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制怒? ”“ 时时想着后果。 ”“ 一个陌生人怎样才能获得尊敬? ”“ 谦虚诚实。 ”“ 什么书可以永远流传? ”“ 讲述诚实正直的。 ”“ 智慧结的果是什么? ”“ 心灵的愉悦和灵魂的安宁。 ”“ 如何克制骄傲? ”“ 想想人类最终的结局。 ”“ 我们该为谁哭泣? ”“ 不要为死了的人哭泣,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回来了。多关心活着人,因为他们常常遭到不幸,同情他们,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 什么时候统治者能从战争中得到快慰? ”“ 他参加战争,不是为了满足掠夺战利品的贪欲,而是为了保卫国家。 ”“ 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在有了学问后还继续努力? ”“ 因为大多数人都把追求财富作为最高目标,但智者却懂得,只有财富并不能带来幸福。 ”“ 谁最适合做将军? ”“ 懂得用最好的方法打败敌人,而尽可能少流血。 ”“ 在我们交好运的日子里,该怎么做? ”“ 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已经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是我们仍希望去完成的。不要为此觉得丢脸,因为事实常常证明,最小的事物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后果。“托勒密国王感谢智者们对他的问题的回答。他赐给他们金子做礼物,还拨给每人一个仆人伺候他。第二天,他下令亚里斯提把他们带到城外的一个小岛上,让他们每人单独住在一个房间里。当这一切完成后,托勒密就请犹太智者开始摩西五书的翻译。当他们坐下来工作时,托勒密离开了房间并锁上了门。他边走边想, “ 只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圣人翻译出来的版本都一样,我就知道他们翻译得是否正确了。 ”事情的确和预料的一样。七十天过去了,国王派人去询问翻译是否完成了。“ 我们今天刚翻完。 ” 七十位智者回答。他们毫无耽搁地回到了托勒密国王身边,把他们翻译完的圣典交给亚里斯提。他把每一本都比较了之后,确定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是一致的。于是,国王下令把所有的译本都放在一起珍藏起来。第二天,他赐给智者们许多礼物,并深深感谢他们。不愧为犹太智者,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充满哲理和智慧,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名家长,给孩子讲讲这些问题,岂不是最好的公民教育。第七十一课 “ 爸爸你敢打我,我就叫警察 ”中国的一位留学生把 9 岁的儿子带到美国。当他把儿子送到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犹太小学是时候,他的感觉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 3 点就放学回家。而最让人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师看了他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 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 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这位儿子的家长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这位家长的心就止不住哀伤。因为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大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 “ 知识 ” 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有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家长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儿子笑着送给爸爸一句美国英语: “ 自由! ” 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留学生的脑门上。此时,做大人的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到如此也只能听天由命。不止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家长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儿子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 “ 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这位家长真有些哭笑不得—— 《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儿子的家长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美国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家长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他真不知道让一个 10 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 10 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 20 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 …… 热热闹闹。家长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连自己也有点懵,一是看到儿子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位家长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法,那时,他已经 30 岁。不久,他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那么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很真诚地问自己的父亲: “ 饺子是文化吗? ” 为了不误后代,家长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番气力,他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看到他那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做父亲的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样去理解 “ 文化 ” 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 “ 吃 ” 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做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 10 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本的参考书。儿子洋洋得意地读父亲说: “ 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 —— 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 ” 那种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小家伙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评语: “ 我布置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 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他儿子回答: “ 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震惊。 ” 儿子接着问父亲: “ 是不是? ” 面对儿子的提问,家长竟无言以对。他觉得这孩子怎么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做的孩子还有不敢断言的事情吗?儿子六年级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 “ 二次大战 ” 的问题 。 “ 你认为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 ”“ 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 ”“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 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这位家长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分明是竞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这位家长也能够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去寻找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 12 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这位家长不禁想起了他自己当年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能通过考试去奔光明的前程呢?由此可见,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很难有新的创造。这位家长的儿子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有一天,儿子和他父亲二人为狮子和豹子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儿子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象带。做父亲的十分高兴地发现,他的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儿子的变化促使这位家长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他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却想方设法地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老是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这位家长问儿子的犹太老师: “ 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 老师笑着说: “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这位家长听了老师的一番讲解,不禁想起了一个好朋友的故事。这位好朋友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院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整整 5 年,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的奖学金。他说: “ 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项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 ” 这位家长琢磨,这个朋友所感受的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惘然。最令这位家长惊奇是还是犹太学校的 “ 公民教育 ” 课,他们不仅用《塔木德》来强化孩子们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精神,更用 “ 犹太苦难史 ” 来唤醒他们的民族精神,而这一切又都不是政治说教式的 “ 思品课 ” 。此外,从小学就开始的公民教育课中,他们最强化的就是法制教育。当然,他们的教育非常生动,一般是孩子们的身边琐事开始的。比如,遭遇歹徒抢劫怎么报警,未成年的小孩有哪些权利,遭到家长打骂虐待怎样起诉等,使孩子们从小就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他们还广泛参加 “ 第二课堂 ” ,如参加公审,旁听法庭辩论等,使所有的观念都融化在血液中。还是一位中国留美学生讲的故事:在中国,做家长的在气急败坏、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打孩子两巴掌是常有的事。但在美国,家长对用 “ 打 ” 的方式管教孩子是要格外注意的,弄不好会以“ 虐待儿童 ” 的罪名被送上法庭。 “ 遇到挨打,马上报告警察 ” ,这是任何一所幼儿园和小学教给孩子们对付家长的 “ 法宝 ” 。每当有些家长把手扬起来时,孩子们往往都会说 “ 你敢打我,我就叫警察 ” ,当家长的就不得不把手轻轻地放下。偶尔有 “ 不信邪 ” 的家长碰上了 “ 说话算数 ” 的孩子,便惹了麻烦。我的一位朋友盛怒之下打了他年仅 7 岁的儿子两巴掌,他儿子拿起电话就按了 “ 911 ” ,警察局发现报警的人没有开口,以为发生了凶杀案,以快得不能再快的速度赶到他家。警察们如临大敌,一个警察躲在警车后面,用长枪对准了窗口,另一个警察用枪对准了楼梯,两个警察带着手枪一左一右地摸到门旁。他们被请进五后,才发现虚惊一场。无论我的朋友和妻子怎么对警察解释都无济于事,非要把他带走不可。他阻止孩子报警是错上加错。我们几位邻居也被叫去作证,证明他确实是初犯,警察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希望爸爸留在家里。警察要求他当着众人公开向孩子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打孩子。我的朋友只能照办,警察这才终于 “ 高抬贵手 ” ,“ 网开一面 ” 。这种事让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美国却司空见惯。正说明了中国人公民意识的严重淡薄。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逐渐深化,开设具有现代精神的 “ 公民教育课 ” 势在必行。已故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的毕生愿望,就是编一套 12 册的中小学公民教材,希望这不只是一个梦想。第七十二课爱因斯坦如是说犹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更是一位大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 “ 世界公民 ” ,其思想中不仅有深刻的哲理和逻辑,更具有超凡的 “ 公民意识 ” 和人文精神。我们通过其只言片语,能感悟其思想的力量:我所做的仅仅是这一点:在长时期内,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近年来这样的事例确是愈来愈多了,但那肯定不是我的过错。—— 《人权》,《爱因斯坦文集》第三集第 321 卷在我看来,个人崇拜总是没有道理的。固然,大自然在她的儿女中间并不是平均地分配她的赐物;但是,多谢上帝,得到优厚天赋的人是很正常的,而我深信,他们多数过的是淡泊的,不引人注目的生活。要在这些人中间挑出几个,加以无止境的赞颂,认为他们的思想和品质具有超人的力量,我觉得这是不公正的,甚至是低趣味的。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命运,把公众对我的能力和成就的估计同实际情况作个对照,简直怪诞得可笑。意识到这种离奇的情况,就会无法容忍,但有一点去却也令人感到欣慰:在这个被大家斥责为物欲主义的时代,居然还把这些一生目标完全放在知识和道德领域中的人看作是英雄,这该是一个可喜的迹象。这证明,大多数人是把知识和正义看得比财产和权力更高。—— 《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1 页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 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3 页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 —— 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 —— 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3 页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2 页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努力以同样的份量老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2 页自从出名以来,我变得越来越笨,当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一个人同他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之间,至少在同其他人所说的它们心目中的形象之间,确实有着天壤之别。但他却不得不以一种诙谐幽默的心情来接受这一事实。——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 15 ~ 16 页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一般是正确的。当代人把我看成是一个邪教徒而同时又是一个反动派,活得太长了,而真正的爱因斯坦早已死了。