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科-45

入社会。如果儿童失去了团结合作精神,会总是依恋父母,如果是男孩,那么会因为过分依恋母亲,而不能很好地进行婚育生活。PTA 经常探讨的话题主要是关于儿童伙伴自由活动空间的丧失、电视、课外班等。对于现存的“戏弄伙伴”、“不良品行”等现象,虽然有些束手无策,但只要集思广益,社会各方面都献计献策,我相信总会找到一条合适的培养儿童团结合作意识的途径。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也许会被自身创造出来的文明所毁灭。小儿疾病535.就医时的注意事项领孩子看病就医,要选择那些能为孩子着想的医生。只想着支付银行利息的医生,只想着在学会上发表研究成果的医生,是不能理解孩子的。这样的医生,本来服用内服药就可以治愈的病,却让孩子打针,而且常常让家长带孩子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为孩子考虑的医生,不要求打针。一打针,孩子就感到害怕,下次则不能老老实实地让检查了。孩子一哭,就无法知晓是因病得严重,还是因害怕。孩子哭时,腹部用力,就无法触及胃、肠、肝,也就无法诊断肠套叠和腹膜炎。进行肌内注射,如果位置选择不当,在注射后孩子会发生各种障碍,如肌肉萎缩、手腕和脚不能自由活动。如果孩子没有丧失意识,不必打针,吃药就可以。领取药品时应问一下药品的名称,以防万一。为孩子着想的医生,会亲自向母亲询问各种情况。因为母亲最了解孩子的发病情况,所以直接问母亲更把握些。让护士问诊的医生不考虑母亲的担心,只对症采取惯用疗法。遇到这种情况,负责的医生会仔细向母亲讲清情况,而不是随便乱用药。有的母亲孩子没病也常带着孩子去看医生。有的医生不向母亲仔细说明情况,就急于给孩子注射。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母亲要形成询问“刚才注射的是什么药”的习惯。产科医生给孕妇做X 线透视,内科医生给孩子打针,身为孕妇或母亲要拒绝这些事情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但这是对孩子的爱。如果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医院就应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医生与患儿母亲进行充分的交流。为此,不需要治疗的就不治疗,尽量让患者少跑几次医院,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数量。在小儿科实行这种方法,就现在的医疗体制而言,则医院难以维持。有必要更新医疗体制,但同时母亲也要努力做到给予医生充分的时间。没有就医的必要时,母亲不要去麻烦医生,耽误时间。孩子有什么异常时,母亲要分析判断是暂时在家观察,还是去看医生。孩子稍有不适即去看医生,必定会造成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其直接后果是人们要排2~3 个小时的队候诊。与以前不同,危及生命的突发疾病减少了。比较可怕的是肠套叠这样的病。肺炎和白喉等急性发热需及早治疗的疾病,现在也几乎没有了。晚上突然发热,几乎都是病毒性疾病(扁桃体炎或感冒)。肺炎发作时,呼吸急促,表情很可怕。缨儿一般不吃奶,幼儿则不吃饭。如果孩子和平日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意识清楚、问话能应答,情绪稳定),只是发热的话,与其深夜风风火火地把孩子送进急诊医院让不熟练的青年医生打针,还不如等到笫2天早晨再到经常就诊的医生那儿去就医。与此相反,虽然医生说不要紧,但孩子却与平日不同,表现出从没见过的衰弱时,父母应向医生强调孩子样子有异常。即使如此,医生仍不重视时,父母就应要求转到上级医院治疗。如果医生拒绝要求,父母就要越级到上级医院说明情况,不要在候诊室消极等待了。如果以前曾发生过类似的病症,但却不治而愈,那么不去看医生也可以。医生的候诊室因为有患传染病的孩子,带孩子去也有被传染的可能。因感冒而发热,不用吃药就好转,遇到这种情况,母亲要仔细记住孩子的状态(食欲、情绪、早晨起床时的姿态,哄他时的样子,玩的方式)。一发热就看医生,吃解热药,那么就不能了解发热自然下降时的样子。感冒本来能自然好转,对引起感冒的腺病毒没有特效药。只要发热不引起痉挛、不是高热,就不必使用解热剂。因为解热剂可使体温曲线紊乱,而无法看清疾病发展的过程。孩子的耐热能力比大人强。孩子因呕吐、腹泻去看医生时,要把呕吐物或泻下的粪便原封不动带去(不要只带一部分)。好不容易带去了,医生却不看,这个医生作为小儿科医生是失职的。久治不愈的病,不只孩子受苦,父母的压力也很大。