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11

“宁小燕的自杀反映出加强青少年学生人生观的思想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反映出在深入地关心、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方面,我们还应做很多过细的工作。”这个结论当然是正确的,然而太简单了。一切关心祖国前途、民族未来的教育工作者都有理由发问:作为一位“平时显得懂事、自重”、“在学校期间,遵守纪律、好学,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较好,被选为班上宣传班委、通讯员和学校广播组播音员”(引自区教育局“情况简报”)的好学生,她的“人生观缺陷”、“消极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她的自杀,除了她本人的原因以外,我们的教育该负什么责任呢?宁小燕临死前,给友人写信说:“我并不希望自己就这么悄悄地告别人世,但我太累、太疲惫了,我没有勇气留下来,也没有勇气和毅力继续前进。”一位曾经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春少女,一位由我们的教育一手培养起来的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竟然“没有勇气和毅力继续前进”而选择了死亡,而且我们的教育者居然对此毫无察觉,直到她死后才震惊不己──这,难道不令人感到一种德育的危机吗?不仅仅是为了解开宁小燕留下的人生方程式,更是为了更多的虽然没有自杀却同样感到“太累、太疲惫”的青少年学生,我对我们现在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这些调查也许不够全面,这些思考也许还相当肤浅,但我愿把它献给所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者,让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我们的德育已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曾经是朵“小红花”当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宁小燕还是一个上小学的小姑娘。然而,她却已有了一个响铛铛的“官衔”──“小雷锋队”的“女司令”。看见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扫帚、见缝插针地铲杂草,有时候为了争着送一个迷路的儿童回家小伙伴们竟然吵得热火朝天,一向好胜又机灵的她,不动声色地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了一行字:“小雷锋队”即将成立,愿参加者迅速报名。宁小燕。当天便有二十多位同学集结到她的“麾下”。“好,从今天起我们小雷锋队就算成立了。那么──”宁小燕似乎是在征求大家的意见,“谁来当司令呢?”不叫“队长”,而叫“司令”。在大人看来是很可笑的。但在孩子们看来,“司令”更气派。“当然是你啦!”众人异口同声。看着这些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小男子汉”们和平日叽叽喳喳的女同学这样甘心情愿地听从自己的命令和调遗。宁小燕自豪极了。宁小燕把“小雷锋队”又分成四个小分队,每分队固定“承包”学校附近的两家慰问户。于是,每周星期六放学后,“小雷锋们便来到孤寡老人家或儿女均在外地的军属家里,劈柴挑水、买粮送煤、扫地洗衣……完成任务后各路人马纷纷回校集合,由小队长向“女司令”汇报慰问情况、大家的表现、以及居民的反映等等。“小雷锋”们自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好评,其中,“司令”直接领导的那个小分队的成绩当然是最优异的。当时班上每周都要评选一次“小红花”,宁小燕几乎是每回都被评上。到了期末教室后面“小红花评选栏”中宁小燕的名字下,竟然贴了十九朵鲜艳的小红花。放假了,宁小燕捧着这十九朵小红花,向爸爸、妈妈、姐姐还有同院的叔叔、阿姨、小伙伴们炫耀了好几天。这个“小雷锋队”在宁小燕的领导下,一直坚持不懈地做好事,一直到小学毕业。上初中了,不兴评“小红花”了。然而,美丽的小红花却在她心灵里继续开放着。上学路上,宁小燕看到一位老盲人,正用竹杆小心地划着地面,可就是辨不清方向。“您要上街吗?我带您一段路吧!”小雁笑盈盈地问老人。他听见了声音,却不知声音来自何方,仍然茫然地说:“不是的,我在找一个熟人。他好像就在这附近,可不知具体在什么地方。”“我帮你问问吧!”宁小燕热情地问了附近几家,仍无结果。他着急,她更着急,因为快上课了。但是,尽管她现在离学校大门只有几十米,她也不忍心丢下这位老伯伯。“别着急”她柔声安慰道:“我帮您想一下该走哪条路?”果然,老伯伯不再东张西望了,而是静静地站着等候宁小燕“想”出来。她冷静地四下瞧了瞧,发现有一条小路几乎可以经过附近每家每户的门口,走这条路没错!她打定主意,对老盲人说:“我们走那条路,来!”她一边说,一边轻轻地牵起了老伯伯的手……“上课迟到了,可我为此快乐了一整天。当我做完了哪怕是小小的一件好事时,我便觉得自己恢复了纯洁的童心,又戴上了美丽的小红花,我是多么高兴啊!”──当晚,宁小燕在日记中这样甜蜜地写道。孤独的思考者她曾经是一位多么乐观、自信而且富于思考的少女啊!她喜欢英语。她的父母甚至希望自己的小女儿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女翻译或者外交官。平时一有空,她便对着录音机叽哩哇啦地朗读。与同学交谈时,简单的句子也用英语说,尽管常常说得结结巴巴,大家都笑得直不起腰,但她和同学们都感到快乐无比。她还多次参加学校、市里的英语竞赛呢!她也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而且尤其喜欢钻研怪题,每当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攻破一道难题时,她就感到充实和喜悦。她把这当作一种智力体操,当作一种享受。但是,对宁小燕来说,最富有魅力并最能引起她如痴如醉追求兴趣的,还是那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九日,宁小燕在给一位同学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热爱文学艺术,这是我显著的特点。喜欢读小说,比如外国的《茶花女》、《简爱》、《欧也妮·葛朗台》、《红与黑》、《莎士比亚戏剧集》、《安娜·卡列尼娜》等等。我看书不是为了消遗,看书时,我总是要仔细读,看书里是怎样抓住风景进行描写的。