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法不一定会赢,没方法一定会输;△诚恳地分享是沟通的金钥匙;△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心动不如行动,不动就会心痛,拥有锋利的斧,哪有劈不开的柴;△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成功难,不成功更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成功的黄金法则:只要你相信你会成功,你必定成功;杨略,我的第十封信到这里已经写完了,也许是最后一次给你写信了。而我也欣喜地看到,你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变化,你已经完全明白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无论是成绩还是为人处事,都渐渐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注意,在这里我没有称你为"学生",而是称你为"人"。因为学生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真正要学会的是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说我的信起到了一点作用,但我要说的是,我只是帮助你洗净了身上的一些淤泥,找回了原来的你。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真诚的人,健全的人,成功的人。另外,我们见面的时间快到了。你准备好了吗?祝你学习进步你的大朋友倪甫清4月29日倪甫清又一次知晓了他的心境,当然这已经毫不意外,惟一意外的是倪甫清终于要露脸了。他到底是谁呢?杨略已经很久没有问这个问题了,似乎已经对倪甫清隐性的存在方式习以为常,正如大树以默立不动的方式存在,松鼠以蹦蹦跳跳的方式存在,倪甫清就是像神明一样飘浮在他的周围,时刻注视着他的行为,有时鼓励,有时指导,有时也挑刺。虽然倪甫清一直称自己是"大朋友",但在杨略心目中,他是位真正的好老师呢。如今倪甫清突然要与他见面了,虽然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他还是觉得有些慌乱。况且倪甫清也没有说好具体的见面时间和地点。到时候他会以什么方式出现在眼前呢?是仙人般腾云驾雾而至,还是乘着飞碟突然降临呢?当然,现在是没有时间去多想了,眼前还有那么多课程需要复习呢。超越平庸,追求卓越,这正是此刻要做的。五一长假到了,说是劳动节,报纸上却花里胡哨的,全是各类商场的优惠消息。原本节日里厚重庄严的气氛为轻浮的消费狂潮一扫而空,似乎中国处处歌舞升平,可以大力鼓吹消费了。杭州作为旅游城市,顿时人山人海,世界各地的人蜂拥而至,苏堤白堤上排成人龙,一些导游举着小旗子,混迹于人群之中,游人则每人挂块小牌子,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列队跟在后面。中间的人前后左右都只能看到人头,偶尔钻个空子看看一角湖水,几枝柳条。若能靠近小桥古亭,就立刻大喜过望,摆出各种造型拍照留念,回去后四处夸耀自己到过西湖时,照片便是凭证了。这就是中国的旅游业呢,这就是中国的游客呢。所以杨略虽然休息,此时却肯定不会上街,更不会傻乎乎去西湖边看人头了,每日只是学习。长假第四日,乃是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逐渐被人忘却的节日。杨略也是早上看了新闻报道才意识到的。而新闻也仅仅是某某团委举办了什么歌舞晚会,一帮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人热热地唱了歌,一批故意装傻的人扮出各种丑态,演了所谓的相声小品,还有某某领导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亲切握手,继而排列组合地合了影。可八十多年前的今天,那么多理想主义的纯真青年们走上街头,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用自己年轻的声音呐喊,希冀唤起民族的觉醒,国家的繁荣昌盛。那是怎样壮烈的生命之歌啊,那是怎样热血的青年们啊!他们是世纪的最强音,是最痛苦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因此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人。