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弟,我的篮球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LeBron James序言我来自圣文森特圣玛丽,一个男女同校的基督教高中。这里坐落在北枫叶大街,可以俯视阿克隆局促的市中心街区。这里拥有不错的师资力量,而且离我的家只有大约3英里远,我和母亲就栖身于一座小山丘顶上的一栋阴郁的公寓楼6层楼上,这栋楼从远处看去就像山顶隆起的一块石板。我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到处都挂着我最喜欢的NBA球星的海报——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阿伦艾弗森。我大可以说自己是为了好好读书才进了圣文森特圣玛丽,但那不是实话,我去那里就是为了和我的三个朋友一起打篮球,小德鲁、锡安和威利,他们都成了我的兄弟。我们有个教练,他充满动力、有些疯癫,有时似乎还有些狂野。在训练中只要我们犯点错,污言秽语就会从他嘴里脱口而出。“那玩意儿真他妈的烂”是他最顺口的句子。他只有5英尺8英寸(1.73米),对于我们这些大个子而言,他大吼大叫的时候,无论怎样踮脚伸长脖子,都无法与我们平视。但是他也很棒。批评我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留情,就好像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他这么做是为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有朝一日我一定能进NBA打球。锡安是个大块头,四肢发达,孔武有力,但是教练却将他斥为“懦夫”,因为他知道这也是激励、挑战球员的方式。也许他对小德鲁更加温和一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彼此更有认同感吧。小德鲁还只有5尺3寸(1.60米)时,肩膀上就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不过质疑也让他受益匪浅。教练传授我们打球的技艺,他也承受着同样不小的压力,因为他的家族拥有深厚的篮球传统,但是他年轻时的职业生涯却并不那么光彩照人。他很清楚威利刚刚从过去那个夏天的肩膀手术中康复过来,他也明白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找到其曾经的状态。但这些依然无法阻止教练咒骂、训斥我们,为我们感到失望,像他曾经执教的大学球员一样对待我们,尽管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而已。二年级我们打得不错。此后,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带着勇士精神投入比赛,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教练极力想要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同时,我们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他在为我们准备着什么,之后我们渐渐明白了,他要为我们准备的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迎战美国高中体育最伟大的王朝球队橡树山学院。这是一所位于弗吉尼亚州威尔逊镇的预备学校,位于该州西部三角地带深处,在地图上靠近布莱德尔溪、沃尔尼以及几十个小城镇的地方。从这里走出的NBA巨星包括杰里斯塔克豪斯、凯文杜兰特和罗德斯特里克兰,以及进入NCAA一级联赛打球的上百名大学球员精英。这里曾诞生了14位在NBA选秀大会被选中的球员,其中包括6位首轮新秀。而现在,我们,一帮来自阿克隆的无名鼠辈,就要和他们对抗了。看看他们在场上排出的阵容吧,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因为这很可能是美国高中篮球联赛历史上最好的阵容了。他们的中锋,来自塞内加尔的塞萨加纳迪奥普,身高7尺1寸(2.16米)、体重305磅(138.3公斤),铁定会成为NBA首轮新秀;他们的得分后卫,入选全美高中联赛最佳阵容的拉沙德卡鲁茨,已经被肯塔基大学录取;他们的组织后卫,同样入选全美高中联赛最佳阵容的比利埃德林,即将进入锡拉丘斯大学;还有前锋位置上身高6尺7寸(2.01米)、体重300磅(136公斤)的马里奥博甘,也将被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录取。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祈祷,只是赢得尊重,不要输得太难看。不过,锡安却在内线很好地控制住了迪奥普,没有让他完全发挥(那一场只得到15分)。小德鲁虽然身材不高,却在三分线外随意发炮。威利则替补上场,不时也有闪光表现,给予对手狠狠一击。我们还有一名球员叫罗密欧,这家伙有些自私自利、刚愎自用,总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想“掐死”他。他的身材已经变型了,只能打个下半场。但是罗密欧毕竟有1.98米的身高,如果从他懒懒散散的臭习惯中觉醒,在内线还是拥有一定统治力的。结果那一天,他真的醒来了,我们并没有让他们把比分拉开,甚至在在第一节结束前以19比18领先一分,半场结束后以42比36领先6分。52比42,在第三节开始不久,我们建立了10分的领先优势,但被对手赶上只是时间问题。你怎样才能抵挡拉沙德卡鲁茨和比利埃德林这一对后场组合?答案是,你无能为力。62比60,第三节结束前,橡树山已经反超2分。他们蓄势待发,准备像往常一样赢得比赛。至少被我们称之为“母校”的圣文森特圣玛丽,不会因输给这样的对手感到耻辱。我们咬紧牙关,硬扛了整整三节,我们的战斗精神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而且之后的比赛渐渐进入白热化。在最后一节,双方交替领先多达8次。比赛还剩1分50秒时,圣文森特还以78比77领先一分。我的表现很好,半场得到21分,那时候已经得到33分。比赛已经进入我们的掌控范围,我们能感觉得到。比赛还剩1分35秒时,本场比赛12投12中的比利埃德林上篮成功,再次为橡树山取得一分领先,79比78。但是我们拿回了控球权,还剩下最后一投的机会。那一天,小德鲁在三分线外已经是5投5中,手感热得发烫,但是这一投属于我,因为它必须属于我。终场哨即将响起,我在奔跑中完成跳投,当我看到皮球打在篮筐的一刹那,我似乎体验到周遭一切都进入一种慢节奏运动的幻觉状态,而皮球也在不停的跳跃,永无休止。随着比赛时间的耗尽,它最终弹了出来。那一天看到我比赛的人都告诉我,我完成了一场伟大的比赛。也许我配得上这样的褒奖,也许我配不上,因为当关键时刻到来之际,当比赛处于胜负边缘,我错失了机会,我让我的兄弟们——小德鲁、锡安和威利他们失望了。击败橡树山,其实我们有远比这更远大的梦想,这是一个我们还是懵懂少年时的梦想,但它最终在篮筐上灰飞烟灭,而这就是篮球比赛残酷之所在。后来我哭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事好做。在涟涟的泪水中,我忍不住在想,未来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再次追寻那个梦想,抑或梦想终究还是梦想?我不知道。1、绘地图的人小时候我总是骑着单车在阿克隆晃荡,这里走走,那里逛逛,只是为了远离麻烦,只是为了让自己忙碌,只是希望车的链条不要像它有时候那样断掉。上世纪80年代,如果你登上北山,你可以说,生活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远处废弃的一根根烟囱,让人疲倦厌烦的中心城区。我并不否认,这些都让人感到心酸。我知道,位于俄亥俄州东北部的这个地方曾经如此繁荣(这里一度是整个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但繁荣已经渐渐逝去,现在则在为重新崛起而不断努力。但这里依然是我的故乡,我越是骑车游荡(你可以骑车到达任何地方,因为这里太小太局促),我越是对她感到熟悉。我沿着阿克隆西面的主干道考普雷大街一路骑行,经过一片有红框窗户的红砖http://公寓楼投下的阴影。继续前进,不远处我经过了“洗衣王”和“女王美容院”。沿着东大道骑行,你会从这座城市的西面来到南面,途中我经过了一排有门廊的两层住宅,还有埃德戴维斯社区中心的棕色混凝土墙。沿着汤姆顿大街,我来到了南阿克隆山谷,经过鲁什斯市场、斯图尔特与卡尔霍恩殡仪馆。南阿克隆是个比较破败的地区,但是我依然骑行到这里,经过阿克隆自动化螺丝产品公司,以及汤姆顿泰伦斯公寓的铝制墙板。沿着约翰斯顿大街,我来到了城东,经过红绿蓝三色、看上去就像彩虹颜色外墙的公寓,然后向南前往阿灵顿,途经阿灵顿教堂、比塞尔浸信会教堂和联合汽车公司。我来到固特异钟楼,它高高耸立,就像华盛顿纪念碑一样,象征着阿克隆曾经辉煌的历史。这里曾是“世界轮胎之都”,出产了上百万条轮胎,直到那些大型工厂相继倒闭关门。我骑车北上,来到被称为“下城”的地方,经过伊丽莎白公园贫民定居点——我的家也一度安顿在这里——一片排列得杂乱无章的两层公寓楼,有一些不再适合居住的已经被废弃,有一些已经用木板封住,还有一些拆掉了带铰链的网格门,或是干脆拆除了铁丝网。我回头向西,沿着波特奇路,来到城中比较富庶的地区,这里整整齐齐地“匍匐”着一排有黑色百叶窗的砖石房子。我一度认为我永远也不可能住在这个地区,除非发生奇迹,比如天上掉下馅饼,或是一颗“流星”降临在我和妈妈的头上,帮助我们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带我们离开那片贫民定居点。但无论如何,那也不是我印象中的阿克隆。我骑车经过的这些住宅区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绝大部分,到处都是简陋的房子,只有小块的草坪可供照料。因为即便在我成长过程中最黑暗的日子里,事实确实如此,我时常在三更半夜感到恐惧、孤单和忧虑。这就是长期以来阿克隆给予我的印象——人们照顾着这里的一切,互相呵护,会找到你、保护你,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你,即便你根本不是。在我长大的日子里,这里的人口虽然有22.5万,却依然足够让你感到彼此亲密。你可以伸开双臂拥抱这座城市,这里也会伸开双臂拥抱你。在城里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就是情景剧《快乐时光》(HappyDays)里的斯文森斯餐厅,这里依然还有那些满脸粉刺、看上去傻乎乎的年轻服务生,端着放有汉堡包、薯条和樱桃可乐的盘子,把食物送到你的车窗前。我一度爱上斯文森斯的汉堡,喜欢这里的场景,还有这里的味道以及食物的口味(每样口味都得尝尝才能完全体会)。不过不久之后,我因为自己所拥有的技艺得到命运的垂青,能在这里吃上一顿的机会越来越少。连一个斯文森斯汉堡我都没有办法享受。因为阿克隆,尽管城市内心纯良,却并不安全。这里帮派林立,毒品泛滥,而且在阴森的贫民区,警报和枪声时常会打破夜的静寂。这里还有一座城中城,就社会治安的糟糕程度而言或许比不上克里夫兰,甚至芝加哥或费城,但是罪恶就发生在那里,就在那里,因为这些伴随着我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时光。我总是能听到那些警报和枪声,但只能一直向前走,低着脑袋,一直前行。如果说我与生活在相似环境下的孩子们有什么不同的话,也许就是这个信念吧:一直前行。然而在这座城中城长大并不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比较之下,我母亲格罗丽娅所经历的一切——十六岁就生下我,努力抚养我长大,给予我一切想要的东西——则要困难许多倍。当然,要开始你自己的生活,这里也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地方,尤其是当你看到这么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准时,这样的感觉会更加强烈。