如果小儿患有癌症、慢性肾炎、肾硬化、哮喘、血友病、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因为有公费医疗制度,父母最好和医院生活顾问,或城、村卫生所商谈治疗办法。536.RS 病毒感染症因为研制出了发现RS 病毒抗原的诊断液,被命名为RS 病毒感染的病越来越多。婴儿因支气管炎或肺炎人院的人数,因季节不同而不同,RS 病毒发现率在8%~62%之间。如果不是发育不全儿或心脏异常儿,就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感冒作为天气寒冷时流行的疾病,大孩子和大人的鼻子及嗓子都出现症状。很多人是入院后被医生和护士传染的,潜伏期约为4~6 天,病毒的排出在3~8 天,而在儿童也有持续3~4 周的。接收发育不全儿和心脏异常儿的医院,一旦RS 病毒流行,必须立即把孩子隔离。对重症者要给予吸氧、雾化吸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疫苗被认为是无效的,但最近发现了有效的疫苗。RS 病毒不仅是小儿,就是大人(特别高龄者)也发现有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孩子感染了RS 病毒后,要注意隔离,以免再传染给一起居住的老年人。537.过敏区别自己和异己,并把身体中的异己驱逐出去,这叫免疫。感染可以说是免疫失败。另外,区别异己的作用异常增高,引起身体疾病叫过敏。引起或不引起异常反应是由遗传决定的东西。错把自己当成异己而发挥免疫作用引起疾病称自身免疫病。过敏(过敏体质)的人,生来便比别人制造免疫球蛋白E 的量多。免疫球蛋白E 附着在含有许多碱性颗粒的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抗原进入人体与免疫球蛋白E 结合,引起细胞膜变化,结果细胞释放出碱性颗粒。其中有组胺和其他的物质,很易透过血管壁,使平滑肌收缩,因此会引起哮喘和湿疹。所谓脱敏疗法,是找出相对过敏的人的抗原,然后把抗原稀释,每次少量注射,逐渐达到不发生过敏的效果。这种方法经常应用于哮喘病患者。正确地发现抗原和决定其适当的用量是很困难的,而且治疗期间无法预见效果,因此,许多人对这种方法持怀疑态度。我本人也未听到有用脱敏疗法治好哮喘的。采用脱敏疗法时,决定抗原用量是主观性的,无法避免其过量引起休克的危险。1986 年,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发出特别警告,脱敏疗法除在有特殊的心脏复苏设备的地方使用外,其他情况决定不再使用。538.疣幼儿身上看到的疣详见“446 疣”,小学生中常见的疣与幼儿的不同,它表面粗糙且硬,经常在手指、指甲、膝部等地方出现,被命名为寻常疣,是由病毒引起,有传染的可能性,在活动受伤和鞋弄破皮肤时易于感染上。虽然孩子自己并不觉得怎样,可母亲却很在意,并领着他去看医生。医生用的方法多是液氮和电切除,也有向疣内注射抑癌剂的。我赞成英国皮肤科医生的意见,即对儿童的疣不予治疗。疣有一定生命期,到了一定时期自然会痊愈,而且还可获得免疫。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治疗,都会留下疤痕,但自然痊愈的就不留痕迹,因此即使等2~3 年的时间也是自然痊愈好。疣长在脚底称鸡眼。只要不妨碍走路,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因为如果想去掉它,必须要深切。539.铜贮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这种病不多见,如果治疗及时孩子就会得救,置之不理会导致死亡。它常因医生的疏忽而错失治疗的时机。如果患者能提醒说:“是否豆状核变性呢?”会有助于早期诊断,故将此病介绍一下。这种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近亲结婚者中可见到。它是因铜代谢异常,除了沉着于脑、肝脏、眼睛外,还会与肠道所吸收的铜结合,于是使血液中的血清铜蓝蛋白变少。诊断时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血清铜蓝蛋白,或者发现眼角膜环状沉着的铜色素环,或者尿中排出过多的铜,据此便可以做出诊断。本病症状多样,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这也是致使医生诊断迟误的原因。常有12~30 岁之间发病者,因病变发生在脑部而被带到精神科。患本病的人会突然出现异常。行为怪异、抑郁、烦躁不安,因此经常和精神分裂症相混淆。如果诊断明确,及早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也有以神经症状为主的。手因颤抖而不能写字,不能弹钢琴,经常把杯子里的水弄洒,嘻嘻地一边吸气一边笑,还会出现流涎、言语不清等。