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成就健康-2

血红蛋白和多种酶的成分。缺铁会导致贫血。  成年人RDA:男性8毫克,女性50岁以前18毫克,50岁以后8毫克,孕妇27毫克,哺乳期9毫克。  摄入过量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每天不宜超过45毫克。  富含铁的食物包括内脏、猪肉、牛肉、豆类、菠菜、坚果。------------第二章 我们有必要吃复合维生素片吗?------------  和中国一样,保健品(在美国称为“膳食补品”)在美国也有庞大的市场,一年的销售额达23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合维生素片。超过一半的美国人经常吃这类产品。这种风气也逐渐传到了中国。在目前中国市场上,也开始流行复合维生素产品,有的是进口的,有的是国产,更有的号称是针对中国人的饮食缺陷量身订作的“黄金搭档”。在各色各样虚假保健品被揭露、打击之后,至少还有些医学依据的维生素产品有可能会在中国保健品中也占据主导地位。  人体需要吸收足够量的13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才能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缺乏当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导致营养不良。所谓复合维生素片就是含有人体每天最低需求量的这些维生素、矿物质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复合维生素片在上个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一直是保健品市场上的宠儿。没有人会否认吃复合维生素能够避免营养不良,但是大多数吃复合维生素的健康人并无这方面的需求,他们是想要获得更好的健康、精力,预防和治疗慢性病。那么吃复合维生素片是否真能做到这一点呢?  坚持吃复合维生素片的人往往也是那些更注意饮食和锻炼,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因此简单地对他们进行研究,把他们和不吃复合维生素片的人做对比,是难以得出可靠的结论的。医学研究的金标准是随机的对照临床试验。不幸的是,研究维生素(含矿物质,下同)和慢性病的临床试验中,能符合这一标准的研究很少。大多数这类研究的结果并没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维生素也不是多多益善,吸收过量会导致各种疾病乃至中毒。一片复合维生素片一般来说含有人体每天对维生素的最低需求量,似乎没有过量的危险。但是现在市场上已有许多加工食品都添加了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食盐中添加碘,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面粉中添加硫胺、核黄素、烟酸和铁。那么,再吃复合维生素片导致某种维生素过量的危险就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吃硒、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会增加老年人得食道癌的几率,吃维生素D和钙则会增加得肾结石的风险。在一项临床试验中,有一组吃复合维生素片的试验者得前列腺癌的比例较高。不过,这些都是初步的研究,还不是定论。  因此,在2006年5月15至17日由美国国家卫生院召开的“复合维生素补品和慢性病预防”会议上,专家们在审阅了有关临床研究后,得出了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荐或反对普通人群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对复合维生素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不过,某种维生素对某些特定人群的作用和副作用却已经有了比较确凿的证据。怀孕早期孕妇缺乏叶酸会使胎儿出现神经管缺陷,因此育龄妇女应该每天补充600微克的叶酸加以预防(以免在发现怀孕的时候,已错过了最佳预防期)。绝经期妇女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能增加骨质密度和降低骨折的风险。患有中期老年性黄斑病变(可导致失明)的不吸烟成人推荐服用三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和锌。但是吸烟者则不应该吃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体),因为有证据表明定期吃β胡萝卜素片能够增加吸烟者得肺癌的风险。  那么,对那些已有了定期服用复合维生素片习惯的普通人来说怎么办?参加那个会议的专家并不反对他们继续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其中有些人甚至支持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因为许多人的饮食并不平衡,复合维生素片能够补充营养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你吃复合维生素片的话,应该是抱着避免营养不良的目的。为了这个盲目的目的,要吃就要吃那些成分尽量齐全的制品,因为你不知道你的身体究竟缺哪一种维生素。每个人的身体对各种维生素的最低需求量是基本相同的,但是饮食中的富余与缺乏情况却是各不相同的。国内有的维生素产品号称是专门针对中国人营养改善的需要研制的“黄金搭档”,据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知道中国人不缺和缺乏哪一种维生素,有的维生素中国人需要补充,有的不需要云云。中国幅员如此辽阔,生活习惯如此多样,各个地区、各个家庭、乃至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各不相同,怎么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需求?因此,定期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保健方式。------------第二章 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有的是像核酸营养品之类已知对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有害处的假保健品;有的其保健价值有一定的实验依据,但是还没有定论,例如从西红柿、银杏、葡萄之类的食物提取出来的物质,算是灰色区域的保健品;还有的其营养价值是有定论的,例如维生素、微量元素,但是也只是对缺乏它们的人有用,而且应当适量补充,不应过量。  但是有些“营养专家”却鼓吹大剂量服用维生素会有神奇的保健效果。例如一度非常流行的一些所谓健康指南,在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健康忠告中,补充维生素抗病、治病就是常见的一条,号称每天补充维生素C和B能提高免疫力,“感冒、扁桃腺炎、发烧什么也没有”,更有声称大剂量补充维生素能够防癌的。  这种说法源于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他曾经极力提倡每天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预防感冒、抵抗衰老、防止癌症。医学界对维生素C每日推荐量是60毫克,而鲍林的推荐量是每天服用10克。据说他本人身体力行,每天至少服用12克维生素C。1994年鲍林以93高龄死于前列腺癌,临死前他声称每天服用大量维生素C使癌症推迟了20年发作,这个说法当然无法验证。这种“维生素C疗法”虽然遭到国际医学界的批评,但由于鲍林的名气,在医学界之外影响很大,大众报刊上经常刊载。国内那些据说由医学专家撰写的健康指南,其实就是根据报刊上真假莫辨的科普小文章拼凑而成。还有的人将鲍林树立成反抗僵化的医学权威的英雄,声称时至今日,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承认或接近承认鲍林的观点,有许多新的证据表明鲍林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权威”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而批评鲍林的人,乃是一味沿袭一二十年前的旧说,质问这究竟是不了解新情况呢还是对鲍林存有偏见?  事实又是如何呢?医学界并没有简单地否定鲍林的观点,一方面指出鲍林及其追随者用以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益处的研究经不起推敲,另一方面也设计出更严密的试验进行验证。医学上公认最有说服力的试验是有安慰剂(假药)做为对照的双盲试验。迄今至少有30个双盲对照试验对大剂量维生素C能否预防感冒进行了验证,结果毫无例外都是否定的:每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感冒。其中,大部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大剂量维生素C不能减轻感冒症状,个别结果表明它能够轻微地减轻感冒症状,但不具有临床价值。  研究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对癌症的影响的临床试验结果也令人失望。美国梅约医疗中心曾经进行了三项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对治疗癌症并无益处。鲍林的学生亚瑟·罗宾逊曾在1973年与鲍林一道创建鲍林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但是他在做动物试验时发现,服用鲍林推荐量的维生素C的老鼠反而更容易患某些癌症。鲍林获悉这个结果后,采取了很不具有科学精神的做法:他将罗宾逊解雇,杀掉实验动物,没收实验数据,销毁实验结果。  可见,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能够预防疾病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相反地,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有副作用,例如导致腹泻或增加得肾结石的风险。值得指出的是,鲍林鼓吹大量服用维生素C有其商业背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C片厂家是其研究所的最大捐助者。  维生素C被认为能有效地清除细胞中的过氧化物自由基。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度活泼的小分子。环境因素(例如阳光辐射、吸烟)也会带来自由基。它们能攻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对细胞、组织造成损伤,这被认为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因此那些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所谓抗氧化剂,就被认为有益身体健康乃至能抗衰老。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C能减少脂肪的过氧化。但是在过量铁质的环境中,或者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却能刺激自由基的生成。有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服用超过500毫克的维生素C反而会增加遗传损伤。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的名声可能比维生素C还大。维生素E被认为能够插入到细胞膜中,保护细胞膜中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不被氧化。几年前有一项对数千名美国妇女所做的研究表明,每天服用25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似乎能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40%。这个结果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一度引起抢购维生素E的热潮。许多保健品厂家也把维生素E做为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的灵丹妙药来宣传。实验表明,在线虫的食物中添加维生素E能够显著地延长线虫的寿命。但是对果蝇的实验却出现了有意思的结果:如果食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每毫升5微克,能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但是如果维生素E的含量增加到每微升25微克,果蝇的寿命反而缩短了。这表明维生素E所起的作用与其用量有关,多了反而不好。维生素E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们从正常饮食中每天吸收的维生素E大约是14国际单位,但是许多人(大约25%的美国人口)每天固定服用一片维生素E片。一片维生素E片的最低含量是100国际单位,常见含量是400国际单位。如此高剂量的维生素E是否真的对健康有益呢?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国际研究表明,过量地服用维生素E有害无益。他们分析了1993到2004年间19项涉及135,967人的有关维生素E与健康关系的数据,发现每天服用维生素E不高于150国际单位并无坏效果,甚至还可能有益健康。但是过了这个量以后,服用维生素E的人的死亡率开始逐渐高于不服用维生素E的对照组,45年间死亡率大约高出5%。在达到每天400国际单位后,出现了较显著的增加。  为何过量的维生素E对健康有害无益?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维生素,但是这不等于维生素是多多益善。其他有益健康的营养素或别的什么东西也是如此。但人们迷于追求健康保健,惑于保健品厂家的宣传,却往往忘了这个粗浅的道理,幻想出现灵丹妙药的奇迹,结果适得其反。------------第二章 我们需要补钙吗?------------  人体要正常地运转,除了需要从食物中吸取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还需要多种矿物质。其中需求量最大的矿物质是钙,大约占了体重的2%。体内98%的钙都用于组成骨骼。  看上去死气沉沉的骨骼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系统,不断地发生着新旧更替:在骨的表面,成骨细胞不断地吸收钙制造新的骨组织,而旧的骨组织则不断地被破骨细胞破坏掉。在少年儿童时期,新生的骨组织远多于被破坏的骨组织,钙的净吸收量能达到60%,骨骼也因此不停地增长。到20岁左右,骨骼的增长停止了,骨吸收的钙量逐渐减少,不过仍多于丧失的钙,骨质因此变得越来越密,直到30岁左右,达到了最大值。  从30多岁开始,骨丧失钙的速度逐渐高于吸收钙的速度,从而导致骨质的减少。从40岁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逐渐丧失骨质。如果在30岁之前没有存储足够多的骨质,之后又没有补充足够的钙,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丧失越来越多,骨变得越来越疏松,最终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发生骨折,就得了骨质疏松症。这是导致老年人残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大约一半的老人面临这种危险。骨质疏松症的另一个后果是脊柱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导致驼背,压迫内脏。绝经妇女受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更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约80%为女性。  因此在人的一生各个时期,都需要保证能从膳食中吸收足够量的钙。根据美国医学科学院制定的标准,青少年时期(9岁~18岁)对钙的需求量最大,每天要摄入1300毫克。成年人(19岁~50岁)每天推荐量为1000毫克。由于对钙的吸收能力随着衰老而降低,所以51岁以上的成年人的每天推荐量又增长为1200毫克。孕妇对钙的需求量显然也要增加,但是由于孕妇从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也增强,所以每天推荐量没有增加,仍然是1000毫克。  鲜牛奶和酸奶是饮食中钙的重要来源,一杯(240毫升)鲜奶或酸奶的钙含量达300毫克。此外,豆腐、坚果和深绿色蔬菜(甘蓝、花椰菜等)也富含钙。但是大部分人并没能从日常饮食中吸收足够量的钙,女性尤为明显。因此,人们需要有意识地补钙,有计划地增加饮食中钙的含量,例如每天喝3杯牛奶。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难长期实施这样的饮食计划的,那么就可以考虑每天口服钙片。  目前市场上卖的钙片主要是两种形式: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碳酸钙片比较便宜,含钙量高(含40%),但是要有足够的胃酸才能被吸收,最好在进食时或进食后不久胃酸分泌最高时服用。