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岁以后,男孩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朋友、伙伴以及其他家庭以外的人接触。这时候集体活动可能又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倾向于扎堆儿,而不像以前那样和女生一起玩儿。而且他们可能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业余爱好(艺术、音乐、收藏等等),他们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了好恶取舍,“同流”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日益增强的“同流规则”影响 或许是由于和遵循“同流规则”的人、特别是别的男孩接触多了的缘故,这个年岁的男孩较之以前时期更易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根据活跃程度、个人爱好以及来自于朋友的影响,某些男孩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比如说,非常崇尚男子汉气和男孩就很信服“同流规则”,因为他把它看成是成长为“真正”男人的最好的方式。他可能会逃避舞蹈课(即使他内心很喜欢跳舞);他也许会喜欢篮球、足球、曲棍球或其他任何“真正”男人的体育项目(即使他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简言之,男孩如果一味地追求主流文化的认可,那只好做得比其他会变通的男孩更加追随“同流规则”。 “同流规则”需要有替代的东西 虽然没有太多可接受的东西(抑或根本没有?)能够在主流文化中替代“同流规则”,但是,往往会涌现出勇敢的男孩,他会在看上去没有其他选项的时候做出另外的选择。 我想起一个11岁的美国黑人男孩,他叫耶尔米亚,当时刚刚转入一所新的中学,在那里他是为数不多的有色人种男孩之一,很多情况都对他不利。对一个少数民族的新生来说,中学的环境的确很艰苦。他非常渴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接受并喜欢他,指望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一切。于是,耶尔米亚加入了足球队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并在其后成为球队的正式成员。他认为这无疑会让他交到好朋友并获得尊重。不管怎么说,他愿意接受“同流规则”。 可是,当他参加完第一场正式的足球比赛后,耶尔米亚发觉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足球,“太可怕了,还可能受伤……所以我想退出来。”有趣的是,耶尔尼亚并没有觉得这样决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他没有隐瞒自己脆弱的情感,而是坦率地告诉他的父母和祖父母,因为胆小和担心受伤而不喜欢这项运动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耶尔米亚的处理方式非常好。在他面临选择的时候,他没有为了“同流规则”而坚持,而是保留了真正的自我,而且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规则对他是不适合的。 根据气质来塑造八到十一岁的男孩 很多针对四到七岁男孩的东西也适合八到十一岁的男孩。也就是说,继续演示情感并询问男孩对一些日常事物的感受依然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做法对无论什么气质的男孩都是必要的。这个年龄段最值得关注的是男孩的气质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受到了来自伙伴们的影响,或者说,“同流规则”的影响正在日益渗透进男孩的气质。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8) “延伸”的更多办法 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气质特点,都会伴随孩子的整个童年时代,但这并不等于说个人特性是丝毫不可变的,越大的男孩,越具备能力去抵消或“贯彻”天性对自己的影响。在年幼时,害羞的或敏感的男孩的认知能力不足以让他应对外界的情况,而时常表现得易怒、有攻击性的、爱冲动的男孩也大体相仿。在幼小的孩子身上,自我感受和生理本能远比他的认知能力强烈和迫切。 我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位性格“怪癖”的男孩,他在12岁的时候发现能够在遇到不快的时候“说服自己了”(他自己的话)。在9岁的时候他就会尽量避免打架和扔东西,并且在12岁时能够劝家长在他们激动的时候冷静下来。 总之,在这个年龄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让男孩得以掌握一定的自制力,以改良自己的害羞、激动或易怒的性格。此时的家长可以也必须注意到男孩的这种持续发展的新的认知能力,并由此帮助儿子掌控自己的气质特点。 家长怎样促进八到十一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一旦男孩具备了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的基础,就应该学会了解并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当然,这在较小的年岁就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在八到十一岁期间,男孩已经比过去有了更好的认知能力,而且渐渐地有了更多的抽象思维,这有助于他更好地了解别人的看法。 切记,如果男孩在这个年龄段不能很好地体会并表达感受,就需要增强这方面能力的练习。(事实上,这种练习总是应该提倡的。)而且,家长应该开始帮助男孩理解情感的复杂性,这包括对复杂情感的解析以及如何回应别人的感受。 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会男孩体察并分析情感的一个技巧性方式是“设身处地”,也就是用假想第三人的手法来了解男孩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就是简单地询问他如果碰到某某事你会怎么样。这种询问立刻可以引出几种情感能力的锻炼——有助于男孩把感受口语化;对情感有所预期;分析复杂的情感;并从中学会与别人心领神会。 这种技巧性做法之所以会对这个年岁的男孩非常有效,原因是这种假设的手法把男孩和他的情感区别开来,从而使他有了安全感。例如,假设母亲直接问儿子对自己的成绩单有什么想法,他很可能会说“没什么,我不知道。”;而如果稍微技巧性一点,她可以这样来问:“你觉得某某(一个小朋友)会对这种成绩单有什么感受?” 怎么会不知道或“没感觉”? 作为家长,有必要弄清楚男孩究竟是不愿意说出感受还是根本就没感觉,这种区别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将决定着家长的正确回应。如果男孩确实不知道,那就要强化练习情感辨识的实践;而当他知道了却不愿意说出来时,那或许是他认为这是私事,别人应该尊重,也有可能是接受了“同流规则”。家长应及时了解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其实家长从了解情况的费劲程度就能得知真相,原则上说,探询真正的私事要更“费劲”些。 继续增强男孩对“同流规则”的免疫能力 如果家长每天都能安排这个年岁的孩子描述情感并允许他表达,那么男孩正好借此获得对付“同流规则”造成的情感表达的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因为男孩不喜欢听一板一眼的说教(很多女孩也是),那最简单的实践方式莫过于专心地听男孩讲讲发生在学校的事,不必苛求什么事。然后用非常自然的方式发问:“你对这件事感觉如何?”如果得到的回答总是“我不知道,”那就要继续做辨识情感的工作了,或需要通过“设身处地”的手段。一段时间以后,等到谈论内心感受成了你们之间交流的例行内容,那男孩就会对此类话题泰然处之了。 成人在与八到十一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不起眼的重要步骤 每天都有机会见识到男孩对成人表达情感的自然需求。假如当男孩说到在学校取得的进步或在篮球比赛中获胜,然后有成年人当着其他成年人的面对孩子说:“你真是好样的!”,这对别的成年人就是一种示范。还有一个例子,这回是关于负面情感表达的:约翰尼跟一帮伙伴和自己的父母去参加一个万圣节聚会,刚要走进一间屋子,突然从旁边的灌木丛里跳出一个“无头人”(这是万圣节中常有的恶作剧项目 ——译者注),大喊着:“啊……我的头呢?……你拿走了?”(边喊边把约翰尼抱住)。约翰尼的父亲目睹了他的儿子很自然的害怕表情,说道:“哦,确实可怕,你一定被吓坏了,约翰尼……是不是心跳得厉害?”这样就在别的孩子和家长面前公然打破了“同流规则”的束缚,表现出一种正常而健康的情感表达。 标签的威力 看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错误影响了整个班的学生。有一个非常难带的(学生很调皮)五年级班,一个学年之内换了三位班主任。第一位班主任借故提前退休了,第二位由于压力太大病倒了,然后又迎来了第三位班主任。可是到期末的时候,这位班主任最终带出了一个优秀的班级。怎么回事?原来,最后一位班主任误把前任记录在本子上的学生存物柜的号码当成了智商测验的成绩(140,142,144等等),接着他在工作中把这些孩子们都看作是非常聪明的学生,学生也因此而懂礼貌地表现得非常好。这个令人称奇的故事阐述了“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的巨大能量,它可能影响某个人形成或改变对孩子们的看法,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里用这种美丽的错误帮助男孩的情感发展。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9) 十二到十五岁 在早期年龄段,孩子只有一些基础情感(如:狂躁、悲伤、恐惧、高兴),但是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十二到十五岁的孩子大体上可以感受并描述更复杂的情感了,诸如:愤慨、耻辱、得意和温和。与基础情感不同,这些情感需要更多的认知元素和更多的思考。不过往往这些相对高级的情感也会被归结为某种基础情感,或许会把“嫉妒”等需要复杂认知的情感一点点地剖析为一些基础情感。愤怒和恐惧常常被看作是很多复杂的负面情感的根源,高兴则是正面情感的源头。 在这个岁数,伴随着抽象推理能力(审视想法的能力)的出现,男孩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这时环境的暗示对男孩的情感表达的形成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同流规则”要求男孩警惕并否定情感中的柔弱成分,限制好感和同情心的表达,以及不允许公开表现出心灵互通或感情深厚。 而且,正像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说到的,当男孩一再地“从心底里”漠视这些感受,其结果不仅仅是情感不公开,而是慢慢地根本就感受不到了。这种分裂,或者说把经历和意识割裂开的做法,或许让人减少了受到某种伤害的机会,但是当男孩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了情感感受,会严重损害他的心理健康。 漠视情感,十二岁以前的男孩能够做到,也确实这么做了。但是在青春期早期,男子汉角色成了一条残酷的铁律,更多的文化压力组成了一个了男子汉俗套并且让男孩隐瞒自己的痛苦。在青初期,男孩的情感几乎被湮灭。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情感之火不熄。 与十二到十五岁的男孩相处 这个年龄的男孩对“同流规则”有着极强的亲和力。任何宣扬男孩不是懦夫的规则都会被男孩接受并遵守,“同流规则”看上去恰恰是 “拒绝”当懦夫的指导原则。敢斗、性别优越感、好胜心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年岁的男孩,而合作行为则不是很提倡。例如,有些学校有计划地让孩子们自己调解它们之间的一些小矛盾,而不让成人参与,但是只有很少的学生对此感兴趣。这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只把“同流规则”当作行为准则,而家长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让男孩具备对“同流规则”的免疫力。家长必须努力找到对付“同流规则”的手段——哪怕只是和孩子谈论一下他的烦恼也好——以避免男孩把“同流规则”视作解决交往问题和处理与伙伴关系的唯一准则。 性意识成了一种主导力量 家庭、同伴和集体活动仍然是这个年龄男孩的主要社会活动空间。不过,在这个时期,性意识和浪漫情调吸引了大多数男孩的注意力。女孩子不再令他们讨厌至极了,但他们也还不够帅呆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青春期早期,男孩不能在“任何方面的表现”带上“女性色彩”。按照“同流规则”,女孩的价值就在于性别,获得性知识并开始有性行为成为了“男子汉”价值的一部分。 男孩需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看待并保持与女孩的关系。这个岁数就把注意力放在女孩的三围尺码上,无论对他们自己还是女孩子都太荒唐,完全可以和女孩保持一种健康而广泛的关系。不过,这时候的男孩非常需要性方面的指导,所以要主动询问他们以及他们的同伴对涉及性问题的看法。(回忆一下前边说过的卢卡斯在性意识上受到的来自同伴们的压力有多大。)问问男孩有什么问题、想知道什么、自己的心理感受如何,等等。 一开始,男孩可能会抵触与家长(或其他成年人)讨论这方面的话题,或许会用不耐烦的口气或是做个鬼脸来应付这种涉及“隐私”的交谈。但是如果家长耐心一点,很快地男孩就会平静下来并能够和家长交流一下他们的体会。应该保持这种效果,否则没有成年人的引导,“同流规则”就会控制这个重要的方面。你应该知道男孩的内心感受,但是你不能用窥探的方式,虽然很有点难度,但绝对值得去做。 人际关系和沟通 一般说来,这个年岁的男孩之间还不会有什么认真的人际交往。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女孩子们之间却有很多好好坏坏的交往关系,同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幻想着找到“永远的好朋友”。男孩子之间就鲜见这种表达友情之类的私下交往,而是代之以“公开地”称呼某人“哥儿们”来表现某种亲密程度。有人研究过,从早期的童年延续到这个年龄,男孩们之间的关系重点集中在“一起做事”而不是“一起相处”(马克比 1990)。 男孩之间这种间接的互动和交流方式常常被用在也心理治疗中,威廉姆·波拉克(1998)就说过,他往往总是在一开始先和前来找他咨询和心理诊疗的男孩玩游戏,以便在他们交谈时有点别的做的。许多专家也开始运用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样做可以让男孩感到惬意和亲密。另一种与男孩轻松谈话的普遍方式是坐在车里(大家可能也发现了这点),当大家坐或站在一起,采取肩并肩而不是面对面的姿势时,常常可以展开最私密的谈话。 家庭与男孩的伙伴们在“对抗”? 无法准确说清楚家庭对孩子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青春期发育来说。罗恩·塔菲尔(2001)和朱迪·哈里斯(1998)断言在十几岁的年龄来自伙伴的影响力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力,有些人对此观点有异议(博尔考斯基和拉莫伊,有关论述即将出版)。但是显然像对衣服式样的喜好等外在的东西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另外如吸烟、吸食大麻等等也是这样,但是家长在一些更深层次的、更久远的问题上会受到尊重并具有较强的影响。在诸如发型和纹身的看法上,由于十几岁男孩的家长能给出深刻的解释,所以他们应当仍然有很强的影响力,“我说的对吗?……你会听我的话吗?……不在乎我的看法?”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10) 在参加什么活动方面,这时的男孩倾向于服从“同流”的规范。但是假如男孩受到过足够的免疫教育,而且自己的意志也坚定的话,他多半会认为爵士舞对他并不重要,他也会认为在学校拽女孩子的胸衣是一件极为不雅的事……而且会“告诫”做这些事的其他男孩。打破“同流规则”除了“同流”本身的表现之外,还需要男孩有强烈的自信心。我认为,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可以从伙伴、家庭、监护人等方面得到的情感支持中树立起来,如果在整个青春期,这种支持都能映照他的体会并使他得到正面的帮助是再好不过了。 根据气质来塑造十二到十五岁的男孩 在十二到十五岁期间,无论是害羞的、易冲动的、唯美的或懒散的男孩,他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气质特点与小时候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现在他具备了更多的“认知能力”来指挥自己的气质倾向。因此,家长对稍大一点的男孩做气质方面的工作要来得稍微容易些。十二到十五岁的男孩的认知能力接近成人的思维,这时,像教练一样看重男孩的气质特点是最好的方式。帮助男孩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需要社会化的实践,而且肯定他们的长处也需要如此。在成人的帮助下,男孩更容易在理解和延伸气质方面取得成功,特别是在与意志力有关的方面。 继续映照和“延伸” 除了本章一直强调的一般原则以外,下面这些情况也会在这个年龄段凸显出来:“害羞”的男孩需要(也想要)掌握社会交往技巧,特别有关约会的。对他们来说,可能伴随着害羞的就是焦急,不知道怎样按社会规范行事,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需要有人,特别是成年人来给他们补充人际交往的常识。“易冲动”的男孩要学会不把喜怒写在脸上,他们太易变了,需要学会驾驭自己,让易变的男孩学会驾驭自己本身就是件非常难办的事。“唯美主义”的男孩必须学会灵活,如果他还没学会的话。学校和班级是实践完美的理想场所(在那里可以把一切都做好),他最应掌握的情感技巧是控制情绪,特别是面对令人不快或感到受挫折的事情时。 “随和”的或“本分”的男孩的情感需求或许不那么引人注目,这类孩子看上去根本就“没什么”情感问题,因为表现得非常好,或者说情感完全被性别角色掩藏了起来。成年人必须记住,假如男孩得不到表达情感的实践机会,他一定会被“同流规则”所吸引,而且无论他的天生气质如何。 家长怎样促进十二到十五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在青春期的中段,男孩被性别角色限制得非常严格。所以对家长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能够成功地让男孩质疑流行文化并拿出点“反潮流”的劲头儿来(站在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上)。这个年岁男孩的反潮流做法就是要做到有胆有识有自制力,并且要打破一些“同流规则”的桎梏。 剖析媒体的影响 陪儿子一起看电视或电影是教会孩子以新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极好方式,你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们所受到的影响。由于影视作品以及大多数杂志充斥了扭曲的两性关系,很多都宣扬暴力和性,所以帮助男孩“解析”媒体信息是极其重要的。应该关注男孩看到了什么以及看到了之后会怎样“想”。对媒体的解析可以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直接发问:“你认为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这样吗?”),或者还可以更广泛一点(“你相信电视广告里说的东西吗?”)。 很多情形下,媒体信息都是很微妙地一闪而过的。刚想对孩子解释什么,电视场景就又过去好多了。“信息”的冲击就像是给孩子洗脑筋似的,而且大多数媒体信息都是在宣扬“同流规则”的老一套东西。 男人总是在主持重要的会议、不断地解救女人于危险中(有时候是与别的男人争夺女人),在电影、电视甚至广告中,这些都是非常熟悉的景象。我们应该问问男孩是怎么看待这种情节的,展开一下对这类信息的讨论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是很值得试试。 渐渐消失的情感 无论家长在男孩的情感发展方面一直以来做得多好,到这个年岁,男孩的情感似乎都在消失。我并不是说这时候的男孩就真的没有情感了(真没有了那男孩就无法感受情感了)。但是在十二到十五岁期间,即使有良好情感基础的男孩也难免会对别人隐瞒情感,当然不会对自己隐瞒。不过,如果男孩的情感实在冷漠,就需要特别注意了,甚至要接受心理治疗。 成人在与十二到十五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这个年岁受到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音乐、体育、伙伴、传媒和互联网是主要的形式,家长应该密切关注这些社会影响力量。在男孩的幼儿园时期,家长可以轻易地中断他的玩耍、拿走他正在看的书、把电视关掉,广义地来说,在青春期中段,“这些仍然办得到”。但是更大的交往圈子和强大的社会力量把孩子从家里拉出去了,家长的影响力也要随之增强才行。而且,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文化遽变,家长也必须与时俱进。 音乐的影响 抒情歌曲对情感有一定的好处,有时还能起到对抗“同流规则”的作用。许多男歌唱演员本身就很情感丰富,常常在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对男孩的情感应该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11) 谈论男孩 家长和其他成年人以理解的姿态而不是对抗的情绪谈论男孩是可以影响到男孩的社会交往的另一种方式,这常常发生在两个成年人之间。当一个成年人对另一个说:“罗伯特的学习成绩一定让你很骄傲吧?……他自己觉得怎么样?”或者“上星期被学校停了课,比利一定感到很不舒服吧?他自己怎么看待这件事?”这种与别的家长的深入交流同时也提到了对方的儿子的情感。往往这类很小的事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同流规则”,并影响到男孩之间的朋友交往。 十六到十八岁 男孩到了这个岁数就被家长看作是小大人了,在很多方面他们也确实是这样。脑前部皮层(主管高级推理)的发育接近完成,这部分脑组织对情感发育十分重要,因为除了继续把感受和想法综合(或者说混合)起来,新增加的认知能力让男孩有能力对复杂情感进行分析、推断并“做出结论”。到青春期结束的时候,男孩应该具备了感受和表达情感的必要条件,对情感能够综合、分析、控制和领会了。但是我们知道,在众多社会影响中,对他们的这种能力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素。 尽管有了这些新的认知和情感能力,我还是看到很多已经处在青春期后期的男孩不愿意表达他们的情感,虽然情感表达的缺乏是任何年龄段的男孩都有的,但是在青春期后期的男孩却是在有意减少情感表达。有待确定的是,他们究竟是不表达情感还是根本就没有感受到情感。 体验情感和表达情感的这种区别对于判别心理健康很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感,那这个人就已经患上了“述情闭锁症”(从字面理解就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味着情感感受能力的缺陷。在排除脑外伤的前提下,罹患述情闭锁症的男孩或男人很可能是被一些社会影响钝化了先天的感受能力。 与十六到十八岁的男孩相处 “同流规则”对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有非常具体的要求:这是“占有”女孩的时候了(意味着性),要喜欢体育运动,最好有自己的汽车,而且应该更加独立。在交往中,这个年岁的男孩最感兴趣的是车和性(或者说是沉迷于这两项)。而没有陷入这种主流亚文化现象的男孩很可能会走向反面,也就是发现了“同流规则”的替代品,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但是也有遵循“同流规则”的男孩并不适合所谓的“同流”。他们被奚落、排斥甚至被视作是“同性恋者”,他们时常为巨大的付出不被认可而感到孤独和痛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遵循“同流规则”的男孩也会感到孤独和痛苦,不过他们不必为了受到蔑视和拒绝的痛苦而挣扎。 里程碑 处在成人的边缘,很多男孩仍然信奉着已经熟悉的“同流规则”,“别怕”(“没什么可怕的”)和“无拘无束”成了引导他们成人之路的指南针。然而,一些新的规矩又加到了这个年龄男孩的头上:“要像模像样地走向世界……要有自己的形象”。 男孩现在已经切身感到了这种压力,虽然以前有过隐隐约约的感觉,现在可要面对了。不幸的是,在任何情形下,“像模像样”和“要有自己的形象”带来的虚无飘渺的压力往往会导致沉重的失败感或认为自己“不合格”。这种迈向成年人时的不成功的过渡会像幽灵一样干扰一个男人的一生,特别是当这种感觉无法说清楚时。 随着成年时代的迫在眉睫(不久,除了可以上大学,他们还可以参军、投票选举,在许多国家,他们可以自由地购买酒精饮料、参与夜生活,甚至可以结婚,等等。)男孩很少会考虑成年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机会去感受属于成年范畴的任何事。事实上,如果在整个青春期都遵循着“同流规则”的话,现在的他们已经变得对一切都很淡漠了——无论好坏情感都被掩藏、弱化并悄无声息了。即使对最信任的人,他也不会放开了去表达情感。 交女朋友算是个情感表达限制的例外,此时,女孩成了男孩生活中的正面的、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力量,男孩从这种经历中体验到了替对方考虑和体察内心的秘密。不过这种早恋很短命,浪漫关系破裂后,连“好朋友”关系也无法维持了。经历了分手后,男孩的内心苦楚无处诉说,此时就有必要进行一下心理辅导了。虽然心理辅导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同流规则”极有可能会把这个年岁的男孩引到其他的排解方式上去,酒、毒品以及一些危险的行为会被认为是处理成长中的烦恼“最有效的绝招”。在我们的文化氛围中,应该重新评价男孩的恐惧和勇敢,并教会他们更好的应对措施。 根据气质来塑造十六到十八岁的男孩 由于是即将长大成人的男孩了,所以他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很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事实上,在十八岁以后大多用“个性”一词作为形容气质的词汇了。但这并不绝对地意味着“散漫的”男孩就只会整天乐呵呵的,或害羞的男孩就只能受冷落,只是说气质趋向可能会延续到成人阶段。即使是同样的气质,也会由于不同的经历而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例如,相对于那些秉持天然气质的男孩来说,接受了社会能力锻炼的害羞型男孩和被教会不要喜形于色的冲动型男孩都分别有着与天性截然不同的角色表现。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12) 倾听并谈论情感 这个年龄段,既是男孩生活的转折点,也是一个观察他们的情感的重要时期。无论什么样气质的男孩都会为了学会开车、在舞会上的出色表现、升入大学、应征入伍而激动不已,同样也会为这些事情上的不尽如人意而感到惊慌和悲伤,特别是当他们被舞伴拒绝了邀请或是没有被第一志愿的大学录取的时候。适用于较小年龄段男孩的手法或许仍是适用于他们的最好手法——肯定他的气质类型并帮助他向相反方向延伸自己,然后,和他一起讨论他对其他人和事的心理感受。 此时的男孩所做的决定很可能是和其气质高度相关的。由于家长对重要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对儿子的气质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以及择业的关系要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在儿子面临升学和就业的节骨眼儿上,家长不能强迫孩子选择不适合其气质的职业、学校或专业。举个极端的例子,害羞的男孩很可能不适合去做推销员或出庭律师;易冲动的男孩也不宜做一名外科医生。优秀的男孩家长此时应该如实地考量儿子的气质,并指导他做出最恰当的决定。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从成年人的角度极大地帮助男孩的情感发展。 家长怎样促进十六到十八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在迅速变化着的当今社会,男孩的情感表达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他已经可以开车了,并且在某些地方已经可以合法地饮酒了。他正处在一只脚在家中另一只脚跨出了门外的微妙时期,正在走向更加独立。 饮酒 男孩的家长必须清醒地看到“同流规则”是怎样诱导男孩饮酒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在某些亚文化条件下的毒品问题。这种现象其实是“男孩要有男孩样”精神的一部分,体验“迷醉”和“消沉”成了许多男孩的“成人礼”,特别是在大学第一年的时候。虽然饮酒和使用致幻剂还可能开始于更早的时候,但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易受到文化氛围对此的默许。 关于这个话题有必要专门写一本书来论述,在此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最重要信息是:假如你认为你的儿子不会饮酒(或吸毒),你很可能错了,在我的实践经验中一再验证了这个事实。男孩很少承认喝过酒,即使承认也要隐瞒次数。他们清楚地知道饮酒是不好的(所以才会隐瞒),但他们经不住文化环境的蛊惑。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交谈“仍然”非常重要 对情感的描述和处理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往往并不需要事先刻意安排的或内容严肃的对话,一般的就像是这种简单的问话:“心情怎么样?”这可以发生在他通过(或没通过)驾照考试或接到来自第一志愿院校的通知时。提升这个年岁男孩情感健康的另一个堪称快速有效的方式恰恰是“保持交流的通畅”,能让男孩意识到他可以随时随地地向家长谈论起任何事是非常有意义的。每天安排一点时间(几分钟就可以)和儿子在一起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并非日程化的做事或游戏,只是为了能很自然地谈谈话。 关于开车 这个年岁男孩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危险是开车导致的意外。在这一点上,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应该像照顾女孩一样照顾男孩。判别标准很简单,扪心自问:我是否会允许16岁的女儿刚拿到驾照就开车去上学,或者在晚上开车到郊外去?在男孩刚学会开车时保护得多一点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变形金刚”。在开车的问题上,“同流规则”拒绝父母对儿子的保护,打破它较有难度。 同样是“同流规则”,它会导致男孩漠视驾驶常识。很多年轻人(也包括其他人)因为驾驶中的鲁莽行为(超速、人员超载、酒后驾驶等)使自己或他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男孩需要知道,开车不是为了显示帅气。家长能够帮助他们纠正认识,才会避免更多的年轻人发生意外。 性行为 虽然男孩在这个岁数以前就有了性能力,但是我觉得应该在这时讨论它,因为男孩在此时更成熟了(年岁不小了)。假定家长已经和儿子有过有关性的对话(性成熟、性取向和性行为);更进一步地,假定家长已经对充斥了性内容的文化氛围导致男孩的性迷乱(色情、淫乱以及暴力)有过详细分析。但是,在这个年岁,与男孩交谈一下他对性关系的感受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我不是指体验“安全的性”之类的东西,而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交流一下他们对这种私密的、不可抗拒的事情的看法……以及所有可能的后果。通常,男孩在许多有关性的疑问上都只能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 我有一个亲戚,他们将满十八岁的儿子想和女朋友去她哥哥读书的大学一起度周末。做母亲的并没有对儿子随时有可能与女朋友发生性关系过分干涉(也就是说,他们即使不去那所大学,也会在其他地方发生什么事。)。但是当儿子面对母亲的发问时陷入了沉思:“史蒂文,你真的做好了当父亲的准备了?”(以前她曾问过儿子是否想要一个孩子,这一次的问话用的是“当父亲”,有一些不同。)之后,史蒂文打消了外出度周末的念头。尽管避孕手段已近很方便了,但是性行为仍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男孩必须严肃地面对这个问题。 毕业 在男孩的后高中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认识应该是男孩需要的社会和情感支持和女孩所需要的一样多,但是男孩不可能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举例说明,很难想象一个18岁的男孩坦率地说出:“中学毕业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但是,可以从侧面洞悉他的真实感受,比如在毕业的那个夏季经常喝酒、晚睡、整天打球。这些“洒脱”行为极好地掩饰了他的内心感受。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13) 成人在与十六到十八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当男孩已经有一只脚跨入了成人门槛的时候,文化的力量将把某些与男子汉有关的严格的规范强加到他的身上(引自《只有独立,才能坚强》)。一部分这种所谓的规范也会影响到女孩,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当共同面对成年人主宰的世界时;当迈出校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女孩可能会比男孩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差别对这个年岁男孩所引发的情感感受也是需要表达的。 角色模拟 家庭可以正面影响男孩们的交往,通过更多的情感支持,而不是强化那种与男子汉概念紧密相关的淡泊意识。独立很重要,相互依存亦很重要;坚韧很重要,接受教养亦很重要。在男孩的任何交往当中,家长都能够强化或重建一种情感模式。 例如,当看到一名17岁的男孩在游泳池里欺负比他小的男孩时,决不能由于“这是男孩子之间的事”而听任或视若不见。可以对这名17岁的男孩说“住手!”或者“我也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以关心而不是羞辱的方式来教会男孩理解别人的内心也是对“同流规则”的挑战。 另一个同样好的办法是当懂事的男孩在外边表现得很有教养时就赞扬他。一个17岁的大男孩,他在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非常注意照顾她的小妹妹,我曾经为此表扬过他,他开心极了。这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致远。 枪 根据媒体报道,绝大多数酿成校园枪击案的凶手都是中学男生。这个主题有点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但是严肃地提醒了我们要认真思考对男孩的教育和调整,并有必要弄懂男孩对武器的心里感受。 饮酒和吸毒 与枪支犯罪相仿,酗酒和吸毒的发生也开始低龄化。但是,文化氛围和“同流规则”都公然支持这个年龄的人去尝试和使用酒精饮料和毒品,特别是对男孩子。教师、学校管理者、卫生工作者、教练和邻居等等都有很多机会帮助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利用的机会包括:(1)别只是用“男孩子就得有男孩子样”的眼光来看待男孩酗酒和吸毒这样的事;(2)认定酒精和毒品是极差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它们只能使人暂时地忘掉烦恼、暂时地融洽气氛、暂时地麻醉灵魂;(3)遇到男孩饮酒或吸毒时,立即上前制止,告诉他不该这样,然后通知其家长;()不允许未成年男孩在你的家里或是你主办的晚会上饮酒。 