所有这些都只是短见而已,但是确实有一种满足的心情自我自己的内心,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只要一个人是诚实的,是有批判精神的。—— 《七十岁生日时的心情》《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第 485 页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对于科学也是这样。—— 《主权的限制》,《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2 页在我看来,强迫的专制制度很快就会腐化堕落。因为暴力所招引来的总是一些品德低劣的人,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总是由无赖来继承,这是一条千古不易的规律。—— 《主权的限制》,《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4 页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才能的人。—— 《主权的限制》,《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2 页国家应当是我们的勤务员;而我们不应当是国家的奴隶。—— 《主权的限制》,《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2 页只有在有助于人的自由发展时,我们才应当为国家做出这种牺牲。—— 《主权的限制》,《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2 页政治领袖或政府的权利,要不是来自武力,就是来自群众选举。不能认为他们就是一个国家里有最高道德和才智的人的代表。—— 《关于建立国际知识界反战团体的倡议》,《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87页在这种欺骗上建立起来并且靠恐怖来维持的暴政不可避免地要被它自身所产生的毒害所毁灭。—— 《我们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责任》,《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53 页在极权主义国家里,实际是统治自己在极力破坏这种人道精神。在受威胁较少的地区里,则是国家主义、不宽容,以及用经济手段对个人的压迫,在威胁着要扼杀这些最宝贵的传统。—— 《目标》,《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75 页严格以虚伪、诽谤、欺诈和谋杀为光荣的民族,一定是不可能维持很久的。—— 《宗教同科学不可和解吗?》,《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254 页《宪法》的力量全在于每个公民保卫它的决心。只有当每个公民都认识他有义务为保卫宪法做出自己的贡献时,宪法上的权利才有保障。因此,保卫宪法,人人有责,谁也不应当避免这种义务,哪怕他自己和家庭都可能遭到危险和威胁。———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24 页最重要的宽容就是国家与社会对个人的宽容。为了确保个人自身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安全,国家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国家变成主体,个人却沦为唯名是从的工具,那么所有好的价值就全部丧失了。必须光砸碎磐石然后才能长出树木,必须先松土然后植物才能茁壮成长。同样,只有在人类社会达到足够的开放水平,个人能够自由发展自己能力的时候,人类社会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就。——— 《爱因斯坦谈人生》第三卷第 78 — 79 页我们的共同目的是民主,是人民的统治。———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 页暴露只能产生痛苦、仇恨和反抗。——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8 页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尽其所能来表明他的政治观点。如果有才智的和有能力的公民忽视这种责任,那么健康的民主政治就不能成功。—— 《为和平而牺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68 页我同意伟大的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一句话:从来不曾有过一场好的战争或者一次坏的和平。—— 《为和平而牺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68 页每一次战争都无非是扩大那个阻碍人类进步的恶性循环的锁链而已。—— 《为和平而牺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68 页进行战争,既意味着杀害无辜者,也意味着让自己无辜被杀。 …… 任何一个正派的、有自尊心的人怎么能够参与这种悲惨的事呢?要是您的政府要您作伪证,你会干吗?肯定不会。那么,比起作伪证来,杀戮无辜者不是要更坏得多吗?——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2 页你知道吗,在未来的战争中无论谁都将不再是有利可图,因为不仅武器、军需品和粮食仓库,而且一切重要工业中心都将成为攻击目标,这将来带工业的总毁灭,—— 《全世界裁军宣言》,《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57 页技术进步的最大害处,在于用它来毁灭人类生命和辛苦赢得的劳动果实,就像我们老一辈人在世界大战中毛骨悚然地经历过的那样。但是我以为比这种毁灭更可怕的,还是战争强加给个人的卑贱的奴役。—— 《关于 1932 年的裁军会议》,《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78 页知道得最多的人,也就最忧心忡忡。——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40 页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40 页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3 页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 —— 连同他的专业知识 —— 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人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 —— 至少主要的不是 —— 通过教科书给年轻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传存文化的正是这个。当我把 “ 人文学科 ” 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门知识。——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10 页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10 页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都不过是笨拙的工具。—— 《目标》,《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76 页我所理解的学术自由是,一个人有探求真理以及发表和讲授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的权利。这种权利也包含着一种义务;一个人不应当隐瞒他已认识到是正确的东西的任何部分。显然,对学术自由的任何限制都会抑制知识的传播,从而也会妨碍合理的判断和合理的行动。——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23 页从下面事实一定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时代学术自由所受到的威胁:借口我们的国家遭到所谓外来的危险,教学和相互交换意见的自由、出版和使用其他传播工具的自由,都受到侵犯或阻挠。而这是靠着制造出使人们觉得自己的经济受到威胁的一些条件来实现的,结果,愈来愈多的人避免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在他们私人社交生活中都是如此。这是一种危及民主政治生存的局势。——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24 页有创造才能的人才对人的教育作用,归根结底总是远远超过政治领袖。——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05 页唯一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做出榜样 —— 要是实在没有办法,就惩一儆百。——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21 页在学校里,历史课应该用来作为讲述人类文明进步的工具,而不应该用来灌输帝国主义势力和军事成功的理想。