幼儿期也有以肝脏症状为主的慢性肝炎症状(食欲不振、全身疲倦、肝脾肿大),诊断时可进行肝脏生化检查,检测铜的含量。治疗时,让患者服用重金属排泄剂青霉胺。有的服药后,症状暂时恶化,但几个月后疗效会明显起来。饮食方面,要避免进食含铜多的食物,螃蟹、虾、贝类、巧克力、栗子、蘑菇等对本病的治疗没有益处。如果药物不能治愈,医生会建议进行肝移植。540. 肾母细胞瘤作为恶性肿瘤,肾母细胞瘤似乎是儿童出生时便附着于肾脏表面出现的。肿瘤逐渐长大,到3 岁时,从外表就可发现。多是母亲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在侧腹部有一坚硬的肿物。但孩子却很精神,哪儿也不感觉痛,很顺利地成长。因偶有血尿,去看医生时,才发现是此病。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在幼儿期之前之所以不出现其他症状,是因为肿瘤外面包裹着被膜,不能向周围扩散。因此,在扩散之前取出来,孩子就会得救。如果包裹的膜破了,瘤细胞进入血液中,那么任何医院都无计可施。因此,肾穿刺是禁忌的。发现肾母细胞瘤后,必须立即做手术。肾母细胞瘤是恶性肿瘤中手术效果最好的,其原因之一是做手术前可以通过做CT 检查,确定肿瘤的形状。在肺部发现癌转移灶时,如果只是单侧肺,可做肺切除。手术后通常用抑癌剂和放射疗法,而女孩子为避免妊娠异常,要避免用放射线疗法。如果双肺均有转移时,就不能做手术,只能采取放射疗法。541.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人类正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因为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正在流行。人对传染病有抵抗力,感染了1 次传染病后,便产生对此种微生物的抗体,微生物再次侵入时,抗体可以起到免疫作用。然而,如果患了艾滋病,就不能产生抗体。因为对传染病失去了防御功能,因此,传染性强的传染病自不必说,就连平时不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可以感染(称机会感染)。此外,还可引起肉瘤,或使结核迅速扩散等。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通过检测艾滋病毒抗体就可以诊断。现在世界上艾滋病抗体阳性的人有2000 万人,且每年以200 万人的速度增长。抗体呈阳性后,需经历几年才会变成肉瘤或引起机会感染。对于艾滋病,既没有治愈的药物,也没有预防的疫苗。病毒的传播是通过患者的血液、体液(精液、唾液、眼泪)进入到健康者体内。使用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剂可以传染。但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不戴避孕套的性交,不仅异性间的性交,同性间的性交也可传染。而且热吻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性交传染的话,就产生伦理问题。未成年者性交的增加,轻率的婚外性关系的发生等现象,并不被认为是严重的道德问题,这种道德观念的变化如何才能扭转,值得人们深思和重视。艾滋病令人望而生畏。艾滋病感染者也被人嫌弃。艾滋病毒检查时,触及到受检查者的个人隐私,作为医生,想知道有多少人患有此病,但作为患者却不愿意接受检查。医生具有抽取患者血液的机会,所以,可以在患者本人并未察觉的情况下做检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不仅是性交,也可以通过抗体阳性的母亲传染给刚出生的婴儿。即使在子宫内未被传染,但出生时接触母亲血液或通过母乳喂养也可传染。被艾滋病毒传染的孩子,应尽早尝试多种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542.横膈疝胃肠从胸腹交界处,横膈上的孔隙进入胸腔称为横膈疝。本病多见于横膈左后侧。由于侵入胸腔的胃肠压迫肺,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的横膈疝,在婴儿出生时便有呼吸困难,喂奶时吐奶等症状。肠管阻塞时婴儿会因疼痛而哭闹。也有在生后3~4 天出现症状的。孩子常常是在抱起时舒服些,让他平卧时便变得很痛苦。有很多横膈疝最初怀疑为肺炎,在做透视时才被发现。如果是这样,需要马上做手术。如不及时处理有导致突然死亡的,手术顺利的话孩子可得救。戴上面罩吸氧时,氧气使肠管膨胀,反而使呼吸更困难了,因此,在手术之前不要吸氧。手术是开胸、还是开腹,选择在什么部位做,要由医生决定。横膈上缺损的部位如在胸骨后或紧挨食道时,则症状轻微,或完全没有症状。