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请过自己吃饭吗? 2002年10月的一天,我同时听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41岁的李媛媛的英年早逝,她是带着许多未了的心愿去的;另一个是我同事的朋友,一位41岁的经济学家,很能干,但最终却累垮了,而最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他收入极高,但临去世前却仍然住着41平米的小屋,据说他已经超负荷工作多年了,他关注着经济,关注着社会,关注着朋友,却唯独忽略了自己,当1不在时,所有的0都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3个“41”给了我很大的刺激,使我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是那样容易忽略自己,忽略自己生存的基础,比如说健康和心情。有人说,种子必须走一段很长的路才能够变成花朵,它是一个神圣而艰苦的旅程,但事实上,我们甚至都不如种子,因为一颗种子还知道尽可能地吸收阳光和养分,懂得耐心的价值,而我们人类却常常不能照顾好自己,使自己变得滋润起来。 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来说,人们在招待别人时往往都很慷慨,有时甚至不是很熟的人可能都会执行一个远高于对待自己的标准,而很少见的是,会有人跑去一个很优雅的地方,静静地坐在那里,品尝着自己一直想品尝,特别是想独自品尝的美味佳肴,而并不在乎价格和错过其他的应酬。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应酬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应酬好自己才会应酬好人生,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始终不多。 不久前,我回乡省亲,见到了我的一位亲戚。他其实只有40几岁,但看上去却已是60岁的样子,他每天都要凌晨4点起来,晚上12点才睡,因为养貂,经常是整夜不眠,牛奶是给小孙女喝的,钱是给儿子赚的,只有病是给自己攒的。而这也只是无数中国人的人生写照。 柏杨曾经说过,结婚没几年就使太太成为了黄脸婆的男人是混账男人。他说的一个很重要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在心爱的人还没有变得苍老时就应该好好照顾对方,当然也包括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我所认识的一个老人,退休后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40年没回去过的老家看看,顺便再去附近的几个城市看看几十年没见的兄长和姐姐,他儿子和女婿都是开出租的,但正忙于市内的生意,就说以后有时间再说吧。但遗憾的是,没过一年,老人就中风了,不久便去世了,他没“有时间再说”了。此时的儿女悲痛万分,但却再也没有机会陪老父还愿了。 还是那首歌唱得好,“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是啊,那些错过和损伤了的有时真的不会重来了,包括爱情,包括青春,包括父母的心愿,包括自己的身体。在它们还在的时候,你珍惜过他们吗?还是仅仅放在嘴上和失去之后的梦里? 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说过,“不要以为一个人能活一千年,而应当每天过得像是最后一天一样。”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也就不会忽略那些最重要的人和事了。 活着是最好的礼物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曾对那些渴望成功的人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可在事实上,却没有多少人会告诉你,只要活着就是一个最好的礼物,一个人应该对生命的存在而心存感激,相反地,好像每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同时也都试图告诉你活得不好。 这种抱怨的另一个标志是,人们总是容易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却很少有人在镜子里看出自己的可爱,在心里看到自己的善良,在生活中尊重自己的追求,同时也真心地欣赏别人的美和独特。抱怨的结果是,不仅自己不自信,不快乐,而且往往也“爱屋及乌”,容忍不了别人的自信和快乐,这也使得那些自信的人往往被视为狂妄,快乐的人被视为幼稚。 卢梭、奥修等很多人都提出个一个类似“爱弥尔”的问题,并认为每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要长成一个具有爱心、具有慈悲心和具有内在宁静的充分发展的人,他必须成为对自己的一个庆祝,它并不是一个竞争的问题,它甚至不是一个比较的问题。事实上,在大多数比较的路上,人们得到的只有失落和内心的失衡,破坏的则是成功的基础——平和的心境,平等地待人。 其实,很多人的悲剧都开始于比较。最初可能是父母、老师、邻居和亲友,他们都试图要改善你,要使你变得更好,大家都更多地强调你的不足与错误,强调你不如人的地方,而很少告诉你是那样独一无二,那样可贵和无法“再版”,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个世上至少有一半的人会喜欢你,那可就意味着30亿的人呢。 后来是你自己和家人,也许还有同事和朋友。很少有人会真心赞美你的现状,人们谈论更多的是未来,如果你有幸变成有权力的人、富有的人、或是一个名人,人们也许会赞美你,但如果你到达不了那里,也许就会有人说“怎么混成这个样子”,即便不说,也会在目光和潜意识中流露出来。如果仅仅是有人这样认为倒没什么关系,要命是你也接受了这种认识,你会觉得自己没有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去努力追逐那些权势和财富。你不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了,你也不再能够平等地认识自己了,此时的你很可能就会像那扑向火光的飞蛾,只知道向亮处去,却并不晓得去那里的意义,那里究竟有没有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物。 其实,追求卓越和成功是每个人的天性,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问题是追求的方式和心态。是心平气和地去追求,还是不顾一切去奢求?是边走边保养,还是破车开到底?是享受成长的快乐,还是为现实而委屈自己?是踢好每一脚球,还是心里满载着胜负得失? 给自己发奖金 美国管理学家麦克雷戈说过,“一个人能否尽心地达成目标,端赖其达成预定目标后所得的报酬多少而定。”即便是在“经营自我”的过程中,适度的激励也是非常有效达成目标的办法。 正如在公司中,员工需要通过激励得到赏识、成就感、责任感一样,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对自身的及时、适当的“奖赏”也会使工作变得有趣和有成就感。比如你在写一篇论文,你只是一味地写下去,没有消闲和娱乐,也没有可人的惊喜和刺激,几天、几十天乃至几个月下来,你就会变得很烦躁,而如果你在写完之后便又开始了另一次“长征”,你就会对这种事情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产生文字抑郁症。这在长期进行研究工作的人群中,表现的有尤为明显。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做诸如此类的庞大计划之前,先要想好奖赏自己的办法,而在完成该计划后,确实给予兑现。如果这项工作会持续很久,就有必要将其分段,每完成一部分内容就小小地奖励一下自己,哪怕只是看场电影,看看小说,或是与好朋友聊聊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情绪,让自己感到工作的成效,哪怕只是产生一点点成就感,都会对此后的工作有所裨益。 事实上,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奖赏都和给花草施肥一样(你在哪儿施肥,哪儿就长得繁茂),你怎么奖励,就怎么收获。而奖励的秘诀也正在于此:决定你希望的结果,只奖励那些会导致预期结果的事情。