是如何用锻炼的笔墨刻划人物外貌的,是如何用一条线索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串成一串珍珠项链等等。同时,我也是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在名著中寻找答案。我也喜欢读中国作品。如《呐喊》、《子夜》、《家》、《鲁迅杂文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门铃》、《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等。我尤其爱读争鸣作品。它会使人有独到的见解,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我也喜欢读诗,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有时我也写一些诗。但大多随写随丢……“我爱好绘画艺术,喜欢齐白石的《樱桃》、《对虾》。徐悲鸿的《奔马》,喜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自画像》还有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印象派的《西藏城》、《日出》,巡回画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鲁本斯的《画家和他的妻子》、罗丹的《巴尔扎克》、《沉思》……我都非常喜欢。我最爱蒙娜丽莎神秘、迷人的微笑,以及她恬静、柔美、善良的形象。我曾临摹过这幅世界名画。以前,我没事就爱画画。水彩图、素描、白描,都爱。尤其爱用白描手法和素描画人物、雕像,用素描表现出人体、面部、雕像等强烈的立体感。可惜的是,我画的好多画都送给同学了。现在仅存一幅《蒙娜丽莎》。……”她有过真诚的社会责任感,并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创造未来的改革年代而自豪。在丁佑君纪念馆,她久久凝视着丁佑君烈士那洁白的雕像热血沸腾: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枪林弹雨的时代,我一定会在人们永远纪念的英雄名单占据一行。我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在当今这个同样是创造灿烂明星的飞旋时代中奋起!南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炮声,震动了宁小燕赤诚的中国心,她惋惜自己不能投笔从戎,去拼杀奋战,成为保卫祖国的勇士。但是,她摊开了洁白的信笺……她对同学说:“我要用我的笔,写信给前方将士们,用我的热血与激情,鼓舞正在奋战的勇士,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用我这一支笔,写出献给前方将士的感激之歌、力量之歌、勉励之歌!”她爱读书,更爱思索。她在阅读中走向成熟,在思考中保持纯真,在同龄人中,她逐渐显出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别人视作“成熟”(实为世故)时,她都显出纯真:别人流于“纯真”(实为肤浅)时,她却显出成熟。傍晚,走在放学的路上,看着每天见惯了的破旧农舍里射出的微黄煤油灯光和昏暗灯光下辛勤劳作、表情麻木的农妇,无忧无虑的同学嘻嘻哈哈,“高歌前进”,宁小燕却感慨万千:为什么,煤油灯还会统治着社会主义中国农民的夜晚?为什么,电影上80年代农村家庭的情景还会在80年代出现?为什么,不少人至今还不能摆脱物质贫困和各种愚昧的精神枷锁?正陶醉于《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同学们被宁小燕这非常严肃的几个“为什么”逗得更乐了:“你真是忧国忧民呀,我们的小燕真应该去当国务院总理!哈哈哈哈……”几句善意的玩笑,使她感到周围的同学是那么陌生而浅薄,她感受到了不被理解的惆怅。半期考试,班上纪律乌七八糟,尽管学校事先为了防止学生作弊而让各班学生混合交叉,但考场上的情景仍使宁小燕感到震惊──别人司空见惯,她却感到震惊:相互递纸条、交换试卷、通报答案、讨论试题、翻书、翻资料……宁小燕暗暗作了统计:作弊人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宁小燕堪称“出污泥而不染”,她在考场上保持自己的纯洁与诚实,然而,却被同学们指责为“假装高尚”、“故作清高”!她愤慨地与同学辩论:“你们这样做,是为了名誉吗?可大家都知道成绩是假的,有什么名誉可言呢?是为了奖学金吗?这样换来的奖学金,心里好受吗?……”她的对手却恬然答道:“只要抄得到,手段高明,没啥!”宁小燕在一篇作文中激愤而一针见血地写道:“这难道就是80年代的学生的所作所为吗?有人一味地为80年代的中学生唱赞歌,什么“奋发有为的一代”、什么“富有思想的一代”、什么“开拓、进取、创造”……他们看到了这些现象吗?”宁小燕这些独特的思考、敏锐的思想,赢得老师一次次赞扬和鼓励:“你真可爱,在别人赞美之风盛行的时候,你却勇于唱反调,但不是颓唐的调子,而且是悲怆而且激越的调子。”“分析很好,很有感受能力!”“对,人就应该不断地想,努力地做。”“我对你仍要求思考!”但是,当她按老师教诲继续深入“思考”的时候,她与周围同学的心理距离却在迅速拉大。她越来越从心里瞧不起同学们,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她感到知音难觅。她感到孤独。一颗纯洁而又痛苦的心──宁小燕日记选评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云我讨厌虚伪,厌恶假话和不敢说话的人。我追求直和真。但是,以前父母有各警告过我多少次,有时也象哄小孩一样哄我。说信任别人,向别人说真话没有好处。什么朋友、友谊,都昌假的。有什么话人对父母说,只有父母才是真的。如此等等。对于这种“真理”,我不予理睬。以前,我的朋友很多,学校里的,社会上的,什么都有,最初他们都喜欢我活泼、单纯、会理解别人。但到后来,他们都和我疏远了。他们是怕我的性格。有些人也“好心好意”地劝我,教我“对人不要太相信、太真诚”,我当然也置之不理。我也不必再和这些人一起好,因为我同他们之间有堵中国几十年来形成的摧不毁的厚墙。但是,我真诚和直率的性格是不会变的(现在有好些人,他们从前也很真诚,但踏上社会后就变得对一切都假起来,互不信任)。如果要变,也只是变得更“直”更“真”!(正直和真诚,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我们的教育多年来也试图让每一个学生正直而真诚。但是,怎样在保持正直和真诚的同时,又能暂时容忍邪恶与伪善?怎样既诚实地做人、又机智地做人?