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2

威尔士地区凯尔特人的联合统一与独立自主,也于1039年首次完成,开国者叫德鲁福特奥莱温利。爱尔兰岛上的觊尔特人形成统一的宗教和文化,但没有组成统一国家,有时会联合抵抗外来入侵者。(五)英吉利海峡历史风云录之二  英格兰统一不长时间后,约从793年开始,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维京人频繁入侵。维京是他们的自称,意为旅行、抢劫。维京人也比较强悍,6世纪以来,部分维京人沿波罗的海、大河,深入今俄罗斯等地贸易,并成为东斯拉夫人的保护者,创立了基辅罗斯。8世纪末期开始,维京人突然沿欧洲西海岸,组织海盗四处劫掠,三四百年间先后征服过今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许多地区,甚至远达地中海东岸。  关于维京人的其他情况是:985 年维京人形成统一的丹麦王国,1397年成立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盟主的卡尔马联盟,疆土包括今丹麦、挪威、瑞典、冰岛、格陵兰、法罗群岛以及芬兰的一部分,1523 年瑞典脱离联盟独立;芬兰于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国,1917年芬兰独立;1814 年丹麦将挪威割让给瑞典,1905年挪威脱离瑞典独立;1944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  自从丹麦维京人入侵以来,英格兰威塞克斯王朝进行抵抗,但最终失败,1013年维京人斯韦恩就任英格兰国王,威塞克斯王朝末代王埃塞雷德再次抵抗,收复伦敦但很快死去。1016年英格兰教界的贵族们在南安普顿宣布,永远废黜埃塞雷德的后代,承认维京人斯韦恩之子卡纽特担任英格兰国王。1016-1042年间,英格兰被并入丹麦海盗帝国版图。1042年爱德华三世(1042-1066)以母系血统继承英格兰王位,因父系血统源自塞雷德,视为威塞克斯王朝复辟。之后的英格兰王室血统,就完全归于外国人以及外族人了。  909年维京人中的一支诺曼人入侵法国,围困巴黎长达2年之久,911年法国国王查理三世(昏庸者)为求和平,被迫割让一块领土给诺曼人,此地后来叫做诺曼底,其领主授予法国公爵称号,诺曼人则按照协议皈依基督教。106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死后无嗣,诺曼底公爵威廉(吉约姆二世),以爱德华曾面许继位为由,要求获得英格兰王位,但英格兰推举哈罗德为国王,威廉遂率兵入侵英格兰,在黑斯廷斯会战中大败英军,国王哈罗德阵亡,伦敦城不战而降,威廉加冕英格兰国王,即征服者威廉一世,开始了诺曼王朝(1066-1153年)对英格兰的统治。  诺曼征服的后果,是英格兰长期被来自法国的外族王室所统治,英格兰的国王同时也是法国的贵族,或者说法国的贵族之一担任英格兰的国王,其在英格兰当然至高无上,但在法国就只是臣民了,却又经常不服从法国王室,形成一种君不君、臣不臣的关系,自此英法之间纠缠着恩怨情仇。  在躲避威廉征服的过程中,许多英格兰人被迫逃亡苏格兰,其中,就包括前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大女儿玛格丽特公主,她很快与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三世结婚,从而成为苏格兰王后,通过这次联姻,苏格兰地区一度推行英格兰化。  1154年亨利二世开创了英格兰的金雀花王朝(即安茹王朝,1154-1399年)。亨利二世是诺曼王朝亨利一世的外甥,出生于法国的勒芒,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在法国属于最大的贵族领主。1154年他又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1171年亨利二世首次侵入爱尔兰,在爱尔兰控制了一块领地,直至1541年。  金雀花王朝初期,与诺曼王朝一样,英格兰地区只是其庞大领地的一部分,英格兰国王是法国人,一般常住法国,但到了失地王约翰(1199-1216年在位)期间,因与法国交恶、武功又差,其在欧洲大陆的领地全被法国收回,至1206年仅剩下英格兰部分;逃到英格兰后又与贵族、天主教会交恶,结果战事不利,被迫于1215年接受了贵族们限制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其子亨利三世即位后(1216-1272年),对苏格兰战争失利,1237年签订《约克和约》,确定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边界;英格兰贵族不满,1258年迫其接受《牛津条例》,成立贵族议会以限制王权,贵族议会取得对政府事务的领导权。  亨利三世死后,其长子爱德华一世即位(1272-1307年),于1282年征服全部威尔士,1301封其出生于威尔士的儿子(后来的爱德华二世)为威尔士亲王,自此威尔士失去独立地位;随后,爱德华一世进攻苏格兰,苏格兰人华莱士、布鲁斯等奋起反抗,有关华莱士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勇敢的心》。爱德华一世虽然取得过一些胜利,最终未能统一苏格兰。  爱德华一世死于征途,长子爱德华二世即位(1307-1327年),他是个同性恋者,受宠臣和贵族摆布,1314年率军讨伐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苏格兰布鲁瓦王朝的创立者),结果在班诺克本战役中惨败,罗伯特一世带兵进入英格兰境内,并派其弟征服英格兰属地爱尔兰,1323年英格兰承认苏格兰为独立王国。1325年爱德华二世之妻、法国公主伊莎贝拉带儿子回到法国,1326年在法国支持下,伊莎贝拉与情夫莫蒂默率流亡贵族杀回英格兰,1327年废黜爱德华二世,因对爱德华二世搞同性恋充满怨恨,让人用一根烧红的铁条插入爱德华二世的肛门,爱德华二世在惨叫声中死去。  爱德华二世与伊莎贝拉之子,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即位后,于1330年亲政,处死伊莎贝拉的情夫莫蒂默,软禁其母伊莎贝拉。1328年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其堂兄菲利浦六世被法国贵族拥立为王,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以外甥身份,主张有权继承法国王位,遂于1337年发动入侵法国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一直打到1453年才结束,初期英格兰经常获胜,后来法国出了个圣女贞德,战争以英格兰失败告终。1348年起"黑死病"传入英格兰,正值英法百年战争期间,两国都是损失巨大,民不聊生。  爱德华三世死后,他的一个孙子理查二世即位(1377-1399年),实权落于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之手,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于1399年废黜理查二世,亨利四世当上英格兰国王,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1399-1471年)的统治。  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由于受议会拥戴而即位,开创了国王尊重议会意见的先河。其养子亨利五世(1413-1422年在位)短暂的9年统治期间,在入侵法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娶了法国公主凯瑟琳,并成为法国王位的继承者。其独子亨利六世(1422-1461年;1470-1471年)是兰开斯特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期间英格兰在法国丧失了所有领地,在英格兰内部则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1471年亨利六世被约克家族处死于伦敦塔,约克王朝开始。(六)英吉利海峡历史风云录之三  苏格兰地区建立统一王国,始于麦卡宾王朝(843-1058年),共有19王;第二个是邓凯尔德王朝(1058-1290年),共有12个王;第三个是巴里奥王朝(1292-1296年),只有1个王;第四个是布鲁斯王朝(1306-1371年),共有2个王;最后一个是斯图亚特王朝(1371-1714年)。这里从斯图亚特王朝续讲。斯图亚特家族原系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地方贵族,英格兰诺曼王朝亨利一世(1068年-1135年在位)期间,斯图亚特家族迁往英格兰以支持亨利一世,并活跃于英格兰宫廷。亨利一世死后,斯图亚特家族支持其指定的继承人玛蒂尔达王后继位,但英格兰王位落入亨利一世的外甥布卢瓦伯爵斯蒂芬手中,斯图亚特家族为免遭报复,于1141年北迁苏格兰,投奔英格兰马蒂尔达王后的舅舅,即苏格兰国王大卫一世,此后斯图亚特家族的族长,一直世袭担任苏格兰王室大管家。1371年苏格兰布鲁斯王朝的大卫二世死后无嗣,斯图亚特家族的罗伯特二世以母系血统继承苏格兰王位,开创了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  英格兰的兰开斯特王朝(1399-1471年)期间,末代王亨利六世(1422-1461年;1470-1471年)在位,因无能导致对法战争失利,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的另一支后裔约克家族,欲趁机夺取王位,双方爆发了一场残酷的内战,因兰开斯特家族的族徽是红玫瑰,约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故而称为"玫瑰战争"(1455-1485年)。此时苏格兰介入英格兰内战,帮助英格兰王后玛格丽特,挥军直入杀死约克公爵理查,在逼近伦敦时受到英格兰人抵制,结果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得以进入伦敦,并就任英格兰国王,玛格丽特又争取法国支持进行反扑,但爱德华四世于1471年成功复位,开创了英格兰的约克王朝(1471-1485年)。1483年爱德华四世死去,其子爱德华五世即位,爱德华五世的叔叔理查三世,却把爱德华五世和他的弟弟害于伦敦塔,理查三世当上英格兰国王,1485年理查三世阵亡,玫瑰战争结束,约克王朝结束。  1485年母系血统来自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就任英格兰国王并开创都铎王朝(1485-1603年)。为了巩其王位,利·都铎与约克王朝的女继承人、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结婚,终于消除了双方的争斗,但英格兰旧贵族在玫瑰战争中相互残杀,为新贵族的崛起留出了空间,加之都铎王朝实行重商政策,有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数次击败苏格兰军队,苏格兰方面曾遭受重创。1500年英格兰开始关注火器,率先制造出火绳枪,1513年英、苏双方血战于伏洛登菲尔德,苏格兰惨败,英格兰军的大弓发挥很大作用,但此后进入火器时代,标志着大弓时代的结束。1541年双方战事又起,1542年苏格兰再次战败,时年30岁的国王詹姆士五世羞愤而死,出生7天的女儿玛丽·斯图亚特即位,她的祖母系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她的母亲是法国公主玛丽·吉斯。1547年英格兰又一次入侵苏格兰,玛丽·吉斯将玛丽·斯图亚特嫁给法国太子,法国出兵6000人保护苏格兰,英格兰未能实现作战计划。玛丽·斯图亚特被送到法国宫廷长大,1560年回到苏格兰正式行使王权。此时苏格兰已是基督新教国家,而玛丽·斯图亚特是天主教徒,加之婚事屡生风波,受到国内贵族的排挤,1568年玛丽·斯图亚特只得逃亡,去投奔英格兰国王伊丽莎白一世,玛丽·斯图亚特刚出生的儿子詹姆士六世成为苏格兰国王。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她与1553年夺取英格兰王位的血腥玛丽一样都是私生女,3岁时其母即以通奸罪被处死。两人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玛丽是天主教徒,伊丽莎白则是新教徒,为了防止英格兰成为新教国家,玛丽不但残杀新教徒,而且对拥有王位继承权的伊丽莎白多有迫害,但未能如愿以偿致其死地。1558年血腥玛丽在遗憾中离开人世,25岁的伊丽莎白在举国欢庆中登上王位。伊丽莎白首先解决宗教问题,重新确定英王为英国教会领袖,不承认罗马天主教廷权威,要求一切教职人员和所有官员,都必须宣誓效忠英王,这样国内宗教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当时英格兰属于偏远穷国,欧洲的富国霸主属于西班牙。伊丽莎白为了解决财政债务问题,干脆实行海盗政策,大力支持和投资海盗事业,从非洲贩运黑奴到美洲,因触犯西班牙贸易垄断法令而遭到打击,英格兰海盗怀恨在心,转而直接抢劫西班牙运货船,结果获得了丰厚回报,出了霍金斯、德雷克这样的著名海盗头子,从此与西班牙结仇并处于战争状态。更为重要的是,西班牙是天主教国家,而且是天主教世界的保护者,而伊丽莎白则是新教徒,双方的斗争你死我活。早在新教尼德兰革命期间,英格兰就曾援助尼德兰反抗西班牙。苏格兰前国王玛丽·斯图亚特被推翻后,慌不择路投奔伊丽莎白,结果被伊丽莎白长期软禁,并于1587年被伊丽莎白处死。玛丽·斯图亚特之死震动了欧洲天主教,使其扶持玛丽·斯图亚特夺位、恢复天主教英格兰的希望彻底破灭,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三世忍无可忍,于1588年派遣其"无敌舰队"出征,意图推翻伊丽莎白,结果伊丽莎白启用海盗头子霍金斯、德雷克,在整体实力与西班牙相差甚远的情况下,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特别是改良后的大口径远射火炮快船,使西班牙无法继续实施中世纪式的接舷战,结果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败,英格兰海军一战成名,自此开始夺取欧洲海上霸权,走上争霸世界之路。  西班牙在尼德兰、英格兰的连续打击下,逐步陷入衰落。尼德兰抢先于英格兰崛起,称霸于17世纪。英格兰的海外殖民活动也逐渐发展,于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设立贸易据点,其时印度处于莫卧儿帝国时期。  伊丽莎白在处死玛丽·斯图亚特之后,由于自己终身不嫁无后,遂将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给予信奉新教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詹姆士六世喜出望外,对于杀母之事闭口不提。1603年伊丽莎白死去,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加冕英格兰国王,并继承爱尔兰王位,成为史上英伦三岛第一个同时拥有三个王位的统治者,虽然三个王国仍然相对独立(1536年威尔士并于英格兰)。詹姆士六世在英格兰称为詹姆士一世,英格兰进入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简史(17):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崛起与列强争霸(续)(七)英吉利海峡历史风云录之四  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第一任国王亨利七世,为巴结当时强大的西班牙,为长子亚瑟娶来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亚瑟婚后不久去世,为继续交好西班牙,又让次子亨利八世(1491-1547年在位),娶其寡嫂凯瑟琳,此事经由罗马天主教皇批准。亨利八世18岁时与凯瑟琳结婚,凯瑟琳生下一个女儿玛丽(曾被认定为私生女,后成为英格兰女王),其他孩子全都早夭,此前英国尚未有过女王,且有说法是弟娶兄嫂不吉利,亨利八世遂与女侍官安妮·博林发生婚外情,并通过自己的主教宰相向教皇申请离婚,原因是天主教认为夫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许离婚再嫁娶,丧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一方面天主教义规定如此,另一方面教皇不敢得罪西班牙,就迟迟不批准亨利八世的申请。  亨利八世为离婚得不到教皇批准,一怒之下将自己的主教宰相撤职拘禁,下令停止向罗马教廷交纳教税,并没收本国教会财产,教皇则怒而开除了其天主教籍。亨利八世在当时宗教改革思潮的影响下,干脆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任英国教会最高权威,英国教会称为圣公会,也算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教派,亨利八世定为英格兰国教,实行政教合一。这一改革遭到国内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为此亨利八世下令处死7万多人,约占当时英格兰人口的7%。后来血腥玛丽在英格兰恢复天主教,残酷镇压基督新教包括加尔文教。之后伊丽莎白就任国王,恢复英格兰国教,排斥天主教、加尔文教。加尔文教是著名的基督新教派别,信徒们认为伊丽莎白的中间道路,使英格兰国教中保留了过多的天主教教义、仪式等等,要求按加尔文教对此进行清理,故英格兰的加尔文教徒被称为清教徒。  到了英格兰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宗教冲突愈发激烈。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改做圣公会信徒,利用英格兰国教政教合一的特点,大力鼓吹君权神授,一度解散贵族议会,并对清教徒进行严厉镇压,迫使许多清教徒流亡国外,其中许多人逃到了北美大陆。其子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期间,模仿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君主制,力图建立不依靠议会的常备军,用逮捕、监禁和大量罚金,进一步向反对派清教徒进行迫害。查理一世还在苏格兰王国推行英格兰宗教法规和祈祷书,苏格兰人进行抵制发动起义,到1639年时攻入英格兰境内,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进行镇压,被迫于1640年召集中断了的贵族议会,但贵族议会拒绝通过经费法案,反而提出议会权利等问题,查理一世随即怒而解散议会。苏格兰起义不断扩大,引发伦敦等地区发生骚乱。查理一世无力抵御苏格兰人进攻,只得签订赔款停战协定,为筹措战争赔款重新召集贵族议会,贵族议会借机限制王权,查理一世于1642年组织保王军讨伐议会,议会组织议会军进行抵抗,英格兰内战爆发,因议会军主要成员为清教徒,故称清教徒革命。清教徒克伦威尔成为议会军首领,扭转战局并生擒查理一世,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克伦威尔征服苏格兰,控制英格兰议会,对议会持不同政见者进行清洗,实行独裁统治,1653年宣布为护国公,1658年死去后,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夺权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查理回到伦敦即位,是为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79年英格兰贵族议会围绕詹姆士能否继承王位,曾展开过激烈辩论,一批议员因詹姆士具有天主教背景反对其继承王位,这一派称为辉格党,赞成詹姆士可以继承王位的一派则称为托利党。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詹姆士二世系天主教徒,因扩大天主教势力,遭到国内普遍反对。  1688年辉格党和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将詹姆士二世废绌,请求詹姆士二世之女玛丽及其丈夫,即时任尼德兰执政的威廉前去英格兰,以保护英格兰人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基督新教的威廉夫妇率军渡海进入英格兰,未发一枪,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因这次事变没有流血,故称"光荣革命"。议会为威廉夫妇同时加冕英格兰王位,即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要求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等。威廉三世接受宣言要求,该宣言于当年10月由议会正式批准为法律,即《权利法案》。此后,英格兰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八)英吉利海峡历史风云录之五  英格兰崛起与称霸的基础由都铎王朝奠定,标志性事件是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英格兰大规模海外殖民,则从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后,清教徒获得自由信仰权利。1702年英格兰、苏格兰议会合并,1707年两个王国完全合并。1714年斯图亚特王朝女王安妮(1702-1714年在位)绝嗣,死前对王位继承问题有所安排,1714年姻亲关系最近的德意志汉诺威选帝侯乔治(德语读作"佐尔根"),在安妮死后应邀做了英格兰国王,是为乔治一世,开创汉诺威王朝至今。1801年英格兰与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17年以来所谓的温莎王朝,是由于一战期间反德情结强烈,顺应民意改了个名而已,实为汉诺威王朝。1923年爱尔兰大部独立,北爱尔兰独立运动被镇压,改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现在的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王室仍具有崇高地位,首相从选举获胜的议会党派中产生,由国王任命。我们通常所称的英国,应当是先指英格兰王国,后指联合王国(屡有变动)。  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先后殖民、称霸、衰落,在其各自的殖民地获得独立以前,大多分别继续占领,象葡萄牙对于巴西地区,西班牙对于拉美其他地区、亚洲菲律宾群岛地区,尼德兰对于南非、东印度群岛地区,等等。到了英格兰开始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时候,只能从北美大陆(指格兰德河上游以北)入手,那里的印第安人处于原始状态,地广人稀最为有利。早在1584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侵占北美土地,令宠臣罗利爵士派遣探险队考察北美东部沿海一带,罗利将北卡罗来纳以北之地命名为弗吉尼亚;1607年英格兰有3艘船只行驶到北美,殖民者史密斯等在弗吉尼亚亨利角登陆并定居下来,在北美建立起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这也是英格兰在海外的第一块殖民地;之后的100多年间,英格兰共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1600年英格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拓贸易据点且步步深入;1616年以后,英格兰以非洲黄金海岸为主要基地,修筑堡垒和商店,公开进行有组织、大规模的奴隶贸易。欧洲列强对于黑非洲的全面探险和瓜分,还要等到两个世纪以后。  1588年英格兰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逐步加快了争夺殖民霸权的竞争,但由于国内纷争不断,尼德兰得以迅速崛起,抢先取代西班牙称霸。在这种形势下,1651年英格兰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一切在欧洲、非洲和美洲生产的商品,只有在英格兰船员管理的英格兰船上,才能运入格兰领土。这项政策主要针对尼德兰制定,对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尼德兰是一个沉重打击,两国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最终不可避免地诉诸于武力解决。从1652年至1674年相继发生了三次战争。①第一次英尼战争(1652-1654年)期间,双方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海战,如1652年的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的纽波特海战,1653年的波特兰海战。由于英格兰军舰装备有较为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而击溃了尼德兰海军,并对尼德兰海岸施行封锁,迫使尼德兰于1654年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实际上承认了英格兰的《航海条例》。