而今天从窗口望去,街头上那么多人,或匆匆赶路,或左顾右盼,千人千面,美丑并存。其中有几个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着呢?有几个是心系国家民族的呢?超越平庸,首先就是该超过这些碌碌众生吧。杨略从窗口收回眼神,关了窗户,开始看自己的书。他想做的是补天的巨岩,在深蓝的夜空中闪烁一点晶莹的光亮,而不能被繁琐的小事羁绊了脚步。爸爸偶尔过来,轻轻推开门,看了看杨略的身影,微笑着掩门出去。第十一章自从收到倪甫清所谓的最后一封信,杨略心里就有了惦念。走在街上,望着如流的人潮,有时就痴痴地想:倪甫清会是其中一个吗?或者说,他会以常见的装束出现吗?是西装革履戴框镜的教授模样,还是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旷达老者,甚至竟是一位长裙翩然面容姣好的女子?他该是与自己熟识的吧,不然怎么能时时把握自己的想法;当然也可能就是仙人,从高远的天际倏忽上下,顽皮得像小说里的老顽童,却又能做深沉的思考……杨略这样想着,心里悬悬的,不知为何还有些紧张。可倪甫清却一直没有出现,再加上考试即将到来,实在不能分心,此事也就渐渐淡忘了。由于这学期董老师教学有方,张弛有度,同学们劳逸结合,也是劲头十足,到了考试前,大家心中都有了底,倒也不怎么紧张了。另外,想到毕业在即,而后各分东西,同学们平添几分依依惜别之意,也就格外珍视这最后的相处时光,大家关系十分融洽,磕磕碰碰的事情几乎绝迹。因此,班里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气氛。这一天,杨略到了教室,看见葛怡桌上堆了一大摞纪念册,几个人正挨个发着呢。他取了一本看,硬硬的封面上是一幅图画,淡淡的蓝色,一股子怀旧的韵味。一把石椅默立池边,有些残破,又布满青苔,边上的池水和青草,淡得像雾一般。石椅就这样沉浸在回忆之中,像是在等待某人的来临。是等谁呢?是逝去的少年光阴,还是旧日的一段情思?图画边上题的是徐志摩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实真正告别,哪能这么潇洒。杨略心里旋起一阵哀伤,仿佛旧日的光阴塞于一个狭窄的空间,如今豁然炸裂,种种记忆在心头急速展开、旋转,像一股龙卷风,而后渐旋渐缓,几乎定格了,一幕幕往事那般清晰,仿佛触手可及,伸手去时却又把握不定,缥缈无迹,最后让人觉得自己也漂浮起来,踏不到一处实地。在时光的长流中,人就是这样乏力无助吗?杨略的眼前也有些不现实起来,原本熟悉的墙壁、讲台、桌椅,同学们熟识的脸孔,都有了异样的色彩,都敷上纪念册上那种淡淡的蓝色。他想:也许我眼前的这一刻,转瞬间又将变成往事,又要被时光的流水冲击着,浸透着,铅华渐次褪去。于是心中就充盈着恩慈与珍爱:这些朝暮相处的同学啊……他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感到格外亲切。尤其是葛怡,今天穿了米色的百褶裙,一件缀着白色小花的藏青t恤,纤长的身体敏捷地穿梭于桌椅之间,显得那般精致剔透,轻灵可喜。他心里觉得甜美,但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这样的念头:以后还能看到她曼妙的身姿吗?还能这样静静地、满怀温馨地看吗?试想葛怡的花容月貌,将来不能朝夕得见,无处寻觅,怎不令人心碎神伤?到那时,即使重回此地,也不免只是刻舟求剑,看到的已然物是人非。不光葛怡如此,推而远之,则余振、凌霄、陈高照等人,也将从自己身边消失,无处寻觅。他几乎看见自己以后独自回到这里,身边流淌而过的皆是陌生的脸孔……他眼中有些湿润,内心惆怅难言。正痴醉间,忽然肩膀上着了一下,让他措不及防,猛然一惊,似从高远的云端一脚踩空,身体疾疾坠落,内心也是惶惶然。回头一看,却是余振。余振咧着大嘴,笑道:"大诗人,又在多愁善感了?"杨略怕自己凝视葛怡的痴呆模样落到余振眼中,不免一阵脸红,手足无措,竟忘记将眼中的泪花擦去。一会方掩饰说:"今天发毕业纪念册了,下午拍毕业合影,要赶我们走了呢。呵……哈哈……"喉咙干涩地打着哈哈。余振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扔下包,抓了一本纪念册,看看封面,却瘪了嘴,说:"瞧,好好的纪念册,被弄得这么惨兮兮的样子,何必呢?毕业多好啊。要是我来设计,肯定先印上蓝天大海,特开阔那种。"说"特开阔"几个字的时候,举手齐眉,向外缓缓画出一段圆弧,看神态倒颇有战略家的魄力。杨略分不清余振是在埋怨纪念册还是在开导他,或许两者兼有吧。余振就是这么开朗乐观,粗犷中又不乏细腻。