现在,各所高校已经意识到了饮酒的危害,开始反对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诸如在同乡聚会上和足球比赛之后的狂欢豪饮。在足球赛和其它的学校活动中倡导远离酒精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风尚的转变,使男孩们觉察到了狭隘的、老套的男子汉规范被替代。在男孩接受这些新风尚的时候,重要的是不要嘲笑他们对“同流规则”的冒犯。还有同样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记得帮助他们应对来自他人的嘲讽,这在任何年龄都是重要的,确实如此。 第四章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1) 男孩往往用行动而不是口头表达他的情感。 ——帕蒂·阿特金斯·诺尔 《小学心理辅导员手册》 三岁的杰克看过了电影《狮子王》之后,就整天在屋里爬来爬去并学着狮子的吼叫。他的父亲也不能让他停下来。在他们俩一起第二遍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他的父亲才认识到原来杰克是被斯卡尔和穆法沙打斗的场面以及穆法沙的死吓着了。 忍受着每天的腹痛发作,米切尔度过了二年级。他是个非常害羞的孩子,但是他所处的班级总是吵吵闹闹的,似乎随时会发生预想不到的事。积压的不满使情况越来越糟,最终超出了他的承受极限。他感到不可名状的担忧和焦虑,最终导致持续的腹痛。 十岁的雅各布在足球比赛中射失了一个决定比赛胜负的球,他把极度的失落隐藏在心底。然而,接下来的一周里,他总是不断地向她妹妹找茬儿 在大三的时候,大卫的女朋友和他分手了。他们在高一的时候就相处了,她是他唯一的知己。在第五次心理治疗的时候他终于说出自己曾想过自杀。 上述真实的故事都是关于情感表达的。情感表达是抒发正面或负面感受的一种方式,可以是语言或手势,也可以是某种行为,比方说:既包括“高兴得跳了起来”,也可以是跺地板、摔门。情感约束是指在情感表达方面狭隘的、迟钝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往往表现得很极端,或者兴高采烈;或者垂头丧气。对受约束的情感表达的典型形容就是无动于衷。古代的哲学修养宣扬智者不为情所动,喜怒于心而不外露,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了解到,这种情感约束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健康可能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男孩表现得若无其事,那他的心理感受就出了“偏差”,就像上边提到的杰克、米切尔、雅各布和大卫那样。 关注情感表达 令人感到无可奈何的是,“情感”、“情绪”、“感受”等几个词汇都有某些负面的内涵,而且不只是对男孩子这样。前边说过,说“别那么多愁善感”这句话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轻蔑意味。我主张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情感,我认为所有的情感都是重要的,没有好坏之分。第一章曾讲述过,情感是人类的自然现象。情感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们在情感基础上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说,核心的差异是人们在情感驱使下的行为。 在这个意义上,最重要的是考察正面情感(高兴、自豪)及负面情感(悲伤、愤怒、害怕)与男孩自身条件和行为的关系。最好是平衡的,如果男孩偏重一方面的情感,那就会使这类的情感过分。例如,一个男孩总是气咻咻的或闷闷不乐的,那他的内心或外部表现则会充满了愤怒,愤怒大大多于快乐。就像是用一只手去完成举重一样,不平衡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事实上,当今的专家学者认为正面情感可以抵消负面情感的影响,从而,正面情感的表现有助于健全从思想到行动的行为方式(弗雷德里克森 2001)。 男孩的“支路”情感 表达是情感练习的一种方式。情感表达手法有一个发展过程:口头表述是最便利、最有效的表达感受的方式,但是幼小的孩子先要学会情感的名称才能说出它们来;不用语言的方式就是行为表达了。但是当男孩由此认识到情感是不能说的,他就保持这种幼稚的把行为模式和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习惯。结果,假如男孩(以及其他人)长期漠视情感,则情感就会“消失”。 情感如果没有被表达出来,就会压抑在身体内、隐藏在心灵中。情感不会真的消失,它将从“支路”跑出来,或者间接引发生理症状和行为问题。情感给小男孩造成的生理症状通常是肚子疼,而大男孩会表现为压抑、乐于冒险、毁坏东西以及自我伤害。 本章开头的四个例子就演示了从支路表达出来的情感,他们都没有采用能够非常有效地满足自己需求的口头表达方式。为什么他们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纷扰呢?有很多文化和发展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同流规则”就是其中之一,男孩语言功能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原因。 必须注意到,潜在的情感如果没有清楚地或用口头方式表达出来,其能量不会消失,而是必须以其他方式释放。没有正路,就只好走旁门左道,锅炉必须有排气管来缓解压力。读完本书就会知道,情感表达的支路包括攻击行为、消沉、发脾气甚至自伤;而生理反应包括腹痛、头痛甚至惊厥。令人感到幸运的是,情感表达技巧是完全能够学会的。 纠正幼小男孩的支路情感 如果杰克在看电影的时候会说“我害怕”(或者捂着脸说“我不想看这个”),那么他父亲就会意识到该去抚慰儿子的恐惧心理。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让杰克懂得他的感受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而且获知恐惧感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被排除掉,这样就让三岁的孩子面临的冷酷的世界安全些。如果他不感到害怕了,他就不会在屋里出于保护的目的而喊叫了。 米切尔的腹痛显然和他的失落情绪有关(记得吗?胃部有接收大脑发出的情感信号的接收元)。可以想象这种情况下米切尔的胃部不免会受到伤害;而且可以认为他有着较脆弱的、在害羞的男孩中很普遍的激发系统。交流不仅可以让米切尔免受腹痛侵扰,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交流可以治愈他的腹痛。事实的确是这样:米切尔和他的父母交流了内心感受,父母亲告诉他与家长谈论一下他的感受将有助于他的身体好起来。然后家长在一张小纸上写了几句话放进他的衣兜里:“确实有点怕,但是吓不倒我。腹痛不会再来侵扰我!”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2) 接下来的学期里,米切尔一直随身装着这张纸条,奇迹果然发生了!纸条上的话很凝练而且切中要害,米切尔由此坚信“我一定能好起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期待“情况会好起来”,他知道了调节情绪必须靠自己。孩子其实是极具情感能力的。 另外,家长还在在家里的冰箱上贴了一张日程表,对他辅以行为管理式的调节。米切尔的家长把每天的谈话要点和腹痛好转的情况做成一张对照表。一周以后腹痛就停止了(这种表上所反映的最初两周的情况通常十分明显)。后来他们保留了这张表,意在提醒每个家庭成员保持心灵沟通。 解决大男孩的支路情感 如果雅各布能够对家长或教练说:“我太失望了,真恨不得有个地缝儿钻进去,那么好的机会居然没有把球打进去”,那他的与情感有关的生理活动就会很好地得到缓解。然而,他却以欺负妹妹的行为把这种情感驱上了支路,在心理治疗方面,所谓“解决”就是说说与情感相关联的那件事,这些事既有可能是严重的也有可能是琐碎的。情感处理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对于那种伤害极深的事。通常,对涉及情感的事立即交流一下,可以使家长和孩子都从中受益匪浅,并且有了开头儿便为保持交流提供了可能,直到最终圆满解决。 无论如何,男孩的首要目标是体验或“感受”情感,其次是通过表达来处理情感,而不是直接付诸行动或令其消失。如果雅各布表达出对那个关键球失误的失望,就可能避免意识上的迷乱,也不会以支路排遣的方式伤害他的妹妹。雅各布把情感隐藏得如此严密,以至于其家长都看不到他的隐藏在攻击行为后面的强烈的失落感。结果,雅各布不会用健康的方式处理失败(不是获胜)和失落的情绪。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将忧郁深藏不露会慢慢演变成害羞,总是带着羞怯肯定是不行的。 前述第四个例子是比较极端的用自杀作为情感表达支路的情形,大卫长大了,但是家庭从没有和他谈论过情感,所以导致他长期忽视情感。在一次家庭谈话中大卫曾流露出想伤害前女友。他说不清为什么最后没有伤害她,也不能保证不会再伤害自己(所以现在他仍在接受治疗)。在医院里,他的理解他人心情的过程也是缓慢的,他甚至想不起来自己曾经的感受和情感。通过与他人和家里人之间的沟通,大卫的家庭正在缓慢地纠正导致大卫情感感受出问题的习惯做法。 “锻炼”男孩的情感表达 当男孩的情感被忽视了,他的情感体验或感受能力就会失去。一种办法是永远避免发生忽视的问题,另一种办法是有意识地干预并锻炼男孩的情感表达。锻炼是因地制宜的,但总原则是,通过情感锻炼帮助男孩让情感发展并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 综合:一种重要的能力 情感可能从被我称作综合的能力演变而来。综合发生在一个人的情感和他的想法或其他情感“混合起来”的时候。综合对控制像愤怒和恐惧之类的强烈情感非常有帮助。不幸的是,我们的文化氛围对思维和“理智”的重视远胜于对感受和情绪的重视。但是没有心灵感触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这是贯穿本书的一个基本概念。事实上,一些学者(鲍尔斯、威尔士及怀特 1994;沙洛威和史鲁伊特 1997)都坚持认为每一种情感都是与思想相伴随的,也就是说思想和情感是天然密不可分的。 做一个小练习,注意以下词汇和短语,花点时间仔细思考它们。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注意自己的相应的情感变化:死亡……金钱……圣诞节……传统节日……穆斯林的斋月……金钱……结婚……锻炼身体……巧克力……离婚……彩票中奖。假如你认真注意了以上这些并仔细去“感受”,自然就会体会到相应的情感。 把情感和思维综合起来 谈到把综合运用到男孩的情感发展中,则意味着男孩和他的监护人要把注意力放在男孩思考问题时的情感方面。把情感和思维综合起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掌握它们,描述情感的简单行为就可以视作是把情感和思维综合起来的一种普通形式。此时的情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发生在体内的生理化学过程。从一种生理反应转化到情感与思维的综合,典型的例子是上文说到的米切尔的父母给他的纸条(“确实有点怕,但是吓不倒我。”)。这个综合让米切尔与他的腹痛“沟通”,并帮他控制了强烈的心理感受。 把情感和思维综合起来的其他方式还包括:(1)向信得过的人倾诉心理感受;(2)自言自语(在内心里和自己交谈);(3)把心理感受清醒地“记录”下来。或许,这种情感技巧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男孩一个把感官体会转化为有价值的心理感受和思想的机会。 把一种情感和其他情感综合起来 不仅仅是和思想结合,情感还能够和其他情感相结合。也可以把负面情感和正面情感综合起来,这在多数情况下增强了忍耐力,可以使人在悲伤的情况下不绝望,或在惊恐的时候恢复自信。把正面的和负面的情感综合起来让男孩能更好地应对和驾驭情感。这就是一种平衡行为,太多的悲伤得不到慰藉,或太多的愤怒而没有安慰都是不平衡的情感体验。负面情感得不到平衡,失落和无所谓的情绪就占据了内心。因此,将正面和负面情感综合起来有益于获得平衡的情感体验。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3) 同样应该重视的还有负面情感和负面情感的叠加,它会导致一种“多重的”负面效应。得不到处理的情感就会一层一层地叠加起来。例如,雅各布为了关键球的失误感到很失望,而且会和气愤综合起来,之后再加上羞愧。通过交流一下心理感受就能避免雅各布出现多重负面的情感。 正面的情感 男孩的正面情感也需要锻炼。鼓励心理学不是什么新学科,但是在最近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马丁·塞利格曼是这个领域的先驱,他是一名心理学家,早先研究“学会自立”,后来又研究“学会乐观”。鼓励心理学研究的是气质(智慧、耐力)和正面情感(兴奋、希望、幸福、爱慕)如何影响着孩子和成年人(塞利格曼 1998;塞利格曼、雷维奇、杰伊考克斯和吉尔汉姆 1996)。对男孩来说,每天都能感受到正面情感的男孩会更加活泼、开朗和健康。 读者可能会问,哪个男孩体验不到正面情感呢?我的回答是,任何男孩都有可能,的确是这样!根源就是环境限制了男孩体验并表达高兴、希望、自豪和爱。例如:生活在饱受战火的国家;或者住在恐怖的射击场旁边;或者连续不断地遭到蔑视甚至谩骂。我认为,根据最近的材料显示,整个美国的男孩都处在不理想的状况,因为他们都在限制体验和表达情感。 有很多理由认为男孩缺乏正面情感是不容忽视的情况,最明显的就是这样的男孩不能全方位地体验生活带给他的一切。而且,考虑到正面情感在综合过程中的角色,正面情感是获得平衡不可或缺的。男孩如果缺少了正面情感,就只能体验负面的那一半了——恐惧得不到安抚;发怒而不被理解;扫兴多于乐观;绝望中看不到希望。 情感表达对男孩的好处 简单地说,辨识并表达(练习)正面和负面情感给男孩带来的好处有:(1)释放生理紧张以避免出现身体症状;(2)释放心理紧张以避免心理扭曲,例如失读症(一种不能用语言表达感受的症状)、压抑、焦虑和行为失调;(3)提供了把想法和情感综合起来的机会;(4)提供了让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平衡的机会;(5)避免男孩的情感消失或潜藏起来——以后仍会以其他形式出现。 情感表达需要的“勇气” 吸吮手指、哭闹、前后摇晃、体育锻炼和谈话,这些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他们都是情感表达的形式。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都是为了更好地感受。所涉及到的部位都是那些生理和心理密切联系起来的部位。 生理学和情感感受:重温一下 吸吮手指和摇晃至少有一点共同联系:都和迷走神经有关。当迷走神经接收元受到这两种行为刺激时,血压和心率会降低。这种生理反应被称作“迷走神经调谐”(卡特兹和戈特曼 1995年)。迷走神经把大脑的信号传递到心脏、肺脏、胰腺、肾脏和大肠,很不寻常的轨迹!迷走神经是体内少数涉及众多器官的神经之一,它还调节肾上腺和脑灰质的联系,阻断向身体各器官提供肾上腺素,以便让身体恢复平静。有意思的是,近来的实验发现迷走神经是处理心烦意乱,特别是沮丧情绪的中心。 自我抚慰 男孩有必要学会自我抚慰技巧,刺激迷走神经调谐至少是一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办法。迷走神经的一个终端可以通过用口腔的上部后方部位吸吮得到刺激,吸吮手指似乎能够强化迷走神经调谐,(这可能是孩子们即使早已扔开奶瓶,但仍喜欢吸吮手指的原因。)摇晃也能加强迷走神经调谐,所以就不奇怪家长抱着小孩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摇动了,而且小孩也喜欢摇晃。 与此相仿,哭闹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自我抚慰,它可以减轻身体反应并通过降低引起过激反应的类固醇激素来实现平静。所以哭能够减少皮质醇,在这种方式下,哭能够让一些孩子避免极端的和失控的行为。不过,由于男孩早就学会了不哭,所以不太容易推行这种应对方法。 体育锻炼和谈话 体育锻炼和谈话是最被社会接受的两种情感表达形式,是驾驭情感和自我抚慰的健康方式。别以为体育锻炼和情感的关系不大,体育运动似乎有着生理学意义上的震惊效果。男孩参与体育活动并不稀奇,但并不是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获能得生理排遣的机会。 谈话是最简便的、最为社会所接受的情感表达方式,它能让你消除紧张、排遣忧伤、化解怒气以及从失望或其他不幸的情感中恢复过来。不过对男孩来说,谈论情感会冒犯“同流规则”。 在不同的年龄段,大多数男孩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哭闹、吸吮手指、摇晃身体、做踢打动作、体育活动或与人交谈。男孩会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做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及应对方式。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将会看到,外界的同情理解和抵触对抗是影响着男孩情感表达方式的两大因素,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情感控制能力。 情感调节 “情感控制”这个说法,指的是在面对强烈的负面或正面情感时,能很恰当地做出一系列必要反应的能力(格罗斯和利文森 1997)。简言之,就是能把情况处理好。对男孩来说,这往往表现为玩过一个激烈的游戏之后冷静下来去做习题;想起忘了做家庭作业了仍能很平静地去上学。角色意识很好的男孩尽管带有强烈的情绪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4) 下边的两个例子分别讲了两个男孩如何以健康的方式控制情绪。无须赘述,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把正面和负面情感埋在心底或使之消失,恰恰相反,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感受情感、解决情感,并很好地完成课内课外的事情。 查尔斯 都13岁了,查尔斯仍然习惯于在心烦的时候吸吮自己的大拇指,已经上了中学的他从不知道其他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在前边的内容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种举动的生理原因:吸吮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并让紧张的身体得到放松。)