② 第二次英尼战争(1665-1667年)期间,双方继续激战,在1666年敦刻尔克海战中,尼德兰舰队获胜,但未能巩固既得结果,在北福伦角再度交战时,则是英格兰获胜。1667年尼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摧毁英格兰部分舰船,由于伦敦直接面临威胁,英格兰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达成的《布雷达和约》,英格兰占据新阿姆斯特丹(后于1686年改名为纽约),但将英格兰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位于南美东北部)归还尼德兰。 ③第三次英尼战争(1672-1674年)期间,英格兰联合法国对尼德兰开战,在1673特克塞尔海战中,尼德兰舰队击溃英法联合舰队,英格兰单独与尼德兰讲和,于1674年再次订立《威斯敏斯特和约》,尼德兰付给英格兰80万克仓,承认英格兰在欧洲以外夺取的尼德兰领地归英格兰所有。三次战争严重削弱了尼德兰的军事、商业实力,尼德兰默认了英格兰《航海条例》的限制和束缚,大大削弱了其"海上马车夫"的作用。到18世纪初,尼德兰已丧失海上优势和贸易垄断地位,从商业大国降为一个依附于英国的二等国家。英格兰则是战争的获益者,由于《航海条例》的顺利推行,使英格兰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并逐步增强了它的海上实力。  英格兰对岸的法国地区,历史上进入那里的,有古罗马人,有凯尔特人的巴黎西、阿基坦、布列顿(从不列颠迁来)等部族,日耳曼人的法兰克、西哥特、勃艮第、瓦斯孔、阿勒曼等部族,还有维京人的诺曼部族,共同成为近现代法兰西民族的种族来源。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以法兰克部族实力最强,其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在查理统治期间扩张为庞大帝国。843年查理帝国分裂,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条约,同意将查理曼帝国分成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成为现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的起源。这三部分曾经进一步分裂,到了瓦卢瓦王朝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期间,除了布列塔尼公国相对独立,加来港及其附近地区仍被英格兰控制,法兰克的统一基本得以完成,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体。法国历史阶段如下: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加洛林王朝(751-987年)、卡佩王朝(987-1328年)、瓦卢瓦王朝(1328-1589)、波旁王朝(1589-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8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七月王朝(1830-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7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1-1940年)、德国占领期(1940-1945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5-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 )。为方便起见,各阶段一律简称法国,  就在英格兰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同时,法国也开始到北美探险殖民,以圣劳伦斯河流域为主要根据地,于1605年、1608年、1642年,分别在阿卡迪亚(即新斯科会)、魁北克、蒙特利尔建立殖民地。法国人利用内陆水系向西推进到苏必利尔湖,向南推进至俄亥俄河。1682年,法国贵族拉萨尔划船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声称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为法国所有,并命名为路易斯安那。由于法国人选取有利战略要地,在很短时间里就侵入北美大陆的中心区域,并沿着从圣劳伦斯河到路易斯安那的路线修筑堡塞,大西洋沿海的英属殖民地,则被从圣劳伦斯湾到墨西哥湾的巨大弧形地带所包围。每当双方殖民势力在阿巴拉契亚山脉相遇,冲突便不可避免。在非洲,法国人在马达加斯加岛、戈雷岛和塞内加尔河口建立贸易据点。在印度,1604年法国人也组织了自己的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附近的金德讷格尔,和马德拉斯附近的本地治里建立了据点,与英格兰的东印度公司展开竞争。1707年起印度莫卧儿帝国坠入衰落分裂,英、法殖民者趁机扩张,不再仅限于从事贸易,而且涉足政治和军事征服。总之,在北美、在非洲、在印度,英、法同时进行殖民并发生冲突,最终通过武力解决,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新一轮争霸战争。(九)英法争霸战争及世界大战之预演  在前面交待英格兰及后来"联合王国"情况下,为了行文方便起见,下文以英国相称。  回到欧洲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实际上,这是欧洲众多势力针对哈布斯堡家族的一次围剿,当时其家族在欧洲的势力很大,曾统治西班牙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全部疆域包括中欧、尼德兰、南意大利、地中海、西班牙及其拉美殖民地。战争的结果却是哈布斯堡家族失败,被迫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基督新教获得合法地位,德意志地区进一步分裂,西班牙在欧洲仅保住本土,尼德兰独立并取代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法国崛起并成为欧洲大陆霸主。后来英国通过战争取代尼德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到了与法国爆发争霸战争的时候,集中体现为海上霸主与陆上霸主的较量。以英法争霸战争为主线,有关国家参与其中,时而结盟,时而敌对,堪称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①英国王位继承战争(1689-1697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后,英、尼(德兰)因共主联合起来,均成为基督新教国家。其时天主教法国的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想借扶被废黜的前国王詹姆士复位,以图谋取欧洲霸权,于是对英发起战争。法国海军组建时间不长,初期作战却颇为勇猛,在1690年俾赤岬战役中重创英、尼联合舰队,法国暂时掌握制海权。英国为摆脱困境,与尼德兰加入西班牙、奥地利、德意志等组织的反法联盟,在欧洲大陆牵制法国军力,并想方设法阻止法国大西洋、地中海两支舰队会合,实施分而制之,于1692年在巴夫勒尔战役中大败法国舰队。法国感到难以同时保持强大的陆军和海军,最终选择将重心放在争霸欧洲大陆,法国失去制海权,反法同盟海军对法国实行贸易封锁,法国经济遭受重创。战争使得各方筋疲力尽,于1697年签订《里斯维克和约》,法国交还所占领之地,承认英王位现状及其继承。  ②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0-1714年)。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去,遗嘱将帝国交由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浦·安爵继承。英、尼担心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起来,将会控制地中海乃至大西洋贸易航线,欧洲大陆有关国家则担心法、西联合威胁其安全,于是组成奥格斯堡反法联盟,法国则与俄罗斯建立同盟,双方展开陆海大战。陆战主要有布仑汉战役、拉米伊战役、奥德纳德战役、马尔普拉凯战役等,法国接连失败,被迫退出意大利、西班牙。海战集中在地中海区域,1704年英尼联合舰队攻占直布罗陀海峡,法国土伦舰队、布勒斯特舰队被分割无法照应,法国陆海作战均陷入窘境。1709年俄军大破瑞典军,英国不想看到俄罗斯强大,于1711年与法国秘密谈判,希望提前结束战争,最终交战各方签约了事。英国从西班牙得到直布罗陀、米诺卡岛和美洲大陆贸易特许权,从法国得到圣克利朵佛岛、纽芬兰岛、新斯科舍并夺回哈得逊海湾。  ③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1740年奥地利君主查理六世死去,按各国事先承认的 "国事诏书",其长女特蕾西亚具有合法继承权,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撒丁等国却翻脸不认人,要求瓜分奥地利版图。英国、尼德兰、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则支持特蕾西亚即位,两大阵营战事再起。英国借机参战系为了争夺法国殖民地,重点在美洲和印度打击法国。总的来看两大阵营互有胜负,打够了就在1748年签订《亚琛和约》,各国承认特蕾西亚继承奥地利王位,奥地利割让西里西亚给普鲁士,法国在印度占领马德拉斯,英国维持现状,反法联盟解散。 ④七年战争(1756-1763)。《亚琛和约》签订8年后,奥地利、普鲁士重启战争。欧洲大国又是形成两个敌对同盟,即英普同盟与法奥俄同盟。七年战争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具有世界级规模,战线从欧洲、地中海一直延伸到美洲、非洲、印度、菲律宾。双方在欧洲陆上战斗相持不下,1762年俄罗斯新沙皇登基后退出战争。围绕争夺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英法之间展开激烈战斗,初期法国占有主动权,1756年在梅诺卡岛战役中大败英军,但后来法国深陷欧洲战场,无力抵御英国海军的进攻,法国与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联系被英国海军截断,结果只能是全面失败,接连失去加拿大(魁北克战役)、印度、西印度群岛等重要殖民地。英国成为这次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取得了最为重要的两大殖民地即印度、加拿大;法国则是这次战争的最大失败者,不但在欧洲的威信一落千丈,而且几乎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以1763年"七年战争"的结束为标志,英国正式成为欧洲霸主,并为登上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  ⑤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块殖民地为了摆脱宗主国控制,掀起独立战争,最初具有内战性质,但1778年法国参战以支持英属殖民地独立,使战争性质和规模发生明显改变,战场扩大至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印度附近水域,西班牙也涉入其中。这场战争的结果是1783年签署《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保留直布罗陀和在加拿大、印度的殖民地;西班牙得到佛罗里达和梅诺卡岛;法国归还西印度群岛中的大部分英属岛屿,但保留多巴哥并收回圣卢西亚和在非洲的殖民地塞内加尔。美国独立对英国构成沉重打击,不过英国以印度、加拿大殖民地为基础,后在亚洲、美洲、澳洲、非洲建立一系列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为全球性霸主,此为后话。  ⑥法国拿破仑帝国之战(1799-1815)。法国对外战争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波旁王朝被推翻,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干预法国大革命和反拿破仑的急先锋,联合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缔结反法同盟,法国先后与西班牙、尼德兰、丹麦等国结盟。在1793年土伦战役中,法国军队战胜反法军事联盟,年仅24岁的法军少校拿破仑一战成名,很快成为法国领袖,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称雄欧洲,却是昙花一现。在1794年西印度群岛海战中法军战胜,英国失去了除牙买加和巴巴多斯以外的全部安的列斯群岛。1797年在圣文森特角海战中,英国纳尔逊将军战胜西班牙舰队;在坎珀当海战中英国海军战胜尼德兰海军。1798年法国攻打埃及,在尼罗河海战中被英国舰队击败,1801年在亚历山大战役中法国最终失败。1805年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击败法西联合舰队,将拿破仑彻底赶离海洋,法国完全失去制海权。1807英国侵占丹麦哥本哈根,丹麦与法国结盟,俄罗斯作为丹麦盟友参战,1814年丹麦战败后割让挪威给瑞典,并割让领土给英国。1808年法国侵占盟国西班牙,英国联合葡萄牙援助西班牙,在1813年大会战中击败法军,1814年法军退出西班牙。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罗斯,占领烧毁的空城莫斯科,俄罗斯人在冬季发起反击,拿破仑一路败退,60万大军只剩下2万。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在莱比锡大决战,法国方面战败,失去许多征服地,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反法同盟为分取战争红利争吵不休,1815年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返回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复辟,与第七次反法同盟军作战,结果拿破仑遭遇滑铁卢,同年死于流放地圣赫拿岛,拿破仑帝国覆亡。  1814-1815年,反法同盟在奥地利召开维也那会议,讨论拿破仑战败后如何划分欧洲版图。主要内容是:不再恢复被拿破仑解散的神圣罗马帝国,而是组成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任主席,之前的300多个邦国合并为39个;奥地利取得波兰人居住的加里西亚,取得意大利的伦巴底及威尼斯,取得达尔马提亚,割让比利时给尼德兰;普鲁士担任德意志邦联副主席,取得波兰人居住的波兹南,取得五分之二萨克森的领土,取得西发利亚地区及莱茵河地区,取得瑞典属波美拉亚纳;教皇重掌教皇国,割让意大利的伦巴底及威尼斯给奥地利,摩德那、帕尔马、都斯加尼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人员统治;俄罗斯取得之前由瑞典统治的的芬兰,取得大部份的波兰;瑞士取得法国3个州,组成由22个州合成的独立国家,由列强保证中立;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复辟,保有欧洲本土;瑞典取得原由丹麦统治的挪威;会议禁止奴隶贩卖,要求改善人权,并建立了一个欧洲协调会议系统。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取得的多数是海外贸易及补给据点,包括地中海的马耳他岛及爱奥尼亚群岛,西半球的千里达岛,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和锡兰,南非的好望角、北海的设得兰群岛,其中南非与锡兰由尼德兰割让。会议没有讨论法国安全问题。  至此,法国在与英国的争霸战争中彻底失败,再也无力发起挑战,后曾追随英国捞些便宜。法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法国具有大陆传统思维,不如英国更能理解海上霸权意义;二是英国对于欧洲大陆的策略早已成熟,就是维系势力均衡原则,防止欧洲大陆任何一国变得强大,不论是谁只要出现苗头,都会联合其敌对势力加以围剿;三是英国工业化程度高于法国,法国装备水平稍逊;四是法国地理位置不如英国,英国有海峡作为天然屏障,善于挑动各国与法国纠缠,法国却无法同时拥有强大的陆、海两军;五是法国事实上失去制海权,在当时情况下极端不利;六是法国树敌太多,军事强人拿破仑也是野心过大,不惜侵略盟国,导致法国众叛亲离。英国自1763年起确立欧洲霸权,19世纪确立全球霸权,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达到极盛。(十)第一次工业革命及社会制度演进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指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演变过程,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充到其他行业。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其中,尤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为标志。关于蒸汽的科学原理,早在古埃及、古希腊时代已经了解,但那时并没有出现产业化的需求,对蒸汽的利用局限于开关庙宇大门。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走上殖民大国道路,与之前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直接掠夺,以及尼德兰陶醉于海上运输不同,英国初期在北美殖民地没有发现贵金属,海外贸易需要自己的主打产品,更重要的是英国清教徒主张劳动和创造,这样使得英国原有纺织产业加速发展,为此曾经导致"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围绕进一步开发纺织产业、解决机械动力问题,先是借助水力驱动,后来有人利用蒸汽原理发明蒸汽机。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钮考门获得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1年詹姆斯·瓦特改进了钮考门蒸汽机,蒸汽机成型并于1785年投入使用;1797年亨利·莫兹莱发明螺丝切削机床;1807年富尔顿造出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轮船;1812年特列维雪克发明科尔尼锅炉;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44年成廉·费阿柏恩发明兰开夏锅炉,等等,这些是主要的情况。纺织业制造机械和动力机械的发明改进,带动了煤碳采掘业和钢铁制造业,进而带动了餐饮业和建筑业,依此类推形成许多先进产业,英国的工业革命领先世界。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通常把1765-1870年,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有人统计,到1800年即瓦特的基本专利权期满终止时,已有500台左右的博尔顿-瓦特蒸汽机正在使用,其中38%的蒸汽机用于抽水,剩下的用于为纺织厂、炼铁炉、面粉厂和其他工业提供旋转式动力。到1800年时,英国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其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铁已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因而,这标志着人类不仅进入到蒸汽时代,也跨入了钢铁时代;人类经济发展阶段从农本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人类社会制度从奴隶制社会,演进到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包括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直至约1万年前开始,不同地区的人类相继发明原始农业,利用新石器、骨器、陶器、绳索等生产工具,后来发展到利用青铜器、铁器及其他金属,当然还包括畜力,原始农业发展到成熟的农业生产,以此为基础带动手工业发展,并能够借助部分人口从事生产,养活其他人口从事政治、宗教、军事、研究、文化等事项,使得人类社会总体不断进步,但在工业革命以前,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部生产中所占比重最大,故称农本社会。工业革命之后,慢慢地近现代工业生产居于经济活动首位,占到支配地位,农业生产仍然重要,但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因此到了以工业为本的阶段,可以称之为工本社会或工业社会,当然工业革命也是不断提升层次,工本社会随之不断深化。以生存生产能力为标准,人类姑且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农本社会、工业社会。  人类具有社会性,有人以阶级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说原始人采集食物阶段,为了争夺地盘经常相互撕杀,不同部族争战中所有俘虏一律杀掉,但各氏族内部平等、民主、博爱,可以群居群婚,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说来说去还是叫做原始社会,有的称为原始公社,有的称为原始氏族。后来有了原始农业,包括游牧、种植、渔业等等,再后来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有了大量剩余产品,于是有人利用暴力或宗教等多贪多占,人们产生私有观念,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成果,阶级和阶级压迫、阶级剥削来到了世间,有权的是奴隶主,没权的是奴隶,因此这个阶段叫做奴隶社会。再后来地多的是地主,地少或没地的是农民,相应的社会叫封建社会。这就搞不懂了,奴隶主地多,为什么不叫地主?给奴隶主种地的为什么不叫农民?地多的强迫别人给他耕种,为什么前边叫做奴隶主,后边叫做地主?地少或没地的被强迫给地多的耕种,为什么前边叫做奴隶,后边叫做农民?奴隶社会也有平民,为什么忽略不计偏,而以奴隶阶级命名当时的社会?所谓封建社会也有大量奴隶,为什么忽略不计,也不以"农民"阶级命名当时的社会,而偏偏叫做封建社会?欧洲实行封建制时期,一层一层地分封,所以叫做封建社会,但这不是以阶级为标准的划分?中国夏商周时期也是实行封建制,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封建制基本上就被废除了,为什么反而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秦朝以后是封建社会了?对于这些疑问,把人搞得一塌糊涂,后来俺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划分必须明确标准,以阶级划分也行,与以生存生产能力为标准划分的农本社会相对应,由于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没地或地少,那么少数人占据统治地位,强行占有大多数人的劳动,他们是奴隶主阶级,下边大多数被强迫为奴隶主耕作的都是奴隶,奴隶的境遇让人同情,因此用奴隶阶级命名当时的社会,即奴隶社会。奴隶有很多分工,专门从事农业劳动的是农业奴隶,简称农奴,这不就结了吗?  因此,在俺的认识里面,1万年前开始,人类开始发明原始农业,逐步进入农业发达阶段,人类生存生产以农业为本,故称农本社会,这是以人类生存生产能力为标准所作的划分。与这个农本社会相对应,因对农业生产基本资料的土地占有情况不同,主要产生两大阶级,占有土地多的是奴隶主阶级,占有土地少的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压迫和剥削奴隶阶级,奴隶阶级经常反抗,以阶级为标准界定这个社会时,便称为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中,专门为奴隶主从事耕种的奴隶称为农奴。到了19世纪的时候,放眼整个世界,从最明显的美洲、非洲、澳洲,先进的处于奴隶社会,落后的处于原始社会;亚欧大陆处于相对先进的奴隶社会阶段,农奴大量存在。