但是你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感受你自己,还有你的孩子绝对不希望体验到的一切——暴力、滥用毒品和警铃那如同哭号般的悲怆音乐。你躺在床上,很清楚会有罪恶发生,而且后果非常严重,你只能感谢上帝祸事没有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继续躺在床上,只等着那些声响逐渐远去。渐渐地,一切恢复了平静,但是再进入梦乡却变得困难重重。有时候根本就无法再入睡,刚才是不是一场可怕的火拼?警察是不是又在进行毒品突击检查?那噪音是什么?不管我多么努力地将这一切抛在脑后(事实上我总是善于这么做),但是总会留下阴影,只不过或许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严重而已。因为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些会帮助你成长,帮助你学习如何照顾自己,甚至还会帮助你找到前进的动力——如果你足够幸运,能找到从眼前困境中走出的道路,哪怕只有几个小时,你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继续前进。但是不管我经历了什么,我永远热爱阿克隆。即便回到当初,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长大的日子里,总有一件事不断地困扰着我。在学校里,不管何时我注视着美国地图(因为你知道美国的学校里,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一幅美国地图),我第一眼都会看俄亥俄州所处的位置。那里有克利夫兰,当然,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克利夫兰,这里曾经是NFL(美国橄榄球大联盟)传奇球队布朗人队和传奇人物吉米布朗的故乡,也是如今MLB(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印第安人队的所在地。在某些地图上,还会标出州首府所在地哥伦布市,抑或辛辛那提。但是哪儿有阿克隆?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标注过阿克隆?阿克隆是什么?阿克隆在哪里?阿克隆什么也不是,至少对这些地图绘制者来说就是这样。但这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地图上为什么没有我的家乡?我不记得是几岁的时候了,可能八九岁吧,我用小孩们喜欢,但全世界却没有其他任何人在乎的方式向自己发誓,有朝一日我会让阿克隆出现在地图上。也许并不是用文字的方式,因为你知道这帮绘图的人都是白痴。但是我一定要让全世界都知道阿克隆在哪里。当时我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只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定要做这样的事。我是不是个******?我当然是,即便是在当时。但是如果你的许愿足够诚心,你付出的努力足够艰苦,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梦,那么或许,因为梦想中总有“或许”,它们能够成真。2、拯救者(1)1984年12月我出生在希考克里街的一栋房子里。这栋房子主要由我外祖母打理,她为人极好,给了我们很多照顾。可是在我三岁那年的圣诞节清晨,外祖母突发严重心脏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母亲一直没有说,直到我打开所有的圣诞礼物后才将噩耗告诉我,她就是这样的人。我的礼物中有一个小小的塑料篮筐。我家的房子很大,属于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前面进来有一个门廊,一个前厅,楼下是体面的客厅,电视房,厨房和储藏室,楼上是四间卧室,我母亲娘家世居于此。楼下还曾经养着马和一只叫卡特里娜的山羊,楼前则种着黑莓树、梨树和葡萄树。外祖母去世后,这栋房子越来越难打理,为了生计,母亲什么活都干过,包括在一家叫儿童宫的玩具商店做小时工。屋子年久失修,水管和电路都老化了,重修老房子需要钱,可是我们没有。后来,政府干预进来,几次贴出驱逐通告,最终宣告因存在安全隐患,房子不能再使用,就这样,我们的屋子被夷为平地。于是我和母亲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我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抱怨,一个孩子这么小就被迫背井离乡,日子根本没法过。在我五岁到八岁的那几年间,我们搬了12次家。可是抱怨无济于事,我母亲已经感到很对不起我了,我再怨天怨地只会给她带来更大的压力。再说我也不是一个总喜欢抱怨的人。因此每当要搬家时,我只是拿起装着我所有家当的小背包,像往常那样对自己说一声:“该走了。”这样的生活状态会带来什么恶果吗?毫无疑问。这样的生活会有危险吗?肯定会有。可真正的危险并不在于我们居住的地方警报不断,枪战连连,而是和许多美国黑人孩子一样,在生活的艰难和困顿中,我越来越失落。小学四年级时,一学年我缺课将近一百天,因为去学校要穿越整个市镇,我们家经常出不起路费送我去上学。这样的生活让人失去了信任感,让人感觉自己在意的东西、交往的朋友终有一天将会失去,因为你知道,你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随时都要远行,随时都要背起行囊,因为“该走了”。对我来说,最难的事莫过于去新的学校,结交新的朋友,然后与他们慢慢相处融洽,此时却又要离开,去另一所学校,结交另一帮朋友,而后再次离开。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是与此同时,我意识到,无论去哪儿,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不管我喜不喜欢,我妈妈就是这么对我的。有时候我上床睡觉时都不知道第二天早晨还能不能见着她。好几次晚上我根本就见不到她。我开始害怕,怕有一天早晨醒来时,她永远都不在了。我一天天长大,心中真正盼望的只是每天醒来时妈妈还活着,还在我身边。我已经没有父亲,我不想失去双亲。我所能做的只是期盼,祈祷妈妈平安,因为我知道妈妈对我是全心全意的好。通常她都会回家,在感恩节那天像所有人那样在桌上摆好吃的,每次圣诞节我写在纸条上想要的东西总能在树下找到。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也从来不问。尽管生活艰难,让人心中恐惧,可是生活让我更爱我的母亲。不管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都知道,在她的生命中,没有人比我更重要。旁人不会明白,这种感情对于一个连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没有的贫穷少年意义有多重大,不会明白这给予他多大的安全感,让他信念不倒,一定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我能够应付这一切,我能够生存。然而我们的境况实在糟糕,九岁那年,有一天妈妈让我坐下,告诉我说我得暂时住到一家姓沃克的人家去,等到她的境况有所改善再接我回家。我知道她也不愿意这样,可是她实在走投无路,这么做对我对她都好。一开始我觉得这样的日子根本无法想象,我从来没见过父亲,现在又要失去母亲,哪怕只是暂时的,都让我不寒而栗。可妈妈答应尽量抽空来看我,她说只要一找到能让我俩稳定下来的生活,我们就能重新团聚了。当时我在一支名叫“东方龙”的儿童橄榄球队打球,那里的教练都知道我的情况,特别是我失学的事。其中有几位愿意收留我,但他们都是单身汉,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大家商量下来建议,我可以搬去青年城的亲戚家借住。这时弗兰基沃克和夫人帕默沃克挺身而出,向我母亲提议让我和他们同住,母亲答应了。于是春假的一段时间里我便住在沃克家。可是好景不长,学校开学了,我却没法继续学业。沃克一家也很担心,我一个九岁的孩子总是像个流浪汉一样过居无定所的生活怎么是好。其实沃克夫人并不怎么了解我,也不了解我母亲。因我当时球打得不错,已经在阿克隆崭露头角,所以她总担心我会把她儿子小弗兰基沃克比下去。她儿子比我小大约一岁半,也是个非常出色的运动健将。相比之下毕竟弗兰基沃克是我的教练,因此更了解我一些。在他眼中,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生活没有什么乐趣,看惯世态炎凉,吃了很多的苦,虽然表面看来是个孩子,其实心智上已经更加成熟。他觉得我需要帮助,和家里人说起我时,大家都表示愿意接纳我。五年级时我搬去和沃克一家同住,我平时住在他们家,周末回母亲那里。弗兰基夫妇肯定会接受我——毕竟他们同意收留我了,这一点我很肯定。不过我不知道他家的三个孩子对家里多了一个人会怎么想。所以一开始我不作声。他家的大女儿查奈尔不愿意理睬她弟弟小弗兰基和我,所以如果她要干什么,我俩就到别的地方去,离她远点,因为我们老是惹她生气。不过最小的妹妹特妮莎与我和小弗兰基相处很融洽,直到今天她还喊我哥哥。小弗兰基和我关系也很好,当年一起住在希尔伍德大街的三居室房子里时,我们住一间卧室。回想起来,我相信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去沃克家前一年,也就是四年级时,我缺了那么多课,不光成绩下降,日子过得也不如意。我不是那种游手好闲的人,不喜欢麻烦,不想惹是生非。可是当时我真的已濒临万劫不复的悬崖边缘。沃克一家都很自律,我去之后,他们马上就要求我和他们一样。沃克夫人每天6:45喊孩子们起床,她认定前一天晚上孩子们都应该洗过澡了。要是谁没有洗,她会在6点就把你喊起来。她要求我们连耳朵根都洗干净。大家都要干家务,之前我可没干过这个。家务活包括在厨房洗碗、拖地板、洗台面、倒垃圾。而且大家都要打扫自己的卧室,在弗兰基沃克(大家都叫他大弗兰基)回来之前,把所有的垃圾都从起居室里清理出去。沃克夫妇并不是为了定规矩本身才教育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他们教我们不仅在家里,而且在社会上怎么处事,教我们如何为自己负责,而且对负责任的行为引以为傲。事实证明,他们的教育方法很对路,五年级时我上了博蒂奇路小学,没有缺过一天的课。沃克夫妇为我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基础,而且他们的方式我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我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稳定生活。他们让我了解到大多数人那种和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当然,小部分人例外。我很容易就适应了这种生活,这或许是因为自己经历过太多动荡,因此对新环境很快便能驾轻就熟了。我喜欢待在他们家,喜欢自己成为家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家里的每一点变化。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渐渐地,我开始变得幽默,有时小弗兰基和我不按时睡觉,大弗兰基会警告我们最好乖乖的,否则就要吃苦头,这种训斥我一点也不会往心里去。别人喊他大弗兰基是有原因的,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带有本真、珍贵、永恒的内蕴。而沃克夫人对教育的重视我也很欣赏,可不是嘛,一旦我按时天天上学,我就爱上了学校。她嘱咐我认真学习,良好的成绩再加上我的体育特长,想进什么好大学都不成问题(尽管日后看来这有一点难度),我真的很感激她。沃克夫妇给了我一个家,和他们相处的那段时光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感受到被人需要,感受到安定生活的美好。