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诺曼,这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家,和摩根财团的关系用"亲密"二字来形容已经显得不那么贴切了。 四 曾经的荣光 诺曼和摩根财团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体现在他与纽约联储主席本杰明·斯特朗的深情厚意上。 诺曼和斯特朗,一对彼此"灵魂附体"的双胞胎:诺曼歇斯底里,斯特朗情绪多变;诺曼终生快乐地享受着孤独,斯特朗原配去世,二婚离异;诺曼将英格兰银行视为一生的"情人",斯特朗在联储上投入了毕生心血…… 更重要的是,当哈丁和柯立芝政府均不愿承担一战后欧洲重建的领导责任时,"亲英"的斯特朗勇挑重担。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欧洲遥相呼应的伙伴正是诺曼。工作上的相濡以沫和默契合作,铸就了上世纪20年代这段最诡秘、也是最忠诚的友谊。 诺曼和斯特朗,在英国恢复金本位的1925年体现最为明显。可事实上,两人亲密无间的合作,可以追溯至一战期间。 战时,诺曼便被委以重任,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斯特朗立即示好,向诺曼私下许诺,能帮上的忙,美联储一定竭尽所能。 斯特朗没有食言。 1916年,斯特朗开始与英格兰银行保持非官方通信联络; 此后,两家中央银行每周还通一次私人电报,沟通想法; 1919年,斯特朗对美国利率高于英国的情况忧心忡忡,并开始将通胀的想法逐步付诸实现; 1920年开始,斯特朗和诺曼定期互访,对媒体美其名曰"老友会"、"度长假"。此时,英格兰银行里已经设立了斯特朗办公室和专职女秘书; 1921年,斯特朗提出美元稳定计划,内容包括美联储向英国等国提供美元贷款等一揽子建议,并向诺曼征求意见。 ……五 被征服 作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杰出代表,诺曼有股子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一战后他所考虑的问题,决不是简单的经济恢复、英国重建,而是重现伦敦金融中心的耀眼光芒,再书日不落帝国昨日的辉煌。 在摩根财团的帮助下,诺曼曾无限靠近他的梦想。手中虽然仅有微薄的储备资金,但他的梦想、权力、勇气,以及英格兰银行的无上地位,就是阿基米德所祈望的"支点",可以撬动地球的支点。 诺曼清楚,欲恢复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必先在英国恢复金本位。 金本位,这个词是个近代"熟词"(19世纪初就开始流行了)、现代"烫词"。随着当下全球金融海啸和所谓的"货币战争"论调浪奔浪流、绵延不绝,人们开始不断诟病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争相追捧金本位的光辉岁月。可是现如今,真正了解何为"金本位"的人已是寥寥无几。 那就多啰嗦两句吧。 所谓金本位,严格来讲即指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在西方世界盛行的古典金本位制度。当时所有的货币,不过是黄金的度量单位罢了,比如一说到美元,人们脑海里闪现出来的,不是绿油油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百元大钞上的头像), 而是1/20盎司金灿灿的黄金。 追忆逝去的"黄金"时代,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货币的视角来看,19世纪的世界,无限接近于和谐、大同:金本位下的单一货币体制,带来了贸易和投资便捷、人口自由流动、没有通胀预期、经济井然有序的美好图景。 如此完美的货币体系,怎么说消失就消失了呢? 是一战,一战改变了这一切。 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的投入远远超出自身的负荷能力,于是增加纸币印制和银行通货成为战争的副产品,政府对纸币与黄金的兑换承诺随之瞬间崩塌,西方各国纷纷宣布脱离金本位。 一战结束后,经历战争和通胀双重洗礼的参战国,陷入货币争相贬值的深重灾难之中。此时,黄金储备充足、纸币供给平稳的美国,成为世界上金本位仅存的火种,燎原的唯一希望。 