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话不可笼统引、笼统听,”张老师伸出三个指头:“比如这个知,至少可以分三级:略知,精通,介于二者之间。究竟达到哪一级方可‘言太医’,孙思邀老先生当时并没有明言,现在问也没法追问,不过揣测他的口气,似乎是对易学应有较多的知晓,知之越多越有资格‘言太医’,若是仅略知,或知而不精,这孙老先生怕是不会授于你资格证书的。”众人一笑。“而如果说非得对易精通或近于精通方有资格‘言太医’,那么孙氏此言未免耸人听闻。众多的事实并不支持这一主张。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来看,言罕及易,并不能推断作者精通《易经》,而其所言断不能推断为非太医。”众人点头。“再考察《名老中医之路》一至三集中百位当代一流名老中医治学道路,亦罕言学易知易,而谁又能取消他们‘言太医’的资格呢?近几十年出版的历版中医院校本科统编教材中,一概没有专门易学内容,学此而卓有成就,足有资格‘言太医’者,又何止少数。即使是清廷太医们编的《御纂医宗金鉴》,也是如此,概不言易。可见太医们也不支持孙氏之说,而他们无疑是当时最有资格‘言太医’之太医。所以孙氏此言若非哗众取宠,也至多是个人感受,不具备普遍性。”“那学易对学医就没有益处了吗?”又一人操着山东口音发问。张老师看看他,说:“如果从扩大知识面角度说,当然知道一些易学对学医有益。因医与易毕竟产生于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互通互渗,更有一些中医界的好异者,喜援易入医,以易说医,所以学易也有益于学医。但是,医学是一门具有广泛联系的学科,不仅与易,并且与其它学科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那么按此句型,我看也可——甚至更可——说不知人文,不足以言太医;不知天文,不足以言太医;不知地理,不足以言太医;不知兵法,不足以言太医……何况按其对医的重要性排次,易未必能,或必然争不到前几位。”张老师环视一下众人:“如果是搞中医临床的,大可不必为孙思邀这句话而自卑自惭,而费力耗时地专门学易,有这时间精力,还不如去掌握一些更切于临床实用的东西。医易虽然可能在较高的文化层次上有某些相通,但毕竟是两门相去甚远的学科,学易未必能给学医带来直接的,明显的益处。若是读古医书遇到易的内容,临时查考也可以,何况中医界好以易说医的‘好异者’也就那么几个,是支流而非主流。”“张老,”一操南方普通话者说,“我是搞医史文献的,恐怕得多知道点易学吧?”说着递过来一张名片,张老师接过,也将自己的名片回赠给他。这么一来,大家纷纷与张老师交换名片。张老师将大家的名片收起,回答他说:“你如果有意研究历史上的医易关系,当然要知易懂易。而这又必须明白《易经》、《易传》及后世易学性质,明确研究目的是医史上的医易关系,而非搞现代式的援易入医,或附会新说,重蹈复辙。这就象学医古文是为了读懂古书,而非要作新的医古文一样。”等大家散去后,张老师将一张名片递给青禾:“这张名片有点意思。”青禾见名片正面印着——┌──────────────┐│·大医精诚 普济众生· ││ ││ 许 舍 ││ 主治医师 ││ ││ 陕西中医研究所(待调入)│└──────────────┘反面印着详细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等。青禾饶有兴致地看着,笑意渐向嘴角上浮。张老师又递过来一张:“无独有偶,这张也挺别致。”青禾忙把目光挪到这张名片上:┌──────────────┐│沪光中医医院 ││ ││ 何其仁 ││ 副教授(已申报,候批)││ ││ 上海市紫墟里05号 │└──────────────┘看过了这张,青禾的微笑浮出了嘴角:“看来这二位先生学习仲景《金匮要略》颇有心得。这‘待调医师’许某人是遵医圣‘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而活用,‘知吾调彼,当先印片,’预先告之,方便以后联系。而‘候批教授’何先生大概认为自己的实际水平已达副教授,而在职称上尚无此名份,属于仲景所言的‘至而未至’,于是自己先印名片,搞‘未至而至’。”张老师听着,不由赞赏青禾的机敏,一下就将名片与经典这两个似不相干的东西联系上,而还那么恰当有趣,于是接着她的话说:“我看过会议论文集中他们俩的论文,也有点意思,水平也算达到了当副教授,或调入研究所的程度。从水平上言,可以说‘已至’。所以,既然有如此水平,自然不甘心‘潜龙在渊’,而想要‘飞龙在天’。但这样印名片,似乎有点‘至而太过’,锋芒太露——但愿他们不至于‘亢龙有悔’。”第十二回重功能重感受中医特色重形态重指标西医守则与西医学之看重形态变化,看重化验指标数据相对,中医学临床重视功能的失调,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欲知如何通过具体病例反映中医这一特色,如何剖析“中医诊断客观化”提法的失当,请看本回分解——现在虽已是仲秋,可这几天的雨颇有夏雨的气魄,断不是浙浙沥沥,欲止还下,欲下还止的秋雨作派,而是如泼如浇,电闪雷鸣的夏雨作风,仿佛是夏天的雨侵入了秋季。由于雨的阻隔,来诊病人显著减少,现在已是下午四时了,师生俩才看过了两个病人。张老师品茶,青禾看着窗外雨景,想着《内经》中有关雨的经文——“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厥阴所至为飘怒大凉,少阴所至为大暄寒,太阴所至为雷霆骤雨烈风,……气变之常也。”…………正想着,忽听有人叫张大夫,青禾扭脸一看,随着声音,进来两个人,逆光看去,头前的人墩实,后面的人纤长,好象塞万提斯小说插图中的桑丘与堂·吉诃德。仔细看看,前面的人原是前些时来看过病的证券公司的吴操盘手,他将病历本放在桌上,说:“张大夫,您好呀,我介绍我同事来请您看看。”