仕,等您十年寒窗一举成名,我们再来给您介绍步入官场之后,即将面临的其他考验。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罗平章.唐代书艺与长沙窑文具说略.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5)朱国伟.唐代器用赋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扬之水.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注35:引自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学而优则仕,当官上朝啦八抬大轿太娘炮,骑马才是高官范儿【交通工具】晨星隐没,雄鸡报晓,日出前幽暗混沌的长安城大街上,一对红灯笼摇摇晃晃。家丁们吆喝着“肃静回避”“老爷上朝”向皇宫方向走去,跟在他们身后的是几个身强力壮的轿夫,肩抬手提簇拥着一顶四面围合、有顶有帘的竖长官轿,迈着稳健的步伐在大街上行走。已经做了官的您,坐在轿子里的木椅上,随着平缓摇动的节奏前仰后合、闭眼打盹······您预想中穿越到唐朝的上朝过程,是不是这样的呢?真不好意思,恐怕又要让您失望了。在历史上的大唐,无论您是文臣还是武将,如果坐这种人力抬扛的交通工具出门,路上遇到同僚朋友,人家八成会赶紧凑过来问问您身体还好吧?真是的,又没老到七八十岁动不了,也没瘦弱或肥胖到畸形变态,没病骨支离憔悴不堪,怎么不骑马呀?这是成心做南朝文士状装柔弱扮清高吧?不惹人议论嘲讽才怪。作为一个年龄适中、健康良好的贵族男子,“骑马出行”是您日常生活中的第一选择。唐朝人骑马的风气盛行到了什么程度呢?即使在最隆重的国家大典如郊祀祭天上,按礼制,皇帝要乘坐最豪华最高级的名车劳斯莱斯……不,乘马拉人抬的“辂”去行礼,但到了唐玄宗时期,三郎陛下在参加仪式的路上勉强坐车里摇晃了一路,实在气闷得受不了,行完礼回来还是改骑御马跑回来了,从此各式各等金装银裹的豪车都只作为摆设跟在出行队伍里空晃悠。皇帝带头这么干,您也就放下那些无谓的担忧和借口吧。什么骑马会导致罗圈腿;骑得时间长了,腰酸腿疼受不了;马会乱跑乱跳把人掀下来;露天骑行风吹日晒雨淋损伤肌肤······哪有这么娇气得像妇人似的官员!废话少说,快去练骑术,把自己晒得又黑又壮、筋骨结实,再配上一袭华丽的圆领缺胯袍,头裹黑布巾,脚穿黑靴子,腰间束带上挂一把长刀,骑在高大神骏的突厥马上,这才是典型的唐朝高富帅形象呢!在《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里,我们曾经介绍过不少唐朝人爱养的宠物,但就没说到那一种风行全国、人人追捧、最能代表当时审美取向和整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动物——马。趁这机会,我们来补上这一课吧。大家都知道,我天朝自古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比起北方草原和西部沙漠绿洲地带,养马、骑马的传统早年并不盛行。南北朝以前,骑马也不算什么上流社会推崇的活动,当时贵族出行还是以坐车为主。那时候社会上比较常见的马,也以东亚地区原产的蒙古马、西南山地马等为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矮小粗壮,负重和耐力强,吃苦耐劳,适合作为干体力活的家畜,相对来说好养活。“五胡乱华”之后,民族和文化大交流,我国西北地区率先发明了马镫并在全世界迅速传播,使“骑马”这一活动方式的舒适性和效率都大大提高。马匹种类也引入了多种新鲜血液来杂交改良,到了唐朝,最受贵族们青睐的要属从西北地区引入的“突厥马”了。为什么呢?您走到大街上,比一比富贵郎君们的胯下坐骑和旁边用来拉车负重的杂役马,就知道原因了。