是否进行手术,要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来决定。543.白带女孩子有出生后不久就有白带的,但也有再大些才出现白带的,这都无关紧要。孩子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但母亲在洗衣服时,却发现尿布或短裤上有淡黄色的污物,便担心起来。母亲想会不会是性病呢?但如果是淋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就不那么简单了,会出现流脓、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但最近没有见过淋病。通常认为这是由大肠杆菌等杂菌感染所致的,但是否真正如此目前还不清楚。这种情况洗澡时要用专用的澡盆烧水,用没有刺激性的香皂,换上干净的棉质内裤,多数在3~4天后可痊愈。这样做如果还不见好,去儿科检查比去妇科更合适。服用一些敏感的抗生素就可治愈。长时间不愈时,要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然后再服用有效的药物。白带中有血液混入时,可能有异物进入阴道,要到妇科取出。女孩子为了自慰而把不洁物塞入阴道,会使白带带血。因此,发现孩子有自慰行为时,要制止她。蛲虫也是原因之一,白带几次反复出现时,有必要检查一下蛲虫。月经开始之前1~2 年,就可见白带,这不是病。月经来潮后自然就会好了,只要保持局部清洁就可以了。用激素疗法,会破坏自然的平衡,反而不好。544.蛔虫症因为农作物施加化肥越来越普遍,蛔虫的寄生几乎看不到了。儿童因蛔虫引起腹痛或肠梗阻已经成为旧话了。虽然在日本看不到蛔虫了,但在国外仍有把人的粪便当成肥料的地方,还存在蛔虫。在那样地方生活的人,要注意不生食蔬菜。孩子在田地里玩完后,要让他们把手洗干净。蛔虫可以引起贫血、腹痛,但多数的时候没有症状。必须定期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蛔虫卵。驱除蛔虫最常使用的药物是甲苯咪唑。545. 喉炎喉头变窄、吸气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就称为喉炎。以前,在白喉还广泛发病时,喉炎曾作为白喉的别名而使用过。因此,由白喉以外的疾病引起的喉炎,德国的医生就把它命名为假性喉炎。但由于有了预防接种,白喉已经绝迹,所以,现在多数只称喉炎。在寒冷的夜里,孩子突然呼吸困难,痛苦不安,这样的疾病十有八九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本病多发生于生后6 个月到3 岁的孩子,发病2~3 天前开始有感冒迹象,出现鼻塞、流涕,夜里突然喉头像堵塞了,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问隙凹陷(三凹征),嗓子发出啾鸣音,哭闹不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但患儿几乎都不发热。此时,最好能使其吸入热的水蒸汽。在家里可产生蒸汽的地方是洗澡间,父母可关紧门窗,打开淋浴或把热水放入浴盆中,使屋内充满热气,然后抱着孩子在里面呆10~15 分钟,对不安的孩子说“不要怕,没事!”来使他安静下来,这样一般就可缓解。如果孩子用1 个小时才安静下来,而且呼吸困难仍持续着,嘴唇和指尖变成紫色,那么就要叫救护车。虽然同样是喉炎的症状,但由B 型嗜血性流感杆菌引起的喉头炎症却是极为严重的疾病。因为是喉咙深部堵塞,必须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不过,此种情况多见于3~7 岁的大孩子。发病前很少有感冒症状,突然高烧39℃左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孩子非常胆怯。如果不顾孩子的反对,强行将检查器具伸入喉咙深部进行检查,有时会因此而使疾病恶化,所以,在进行喉部检查时,要让孩子入院,并做好随时切开气管的准备。发病时孩子脸色十分难看,有时会出现神志不清,这是重症,很危险,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即使是深夜,也要叫救护车把孩子送往医院。尤其是没有进行过白喉预防接种的孩子,即使不发热,也还是住院更安全些。喉以上部分的炎症,咳嗽少见,但流涎。而假性喉炎不流涎,咳嗽多见。医生熟悉这些情况,但大多数母亲在夜里见孩子呼吸困难,即使不发热也会把孩子送医院急救。因此,当孩子发病时,母亲要记住孩子当时的情况,以免以后再慌张。546.川崎病(MCLS)这是日本的小儿科医生川崎富作在1967 年首次发现的疾病,与日本的川崎市没有关系。此病多发生于4 岁以下的儿童。症状为突发高热39%左右,约持续5 天后,全身出现各种大小不等、硬度不同的红色斑疹。也有的膝部和手、脚也变红。