随着话音,他介绍的同事也坐到了桌前,向张老师微笑点头。青禾看他这位同事,细目淡眉,纤鼻薄唇,五官都雕琢得那么纤巧精致,就是妆化得浓了点,纤细的五官好象有些承受不起,给人以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你的病怎样了?”张老师问吴操盘。“我吃了你开的脑立清,血压也降了,脑子也清醒了,就用这清醒了的脑子与经理斗争,这,这过程复杂了,我也不详说了,反正真象大白了,冤案昭雪了,经理被撤了。”“现在他是吴经理了。”女同事回头看着他说。“噢,可喜可贺呀。”师生二人同时说。吴经理道:“冤案昭雪确实可贺,而当这熊市的经理却没什么可喜。我一清点他留下的股票,没有不深套的,只是套的种类,套的时间不同而已。您说接他这烂摊子,岂不跟接热山芋一样,也等于是钻进套子套着。”“你这是临危受命,要挽狂澜于既倒,任务正因为艰巨而倍加光荣呀。”张老师道。“股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个人英雄主义在这儿如卵撞石,何谈挽狂澜于既倒。”吴经理苦笑道,“熊市已经几年了,现在还看不到结束的迹向。公司这状况能不能撑到牛市到来,我没有信心,我最怕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吴经理,这才是你的真实看法。”女同事膘一眼吴经理,“你上任时在咱公司职工会上的讲话,就象是那些糊弄散户的股评。”“哟,我怎么把你的存在给忽略了,看看,把话也说漏了。”吴经理抱歉地一笑,又立功赎罪似地向张老师介绍:“张大夫,这是我公司的客户经理安波,我看她这一段时间情绪不稳,无精打彩,就问她是不是病了,她说去好几个大医院检查了,都没有什么问题。我就介绍来您这看看——我听说中医能没病找病——就是将西医找不到的病找出来,摸脉比CT都管用。”安波闻言忙将一个将要打出的呵欠压下,把手腕放在脉诊垫上。张老师却不忙着诊脉,对吴经理说:“看来大众对脉诊有些误解,往往是向夸大脉诊作用的方向误解。其实脉诊主要是用来辨别疾病的证型,而不是辨别疾病。CT是用来辨别形态。二者属于不同的诊断体系,不好比较谁比谁管用。”“那《红楼梦》上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不就是单凭脉诊来‘细穷’的吗?你看,洋洋洒洒一大篇,说得入情入理,细致入微。”安波问。“那是小说家言,有艺术夸张的成份,填入了作者的理想,就象《红楼梦》里的做茄子,制冷香丸之类,在一定程度上是‘满纸荒唐言’,不能当真。假若作小说的曹雪芹诊脉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完全可以行医以自立自养自足,而不至于穷困潦倒。”张老师答。青禾也说:“所以有的评论家戏说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胡说’。不夸张,不‘胡说’,不高于生活,平淡无奇,看着有什么意思。”“照两位大夫的说法,我这病人反倒要向‘张太医’细穷病源了?”张老师含笑鼓励,青禾说:“是呀,这就是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我们愿闻其详。”安波将手腕从脉枕垫上收回,说:“我两年多前财经学院毕业,应聘到这证券公司。当时我立志要当中国的巴菲特,大陆的邱永汉,在股市树立个散户赚钱的模范。为了这目标,我学了四度空间,葛维兰八法,波浪理论等等理论。每个交易日都是开盘盯盘,收盘分析。但是功夫总负有心人,现在钱没赚到,落的只是套——我自己买的股票套,我替别人操作的也套,我建议别人买的还套;按波浪理论买的被套,照四度空间买的仍套,看葛维兰八法买的一样套;按照技术分析买的套,根据基本分析买的同样套。浅套、深套、紧套、久套、新套,我现在就是在这套中生活,怕见客户,愧见亲友,成了个“套中人’。这几年的凄风苦雨,消磨了我的壮志豪情。再回想我的目标,越加遥不可及。唉!呵——呵”那个被压下的呵欠这时冒了出来。“你也不必过分自责。”吴经理安慰她:“几年熊市下来,吃这碗饭的谁不是伤痕累累,割肉一断肢,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张老师也说:“是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以多自证,以同自慰罢。”“你是生不逢时,谁叫你一入市就遭遇熊市呢?’’青禾跟着说。“谢谢你们这么安慰我。”安波打个呵欠又说:“现在不单是业务上不可收拾,人际关系也跟着显著恶化。亲戚朋友知道我在证券公司,都以为我的消息灵通,傍着了大庄家,纷纷要我推荐股票,替他们操作。开始我不知此中险恶,自以为高明,又是推荐,又是操作,结果悉数被套,这自然引得大家不高兴,搞得关系紧张。后来我不再推荐,不再操作,又被他们误解是不肯帮忙,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要吃独食,结果关系也疏远了。”“安波说的我也深有同感,我跟她的情景也差不多——不过我已经习惯当孤家寡人了。张大夫,您可能不太理解,搞操盘就是孤独的事业。有些时候,就得不顾亲情,六亲不认。”吴经理深有感触。安波又说:“既然六亲已经不认我,我只得也不认六亲而以业务为亲,在业务上狠下功夫,以补偿缺乏亲情的空虚。于是将自己安排得象机器一样运转,整天忙碌而单调,这样无非是想在业务上有些起色,有所安慰。但却象对被套着的股票补仓一样,越补窟窿越大。一随着熊市的延长,亏损程度越来越增大,解套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旧套未解又添新套。而且随着亏损的增大和信心的丧失,我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了。