可是母亲毕竟还是母亲。我念六年级时,当初的安排颠倒了一下,平时我和母亲住,周末则住在沃克家。不久母亲没有了住处,于是我又回到沃克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大人们商量说我可以去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可是我和沃克一家相处日久,感情渐深,沃克夫人觉得要是我搬去另一座城市的话,就好比是她自己的孩子离开了她。她有一个朋友是斯普林希尔http://公寓小区的经理,于是想办法给我们优惠的租金,让我和母亲住到了这所公寓的一间两居室的单元里。那栋房子每个单元前面都有一个小阳台,可是里面空空的,也没有装饰,差不多是那种苏联风格。房子坐落在小山上,与周遭的风景格格不入。房子后面是一幢高楼,像一片乌云,黑着脸狠狠地瞪着它前面的房子。阿克隆大多数人都嫌弃斯普林希尔这块地方,觉得这片房子破旧不堪。可是我在这儿有自己的房间,又能和母亲在一起,我们可以一直住在这儿直到我中学毕业。想到这些,就让人觉得很美好,很有意义。但是如果没有和沃克一家相处的那段时光,我永远不会真正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3、拯救者(2)九岁时我开始打篮球,当时那支球队叫黄蜂队,球队基地位于阿克隆西南部克罗希尔街巅峰湖社区中心。弗兰基沃克是队中的一位教练,由于我在“东方龙”橄榄球队的表现不错,所以他让我过来打篮球,我就来了。一开始我喜欢的是橄榄球,打殿卫位置,我希望自己成为德隆桑德斯或者埃里克米特卡尔夫那样的明星,甚至穿的球衣号码也和他俩一样:21号。橄榄球的最终目标是达阵,即便是小孩也能做到。可是打篮球的目标在于扣篮,当时我的个子还远远不够高,没法扣篮。可是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篮球。我喜欢将球投入篮筐的刺激感,喜欢篮球运动的团队性,喜欢它的节奏,喜欢满场飞奔,连续控球四五个回合而没有暂停。对一个孩子来说,防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喜欢断球,因为抢断成功之后突破上篮让我有一种赌赢了的喜悦。大约在黄蜂队打了一年球后,我将自己的篮球生涯交给了一个人,他也许是我今生所遇到的最特别的一个人,淳朴善良,慷慨宽厚,他叫德鲁乔伊斯二世,从那时起,我心中梦想的种子开始萌芽。现在你可能会说我相信缘分。的确,我认为事情发生或不发生都有其原因,我相信是缘分将我和德鲁教练联系在一起,大伙都这么喊他。德鲁教练1978年毕业于俄亥俄大学,毕业后在匹兹堡的亨特威森食品公司做销售。干了几年后被晋升为高级销售代表,管理克里夫兰和匹兹堡东郊的业务。本来他和家人(现在多了两个女儿了)完全可以定居在克里夫兰。要是他住在那里的话,我就不会遇到他,而不遇到他,谁能预料我今后的命运将会如何?当时亨特威森公司的一名地区经理建议他住到阿克隆来,因为这里的生活成本比克里夫兰低一点,德鲁教练听从了他的意见,1984年3月举家搬到阿克隆,当时只想暂时住着。大约一年以后,他觉得自己该去克里夫兰,可是阿克隆有些东西是他难以割舍的——包括这座小镇的规模,它给人的感觉,甚至是这儿的味道,因为那时候这里还有几家公司仍在生产橡胶制品,每天下午你都能闻到那股浓重的橡胶味道。就这样,他留了下来,先住在一间http://公寓里,后来又搬到阿克隆西区格林伍德大道的一幢房子里。他的留下改变了我的人生,就如同沃克一家改变了我的人生一样。德鲁教练不光想做好家里的顶梁柱,还喜欢给孩子们当教练。他特别想要个儿子。可是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之后,我觉得他有点着急了。虽然两个女儿都是他的挚爱,但他属于那种非常需要儿子的父亲。这一天在1985年1月终于到来了,可是他却有一点儿不敢相信。和妻子卡罗琳一同在医院产房迎来他们的儿子时,德鲁教练简直傻了,他从妻子身边走开,只是怔怔地望着儿子,想看看清楚小家伙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个货真价实的儿子。最后他妻子只好不耐烦地把他喊回来,让他别忘了自己这个大活人还躺在这儿,刚刚承受了分娩的巨大痛苦呢。他们给孩子取名德鲁乔伊斯三世,当然他出生时我并不在场,可我认识小德鲁(大家都这么喊他)后,我相信,这孩子生下来时肯定又踢又叫。德鲁教练迫不及待地让儿子干体育这一行,他本人最喜欢橄榄球,所以小家伙三岁时,就安排他打橄榄球外接手的位置,让他跑位,进行连续传球配合训练,可小德鲁不喜欢橄榄球。据我现在对他的了解,当时他肯定能有法子让他老爸了解他的想法,所以德鲁教练才让他改打网球,小德鲁打得不错。每周六早晨,老爸和教区里的人临时组建个篮球队在伊丽莎白公园社区中心打几小时篮球,小德鲁就在后边跟着,看老爸打球,才四五岁就看明白篮球运动的奥妙。咱俩一块打球的时候,他的个子总显得很矮小(抱歉,小德鲁,可这是事实),耳朵很大,突在外面,像两个大型立体声喇叭,所以看上去笨笨的(抱歉,小德鲁,可这也是事实)。他很安静,不声不响,有时候我觉得,他真的也想和那些发誓终日清修、不言不语的和尚一样出家。虽然他个头矮小,心思却不简单,正是矮小的个头激励他奋发努力。以前老有人说他个子这么小,根本不可能打好篮球,而且就算干其他事,也难成大器,只能混混日子。他们有时还嘲笑他,喊他“小矮子”什么的,可所有这些却不断地鞭策他自强不息,但也让他特别爱和人吵架,只要他觉得受到了侮辱,不管对方个头多大,他都要发泄报复一番。我平时喜欢开开玩笑,还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俩在一个教区度假地过暑假,那一次我惹毛了他。当时我俩为了一个枕头吵起来。他气坏了,就像那种名字前面有个“小”字、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一样,他老想证明给别人看,个子小并不代表没有自尊,不代表不敬业,也不代表缺乏勇气。他认为我偷了他的枕头,所以推了我一把,我把他推了回去,真没想到我个子比他高得多,身体比他结实得多,他竟敢打我。可他就是打了,我可不想用报复的方式伤害他,所以只是把他从房间这头摔到那头。那一次,连小德鲁这样的人都意识到,生活中有时候除了投降让步之外,没别的路可走。无奈之下他只好说:我只不过来拿个枕头去睡觉罢了。“小德鲁这个人还不肯服输,上六年级那年,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他们家,我和他玩一对一,虽然我老是赢他,可他就是不认输,非要再来,最后我只好说不玩了。”我可不打算停下,你得继续陪我打。“他对他老爸也是这样,他们家车库门上方有一个篮筐,他俩就在车道上打球。德鲁教练想锻炼锻炼儿子,所以基本上总赢他,可是小德鲁不干,有时候他缠着他爸一直打到半夜,他爸只好让他赢一回他才肯去睡觉。正因为他这种敢斗好战和追求完美的性格,最后大伙都开始把他当作一个”将军“。你知道将军是怎么样的吧,就是那种说一不二、不计后果的家伙。他说话直来直去,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说,不管是联赛、客场联盟赛还是别的什么比赛,总有个人在那儿——当你想在球场上对我们撒野,小德鲁就会冲过来,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将军。而正是他和他的父亲,成了我人生梦想的第一块拼图。4、威利麦基(1)威利麦基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也许原因就在于他从小在芝加哥西区长大,那个地区,正如他曾经描述的那样,”能把你整个儿吞噬,不管你出身好坏。“他出身倒是很好,祖母莱娜是家里的主心骨,意志坚强,体型壮硕。即使是在充斥着毒品和黑帮的社区,她也赢得了相当的尊重。威利很小就在她身边长大,与另外一户人家住在芝加哥体育馆附近凯德齐大街和阿灵顿大街交界处的一栋双层http://公寓里,那座体育馆一度就是公牛队的主场。莱娜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在房子前面开了一家汽车餐馆,售卖黑人食品、熟食三明治和排骨餐,她还搞过一个冰淇淋铺子。不过她一直小本经营,而且还要在威利身上操不少心。他的父母当时都穷苦潦倒,饱受毒瘾折磨,从冰毒到海洛因,没有他们不吸的毒品。而威利也开始由她的姐姐梅克芭照料,她要比威利大十三岁。威利总觉得这辈子他亏欠梅克芭很多,因为小时候姐姐就像母亲一样对待他。有一次她带威利去看病打针,他坚持不肯,甚至还踢了护士一脚。尽管腰包并不充裕,但她从不让威利饿肚子,虽然经常一周都是吃香肠、米饭和烤面包。梅克芭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要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因为毒瘾,他们的母亲戴尔时而出现,时而消失,行踪不定,所以梅克芭还要照料威利的弟弟帕特里克。每次妈妈要走,威利都会抱着她的腿苦苦哀求,妈妈,留下来陪我吧,别离开我啊。”但是正如戴尔接着说的那样,“我必须走”,因为街头与派对的诱惑对她来说,实在难以抗拒。梅克芭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实在太过重大,而当她必须出去工作的时候,恰恰是当时顶多六七岁的威利在帮他的侄子侄女,还有最小的弟弟换尿布,还为他们热奶喂奶,让他们打饱嗝,哄他们入睡。在楼上,一般都住着个叔叔或堂兄,所以如果威利遇上麻烦,或者失火等意外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忙。尽管自己乳臭未干,威利却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责任。但是他也在不断逃学,在贝瑟恩小学一年里旷课近40天。回顾这一段往事,威利自己也能预见到他的未来会发生什么,毒品带来的脏钱唾手可得,随时可能把他送进大牢。在他七岁那年,他在阿克隆与哥哥伊利亚一起过暑假。伊利亚曾是芝加哥普罗维登斯圣梅尔中学的高中篮球明星,而且也已经被阿克隆大学录取。周围环境里,毒品和黑帮愈发肆虐,直到1987年,伊利亚启程前往阿克隆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祖母莱娜把他叫到一边对他说:“别再回来了。”她吻了吻他,流着泪告诉他,应该去看看他的家人,然后再次告诉他,这里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伊利亚比威利大十四岁,一直都想有个小弟弟。而他这个愿望在1984年1月1日威利出生的那一天终于得以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利愈发明显地将哥哥视为偶像,希望能循着他的脚步,在高中篮球界出人头地,然后得到一份大学奖学金。伊利亚回报了威利对他的感情,每当威利去看普罗维登斯圣梅尔高中的比赛,伊利亚都会在赛后把他带进更衣室,让他也参加球队训练。不管是伊利亚还是梅克芭,都给予威利以庇护,让他远离街头。有一年圣诞节,威利的祖母给了他的父母一笔钱,让他们给自己的孙子买礼物。但他们把这些钱几乎都花在了买毒品上,因此圣诞树下根本就没有礼物。威利的妈妈还剩下20美元,伊利亚和梅克芭也七拼八凑了一点,随后伊利亚来到芝加哥一家售卖一到两美元商品的店铺,买下了他能找到的所有礼物。圣诞节早晨,当威利醒来,树下摆放着几十份礼物。而这也意味着伊利亚和梅克芭自己两手空空,但是看到威利脸上幸福的表情,对他俩来说,这就是个无比充实的圣诞节了。威利与伊利亚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感情纽带,以至于当伊利亚进入阿克隆大学之后,他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症“。他想回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威利。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个弟弟,也担心着毒品市场的起起伏伏,因为他相信,这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家庭。所以当威利有机会同伊利亚和他的女友维姬一起过暑假的时候,这种感情纽带一下子变得更加牢固。