“突厥马”普遍身材高大、脖颈纤细、四肢修长,用唐朝第一爱马名家太宗李世民的话说:“骨大筋粗,鬣高臆阔,眼如悬镜,头若侧砖,腿像鹿而差圆,颈比凤而增细,后桥之下,促骨起而成峰,侧鞯之间,长肋密而如辫,耳根纤锐,杉竹难方,尾本高粗,掘砖非拟,腹平肷小,自劲驱驰之方,鼻大喘疏,不乏往来之气。”[注36]太宗陛下转了这么多文,其实就一句话:突厥马最拉风!骑突厥马上街的都是土豪!不,权贵!他自己当然可以这么说了,人家的第一大嗜好就是收集宝马。在他名传后世的收藏品中,突厥马占了大部分比重,著名的“昭陵六骏”被后世史学家认为至少有四匹是突厥马,像“什伐赤”“特勤骠”“飒露紫”的名字都直接来源突厥语音译,而“青骓”“拳毛騧”“白蹄乌”也被认为有汉语与突厥语的双关含义。李世民喜欢给自己收藏的马起华丽的名字。晚年他曾经从一批进贡的突厥马中精选了“十骥”,分别起名叫:腾霜白、皎雪骢、凝露骢、悬光骢、决波騟、飞霞骠、发电赤、流星騧、翔麟紫、奔虹赤。另外,他还有一匹在战场上牺牲的坐骑“黄骢骠”,他的重孙玄宗李隆基的坐骑“照夜白”,都是唐朝皇室的著名御马。为了让您这个现代穿越者了解得更直观些,再多说几句。您知道20世纪以来全世界最有名最昂贵的“英国纯血马”吧?据说这些纯血马的祖先是被带到英国的“阿拉伯马”,而7世纪“突厥马”的祖先之一也是阿拉伯马。所以您要想亲眼看看唐朝人的高级坐骑长得啥样,不妨打开电视机,关注一下奥运会专门为欧美有钱人过金牌瘾而设置的那些马术项目——当然,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和西方专业养马人的反复选育,电视机里的那些马应该比唐朝“突厥马”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李世民陛下和马术俱乐部成员们不会告诉您的是,虽然这些高大漂亮的马外表神骏、爆发力强、冲刺速度快,有一些还有温和亲人的脾性和不错的耐力,但它们也有很大缺点,就是普遍娇气、容易染病、受不了艰苦条件、很不好饲养。总之,突厥马是唐朝贵族们挣面子的好伙伴,却不是劳动人民的好帮手。您这就问了,哥要骑马出门的话,应该上哪儿去弄这玩意儿?呃,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里都有“骡马行”,要买普通坐骑,可以去那里逛逛。但您别指望那些一般店铺里会天天有什么宝马神驹等着买主。培育一匹良马要花不少心血和钱财,真正富贵人家会自己养马,或者通过非公开渠道去弄“官马”。买马、养马、育马是唐朝官府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李渊父子建唐的时候,搜光家底再加上向突厥人死乞白赖弄来的战马,一共也只有可怜的五千匹,后来打下陇右(今陕西西北至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了官营的大牧场,苦心经营驯养四十几年,朝廷能控制的官马超过了七十万匹,这也成为唐军横扫天下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唐朝的鼎盛时期,马匹数量一直保持在这个级数上,这也导致马的价格比较低,基本上用一匹绢就能换一匹普通的马。所以您如果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做官,找找熟人拉拉关系,弄几匹不错的官马来给自己骑着上朝上班还是不太困难的。当然,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那些宝马神驹,平常官员不用惦记,那都是要送进皇家“六闲”(六处宫廷马厩)里去给皇室骑用的,最不济也会被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权相瓜分。