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关于教育,爱因斯坦曾这样说道:“现在的教育,没有把人们的创造力全部扼杀掉,这不啻是一个奇迹。”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疾患基本上是六岁的前埋下的”,因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为什么有的孩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平庸?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父母的教育方法。即使禀赋一般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能成为非凡之人。而正确的教育方法,都隐藏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本书没有重大的理论知识,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有细微的灌输。为你展示一些教育的“小动作”,或是眼神,或是动作,或是态度,这些常常被家长忽略的细节,才是塑造孩子成才最精致的工具,从局部精雕细琢,在多方面给你的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理想的天空里飞翔。本书通过列举了家庭教育的多个细节,为家长们提供了非常直观的、极具操作性的参考范例,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错误,使家长避开一些长期以来理所当然的误区。通过这些细节,家长们能学到一些充满智慧而卓有成效的教子方法,跟孩子共同成长。孩子就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依时发芽,开花结果。但是,什么时候施肥、灌溉?什么时候修枝驱虫呢?就像园丁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树期盼好园丁,我们的孩子期盼懂得教育的现代好父母。翻开本书,你会看到一些有益的建议!;1.让孩子学会倾听倾听,表面上听起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就是听别人说话吗?而从我个人的理解,感悟是:倾听不仅是要听,而且要细心的听,集中精力的去听,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可以说倾听是人际关系沟通中最赋予挑战性的技巧,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倾听他人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孩子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事实上,每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呢?一、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事实上,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就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二、教育孩子用心倾听他人许多孩子在倾听他人讲话时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处理他事,或摆弄东西,或不时走动,这种方式最易伤人自尊,说话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因此而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谈话不仅无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而且还必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愉快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别人痛苦、失落的时候与他分担痛苦和失落,这种用心与人交往的表现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三、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孩子能否认真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训练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活动,只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就可以。一种良好的练习倾听的游戏就是传话法。比如,妈妈可以向孩子说一段话或者讲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听完,然后再把这段话或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听,妈妈则听听孩子讲得是否准确。或者每个人各出一段话传给其他人,当最后一个人把话传到发话人的时候,原话往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种游戏比较有趣味性,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四、教孩子学会提问倾听他人,就要给予他人更多的说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够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他把说的机会给他人。对于陌生的同学,在交谈的时候,两人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怎样提问却是有讲究的。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和敏感的话题。五、父母要调整说话的方式许多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喜欢把自己置于家长的权威位置上,喜欢对孩子下命令。事实上,这种命令式的话往往让孩子产生反感,由此而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如果父母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朋友这种角色,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平等地对话,孩子反而能够倾听父母的每一句话。六、教给孩子倾听他人的礼仪倾听他人有许多好处,但是,怎样才能认真地倾听他人呢?(1)交谈时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2)要面带微笑,不要显示出不耐烦的样子;要让对方到轻松自如,而不是拘束。(3)倾听时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当场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对方争论,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别人的回答或评论式的回答,如“不可能”、“我不同意”、“我可不这样想”、“我认为不该这样”,等等。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努力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并可以对他人的话进行重复。