多数患者手脚油光发亮,肿得鼓鼓的。嘴唇干裂,口腔黏膜变红,舌头上可见许多小疙瘩。两眼结膜因充血而发红。如果在高热的同时出疹,眼睛发红,一般首先要考虑是麻疹。但与麻疹不同的是此病不咳嗽,也不打喷嚏。如果附近没有麻疹流行,孩子又接种了麻疹疫苗,就可确定不是麻疹。由于皮疹多在发热2 天以后出现,所以,如果发热后立即去看医生,多被诊断为感冒或扁桃体炎。出现了疹子,手脚又“肿得油光发亮”时,熟悉川崎病的医生会告诉病人“发热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不了解该病的医生就会诊断为麻疹、异型猩红热或风湿热等。即使医生诊断错误,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什么实际损害。这是因为如果持续高热,医生们都有使用抗生素的习惯,因此,用了5 天抗生素后,如果高热仍未退,医生就会想到这是“用抗生素无效的5 天以上的持续发热”,所以一定会意识到是患上了川崎病。川崎病发热在38~39℃度之间上下浮动时,一般持续10 天左右,不过这是平均值,因此有的持续2 周以上也不足为奇。也有体温下降后又反复的。热退后,手脚指趾端的皮肤像纸一样地剥脱。发热时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肿大,从外观上就可明显看出;也有疼痛的,但不化脓。有的医生不知是什么病,一检测尿液,可以发现尿中出现蛋白。大约有1/3 左右的川崎病患者出现蛋白尿,所以应注意不要当作肾炎治疗。大约有1/4 的川崎病患者伴有腹泻,这会自然好转的。孩子虽然发热,却还很有精神。虽说食欲稍下降,也什么都吃。高热时要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孩子会喜欢喝果汁。治疗上常应用阿司匹林,但在日本发现静脉大量注射丙种球蛋白更有效。最初的做法是持续5 天注射,后来在美国试行只用1 天增量注射的疗法。冠状动脉瘤是十分讨厌的并发症。但如果在10 日以内能治好的话,95%可不引起动脉瘤。所幸的是如果不是巨大的动脉瘤(直径在8 毫米以上的)就可以治愈,也无后遗症。如果冠状动脉不发生什么变化,3 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也可以进行预防接种。即使有动脉瘤,3 个月以内治好的,也可以进行普通生活,但慎重起见,要定期做超声波检查。小的动脉瘤存留超过3 个月时,要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并在动脉瘤消退前要做定期检查。对不能消退的巨大的动脉瘤,要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并要限制病人活动,持续检查,根据情况,可以实施手术。也有报道说,虽不并发动脉瘤,但持续动脉炎会使动脉内膜肿胀而导致血流阻滞。547.肝炎肝炎是一种非常难对付的疾病。急性肝炎,无论是由哪一种病毒引起的,都会出现5~6 天的食欲减退、乏力、体温达38~39℃左右。此外还有恶心、呕吐、黄疸。当黄疸出现时就能下诊断了,患者身体发黄,眼睛的巩膜最明显,尿色也加深,像浓茶似的。但发生这种情况的很少,几乎感染肝炎病毒后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医生通过检查血液告知患了肝炎时,父母都十分吃惊。人们重视肝炎,是因为战后输血盛行,输血后出现了血清肝炎的缘故。随着病毒检查技术的进步,现已知引起肝炎的病毒有5 种。各种病毒都有不同的发病过程、不同的传染方式。之所以说它难对付,是因为还没有能完全治愈的药物,而且一部分会转变成慢性肝炎伴随人的一生。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是甲型肝炎,它只是急性肝炎,不转变为慢性肝炎,也没有终生病毒的携带者(如果说带菌者比较容易懂,但因不是细菌而是病毒,故称带菌者不恰当),多是吃了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生食品引起的。掺杂于排泄物中排出的病毒,经口传播,因此,它属于消化系统传染病之一。不是从1 个人传染给另1 个人。治愈后血中留有抗体,因此,是否感染过甲型肝炎,检查血液便可以知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是乙型肝炎。感染的人有5%~10%转变为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者。而且母亲携带者生的小孩,即使出生时不感染,有50%在围产期感染,而成为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强,不仅经血液传染,还附着于家庭器具上(牙刷、奶瓶、剃须刀、餐具)传染。