官马都会打上各种不同的烙印,让人一看就知道来历和归属,“偷马”的念头也不用动了。您弄了一匹品相不错的突厥马,这就打算骑着出门上朝了吗?等等,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先做好。首先是马本身,要精心饲养,给上点麦子豆子一类的好料,别舍不得花钱,这样才能把马养得膘肥体壮。唐朝人的审美观有一致性,喜欢肥女也喜欢肥马。您骑一匹大腿粗壮、屁股滚圆的健马出门,人人都羡慕,骑瘦马就是故意搞怪扮丑博眼球了。马要洗刷干净,把马鬃修剪整齐,梳成三个辫子,这叫“三花马”,也是从突厥那边传来的时尚风气。马尾也要梳齐圈起来缚紧。特别是用来打马球的乘马,鬃尾更是必须收拾得利索整齐,否则纠缠在一起太容易出意外。好马还得配上一副好鞍才像样,在唐朝,需要配齐的马具可还不只“鞍”。我们从马头开始说。为了控制马匹行走,您需要先配一副“笼头”或叫“络头”,简单地说就是往马嘴上套一组带子,从嘴边引出两条缰绳来给您骑乘时握在手里,用来勒紧或放松。跟这组带子相配的还有一根直棍,两端有环,可以套进马嘴两边带子里,让马咬住来禁止它嘶叫,这个棍状物汉朝叫“衔”,唐朝人叫“镳”。这是基本的形制,为了显示您家有钱,您可以用贵重的材料(如犀牛角)来做“镳”,还可以在几条带子上嵌入一朵朵小金花,在马的额前、鼻端、两颊上部位置各悬一片金杏叶。这种华丽的配饰叫“闹装”,朝廷曾经规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准这么炫耀。接下来是马背装置。一个好消息是,唐朝的马鞍已经基本演变成今人熟悉的模样:前端翘起,后翘倾斜,便于骑手骗腿上马,也便于骑手卡坐在鞍中不容易前后滑下来。大部分马鞍是木胎的,外面用各种材质装饰。唐朝出现过银装鞍、鍮石(黄铜)装鞍、乌漆装鞍、宝钿金装鞍(金鞍外镶各种细小宝石)等。马鞍并不是直接套在马背上的。为了减少马匹皮肤与硬物摩擦出血感染的概率,鞍下至少要垫一层褥子,也就是“鞯”。这个一般是毡子做的,更华丽些可以用兽皮做,比如李世民陛下就曾经给自己的近身卫队配备了“虎皮鞯”的制式装备,呼啦啦一大群跑出来十分威风。如果您是在下雨下雪天出门,为了防止路上的泥水溅脏衣服,还可以在“鞯”下面再垫一层“障泥”。这东西一般比较宽大,垂到马腹,讲究用锦来做,李白写过“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为了固定鞍鞯,要向马胸、腹、屁股引出带子加以系结,这些系带也各有专门名词称呼,就不一一介绍了哈。带子上各部分也经常悬挂金属杏叶作为装饰,“杏叶”在唐代是一个统称,其实这金属片的形状很多,有卷草、宝相花、鸾鸟、鸳鸯、麒麟、狮子等,质地则有铜、银、鎏金、玻璃宝石镶嵌的。要置办全这样一套马具,花费的钱说不定比买马还多。不过也有好消息,后世很多人知道的“蹄铁”,也就是给马蹄套上铁掌,据说在唐朝还没出现,这笔钱您可以省掉。反过来说,您可以穿越过去以后在唐朝率先发明出“铁掌”,毕竟这种装备对于保护马匹、提高使用效率是很有好处的。郎君您的出行工具这算准备全了,晨交五鼓,坊门开启,叫个家奴牵马,这就去上朝吧。呃,您问您走了以后,如果家里的夫人也想出门,该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好说好说,如果家里不止一匹马,那女眷娘子们也依样另准备一套马具,跟男人一样,骑马出门,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当然如果是“知礼守法”的大家族,不愿意让路人看见高贵娘子的脸容身形,可以另外准备一套“幂篱”,也就是斗笠形帽子边沿垂一圈黑色长纱,戴上以后把脸和身体一起笼在里面。不过这玩意儿只在唐初流行,高宗以后娘子们嫌麻烦,纷纷不戴了,光天化日之下招摇过市,法不责众,也拿她们没办法。