我们的教育是从来不讲的,我们往往只是抽象而绝对地向学生大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如果我们的学生真正执著地追求“直”和“真”,其结果往往碰壁“吃亏”。因此,当宁小燕发誓追求“直”和“真”时,我们的德育已经为她的人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一九八六年一月七日 星期二 睛又是一个“走后门”!现在,恐怕关系学也是一门学问了,说不定以后还会把它作为学生必修课之一呢!……我讨厌关系学,更讨厌搞关系学的人,也不愿同搞关系学的人沾边。但生在这关系学垄断的人间,谁也无法逃避,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洁身自好。(损人利己的庸俗关系学理应遗责。但以尊重人为目的了际关系艺术是不是也应理直气壮地给学生讲讲呢?教师一味简单而绝对地批判“关系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培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 星期二 多云我明明没说过对班主任妻子不礼貌的话。可他就是不相信我!……这几天,我总是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不要又有“出轨”的地方。今天又是班主任老师的物理课。他一进教室总要先上几分钟政治课:“……道德这个词嘛,意思大家都知道,报上报道,北京市最近开除了不少大学生,大家都清楚,大学生的成绩都是拔尖的。但还是被开除了。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现在,我们要注重这个问题了……因此,我特别提醒某些同学注意,要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多想想道德二字!”班主任又在“提醒”我了。这在我预料之中,他根本不相信我。任我怎么小心翼翼,他也会找到我的岔子。下午自习课,班上一片闹嗡嗡的。开始我一直很守纪律,前面的同学又是唱歌,又是说话,还莫明其妙地掏出一封信来问我:“你猜是谁给我写的?”我没好气随口答了一句“朋友”。没料到下课后我被班主任狠狠批评了一顿:“我看你越来越不象话了!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于是,我被惩罚留下来静坐,一直坐到六点四十。才被“释放”回家。我想不通,老师竟然如此不相信我?为什么这种惩罚形式竟光明正大成了教育手段呢?(正如对政治的强化,导致了一代人对政治的反感一样,对道德的强制,导致了一代人道德的论丧。离开了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任何“道德教育”都会暴露其虚伪。更可怕的是,教育者的神圣形象也会在教育者自以为神圣的教育中崩溃!)一九八六年五月七日 星期三 晴黄汉生总是有事没事地找我“谈工作”。我下课刚走出教室,他又叫我到他办公室里去。我真讨厌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把别人浑身扫遍。最后又一动不动地死盯着你。即使你看着他,他的眼光也不闪开,他好像并不怕别人瞪他,我漫不经心地把手撑在办公桌上,看着玻璃板下的照片。“你看你们办的板报呀,”他对我大声说,“基本上都办完了,就偏偏剩那么一小块空白。人家好多老师都说,宁小燕的板报办得是好,就是……就是……嘿嘿,就是虎头蛇尾……”他说着说着悄悄地把手伸过来,试探性轻轻握住我搭在桌上的手。“总是掉一条尾巴,虎头蛇尾,嘿嘿,蛇尾……”他一边说一边用审视和不怀好意的目光盯着我,想看看我有什么反应,上星期四他叫我去拿彩色粉笔时,举止轻浮,我便看出他居心叵测,但滑料他今天竟如此放肆。我不动声色地把手轻轻抽了出来,擦了擦玻璃板,指着一张校篮球队合影说:“嘿!你看。这个人照像时没精打彩的!”我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一边用眼角余光瞄瞄他。他把手缩回去。身子向后靠在竹椅靠背上,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眼睛里闪出一丝不快和思忖,脸上的笑也凝聚了。此刻,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他上政治课和主持团干部会议时的情景,挺着胸,双手不停地划动,用企鹅似的姿势飞快地巡过教室或会场,然后站定,用严肃得近乎严厉的目光扫视大家。俨然是一个架子十足的老师。哦?应该是保持着矜持和尊严的教育者。我感到一阵恶心和烦躁不安。好在那表情一瞬而过,尔后又是一胸不经意的笑容。正在这时三位同学喊了声“报告”便走进来了,汪教师也随后进来,我便对黄汉生说,“那,我去把那空白补上。”他仿佛没听见,还在发呆,我提高声音重说了一遍:“黄老师,我去把那空白补目!”他才如梦初醒,盯了我片刻,尴尬地说:“哦,好吧……彩色笔在门背后。”我勿勿拿了一支粉笔,逃也似地奔出了那幽暗的屋子。我心不在焉地在那空白处随便写了个日期。“哼哈!宁小燕,偷懒,应付!”我浑身一颤,回头一看,果然又是他,倒背着双手踱着步,脸上仍是一副随和亲近而又让人生厌的笑容,我漠然一笔,又回头添着已写好了的日期。(当黄汉生向宁小燕发出令她“浑身一颤”的阴森冷笑时,宁小燕透过他那猥劣的眼睛,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丑恶的灵魂,她同时联想到了“政治课”、“团干部”、“教师”这些崇高的字眼。不要责怪她“以偏概全”吧,因为的确有我们教师队伍个别败类坏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光荣的称号!)一九八六年九月五日 星期五 小雨刚下数学课,数学老师就把我叫到了她的寝室,她和蔼地对我说“这次评奖学金可能没有你。”这我早已知道,虽然上学期我的成绩总分达到了评奖学金的分数线。但由于不一门数学不及格,自然不在评奖之列,我是有些惋惜。但并不悲伤。一次失败算什么呢?何况有些人即使得了奖学金,我也不羡慕。因为是靠作弊换来的。我想,老师一定是想安慰我,便说:“我早已知道,没什么!”可她摆了摆了手说:“我反复复查了你上期的数学试卷,我判分严了一些,其实你完全可以及格,我已经给你添了十几分……”“不……”我惊奇地打断了她的话,可她不容我说仍然平静和蔼地说:“你不要感到不好意思,别人不会知道的,本来嘛,你平时的数学成绩还是不错……”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出她的寝室的。我感到自己受到侮辱,我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虚假。在这之前,我当然清楚,数学老师为什么会对我如此关心──她爱人与我爸爸同一单位同一科室,她是想通过我巧妙而曲折地巴结我那当科长的爸爸。