这一情况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由于机器工业生产需要高素质人才,需要人们普遍的自由流动,因此,在这一冲击之下,人类奴隶社会开始解体,慢慢过渡到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工厂主等属于资产阶级,为工厂打工卖力的属于工人阶级,如果仍然象采取奴隶阶级命名当时社会的方法,新的社会阶段应当叫做工人制社会,这样就都是以底层的阶级名字命名,不过,人们习惯了把这样的社会叫做资本主义社会,如此也不妨沿用。奴隶社会演进到资本主义社会,中间没有什么封建社会,如果非要说存在封建社会,那也是根据统治方式方法所作的划分,而古罗马帝国建立行省制度,中国秦朝后实行郡县制,诸如此类是另外一种标准,不能与以阶级为标准的划分相混淆。  那么,奴隶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令废除的呢?前面提到1814-1815年的维也那会议上,就有这么一条,说是禁止贩运奴隶,促进人权。在英国,19世纪初期废奴运动的高涨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英国于18世纪末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这时英国发现奴隶制度和机器工业格格不入,因为机器工业需要的是大批自由劳动力,以及具有购买力的广大市场;其次是英国的新教福音组织从道义的角度主张废奴,他们将奴隶制度视为人道主义灾难。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大英帝国子民从事奴隶贩运;1833年英国又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解放大英帝国境内所有的奴隶,事实上是由英国政府出钱向奴隶主买断奴隶们的自由。在前面还提到,拉美在独立运动完成之后,才相继废除了奴隶制;而在美国,直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时期,才提出废除奴隶制,等等,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以后,并且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世界各地,才会真正地废除奴隶制。这一切归功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因此得到极高的评价。(十一)中世纪以来德意志、意大利地区的历史沿革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西部伊比利亚半岛、尼德兰地区、不列颠群岛的情况,前面已经作了详细描述。查理帝国三分,形成西法兰克、东法兰克和南部意大利,西法兰克发展为后来的法兰西即法国,有关情况前面也作了描述。东法兰克后来发展为德意志,以及意大利地区的情况,下面简要补充描述一下。  查理帝国之后的东法兰克(德意志地区),主要居民是日耳曼人,之所以叫做德意志,是由于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德意志语支,与英格兰语、尼德兰语同属日耳曼语族西支,西支还包括犹太人迁入欧洲后使用的依地语即犹太德语,比利时东北半佛兰德地区的尼德兰语方言即佛兰芒语,南非布尔人(尼德兰人与原住民混血形成)所使用的南非尼德兰语。而北欧古维京人所使用的语言,实际上是日耳曼语族的北支,包括现在的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冰岛语,芬兰语则属于斯拉夫语族。日耳曼语族本来还有个东支,如东哥特语、汪达尔语等,都已经消亡失传了。总之,从语言情况看,德意志与英格兰、尼德兰的族缘比较近。  在日耳曼人侵入的伊比利亚半岛、今法国、意大利等地区,由于这些日耳曼人与大量原住民混血融合,语言方面形成新的语族即罗曼语族,也称拉丁语族,包括现在的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注意他们与古拉丁语并不相同,与日耳曼语也不相同,乃是古拉丁语与日耳曼语、凯尔特语等的融合语。从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历史上法国、西班牙曾经结盟,英国、德国却经常与之为敌。后来德国挑战英国,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孙子、德国皇帝威廉率军与英国作战,则是为了争夺霸权,多少有点日耳曼语族内战的意思;之前英格兰从尼德兰夺去海上霸权,也是同样的道理,毕竟国家间还是有着自身的利益。  与日耳曼语族的三个分支相对应,日耳曼人也分为三个支系。北支系在北欧地区发展,这部分人认同自己属于维京人,逐渐从日耳曼人当中分离出来,成为现在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冰岛人的祖先;东支系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后来为躲避匈奴人远迁地中海沿岸地区,部族本身及其语言均被当地人所同化;西支系主要形成三个区域性集团:一是北海沿岸集团,其中的巴塔维人、佛里斯人成为后来尼德兰人的祖先,盎格鲁人、萨克森人、朱特人融合为盎格鲁-萨克森人,渡海去到不列颠群岛,成为后来英格兰人的祖先;二是莱茵-威悉河集团,其中的卡狄人后来演化成为黑森人,其他部落到3世纪时融合成为法兰克人;三是易北河集团,其中的斯维·比人后来演化为施瓦本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普鲁士的霍亨索伦家族,均源于此),马科曼尼人、夸迪人后来融合成为巴伐利亚人,等等。  在德意志地区的日耳曼人之中,除了施瓦本人、巴伐利亚人,还有莱茵兰人、黑森人、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威斯特法伦人、哥特人、阿勒曼尼人等。德意志地区的日耳曼人,吸收融合了一些古罗马人、凯尔特人,同时,还有少量维京人、斯拉夫人没有被融合。马扎尔人则是从乌拉尔山附近的草原迁来,一如匈奴人从东方突然杀至,于896年到达多瑙河盆地(今匈牙利地区)定居,以马扎尔人为主体,吸收融合了一些匈奴人后裔、突厥人等,成为现在匈牙利人的祖先。1000年匈牙利建立统一王国,1526年奥斯曼帝国入侵,1699年全境被奥地利吞并。  大陆西支系的日耳曼人曾被法兰克王国统一起来,就是多次提及的查理帝国,不仅如此,查理帝国当时还统治了意大利地区,但843年查理帝国分裂后,德意志、意大利地区也陷入分裂,并且这种分裂状态延续了11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分别再次统一,形成近现代的德国和意大利。  东法兰克王国时期(843-919年)的版图,大致包括现在的德国、奥地利、尼德兰、瑞士,到了919年,东法兰克的卡洛林王朝绝嗣,当时共有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施瓦本和图林根5个公国,这5个公国决定不再从卡洛林王室近亲中选王,而是推选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担任国王,建立法兰康拉德王朝(919-918年),随后改国名为德意志王国,德意志历史从此开始。936年奥托一世即位后攻占意大利北部,于962年迫使罗马教皇为其加冕,改国名为罗马帝国。1155年国王腓特烈一世迫使教皇为其加冕,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全盛时统治德意志全境,意大利半岛中、北部,西西里岛,捷克、瑞士、爱沙尼亚,腓特烈一世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溺水而死,占领区纷纷独立。  1356年,德皇查理四世发表黄金诏书,承认各帝侯有选择皇帝的权利,形成非世袭的选帝侯制度,神圣罗马帝国中央皇权名存实亡,德意志地区分裂为几百个小国或政治集团,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中奥地利失败,便得德意志地区继续分裂下去,而不能形成统一局面。1806年法国拿破仑大帝废除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名号,并一度吞并德意志地区,拿破仑战败后,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德意志地区组成了德意志邦联,300多个小邦国合并为39个,奥地利王国任联邦主席,普鲁士王国任副主席,两强对峙,不断争夺德意志领导权,最终导致德意志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发动战争,邀请奥地利参战,结果丹麦惨败,割让霍尔斯坦给奥地利,割让什列士维格给普鲁士。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发动"七星期战争",结果奥地利惨败,普鲁士军队逼近奥地利首都,中立的法国出面调停,普奥缔结布拉格和约,奥地利同意美因河以北诸邦,在普鲁士领导下成立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取得霍尔斯坦、汉诺威、黑森、拿骚、黑森-洪堡及法兰克福自由市,同时,普鲁士承认南德意志各邦的独立,奥地利支付一笔为数不多的赔款。法国要求获得卢森堡,作为严守中立的报酬(之前普鲁士的许诺),但因法国不希望出现强大近邻,阻挠南部德意志加入统一联邦,此时普鲁士拒绝法国要求,双方矛盾升级,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德意志南部诸邦并入德意志联邦,此联邦非彼联邦,乃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结束了境内小邦割据的局面,有利于资本主义加快发展。在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居功甚伟,他由于发表铁血政策演说,被人称为"铁血宰相"。从德意志统一建国开始,就形成了军国主义传统,后来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与此直接相关。  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并不包括奥地利,或者说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联邦。1866年奥地利败于普鲁士之后,奥地利境内的非日耳曼人包括匈牙利人,纷纷要求取得自主权,奥地利镇压其他民族,但与匈牙利单独达成协议,于1867年成立奥匈帝国(1867-1918年),它有一个属于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帝国的军事、外交和对外贸易;中央政府之下设有奥地利、匈牙利两个政府,各自具有除中央政府之外的其他权利。当时奥匈帝国的疆域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地区,以及现在的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奥匈帝国解体,成立了一些新的国家(包括匈牙利),二战后进一步演化,改变了中、东欧的政治版图。简史(17):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崛起与列强争霸(续)(十二)中世纪以来德意志、意大利地区的历史沿革(续)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的统治权实际上被奥多亚克掌握,但他并没有称王称帝,他曾经期望恢复帝国的辉煌,但488年东哥特人狄奥多里克率军入侵,493年奥多亚克被刺杀,意大利并入东哥特王国,狄奥多里克的统治带给意大利30年的和平。当时在意大利地区,西罗马帝国的遗民数量,远多于包括东哥特人在内的日耳曼人,他们信奉基督教,但东哥特人的宗教属于基督教的"异端"阿里乌教派,由此导致后来意大利地区的剧烈冲突。526年狄奥多里克死去,527年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一世即位后发起复兴运动,于534年灭亡日耳曼人的汪达尔王国,使汪达尔人从此消失;536年东罗马帝国基本收复意大利,到了553年以后,又使东哥特人及其王国消失。  从568年开始,日耳曼人中的伦巴底人侵入意大利,东罗马帝国无力保护,伦巴底人随后统治了意大利,773年受到进攻的罗马教皇向法兰克求救,法兰克人灭亡伦巴底人建立的伦巴德王国,之后意大利中、北部成为查理帝国的一部分,843年三兄弟三分查理帝国,罗退尔得到中部法兰克,称中王国,北起北海,从莱因河下游以南包括隆河流域,直到意大利半岛中部,870年东法兰克国王路易和西法兰克国王查理,共同争夺罗退尔的领地,通过战争签订麦尔森条约,瓜分了位于东、西法兰克之间的洛林,罗退尔的王国只剩下了意大利地区。950年意大利统治者罗退尔的寡妻阿德里根德,由于发生内讧逃到德意志国王鄂图一世那里求援,于951年鄂图一世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占领伦巴底并兼任伦巴底国王,952 年娶了罗退尔的寡妻阿德里根德,962 年率军开进罗马,在圣彼得教堂接受教皇加冕,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意大利中、北部并入帝国版图。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与罗马教皇经常发生矛盾,而且南部意大利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事实上中、北部意大利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却与德意志地区一样邦国割据,而罗马教皇以罗马为中心,早就建立了一个教皇国,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1066年维京人中的诺曼人征服苏格兰前后,诺曼人也来到了南部意大利,其中就建立了西西里王国。这样的分裂状态愈演愈烈,到了14世纪初,教皇国像其他意大利邦国一样,全都成为相对独立的邦国。在文艺复兴时期,伦巴底和托斯卡纳地区的众多意大利城市,纷纷脱离其主教和神圣罗马皇帝,独立成为较强大的城邦,包括佛罗伦萨、比萨、锡耶纳、米兰和热那亚等等。  15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将奥地利大公之位让与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费迪南一世,并立费迪南为神圣罗马帝位的继承人,建立起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1556-1740年);但继承西班牙国王的权利归于菲利浦三世,建立起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56-1700年),双方各统治部分意大利公国,为此争战不休。欧洲各国为打击哈布斯堡家族,1700年-1714年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爆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最终各国承认特蕾西娅继承奥地利王位,建立起奥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0-1806年),统治意大利众多公国。1796-1797年法国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征服并洗劫了意大利,最终拿破仑战败后,意大利大部重归奥地利帝国统治。  1848年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革命运动,揭开了意大利民族觉醒独立的序幕。当时,奥地利统治着意大利中、北部大多数邦国,西班牙波旁王室控制着南部西西里王国,法国于1848年派兵帮助教皇国镇压革命后占据罗马。北部的撒丁王国实力最强,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希望由撒丁王国领导统一意大利。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的首相,他决定先取得法国支持,打击主要敌人奥地利。1858年法、撒联军对奥战争爆发,奥地利战败,1859年意大利北部基本完成统一。1860年西西里爆发民众起义,富有传奇色彩的加里波第闻讯,率领一支千余人的志愿军南下远征西西里,所向披靡占领西西里王国首府那不勒斯,不久加里波第将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撒丁王国国王成为意大利国王。之后意大利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将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意大利,1870年意大利军队进入教皇辖地,进攻罗马城,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最终完成了统一,结束了异族压迫和分裂割剧的局面。(十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德国的迅速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源于英国,主要成果系英国人创造,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综合国力提升,对此,英国人自己心知肚明,为了保持本国优势,曾经采取对外封锁措施,但还是逐渐传播出去。到了1870年前后的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革命换代升级的各种条件:一是政治条件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相继确立并巩固完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二是市场条件方面,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摧毁,形成巨大的资源和产品市场,需要更加强劲的生产力才能满足,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三是科技条件方面,以电力的广泛应用、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为新技术革命及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四是劳动力方面,随着各国奴隶制先后废止,自由劳动力的数量大量增加,并通过加强教育,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本质提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条件,等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①电力的广泛应用。19世纪早期电磁感应现象被发现,人们据此对电磁学进行深入研究。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elam)发明电动机,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互换,此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不断涌现出来。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着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人类从蒸汽时代,一举跨入了电气时代。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研发。以煤气和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③电讯产业的迅速发展。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④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1880年代改良为无烟炸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此外,科学家们提炼出氨、苯等化学产品,促进了农业、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⑤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等产业的技术革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包括:一是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二是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三是劳动者文化素质大幅提高,劳动条件、生活待遇得到改善;四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逐渐产生了垄断组织;五是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落后国家地区与先进国家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管怎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出了累累硕果,很多方面直至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一些国家后来居上,最突出的是美国、德国、日本。在欧洲,统一的德国刚刚出现在世人面前就是一个强国,从而引起人们的注目,德国统一过程本身,统一德国的迅速崛起,德国作为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等等,无不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重视科学教育。曾被拿破仑打败并饱受屈辱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说过:"正因为我们穷,所以要办教育。我还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因为办教育办穷的,办亡国的。"后来在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皇帝的普鲁士元帅毛奇,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已经决定了。"这些话是多么的深刻!我们知道,人类从农本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的素质乃是第一位的,逆向思维来讲,没有高素质人才的普遍养成,就不会有高素质国民的面貌,自然也不会造就强大的综合国力,改变这一切的根本唯有教育,先进的教育,而不是落后的教育。当时的德国是以强制教育闻名的国家,家长耽误孩子上学要给予处罚,而学术研究独立进行,不受政府干预,使学生可以接受最前沿知识,并且具有创造力。日耳曼人曾被古罗马人称为蛮族,日耳曼人的德国(英国也是)通过发展教育,摘掉了那顶不光彩的帽子,迅速跻身欧洲列强,直至今天仍是教育、科技大国。  ②重视民族精神。对于民族意识的培养,对于民族传统的保持,对于民族精神的发掘,德国人的做法具有典型性,以至于人们谈到德国,往往在脑海里浮现出这一深刻印象。旧大陆不象新大陆那样,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们组建国家,旧大陆国家在对待民族自身问题上,无法回避民族意识、民族传统、民族精神,事实上新大陆也是如此,即使是移民也会组成新民族。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虚无主义要不得,民族自戕主义要不得,民族背叛主义要不得。缺乏民族意识,忽视民族传统,没有民族精神,必然会受到严厉惩罚。德国统一后更加注重民族意识、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养成、传承与升华,是德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其中有个度的问题,后来德国搞民族主义、种族主义过头,这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③重视发展军事。德国统一前后的周边环境,可以说强敌环伺,境内各种势力纷扰,在那种情况下,议会民主方式完不成国家统一大业,普鲁士宰相、德意志帝国首任总理俾斯麦,曾发表著名的铁血政策演讲,说到底就是发展军事、武力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治国的现实主义,而在完成德国统一后,他本人并不主张对外战争,以便让德国休养生息,培养国力,只是后来德国还是策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其他国家都造成严重灾难,这个教训也值得重视。