骑马毕竟容易累,唐朝女性出门,还有另一种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牛车。对啦,不是马车、骡车,而是牛车。为什么呢?大概因为牛的力气大、走路慢、拉车稳当吧。弄一头毛色鲜亮的壮牛,套上辕驾上车,车身两边各有一个硕大的圆形木轮——注意,唐朝街面上可没有四轮车,因为我国古代一直没能解决四轮车的转向技术,直到清朝,无论多豪华的实用车都只有两个大轮子,坐上去颠簸得要命。也因为只有两个车轮,车厢就不会太大。门朝前开,娘子们被扶着从前门钻进车厢。里面可没有让她们能垂腿坐的地方,车厢底板是全平的,她们只能盘着腿坐在褥垫上,有的车厢连左右窗户都没有,光线昏暗,空气憋闷。再加上牛拉车慢慢腾腾、没硬化的路面坑坑洼洼,在唐朝坐车实在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所以脾气急点儿的女性都干脆骑马去了。如果实在是不能骑马(比如怀孕了)也不愿意坐车,那么还有一种可选择的工具,不算流行,也时不时能见到,那就是用人力抬的——当时一般还不叫“轿子”哈,多数是叫“肩舆”“步辇”“腰舆”“檐子”。唐朝这种人力抬的乘坐具,大部分也跟后世的“八抬大轿”长得差很多,因为它是四面透风不加挡板或者挡板很低的。有兴趣的客人可以在网上搜一搜著名的《步辇图》,或者拿过《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这本书来看看封面,图里太宗李世民坐着的东西就是唐朝最常见的人力坐具。就因为它四面不挡随便路人看,女性坐这东西出门上街还曾经被认为是“过为轻率,深失礼容”[注37],被精神文明办下令禁止过,后果当然是禁止不了。跟骑马坐牛车相比,坐人力抬的工具是最稳当、最舒服的,所以这个东西在老弱病残孕人群间挺受欢迎的。至于后世那种封闭式的“轿子”,在唐朝倒也不是完全没出现过,但极其罕见,似乎只是皇后公主这一级别的女性才能用的高级乘具,而且样子也是横扁的长方体而非竖长形,整体像是一座小屋子被原样做成了移动体,还保留着飞檐屋顶、直棂窗等元素。老实说,您要指望在街上看见一具比较像“八抬大轿”的东西,可能性很小。牛车、辇舆这类交通工具,唐朝男人坐不坐呢?应该说也坐,在长途旅行时、病弱疲累时、想显示自己清高悠闲的风度时、玩复古范儿的Cosplay时……不过当时整个社会崇尚的还是健康豪迈的阳刚气质,所以总的来说,从皇帝到宰相到文人学士,能骑马时大家还是更愿意骑马。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北宋,那种古装剧里“武官骑马,文官坐轿”的现象,要到南宋以后才出现,客人您穿越之前记得认准朝代哟。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注36:此段文字引自《玉海》卷一四九,《唐会要》卷七二亦收入此文,但错讹字较多,吴玉贵先生据《玉海》勘误。注37:引自《旧唐书·舆服志》:“百官家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比来多著帷帽,遂弃幂篱,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仿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皇帝上朝不戴冕,宫廷劲吹休闲风【朝会服装】继续我们的穿越上朝之旅。当您骑着马来到皇宫门前,在指定地点下马后,跟一群同样等着上朝的官员同事们会合。天还没大亮,光线朦胧幽暗,一时不大容易看清人脸,借此机会,建议您先认真打量打量同僚们的穿着,对照您自己,有没有穿错上朝的衣服行头。为什么要谨慎小心到如此程度?