生活中,为什么处处是虚伪啊!(如果说黄汉生的轻浮还可以说是偶然现象的话,象这位老师这样的“关心”,这样的作假,恐怕决非个别了。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宁小燕逐步接受并树立了教育者的希望的道德信念。可没料到,正是此些教育者不知不觉地亲手把宁小燕的道德信念摧毁了!)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八日 星期一 雨学校里沉闷的空气,冷漠的人际关系,过早萌的发爱芽……压得我这颗天生动荡不安的心不能喘息。我不能老这样下去,我不想读书,今天,这个念头又出现并占据了我的大脑,唯一能够解脱,能逃避这一切的办法只能是它呢?我仿佛已脱离了这个纷繁的世界,超脱于现实,顿觉眼前的水、朦胧的山、淅淅沥沥的小雨,都带着清淡的诗意……(一颗孤独的灵魂需要温暖和理解,多年来,我们过多地注意了“思想教育”、“品德培养”、“政治引导”,却忽视了学生心理卫生的指导,少女的心灵是丰富、微妙而多变世界。此刻,宁小燕若能遇上一位心理保健医生,该多好啊!)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 星期五 多云爸爸是他们单位里分房小组的主要成员,但我们家在分房总是上仍被人蒙了。人啊人!狡猾的、世俗的、卑鄙的、肮脏的、莫名其妙的人一切都是世俗的,让人生厌……“离开这个肮脏的人世间吧!”一个声音在呼唤,可是,我似乎太弱,还没有太大的勇气,救救我!帮助我吧!让我得以自由和解脱吧!(“社会主义社会结束了人剥削人、压迫人的关系,因而能够在全体人民内部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我们社会的主流永远是好的”──既然这些观念已牢牢地在宁小燕头脑中扎了根。那么,她怎么能够面对如此现实而不感到惊异以致于绝望呢?救救我!──这不仅仅是宁小燕一个人的呻吟,而是无数在“正统教育下走入社会后感到迷惑的青年的呐喊!)”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 星期一 阴这是我的最后一篇日记了。我下了很久的决心,鼓起了最大的勇气,等待到了最失望,最无聊的时候,我该离开了。现在,突然感到得有点勿忙。等我把该做的都做了,所希望的都实现了,再心满意足地离开吧,可是,那些太多了,我已无能为力。也无勇气继续完成它们了。再见了,我心爱的日记本!不会再有人来续写了……(!!!……我听见了历史的回音──那是七十年前一位巨人的呐喊:“救救孩子……”“纸船”破碎了如果她的意志坚强一些,如果她的心胸宽阔一些,如果她的性格开朗一些,如果她的思想成熟一些,如果她对生活热情一些,如果她对未来乐观一些,如果她对现实的看法复杂一些,如果她对社会的认识全面一引起,如果她的人生观积极一些,如果她的世界观科学一些……她本来是不会的。──宁小燕的教育者(老师、领导、区教育局的同志)一致这么认为。这个看法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宁小燕本人的思想性格弱点的确是造成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但这决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我们教育者为什么不愿意这样来“如果”一番呢──如果宁小燕在幼年启蒙时,我们能告诉她未来不仅仅是美好的,更是艰苦的,如果她成立“小雷锋队”时,我们不仅教育她要学雷锋,也告诉她生活中并非人人皆雷锋,如果我们对她的理解追求,道德要求合乎实际地降低了一些,如果我们给她的学校教育同她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是基本和谐而不是相抵触的,如果在她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感到困惑时,我们给刀子一本卡耐基的《神怪的人性》或W·W戴埃的《你的误区》,如果当她的青春爱芽发时,我们给她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或瓦西列夫的《情爱论》。如果她的政治老师是一个高尚的人而不是一佧庸俗的小市民,如果她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且更是一名明察秋毫,洞悉心灵的心理学家,如果她的父母不仅仅是她的哺育者,而且更是她最信任的知心朋友……那么,宁小燕的生命之火本是不可能熄灭的。然而,这些“如果”都不仅仅是“如果”而且已。因此,宁小燕的青春之弦必然崩断。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九日,宁小燕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诉说着自己的迷茫和幻来──“……我曾经很要强,想做的就一定要做,想得到的就定要获取,可后来,不知怎么的,我突地沉下去,弱下去,从而一蹶不振,我从未意识到的天生性格中的软弱一下子暴露无遗,于是我由一片生机勃勃的绿叶变得枯黄,最后从我着根的理想与信念的大树上坠落,直到现丰,我坠落到了一片废墟变为蒲公英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坚强不跨的世界,生命之源世界。可见,我的勇气呢?我的力量呢?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变得坚强。照现在这样,我不知道还会有什么较现实的东西是美好的,我不知道前面是怎样的,当然不会有鲜花,只能是沼泽,我现在踌躇不决,每走一步都是迷茫。…… ……“我知道,谁也不会是救世主,我的上帝就是我自己,可现在,我觉得已没有力量拯救自己了。也许等我的将是樱桃山谷和玫瑰村庄。听起来多美,也确实很美,他们属于另一世界,这只是时间问题。”在宁小燕看来,自己美好的理想与丑恶的现实是激烈碰撞的,自己高洁的品格与污浊的世风是不可调和的,自己纯真的个性与混沌的环境是尖锐冲突的。她感到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她决心做“真、善、美”的殉道者。她憧憬着死亡。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深夜,她从容冷静地写了两封遗书。一封写给爸爸、妈妈、姐姐──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也许我已离开了你们,永远地。我别无它法,只能从这种最软弱、最无能的方式使自己得到解脱。你们也许会感到不平。但请为我想一想,我这样无聊地活着实在是一种浪费。我的灵魂早已离我而去,只剩下一具空壳在你们身边,又有多大意义呢?这样活着,我实在感到太累,太疲倦了。