诺曼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若想重振英国经济雄风,一定要依靠华尔街的资金和人脉,而摩根正是华尔街至高无上权力的代表"。 诺曼与摩根财团已如胶似漆,人脉不成问题;当然,摩根财团调动华尔街资金的能力无人出其右,钱也不是问题。 万事俱备,还等什么,做吧! 诺曼提出美英合作恢复金本位的想法后,摩根人内心那叫一个狂喜。是啊,一贯推崇英格兰银行体制和英国移植而来的"绅士银行家准则"的摩根财团,终于有机会和大英帝国携手合作,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这更令人振奋? 即使美国国内从政府到民众,都洋溢着鸵鸟式的孤立主义情绪,可骨子里崇英的摩根财团我行我素,毅然决然地支持诺曼,支持英格兰银行。 只因为,这已经超脱于简单的工作范畴,而是摩根的事业,摩根人的荣誉。 六 联储的担当 对于杰克而言,金本位就是定理、真理,不需证明,不容置疑。 因为,它代表着信誉、权威、尊严、传统。 1895年,父亲皮尔庞特凭一己之力,挽救了美国的金本位制度,这是摩根财团发展史册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今天,杰克终于有机会,续写这段家族传奇了。而且,杰克所要挽救的,不单单是美国金本位,而是英国、是世界濒于崩塌的货币体系。 杰克先后说服了财长梅隆、总统哈丁,这意味着摩根财团和纽约联储携手帮助英国恢复金本位一事,华盛顿政府已开辟了绿色通道。 摩根和本·斯特朗对诺曼的无私奉献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为使英镑重新成为强势货币,忠诚的本不惜以降低美元利率为代价,减少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吸引力。 利率的走低和物价水平的水涨船高,推倒了美国经济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美国信贷量大幅度提升,国际贸易额骤降,黄金的涌入潮暂时平息,英镑对美元的汇率扶摇直上……斯特朗对联储舍己为"英"的牺牲精神是这样辩解的: "我们应该多些担当……要知道,英国政府和央行正在承受着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还有举步维艰的对外贸易、过百万的失业大军。" 担当还远不止这些。 为能够在投机商抛压时捍卫英镑,摩根财团和斯特朗珠联璧合,为诺曼上了信贷"双保险":纽联储向诺曼承诺,只要需要,贷款的大门随时向英格兰银行敞开。 但是,依据美国法律,联储无权向英国政府施以援手,于是摩根财团担当起向英国财政部提供资金的角色(摩根信守承诺,如期履约。英国恢复金本位后,纽联储实施了一系列总额高达2亿美元黄金贷款行动,摩根银行则向英国政府提供了1亿美元的同类贷款)。 一切的铺垫,就是为了一个目标--金本位。七 帝国复兴梦 1925年,英国如愿恢复了金本位。 宣布这一消息的是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期的英雄首相,时任英国财政大臣。 他言之凿凿:"如果英国不恢复金本位,整个帝国将会走进一个不是以英镑、而是以美元为基础的金本位制度。" 聪明得一塌糊涂的丘吉尔,在诺曼面前完全变身为提线木偶。后来,他曾懊恼地回忆道:"恢复金本位可能是我一生之中最严重的政治错误,金融我实在缺乏知识储备,很容易就上了诺曼的当。" 即便如此,诺曼和格伦费尔对这位爱好雪茄、个性不羁的财政大臣还是有些放心不下。"信任财政大臣(丘吉尔)的机智、自信,还有不可思议的才华,绝对是一种危险的想法。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这个用功的学生,一旦自以为能够独立做出决策时,我们的麻烦就会来了。" 看来,此时的丘吉尔还在学习阶段。他敏锐的政治头脑,无法弥补其金融知识上的短板。 1925年4月28日,丘吉尔在下院隆重宣布,英国恢复金本位。这位激情澎湃的演说家,当天竟破天荒地念了稿子(的确,让"学生"脱稿背诵金本位的性质、意义、作用,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坐在贵宾席上的诺曼,得意的笑了。 不过,诺曼笑得有些早。他万万没有料到,为重现大英帝国昔日荣光所迈出的这第一步,会走得如此蹒跚、踉跄,跌倒后便再也没有爬起来。 毫无疑问,金本位好处多多。正所谓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语),金本位是在历史演进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恢复她顺应天意。