因为官员上朝的衣装也是礼仪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唐朝(以及所有朝代甚至包括现代)对于“不同场合要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规定,穿错穿乱了小则受人嘲笑,闹大了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呢!您说啥?知道“上朝”是最严肃隆重的一种仪式,所以把家中衣柜里最烦琐正式的衣服翻出来穿上不就得了?想得美,您以为“上朝”只是“一种”仪式?我国大部分古代王朝的“朝会”都至少分成常朝、朔望(每月初一、十五)朝、至正(冬至、元旦)朝三种,如果再加上经常跟朝会一起举行的各种活动,比如祭天地、祭海岳、祭社稷、祭百神、祭战败死鬼······临轩册命(站在正殿屋檐下封拜王公重臣)、接见外国外地使者、检阅军队、过各种节日等,类型没上百也有三五十种,而各种朝会活动要求穿着的礼服衣饰往往也各不相同。这些都明文记载在当时的礼仪资料里,由“三省六部”之一的“礼部”统一掌握和考核。您说从礼部搞一份“穿衣指南”,对照着每天换衣服就行?想得太简单了,那些白纸黑字的记载是“明规则”,当时社会上官场里还有另一种流行的“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地都不按官方规定穿衣服,而统一穿成另一种形式。带头这么干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皇帝陛下。我们先说皇帝上朝都穿啥吧。在现代电视频道播放的“古装剧”里,除了清朝服装比较特殊以外,其他任何朝代,无论是什么日子,只要一说“上朝”,皇帝大都是一身黄不啦唧、宽袍大袖的亮闪闪廉价化纤衣料,头上顶个“冕”,也就是前后都有垂珠流苏的高冠,往大殿高位上一坐,开始听台阶下奸臣和忠臣吵架。这一幕,至少在唐朝,您其实是不可能看见的。为什么呢?因为唐朝皇帝的十四种礼服里,根本没有“黄袍+冕”这种组合。哪位天子敢穿成这样出来见人,打个比方,就好像现代国家领导人头上顶个英式高礼帽,上身穿件圆领花T恤,下面套条牛仔大裤衩,脚上再来一双塑料拖鞋,真能把人给活活笑死。“黄袍”和“冕”这两种穿戴,唐朝皇帝确实都往身上招呼过,但它们属于不同的系统,不应该同时出现。简单地说,“冕”是属于正式礼服体系的。“黄袍”是常服休闲装。就连“冕”这种冠帽本身,也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大家可能觉得“冕”就是一种束在头顶上的长方形硬板,前后都有垂珠串(叫“旒”),但其实礼仪制度里等级最高的“大裘冕”,却是前后都没垂串的一块光秃秃板子。而其他几种:衮冕、鷩冕、毳冕、冕、玄冕,板子前面垂的珠串分别有十二旒、八旒、七旒、六旒、五旒,礼制规定穿戴的场合都各不相同,坑爹吧?可是,冠冕的变化还是这些礼服里最容易弄懂的部分呢,因为它们的差别也就是垂旒数量不同,别的都大致一样:冕板的表面是黑色,里面是浅红色,用一支饰金的玉簪穿过去固定在里面发髻上。另有一组带子(缨)从冠上穿出来,系在下巴下面打个结,同样起固定作用。还有一组耳塞(黈纩)垂下来挡在耳洞旁边,防备大臣进谏时吼得太大声把皇帝震聋……呃,这是说笑话,其实这是和“垂旒”一起提醒皇帝“别看得太清楚,别听得太明白”,因为“水至清则无鱼”,做天子的最好“无为而治”。皇帝配着这几种“冕”而穿的礼服,在您这个外行看来,可以概括为:黑色大袖外袍,红黄色系下裙,有些地方露出白色的中衣。外袍和下裙上都有繁复华丽的花纹装饰,另外还有一大堆配饰如剑、佩、绶、鞶带、大带、蔽膝等,就不详细说了。跟冕服配套的鞋子叫“舄”,可以理解为一种浅帮的重木底鞋,跟唐人平时常穿的靴子不同。理论上,皇帝祀天地、登基、祭太庙、举行成年礼、纳皇后、元旦(农历新年)受朝贺、册拜王公、祭海岳、祭社稷、飨先农、祭百神都应该穿各种冕服,不过实际上嘛······实际上,大裘冕、鷩冕、毳冕、冕、玄冕这几种,唐朝皇帝基本上谁都没穿过,做出来纯粹当摆设的。