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科-67

候入浴对婴儿最适宜。如果不是大风天气或气温急剧下降,应尽量多带婴儿去室外接触新鲜的空气,以锻炼婴儿的肌肤和气管。可是,如果父母在家抽烟,就会使得婴儿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成为做无用功。此外,还应经常用吸尘器除掉灰尘,保持房间空气洁净。寒冷的夜里,有人将屋里充满热蒸气,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不必特意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应把婴儿的锻炼作为重点。158.高热3 个月左右的婴儿很少出现高热。如果在38℃以上,一般就不属于小儿科范围的疾病了,如中耳炎。至今为止夜里睡觉从不哭闹的婴儿突然在某1 天夜里开始哭闹不止,睡不好觉时,首先应想到中耳炎的可能性。次日清晨如看到某一侧的耳孔湿润,就可断定是鼓膜破了(婴儿的鼓膜即使破了也会很快愈合,不必担心)。然而,由于耳内流出的透明液体很快变干,母亲往往察觉不到婴儿耳朵的变化,从一开始就流出黄绿色脓汁的情况极少见(见595中耳炎)。中耳炎以外最常见的病是颌下淋巴结化脓。得了这种病时,婴儿的右侧或左侧颌下肿得很硬,头部不能转动,用手摸时非常痛,一般体温在38℃左右。如果这时尽快使用抗生素,不用切除就可治愈。但多半由于肿块很快化脓,不得不进行手术。这种病外科很容易治疗,不必担心。肛门周围长出的“疖子”变硬发红时婴儿也会发热。当看到婴儿大便时痛得直哭,就可断定是这种情况,这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对母亲来说,婴儿一发热就掀开尿布查看肛门似乎有点牵强。关于幼儿急疹在后面有详细论述(见226 幼儿急疹)。此病一般7 个月以后的婴儿多发,也有3~4 个月婴儿发病的。但这个月龄的婴儿发病时,发热不会超过3 天,有的1 天就退热,而疹子通常是在退热以后才向全身蔓延。这种疹子很像麻疹,在炎热季节,很容易把疹子当作痱子。不过,即使是疹子也能自愈,所以把他看作痱子也无妨。病毒性脑膜炎引起发热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可以从意识不清、痉挛等症状进行判断(与细菌性脑膜炎不同,不会致死)。炎热的夏季(7 月中旬至8 月中旬),4 个月以后的婴儿患暑热症(见177 暑热症)的较多,3 个月的婴儿也时有发牛。这种病从发热的“类型’,大致可以推断出来。婴儿的症状只是高热,而且高达38~39 C,从半夜一直持续到次日上午,而到了下午就退下去了。开始的二三天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母亲可能会非常恐慌。但由于婴儿的身体状态很正常,所以可以预料不会是什么大病。高热如果持续4 天,就应给婴儿检查一下尿。如果尿非常浑浊,就可能是膀胱炎。此病极少,一般于夏季发病,且多见于女婴。3~4 个月的婴儿持续高热是极少见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务必请医生彻底查明原因。如果婴儿好像特别痛,哭得厉害,就应让医生仔细查看一下耳朵。159.夜啼习惯性的夜啼虽然在婴儿的每个月龄中都会发生,但有的婴儿早在出生后二三周就开始了。婴儿夜里一哭起来就没完,有的甚至持续一二个小时。哭的时候,面部涨红,非常用力,给人感觉好像什么地方特别痛。大多数婴儿只要抱起来轻轻摇晃两下就会停止啼哭。住在公寓里的家长,往往因为怕婴儿啼哭吵醒邻居,所以婴儿一哭就只好抱起来。可有的婴儿即使抱起来也还是哭个不停。对这样的婴儿,可以等稍大些后(1 个月以后)带他出去坐车兜风,婴儿会出乎意料地马上停止啼哭。当肠道充气而妨碍了肠的通畅时,婴儿会非常难受,这时如果进行灌肠婴儿就会停止哭泣。吃奶很多、体重也比较重的婴儿有时夜里也会啼哭,这种啼哭就不是由饥饿引起的。夜啼是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现象,如果不了解这点,肯定会担心婴儿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解决夜啼的办法有很多,首先父母应坚信夜啼是可以消除的,另外白天散步,喝牛奶时不要吸进气,灌肠如有效(将液体稍微加热)应坚持,夏季枕冰枕(用毛巾包起),冬天避免过热,母乳喂养时母亲停止喝牛奶等,都可以改变夜啼。一般夜啼都是习惯性的。至今没有过夜啼毛病的婴儿,如果在3 个月时突然晚上开始哭个不停,起初父母会非常担心,可因为不发烧,所以可以推断不是中耳炎或淋巴结炎之类的炎症性疾病。