杨略也笑了一笑,适才的不快也扫淡了一些。此时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教室,在地上留下方方正正的几块,让人感到了几分炎热,几声蝉鸣远远传来,这分明预示着考试的季节到了。由于临近中考,学校想让同学们保证休息时间,就把晚自修取消了。因此下午拍完毕业合影,杨略便回了家。路上四个人都没有怎么言语,可能是合影时大家都有了颇深的感触。不约而同地想到这条路上四人同行的时光已然不多,因此他们出校门以后一直推车而行。即使是平时最大大咧咧的余振,也露出细腻的一面,黝黑的脸上浮现出柔和的光辉。凌霄向来一惊一乍,猴似的不得安静,路上常为两边小摊上的物事吸引,东奔西窜,半大的孩子还是喜欢一些小玩具。今天他低着头走路,似乎马路上千变万化的图案,让他觉得其乐无穷,仿佛观看神秘幽邃的星空。天体和大地原本相似相和,凌霄已经悟透这层道理?四人正默默走动,不觉走到公园门口,余振建议道:"我们去里面逛逛吧,反正回去也看不了书。"其余三人自然同意。公园的一隅,也就是山坡脚下,密密地长着一地草坪,像一张绿色的虎皮平铺于地。四人围成一圈。余振枕着手臂平躺着,嘴里叼了根草茎,仰观白云优游。凌霄一手支头,侧躺成一座卧佛,看着山坡上的一丛茶花。茶花红艳之极,却有些残破,因此紫红得有些忧郁。葛怡没有其他女生的忸怩做作,大大方方地坐下,双膝合并,侧靠在一边,姿态很像丹麦海边的美人鱼,连目光也神似,远远地投向不知名处。杨略抱膝而坐,平平地抚摸着草坪,草茎在手下倒伏又亭亭立起,他忽见一处草皮营养特丰,草窜得老高,极似烈马的长鬃,在风中轻轻飘扬。他一阵恍惚,竟觉自己身下是一匹巨大无比的天马,扬着猎猎长鬃,飞驰于白云之间。而这匹马将带我们去何处呢?他问:"你们毕业了都有什么打算啊?"声音很低,不像是在问别人,倒像是在问自己。余振嚼着草茎,有些含糊不清地说:"你和葛怡两个成绩那么好,进重高是肯定的了,以后进名牌大学,想读博就读博,要出国就出国,前途无量啊--"最后几个字不像赞美,悠长得竟是一声长叹。想来心中郁郁,淤积了不少心事。果然他又说:"不像我,成绩不上不下,不三不四。考重高没戏,进普高又没意思……"凌霄借口说:"你都这么说了,老孙还能说什么呢?这几次考试下来,老孙的成绩连普高都有点悬。难道以后去读什么中专技校?!"他向来英英武武,顶撞董老师一事曾广为流传,成为同学心目中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而现在他也露出隐秘的一面,倾吐着自己的哀愁。毕竟,每个人都有梦想。而与梦想的渐行渐远,不免令人神伤。这时葛怡说:"其实你们不要担心,这几次考试难度确实挺大,学校的意思是不让大家掉以轻心。真的到了中考,应该简单得多呢。"二人眼中就有亮光闪烁了一下,继而又黯淡了。余振说:"话是这么说,可我的成绩排名很靠后。中考试卷即使简单,也是大家都简单,我的名次估计是爬不上去了。"凌霄听了,也是一声叹息,索性平躺在地上,双腿搭在一起,膝部弯曲,像耸起一座山峰,挡住他看茶花的视线了。而腿一放平,茶花的红艳又投入眼帘。他似有所悟,饶有兴趣地反复这个动作,腿一曲一伸,像一只爬行的尺蠖。原来挡住视线的恰好是自己呢。葛怡觉得奇怪,就问:"凌霄,你怎么了?"凌霄没有把发现告诉她,只是说:"管他呢。死猪不怕开水烫,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能考几分就考几分吧。"余振一听,胸中也是豪气顿生,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接口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就提心吊胆的干吗?我就不信,此处不留爷,还没有留爷处!"凌霄挤眉弄眼说:"处处不留爷,爷去找八路。"大家都被逗笑了,周围弥漫着快乐的空气。一阵风轻轻拂来,带着初夏的暖和,溶化了几个人心中的冰凌。和风持续不断地到来,几个人迎着风,就有了一点飞翔的快意。杨略总结似的说:"我们今天能为明天作计划,但不需要为明天担心焦虑。你们这样想,恰恰消除了心事,减轻了压力,轻装上阵,说不定能超常发挥呢。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暂时不考虑前途,只是走好自己眼下的路,也许是最好的应试心理呢。"余振凌霄二人喜道:"承你吉言。那我们也去无牵无挂地考一把吧。"大伙嬉笑了一回。杨略说:"以后我们几个走的路也许都会不同。十年后,我们大学刚毕业,事业也刚起步。那二十年后,我们事业都有了起色。如果那时候我们再坐到这里,不知会有什么感觉呢?"说着凝视着葛怡,眼中流荡着万千内容。葛怡说:"说不定那时候你已经成了作家了。