从气质上说,查尔斯是一个焦虑性的男孩,而且不幸的是他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他的生父遗弃了他,而后来的家庭又整天吵吵闹闹的不得安宁。虽然她的母亲尽了最大努力抚养他,但从没有教过他如何让自己镇静。所以查尔斯只得好自为之。 其他的放松方式 查尔斯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能使自己冷静下来的方式,诸如:自言自语、深呼吸、质疑非理智的想法或和其他人交谈,也没人带他去咨询一下专业人士以解决他在生活中长期受到的损害,所以吸吮大拇指成了让他镇静的最好方式。问题是16岁的大孩子还吸吮手指的做法已经不被周围的人接受了,也就是说,即使有必要他也不能在学校再做这种事了。所以当查尔斯在外边感到焦虑的时候,他没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结果,在学校里他经常和人打架,功课也越来越糟糕,各种心理感受干脆就走了支路。 获得帮助 查尔斯后来发展到有了性犯罪倾向(暴露癖)并且去商店偷东西,于是被少年管教机构送去做心理治疗。家长没有教育到位,强制接受治疗也算是亡羊补牢了。吸吮大拇指的事查尔斯自己没说,是他母亲告诉我的,她对此既窘迫又关心。当我告诉查尔斯我理解他吸吮手指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平静时,不好意思的他露出欣慰的神色。我把迷走神经调谐之类的由情感引发的生理反应方面的知识教给了他,接着我告诉他,除了吸吮手指,我还知道很多其他的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办法,他也明白了要花大力气才能戒除掉大拇指对他的诱惑,不过他答应试试看,因为他也知道掌握控制情感的新方法已经有点迟了。 能够调节查尔斯控制情感的最好办法是自言自语。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查尔斯的认知力已经很强了(与八岁时相比),并且他已经体会到思想很容易影响心理感受和行为。此外综合也是对他有用的工具。吸吮大拇指及其引发的后果在他身上发生得很自然而然,这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以此来观察他的进步。 查尔斯的行为问题在接受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得到了改善。由于他在小小的年纪所体验和经历的创痛,恢复起来尚需要做许多工作。但眼下至少他有了新的和更成熟的方法让自己冷静下来,这要归功于查尔斯的母亲把他吸吮大拇指的事讲出来。假如他还是用吸吮手指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心情,而不学会其他方法的话,那治疗起来就要费很大的劲了。 比利 比利也是个很不简单的8岁男孩,他很快就掌握了能控制自己发怒的健康办法。他在幼儿园和学校里惹的麻烦让他妈妈数都数不过来了,大多数都是打人,打他的弟弟和其他小朋友。比利爱打架是出了名的,每次一离开家就会和人打起来,而且他还总是振振有词,似乎总是别人的过,典型的如:“吉尔说讨厌我”或“鲍勃故意绊倒我”。姑且不论是否如此,比利的攻击行为总是显得太过分了。 比利患的是典型的注意力缺损和多动型机能亢进,需要医学和心理学联合治疗来改善他对脾气的控制。医学手段可以医治他的冲动,不过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方面。按照他的家长所说的,他最近有了一种新能力,使得事情得到了改观,那就是辨识情感并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应对。 我教给比利一些新的应对技巧,他回去以后可以在感到躁怒或恐惧的时候试试。我还告所他不要轻易使用拳头而是对对方说出自己很气愤,这也要下去以后多加练习。我从没有遇到如此合作并渴望改变自己的男孩,这要归功于他的家长,他们及早带他治疗,并在家中关注和强化他的认知-情感-行为训练。 查尔斯和比利在情感控制方面都有障碍。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处理不了自己的情感,并且都需要帮助才能找到被认可的、有效地表达和控制内心感受的方式。还有其他种类的需要控制的情感,范围从兴奋到孤独无所不包。我们已经了解了情感是怎样被控制住的,并且知道了男孩常常需要帮助才能学会怎样去做。 男孩情感表达受到的限制 在男孩中存在着一种很普遍的但是不健康的情感控制情形,那就是节制(钝化或减少)他们的情感表达。节制就是让自己的正面和负面的心理感受不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他们对别人甚至对自己把感受隐瞒起来。实际上感受并没有“消失”,只是被转移到了心灵深处,变成了秘密,而且不再被清醒地认识到。 一般说来,男孩出现的情感节制比女孩要多。在不知不觉中,还在上幼儿园的男孩就懂得了在幼儿园里不能哭(在其他地方也不允许),对女孩则不是这样。虽然谁也不愿意当“眼泪宝宝”,但实际上在对表露软弱的宽容度上,男孩和女孩受到的待遇是不相同的,对女孩要宽容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5) 社会学、心理学、进化论等多种学科理论揭示了人类的行为发展规律,只有把社会学和生理学结合起来才能解释男孩的情感表达问题,这就给成长心理学提出了任务。我在这些年的实践中认识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对男孩(以及男人)的情感限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男孩的不哭或不能显示软弱或许是受到了生活中的其他孩子和成年人的影响,甚至也许并不用明确告诉他。这种解释似乎不太确切,但是我觉得比其他任何理论都更能让我感到希望。也就是说,我们既能关上男孩的情感闸门,也就能把它打开。 情感表达研究 理论实际上并不能证明什么,科研也常常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对于诸如人类情感表达行为这类现象,科研和理论提供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一种理论或研究不能解释所有观察到的现象,这也是存在于男孩情感受限的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在这里,我给出一些有见地的研究结果,他们来源于针对男孩情感的研究。 在我所主持的两项不同的研究中,我观察到了从儿童期到青春期的男孩的情感表达受到的限制是怎么变得越来越多的。我们做了一次定量研究(用数据进行的),用了一种典型的分年龄组的设计,来考察在自尊心方面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并探索了情感表达和现实社会的影响对自尊心的相关性(波丝-林琦、梅耶斯、克里维尔和基尔马丁 2001)。调查样本由分别来自5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93个男孩和116个女孩组成,他们都在美国东南部的私人教会学校读书,考察了影响自尊的下列社会指标(相关因素):媒体影响、性骚扰、身体特征、家庭和同伴的影响以及情感表达。 这种指标设计揭示了影响自尊心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考察自尊心的一个十分“合适的”模型。从中可以看出,在青春期以前,女孩的自尊心没有男孩那么重,但到了青春期后期两性在这方面就没有差别了。 出人意料,研究表明青春期后期的男孩的自尊心竟然不如较小的男孩那么强。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情感表达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性别差异”,同时在整个青春期,对男孩情感的限制也更严格了。(见图4.1所示) 定性研究(只用语言叙述)也呈现了同样的情形(波丝-林琦、梅耶斯、基尔马丁、福尔斯曼-法尔克和克里维尔 1998)。分别来自5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男孩和女孩笔答了几个问题,其中对情感表达是这样问的:“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告诉别人是容易的还是困难的事?并说出理由来。”对此问题的回答,男孩是否定的多,女孩则是肯定的多。而且有趣的是在表达所用的字数上,男孩也远远少于女孩。另一个不同的现象是,没有回答该问题的男孩是39名,而女孩仅有12名。 情感表达平均水平比较 5年级 8年级 12年级 女生 70 71.2 74.1 男生 67.9 65.6 63.7 表 4.1 这两项研究共同说明了,在青春期的过程中,男孩限制了情感表达,而女孩则增加了情感表达。虽然选取的样本相对较小,但却与其他的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吻合得很好。 认清不健康的情感表达 很不幸地,男孩不健康情感表达的例子俯拾皆是:男孩经常用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反常举动)来从支路表达其内心感受,而不是与他人谈论一下自己的感受。来看看这些男孩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耶利米亚由于没能为自己的篮球队投进关键的一球,他感到非常伤心,于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他的家长:跺着脚跑回自己的房间,把门摔上,而且把墙上踢了一个大坑。 ★塞斯的父母离婚两个月了,这个10岁的男孩曾经对此“很不以为然”,但是现在他竟然跑到紧邻着一堆干草的谷仓里玩起了火柴。 ★12岁的希恩在他的爱犬死了一星期之后,变得脾气暴躁起来,而且在学校也不专心于功课了。当初他失去心爱的小狗时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耶利米亚和塞斯的情况和雅各布很相似(他由于在足球比赛中射失了关键一球,而用欺负妹妹的行为发泄自己的气氛和羞愧),他们都限制了情感的直接表达。另外像希恩这样的男孩,没有为爱犬表示得伤心,却可能表现出焦虑和沮丧,也可能外表上会满不在乎。这些都被看作是不健康的情感表达。 挑衅 大家一般都会把耶利米亚、塞斯和雅各布的行为看作很典型的男孩子行为。虽然在一般标准下可以认为这确实是典型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男孩都会这么做),但其行为仍然是一种挑衅而且是不健康的。挑衅对其本人、受欺负的人以及旁观者来说都绝不是良好的体验。表达气愤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即不能伤害自己,也不能对别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不良影响。在以上这些用攻击行为表达内心感受的孩子中,耶利米亚毁坏东西;塞斯迁怒于谷仓;雅各布则是伤害别人——他的妹妹。 家长们一般都不会把兄弟姐妹之间的打闹看作是挑衅,其实这是很遗憾的,因为这类事件恰恰提供了教会男孩制怒并深刻理解别人的机会。在第六章中将详细说明表达愤怒与挑衅的区别,在这里,我们要重点了解的挑衅是男孩情感表达的一种不健康方式,并且要知道“男孩就是男孩”这种说法让这些都习惯成自然了。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6) 焦虑和沮丧的症状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忧郁”的时候,也都会偶尔感到焦虑。这两种心理反应都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在遇到悲伤和恐惧的事情时。但是当忧郁症(心理压抑、暴躁、挑衅他人、自信心差等等)和焦虑症(精神不集中、放松不下来、暴躁等等)持续超过两个星期,心理健康就可能出问题,就需要进行专业治疗了。求助于专业治疗之前,家长应该深深认识到,自己能够做很多事来治愈儿子的忧郁或缓解孩子过分紧张的交感神经系统。 大多数孩子们如果能在处理心理感受方面得到成年人的倾听和指教,就能从生活的磨难和挫折中很快恢复过来。大家已经注意到希恩由于压抑了痛失爱犬的悲伤导致躁怒和精神恍惚。其实悲伤本身并不意味着沮丧,担心也不代表惊慌失措,但大多数孩子经历了死亡事件后会表现得沮丧和焦虑。如果没有成年人的安慰和帮助,希恩也会像大多数男孩一样落入“同流规则”。他掩饰了内心感受,但是又以其他形式流露出痛苦来。这种情况下,成年人首先关注纠正“纪律”问题,而不是帮助男孩应对作为根源的情感。 这种认识来源于当年我在一所学校实习的时候。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读三年级的巴里,他由于“上课不认真”被叫到了校长室。在一周以后的心理咨询课上我了解到,他是因为目睹了父亲疯狂的殴打母亲而导致他无法集中精力的,此前他从没有对别人说起过此事。 满不在乎 这是另一种不健康的(受到限制的)情感表达,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在这种不动声色的孩子脸上既看不到笑容也看不到愁容,甚至与人说话的时候嘴唇也懒得动,也难得见到有什么眼神。在一个旨在评价心理状况的调查中,心理学家们观察到了他们的情感区间。健康的、开朗的情感包括适当的口头和面部表情表达:说起伤心事会伤心;谈到高兴事会高兴。当一个人总是带着一副呆板的情感(单调的情绪),就要从诊断的角度加以留意,并且这个人的情感会被认定是狭隘的、钝化的和受到限制的。换句话说,满不在乎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状况。 今天,似乎有太多的情感限制是针对男孩“和”女孩的。如果说怒气冲冲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的主流情感,那新世纪的典型样子就是满不在乎了。我第一次有这种意识是1999年在一个高中的毕业典礼上,大多数学生都透出一副忧郁的神情。耐人寻味的是,女孩的满不在乎会被认为是忧郁,而男孩则被认为是有男子汉气质,这是很普遍的看法。 认识健康的情感表达 健康的情感表达是类似这样的:四岁的男孩虽然不肯在上幼儿园时和妈妈吻别,但是会用眨三下眼的特别方式(约定的秘密)来代表“我爱你”;六岁的孩子在棒球比赛中被击中了下巴,在得到家长的安慰之后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十岁的男孩在获得参加区级游泳比赛的资格时,兴冲冲地赶紧告知家长;十三岁的男孩在篮球场上冲裁判发脾气,但是很快地又控制住自己的冲动,继而向裁判道歉(不是被迫的);十六岁的男孩半夜去敲父母亲卧室的门,原因是他被女朋友甩了,他实在想为此倾诉一下。 观察一下女孩或女人的公开谈话,她们互相支持、表露心迹,这就是健康的情感表达。健康的情感表达属于这样的男孩:他能感受情感;能与合适的、信得过的人分享情感;根据特定的环境情形驾驭情感。 对于信得过的人,男孩的情感表达还不仅仅限于口头方式,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包括:音乐、诗歌和表演等艺术形式。虽然这些方式是间接的,不是“面对面”的交谈,但是对于交流的双方依然是非常有益的。首先,这些方式给了男孩认识、感受和保持情感的机会(而不是追随“同流规则”而令情感消失);另外,当参与进了这种方式时,还能够引发与其他人的交谈与沟通。 限制情感表达的后果 限制情感表达可能会导致的一个主要症状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所谓述情障碍症(情感能力的欠缺),在临床上这种病症的发病率男性远高于女性,它的常见致病原因是脑外伤或手术后遗症。但是,它也极有可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是一种保护男孩和男人避免由于情感外露而受挫折的防御性姿态。也就是说,它能把男性笼罩在“同流规则”中。 心理健康 当男孩不能或不愿意表达情感时,要及时关注发生了什么问题,否则,听之任之的话,就可能造成影响其一生的严重后果。最新学术理论认为男性的情感表达与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一种治疗消沉的有效手段就是通过书面或交谈的方式向他人表达情感(彭尼贝克 1995、1997)。成年男人掩藏内心感受与一种“男性忧郁”有关(林琦和基尔马丁 1999),这意味着男人有可能是“病理上的”压抑而非“感觉上”的压抑。或者说,他们在生气的时候只会冲动地发作,而不会把气愤背后的悲伤和绝望表现出来。由于这不是一般的失落情形,所以被称作男性特有的忧郁。它实际上在很多方面类似于“同流规则”。 男孩、女孩以及成年女性也可能带上这种男性忧郁,因为它在本质上是被男性化角色意识和行为所掩盖着的,而并不见得必须是生理上的男性。在《隐藏的痛苦——克服男性忧郁》(林琦和基尔马丁 1999)一书中,对男性忧郁有很细致的论述。本书的读者或许也能从上面的书里获得很多益处,因为它论述了男孩有可能带上的、很普遍的又往往被忽视的忧郁,这种忧郁是对人际交往以及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负面影响的。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7) 显然,限制情感给男孩带来的最明显后果是会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从道理上说,人际交往要求两个人之间的妥协,这经常就要求坦诚,或者说要袒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如果男孩对这样做感到不自在,那他就很难和别人建立并保持亲密的关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此外,人际关系对心理和生理健康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事实上,这种保护作用及其形成的系统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马斯滕 2001)。 生理健康 有关男人的生理和心理疾患、人际关系问题及情感限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着毋庸置疑的证据,严格的男性化角色意识与一些危险行为也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诸如:酗酒、反常的性行为、冒险、吸烟、滑翔、忽视营养和健康等等(考尔特内 1998)。 正像基尔马丁教授所指出的(2001),作为新学科的行为医学领域非常重视受到心理活动强烈影响的生理功能紊乱问题。受到“同流规则”制约的男孩以及男人的社会交往,极有可能导致生理疾病和功能紊乱,比如心血管功能失调和消化道溃疡,都是男人的多发病。 