夜啼的婴儿体重增加正常,大便也通畅。婴儿出现肠套叠时(见181 肠套叠)也会哭闹厉害,但与一般的夜啼方式有所不同。夜啼时婴儿哭闹是持续性的,而肠套叠是反复性的,每隔5 分钟左右哭一阵儿,而且吐奶。婴儿夜啼的第1 天难免要惊动医生。有的婴儿不是夜间啼哭而是白天哭闹,请参阅“112婴儿突然哭闹时”。160.出眼眵出生3 个月左右的婴儿,有的早晨起床时眼角会出眼眵,或者眼泪汪汪的。仔细一看便可发现,下眼睑的睫毛倒向眼内侧,触到了眼球。这些向里倒的睫毛刺激角膜以后眼睛就流眼泪或出眼眵。其原因是由于婴儿的脸部脂肪丰满而鼓起,使下眼睑向眼内侧倾斜。这种现象多见于婴儿出生后三四个月,因这时婴儿的脸是最胖的。到5 个月以后,婴儿的脸部消瘦下来,眼眵也就自然会消失。因眼睛出眼眵而带婴儿到医院看病时,眼科医生有时会劝其做手术。在这个时期最好还是不要给婴儿做手术,因为手术后婴儿的眼睛要被裹上绷带,不满1 岁的婴儿如果眼睛被蒙超过3 天,视力会明显下降,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婴儿如果不得不蒙上眼睛,最多也不要超过1 天。出现这种情况时,只要把倒向眼睛的刺激角膜的睫毛拔掉即可。这种靠自己能消除的病症,最好还是不要采取手术的方法。当然,出眼眵并不都是由倒睫引起的,也有因“流行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引起的。急性期的症状主要为白眼球充血,有的婴儿因眼眵多,早上起来时上下眼睑粘在一起而睁不开眼。婴儿的“流行性结膜炎”一般是由细菌引起的,点上含有抗生素的眼药,二三次就会痊愈(见557 结膜炎)。将眼泪从眼部输送到鼻子里的泪管如果先天堵塞,婴儿就会出现多泪的症状。90%的多泪婴儿在1 岁之前泪管会自然开通。这样的婴儿虽然容易感染结膜炎(红眼病),但只要及时发现引起结膜炎的细菌,用相应的抗生素就会治愈。161.“佝偻病”提起佝偻病,现在的母亲们大概不会有什么印象,因为这种病现在几乎绝迹,所以母亲们从没有见过婴儿佝偻病的症状。佝偻病是一种由于体内维生素D 缺乏,而使骨骼生长障碍,从而引起骨骼变形的疾病。现在的婴儿一般是不缺少维生素D 的,即使是牛奶喂养的婴儿,因奶粉中强化了维生素D 的成分,所以也不会发生维生素D 不足。早产儿比较容易缺乏维生素D,但现在医院里一般都给早产儿服用复合维生素,并指导母亲回家后不要间断,所以不会像从前那样出现维生素D 严重不足的婴儿。如果给早产婴儿拍骨骼x 光片,3 个月以前还多少可以看出一点佝偻病的迹象,但6 个月时再查,就会发现这种迹象已经自然消失。随着维生素D 缺乏症的消失,我们可以弄清一个事实:从前被认为是佝偻病的“症状”,现在看来也并非都属于佝偻病。消瘦的婴儿双臂向上举起时,可以看到一部分前胸肋骨(肋骨和肋软骨的分界处)像串珠一样凸起。有的婴儿胸廓下方像喇叭一样张开,最下面的肋骨明显向外突出。有的婴儿胸骨下部凹陷呈漏斗状,因此称此为“漏斗胸”。相反,还有的婴儿胸骨中央突起,呈“鸡胸”状。在婴儿健康检查时,有时看起来发育正常的婴儿会被医生诊断为“乒乓头”,很令人吃惊。在婴儿头部右后侧或左后侧(有时是两侧)大概相当于钱币大小的区间上,当用手用力按压时,会像乒乓球一样陷下去,这种现象并非病态,随着婴儿长大可以自然变硬。由于母亲平时从不用力按压婴儿的头部,因此很难发现这个问题,而看病的医生对婴儿检查却是非常认真的。他们发现在4 名婴儿中大概有1 名婴儿是这种情况。虽然以前人们常把上述这些婴儿都诊断为佝偻病,但现在看来,最好还是把它看作是不同的婴儿,在各自的成长历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骨骼形态。可是,在婴儿体检或医院诊察中,医生把发现的“扁平胸”、“漏斗胸”、“鸡胸”及“乒乓头”统称为佝偻病,并指示要给婴儿服用维生素D。对早产儿来讲服用维生素D 是非常必要的,但尽管这样,也不能因婴儿恢复得慢而过量服用。早产儿喂牛奶的情况下,因奶粉中已经加了维生素D 成分,所以作为治疗用维生素D,每天不得超过400 国际单位。这是因为过量服用维生素D 会引起食欲不振、尿频、嗓子严重发干(见631 维生素过剩)等不良反应。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可以说不会发生佝偻病。而出生在北部深秋季节的婴儿,如果只喂似乳,就有发生佝偻病的可能。因晒不到太阳,皮肤没有制造维生索D 的时机,加上母亲的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奶油、蛋黄、多种维生索摄取不足),这种情况下婴儿就易患佝偻病。但由这种原因引发的佝偻病症状比较轻,一般只有通过x 线骨骼拍片才能发现。