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33

中国史学会  中国史学会  中国历史学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50年在北京成立。其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提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以促进历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成立以来,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并编印与本会任务有关的出版物。  中国史学会首任会长为郭沫若,吴玉章、范文澜为副会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恢复活动,同年10月召开中国史学界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邓广铭、白寿彝、刘大年、郑天挺、周谷城组成的主席团,梁寒冰任秘书长。1983年4月举行中国史学界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刘大年、吴于廑、林甘泉、胡绳、戴逸组成的主席团,李侃任秘书长。1988年7月举行中国史学界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戴逸为会长,丁伟志、李侃、张岂之、张椿年、金冲及、齐世荣为副会长,王庆成任秘书长。  50~60年代,中国史学会组织一批历史学家编辑出版了一部由十二个专题组成的、大型多卷本《中国近代史资料丛书》,对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培养科研、教学人才起了重要的作用。1981年,与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合作,举办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1983年举行学术年会,讨论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历史遗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1984年举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60周年学术讨论会”。1984年与中国出版者协会联合举办评选爱国主义优秀通俗历史读物活动。1978年12月以来,全国出版了有关爱国主义通俗历史读物近两千种。这次获奖的二十八种,是专家们在五十三家出版社推荐的两百三十三种中,认真评选出来的。1985年与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合作,举办林则徐诞辰2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86年与浙江省政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纪念章太炎逝世50周年学术讨论会。1987年与北京市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50周年学术讨论会。  在国际交往方面,1980年8月中国史学会以非正式会员应邀派出代表团出席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15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1982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接纳中国史学会为该会会员。1984年7月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法国著名学者埃莱娜·阿维勒教授应中国史学会邀请访华,同中国史学界进行学术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1985年8月派出代表团出席在联邦德国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提交了专门为这次大会撰写出版的论文集。1987年7月派代表团出席了在日本举行的“卢沟桥事变50周年日中学术讨论会”。  中国史学会的出版物有:《中国历史学年鉴》,自1980年起每年出版一册、九十万字左右,主要栏目有史学研究,新书选介,史学界动态,考古文物新发现,研究、教学机构简介,已故历史学家介绍,中外学术交流简讯等。内容较丰富,信息量较大,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较高评价。《史学情报》(季刊)每期十四万字,是《中国历史学年鉴》的辅助性刊物。主要栏目有文摘、学术动态、国内外书讯等;1982年创刊,共出版二十八期,1988年停刊。  (王玉璞)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段落。  古代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史,包括先秦、秦汉至唐初、中唐至乾嘉三个时期。  先秦时期在中国原始社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口耳相授,传颂着一些故事,可以说是历史的源泉。商代或商代以前,已经有了文字,可用以记录。商代出现了史官。“史”字原为手执简册之形,但史官起初并不是专司记事,而首先是负责主持祭祀,占卜吉凶,沟通神与王的意志。同时讲说故事,记录时事,编次和保管文献简册。再进而分工,有记言之史与记事之史之别。今天保存在《尚书》中的,即商周时代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按年月日顺序记录的编年体史书。它原是鲁国的国史,全书一万八千余字,出自鲁国史官之手,经过孔子的整理。以后相继出现了一些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史事的典籍,体裁不同,各有特色。如编年体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略具国别断代史性质的《国语》、《战国策》;最早的谱牒之书《世本》;以地理为主兼有神话传说的《山海经》以及发抒哲学思想、政见和史观的诸子百家之书。