别人怎么评价男孩的情感表达 在准备本书的写作时,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以往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认识其他成年人对男孩情感特别是情感表达的观点和认识。我曾就以下问题对45位年龄在18到68岁的成年人做过一次非正式的调查,他们分别来自美国东部的5个州。我把他们的回答稍作归纳,并直接引用来说明问题。 您认为男孩的情感重要吗?为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相当一致。“每个人”都表示:“是的,男孩的情感当然重要”。在回答“为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如果男孩能在小时候掌握情感表达,对将来长大了很有好处”;或说:“男孩也是人呀,就这么简单”。整体感觉是,男孩的情感显然的确很重要。 您认为男孩需要表达情感吗?如果需要,应该在哪里?如何表达? 无论男人或女人,对这个问题的第一部分都一致地回答“是”,但对第二部分就有所差异了。女人们一致认为应该对“安全可靠的人,如朋友、父母、教师、教练”倾吐,几乎列出了可以想到的所有对象;而男人们则审慎地回答,男孩仅仅适合在家中诉说。一名49岁的男性职员,同时也是一个十几岁男孩的父亲说:“男孩子太敏感了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在家里或者和比较密切的朋友在一起时,男性的情感应该更开放一些。”他的说法在大部分男性受访者的回答中很有代表性。 也有例外,43岁的约翰·塞拉芬是纽约州一所高中的辅导员兼篮球教练,也是4个孩子(两男两女)的父亲。在读高中和大学期间,他还曾是一名有才华的运动员,并被收录进全市的体育名人厅。尽管自己也曾遵循“同流规则”,但他还是认识到要对这些狭隘的男子汉戒条发起挑战。以下是他关于男孩情感表达所做的发自内心的表述: 不论在何时何地,男孩都毫无疑问地应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应该向男孩传达的讯息是,情感要自己做主,而且可以随意地表现出来,不必得到别人的首肯。应该让他们知道,高兴、悲伤、害怕、紧张、窘迫、气愤等等都是正常的情绪。我很希望看到我们在这方面花大力气教导男孩,让他们知道展示自己的情感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近来有研究表明,在青春期早期,男孩开始限制自己的情感表达,而女孩则加强了情感表达。您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对此问题的所有回答都涉及到了社会交往过程,大多数引用了“同流规则”中的“男孩不能哭”,也提到了男孩“必须强壮”这个一般概念所认为的“强壮的男孩与哭泣是格格不入的”。隐含的还有当男孩做出与“身份”不符的举动时受到的惩罚和羞辱,例如当哭泣时。 有的男孩具有害羞的性格,做事谨小慎微;有的男孩性格外向,能很大方地与别人交谈;有的男孩的性格介于两者之间。描述一下您的儿子的性格并且说说与其情感表达的关系。 受访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使我了解到,大多数的家长(他们都没有受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的训练)通常并不十分关心自己儿子的性格。如果他们能做到关心,这种映照必将是强有力的家教工具。 女孩子们之间常常互相表达情感,在上了中学以后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爱“哭哭啼啼”,相反,他们在体育运动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你是否认为男孩子们之间也可以保持情感交往,而且不会让他们长大以后因此而变成“懦夫”?肯定回答的说出该怎样做;否定回答的讲讲为什么。 回答基本上都是“是,完全可能”。不完全同意的人认为女孩在一般情况下仍然被视为是懦弱的,例如垒球比棒球要容易些;少年篮球比赛时女孩用的球也比男孩用的小。这种回答或许意味着:“情感和弱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男孩表露情感就不免会被认为是懦夫”。 怎样做才能让表达了情感的男孩不变成懦夫?以下是一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是的。假如男人没有顾虑并且充满信心他自然会表露情感,但事实上做不到……表达心理感受是一种力量的象征”(白人 50岁 三个女儿的父亲)。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8) “是的。我认为如果社会能允许男性以一种更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就不会再大发雷霆了”(白人 55岁 两个儿子的母亲)。 “是的。对任何人来说,压抑情感都是不健康的”(黑人 60岁 已经是祖父了)。 “是的。应该正常地对待男孩,并且(使他们)得到全面改善,从体育活动到表述内心感受”(白人 21岁 女性)。 “是的。说心里话,我认为不表达内心感受的男孩才是真正的懦夫”(黑人 19岁 女大学生)。 对这次调查的反馈描述了男孩所面对的混沌世界,给出了男孩所面临的双倍的警示:“你的情感或许是重要的,但是在家庭以外流露出来却是不安全的”。更坏的情况是,许多男孩不在外边暴露情感,回到家里同样也不。应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并非只有男人告诫男孩不能在外边暴露自己脆弱的情感,女人同样熟知“同流规则”(特别是“男孩不要哭”这样的主张),而且她们可能了解这些规则怎样限制了男孩的情感,我想应该是清楚的。总之,从调查中得知,普遍都认同男孩情感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该怎样正视其重要性。 结论 改变那种认为男孩的情感不重要、表露心情既不合适也不必要的错误习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且存在着文化层面上的冲突。当这样做时家长们也不免会有所焦虑,因为谁也不想成心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四处碰壁。诚然,这种害怕男孩丢掉“男子汉气概”、变得懦弱、不成器、胆小的担心就是对“同流规则”的潜在支持。 更深层次地来看,既然人们都认同男孩需要具备并表述其情感,下一步顺理成章地就是改造文化氛围,以使男孩不必再用满不在乎或咄咄逼人的架势来掩饰自己的情感。好在情感表达是完全可以教会的技巧,男孩如果掌握了感受并表达情感的能力,情感就不会再走上旁门左道。假设男孩不再由于表现情感而受到惩罚或羞辱,将极大地有益于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提升那些与男孩有关人士的生活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五章 男孩情感健康的标志(1) “外星人和埃利奥特有独特的沟通方式”,米切尔悄悄说道。 “你是说他们能互相觉察对方的意图”?科学家问道。 “不……不不,他们能互相感受到对方的心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外星人》中的对话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外星人》,这部电影不光有趣,它还用虚构的手法演绎了当代男孩的情感。故事讲述的是回不了自己星球的外星人和地球男孩埃利奥特建立了不寻常的友谊,(最后,外星人找到了回家的路。)影片没有故弄玄虚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叙述了外星人和埃利奥特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下自然的情感表达。上边引述的对话片断突出体现了心领神会对他们之间友谊的极端重要性,互相感受到对方的心理感受。 为什么说神入(心理学名词,意指心领神会、情感互通。——译者注)是情感健康的标志?原因之一就是心领神会所产生的魔力,而且还涉及到其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家庭、伙伴、同学、同事)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关系是极其有益的。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与他人心灵互通的能力,就会根本伤害了固有的关系。没有人愿意和不能理解自己的体会和观点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心灵互通的能力是人与动物以及机器的重要区别,所以说神入是情感健康的重要标志。 神入的重要性使得它完全应该独占这本专门论述男孩情感的书中的一章,下面将要讨论神入的本质:关于它的发展、在男孩情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用了两个例子来演示心灵互通在男孩生活中的活力。我的目的是向读者传达足够的信息,以便让大家帮助身边的男孩培养、发展并发挥其能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神入带来的好处。 神入是男孩的人性之本 神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可以被译作“深切感受”。深切感受就需要理解别人的心理感受,它也包括对其它生物包括动物和宠物的“深切感受”。在200多年前,亚当·史密斯把神入描述为“用本能或情感反映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扎恩-瓦克斯勒、科尔、威尔士和福克斯 1995)。 我认为以上描述忽视了心灵互通的一个核心特点:想了解他人的感受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感受。换句话说,先有了和自己的心灵互通才能有和他人的心灵互通。按照这种说法,许多男孩在与他人情感互通的方面是不利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必须把握自己的情感才能心灵互通,但是男孩被训练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情感,于是“深切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就受到了严格的局限,甚至是不可能的事。 神入被描述为化解愤怒的方法(戈尔曼 1995),我觉得它也是克服自恋的灵丹妙药(当务之急)。自恋是老一套男子汉气中不健康方面的重要支持(或者说,任何时候都要获胜、占便宜)。所以,做到心灵互通就直接反驳了“同流规则”和自恋。只要男孩能够“深切感受”对方的体会,就不会伤害对方,而且对自己的心灵沟通是很好的自我照顾,当然也就不会伤害到自己。 神入的缺乏 完全缺乏神入有时会导致非常可怕的后果。1994年,一个8名高中生组成的团伙在费城郊外用棒球棒打死了埃迪·勃莱克(弗雷德曼和诺德尔斯达 1999),埃迪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这个团伙的成员们“自己”也是由于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而犯下了谋杀罪。缺乏对那个被殴致死的男孩的同情和理解,怒火驱使着每个人失去理智,直到把埃迪打得血肉模糊。 持续折磨一个无还手之力的人,足见缺乏善良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当发展到打死埃迪这种地步,就应该被称作是惨无人道了。棒球棒是男孩子的一种标志性象征,却被这伙男孩用来亵渎人性。他们没有恐惧心同时也没有了同情心。 缺乏心灵互通给男孩及其周围的人都会造成影响。当然,埃迪的惨死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另一个例子是一个13岁的男孩给一位曾经和他很好的女孩散布谣言,因为她不和他好了,他很生气并感到受了伤害,于是他就恶意地散布谣言,以此来让自己得意并“挽回面子”(依照“同流规则”)。而且由于他缺乏心领神会的能力,所以他并不感觉这么做很不好,他不能切身体会她的感受,而两天前他还对她说会好好照顾她。只有心灵互通可以避免他在气愤中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也只有神入才能避免埃迪的悲剧重演。 神入的发展 关于神入的本源和发展并非是一门完整的学问,过去很少论及。在这里,我把现象学的手段(针对个体经验)和成长心理学结合起来,以便理解神入的发展。前面说过,从研究和实践中我认识到,神入是先对自己后对他人的。也就是说,男孩只有能感受到自己的痛苦的能力才能觉察别人的痛苦;能感受到自己的快乐才能分享别人的快乐。 为什么有的男孩具备神入的能力而有的就不行?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既有生物学的也有来自于环境的,并且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作用。最简单地说:男孩如果从周围环境中得到心灵互通,则会大大发展了他的“情感回路”,从而领略到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神入。反之则得到相反的结果,假如男孩得不到这种让自己体会到神入的行为刺激,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他的神入能力。 男孩情感健康的标志(2) 男孩的神入能力始于生命的起点 神入能力可以回溯到婴儿时期。一些学者认为,婴儿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也跟着哭起来的现象就是一种神入形式。的确,模仿别的婴儿的难过可以被视作是神入的萌芽。从出生到大约一岁阶段,孩子看到其他人的难过就好像是自己的难过,他们对别人的痛苦显现出一种沟通或者“切身感受”。对此的一种解释是,婴儿在感觉上还没有发展到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的程度(马勒、派恩和伯格曼 1975;马斯特松 1993)。 在一岁到两岁半期间,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理智,学会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发展神入能力最重要的一步是能够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旦男孩意识到自己不同于别人,内心感受就成为——或者应该成为——只属于自己的了。这个年龄段男孩正处于神入能力的发展阶段,映照、理解并接受他们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环境(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怎样影响神入能力发育的 研究神入发展的专家们很重视情感以及按照社会规则行事对神入的相关性(艾森伯格和米勒 1987)。现实情况令成年人既要做到神入又要感到内疚,因为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女孩就比男孩显得更懂事儿、更能做到神入(泽恩-瓦克西勒和罗宾逊 1995;泽恩-瓦克西勒、科尔、威尔士和福克斯 1995)。为什么在这个年岁就有这么大的性别差异呢? 一种观点是,孩子的性格、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力量强有力地结合起来,以至于过早地制造出了性别隔阂。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曾讲到,不同的男孩气质引发家长的不同回应,而这种回应又会反过来影响男孩的想法和行为。当然并不是说男孩的气质决定着命运,事实上,在这个几乎处处不利于男孩情感的文化氛围中,家长和孩子相伴起舞(用专业一点的话说就是交互影响)。男孩神入能力的发展与环境对他的回应息息相关。简言之,无论何种气质,必须教会男孩重视自己的情感以及别人的感受,才会有神入能力的发展。 对男孩的内在情感认识、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是促进其神入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回应(任何男孩都是这样)。所以,男孩要学会神入,先要体验别人对他的心理感受的神入。而且这应该有意识地在很早的时候开始,并贯穿整个童年和青春期。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深切感受男孩的体会,而男孩也必须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理解。 虽然在婴儿期就有了早期的神入现象,但是神入行为的真正出现大约是在2到4岁之间。对于人类成长过程中如此重要的一个方面来说,只做出跨度这么大的一个年龄区间估计,似乎有点模棱两可。但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行为相当复杂,很难准确观测那些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尽管如此,专家们还是发现了很多促进和干涉神入能力发展的有趣的例子。 对神入的研究 在一个由国家心理健康学会资助的系列研究中,研究人员考察了幼儿园孩子与其家长的交互作用(拉德克-亚罗和泽恩-瓦克西勒 1984)。根据这次调查,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家长的管教手法对孩子的神入能力非常有影响。特别是,有些家长的管教手法中包括帮助孩子认识到其行为给别的小朋友带来的痛苦,例如:“你想想,你打了约翰尼,让他多么伤心”;而有些家长仅仅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例如:“你怎么这么淘气”,前者比后者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强的神入能力。 在这次调查中还有另一个有趣的发现,孩子们学会神入的渠道既可以是直接教育也可以是间接示范。直接教育大家都很熟悉,比如成人告诉孩子关心小朋友的内心感受。间接示范(看到别人神入)也比较常见,比如家长说:“看,查理的车坏了,多着急呀!”和“我要是能画得像史蒂文那么好该多好呀!”就是两个间接示范的例子。 这种示范也可能发生在观察其他小伙伴发生的神入现象时。例如,看到朋友们帮查理修车(查理正发愁呢)就是在接受神入的间接示范。可以让男孩从中不光学会察觉别人的痛苦,还懂得了安慰能够使人减轻痛苦。无论如何这是对男孩来说很好的一课。