我感谢爸爸、妈妈创造了我,不然我也不会懂得下世千万别错投人胎;我也感谢你们对我的爱和抚育,但对于我,实在是一种伟大的浪费,我也爱姐姐,希望她永远幸福。我就这样向你们告别了,留给你们的也许是无尽的哀伤,但这种方式对我是十分幸福、十分适当的。因此,你们也不必为我悲哀,也不必为我遗憾。一封写给友人──我真的要去远行了,带着我的梦,我的希望,去寻找那自由王国。原本有许多话要说,但现在似乎已无意义了。我也留恋我爱过的一切,但要坚强地将“人”做下去,仅靠这些爱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我好害怕孤独呀!我将孤零零地,只身一人乘上小船,漂泊到那个苍白然而纯洁的世界,只有我的梦和幻想陪伴我,我也许仍感孤独,但我终自由了,解脱了。我没有什么可遗憾,人生最美好的我都已经有过了。尽管也有未实现的愿望,但毕竟已希望过了。我不能为你祝福。没有一般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或悲壮,宁小燕欣然而恬然地把自己年轻的生命交给了死神。毕竟在这世界上生活了十六年,毕竟随承受过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第二天早晨,宁小燕离开家门时,情不自禁地多次回头久久凝望着自己的妈妈……“还东张西望干什么?快迟到了!”母亲对女儿说。──女儿不同寻常的深情凝望竟丝毫未能引起母亲的注意!到了学校,宁小燕向老师请了“病假”,便约上自己一个最好的朋友来到江边。宁小燕和她谈起了有趣而幸福的往事──那次春游自贡扑克灯会多有趣。还记得那回我们在蝴蝶山洞探险吗?去年这儿第一次下雪,多美!可惜雪太少,堆不起雪人,哼,如果她再和我比赛乒乓球,我一定不会再输的!什么时候能再去梅花沟玩耍?“小雷锋队”。小时候,第一次偷吃辣椒,到河边捉泥鳅。用葫豆叶吹泡咆……整整两个多小时,宁小燕神态自若、谈笑风生,竟使好友一点也没察觉出这是宁小燕留在人间的最后的声音了!该想的都想了,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带着对生的幸福满足,怀着对死的美好向往,宁小燕坐在江堤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咀嚼着磷化锌,同时又悠然地欣赏着周围如画的美景:远山染红,秋水流碧,晴空如洗,群雁南飞……十五包磷化锌下肚,宁小燕倒在了岷江边……在她的身边,飘落着一页洁白的诗笺。那是头天晚上,宁小燕抄写的泰戈尔的一首小诗《纸船》──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我用大黑字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准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我把我的纸船投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春风的白帆。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伙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向前。睡仙坐在船里,带着载满着梦的蓝子。诗笺被秋风扬起,飘零在江面上──宁小燕的纸船连同她的生命的白帆破碎了……不仅仅是“宁小燕”的悲剧我与宁小燕同在一个城市,却素不相识。当她吟诵着泰戈尔的诗歌告别这个世界时,我正在离她不远另一所学校辛勤“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宁小燕之死,震惊了我这位“教育者”。经过采访、思考、分析之后,我写下了一篇报告文学《“真善美”殉道者》投寄《中国青年报》。不久,该报头版予以发表。不过,编辑对标题作了修改:《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我折服编辑所取的这个标题。的确,面对宁小燕的遗体,每一位教育着都应反思自己的教育,并从中悟出点什么。文章发表后,收到的反响是我没想到的。当时,《中国青年报》有一栏目叫“每月一榜”,专门评述上月读者来信反映强烈的文章。结果,《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名列榜首。编辑这样综述道:“反应焦点:来信认为,宁小燕的死教育者有责任,社会也有责任。一位师范学校的学生来信说,我和许多同龄人都对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感到迷茫、不解。这些社会现象深深压抑了我们的进取心和对生活美好的希望。希望宁小燕自杀这件事,对社会有所触动。”同年9月9日的《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的文章——《中国青年报》在头版给了一位“不知到底为何自杀”的女中学生——宁小燕以相当可观的版面。像宁小燕那样热切地追求“真善美”又过于天真的好学生,当今已经很少见。而她走极端的解脱方式——自杀,却大声发出了“在玫瑰色教育下走入社会后感到困惑的众多青少年的呼唤”,以至记者用醒目的黑体字质问道:“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身为一个中学生,对这样的质问并不觉得奇怪。多少毕业生都曾对他们的恩师说:“您教给我们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不顶用。您想让我们做大好人,可社会容不下我们。”那些头发中有些许或许多银丝的“园丁”,对此往往只是摇头,叹惜世风日下,然后回到课堂仍旧向新一批学子传播他们坚信的正确思想,然而一切往往都只是轮回而已。……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梆梆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以自信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略;请给他们以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以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以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看来,悲剧的确不仅仅是宁小燕的,尤其是心灵的悲剧!这位名叫“余燕”的中学生虽不无偏激但十分真诚的期待,令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号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感到脸红!我在《她给教育者留下什么遗产?》