柠檬酸钙比较贵,含钙量低(含21%),不过不需要胃酸也能被吸收,比较适合胃酸分泌少的老年人。各个厂家生产钙片质量不一定一样,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测试它们是否能被身体吸收:用一小杯温水或醋溶解一片钙片,看看是否能在30分钟内几乎全部溶解。  因为许多人误以为天然的东西较好,所以市场上还有一些用牛骨粉、白云石、贝壳粉做成的“天然”钙片,但是这些“天然”钙片可能含铅、汞、镉等有害重金属,要避免服用,不要迷信“天然”的东西。  人体一次最多只能吸收500毫克的钙,因此不要买每片含量高于500毫克的钙片,否则只是浪费。如果你需要一天补1000毫克的钙,应分两次各服500毫克的钙片,而不要一次服1000毫克。有的人在吃了钙片后会便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尝试改用一天多次服用小剂量的钙片。  补钙不是多多益善。每天摄入的钙不宜高于2500毫克,否则有导致血钙过高、损害肾脏、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等危险。以前有人担心高量摄入钙会导致肾结石,最近也有一项调查表明那些每天服用钙片的老年女性患肾结石的比率略有增加。不过,其他的研究表明高量摄入钙反而降低了肾结石的风险。最常见的肾结石是草酸钙肾结石,摄入草酸过多和饮水过少可能是形成肾结石的更主要因素。  人体要吸收、利用钙,需要有维生素D的参与。一个人每天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5~10毫克(200~400国际单位),但是人的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D,无需从膳食中摄取。不过人体产生维生素D的效率和肤色深浅有关。肤色浅的人只要在阳光下照射15分钟就能够生成足够一周需求的维生素D,肤色深的人则可能要用几个小时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如果你的肤色很深,或很少晒太阳,可以考虑服用维生素D片。维生素D也不是多多益善,如果每天的摄入量超过50毫克(2000国际单位),会危害健康。  然而,靠钙片补钙的效果并不像钙片广告所宣传的那么大。2006年2月美国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关于补充钙剂、维生素D和骨折风险的研究报告。他们对36,282名50~79岁的绝经期健康妇女进行临床试验,将她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口服1000毫克钙(碳酸钙片)和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一组每天口服安慰剂,试验时间平均持续7年。结果表明,补钙组的髋骨骨质密度有略有增加(增加了1.06%),髋骨骨折的发生率平均减少了12%,不过后一数字被认为不具有统计意义。补钙对60岁以上的妇女的作用更显著,补钙组髋骨骨折发生率减少了21%。------------第二章 硒--在必需和有毒之间------------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富硒”食品、保健品,据称是“抑制肿瘤之王”、“抗癌极品”,那么硒究竟是什么东西,真有那么神吗?  1935年,医学界发现在黑龙江克山县盛行一种地方性心肌病,病因不明,将之命名为克山病。该病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现,但以克山县最为严重,例如,1941年冬,克山病在克山县城北12个村庄暴发,死亡达216人。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刘东生院士和几位研究地球化学、土壤学的研究人员被下放到克山县研究克山病。经调查病区的水土,他们认为病因是由于当地水土缺硒引起的。通过在饮食中补充硒,克山病在克山县已经消失了,自1982年起至今未再发生过。  通过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调查也发现,凡是体内硒的含量偏低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就高,反之则低,特别是对男性更是如此。硒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是谷胱苷肽过氧化酶的成分。这种酶的作用是把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转化成水。过氧化氢是一种活跃的氧化剂,在过氧化酶由于缺乏硒而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时,体内会累积过氧化氢,从而氧化和损害身体组织。  因此我们的饮食不能缺乏硒。美国医学部门建议每天从饮食中摄入的硒的含量为70微克。富含硒的食品包括海产、坚果、肉类等。人们从日常饮食摄入的硒含量大约为平均每天100微克。如果日常饮食不均衡,或者所在地区的水土缺硒,那么可以考虑口服含硒药片(例如亚硒酸钠)适当地补充硒。然而,硒同时也是一种有毒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导致脱发、肝损伤、肠胃疾病、神经系统异常等等。美国医学科学院认为,硒的最低中毒量为每天900微克,每天从饮食和药片中摄入的硒的含量若不超过400微克是安全的。  近年来,补充硒是否能预防癌症的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较著名的一个临床试验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克拉克等人做的。他们对1312人进行了双盲对照试验,让一半的人每天口服200微克硒,另一半人口服安慰剂。这个试验的目的是要看看硒是否能够减少皮肤癌的发生。1996年,克拉克等人对截止1993年12月,平均持续6.4年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令人失望,服硒并不能减少皮肤癌的发病率。但是,他们注意到,服硒组其他癌症(包括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肺癌)的发生率却意外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这个意外的结果似乎很有价值。然而,2002年,他们对平均持续7.9年的试验结果再次进行了分析,结果又出现了变化,未能再发现服硒组的肺癌、结肠直肠癌发病率降低,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降低了,也仅限于那些血液中硒的含量最低的人。显然,这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才能得出结论。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已在2003年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研究硒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关系。此外,中国有两项临床试验表明,服硒可以减少营养不良的人群中肝癌和胃癌的发病率。  这些研究结果如果最终得到证实,也不过说明,如果人体缺乏硒,会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增加,因此适当补充硒有助于预防某些癌症。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服硒能够治疗癌症。一旦癌症已经发生,再来补充硒就已经太迟了。好比说,定期更换机油可以减少汽车抛锚的发生率,然而汽车一旦抛锚,再来更换机油是无济于事的。生产、销售“富硒”保健品的厂商有意混淆预防癌症和治疗癌症的区别,把服硒可能预防癌症篡改成抑制、治疗癌症,向癌症患者推销,乃是一种欺诈行为。癌症患者如果听信其宣传,盲目地大剂量服用硒,更有中毒的危险。  即使就补充硒是否能够预防某种癌症这一点而言,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没有定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只允许在销售硒产品时,在标签上使用以下两种说法:“硒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风险。有些科学证据表明摄入硒可能降低某些类型的癌症的风险。但是,FDA认定,该证据是有限的,并非定论。”“硒可能在体内产生抗癌效果。有些科学证据表明摄入硒可能在体内产生抗癌效果。但是,FDA认定,该证据是有限的,并非定论。”目前国内市场上许多保健品都是从美国传入的,美国这一套严密的标注方法更应该传入。------------第三章 常见保健品真相(1)------------  保健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著名”的保健品更是频频进入我们的视野。  读者朋友要树立正确的保健观,掌握辨别虚假保健品的方法,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切不可以从一个陷阱掉入另一个陷阱。  吃核酸真能补基因吗?  基因控制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影响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许多疾病都与基因突变有关系。组成基因的物质是核酸。因此,可以说,核酸是体内最重要的物质之一,生命活动离不开核酸。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如果我们体内没有足够的核酸用来组成基因,是不是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注意在吃饭时多吃点核酸呢,甚至吃一些能够“营养”基因的保健品呢?  横空出世的不老仙丹  目前市场上有人在推销形形色色的“核酸营养品”、“核酸保健品”,利用的就是人们这种吃什么补什么的心理。这些保健品价格昂贵,但是吹得天花乱坠,让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很值。例如有一种“核酸营养品”的说明书是这么介绍其功效的:“增强基因自我修复能力,显著改善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及细胞分裂,提高免疫力,美容养颜润肤。核酸具有抗病毒,抑肿瘤,抗衰老,健脑益智的功效。在临床实践中,令医学界十分惊喜的是:在糖尿病及并发症,肝脏疾病,高脂血症,脑血栓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肢体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关节炎,白细胞减少症,神经系统疾病,性功能减退,肝肾受损等诸多方面,核酸都显现出独特的保健功效。”  这几乎是把核酸当成了包治百病、永葆青春、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而且据说是早就被证明了的,有一则广告如此说:“早在1977年,美国开业医生班杰明·富兰克博士就把核酸合剂(DNA、RNA混合物),分发给门诊患者食用,每日1.5克~2克剂量,结果使大批老年人延缓了衰老,避免了痴呆,增强了记忆,恢复了精力;使一大批成年病人摆脱了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肝病、肿瘤等疾病的痛苦;使一大批中青年妇女祛斑除皱,皮肤润泽,得到美容。这就是著名的核酸代谢疗法,其实质就是食补核酸(DNA、RNA)。”  有一则广告则干脆宣布核酸就是长生不老药:“DNA受损,则导致疾病的产生,使细胞分裂受到严重影响;补充DNA,则细胞生长加快,人体机能就充满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孕妇需要补充DNA,婴儿需要补充DNA,学生需要补充DNA,体弱多病的人需要补充DNA,中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更需要补充DNA。DNA旺盛则生命之树常青。补充DNA就是长寿不老的奥秘。DNA,应该是当年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的‘不老仙丹’。”  但是奇怪的是,既然核酸早就被证明了有神奇的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却没有一部权威的营养学教材把核酸列为营养素。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并没有核酸。  就像上面提到的一则广告所说,“核酸营养”和“疗法”是由美国纽约一名普通医生班杰明·富兰克在70年代一手炮制出来的。但是这则广告没有告诉大家的是,科学界并不接受富兰克公布的结果,因为这些结果未能得到其他研究的证实。在20世纪7、80年代,美国也有人推销核酸营养品。美国法庭曾经在1981年2月5日、4月10日、7月20日、10月22日连续四次判决所谓“核酸营养”和“疗法”是通过虚假广告诱惑、骗取消费者钱财的商业骗局。从那以后,“核酸营养品”在美国就基本销声匿迹了。近来在中国兴起的“核酸营养”热也是奉富兰克为祖师爷,其理论依据、产品和宣传手法都和20多年前的美国“核酸营养”骗局没有什么不同。  服用“核酸营养品”的真实效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核酸营养”究竟是科学新成果,还是商业骗局?假如核酸真是灵丹妙药、长生不老药的话,那么我们也不必去特地吃什么“核酸营养品”。核酸是构成基因的物质,每个细胞都含有基因,因此只要有细胞,就有核酸。我们吃的食物都来自于生物,因此核酸、核苷酸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食物之中,我们每天都要吃进大量的核酸。不同食物的核酸含量会有所不同。核酸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包括酵母菌、蘑菇、动物内脏、肉类、鱼、虾、豆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核酸含量往往也比较高。相对来说,粮食所含核酸比较少。因此,每个人每天吃进的核酸的量,会随着所吃食物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每人每天要从食物中吃进0.1~1克的核酸。  不过,我们吃进去的这些核酸,是不可能用来“补基因”的。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而体现出来的。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必须被忠实地复制、表达。如果让外来的核酸参与进去,人体的遗传信息就会混乱,人就会生病乃至死亡。病毒就是将外源核酸注入了人体细胞中,而危害人体健康的。试想,如果我们吃到肚子里的核酸能被直接吸收到体内,而且参与体内的生理活动,那么我们体内岂不是有猪基因、大米基因等等外来基因在发号施令?我们还能算是人吗?因此,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我们体内细胞的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吸收像核酸这样的生物大分子。  那么我们通过食物吃到肚子里的那些核酸跑哪里去了呢?它们在消化道里被逐步消化掉了。食物被我们吃下去后先是到了胃,那里有大量的胃酸分泌出来,在酸性的条件下,核酸很容易自发地发生水解,断裂成比较短的片段。这样,外来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被破坏掉了。不过,光靠核酸自发的水解并不保险,还必须用酶对它们做进一步的处理。酶是什么东西呢?它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有许多化学反应,如果自发地进行的话,速度极慢,慢到相当于无法进行下去,但是如果有了针对这种化学反应的酶,就能够大大地加快反应速度。不同的酶会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第三章 常见保健品真相(2)------------  核酸离开胃进入肠道后,碰上了各种各样的酶。在肠道中有一种核酸酶,它能把核酸切割成很小很小的片段。核酸本来是由成千上万个核苷酸链接而成的,在核酸酶的作用下,这些链接被打得粉碎,只剩下一些由几个核苷酸组成的小碎片,叫作寡核苷酸。肠道中还有一种酶叫做磷酸二酯酶,它进一步切割寡核苷酸,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单个的核苷酸。不过事情还没有完。肠道中还有一种核苷酸酶,顾名思义,它是专门用来对付核苷酸的,把它进一步水解成了更小的分子,叫作核苷。核苷被吸收进了细胞中后,还得再经过一番折磨,在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碱基和磷酸核糖。经过如此这般的折腾,核酸被切割得可谓体无完肤了,才算罢休,最后得到了两种非常小的分子,干什么用呢?磷酸核糖是一种糖,能够参与糖的代谢,也能够被用于合成新的核苷酸。碱基包括嘌呤和嘧啶两类,也能被用于合成核苷酸,或者进一步降解而排出体外。  我们吃下去的核酸都被分解掉了,那么我们细胞中构成基因的核酸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全都是利用细胞中已有的小分子一步一步自我合成的。细胞合成核酸有两条很不相同的合成途径。一条途径是,先由碱基和磷酸核糖合成核苷酸,然后用核苷酸合成特定序列的核酸。