其中《左传》叙事详备,文笔生动,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学名著,也是先秦史学中最高的成就。战国时期诸子争鸣,往往运用历史知识,针对现实,发表政见。如,孟子“言必称尧、舜”,提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等观点。商鞅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变法造舆论。邹衍讲历史,驰骋想象,大大扩展时空概念,并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以投合君主专制的需要。李斯以秦史论秦政,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及是今非古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秦汉至唐初时期秦汉时期出现了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两部史学巨著。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宗旨,开创了综合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于一书的纪传体通史体例。《史记》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记事起于传说时期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刘彻,跨朝越代首尾三千余年。班固编写了《汉书》一百卷,八十万字,“文赡而事详”,仅记述西汉一代史事,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例。《史》、《汉》两部著作各有所长,思想上倾向不同,文风上各有特色,在中国史学史上都有突出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继《史》、《汉》之后,汉唐之际产生了不少纪传体史书,其中有《三国志》、《后汉书》等名著。唐初百年内有八史问世(官修的正史有:《晋书》、《梁书》、《陈书》、《周书》、《北齐书》和《隋书》;私人修成的有《南史》、《北史》)。从此纪传体史书代代续修,其体例也大致定型。编年体和其他体裁史书也有发展。荀悦撰《汉纪》,以编年体叙述西汉历史,《后汉纪》等编年史继踵产生。还有传记体的国别史《十六国春秋》,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以及《佛国记》、《高僧传》、《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等与历史有关的各种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汉代至隋代的史书达数百部,反映了史学发展的盛况。  这时文献整理工作已经展开。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书,著有《别录》、《七略》,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大贡献。唐初也重视文献整理工作,所修《隋书·经籍志》在历史文献学上有很大作用。  秦汉至唐初的史学,与先秦的史学相比,有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史学由附属地位而逐渐独立。东汉之前,史籍比较少,《别录》与《七略》的分类中均无史部。《汉书·艺文志》将史书著录于《六艺略》“春秋家”,以史附从于经。自东汉之后,史籍大量涌现,史书种类增多,史学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朝廷设立史官和史馆,目录中也列出了史部,这些都标明史学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个时期的历史著述,有官修,有私修,有奉诏私修等几种情况,而趋势则是官修日占上风。  随着士族地主势力的兴起和门阀制度的盛行,史学上的士族烙印突出,最显著的是谱牒著作与谱学大为发展,有家谱、宗谱、族谱和姓氏谱等。东晋南朝精于谱学者,以贾、王两氏为巨擘。同时家传和正史纪传中也反映出当时崇尚门第的世风习俗。  各少数族在史学中也占有地位。除正史中有记载各族史的专传外,还出现了记述各族史的专书,同时民族问题也在史学中有所反映。  关于史学的评论,司马迁曾说《春秋》是“礼义之大宗”,“采善贬恶”,指出史书的教育作用和政治意义。同时,他表明自己志在“继《春秋》”而写史,以“成一家之言”,表现了他以史学为己任的自觉性。班彪的《前史略论》是评论史学的专篇,谈到古来的史官和史籍,着重评论了司马迁与《史记》,既肯定其有“良史之才”,又指责其“大敝伤道”,表明了马、班史学思想之分歧。班彪这个思想,为其子班固所继承。  两汉以后,史学评论渐多,梁代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是史评专文,探讨了古代史官的建置与职守,叙述了史书的源流、派别及其得失,议论了撰史的功用、目的与态度。《隋书·经籍志》史部分十三类,各类之序叙述各类史书的源流,并加以评论。史部十三类的序加在一起,就是较全面的史学总结。  唐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所著《史通》,对古代史学作了系统性的评论,在史书编撰、书事曲直、史家修养以及史馆监修等方面都提出很重要的看法。他主张直书,反对曲笔;主张一家独断,反对官府垄断;主张实事求是,反对附会臆说。这些都是进步的思想。  中唐至乾嘉时期 封建王朝设置史馆,并形成修史制度。首先是纂修实录,即以编年体记录每一帝王在位时的大事。唐代和宋代的实录已散佚,明清两代实录基本上保存完整。实录虽不完全真实,但保存了丰富的比较原始的史料。史馆还修“国史”即当代史,但历代国史随着王朝的更替,多已湮没无闻。其次,历代史馆都纂修前代的历史,如《旧唐书》、《旧五代史》等等。直到清代修《明史》,完成了一套纪传体的后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其中除《史记》外,皆是以朝代为断限的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的形成经过了二千年,前后变化很大,水平不一,但这套史书,仍是今天研究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主要依据。  