在当时的背景下,英国重回金本位还可以稳定英镑币值,降低厂商因汇率大幅波动造成的成本损失,同时伦敦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和英镑的国际硬通货地位,对英国政治家和金融家也是不可抗拒的诱惑。 然而,百密总有一疏。 虽说是顺了天意,可英格兰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却逆了市场。 英国以战前汇率水平(1英镑兑4.86美元)将英镑与美元挂钩,这一决定是致命的失误。 诺曼的理由很简单,英国的"尊严"。说白了,就是那可怜的帝国怀旧情节。他天真地以为,守住战前的汇价,便守住了纸币英镑兑现黄金的承诺,也守住了大英帝国曾经的荣耀与威严。 可是,金本位的游戏不是这么玩的。 任何金融制度的诞生和运作,都需要以市场规律为依据;任何拍脑袋、想当然,自以为是的"庄家",到头来都会发现自己不过是秋收时候的"庄稼",被市场无情地连根拔起,最终成为灰头土脸的"大输家"。 看看真实的市场情况吧:一战后期,英国为应付战事而实行的通胀政策,导致英镑的市场汇价跌至3.5美元的低谷。诺曼如果承认英国通货贬值的客观现实,承认英镑的"弱势货币"地位,以市场价格而非战前平价回归金本位,或许英格兰银行和英国的日子可以好过很多。 事后证明,诺曼打肿脸充胖子的愚行,不过是自讨苦吃。自金本位恢复那天起,诺曼便如芒在背,如坐针毡,疲于应对英镑虚高所产生的一系列恶果。 为撑住1英镑兑4.86美元的天价,英国大幅紧缩货币、压低工资的压力陡增,否则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将毫无竞争力可言。 可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现实,紧缩通货的政治风险极大,政治家就算再不懂金融,也绝不会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赌注。此路不通。 那么,打压工资水平?这还是死路一条。英国实行的全国失业保险制度,有力地保障了贸易工会的话语权。任何或明或暗的工资削减行为,工会就会组织运动啊,罢工啊,这可使不得。 结果,工资既然降不下来,厂商又想压低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那就唯有把失业率翘上去了。 金本位"跷跷板",另一端翘起的不仅仅有失业率,还有民众的怨气、怒气,和濒于崩溃的英国经济。 "天价"金本位没有将英国拉出泥沼,重新雄起。恰恰相反,曾经的No.1帝国在加速衰落。没过多久,英国的煤炭、纺织品、钢材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工资和物价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1926年春天,工人的怒火最终爆发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罢工行动。八 伟大的共谋 诺曼、格伦费尔、斯特朗,他们都心知肚明,表面上充满阶级仇恨的大罢工,实际上和金本位政策不无关系。 罢工期间,斯特朗造访伦敦,在与丘吉尔和诺曼见面时,他极力避开尴尬的金本位话题。他们自弹自唱,通过音乐排解内心的不安。 但是,诺曼并没有试图通过改变英国的现有政策,来达到缓解紧绷的经济形势的目的,而是将"黑手"伸向了盟友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英国在通货和出口之间处境两难。为刺激经济,只能选择扩张通货,可高估的英镑汇价导致出口形势的低迷;而一旦紧缩通货,英国经济将会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压了葫芦起了瓢,这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诺曼想到了美国,想到了摩根财团,想到了斯特朗--这个亲密无间的盟友。他不断敦促斯特朗更进一步的放松银根,以帮助英国摆脱出口衰退和黄金外流的窘境。 与此同时,诺曼还"道义劝说"其他欧洲国家,选择金汇兑本位(德国央行的沙赫特、法国央行的埃米尔·莫罗等中央银行家都曾极力反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金本位制度。 这是诺曼和他的摩根兄弟们一直以来力图重新缔造的"金本位"大厦,英美等国都将它奉若神明,视其为重建全球金融体系的根基(可如今,大多数经济学家只是不屑地称其为"伪金本位制")。 