只有垂十二旒的“衮冕”他们还真正穿一穿,每年就折腾一次,元旦朝会这天应观众要求穿出来晒一下。您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这些礼服实在太烦琐笨重不方便行动了,还全都是贵重好料子做的,全套十大几件,怎么也得有个几十斤重,穿戴上就是活受罪。所以当时御用画家们给皇帝画的“标准像”上,如果皇帝正穿着“衮冕”,那他的姿势准是——双臂伸开,一左一右两个内侍扶架着,一松手就被压倒在地状。除了元旦晒冕服,还有一个每年一度的重要大朝会,冬至。这天皇帝要晒另一套高端礼服——通天冠服。通天冠,怎么形容这种帽子呢?您可以想象一下现代古装剧里诸葛亮常戴的那顶冠帽,硬硬的,向后方斜上翘卷起,帽尾略舒展开,面上有一道道竖棱(梁)。唐朝皇帝戴的“通天冠”总的来说也是这样,通体呈黑色,更高更多梁,前面有金色山形装饰,也是用簪子穿过发髻和冠帽固定,另有缨带系在下巴下面。跟通天冠配套穿的礼服,就不是黑色外袍了,而以红色为主,绛纱外袍,红罗裙裳,绛纱蔽膝,黑舄鞋子。另外还有一堆中衣内衣配饰等。也是按书面规定,皇帝“冬至受朝贺、祭礼回来、跟群臣一起宴乐、行养老礼”都要穿戴通天冠服,但事实上大多时候皇帝肯在“冬至受朝贺”这一天委屈自己套一次这衣服就不错。除了冕服和通天冠服,皇帝的礼服还有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等种种名目,您还想听下去吗?不了?那就知道一下算了。说了这么多,您问皇帝平时上朝到底穿什么?呃,这又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别打了别打了,挺疼的。这也不怨我啊,唐朝皇帝一个比一个追求个性,本来上面这些按周礼复古出来的传统礼服就够繁复多样了,他们居然还不满意,以各种理由罢穿。第一个开歪风带坏头的就是太宗李世民陛下,他是青少年时代成天骑在马上疯跑,自由惯了,看那些配件一堆的宽袍大袖长裙子怎么都不顺眼,于是找借口自制了一种“翼善冠”,是一种不太大的硬质帽子,戴着比较方便,往头上一套固定住就行。戴这种冠,穿一套白练布裙襦,他陛下就这么上朝,连元旦、冬至,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都这样一身素白地混过去,冕服和通天冠服全部拒穿。平时的日常朝会呢?他还是戴“翼善冠”,但是有时候连“白练裙襦”都嫌麻烦(“裙襦”还是长衣拖地的中原古制衣服),人家要穿便于骑马的背心马甲长裤,当时叫“袴褶”。“袴褶”是南北朝大动乱时期流行起来的一种武官服装,到唐初,尚武风气还是很浓,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很喜欢穿这种利索合体的束腰背心+肥腿长裤,所以官府也把它定为礼服,上朝的时候皇帝和文武大臣都可以穿戴。不过几十上百年以后,天下承平日久,“袴褶”渐渐不流行了。于是到了唐玄宗时期,三郎陛下恢复了元旦朝会穿衮冕服、冬至朝会穿通天冠服的规定。除此之外,他还是一身幞头圆领袍的常服来出席其他朝会,于是您所习惯的“黄袍上朝”终于出现啦,因为天子的常服是以赭黄袍为主的。这十四五种皇帝的礼服常服,已经看得您眼晕了吗?别啊,下面还要说大臣们的衣服呢。您知道大臣们光礼服就有多少种吗?深吸口气,告诉您——二十一种。搭把手,您赶紧起来。别跑啊,客人您要是实在不愿意听我把这二十一种礼服一一念叨一遍,咱们就长话短说,只挑跟“上朝”有关的随便讲讲。作为唐朝的大臣,您决定今天朝会打扮的标准是:跟着领导风格走!如果是冬至、元旦这样的大朝会或者大祭祀,您所侍奉的这位天子会穿衮冕服、通天冠服或其他正式礼服,那么您也至少穿上正式“朝服”吧。大臣们无论几品,正式的“朝服”全都是红色外袍,黑领,黑袖边,白色裙裳。五品以上配饰比较多,六、七、八、九品依品级减少剑、佩、绶、簪等。