用于合成核苷酸的碱基和磷酸核糖,有一部分是从食物中吸收的,还有一部分来自细胞中原有的核酸水解后,重新利用。如果食物提供的碱基和磷酸核糖太少,会不会最终影响到体内核苷酸的合成呢?不会,因为核苷酸还有另外一条所谓“从头合成”的产生途径,不是直接利用碱基,而是将其他的分子转化成核苷酸(确切地说,把磷酸核糖焦磷酸转化成嘌呤类核苷酸,把氨甲酰磷酸转化成嘧啶类核苷酸)。因此,碱基(嘌呤、嘧啶)以及产生它们的核酸、核苷酸、核苷都不被视为必需营养物。  诺贝尔奖获得者指斥“核酸营养”  “珍奥核酸”在广告中打出了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和肖像,给人的印象是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支持“核酸营养”。我们决定戳穿这个谎言。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有的已去世或退休,联系起来并不方便。有三位很快给我们回了信,他们都表示,核酸没有营养价值,他们的研究也与“核酸营养”无关。  197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戴维·巴尔的摩在信中说:“据我所知,没有证据表明核酸是一种营养物或有益健康。在我看来它也非常不可能有任何益处。人体不能吸收核酸。它将在肠道中分解,其分解物可能被吸收,但它们对人体营养极少有补充作用。”他还说,这家企业使用他的名字和肖像进行广告宣传,并未取得他的许可。  197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维尔纳·阿尔伯则说,大连珍奥核酸“从来没跟我联系过,我在此之前也不知道他们这些宣传材料。核酸存在于所有未经加工的植物和动物食品中,因此它是每个人的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据我所知,我们过健康的生活并不需要额外的核酸(它除了通常的有机物外还包括磷)。我自己的研究与核酸的营养价值无关。”  还有一位是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保罗·伯格。当被问及珍奥核酸生产企业使用他的名字和肖像进行宣传是否获得了他的许可、他的研究是否与核酸营养有关时,他回答说:“对你的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绝对没有。吃核酸很可能没有任何特殊的营养价值。”  据此我们写了篇《诺贝尔奖获得者否认核酸营养》的报道在新语丝网站上贴出。在这篇报道的基础上,《南方周末》2001年2月24日头版头条刊登了记者杨海鹏和复旦大学遗传所博士生朱鹏程合写的长篇报道《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揭露“核酸营养”骗局的来龙去脉,引起了“核酸营养”厂商的恐慌,竟在全国各地收购这一期的《南方周末》,试图减少它的影响。  2001年3月6日,美国冷泉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总裁詹姆斯·沃森也给我们回了信。沃森和弗兰西斯·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1962年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沃森在信中说:“我从未允许珍奥核酸公司使用我的或弗兰西斯·克里克的照片。他们歪曲了我的观点,因为在我们的膳食中,无需补充核酸。  2001年6月,海南出版社出版方舟子著《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该书第一部分《“核酸营养”真相大揭密》收录了我撰写的十几篇有关文章。同年8月10日,美国著名的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报道《中国:生物化学家发动反对道德败坏的网上战争》,向各国科学家介绍该书的出版和我在网上揭露中国学术腐败,特别是揭露“核酸营养”骗局的事迹。《北京青年报》、《科学时报》等报纸都转载了这篇报道。  2001年9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在上海召开第八届学会代表大会。新当选的理事会一致通过决议:学会成员不应擅自用本学会名义发表带商业色彩的宣传文章,或进行带有商业色彩的广告活动。  邹承鲁院士在2001年10月10日《文汇报》发表文章《科学家不应做“广告明星”》,指出:“做出这样一个决议,主要源于前不久曾沸沸扬扬的‘核酸风波’。对于这个争论,我的意见是:核酸营养之争在学术上没有多大意义,只不过是一个商业炒作和学术道德的问题。”“我认为,对于那些已经做了虚假广告的人,应该向社会作一个交代。就像人会生病一样,犯个别错误人所难免。问题是,犯了错误,是知错就改,还是强词夺理、讳疾忌医?我觉得,对有悖科学道德的事件进行公开曝光,不仅教育本人,让社会和科技界了解,共同监督,更可警示后人。”------------第三章 常见保健品真相(3)------------  过多服用核酸有害无益  而且,核酸吃得太多还能引起痛苦。海鲜、猪下水几乎是人人都喜欢的美味佳肴,但是有许多人却只能强忍着食欲,不敢吃它们,因为这些美味佳肴除了含有大量的刺激食欲的蛋白质,还同时含有大量的核酸,这些人因为身体有病,医生叫他们不要吃核酸含量高的食物。食物中的核酸经过消化、降解产生的嘌呤碱基很少被吸收,如果吸收了,大部分也在肝脏被降解为尿酸,送到肾脏,排入尿中。因此食品中核酸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如果血液中尿酸过多,会在关节滑液中析出,引起关节炎,即所谓“痛风”,让患者苦不堪言。17世纪英国有一位被称为“医学的莎士比亚”的名医悉德哈姆本人就是一名痛风病患者,曾对痛风的痛苦有过生动的描述:  “患者上床睡觉时健康状况良好。清晨两点左右,他因大脚趾的剧痛而惊醒;较少见的是脚后跟、踝或脚背的剧痛。这种痛苦简直像关节脱位一样,但是患部的感觉又像浇了冷水。随之而来的是寒颤和哆嗦,还有一点发烧。开始本来就厉害的疼痛这时变得更加严重。随着痛苦程度的增加,寒颤和哆嗦也加重,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种现象达到高峰,患部涉及跗骨和跖骨及其韧带。忽而是韧带的剧烈拉扯和撕裂般的疼痛,忽而是一种重压和紧绷感。这时患部的感觉如此敏锐和强烈,它甚至经受不住被子的重量,即使一个人在屋子里走动的声音都变得无法忍受。整个夜晚都在痛苦、失眠、不断改变姿势中度过;辗转翻身和关节疼痛同样地持续不断,而到恶性发作的时候,更加的严重。”  过多的尿酸还可能产生肾结石或对肾脏造成伤害。因此,如果吃了太多的核酸,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有害处。  把前面所说总结一下:  第一,外源核酸不可能直接被人体细胞利用,也幸好不能被利用。人体细胞中的核酸都是自己合成的。  第二,食物中的核酸都将被分解成核苷酸、核苷、磷酸核糖、碱基,然后或者用于合成核苷酸(联起来就成了核酸),或者参与其他代谢途径,或者降解排出体外。  第三,一般人不存在食用核酸太少的问题。即使食用的核酸太少,也不会影响人体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为核苷酸有别的合成途径。可以用别的分子从头合成,也可以回收利用体内核酸的降解物。因此在医学上不存在“核酸缺乏症”。如果饮食不平衡或消化不正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缺乏的必需营养物,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但是无需特地去补充核酸,因为核酸不是必需营养物。  第四,服用的核酸太多,反而有可能导致血液、尿中尿酸太多,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他们吃了“核酸营养品”后觉得效果不错呢?我们在广告上见到的“核酸营养品”如何如何让服用者恢复健康、焕发青春的故事,往往是编造出来骗人的。不过,也可能有些人在吃了“核酸营养品”后的确觉得有一定效果,这是心理作用导致的。人体的机能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在试验一种新药是否真正有效时,按医学惯例必须把病人分成两组做试验,一组服用新药,一组服用做成药片样子的糖片(叫做“安慰剂”),但是告诉病人吃的是药物。结果在那些吃没有药效的安慰剂的病人中,往往有一部分病情会减轻甚至痊愈,这就是心理暗示导致的。只有在服用新药的效果明显好于安慰剂时,我们才能认为新药的确是有效的。因此现代医学认为病人的证词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一种营养品或药物是否有效,必须有可靠的生理、药理基础和严格的临床测试才能认定。“核酸营养”没能通过这样的认定。  “核酸营养品”的广告还经常提到基因疗法和核酸类药物,实际上它们和“核酸营养品”毫无关系。基因疗法是指让病毒等载体携带特定的基因序列,打入人体细胞中修补特定的基因序列。这和“核酸营养”完全不是一回事。目前开发的核酸类药物中有一类属于核苷酸类似物,比如用于治疗乙肝的拉米呋啶就是一种化学结构类似于嘧啶核苷酸的药物。乙肝病毒在繁殖时,需要合成自己的核酸,如果遇到拉米呋啶,就会误把它当成核苷酸加以利用,结果核酸的合成反而被抑制住了,这样就达到了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目的。这和“核酸营养”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顺便说一下,在市场上除了用来吃的“核酸营养品”,还有“核酸化妆品”,号称在皮肤上涂上含有核酸的化妆品能够营养皮肤细胞的基因,达到美容的效果。涂在皮肤上的核酸会被皮肤分泌的酶分解成小片段核酸或核苷酸。皮肤细胞无法也不能吸收核酸、核苷酸。因此化妆品中的核酸没有任何用处。  揭露“核酸营养”商业骗局纲要  “核酸营养”是骗局  “核酸营养”和“疗法”是由美国纽约一名普通医生本杰明·富兰克在上世纪70年代一手炮制出来的。美国法庭曾经在1981年2月5日、4月10日、7月20日、10月22日连续四次判决所谓“核酸营养”和“疗法”是通过虚假广告诱惑、骗取消费者钱财的商业骗局,违反了美国法典第39编第3005条。在中国兴起的“核酸营养”热也是奉富兰克为祖师爷,其理论依据、产品和宣传手法都和20多年前的美国“核酸营养”骗局没有什么不同。  国际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否认“核酸营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有关文件确认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中不包括核酸。世界卫生组织营养部的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人体需要额外补充核酸。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营养品工业的报告中指出口服核酸无效,核酸缺乏症不存在。  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弗兰西斯·柯林斯在2000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核酸营养”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骗局。  四位其名字和肖像被中国厂家用于做“核酸营养”广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他们的名字和肖像被盗用,他们不认为核酸有营养。------------第三章 常见保健品真相(4)------------  核酸是什么?  核酸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两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核酸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而体现出来的。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是独特的,必须被忠实地复制、表达。如果让外来的核酸参与进去,人体的遗传信息就会混乱,人就会生病乃至死亡。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核酸  核酸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不能吸收生物大分子,这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如果生物大分子进入了细胞,细胞机能将会紊乱乃至死亡。病毒感染的机理就是打破了细胞膜,而把核酸注入了细胞中,使人体得病。人体细胞中的核酸全都是利用细胞中已有的小分子一步一步自我合成的。  食品中的核酸在肠道中被分解  食品中的核酸在肠道中将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核苷酸、核苷,而被吸收进细胞中,在细胞中进一步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碱基(包括嘧啶和嘌呤两类)。碱基或者用于合成核苷酸(联起来就成了核酸),或者参与其他代谢途径,或者降解排出体外。  不存在核酸缺乏症  核酸、核苷酸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食物之中,一般人不存在食用核酸太少的问题。即使食用的核酸太少,也不会影响人体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为核苷酸有别的合成途径,可以用别的分子从头合成,也可以回收利用体内核酸的降解物。因此在医学上不存在“核酸缺乏症”。  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核酸  没有任何可靠的资料表明老年人的核苷酸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会降低,因此老年人无需特别补充核酸。  食用核酸过多有害无益  外源核酸降解后产生的嘌呤碱基很少被吸收,如果吸收了,大部分也在肝脏被降解为尿酸排出。因此食品中核酸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如果血液中尿酸过多,会在关节滑液中析出,引起关节炎,即所谓“痛风”;也可能产生肾结石或对肾脏造成伤害。  如果饮食不平衡、消化不正常也不需要补充核酸  如果饮食不平衡或消化不正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缺乏的必需营养物,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但是无需特地去补充核酸,因为核酸不是必需营养物。  有人吃了“核酸营养品”后觉得效果不错乃是心理作用  人体的机能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因此现代医学认为病人的证词不能做为科学依据。一种营养品或药物是否有效,必须有可靠的生理、药理基础和严格的临床测试才能认定。“核酸营养”没能通过这样的认定。  核酸化妆品没有用处  涂在皮肤上的核酸会被皮肤分泌的酶分解成小片段核酸或核苷酸。皮肤细胞无法也不能吸收核酸、核苷酸。因此化妆品中的核酸没有任何用处。  添加核苷酸的配方奶粉和“核酸营养”无关  人乳中含有核苷酸。有一些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表明,食物中的嘌呤和嘧啶似乎对细胞免疫反应的最佳功能有重要作用。因此有专家认为应把核苷酸当成“半必需营养物”,在给婴儿和特殊病人吃的配方奶粉中添加适量的核苷酸。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的配方奶粉中不添加核苷酸。在断绝了其他所有食物来源靠配方奶粉维生时,也许不应完全排除外源核苷酸。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额外的核苷酸能够增强人的免疫能力或别的什么奇妙功能,更没有可信赖的研究认为人在正常饮食的条件下,需要特地去补充核苷酸。  基因疗法和“核酸营养”无关  基因疗法是指让病毒等载体携带特定的基因序列,打入人体细胞中修补特定的基因序列。这和“核酸营养”完全不是一回事。  核酸类药物和“核酸营养”无关  目前开发的一类核酸类药物属于核苷酸类似物,其药理是用核苷酸类似物阻碍肿瘤细胞中核酸的合成,达到抑制肿瘤增长的目的。由于核苷酸类似物也会阻碍正常细胞中核酸的合成,因此这种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还有一类是反义核酸,用于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和“核酸营养”都完全不是一回事。  “核酸营养”不是科学新成果  一项科学新成果是可重复的、可独立测试的试验。试验结果要经过同行鉴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越是重大的成果,越要经过更严格的测试,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引起各国同行的重视、检验。“核酸营养”如果成立的话,是一项能够改写生物化学教科书的重大成果,对它的检测、认定必须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才符合常规。但是“核酸营养”鼓吹者所依赖的文献都发表在不入流的、不被承认的期刊上,经不起推敲。“核酸营养”不是科学新成果,而是旧骗局。  那些支持“核酸营养”的中国专家向公众做伪证  他们都是“核酸营养”骗局的既得利益者,是“核酸营养”骗局的同谋,因此昧着良心向公众做伪证。他们试图把商业骗局转变成学术争论。