在全新的金汇兑本位制下,英国将持有美元以替代战前的黄金储备,欧洲各国将以英镑为储备货币,而不再是黄金。这意味着,只有英国和美国需要操心黄金储备的问题了。 可以看出,这与古典金本位的内核(持有人可随时用纸币兑换黄金)迥然不同。 脱离了黄金的羁绊,欧洲各国为刺激战后经济纷纷选择了扩张性的通货政策,这可以诱使欧洲国家的汇率高估,从而带动英国的出口。 诺曼的如意算盘打得实在精明。 如他所愿,黄金适时地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一切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欧洲经济显现出强势复苏的迹象。 德国学者帕尔伊博士透过迷雾,看清了本质:"新的金本位制度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不过是各国中央银行间密切合作、人为刺激下的繁荣表象罢了。这种制度,最终的结果,只有失败。" 战前的古典金本位制度,是具有自发性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而"伟大共谋"下的新金本位制度,低利率信贷扩张的冲动将难以抑制。繁荣可以维持一时,却难以长久。 遗憾的是,大多数掌权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他们幡然醒悟时,为时已晚,代价惨重。 九 短暂的欢乐 套用一句主持人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句话: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初见复苏端倪的世界经济,如帕伊尔博士所料,很快重落谷底。新金本位大厦的根基形同流沙,最终在1929年至1931年那场极具毁灭性和破坏力的经济萧条中土崩瓦解。 时间先快进到1931年("大萧条"时期的事我们留待后面章节再细说),处于经济"风暴眼"的美国哀鸿遍野、一片狼藉。危机任上的倒霉总统胡佛,尽管在20年代担任商务部长时就曾痛骂斯特朗为"欧洲思想的傀儡"。可现在,斯特朗已于1928年因结核病过世了(去世前,斯特朗已明确对金汇兑本位制表示了怀疑)。罪不及逝者,胡佛,你只能独力担当恶名了。 源起于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1931年初开始泛滥于欧洲,始点正是诺曼最放心不下的中欧大陆。 战争赔款、扬氏计划,压得德国多年喘不上气、抬不起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愤怒、怨恨的情绪弥漫于德国的街头、酒吧、工厂,取消凡尔赛合约和战争债务的呼声日隆。 此时,德奥的接触,令动荡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1931年春天,奥地利与德国商谈双边关税联盟事宜,两个一战"同盟国"间的眉来眼去,触碰到了患有战争恐惧症的法国最为敏感的神经。 法国政府大发雷霆,立即向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偿还3亿美元的短期贷款(这是法国战后的一贯做法,对德奥等国的贷款均混杂着明确的政治企图)。 资金如惊弓之鸟,争相逃离奥地利。本就风雨飘摇的金融体系,转瞬间濒临崩塌。奥地利最大的银行--阿斯特尔特信贷银行5月11日破产倒闭。奥地利国家银行和罗斯柴尔德财团的紧急救援计划只是帮了倒忙,市场猜疑进一步加剧,挤兑风潮席卷中欧大陆。 恐慌如同H1N1病毒般肆虐奥地利,接壤的德国也难以幸免,整个银行体系陷入瘫痪。 金融恐慌开始在全欧洲呈蔓延之势,1931年夏天,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以及大部分东欧国家的黄金储备流失殆尽,多数银行关门大吉。 6月5日,拉蒙特在电话中向胡佛总统谏言,建议实施战争债务和赔款的延付方案。 "总统先生,如果不缓期支付,整个欧洲经济就会被拖入深渊,美国将就此进入最寒冷、最漫长的严冬。"拉蒙特态度异常坚决,听上去强硬得有点像恐吓。 "大萧条"蹂躏下的胡佛,语带沮丧地搪塞道:"我会考虑你的提议的。不过说实话,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方案真的是没法实行,像你这样衣食无忧、坐办公室的人,是无法理解老百姓对这些政府间债务的内心情感的。" 