现在一天到晚觉得累,提不起精神,想起被套的股,就一阵一阵的心慌,有时还真想哭一阵。虽然非常的累,可是又总睡不着,睡着了又容易醒,醒了又好一会睡不着。睡不好白天就打不起精神,还好忘事。睡不好也就吃不好,总是没有食欲,勉强吃点也是食而不知其味。省里,市里的几个大医院我都去了,CT、B超也都照了,心电、脑电也都描了,血液、尿液也都验了,这科、那科也都看了,都说没什么毛病。吴经理关心我,让我来找您老看看,我本想过两天再来看,因为我分析这两天可能有个反弹,结果天下雨股市也下雨,而且同样是下暴雨,连着暴跌,跌得我几乎要崩溃,所以今天冒雨也要来看病。”张老师说:“你这是白领丽人的高发病,或说是职业病——亚健康。检查么,查不出异常;说没病,又确实难受。属于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情况,所以又称‘第三状态’。”吴经理说:“以前我不太注意,可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公司里还有两三个白领丽人也好象陷入了这第三状态,回头叫她们也来看看。”“你让她们来,可以赎赎你的罪——要不是你给他们工作施加压力,她们会陷入这状态?这种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压力太大、太持久。”青禾说。“哟,这位小大夫,你可是冤枉我了。”吴经理叫屈道:“我才当几天经理呀。对于这个经理不好当的原因,我还得再补充一条,前任给我留的股票是套牢的,留的人员也是累病的。要说压力,一个是全行业的压力,熊市几年,压力自然不小;二是她们都很上进,自己给自己加压。我上任以来,还注意减轻大家的压力。”安波对青禾说:“吴经理说的是实情。”说着瞅瞅吴经理。张老师说:“现在随着社会节奏加快,这第三状态有越发越多的趋势,尤其是在大都市。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内各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北京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是75.3%,上海是73.49%,广东是73.41%,这三个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因为象你这样的白领丽人比较集中。”“张大夫,过去听别人称我白领丽人,我自得,确实脸色跟领色一样白亮光鲜。现在听着,我心酸,我的脸色近来明显见得萎黄了,领色越白衬得脸色越黄。你现在看我脸不那么黄,是因我敷粉涂朱了。过去我崇尚素面朝天,而现在不得不粉墨登场。每天上妆之初,褪妆之时,总免不了要联想到《聊斋志异》上的某一篇名。”安波苦笑着说。“除了工作压力之外,负性情绪的滋长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由于竞争激烈,难免有事业上的挫折,失败后的自责,失策后的悔恨。这种经历导.致自我评价的降低,以致于否定自身价值,信心崩溃,难以振作。另外,由于人际关系的淡漠疏远,心中的苦闷烦恼没有倾诉对象,更是缺乏发泄对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在你身上表现的还比较典型。”张老师道。“张大夫,您说的这才是‘论病细穷源’,我刚才只是说了病状——您看我这病能治吗?”张老师长眉一扬:“当然能治了,而且中医治这病还有优势。”“还有优势?这就让我费解了。”安波疑惑:“刚才听您所讲,我理解这病是社会节奏加快后出现的时髦人的时髦病,刚才所列举的那些发病数字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中医是传统社会里发展起来的,怎么还有优势?”“不但有优势,而且优势明显。”张老师肯定地说:“其一,中医虽然是由传统社会产生,并且主要在传统社会发展。但中医是一个早熟的、超前的学科,而且能够不断发展自新,可以对付新的疾病,这已不乏先例。其二,你这病在中医看来,也并不是什么时髦病,鸟为食亡,人为财伤,以身殉职,自古有之。第三——青禾,倒杯水来。”青禾赶忙倒水递过去。张老师很快喝几口,继续说:“其三,最重要的是,中医的特色是重功能,重感受,与西医重形态,重指标的特点不同,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噢?中医不看指标?”听到形态、指标,这两个炒股票的人立刻联想到股票走势的形态与指标,都来了兴趣。“中医诊病,依靠望闻问切四诊,直接从病人那获取信息,望诊用大夫的眼,摸脉用大夫的手,闻诊用大夫的耳和鼻,无须通过中介提供指标。而西医如果形成正式的诊断,就得依靠种种检查仪器,这些检查仪器就是病人与大夫之间的中介,病人的信息通过这些中介的转化处理,传给大夫,大夫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才能作出有根有据的诊断。如不然的话,只可能是拟诊、疑诊而不确诊。”“那入院病历上常见的‘发热待查’,就是等中介来检查,来提供诊断依据吧?”青禾问。“是呀,发热的确诊要靠看体温计的水银柱伸到哪个刻度,而发热病因的确诊呢,又要依赖验血仪器这个中介查查血细胞计数,来判断有无感染等,甚至还可能要靠CT、B超、核磁这些中介看看形态,以判断有无肿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医对发热的诊断,中医不必等中介来提供凭据……”“古代也没有CT,, B超这些中介呀。”青禾插言。“所以中医不得不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不得不重视功能,练就不靠中介靠自己的本领。