(5)倾听的过程当中要运用眼神、表情等非语言传播手段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尽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并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对对方的谈话做出反映;也可以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语言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6)如果对对方谈到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可以先点点头,然后简单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再说“请接着说下去”、“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其他事情吗?”等,这样会使对方谈兴更浓。(7)要注意倾听对方说的内容,最好能够在对方讲完后简单地复述一遍,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到被认真倾听,同时也确保理解了对方所讲的内容。(8)如果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转换话题,比如,“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关于……的问题”,等等。以下是对教师而言的。“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那么,教师对学生该如何培养和指导他们学会倾听呢?1.。多表扬多鼓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2.明确目标不时的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另外的却在干别的事情,课堂上老师找个别学生读书时,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老师在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对于学生“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学生他们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老师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的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4.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此外,经常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5.持之以恒。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种新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2.让孩子学会分享青青到红红家玩耍,红红拿出了她最喜欢的泰迪熊,青青也带来了心爱的小皮球。欢乐融洽的气氛刚持续一会儿,客厅里忽然传来了两人的吵闹声,红红妈连忙过去了解究竟。原来,青青想玩红红的泰迪熊,红红不给,还非要青青把小皮球给她玩,两人谁也不让谁,争执就这样发生了。红红妈想了想,决定先不指责孩子的过错,她对两人说:“你们想不想和森林里的小白兔玩游戏呢?”孩子们的兴致马上被“游戏”两个字吸引住了,兴奋地说:“愿意啊,我们该怎么玩呢?”红红妈说:“小白兔来到了森林里,独自一人非常寂寞,想玩玩具了,可是哪里有玩具呢?”青青听了,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小皮球,说:“我有小皮球,让我和小白兔一起玩吧!”红红也迫不及待地说:“我有泰迪熊,让我也陪小白兔玩吧!”两个孩子乐颠颠地拿出自己的玩具,忽然间明白了这才是最快乐的游戏方式,于是又开心地重新玩耍起来,刚才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分享能够让人减少痛苦,获得快乐。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与人分享自己的痛苦和快乐,没有分享,他的人生就是一种惩罚。教给孩子分享的习惯吧!孩子将能够从分享中获得快乐!上述故事中,显然那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巧妙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生活中,家长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习惯了独自占有物品,缺乏与人分享的体验。家长切勿忽视孩子过度的独占心理,也许这小小的毛病,将为孩子日后的性格埋下自私的种子,影响其人际关系。不过,年纪尚小的孩子不习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他常常认为,凡是到手的东西都属于自己。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灌输分享的概念,教孩子享受分享的乐趣。;现实中,许多父母习惯于过度溺爱孩子,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看到的孩子却是心中没有他人的孩子。他们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他人,更不会关心社会,这样的孩子是值得父母焦虑的。如今的孩子通常会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心理,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根源于父母的私爱和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竭、泯灭,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千万不要只知一味地给予孩子爱,这种爱恰恰是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这是一位教育家的经验之谈。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应该教孩子学会与人分享。1.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在积极的社会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它含有共同拥有、共用的意思,在有些情况下,还有均摊或参与的意思。分享是与独占和争抢行为相对立的,而后者常被视为自私自利的表现。从广义上讲,分享不仅包括对物质和金钱等有形的东西的分享,还应包括对思想、情绪情感等精神产品的分享,甚至还有对义务和责任的分担。分享对于一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起着决定作用,它影响着人能否被社会接纳、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在社会上生存。如:当人们主动与别人分享本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份东西时,当人们提出对双方同样有利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时,常常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从而为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而那些只习惯于独自享受,在为自己谋利的过程中,不顾别人利益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共事的。2.明白影响孩子分享的因素影响孩子分享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年龄特点,主要是“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现象是指儿童由于心理发展的局限性而在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时总是不自觉地指向自己、站在自己立场上的现象。