—— 《教育与世界和平》,《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23 页和历史课一样,在地理课中,应该启发学生对于不同的民族的特性有一种深怀同情的理解,这种理解应该包括那些通常认为是 “ 原始的 ” 或 “ 落后的 ” 民族在内,这一点至少有间接的重要性。—— 《教育与世界和平》,《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23 页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重要手段。 …… 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说。——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3 页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3 页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3 页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4 页要使学校不会到这种一切祸害中最坏的祸害的侵袭,那是比较简单的。教师使用的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4 页学校和教师必须防范使用那种容易产生个人野心的简单办法去引导学生从事辛勤的工作。——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5 页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分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10 页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我们的摩西之所以伟大,唯一的原因在于他在原始时代就看到了这一点。对比之下,请看看现在的人吧!——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76 页从一个单纯的人的观点来看,道德行为并不意味着仅仅严格要求放弃某些生活享受的欲望,而是对全人类更加幸福的命运的善意的关怀。—— 《道德和感情》,《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57 页人类真正的进步的取得,依赖于发明创造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像布兰代斯这样的人的良知良能。——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75 页幽默感和谦虚常使我们保持一种平衡,即使受到外界的影响也是如此。在人生的服务中,牺牲成为美德。—— 《七十岁生日时的心情》,《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85 页《犹太共同体》,《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63 页单纯的才智不能代替道德上的正直。—— 《关于 1932 年的裁军会议》,《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79 页千万别把学习视为义务,而应该把学习视为一种值得羡慕的机会,它能使你们了解精神领域中美的解放力量,它不但能使自己欢乐无比,而且还能使你们将来为之工作的社会受益非浅。——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55 页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论教育》,《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45 页轻视传统是愚蠢的,但是如果要使人的关系不断地得到改善,那末,随着我们的自觉性的提高和智力的增长,我们就应当开始控制传统,并且对传统采取批判态度。我们应当努力去认识,和我们所接受的传统中,哪些是损害我们的命运和尊严的 —— 从而相应地塑造我们的生活。—— 《黑人问题》,《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211 页一个世纪里,具有清澈的思想风格和优美的鉴赏力的启蒙者,为数很少。他们遗留下来的著作,是人类一份最宝贵的财产。我们要感谢古代的少数作家,全靠他们,中世纪的人才能够从那种曾使生活了不只五百年的迷信和无知中逐渐摆脱出来。—— 《论古典文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03 页企图兼有智慧和权力,极少能获得成功,即使成功,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给莱奥。贝克的献词》,《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14 页我们切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展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酥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如果人类要保持自己的尊严,要维护生存的安全以及生活的乐趣,那就应该竭尽全力地保证这些圣人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并使之发扬光大。——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61 — 62 页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联系到这个问题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要有宗教信仰。你问:那么提出这个问题究意有什么意呢?我回答:凡是认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无意义的人,他不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难以适应生活。—— 《人生的意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34 页我们认识到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 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45 页肯定不会有人否认,这个认为有一个全能、公正和大慈大悲的人格化了上帝存在的观念,能给人以安慰、帮助和引导;因为这个观念比较简单,它也容易被最不开化的心灵所接受。但是另一方面,这种观念本身有它致命的弱点,这是有史以来就被苦痛到了地感觉的。这就是,如果这个神是全能的,那末每一件事,包括每一个人的行为,每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每一个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应当是神的作品;怎么可能设想在这样全能的神面前,还认为人们要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负责呢?在作出赏罚时,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它自己作出评判。怎么能够把这样的事同神所具有的仁慈和公正结合起来呢?—— 《科学与宗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83 页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56 页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科学和社会》,《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37 页科学只能断言 “ 是什么 ” ,而不能断言 “ 应当是什么 ” ,可是在它的范围之外,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仍是必要的。——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82 页物理学和数学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对社会有重大影响。首先,它们有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其次,像一切高尚的文化成就一样,它们可用来作为一种有效的武器,以防止人们屈从于一种使人意志消沉的物欲主义的危险,而这种物欲主义又转过来会导致无节制的利己主义的统治。——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 196 页痛苦的经验使我们懂得,理智的思考对于解决我们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不够的。透彻的研究和锐利的科学工作,对人类往往具有悲剧的含意。一方面,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