伊利亚和维姬非常宠爱威利,把自己的卧室让给他住,给他买了一大堆衣服。他们带着威利看了生平第一场电影,第一次真正去餐馆吃饭,第一次吃自助餐,第一次去购物中心,第一次去游乐场,也就是克里夫兰附近的基奥贾公园,在那里,威利把什么都玩了个遍,从过山车到碰碰车,像一个真正的七岁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而这种感觉,他之前从来没有体会过。那个夏天的结束,对伊利亚来说或许是最艰难的时刻。他知道自己必须把威利送回芝加哥,这样的现实几乎将他摧垮。他只是一天天倒数着过日子,当那一天最终到来时,他们一起上了车,在俄亥俄收费公路上行驶了6个小时,随后又开上了一段印第安纳的收费公路。他们聊了聊,但在一望无际的坦途上,伊利亚不断思忖着该说些什么,而旅程也随之显得愈发遥远。他们一起在芝加哥待了三天,从头到尾威利都一直粘着伊利亚。分别的时刻终于还是到来了,伊利亚为此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最终他还是意识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怎么准备都是徒劳无功的。他和威利、梅克芭一起走进后屋,梅克芭说:“你知道,伊利亚得回去了。”“我能和他一起吗?”威利问道。“不行。”伊利亚说,当时他已经是大学四年级,他必须完成学业。听到这些,威利就开始在伊利亚面前耍起了小性子。“威利,没事,我会回来的。”“不嘛,不嘛,不嘛,我要跟你走。”威利哭了,伊利亚也哭了,接着抱了抱弟弟,亲了他一下,告诉威利自己很爱他,在圣诞节的时候会寄给他很棒的礼物。他不能回头,只能一直走,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因为他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渐渐垮掉,感到背叛了自己照顾过的这个弟弟,担心威利会因此失去对他的依赖和信任。在回阿克隆的路上,维姬也坐在伊利亚的车上。伊利亚几乎一言不发,依然无法释怀。直到车开上印第安纳收费公路时,维姬才脱口而出:“你知道我们该怎么做,对不对?”“我不知道。”“你知道我们必须把他带回来,和我们在一起,他会过得更好,会有更好的生存机会。”事实上,伊利亚也一直也有同样的考虑,但是他和维姬还没有结婚(直到1995年他们才终成眷属),他担心这样做对维姬来说会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你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吗?”“是的。”“哇噢!”这是伊利亚唯一的回答。接下来的几周里,他确信了维姬真正懂得与一个孩子永久生活在一起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然后他给家里打了电话,而且得到了梅克芭和妈妈的祝福。接着伊利亚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威利,威利兴奋得在家里大喊大叫:“伊利亚说我要和他住在一起了!伊利亚说我要和他住在一起啦!”5、威利麦基(2)他们彼此的约定是伊利亚和维姬要到仲夏时节才把威利接回家,以便让伊利亚完成学业。但是每天威利一回家就会缠着梅克芭:“伊利亚什么时候毕业呀?伊利亚什么时候接我呀?”仲夏终于来了,梅克芭把威利的衣服都装进了一个垃圾袋里,因为他们连一个手提箱都买不起。她要确定在出发之前,威利要有六七套干净的换洗衣服。带着同样的负罪感,流下了同样多的眼泪,她把威利送到了伊利亚家里,而后者也即将从阿克隆大学毕业。对梅克芭来说,这也是一个异常痛苦的时刻,当她把威利寒酸的个人物品搬进那辆银色的本田雅阁,把它们放进后备箱,告诉威利要做个听话的乖孩子时,她潸然泪下。随后威利和伊利亚、维姬一起驱车而去,威利不时地向后看着,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空虚感油然而生。他能看到梅克芭正站在马路中央,依然还在哭泣。他还能看到房子前的那棵樱桃树,一到夏天樱桃成熟落下,经常会把你的衣服弄脏。他一边看,即将发生的一切终于让他明白:我就要走了,就要离开姐姐了。而这对梅克芭来说则非常难受。威利并不只是个小弟弟,而就像自己的孩子。但她知道威利需要一个男性榜样,一个后盾,坚强而稳定,一个守护人,远离芝加哥西区毒品泛滥的街道。照料一个八岁孩子,如此重大的责任,落在了伊利亚和维姬肩上。伊利亚有些害怕,各种各样的想法在他的脑中一一浮现:我能胜任这样的角色吗?我是否能完成为自己设定的这个任务,还是最终会失败?但在他开车返回阿克隆的那一天,他也对自己说:“上帝啊,请在我身边为我指路,就告诉我该怎样做吧。”第一个晚上,威利走进他在前一年夏天睡过的卧室,发现一条崭新的超人床单,还看了电视。威利兴奋极了,伊利亚和维姬也是如此,他们大半个晚上都在坐着聊天。等到威利最后上床睡觉之后,伊利亚至少十次偷偷跑进威利的房间,以此提醒自己弟弟真的来了,他甚至还在想,他驱车6个小时从芝加哥来到阿克隆,也将威利麦基从黑暗带进了光明。从威利开始记事起,他手上总是抱着一只篮球。住在芝加哥的时候,他常常跑到家对面的停车场打球,在那里有四副篮筐。而在阿克隆则有所不同,他们住在大学校园附近南亚当斯大街的一套两居室http://公寓里,马路对面就是阿克隆城市医院。在那里,并不像在芝加哥时那样有很多孩子,而伊利亚也刚刚开始在俄亥俄社区管教协会的全职工作。这家机构差不多只有一间房子,叫做奥利亚纳,而他的职位则是常驻管理员。维姬也在那里工作。威利时常感到孤单,而他也保持着一些在芝加哥的习惯:比如有一天他坐车的时候,听到有人说他们需要去一家本地商店的免下车餐馆(drive-thru),威利则以为她说的是“有人在行驶的汽车上开枪射击”(drive-by),本能地立刻缩起了脑袋。但是伊利亚和维姬却勇敢地面对着抚养威利的挑战,他们让他吃饱,让他穿暖,教他明白事理,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谦逊有礼且自尊自强的人。他们带威利去教堂山和摇滚地的购物中心,在那些地方则不可避免地要给他买这买那,不是最新款的球鞋,就是最新潮的衣服。他们带他去最喜欢的“红龙虾”餐厅吃饭,除了薯条和土豆泥,威利要什么,伊利亚就点什么。他们还带他去图书馆,去电影院,去剧场。伊利亚还每周一、三、五把威利带到市中心运河广场的基督教青年会,也开始教他怎样才能打好篮球,如何运球,一遍又一遍地上篮,对他讲垃圾话,让他变得更强硬,以便今后在场上如果有人言语挑拨,他不至于表现得像个小毛孩。他总是推搡威利,扇他的手,让威利很不喜欢,但这一切都是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的必由之路。伊利亚还让他加入了巅峰湖黄蜂队,就在那里他和我一起打了场比赛,赢得了一项冠军。很明显,由于威利在芝加哥成长的环境,他需要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得到额外的教学指导,是伊利亚安慰他,辅导他。威利不想进入特别学习班,因为如果这样,他就会被贴上劣等生的标签,让自己丢脸,而且他也害怕其他学生会因此取笑他。但是当伊利亚发现威利甚至连自己的中间名都无法读好的时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他必须进行这样的教学指导才能赶上。威利信任自己的大哥,而他也下定决心尽早完成特别学习班的课程。他确实做到了,四年级进班,六年级中段就考试合格了。接下来,他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作为代理父亲和精神导师,当成绩单下来的时候,伊利亚并没有给予威利丰厚的奖励。他希望威利能够好好读书,也希望威利能够明白他应该对自己有所期望。值得注意的是,威利也在承担着责任,他是那种可以依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孩子。如果有人做了什么蠢事傻事,威利会说:“嗨,咱们可不要犯同样的错。”他也有些心理早熟,需要克服的困难,他总是下定决心一定克服。在阿克隆城,威利越来越明显地成长为最好的初中篮球队员。如果他能够找到最好的发挥才能的渠道,一定会成为这项运动最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所以与我、锡安和小德鲁一道,威利成了梦想的一下块拼图。七年级时,他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威利曾经效力于一支美国业余联赛球队阿克隆精英队,而那时候德鲁教练就已经看中了他。当他所在的球队在全国锦标赛的预选赛阶段即告失利之后,赛制规则允许他加盟另一支球队,接着他就进入了“流星”队。德鲁教练喜欢他打球时的强硬风格,即使面对锡安这样的大个子,他也像平常比赛面对的任何一个对手一样毫无惧色。威利毫不疲倦的场上作风,也深得德鲁教练赏识。而且,这家伙的块头也不小。那时候,他已经有6英尺2英寸(1.88米)了。即便是一开始对威利不以为然的小德鲁,也在与他真刀真枪地对抗过后,立刻明白了他一定能有所作为,拥有成为一名伟大球员的潜力。正如小德鲁后来所说:“他的控球很棒,防守也不错,篮板、得分能力俱佳。”那时候已经有人预测威利将来至少能长到6英尺7英寸(2.01米),所以他的潜能不可估量。看上去,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的前进脚步。6、威利麦基(3)前一年,也就是1997年,在没有威利的情况下,我们参加十二岁及以下美国业余联赛,并立志进军在盐湖城举办的全国锦标赛。成功的话,想想这段旅程,我们会需要不少钱,所以我们每家每户上门寻求资助,或者干脆站在阿克隆的街头巷尾,像那些无家可归、胸口挂着乞怜告示的人们一样讨钱。多亏了一位生意伙伴的帮助,德鲁教练为我们找到了一种非常完美的售卖品——胶带。由于“流星”是一个非盈利团体,我们从一家公司免费得到了几百箱胶带。我们手上拿着成捆成捆的胶带,挨家挨户敲门推销。同时我们也开始汇集资金,以便出线旅行之需。但是能否成行,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在那个赛季中打出什么样的成绩。在可可海滩锦标赛时七名球员组成的核心阵容的基础上,德鲁教练又增加了五人。而且锡安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尽管在可可海滩他已经表现得更为出色,但当他得球时,即便是一个轻松的上篮,命中或投失仍然是个问题。好在锡安的老爸李亲自指导儿子,他知道儿子拥有成为一名好球员的一切基本条件。在第一个赛季之后,李每周都带锡安去基督教青年会训练营,对他施以魔鬼训练,强化他的协调能力,传授篮球运动的精义所在。这样的特训效果非常明显,在锡安的带动下,我的表现越来越好,小德鲁也是如此,瓦恩奈特依然是球队中的核心球员,格兰特厄尔班斯基也是如此。德鲁教练总是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篮球项目上的经验毕竟有限,但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变换训练方式,避免总是千篇一律。他得到了李考顿和贾里德特里波尔的父亲詹姆斯(均为当地著名篮球教练)的帮助,使训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基本技术训练依然周而复始——投篮技术、传球技术、防守技术,等等。这些教练教会我们如何辨别区域联防以及如何找到破绽。在此之前,我们一直是讲求快攻的球队,但是现在,因为我们越来越多地遇到对手的联防战术,教练组就安排进攻型球员去冲击对方防线。一般情况下,德鲁教练一见到有关篮球的书籍,都会毫不犹豫地弄到手。他还会上网搜索篮球训练方法,找到适合球队而且对我们来说也通俗易懂的战术。那个夏天,我们打了大概60场比赛,而且全都是锦标赛赛事,我们赢下了其中的70%。倒是在当地遇到一些麻烦,一支来自沙克尔高地的球队“沙克尔热火”击败过我们,我们还输给了一支来自哥伦布的球队。但我们最终还是通过了AAU的预选赛,晋级盐湖城。有了我们各方筹集的资金,我们还是坐飞机去参赛的。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正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飞机旅行,我也不得不承认:在飞机上我吓得魂不附体,号啕大哭起来,就好像世界末日即将到来一样,因为海拔高度,飞行中我的耳朵里就像塞了一团东西,堵得非常难受。