所以,在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地域出生的婴儿,如果是用母乳喂养,母亲每天应服400~80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含多种维生素的复合制剂或单独的维生素D 剂都可以。让婴儿充分接触室外空气,进行必要的锻炼,是预防佝偻病的有效方法。162.斜视斜视是指左右两眼的视线不能同时落在同一物体上。因为婴儿在3 个月过后才能清楚地注视某一点,所以到了这个时期才能发现婴儿是不是斜视。正常的婴儿有时在睡觉之前有困意的时候也会出现斜视,而平时是正常的。这种正常婴儿的斜视到了4~6 个月时就会消失。斜视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首先是大脑中枢使两眼成像一致的力量较弱;其次是某一侧的眼睛视力差;第三是移动眼球的肌肉出现异常等。4 个月之前有时很难区分真性斜视与正常婴儿的斜视。可是4 个月过后,经常出现斜视的婴儿就应去医院眼科检查。如果一侧眼睛视力不好,经过治疗可以矫正,斜视就能治愈。请参阅"231 斜视”。突然哭闹不安 参阅“112 婴儿突然哭闹时”。集体保育163.保育园的注意事项在保育婴儿的过程中,保育员与母亲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外工作的母亲,由于整天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孩子,总有一种愧疚感,因此,母亲对于保育园无形中就产生一种比其自身育儿标准还要高的“理想育儿”的期待。一旦保育员稍有疏忽,发生一点在老保育员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过失,母亲就会大惊失色,怨声载道。保育员应该体谅母亲的心情,母亲也应该充分理解保育员。最好的办法是召开母保座谈会,请一些曾长期在保育园生活过的孩子的母亲介绍在园时的经验,以便于刚入园的孩子的母亲能够把握育儿中的轻重。另外,通过听取拥有同月龄孩子的母亲倾诉共同的烦恼,保育员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刚入园的第1 个月,保育园给与母亲的印象十分重要,保育员应当注意不要给母亲留下不可信任的不良印象。除了召开母保座谈会,还应当建立家园联系簿。为了便于保育员做记录,在家园联系簿中应设计好睡眠时间、食欲、食量、情绪状态等栏目。在保育园里婴儿受了外伤,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儿轻伤也要认真做好记录,否则,如果被受伤婴儿的母亲发现,就会引起纠纷。尤其是中途更换保育员的话,更应该及时做好记录。婴儿皮肤娇嫩,如果不及时更换尿布,小屁股很容易红肿,所以保育员应该根据每个婴儿的排便规律按时更换尿布。3 个多月的婴儿腿部力量有所增强,他们可以把身上盖着的被子蹬开,甚至有时还把被子从床上蹬到地下,保育员应随时注意把婴儿床的栏门关好。保育员对每个婴儿都应精心呵护,切不可偏心。给婴儿换下来的尿布,如果不在保育园清洗,由家长带回家的活,千万注意不要弄混了。虽然事情不大,但是不要因此失去家长对保育园的信任。如果是公用的尿布,需要在保育园清洗,则应注意一定要晾干。对于那些对尿不湿(纸尿布)无过敏反应的婴儿,虽然使用尿不湿方便些,但是,应当考虑保育园及家长的承受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每个星期定时给婴儿进行1 次体重测量。进行体重测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重量的增长,主要是为了随时监测婴儿吃奶量是否合理,以便及时调整食量。如果是由于在家庭里的喂奶量太大而导致婴儿体重增长过快,保育员就应劝告家长减量喂养。对于那些因孩子吃奶量较小,体重在平均数以下而惴惴不安的家长,保育员可把体重监测记录拿给家长看,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体重按其自身的成长速率在有规律地增长,从而解除不安心理。另外,在家里吃母乳的婴儿,在保育园有时会排泄绿色颗粒状粪便,有的母亲因此产生“绿便神经质”,如果保育员能够及时地把婴儿正常增长的体重监测记录拿给母亲看,母亲的“绿便神经质”便会不治而愈。。保育员应当认识到,婴儿的母亲和自己一样,都是在外辛苦工作的女性。刚做母亲的女性因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经常提心吊胆,惟恐出现差错。保育员作为拥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工作者,有责任给母亲以相应的育儿知识和热心的鼓励。