正如那句话所言——你手里只有锤子,只能把对象当作钉子。”张老师顿一下接着说:“在那种情况下,虽然是有些迫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但临床反复证明,由此入手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疾病的规律,这说明疾病确实象‘钉子’,而且这些‘钉子’,很适合用中医这柄‘锤子’来敲。”安波回头对吴经理说:“我看这和炒股也相似,在你得不到内部消息,只会技术分析的条件下,就只得将股票看成可以用技术分析来掌握的投资品种,按技术分析操作,这样也可以与基本分析分庭抗礼,在某些方面还优于基本分析。”“看来解决问题有多种途径,未必非得靠中介嘛。”张老师说:“按中医诊断理论,病人感觉发热就是发热,就是疾病,就是医生应该解决的痛苦,而不必非依靠体外之物体温计来判断。如果一味的依靠中介,死盯水银柱的高低长短,病人的发热痛苦就可能被漠视,被忽略。对于发热病因的诊断,也是根据病人的症状、病人的感受判断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若是内伤发热,又可分为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等。这些诊断都可以由医生直接作出,并不需要中介的介入。中医就根据这些诊断进行治疗,或甘温除热,或滋阴清热。有时西医的几项检查还没查完,诊断还没有作出,病人却因吃了中药而热退出院了,到底属于西医所说的什么病,常常不了了之。”青禾说:“我看在某程度上西医可称为中介医学,老是在研发中介,复制中介,改进中介,运用中介,依靠中介。例如对发热的诊断,西医必须看体温计的度数才能确认发热,而中医却以病人主观感觉为准,不必非看水银柱的伸长缩短。”“西医的这个中介,也是有利有弊。”张老师说:“利在于中介可以按某标准大量复制,使得全体医生可以对疾病的诊断达到相对的标准化、统一化,比较直观客观,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医生主观因素的干扰,并且使知识的传授比较容易。但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其一,中介所依赖的所谓正常值,是对某部分人进行统计而得出的平均值,抹去了不该抹去而又不得不抹去的个体差异,以这组数值推而广之,以偏概全,来诊断复杂的、近于无限的个体,必然难以应付。常常可见虽然一些人的数值一样,可能其中一部分人正常无病,而另一些人已大病在身——如安波。其二,中介难以避免出现故障与误差,以致造成误诊误治,这就要人时时防备与校正,不能唯其是从。其三,中介并非万能,人体那不胜枚举的不适、层出不穷的疾病,未必能够完全由中介转化为可视可闻可触可打印的指标——这不是因为病人无病,而是由于中介无能。所以具体到安小姐的这个病,由于中介的无能,数值的误用,检查不出异常,难以判为有病,过去的西医对此是不立病名,不予承认的,顶多归为‘神经官能症’之类糊涂了之。”“就因为中介的无能,那时的西医就对我的病视而不见?”安波抱屈道,“可我确实有病呀。”张老师说:“这是因为过去西医的观念是‘人是机器’,后来进展到生物医学模式,偏重于人的生物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漠视了人的主观感受。人体的异常如果不能由仪器这些中介反映出来,就难以称上是疾病——而你的病正是这样。”安波问:“那现在的西医不是承认了我的病吗,说是亚健康,第三状态——尽管没有检查出毛病。”“‘亚健康’,‘第三状态’这两个称呼,‘正好反映西医从过时的生物医学模式脱出,而向‘生物 — 社会 — 心理医学模式’转化,但是没有完全转化的过程。什么是亚健康?什么是第三状态?潜意识里还是以生物医学的健康标准作为判别标准,以生物医学模式的不健康状态作为准则,是对你这种状况不得不承认的尴尬称呼——因为你没有检查出毛病。”张老师道。“也就是说,B超、CT等这些中介从形态结构上,从理化指标上未能发现你有异常。而西医是重形态,重指标的医学,没了形态,缺了指标,无所适从,于是只得用排除法命名,将健康与疾病排除而名之为亚健康,把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排除而叫作第三状态。”青禾补充说。“既然诊断如此,那么西医对我这病的治疗也无所适从了?”安波问。“大概西医除了让你调节生活,对症治疗外,并无比较理想的药物疗法。”张老师说。“那么与西医的重形态、重指标相对,中医治我这个病的优势就在于重功能,重感受?”安波追问。“是呀,你这病是功能异常,感受异常,中介虽然不能测知,但中医可以感知,几而且感知得很明确,这是西医中介的盲点,而正是中医的着眼点。正如刚才吴经理说的那样,中医能没病找病—就是能够超越西医中介的盲点而发现疾病,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摸脉比CT都管用——因CT并不能象脉诊那样,可以帮助医生辨别这些病的气血虚实——好,现在来摸摸脉吧。”张老师凝神诊脉,大家都不作声,只有秋雨对此浑然不觉,仍然哗哗作响。青禾看着张老师的指尖在安波脉口的寸关尺上起伏,心想:从病因与症状看,她这证辨为劳心思虑,心脾两伤,或许不会有大错。可她的脉我还没摸,脉证是否相应呢?是否支持这一辨证呢?病人总希望,总认为医生可以以脉测病,中医诊断理论也认为脉诊是四诊合参中必不可缺之一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脉证相应。既然二者相应,那就是二者之间有相近、相关、相似甚至等同的关系,那么,反过去倒过来这关系一样成立,而不象大于小于的关系不能颠倒,故而从症状、从证型应该可以推测出大致的脉象。