在盐湖城,和前一年在可可海滩进行的比赛一样充满挑战。亚特兰大凯尔特人是我们遭遇的第一支球队,他们拥有三名6英尺5英寸(1.96米)以上的大个子,而我们这边,锡安6英尺2英寸(1.88米),我5英尺10英寸(1.78米),小德鲁甚至只有4英尺8英寸(1.42米)。但是锡安早已今非昔比,成了我们球队最厉害的狠角色。其他的伙伴们打得也很棒,击败了一支来自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的球队,前一年我们曾经输给过他们。接着我们又输给了一支佛罗里达的球队,最终排名第十。在不打篮球的时间里,我们常常在德鲁教练家里玩耍。他家地下室的娱乐间,里面是米黄色的墙板,室内外都是绿色的地毯,还有下沉式的天花板,一群孩子打打闹闹厮混在一起。我们一起玩电子游戏《实况NBA》,锡安和我偏爱芝加哥公牛,小德鲁因为崇拜凯文约翰逊因而喜欢菲尼克斯太阳。我们偶尔也玩玩《疯狂橄榄球》,或者干脆在室内外连成一片的地毯上玩“膝上橄榄球”。有时候,德鲁教练也会从楼上下来,甚至搞不清谁在谁不在。但是他信任我们,至少他知道我们在哪儿,要么在睡袋里打滚,要么在旧靠椅上嬉闹。我们会把好端端的娱乐室弄得一团糟,把大把时间花在那里,因为我们彼此无论在一起待多久都会觉得不够。等到我们在娱乐室玩够了,就会出去,车库大门的顶上安了一个篮筐,我们会在车道的另一端放上一个简易篮球架,来一场最接近全场比赛的对抗。7、威利麦基(4)当威利第一次来到德鲁教练家时,小德鲁正在做功课,一声都没吭。当时我也在那里,除了勉勉强强从嘴里挤出“你好吗?”之外,没有任何表示。小德鲁直到把一个个篮球放进他老爸的车上时,才最终做了下自我介绍。随后我们就驱车前往克里夫兰训练,因为我们总是在这附近开着车寻找训练场地。德鲁教练正在因为小德鲁在学校里干的坏事严厉地斥责他,所以一路上大家也没有机会交谈。锡安插了几句话,他倒是显得很随意。不过我们之间还是有那么一层隔膜,就像一只只小猫,到了一个新地方,总是用爪子警觉地这里摸摸,那里探探。接着我们来到了球场上,篮球就是我们需要的音乐,因为篮球就是一种音乐,时而像爵士,时而像摇滚,时而又像皮球砸在墙壁上的重金属。我们并不是彼此对抗,而是默契配合。威利马上就能看出我们对于这项运动的热爱,正如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篮球之爱一样,我们的关系也就此迅速融洽起来。不久以后,在我家位于斯普林希尔的小小http://公寓里,他和我还有锡安一起度过了一个晚上。我妈妈给我们做了晚餐,而我们也一起玩电子游戏,一切平静下来之后,我们俩异口同声地对威利说:你真酷!“对于一个远离故土的孩子来说,区区几个字足以成为他所听到的最动听的话语。这就是小孩子之间彼此表示尊重、表示认同的方式:不仅要取得比赛的胜利,而且在场上场下都要相互照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四个——我、小德鲁、锡安和威利——从此不管何时何地都那么亲密无间。有什么好东西,我们拿出来共同分享,而这也成了我们之间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在吃什么,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披萨、星霸水果糖、多滋乐糖,不管什么都是如此,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盐湖城锦标赛之后的那个赛季,流星”打得很不错。那一年我们打了60-70场左右的比赛,而沙克尔热火再也没能击败我们。每一支来自俄亥俄的球队,都被我们赢了个遍。我们甚至还跑到别的州参加有来自西弗吉尼亚和印第安纳球队的锦标赛。面对印第安纳的球队,我们总是打得很艰苦,输掉了两个锦标赛。面对阿克隆精英队,我们也是非常吃力,但是我们最终还是在十三岁的AAU联赛预选赛中击败了他们。而这场胜利的主导者就是威利,那一场他的表现非常全面,篮板、得分、带球,可谓无所不能。为了打全国冠军赛,我们乘坐大巴前往孟菲斯。在可可海滩,我们排名第九,在盐湖城我们打到第十,在取得这些成绩之后,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正如德鲁教练所说,我们已经准备好“制造噪音”了,我们想得越来越多的也许就是如何赢得全国冠军赛。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了让我们分心的东西——汽车旅馆里的游泳池。在比赛间隙,我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这里,让我们筋疲力尽。当时,那里还有很多女孩。她们在游泳池里,我们也在游泳池里,我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期,体内荷尔蒙分泌旺盛,两性之间的彼此调情也就不可避免。正如德鲁教练所说:他们把宝贵的时间放在了游泳池里,而不是在篮球场上。“我们抽到的第一小组强队林立,我们最终排名第三,而这样的结果也让我们进入了”经典级“。这是一个描述”失败者级“的婉转说法。我们失去了专注度,打得很糟糕,在第一场负于密苏里天行者后,我们最终被踢出那届锦标赛。尽管在孟菲斯,那一天正好是7月4日独立日,当地举行了焰火表演,还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我们这帮来自阿克隆的穷小子们根本见所未见,也很想感受一番,但是德鲁教练已经受够了。“收拾东西,我们回家,”他告诉我们,“你们一败涂地,不配看这些东西,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庆祝的。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培养你们,还有你们的父母,如果你们不打算好好干,那么好吧,那就吃点苦头吧。”我们一句话都没说,默默地打包登上了前往阿克隆的返程大巴。孟菲斯的光怪陆离、五彩斑斓似乎还在向我们招手,错过这一切让人沮丧。即便是德鲁教练的妻子卡罗琳,也本不打算如此急急忙忙地卷铺盖回家。但是教练就是要让我们明白一个哲理,一个不仅在球场上,同样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哲理:永远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球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德鲁教练很清楚这一点。真正让他恼火的是我们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比赛态度。他想让我们知道,是因为分心使我们偏离了设定的目标——一项重要的全国锦标赛冠军。他想让我们知道,失去专注,我们就会因此付出代价。但我们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我们正在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队友保护队友,兄弟罩着兄弟。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只打了一场比赛,赛后当我们站成一排准备与对手一一握手时,有个家伙推了小德鲁一把。小德鲁也不是好欺负的,他直接冲到那个家伙面前,鼻尖对鼻尖顶起了牛。随后威利也一个箭步推搡了另一个对手,因为他看不惯自己的队友被人欺负。锡安的爸爸李把威利拉到一边,说:我们不该这样。“但是威利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他需要为队友出气。而德鲁教练则亲眼看到发生的一切,也证实了威利的说法。所以李考顿也略微放下了心。他和我们一样意识到,原本默不作声、让人搞不清他所思所想的威利,其实和我们其他人没有区别,都是如此忠于球队利益。所以即便是在孟菲斯遭遇挫折,某种强有力的能量正在渐渐汇集。虽然我们的年龄尚小,但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却绝不仅仅建立在篮球上。我们依旧还是孩子,有时候还是会做出格的事,特别是我更是如此。我总是忍不住挑小德鲁的毛病,嘲笑他的耳朵让他看上去就像黑人版的斯波克先生(电影《星际旅行》中地球人与瓦尔肯星人的混血儿)。威利的内向,锡安的大块头,还有他有一次给自己剪了个碗状的发型,都会被我拿来开玩笑,好几次我们甚至还因此打起来。但如果在彼此亲近的人之间建立起牢固的感情纽带,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管你是否越界,是否多嘴多舌,你都能找到修补的办法,和大家重归于好。我们也很明白,德鲁教练是对的。在孟菲斯,我们浪费了非常宝贵的东西,要出类拔萃,也许那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我们立志为阿克隆赢得一项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让这座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地图上,即使地图绘制机构永远也不会这么做。我们要实现梦想,我们也意识到这也许就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因为我们很可能去不同的高中上学。所以第二年夏天,当十四岁及以下AAU锦标赛在奥兰多举行时,我们知道是时候了,要么在那里圆梦,要么让它永远只是梦想。8、威利麦基(5)1999年,在八年级的时候,流星”总共打了差不多80场比赛。我们只丢掉了一项冠军,也是赛季的第一项比赛。当AAU全国锦标赛到来时,这一次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立下了史无前例的夺冠决心。我们打得很好,却输给了休斯敦篮筐队。他们有两名球员后来从高中直接进入NBA选秀大会,并在第一轮被选中,他们分别是恩杜迪埃比和肯德里克帕金斯。由于取得第二,我们还是被归进了“冠军级”,这意味着我们将与高排位种子球队比赛。但与其他对手不同的是,我们拒绝再次分心,即便在奥兰多有太多难以拒绝的场外诱惑。我们没有去迪士尼乐园,没有去环球影城和未来世界。那曾经流连的游泳池,我们没有再去,因为德鲁教练绝对禁止。这一次,我们心无旁骛,只在乎篮球。我们不断地击败此前从未赢过的球队——两支来自印第安纳的球队,还有前一年让我们无比尴尬的密苏里天行者。那时候可能已经长到5英尺(1.53米)的小德鲁意识到需要给自己找到另外的独门绝技。前几年,他的突破上篮得分能力非常强,但渐渐地,每个人都能盖掉他的投篮。因此他和他的父亲就开始苦练跳投。当小德鲁八年级的时候,他场均能投进至少3个三分球。同时,他的控球很好,失误也很少。威利是个强悍的篮板机器,而他在10-12英尺外的跳投也很棒。不管是大块头,还是运动健将,或是控球高手,他都能防得很好。天行者队的头号球星,上个赛季让我们栽了大跟头,今年则在威利密不透风的防守下无所作为。事实上,他还命中了锁定胜局的三分球。我们毫不吝惜地将溢美之词送给他,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威利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出手,但是他投中了,你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而锡安则在内线死扛对方的大个球员,用更加强壮的肌肉捍卫着我们的篮下领地。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我绝对不能忽视:我的表现更加出色了,而且进步很大。当时我已经长到了6英尺2英寸(1.88米),我也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来观察场上局势,而不像从前那样有时适应,有时失常。我喜欢在场上奔驰,突破上篮;我喜欢冲进内线拼抢篮板;但更多时候,我喜欢把球传给队友,让对手越来越多的双人包夹甚至三人包夹失去作用。因为对我来说,传球是比赛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也是最具美感的部分——找到处于空位的队友,让他们表现自己。