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都有无数的机会把神入示范当作是教育的工具。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神入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回应男孩自己的心理感受、一定的管教技巧和直接与间接的示范来完成。 无论什么气质条件(只要不是对神入感受过分敏感的),对男孩神入发展有帮助的环境回应大体是这样的:男孩必须能感受自己的情感并且由于这些情感而从家长、受到信赖的监护人以及小伙伴那里“得到神入”;通过教育、管束和示范,男孩能够学会与别人心灵互通;而且,得到过神入的男孩更容易做出神入。 男孩的神入能力是怎样被消灭掉的 既然教会和掌握神入如此简单,为什么男孩动不动就没了这种能力呢?男孩神入能力的湮灭是有几个步骤的。先不专门针对男孩来讲,抛开性别来看看神入能力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对发展神入能力的不利环境因素包括:与监护人不够亲近、忽视情感和一些虐待行为,所谓虐待涉及到身体、情感和性虐待(西凯蒂和卡尔松 1989;赫伦克尔 1981)。情况会愈演愈烈,不利因素越多,孩子们的神入越受到干扰(梅因和乔治 1995;克里姆斯-道根和吉斯特纳 1990)。从缺乏神入或神入“亢奋”都是干扰。 男孩情感健康的标志(3) 大家或许很熟悉“厌世”和“对社会不满”(缺乏对他人的理解或良知)这样的说法,但是对于“过分神入”(对别人的心情和心理感受太敏感)这个词汇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过分神入的人不会引起别人太多的注意,不会像缺乏心灵沟通的人那样破坏社会或法律的规则,反而往往是“开心果”。其实这种打哈哈是提供自我保护的一条心理防线。 传授神入的“窗口” 传授神入的时机是很重要的。由于神入的发展是从婴儿期开始的,所以男孩收到的情感映照越早、与监护人越亲密,效果就越好。成长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成长过程的每个特定方面都有其对应的“重要窗口”(意指某些技能必须在特定的年龄段掌握)(施罗夫 1997)。神入可能就符合这种情形。不过,人的大脑一般都会保持住“可塑性”,即能够学到老、用到老。当然,我们更关注神入的重要窗口打开的时候,而不是关闭的时候。所以,尽管我们知道在男孩小的时候排除不利因素并映照其情感非常重要,但是鉴于大脑的可塑性,让年龄较大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发展神入也不是不可能的。 良好的意愿有时却是有害的 做家长的都不会故意忽视儿子的心理感受,也不会摒除他的神入能力。心理学工作者的经历让我坚信家长的意愿都是很好的,虽然家长的某些作为对男孩绝无任何好处,但是毫无疑问,家长心底的愿望是为了给男孩一定的保护的。在找我咨询的人中,笃信“打是亲,骂是爱”的家长是屡见不鲜的。 家长出于好意而持续地忽视儿子的心理感受,同样会造成负面的结果。例如,为了力图避免儿子“头脑发热”,有的家长就对儿子功课上的骄人表现或在学校文艺演出中的出色表演故意漠然处之。 出于同样的原因,有的家长也不看重儿子在学科竞赛中失利或遗憾地输掉篮球比赛时的伤感。其实家长并不想让儿子沉浸在坏的感受中,只是不希望他把注意力放在失败上。令人遗憾的是,这往往会导致避免和孩子谈论其心理感受。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发现重复地经历负面事件可能让孩子消沉,但是关注男孩的心理感受并不意味着就是“沉浸在坏感受中”,恰恰相反,谈论负面经历常常起到阻止人再次产生负面的想法的作用。 事实上,男孩把情感表达出来,并让别人看到、理解和接受它,将让自己获益匪浅,而且对神入发展极其重要。如果男孩的情感没有被确认和理解,宝贵的神入能力也无法实现了。假如家长和其他成年人忽视了男孩的情感并赞同“同流规则”,男孩的神入能力就会被贬损。 男孩神入能力的状况 男孩的神入能力可能正常,也可能偏多或偏少。具有健康的神入能力的男孩常常被人们称为“和蔼的男孩”,他们真诚且富于同情心,而又不失原则。缺乏神入能力的男孩常常会触犯社会或法律规则,并难以与人(任何人)相处,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内心感受,外表上看上去很酷,也可能很猥琐;极具神入能力的男孩简直就是“开心果”,他们能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时时处处总是会顾及到别人。 搞清楚各种男孩与人相处分别有什么特色也是很重要的。与“和蔼的”男孩相处感觉非常惬意,是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和过分神入的男孩的关系一般会很脆弱,生怕伤害到他,有点像是摆弄鸡蛋;和缺乏神入的男孩交往时,总给人被利用或被愚弄的感觉,如果当他愚弄别人的时候外表看上去还很冷酷,那情况更糟糕。 还有一点很重要,年幼的孩子凭直觉认定“眼见之实”,也就是说,当缺乏神入的男孩被友好对待时,他也会以友好回应。稍大一点的孩子会感到和很少神入或不会神入的男孩相处起来不舒服,有时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就像是这样:“我不喜欢托尼……我不想和他呆在一起。”当被问及为什么时,回答是含糊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不喜欢。” 杰伊克:几乎不会神入 近距离观察男孩的生活,就能看出男孩的神入能力是否健康。杰伊克是那种不太会神入的男孩,他的样子看上去很平庸,不太酷。我和杰伊克初次相遇是在他升入高一的那个九月份,由于发生了好几次打人的事,他正被学校照章停课。校长助理和心理辅导员建议我对杰伊克极其家长做心理咨询。杰伊克的家长也曾在前几年有过这种念头,不过他们最终没有坚持这么做。这学期,杰伊克的操行让他险些被橄榄球队开除。家长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所以带他来做心理咨询,但家长自己却拒绝参加,每次都是把他送来就走了,或者多数时间里,杰伊克是被他的姑姑带着来的。 这个大个子男孩让我办公室的椅子显得小了一号,他在紧靠门口的地方坐下,这是大多数不情愿来这里的人的一种信号。杰伊克礼貌地而且有预见地回答我最初提出的几个问题,涉及到学校、朋友、打架、家庭等等。他说他没什么朋友,而且觉得在家里单独呆着的时候挺不错的。当问到他在学校为什么这么爱打架时,他回答说是因为别的孩子总捉弄他。(看着他高大健硕的样子,我很难想象谁会和他纠缠不清。)他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有的孩子嘲笑他不够聪明,他就去打他们。 当我试图了解他的内心感受时,他说他没什么感受。我继续用心理咨询的手段来探究他,他却仍然表现得无动于衷。事情恐怕就是这样,他不光对在学校被他痛打的孩子们缺乏神入,而且对自己也几乎没有神入。他对我说了两年前他悄悄用刀片割伤自己的事,他卷起长袖运动衫的袖子,果然,我看到在他的仍带着少年的圆润、但是也几乎像成年人的胳膊上,留着密密麻麻的细细的白色伤疤。在我已经问过他的内心感受之后,看见他的伤痕没有令我感到惊讶。他解释说,这样割伤自己是让自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的确切方式。 男孩情感健康的标志(4) 他怎么会忘了自己的感受 杰伊克想不起来自己最后一次感到悲伤、害怕或情感受到伤害是什么时候了。他告诉我,在橄榄球场上被人扭住摔倒时,他甚至也不会觉得疼痛。当被问到由于嘲笑他而被他痛打的那些男孩会有什么心理感受时,他回答:“我不知道,我不管这些。” 杰伊克既不能体谅别人的内心,也不能感受自己的情感,是什么让他到了这种地步呢?或者用神入的话说,他怎么就不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神入呢?我想到,有些对神入不利的因素就是儿童时期受到的长期虐待和不被重视,这两者杰伊克都经历过。在酗酒者的家庭中,虐待或忽视孩子的事时有发生,而杰伊克的父母恰恰都是酗酒者。他们并不忽视孩子的生理需求,能够给他吃、穿和庇护。尽管生在这种中上等条件的家庭里,但是杰伊克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酗酒、虐待和忽视儿童、家庭暴力是任何社会经济特征和任何种族条件下都可能发生的。 杰伊克想不起来父亲最后一次对他和颜悦色地说话是什么时候,在他的印象中父亲生气就一定会打他或他的兄弟姐妹。在杰伊克的记忆中,他一直就是受着这样的虐待。杰伊克的母亲对他的情感也总是蔑视和不当回事儿的,她对他的哥哥姐姐大吼大叫,为他们在校学习时遇到的一些麻烦羞辱他们(和对待杰伊克一样)。当我问杰伊克他的哥哥姐姐对父母怎么看,他一脸茫然地说不知道。 创伤导致心理感受缺失 当士兵经历了战争的恐怖回到家里的时候,可能会被查出患上了“急性应激障碍症”。如果症状持续下去,或者潜伏了几个月(或几年)才发作,就把它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类似地,当孩子目睹了家庭暴力的骇人场面,并且自己受到过家庭虐待,就也可能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或急性应激障碍症。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包括各种症状。在杰伊克身上最突出的,也是令他在学校一再陷入麻烦的,就是心理感受的麻木或缺失,在过分刺激之后,他就会“反应过度”,随后做任何事都没什么心理感觉了。杰伊克在对情感发展最关键的几年里经受了家庭战争,所以他不再对任何事有感受也毫不令人惊讶。他的情感没有被家长映照、肯定或理解,也没人对他表现出神入,其他成年人(教师、教练、祖父母)所给予他的映照显然不足以抵消他在家里遭受过的严重的、长期的虐待和轻视的影响。 我不知道杰伊克是否有过对自己或别人的神入。我在了解到他受到的虐待之后,我必须向社会服务局报告。(依照法律,临床医生必须将疑似的儿童虐待事件向当地有关儿童保护机构报告。)当我告诉杰伊克我不得不这么做时,他表现出又害怕又宽慰的神色,怕的是回到家里他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宽慰的是他知道有些事要改变了。我不知道杰伊克和他的家庭随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在我报告了以后,他就不再来找我了。 看到这么多的不利因素,对杰伊克失去神入能力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生活在有着如此严重的暴力和虐待的家庭中,杰伊克能学会合理的应对愤怒的方法才令人称奇呢。可以从许多方面看出男孩的神入能力被扼杀掉:频繁的攻击行为、自伤以及冒险(如酗酒、飚车)是典型的危险信号,另外还有不能和家庭发展亲密的关系、不能和伙伴维持可靠的关系。所有这些在杰伊克身上都显现了出来。 安东尼奥:健康的神入 “和蔼的小家伙”,这大概是对安东尼奥最恰当的评价。对男孩的这个评价也预示着具备了健康的神入能力。联想一下自己周围的“和蔼的小家伙”,会发现他一定很会关心别人,关心别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能够与人心灵相通。和蔼的男孩不会虐待小动物,也不会伤害其他人。当然也不应该是过分神入的,更不会故意摆出一副标新立异的模样。和蔼的男孩是立足于自身的,不会为了关心别人就牺牲自己,他们不会忽视自己的心理感受。 安东尼奥和他的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安东尼奥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自打他一出生就在反复地戒毒。开始和姥姥一起生活时,两岁的安东尼奥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她是一个勤劳的人,靠做保姆的收入养活着自己和安东尼奥。她相信安东尼奥具有明辨是非的天赋,相信他能够关心他人和通情达理。尽管有时候做得有点过头,但姥姥对孙子的疼爱确实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们的心理感受是相互的。 安东尼奥的外祖母因突发的心脏病而去世,过了六个月,他来找我做心理治疗。当时他在另一个城市和姨姨、姨父住在一起,他的情况看上去大不如前了。亲戚们知道安东尼奥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一直表现得非常和蔼可亲,但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安东尼奥看上去总是那么黯然神伤的样子,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对任何事物都不关心。他的姨姨和姨父担心他学坏,希望他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他们担心自己所处的邻居环境极其容易使人堕落。 健康的神入能力也会“受伤” 安东尼奥也不想走上歧途。问题在于,他仍沉浸在失去外祖母的悲伤中。我第一次与安东尼奥会见时,他的眼睛很传神,而且很坦诚地谈论起自己的不幸。看上去他很舒畅,终于有人和他谈谈心理感受问题了。虽然他的姨姨和姨父对他很好,但是他们在家里从不和他畅谈心理感受。安东尼奥觉得他们是害怕谈到外祖母的时候让他伤感,但是安东尼奥自己认为,如果他们能经常提起外祖母或者听他说说她老人家,他才会感觉更好。 男孩情感健康的标志(5) 所以,安东尼奥的治疗焦点就在于新家庭怎样缓解他的悲伤,他的姨姨和姨父开始着力帮助他度过失去敬爱的亲人之后的第一年。他的状态开始回升并逐渐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 安东尼奥是怎样变成和蔼的男孩的?他为什么不按照“同流规则”行事,也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呢?原因在于:尽管早期的生活并不如意(遗弃和轻视都是不利因素),但是在两岁到九岁时的生活环境里,他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映照,甚至在不利的性格(太活泼、太好动)前提下,他也学会了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内心感受,掌握了健康的神入能力。 帮助男孩学会并保持神入能力的实践 来自外界的很多影响决定了男孩的神入发展。尽管安东尼奥生性活泼,但是他的外祖母没有放弃关注他的情感生活的机会。她总是在映照着他的内心感受,并且很坦率地在家里和他讨论他们各自的情感。 根据最新的大脑-情感-行为研究显示,环境能够改变行为的生物本能。例如,近期一项对惧怕牙医的调查发现,学会用行为技巧(放松练习和自我交谈)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患者,在看牙医时较少会表现得焦虑不安,而与此相对照的不用任何手段的甚至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则不然(汤姆、萨尔托里和焦伦 2000)。所以说,与情感相关的行为的改变会带来很大的变化,即使在恐惧牙医这件事上也不例外! 家长等成年人怎样才能帮助男孩发展神入呢?旨在形成男孩的神入能力的训练中,哪一项能起到像牙科患者放松练习那样的效果?对各年龄段的男孩来说,发展神入能力所需的来自环境的主要支持大体上包括以下的行为干预: ★ 对男孩神入 这包括真正地理解男孩的情感并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体验。这样做本身并不困难,但却是与“同流规则”格格不入的。成年人往往会在关注男孩心理感受时感到很棘手,原因是担心无意间伤害了男孩,害怕对其心理感受太注意了会让男孩变得“女性化”。这是很荒谬的,与男孩心灵互通只会让他更加人性化,而不会带来别的什么东西。 ★ 让男孩的情感合法化 情感合法化,简单地说来就是一旦你理解了情感,就承认并接受它。这可以靠语言也可以靠行动来完成,当男孩气馁时拍拍他的肩膀就是一种方式;同样也可以对他说“你的感受对我很重要”;或者仅仅听男孩诉说一下内心感受。忽视或羞辱男孩的情感感受是应该绝对杜绝的行为(这也是神入的对立面)。 ★ 神入的教导 这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家庭中考虑(或感触)问题时的神入现象越多,男孩学到的能力就越多,不知不觉他就掌握了,就像是学会骑自行车的过程一样,毫不费力。教导神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谈论其他人的心理感受,对于年幼的男孩,可以借用故事书里的人物,或者他的玩伴和家庭成员也可以。对于年龄稍大的或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可以在不经意间谈及他的亲戚中的兄弟姐妹,再延伸到家庭成员、以及电视、电影、小说中的人物和朋友、队友、教师等等。不必和大是大非的事挂起钩来,教导他神入仅仅是承认他人的需要和心理感受。明白了这一点,下一步要关注的就是别人怎样看待男孩的行为:“杰米对你的说法有什么反应?”假如回答是“我不知道”,那就要鼓励男孩去猜想一下。如果还是想不到,那就替他把可能的情感描述一下。这样就会使男孩和他人的情感建立起联系来。 ★ 界限的教导 当各个年龄段的男孩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受时,就很有必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起一道心理界限来。如果在自己和别人之间没有界限,就会发生一种叫做“共生”的现象(心理融合),就会搞不清究竟是谁的想法和感受。共生现象是两岁以下时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会最终被个性(纯粹的个体特征)所替代。良好的心理界限反映了这种个性,并厘清了“关心别人”和“承担别人的责任”之间的区别。当男孩对他人神入时,懂得不放弃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同时又知道该怎样关心别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界限有助于确立和保持自己的个性。 ★ 直接演示神入 在每天和男孩的谈话中都可以实现神入的直接演示。简单地就像是“让想法发出声音来”,以便男孩能听到成年人对事物的说法,如:“我觉得失火的那家人太不幸了……他们一定非常震惊和绝望”,或:“我觉得危地马拉的孩子真可怜,他们为了填饱肚子,一天要在垃圾堆上翻8个小时。”当然也别忘了演示正面的东西,比如:“获得全国冠军的橄榄球队该多自豪呀!”这些表达都是通过描述别人的情感而直接演示了神入。 ★ 间接演示神入 间接形式的神入是指观察别人什么时候神入并对此做出肯定的评价。它可能是在家里看到哥哥对别人神入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塞缪尔对约舒娅那样说的确是出于好意。”随着接近和进入青春期,可以找到值得回味的大量的男孩表现出神入的例子。