以后应该对于每个病人都闻其言,观其色,以测其脉,来考察脉证是否相应,相应到何种程度,今天就从安波开始——对于安波的脉,可从脉的数、位、形、势四方面分析。先测脉形,脾虚而饮食减少,消化不良,气血生化乏源,加之思虑过多,心血耗伤,以致血液虚少不能充盈脉道,脉形必然见细。再测脉势,心脾气虚,鼓动无力,则脉势必弱。三测脉数,脉数为热,迟则为寒,但还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热象或寒象,不好推测。四测脉位,她比较消瘦,可能脉位表浅,或见浮脉,这种浮脉并非表示表证。综合来看,脉浮细无力的可能性较大,而浮细无力即为濡脉。张老师诊完脉抬起手:“青禾,你摸摸吧。”然后端杯喝茶。青禾将手指放到她手腕上正要定位,这时一个呵欠袭来,安波没能提防就痛畅地打了出来,手腕也不自觉地移了位,安波略有窘态,抱歉地对青禾笑笑,又将手腕放好。青禾定好寸关尺,专心体会脉的位数形势,觉得与自己推测的并无二致,就对张老师说:“浮而细软,谓之濡。”“我怎么觉得有点绵里藏针,细中带点弦,不是一味的软。”青禾再凝神品品,也觉得确实细中带弦。又想,为什么老师提示前没有品味出这个弦呢?肯定是自己以证测脉的结果影响了自己的心境,左右了自己的品脉象的取向。看来,观察要作到纯粹的客观化也不容易,总要在不同程度上渗透着‘心理期待’,被心理期待所左右,所引导。尤其在某种脉象不明显,似有似无的情况下,好象接受美学的所谓‘未定点’,对其的感觉大概要决定于心理期待。我刚才的分析产生一种心理期待,而老师的提示,又改变了我的心理期待。所以,如果情况反过来,我觉得有点弦,而老师说是一味的软,我可能也会跟着老师的感觉走,觉得并不带弦。唉,这脉诊真是玄之又玄。“这细带弦说明不是一味的虚,而是虚中兼郁。”张老师说。青禾说:“那单用归脾丸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怕是不那么对证了。”“是呀,还得解郁缓急。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清太医院的吴谦注解此条时说:‘数欠伸,喝欠也,喝欠顿闷,肝之病也。’.《内经》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兼用此方,更切病情。”青禾听见“数欠伸”,马上联想到安波打的几个呵欠与这方药的关系,不禁自责怎么把这细节给忽略了。“青禾,开方吧,”张老师放下茶杯:“先开粉甘草l0g ,淮小麦30g,肥大枣10枚,百合20g,柴胡l0g,六付,水煎,分两次服。再开归脾丸两盒,每次8粒,每天两次。”又转对安波说:“这两种药每天服两次,上午一次,晚上一次,用汤药送服丸药。除了服药以外,还得改变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摆脱那种心境。我知道,你的病根在于股市的走熊,股票的套牢,壮志未遂,信心受锉。这长期的熊市里,有多少人饱受,深受,长受深套之苦,也不知制造了多少你这样的郁证——可对于股市我只能泛言而不能深谈。如果我的那个学生在,让他和你谈谈,可能比我谈效果更好——因为他也炒股,而且成绩颇佳。”“你的学生还长于炒股?”安波细目微睁。“他原来是分到华药股份有限公司搞药,被分派了些公司的职工内部股。后来职工股上市,别人的股票多没有卖上好价,他却买了卖,卖了买,比别人卖了一倍多的价,公司经理于是将他调到公司的证券部,专业搞股票。据他说,之所以这几年炒股有所得,现在也没被套着,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中医理论,运用中医思维炒股。”“真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想不到中医理论用来炒股比波浪理论还好。”吴经理说。安波漂他一眼:“别提什么破波浪理论,还不如叫‘破产理论’,用它炒股只会助我破产。”“张大夫,您能不能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我得向他请教请教。看来不但安波的病需要中医理论,我公司的起死回生也需要中医理论。”“联系方式可以给你,我也可以先给他打个招呼。但这或许只是他个人经验,未必适用于你,别寄希望太大。”“我这也是有病乱投医,试试看叹。”吴经理接过张老师递来的名片,小心翼翼放进衣袋。* * *吴经理两人走后,青禾说:“老师,我看现代中、西医有交汇的趋势,西医承认了中介不认可的症状,中医也在搞四诊客观化。”“对这个中医诊断客观化,我有不同意见,持谨慎,观望,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老师总是有惊世骇俗之论。”青禾有些诧异道:“现代中医界对此似乎趋同,成了公论,定论。有学者甚至推而广之,认为‘客观化并非中医诊断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中医整个理论体系共同的问题’,好象不如此,中医就不能现代化,就难以改变一个枕头三个指头的落后形象。”“首先,什么是客观?”张老师将‘客观’两字说得格外重,“哲学上认为客观是‘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医生作为一个认识世界,认识疾病的主体,所面对的一切疾病现象,都属于医生‘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即都是‘客观’的。例如安波的病痛虽然尚不能用中介表达,达不到所谓的‘客观化’,但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客观的,绝非我们的主观想象。她的这些症状可以作为辨证的根据,并且以此指导选方遣药,可以收到好的效果,这是历代中医所证实的。