胡佛说得没错,20年代由摩根财团牵头组织发行的德奥国债曾受到美国民众的热烈追捧,可现在债券已经不名一文,数十年的辛劳换回的不过是手上的一堆废纸。换位思考,你会好过吗。 拉蒙特不为所动,这位银行家再次秀了一下他的综合能力:外交家的能言+政治家的善辩。"现在人们都在私下谈论着如何在1932年摆脱本届政府。如果您实施了我的建议,那些非议明天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压低声音,故作亲近地补充道:"今天的通话摩根银行绝不会外传。我向您保证,总统阁下,方案一旦起了作用人们只会记得那是您的功劳。" 拉蒙特的确没有声张,只是把电话内容完整地记录、存档,供后人瞻仰。 承诺天堂,他就会乖乖的跟你进地狱。 胡佛的心被连任总统的"天堂"美景说动了。他不顾财长梅隆的极力反对,接连抛出德国战争赔款延期偿付、提供新的政府贷款、暂停支付短期债务等方案,可事态只是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因为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均未触及问题的核心。由英、美主导的战后新的金本位货币制度,才是这场百年不遇的世界性经济衰退的根源。 终于,压在英国金本位身上那最后一根稻草落下了。十 最后一根稻草 法兰西银行是最不吃诺曼那一套的央行,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法国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崇尚古典金本位制,对诺曼牵头构建的金汇兑本位制不过是口是心非、敷衍了事。 早在1926年,法兰西银行的黄金储备就已经高于了英格兰银行。随后的1928年,法国开始有计划地推动法郎回归金本位制。 法兰西银行吸取了英国的教训,以远低于战前水平的实际市价重构金本位。很快,法国的出口能力得以恢复,经济重现生机;实施通胀政策的欧洲各国,黄金开始流向法国,法兰西银行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持有者(仅次于美联储);1931年大萧条咆哮全球时,法国竟然实现了充分就业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极目远眺,欧陆四下已是危机四伏,只有法国一枝独秀。 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主导世界金融运行的金汇兑本位制,已步入末路穷途。法国不按常理出牌,只会加速新金本位大厦的倾覆。 1931年7月,法兰西银行不断兑现黄金储备,此时美法两国的黄金储量占据世界总量的75%以上。英国的黄金储备捉襟见肘,已不足以支撑金汇兑本位制的运行。 投资者疯狂抛售英镑,恐慌性挤兑开始蔓延,英镑在国际市场上猛跌,英国外汇储备几乎被掏空--局势一团糟。 英国政府从摩根等美国银行处紧急筹措了6.5亿美元,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此时,诺曼意识到,其苦心经营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已是大势已去。 心力交瘁的蒙塔古·诺曼,因精神过度紧张暂时离开了工作岗位,接替他的是副行长哈维爵士。愈演愈烈的英镑信任危机,最终让杰克和格伦费尔下定决心,让诺曼体面的离开。 杰克发给诺曼的电报热情洋溢,慷慨大度:您可以乘坐海盗四号游艇,前往欧洲、北非、远东,任何地方都可以,旅行将配有有专门医师。随行亲友、佣人的房间也都为您准备妥当。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诺曼,为避开国内"阴谋论"的猜疑和指责,没有接受杰克的"盛情"邀请,而是悄然来到加拿大魁北克的弗兰特纳克城堡疗养。 就这样,诺曼落寞地离开了英国。他没有挣扎,在英格兰银行和摩根财团的暗示下,他选择了主动"被流放"。 也许,是他不忍心看见,也根本无法接受,一手缔造的金本位大厦在面前破碎为一片瓦砾。 诺曼走后不久,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为挽救金本位,仍做出了最后的努力。政府通过了增加税赋、降低工资等削减预算赤字的法案,摩根银行和法国也各提供给英国2亿美元贷款用于资金周转。 摩根为此调动多达110家的美国银行,英国本土左翼人士谴责摩根企图干预英国经济的险恶用心,美国人则对华尔街置美国经济衰退于不顾、拿救命钱援助英国的行为同声谴责,摩根又受了一次"夹板气"。 