对于婴儿经常出现的一些常见病,保育员应当掌握基本的识别与护理办法,不要动辄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把孩子接去看医生,把一些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完全推卸掉。保育员对于母亲应多一些理解。保育园需要许多专门人员。如管理膳食的营养师,管理健康的保健医和管理庭院的勤杂工。大多数保育园没有配备这些专门人员,所以保育员身兼数职,什么都干。分工作业的保育园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在一些地方也零星存在一些这样的保育园。例如,东京都某区的保育园就是在分工体制下建园的。该保育园定员为100 人,0~1 岁儿童9 名,保育员4人;1~2 岁儿童11 名,保育员4 人;2~3 岁儿童14 名,保育员3 人;3~4 岁儿童20 名,保育员2 人;4~5 岁和5~6 岁儿童均为30 名,保育员各为2 人。保健医和营养师各1 人,厨师3 人,事务员2 人,主任1 人,园长1 人,临时工3 人(每天出勤4 小时)。由于分工较细、人手多,所以,保育员有充裕的时间开展许多活动和进行日常保育。164.婴儿体操生后3 个月,婴儿的胸部肌肉开始发育,身体动作逐渐活跃,在前1 个月的基础上,再增加两节体操。(13).脚部按摩:4~5 次,向上抬起运动4~5 次。,(14).翻身练习:左右各1~2 次。具体做法请参照婴儿体操图。婴儿体操图1. 让婴儿上肢自然伸直,用手掌从手腕向肩部方向抚摩4~5 次,然后再将婴儿的上肢抬起、伸直,以同样方法轻抚4~5 次。另一侧操作相同。2. 握住婴儿踝部,使腿伸直,用手掌从踝部内侧开始向大腿根部方向按摩4~5 次。然后换另一只手握住同一脚踝,对下肢的外侧从踝部至臀部按摩4~5 次。另一侧下肢做法相同。随着月龄的增加,按摩力量可以适当加大。3.用手掌以婴儿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呈圆形轻轻地按摩6~8 次,力量不要太重。这项体操可使婴儿肠蠕动增强、排气通畅,也可以锻炼婴儿的腹部肌肉。4.让婴儿左侧卧位,用拇指和食指由臀部向颈部自下而上沿脊柱两侧对捏12~15 处,此时婴儿会反射性地弯曲身体,使脊柱成弓状。然后将婴儿身体转过来做另一侧,方法一致。这是锻炼背部肌肉的体操。5.用带声响的玩具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这时如将玩具逐渐抬高,婴儿就会将胳膊伸直,抬起头及上身。这项运动要在婴儿出现图(4)的脊柱上反射后才能做。这样,婴儿长大一些,就会抬头看周围了。6.用两手背自婴儿肩向臀的方向从上到下进行按摩,然后再由臀部向肩部按摩。手法轻柔,反复进行4~5 次。这节体操可使背部肌肉强健。7.这节体操要在上5 节体操都能完成后开始做,使婴儿单侧膝关节弯曲,用手掌心握住婴儿的足心向前方推。婴儿会反射性地伸直膝及髋关节。另一侧也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做8~10 次,这样婴儿就能熟练向前爬了。8. 让婴儿仰卧位,握住婴儿的脚,用拇指由足尖向跖趾关节方向揉捏,揉到跖趾关节,再揉两踝周围,这样反复4~5 次。另一侧做法相同。9. 仰卧位,将婴儿膝关节屈曲,用食指按压足心。脚趾会反射性地屈向脚心;然后从脚趾根部开始向脚根部沿着足外侧缘用力刮划。婴儿的足趾将反射性地向足背方向屈曲。这样左右脚各做4~5 次。这种反射有时不只出现1 次。10. 让婴儿两腿并拢,一只手握住婴儿的两脚,轻轻地使腿伸直,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腰部,用手心向上推婴儿足底。这样推拉双腿反复屈伸6~7 次即可。这是为完成抱婴儿时,婴儿能迅速地伸直膝关节这一动作所做的准备工作。11. 用手托起婴儿胸部,使婴儿像在空中爬行一样。在婴儿将头向后仰的同时,握住婴儿的两脚,使腿伸直与脊柱成一直线1~2 次。可以锻炼婴儿颈部及背部肌肉。12. 双手放在婴儿腋下托起婴儿,让婴儿的膝关节略微弯曲地站立。脚底着地时,婴儿就会伸直膝关节欲站立,反复做6~8 次。若是支撑得法,婴儿能站二三秒钟。随着不断地练习,站立的时间会越来越长。13. 将两手掌置于婴儿胸部两侧,呈螺旋状自下而上按摩到腋下4—5 次,然后,再用双手托住婴儿的后背向上抬起3~4 厘米,促使婴儿做深呼吸。反复做4~5 次。14. 屈侧肌肉(屈曲膝关节的大腿后侧肌肉和小腿肌肉)的按摩。一只手握住婴儿脚,另一只手的拇指及其余4 指握住婴儿的小腿,逐渐向上按摩到臀部4~6 次,另一侧相同。