大头适合经商,也许已经腰缠万贯了。还有凌霄呢,机灵古怪的,去做电脑黑客得了。"凌霄一听合了胃口,说:"好,老孙就去做电脑黑客,不,电脑侠客,专门劫富济贫。"杨略问:"那葛怡你呢?以后想做什么?"葛怡却有些为难,说:"我也想不好。虽然在别人眼里,我的成绩不错,以后考重高、上名牌大有盼头,其实我也挺尴尬的。我不像你们那样有特长,以后可以按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我是每门课都过得去,却不特别冒尖。总分是高的,但太平均了,没特点了。爸爸让我学外语,说是现在外贸很吃香。可自己又不大乐意去。说到理想,我恰恰是最缺乏理想的……"杨略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今天可以为明天计划,不要为明天担忧嘛。我们现在才初中毕业,等你读了高中,也许就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了。到那时再好好培养发展也不迟啊?"葛怡一笑,说:"瞧你,倒像个老师了。"眼睛定定地看着杨略,对视了几秒,脸上一红,低下头去。话说得投机,不觉红光从林后升起来,抬头看去,半天的轻云,被夕阳渲染得反映出各种匀和的色调来:已经是薄暮时分了。葛怡纤长的手臂举到空中,伸了个懒腰,说:"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几个人拍拍身上的草屑,站了起来,脸上还带着未尽的笑意。杨略一直把微笑带到家,上楼时还哼着不知名的歌曲。回家便吃晚饭,饭后他径直走回房间,却在书桌上看见一封信,自然是蓝色封面。不同的是,这次信封上没有邮票,只有"杨略收。倪甫清寄"寥寥几字,而且是手写的。看着这些字迹,他心里一格登,觉得自己似乎在哪里见过。带着疑问,他打开信。里面也是清一色的钢笔字,灵秀圆润,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杨略:见字如面。你一定在等待我的出现,而且你也一直在猜测我应该是怎样的一幅尊容。不过现在我先不说,我想和你说说我的成长历史。我的童年是在浙南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山村度过的。但事情往往是这样,风景越优美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封闭落后的地方。我的童年虽然无忧无虑,但由于地处偏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幸好,母亲是南下干部,还是中学老师,都属于知识分子,闲暇时候常给我们讲一些伟人童年时的故事。我的记忆中至今还保存着这样的场景:夏夜,几阵凉风吹过,溽暑稍稍退去,月光水一般流淌到我们的小院里。在樟树下,我们摆了几张矮凳。母亲坐在中间,我们兄弟在旁边,有时候也有邻居的孩子旁听。母亲摇着蒲扇,许多故事就从她的口中滔滔流出来,讲到岳飞,讲到毛泽东。我们托着腮帮子,一边听故事,一边抬头看着夜空的星星,脑海中浮现着一个个英雄的形象,他们让我小小的心灵汹涌澎湃,激动不已。中学时我进了县二中,学校就坐落在仙岩,旁边还有个梅雨潭,因为朱自清优美精致的文笔,它一直很有名气。我当时住校,学习自然比较忙,但一有空闲,我就跑到山上,学少林长拳、背课文、背古诗,对着梅雨潭高声朗诵自己写的诗"万丈悬涯中断开,碧水怒涛滚滚来。白龙飞舞去不还,奇声妙语终年在。"虽文笔稚嫩,却读得豪情万丈。累了就躺在岩石上,山谷里,望着天空上悠游的云朵,看着它时时的变化,种种的形状;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承接着从无穷尽的天空滑下来的声音,让我感觉到一种和谐,身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而我的思想也在天空中自由驰骋,想像着人生,想往着未来。当时正值七十年代初,物质生活自然十分贫乏,而精神生活也不富足,不像你有大堆的书可以看。我平时所能见的,只是几册课本,还有就是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我们住在学校,暑假时我常常趁人不注意,悄然溜进校图书馆,在书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又时时怕人看见。那种兴奋、紧张的感觉,在我看来,是读书的最佳状态。当然,也有几次被管理员发现,我惶惶欲逃,他却宽容地一笑,眼睛中还有异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