而且在八年级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如何扣篮。我最早是在进入雷丁格尔中学的几个月前,在一场师生对抗赛中一试扣篮身手的。在热身中,我只是说了一句,加油!接着我在比赛中真的做到了——不过那是在一次快攻中完成的,而且没有扣在任何一位倒霉的老师头上,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他们会让我在学习成绩上吃不了兜着走,我当然没那么笨。最后一场比赛中,我们的对手是南加州全明星队。他们得到了耐克的赞助,有统一的鞋子、球包,热身服和三套比赛服。穿着红白两色的耐克装,他们看上去很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就像一支冠军球队。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流星”的打扮还不错。但现在,我们的行头太烂了。南加州全明星队有个6英尺5英寸(1.96米)的中锋,还有个大前锋,差不多也是同样的高度。他们队中有个6英尺1英寸(1.86米)的球员,其弹跳力强得足以蹦出球馆之外,还有个小个后卫,拥有闪电般的速度。在五、六、七年级,他们都在AAU全国锦标赛中夺得冠军。所以面对一群来自阿克隆的寒酸小子,对他们来说似乎就是等待着制造一场屠杀。俄亥俄是个橄榄球很强的州,但篮球并不发达。如果你想打好篮球,那么最好出身印第安纳,因为那里是里克芒特、达蒙贝利、拉里伯德(来自小镇法兰西里克)以及其他众多传奇人物的故乡,他们都能在球场上的任何地方投中一个三分。南加州全明星队志得意满,他们拥有特雷万特尼尔森和韦斯利华盛顿,他们都将在高中联赛中成为核心球员。他们都斗志高昂,满嘴垃圾话,喜欢笑称我们是来自美国希克斯维尔(纽约州一个偏远地区)的乡巴佬,至今还住在破屋烂房里。“就你们也会打篮球?”这就是他们对于我们的态度。从那以后,我多次造访南加州,这是个凉爽宜人的地方,好莱坞山环抱着富人的天堂,充满诱惑,到处都是神秘的亭台楼阁。但在彼时彼地,我痛恨南加州,还有我可以告诉你当时我在篮球场上所学到的一点——永远不要在上场比赛前轻视任何一个对手。因为这会刺痛我们,让我们充满能量和斗志,正如永不服输的小德鲁一样。我们这些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他们可以认为阿克隆只是像希克斯维尔那样的穷乡僻壤,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这座城市,不了解我们这支球队。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球场上兄弟情谊所蕴含的价值,那就是不管哪位球员有多么强大的统治力,赢得重大的比赛总归要依靠球队的整体力量。就在那场比赛之前,德鲁教练把三年前参加过可可海滩锦标赛的七名老队员叫进更衣室,说:“瞧,赢得全国冠军一直是我的梦想,同样也是你们的梦想。但是我想让大家明白,你们已经给予了我在篮球场上能拥有的一切。所以我希望你们好好比赛,不要有包袱和压力,做到这一点,即便赢不了,那也没关系。”我们正在奥兰多迪士尼体育世界的牛奶球馆比赛。球场地板上有个硕大的米老鼠图标。这显得很应景,因为南加州全明星队正以15分的优势领先,把我们痛扁得活像卡通片里的倒霉角色。在场上,速度奇快的他们随心所欲,不停地上篮得分,而我们则屡屡投篮不进。但是随着“流星”的队员们异口同声地对自己说:“不,我们可以打得更好,我们绝不会放弃”,比赛的转折点也随之到来。第三节,我们抢断成功并接着上篮得分,比赛渐渐进入了有利于我们一方的轨道。我撞开一个对手,直接冲到篮下,将球狠狠灌进篮筐。在第四节开始之前,我们不断蚕食着对方的领先优势。观众席上沸腾了,而这更加刺激着我们的肾上腺素。突然之间,来自阿克隆的孩子们,让这些穿着红白色耐克装的南加州孩子们每得一分都艰难无比。在防守端,锡安几乎无懈可击,就像橄榄球场上的防守截锋一样牢不可破,而进入高中之后他也最终在这个位置上转行成功。不仅如此,在进攻端,他也贡献良多。威利则无所畏惧,在场上只知道玩命。小德鲁是场上统帅,我则掌控内线,我们的比分差距也逐渐缩小至5分,3分,直到1分。在比赛仅剩12秒时,我们原本有机会取得领先。直到今天,尽管一路走来我的成长一帆风顺,2004年入选美国梦之队,2008年夺得奥运金牌,2007年与克利夫兰骑士打进NBA总决赛,近两年连续打进季后赛,我在那一场比赛中所做的一切依然像一片阴云一样笼罩我心,挥之不去。我突破了防守我的对方球员,找到了一条进攻线路,直通篮下,所以我继续沿着这条线路前进。但是另一位对方球员从斜刺里杀了出来,在我即将以扣篮结束进攻时把球无情地盖掉。我们马上犯规,他们投失了第一个罚球,但是命中了第二个。德鲁教练叫了暂停,在落后2分的情况下,我们取得了控球权,但是比赛仅剩4秒,我知道自己站出来的时候到了,因为比赛无外乎两种结果:我投篮不进,我们输球;或者我投进,我们赢得比赛。我可以接到界外球带一步上篮。还剩3秒……还剩2秒……还剩1秒……我出手了,在三分线外,虽然距离篮筐有大约35英尺(10.68米)远,但依然是一记漂亮的投篮。随后,在我的意识中,周围的一切都放慢了速度,当我看着皮球划出的弧线,感觉就像是做梦一般。每个人都在看着,整个看台陷入了死一般的静寂。皮球砸在篮筐上,进了!我们赢得了比赛!赢得了AAU全国冠军!我们让阿克隆的名字出现在地图上!我不但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有我兄弟们的梦想,小德鲁、锡安和威利。但那只是梦,球弹了出来。赛后,那些所谓的“全明星们”对我们表示了敬意。对于赢球他们很兴奋——这从他们的眼睛里一览无余——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比赛居然会如此激烈。他们的教练传递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我很高兴,比赛终于结束了。“德鲁教练则坚信,如果比赛还有两分钟,流星”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毕竟,我们有翻盘的机会,我们一度场面占优。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那就是尽管比赛一开始我们似乎毫无希望,但从未放弃。但是我们的梦想,我们自五年级开始就树立并在过去四年孜孜以求的梦想,却最终离我们远去。接下来,我们即将进入高中,而德鲁教练也觉得,这是他最后一次执教我们了。9、迷茫的校园生活(1)我们四个人或许可以说情同手足,可对于阿克隆黑人社区的许多人而言,我们现在则成了叛徒,把自己出卖到了白人地盘。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勒布朗詹姆斯、锡安考顿、威利麦基和小德鲁乔伊斯这四个黑人少年会舍弃布彻特尔而选择其他学校。德鲁教练也觉得自己成了众矢之的。1999年8月,就在我们的新学年即将开始之际,他离开布彻特尔,担任圣文森特圣玛丽的助理教练。这下子,外界非议更是甚嚣尘上。其实那时候我们已经决定去圣文森特圣玛丽读书,但有人指责这完全是一笔幕后交易,说德鲁教练只要把我们几个带到这所天主教学校上学,他就能拿到好处。戴姆伯罗特说他之所以请德鲁教练,是考虑到其在“流星”队中对我们的影响。他对德鲁教练说:你把这些小家伙们调教得真好,请你来准没错。“而且他猜,我们和德鲁教练关系那么亲密,就让我们这么离开,他也舍不得。戴姆伯罗特猜得没错,德鲁教练确实和每个孩子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可是谁也帮不了他。他那时受到敌视,经受了极大的痛苦,也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感触,而这与他自以为很了解的阿克隆相去甚远。有一天他正从邮局出来,这时一辆车在红灯前停住了。车窗摇下来,只见一位阿克隆公立学校的高级官员愤怒地对他大叫:“听说你是给圣文森特圣玛丽拉皮条的。”德鲁教练尽量保持冷静地向他解释儿子去圣文森特圣玛丽是他自己的决定,他本人应该像其他父亲一样尊重孩子的选择。可是这位官员的这番话深深刺痛了德鲁教练,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在阿克隆有许多黑人都是这么想的:德鲁乔伊斯利用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父亲形象,教唆孩子们投奔圣文森特圣玛丽。其实是我们自己决定好了要去同一所高中继续追逐心中的梦想,但是大伙儿根本听不进去。德鲁教练心里很难过,还因为自己为“流星”所做的一切到头来却换来这样的恶评。“流星”刚刚成立时默默无闻,而现在则拥有不同年龄段的八支球队。队中的球员大多都是非洲裔,连四年级的小队员都有去各地旅行打篮球的机会。“为黑人社区做了这么多事,那个人却这么指责我,实在让人伤心。”德鲁教练事后说道。虽然他只听到过这么一次赤裸裸的咒骂,但当他走过其他人身边时,也能看到他们那种异样的表情,感觉到他们在交头接耳。李考顿与德鲁遭遇相似,他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也一直致力于阿克隆青少年体育中心的工作,帮助过很多非洲裔美国人。当他也来到戴姆伯罗特手下担任助理教练之后,人们对他的敌意也是日渐加深。多年的朋友反目成仇,对他恨之入骨。但布彻特尔高中的那些人提起此事,却丝毫没有歉疚之感。有一名这所学校的教练一看到李和锡安父子,就要问他们:你们什么时候回归黑人社区?“李考顿后来回想起来,说当时人们对他的愤怒和仇恨来自于”整个黑人社区,朋友们,当年的同窗,甚至是一起打球的队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大家把他和他的儿子叫做”叛徒“,明明是布彻特尔做得不对,没有给小德鲁合适的机会,但谁都对此不感兴趣。据李考顿回忆,大家情绪激动,想法却很简单:你们是黑人,就应该去布彻特尔。”还有人警告李,要他离圣文森特圣玛丽和整个白人社区远点:“圣文森特圣玛丽不会保护你,白人也不会保护你。”有一个布彻特尔的教练把锡安叫去,跟他说了同样的话:“你在那儿是跟白人在一起,你得回黑人区,我们会好好待你的。”或许是在锡安九年级后的那个夏天,敌意和仇视达到了顶点。当时他在克利夫兰打AAU锦标赛,比赛休息时有个人问他:“你是来自圣文森特圣玛丽的吧?你是锡安考顿。”“是的。”锡安回答道,这个人马上攻击说,“你们全他妈的都是叛徒,你们那个教练有恋童癖。”“我们全家都被排斥在阿克隆黑人社区以外,”李考顿说,“我们被赶出去了。”对我们四个人来说,转到一家白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校所带来的挑战实在太多了。一夜之间大家突然要注意着装规定了。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规矩需要遵守——准时,不得在走廊上游荡,在学校要穿长袖衬衫遮住文身,打篮球时要戴着看上去像粗制滥造的医用绷带的白色臂章,而且还总是往下掉。小德鲁第一次提到圣文森特圣玛丽的时候,我对它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学校地址在哪儿,也不知道这是一所天主教学校。我对学业没什么感觉,我们到那里就是为了在一块儿打篮球的。之前我不知道圣文森特圣玛丽有这么多白人学生,以前从来没有上过白人学校,从来没有和白人一起待过,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和他们相处,我不知道说什么,所以只好等到12月份篮球赛季开始,才能让大家知道我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开始高中生活其实让人心里挺有压力的,谁都是这样,因为每个人看上去都更加精明,个头也更大。我倒不是害怕,只是学会了自我保护。这里没有公开的种族歧视,可是我有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好像自己是在和别人不同的轨道中运转。我平常和篮球队的老资格队长马弗里克卡特聊天,他比我大三岁,不过我五岁时就认识他了,因为我妈妈的一个朋友和马弗里克的父母走得很近,所以我去参加过他的生日派对。当然,小德鲁、锡安和威利也是我聊天的对象。