不过,发展军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起码是自保的前提条件,用现在的眼光看,人家有航母,那么你也必须要造,否则你就永远不行,在海上就得看人脸色,只有你也造了,才有可能具备海上实力,才会攻克有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进步。  德国的经验还有很多,当时德国实现统一,消除众邦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当时德国可以直接利用既有技术,又可以创新提高引领二次工业革命,综合实力上升势不可挡;当时德国还实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福利制度,通过立法建立起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以及社会保险制度。所有这些促成了德国的迅速崛起,诚然崛起后的德国也加入了列强争霸,对有关国家地区的人民进行殖民奴役,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么殖民统治别人,要么被别人殖民统治,殖民统治别人是可恨的,被别人殖民统治则是可耻的,这就是那个时候的历史。  日本在明智维新后的崛起之路,基本上与德国差不多,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是日本学习德国的结果;美国的崛起由于是殖民者、移民者,在新大陆建立新国家,又有自己明显的特色。德国崛起后武力扩张,直至策动两次世界大战,本质上仍属于欧洲列强争霸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但由于远远超出了欧洲的范围,而是涉及到了全世界,因此单独另述,欧洲列强争霸部分到这里结束。简史(18):美国的独立、扩张与崛起(一战前)  1607-1732年间,英国在北美先后建立了16个殖民地,合并为13个,分别是:1607年建立弗吉尼亚(第一个殖民地),1620年建立马萨诸塞,1623年建立的新罕布什尔,1632年建立的马里兰,1636年建立的罗得岛基普罗维登斯,1639年建立的康涅狄格,1662年建立的北卡罗来纳,1662年建立的南卡罗来纳,1664年建立的纽约(从尼德兰夺取),1664年建立的新泽西,1681年建立的宾夕法尼亚,1701年建立的特拉华,1732年建立的佐治亚。建立殖民地的多属日耳曼人,以英格兰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尼德兰人最多,他们之中有贵族、奴隶主、资产阶级,也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的,还有"契约奴"、乞丐、罪犯以及从非洲黑奴,当时从欧洲来的人当中80%左右属于清教徒。  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建立殖民地,船上41名自由成年男子签署《五月花号公约》,内容是:为了国王的荣耀,基督教的进步,我们这些在此签名的人扬帆出海,并即将在这块土地上开拓我们的家园。我们在上帝面前庄严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和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的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等,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这一公约精神奠定了后来各殖民地自治政府的基础,对美国历史影响深远。不过,当时将女人和奴隶排除在外。  英国政府对殖民地加强全面控制,七年战争后更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英王室产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对殖民地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经济活动,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从1619年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与英国政府相抗衡,1765年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英国予以镇压,1770年发生波士顿惨案;1773年英国颁布茶税法,引发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又颁布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5项法令,从政治、军事方面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1774年除佐治亚以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1届大陆会议,通过与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随后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向英王呈递请愿书。1775年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民众打响了反抗英国的第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并组织召开第2届大陆会议,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分为两个阶段。1775-1778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英军占据优势。大陆军力量薄弱,1775年6月17日,大陆军民兵在波士顿外围邦克山战斗中首战告捷,当年圣诞节前夕和新年之夜,美国统帅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得手,9月英军夺取了大陆会议的所在地费城;10月17日在萨拉托加战役中英军战败投降。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西班牙、尼德兰先后对英宣战,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1778年6月英军被迫放弃费城。1779-1781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主战场转到南部,,南方美军先后于1781年1月和1月,在考彭斯和吉尔福德等地大胜英军,迫使英军从内地向沿海撤退,同年8月,英军主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10月19日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16000余人对约克敦实施围攻,歼灭英军主力7000余人,取得独立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导致英国内阁倒台。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并先后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约占现在美国本土面积的30%。独立战争统帅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奠定了后来的美国政治体制。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随后采用战争加金钱的方式,很快就走上领土扩张道路。1800年法国拿破仑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区,相当于现在美国中西部的13个州,因法军2万人入侵海地全军覆没,急需资金重整旗鼓,并担心美、英结盟对法开战,1803年美法签订和约,拿破仑以8000万法郎(当时约合1500万美元)的低价,将215万平方公里左右的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5美元。美国又向西班牙提出购买佛罗里达,遭到严词拒绝,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国拿破仑占领,大批美国人趁机迁入佛罗里达,1809年当地效忠于美国的居民已占总人口的90%,1814年美国大规模进军佛罗里达,1819年美西签订条约,美国仅支付了500万美元,获得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不到20年,美法、美西这两项交易就使美国领土面积扩大1倍多。  1812年美国向加拿大扩张,被英国通过战争阻止,美国只好将目标转向墨西哥。美国采取策反与威胁的方式,从墨西哥和英国手中得到得克萨斯和俄勒冈地区,1836年得克萨斯通过战争从墨西哥独立后加入美国,1848年俄勒冈建州并入美国,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1841年美国陆续向加利福尼亚移民,购买不成诉诸武力,1846年美国向墨西哥宣战,墨西哥战败,1848年美、墨签订条约,美国象征性地支付1500万美元,得到包括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地区在内的140万平方公里土地。1853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购得美墨边境11万平方公里土地即加兹登,这次战争使墨西哥丧失大半领土,美国领土比初建国时扩大了近2倍。19世纪初,俄罗斯侵占印第安人世代居住的阿拉斯加,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俄罗斯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不赚钱的土地,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与俄罗斯签订购买协议,得到了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半岛,以及周边的阿留申群岛。19世纪末,美国还通过战争等许多方式获得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这样,美国在100多年中,只用5000多万美元,就夺取到了相当于独立初期3倍还多的领土。目前,美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4位,仅次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在急剧扩张领土期间,1861年-1865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30万奴隶主,要把奴隶制扩展到整个北美大陆,北方部分自由州进行抵制,最终战争解决。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1861年有11个州组成"南部同盟",宣布脱离联邦,1862年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南部同盟"战败,美国恢复统一,奴隶制被废除,这些因素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大发展,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此时的美国开始谋求海外殖民地,选择向衰落不堪的西班牙下手,于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美国获得加勒比海的古巴和波多黎各、太平洋的关岛及菲律宾群岛,接着合并了夏威夷群岛。1903年美国夺取了巴拿马运河区。1912年民主党人威尔逊选为美国总统,以"新自由"作为号召进行改革,降低关税,建立联邦储备银行制度,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对外政策方面加强控制拉美,对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国进行武装干涉。  美国独立后的迅速崛起,得益于领土的急剧扩张,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的优异,先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是在新大陆建立的新型移民国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也与那时美国人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关。简史(19):伊斯兰世界(包括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史  自诞生开始即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势力,其崛起不但迅速,而且区域广大,以中东为中心,拓展到北非、西南欧、中东欧、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曾经辉煌一时。1492年伊斯兰教势力被逐出伊比利亚半岛,此后,随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格兰等相继称霸海洋,人类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欧洲基督教势力不但发现并殖民新大陆,而且进入印度洋、太平洋,东南亚、南亚印度、西南亚伊朗地区相继成为欧美基督教势力的殖民地,相对而言也就导致了伊斯兰教势力的衰落。而海上新航路开辟以后,红海-中东-地中海传统贸易路线的重要性一落千丈,也是导致奥斯曼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反超的欧洲列强针对如何处理奥斯曼帝国,从而产生所谓的"东方问题"。  到了19世纪的时候,能够与欧洲基督教势力相抗衡的伊斯兰国家,实则只有突厥人所建立的奥斯曼帝国了。它曾是一个疆域广阔、实力强大的帝国,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除了小亚细亚、中东、北非,还深入到中欧地区的匈牙利。奥斯曼帝国对匈牙利的进攻始于1526年,数次围困维也那,但都没有攻克,这标志着奥斯曼帝国的实力达到极限。1683年最后一次围攻维也那惨败,成为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开端。1684年罗马教廷组织第五次神圣联盟,最终击败奥斯曼,1699年奥斯曼被迫签订《卡洛维茨条约》,开了割让领土的先河,匈牙利全境归并于奥地利。1718-1798年,先后在帕萨洛维兹、库楚克·卡纳克、克里米亚和埃及,奥斯曼又遭遇一连串战败,帝国颓势已经不可逆转。早在1570年勒班陀海战中,以西班牙为首的基督教联军战胜奥斯曼海军,使得奥斯曼海上实力由此跌落。  奥斯曼帝国在东线遇到了急于扩张的俄罗斯,俄罗斯需要出海口,奥斯曼还想继续称霸,双方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先后进行了十次战争,奥斯曼最终战败。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1681)奥斯曼失败,1681年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俄罗斯合并左岸乌克兰;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1700年)的结局是亚速划归俄国;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1711年)俄罗斯失败,亚速重归奥斯曼;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1739年)后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奥斯曼失败,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罗斯版图;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1792年)奥斯曼失败,承认俄罗斯兼并克里木、格鲁吉亚,俄罗斯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1812年)奥斯曼失败,俄罗斯攫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1829年)奥斯曼失败,俄罗斯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黑海东岸,奥斯曼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明格列利亚并入俄罗斯;第九次俄土战争(1853-1856年)又称克里木战争,英、法、意加入对俄作战,俄罗斯失败,俄军退出克里米亚半岛,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摩尔多瓦,实行黑海中立化,禁止外国舰队通过海峡,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欧洲格局;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1878年)源自于俄罗斯希望打开通往地中海的通路,并将巴尔干半岛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由于英国干涉,俄罗斯未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但俄罗斯重新获得比萨拉比亚南部(今摩尔多瓦,1918年独立),在亚洲获得巴统、卡尔斯、阿达等地;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在战后脱离奥斯曼控制,原先依附于奥斯曼的罗马尼亚得以完全独立。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大陆东南部,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为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那里的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半岛南部系古希腊文明属发祥地,后被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入侵始于14世纪下半叶,统治那里的时间长达500年。从19世纪起,俄罗斯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半岛上最先从奥斯曼帝国获得独立的是希腊,希腊地区1396年起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829年成为自治公国,1830年宣布独立(希腊王国),但遗留下塞浦路斯问题。后来俄罗斯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入侵,与奥斯曼发生了1828-1829年、1877-1878战争。之后到了1912的时候,半岛上除了奥斯曼帝国占领区,共形成10个国家和地区,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蒙德内哥罗(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希腊,当时这10个国家领土总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则占有土地78万平方公里,人口6690万。  随着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巴尔干各国围绕争夺其所占领土,爆发了1912-1913年、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蒙德内哥罗、希腊结成巴尔干同盟,先后对奥斯曼宣战,欧洲列强进行干预,战争的结果奥斯曼惨败,经列强调停签订《伦敦条约》,奥斯曼丧失大片土地,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奥斯曼属地(除阿尔巴尼亚)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蒙德内哥罗和奥斯曼为另一方的战争,起因是塞尔维亚要求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给予塞尔维亚作为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罗马尼亚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奥斯曼则想乘机收复失地。保加利亚战败乞和,被迫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塞尔维亚取得马其顿大部,希腊取得马其顿南部、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马尼亚取得南多布罗加,奥斯曼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蒙得内哥罗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从而加深了与奥匈帝国的矛盾,最终使得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此为后话。  奥斯曼统治下的阿拉伯地区,1798年拿破仑率军登陆埃及,目标之一是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地位,拿破仑入侵埃及以失败告终,但对埃及产生了深远影响,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趁机夺取埃及政权,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学习西方政策,迅速强大起来,陆续侵占阿拉伯半岛、苏丹、克里特岛,以及包括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在内的地中海东岸地区。穆罕默德·阿里的目标是统一阿拉伯世界,但欧洲列强不希望其阻断通往伊朗、印度之路,不可避免地横加干涉,使得穆罕默德·阿里统一阿拉伯世界的希望化为泡影。欧洲列强包括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阿拉伯世界,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地区被榨尽血汗,名义上属于奥斯曼的埃及,实际上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分别于1830年、1881年、1912年,相继成为法国殖民地或保护国;1912年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这是意大利对奥斯曼发动战争的结果;西班牙则在摩洛哥只占有几块飞地。而在非阿拉伯的伊朗地区(当时包括阿富汗),19世纪初俄、英逐渐渗透进来,到了1907年划定势力范围,北部成为俄罗斯的殖民地,南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中部为缓冲区。  曾经雄起并傲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伊斯兰教势力,终于在宗教战争、殖民战争中遭遇彻底失败,直至今天看不到再次崛起的希望,其中分裂的阿拉伯世界,在内斗时象老虎那样厮杀,对外时却象老鼠那样怯懦,如今一些人走上恐怖主义邪路,或许这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罢。简史(20):十九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殖民地狂潮  古代欧洲人对于非洲的认识有限,主要就是北非的古埃及、迦太基(今摩洛哥地区),均被古罗马帝国征服。后来西罗马帝国灭亡、伊斯兰教势力兴起,北非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欧洲人无力染指非洲,直到葡萄牙1415年占领摩洛哥之休达港,控制经休达港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进口贸易,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在那里首创了黑奴种植园制度;1498年以后开辟绕过南非好望角前往印度的航线,沿非洲海岸建立一些据点作为补给站。当时非洲主要是作为航海中转站和黑奴来源地,而不是主要作为直接的殖民地存在;对于黑奴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向非洲黑人酋长骗购,而不是欧洲人直接捕猎。