其突出表现是儿童在行为处世时只想到自己而很难再想到别人,只关心自己而难以理解别人的感受,主观地认为别人所想的和自己所想是一样的,意识不到别人与自己有许多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及你、我、他关系的建立,这种现象会慢慢的有所改善。二是我国国情,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人捧者护着,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品质,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父母长辈会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加之经济迅速发展,家庭居室独门独户化,也为幼儿“独占”、“独享”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孩子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养成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三是成人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孩子不是生来就大方或自私,成人的榜样、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如:斤斤计较的父母很难培养出热于分享的孩子。3.建立安全感在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这点不难办到。因为自私的前提是缺乏,所以你给了他满足,他在获得安全感后,自私的想法就会淡化。比如如果他只有一颗糖果,他当然不会喜欢把它分给别人。但是如果他有很多很多的糖果,他就会拿出自己的部分,乐意去分享剩下的部分,当他体验分享的快乐时,逐步减少他自己的分量甚至完全共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经常在下课接他的时候给他带很多小食物,教他分给小朋友们,开始不肯,我告诉他家里还有很多很多,他才放心了,看到朋友们拿到东西的喜悦,他倒开始热心了,主动给每位朋友分发!4.父母身先士卒这个虽然老生常谈,但是确实必要。其实虽然孩子和大人有不同,但是其实除了孩子没有世俗的考虑和观点外,在心理方面和大人有很多共通之处,父母经常在处于孩子角度去帮孩子想,将心比心,就会体谅孩子的用心。孩子如此,对其他人亦是,将心比心。自私自利的父母很难带出大方的孩子的。如果孩子的父母在生活中可以上行下效,做好榜样,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行为上的。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引导。比如过年时带孩子拜年啊,送礼物啊,告诉孩子只是和别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大家可以增进感情,开心,平时在家也不要有太多自私的表现让孩子记在心里。须正人先正己,即使这个是孩子。双重标准是教孩子的大忌!5.多结识大方的同龄的好朋友虽然是没有双重标准,孩子却有他自己的法则。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与其说大人的榜样是很重要,那么同龄的带领就会更加实在。孩子在下意识会向同龄人学习和比较。好像这些也是本能之一。有比较,有竞争才有进步嘛!我家哥哥平时小气,可是当他看到妹妹把东西分给父母吃时,他也会赶快过来凑兴,说他也会分享的!家里如此,幼儿园也是,如果都是大方不计较的好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太差!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6.手把手教分享有人会说,分享也要教?不就把东西给人家吗?不是的,除了简单的应激反映,孩子是一张白纸,都需要学习。大人送礼有时也会尴尬吧。有时孩子想不自私,可是不懂得如何表现呢。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带领他走入分享的前几次。比如教师节快到了,孩子总想送点东西给老师,让他带卡片去,他总是说不敢。那么父母可以第一次带着他,一起送给老师,和老师交流,好的老师会好好地赞扬孩子,孩子在给予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就会有分享的经验。依次类推,慢慢教育,让他慢慢学习。7.培养孩子学会分享的策略1.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切易操之过急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化过程。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识及你、我、他关系,然后再建立物权关系,并在社会交往实践中,逐步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之后才慢慢建立起自觉的分享意识,整个过程需要历经几年。2.遵循孩子的学习特点,提供教育环境(1)营造分享的氛围,体验分享快乐(2)创设教育的环境,培养分享行为。①营造游戏的情境②营造表扬鼓励的氛围③营造童话般的世界3.理解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握教育尺度。(1)切忌“强迫性的分享”(2)切忌“功利性的分享”(3)切忌“戏弄性的分享”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父母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3.孩子该如何选择朋友现在的教育都提倡让孩子多结交一些朋友,以便能煅炼孩子与人的交往能力。这一点,也让很多的家长所认同。可是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结交朋友一定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每个做父母的都清楚的道理。因此,对孩子交朋友,一般父母都是很警惕的,生怕孩子交友不慎,受到了不良影响。但家长们似乎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爱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朋友的取舍,而且不太注意分析为什么那些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有吸引力、自己的孩子渴望和什么样的孩子交往。譬如说,我们自己往往不喜欢太好动、破坏性大的孩子;不喜欢好吹牛撒谎的孩子;不喜欢身上脏兮兮的孩子,于是就不让孩子把这样的孩子带到家里来,强制性地让孩子与他们断绝关系。结果孩子不明就里,心有不服;家长自己也不太清楚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朋友。父母应该怎样帮孩子选择合适的朋友呢?这要求父母家了解以下几点:1.学说话时期的孩子不易和说话结巴孩子在一起。这一点,父母一定要切记了。我们家的阿恺就是在两岁之前经常和一个说话结巴的孩子玩,结果是阿恺到现在还是有点口吃,尽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见效甚少。2.不要让孩子和比自己大3岁以上的孩子单独玩。因为大的孩子会欺负小的孩子,还会有强迫小的孩子按他的意愿做事,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的。阿恺有很多朋友,都是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他们在一起,我比较放心。可是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大点的孩子加了进来,一开始我也没在意,可是后来阿恺和他的小朋友们经常被追着跑回家,问他们怎么回事,原来是那个大孩子在欺负他们,有一次,阿恺的腿伤了,一问才知道是被那个大孩子从高处推下来摔的。