就像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一样,如果医生只在人生病时才得到报酬,病人病得越久,医生的报酬就越多,这种奖励方法会使得一些医生尽可能找人的毛病,小事化大,多开药,开好药,做不必要的检查,有人甚至会希望病人病得越久越好,这使得人们在医疗特别是在不必要的医疗方面开销越来越大,仅美国一年用在不必要的手术的费用就高达40亿美元。相反,如果你只付钱给医生保持健康,一旦生病就停止付钱,他就会全力以赴不让你生病。这是聪明的古代中国人想到的办法。 做最好的鞋匠 林肯是美国历史少有的出身贫贱的总统,当他成为美国总统时……他父亲是一个鞋匠,整个参议院都觉得有一点尴尬,居然由一个鞋匠的儿子来管理那些最富有的人、那些上流社会的人,他们相信他们比较优越,因为他们比较有钱,因为他们属于年代已久的望族。整个参议院都有点尴尬、生气、被触怒,林肯当总统没有一个人感到高兴。 林肯在参议院发表他的第一次演说时,有一个傲慢的有产阶级的人站起来,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整个参议院的人都笑了,他们想要羞辱林肯。他们无法打败他,但是他们能够羞辱他,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羞辱一个像林肯这样的人真的比登天还难。 林肯心平气和地对那个人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地做得那么好。”全场鸦雀无声——林肯面对这样的话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他告诉那个人:“就我所知道,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会磨脚,或者有不合适——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那个艺术——我可以改正它。对参议院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一样,如果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的。”当他想起他的父亲,他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事实上,一个聪明的人会很清楚,很多角色是自己永远扮演不好的,他知道自己能力和智力的边界,他不会冲动地、人云亦云地追逐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但他同样也很清楚自己能做好什么,他会努力去做得最好,就像林肯的父亲那样。他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他只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尽可能去实现那些真心的愿望,尽量不给人生留有什么遗憾。 而最重要的是,这也是平等地对待自己的正确方式,更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出发点,这也适用于人际关系,包括爱情。奥修说得好,真爱是使人平等的,如果你真正地爱,在那个爱的时刻,你将感到整个存在是平等的,没有人卑下,没有人优越。但如果你不能够平等地去爱一个人,这份感情就会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追求的,她只需要自然地去交流,去接近,而不是刻意地去逢迎,去追逐。在大草原,你可以看到狮子在追逐羚羊,但那不是因为爱,是因为欲望。而两个相爱的人是不需要这样的,他们一起在奔跑,为了心灵的感应,为了呼应对方的爱,没有谁会舍得放弃对方。而当一个人真正爱对方时,他就不会强迫对方去做什么,因为那样会很不平等。其实作父母、作老师、作朋友的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 一个能给自己点灯的人才能给别人点灯,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不能普照大地,但总能照耀一些人的心灵和眼睛。你是哪一颗星星呢?7 让心“度假” 你的心有多久没有休养了?它有多久没有呼吸到新鲜空气了?你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心一起“散步”了? “廉价大补” 去过俄罗斯的人常常会发现,俄罗斯人的娱乐是老式的、单纯的、有益身心的,是一种趋向于回归大自然的消遣方法,比如采蘑菇、踏青、照管花园等。其中,采蘑菇尤为得宠。到了周末,许多俄罗斯人都会举家外出,或步行或开车去野外采采蘑菇、散散步,在大自然中得到真正的放松。对他们来说,采蘑菇的真正用意乃是“逃”到乡下去,以避开城里的喧嚣和紧张生活带来的一切烦恼。 俄国人热爱大自然,热爱他们的农村,这使得他们有了更多质朴、自然的气息,也使得他们的文学大多富有乡土气息,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屠格涅夫的散文作品。在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中,我们常可以从字里行间中嗅到清新、自然的气息,感受到俄罗斯人独特的民族气质。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与俄罗斯人有过很多的接触。在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古风犹在。那种质朴无华、坦率大度的气息迎面而来:只要他把你当作朋友,他就会无条件地为你做任何事;无论他家里多么贫困,只要你去他家作客,他就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你分享;只要是朋友,就一定要不醉不归。感受一下他们的为人,再看看他们的主要休闲方式,你就会发现这其中似乎是有着并非偶然的联系的。休闲对人的气质形成的意义不可低估。 就我个人而言,不同时段的休闲观念和休闲倾向也直接影响到我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是一个极其活跃的人,喜欢足球、旅游、摄影、演讲、跳舞,还有就是几乎雷打不动的长跑习惯,而那个时期,也正是我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每天都神采奕奕、信心十足的样子,人缘好,事业也好。但我同样也有很消沉的时期,那个阶段,睡眠就是我最大的“休闲”,除了工作,就是睡觉,虽然很“充实”,但却少了很多活力,身体也大不如前,自信心也差多了,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起了大学毕业留言册,看到同学们对我的评价和期望,想起曾经的“雄鹰”般的生活,才幡然醒悟。我决心“找回自己”,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新的休闲方式。我开始重新跑步、健身、养花、郊游、听音乐、跳霹雳舞、与家人用外语交谈、每天坚持看至少10种国外报刊……虽然许多事情改变起来并不容易,但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下去,更何况,我有以上这些"廉价大补"(休闲方式)。过不了多久,我便走出了那个与消极休闲相伴的灰色地带,走进了久违的阳光中。 生活在繁闹的都市里,人们的心灵多少都有点被挤压的感觉,日复一日的紧张生活使人变得机器化了,少了灵气,少了敏感,也少了几许柔和。天上的飞鸟,路边的鲜花,雨后的彩虹,都自在地出没着,但忙碌的都市人却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如果说纯真是一种力量的话,那么我们就正在失去它。 那么,在你倦怠乃至麻木的时候,会不会有一首歌、一段文字,或者是一次邂逅让你停了下来,重新看看自己,看看星空,想想自己要去哪里,怎么去呢?事实上,即便从心性的角度看,休闲也是必要的。长期处在一个枯燥的、缺乏新意的环境中,人的心灵很容易变得僵硬而脆弱,变得易激惹、易冲动,这个时候,你的神经其实是在提醒你,该休整一下了,你如果能够“从善若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就可以很快“重返战场”了,否则的话,用不了多久,你就该去“战地”医院了。 至于休闲的方式,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它能使你平静下来,轻灵起来,使你能够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本真,它就是你真正的朋友。其实,与好朋友在一起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休闲方式呢?那种平和的、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感觉,正是一份感情最生动的情节。 