还有球队里其他几个白人球员,比如查德姆拉兹和约翰泰勒。但我是不会和篮球队以外的人说话的,就这么简单。小德鲁和我的感觉大体差不多,他和我们三个,还有其他篮球队的队员说话,也就是这样。其实篮球队以外的同学也不和他聊天,他以前倒是在不分种族的学校上过学,但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去上宗教课,他看到的都是“一帮白人孩子”。学校里每年都有几次派学生去参加领圣餐的仪式,作为新教徒,小德鲁对这些天主教的礼数并不清楚,该跪着的时候他却坐着,从来没有真正地融入圣餐仪式。这件事让他感到更加彷徨不定,与周遭格格不入,直到二年级期末他才开始比较自然地和篮球队以外的同学交流。而在这之前,大家背后都称他:那个八竿子打不出个闷屁的家伙“。同学们都说小德鲁自命不凡,冷漠清高。可是我知道其实当他和陌生人在一起时,只是内心很害羞而已。再加上一直很难适应圣文森特圣玛丽的气氛,就让他成了这个样子。锡安呢,总是觉得所有人都针对他,动不动就那种剑拔弩张的样子。由于他块头很大,所以别人都不敢惹他。他也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都瞪着眼瞧他。但这是毫无疑问的事,那么大的块头走到哪里,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转过头看他。威利并不像我们几个那样对于文化分歧的反应如此强烈。对他来说,离开芝加哥来到阿克隆和他哥哥住在一起,到这儿来上学,一系列变化给他带来的冲击比这些大得多。他四年级和五年级时上的就是白人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所以他才不会让种族肤色的问题影响自己。他倒是担心自己脑子不好使,特别是英语成绩不过关。最终他被归类为有学习障碍的那一类学生,所以只好花更多时间找老师、应付考试。就算这样,他还是害怕自己学习落后,就没资格玩体育了。要是他不能打篮球,就不想继续待在圣文森特圣玛丽了。这倒是真的,不过对他来说,还是要有一段适应期。在第一学期刚开始的时候,路上有个老师拦住他,让他把鞋带系好,威利可不想惹麻烦。可接下来脸上的汗毛又偏偏给他惹了麻烦。在这里,脸上是不允许有汗毛的,威利总是被逮到,只好悻悻然地到校长办公室拿起电动剃须刀,去卫生间把汗毛剃掉。这么好的开涮机会,我们三个怎么能错过?我们总是嘲笑他说,索性把眉毛也剃掉,一了百了。要说小德鲁,本来他要是用功的话,功课肯定会很好。可是和我们三个人一样,他到圣文森特圣玛丽就是来打球的。所以他基本保持着刚过平均分的成绩,过关即可。他的两个姐姐都是优等生,可小德鲁却把读书看作是一桩倒霉的苦差事,而且不得不做。锡安不想让别人认为他很聪明,而且日子一长,他成了我们中间违反校规校纪最频繁的一个。刚到圣文森特圣玛丽的时候,我在成绩上落后大家两级。不过学习对我而言从来就不是一件难事。事实上,我真的喜欢做功课。我属于那种在要交作业时如果交不出来就会很难受的学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愧疚心理,或者只是怕被老师单独拎出来。反正要是老师问我功课有没有做好,我绝不会心安理得地说”没做“,这我可做不到。作为学长,马弗里克也会给我们一些指点。他告诉我哪些老师能够理解我们到这里是为了打篮球的初衷,又有哪些老师觉得对我们特别关照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而且喜欢对此大做文章。他还帮助我学会判断同学们的态度,没过多久我就掌握了这个小窍门。有些人出于对篮球比赛胜利的渴望,很欢迎我们的到来,有些人则不然,对我们的态度是:“他妈的这帮家伙到我们这儿来干什么?”德鲁教练帮我出了一些简单而又有效的点子:要适应这里的环境,我所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就像我希望别人尊重我一样。还有一件事让我们在这儿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有几个圣文森特圣玛丽高中的高层人物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希望我们来到这里。他们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天主教青年组织的体育机构,他们本来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到圣文森特圣玛丽来打篮球。但是现在我们来了,或许他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学校董事会的一名成员就曾公开表示过她对我们的看法:她把我们看成是一群冒名顶替的学生,根本就不属于一个以学术修养为根基的学校。圣文森特圣玛丽是个社会经济混合体,学生中有的出身富贵,有的来自寒门,也不乏中产阶级,悠久的历史是它引以为傲的资本。该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即1896年圣玛丽高中创建之时。后来在1903年,圣文森特高中也宣告成立。1972年两校合并,自那时起,已经有接近5000名毕业生从这里起步。学校开设了很多高层次的实习课程和优等生课程,还有一个受到高度评价的美术课程。该校校训严明:以福音精神为指针,致力于培养有领导才能和服务精神之全面人才;教育之本,在于开导思想,强健身体,陶冶心灵,启迪灵魂。“不管有多难受,我们还是遵守着这里的着装规定——穿束皮带的宽松裤,衬衫必须要有领子,但不能有品牌名称或商标,要穿鞋,脸上的汗毛要剃干净,不扎辫子,不戴耳环,不能露文身,鬓角只能齐耳——一个来自贫民区的孩子却要打扮得像个大学预科生一样中规中矩。上面所说的那些衣服我都没有,所以只好出去买,那情景就好像又回到了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学校希望我们学业能跟上,而且要遵守校规。我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渐渐融入了这个当初异常陌生的世界。当然一路走来,我们也不可能做得尽善尽美,无可指责。锡安、威利和我要先打一年的橄榄球,这有助于向高中篮球的过渡。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得不去和别的学生交往,而我们也不像从前那样拘谨了,会到处走走,看看学校三层楼的布局,哪门课程在哪个教室授课——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和宗教课。学校各项设施的颜色搭配也让人有眼前一亮的舒适感,走廊上铺的地毯是绿色的,墙上一溜的存物箱也是绿色的,与校园颜色十分协调,我们在楼梯上跑上跑下,楼梯的墙上是两幅壁画——一幅上面是个小妖怪,看上去有点像亚伯拉罕林肯,还有一幅画的是一个古典凯尔特式十字架,下面写着精神、传统、光荣、骄傲等字样。我们发现学习资源中心地方很大——课桌上都配备了电脑,让人觉得私密而又不乏温暖。我们还在二楼走廊上找到了一个经常可以去的地方,我们称它为”那个地方“。就成绩而言,我们已经开始赶上大家,而且通过更衣室了解到了篮球在圣文森特圣玛丽的地位。更衣室里一排绿色储物箱很是窄小,我们的鞋子都放不进去。倒是那个外面有玻璃的橱子却很宽敞,我们经过时看到里面放着几座熠熠发光的橄榄球奖杯。那是学校四次获得州冠军的纪念,那光芒就像阳光般温暖。我们就这么过着。接下来,第一次篮球训练开始了。10、迷茫的校园生活(2)由于有了在犹太社区中心打球的经历,我觉得在圣文森特圣玛丽高中戴姆伯罗特教练麾下打球肯定顺风顺水,能遇到这么好的教练,真是我的幸运。我想一切都会渐入佳境。但是曾经每周六晚在犹太社区中心教我们打球的那个严格而又耐心的教练,现在却变得很疯狂。他训练时那种一丝不苟的劲头,绝不亚于他当年执教NCAA一级联赛球队时的程度,可见当年的雄心依旧在他体内燃烧不止。他向大家明确表示,我们的训练必须按照大学球队的标准,我们的目标是胜利,而且要赢得风风光光。他告诉我们别把他说的话当成对我们的个人意见,他只想让我们取得进步,所以在场上他总是扯着嗓子命令我们,乱骂一气。要是谁的家长不巧在场看训练,他会叫骂得更凶,因为他要让家长明白,谁在他都不怕。队里的明星人物是马弗里克卡特,一个身高6英尺4英寸(1.93米)的前锋。他天生具有领导才能,球打得又好。我知道他会像老大哥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可是戴姆伯罗特教练却还是老样子,一点儿也没改变。当时有个记者把小德鲁、锡安、威利和我称为”神奇四侠“,因为1992年五名密歇根大学新生打进NCAA锦标赛决赛时,他们也得到了一个类似的绰号。我看得出来,戴姆伯罗特教练很讨厌这个绰号,因为听上去会让人觉得我们很狂妄。不过他也知道,上赛季征战的骨干球员只有很少的几位又回到队中,因此尽管我们只是一年级菜鸟,对球队的贡献却不容小觑。可是他对我十分严格,近乎无情。他认为我可以达到完美状态,而且不能容忍任何失误。他的眼睛无所不在,球场上什么事都别想逃过他的视线。训练时,他会看着球员运球,你一定会想他的注意力准是集中在球上。可一旦你跑错了位,他就马上盯上你了。他公开批评我的打球方式,说得一钱不值,还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没有一点实质内容,只不过是自我沉迷的花拳绣腿而已。还有我打球不防守,我自私,我明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但就是不好好练等等。当时我觉得戴姆伯罗特就是讨厌我,觉得我是个喜欢卖弄的黑人穷小子,根本不适合团队。可是我现在体会到他的一片苦心,尽管当时他那样对我,我却因此受益匪浅。其实也不是我运气好,是命运让我遇到了一位曾执教过NCAA一级联赛的前大学球队教练,而且他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弟子一路进入NBA打球。虽然我当时刚刚开始在高中打球,但经验告诉他,这小子有戏——如果我学会尊重这项运动,并带着战士般的信念去打球的话。后来他说道:“当时我对勒布朗可真狠,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为他好,我有很强烈的预感,他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但是我当时根本不明白。至少在第一天的训练中没明白。他是个讨厌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词汇可以形容。两个小时之内他一刻不停地嘶喊着,嘴里净是那些你永远也不可能对自己孩子说的话:“见鬼,你们以为自己是谁?你们这帮菜鸟!你们这么打真让人讨厌,冲上去啊!回防啊!给我滚下场!”整整一天的训练之后,队里快要暴动了。我还记得,小德鲁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戴姆伯罗特,那样子像是要和他大干一架。不过他和谁干架都占不了上风的。我和小德鲁想法一样,准备训练后在停车场给他来个突然袭击。而锡安自从打了一个赛季的橄榄球后,到现在一直都是肾上腺素分泌旺盛。他情绪如此激动,好像随时都要把戴姆伯罗特的脑袋扭下来。威利表面上还是那样,他平常为人比较成熟,看待事物不偏不倚。你要知道,有时候随着情况变化,人们会表现出和你想象中不一样的一面,你得学会接受这种改变。虽然威利不像我们表现得那样明显,可当时他脸上的表情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就好像他试图接受一切,可是内心却在燃烧着怒火,因为他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清楚正发生着什么:戴姆伯罗特精神错乱了。顿时,布彻特尔在我们心中变得那样美好。大家都很沮丧,觉得选择圣文森特圣玛丽,实在是大错特错。可是我们到底还年轻。是的,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满以为对于篮球无所不知,可事实上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德鲁是个好教练,但他第一个站出来承认自己没有戴姆伯罗特那样有丰富的带队经验,从没有执教过大学一级联赛球队。