然而,市场对英镑的信心已经无可挽回。9月,苏格兰因弗戈登地区的英国海军部队因不满政府"盘剥"工资而发生兵变。尽管规模不大,但水手哗变预示着紧缩预算政策破产,捍卫金本位的最后一丝幻想随之破灭。 是时候说再见了。 1931年9月21日,英格兰银行宣布:恢复不足七个年头的金本位制,寿终正寝。 这一次,金本位离别得如此决绝,如此彻底。 这一天,诺曼乘船离开加拿大,踏上回国的路。 这一刻,悠悠金融帝国梦戛然而止。 英镑的"金手铐"被砸得粉碎,汇价在自由浮动后一落千丈,高估的水分一次性拧干。扭曲的价格被矫正,英镑贬值接近四成。英国出口随后强劲反弹,经济哀嚎着从崩盘的边缘被拉回。 不用再为了金本位而死撑的英国经济,总算又活了过来。 不久,欧洲25个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国这棵金本位独苗,也只是勉强地坚持了两年。十一 宫廷政变 美联社在伦敦就英国脱离金本位一事采访杰克·摩根,为迎合英国民众,他讨巧地回应"热烈欢迎"。这段对话,引发了摩根财团的一场宫廷内部政变,影响深远。 拉蒙特在纽约读到美联社的消息后,他震怒了。为金本位的垂死挣扎而最后一搏的摩根财团,刚刚动员了110家美国银行为英国提供贷款,杰克这不是在公开承认这些银行被愚弄了吗? 杰克在经历了母亲和妻子先后辞世的双重打击后,身退至摩根财团的名义总裁,处于半退休状态。这位摩根大佬热衷于高尔夫球和帆船运动,随着年华的老去,杰克淡出了银行事务的决策层,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此时,拉蒙特走上了前台,成为摩根真正的主事人。 采访风波后,拉蒙特标志性的微笑消失了,一贯对杰克言听计从、点头哈腰的他,直接向杰克开火。 拉蒙特同摩根另一位老资格合伙人查尔斯·斯蒂尔一道,签署了一份"讨杰檄文"。拉蒙特在信中写道:"我们不得不向你说明一个问题--一个恐怕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你在美联社的访谈)令纽约的银行在整个美国面前难堪。" 拉蒙特犀利的笔锋极尽嘲讽,他接着写道: "现在的结果是,我们的声誉遭到打击,我们失去了美国银行界对摩根捍卫英国金融信誉做法的支持。而这一切,是你的父亲和你经过多年打拼,依靠谨慎经营、信守承诺才建立起来的。 ……我觉得有必要让你了解,这个重要的、而且令大家不愉快的事情。" 从拉蒙特踏入摩根财团大门那一刻起,他便对摩根家族的成员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但此刻,当他的权力、声望、金钱在财团内已无人能及时,拉蒙特--这个曾经的苏格兰穷牧师的儿子--公开地向杰克、向摩根家族的权威发起挑战。 1931年9月25日,"檄文"寄出。处事圆滑的拉蒙特,尽管事后在电话中向杰克描述了写信时的冲动情绪,但"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更加印证了其行为经过了深思熟虑。 "檄文事件"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从此后,摩根家族对财团的绝对统治地位悄然终结。 生性随和、与世无争的杰克,默认了拉蒙特这场兵不血刃的权力革命。从那时起,摩根家族渐渐退出了财团的日常事务,隐身幕后,专心致志地享受生活。 但是直到今天,摩根家族仍然在财团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美国上流社会中地位显赫、光彩依旧。第九章 大萧条 引言 1929年初,摩根的合伙人、冷静而又刻薄的预言家莱芬韦尔就说道:"诺曼和斯特朗种下了祸根,而我们不得不承担恶果……我们将经历一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 不幸一语成谶。 斯特朗的美联储为支持诺曼,支持严重高估的英镑币值,实现大金融帝国的金本位理想,不惜采用大幅度通货膨胀等手段。 然而,当非理性繁荣的泡沫破裂后,斯特朗的继任者、纽联储行长乔治·哈里森收紧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美联储的贴现率由1%大幅提高至3%。美国经济就此陷入大萧条的深渊之中。 后来,莱芬韦尔将诺曼和斯特朗二人指责为大衰退的直接责任人,并将大萧条的导火索--股市崩盘的原因归咎于过低的利率导致的过度投机。 一 不祥之兆 股票?股市?这东西就从没入过摩根家族的"法眼"。 皮尔庞特对股市所持的一贯态度,是鄙夷和不屑。在谈及股票时,他曾说道:"我从不赌博!"