有哲人说,你期待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或可以说,你怎样娱乐,你便可能会染上怎样的“颜色”。休闲就象进补一样,也要有所选择,往往是,进什么,就出什么。 “缓慢”的乐趣 有一次出去旅游,爬的是青城山,就是“天下幽”的那个。路上巧遇了一位长辈,自然是一同走了。那时我很年轻,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但这位老先生却是不温不火,悠闲自在地像散步一样登着山,我也只好无奈地跟着,成倍地放慢脚步。但渐渐地,我发现了缓慢的好处,那就是静静地与这山融为一体,听鸟鸣、品树香,走走停停,想想看看,不像那直奔山顶的人,似乎只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而不是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心跳。走累了,就与老先生一起谈唐诗宋词,谈古今风云人物,那感觉就像品龙井一样。快到山顶的时候,老先生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就是急匆匆的样子,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做了许多盲目的事情,现在老了,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重新来过了,希望每一次出行都能好好体味,把年轻时错过的东西补回来。”什么“东西”呢,是悠闲吧。 大作家米兰.昆德拉似乎也有同样的感受。在《缓慢》一书中,作者曾感叹道:“为什么缓慢的乐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闲逛的人们到哪里去了?那些民谣小曲中所歌咏的漂泊的英雄,那些游荡于磨坊、风车之间,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小路、随着草原和林中隙地、随着大自然消失了吗?……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被扭曲为无所事事,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无所事事的人心情郁闷、觉得无聊,并且不断寻找他所缺少的动力。”而悠闲,用捷克人谚语说,悠闲的人是在凝视上帝的窗口。凝视上帝窗口的人不无聊,他很幸福。 由于工作的原因,练就了速读的本领,几十万的文字,几个小时就能够通读完,并能较好地领会其中要义。但遗憾也随之来了,当我看小说时,我发现自己看得太快了,情节是迅速掌握了,但许多韵味和细节的美丽却也被同时忽略掉了,就像傻小子爬山,速度是有,但赚下也只是一身汗和几张人像。慢慢地,我也便理解了,为什么说“伟大的作品需要慢慢体会”,为什么说“不朽的爱情总有一个缓慢的进程”,为什么有些文字只有“有闲阶级”才能写出,为什么有些巨著只会出在那个节奏并不很快的时代,还有就是克里斯蒂和柯南道尔的推理,总是不紧不慢地,一步步走向谜底,也走向永恒。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找到许多借口来坚持我的快节奏,但在看到一位女CEO的休闲感悟后,真的就再没话可说了。这位女士经营着一份大产业,应该说是很忙的,但她却能够保证每年出去两个月,逃到乡下去,而且往往只是在一个地点,最好是那种山清水秀、民风也比较淳朴的地方。在长时间的匆忙之后,她感到自己需要放慢步调,需要一段跟自己相处的日子。于是,她把所有东西都关掉,一个星期天完全不去想与公司、与社会有关的事情,她需要跟那些事务隔离,需要得到一种缓慢的节奏。尽管在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她会觉得自己有一种外人的感觉,但她同时也发现,在这段隔离式的休闲之后,自己对一些东西的感觉变得更敏锐、更清楚了,对公司和事业的感觉也更鲜活了。不仅如此,那些主管也因为她的短暂离开而得到锻炼,变得自信起来,主管间互相依赖的程度也会慢慢变得比较正常,这也正是她所希望看到的。 有时事情就是这样,在你想追求某种结果时,却求之不得,而当你把它放下时,它却会自己成熟起来。如此说来,缓慢有时并非是一种放任,一种懈怠,反而是一种有控制力的表现,是一种悠闲中的自得和洒脱。 花不是用来占有的 很多人都明白,看书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爱书的方式了,刻在心里就是最好的珍爱了,不一定非要把它吃进肚子里,因为那样做并非是真正的拥有,而只是一种变相的霸占。但遗憾的是,在其他许多地方,我们却未必会想得如此清楚。 父亲养了许多花,花开了,我们就去看花,而在花开的时刻,我们并不需要把它摘下变成自己的,这种欣赏中没有丝毫占有的欲望,有的只是美丽和芬芳的吸引,过去就过去了。同样的,在游山玩水时,我们也不需要把每只飞鸟都抓起来,放在笼子中供自己把玩。人们说养花、养鸟可以陶冶人的心性,其中就包含着这层欣赏而不占有、呵护而不压制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这种专心欣赏而不把持,有的时候会让人进到一种安静而超脱的境界,看上去好像并未拥有什么,但却不乏快乐和自得。由于不过分执着于快乐或痛苦,在这种休闲中,人们会注意到在纷杂的氛围中有可能被忽略了的很多细微的东西,会从微微的绿意中感受到阳光般的快乐,而这些快乐是那些只追求感官享乐的人所难以体会和把握的。 法布尔的《昆虫记》我看过多遍,其中最感叹的就是有关蝉的描述。令人既同情又“佩服”的是,这位仁兄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地下,仅有很短的时间能够见到阳光,但它却并不抱怨或者说也来不及抱怨,它只是纵情地歌唱,充分地享受阳光和雨露,幸福虽然短促,却十分有力。反观我们人类,却常常是记住了坏的,忘掉了好的。尽管在生命的每一天中,都会发生很多事,但有时我们只是倾向于记住那些不愉快的事,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事情,哪怕只是占用了1分钟,但却可能就此“占用”我们一整天的时间,全天的心情都有可能被这件事情糟蹋了,尽管中间可能有很多快乐,有很多灵感敲过门,可是你并不在意,你只抓住那件消极的事情不放。这颗心太缺乏休闲和松弛了,以至于过度敏感和刻意,不能有效地屏蔽擦肩而过的摩擦和伤害,让那小小的东西占据了大大的人生。 事实上,真正聪明而快乐的人是不刻意的人,他并不是一定要追求到什么,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看喜欢的书,听喜欢的歌,看喜欢的花,或者是等喜欢的人,摆弄喜欢的文字,去喜欢的地方。过程对他来说就足够了,尽管结果也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你爱一个人,可她却不能接受你,而是与一个爱她、她也爱的人走到了一起,并且很幸福,那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生病的心灵之旅 有一段时间很忙,但却偏偏感冒了,吃过药后,便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什么也做不了。心里很急,因为真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看上去也确实好像有很多事情都离不开自己似的。这时候,一个好朋友打电话进来,闻听此事,却笑了起来,说“这是老天爷心疼你,让你休息休息”。自己一想,也真是这样,如果没有什么头疼脑热的,自己是很难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不仅没时间休整一下,放松一下,对自己好一点,就连思考的时间都快没有了,更何况,看清路也确实比走得快要更重要一些。 有了病的“借口”,几天下来,推掉了很多差事,也落得一身轻松,静静地躺在床上,翻开久违的亚森?罗宾故事,品着香茶,听着《昔日重来》,一副悠哉游哉的样子,让几天前的我好生“嫉妒”。虽然看似休息,但却并没有耽误赶路,因为在看书时,在半梦半醒之际,许多忙碌时无法想清楚的事情都渐渐想清楚了,眼前的路越发清晰了,明白了哪些做错了,哪些该坚持下去,什么值得珍惜,什么应该放弃……病好后,曾经一度出现的对工作的厌倦感消失了,有的只是更强烈的“求战欲望”。就这样,一场原本令人心烦的病成了一次快乐的假期,一次心灵的旅行。 也正是在养病期间,我如遇知己般地看到了著名的哲学家马修?亨利在一次遭抢后写下的一段话:“我心存感激——首先,我从未被抢,而这是第一次毫发无伤地经历此事;其次,他们虽然抢我的皮包,却未抢走我的生命;第三,他们纵然抢了皮包,里面却没有很多钱;还有第四,是我被抢,不是我抢别人。”