以前,在用于输血的血液未经充分消毒的时代,可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来传染。家庭配偶间性生活也可传染。也有通过月经后残留的血液传染的。因为研制出了乙肝疫苗,故可防止母子感染。母亲是携带者时,在分娩后12 小时以内,给婴儿注射抗HB 人工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 个月和6 个月后再接种两次,共3 次,就可有90%~95%的婴儿不患肝炎。疫苗无效的,是在胎儿时期就感染了。不小心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时(带有患者血液的注射针刺破皮肤时),如果注射抗HB 人工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疫苗,1 个月、6 个月后再接种两次,就可不患肝炎。乙型肝炎的可怕之处在于不仅慢性化,而且病毒过了10~20 年之后,还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癌。病毒侵入肝脏后,使血液中显示肝功能的GOT 和GPT 值升高,因此,检测此两种酶的值便可明确诊断。治愈此病很困难。一边做肝功能检查和肝活检(肝穿刺后取一部分组织,作为病理标本),一边试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干扰素。如果血中的HBe 抗原消失,出现HBE 抗体,可以说是暂时治愈,但却很难达到这种效果。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多是由输血引起的。以前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这种病毒虽然通过输血、血制品传染已经见不到了,但却出现了通过文身、反复麻醉剂注射等传染途径。丙型肝炎也可慢性化,形成携带者。和乙型肝炎一样,也是通过血液感染,但比乙型肝炎传染性弱,通过性交、密切接触传染的少见。从母亲携带者传染到婴儿身上的概率尚不清楚,但有报告说,其概率为1/11。如果足病毒携带者,就要注意不要传染给别人。他们不能成为用于输血的供血者。牙刷、剃须刀、水杯都要自己专用。女性经期在更换卫生巾后,要仔细洗手。母亲也不要自己先咀嚼后,再喂孩子。丁型肝炎病毒引起丁型肝炎,这种病毒寄生于乙型肝炎病毒上。乙型肝炎患者再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时,症状会加重,或者使肝炎慢性化,或变成重症肝炎。所幸的是,在日本几乎没有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戊型肝炎,这种病毒与甲型肝炎病毒相同,可通过食物传染,而无慢性化。这种肝炎往往在发展中国家流行,日本没有。548.面神经麻痹初生的婴儿啼哭时,一侧的面部肌肉痉挛,因而被发现。仔细观察发现,没有发生痉挛的一侧额头没有皱纹,且有半边脸很光滑的感觉,眼睛也闭不严,看上去口角也下斜,即使哭的时候也不动,这说明这一侧是麻痹了。婴儿在产道中支配面部运动的神经受压迫引起一时性麻痹的情况较多。以前认为这是由于使用产钳助产时夹持部位不当而产生麻痹。但近来发现不使用产钳出生的孩子,发生面神经麻痹的更多,这样就不能责怪使用产钳的医生了。面神经麻痹快则2~3 周,慢则需2~3 个月就能痊愈。稍大一点儿的孩子也有突然发生一侧面神经麻痹的,有人认为是坐车时开车窗受风而导致,但没有那种情况时也有发生麻痹的。因此,应该说此病目前原因尚不明了。有的在孩子哭笑时,发现半边脸发僵才注意到是患了面神经麻痹。即使不做任何处理,2~3 个月也会痊愈。如果去医院就诊,医生就会进行按摩、电疗、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即使花费很大精力治疗,开始也没有任何效果。母亲又焦急地领着去别的医院,每次又打针、又拍头部X 线片,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接一个的恐怖事件的继续。虽然极其少见,但也有儿童高血压引起面神经麻痹的。这种情况降低血压就会好转,因此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孩子,应提醒医生测血压。家庭医学书上也许写有“面神经麻痹是脑肿瘤的症状之一”,但脑肿瘤时,还会伴发行走困难、头痛、恶心等症状。如果只是单纯的面神经麻痹,其他均正常时,可以不考虑肿瘤。在麻痹初期不能闭眼时,容易患结膜炎,因此,应注意不要让不洁物进人跟睛。为预防结膜炎,医生会嘱咐用含有抗生素的眼药点眼。549.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这种病已很少见。这是因为引起支气管扩张的原因减少了。