对我们的教育发出了一声声质问,这决不意味着我的教育就十分高明,因而可以居高临下地去指责其他的教育者。不,当我第一次关注“宁小燕”的名字并试图理清她的成长历程、思想轨迹和命运发展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把批判的解剖刀对准了自己的教育!我开始了反思。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我的教育,准确地说,主要是对德育的反思,当然不是全部否定我以前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更不是彻底否定我们现行的德育。而是通过反思发现我们德育存在的弊端,进而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德育。事实上,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来看,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的确已迫在眉睫。这不只是为了克服前些年“一手硬,一手软”和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所谓“加强和改进”,就不仅仅是恢复五、六十年代的德育模式,而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新路子。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的关键之一是德育观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目前,有的德育工作者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德育新形势、时代新要求的观念,这妨碍着中学德育的真正加强和科学改进。我认为,这种德育观念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德育目标: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守旧者,还是造就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对此,理论上似乎并不存在分歧。因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重申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的一贯要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崭新事业,作为这宏伟壮丽事业的继承者和参预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崇尚真理、勇于开拓的创造者。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德育工作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守旧者:讲演作文习惯于重复名人或英雄的豪言壮语,一举一动只能听命于老师或家长的“细心指导”,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不敢也不愿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思维受到束缚,思想变得苍白,创造精神被压抑以至泯灭......早在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点和方法去独立思考、勇敢探索、大胆创新,最终成长为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21世纪的一代新人。二、德育内容:是唯上唯书,还是面对实际?不少教师习惯于从上级文件中找具体的德育工作内容,他们甚至希望上级布置的德育任务越具体越好;学什么事迹?读什么书籍?听什么报告?开什么班会?......如果离开了“上级精神”,他们便会茫然而不知所措。应该承认,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大纲》以及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下达的德育任务,无疑应该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依据,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宏观指导,而非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方案;即使是学校的德育工作安排,也不能取代每一位班主任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与上级精神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也必须面对学生实际,确定我们的具体德育内容。“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恰恰没人回答!”??《北京青年报》上一位中学生的话提醒我们,要使德育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就必须切合学生心灵: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理解学生中引导学生!这也是德育的艺术之所在。仅仅拿着各种文件苦苦思索:这堂班会课,我讲什么呢???这样的德育只会越来越远离学生心灵。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德育工作者同样应该充满这种彻底的实事求是精神。三、德育教师:是学生保姆、班级警察,还是“灵魂工程师”?“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和教师培养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皮亚杰语)德育师资更是如此。我们如果仔细考察剖析一些德育失误,追根寻源无不与教育者本身的弱点相联系: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这往往是教师“慈母般无微不至关怀”的结果;学生个性特点淡化,习惯封闭自己的心灵,言谈举止总是被动服从,这是教师“严加管教”的结果。令人忧虑的是,这种“保姆型”、“警察型”的班主任,至今还被一些人推崇。