这是中国学术界腐败的一大例证。  “核酸营养”已在美国销声匿迹  笔者和一些朋友检查了美国各地的商店,未能发现任何“核酸营养品”,只在华人开的商店中见到从中国进口的这类商品。笔者检查了美国几家最大的营养品供应商的目录,也没能找到任何“核酸营养品”。美国做为“核酸营养”的发源地,已经完全抛弃“核酸营养”。  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购买乃至食用了“核酸营养品”,你已是这个骗局的受害者,应该向厂商要求退赔,或向有关管理部门控告厂商欺诈,必要时向司法部门举报。  如果你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应该抵制“核酸营养品”厂商的广告费和红包,拒绝刊登其欺骗性广告或假新闻。如果你在以前已刊登过这类假广告、假新闻,应该刊登有关的揭露文章,让读者听到另一种声音。  如果你是生物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应该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向公众讲明真相,应该站出来谴责那些被厂商收买而做伪证的同行败类。  当今,行骗要比打假容易得多,也逍遥得多。在中国个别管理部门、学术界、舆论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骗子同谋的时候,中国公众应该自己保护自己,告诉你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看好自己的钱包,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我们不指望骗子及其同谋都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只希望有更少的人受欺骗。少一个人受骗,骗局就少一份得以支撑的资金来源。  如果我们还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如果我们不忍看着中国社会中的腐败和堕落,那么就应该为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抵制骗局,就是每个人可以做也应该做的。------------第三章 “脑白金”能让你变年轻吗?------------  “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年轻态健康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广告用语响彻了中国的电视,可谓家喻户晓。推销“脑白金”的厂家赠送给消费者的《席卷全球》一书,把“脑白金”吹嘘成了神乎其神的灵丹妙药,说它是:大脑中的“脑白金体”分泌的物质,有降压、抗癌、内分泌调节、增强性能力等数十种功效。该书宣称:“美国5000万人疯狂抢购”;“价格被炒到白金的1026倍”;“克林顿、教皇保罗二世也服用脑白金”;两组65岁的老人,一组服用“脑白金”,另一组不服用的结果是:未服用“脑白金”的老人不足80岁,在疾病折磨中去世,外表衰老,而服用“脑白金”的老人,在110岁左右去世,去世时仍动作灵活,外表美丽,性功能如同30岁的男女,并在百岁之年生了一个胖娃娃……该书并预言:在人们追求健康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的今天,“脑白金”在中国注定要火爆。  “脑白金”,多么响亮的有诱惑力的名字,也不知是谁的“创意”,其实它的学名,音译为美乐通宁(melatonin),意译为褪黑素,也叫做松果体素,是脑中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对人主要有抑制性成熟的作用。美乐通宁也能调节人体睡眠周期。它在体内的分泌量与光线有关,比如在黑夜中,分泌量就会增加,激发睡意。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美乐通宁的分泌量逐渐降低,有专家据此解释为什么老年人的睡眠状态不如年轻人。但也有研究认为美乐通宁的分泌量并未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1993年美乐通宁制剂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销售。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报道说,服用美乐通宁能够催眠,在美国引起了轰动。第二年,《新闻周刊》对美乐通宁做了专题报道,再加上有两本畅销书大力鼓吹美乐通宁的神奇作用,促使了美乐通宁在美国热销。美乐通宁不仅仅被说成是一种天然无害的安眠药,而且根据非常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和理论猜测,被吹成是一种“美妙的激素”,能够提高免疫能力,治疗癌症,预防心脏病,增强性能力,抵抗衰老,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等等。经美国医学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的反复澄清、警告,这股美乐通宁热很快在美国平息了下去。目前美乐通宁做为膳食补品,在美国的超级市场、健康食品店、药店还可以买到,也相当便宜,价格与一般的维生素制剂相当,一个月的用量不到十美元。在瓶子上说明的功效只有“有助于睡眠”一条,下面用小字注明“未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证实”。  医学界正在研究美乐通宁在抗氧化剂、癌症免疫调节剂、睡眠紊乱和时差等方面的作用,但是还不能确定其功效和副作用。美国医学界一般认为,美乐通宁对于治疗因时差导致的失眠是很有效的,被用作调整时差的辅助物,但是否能做为安眠药治疗其他失眠症,则有不同的结论。有的临床试验表明,服用美乐通宁结合一般疗法,有助于治疗某些癌症,但这还只是极其初步的结果。在服用美乐通宁时,有三点不能不引起警惕。第一,我们不知道最佳用量。有的研究表明每天服用0.5毫克就可催眠,有的用量则高达十倍才有效果。第二,我们不知道它是否有副作用。短期的服用看来相当安全,没发现值得警惕的副作用,但是对美乐通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没人知道长期服用有何不良影响。  美乐通宁是一种激素,而滥用激素的后果,有时是要过了好几年、十几年才能表现出来的。有些研究者认为,服用高剂量松果体素可能会使大脑血管收缩,增加中风的危险。第三,由于美乐通宁不是作为药品,而是作为保健品出售的,因此对其质量缺少严格的控制。------------第三章 螺旋藻是健康食品吗?------------  有一位朋友到云南丽江旅游,告诉我那里有不少专卖店专卖螺旋藻精片,“售价不菲,信者众,购买者亦众”,希望我能关注一下。螺旋藻其实并非丽江的特产,原产美洲和非洲的盐湖,那里的原住民有食用它的传统。在上个世纪80年代螺旋藻开始做为一种保健品在国外市场出现。在网上检索“螺旋藻”一词,可得约50万个简体中文网页,基本上都是在推销螺旋藻精片,可知其做为保健品进入中国并非最近的事,早已成了气候。  这些推销资料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宣称螺旋藻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是目前所知营养成分最全面、最均衡的食品之一,1克螺旋藻的营养成分相当于1000克各类蔬菜总和,其蛋白质的含量是鱼肉的三倍,能防治多种疾病,  被国际权威机构推崇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被美国宇航局定为太空食品,据说法国有位克里门特博士甚至声称:“人类二十世纪两大重要发现:原子能和螺旋藻,而后者的作用远远大于前者。”  这位语出惊人的法国博士不知是否实有其人,那些国际权威机构对螺旋藻的评语我也未能找到原始出处。我只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非洲居民营养不良问题,曾经在那里推广过螺旋藻、酵母菌等单细胞食品,后来因为战争而中止。这种“穷人食品”为何摇身一变成了富人保健品,这且不去管它,我们只来看看,那些广告有没有道理。  螺旋藻中蛋白质的含量的确非常高,晒干了以后蛋白质含量可达70%,说它是鱼、肉蛋白质含量的3倍不算夸大。但是除非你把螺旋藻当饭菜来吃,否则这个数字没有任何意义。每天吃几片螺旋藻精片摄入的蛋白质量不过12克,可忽略不计(一个人每天需要补充几十克蛋白质)。对那些宣传蛋白质或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物质)的含量如何如何高的保健品,都可以这么算一下账。  螺旋藻还富含多种维生素B、类胡萝卜素、矿物质,无疑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这些营养成分可以更便宜地从日常食物中获取。如果是想要全面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话,综合维生素片是更合理的选择。螺旋藻含有维生素B12,而B12几乎只存在于动物食品中,所以螺旋藻在这方面显得比较特别,在广告材料中会着重提及,似乎它是素食者补充B12的良好来源。但是这些广告材料只字不提的是,螺旋藻的B12比较特殊,无法被人体吸收。  所以,螺旋藻作为食品,并非那么理想。那么它作为一种药品呢?有一些研究表明它在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可能有些希望,但都还只是非常初步的研究。有关螺旋藻其他作用的说法则没有任何根据,甚至有反面的证据。例如它在减肥方面的作用,已被一项双盲临床试验的结果否定:每天吃8.4克的螺旋藻的试验者的体重变化与吃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螺旋藻做为食品还有不那么健康的一面。它是一种单细胞食物,而单细胞食物的特征是核酸含量非常高。核酸并非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相反地,从食物中摄入的核酸过多,有导致痛风和肾结石的危险。  动物实验表明,螺旋藻本身似乎是无毒的。但是,螺旋藻的生长环境很容易受到其他有毒蓝绿藻,特别是微囊藻的污染。微囊藻毒素对肝脏有很强的毒性,也是致癌物。美国俄勒冈健康部门曾检测过市场上87种藻类保健品,发现其中85种含有微囊藻毒素。我国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对国内市场上不同产地的螺旋藻保健品做过检测,也都发现含有微囊藻毒素。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重金属污染。如果水中含有汞、铅等有毒元素,很容易被螺旋藻吸收、富集。此外,如果螺旋藻是用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养殖的,还有受病菌污染的危险。和其他保健品一样,目前对螺旋藻产品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控制。  面对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广告词,有怀疑精神的人多少有些免疫力,还不至于去轻信。不过,恐怕很少有人会进一步想到,在一种健康食品的背后,其实还有着很多不健康的因素。------------第三章 揭开“诺丽”的神秘面纱------------  近来一种称为“诺丽”(noni的音译,也译做“诺力”、“诺梨”、“夏威夷萝梨”)果汁的保健饮料在国内白领阶层通过传销、直销的方式流行,价格不菲,一瓶可以卖到500元。据说它是从天然植物noni果实调配成的,是“来自伊甸园的礼物”,出自南太平洋“最洁净、无污染”的大溪地(塔希提)群岛和夏威夷,在当地广泛做为医用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  广告声称,常喝诺丽果汁能强身健体,祛除百病,可帮助改善:哮喘、癌症、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痛症、头疼、肝病、肾病、免疫系统、红斑狼疮症、消化系统差、内分泌失调、前列腺病、牙疼、头发和指甲病、高血压、肿瘤、肺结核、甲状腺病、痔疮、牙肉出血、骨刺、便秘、过敏症、健忘、性功能降低、忧郁症、戒烟等等。  这种神奇的诺丽果实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产自一种茜草科植物,拉丁文学名为Morindacitrifolia,台湾称为檄树,大陆则称为海巴戟,因为它和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的中草药巴戟天是同一属的植物。波里尼西亚人虽然自古就把诺丽当药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叶子或把果实捣烂了,做为外敷消炎用,并不把它的果实当成包治百病的口服药来喝。中药只是用巴戟天的根、茎入药,也不用它的果实。  诺丽神话的创造者是一位美国人,现在担任“大溪地诺丽国际公司”发言人和顾问的拉尔夫·海尼克(RalphHeinicke)博士。此人得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1950到1986年间在夏威夷为美国都乐菠萝公司等机构工作,研究菠罗蛋白酶的医学用途,发表过几篇关于菠罗蛋白酶的学术论文。  但是使海尼克名声大噪、被诺丽广告吹捧为的“极负盛名的生化学家”的,是他于1985年发表在非学术性的园艺期刊《太平洋热带花园通报》上的一篇没有列举任何文献出处的通俗文章《诺丽的药理活性成分》。在这篇文章中,海尼克声称菠罗蛋白酶要发挥医疗作用,还需要一种新发现的生物碱参与。海尼克把这种生物碱称作为赛洛宁(xeronine),它是由一种奇怪的胶质物质赛洛宁原(proxeronine)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是由赛洛宁转化酶(proxeronase)控制的。海尼克声称,由于诺丽果汁富含赛洛宁原和赛洛宁转化酶,因此有极高的医疗价值,能够用于治疗高血压、痛经、关节炎、胃溃疡、扭伤、损伤、忧郁症、衰老、消化不良、动脉硬化症、镇痛和其他多种疾病。  我们也许会觉得奇怪,对如此重大的发现,为什么不在生物化学或医学的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而却在一份园艺期刊上透露。不过,以下的事实也许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奥秘:在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做个检索可以发现,没有任何有关赛洛宁、赛洛宁原或赛洛宁转化酶的文献资料。换言之,这些神奇的物质都是海尼克本人的独家发现,其结果没有被任何其他研究者重复过,也未获得学术界的承认。  显然,海尼克的兴趣不在于学术,而在于商业。他的这些“发现”都申请了专利保护,而一股兜售诺丽果汁的商业热潮也迅速掀起,并且主要是采取传销和网上直销的方式。对诺丽神话推波助澜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美国医学博士尼尔·所罗门(NeilSolomon)。他在1993年因不正当行为而被吊销了行医执照之后,成了各种“另类医学”的鼓吹者,担任“国际诺丽通讯委员会”的医师。他撰写的《诺丽奇观》一书成了诺丽果汁推销商的“圣经”。  但是迄今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持有关诺丽果汁的种种神奇功效。有些体外实验表明诺丽果汁含有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多糖成分。夏威夷大学正在对诺丽果汁是否具有抗癌作用做临床试验,这只是最初步的临床一期试验,还未有结论。诺丽果汁就像所有的水果果汁一样富含抗氧化剂,而已知抗氧化剂具有抗癌作用。即便如此,也没有证据表明诺丽果汁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比橙汁好。  由于诺丽果汁中钾的含量非常高,因此那些需要低钾饮食的肾病患者千万不要轻信诺丽果汁可治肾病的宣传,否则血钾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死亡。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过一个病例,一名肾病患者因为把诺丽果汁当成治病秘方服用,导致血钾过高。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曾经多次给销售诺丽果汁的公司发函警告他们不得宣传诺丽果汁能够治病。在1998年,美国4个州的检察长起诉销售诺丽果汁的摩林达公司,该公司同意停止有关诺丽果汁能保健、治病的宣传,给客户退款,并支付诉讼费。同一年,芬兰国家食品管理局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钱财,决定禁止诺丽果汁的进口和销售。  诺丽的神秘面纱,是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被不良学者和不法商人包装上去的,应该把它撕下来,而非法的传销也应该被禁止。------------第三章 “天曲”究竟是什么?------------  我收到烟台大学一位老师的信,信中说:“能否请你们帮助查证一种神奇保健品‘天曲’(又叫‘富硒他汀’)。近年来,我们这里老年人中间传售一种神奇保健品叫‘天曲’,并说它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奇效,每天吃4片,连续吃一年,价格要4000元人民币。据说它是利用了航天生物技术。现在假的东西太多。如果真有那么神奇,为什么医院不用它呢?”  