如果对这些客观的东西再来一个‘客观化’,搞客观化的客观化,兔子汤的汤,从一逻辑上难以说通。反过来说,如果对不能用中介表达的客观病痛,就不理睬、不承认、不重视,才是真正的不客观。”“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许多人还热衷于搞这个客观化呢?”“其中一些人本身概念不清楚,将客观化与中介化混为一谈,是一个主要原因。”“老师,我大概就是其中之一,觉得中介化了也就是客观化了。”“X线是常见的中介,它是不是客观指标呢?”张老师问。“应该是吧?”青禾不肯定地答。“恰恰不是。”张老师肯定地说。“老师,我可是越加糊涂了。”“那你是不明白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的来历。”“那您得给我补上这一课。”张老师讲道:“主观和客观指标是在医学研究过程中,为了鉴定‘实验效应’而选择指标时提出的。所谓客观指标,是测量、化验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借助仪器来回答。”“那血糖血脂之类的检验,所报告的数值,应该是客观指标。”青禾推测。“至于主观指标,是接受试验的人的判断,例如让受试者填疼痛量表,或是医生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由仪器直接表示的指标。”“这我明白了,”青禾说,“X线片上的影象虽然是病人机体客观的反映,但影象这类客观指标究竟表示什么,有哪些临床意义,要由医生判断,如此则不免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如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时,容易错判误判,所以它不是客观指标。由此可见,中介化也未必能客观化。”“所以说,主观、客观指标的区分,是在医学科研过程中,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提出来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渗入了病人的感觉和医生的判断。”“两者区别可以说在于渗与不渗,纯与不纯。”青禾试着总结。张老师一挥手:“要说纯与不纯呢,那些提供客观化指标的所谓仪器中介,从根儿上看原来就是渗透了主观的产物,生来就不是‘纯种’的客观。”“噢?”青禾感到新奇。张老师起身,踱到钱松喦画的《蜀江云帆》前,说:“中介仪器不是高山大川,而是‘人造盆景’。它不是大自然的客观的产物,而是人为主观的产品,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设计制作的。因为设计这些仪器的目的,设计时所依据的理论或假说的选择性,以及制造这些仪器时所遵循的方法的约定性等等,无不渗透着‘主观性因素’,所以仪器只不过是一种从属于人这个认识主体范围的物质手段,主观的外化。”“那么是不是中介仪器也无非是人们主观认识的延伸,所提供的客观指标也就先天地先期地渗透着主观先见了?”青禾问道。“正是这样—我看这会儿你的悟性来了。”“那老师就多多启发——我可以乘热打铁,多悟多知。”“不但设计制造仪器中介渗透着主观,使用这些仪器中介时更需要主观指导,主观选择,尤其需要先见之明,而不可能有什么纯客观的使用。”“纯客观的使用?”青禾想想,说:“那全面体检大概近于纯客观的使用——因为不事先主观假定哪部位有病。”“这种全铺式的,无重点、无大夫主观提示的检查虽然貌似客观,但是往往效果不佳。常常可见某人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结果正常,其后不多时,却又在有提示、有针对性的检查中发现异常。”“我遇到的另一件事,也为老师提供一论据。”青禾说:“我表姐摔着腿后,先在一个骨科大夫处开X线单检透视,申请单写得比较专业,结果报告有轻微骨折。同天下午,又到另一医院,在简易门诊开了个单子去检查,结果报告正常,我表姐看了惊诧,就又向那大夫说了摔着的情况,大夫又重新透视,结果也报告轻微骨折——可见主观性、主观判断不但不能排除,而且很有必要——尤其在疑似之间。”“当然。正是由先见,成见、预见这些主观判断,来指导、选择检查中介的使用,渗透于其使用过程,才能避免漫无目的的滥用,误用,白用,才能提高使用效率,才能让病人少花冤枉钱,少来回折腾。例如在心脏病的诊查中,若是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首先应当选择心电图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而如果要鉴别心肌病或心瓣膜病,就要首选超声心动图。想了解心率,可以选择心电图。关键在于这先见须有先见之明,而非误判误导,引入歧途——这先见也有两面性。”“那学生跟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老师如何根据疾病的主观感受而形成正确的先见,以此先见指导中介的使用。”青禾又有所悟。“可见即使是西医,诊断客观化也是作不到的。‘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的提法就更在逻辑上说不通,在临床实际操作上也是办不到的。一味依靠西医的中介,过分强调所谓的‘客观化’,就会在临床上忽略、漠视甚至否定病人自身对病痛的心理感受、身体感觉,只能判定象安波这样的病人无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时的主观能动性,弱化了正确的主观判断对中介使用的必要指导和优化选择。”“既然西医都难以客观化,那为何还有这么多的人盯着中医不放,非要客观化不可呢?”青禾又想到一个问题。