再后,其他的家长也在说这孩子是怎么欺负他们家孩子的。听到那个孩子劣行,我决定不再让阿恺和他玩,可是每次阿恺出去的时候,他就会说不在欺负他们,让他们和他玩,小孩子们好说话,但是那孩子还是时常打他们,甚至逼迫阿恺他们按他的意愿行事。后来阿恺他们在见到那孩子时,有些害怕。于是我断然的要求阿恺决对不能和这样的孩子玩,阿恺倒也是听话,那孩子让我说了几次后,也不再来找阿恺。3.要为孩子选择年纪相仿的孩子玩。这样的孩子在一起,会比较好相处,他们势均力敌。有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也比较公平,而且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交流起来也很容易,也不会有什么压力。他们在一起不会有大的事情发生,一些小矛盾也不会让大人操心,他们会自己的方式解决,对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好处。4.不要苛刻地为孩子选择朋友。父母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的朋友多半是老实、听话、胆小的孩子,和这些孩子玩,父母似乎可以放心一些,不必害怕什么石头砸伤了脑袋之类的事故。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了那些胳膊粗、力气大、甚至是好欺负小孩子的大孩子时,他们会怎样呢?他们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而且会因此对外界的环境感到害怕,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封闭自己,不也结交小伙伴,宁愿自己一个人玩或请大人陪自己玩。5.让孩子自己结交伙伴。以成人来说,和朋友的关系以及友谊的形成,表示一个人是否适应社会,是否成熟。如此说来,孩子就更要从小结交小伙伴。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进入一个愉快而又适宜的团体,而不要代替他们思维,代替他们分析,代替他们和孩子的伙伴“算账”,这样无疑将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孤立的地位,使孩子产生依赖性,觉得有父母坚强后盾,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这对孩子极为不利。4.孩子不合群怎么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不惜代价培育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花钱报各种学习班、请家教,孩子的学识知识是增长了,可是你否注意到你的孩子是否合群呢?现在社会越来越讲求合作,讲究团队精神,一个人再优秀,如果他不能融入群体当中与合作,那么还是不能够成功的。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可以从小就培养的。一个合群的孩子,长大后比较容易与人合作,而不合群的孩子则比较欠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比较孤僻。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和别人交往的儿童。可是,由于很多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或放纵不管,使孩子(特虽是有些独生子女)非常任性,独来独往,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困难,难以人合作,而现在的社会很讲究团体合作,因而也比较难以适应社会。幼儿喜欢成人的爱抚、逗引和亲近,这就是最初的“集体欲”。当孩子精神上满足了,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满周岁后的幼儿,这种“集体欲”会表现得更为强烈,他特别喜欢和同龄孩子一起玩,开始出现社会性的需要。但是在幼稚园里也会看到一群玩耍的孩子当中也会有一些孩子只是正在旁边远远的看着,或是独自玩耍,却不肯参与到小伙伴们的游戏中。那么孩子不合群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1.心理压抑: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孩子孤僻性格不愿接受人。2.依恋成人:一部分家庭把孩子抚养和寄养在私人家里,因为从小没离开过成人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入托以后爱哭闹,有的甚至出现神经紊乱现象:哭叫着要小便,却硬是不肯尿在便盆里,刚拿掉便盆就尿裤子。平时不和孩子们玩耍,情愿一个人,适应托儿所的生活比较困难。3.环境束缚: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街串门。由于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显得很胆怯,见以陌生生人就态度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一个人如果不会和别人正常交往和建立起人际关系,他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此,培养孩子的合群精神是很重要的。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气质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闭式的教育所致。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把电视机当保姆,与玩具、游戏机和小人书等为伴,不让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担心与别的孩子一起会产生矛盾,甚至会染上坏习气,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又不让我和别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养在笼子里的两只小鹦鹉作为我的伙伴了。”这样下去,天长日久,孩子也成了笼中之鸟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合群呢?1.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气氛主要表现为全家人和睦相处,父母关心孩子,子女照顾长辈,彼此互相关心。在这种气氛中,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与人平等相处,对邻居和客人热情、谦虚、礼貌,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当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不随意训斥打骂,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成长。;2.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3.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托儿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世界,在与同龄人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处,客观上有助于克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独来独往的缺点。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有一些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一味要求孩子自顾自,不要与他人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却使孩子丢掉了在群体生活中锻炼的机会。4.