我也了解到,该保健品的厂商与各地老年人组织合作,在搞一项“天曲心脑健康工程——百万免费大赠送”的活动,据说是为了“感谢全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凡是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都可以去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免费领取价值40元的“天曲益脂康片”一盒。  在把老年人吸引去参加活动后,推销人员又会用特制的“电脑仪器”免费为老年人测脉搏,能奇妙地测出“心搏指数”、“心输指数”、“外周阻力”、“血管弹性”、“还原全血粘度”等等项目,检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即使那些在正规医院检测中很正常的人,也会被告知心脑血管有疾病,向其推销服用“天曲益脂康片”。  这种保健品的最大卖点,是声称它采用了“航天生物技术”,“太空酝酿新医学革命”、“心脑血管病防治在太空拓出新路”。其宣传材料称:一种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独特效果的红曲菌株曾有幸搭乘“神舟一号”飞船遨游太空,经过太空洗礼后,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经过培育,终于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不仅能显著抑制胆固醇等脂质合成,而且兼备了对血管及肝脏的养护作用,至此,地球上第一株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太空生物菌株横空出世云云。  现代生物学理论认为,不管诱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X射线、γ射线、高能粒子、宇宙射线、药物还是什么“微重力”或其他未知因素,其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改变了染色体、DNA的序列或化学结构而引起的突变,而突变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都是没有方向性、随机的,绝大部分突变都是有害或无用的,只有极少数突变会符合人们的要求。因此根据现代生物学理论,看不出“太空诱变”能比在地面上用辐射、药物等常规方法进行的诱变有优势,更看不出它能比基因工程有什么优势,  因此,即使真有红曲菌株上过太空,我也不相信它真的能发生神奇的变化而产生前所未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否则的话,现代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就要被推翻,其发现者应该先去拿一个诺贝尔生理学奖,再来以“太空”的名义向消费者和股民要钱。  那么这种“生物航天技术”的产品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真的含有什么神奇的生物活性物质吗?“天曲牌益脂康片的产品说明书”因为是要报管理部门批准的,就写得比较老实:“本品是以富硒红曲米、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主要原料:富硒红曲米、淀粉”,“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00g中含:洛伐他丁550mg~650mg、硒1700ug~1900ug”。每片天曲牌益脂康片的重量为0.65克,由此可知每片含洛伐他丁3.575mg~4.225mg、硒11~12微克。  原来它是用富硒红曲米和淀粉做成的保健品,功效成份是洛伐他丁和硒。目前市场上还有许多“富硒”食品、保健品,对它们的性质,我前面也已分析过。要而言之,硒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如果体内硒的含量偏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就高,但是这不等于额外补充硒就能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事实上,硒还是一种有毒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  可见硒绝不是什么神奇的生物活性物质。那么洛伐他丁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硬化药,又叫美降之、美降脂、莫维诺林等。它是美国科学家最初从曲霉中分离出来的,198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它做为处方药上市,已有近20年的历史,也并非什么“前所未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药物国内许多药厂都能生产,2004年国内洛伐他汀的产量高达100多吨,其中近一半用于供应出口。  洛伐他丁在国内药店很容易买到,常见的剂量是一片含20毫克洛伐他丁,一盒12片的零售价大约是30元。号称价值40元的“天曲益脂康片”赠品一盒也是12片,但是每片仅含3、4毫克洛伐他丁。换句话说,“天曲益脂康片”是把一种常见药物降低了剂量,贴上“太空”的招牌后,以六、七倍的高价销售(硒要比洛伐他丁便宜得多,忽略不计)。如果计算原料成本,一千克洛伐他丁的零售价大约是5000元,一盒“天曲益脂康片”的生产成本不过几毛钱而已。  洛伐他丁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盲目服用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已知它能引起肌病和肝病,并能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孕妇、哺乳期妇女、少儿、酗酒者不能服用。199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以红曲米含有天然洛伐他丁而洛伐他丁是处方药为由,禁止销售用红曲米为原料制作的保健品。也就是说,“天曲”在美国将会被禁止销售。从报纸报道可知,“天曲”在国内也多次因为虚假宣传而被地方工商部门查处,但是给予的处罚不过是罚款几千元,只要有几名消费者上当就可以弥补其损失了。显然,要真正打击保健品的虚假宣传,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大处罚的力度。------------第三章 丰胸产品的陷阱------------  美国一年大约有30几万妇女接受隆胸手术,还有许多妇女试图通过吃药、保健品来增大乳房。我没有见到中国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过经常在国内电视、报刊上见到各种各样的丰胸方法、丰胸产品的广告,这个市场之大想必不会亚于美国。  想要增大乳房,立杆见影的方法当然是做隆胸手术。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不“自然”,而且会有引发并发症、使身体受到损伤乃至落下残疾的危险。例如被正式禁用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法,曾经给许多妇女带来的终身的痛苦。因此如果通过吃药物或保健品就能自然而然地让乳房增大的话,那就更有吸引力了。这也是国内丰胸产品的主要卖点。但是真有什么药品、食品能既安全又有效地让乳房变得更加丰满吗?  雌激素是影响乳房发育的重要因素,乳房的大小和体内雌激素的含量高低和雌激素受体的敏感性有关。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细胞增大,因此摄入足够量的雌激素有可能使乳房增大。但是用这种方法丰胸并不安全,因为乳腺细胞受到刺激后,也有可能出现癌变。服用雌激素增加了得乳腺癌的危险,还会有其他的副作用(例如体重增加、月经不调等)。  某些植物中含有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有人因此认为吃这些植物制品也能丰胸,而且比雌激素安全。某些丰胸产品都声称含有植物雌激素。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包括大豆、亚麻子、茴香、红三叶草、紫苜蓿、马鞭草等。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植物雌激素在人体内也会刺激乳腺细胞增大,从理论上说,效果反而可能相反。雌激素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近,也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起到雌激素的一部分作用。但是雌激素受体被植物雌激素占据后,体内雌激素没法与受体结合,其结果是降低了人体雌激素的作用,这也许能降低得乳腺癌的风险,但是也可能让乳房变小。反之,即便植物雌激素能够发挥与人体雌激素同样的作用,那么也就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同样不能用它来丰胸。  有的丰胸广告声称服用其产品“能把腿部、臀部的游离脂肪转移到胸部”,既减肥又丰胸,一举两得,听上去很吸引人。人体中是存在游离脂肪,但是说可以通过吃保健品或吃药能把游离脂肪从某个地方转移到乳房,则没有任何科学根据,是非常荒唐的骗人说法。  有的丰胸产品声称服用它能在15天到45天左右出现明显效果,让乳房增大10%云云。有些消费者的确感到在使用丰胸产品后乳房有所增大。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产品中添加了雌激素在起作用,二是乳房大小其实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出现误测。乳房由于其特殊的构造,是很难进行准确地测量的,测量结果很容易受到主观倾向的影响。在希望通过服用某种产品让乳房变大的强烈主观意愿的支配下,测出乳房增大了10%,并不奇怪。比乳房还容易测量的其他东西的测量结果也都很容易受主观偏向的影响呢。  要避免主观偏向的误导,应该做双盲对照的试验。让一部分人服用某丰胸产品,另一部分人服用外观与该产品一样但不含活性成分的“安慰剂”,再让不知情者进行测量,试验过程中试验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谁被分在哪一组。在试验结束后再对产品组和安慰剂组的效果进行统计、比较,这样才能鉴定该产品是否真的有效。目前市场上并无一种丰胸产品已通过了这样的试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没有批准过任何能够用于丰胸的药物。  因此,服用或涂抹丰胸产品,不过是花钱买个心理安慰,甚至可能更糟糕,说不定会有什么副作用。明智的做法是远离这些产品。  减肥保健品的“科学”包装  据报道全国肥胖者已超过9000万人,超重者约为2亿人,减肥保健品有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年销售额近100亿元,预计2010年减肥品消费额将达到600亿元(《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4月17日)。为了争夺市场,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概念宣传都被发明出来了,有的到了荒诞的地步。比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揭露过一种减肥产品“足下抽脂贴”,把药粉倒在胶布上贴在脚心,号称就能把人体脂肪给抽取出来。这种只要有一点人体生理知识的人就知其谬的东西,居然也欺骗了许多人高价购买。  有的减肥保健品的原理听上去要科学得多,让一些科学素养不算低的人听了也将信将疑。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  “我是一个胖子,由于一直受到贵站的熏陶,所以知道保健产品的可信度很低。但最近有一种叫做‘脱脂LPA’的减肥产品,吹得很传神,令我这个想减肥的胖子有点心动。所以想请教一下您这个产品的真假。这个产品号称直接补充LPA(脱脂转化酶)来达到分解体内脂肪的效果。由于我看过批核酸营养品的例子,所以我在想,这个脱脂转化酶在胃肠道内是否也会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来吸收,而致使直接补充LPA没有任何效果?”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种产品似乎正在热销中。根据厂家的广告,它的成分是LPA,又叫脱脂转化酶,是人体内自然分泌的一种分解脂肪的酶,服用它约30天内即能减重540斤,“在日内瓦召开的减肥医学大会上,92%的减肥专家认为脱脂LPA的效果已经接近科学减肥的极限!”  但是人体并没有什么“脱脂转化酶”,用这个名词检索网页,出来的全是该产品的广告。如果真有什么酶的话,口服也不会有效果的,因为酶做为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生物化学中简称LPA的物质是溶血磷脂酸,它是一种细胞间的信号分子,并不能分解脂肪。  那么这种“脱脂LPA”减肥产品的真实成分是什么呢?根据产品包装上的批号卫食健字(1999)0189号查询,可知它报批的产品名称是“美福乐减肥美容片”,而其有效成分是总黄酮,一类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它可能有抗炎症、抗菌、抗癌等作用,但是在水果、蔬菜、茶叶中都有的是,不是什么神奇、稀罕的东西。  像这样把非常普通的物质用似是而非的科学术语进行包装后高价销售,是保健品、特别是减肥保健品常用的广告手段。例如有一种号称是太空宇航员专用的高科技产品——吸油基,能“20天专业吸平小肚子”、“抽取肠油”、“专业对付肚子凸起”,据说根据的是“美国宇航组织发现:北纬46.3°以上的高寒油质土壤里生长的绿色植物胚胎中,可以提取出吸油基”。而根据该产品的批号查询,可知其报批名称为“多V氏谷精”,主要成分为米糠,功能是“改善胃肠功能(润肠通便),调节血脂”。至于美国宇航组织的发现云云,自然都是编造出来的。------------第三章 人体需要“排毒”吗?------------  中央电视台“生活315”栏目的一个节目揭穿了市场上正在热销的一种名叫“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的产品的奥秘。该产品号称是来自美国尖端科技产品,能把体内药毒排出去。该仪器像一个普通电动脚盆,使用时往注满水的盆中放入双脚,加一些精盐,启动仪器,过了一段时间,盆中开始出现绿色、棕色的絮状物质,据说就是从脚底排出的体内毒素。  据称,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离子能量泵分解的超强离子,从脚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凭借其带负电荷的特性,强力通过细胞单离子通道,吸出长期在脏腑带有正电荷的药毒离子,再经血液循环系统,由足底毛细血管和毛孔排出体内。正负两种离子有机结合,最终形成颜色不同的絮状物质,检测结果表明离子核能物能与体内瘀积药毒科学对应,让人一目了然……  说得玄乎其玄。但是记者发现,即使不放入双脚,往水里注入精盐后让仪器空转,过一段时间同样会出现黄色的絮状物质。向专家请教后得知这其实是个只要用高中化学知识就能戳穿的骗局。它是一个很简单的电解实验。精盐溶于水后形成了电解质溶液,在通电的情况下,在两个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先是形成了深绿色的絮状物质,那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转化成棕色的氢氧化铁。在节目中,中学化学老师和同学们用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这个解释。  但是很多人常常忘了中学知识。事实上,央视记者就此事采访我时,我一开始也没想到它会是个电解反应,而是怀疑在“排毒基”的某个地方偷藏了化学药品,等启动后再释放出来。但是我知道这种所谓“排毒基”是骗人的东西,因为它的所谓科学原理根本就是用一套似是而非的科学术语包装起来骗人的伪科学,体内的毒素不可能通过什么“超强离子”从脚底排出。  而且我还发现,“排毒基”的发明人“巴斯巴博士”其实是个华人的化名,并非生物医学方面的科学家,不曾发表过任何生物医学的论文,也不是医生,而是一个在美国开皮包公司的商人,利用美国注册公司名号之便,用同一个地址注册了许多家公司。这个号称来自美国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闻所未闻,在美国专利局的数据库查不到该专利,也没有查到“巴斯巴”的任何专利。“排毒基”反而是作为中国的发明,在网上做英文广告,要向国外销售。  中国市场上的“排毒”产品非常多。随便找一份报纸翻翻,都可以见到这类广告,特别是针对女性的“排毒养颜”药物、保健品的广告,更是做得铺天盖地,长期服用者不少,我认识的人当中就有其消费者。“排毒基”是假的,这些“排毒养颜”药物真的就有用吗?  这类“排毒养颜”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大黄和芒硝,其实是用于治疗便秘的泻药。有些“排毒养颜”的广告把便秘说得非常可怕,发明了“宿便”一词用以指在肠管内停滞淤积了几天的大便,声称宿便可产生毒素,被肠道反复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危害健康,特别是影响美容。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同样是伪科学。  便秘固然是一件很令人烦恼的事,会造成精神负担,容易发生痔疮,也会导致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发生紊乱,造成营养不良,可能还会引发其他疾病。但是并不像那些广告说的那么可怕。没有证据表明所谓“宿便”能引起人体中毒,也没有证据表明所谓“排毒”会有助于养颜。  