应该肯定,这些教师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但我们也不能不指出:这样的德育师资是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现代化新人的。德育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是“塑造灵魂”,而非帮助学生搞清洁卫生或管住学生。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他具有某一专业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科教学上令学生由衷敬佩;他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思想养料,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敏锐地预见未来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他善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同时不知不觉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四、德育情感:是长官,还是朋友?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情感主要来自师生关系。固然,师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决不应该是师生之间唯一的关系。如果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威严的长官,而在教师眼里,学生不过是顺从的臣民。那么,德育情感很难产生,德育效果很难出现。然而至今不少德育工作者仍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等旧道德观念已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德育完全失去了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更加严重的是,在“德育长官”的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老师说的总是对的,不用我操心!”一方面畏惧老师,另一方面,为了服从又不得不迎合老师,以至形成“双重人格”。我认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等至理名言同样应体现在德育之中。教师与学生除了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还应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而为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双方的平等意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应把自己对学生平等尊重的态度,看成是自己平易近人的“高尚品德”,而应觉得理所应当,本该如此。教师应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唯有这样,德育才会产生应有的情感力量!五、德育艺术:是“泥塑”,还是“根雕”?人们往往说青少年时期可塑性最大,这话强调了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一些教师便因此认为,学生是一块泥团,而德育是教师随心所欲地“泥塑”。“泥塑”论者往往认为:“学生的内心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需要教师注入良好道德,正确思想”;“学生是病人,德育就是治病。”这些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学生不是一块可以任意搓揉的泥团,而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根块”,因此,科学的德育应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参见苏氏《要相信孩子》)教学上讲究“因材施教”,德育也应如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头脑中美好道德的萌芽,并且还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善良之处。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摈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解除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六、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还是以引导为主?在德育中,灌输与引导都是需要的,对此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问题在于,以什么为主?鉴于前些年思想政治工作淡化,有人便提出“还是需要灌输”。然而,一味灌输的结果,德育未必随之真正强化。我们并不一概反对灌输,在某些时候,动之以情而晓之以理的灌输,往往会收到震憾人心的效果。但是,作为德育的常规方法,还是以引导为主,这不但符合德育中因势力利导的原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最后一条便是“保密”:“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有人把列宁针对工人运动中社会主义思想启蒙而提出的“灌输”原则,简单而生硬地套用于当代中学生的教育,用心固然良苦,但效果未必如意。“一个坏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学生来自己发现真理。”(第斯多惠)我们的教育目的一定要明确,但我们的教育痕迹最好淡化,而春雨润物的德育感染往往比慷慨陈词的德育说教更为奏效??德育辩证法正是如此。七、德育过程:是虚假,还是真诚?通过德育,我们本来应该培养出品格诚实的人,这一定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真诚愿望。