15. 翻身的练习。用左手握住婴儿两脚,右手握住婴儿的右手,慢慢地让婴儿翻身。向右侧的翻身动作与此相同。开始做1 次,以后可做两次。16. 伸侧肌肉(伸展膝关节的大腿前侧肌肉)的按摩。将婴儿两腿轻轻分开,以两手拇指及其余4 指握住大腿根部,由膝上方向大腿根部左右同时按摩4~6 次。图(15)和图(16)做完后,再按图(3)和图(8)做4~6 次。17. 将两手掌置于婴儿臀部,沿背柱呈螺旋状向上按摩到肩部4~6 次。在婴儿的头还不能抬起时,不能进行这项按摩。它是锻炼背部肌肉的体操。18. 用手指弹拨脊柱两侧的肌肉。沿脊柱自下而上,两手同时进行,反复做4~6 次。按图(17)、图(18)、图(19)做完后,再用两手掌沿脊柱的两侧,自下而上轻轻地按摩4~5 次。19. 两手4 指并拢,置于婴儿的脊柱两侧,从臀部开始沿脊柱向肩部呈螺旋状向上按摩4~6 次。当婴儿能自由地爬动时,因会觉得痒,往往会躲避而不能完成。20. 一只手握住婴儿一侧膝部,使脚不动,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脚背及脚掌,从脚尖向脚跟方向按摩,反复做4~8 次。另一侧相同。21. 一只手握住婴儿一侧膝部,使脚固定,另一只手食指在足心处轻轻弹扣,反复做4~6 次,另一侧相同。22. 双手握紧婴儿踝部,将小手指卡在婴儿脚跟处,使之像踏步走的样子,左右腿交替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开始慢些,逐渐加快,做6~8 次。然后将两腿并拢伸直,再使大腿伸侧面贴到腹部,反复做6~8 次。23. 两手4 指并拢,呈螺旋状按摩胸部的肌肉。在腋前线处,将手指置于胸廓的侧面,沿肋骨呈螺旋状从外侧向内侧按揉,直至胸骨。从第9 肋按摩到第4 肋,反复进行4~6 次。24. 让婴儿趴着,双手紧紧握住踝关节,慢慢提起,使背部呈弓形弯曲4~6 次。此时婴儿会反射性抬头。这项体操要在趴着头能抬起来时做,头还不能抬起时不做。25. 婴儿自己能进行的屈伸两膝的运动就是我们所说的“蹦”。用两手撑在婴儿两侧腋下,促使婴儿自己蹦6~8 次,有的婴儿会蹦的早些,有的则晚些。支撑婴儿腋部的力量,要根据婴儿的体重来调整,注意不要过小或过大。26. 让婴儿两手分别握住保育员的拇指,先将上肢向两侧扩展伸直,然后再将两手交义放到胸前。保育员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操作,反复6~8 次。27. 保育员把双手拇指放在婴儿腋下,其余4 指放在婴儿的前胸,慢慢将其上身扶起。这时婴儿膝部用力试图站起来,要巧妙地用力,使婴儿首先跪立,然后再逐渐站立起来。当婴儿腿部的力量还很弱时,扶助婴儿的力量可大一些。反复做l~2 次。28. 让婴儿仰卧,保育员双手握住婴儿双腕,大拇指放在婴儿的掌心里,让婴儿握住。先轻轻地将婴儿上身向上拉起,使其成坐姿,然后再轻轻地将婴儿上身向下放倒恢复原状。反复做5~6 次。若婴儿头向后仰时,旁边的人帮助用手托住头。29. 若婴儿能稳稳地坐住了,就在坐位时,紧紧握住孩子的两手,进行握臂运动,左右臂一前一后地摆向前方,再摆回去。开始缓慢,逐渐加快,反复10~15 次。若加上“嘿!嘿!”等拟声语,孩子会非常高兴地做。30. 把很有趣的玩具放在婴儿前方,招呼婴儿说:“来,到这儿来”,婴儿会向前爬来拿玩具,此节体操可进行1 分钟左右。但胖婴儿和不喜欢爬行的婴儿也许不向前爬,因此,不要只做1 次就放弃,要每天反复练习。4 个月到5 个月这个月的婴儿165.从4 个月到5 个月虽然月龄只长了1 个月,婴儿的成长却比上个月明显得多。这个月的婴儿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流露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不顺心时放声大哭,而高兴时经常笑出声来。爱哭的婴儿与老实的婴儿差别越来越大。从这个时期起,婴儿对周围的事物不仅是看,而且对看过的东西也开始有记忆。当然,最开始记住的还是接触最密切的母亲的面孔,一看到母亲就会露出非常高兴的神态。有的婴儿一看到母亲离开自己的身边就开始哭。当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时,会立即转过脸去寻找。打针时哭得厉害的婴儿,从此以后再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大哭大叫。然而,决定婴儿每天生活方式的仍然是睡眠。无论是饮食还是运动,都是由婴儿的睡眠状况来决定的。爱睡觉的婴儿早上8 点醒来后,上午10 点至中午睡1 次觉,下午2~3点又睡一觉,然后在傍晚5~7 点再加一觉,最后在夜里10 点就寝,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8点。