以前患肺炎、麻疹、百日咳等病时,痰液贮积于支气管中,再加上痰中所带的细菌感染,支气管被侵犯而引起支气管扩张的情况并不少,而且多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现在也有因误吞异物,发生感染后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痰贮积于扩张的支气管内,为了将痰排出去,就经常咳嗽。痰因腐败菌的繁殖而有臭味,使人讨厌,这是支气管扩张的一个症状。支气管壁的血管脆弱,破裂时可出现血痰或吐血。现在肺炎几乎绝迹,百日咳因预防接种而见不到了,麻疹也因预防接种而减少了。此外,由于医生经常使用抗生素,使易引起感染的细菌得以控制。因此,旧时的支气管扩张不见了。以前杵状指是支气管扩张的特征,现在这种重症已经见不到了,但在医院还可见到轻症的支气管扩张。肺炎痊愈后,仍咳嗽不止,拍X 线片发现模模糊糊的阴影时,或无诱因咳嗽持续半年以上,到医院做X 线检查时,发现肺下叶不张时,才怀疑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最确切的方法是向支气管中注入造影剂,进行支气管X 线造影,但这种方法对于此病发病率较高的5~6 岁的儿童来说,不全麻则很难进行。为了拍出支气管壁正确的影像,要尽可能减少支气管内的痰,因此,住院后必须要给患者服用几天抗生素。儿科医生都清楚,即使通过支气管造影发现了扩张的部位,也不能马上手术。这是因为通过2~3 个月的内科治疗(每日两次俯卧在倾斜床上,头呈低位,轻轻地叩击支气管扩张处相应的部位,促使其把痰排出来,培养痰中的细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然后使其吸入有效抗生素),扩张的地方恢复成原状的情况也不少见(可逆性支气管扩张)。采用手术方法切除扩张的支气管,最好要等到孩子长到15 岁。这是因为手术会引起胸廓变形。除了反复严重咯血,或扩张的原因是由异物引起的情况外,在儿童时期不应做支气管扩张手术。即使通过X 线造影发现支气管扩张仍存在,但只要孩子很有精神,就可以让他上学。父母每天抓住孩子双腿让孩子倒立,以便把痰咳出来。此时把木板做成滑梯形,垫在孩子的胸部,可以减少孩子的疲劳感。发热多是由于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造成的;这时需要服用抗生素,至于服哪种好,最好做痰的细菌培养,来寻找敏感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要尽可能短一些。生来就是右位心的儿童,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很高。因此,当这类孩子患肺炎或麻疹时,要进行彻底治疗。囊性纤维症和先天免疫球蛋白不足症的孩子也经常发生支气管扩张。只要不引起肺脓肿,这些病不用做手术。550.胸腺肥大儿童在出生后6 个月内基本上不拍胸部X 线片。而如果拍了胸片,就会有不少的婴儿被告知是“胸腺肥大”,也许还可能被诊断为心脏异常增大。这是因为医生没见过生后6 个月内婴儿的胸片,也不知道婴儿胸腺会大到惊人的程度。再也没有比人的胸腺在大小、形状及其位置上个体差异大的器官了。而且在营养不良、发热、疲劳时,胸腺可在数小时内变小。因此,解剖因病死亡的人的病理学者,看不到活人正常的胸腺。偶尔看了刚死的病人的胸腺,就会惊异于胸腺的肥大,于是便命名为“胸腺淋巴体质”。最好不要认为有“胸腺肥大”这种病,所以即使被放射科医生告知胸腺肥大,也不必吃惊。如果吃惊的话,应该是不知道这个从半个世纪前就明了的事实的医生还能照常行医。实际上,出生数周的婴儿,通过X 线片看到的心脏增大,多是胸腺的影子覆盖到心脏,但孩子满2 岁后就完全看不见了。儿童出生后2~3 个月时,如果营养好的话,胸腺也会突然增大。这种情况用X 线检查,医生会认为是急性肥大症,而使大人担惊受怕。禁忌认为是胸腺肥大症,就采用X 线照射疗法,或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因为接受X 线照射后,胸腺容易癌变。人的胸腺,特别是婴儿的胸腺,其正常大小没有一个标准,这一点如果医生不了解的话,是很麻烦的。虽然有过了3 岁的孩子,胸片上就看不到胸腺的阴影了这一说法,但有时小学生还可见胸腺的影子,即使这样,也不要认为是疾病。551.蛲虫母亲发现孩了有蛲虫多是在孩子腹泻的时候。大便中有1 厘米左右白色线状的虫子在蠕动。蛲虫寄居于肠道内,夜里爬出肛门产卵。为了发现虫卵,可在肛门周围贴上胶条,然后将胶条贴到玻片上,用显微镜就可以观察。驱虫剂十分有效。但即使家庭所有成员都进行驱虫,只要在污染的环境中仍可立即被再次感染。如果孩子在学校便检中又被检出蛲虫卵,母亲甚至会患上“蛲虫神经症”。其实,如果肛门不瘙痒,也可以不驱虫,而与它和平共处。因为即使有蛲虫,对身体也没有太大损害。蛲虫是通过抓挠肛门的手上沾染的蛲虫卵而扩散的,所以防止虫卵进入口中就可以预防了。