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则上结交朋友。凡是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家长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家长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5.对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师更要将特意为其安排交往的环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参加活动,千万不能因他“不会”或“不懂”而将其弃之一边。以行为疗法矫治不合群的孩子,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行为疗法的具体运用应:1.强化接受邀请的行为。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欢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偶尔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即使是很勉强的,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由接受邀请变为主动要求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时,要给予强化。这样做可使不合群的孩子逐渐向合群的方向转化。2.强化邀请别人的行为。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他欢迎主动上门来玩的小朋友,并为孩子们提供交往的环境、游戏的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家长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别的孩子。这种邀请别人的行为,一定要反复强化才会巩固。总之,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关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社会的人。5.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如今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看这一个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却不知这种爱是溺爱,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不能保护一生一世,所以按现代教育观念,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李某上四年级的独生子圆圆,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三名陌生人拦住说:“你叫圆圆吗?我们正好去你家购货,一块上车吧。”圆圆不假考虑就上了路旁的三轮车。当圆圆发现车走的不是回家的方向时,不敢吭声;当车在行人多的街道慢行时,他也没有呼救,最终被绑架勒索。后来经过警方27天的攻坚克难,才将圆圆救出。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家长应该从孩子幼年时就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家长做好以下几点:一、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孩子年幼无知,没有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对于某些事情他们偏偏喜欢做一些危险的尝试。如:地上有一个小水坑,他,不绕道走,偏往水坑里走,把鞋子、袜子弄湿了,还觉得特别开心。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有的家长就给孩子订下了清规戒律,不许做这做那,并不给孩子做进一步的解释,孩子不知道不许做的理由,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他们出于好奇或逆反心理,会继续做一些危险尝试。所以,家长若要真正说服孩子,就应该常向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意识教育,通过看电视、听故事以及让孩子亲眼所见由于不注意安全而导致灾难的事例,丰富孩子一些简单的社会经验,进而向他们提出一些安全规则,讲清原因。如: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父母不在家。不轻易开门让陌生人进门;排路队回家时不跟陌生人回家,不带小刀等危险物品上幼儿园……通过这些教育使孩子明白做危险事情的后果,理解家长的限制是对自己的爱护,同时无形中也增强了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二、教孩子学会正确应对陌生人。首先,要教育孩子尽量与熟悉的同伴们在一起。与陌生人交往时,必须保持必要的镇静和警觉。其次,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把尊敬他人与加强自我保护严格区分开来。教孩子学会明辨是非,保持警觉。在平时的家庭交流时,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一些社会上发生的案例,让孩子从直观的例子里学会对待非正常事件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也要及时地让孩子了解目前的治安状况以及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教导孩子学会机智对待。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家庭结构和孩子的养育方式都有所改变,家长应注意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要事无巨细,处处为孩子扫除障碍,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如:可以让孩子学习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吃饭时会自己剔骨头。家长还应多创设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孩子拿不到玩具时,家长不要急于帮他把玩具拿到手,而应引导孩子先自己想办法拿;若经过努力还拿不到时,再有礼貌地请别人帮忙。逐渐使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四、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体弱、内向的孩子活动时常会碰撞;而平时比较好动、顽皮、身体健壮的孩子却难以碰伤,家长们总觉得侥幸。究其原因,其实不然。体弱的孩子平时不爱活动,遇到危险时反应慢,灵活性差,动作不协调,容易受到伤害;而那些顽皮、健壮的孩子由于好动、灵活,遇到危险时反应快,能采取自救方法,因而受伤害就小。可见增强孩子的体能是提高孩子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平时,家长应率先垂范,带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如;春天可带孩子去野营;冬天可带孩子跑步、打球和跳绳。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加安排合理、动静交替、强度和密度协调搭配的体育活动,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发展他们灵活、机敏、协调的动作,从而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五、培养孩子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要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知道随季节和早晚增减衣服;春天吃预防感冒的药;二是对突如其来事件的灵活处理。