哈哈,被抢了都还这么开心,那还有什么不可以释怀的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生活中的事,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好与坏,关键还是看你怎么看,即便是一些看似很悲观的事情,换一双眼睛,可能就会变成一种机会或者至少是特别的人生感受。 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失恋后,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甚至一伤心就是好几年,有的还因此放弃了感情的希望,人也变得日渐憔悴,消沉得不得了,很为他们不值。这就像那丟掉了十块钱的人,为了回去找它,竟然要花两百块钱的车费,有必要吗?更何况,要悲伤也应该是对方悲伤,因为你只是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对方却是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究竟谁失去得多呢? 当然了,这些话并不能释怀所有的失落,毕竟有很多感情是无以言表的,但不管怎样,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人总是要采取一种理性的或者说是成人的态度,去乐观地看待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只有这样,才能够打破混沌的状态,接近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时候,失去只是得到的必然过程,就像有的人失去了原有工作,多年后却成了行业的巨头;就像《天堂影院》的主人公,离开家乡、告别初恋,最终却成为了电影业巨子;而当你最终获得真爱时,你也许会庆幸当初的“错过”,是彼此的几番的错过成全了两人的一世情缘。 同样的,一个人的情人节也未必很难过,与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的日子相比,一个人的日子在一生中所占的比例其实是少得可怜的,那么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毕竟,这样的日子往往是逝不再来的,就像曾经的学生时代。《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听起来真的那么令人感伤吗?1 爱是种子成长的秘密 对园丁们来说,“爱是种子成长的秘密”是一句千真万确的话,每一年每一季,都不断有种子破土而出,“长大成人”,而它们“长大”和“美丽”的秘诀又是那样简单而真实:“只是水、一点阳光和一些爱。” “疼人”是很感性的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些细节,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行泪水。找对一个人疼爱,其实也是在疼爱自己。 疼你的责任 小时候在乡下住,最喜欢的是姥爷家的菜园子。嘴馋的时候,就偷偷溜进去,摘几个黄瓜、柿子跑掉。但令我奇怪的是,被我摘掉的蔬果用不了多久又长出来了。于是便去问姥爷,姥爷说,你吃掉的黄瓜不会再回来了,但只要有种子,就会有黄瓜再长出来。 但我还是很好奇那么小小的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那么大的。从此,我便经常站在窗前,看后园的水果、蔬菜还有几盆花,看它们怎样长起来。我经常是一站就是大半天,可什么变化也没发现,有时看到的只是姥爷到园子中浇水,然后疼爱地摆弄他那几盆花。后来我索性也不看了,每天跑出去跟小朋友玩,直到有一天发现后园又是茂密的一片了,便问姥爷“它们怎么突然就长出来了”。姥爷说,“没有突然长出来了的东西,它们是慢慢长大的,就像你一样。”我接着问,“那它们是靠什么长大的?”姥爷笑着说,“靠阳光啊,水啊,还有就是常去看看它们。”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但还是不能完全明白,直到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常去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20岁的时候,人的眼里只有未来,很少反思什么,只是到了30岁,才真正认真地回头张望,才发现自己长大是多么不容易。一路走来,不知沐浴了多少阳光雨露,不知接受了多少人的疼爱和关怀。想清楚了这些,便知道了感恩,知道了怎样回过头去关爱别人。 黄品冠有一首歌,叫《疼你的责任》。他在歌中唱到:“每次你任性时说的一些话/ 你知道那有多伤人吗/但我顶多只气个三分钟吧/ 最后依然体贴的送你回家 /有时想如果我不是一直让/ 你也许会懂得学着体谅 /但是我完全无法硬着心肠/ 做得让你有一点难过失望 /总觉得有疼你的责任/ 要你是最快乐最单纯的人 /因为你让我的心变得丰盛/ 原来不奢望的变成可能 /总觉得有疼你的责任/ 让你做最轻松最自然的人 /我想不遮掩也是一种信任/ 爱得了解包容/ 才算爱得完整 。”一个懂得疼人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人,也才是个幸福的人。 疼爱使种子成长,也使疼爱者的心变得丰盛。在一些精神病院和戒毒中心有一种有趣的疗法。医生发给病人种子或切小了的植物,鼓励他们去培养和照管它们。这是他们的植物,它的健康、生死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结果是鼓舞人心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类活动使原本混沌的生活萌生了意义,它还带来了一种创造感和成就感,一种关爱生命的责任感和一种有明确生活目的而产生的巨大动力。人们在疼爱和培育植物和他人的过程中丰盛了内心,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用一朵花开的时间 老家有一套空房子,里面放满了我过去读过的几千本书,还有许多成长的记忆。前年回去的时候,发现有三只鸽子从破了的窗户飞进来,有一只还受了伤,我便帮它包扎了一下,不知为什么,它们竟然不走了,我只好留下一些食料,并托咐亲戚常来换换水,回京之后便把这事忘了,因为我想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飞走的。 去年夏天我回家,推开阳台的门,突然发现有三双眼睛在看着我,好象久别重逢的样子。那一瞬间,心里不仅为之感动。自己并没有对它们有多好,只是包扎了一下伤口,只是相处了一段时间,它们就对我和我家产生了感情,就算我走开了,它们还是因为曾经的疼爱而留在了“朋友”的家里,使空房子里多了一丝生机。只是那么一点点疼爱,却收获了三份忠诚,就像那许多养大的义犬,为了主人而不惜赴汤蹈火,我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养花、养狗。其实与人一样,这些植物和小动物所需的不过是阳光、水份、肥料和一些照料,只是它们的要求更少一些,回报更多一些。 但无论如何,世上都没有突然长出来了的东西,所有的事物和深情都是慢慢孕育和长大的,要想被爱,就必须去关爱别人,像养花和养宠物一样,真心地对待,拿出时间去照料。虽然有时我们会错爱某人或某物,但我们总会作对很多事,只要一路走下去,在我们老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回忆,那曾经灿烂开放的花朵,那温顺可爱的猫咪,那相视一笑的默契,那风雨中绽开的雨伞,那困厄中相携的双手,那登顶后无限的风光,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满而富足。有时只是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们就看到了满园的春色,遇到了莫逆的友情,找到了知心的爱人,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痴情是一种幸福 过年的时候,一口气看了15集《寅次郎的故事》。剧中的寅次郎总是用心去关心别人,去爱别人,但却一次次地遭遇尴尬的失恋,在为寅次郎遗憾的同时,却不得不为他的痴情和善良而感动。寅次郎长得很丑,不会甜言蜜语,也没有固定工作,但却有一颗透明的、真挚的心。他从不嫉恨那些忽视和放弃他的人,也从不为自己的痴心而后悔,更为难得的是,他与许多未接受他的女子都成了一生的朋友,并总是在她们最困难的时候全力以赴地帮助她们,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得到对方,重要的是对方能够幸福,只要她能够幸福,就是不与自己在一起又有何妨? 一部影片能续这么多集,一定有它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寅次郎身上的那份痴情和胸怀的辽阔,是这种痴情的苦,更是这种痴情的乐。虽然几乎每次失恋,寅次郎都会出走“旅游”一番,但我们从未看到过他的抱怨、后悔和任何的改变。