然而,令人心痛的是,我们确实不自觉地培养出不少两副面孔的人:想的与说的不一样,说的与做的不一样,言不由衷的作文,口是心非的讲演......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德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种种虚假是其原因之一:其身不正,偏要正人;己所不欲,硬要施人;为迎接上级的检查,不惜在各方面弄虚作假;只讲形式的轰轰烈烈而不管内容的扎扎实实的应付活动......凡此种种,教育者也许习以为常,却没有意识到这都是在言传身教地教学生怎么做假!列宁说:“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同样地,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德育的力量在于诚实。而德育过程的真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者的诚实。“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上诚实的人。”(加里宁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决不交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应当成为德育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真诚只有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八、德育环境:是封闭,还是开放?“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这是许多德育工作者的叹息。于是,一些教育者在修筑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上狠下功夫;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有的学校连春游也取消了......在如此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德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是的,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是教育者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最近有人提出:“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这颇有见地。我们提倡的德育开放,含义至少有三: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未来开放,教育者要站在21世纪现代化中国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现代意识。九、德育管理:“人治”,还是“法治”?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于德育管理中的“人治”:大小事务由教师一锤定音。班风的好坏并不取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而是仅仅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对学生而言,这种“家长式”(不是常常把优秀班主任赞誉为“严父慈母”么)的“一言堂”人治,与其说是管理,不如说是管制!也许表面看来,学生集体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但潜在的德育负效应是令人忧虑的:学生主人意识受到制约,创造精神受到束缚,自育自律能力受到压抑;班级只有教师的绝对权威,而无学生的集体意志;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无参与的权利。在这种“德育管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距离“具有开拓进取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的社会主义公民”(《中学生德育大纲.德育目标》)何止十万八千里!因此,德育管理理应从“人治”走向“法治”。通过“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使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使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增强和提高。在“法治”管理中,学生与教师有同样的权利,教师与学生有同等的义务。德育管理中变“人治”为“法治”,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式的改进,而且是一种德育观念的更新;也不仅仅是教育者个人工作艺术的偶然体现,更是让我们的德育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2
正序
倒序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2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3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4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5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6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7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8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9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10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11
《爱心与教育》——李镇西教育手记-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