当时欧洲人难以深入非洲的原因,是由于非洲大沙漠的阻隔,以及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罗河四大水系艰险复杂(这也是古代黑非洲没有创造出高度文明的重要原因)。  从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从北非购买奴隶用于本土,西班牙人从1502年起将非洲黑人运入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尼德兰、法国、丹麦等国,相继在西非沿海建设起许多商站,贩卖奴隶、象牙、黄金和辣椒等。由于西非的海岸难以接近,加之地貌、气候不适合欧洲人居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对非洲的殖民仅限于少数滨海据点,其小块殖民地的命名有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隶海岸等。尼德兰崛起后占领南非地区,与当地原住民混血形成布尔人,建立了拓殖性的南非殖民地;受到美国独立打击的英国除了占领印度、缅甸、加拿大、加勒比岛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殖民地,1814年从尼德兰抢去好望角、建立开普殖民地,布尔人遂向北方发展,建立起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于1807年宣布奴隶贸易为非法,随后尼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国跟进,尼德兰、丹麦相继卖掉了在西非沿海的商站,西班牙、葡萄牙因其美洲殖民地纷纷独立,废奴运动导致对奴隶需求锐减,其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为了打击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法国以消灭海盗为由,向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奥斯曼附属国进行渗透,最终将它们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在西非法国占领了塞内加尔、象牙海岸(科特迪瓦)、达荷美殖民地。英国原在几内亚湾沿岸的冈比亚和黄金海岸(今加纳)两小块殖民地,商业税收远不及行政管理开销,英国议会几次建议缩小其规模或将其完全抛弃,却因英国皇家海军西非分舰队需要据点禁止奴隶贸易,当时英国才保留了这两块殖民地;为了安置加勒比海诸岛被解放的黑人奴隶,英国通过建立授权公司的形式开辟了塞拉利昂、尼日利亚殖民地,美国殖民协会开辟了利比里亚殖民地,法国开辟了利伯维尔(今加蓬)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被用来安置被释放的黑人奴隶。葡萄牙趁机扩大了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占领区。到1876年时,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全部殖民地约占非洲总面积的10.8%,大都分布在非洲沿海地区。  后来的事实证明,欧美列强并没有放过非洲。之前没有大规模进行瓜分,甚至假惺惺地安置被释放奴隶,只是因为他们对非洲的探险未获大的进展,非洲的地貌和气候对他们来说,曾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使得他们无法深入非洲大陆内部。后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各方面的条件突飞猛进,他们对非洲的探险力度开始加大,资本主义需要资源和市场,非洲则是等待他们开发和掠夺的大陆。据统计,1791-1850年欧洲人对非洲只进行了24次考察,1851-1860年为21次,1861-1870年为29次,到1871-1880年迅速增至47次。在非洲黑人的大力帮助下,探险家们相继探明了非洲四大水系,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罗河整个流域,对于列强再没有神秘可言了。早在1867-1870年南非就发现了钻石,1869年苏伊士运河也通航了,非洲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很快凸显出来,列强们按照"抢先占领"的殖民信条,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对非洲大陆的瓜分,只用了短短15年左右的时间,就把非洲大陆基本瓜分完了,只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能够保持独立地位。  1884-1885年,英、法、德、比、美、俄、葡等15个国家,在德国总理俾斯麦主持下召开柏林会议,各方签署了包括36条的总议定书,确认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领有"刚果自由邦"(今扎伊尔包括刚果河河口地带),同时规定:贸易自由和刚果河航行自由;任何国家以后在非洲取得领土必须是"实际有效的占领",而且要通知各缔约国。这实际上确定了瓜分非洲的基本原则。列强们在非洲进行残酷抢夺,通过武力或者妥协进行分配,最终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其中,英国侵占埃及、苏丹、加纳、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冈比亚、巴苏陀兰(今莱索托)、贝专纳(今博茨瓦纳)、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尼亚萨兰(今马拉维)、马里兰、南非、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斯威士兰、桑给巴尔、乌干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积8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千万;法国侵占包括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几内亚、上沃尔特、马里、达荷美、塞内加尔、尼日尔、马达加斯加在内的广大地区,面积10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千万;比利时侵占扎伊尔,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万;德国侵占多哥、喀麦隆、坦噶尼喀和西南非洲(布隆迪、卢旺达等地),面积2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葡萄牙侵占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面积20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意大利侵占利比亚等地,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西班牙也在西非、北非侵占了一些地区。  列强们在瓜分非洲的同时,逐步建立了一整套统治和剥削非洲人民的奴役制度。英国起初实行的是直接统治制度(例如在开普殖民地),后来改为推行间接统治制度,即保持非洲居民部落管理形式,中央和省级政权由英国人掌握;基层则保留传统的土著权力机构,由当地部落酋长和上层分子掌握,由英国总督委任,可以设置警察但不能组建军队,主要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征税。法国在其非洲殖民地主要推行直接统治制度,实行"同化政策",由法国政府委派总督和各级行政官吏,推行法国的法令,统治殖民地人民;对突尼斯、摩洛哥则实行保护国制度,与英国的间接统治类似,保护国的军事、外交、财政、司法大权由宗主国掌握。德国也是实行的直接统治制度,多是任命军事长官统治殖民地,后在喀麦隆北部、布隆迪和卢旺达也实行保护国制度,等等。  殖民者在经济上夺占非洲土著居民的大片土地,开办农场或者出租给当地人耕种,土著居民则被赶到贫瘠的沙漠地带和山区;宗主国在各地推行单一作物制,以适应本国和世界市场的需要,如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变成了棉花栽培区,桑给巴尔种植丁香,黄金海岸生产可可,尼日利亚、塞拉利昂、达荷美和象牙海岸则成了棕榈油的主要供应地,这些产品由宗主国资本家以低价强行收购,实行垄断经营。非洲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着手开采的是钻石、黄金、锰、锡、铜、煤等,矿产的开发都由垄断资本家控制,例如以谢西尔·罗得斯为首的英国资本家控制着南非钻石和黄金的生产,比利时和英国资本家组织的"上加丹加矿业联合公司"控制着扎伊尔铜矿的开采。为了掠夺非洲的资源,欧洲资本家除投资采矿业外,还纷纷投资开办银行,修建铁路,架设电报线路,兴办海上和内河航运,建立加工和修造工厂,非洲变成了各国垄断资本一个新的重要投资场所。  列强们在瓜分和殖民统治非洲期间,强迫劳动制在非洲盛行一时,全然不顾废除奴隶制的禁令,例如比利时殖民者规定,扎伊尔成年男子每月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野生橡胶,有的地区高达9公斤,如不能按期完成定额,就要遭到鞭挞、截肢,甚至砍头、枪毙,扎伊尔的人口就减少了近一半,这种在强迫劳动制下得到的橡胶被称为"鲜血染红的橡胶";强迫劳动制也是葡萄牙剥削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人民的主要形式,1899年的法令规定:凡14岁至60岁的"土著人",都有承担强迫劳动的"责任",每人每年必须至少服劳役六个月,他们还以"契约劳工"的形式,把安哥拉人送到圣多美种植园,把莫桑比克人送到南非金矿劳动;就连英国也规定,每个非洲成年人每年必须无偿劳动30天。"西方文明"引入了非洲,但非洲人被推进了苦海,后来一些非洲人开始觉悟,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最终在二战后才纷纷摆脱了列强的殖民统治。简史(21):中国满清王朝的愚昧统治及其崩溃  欧洲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正值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明朝经济实力雄据世界首位,末期却是土地兼并严重,积累的社会矛盾爆发,人民起义,天下大乱。有些饥民流民到山西以北垦荒,导致鼠疫流行,明史云:"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注:1643年)。" 1644年春天,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朝皇帝崇祯自缢身亡,其时鼠疫又在北京地区流行,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本已归降李自成大顺政权,向北京进发途中闻听流行鼠疫,遂退回山海关反叛,李自成率部讨伐,吴三桂向关外满清求援,李自成军队因鼠疫陆续发作,战斗力急剧下降而战败,自此一蹶不振,败退途中,据史书记载"凡贼(注:李自成军队)所经地方皆大疫,不经者不疫",而满清进入北京之时,当地鼠疫却开始消退。可惜李自成大军被鼠疫打垮,汉奸吴三桂等降清,使满清八旗仅10万之众,竟得以入主中原戕害中华。并非满清八旗有多么厉害,实在是造化弄人,当时的中原就象虚弱的产妇,被满清钻了空子。  满清处于奴隶制初级阶段,入关后对华夏子民肆意屠戮,"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例证。满清推行剔发、易服令,使华夏民族服装从此失传。满清极其愚昧,乃学习吸收部分华夏文明成果,却又毁之无数。满清推行"文字狱",丧命者不知几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也由于满清的文字狱而在国内长期失传,直到1920年代才从日本再传回来,其黑暗由此可见一斑。所谓"康乾盛世"纯属子虚乌有,较之当时的西方完全没有可比性,事实上,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与西方的距离急剧拉大,"康乾盛世"之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罢了。入主中原后时间不长,满清治下起义不断,内忧外患,文官贪财,武将怕死,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满清推行赤裸裸的卖国政策,对国民极端残暴、动辄屠杀,对洋人低三下四、乞食求饶,两次鸦片战争、一次太平天国运动、一次甲午战争,就使满清气数将尽。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女贼是专门给满清送葬来的。  满清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皇帝也是如此。当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几十大箱子装满各种仪器、速射炮和舰船模型礼物踏上中国土地,晋见满清乾隆的时候,目的是想与中国建立外交、贸易关系,乾隆责令人家双腿下跪、三拜九叩,马戛尔尼一行不同意,为了仪式问题争来吵去,结果马戛尔尼按照西方习惯行单腿下跪礼,总算过关了事;实质性的外交、贸易问题,史载"五十八年(注:1793年),英国王雅治遣使臣马戛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入京,及通事浙江宁波、珠山、天津、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不许。" 当时对西方一无所知的乾隆曾经说过:"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马戛尔尼的话则是:"如果清国禁止英国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当时的马戛尔尼已经清楚地看到,腐朽无能的乾隆满清帝国其实不堪一击,他随后绘制了中国大运河走向以及天津大沽炮台的防御图,以备将来入侵之用,只是号称"太平盛世"的乾隆之辈浑然不觉罢了。等过了半个多世纪,人家的坚船利炮真的开过来了,满清一败涂地,当初乾隆所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也就变成了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满清一朝的无知与卑鄙竟至于斯。  当日本进行明智维新、变法图强之后,满清发生了"百日维新",结果很快便被慈禧扑灭了;当日本天皇为了进攻满清而节衣缩食的时候,慈禧却为了大办寿礼而削减军费。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无论将士们如何拼命,其实胜负早已注定,满清只能接受可耻的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独立",清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清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清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2亿两);清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清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清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人员;台湾澎湖内清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日本臣民;清国增辟通商口岸,等等。这早已不是第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土地还有的是,满清可以继续割让,给俄国、给日本、给......可惜的是,满清的末日到了。  1894年孙中山(1866-1925年)递交《上李鸿章万言书》,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李鸿章不予理会,孙中山自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赴檀香山茂宜岛,募款组织兴中会。1895年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同年孙中山来到广州,组织重阳节起义失败。1903年孙中山将革命誓词改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合并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任同盟会总理,又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宣示进行国民革命,将创立中华民国。1907-1911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多次起义,结果均告失败。期间同盟会的规模快速扩张,到了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终于在危难中奋击成功。孙中山赶赴上海并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1912年2月12日,满清末代皇帝溥仪发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原长达268年的满清就此覆灭。后来溥仪甘心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又当了一阵子伪满州国皇帝,满清的卖国本质再一次表露无遗。  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孙中山方面因军事实力不济,遂与时任满清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1859-1916年)达成秘密协议,由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则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举荐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则确保"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事后孙中山遵守秘密协议约定,立即宣布辞职,并举荐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受到袁世凯的压制和排挤,孙中山组织的"二次革命"被镇压。袁世凯仍有皇帝梦,在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改元洪宪,妄想国祚400年,结果遭到国内强烈反弹,爆发了"护国运动",各省纷纷起义并宣布独立,1916年袁世凯被迫恢复中华民国,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在举国讨伐声中死去。1917年安徽督军张勋借进京调停"府院之争"的机会,发动拥护满清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共计十二天即告事败,自此帝制在中国永远成为了历史。简史(22):二十世纪初三次影响世界的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了争夺资源、市场和势力范围,欧美日列强掀起新一轮瓜分世界的狂潮,利益冲突明显加剧,碰撞日益激烈,战争频发。进入二十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爆发了三次影响世界格局的战争。  (一)布尔战争(1899-1902年)  1867年南非发现钻研,英国和布尔人之间围绕争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特别是对金伯利钻石矿和德兰士瓦金矿的垄断权,进行了为期2年7个月的战争,史称布尔战争,又称英布战争、南非战争。  英国在夺取好望角之后,于1843年从布尔人手中夺取纳塔尔,又于1867年占领巴苏陀兰,从北西南3面包围布尔人。1895年12月-1896年1月,英国发动"詹姆森袭击",战斗中英国惨败,双方矛盾越发尖锐。此时德国支持布尔人对抗英国,加剧了英国的紧张程度。1896年布尔人的德兰士瓦殖民政府,鼓吹"建立从林波波河到开普敦"的"布尔非洲"计划,1899年10月10日英、布开始交战,布尔人配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产毛瑟步枪,先后参战兵力8.8万人,初期形成对英优势;英国则借助广大殖民地进行战争总动员,参战总兵力45万人,运抵南非的军事武器装备达13.74亿吨,动用了1027艘舰船,期间德国与英国妥协,英国扭转战局。  布尔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9年10月-1900年1月),英国误判形势、低估布尔人,只派出2.2万人参战,结果节节失利,一败涂地。布尔军在东线、西线、南线接连获胜,一度重创英军,但未能攻克英军的3个重要据点(莱迪史密斯、马弗京和金伯利),没有取得战略上的决定性胜利,英国抓紧增兵,到1899年12月时已达15万人,战局处于相持状态。第二阶段(1900年2月-1900年9月),英军继续增兵至25万人,不断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首先解了金伯利城之围,之后开始反攻,利用50门重炮和野战炮打击布尔军的8门大炮,摧毁并突破了图盖拉防线,成为布尔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在铁道山和哈特山之间的咽喉地带,双方激战后布尔军惨败,英军解了莱迪史密斯之围。英军乘胜追击,于3月13日占领了奥兰治自由邦的首府布隆方丹,6月5日占领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第三阶段(1900年9月-1902年5 月),布尔军退出城市后转入游击战,坚持了2年,为应付这种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英国被迫从殖民地调集援军,总计达到了45万人,超过布尔人武装7倍以上,英军采取集中营的办法对付而尔人,被拘禁在集中营的布尔军俘虏、妇女、儿童及其雇佣的班图人共计26万人之多,近2.8万人死于集中营,布尔军另有3990人死于战场,除矿业城市外,其他所有地方在战争中变成荒漠和废墟。  1902年5月,布尔人承认无力再战,宣布向英国投降,5月31日深夜,英、布双方签订《弗里尼欣和约》。布尔人承诺停止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并入大英帝国;英国则保证战后军事管制将尽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人选举权,即使将来授予他们选举权,也严加限制,以保证白人的绝对优势,等等。通过战争,英国攫取了蕴藏丰富黄金和金刚石的奥兰治和德兰士瓦领土,布尔人则得到了继续压迫和剥削非洲黑人的地位保障。  这次布尔战争是英国在其历次殖民战争中,动用兵力最多、耗费金钱最大、拖的时间最长、战况最为惨烈的一次。其45万兵力的投入,2.5亿英镑的花费,2年7个月的鏖战,5800人的战斗死亡,让英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英国虽然最终获胜,却由此走向了衰落。经济实力方面,英国被美国、德国赶超,重新划分世界格局的大战如箭在弦,已经为时不远。  (二)日俄战争(1904-1905年)  日清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疯狂推行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与俄罗斯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尖锐矛盾。俄罗斯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清朝政府补偿日本白银3000万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俄罗斯趁机占领中国东北全境,日本则与英国订立反俄军事同盟(英日同盟),依仗英国军事支持及英美等国经济援助,于1904年2月8日派遣海军,偷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并击沉在朝鲜仁川的俄罗斯军舰,日、俄两国于2月10日同时宣战。  1904年2月,日本黑木第一军6万人,在仁川登陆后迅速北上,5月初强渡鸭绿江,击败俄罗斯沿江守军3万余人,攻入中国境内,占领重要据点九连城、凤凰城。5月5日,日本奥保巩第二军5万人在貔子窝附近登陆,迅速夺取大连,辽阳俄军奉命救援旅顺,在瓦房沟被日军打散。6月初,日本乃木希典率第三军进攻旅顺,7月占领营口。