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一如既往的真挚,他屡败屡战的执着和他的乐在其中。 这是一个健康的人,因为他不会因为与一个人的错过而怀疑一切的人,不会由于爱的伤痛而失去爱的能力;他是一个懂得爱的人,他知道爱的意义在于升华心灵,爱的美好在于它的过程,爱的高尚在于它的不求回报。其实,所有的爱情都是有结果的,除非中途有人死去,婚姻也未必是爱情最好的结果,就像我们钟爱一处风景,却未必一定要永远地留在那里,而我们的家也许很简陋,但却是我们愿意生死与共的所在。哈马舍尔德说过,“或许伟大的爱情永远得不到回报。”而不求回报恰恰正是一切伟大爱情的共同语言。 在付出爱的时候,谁也不确定会得到回报,这使人们小心翼翼,同时也在化验着爱的成份:里面是爱多一些,还是自私和功利多一些,或者只是潜意识中的不情愿。如果真的是不合适,就该尽早走开;如果那真就是你的所爱,那就无论如何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无论结果如何,多少年之后,你总得对自己有个交待。如果真的“寅次郎”过,而又没有伤害到彼此,即便是无言的爱,你也还是对得起自己,因为爱就是你的心愿。 法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皮埃尔?拉普拉斯行将辞世时,他的朋友极力安慰他说,他所作出的发现和著述,实在足以自慰,但他却说这一切均算不上有何重要。他的朋友们问他完美人生中什么才更重要时,他用最后一口气答道:“爱”。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个字,痴情便成了一种幸福,一种行色匆匆、习惯于吃快餐的现代人所难以企及的温柔情怀。 同样的,对于事业和信仰的痴情都是值得尊敬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这种痴情或者说理想主义帮助人类去接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变故,使人们可以举重若轻,沉着而又线路清晰地走向理想的或曰最好的归宿。无数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事业因此而成就。我们也发现,那些有着成功人生的人,都有着一种异常坚定的信念,他相信一个远大的未来——比现在所看到的要远大得多——将永远使整个生命比现在的时刻更重要,使一切困苦挣扎都在理想的星光中显得渺小,并且容易忍受。 培育正确的种子 在资源稀缺的现实生活中,在无法回溯的时光面前,我们不时地要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走入这样那样的路口。无论你作为还是不作为,你都已经做出了选择,说“人生就是选择”并不为过。在人生的种种选择中,机会成本的估量是不可或缺的尺度。 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在这样一个资源稀缺的社会中,我们每做一个选择,就要放弃其它一个或多个选择与机会,而我们做选择时放弃的东西就称为“机会成本”。就爱而言,它的机会成本是高出人们想象的。你不仅要支付一笔很大的物质成本,更要支付为爱而放弃的机会成本,包括你本可以用来学习、交流、娱乐、休息的时间及其那其中可能得到的资讯、机遇和愉悦,也包括恋爱风雨中必将消耗的大量精力以及负面情绪对心情、判断、斗志的影响,更包括你放弃的选择别人和被别人选择的机会,尤其是在失恋或不如意的时候,这种失落感是很大的。 正是考虑到机会成本的巨大,所以有人提出了爱需要“一慢,二看,三通过”,也就是说慎之在始。就像播种一样,首先要看清楚种子的真假和良莠,然后要想清楚土壤合不合适,气候适不适宜,这样播下的种子才是值得期待和守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爱一个正确的对象比正确地爱更为重要。 在播下正确的种子之后,你所能做的就是精心地培育,用心地呵护和耐心地等待。而种子也一定会对你有所交待,或者是明媚的肯定,或者是自我的成长,或者只是一段心路历程,但无论如何,你都是幸福的,因为你慎重地选择过,倾心地投入过,真实地爱过,这就足够了。 备忘录: 完美的爱不加证明,也无须证明。 爱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但成长总是痛苦的,要爱就要付出代价。 无论是哪一种感觉,只要用对了心,第一时间或最后的时刻都会令我们有新的发现。2 好女人是一所学校 真正难能可贵的是,在经历了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之后,仍能保持一颗明亮、真诚的心,仍能自信而从容地爱人,并且能从中享受到别样的乐趣。哭过的人,受过伤的人,追求过的人,尝试过的人,充满感激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快乐的人。纯真的心是快乐的。 好女人是恬静的 在一部小说里,一位母亲临死前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孩子,妈妈尤其要提醒你的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贫穷和默默无闻,尽管这两点会让你深深地感到人生的乏味和无聊,但更大的敌人却是时间和岁月。当风华一过去,你定会知道踏实恬静的心态是笔怎样的财富……”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讲究生命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只有游刃有余,才能收获幸福。而在这个问题上,名利心普遍较淡,重视生活质量和情趣,对世事较为敏感的女性,有着男性往往不很具备的心理和情智优势。 可以说,在浮躁的世事中,好女人是苦夏里的冰茶,是寒冬里的热饮,让男人的头脑保持合理的温度。相反,一个躁动而不安分的爱人,却很可能使男人犯下致命的错误,许多落马的贪官就是死在了“贪内助”的手上。 诗人说的好,最可爱的女人是力量和温柔的奇妙结合体,平衡而和谐。 好女人是爱笑的 我喜欢看喜剧,喜欢笑,也喜欢爱笑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娶一个爱笑的女孩。在我看来,两个爱开玩笑的人,成为一对夫妻,戏笑人生,任何问题,两人都能三言两语化解开。即便是“北半球”下雨,“南半球”也仍然可以是艳阳高照,想避暑,或者想晒太阳,都有地方去。 一般来说,一个爱笑的人,多半也是心理健康、宽容乐观的人。和她在一起,你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你能够真正的放松,而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人性的角度看,当人痛苦、疲惫的时候,总是倾向于看轻松幽默的节目的,大概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喜欢看令人压抑的、悲伤的节目。总有一张笑脸在身边,真的是一种福气。 人在争取个人成就和价值时,是需要有人鼓励他们继续向前的,特别是当他们遇到阻碍时,知道有人会在背后支持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一个信任的眼神和一张灿烂的笑脸要比一张忧郁的脸更能给男人以莫大的安慰。许多时候,只要身心能放松下来,生活就会出现转机。 人是需要一种牵挂的,如果在你的身后始终有一双明媚而充满眷恋的眼睛在为你祝福、为你守候的话,无论前程有多么艰辛,相信你都会从容面对、无怨无悔。 好女人能看到你的未来 普京与妻子柳德米拉认识的时候,只是克格勃里的一个小人物,而柳德米拉则是一个漂亮的空姐。普京相貌平平,家境一般,靠的是什么打动她的芳心呢?还是柳德米拉的妹妹一语道破天机:“我姐姐早就认为自己的丈夫非同寻常。” 柳德米拉承认,“不知为什么,我总是相信普京会有当总理的一天。他目标明确,坚定不移,不是虚荣心强,而是有明确的目的,他总是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拼命地干,而且一步一步地实现。有人为金钱拼命干,而他是为了理想而拼搏。拼搏的过程使他感到愉快。” 柳德米拉对普京的肯定和预见令人感叹:你的爱人相信你会超过其他人,这是何等的动力和幸福? 在这样的女性面前,你会懂得什么叫做风度,什么叫做智能,在很多方面,她都会成为我们的老师,她给你另一个视角看世界,给你更温暖的情怀包容冷漠,给你更聪慧的耳朵倾听真实的声音,让你在平心静气中感受到别样的豁达与真情。 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好女人与你一起成长 雪莱说过:“爱情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两个人分头寻找幸福,可能会一无所获,但是一起来寻求幸福,他们将会寻找到两份幸福。