总之如果大家都穿朝服,宫殿里就到处红彤彤一片,看着倒是挺喜庆的。如果您是在李世民陛下手下打工,今天这种朝会他一般都只戴“翼善冠”,穿“袴褶”,那您也紧跟天子的运动风格,戴上他特意赐给大臣的“进德冠”,自己也弄一身利落合体的背心束腰长裤装。至于您能穿的“袴褶”的颜色,朝廷也有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大官穿紫色,四品和五品官员穿红色,六品和七品官员穿绿色,八品和九品官员穿深碧色。衣料等级也要随品级而变化。如果您穿越过去的时代更晚些,到了玄宗以后了,那么皇帝上朝裹幞头穿圆领袍,一身休闲装,您这个当下属的最好也别穿得太严肃隆重。跟皇帝一样,头上裹条黑纱布巾,身穿圆领袍,腰束革带,脚穿靴子。当然,您穿的袍子颜色可千万不能跟皇帝一样,否则真有掉脑袋的危险。事实上,唐朝皇帝常服衣袍的专用颜色“赭黄”,是一种接近橙色、赤色的黄,跟后世大家熟悉的“明黄”并不一样,要深很多。而且在唐朝前期,也并不禁止臣民百姓们穿黄色衣服,甚至还规定过“六品以上官员服色用黄”,以及“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服色用黄白”,只不过后两种黄都是色调偏冷淡的柠檬黄之类。禁止臣民穿黄色是后来的事了。百官的常服衣料和颜色,从唐建国的武德年间就做了明确规定:三品以上高官王公,可以穿大团花的绫罗紫袍,束金玉饰腰带;四品和五品官员,可以穿小团花的绫罗红袍;六品官员,穿丝布交梭双绫黄袍,七品穿绿袍,束银饰犀带;八品和九品穿青袍,用黄铜带。所以如果大家都是穿常服上朝,殿堂内外会五颜六色、花团锦簇、热闹非凡。我劝您“随大流”跟大家穿同一类衣服上朝,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朝服”以及其他类型的礼服,具有特别严肃重要的意义。如果某天朝会别人都穿着休闲常服,就您自己一身绛纱公服地出现,别人一看,很可能赶紧躲得您远远的,窃窃私语议论:“某公今日是要弹劾同僚,还是想死谏圣上?”那些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的各类“御史”,在朝堂上进行批评告发时,确实都会穿上他们特殊的礼服衣冠,叫作“法冠”或“獬豸冠”。“獬豸”是我国古代传说里的一种独角兽,有能分辨正邪的特异功能,发现奸邪人物,就用角把他顶倒吃掉,是公正的象征。即使不是御史,别的大臣在穿常朝日忽然穿着严肃端正的礼服上朝,往往也表示他有令人不愉快的话要说,皇帝看见都会虎躯一振正襟危坐,做好挨骂挨谏的心理准备。说了半天,忽然发现还忘了一件上朝必备的重要工具——笏板。无论您穿什么衣服上朝,手里拿一个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的笏板都是必不可少的。上朝要奏给皇帝听的事项,可以把大纲先写在笏上,省得自己到时候一紧张一激动忘了要说啥。朝会时听了皇帝的指示,也可以把要点记在笏上,回去再慢慢整理。本来“笏板”也就起一个记事本和礼仪道具的作用,不过在我大唐,热血男儿到处都是,笏板也被开发出了新用途。比如说,忠臣到叛贼军中,谈着谈着义愤填膺,劈手夺过旁边叛军官员手中的笏板,冲上去死劲敲打叛贼头领,差点没把人直接打死······[注38]总之,唐朝皇帝大部分时候上朝是不戴冕的,唐朝大臣那多达二十几种的礼服(包括祭朝、朝服、公服)也经常是都不穿的,大家都一身休闲装(常服)上班办公,节能环保方便舒服,十分符合先进思潮。在这一点上,您选择穿越到唐朝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李怡.