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做那么多,要是全部能卖出去,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剩下了,那不就麻烦啦。盈亏变化情况如何呢?”夫妇二人于是进行了以下测算。1天做200份,并且200份也全卖出去,那么1天的获利的计算如下表:销售额100000元(500元×200份)制造成本29200元(146元×2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61200元(153万元÷25天)利润9600元“那么,做300份并且全部卖出又会怎样呢?”“其结果会如下。”销售额150000元(500元×300份)制造成本41700元[(29元+110元)×3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61200元(153万元÷25天)利润47100元“哇,有这么多啊!”小百合大叫道。“要是第二天能卖出去,就不会有问题!”销售额100000元(500元×200份)制造成本41700元[(29元+110元)]×3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61200元(153万元÷25天)利润-2900元“这可不行,都赤字了。”“等一等,汤料、酱油、小菜等材料费110元,只有卖出去的200份才有这些费用。那结果就是这样的。”销售额100000元(500元×200份)制造成本27800元[(29元+110元)×200份]2900元(29元×1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61200元(153万元÷25天)利润8100元“要是这么算的话,就不是库存了吧。剩下的100份面的制造成本也作为费用被扣除了,所以没卖出的部分可以当废弃处理。”“是啊。究竟没卖出去的这部分该怎么算呀?你再去问问沢村先生。”“知道啦。”第二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山本去请教了沢村先生。“……就这么回事,这种情况该怎么考虑啊?”“要说面的话,倒是应该考虑准备多少份才合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就是会计上所说的销售成本,不考虑肯定是绝对不行的。”如果生产了300份,只卖出200份的话,那么每天的利润将会是多少?销售额元销售成本元每天的固定费用元利润元销售额为500元×2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没有变,仍然是153万元÷25天。因为生产了300份,所以每份面的制造费用是29元,材料费则是110元。销售额100000元(500元×200份)销售成本27800元[(29元+110元)×2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61200元(153万元÷25天)利润11000元山本感到很惊讶。这增加的1400元是从哪儿来的呢?生产的数量不同而销售量相同时,为什么最终实现的利润会不一样呢?这与产生的100份库存有关。这部分库存所起的作用有些不可思议。请参看下面的图示。图的左边部分显示,本来可生产面300份,花去制造成本共计8700元,这其中的固定费用4200元,不管是生产200份还是300份,其总额都不会发生变化。如果生产200份,同时200份全部实现销售的话,制造成本就等于销售成本,固定费用4200元全部都计入了销售成本。但如果生产300份而只卖出200份,剩下的100份成为库存的话,那么制造成本将分为销售成本与库存成本两部分。销售成本在计算利润时需要考虑,而库存成本则与利润的计算无关。销售成本作为费用从销售收入中减去,但是包含在库存里的1400元固定费用就被隐藏起来了。正因如此,在计算利润的时候,由于增加产品生产的数量使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费用被摊薄,所以即使销售额相同,也会出现因成本下降而利润增加的现象。做拉面用的面的确存放时间不宜太长,如果是可以长期存放的产品,那应该怎么办呢?堆积在仓库里的库存,在计算利润时却被隐藏起来了。这一点生活上的感觉与会计上的考虑方法存在分歧。不过请记住,即便是被隐藏的部分,实际上在购买原材料、支付人工工资时都必须付出货币资金。存货也得花钱《会计拉面》机械工业出版社作者:伊藤洋账面利润与实际利润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实现对外销售,是怎么回事啊?“也就是说,生产物品也好,采购物资也罢,都需要支付资金。所有这一切不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对外销售而进行的吗?因此,这也就是把资金换成了存货,存货也是钱啊。”“对啊。所谓商品销售,就是指将生产或者外购的物资销售出去,进而取得货币收入。再进一步讲,做生意就是支付货币资金取得所购物品,然后再销售出去,获得超出最初支付金额的货币收入,从而赚取利润呗。”“如果生产的商品没有卖出去,就需要处理掉,不能再用于销售。这时为生产商品所支付的货币就是损失。但在被处理前,也只是货币转换成商品形成库存而已,没有销售出去,也就转化不成货币资金。”如果这100份面因过了保质期而被废弃,那实际利润是多少呢?这种情况下的实际润究竟是多少呢?销售额 100000元(500元×200份)销售成本(已销售商品的制造成本) 27800元[(29元+110元)×200份]每天的固定费用 61200元(153万元÷25天)因废弃而造成的损失元利润元废弃造成的损失为2900元(29元×100份)。因此,利润为8100元。与山本夫妇最初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制做200份并且全部实现销售时,利润有9600元。上面的计算结果则减少了1500元,这减少的1500元利润究竟又是什么啊?第55页图的右下角部分如下:这部分库存被废弃时,这个图又会变成下图的样子。生产200份时,单位制造成本为36元,300份时则是29元。尽管以29元单位制造成本生产出来的面中有100份形成了库存,但它们随之又被废弃了。因此就会出现2900元(29元×100份)的损失,利润也就变成了8100元。“无论是生产200份卖出200份,还是生产300份卖出200份,同时废弃剩余的100份,在计算利润时扣除的固定费用的金额都相同(4200元)。不管是200份还是300份,固定费用都保持不变。因此导致利润减少的只有浪费的变动费用,即所支付的货币资金成了名符其实的损失。”通过学习本章,我们希望大家掌握“存货是用钱换来的,所以存货也是钱”的道理。如果将存货废弃的话,不只是这部分存货没了,货币资金同样也失去了,这就是损失。让我们再设想存货不是像面条这样的生鲜食品,而是耐用消费品之类的可以长期放置的商品,这样的存货如果不废弃行不行?大批量生产,大幅度增加库存量,从而增加账面利润是否可行?这种情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库存的增加意味着以下两层含义:① 商品的增加;② 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或者货币资金的使用)。商品的增加导致占用仓库的空间。如果仓库不够用,就得租借仓库,而租借又需要花钱。所以,库存商品的增加意味着采购资金的占用和持有成本(需要动用现金开支)的上升。由于库存的增加需要支出大量现金,而且也反映了商品的销路不畅,所以货币资金不能回流,只是堆积的商品越来越多而已。如此下去,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少,购买货物的现金支付能力越来越差,甚至连正常的原材料采购都可能无法保证。人工费用等固定费用的开支相应地会出现紧张局面。另外,放置的库存商品越来越旧,必须打折才能销售出去。最后如果卖不出去的话,生产这些存货时消耗的变动费用(原材料等)将因此而成为损失。如果库存增加的同时又增加了银行借款,那么占用的资金同时还需要支付利息,并且若借款不能按时偿还的话,公司将会被迫破产。这么说来,尽管库存理解起来并不难,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把握其全部内涵。好像企业生产得越多,工厂就越景气。其实,固定费用都被隐藏到库存里面去了,在计算利润时,因为费用少计而容易使人产生企业在不断赚钱的错觉。其实相反,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导致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吃紧,最终可能使企业蒙受严重的损失。至此,我们应该知道库存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