爱的结果也是这样。 爱情会使女人变美。记得有一个漫画,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黑姑娘问白姑娘:“你最近皮肤变白了呀,是什么原因呢?”白姑娘羞答答地答道:“我恋爱了嘛。”同样的,爱情也会使男人变得孩子般快活。幸福的爱情能使一天等于一年,使人一生都保持心理的年轻。而这正是成长和成功的关键。 “推动世界的乃是饥饿和爱情(席勒语)。”作为人的第二生命,爱情的真正价值,似乎就在于能增强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力。爱是一团火,真正的爱情会使两个人同时感到温暖,而不是精疲力尽。 许多伴侣走不了很远,或者走得很不顺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共同语言,缺乏同舟共济的生活体验。就像出生入死的战友情深一样,甘苦与共的感情是最经得起考验的,因为“一个人可能会忘记一起笑过的同伴,却不会忘记一起哭过的人”。 爱情是一个相互培养的过程,因此遇见什么样的人并和什么样的人一起成长显得非常重要。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但我觉得她身上有种很小气的味道,我便问:“你的男友是不是很小气?”她很惊异:“你怎么会知道?”我说:“一个人要是从花房走出,一定会带来一股花香。与什么样的相处久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感染上很多对方的气息。没有一个人会避免家庭和朋友的影响,更遑论心爱的人。”如果你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个志同道合、能够提升彼此境界的恋人,那么请接受我的祝福,这是许多人找了一生都未必能找到的感觉。 好女人让你不想“毕业”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母亲,另一半给你。于是女孩子喜欢上了这个男孩。有一次村里发大水,男孩忙着去救别人,而没有去救女孩,别人问他为什么,男孩说,如果她死了我也不会独自活在这个世上。这一年女孩20岁,男孩22岁,女孩嫁给了男孩。闹饥荒的年月,两人只有一碗粥,他们互相谦让,都想让对方吃下去,结果一碗粥三天后发了霉。那时他们分别是40岁和42岁。当他52岁那年,因家庭成分不好被挂上牌子批斗,也已50的她心甘情愿地陪伴着他。她告诉他,无论有多大的苦多大的难,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支流,我永远是你爱的源头。许多年过去了,他们成了70多岁的老人。在一次坐公共汽车时,有一位年轻人给他们让座,他们都不肯坐下而让对方站着,于是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抓着扶手。这时车上所有的人都被这美丽而朴素的场景感染了,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充满无限敬意的眼睛,仿佛看到他们心中的玫瑰花正在盛开,醉人的温馨里浸润浓浓的恋意…… 好女人会令你舍生忘死。在一部戏里,一个人的女友被困在火中,他呼喊着她的名字奔了过去,火太大了,人根本进不去。她对他说,“你走吧,不要管我。”但那个男子坚定地说:“我不会走的,我说过要保护你,一生一世。”结果,他冲进火海,把她抱在怀里,避免让火灼着她,就这么一直向前冲,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他醒的时候,她坐在我身边,泪流满面,心疼地说:“你看你烧成这个样子。”看着她没事,他反倒笑了,“我粗皮腊肉,怎么烧都这样,只要你没烧着就好。”……舍生忘死在这里被赋予了典型意义,而事实上,更多的“舍生忘死”则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疼爱,出现矛盾时的让步,面临诱惑时的果决和为爱而放弃许多机缘。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这部戏里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许多男人的心事。其实大多数男人对感情是看得很重的,很多时候,“潇洒”只是因为没有办法,如果有可能考入一所“好学校”,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愿意从那里毕业的。 其实,对女人来说,好男人又何尝不是一所学校呢? 备忘录: 所谓缘份,就是给自己所爱的人机会,包括为她守候。3 找到你的“心跳” 在你年轻的时候,你一定得温柔地对待你的爱情,因为年老时,你将会记得这温柔。 没有“杂音”的心跳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100分的男子与100分的女子?我相信是有的,我也相信他们是非常相配的,也极可能相爱,但问题是,他们有没有机会相逢?相逢了是否就会相爱?就像有人说过的,爱情是你和他在人群里相遇时,你们的电波在空气中劈啪作响放射出火花的一种灿烂感觉。那种灿烂感觉就一定会出现在看上去很相配的人身上吗? 关于相配的爱情,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有人甚至编出了面型缘份表,有的人则用血型或星座来找缘份,但很多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相爱的关键是需要。从人性的角度看,人们需要的往往是自己没有的东西。人们喜爱的,其实是“理想的本我”,即自己欠缺而又在意的特征。在吸引你的人身上,一定是有着某种理想化的成分的。理想化是产生热情的动因,而热情则是爱的本质。对于希望、计划和梦想,除非我们热情地相信它们有可能得以实现,否则我们便难以认可它们了,对所爱之人加以理想化,实际上会造成他或她更为向理想化的形象看齐,而这种情形在先前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爱能提升人的境界的方面。 事实上,很多表面上并不相配的爱情,往往和谐,不同使他们能够彼此相互吸引,而相同则使得他们能够长久地相处下去。这也恰好道出了一切成功恋情和美满婚姻的秘密:两个人要有相同或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要有不同乃至迥异的个性特征,这样双方既认同又彼此吸引,才能够把爱情进行到底。社会学家的一项很有意思的调查表明,男女年龄相差10岁左右的恋人在各方面都是最和谐的。他们的理由是,女孩子与一个大自己许多的人在一起,不但能成熟起来,而且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距,双方互为体谅,互相关爱,不太容易发生冲突,男方会感到很青春、很快乐,女方也会感到很安全、很自在,可以充分表现出女人的天性来。 但这还不够,他们还需要共同爱上别的东西。曾经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情侣,他们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拜访一位先知,向他请教长相厮守的秘诀。先知以慈蔼的眼光看看他们,却说了一句表面上听来无情、实际上却极富深意的话。他说:“你们不要只是爱着对方,还要共同爱上别的东西。”在许多成功的恋情和婚姻中,我们都会发现,有着共同的生活追求和新的发展空间的男女双方往往能够保持新鲜的爱情,就像吃饭一样,再好吃的菜,如果天天吃,也会乏味的,只有不断地变换内容,不断地升级能力,做出的饭菜才会迷人,才会不使人厌倦。 没有共同的向往,就会少许多共同语言,感情的硬度就会受到岁月的磨砺和考验。有一个人在谈及离婚的理由时,这样说:“你知道吗?结婚这十几年来,我几乎没有和我太太有过什么共同的感动了。我们不曾一起阅读过一本书,谈过其中任何一个有趣的章节。我们甚至很少一起看电影,更别提看完电影之后曾经就其中某一个场景、某一个片段,交换过什么感动的心得。”没有新鲜内容注入的情感之河,能不干涸吗? 而最能持久、最不乏味的东西,其实就是生命的本身。用一位作家的话说,一起热爱生活,拥有充沛的能量,分享心灵的喜悦,将是恒久维系感情于不坠的最大力量。两个热爱生活的人,无论生活怎样平常,都不会觉得单调和乏味的,他们的爱会在早上启程,在中午绽放,并在夜晚温暖寂寞的星空。 要果树,不要松树 有一位女士,在生命的低潮期遇到了一个令她倾心的人,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结为伉俪,她觉得自己真是苦尽甘来,没想到却迎来了十年苦日子。 原来她嫁了一棵“松树”,而不是“果树”。对方只知索取,从不理会她也需要滋养,婚后十年,他活得像一个已婚的单身汉──不容别人占用他的时间,却要求自己应有的一切“权利”,与她分享着她的所有,不断地索取、再索取,却不让她分享自己的一切。