事实上,经常服用泻剂或洗肠有害健康,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因为习惯了用泻药、洗肠来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结果就造成了便秘。因此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药物,不仅养不了颜,反倒有加重便秘的可能。  在食物、药物和体内新陈代谢产物中,的确含有毒素。但是人体有两个解毒器官——肝脏和肾脏——就是专门用来处理这些毒素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毒素不会危害健康,正常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要减轻肝、肾的负担,应该从减少毒素的摄入入手,例如不要滥用药物,包括“排毒养颜”药物。如果毒素摄入过多、过重,引起了食物或药物中毒,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用可靠的医学手段解毒,而不要轻信什么排毒产品。------------第三章 “增高产品”何时了------------  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生活315”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曾带了一套“美国筑本筑高助长系统”让我鉴别。这套“增高产品”包括一个器械和三瓶食品,其广告声称它由美国安道实验室18位科学家历经7年研制成功,100天可以增高12.5公分,自从它面世以来,立即在全美国引发疯狂抢购云云。一度在国内热销,市价高达1290元。  我看了一眼其夹杂中英两种文字的产品包装,不禁觉得好笑。在包装的显要位置,画着5颗星,写着“Dr.Recommended”,其本意应该是想表示是“获医生推荐的产品”,却不知这时Doctor是不能缩写成Dr.的,这么一来成了名叫“推荐”的大夫,令人莫名其妙。包装上还有一个英文图表,据说是在美国做临床试验的结果,但英文写得很蹩脚,甚至还有把“FourthMonth”(第4个月)写成“FourMonth”这样的低级错误。类似这样的英文错误还有一些,有初级英语水平的人都不难看出来,可见至少其包装是出自粗通英文的中国人之手,不是舶来品。  用包装上注明的产品英文名称“EntireEngrow”在网上检索,只有寥寥几个网页,都是推销该产品的中文网页。没有一个英文网页提及这个产品,可见在美国市场上并无该产品出售,遑论在全美引发疯狂抢购。  该增高系统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头盔,戴上它后,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人体头部,据说就能促进大脑垂体分泌生长素,达到增高的目的。这种电子脉冲是否能够真正刺激垂体,垂体受到电流刺激后是否就能加速分泌生长激素,这都是很成问题的。如果它真能刺激到垂体,也有可能刺激到大脑的其他部位,不能不让人担心是否会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  该系统还有三瓶食品,从成分看,其实就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之类的营养素。缺乏营养固然会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但是对饮食正常、有充足营养的人来说,额外补充营养素并不能促使其长得更高。  “生活315”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另一种增高产品“哈佛代高乐”,号称是哈佛医学院查姆斯教授发明的。检索哈佛医学院教授名单,并没有一位叫查姆斯或读音接近的。事实上,该产品是国产的,由延边大学研发,向国内医药管理部门申请批号时用的名称为“五维赖氨酸”,主要成分即为5种维生素和赖氨酸。赖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蛋白质中,在肉、蛋、奶等动物蛋白质中含量较高,约为7%~9%。一片“五维赖氨酸”的赖氨酸含量不过是75毫克,相当于1克的肉中赖氨酸的含量,换句话说,吃一片“五维赖氨酸”,还不如吃一片肉。  虽然国内市场上有多种增高产品都号称来自美国,但是事实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没有批准过任何增高器械或口服药品上市。唯一一种获得批准的“增高”药品是生长激素,适用于治疗体内缺乏生长激素的少年儿童。但是生长激素必须通过注射才能发挥作用,口服无效,而且非常昂贵(一年大约需要2万美元),长期使用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增加了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近几年来,形形色色的“增高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非常火爆,虽然多家媒体都揭露过这类产品,一旦某个产品被揭露出来会影响其销售,但是似乎并没能对这类产品总体上造成致命的打击,一个骗人的产品消失了,新的产品又冒出来继续骗人。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原因是这类产品有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目前中国社会过分看重一个人的身材高矮,对身材矮小的人存在普遍的歧视,被视为“残废”、“二等公民”,甚至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迫使身材较矮小的青少年抱着侥幸心理去试验各种“增高产品”,尽管医学界公认目前并无任何有效的“增高产品”,但是许多人仍然不愿面对这个现实。  另一个原因是“增高产品”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不仅仅是由于其广告做得天花乱坠让人不由不心动,而且也的确有一部分消费者在使用了这类“增高产品”之后长高了。“增高产品”面向的是骨骺线还未闭合的少年儿童。只要骨骺线还未闭合,就有长高的可能,本来是自然长高的,但是由于使用了“增高产品”,就会让人误以为是“增高产品”在起作用。  尽管已有多家媒体揭露过“增高产品”,尽管在一些地方药监、工商部门的网站上,也能看到提醒消费者不要相信“增高产品”广告的提示,但是目前我还没有见到有哪种“增高产品”受到了重罚或被严厉取缔,最多是在赚足了钱之后消声匿迹了。造假成本极低,获利极大,这是当前中国各种伪劣假冒产品泛滥的根本原因,“增高产品”也不例外。------------第三章 美容化妆品的秘密------------  “如果你有雀斑、晒斑、妊娠斑、黄褐斑、任何脸部色斑,我们隆重向您推荐拥有世界领先科技的巴黎欧潘多……它是由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获得者做出的一项重大发明,它能使你在330天的时间里,看到自己脸上明显的祛斑改变……”一些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购物广告如此宣传一种叫做“巴黎欧潘多”的祛斑化妆品。该产品据称是从法国引进的,在广告中,有8位中外超级歌星、影视红星现身说法,声称他们使用了这种产品,帮他们祛了斑,效果非常好。  有一些消费者向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生活315”节目组反映,他们听信电视广告订购了这种祛斑产品,希望使用之后能把脸上的色斑祛掉。没想到,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色斑不仅没有祛掉,反而增多了!在网上一些健康、美容论坛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反映。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拿了该产品给我看,询问我的意见。进口化妆品的批准文号为“卫妆进字”,但是该产品包装上写的批准文号为“卫妆特字”和“卫妆准字”,从这一点看,可以认定它是国产的,其公司名称和产地也表明是在国内注册、生产的。该产品包装上显著地写着外文商标“Upon.Do”,我在网上做了检索,没能找到有国外的网站在卖这个品牌的化妆品。  该产品的电视广告声称它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发明的:“2001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雷兰德·哈特威尔博士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致力于从天然植物中发现并成功提取了欧霹雳祛斑因子,其祛斑活性是普通植物的20倍。”在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确有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叫雷兰德·哈特威尔(LelandHartwell),他是因为研究细胞周期获奖的。近十年来,他担任美国弗雷德·哈金森(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致力于癌症方面的研究,并不从事化妆品研究。我怀疑这是厂家在盗用他的名义做广告,给他写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此事。哈特威尔博士当天就给我回了信,告诉我他对该产品一无所知。  该产品的电视广告是如此介绍它为什么会有神奇的效果的:“祛斑出现脱皮、红肿、或留下更深斑痕的现象,那是以往祛斑方法的通病。最新的研究证实,原来黑色素在皮肤中是分散着的,有一种聚合酶会将它们吸附到一起,最终形成色斑,因此聚合酶就是色斑形成的罪魁祸首,欧霹雳祛斑因子独有的超强活性使它很容易渗透到皮肤深处,聚合酶和黑色素被迅速溶化、分解、消灭,这样色斑就很快被清除干净,而且是真正的安全不反弹。这就是使欧潘多不脱皮,不红肿,彻底根除色斑的根本原因。”  这是不懂生物化学的人对“聚合酶”望文生义杜撰出来的。体内的聚合酶不是用来聚合色素或别的什么东西的,它起的作用是把核苷酸链接起来合成核酸,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叫DNA聚合酶,合成核糖核酸的叫RNA聚合酶。可见,聚合酶跟色素的形成没有关系,消灭聚合酶,细胞也就死掉了,因为聚合酶是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一种酶。  皮肤老化对健康并无大影响,但做为衰老最明显的外部标志,在一个重视青春的社会,却会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就是为什么皮肤保健品成为一个利润巨大的产业。除了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的“祛斑”化妆品,市场上还有许多护肤品都声称能够消除皱纹,使老化的皮肤变得年轻。其实它们都只是通过润湿的方式使皮肤暂时显得光滑,并不能真正地消除皱纹。除了激光除皱,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治疗皮肤老化的药品是维生素A酸,一种维生素A衍生物。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是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维生素A酸能刺激表皮细胞的增生,促进皮肤微循环和制造胶蛋白,从而缓解阳光引起的皮肤老化。维生素A酸被批准用于减轻皮肤细小皱纹、褐斑和粗糙,但是它并不能消除皱纹和修复阳光的损伤,也不能让皮肤恢复到年轻健康的状态。而且遗憾的是,它对面部皮肤的作用效果不如手臂皮肤。它对年龄超过50岁的人或者肤色较深的人的作用效果,也没有经过研究。目前FDA正在研究α羟酸的安全性。这种化学物质被许多人认为能消除皱纹、斑点和其他皮肤老化症状,也有一些研究支持这种说法,但是对其副作用和长期效果究竟如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使用α羟酸会增加对阳光的敏感性,FDA忠告α羟酸使用者要格外注意预防阳光的损伤。  在目前看来,维持年轻健康的皮肤的最简单最便宜的办法,是躲开阳光,尽量不要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在户外活动,使用遮阳用具,在皮肤暴露的身体部位涂抹防晒霜。------------第三章 水的保健骗局------------  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报告说他的一生省吃俭用的父母花了5千多买了一个自称包治百病的华脉活性水生成器,“采用先进的电生离子分离技术,可将自来水制成活性水;长期饮用具有持续保健效果;老少皆宜,适用于各种人群使用”。这位读者气愤地说:“我简直要被这些无耻的骗子,不尽职的政府,父母孩子般的信任气死了。”  其实早在2005年7月11日,卫生部就发布过公告,揭露“一些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销售涉水产品时,擅自以‘离子水机’名义宣称其可制备离子水或碱性水,并大肆宣传具有各种保健功能,有的甚至擅自标识有卫生部门许可批件,欺骗、坑害消费者。”并重申:“涉水产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  但一纸公文并不能制止“欺骗、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公告一年来,明目张胆地宣称保健功能的涉水产品仍然到处都在推销,其常用手段是与各地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合作,冒充医学专家举办免费保健讲座,以轻信的老年人为主要行骗对象,而且花样越来越多,除了“活性水”、“离子水”,还有“频谱水”、“磁化水”、“能量水”、“纳米水”等等,无奇不有。  它们或者其实只是过滤、纯化或消毒水的设备,能起到的保健作用并不比纯净水、饮用水强,或者只是贴上似是而非的科学术语标签,而其实并不符合乃至违背科学原理,没有生物医学依据,欺骗缺乏科学常识的消费者,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在香港也有类似的情况。据《明报》报道,在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收到过37宗有关滤水器和食水处理器的投诉,在市面抽验了5款售价3000至6000港元、声称可制造出“神仙水”、“能量水”、“健康水”、“生命水”或“碱性离子水”等饮水处理器,参考国际权威组织,请教多名专家和政府部门的意见,最后发现,有关产品声称处理过的食水,对健康有特别益处,甚至可改善长期病患等,但完全没有根据,而且误导消费者。  也有人为这类“保健产品”辩护,认为反正是水,没有毒副作用,吃不死人,还能提供心理安慰,更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增加税收”,何必严厉打击呢?吃不死人的骗人东西并不等于就不害人。一台市价只值几十元、几百元的水处理装置被打扮成保健产品后,就卖到几千元、上万元,这是在经济上害人。这类产品本来就以骗人为目的,缺乏质量控制,过滤、消毒效果不过关,却声称经它处理的水不用烧开就可直接引用,或声称“经常用处理过的水清洁眼睛,可改善白内障和提高视力”,由此导致腹泻、感染等不良后果,这是在卫生上害人。有的患者因为轻信了这些产品的保健、治疗效果,而放弃了常规治疗,因此使病情加重,这是在医疗上害人。  这类骗人、害人的东西能大行其道,让人不能不惊讶于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是何等的容易受骗上当。只要推销员服务态度好一点,产品说明文字“科学”一点,许多老年消费者就心悦诚服,宁愿相信陌生的推销员的花言巧语,却听不进更有科学头脑的子女的忠告,甚至逼迫子女和他们一起饮用。《福州晚报》报道过一个事例,韩姓女士命令全家人直饮华脉活性水生成器的水,心存怀疑的女儿被迫喝了这水后闹起了胃病(当然,导致她胃病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喝了这种水),韩女士还搬出说明书说,“人家有提示,饮用活性水后,有不适反应,这不是副作用,而是一种好转现象。”在让人哭笑不得之余,也难怪要感到愤怒,不仅愤怒于不良厂家的骗人,更愤怒于政府管理部门的不作为。------------第三章 干细胞美容骗局还在骗------------  自从几年前干细胞研究开始走出学术界进入公众的视野,媒体对它的关注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造假案,让“干细胞”一词真正进入了日常语汇。虽然许多人连那个“干”字应该发第一声还是第四声、究竟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搞明白,但是人人都知道干细胞技术是一项会带来医学革命的神奇高科技了。  利用人们这种对干细胞既无知又神往的心理,中国的造假者早就领先黄禹锡大发横财。在2004年5月,《北京科技报》曾登过一篇《干细胞美容纯属商业骗局》的报道,揭露号称由“美国青春再造国际医美研究中心”研制的最新高科技干细胞产品“诺曼茜”。这种号称注射到人体后人很快就能年轻10到15岁的产品其实来路不明,那家美国研究中心也是子虚乌有。  干细胞美容因此被《北京科技报》评为2004年十大骗局之一。但是这种骗局并没有消声匿迹,反倒发扬光大了。“诺曼茜”不仅继续在美容机构、市场上推销,还生出来“诺曼茜二代”新产品了。并且冒出了一些类似产品争夺市场,广告手段也都类似。比如有一种“尊丽集美”胚胎干细胞,同样号称是从美国引进的最新高科技产品,价格也高得惊人,一盒的零售价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美容方式也是往体内注射干细胞原液或干粉针剂,据说注射后4周能让人年轻10岁云云。  