根本之处在于成年人对事物要观察并讲出来。正面强化男孩神入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把“懦夫”与“和蔼的人”区分开来。男孩往往在对别的男孩表现出神入时,别人既不当回事又不领情,所以要肯定地告诉儿子神入是应该提倡的。 男孩情感健康的标志(6) 结论 有必要探讨一下神入的生理基础。有的理论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还有的认为是大脑功能的不同阻止了某些人的神入能力和道德心(布拉泽尔斯 1989;帕特里克、卡思伯特和朗恩1994),这方面的理论及其研究目前还在发展中。在这里,我更愿意认可基因的作用有可能左右神入的发展。 本章关于男孩神入的讨论重点放在了影响神入发展的环境因素上,因为这是可以由我们塑造的一面。显然,家长不能改变儿子的遗传基因但能够决定养育儿子的方式。环境对男孩情感的回应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他的神入发展。 表现出太少或太多神入的男孩都可以发展健康的神入能力吗?我不能对所有男孩一概而论,但我要说的是,教会——所有年龄段的——男孩认清自己的和别人的心理感受能够加强他的神入能力及其行为效果。与我在男孩情感表达方面的立场一致,我主张男孩能够被教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神入能力,这也是保障男孩心理健康的必要技能。 第六章 男孩的怒气(1) “难道我能做的事……就是站在那里看着他逃脱?” ——大卫,15岁,由于被弟弟嘲弄而抓住弟弟的头往墙上撞完以后这样说 发怒是我们的文化环境允许男孩具备的少数情感之一。男孩可以发怒但不能害怕;可以发怒但不能痛心;可以发怒但不能窘迫。所以发怒就成了男孩频繁体验和表达的情感,也是这个原因使得攻击行为成了男孩最常见的表达怒气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攻击行为不光被“同流规则”所倡导,而且映射到了常用来说明男子汉概念的一句话中:“男孩就得有男孩样”。 许多男孩的第一次攻击行为都是在家里发生的——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当哥哥的总想教训一下弟弟妹妹。如果这样不被制止,就会演变到对学校里的伙伴和财产实施攻击行为,并继而扩大到更大的范围。男孩通常不用健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发怒,他们常常会击打、挥拳、踢东西、扔石子儿、谩骂、诅咒、身体冲撞甚至用头撞墙……但是很少会用语言来表达心理感受,也很少会被鼓励这么做。 男孩必须用攻击行为来发泄愤怒吗? 有多种原因使男孩不能健康地表达愤怒,其中一个就是很少有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健康的愤怒表达。健康的表达愤怒三原则是:当你要表达愤怒时,1)不能对自己有害;2)不能伤害别人;3)不能毁坏东西。男孩用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方式表达愤怒的另一个原因是“同流规则”总是凌驾于健康的原则之上。本章将重点讨论为何以及如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同时给出允许男孩发怒但不会演变到攻击行为的策略。攻击行为是人类的共同行为,并非独属于男性(当然也不独属于女性),所以,我们来首先看看为什么会把攻击行为和男子汉气概联系在一起,并考虑一下怎样去改变这种状况。 超级英雄的概念在作祟 有一年,有十几个男孩前来找我做门诊咨询。所有这些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控制不住发怒情绪,在家里或学校(或两者都有)显得极其好斗。在咨询访谈中我了解到,这些小男孩特别崇拜动作片明星,而且在刚刚十几岁的时候,就是职业摔跤和橄榄球的狂热拥趸。对这些男孩来说,这些体育活动为他们展示了什么是最棒的小伙子,也就是所向无敌、无所畏惧和强大无比——堪称超级英雄。 像喜欢摔跤手和其他运动员一样,他们也会狂热地喜欢儿童剧里的偶像人物。大约在近十年以来,电视上出现的拥有强壮肌肉的摔跤手被做成了塑料小模型,让男孩们竞相模仿。“我就想成为那样子”,这是在我的治疗过程中小男孩们经常提到的愿望,他们也经常会宣称:“总有一天,我就会像他那样”。 文化背景 崇拜超级英雄、职业摔跤手、巨无霸般的动作明星和忍耐住身体的疼痛对男孩的愤怒意味着什么?至少在两个层面上他们是有联系的,而且这两个层面和文化都有关。首先是关于男孩的攻击行为的信息,也就是说,攻击行为被肯定了;第二种体现的是文化要求,男孩必须强有力。这种力量往往具有统治的优势,如果一个男孩看起来很强壮、自负并且好像是无敌的,比方说是一名橄榄球或摔跤运动员,那他就是最棒的。这种文化的指令在男孩身上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对攻击行为的默许或公然认可,就酿造出了暴力事件。显然,暴力和愤怒并不是同等意义的。 和其他人一样,男孩也会发怒(除非他的情感消失了),男孩生气和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生气的原因也大体上差不多。但是当文化指定男孩必须是无所不能的和占据主导地位的角色时,男孩就无辜地、错误地认定害怕、一筹莫展、懦弱是不可接受的,他就会认为不做到强有力是绝对不行的。于是很不幸地,男孩找到的因应这条谬论的办法就是攻击行为。 能力和攻击行为 在美国以及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中,阳刚之气往往就是男孩和男人的攻击行为的同义词。这个说法多少有点令人遗憾,因为(在众多理由中)它遮盖了阳刚之气的正面意义。与此相对照的是,女孩必须使外在形象变得漂亮起来。女孩会把漂亮的偶像铭记在心里,再按照文化的要求把自己变成“美丽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定义了美。男孩与攻击行为的状况与此类似,在把男人描绘成“力量的载体”的文化中,男孩和男人都把强壮有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很不幸,和追求美丽一样,把强有力作为身份特征也是一把双刃剑。 想让自己像模特一般引人注目的女孩和梦想成为巨无霸的男孩一样,从他们身上都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许多女孩在懂得人类应有的健康饮食习惯之前,一直都在重复着吃零食、暴食、挨饿、吃减肥药、甚至搞不懂什么叫饥饿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东西。类似地,男孩只记得疯玩儿和打闹,而根本不管会带来什么痛苦。他们忽视了人类健康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他们一直都会感情脆弱,直到变得全然不知什么是健康的发脾气。 一般过程类似是这样的,一个男孩心理上受到伤害,或身体上正受到某种威胁时,健康的发脾气就是一种抵御,它发出的信号是:“有危险——我要奋起保卫自己!”但是,如果他信奉“同流规则”或其他狭隘的男子汉规范,他就会矫枉过正,做出过度的反应,即用力量来补偿自己的弱点。这本身是不健康和不自然的。当这样做是他的唯一想到的选择时,并且和男孩收到的所有指令(“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攻击行为是很好的方式、男孩就得有男孩样。”)联系起来的时候,发怒的行为就会变成不健康的了。正如女孩迫于“不准发胖”的压力一样,男孩也会在“不能懦弱”的压力驱使下宁愿违背真实的自我,结果就是男孩会失去理智。我们必须教会男孩与人交流脆弱的心理感受,并学会不用攻击行为而处理问题。 男孩的怒气(2) 简言之,男孩定义自己并把自己展示给别人的方式是由文化来充当媒介的。所以,当一个男孩感到悲痛、伤心、害怕、孤独、挫折、压抑或愤怒时,所有这些情感只有一个共同的为文化所认可的排解方法——这个选项就是:盛气凌人的攻击行为。来源于文化上的表现原则决定了男孩怎样解决愤怒。 当然,在亚文化及其框架方面,男孩应对害怕或怯懦感受的行为方式不尽相同。有些男孩不会去打架,而有些男孩会在“同流”的怂恿下去打架;有些男孩会动用凶器,也有些男孩会从谩骂、羞辱对方演变为推搡。仔细分析一下以上列举的攻击行为的例子会发现,所有行为都取决于男孩的支配和控制欲,从而不会主动用非攻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所以,男孩的攻击行为是由文化所造就的对弱势心理感受的抵抗,生理上的支配和控制力可以成为对抗害怕心理的一种防御。可以说,不改变规范、不挑战“同流规则”,男孩就不会在被文化所认可的前提下拥有进取心和支配力。 健康地表达愤怒 本书的观点有助于促进健康的愤怒表达。以非破坏性方式(发怒不应该伤及自己、他人以及财产)表达愤怒的简单原则基本上阐明了健康的愤怒表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任何年龄的男孩都能够学会镇定而直接的表达愤怒的方式。强烈建议在童年的早期教会男孩表达愤怒的健康方式,原因就是早期的传授和实践能够使这种健康的愤怒表达方式更自然地融入男孩的行为习惯中。 约翰尼 提到早期教会男孩表达愤怒的价值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名叫约翰尼的男孩,几年前在他7岁时我曾给他做过心理治疗。约翰尼的性格很“倔强”,在家里、幼儿园、学校、甚至朋友的家里都表现得很冲动和对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测验了一下约翰尼的描述和表达正面和负面情感的能力。我问的都是典型的事例,比方说,数学考试获得了一个好成绩或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弄等。约翰尼对此总是用一种设想来回应,答案都类似于:“我想是数学卷子比较简单吧,”或“我觉得其他小朋友不敢作弄我”。他不能肯定或表达自己的情感。 经过几次治疗和在家里的练习之后,约翰尼逐步掌握了对情感辨识和表达的技能。他虽然仍旧是个性格倔强的男孩,但是攻击行为显著减少了。针对约翰尼对父母、兄弟姐妹和玩伴的攻击行为,家长做出了“严格杜绝”的禁令。这意味着家长和约翰尼的规矩都改了,他们向“同流规则”发起了挑战,而不再继续用“男孩就得有男孩样”来理解约翰尼的攻击行为了。他们认为攻击行为不是健康的办法,并且手把手地教会他表达愤怒的其他方式。 约翰尼的迅速转变令人非常振奋,这要归功于他的家长能够使用了一个跟踪他进步的图表。他们用口头表扬来鼓励他(不是金钱、也不是玩具、仅仅是一句“啊,真棒!”),另一个干预手段是那些令他着迷的电子游戏(一个超级英雄打败别的超级英雄的故事,等等)。在我的建议下,他的家长仔细剖析了令他着迷的游戏。他们对约翰尼说,那不过是个虚构的游戏,如果他仍然试图在他弟弟身上去练习“无敌神腿”(从游戏中模仿来的),他们将停止他的游戏三天。约翰尼为此经历了三小时不玩游戏的惩罚,之后他就明白了。甚至在很初级的认知能力条件下,孩子也能区分现实的和虚构的东西,并由此得出结论。“再踢你弟弟,你就要三天玩不上心爱的游戏了。”这句话对于7岁的男孩来说并不难理解。 关于约翰尼的发怒和攻击行为的另一个有趣的事例是,当我第一次向约翰尼解释生气了并不一定就非得打人不可时,他看上去的样子就像是这种事从没在他身上发生过一样。我通过角色模仿的方式使他看到,生气并非一定要演变成打架。我还在纸上给他画图说明,并向他演示用语言来代替打人、踢人、吼叫。以前从没有人直接教给约翰尼不用攻击行为而表达愤怒的方式。看起来大多数男孩都需要接受这方面的直接指导,因为整个文化氛围给他们的信息都是“攻击行为是个不错的办法”。 健康愤怒表达方式的教与学 发怒是一种信号,它传达的信息代表受到了心理的或生理的恫吓。这种恫吓可能是眼前的也可能是潜意识里的,但恐惧确确实实地常常隐藏在愤怒的背后。恐惧给身体造成一种生化反应,使之做出“或打或逃”的回应。但是这也给男孩带进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他内心觉得自己是“力量的载体”,他就不可能受到恐吓——他不能感到害怕;(大无畏的标签又回来了。)如果他害怕,那就很没面子而且自相矛盾了——于是,受到惊吓也不允许流露出害怕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意识上的割裂助长了害怕-发怒-攻击的怪圈。 打破害怕→发怒→攻击的怪圈 人们都会由于失落、疲倦或嫉妒等等原因而发怒,但是通过我对男孩发怒的观察得知,有一种很一致的现象,那就是男孩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无休止地陷入了原始的恐惧、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行为这个循环中,我把它称为害怕→发怒→攻击的怪圈。它似乎是由于人类本源的心理活动和要求成为力量载体的文化熏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体,不论年龄,都会对恐惧有必然的反应,其中的一部分反应就是愤怒。按这种逻辑,愤怒实际上是一种防御,它对现实的和想像的威胁起到防范作用。 男孩的怒气(3) 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男孩去出生入死,不需要调动体内全部的肾上腺素给头部、胳膊、腿部,以便能够和老虎去拼命(愚蠢的)或是逃命(明智点的)。在实际的日常情况下,男孩仅仅需要对心理威胁做出反应。但是如果不允许男孩感到害怕,他怎么能过后就感觉到安全呢? 阻断这个怪圈理解了发怒的源头能帮助我们弄清楚从哪里阻断害怕→发怒→攻击的怪圈,我认为可以在任何阶段打断这个链条(见图6.1)。从图中可见,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着手改变之处。如果最终阻止了攻击行为,在意识到恐惧之后的位置给了打断怪圈的第一个机会,例如,一个男孩感到被贬低或受到某种心理威胁,他可能最终认识到(如果再好好想想怎么回事)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威胁。他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让自己明白并没有受到威胁,他是安全的,不必将此诉诸于攻击行为。 图6.1:摆脱“害怕-发怒-攻击”怪圈的束缚转化男孩之间相互攻击行为的模型脱身第一次再思考害怕生理感觉不清醒的评价 (心跳加快、面色涨红、 发怒(都是总这里开始的) “像吞下个苍蝇似的”,等等)攻击行为(不理睬、口头表示、身体暴力)第三次再认识 第二次再认识脱身 脱身“再思考”其实就是一个再评价的过程,它激励男孩去寻找化解攻击行为和重重恐惧的手段。 第一次——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处在危险之中,无论是生理方面的或心理方面的。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对自己说:“没问题”,或者“我能应付得了”。 第二次——对自己说:“我可以很快平静下来”,而不是代之以扭打、格斗、吼叫、推搡。(离开现场,到别处冷静一下。)第三次——此时是得出客观认识的最佳时机,应该让孩子们懂得!(这也是在陷入麻烦之前打破怪圈的最后一次机会。)或者,他在重新考虑了自己的害怕之后仍不能抑制愤怒,稍后,当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愤怒或想和人打架了的时候,他仍有机会打断这个链条。如果他重新考虑自己的攻击行为并认识到不想让任何人受伤害,他就会决定走开,而不是非要伤害对方不可(神入确实能帮助男孩打破怪圈)。 一个帮助男孩打破怪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他注意一下与对手遭遇时的身体感觉。当他明白那种面红耳赤、心跳气促的感受时,他可能会冷静一下再作决定。清醒地认识和理解发怒时的身体表象能让男孩感到心里有底,认识并注意到这些重要的生理信号让男孩有机会在处理心里感受之前有充分的考虑。 我们称之为发怒的这种情感具有许多很普遍的生理特征。但是由于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具体情形又不尽相同。于是,在普遍的生理特征基础上,发怒又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方式。 从生理学角度看发怒在专门的研究项目中曾测定过人在发怒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肾上腺素是发怒生理反应的催化剂,或者像卡洛尔·塔夫里斯(1989)在《发怒:误解的情感》一书中所说的,肾上腺素是“发怒的助推剂”。这种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起决定着人的好斗性,两种激素似乎都与发怒和害怕的情感有关,它们有着相似的功能,但是分别以不同的程度影响着大脑-情感-行为回路的各个部分。 自律神经系统通过这两种激素和其他类固醇应激激素与肾上腺和内分泌系统建立起了基本联系。更详细的情感解析参见本书第一章或其他比较详细的解剖学或生理学书籍。行为很少由大脑直接控制,而是由激素和神经介质一起来控制的,愤怒和害怕的情感也是如此。 愤怒感受和愤怒情感如上所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愤怒感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它们大量分泌,就会导致如下症状:心跳过速、反胃、胸闷脸热、腓肠肌和肱二头肌紧张。这些激素从肾上腺释放出来按照大脑的指令通知身体做好反应的准备。这是发怒的感受,与发怒的情感不是一回事。 曾有过实验(阿科斯 1953;内斯 1988)表明,注射肾上腺素并不一定会让人发怒。或者说,实验对象仅仅感受到了发怒(即心血管发生了变化),然而这种生理上的愤怒感受不会演变成愤怒的情感。如果注意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其他作用,愤怒感受和愤怒情感的区别就更明显了。这两种激素可能还和另外一些情感形态有关,诸如喜悦、嫉妒、焦虑和激动。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是人体的受迫反应,并且它们也会由于痛感、体育活动、药物(指咖啡因、酒精、合法或不合法的药物等)、紧张压力(如受到责骂、当众演讲、做节目主持人等)而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会在被吵醒或被烦扰的时候释放出来。当身心恬适或身体内部的化学过程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们的分泌水平是最低的。人在察觉到威胁时,恐惧和愤怒情感就在体内开始了其化学过程。所以,察觉到的东西才是区别生理上的和情感上的愤怒的标志。 