吃零食时,要把手搽上香皂,在自来水下仔细冲洗。吃面包时也同样要把手洗干净。552.格林-巴利综合征此种疾病很少见,病因也不清楚。成人、儿童均可患病。但儿童几乎可完全治愈。此病主要是侵犯脊神经,会出现患儿突然不能走路,半个月或1 个月迅速加重,父母会十分担心,不知孩子是怎么了。但持续2~4 周左右病情又有所恢复,逐渐能走路了。恢复的时间不同,但最迟2 个月可完全治愈。也有的患儿伴有腿痛。不发热,左右对称,膝腱反射消失。但不影响感觉,触摸时感觉很清楚。也有的出现尿、便失禁。确诊方法是进行腰穿,检测脊髓液可发现蛋白和细胞增多。此病可引起呼吸麻痹,因此,从一发病就要住院,而且要住有呼吸机的医院。用免疫球蛋白G 静脉注射治疗,可很快痊愈。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553.直立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在学校,除了校医的健康检查外,还有保健老师进行的各种检查。学校过于关心学生的健康,往往会给学生增添许多麻烦。孩子有时多少有些“异常”,不管它也没大的妨碍,但若在学校检查中发现了,就会被当作病人对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直立性蛋白尿。一般在健康者的尿中,每天也可排出100 毫克以下的蛋白。而且这主要在醒着的时候排,而睡卧时极少。但这种程度的蛋白,一般检查是发现不了的。但健康者发热时或激烈运动后,尿蛋白可增加到阳性的程度。有的孩子在某一时期,一般的检查也可查出尿中有蛋白。而且睡卧时不多。在站立时,特别是腹部前倾体位时,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虽然尿中出现蛋白,但肾脏并无异常。把尿放入离心机中分离,沉淀物中找不到细胞,而且血压也不高。爱刨根问底的医生于是进行肾脏穿刺,取一部分组织检查,发现肾小球有很微小的变化。学校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集体尿检时,必定会发现有蛋白尿的孩子。除个别为隐性肾炎外,大部分是直立性蛋白尿,或剧烈运动后发生的特殊现象。如果学校想进行集体尿检,必须让孩子把早晨刚起床时排出的尿盛入干净的容器里带到学校来。直立性蛋白尿的孩子,如果睡前排尿了,第2 天早晨的尿,就是睡觉时产生的,因此,做蛋白检查是阴性的。认为这样做麻烦,而在学校采尿,会发现高年级学生10%有蛋白尿。学校就会让孩子把写着“您的孩子发现有蛋白尿,请到医生处进行仔细检查”的联络单带给父母,父母看到后会感到惊慌。于是,父母都会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5
正序
倒序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2
育儿百科-3
育儿百科-4
育儿百科-5
育儿百科-6
育儿百科-7
育儿百科-8
育儿百科-9
育儿百科-10
育儿百科-11
育儿百科-12
育儿百科-13
育儿百科-14
育儿百科-15
育儿百科-16
育儿百科-17
育儿百科-18
育儿百科-19
育儿百科-20
育儿百科-21
育儿百科-22
育儿百科-23
育儿百科-24
育儿百科-25
育儿百科-26
育儿百科-27
育儿百科-28
育儿百科-29
育儿百科-30
育儿百科-31
育儿百科-32
育儿百科-33
育儿百科-34
育儿百科-35
育儿百科-36
育儿百科-37
育儿百科-38
育儿百科-39
育儿百科-40
育儿百科-41
育儿百科-42
育儿百科-43
育儿百科-44
育儿百科-45
育儿百科-46
育儿百科-47
育儿百科-48
育儿百科-49
育儿百科-50
育儿百科-51
育儿百科-52
育儿百科-53
育儿百科-54
育儿百科-55
育儿百科-56
育儿百科-57
育儿百科-58
育儿百科-59
育儿百科-60
育儿百科-61
育儿百科-62
育儿百科-63
育儿百科-64
育儿百科-65
育儿百科-66
育儿百科-67
育儿百科-68
育儿百科-69
育儿百科-70
育儿百科-71
育儿百科-72
育儿百科-73
育儿百科-74
育儿百科-75
育儿百科-76
育儿百科-77
育儿百科-78
育儿百科-79
育儿百科-80
育儿百科-81
育儿百科-82
育儿百科-83
育儿百科-84
育儿百科-85
育儿百科-86
育儿百科-87
育儿百科-88
育儿百科-89
育儿百科-90
育儿百科-91
育儿百科-92
育儿百科-93
育儿百科-94
育儿百科-95
育儿百科-96
育儿百科-97
育儿百科-98
育儿百科-99
育儿百科-100
育儿百科-101
育儿百科-102
育儿百科-103
育儿百科-104
育儿百科-10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