吃奶的时间为早晨8 点、中午12 点、下午3 点、晚上7 点和睡前的10 点,洗澡时间在下午4~5 点。这祥,婴儿的活动时间大概只有白天3 个小时和晚上2 个小时了。白天除去上午出外换气的时间,余下的时间很少,因此也就只有1 次喂代乳食品的时间了。吃代乳食品的时间应选在母亲最悠闲,且婴儿非常精神的时候。上午10 点虽然比较好,但如果婴儿正在睡觉,就不要随意地把酣睡的婴儿叫醒。打乱婴儿的睡眠是一种破坏基本生命节奏的做法,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其后果只能使婴儿产生反感。在这个时期,还是应按照婴儿的睡眠规律安排生活。睡眠时间短、白天活动时间较多的婴儿,应该想办法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使婴儿能愉快地生活。以前一般是把这些时间用于给婴儿吃代乳食品,但从现在起,应该将这些时间更多地用于婴儿的锻炼。可能的话,每天应保证3 个小时左右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的时间。到了这个时期,大多数母亲都已对自己宝宝的吃奶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有的母亲曾想尽一切办法让婴儿按奶粉包装上标明的标准量喝奶,可婴儿每次总是剩下20~30 毫升,这时母亲已经“死心”,认识到自己的宝宝是吃奶不多的婴儿。可是,有些能喝下标准奶量婴儿的母亲,误认为婴儿越胖越好,有时1 次竞喂到250 毫升,这对婴儿是非常不利的。这个月的婴儿应调节喝奶量,使体重增加每天不要超过30 克。一般喜欢吃奶的婴儿也会喜欢吃代乳食品。如果在加代乳食品的同时仍能喝完标准的奶量,体重增加就很难控制在30 克以下。母乳稍有不足时,不必急着加代乳食品。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参考上个月中提及的有关事项(见146 用母乳喂养时)。从这个月起可以开始练习用勺了。不大爱吃奶的婴儿,或者因母乳分泌减少而夜啼的婴儿,建议开始加断乳食物。婴儿不适应用勺吃食物,会对吃断乳食物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可根据情况延缓1 个月再开始。婴儿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或脊髓灰质炎疫苗后,身体状态会有所改变,这时应推迟加断乳食物的时间。但如果婴儿喝奶正常、情绪好,总是面带笑容,那么即使接种了疫苗,从第2 天起也可开始吃代乳食品。已经开始吃代乳食品的婴儿,因预防接种要一时中断,重新开始时不必从头再来,按接种之前食量的七成或八成量开始恢复即可。排便问题请参阅上个月的相关内容。因婴儿在这个月时用勺更加熟练,所以便秘的婴儿可用勺喂一些酸奶或水果(香蕉、苹果、西红柿、橘子)泥,这些食品可有效地改善便秘。从4 个月时才开始出现便秘的婴儿也可用此方法。但是给4~5 个月的婴儿吃麦芽精,或将麦芽精混在牛奶里喂给婴儿,对便秘是无效的。开始吃代乳食品后,婴儿的大便颜色会变得稍微发黑或呈褐色,这是正常的。有的婴儿到了这个月,可以从夜里11 点一觉睡到早晨5 点或6 点,这期间既不排尿也不醒。但多数婴儿夜里排尿时要醒1 次。至于醒来后要不要给婴儿奶喝,要看具体情况。有的婴儿不用喂奶,只是稍抱一下就会睡着,这种情况母亲比较轻松。但在寒冷的冬季里,母乳充足的母亲最好还是给婴儿喂自己的奶,这样会使婴儿更快地安心入睡。牛奶喂养的婴儿如果喝完牛奶很快入睡,也可以“夜间喂奶”,当然果汁、浓度不同的酸奶也可以。有的婴儿夜间换尿布时总要醒来,然后哭闹不停,这种情况如果婴儿臀部没有糜烂,夜间最好不要换尿布,尽量不要弄醒他。在欧美的许多家庭里,婴儿到4 个月后就和父母分开睡在另一房间。而在日本,就是住在西式住宅里的家庭,电还足保留着父母与婴儿呈“川”字形的睡觉习惯。因在同一房间里睡觉,婴儿尿湿尿布后啼哭,父母不予理睬是不可能的。在婴儿与父母分居的欧美,母亲很早就给婴儿断奶了,而且晚上睡觉前给婴儿换上尿布后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为止不再换。由于欧美的空气湿度不高,即使这样做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日本的湿度较高,如果这样,许多婴儿就会出现臀部糜烂。4~5 个月的婴儿运动功能更趋活跃,几乎所有的婴儿这时头部都能完全挺直,听到声音会转着脑袋来回寻找。手的活动也变得相当自由,经常把手放到嘴里吮吸着玩,有的婴儿还能把两手合在胸前。