张老师细眉扬了扬,说:“大概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以西医为标准,赶西医中介化的时髦。但他们实际是往回退而没能向前赶,貌似时髦而实际落后。”“老师说他们是赶装备,没赶思想吧?”“对。‘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这一提法实际是传统西医‘生物医学模式’的一种反映,是与当今国际提出的‘生物 — 社会 — 心理医学模式’的先进思想背道而驰的,不是时髦而是倒退。过分强调客观化,势必淡化中医重视主观感受的特色,就要舍弃大量有辨证价值的信息,抽掉中医辨证的基础,使中医舍长就短;无所适从。”“具体到刚才的病例,那安波自述的‘细穷病源’也等于缺乏价值、不能依靠的白说,我们也无证可辨——我现在完全理解并赞同老师对‘中医诊断指标客观化’所持的态度——谨慎、观望、怀疑甚至否定。”第十三回论剂型有多种丸散膏丹据病机巧运用阴阳倒颠“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病多而方少,是为千古之叹。而如果能灵活运用现有的药物,扩大治疗范围,则可大大增加治病之方。然而灵活运用中成药要有一定的原则,也有一定的方法,欲知是什么原则,和哪几种方法,请观本回分解——今天是星期天,张老师让青禾陪他逛逛药店。开始青禾不解,说咱们医院的药够多了,何必舍近求远。张老师说:“不然,由于经济上体制上等等复杂原因,有些价廉效高的成药未必能进入医院的药房,到药店看看转转,有什么药物,心里有数,如果有廉便的成药,而且病情适合,无妨给患者开些。毕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吃苦能力减退,熬汤药病人不容易接受。”“老师,在我接触的一些人印象中,中药就是汤药,吃中药就等于吃汤药,不了解中药还有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所以有的人不愿看中医。”“一般人有这种印象,并不奇怪。”张老师道:“你看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主角或配角吃中药的镜头,总是喝汤药。”“是呀,这都成了俗套啦,如果此类镜头再泛滥下去,推波助澜,人们对中药的误解会更深。”“不过这也难怪,因为汤药不仅有助于治病,也有助于作戏。要是改吃丸药,一喝水一仰脖,‘嘶啸’两粒药丸下肚,爽快倒是挺爽快,可似乎病痛的戏尚未作够,尚欠点疾病的气氛。如果是汤药,那么可作的文章就多了。例如……”“老师,您先别说,让我当回导演。”青禾仰脸边想边说:“我看这些场面可以选入镜头,一是煎药时满屋弥漫的烟气、蒸气,熬药的人被薰得连连咳嗽,擦眼流泪;二是咕咕嘟嘟翻滚着的褐色药汁,上面泛浮着草梗;三是病人愁眉苦脸地喝药,药汁从嘴角溢出,蜿蜒曲折,流到脖子以下,象条褐色的溪流,再用布擦去……”“行了,行了,”张老师叫停青禾的导演,“你导演的这些镜头选几个就可以使疾病的气氛浓得呛人。虽然这些镜头有俗套之嫌,但到底是从生活中来,毕竟是中药在艺术中的反映。所以话再说回来,汤药虽有助于作戏,但更主要还是有助于治病。咱中医的特色,或者优势,是辨证论治,灵活加减,个体化用药。而最能体现这特色、这优势的剂型,应当首推汤剂,其次是散剂。所以自商代伊尹发明汤剂以来,汤药一直是中药制剂的主要剂型,这种地位过去一直未能动摇,将来怕也难以动摇。”“是呀,只有汤剂或散剂这样组方遣药灵活,随时可以加减进退的剂型,才能达到‘方者仿也,仿病而立方’的目的。”青禾回想到那天与张老师及胡画家谈话的内容。“如果要达到方证相应,不但要仿病而立方,更要追病以立方,甚至先病而立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病情,阻断病情发展的趋势。”“与汤药的即时仿病以立方、追病以立方相比,成药的事先立方,有点类似于守株待兔吧?”青禾问。“也可以这么比,成药的思路确实是守方以待病,或持方以撞病。”“这守方、持方也是有其道理的吧?不至于象守株的宋人,要不然成药也没存在的价值了。”“宋人之蠢,在于将一次当百次,以偶然为必然,将小概率事件当作大概率事件,只是被动地等待那遥遥无期,不可等待之事。”张老师想了想,又说:“如果还是利用这寓言引伸作比,那疾病就好比是‘兔’,‘成药好象是‘株’。如果通过研究疾病这些‘兔’的出没规律,而发现其多经之地、常经之地,以至必经之地,于是将中成药的这些‘株’,有针对性地分布在疾病这些‘兔’最可能出现之处,也就是出现概率最大的地方。那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偶然,而使守株待兔跳出盲目性,缩小偶然性,而成为一种可期可待的事。犹如军事上布雷设伏,地雷虽然是固定在某地老老实实的等敌,不会象导弹那样灵活机动地追敌,但如果选择敌人必经之路、必至之地而布雷,那么敌人触雷而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变小概率事件为大概率事件,缩减偶然,增加必然。”“那么疾病这只‘兔”的‘必经之路,必至之地’会在哪里?”青禾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从中医观点看,‘证’就是它的必经之路,必至之地。”“辨证论治的‘证’?”“就是这个证。”张老师肯定地说,“古今疾病虽众,病因虽繁,变化万千,但具体到人身上,对疾病的病理反应却几乎不变,从中医角度看,常常会表现为某些相对稳定常见的证型。如肠炎、胃炎、肝炎、肾炎、胆囊炎、糖尿病等疾病,虽然发病原因部位等千差万别,但在疾病发展的某阶段,都可能消化机能减退,表现为脾气虚这一基本证型。针对这证型,选药组方,制成成药,也相当于布雷于必经之路。