当被人问及股指下跌之类的问题时,他会不耐烦地答道,"股票总会波动"或是"抛空的人永远多于买入者"。 杰克继承了先辈的这项光荣传统。1894年时,小杰克便在证券交易所拥有席位。不过,保留席位只是为了减少摩根银行经纪人的手续费,他从未进行过任何一笔交易。只有一次例外,他曾破天荒地出现在了交易所大厅里,但他关注的也是自由事业债券价格,与股票无关。 普通股,只占摩根证券承销业务量的3%。 债券批发和银行业务,才是J.P.摩根的主业。杰克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推崇像铁路债券这样的稳健投资,对于挖内情、套消息、操纵股价等龌龊伎俩,他一贯采取"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 然而市场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20年代初,斯特朗大幅度提高利率,为英国金融体制的重建积蓄力量,这客观上打压了日益膨胀的商品市场、挤破了资产价格泡沫。可一战时期国力大幅提升的美国,从土地、石油、矿产等市场抽逃出来的如潮资金,会涌向哪里? 证券市场--股市和债市。 债券市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第五章"笑看风云"之四"恶性债务链"),不再赘述。 股市就要多说两句了。战前,和债券相比,股票的地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银行和保险公司会进行一些股票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绝不会参与。 可是战后,公众对股票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批散户进入股市,那时的杠杆率极高,保证金比例仅为10%。也就是说,他们投入1美元,就可以购入10美元的股票。投资者趋之若鹜,入市股民数量迅速蹿升到了近300万(要知道,美国人口当时才1.2亿,且绝大部分是不炒股的农民)。 交易员的数量也在猛增。美国的证券交易员战前还不足250人,战后像道琼斯指数一样一路飙升到了6500人之多。1929年时,普通股一骑绝尘,在新发行的证券中占比超过一半。 证券市场的火爆和丰厚的回报,引诱着企业拿出大量的盈余现金,从事股票投机和保证金贷款。为给证券市场降温,美联储叫停银行的保证金贷款,可利益驱动下的企业拆借行为联储却无力制止,政策效应因此大大削弱。一时间,股市和债市的资金更加泛滥。 尽管摩根对股票"保持距离"的立场从未改变,可火热的交易、高额的回报、贪婪的欲望,无不在动摇和腐蚀着摩根合伙人的决心。一连串的事件,令高傲的摩根银行陷入尴尬,一种不祥的征兆笼罩着摩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美国。 1926年7月,摩根合伙人科克伦与一位记者朋友乘坐油轮前往欧洲。海上航行时,他踱步到油轮上的经纪办公室看看当天的美国股市。不料,道琼斯股市行情显示屏上弹出他的一段话:通用汽车的股票最后会以高于现价100点的价格抛出。摩根和通用的关系路人皆知,短短两个交易日,通用股票便蹿升了25个点。 内幕交易也不请自来。20年代,股市上弥漫的谣言和爵士乐一样盛行,通过消息(不论真假)赚了钱的大有人在。摩根,这个离消息源最近的地方,令其合伙人摇身一变,成为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当时,美国法律尚不健全,内幕交易并不是违法行为。结果,摩根合伙人和雇员,通过内幕交易、泄露信息大发其财,"捞外快"成了很多摩根人的第二职业。 不仅如此,对普通股不屑一顾的摩根,还卷入了股票联营基金活动(该基金在罗斯福新政后被列为非法)。1927年-1931年间,摩根银行参与了50多个股票联营基金。这些基金暗中操纵股价,有时还以"救市者"的形象亮一下相。据说,截至1929年底,有超过100种的股票在联营基金的操控之下。 摩根财团,陷入股市漩涡愈深,灾难临近的脚步声便愈近。二 黑色星期四 任何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大萧条"也不例外。 股市泡沫破裂的传导效应导致实体经济的必然滑坡、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的必然衰退、美联储为国际金融体系重建而实施的通胀政策令经济崩溃……这些理论上的"必然"都有理有据。 然而,一个偶然事件,对"大萧条"的发生同样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这场衰退。 