接近5 个月时,已经能开始主动抓东西了。婴儿趴着时,能两手支撑起身体长时间抬起头。手里拿哗啷棒之类的玩具玩时还会胡乱挥动,有时碰到自己的脸就会哭起来。这个时期婴儿自己还不能坐得很稳,如果扶住腰部能勉强坐一会儿。发育稍快一些的婴儿,到了5 个月能坐2~3 分钟。没有必要勉强让婴儿练习坐立。这个时期的婴儿醒着时不会老实躺着,总想翻身。在夏天穿衣服较少的时候,如果正好蹬到被子上,偶尔也能翻过身,可实际上这个月龄的婴儿还不具备把身体完全翻过来的能力。当把婴儿抱到膝盖上时,婴儿双脚并拢蹦跳的动作更有力量、也更频繁。到这个时期还没有上述这些手脚运动的婴儿属于老实型婴儿,可能是睡得过多所致。这样的婴儿应尽量抱到户外进行活动。看到同月出生的邻居家婴儿会坐,而自己的宝宝还不会坐时,没有必要放在心上。既有爱动的婴儿,又有爱静的婴儿,正因为这些婴儿的个性不同才表现出运动功能上的差异。但是不论哪种情况,迟早都将学会坐立、站起和跑跳等动作,1~2 个月的推迟并不意味着有病理意义。4~5 个月的婴儿不会得严重的疾病。支气管黏液分泌过多的婴儿,气温稍有变化就有反应,胸部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但只要婴儿精神好、吃奶正常、不发热,就不必担心。如果去医院看医生也许会被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见157 积痰)。在进行治疗期间,有可能在医院的候诊室传染上其他疾病。4 个月婴儿的百日咳、水痘一般都是这样传染上的,有时还会传染上“急性结膜炎”。这个月的婴儿极少有高热(38~39℃)。如果出现高热,大多是由中耳炎引起的(见176出现发热时),特别是夜里哭闹厉害而难以入睡时,中耳炎的可能性非常大。患外耳炎时婴儿也会因疼痛而哭闹,但不会发热,只是外耳孔处肿起,堵住了耳道,一碰很痛。夏季如持续高热在39℃左右,有可能是暑热症。一般从清晨到中午出现,下午就退下来了。由于婴儿的运动越发活跃,坠床的次数也从这个月开始多起来(见171 防止事故)。喂养方法166.用母乳喂养时这个月龄的婴儿如果没有其他欲求,仍愿意吃母乳,体重增加正常(平均每天增加15~20 克),就不必急于做断奶的准备,等到5 个月后再开始也无妨。但是,当母乳逐渐减少,婴儿与以前相比经常因肚子饿而哭闹时,就必须考虑加牛奶。如果婴儿10 天增加体重只有100 克,每天应加两次牛奶。至今为止只喝母乳的婴儿,开始喂牛奶时应注意浓度,要比奶粉包装上标明的4~5 个月婴儿低浓度用量还要少放1 勺奶粉,调成180 毫升的稀牛奶。不要在婴儿吃母乳后用牛奶补充不足的部分,而应在母乳分泌最不充足的时候单独喂1 次牛奶。如果婴儿愿意吃,五六天后可改按奶粉包装盒上标明的低浓度量喂。可如果5天后体重增加达到100 克,那么还是应按少1 勺的量调配。实际上常常是由于母乳不足而添加牛奶,可许多婴儿一点儿也不肯喝。如果婴儿是因为胶皮奶嘴与母亲的奶头感觉不同而厌恶奶嘴,这是没办法的事。但如果是因为不喜欢喝奶粉,可想其他办法,如将奶粉换成市场卖的鲜牛奶(煮沸1 次后再喂比较安全),稍微稀释一下并放人少量白糖,但注意不要过甜。就是这样做能喝下牛奶的婴儿也很少,多数婴儿连鲜牛奶也不喝。有的婴儿不爱用奶瓶而喜欢用杯子,可改用咖啡杯喂。用勺喂太耽误时间,还是不用为好。婴儿实在不愿喝牛奶时应放弃加牛奶,改喂牛奶以外的其他营养品,即开始喂代乳食品(见168 断奶的准备)。由于母乳不足,婴儿发脾气将母亲的乳头咬伤引起乳腺炎的情况也不少见。婴儿不喝代替母乳的牛奶,又将自己的乳房咬痛,母亲因此会非常恼火,从而得了神经衰弱。出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能悲观。婴儿不吃牛奶也不要紧,可以依照“190 断奶的途径不止一种”中的断奶方法直接加代乳食品。167.用牛奶喂养时不应认为婴儿到了4 个月就该增加奶量。3~4 个月时的体重增加与4~5 个月时的体重增加应是相同的,只是补充运动量增加所需的相应能量即可。包装上标示的吃奶量是以体重为准计算出的基本必需量。达不到奶粉包装上标示的“平均体重”的婴儿,调配牛奶时应稍微减量,而体重超过这个“平均体重”的婴儿,也不应超过标准奶量,以防婴儿过度肥胖。每天的喝奶总量以不超过1000 毫升为宜。如果每次200 毫升仍不够吃,可在喂牛奶之前或喂牛奶后喂些果汁。当然,在喂牛奶之前喂些茶水或20~30 毫升的低浓度酸奶也可以。此外,可以每天用勺喂1 次菜汤,或适当浓度的面条汤及油少的清汤。开始时只喂1~2 勺,4~5 天后增加至20 毫升。如果婴儿吃的好,可每天两次,加在喂牛奶之前。一般从大人的饭菜中取出一小部分菜汤或清肉汤即可,不必特意花费30 分钟的时间为婴儿做一小勺汤。在代乳食品上耽误太多的精力,就会减少带婴儿到室外锻炼身体的时问。