孩子有时候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处理一些较危险的事情,这就需要成人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自救技能。如:玩耍时不小心擦破皮应马上请求他人的帮助;在商店和父母走散了,可找商店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帮忙等。总之,家长应为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孩子想出各种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变能力。六、应当加强教育未成年人在“危机”面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造成无谓的牺牲以及永久的遗憾!教育孩子懂得见义勇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无尚光荣的,但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要使他们学会理智地分析,在付诸行动前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力量,学会保护好自己。如果保护不了自己、则不能亲自救助别人,想别的办法求援才是上策。救不了别人又牺牲自己是不值得的,我们应把这个道理灌输给孩子。这并不是教他们放弃义务,而是教会他们灵活处置,更好地保存自己这是老师和家长应尽的一种责任。七、孩子吵架,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其实,孩子们吵架,家长不要过多干涉。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积极性。他们在争吵中掌握了集体生活方式。孩子吵架有三种情况:自己主动吵架;别人迫使自己吵架;报复性反驳。2岁时,多是别人迫使自己吵架;3岁左右,多是吵架和报复性反驳。这大概是由于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缘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允许孩子吵架的话,则不会使孩子具有协作精神。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吵闹大加赞扬,也会使孩子丧失协作精神。有时孩子们吵架,双方父母伤了和气,甚至吵闹起来,而孩子们却早已高高兴兴地又在一起玩了。可以说,孩子们吵架时间是短暂的,尤其是3岁前,彼此也不记仇。通过争吵,对孩子双方都是一种磨练,使他们的社会要求可以得到满足,有助于他们成长为善于自我克制,理解他人情感、富于同情心的人。总有一天,你不必再为独处的孩子担心;总有一天,你可以无忧地放飞一群群即将翱翔远去的孩子。路上没有陷阱,处处盛开鲜花。这样的日子,必定是阳光灿烂、禾苗茁壮的日子。;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每个孩子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了他必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里便是他最早的生存环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走向幼儿园、学校乃至更为广阔的社会以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最重要的环境。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纯朴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事实也证明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消除疲劳、紧张和烦恼,从而使家庭成为孩子前进的加油站,不断为其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加信心与勇气。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新一代的精神风貌,而良好的精神风貌又来自于和谐家庭的教育。长期处于愉快心理环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精神振奋、性格豁达、活泼乐观、充满自信。相反,一个压抑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往是带着忡忡忧心与精神负担迈入家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为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与父母之间思想上的代沟或情感上的隔阂。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经对某校一、二年级的50名不爱学习、行动懒散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个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说脏话;在7个家庭中,爸爸或妈妈只顾自己挣钱,对孩子基本不闻不问;在35个家庭中,爸爸或妈妈爱打麻将,玩扑克,对孩子敷衍了事;在9个家庭中,孩子在父母前没有申诉的权利。可想而知,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他们整天被吵吵嚷嚷或鄙俗的谩骂声所包围,小小的年纪就要学会看父母的脸色做事,稍有不备就可能换来一顿莫名的拳脚。惊恐和无助在孩子的脑中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病毒”在侵蚀着孩子幼小的身心,就像给幼苗喷洒不该用的农药一样,那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经过观察和向老师同学了解,缺乏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学校里要么惹是生非,要么情绪低落、孤僻忧郁,很少有朋友,缺乏友谊。有资料显示,不够和谐的家庭极易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和孩子的畸形发展,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就有24.1%来自这样的家庭。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为重要。在亲子关系上,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能正确了解孩子的需求,教育方式不当,容易引起他们对父母的反感。和谐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彼此体贴、关心、爱护,这种和睦、民主、愉快的家庭生活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家长要努力营造这样融洽的家庭关系,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关心父母长辈的健康和冷暖,体恤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尊重父母的权威,配合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力所能及地为父母分忧解难,通过这种亲子情感教育激发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引导,少一些高压;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一言堂,要理解尊重孩子的相对独立性,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利,给孩子以充分表现自我、表达意愿的自由和机会,多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和心灵沟通,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所需要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Need≠Want)。