我从中央电视台记者那里看到了该产品的“中国代理”深圳西伯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材料。不仅其中有关干细胞美容疗效的说法是伪科学,连那些有关证书也都是伪造出来的,而且伪造得十分拙劣。比如该公司提供的美国政府允许该产品出口的证书,落款是纽约州卫生部食品药品处主任理查逊(StuartE.Richardson),用的却是加州政府的印玺,不伦不类。这份号称由政府部门出具的证书,一些常用的关键词语都有很低级的拼写错误,例如“证书”(写成certoficate,应是certificate)、“注册”(写成rigistration,应是registration)、“美国”(写成UniteStates,应是UnitedStates)等单词都写错,如同儿戏。  这份出口证书的格式倒没有问题,理查逊也实有其人,是加州(而不是纽约州)卫生部食品药品处主任,之所以被弄得如此不伦不类、错误百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该公司不知从哪里搞到一份加州政府批准某产品出口的证书作为参考,以之为底本依样画葫芦伪造了一份出口证书。打字者不懂英文,于是在抄写、复制时出现了那么多低级的错误。  该产品号称是“美国BIO-COS生物医学科技研究中心”研发的,根据我的检索,美国并没有一家生物医学机构以BIO-COS为名。该产品的授权证书上写着该机构的英文名称是“BIO-COSinternationalmedicinebiologicaltechnology”,我也找不到这么一家机构。  在那些“干细胞原液”或“干细胞干粉”中不可能真的含有干细胞。分离、培养人的干细胞要比分离、培养普通细胞困难得多,在1998年才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生物学家首次获得成功,目前这仍然是一项只供实验研究的尖端技术,还没有哪个机构有能力进行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只有活的干细胞才有作用,而干细胞就像其他细胞一样,必须养在培养液中或冷冻保存才会有活性,一旦制成原液或干粉制剂就成了死细胞,不再具有干细胞的特性,所以那些“干细胞原液”或“干粉”即便是真的用干细胞制成的,也早已成了废物。  即使这些制剂真的含有有活性的干细胞,那么把干细胞注射到体内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相反地,体内的免疫系统将会攻击这些外来的异物,产生有害身体的排异、过敏反应。  总之,这些所谓干细胞制剂不可能真的含有干细胞,从一些消费者在用了这些产品之后出现的副作用症状判断,它们的真实成分可能是某种激素。它们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应该由药检部门来回答。  最后,为了帮助大家识破类似的骗局,我简单地介绍一点干细胞的知识。所谓干细胞,是指那些未分化的、因而有可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的细胞,“干”的意思是可以产生分支的“主干”。细胞还未分化的早期胚胎是干细胞的主要来源。由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其他细胞,有望用它来修复那些被疾病和创伤所破坏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和组织,因此对它的研究为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带来了希望,例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慢性心脏病,甚至癌症。但是在目前,这类研究还处于非常初步的摸索阶段,要变成现实还是比较遥远的事。即使以后可以用胚胎干细胞来治病,也不会是简单地把它们注射到体内,因为那不会有任何用处。本书的第二编《干细胞的医学前景》一文中,对干细胞有更为详细的介绍,可供感兴趣的读者查阅。目前在市场上推销的干细胞产品,毫无例外全都是骗人的。------------附录1 常见“保健品”功效一览------------  核酸:核酸是组成基因的化学物质,但是人体内的核酸都是自我合成的,口服核酸没有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口服后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服用过多有导致痛风、结石的危险。  磁化水、频谱水、离子水、纳米水:其价值不会高于普通的水,不会有任何特殊的保健价值。  螺旋藻:螺旋藻是一种蓝绿藻,并不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它所含的营养成分都能从日常饮食中更便宜地得到。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  花粉: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有导致过敏的危险。  蜂王浆: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有导致过敏的危险。  蜂胶:一些实验表明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否确有保健作用仍有待证实。能够引起皮炎和其他过敏。  灵芝孢籽粉: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它具有治疗癌症的功效。  诺丽果汁: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持有关它的种种神奇功效。由于诺丽果汁中钾的含量非常高,因此需要低钾饮食的肾病患者不可饮用,以免血钾过高。  鲨鱼软骨粉:传说鲨鱼不会得癌症,因此鲨鱼软骨粉被作为抗癌药物推销。事实上,鲨鱼也会得癌症。临床试验表明鲨鱼软骨粉对癌症并无疗效。  蛋白粉: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其价值不会高于奶粉等其他蛋白质制品。所有的蛋白质口服后都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体内吸收。  阿胶(驴皮胶):由驴皮或猪皮熬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其价值不会高于其他蛋白质制品。  过氧歧化酶(SOD):作为一种蛋白质,口服后它将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不可能进入体内发挥作用。  脱氢表雄甾酮(DHEA):为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人体临床试验未能证实它具有保健、医疗作用。在体内能转化成性激素,长期使用可能有严重副作用。  羊胎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口服无效。注射羊胎素是否能抗衰老仍有待证实,其作用机制不明,而且有导致细菌、病毒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危险。  生长激素:为垂体分泌的激素。口服无效,必须通过注射才有作用。可用于治疗由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侏儒症,其抗衰老的作用还有待证实。长期使用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增加了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褪黑素(“脑白金”):为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可能具有安眠作用,被用于因时差导致的睡眠紊乱。  大蒜精:大蒜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方面的作用仍有待临床试验的证实。服用过量能导致多种副作用。  卵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只要有细胞膜的食物就有含有卵磷脂,存在于所有食物中,从日常饮食中就可以获取足够量的卵磷脂,无需额外补充。有些人认为大剂量补充卵磷脂有助于心血管、神经系统保健,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可能具有预防某些癌症的作用,对此未有定论。过量服用会中毒。  鱼油(“深海鱼油”):含欧米伽-3脂肪酸,可能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服用过量能导致出血。医学界建议吃鱼更好。------------第四章 认识现代医学------------  人们说的“西医”,其实是指现代医学,也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特别是生物学基础上的医学科学。  什么才是真正的西医  关于中医问题的争论,常常被当成是中医与西医之争,由此激发了一些人的民族感情。人们说的“西医”,其实是指现代医学,也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特别是生物学基础上的医学科学。科学没有国界,也不属于某个民族所特有。医学科学也应该只有一种,没有中西方之分。现代医学虽然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吸纳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人的贡献。既然我们不再把科学称为西学,就不应该把现代医学称为西医,更不应该相信在现代医学之外还另有一套可与之分庭抗礼甚至还超过它的医学科学体系。所以我不同意把现代医学称为西医。  既然中医是指中国的传统医术,那么与之相应的西医也应该是指西方国家的传统医术,即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流行于西方国家的医术。在这个意义上,西医与中医在思维、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相似,西医也有一套根据天地四元素提出的四体液学说,人之所以会生病,被认为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复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发汗、催吐、排泄等疗法。同时,西医也主要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热、冷、干、湿属性,可以借助它们让体液恢复平衡。西医处方往往同时用很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这也与中医处方很相似。  现代医学在19世纪兴起并在20世纪中叶成熟之后,西医在西方医学界便逐渐被抛弃了,但是在西方民间仍然还有人信奉,所谓自然疗法、草药疗法,就是传统西医的残余。这些不再获得主流医学界认可的民间医术被统称为“另类医术”,种类五花八门,常见的包括:顺势疗法(下面会讲到);脊柱按摩疗法,认为疾病是由于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可通过按摩脊椎加以治疗;反射疗法,认为人的手、足中有与全身各部位相对应的区域,可通过按摩手、足中相应的部位来治病;虹膜诊断术,认为全身疾病都能在眼睛虹膜上表现出来;颅骶疗法,认为人脑也能发出可以用手指摸到的搏动,脑搏异常就导致疾病,可以用手摸头骨来诊断和治疗……中医、藏医、印医等来自东方民族的传统医术也被归入另类医术中。  在另类医术中,历史比较悠久、信众也比较多的是所谓顺势疗法。它是德国医生哈尼曼在18世纪末期创建的,在19世纪曾风靡一时,但是进入20世纪后,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就渐渐衰落。在20世纪20年代,最后一所顺势疗法学校在美国关闭。目前美国正规的医学院都不开设顺序疗法的专业,正规的医院也不采用这种疗法。  顺势疗法根据两条奇怪的用药原理:它认为吃了以后能产生和某种疾病相似症状的药物正是治疗该疾病的良药,而且药物成分越稀,稀释的倍数越多,治病效果越好。市场上销售的顺势疗法药物常见的有用蒸馏水把药物稀释了10的30次方倍的(顺序疗法用30X表示这个稀释倍数)。这是什么概念呢?往海洋里滴一滴水,也不过被稀释了10的26次方,也就是说,其有效成分的浓度,比沧海一粟还要低10,000倍,事实上是什么都没有。其实,根据阿芙伽德罗定律,1摩尔的任何物质包含有大约10的24次方个分子,也就是说,稀释到10的24次方倍以后,已不可能含有被稀释的成分的一个分子,全都是水分子了。  “顺势疗法”认为在稀释、摇晃过程中,药物的药性能传给水分子,最后得到的都是有药性的水分子。这种说法当然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而且是荒唐可笑的。如果水分子会对它遇到的物质都有记性,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那意味着水的纯净是不可能的,我们喝的水将会带着它曾经接触过的所有物质的毒性和药性!  有人可能不明白如何能把药物稀释那么多倍,以为要用到什么高科技。其实简单得很,采用连续稀释的办法,想要稀释多少倍、多少次方都可以轻易做到。比如把1毫升原液加到999毫升水中,再从中取1毫升加到999毫升水中,连续10次,就成了稀释10的30次方倍。理论上用1毫升原液可以获得10的30次方毫升的最终产物,不过那样的话全世界的水都用光了也不够。这其中的成本其实就是水,最初的原液的费用和劳动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买顺势疗法“药物”,就是在高价买水,吃顺势疗法“药物”,就是在喝高价水。但是国外仍然有很多人愿意花大钱去“喝水”。顺势疗法有一种药物,是把一小快鸭肝或鸭心组织用水稀释了10的400次方倍制成的。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报道,这种“药物”在美国的年销售额是2千万美元,而用一只鸭子就可以满足全部的原料要求了,被称为“2千万美元鸭子”。  如此荒唐的医术不仅拥有众多的追随者,而且还自诩比现代医学高明。他们的自我标榜和对现代医学的攻击异口同声,如出一辙,例如都自称有整体观念,攻击现代医学只见局部不知整体;都自称对病人富有人文关怀,攻击现代医学把人当成了机器、物体看待;都自称通过增强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自愈能力来治病,而现代医学只会拙劣地借用外力对抗疾病。这样的说法我们在中医的支持者口中也经常听到。  当然,他们还强调自己的疗法历史悠久、久经考验,其有效性被无数使用者所验证,并往往有患者的证言为证。的确可能有不少人亲身体验过另类医术的“有效性”,因此对之深信不疑并为之义务宣传。其实原因很简单,许多疾病具有所谓自限性,本来不经任何有效资料也会自愈或好转,尤其是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会好得更快,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有些另类疗法还可能有外打正着的益处,比如有些疾病患者喝水对恢复身体健康有好处,如果喝了顺势疗法的“药物”就会很有效果——当然,本来喝普通的水就行了,没有必要去买贵得离谱的高价水喝(30毫升的水在贴上顺势疗法标签后在国内市场上能卖到一千多块钱)。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现代医学在迅猛地发展,一方面却是另类医术在西方也日益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社会反文化运动的兴起;人文学界反科学、反智思潮的盛行;另类医术倡导者团结起来组成全国性、世界性组织,对西方政界施加压力,要求政府解除对另类医术的限制甚至资助另类医术……在目前,美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接受某种另类医术,如果把祈祷疗法(通过祈祷来治病)也算进去,这个比例则超过了60%。这个势头有增无减,而且随着全球化,东方医术以“古老医学”、“东方神秘主义”的为号召走进西方社会,西方另类医术也逐渐以“新兴医学”、“高科技”的招牌进入东方国家,比如顺势疗法保健品近年来在中国已占领了部分市场。只要医学科学还无法征服所有的疾病,全民无法获得低廉高效的医疗服务,另类医术总会有它生存、繁衍的空间的,在国民的科学素质整体不高时,更有泛滥之势。------------第四章 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经常听到有人声称自己从来不上医院,但很少有人敢说自己从来不吃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会患病。生了病就难免要和药物打交道。现代医学已经为许多疾病提供了各种很有良效的药物,但是同样还有许多疾病没有特效药甚至无药可治。因此,人们仍然需要不停地研发、寻找新药。每时每刻,电视、报纸上的广告都在向我们传播着某种不治之症有了神奇的新药物的福音,令患者及其亲友不能不怦然心动。然而,这往往不过是骗取钱财的甜言蜜语。要守住自己的钱包,不要受虚假药物广告的蛊惑,避免既破财又失望,有必要了解一点新药开发的常识。  以前,发现一种药物往往都是碰运气,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针对某种疾病有意识地设计、研发新药。现代药物的开发是大军团作战,需要众多不同领域学科的专家的通力合作。它需要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理、病理和设计药物,有机化学家合成药物,毒物学家研究药物的毒理,药理学家研究药物的药理,计算机专家的模拟和分析,医生对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和观察疗效,统计学家统计治疗结果,等等。  