1 次喝下较多的牛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不饿,所以1 天喂4 次奶时,每次喂到220 或240 毫升也未尝不可,只要每天总量不超过1000 毫升就可以。体重的增加要以平均每天增加不超过20 克为宜。看到婴儿爱吃奶,母亲就会不断给婴儿增加奶量,而根本不在乎婴儿长得多胖。与此相反,食量少的婴儿到了4 个月每次仍不能达到奶粉包装上写的180 毫升吃奶量,而只能勉强喝下150 毫升,对这样的婴儿,母亲会担心能否出现营养失调。然而,1 次喝150 毫升也好,喝140 毫升也好,这是婴儿天生的生存方式,破坏这种自然方式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对少食的婴儿来说,每日700 毫升的奶量是足够的,只要婴儿爱运动,睡眠好,情绪好,就可以说这个婴儿出生后第4 个月的人生是成功的。尽管体重每天只增加15 克左右,但对婴儿的发育没有任何妨碍。母乳喂养的婴儿即便食量很少,母亲也不会扭心,因为婴儿每次吃多少奶是看不到的。可是要是给这样的婴儿喂牛奶,调配的180 毫升奶会剩下40 毫升,这时会给人一种这个婴儿生活能力很差的错觉。以母乳为主喂养婴儿的日本江户时代,母亲们并不像现在这样焦躁不安。所以,食量小的婴儿4 个月过后渐渐不爱喝牛奶,母亲也不应太着急,切忌将奶嘴硬塞进婴儿口中,强迫婴儿去吃。喝奶不多的婴儿中,有的婴儿厌食牛奶。父母中如有一方因讨厌牛奶味道而不喝牛奶时,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这样的婴儿给喂豆奶也不会喜欢喝,酸奶又不能代替牛奶。因此最好开始喂代乳食品,有许多婴儿虽不爱喝奶粉和鲜奶,但非常喜欢吃菜粥。168.断奶的准备这里所说的“断奶”并不是指立即停止母乳或牛奶,而是使婴儿逐渐习惯吃母乳或牛奶以外食物的过程。4 个月的婴儿只喝母乳或牛奶也能很好地成长,不必特别急着断奶。《育儿指导》指出,婴儿到了4 个月就要开始断奶,或者体重达到6 千克后就要开始断奶等,这些规定未免过于呆板。断奶的目的是使婴儿适应吃乳品以外的食物,即对婴儿进行食物教育。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培养受教育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婴儿是否有要吃的欲望是最重要的,如果无视婴儿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5
正序
倒序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2
育儿百科-3
育儿百科-4
育儿百科-5
育儿百科-6
育儿百科-7
育儿百科-8
育儿百科-9
育儿百科-10
育儿百科-11
育儿百科-12
育儿百科-13
育儿百科-14
育儿百科-15
育儿百科-16
育儿百科-17
育儿百科-18
育儿百科-19
育儿百科-20
育儿百科-21
育儿百科-22
育儿百科-23
育儿百科-24
育儿百科-25
育儿百科-26
育儿百科-27
育儿百科-28
育儿百科-29
育儿百科-30
育儿百科-31
育儿百科-32
育儿百科-33
育儿百科-34
育儿百科-35
育儿百科-36
育儿百科-37
育儿百科-38
育儿百科-39
育儿百科-40
育儿百科-41
育儿百科-42
育儿百科-43
育儿百科-44
育儿百科-45
育儿百科-46
育儿百科-47
育儿百科-48
育儿百科-49
育儿百科-50
育儿百科-51
育儿百科-52
育儿百科-53
育儿百科-54
育儿百科-55
育儿百科-56
育儿百科-57
育儿百科-58
育儿百科-59
育儿百科-60
育儿百科-61
育儿百科-62
育儿百科-63
育儿百科-64
育儿百科-65
育儿百科-66
育儿百科-67
育儿百科-68
育儿百科-69
育儿百科-70
育儿百科-71
育儿百科-72
育儿百科-73
育儿百科-74
育儿百科-75
育儿百科-76
育儿百科-77
育儿百科-78
育儿百科-79
育儿百科-80
育儿百科-81
育儿百科-82
育儿百科-83
育儿百科-84
育儿百科-85
育儿百科-86
育儿百科-87
育儿百科-88
育儿百科-89
育儿百科-90
育儿百科-91
育儿百科-92
育儿百科-93
育儿百科-94
育儿百科-95
育儿百科-96
育儿百科-97
育儿百科-98
育儿百科-99
育儿百科-100
育儿百科-101
育儿百科-102
育儿百科-103
育儿百科-104
育儿百科-10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