8月,日本海军在旅顺港附近摧毁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主力,旅顺俄军陷入重围。随后日本野津第四军在大孤山登陆,与第二军分道北上,会合第一军,在总司令官大山岩指挥下会攻辽阳,二、四军遭受重创,第一军渡太子河包抄俄军,俄军统帅库罗巴特金担心被围,命令全军后撤。10月7日,俄军渡沙河企图包围日军,日军全线反攻,至16日俄军撤至奉天(今沈阳)。  1905年1月1日,旅顺被围困的俄军投降。乃木率第三军北上参加奉天会战,交战双方兵力约60万人,俄罗斯33万,日本27万,日军对俄军实施大包围,3月10日俄军后撤,日军占领奉天,乘胜进据铁岭、开原,俄军退至四平街。5月27日至28日,赶来增援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在对马海峡被日本海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随后日军占领库页岛的一部分。俄日精疲力尽,经美国调停,于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签订《普次茅斯和约》,俄罗斯将过去霸占中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予日本,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等等。战争期间中国当地民众惨遭横祸,清朝政府保持"局外中立",战后的1905年12月,清朝政府全盘接受日俄和约内容,并额外给予日本经营安(东)奉(天)路、修筑长春到吉林的铁路以及在鸭绿江右岸伐木等权利,又开放东三省十六处为商埠。此后日本吞并朝鲜,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三)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  战争过程见前述,此处从略。巴尔干战争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巴尔干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简史(23):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体系  二十世纪初,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因利益形成对立集团,德国、奥匈、意大利属于后起列强,所得殖民地比老牌列强英国、法国等要少得多,因而强烈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先是1879德、奥结盟,后是1881年意大利加入组成"三国同盟"。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生过普法战争,法国割地赔款与德国结下旧恨,为争夺北非摩洛哥殖民地又结新仇;1908年奥匈正式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因波黑地区有许多斯拉夫人,塞尔维亚(斯拉夫人为主体)本想统一波黑地区,因而对奥匈强烈不满,塞尔维亚民族热情高涨,俄罗斯更是自认斯拉夫人的保护者,自然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反对奥匈及德、奥结盟,同样反对同盟国的法国支持俄罗斯工业化,两国逐渐走近于1892年结盟,同盟国阵营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严重威胁英国利益,1907年英国正式与法国、俄罗斯订立"三国协约"。"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对对立,冲突不断加剧,军备竞赛激烈,英国与德国从1905年起就争造无畏舰,各国加大扩军力度,战争一触即发。  偶然事件有时会成为导火索,并深刻影响历史进程。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弗兰兹·斐迪南大公夫妇,到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巡游,当天正值东正教圣·维托节,圣·维托节是东正教塞尔维亚人的宗教庆典和民族骄傲,斐迪南大公选择这一天造访萨拉热窝,激起塞尔维亚狂热民族主义分子的极端仇视,结果一个刺杀小组将弗兰兹·斐迪南大公夫妇击毙,史称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在取得德国支持后,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随后俄罗斯为保护塞尔维亚进行战争动员。谈判无果而终,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罗斯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罗斯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2-3日德国入侵卢森堡、比利时(扫除进军通道),8月4日感到威胁的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罗斯宣战,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宣战,8月13日法国向奥匈宣战,大战全面爆发。  (一)西线战况(主要是德军与英法联军作战,后来美国支援英法联军)  1914年8月21日,德军兵分五路攻入法国北部,9月3日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巴黎得以保住,一个月之内英法联军损失50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运动防御战告一段落,转入持久的阵地防御战。随后双方企图相互包抄,战线不断拉长,直至英吉利海峡,出现"奔向大海"的竞赛,德军发动伊普雷战役以求突破,但被英军击溃,西线战事呈胶着对峙状态。  1915年主战场转移至东线,西线开展拉锯战,3月14日法军发动圣埃卢瓦战役,企图突破德军防线失败;4月22日-5月25日在伊普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5-7月英法联军发动"圣母洛雷特战斗"未果;德军在香槟地区发动秋季进攻失败。  1916年西线重新成为主战场。2月21日凡尔登战役爆发,在人类战争史上首次运用重炮轰炸模式,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连续轰炸后,以6个师的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交战,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重创法军却未能取胜,仅占领几个据点。6月24日索姆河会战爆发,英法联军发动一轮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防线,会战于11月18日结束,伤亡情况是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近54万人。10月24日-12月18日,法军在凡尔登发动反攻,夺回大部分阵地,德军战略进攻失败。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国与德国海军爆发日德兰海战,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交战双方唯一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结果是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坏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英国舰队虽然损失较大些,但很快得到补充,并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港内,使其在战争后期难有作为。总的看,德国海军无法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这在战略上是失败了,只能寄希望于潜艇战,而英国一时消灭不了德国舰队,也无法将波罗的海向俄罗斯开放。  1917年1月,德军宣布开展"无限制潜艇战",企图以此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结果击沉更多的美国商船,双方矛盾加深,美国以德国企图与墨西哥结成反美联盟为由,于 4月6日对德国宣战,随后美洲其他国家也对德国宣战(多是名义上宣战而未出兵)。4-5月法军发动"尼维尔攻势",由于德军早有准备,法军在战斗中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英军发动的数次有限进攻也未获重大进展。6月25日第一批美军到达法国,11月6日加拿大军队攻占帕尚达埃尔山脊,11月20日-12月6日,英军在康布雷战役中首次运用密集队形进行坦克突击,结果胜负未分。  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意图在美军主力完成部署之前迫使英、法屈服,3月起德军接连发动大规模攻势,一度攻占距巴黎32英里的蒙迪迪埃,但前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被击退;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成功突破法军防线,但在损兵13万后未能歼灭英法联军主力;6月中旬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结果未能实现作战目标;7月中旬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损兵15个师后一无所获,只得撤至兴登堡防线消极防御。7-9月英法联军开始局部反攻,9月美军主力完成战斗部署并发动圣米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很快德国的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  (二)东线战况(主要是俄军与德奥联军作战,后来俄军也与土耳其作战)  开战后,俄军发起猛攻,8月17日进入东普鲁士,德军迅速调兵反击,在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俄军数万人,8月26日-30日,德军在坦嫩贝格再次大败俄军,俄军损失20余万人;9月7日-9日,德军在马祖里湖区又一次重创俄军,德军收复东普鲁士;8月10日奥军从加利西亚(奥属波兰)侵入俄属波兰,却被俄军数次击败,9月11日腊瓦-鲁斯卡亚战役后,奥军被赶回喀尔巴阡防线,德军只得增援奥军,于11月11日至圣诞节期间实施反攻,俄军在利马诺瓦战役中惨败。德国为牵制俄军,以提供一亿法郎贷款为条件,换取奥斯曼(下称土耳其)对协约国开战,10月29日土耳其正式参战,与俄罗斯交战于高加索地区;11月 1日俄罗斯向土耳其宣战,11月 5日英、法两国分别向土耳其宣战。  1915年,德国意图迫降俄罗斯,再全力应对西线战事,东线遂成为主战场。2月4日-22日德军发动马祖里湖战役并使用毒气,俄军惨败被俘10万余人。5月奥军在特尔诺沃战役中击败俄军,收复加里西亚、布克维纳。与此同时,德军继续前进占领立陶宛,7月1日德奥联军全线进攻,占领普热米什尔、莱姆堡、华沙、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维尔纽斯等地,德军占领全部波兰并攻入俄罗斯境内,俄军损失170多万人,退到从里加湾至德涅斯特河一线,但德国迫使俄罗斯投降的战略企图落空。从年初开始,俄军对土耳其发起反攻,消灭土耳其第九集团军7万余人。  1916年春,俄罗斯调集3个方面军约200万人,对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6月4日起俄军在普里皮亚特沼泽以南发动攻势,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入加利西亚东部地区,9月20日德奥联军制止住了俄军前进的步伐。  1917年奥德联军在东线取得一系列胜利,俄罗斯经济崩溃、内讧四起,二月革命迫使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继续进行战争,但又被德奥联军击败,9-10月,奥德联军占领里加和波罗的海群岛。俄罗斯国内矛盾加剧,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府,1918年3月俄、德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罗斯退出战争。  (三)巴尔干战况(主要是奥匈与塞尔维亚作战,后来多方加入混战)  1914 年8月12日奥军第一次侵入塞尔维亚,16日在亚达尔战役中被击溃; 9月8日奥军第二次侵入塞尔维亚遭到失败;11月11日奥军第三次侵入塞尔维亚,12月2日进占贝尔格莱德,次日塞军反攻,迫使奥军退回边界。  1915年5月,因英、法承诺可于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等地,意大利转而投靠协约国阵营,于5月23日、8月21日分别对奥匈、土耳其宣战,出兵30万,整个战争期间主要打了13场战役;保加利亚因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与塞尔维亚结仇,遂于9月加入同盟国阵营,10月14日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塞尔维亚、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分别对保加利亚宣战;保加利亚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很快塞尔维亚全境陷落,奥军占领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英国、澳-新、法国等派出50万士兵远渡重洋,登陆加里波利半岛进攻土耳其,战斗进行了11个月,协约国士兵13.1万人战死、26.2万人受伤,最终被迫撤退,意味着协约国此战失败。  1916年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阵营,8月27-28日罗马尼亚对奥匈宣战,德国对罗马尼亚宣战,意大利对德国宣战;8月30日土耳其对罗马尼亚宣战, 9月1日保加利亚对罗马尼亚宣战。德奥联军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失陷,德奥联军占领罗马尼亚大部,12月6日德军击溃俄罗联军反扑,攻占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  1917年 6月希腊内讧,亲德的国王孔斯坦廷一世被迫退位,亲协约国的韦尼泽洛斯担任总理, 7月2日希腊对同盟国宣战。12月7日美国对奥匈宣战。12月9日罗马尼亚与德国签订停战条约。  到了1918年后期,同盟国各方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纷纷起义,最终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9月29日保加利亚宣布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宣布投降,11月30日奥匈宣布投降。德国先是发生基尔港水兵起义,迅速蔓延至全军、全国,11月9日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并逃往尼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建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阵营的胜利而告终。  除上述战场,在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1914年12月埃及成为英国保护国,1916年2月英军攻占阿里什,1917年10月英军占领比尔谢巴,11月占领加沙,12月攻占耶路撒冷。在美索不达米亚,1914年11月英军攻占巴士拉,1915年6月英军攻占阿马拉,并在库特-伊马拉反复争夺;1917年2月英军控制库特-伊马拉,3月英军占领巴格达。在东亚,与英国结盟的日本于1914年 8月23日对德国宣战,目的是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日本出兵占领了青岛;1917年亲英法的段祺瑞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同盟国宣战,由此导致"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等事件,北洋政府派出了运输队而不是作战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波及到其他很多地方,总计39国(地区)、15亿人口,参战人员多达6500万,战争导致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建立新秩序,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签署条约,通称凡尔赛和约,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1919年 6月28日《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订,对德国的处置部分规定:①重新确定战后德国的疆界。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再公投决定其归属;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归还原属波兰的领土,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上西里西亚东部地区割让给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尤本及萨尔梅迪割让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割让给立陶宛;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建立但泽自由市;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承认卢森堡的独立地位。据此,德国损失10%的领土和12.5%的人口,以及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②德国放弃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及领地。其中,大部分以委任统治的形式,被日本、英国、法国等所瓜分。如德属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归日本占有;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划归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萨摩亚划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和东非坦噶尼喀归英国;多哥和喀麦隆则由英、法两国瓜分。③限制德国的军备及确定德国的战争赔款。莱茵河西岸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德国陆军限制在10万人员以下,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总参谋部设置;海军限制在1.5万人以下,只能有6艘轻量级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不得拥有潜水艇;不得组织空军;不得进出口武器;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同时,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后减至1320亿马克,以黄金支付。  此外,协约国方面与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和约。1919年 9月10日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匈牙利脱离奥地利成为独立国家,奥地利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独立,禁止德奥合并;1919年11月27日与保加利亚签订《讷伊条约》,保加利亚将大片领土分别割让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和希腊,并丧失通往爱琴海的出口;1920年6月4日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将约2/3的领土分别划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及奥地利;1920年8月10日与奥斯曼帝国签订《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大约 3/4的领土,大部分以委任统治形式被英、法等国瓜分。  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归还中国,但日本以"二十一条"为由强占,中国政府全权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1888-1985年)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参见电影《我的一九一九》),国内群情激愤,爆发了伟大的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开始觉悟,拿破仑所称的"东方睡狮"醒来。  凡尔赛和约没有解决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在美国人的眼里,人类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分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1903年美国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就曾说过: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二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由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企图趁机独霸西太平洋,美国对此不能容忍,决意拆散英日同盟。这样到了1921年,中国北洋政府在美国授意下要求举行和会,1921年11月12日-1922年 2月 6日,美国、英国、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尼德兰 9国,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就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建立起华盛顿体系,与上述凡尔赛体系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而完成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暂时确立。  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以取代英日同盟。1922年 2月 6日,美、英、法、意、日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规定5国的主力舰总吨位比例为(美)5、(英)5、(日)3、(法)1.75、(意)1.75;航空母舰总吨位依次为13.5:13.5:8.1:6.6:6.6。同一天,出席会议的 9国还签署了有关中国问题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确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原则,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一时难以独霸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得美国、日本成为最大受益国,两国本土远离欧洲主战场,没有遭到战争破坏;两国都利用欧洲国家大战之机,从事军火贸易发了战争财,战后都成为大债权国,美国尤甚,不过美国提出的"十四条"建议未能如愿,也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英国虽然成为战胜国,不过,战争使其综合实力下降,英国背上沉重债务,逐渐放弃在太平洋的海上霸权,被迫让于美国、日本,三国之间矛盾加深;曾受德国支持的爱尔兰大部独立,对英国也构成沉重打击。