男孩的怒气(4) 评价和再评价(再思考) 在害怕→发怒→攻击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评价、思考和估量一次经历,虽然评价本身不属于生理学,但它是生理环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它在恐惧、发怒以及最终用行为来回应之间起着媒介的作用。 对于发怒至少有两种评价,一种是下意识的反应或想法,使人机械地对所发生的事做出判断,并告诉自己应该战斗或是逃跑;另一种就是再评价或再思考,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当对一件事再思考之后,当事人就不会再犯糊涂了,也不再处于一种无控制的状态。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个售货员对顾客表现出蔑视的态度,顾客立刻感到很生气,这就是一个原始的(下意识的)评价,他认为自己被别人故意欺负(威胁)了。稍后,顾客会再分析一下(再评价),并认定这名店员可能今天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且除了态度他也没对顾客具体做了什么。 再评价使心理威胁得到了转化,愤怒得到平息。那位顾客不再感到生理意义上的愤怒了(心跳正常,面色平静),愤怒的情感也平静了下来。在这个例子里,最初的反应是下意识的评价,它导致了剧烈的生理反应,而接下来的再评价缓解了愤怒感。 再从另一个例子看看,一个因为被人捉弄而打算实施攻击行为的男孩是怎样切断害怕→发怒→攻击的怪圈的。在被触怒(察觉到威胁)以后,他仍有机会再思考一下处境:“史蒂夫不过是想恶作剧,我不和他一般见识。”这种再评价完全不同于“保全面子”或被奚落以后要挽回影响的想法。比起身体上的进攻行为,这算是一种清醒、理智的做法。 注意到“愤怒感受”和“愤怒情感”的不同,我们能看到再评价在整个发怒经历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同时希望大家了解到,它也有助于改变对男孩攻击行为的典型认识。男孩可以学会如何对一个情景再评价,于是他就不必诉诸于攻击行为。在图6.1中我们看到,再评价可以发生在怪圈中的好几个不同的时候。鉴于文化上一再鼓吹“男孩子就要有男孩子样”,在男孩子们互相交往的时候,他们对攻击行为的态度必须有所改变。总而言之,当攻击行为在文化氛围中不再被认为是建立和维护什么东西的方式,在遇到威胁时,男孩就很可能会对情况做出再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把攻击行为看成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男孩的愤怒从“旁门左道”走向攻击行为时 在2001年的秋天,我和家人及朋友一起去登山。这对朋友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卫当时16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又高又壮)。而他的弟弟吉米比他小三岁,发育得也比较柔弱。因为下雨,所以小哥儿俩被限制在屋里玩耍。在这一天当中,他们动不动就吵起来了。我们正在环廊上说话的时候,突然被从孩子们的房间传出来的声音吓了一跳,那声音听上去就像是把一件家具摔到了墙上,随着这惊天动地的声音传来了一阵尖叫。 我们冲进去,发现大卫正在恐吓吉米。大卫被气得涨红着脸;吉米在地板上缩成一团儿,因为害怕,脸也是红的,正在哭诉着什么。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为这个场景感到气愤,看到大孩子欺凌弱小的、受伤的孩子,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每一个细胞都为此而激动。特别是几个小孩子都在同一房间目睹了这一幕的发生,现在他们正瞪大眼睛像雕像一样直直地呆坐在床上。“几秒钟以前,我们都看见大卫和吉米在一起玩……为什么?……这是怎么了?”他们都纳闷得说不出话来。 孩子们不敢问,我的丈夫约翰却大声吼叫着:“怎么回事?”他不先设法让事态平息下来,而是自己跟着发脾气,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大卫紧攥着他那饱含了肾上腺素的拳头,一边应付约翰的发问:“难道我能做的事……就是站在那里看着他逃脱?”大卫的回应形式上呼应了“同流规则”:“受到威胁时要保全面子,不惜一切代价去争胜,要咄咄逼人。” 原来,吉米一整天都在嘲弄大卫,大卫一直在忍受着,并没有做出过分的反应,最多不过是反唇相讥一下罢了。大卫从没想过把弟弟烦扰他的事告诉大人们(“同流规则”不提倡这样做),他也没想过正告一下吉米,让他停止。(毕竟,他还是不愿意和比自己小的弟弟认真相处)显然,吉米也是在服从“同流规则”。后来,吉米决定再重重地打一下大卫的后背,让他吓一跳。或许吉米把这样做当作了一次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特别是当着一伙小朋友们的面。 在对此事做了再评价之后(我大概用了40秒钟),我能体会到在这次打架事件中,小哥儿俩自己的感觉也都很糟糕。再评价使我不再感到恐惧了:“他们都是好男孩,这绝不是道德败坏的暴力事件。”当我了解到大卫只是出于本能而非蓄意报复时,我的恐惧和气愤一下子就减轻了。我能觉察到大卫已经深深陷入了“同流规则”的制约之中,于是他当时唯一想做的就是把吉米掼到墙上。 我可以认为当大卫看到那些坐在床上的孩子的时候,他的感觉开始改变。如果与他的其他感受(负罪、悲伤、窘迫)联系起来似乎能帮助他对事情做出再评价,并不再发展到更进一步的攻击行为。但是他仍然需要在其他人面前“保全面子”,正是由于这种最初的评价才引发了他的攻击行为。我试图帮助男孩们和解并开导发怒的男孩,暴力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是这样介入此事的:我当着别人的面告诉大卫,我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做了什么。然后我再对他说,我知道他是个很不错的男孩,而且他也不想伤害吉米和吓坏其他孩子。我停顿了一下。注意到开始谈话时大卫两眼紧盯着地面,现在他正抬起眼来看着我。他知道已经得到了原谅,他希望别人谅解他。(这才是真正的保全面子。) 男孩的怒气(5) 接下来我告诉他,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像他经历的这种“攻击”。然后我问大卫,假如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他能不能用别的办法处理,他说:“我躲开他,不会打他的。”最后,我要求他向全体孩子们道歉(他确实道歉了),并且由他来告诉他们不应该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他也这么说了)。紧接着我又转向吉米,他虽然受了皮肉痛苦,但他仍应该对事件中属于自己的问题负责。我要求吉米为嘲笑和拍打他哥哥的事做出道歉。和大卫一样,吉米也迅速而诚恳地这么做了。随后,那些呆坐着的孩子们也放松下来,各自变得姿势自如了。这个事件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只用了大约两分钟。 对发怒、攻击行为和“同流规则”的再考虑 这件事典型地概括了男孩发怒时的进退两难。在生物因素和文化信息对大脑的共同影响下,大卫除了把他弟弟掼到墙上,找不到其他能够找回尊严的办法。那一刻,大卫——也包括约翰——找不到代替暴力和吼叫的办法。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别的解决办法,只是很好地掌握了“同流规则”。当然,并不是所有男孩(或男人)都用暴力行为和吼叫来表达愤怒。也有的男孩会把愤怒埋在心里而一点都不表达出来。无论如何,通过攻击行为释放出来和把愤怒埋在心底而隐藏起来都显然地让愤怒走上了不恰当的旁门左道。 男孩的“支路”愤怒 愤怒的“支路”表达涉及到本书始终讨论的一个概念,即如果男孩不能以健康的方式体验并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就会从其他的非健康的途径表达出来,愤怒当然也属于一种情感。大家可能很熟悉“自卫还击”这个词,它其实就是人们被迫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对男孩来说,支路途径往往就是主动或被动的攻击行为,极少数还会出现肉体的(身体的)病症。当我对家长说起“支路情感”时,他们都立刻会联想到他们孩子的行为和身体症状。特别是对男孩的家长更有意义,因为男孩很少被训练得能直接而且健康地表达愤怒。 安德鲁关于离婚的“支路”愤怒 我见过一个11岁的男孩安德鲁,他身上突然一下子出现了一系列的病症:头痛、胃痛和失眠,而且也不愿意和朋友们一起玩儿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这些问题出现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安德鲁的妈妈怀疑他长了脑瘤。把所有想到的原因都被排除了之后,他妈妈觉得应该带他看一下心理医生了。初次见面时,安德鲁的妈妈把他描述为一个“敏感的”男孩(性格内向),说他在小的时候就常常由于感到伤心或受挫而哭泣。似乎是在刚上小学的时候他改变了,变得不太爱哭了,而且交了很多朋友。他妈妈还说,目前对于他绝对没有辱骂或蔑视等不利因素。 他父亲向我证实了离婚的事实,尽管离婚是很痛苦的,但他们还是离了,而且现在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当时家里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安德鲁把所有事都“处理得非常好”。在这里我要重点说明一下,把离婚的后果处理得非常好的孩子通常都非常好地隐瞒了自己的情感感受。我进一步询问,父母亲一致这样表示:“父母离婚、家也从大房子搬到了小房子,这些都没有让安德鲁掉过眼泪。他很会体贴人。事实上,是他帮助我们度过了那一段……” 在这一点上,安德鲁的身体症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或许这算是受过伤以后的反应。大多数家长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表达或流露负面情感,那就意味着孩子根本就“没有”负面情感。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认识,孩子们其实非常清楚哪些情感能够安全表达哪些又不能安全表达。此外男孩还有“同流规则”加给他们的影响,令他们掩藏起了脆弱的心理感受。按照安德鲁的推断,如果他的父母因为离婚而伤感,他就不应该再难过了,不能让父母雪上加霜。但当他这样做了以后,他就放弃了自己的悲伤和愤怒的感受。 弄清事实 安德鲁让自己对父母离婚的感受“消失”了,不仅如此,当他的父亲开始和别人约会的时候,这又让他受到了新的刺激。可以理解,安德鲁的父母觉察不到让他受到了这种刺激。毕竟安德鲁“轻松度过”了离婚及其带来的变化,能很方便地互相探望,而且在学校他也做得不错。他们相信,安德鲁已经克服了离婚事件给他的情感造成的任何影响。所以当他父亲开始与人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刚好在安德鲁身体不适之前一周开始的),父母都想不到这也和安德鲁的身体有关系。而且,他父亲的新女友很不错,而且本来就是原来这家人的朋友! 从成长心理学中我们懂得了,家长离婚以后,孩子的内心总怀着一个愿望,那就是父母有一天会破镜重圆。这种想法时而清晰时而朦胧。而且不论是儿童还是少年都会这样。(我有一位朋友,很多年前离婚了。就在她即将再婚的前一天晚上,17岁的儿子给她打去电话,问她:“假如爸爸一小时之内给你打个电话说想跟你重归于好,你会取消这次婚礼吗?”) 为安德鲁治疗 对安德鲁的治疗重点是帮助他辨识并表达由于离婚事件导致“消失”的情感,而现在它们正走在支路上。我的方式就是让他立足于现在并理清楚已经发生的事。安德鲁对于父亲与别人约会很生气,一方面是因为这打碎了他的破镜重圆梦,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母亲还没有找到别的合适的人,安德鲁担心她会因此而伤心和孤独。在这个年岁,他已经意识到必须让妈妈不再受伤害(想象)。父母离婚以后,他已经“顶门立户”了。(任何孩子在照顾父母的情感方面都有些力不从心。) 男孩的怒气(6) 于是,针对安德鲁的另一种治疗手段就是帮助他和他的父母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安德鲁来说,他需要深切地领会别人的感受(比方说对妈妈),而不要在其中掺杂自己的感受。这种治疗也包括让家长配合,在家里给他传授一些教育和成长的知识,旨在促进其健康的情感表达。这里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安德鲁的家长发现他们不能把学到的有关儿童发育的新知识用在他们别的孩子身上,因为她们是时时处处都要表达自己感受的女孩。 像大多数男孩一样,安德鲁已经学会了不把负面情感说出来,更糟糕的是,他同时还要限制自己的正面情感。在他的经历中很少有乐趣或“活力”。让安德鲁的身体恢复正常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来自家庭的支持帮助他保持健康的情感表达。肯定地说,他的父母自己也从此学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重要的情感技巧(特别是他父亲,因为也是在“同流规则”的伴随下长大的)。经过两个月的心理治疗,安德鲁的症状完全消失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怒 愤怒表达的多样化与很多个体因素都有关,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气质与性格、文化环境以及遗传效应。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许多人很难改掉坏脾气,可是却学会了不用打、踢、吼叫的方式来表达愤怒。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为什么男孩愤怒表达的发展过程往往与女孩的不同呢? 愤怒是为人的标志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必须从自我表现的概念以及与其伴随的个性化思维能力(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的能力)说起。男孩在具有个体意识之前是没有愤怒情感的,相当于要经历一次“心理能力的萌生”(马勒、派恩和伯格曼 1975)。如果愤怒真的和感受到身体或心理的威胁很有关系,那以上说法就很有意义,因为男孩必须把自己看作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只有不属于他人的一部分才谈得上感受到威胁。这种个性化思维通常会在两岁时出现,所以当婴儿因为没吃好或者疼痛不适而感到受委屈的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发怒了,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不同于他人的(扎汉-瓦克西勒和史密斯 1992)。 一点也不奇怪,孩子恰恰就是以一次发脾气来完成其“心理能力萌生”的。一个有了自己独特想法的孩子,当有人对他说:“别那样,不许把玩具扔到窗户上!”他会真的会感到很生气。所有的否定性话语都被看作是对他的新的个体意识的威胁,加上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来缓冲怒气,怒火爆发就在所难免了。稍微留意一下会发现,幼小的孩子们在很多的事上听到别人对自己说“不”,实际上这种事简直太多了。大人们可能要和幼儿展开无休止的意志角力——就像两个在拳击台上的对手一样。 气质与发怒的关系 家长对付孩子的发怒次数多不多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大多数家长都对孩子在2岁时和3岁时的“随和”或“倔强”做过比较。当小家伙开始探索世界的时候,出于安全的考虑,家长必须给他定出一些限制。我的孩子第一次看牙医的时候,医生说的一句话给我颇深的印象:“这个年岁的孩子,都是猴儿精,一会儿一变。”当然,并非所有家长都会为孩子的坏脾气而困扰。 活泼而充满好奇心的男孩在发怒时会表现得更激烈,而且十分在意是否有旁观者;懒散的男孩则不然。比如:刚刚因为往窗户上扔木块而被人喝斥,懒散的男孩过后很快就会变得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有些家长把发怒看成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并不认为其“有害”。实际上,心理治疗专家有自己的见解。著名成长心理学专家阿兰·史洛夫说过的一段话对此作了概括: 迅速成长的孩子可能会满腔怒火、与人为敌、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充满了胡思乱想。但是迅速成长的孩子同样也可能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勇敢、诚实、助人为乐,可能会自我感觉良好。 家长对自己的性格和愤怒控制得怎么样,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倾向和制怒能力。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家庭,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随和”一个“固执”。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长身上找到性格的影子(儿子像父亲;女儿像母亲)。直到家长开始留意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注意到自己的性格如何在家教中同化了孩子之后,这个家庭的状况才有了好转。孩子的性格酷似父母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坏程度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自己性格的接受、克服和喜欢的程度。 家长越喜欢自己的性格,就越喜欢追随其性格特点的孩子。这并不是说如此就不会有什么摩擦、大家就非常和谐了。确切地说,这只是令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氛围中感到比较受人喜欢罢了。即,当家长理解并喜欢自己时,他们就有了理解并喜欢孩子的前提。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气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在孩子是否喜欢自己的问题上,家长、监护人、教师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