直到有一天,这位先生另结了一位较年轻的新欢,搬了出去,她才意识到那人带给她的,不是滋养人的果子,而是令人感伤的磋砣与无奈,还有就是一纸冷冰冰的离婚文件。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个活得很辛苦的朋友听,他沉吟许久,摇摇头走了,临走时扔下一句“真的不能把爱情搞的太像服务业,做牛做马只会累死自己!”他是一个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人,但却不很懂得了翘翘板的道理,不明白爱需要相互给予才快乐的道理。 一般来说,恋爱中总是一方爱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听任接受对方的爱而已。这一点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条必须服从的痛苦的真理。可是偶尔也会有两个人彼此热恋而同时又彼此被热恋的情况。但这是少而又少的例外。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男女之间的关系就像玩翘翘板一样,你紧起来,对方就松下来,反之亦然。“爱情中谁屈居下风,完全要看谁比较爱谁。”你越爱得厉害,就越发不应该让对方知道你热爱的程度。因为凡是爱得厉害的人,总是受制于对方的,总是或迟或早要被对方所弃的。 事实上,翘翘板的有趣就在于双方你来我往,如果总是一个人用劲,另一方总是高高在上,双方就都会觉得很没劲,要给对方用力的机会,这对他或她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乐趣。 自在的天空好飞翔 要找到真爱,便要找一个懂你的人。懂是什么?用一位作家的话说,就是当你遇到挫折时,他不说一句损你尊严的话;当你意气用事时,他绝不迁就而会娓娓解说事理给你听;当你心情不好时,他绝不和你一般见识而大吵大闹;当你远隔千里难得见面时,他也深信你;当你愉快时,他也愉快而且会告诉你;当你烦恼时,他也烦恼但不会轻易告诉你。更主要的是,懂你的人会让你感到轻松,让你的羽毛变得更光滑,更新鲜,更富光彩。 曾经有一个陷于爱情两难的男子问一位作家,怎样才能“认出”他的真爱,如何取舍?作家想了想,说:“哪个人让你相处起来快乐自在,哪个人可以让你分享大小事情,不担忧对方会反对或介意?”在他看来,那才是真爱、才是适合,双方才能比别人更有机会走更长远的路。 无独有偶,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一篇文章说的也是同样的事。作者认为,幸福婚姻的一个关键是“找一个和你在人生理念上一致的人”,另一个关键则是“你能否在对方面前做到真实的放松”,具体地说就是,你能在对方面前牙不刷,脸不洗;你能把脚翘在桌上;你能放声大哭;你能大放厥词,说希望那个老给你穿小鞋的上司生场恶疾,你好取而代之……总之,一切最真实的,美好的和丑陋的,善良的和恶毒的,你都敢在对方面前不加掩饰……如果是那样的话,可就要恭喜你了,因为你找到了能过一辈子的人。 真爱的支柱是信任。有个笑话说:如果哥伦布有个多疑的妻子,他还能发现新大陆吗?她一定会问:“你去哪里?跟谁去?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那女人(英女皇)会无缘无故给你三艘船?”和一个不信任你的人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在吗?会感到幸福和愉快吗?会有最好的表现吗? 有位仁兄更有风度。他有一个可爱的妻子,但他却从不要求对方一定要把最多的时间用在他身上。相反,他对于妻子有很多朋友很是开心,并鼓励她多和朋友们和同事在一起,多沟通感情,同时也能从中得到成长。在他看来,真正的爱就是给对方可以翱翔和成长的天空,凡事相信,如果连最爱的人都不信任,那人活在这个世上就太孤独了。或许,这才是我们该学习的,“学习不要去设定自己应该是对方最重要的人,学习不是非要霸占对方大多数的时间,才是爱情。” 自在的外衣是包容,包容现在,也包容过去。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女友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尽管过了很多年,对曾经的恋人依然很有好感,但他却并不在意。不仅如此,他还很感谢那人,说正是他使她变得如此优秀,也使得她懂得了珍惜。他从不与那人对比,也不和过去争位子,他宁愿给女友的心中留一块绿地,属于曾经的青春年华,属于曾经的怦然心动。我欣赏这样的态度。 相爱容易相处很难,而真正的缘份则是找到一个能包容你的人,一片让你自在的天空。 有谁是你? 完美主义是爱情的杀手。好女人是人,好男人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即便是天上的嫦娥也未必是所有人的最爱。还是曼斐都番尔说的好,“你可在每个女人身上看到海伦。”其实,每个女人都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如果你有足够的胸怀、必要的聪明,如果她又是适合你的,你完全可以在她身上学到你应该学到的一切,她也会成为你一生中最重要、最不想毕业的学校。男人也是一样。在感情问题上,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合适,是相称。 一位学者把一桩好的婚姻适当地描述为“一种两人之间的最有助于双方最佳发展的关系”。事实上,要想在感情上彼此令对方满意,夫妇双方必须认识到对方的需求,有共同的经历,尊重对方的个人价值。这种爱不仅与夫妻双方个人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还与双方的相似程度,或者说至少是与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和信仰的兼容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具有相似地位的夫妇通常幸福感会更强,婚姻更稳定。但这种契合却往往是外人看不出来的,因为鞋子好坏,只有脚知道。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篇《有谁是你》的文章曾被广泛传抄:“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必有你的存在;必有你成为我的一半成为我的太阳;必有你容纳我并拥抱我的一切……我知道你一定在的,一定在前方某个路口或者某个站台上等我。我知道你最终会出其不意地走过来,出其不意地和我相识并相知。就这样,我很孤独、很快乐地走在这条路上,我的目光总是坚定不移总是向着前方。 ……所有的阳光铺满这条道路,有一种充满魅力的幸福在牵引着我,与你相随我信心勃勃、步伐坚韧。就这么走向你,我满是尘土,满是疲惫。就这么奔向你,我泪流满面、笑容满面。纵然不知——现在有谁是你?究竟有谁是你!” 在情人节的夜晚,望望夜空吧,那里一定有你的一颗爱的星座,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她,请好好爱惜她;而如果你还没找到她,就好好地找一找吧,也许此时她也在找你呢。 备忘录: 真爱无法隐藏,它就像火焰出现在黑暗中,不必告诉大家它是谁。 爱情是一种了解,不是盲目追求;婚姻是一种和谐,不是委屈将就。一味地追求、或一味地付出,时间久了,任谁都会觉得疲惫。 没有一份真爱会伤人累累,耗损能量,如果有,那是因为你遇错了人。4 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 “不要匆匆忙忙地拒绝,然后慢慢地后悔,爱该谨慎,但你也不该不慎地失去它。” 十年前的月光 有一个老人,总是说要去钓鱼,但他的竿子干了15年,却至死也没有让它湿起来。我的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在他很匆忙的一段日子里,心里曾经有过一个很可人的小女孩,他想等到松下来的时候再找她,他以为她会象以前一样再次乃至很多次地出现在他的视野里,有些话还不急于去说,但事实是,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越是美好的事物越容易消失,他竟然再也没有见过她。那以后,他懂得了,一杯咖啡,现在喝是热的,三天以后喝就是凉的,而三年以后喝可能就没有了。 其实,人与人命运的差别,往往就在于关键环节的把握上,就在于重要机遇的识别上。有时就差那么一步,就在一瞬间的犹豫,眼前的这趟车走了。没有人有义务在原地等你,爱情也好,事业也好,不会为任何人等待。错过了这一次,也许,就错过了一辈子。 爱是一个人生命中重要的机遇,为什么不去好好把握呢?你在心中默念了无数次的那句话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说呢?难道真的要等到对方跑来告诉你“我有男朋友了”,你才想起来原来自己还没有说过,才想起来捶胸顿足? 