法国取得对德国的胜利,报了普法战争之仇,力主严惩德国的措施,却使德国人产生强烈的复仇情结。意大利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心怀不满。德国损失惨重,帝国变成共和国,但本土未成战场,战犯未受惩处,实力有所保存。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匈牙利变为中欧小国,捷克斯洛伐克得以建国。曾被俄、德、奥三次瓜分,而消失了123年的波兰得以复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建新的王国,成为后来的南斯拉夫。俄罗斯帝国终结,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得以独立。奥斯曼帝国解体,土耳其仅保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地区和亚洲的小亚细亚地区,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并实行政教分离;中东阿拉伯地区分成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等众多地区,作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中国的情况则是没有摆脱列强的实际控制,却也出现难得的发展的十年,特别是南方经济有所繁荣,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基本完成国家统一,同时内战不断。  总体上讲,凡尔赛体系"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法国元帅福熙所说),这一体系随着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到来陷入崩溃,并引发了更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24):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  (一)中国抗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1920-1921年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作为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之后逐渐趋于繁荣,一度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问题是农业没有根本恢复,工业结构不合理,部分领域产能不足,部分领域产能过剩,同时,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资本出现过剩,投机之风盛行,价格体系趋于混乱,终于在1929再次爆发危机,导致可怕的经济大萧条。当时美联储对银行倒闭听之任之,陷入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金融崩溃使得实体经济崩溃,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社会动荡,各国为了自保,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反而加剧危机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英国带头放弃金本位制,法国大乱一筹莫展,日本加紧对外掠夺,德国希特勒上台,意大利等国也转向极右,整个世界开始乱套。  当时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生丝以及其他产品,由于经济危机销路大减,国内经济陷入衰退,日本无政府裁减军队,极其不满的少壮派发动政变,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企图凭借武力掠夺财富,目标首选锁定中国。1931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华民国东北军派系张学良不抵抗(他1991年后多次公开承认是自己下令"不抵抗",与蒋介石无关),退往关内,不到半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傀儡伪满洲国。民众自发组织起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进行抗日,1936年后合并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其军服模仿前苏联红军,直接受前苏联共产国际领导,从此开始了"十四年抗日战争"。当时国际社会无力制止日本,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抗日战争应当由此算起,中国应当坚持这一历史观,而不必相信二战始于德国入侵波兰,就算以欧洲战场为标准,德国的侵略也不是从波兰开始,西方认为二战始于德国入侵波兰,大致是因为随后英国、法国对德国宣战,这是西方自私狭隘的历史观所致,二战确实从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开始,是中国打响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时,国、共两党仍在内战。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国民党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以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共同组成革命军北伐,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执掌国民党,于革命即将成功之际,开始清洗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两党为此发生内战。日本侵略中国之际,蒋介石还在宣称"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军队部分留在江南打游击,大部经由长征到达陕北,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上恢复毛泽东领导权,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主张建立统一阵线抗日,并与国民党方面谈判,此后毛泽东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论持久战》等主张,指导军民开展抗日战争。  退往关内的张学良东北军在陕北进攻共产党军队失利,东北军士兵思乡心切、主张抗日,不想打内战了,张学良后悔当初"不抵抗",遂与主张"一致对外、共同抗日"的共产党走近,蒋介石为督战前往西安,张学良劝蒋抗日不成,遂与杨虎成实行兵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共产党方面调停,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南京后被长期软禁;共产党军队名义上接受中华民国政府统一领导,陕北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江南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共两党达成第二次合作,组成统一战线共同抗日。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此后的抗日战争被称为"八年抗日战争",系"十四年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日本军队占领东北后,于1933年1月1日进攻山海关,1月26日进攻山东,3月4日侵占热河、潮阳后占承德,3月5日占领长城各口,3月16日进攻秦皇岛,5月19日占领密云、21日抵达香河,5月31日《塘沽停战协定》签订。1934年日本外务省发表独占中国的"四·一七"声明,10月提出所谓""对华三原则",11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7月6日《何梅协定》签订。1936年11月日军进攻绥远,并在上海、青岛制造暴行。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亦称芦沟桥事变),蒋介石先后发表《对于芦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告全体将士书》等,表示"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从而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中华民国接战。  7月28日、30日,日本军阀相继占领北平、天津,第二十九军退守保定一线。平津一带的大学纷纷迁移。7月30日北平、天津失陷,8月进犯南口、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邯郸铁路沿线地区,8月13日进攻上海,9月24日保定陷落,9月25-27日共产党八路军取得平型关战役胜利,10月14日归绥陷落,10月16日包头陷落,11月8日太原陷落,11月12日上海陷落,11月围攻晋察冀军区部队被粉碎,12月13日南京陷落后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12月24日济南陷落。1938年4月日军围攻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被粉碎,4月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战役苦战失败,5月19日徐州陷落,6月5日开封陷落,7月25日九江陷落,9月10日起日军扫荡茅山地区,10月21日广州失陷,10月26日武汉失守,11月日军对冀南区进行第一次全面扫荡被粉碎,12月日本发表近卫声明调整中日之原则,日本的闪电式进攻告一段落,随着战线越来越长,日本开始感到吃力。  1938年底日军开始轰炸重庆(蒋介石政府之陪都)。1939年开展华北治安战,2月再次对兰州及西北地区大轰炸并侵占海南岛,3月进攻南昌,5月在武汉西北枣阳地区进行大扫荡,6月占领汕头,7月25日封锁珠江,9月进犯长沙以北地区,9月17日-10月18日进行湘北战役,11月日军攻陷钦州、南宁。1940年4月日军扫荡皖南被新四军粉碎,5月1日-6月14日进行宜(昌)枣(阳)战役,6月8日-7月6日日军扫荡晋西北被八路军粉碎,8月1日日本首相近卫提出在日本领导下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8月20日起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10月4日起日军扫荡皖南被新四军粉碎,11月30日南京汪精卫伪政权与日本签订《日本国与中华民国间关于基本关系的条约》及《日满华共同宣言》。1941年1月进行豫南鄂北会战,3月30日起日伪军在华北开展所谓"治安强化运动",5月7日-27日进行中条山战役,7月7日起日伪军在华北进行"二次治安强化运动", 8月15日起日军十万余人分十三路扫荡晋察冀北岳区受挫,9月27日长沙陷落,10月4日郑州陷落,11月1日起日伪军在华北进行"三次治安强化运动",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接管英、法等国在华租界与权益,对北平、天津、青岛、烟台、上海、九江、汉口、厦门、广州等地实施接管。  1942年1月日军再次占领长沙,5月起日军五万人全面扫荡冀中区,5月14日日军发动浙赣战役,7月1日浙赣线被日军扫通。1943年 1月汪伪政权与日本发表《共同作战联合宣言》,1月10日日军攻占信阳、大别山战役结束,2月日军攻占雷州半岛岛及附近岛屿,8月16日-12月15日晋察冀北岳区军民粉碎日军的"毁灭扫荡"。  1944年4月日军发起河南战役,6月19日占领长沙,8月8日占领衡阳,8月29日开始湘桂战役,9月27日日军进犯福州,11月10日桂林陷落,11月11日柳州失陷,11月24日南宁失陷。 1945年1月17日起日军发动夺取赣南空军基地与粤汉路战役,1月28日曲江陷落、日军打通粤汉线,2月3日日军侵至南雄,3月21日日军发动豫南鄂北战役,4月11日湖北老河口陷落,6月1日起日军进攻粤北赣南,河源、新丰等地陷落,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8日前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苏、中发出乞降照会,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船密苏里号上,向九个同盟国的代表签署投降书,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二战就此结束。  以上系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部分的简要战况。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领导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以巨大的牺牲,粉碎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幻想。"八年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没有投降而是坚持抗战到底,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正面战场主要作战任务,组织开展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22次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约400万,师级以上将军阵亡74人,消灭日军约40万,击毙日本将官126名,歼灭伪军90多万。共产党军队在毛泽东指挥下坚持抗日,主要采取灵活游击战术,发动广大民众,建立起19块抗日根据地,总面积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91万(另有民兵200万),承担了大部分敌后作战任务,组织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共产党军队损失20多万,消灭日伪军30多万,击毙日本将官3名,牵制了大量日伪军。还有一些自发武装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以及海外华人华侨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军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条件艰苦、百折不挠,最终迎来胜利。中国仅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就蒙受极大损失,据统计,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难民超过1亿,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5600多亿美元(按1945年货币折算)。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并且由于日本侵略亚洲其它国家,后期中国不再是单独抗日,而是得到了国际援助,主要来自美国和前苏联。从实际战况看,如果不是美国、前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会那么快结束,还会付出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牺牲,但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中国当时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誓不投降、抗战到底,加之日军兽行不得人心,则日本无论如何吞不下中国,日本最终会被拖垮,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反之,如果都象汪精卫之流直接投降,或象韩复榘那样临阵脱逃,则中国必亡于日本。日本当年在中国攻势迅猛,这是由于军事实力相差很大,德国在欧洲战场起初也是势不可挡,后来消耗太多最终认输,都是同样的道理。  (注:有关数据可能存在争议,原因不多说,来源不同则有差异,但并非个人捏造)(二)欧洲法西斯主义的诞生及初期扩张  意大利在一战中先是与德国、奥匈结成"三国同盟",后来转入协约国阵营,意大利虽作为战胜国,但在战后谈判中所得无几,国人普遍存在不满情绪,墨索里尼(1883-1945年)更是如此。此君早年信仰社会主义和无神论,1900年加入意大利社会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其从极左变为极右,转向战争狂热,1915年退出社会党,191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战斗的法西斯党",发起一场"法西斯主义运动",1922年夺取意大利政权,1925年起确立独裁统治,成为法西斯主义的创始者。法西斯主义是一种高度集权集体主义和狂热民族主义,是否定自由主义的另一个极端,乃是自由资本主义酿成经济危机后的产物,法西斯主义的另一根本特征是对外侵略掠夺。1935-193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后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郎哥政权,为此与当时的国际联盟反目,并宣布退出这一脆弱组织。"元首"墨索里尼鼓吹复兴古罗马帝国荣耀,国内民众对其个人崇拜,意大利一时成为欧洲强国。  一战中战败的德国于1919年成立魏玛共和国,因德国本土未成主战场,工业体系未遭破坏,但战胜国对德国进行制裁,使得德国货币贬值,形势急转直下,割地赔款之耻更形成民族仇恨。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德国濒临破产边缘,极端右翼势力趁机兴起,希特勒(1889-1945年)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称德国陷入困境的根源,是由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魏玛共和国的懦弱,以及握有国家经济命脉的犹太人所害。这一理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支持,1933年该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被任命为政府总理,1934年希特勒继任总统,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成为真正拥有国家实权的"元首"。希特勒重建国内秩序,创造就业岗位,推行社会福利,德意志民族热情高涨,加速生产、扩军备战,希特勒德国迅速变得非常强大。1936年德国举办了史无前例的奥运会,德国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达到极端。  希特勒上台后撕毁凡尔赛和约,退出国际联盟,1935年宣布重整军备,实行征兵制,随后以统一德意志民族的名义,采取各种手段,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入帝国,不久又占领捷克全部地区、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1936年希特勒命令德军开进莱茵兰,结果英法两国未作反应,希特勒下令疾速制造大量性能精良武器,建设机械化部队,准备对外扩张。希特勒德国的行动早已破坏了凡尔赛和约,但此时英、法等国内问题成堆,无睱加以制止。面对希特勒德国的咄咄逼人,英、法两国希望奥地利的盟友墨索里尼进行干预,但意大利因入侵埃塞俄比亚、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批评致其退出国际联盟,希特勒则支持墨索里尼的所作所为,这就使得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结盟,双方于1936年10月签署《柏林协定》,规定在重要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方针,形成所谓"柏林-罗马轴心"。希特勒继续寻找盟友,恰好日本因入侵中国也与国际联盟闹翻并退出,其理念相近、一拍即合,双方于1936年11月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在此情况下,英、法两国只得妥协,英、法、德、意4国于1938年9月29日,在德国慕尼黑签订《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希特勒答应到此为止,英、法、意误以为实现了和平。  其实,希特勒早就预谋夺取英国"霸主"地位,为避免陷入一战时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遂与苏联谈判,当时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攻击苏联,苏联不想分别与日本、德国在东西两线作战,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双方之间建立广泛的外交和贸易关系,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德国提供高科技给苏联。这使得英、法两国极为不满,日本放弃重点进攻苏联(也对德国不满),当时与苏联合作的中国蒋介石政权转而投靠英、美,世界局势大变。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过程中,双方秘密划定了再次瓜分波兰和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势力范围。条约签订后一周,希特勒德国于1939年9月1日,从西边发起"闪电战",攻入毫无准备的波兰,很快德军兵临华沙城下并于9月27日攻克;9月17日苏联从东边攻入波兰,迅速占领苏德秘密协定中划给苏联的波兰东部20万平方公里领土,之后并入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9月28日苏联与德国签署《苏德友好与边界条约》,确认瓜分波兰后"苏德间的最终边界",并达成新的补充秘密协定,调整彼此间的"利益范围",随后,双方着手瓜分北欧。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后,与波兰签有《互助协定》的英国和法国回过神来,不得不分别对德国宣战,10天内,波兰、法国、英国及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泊尔、纽芬兰、汤加、南非、加拿大结成同盟国阵营。英国派出军队登陆法国,但英法联军在四个星期中按兵不动,西线一时出现"静坐战"奇观。  为保障德国海上战略基地和瑞典铁矿沙供应,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对丹麦实施闪击,长驱直入,未受任何抵抗,几个小时后丹麦宣布投降;同时德军进攻挪威,挪威军队及支援挪威的英法联军战败,6月10日挪威宣布投降。1940年5月10-28日,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吞并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5月13日起德军大举攻入法国,英法联军溃败,5月26日-6月4日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因德军失误,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逃往英国。6月7日德军突破法军索姆河防线,法国军民心理崩溃、四处逃散,10日法国政府弃守巴黎,14日德军开进巴黎,随后英军再次撤离,法国宣布投降,6月22日,法国在一战中德国向其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车站,无奈地向德国签署投降书,法国中、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并入德国,南部地区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法军准将戴高乐被迫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面对德国在法国的胜利,意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对法国宣战,进攻法国南部地区,6月24日意、法两国签署停战协定,意大利占领了小部分法国东南部与之接壤的地区,吞并了尼斯和科西嘉岛。