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呢?首先,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体会在他们这种年龄状况下的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不要认为孩子尚小,就剥夺他的各种权利,家庭各成员之间要做到人人平等,创造出一种比较民主的家庭氛围,少一些专制和独裁。父母言行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虚心接受孩子的意见和批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诱导,切勿急躁,动辄就对孩子大发脾气,拳打脚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您对孩子应该多一丝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分赞美。其次,心胸要豁达。不要因为某件小事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尤其要尽量避免家庭矛盾,更不要使矛盾激化,要求大同,存小异,保持和睦,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父母只有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和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2.该放手时就放手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对家长来说相信孩子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放开手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却不是轻轻松松地就能实现的。有时家长在对孩子管教上的放手纯属无可奈何,因为家长的影响力存在着局限性,甚至权威性遭到了来自孩子的质疑。此时的放手似乎有点消极逃避的意味:如果孩子的成长已经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了,那就退后一步,让孩子自己去把握自己的生活吧。其实,主动放手是每个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不可避免要经历的过程。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有个小孩从小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了,还是依赖爸妈的照顾。有一天,他的爸妈要外出远行,无微不至的父母在儿子的颈圈上挂了个大烧饼,临行前叮嘱他:“吃完了前面的,记住把后面的饼转到前面来吃呀!”一个月后,爸妈回来发现孩子饿死了。原来,他根本懒得把后面的烧饼转到前面来。父母伤心欲绝,但这只能怪他们一直过分保护孩子,没有给他独立自处的机会。上面的例子父母可能觉得过于夸张或只当作一则笑话,但请您扪心自问,您家的孩子是否像传说中的孩子一样不懂得照顾自己呢?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独立的能力不强,但其实许多事情孩子是有能力做得到的,只不过是家长们不肯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懂得放手,孩子才会成长。伟大的歌德曾经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主自立,就是为了使孩子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为孩子的人生奠定立足之本。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自理,何以自立?因此,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应该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而习惯是在点滴的生活中慢慢养成的,良好的自主自立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甚至是一生一世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呢?这里提几点建议:一、转变观念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父母婚姻的结晶,因此没有一对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更是被数不清的爱一层又一层地包围着。于是,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干活,怕孩子累到了,自己把什么事情都包下来。以为这样就是爱护孩子,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习惯是从孩子时期就开始一点一点累积而成的。当孩子多次不动手的时候,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不正确的认识,那就是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动手,因为父母可以帮自己做好一切。但是,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所以,当孩子进入社会后,因为缺乏自小培养的生存能力,就会显得手足无措,难以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就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父母有必要转变观念,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从而使其逐渐养成一种自立的习惯。二、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正常情况下,盛饭、穿衣、做作业,等等,都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该孩子做的事情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做,家长千万不能因为怜爱孩子而包办代替。如果孩子做某件事确有困难,那么家长也只能教他做,而不能替他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也应该逐步增加。总之,家长要树立“孩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的观念,要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孩子牢固地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形成较强的办事能力。三、适当地找“苦”给孩子吃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少年时代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贫贱忧戚的生活,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经千锤百炼,终有所成。少年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培养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关键时期。