又好象炒股票,不论上市公司的行业、地区、经营、高管等等情况千变万化,可反应到股票的价格走势上,无非是上涨、下跌、横盘而已,掌握了走势,就可以获利。”“老师,我觉得这证型还得分门别类,有些是常见的基本证型,如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等,有些非基本证型可能就不如基本证型常见。”青禾补充道。“将证型分类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张老师赞同,“愈是基本证型,出现的概率就可能越高,如同布雷愈接近必经之地,则相应偶然性就越缩小,必然性就越增加。反映到市场上,可以见针对基本证型的成药销路畅,销量大。如六味地黄丸,是针对肾阴虚这一基本证型而制,从古到今一直畅销不衰,且远销海外。是中药房中的畅销药,长销药,常备药,必备药。目前国内生产六味地黄丸的厂家已达百余,单在上海,六味地黄丸的年销售额即达4000万元,全国则可能上冲10亿元大关——可见针对基本证型中成药的魅力。”青禾说:“有综述报导六味地黄丸所治疗的疾病多达百种,在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肾病、糖尿病、前列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肿瘤、胃病、肝炎、眼病及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满意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其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可见六味地黄丸确实是布在了要害之处,那么多的疾病之兔都不得不从此过,成群结队地经过,前仆后继地经过。”“老师说的真是形象,如临其景,如见其兔,”青禾笑着说,“我好象就要看到这些兔子一个个触株断颈而亡。”“说‘断颈而亡’有点太理想化了。”张老师道,“不过既然药证相应,或许要撞个半死,至少也有轻伤。跳出比喻,也就是说多种疾病都可能在某阶段产生肾阴虚的病理证型,针对这一证型,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就可能获得疗效。”“既然成药的应用面也这么广,疗效也这么好,那和前面所说的汤药剂型的主导性,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一青禾不免又生疑问。“并不矛盾。”张老师眉梢一扬,“疾病是复杂的,犹如战场形势之多变,疾病未必大部分会是那么简单,那样单纯,只是表现出某一个基本证,不兼不挟,不变不化。例如常用的地黄丸系列方——”说到此,张老师有意停下,等青禾接话。“就是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等方,因都是从《金匮要略》中的八味地黄丸变化而来,所以又称地黄丸衍生方。”青禾接言。“为什么要变化?为什么要衍生?而且不止一方两方,成为系列方?就是由于证型不可能都那么单纯,而常常有兼有挟,有变有化。”说到此,张老师又停下,等青禾接话。“如果不但阴虚而且兼相火偏旺,可以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知母、黄柏两味,以兼清相火;如果肾虚不能纳气,可以加五味子,成为七味都气丸,都者,聚也,盛也,意在使气足;而若是还兼有肺阴虚,再加滋肺阴的麦门冬,就成麦味地黄丸;若要是兼肝阴不足,不能养目,两眼干涩,见风流泪,则需要加枸杞子、菊花,来滋养肝肾。”青禾一气说出六味地黄丸的几个常用加味方。“这里地黄丸系列方所针对疾病的所兼所挟,所变所化,相对还比较简单,所以加上几味药,或减去几味药还能应付。疾病更多的是复杂多变,数兼数挟,你不可能事先处处设防,搞古人所说的所谓‘广络原野之术’,所以成药必然有限,而单凭有限的成药,应付无限的疾病,必然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正如庄子所言,‘以有涯随无涯,怠矣。’比如战争,敌人已经分兵多路了,而我方事先没有,也不可能在各个地方都布雷设伏,要有效打击敌人,就不能只靠原来所布在某几处的雷,而只能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派兵遣将,方可能获胜。”“可是有些病人虽然身兼数证,却不理解这些,常常要求不服汤药服成药。”“每次遇到这种病人,你就会更为切实地感受什么叫作‘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张老师感叹。说到这儿,两人已到了十字路口,正好是绿灯,宽阔的大道上沿停车线排满了等待的汽车。青禾边过路边左顾右盼,说:“老师,我总觉得这车好象是暂时拦蓄在堤坝内的洪水,随时都要破堤涌出,得快过。”两人匆匆过了路口,青禾又问:“我想,汤剂虽然有优势,但其它剂型也有优点,应该是各有所长吧?”“这个问题我正要说。”张老师点头,“古人云:‘汤者荡也’,对于初感外邪,尤其是风寒之邪,汤剂常有一荡而除之效。然而现代人多数怕麻烦,怕喝苦水,制药厂家投其所好,出产不少治感冒的丸药、片剂,病人也就服这些丸剂片剂,以至感冒痊愈迟缓,正合古人所言,‘丸者缓也’。如果改服汤药,常常可以一汗而愈。”“那口服液也算是汤剂吧,疗效怎么也和丸剂差不多呢?”青禾问。“那一小支口服液,精致则精致矣,但常常药量不足,热量不够,难以形成一碗热腾腾的汤药所能达到的粗犷推荡之势。仲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还让病人在服过发汗的桂枝汤后,乘热喝热粥一碗,盖上被子,以助药力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