这个偶然事件,就是斯特朗的去世。 1928年10月,在与结核、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疾病顽强抗争了十多年后,斯特朗与世长辞,享年55岁。 随后,斯特朗精心挑选的继承人、毕业于耶鲁和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哈里森上任。哈里森出生于军官之家,因此他英气逼人,雷厉风行,是斯特朗式的肯干家。当然,他还继承了斯特朗的另一特质:对摩根的忠诚。 只是,斯特朗死后,哈里森难以填补这位金融强人的权力空缺。 华盛顿的联储委员会的理事们,对纽联储多年的领导权觊觎已久,他们一直在谋求更大的影响力。如今,机会来了。在哈里森立足未稳之际,华盛顿迅速行动起来,向其施压。 在哈里森继任后的1929年春夏之间,他提出提高贴现率,以抑制市场的"投机潮"。华盛顿立即针锋相对,主张采取以"道义劝说"为主的直接施压手段。无聊的内耗,令政策久拖未决。直至1929年8月,联储系统才倒向哈里森,将贴现率由5%提高到6%。 不过,迟滞的政策,已无法冷却"沸腾"的市场。9月,股市便开始系统性崩盘。 联储系统内部权力的缠斗一经启动,便难以停止。内耗分散和制衡权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权力的"真空",这直接导致联储系统管理失灵,频频抛出昏招,甚至不作为。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一书中指出,"金融崩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力从纽联储向其他联储的转移","如果斯特朗在世,大萧条中的许多失误都可能避免"。 就这样,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下,"大萧条"的序曲--黑色星期四--粉墨登场了。 1929年9月5日, 美国股指上著名的"巴布森缺口"(巴布森,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股票分析师,因为在"黑色星期四"当天预言股市崩溃而声名远播。不过,他1927年、1928年,各种场合下,都在不断重复着这样的预言)出现了。 巴布森预言透过广播,在下午三点时引起了市场的恐慌:股价纷纷跳水,联合钢铁公司下跌了9%,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下跌6%,最后一小时的交易量高达200万股。 即便如此,市场也没有太多不安的情绪。毕竟,华尔街昔日的恐慌已成为历史,现在的交易员、投资者,大多都没有见识过真正的熊市。人们依然坚信恐慌只是暂时性的,一如从前。 1927年-1929年间的大牛市,股指急剧下挫、个股价格猛烈回调的场面都曾出现过,可倒下都是那些意志力不坚强的"懦夫"。因为回调是插曲,回升才是主旋律。 那么,现在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下跌才有入场的机会,大幅波动中才能挣到大钱。这些股票交易者,似乎人人都深喑投资之道。他们迅速将之前的盈利重新投入股市,甚至再借入保证金,希望自己能抄到大底,数钱数到手抽筋。 就这样,经纪人的贷款量上升到了历史高点:85亿美元。 股评家们捋胳膊、挽袖子,信誓旦旦、掷地有声地向股民们保证着:一切正常,股指会企稳回升的。 别以为这是股市"黑嘴"们的论调,即使是拉蒙特,也不过如此。 总统胡佛对股市"跌跌"不休的情况很是关切,他将电话打给拉蒙特(胡佛是第一位有办公电话的总统),咨询他对股市的看法。拉蒙特轻描淡写地回应道:"现在对市场投机的传言有很大的夸张成分……市场是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他还指出,汽车、石油、造纸、水泥等行业并未过热,市场基本面良好。 这些言论,听上去和发生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前格林斯潘的调调如此相似。当下的现实,不过是历史的一再重演罢了。 胡大总统一颗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然而,市场没听拉蒙特的,依然在义无反顾地下跌、下跌、再下跌。已经有人顶不住了。 外国资本、美国投资者,开始撤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