贫贱忧戚,固然不是我们故意追求的东西,但它确实可使有志气的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懂得如何勤奋努力、创造未来;而养尊处优,把享受寄托在他人的劳动之上,就会缺乏危机感,不思进取。建议家长能适当找“苦”给孩子们吃,避免他们染上“富贵病”。而经历过艰难困苦环境锻炼之后,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而且还会产生尊重他人、珍惜时光、爱护财物等优秀品质,其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都会加强,这对于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将会大有裨益。四、多鼓励,多指导作为还未成年的孩子,很多事情由于没有经历,不会做或者做得不好,这是很自然的。这时候就需要父母耐心地指导,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地尝试。比如,怎样使用热水器。再比如教孩子煮饭。首先是要给他讲清楚煮饭的程序,先把水舀进锅里,然后把米淘好放进锅里。并讲清楚多少米用多少水。这是一个程序的示范。然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做,也许孩子会把饭煮糊或者没有煮熟。这不重要,继续鼓励孩子再做,再加以指导,孩子一定会学会煮饭。切忌指责孩子,说孩子很笨之类的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多鼓励,多指导,可以提高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有助于其自立品质的形成。五、允许孩子失败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况且孩子由于没有经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但是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失败,就不再让孩子去尝试做事。如果这样的话,恰恰是害了孩子。每个人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失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关键是要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要让孩子学会自立,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勇敢地去尝试,不可能真正形成自立的品质。这就好像是在科学上要取得新进步,就必须要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一样。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六、重视榜样的作用孩子都是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的,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树立好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积极引导孩子学会自立。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树立了模仿的榜样。因此,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立的良好品质。其次,由于小孩子对教师和父母有着天生的崇拜,并把他们作为权威来看待,因此给孩子讲那些自立自强的人的故事,有助于孩子树立自立意识。同时在树立榜样时,最好能够树立一个与其年龄相一致的榜样。七、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孩子也许不能正确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这种过程却是很重要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的这种行为,引导孩子更好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关心孩子答案的对错。八、让孩子对自己负责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缺乏的一点就是缺少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不小心被绊倒在地,然后大哭起来。这时候,大多数父母的做法就是赶忙跑过去,一把把孩子抱起来,然后说地板不好,并装作打地板。其实,这就是一种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的表现。明明是孩子自己走路不小心造成的,偏偏说是不会动的东西地板的不对。这样一来,孩子也觉得自己没有错,是地板的错。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孩子便认为,自己的失败和挫折都是别人的责任。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明白要对自己负责,是自己的不对,就得去勇敢地承认和积极面对。对自己负责,才可能真正做到自立。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生活空间,让孩子从生活小事做起,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处理、自方、能吃苦耐劳的品德,经受风雨的洗礼,阳光的照耀,才能适应开放的社会,成为开拓型的人才。3.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也就是个体适应、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任何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因此要敢于承认挫折,承认失败,不被挫折和失败所吓倒,努力去战胜挫折和失败,把挫折和失败变成成功之母。下面是对待挫折和失败的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红红长得天真可爱,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小学六年级以后,她的几何成绩总是赶不上别人,有一次考试竟然是全班倒数第7名。回家后,爸爸有批评了她。当天夜里,她竟然从一个8楼上跳了下去,自杀身亡。有一天,小兵早晨到学校后,同班的值日生发现她没做家庭作业,报告了老师,老师批评了她。小兵是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因此他回家后,告诉奶奶说老师和同学欺负他,奶奶一听非常气愤,拄着拐杖和小兵一起到学校去找老师"算账"……——第二种态度:小强是一个不幸的孩子,3岁的时候爸爸就死了。后来妈妈又嫁了另一个做小生意的人。这个人经常打小强的,也经常打小强,小强上学后,常常连最基本的都没有,一放学就得帮助后爸做小生意。可是,小强努力,从不耽误功课,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相信人们都会赞成第二种态度,不赞成第一种态度。其实,只有经得起挫折、失败、甚至冤枉的人,才能够有出息,才能够做大事业。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挫折判断和反应。乐观、积极、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孩子能很快地从挫折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则可能长久地沉浸在挫折的泥潭中,甚至走上极端。有远见的家长,应当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困境”,让他们逐步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