唐代文官服饰文化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注38:《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八:翌日,(朱)泚召(段)秀实计事……秀实戎服与休并语,至僭位,勃然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可磔万段,我岂从汝反邪!”遂击之。泚举臂捍笏,中颡,流血衊面,匍匐走。贼众未敢动,而海宾等无至者。秀实大呼曰:“我不同反,胡不杀我!”遂遇害,年六十五。上朝不必“三跪九叩”,要表忠心请原地跳舞【朝会礼仪】当您成功穿越到唐朝以后,面临的主要困难,除了语言不通以外,就是礼节方面的无知懵懂了。我们现代比较平等宽松的生活氛围,是经过多少代人努力斗争才争取来的,古代可是等级森严、繁文缛节相当多。一个所谓“有教养的士人”,青少年时代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得用来学习和遵循各种礼法规矩,走出家门进行社会交往时才不会被人笑话或者遭遇更惨痛的后果。您这个直接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异星人,要想平安度过最初几个月适应期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说,每天早上起床以后,您被奴仆督促着要去父母房里问安,进门以后怎么做呢?站在当地一伸手说:“爸妈给我今天的零花钱。”——小心快闪!看您那脾气暴躁的老爷子,随手抓起身边个什么东西就丢过来砸您了:“谁家畜牲如此无礼!拉出去打!”可怜见的,给您揉揉头上的肿包,这就是没有下跪磕头习惯的后果啊······您说您接受教训了,以后见人就磕头?那也不行,乱磕一气同样会闹笑话。譬如说您穿越成的这位是个官员,一大早跑进皇宫去上朝了吧。您觉得上朝的时候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礼节,大家一起对着皇帝三跪九叩是吗?那咱们就来看看。负责指挥行礼的官员一声号令,殿内殿外的上朝官员同时双膝跪倒,您“咚、咚、咚”地连磕三个响头,直起身来,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头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头看看?前后左右一大群官员已经不围观皇帝,改来围观您这个奇异生物了。还有几个急赤白脸拿着朝笏走出队伍仿佛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弹劾您“乱朝”的御史。上面的御座上,被您抢了风头的皇帝也是脸色铁青,可能已经有皇家卫士走过来要拎着您脖子丢出殿外,顺便罚扣一个月工资······所以说,想当然是不行的,轻信那些不严谨的古装电视剧和小说更会害死人。今天我就来跟您说说唐朝人最经常用到的一些身体性礼仪吧。还从一大早起床说起。古代讲究“晨昏定省”,也就是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早晨和晚上您都要去向父母问安。到了父母居室的门外,先隔着门问一声可不可以进去,或者让侍候的奴仆转达,得到允许以后,才能进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
正序
倒序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2
唐朝定居指南-3
唐朝定居指南-4
唐朝定居指南-5
唐朝定居指南-6
唐朝定居指南-7
唐朝定居指南-8
唐朝定居指南-9
唐朝定居指南-1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唐朝定居指南
唐朝定居指南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