我们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按照大学球队训练标准考验并鞭策我们的教练。可这样的教练对于球员潜质的洞察力,比我们本人都要犀利得多。在训练中,他总是声嘶力竭,无法平静。要是你在左侧用右手上篮,他会劈头盖脸地骂你为什么不用左手,“他妈的什么玩意儿,”每次他不满意我们的表现时就会这样奚落我们,“他妈的到底怎么回事?”他还会嘘我们,要么就说:“你去死吧!”或者“真恶心!”当锡安被他说成是胆小鬼的时候,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在训练中激励他的斗志,而且是要让他在比赛中全身热血沸腾。对小德鲁他倒是比较有耐心。在这一年的训练中,小德鲁一反常态地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关注、观察、倾听,却不置一词,不问是非。一般打比赛的时候,戴姆伯罗特不会干扰我们。他会将矛头和怒火对准裁判,总是把他们骂得狗血喷头。我真是为那些裁判们叫屈,因为我最了解戴姆伯罗特朝你发火是什么滋味。11、迷茫的校园生活(3)有马弗里克卡特领头,有我这个菜鸟首发,还有板凳席上的锡安、小德鲁和威利,我们用激情的火花点燃了球场上美妙的焰火。我们齐心协力,很快就拧成了一股绳,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打比赛甚至要比训练还要来得轻松。第一场比赛我们就以76∶40击败了库雅霍加瀑布队(我的第一场高中联赛就留下了15分8个篮板的技术统计)。但这还不够,克利夫兰中央天主教高中、加菲尔德高中、克利夫兰圣本笃修会高中、底特律雷德福德高中、坦普尔基督教高中、马普顿高中都一一栽倒在我们脚下,突然之间,我们取得了7胜0负的骄人战绩。接下来我们的对手是当时6战全胜的中豪尔高中,这是阿克隆的一所公立学校。这场比赛和对阵其他阿克隆地区的公立学校一样,都是一场战役,谁让我们当初决定加入圣文森特圣玛丽呢?我们明明是在家门口主场作战,但感觉却像是在打客场。马弗里克卡特说得一点没错:“除了我们的铁杆球迷,这个城市的每个人都是来看我们输球的。”开局我们以7∶3领先,不过之后马弗里克连得10分,帮助球队在第一节结束时以24∶18占据上风。中场时我们又将比分优势扩大到43∶30。下半时开始我们打得不好,让对方将分差缩小,43∶36。不过戴姆伯罗****上请求20秒暂停,用他特有的方式(即大喊大叫)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打得更好,必须死死看住对方,不让他们有连续进攻得分的机会。我们照着他的吩咐去做了,最终以22分的优势(78∶56)赢得了比赛。马弗里克个人独得27分,我得到21分,抢到6个篮板。可是场上最让人啧啧称奇的却是个子矮小,穿着松松垮垮、遮住膝盖的运动裤的小德鲁(一位《阿克隆灯塔报》的记者说,那看上去就像是一条宽松裤)。他拿到了3个篮板、1次助攻和1次抢断。12、罗密欧啊罗密欧(1)一支球队由五名球员组成,显然,不是四名,但是“神奇四侠”就只有四个人。就像自行车的链条,我们还需要一个环才能让它连成一个圈。很快,那个环来了,那是一个二年级的转学生,名叫罗密欧特拉维斯。我是球队里唯一认识罗密欧的人,因为我们曾经就读于一所初中。每当罗密欧有战斗欲的时候,他就是球场上的野兽。他身高6英尺6英寸(1.98米),要内线单打有内线单打,要防守封盖有防守封盖,简直是锡安的一个完美互补。至少,他看起来是完美的,可我忘记了我小时候是怎么被自行车链条折磨的。自行车链条有一个特点,当每一环都紧扣在一起、没有任何故障时,它可以一直顺利地转下去;但是只要有一环脱离了齿轮,整个链条就会掉下来,然后你就哪儿也去不了。罗密欧可能是我们所缺少的那一环,但他也可能是脱离齿轮的那一环。罗密欧在中豪尔高中的高一球季根本就是灾难。他说之前和他关系很好的教练离开了学校,然后他对某个老师说的一句玩笑话被当作了恐吓,再然后就是校长让他最好不要再回学校了。骑虎难下的罗密欧只好寻找另外一所学校,所以我开始鼓动他加入圣文森特,并且让“神奇四侠”里的其他成员也去欢迎他加入。好吧,他们的态度勉强算是“欢迎”吧。因为我们之间关系很紧密,也许有点太紧密了,有点宗教团体的那种感觉,我们对彼此都非常了解。“他来到一个新的团队,在这里他谁也不认识。”威利后来分析说,所以他必须得为自己考虑。这就是他加入球队时的心态,管好自己的事。他还没有融入我们这个团队。“以上这些原因再加上罗密欧自身的性格(一个自以为是、不信任别人、不喜欢分享的家伙),让他觉得我们”神奇四侠“总是像那些喜欢在背后嚼舌头的小女生一样嘲笑他。而且,在他来圣文森特之前,他们之间就有芥蒂。他不喜欢小德鲁,因为他认为在初中一场比赛里,小德鲁抓伤他眼睛那回根本就是故意的;他也不喜欢锡安,他认为锡安就像是小德鲁的保镖一样,是个恃强凌弱的恶霸。在加盟圣文森特前夕,罗密欧同锡安和小德鲁一起打了一场夏季联赛的比赛。我当时没有到场,但是也对情况有所了解。锡安打得很放松,他打控卫,在外线投三分,给要到位置的小德鲁喂球。他们赢得轻而易举,但这却惹毛了罗密欧。“伙计,你又有什么问题啊,”锡安问道,你总是有问题。““你只是在外面投篮。”“这只是夏季联赛,无关紧要,而且我们还赢了30分。”“我不管,你应该给我传球。”“我已经受够你了。我真想揍你,走,有问题出去解决。”“不。”“走吧,咱们现在就出去练练。”“我不会来你们这儿的,我要转学,回我原来的学校。”“赶紧滚吧,我们根本不需要你。”在威利面前,罗密欧的态度很快软化了下来。但即使是他们,也还是发生了“谁在一场初中比赛里表现更好”之类的争执。他们还因为一个女生闹矛盾。从一开始,他们的相处就很困难。就像罗密欧后来说的:“我不想在那儿待着,而且他们也不想让我在那儿。”罗密欧不会跟人相处的很大原因在于他的成长过程。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他和他的三个兄弟姐妹一起,由母亲卡洛琳抚养长大。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他们家住在伊丽莎白公园的贫民定居点。我曾经也住在那里,所以我了解那里的环境有多危险。如果孩子们出去玩,卡洛琳就会跟在他们后面,确保孩子们远离毒品和枪击。后来,他们举家搬到了旧金山,一年之后,他们又回到了阿克隆,接着又搬到坎顿住了两年,然后又回到阿克隆。卡洛琳的姐姐也多次搬到她家,这就让她们一共要照顾六个孩子。罗密欧当时还小,他们全家居无定所,只能住在他们负担得起的地方。(我也知道这样是什么感受。)比如库雅霍加街上的一栋厨房没灯、地板淹水的破房子;又比如在治安出了名混乱的雷克街上那所管道经常不通的小屋。他们也住过阿克隆东部的一个http://公寓,那里环境非常复杂,并不只是打打架而已。常有小黑帮为了争夺地盘而发生械斗。那时候罗密欧还很小,不过比他大五岁的大姐拉琪莎无所畏惧,经常卷入打斗,但这也为小罗密欧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保护。他们一家还在阿克隆东部阿灵顿大街的公寓落过脚。那所公寓位于阿灵顿大街边的小巷子里,狭小而拥挤,被罗密欧称作“小地狱”。为了养家糊口,卡洛琳到处找工作。她换了很多职业:百货公司和超市的收银员、肥皂厂的流水线工、加油站的管理员等等。她还得依靠救济金,因为即使她工作再努力,所挣的钱也根本不够用。她不得不去排队领取食品救济券。罗密欧对食物的回忆曾经是那么恐怖,因为他不得不跟他大姐去杂货店,一个人负责偷意大利面酱和面条,另一个人负责肉和玉米面包。有时,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一天三顿都吃的是热狗,热狗加米饭是早餐,热狗加豆子是午餐,然后晚餐就只吃热狗。家里有时也会有其他主食,比如炸鸡或者汉堡,不过罗密欧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非常渴望能吃点别的。年龄最大的拉琪莎就常常去杂货店偷回不同的东西,比如意大利面、牛排或者烤宽面条等等,让大家换换口味。和我一样,罗密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换了很多学校。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小德鲁、锡安和威利,他们就是我的身体和灵魂,不管多么艰难的时候,他们都跟我在一起。但是罗密欧没有找到任何人,在他眼中,维持友谊是一件愚蠢的事。“今天你可以是我的朋友,但是明天你就可能弃我而去。”他如是说。大约在罗密欧十二三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你从中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对人没有信任感。那是夏季的一天,他记得他爸爸打电话说要来看他。朋友们叫罗密欧去打球,或者出去玩玩,但是他都回绝了,因为他爸爸要来看他。他很少能见到爸爸。他妈妈提醒他不要抱太大希望,她让他不要再等了。不过,罗密欧还是觉得爸爸会来,他等了整整一天,一直等到晚上9点,他终于放弃了。在年幼时,罗密欧就学会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他叔叔教他,你什么都只能靠自己。“罗密欧小学的时候就把这个宗旨铭记在心,比如一美元买四个果冻,然后以五十美分一个的单价卖出去,赚取小利。他不在乎别人把他看成是心里只有钱的混混,还是经济头脑不错的孩子。他很早就和我们说清楚,他不会和我们有什么牵扯的。他在圣文森特已经认识了另外一个同学,他认为这样的友谊对他来说就足够了。我们”神奇四侠“之间有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会分享多滋乐糖、星霸水果糖、披萨和饮料。不过他从来不会加入我们,因为在他看来,傻瓜才那么做。13、罗密欧啊罗密欧(2)他的母亲卡洛琳认为她可能是导致孩子变得如此自私的原因。随着其他年龄比较大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卡洛琳开始越来越多地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说在晚上出去约会或者泡吧。她为丢下罗密欧一个人在家而感到内疚,她知道她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她开始给孩子买礼物,以减少自己内心的负疚感。”我只是送他一些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位置。“她后来说。罗密欧一直把这些东西保护得很好,拒绝与其他人分享。”他可能觉得那是他仅剩的东西了,所以他只是不想失去那些东西。“卡洛琳说,于是他逐渐地自私起来。”他成了一个喜欢发怒的孩子,他的父亲让他失望,母亲长年不在身边也让他感到失望,就像拉琪莎说的,他没人管没人问。“他在公立高中的时候,从来没有带一本书回家,迟到的天数达到50多天。这让他转到私立天主教高中的过程非常艰难,因为突然之间,似乎所有人都想当然地认为他要学习了。科学小制作,作练习之前从3点到5点的课堂辅导(用罗密欧的话说,”那些臭狗屎“)。事实上,只要罗密欧愿意,他还是可以很迷人的。在中豪尔的时候,他为了不挂科,可以很早就到学校,装出一副可怜样,搂住女教师,跟她嘘寒问暖。但是在圣文森特,罗密欧说:这里根本不管用,我都懒得试。”其实罗密欧很聪明,他可以轻易地胜任圣文森特的课业要求。就像他母亲说的那样:只要他肯用心。“但他就是不用心,经常逃学。直到某一天他被警告说,有可能被留校察看。用他母亲的话说就是,如果不好好上课,就没有球打”。这样,罗密欧才回到了学校,也没有额外努力,就是60分万岁。还有学校的着装令,他喜欢穿球鞋、牛仔裤和T恤。起初,他每天都恳求他的母亲让他回到公立学校。因为要兼顾功课和篮球,罗密欧每天早上7点离开家,直到晚上8:30甚至9点才回家(德鲁教练有时候在早上6点就来接他到学校进行晨练)。圣文森特的篮球训练要求跟他以前接受的训练截然不同,他甚至没能坚持完第一堂训练课。但是他妈妈对他有绝不放弃的要求:面临挑战的时候,不管有多难受,绝对不能放弃,在圣文森特,这条要求显然也适用。因此,尽管他不停地抱怨,他还是留了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2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3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