有一个问题也很有必要问问自己:看着爱神打从你的门前经过,是主动一点比较好,还是被动比较好?与相对比较主动的西方女性不同,很多东方女性都会认为:还是被动一点,比较安全!但事实往往是,被动比主动的风险要高得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被动的人选择性比较少,遗憾相对也会比较多一些。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 愿意等待/ 当懂得珍惜以后回来 /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现实的答案常常是,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没有几个人愿意等待,当你蓦然回首时,已没有人在灯火阑珊处了。风景是死的,人是流动的。美丽的月光还会再有,但十年前的月光却永不再来了。 不敢去爱,有时就是在自我伤害。 爱需要一点点冲动 真正的爱情往往都是情不自禁发生的,就像日本的一个作家,发誓绝不回头看女人,但有一天却怎么也忍不住回过头去,而那个女孩也回过头来,结果她就成了他的爱妻。同样的例子还有李敖,有一次等公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小他30岁的女孩,一时“冲动”,他竟然情不自禁地叫住了她,并要来了电话,从此便开始了长达8年的爱情长跑,这个王小屯就是他现在的妻子。 爱情显然是出自内心,而不是发自头脑。爱情的视觉,不是眼睛,而是心灵和那灵魂深处的光芒。如果爱有原因,爱有目的,那也就不是爱了;如果爱可以解释,可以爱得合情合理,那么爱也就不复存在了。 爱不是理智方面的,也不是身体方面或者情感方面的体验。从其真正的形式上讲,爱是一种精神体验,是内心世界不自觉但却是自然的流露。虽然人的理性习惯于探出头去预防危险,了解环境的复杂性,再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然而,脑中主导感情的部分,有时会独立运作,正如人遇到危险时,脑部会发出“战或逃”的立即反应一样,当遇到两性相吸的时候,理性的思维便会让路,而靠直觉反应采取行动。如果男女之间交往,每次都需事先想清楚所有可能的危险与后果,他们可能都会落荒而逃。理性太多的地方,总是感情太少。现代人爱情之所以显得很脆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过现实,太过理性。 “正如人在音乐中完全忘记了自我,才算真正欣赏了音乐。在真正的创造中和专注的阅读中,情况也是如此。同样,完全的爱也是以忘我为标志的。”当你真正爱上对方时,头脑里是不会有过多的自我的。你不会念念不忘自己的得失,而只是希望和对方在一起,你在意的是对方的的感受和处境。大指挥家的动作都是沉浸在音乐中而自然而然做出的,伟大的作品都是作家沉浸在作品中的产物,只有沉浸才有真爱。 但慎重并不意味着拒绝,当真爱出现时,是万万不可以错过的。而衡量是否是真爱的一个简单办法便是看反应。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两个人的邂逅就像两个化学物质的接触一般,如果期间发生任何反应,两人都会因此而改变。”而真正的爱情是能够鼓舞人并唤醒人内心沉睡力量的,这种爱往往是一种促进人们向上的过程,而且还有可能使自我得以实现。 在某种意义上,爱情如同体育运动,是一种自然的兴奋,而一切自然的兴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的兴奋是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快乐的一种方式,在这项体育运动中,人的心跳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在一次次的迭宕起伏中变得敏感、坚强和果断。没有投入地爱过的人,很难有心智上迅速而健康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和事业一样,也是一种信仰,没有了她,你就会少了很多力量。 放下才能得到 有过来人说,“年纪越大,越不敢轻易说爱,似乎知道爱是比较严重的一件事”。事实上,真正的爱情有时就像中彩票一样,并不真的那么容易碰上,需要耐心、眼光,也需要运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如果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找到,那多半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他在内心深处也未必会真的好好珍惜。来得容易的东西,往往也去得容易。 对初涉爱河的人来说,需要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爱的选择,而我们对爱情所做的抉择,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尤其是最初的爱恋,因为一个人可以忘记很多事,却不会忘记初恋给了谁。即便你没有想到机会成本的问题,你也应该明白,你如果轻易接受了一个人,就会错过其它的许多人和事,还有时间和情感,只有当你肯定这一接受远远重于任何的错过和付出,有朝一日你才不会为此而后悔。 错爱和错过同样使人痛苦,但最有可能使人后悔的却是因为放不下一棵树而错过整片森林。人生最难放下的是自己,是曾经的付出,是那个多情而充满激情的岁月,和岁月中那个傻傻付出、痴痴等待的少年情怀。有很多人,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仍然执着于曾经受到的伤害,执着于曾经的有缘无份,不再相信爱,也不敢再投入地爱一次,“其实是因为不肯爱,不肯爱其实是因为一直不肯忘记”。不能放下,不能再爱,就是一种自我伤害,一种对本该属于你的真爱的残害。 西方有句谚语:“想要观察一个人,最好观察他怎么恋爱。”一个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便是其人生态度的写照,是有责任感,还是不负责任;是能够善解人意,还是心里只有自己,都会在爱的熔炉里表露无遗。 “高级”的爱情里总有真挚的情怀和宽阔的胸怀。一位诗人说过,如果真正热烈地爱过,最终没有伤害彼此,那过很多年都是能记得的,并在你黯然神伤的日子里被翻出来,擦去上面的灰尘,安静地陪伴你呆一会儿,不是挺好吗?事实上,即便是失落和错过,也未必不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只要你明白,两个人相爱或分开,都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要你相信,属于你的爱情不会走开,或者说走开了的一定不是你的。 很喜欢周华健的那段歌词,“总是要历经百转和千回,才知道情深意浓;总是要走遍千山和万水,才知道何去何从。”多年以后,当你回首望去,是否依稀可见一份你曾用心呵护过的感情在那里深情地摇曳?就像徐志摩的康桥和在那徜徉过的美丽时光。 备忘录: 爱情像最珍贵的巧克力,应该趁着新鲜,好好享受那份超级美味。喜欢,就伸出手让对方知道。 一个人如果在面对他自已所爱的都没有勇气去追求时,基本上他的人生与事业也许也差不多就是这种程度了。 森林无疑是美好的,但你会把森林带回家吗?有一个真正令你心动的花园就足够了。 同样是深爱着一个人,有些人选择给予对方幸福;有些人选择默默祝福。你的选择呢?同样是留在一个人身边,有的人是出自爱,有的人是由于习惯,爱与习惯,你会选择哪一个?5 有雨露的地方才有花香 有一位女作家曾经遗憾地写道,在外面,别人给你做一道菜,你都会表示感谢,但在家里,爸妈为自己做了那么多,却很少被我们所注意,更别说感激了。相反,我们能够容忍外人的过失,却不能宽待所爱的人,人们往往能够欣赏花的美丽,却不能欣赏活生生的人。令人遗憾的是,总是经过了千回百转,我们才意识到,有爱的地方必有宽容,有宽容的地方才有“花开”。 感谢花香 走在入夏的社区里,花香扑鼻。沐浴在花香中,心情格外的好。这使我想起家乡的紫丁香来。每到初夏,丁香花盛开,整个城市都充盈着柔和的花香。生活在这样的花香中,人心会变得柔和、谦逊,思维也变得跳跃般敏捷。真的无法说,这座城市和它的花香给了我多少灵感,带给我多少飘逸。花香使我对大自然和她的孩子们——花草、林木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生灵——充满感情,也怀抱着谢意,是他们丰富和滋养了这个世界,不可想象,这世界如果只剩下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新加坡舞蹈家林秀伟说过:“如果你整天目不转睛地看海,然后闭上眼起舞,你的身体便自然能变成海般狂野。同样的,如果你整天与鲜花为伴,嗅着花香,然后闭上眼起舞,你的身体也能变成花般娇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