在巴尔干地区,早在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就开始入侵阿尔巴尼亚,又于1940年10月28日开始进攻希腊,结果反被希腊进入阿尔巴尼亚。此时德国介入巴尔干战事,1941年4月6日德军对南斯拉夫、希腊发动攻势,4月17日南斯拉夫战败投降,英国支援希腊无法取胜,德军在4月27日占领雅典,6月1日夺取克里特岛,希腊沦陷。至此,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尼德兰、自由法国、希腊、南斯拉夫的抵抗力量加入同盟国阵营。而在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接受日本加入轴心国,签署《三国公约》,正式形成了罗马-柏林-东京轴心国阵营,随后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埃西亚加入该阵营,芬兰、西班牙、傀儡法国、泰国等则是其合作国。除了在欧洲、亚洲,两大阵营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战斗持续进行。  二战初期苏联除了与德国瓜分波兰,又于1939年11月30日入侵芬兰,芬兰进行抵抗并重创苏军,但最终不敌,被迫于1940年3月15日签订条约,将芬兰10%的领土割让给苏联;苏联除了与德国勾结,后来又与日本勾结,双方于1941年4月13日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承认日本在中国满洲的利益,日本承认苏联在中国外蒙的利益,对此中华民国政府声明无效。在欧洲,除了英国凭借英吉利海峡,阻止德军登陆英国,而坚持与德国进行空战、海战以外,剩下苏联成为轴心国阵营的进攻目标,苏军在入侵芬兰的战斗中表现不佳,希特勒嗤之以鼻,遂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于1941年6月22日开始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在亚洲,日本于1941年向东南亚发展,以夺取那里的战略资源,其预想在东南亚有利益的美国不会置之不理,便于1941年12月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之战,美国突然遭受沉重打击,一怒之下对日宣战。苏联和美国加入针对轴心国阵营的战争,世界局势再次大变。(三)盟国的胜利及法西斯的失败  德、意、日三国最初走到一起,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尔后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因苏联支持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日本颇为不满。因此,两国虽然结成轴心,军事协同性却不强。日本原计划趁中国内战之机速胜,不料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战事一拖再拖,战线越来越长,战争资源消耗很大,自然考虑南下掠夺,加之在"诺门坎事件"中吃了亏,便同意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这样一来,日本南下无后顾之忧,德国闪击数国后可以进攻苏联,战争狂人们各自为战,德国进攻苏联,日本不帮德国,日本侵犯美国,德国不助日本,而德国、日本都以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结果恰恰相反。  德国集中兵力突然对苏联发动闪电战,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认为德国会进攻苏联,因为德国与英国的战争没有决出胜负,结果德国北、中、南三个集团群潮水般杀来,苏联措手不及,被德国打得溃不成军,开战后18天之内,苏联损失2000列火车的军火,3000门大炮,2000架飞机,1500辆坦克,以及30万苏军被俘。到1940年7月15日,中路德军已占领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以及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距莫斯科仅380公里,此时中路德军调兵到南路进攻乌克兰,围歼苏军66万人并占领基辅,同时北路军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并联合芬兰军队封锁列宁格勒,却围而不攻长达900天。德军如此部署,错过了中路进攻莫斯科、一举击溃苏联的最佳机会,直到9月底德军才围攻莫斯科,苏联缓过神来誓死保卫莫斯科,1941年11月开始反攻德军,严寒帮了苏军大忙,到了1942年4月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  随后德军重点进攻南线产油区,苏军节节败退,德军渡过顿河进占罗斯托夫,此时德军次分兵,第六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四装甲军团进攻高加索油田。结果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之后,斯大林下死命令保卫以他命名的斯大林格勒,苏军在严令下拼死抵抗,硬是粉碎了德军的一次次进攻,是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将德军合围,到了1943年2月将德国第六集团军全歼。此战中双方约200万人的尸体埋于瓦砾,普通士兵投入战役后的平均寿命以分钟计算,可见战事之惨烈。  1943年1月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也被突破,城中半数人员死亡。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苏军开始局部反攻,至4月初收复了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区。1943年7月苏德双方进行库尔斯克会战,在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普罗霍罗夫卡,爆发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坦克对决战,德军在战术上略胜苏军,但此役将德军的进攻能量耗尽,8月23日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胜利告终,德军丧失约50万士兵,1500多辆坦克,3000多门火炮,3700多架飞机,此后基本丧失进攻能力。从此,苏军取得战略主动权,德军转入全面防御。8月起苏军在大卢基到黑海之间,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进攻,到11月为止收复近一半失地。德国两次分兵造成重大失误,列宁、斯大林格勒战略价值不大,希特勒因恶其名而纠缠,最终吃了苦果。  在北非战场,意大利、德国起初占有优势,与当地非洲人、英国及后来加入的美国,几经拉锯争夺,后期因德意集中兵力于苏联战场,其北非战场兵力得不到及时补充和增援,而逐渐走向失败,到了1943年5月13日,德意军在突尼斯投降。在地中海战场,德意海军与英美为首的同盟国之间,围绕地中海交通线展开争夺战,结束于1943年9月10日意大利海军舰队在马耳他岛向英国投降。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7月25日墨索里尼在国内被捕,其法西斯政府垮台,意大利新政府与美英展开秘密谈判,9月3日意大利与盟国签订停战协定。9月12日德军营救出被软禁的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社会共和国",9月17日墨索里尼任政府总理,与南部已被盟军占领的意大利王国分庭抗礼,1945年盟军消灭"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是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处死,一个曾经的强人如此下场。  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德国基本上孤立作战,由于未能战胜苏联却被反攻,又回到了一战中两线作战的困境。在西线,盟军与德军展开激烈的空战、海战,德军渐处下风。在东线,1943年8-11月苏军肃清了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收复了基辅和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苏军拥有635万人,在兵员和重要武器装备方面反超德军,苏军开始战略反攻,连续发动了10次重大进攻性作战,收复苏联全部领土,并推进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作战,到年底共消灭德军约200万人。1944年6月6日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获得成功,随后盟军突破德军防线,8月25日解放巴黎,次日戴高乐组建法国临时政府,9月11日收复法国全境;10-11月战线推向德国本土,希特勒命令发起阿登战役反攻,给美军、英军造成重大损失。苏军为减轻西线压力,1945年1月起对德军发动攻势,希特勒被迫东援对付苏军,英美盟军趁机推进,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击战失败。此后德军士气低落,而东、西对进的苏、美军队会师于易北河。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9日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9日美、英对日本宣战,随后20多个国家对日本宣战,现大洋战争全面爆发。英、美太平洋海军重创,日本先后占领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缅甸等地。但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战败,损失四艘主力航空母舰,是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1942年8月,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再次失败,从此无法恢复元气。1943年4月起美国太平洋舰队展开"复仇行动",1944年1-8月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1944年6月15日起美国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1944年10月23至25日,日军莱特湾海战役中惨败。1945年3月马尼拉光复,5月中、英、美三国联军反攻缅甸获胜,6月日本丢失冲绳岛,7月16日美国成功试炸原子弹,8月6日、9日,美军在广岛、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放弃苏日中立条约,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二战到此结束。  二战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约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5%,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浩劫,充斥着禽兽不如的暴行,以及国家间的丑恶交易,但二战教育了全人类,战后至今再也没有出现世界大战。(四)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及演化情况二战中,反德意日法西斯的同盟国阵营为协同立场,确定战略行动,先后组织召开了数次会议,发表会议宣言,签署有关协定,最终形成一个解决战争和战后问题的体系,因其中雅尔塔会议的影响力,通称雅尔塔体系。  ①华盛顿会议及《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尼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南斯拉夫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会议上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是盟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抗击法西斯侵略,盟国之间进行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号召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入盟国。  ②卡萨布兰卡会议及"无条件投降"原则。1943年1月14-2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率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成员,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举行会议,法国戴高乐将军和吉罗将军应邀与会。确定的主要内容是:在完全控制北非后进攻西西里岛,以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加强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和反潜作战;在日本控制区四周发动进攻,当年11月由中、美、英联军在缅北发起攻势,重新打通滇缅路;力争关于土耳其参加盟国对德作战;英国对中东和巴尔干的军事和政治负完全责任,美国对远东的军事和政治负完全责任;讨论交换原子弹研制工作情报等问题。罗斯福宣称同盟国将把反对德意日的战争进行到三国无条件投降为止,是为"无条件投降"原则。会上,英国主张由其主导扩大地中海战役,美国意欲打入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双方为此产生矛盾,但为对付共同敌人进行了妥协。  ③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英国、中国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经苏联首脑斯大林同意后,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成为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登上世界大国舞台,美国考虑到中国牵制日本70%兵力的重要性,遂联合中国,排挤英国关于扩大地中海战役的主张,使原本最次要的中国战场问题变为首要议题,英国无奈只得妥协。  ④德黑兰会议及《德黑兰宣言》。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首次三国会议,讨论盟国战略和战后世界和平问题,签署秘密作战计划,即《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向西线调动。12月1日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指出苏美英三国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商得完全一致,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会议还通过《关于伊朗的宣言》,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此外,会议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本次会议上,苏美联合否决了英国的扩大地中海作战计划,标志着世界局势开始由苏美主导,英国再次无奈妥协。  ⑤雅尔塔会议及《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第二次三国会议,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签订《雅尔塔议定书》和秘密的《雅尔塔协定》,并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三方一致同意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对德国实行分割政策,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后来分区占领发展成为东西两个德国,并且以东西德的分界为界限,东德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西德划入美国势力范围;关于向德国索赔问题,建立一个赔偿理事会,英美同意苏联提出的"战争赔偿总额为29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的建议。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关于波兰问题,三方同意重组当时的波兰政府, 波兰东部边界将按照寇松线,波兰将在西部从德国得到领土补偿。苏联和南斯拉夫公民将被送回自己的国家,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成立的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取代已经失败的国际联盟,斯大林承诺苏联将加入联合国,而且同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苏中英法)均将享有否决权。斯大林同意在击败德国以后90天内,加入对日本作战,战胜日本后,苏联将得到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以及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作为报酬;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苏联海军基地的租借权;维持外蒙古的现状。雅尔塔会议为战后世界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战略格局奠定了基础,英国、法国沦为二等国家,中国地位开始崛起,人们惯常称这种格局为雅尔塔格局或雅尔塔体系。  ⑥波茨坦会议及《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7日-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会议后期为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西市的波茨坦,举行二战期间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讨论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签署了《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确定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规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摧毁一切军事工业和纳粹组织,惩办战犯,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上分散化。关于波兰西部疆界问题,规定德国原来的东部领土,以及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及原但泽自由区,均由波兰政府管辖。英美还同意将哥尼斯堡及附近地区割让给苏联。会议决定尽快组织国际法庭,对战犯进行审判。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赔款等问题,苏联重申按时参加对日作战,会议期间于7月26日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报》(后来苏联也签字),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此次会议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确立了战后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美国、苏联两强对峙的战后国际格局,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形成所谓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强进行冷战、争霸,产生北太平洋公约和华沙公约两大军事集团,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只剩下美国一个所谓的"超级大国",这种状况持续至今。围绕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世界主要大国存在分歧,美国主张由其独霸世界、领导全球,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建立多极格局、和平共处。  二战后的世界也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中国在短暂而激烈的内战之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在人民支持下战胜,建立了新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公认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退往台湾,后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综合实力上升很快,尤其是经济方面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欧洲进行反思,法国、德国等实现和解,最终建立起欧共体、欧盟,发行了统一货币欧元;德国则再度实现统一,仍是科技经济大国。日本在国际政治、军事方面受限,同时,凭借教育科技实力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自1960年代以来确立了经济大国地位。苏联曾经与美国分庭抗礼,解体后俄罗斯继承其联合国地位,仍具有较强军事实力,经济方面一落千丈之后,近年来力图再次崛起。原来的广大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殖民统治成为历史。  二战后的大国间较量,集中于科技、经济为主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断演化,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如今经济列强当属美、欧、日,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则列为新兴"金砖四国"。对于中国来讲,所谓崛起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着先进的工业国主动进行战略转型,这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巨大变革,在全部中国文明史上,堪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谓复兴是在工业化时代,取得象在农本时代那样领先全球的地位,工业化后起的中国需要追赶,更需要超越。中国的目标是远大的,而且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绝非虚言。关于简史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历史观的问题因人而异,描述中体现了个人的历史观。对于历史的描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定人类史上有过封建社会,俺认为不存在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纯属虚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犯下过不可饶恕的罪行,很多日本人说那不是侵略只是进入,南京大屠杀也不存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人类文明史
人类文明史-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人类文明史
人类文明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