基础研究  新药开发的第一步,是从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开始的。生理学家研究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各种生理功能和变化规律,生物化学家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分子生物学家则研究参与生命过程的各种分子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这样,我们就能从分子、细胞、器官到人体不同的层次了解我们的身体在正常状态下都是如何运行的,而病变又是由于哪一方面发出了异常。某种疾病的发生,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破解这个过程,具体追踪到究竟是在哪一个步骤出了问题,就能够给新药设计提供思路:如果针对这一出现异常的步骤——靶点,添加某种具有特殊结构或性质的化合物,会怎样改变分子、细胞的生理活动,是否会纠正病变,达到治病的目的?  有时候,研究人员能很快地发现这种特殊的化合物,这是很幸运的。更多的时候,研究人员需要筛选成千上万种化合物,才能发现有效的少数几种。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靶点,设计出针对它的化学结构,告诉化学家应该合成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从而缩小筛选的范围。  离体试验  对药物化合物的测试一开始都是在试管和离体培养的细胞中进行的。在离体实验中,药物直截了当地作用在靶点上,容易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却不一定也会对人体有效。药物可能无法被人体吸收,如果能够被人体吸收也不一定能够发挥作用,而且还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这些是无法在离体实验中观察到的。但是,出于人道的考虑,我们也不能就直接拿人来做试验。因此,下一阶段,研究人员需要做动物试验。  动物实验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兔子、猫、狗、猴子等。在做动物试验时,需要用到两种或更多种的动物,因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不同。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药物会对身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在动物身上测试药物化合物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毒副作用,多少用药量是安全的。其次,我们也需要知道身体会对药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例如,有多少量的药物会被吸收到血液中,它在体内如何代谢、分解,它的代谢产物是否有毒,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被排出体外的速度有多快等等。如果一个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能进入血液,或者虽然进入血液,但是代谢、降解、排泄的速度太快,那么它是没有用的,这时候人们就要考虑是否要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或添加其他化学成分,以帮助药物被吸收或减缓其代谢、降解、排泄速度。有时候,人们会发现,一种药物的代谢产物甚至比药物本身还更有效。  但是动物和人的生理毕竟还是有所区别,对动物有效、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对人体并不一定如此。只有临床试验才能最终决定一种药物是否对人体有效和有何毒副作用。一种药物一旦通过了离体试验和动物试验,看来有希望成为新药,就可以向药监部门申请做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一般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分别称为I,II,III期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为短期小规模。试验对象通常为20100人,健康志愿者或患者都可以。其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会出现急性毒副作用,检验合适的安全给药剂量,并初步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时间持续数月。如果没有严重的问题,例如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就可进入II临床试验。大约70%药物能成功地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  II期临床试验为中期中等规模。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为100~300人。主要目的是观察新药是否有疗效,也对短期的安全性做进一步观察。时间持续几个月到两年。大约只有33%的新药能成功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III期临床试验为长期大规模。试验对象是病人,通常为1000~3000人。目的是确认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确定给药剂量。时间持续一到四年。约25%~30%的新药可通过这一阶段的试验。  在完成III期临床试验之后,制药公司就可向药监部门提出上市申请,由药监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在美国,最后经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的新药,只占最初申请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总数的20%。  有时候,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一种药物被发现能够有效地治疗恶性疾病,会提前中止临床试验而直接用于治疗病人。例如,第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药AZT还在做II期临床试验时,发现它能显著增加病人的存活率,FDA立即提前中止了该临床试验,并在批准其上市之前允许它被用于治疗4000多名艾滋病患者。  新药被批准上市之后,通常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药物在大范围长时间临床应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已有药物进行比较,称为IV期临床。由于在做临床试验时,儿童、孕妇和老人常被排除在外,因此在新药上市后,特别需要观察药物对这些群体和某些特定的病人群体的安全性、疗效和剂量范围,以获得更全面的资料。如果发现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未曾料到的严重副作用,该药物有可能被立即从市场上召回。  开发新药是一个非常费时间也非常昂贵的过程,并非小公司所能承担得起。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得批准,平均需要8.5年,花费数亿美元。每5000种候选药物,只有5种能够进入临床试验,而只有1种最终能够被获准上市。------------第四章 为什么要做对照试验------------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要试验一种药物的疗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找一批病人,对他们用药,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不就得了?在以前,医生的确是用这种办法做临床试验的,有时也能够有很明确的结果。1885年7月6日,巴斯德做了一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临床试验,给一位9岁的男孩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这名男孩在两天前被一头狂犬严重咬伤。在随后的10天内,巴斯德给这名男孩共注射了12次疫苗。几天后,男孩便康复回家了。第二年3月1日,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对狂犬病的治疗结果,呼吁建立狂犬病疫苗中心。到1880年,世界各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狂犬病治疗中心。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狂犬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例如感冒、失眠症,不必治疗也会痊愈。甚至像癌症这样的所谓“不治之症”,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自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并无药效的假药(“安慰剂”),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特别是那些发病机理与精神情绪有关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失眠症、焦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安慰剂疗效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例如哮喘、关节炎,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而像心肌梗死、中风这种能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波动很大,难以对个体做出预测。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在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时,就必须精心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一组病人接受新药治疗,其他组——对照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分成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接受安慰剂治疗、接受已有药物的治疗或不同剂量的新药治疗组,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安慰剂是指不含任何药理活性物质的制剂,外观应与试验的新药相同或相似,其主要成分通常是淀粉或生理盐水。在新药临床试验中使用安慰剂作为对照,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试验新的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时,是不是也要设计一个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假手术呢?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研究表明,即使是假手术,对于某些疾病也有或多或少的治疗效果,这可能类似于安慰剂作用。  在做对照试验时,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差,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在有可能影响药物效果的各个方面,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应该相同或相似,例如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患有相同的疾病,或处于同一疾病的相同发病阶段。而且,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各个方面也应该尽量相似。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病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哪些病人进入新药组,哪些病人进入对照组。如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群体足够大,随机化分配的结果将会使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相似的特点。否则,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的话,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在临床试验中,一方面,如果新药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而对照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无效的安慰剂,那么心理因素就可能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为了能得到好结果,有意无意地可能会对新药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在临床试验中还必须遵循“盲法原则”。如果病人不知道但是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人员)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这是“单盲”,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属于“双盲”。双盲是避免主观偏差的最好办法。在双盲的情况下,分组情况由第三方人员掌握,医生、护士在“盲态”下给病人使用药物或安慰剂,观察疗效和收集病人的数据,然后把资料交给同样处于“盲态”的数据分析人员去分析。只有在最后需要比较新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时,才会解除“盲态”,让研究人员和病人知道分组情况。  有时候,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临床经验积累、仔细的观察)也能够发现药物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发现往往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虽然不是发现药物疗效的唯一方法,却是能够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第四章 “反应停”悲喜剧------------  在攻击现代医学的文章中,“反应停”是最常被提及的一个代表邪恶的名字。这种在近50年前草率上市、仅仅过了4年就撤回的药物,至今还在让现代医学蒙羞。而事件的经过也常常遭到了有意无意的歪曲,比如,我曾见到有人撰文以“反应停”事件为例攻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知FDA正是这一事件中的英雄。  “反应停”是在1953年由一家德国公司作为抗生素合成的,但发现它并无抗生素活性,却有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厂商吹嘘它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上瘾,胜过了市场上所有安眠药。而且,它对孕妇也十分安全,可用于治疗晨吐、恶心等妊娠反应,是“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语)。它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据说光是联邦德国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吨。但是在进入美国时,却遇到了麻烦。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弗兰西斯·凯尔西负责审批该项申请。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而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于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科学成就健康
科学成就健康-2
科学成就健康-3
科学成就健康-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科学成就健康
科学成就健康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