与正史相对应的史书是野史、杂史和别史。野史、杂史、别史的共同特点是成于私人之手而非官修,故又称“私史”。三者又有所不同。野史体例不一,或编年,或纪传,或杂记一代史事,其内容多奇闻异事、闾巷风俗、统治者的秘事,故往往被封建王朝视为禁书;杂史体例一般是只记一事始末、一时见闻或一家私记;别史内容往往限于杂记历代或一代史事。野史、杂史、别史虽有史实不确之弊,但往往亦可补正史之阙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自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以后,有些史学家从不同角度着眼,不同程度地继承了这个思想,考察与研究历史的各种变化,编成分门别类、综观全局的史书。中唐以后,开始出现了这种旨在“通变”、“致用”的通史: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它们是这个时期通史和史学的代表作。  杜佑著《通典》,旨在“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强调人事应当适应时势,“随时立制,遇弊则变”。  《通典》中华书局校点本  《通典》内封  《文献通考》目录  全书两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自上古叙到唐中叶,是中国第一部典制通史。  郑樵所撰《通志》二百卷,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二十略占全书四分之一,是全书的精华。郑樵主张“会通”,即“会”各种学术文化,“通”古今之变。他提倡“实学”,强调“核实”,反对任情褒贬,指斥五行相应说。  马端临所撰的《文献通考》,是继《通典》之后又一部典制通史。全书三百四十八卷,分为二十四考,自上古叙至宋嘉定末,分类较细,内容丰富。但马端临旨在通古今的典制,而不涉时政。因以汇集考核典制为特点,故以后凡与此同类之书均称通考。  上述“三通”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后来有“续三通”、“清三通”等,合称为“九通”。加上清人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称为“十通”。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西汉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自战国初年叙至五代末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邀请刘恕、刘攽、范祖禹等参加编写,分工明确。他们先作目录,继成长编,又就史料互相歧异的问题作了考异,最后修撰定稿。全书体例严谨,取材审慎,内容翔实,文字简洁。司马光在序中称该书“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重点在有关国计民生的政治史。他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常借历史宣扬封建礼教,强调尊君法祖。  《通鉴》在史学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问世之后,不仅有注释,如胡三省的《通鉴音注》;有补正,如严衍的《资治通鉴补》;还有续作、改编、仿制等相继出现。袁枢根据《通鉴》,编成《通鉴纪事本末》,既是《通鉴》的一个支流,又首创了将史事分别立目,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的纪事本末体。朱熹亦编成《通鉴纲目》,首创了纲以大字提要,目以小字叙事的纲目体。  中唐以来,出现了不少专史,包括典章史(如会要)、学术史(如学案)、传记、族谱等等。虽然唐之前已产生一些专史,但只是在中唐之后才有所发展。  中唐后出现不少地理著作,其中包括丰富的历史内容。记载全国风土人情的全国性地志,有《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以及元、明、清三朝的一统志等(见《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著名地理著作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等。这时期的地方志现在尚存者有七八千种。清代纂修方志之风特盛,其成果几乎占了现存方志总数之半。  唐代以来,契丹、女真、蒙古等族曾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辽、金、元等王朝,关于他们的历史有《辽史》、《金史》、《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朝秘史》、《元史》等著作。  明代前期中期,撰史、考史和论史几方面的成就,都不及唐宋。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激化,动乱频仍,史学出现生气。李贽主张经史相为表里,以史经世,反对脱离现实而空言义理,对史学上有一定贡献。以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确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治史方针,要从历史研究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前途,总结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  《十七史商榷》目录  《廿二史劄记校证》封面  顾炎武的文集中有一些出色的史论与政治结合的文章。他针对明代空言心性而讲究考据,但考据只是作为手段。其代表作《日知录》,考古而证今,目的仍在经世致用。  黄宗羲除《明儒学案》等学术史专著外,还著有史论专著《明夷待访录》。这部书尖锐地批判封建政体的腐败,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缺点,主张对君权严加限制。王夫之提出了“理势合一”和“趋时更新”的进步历史观,又强调以史为鉴,以“求治之资”。他的代表作《读通鉴论》和《宋论》,往往以辩证的思想评论历史,史论中寓有政论。  明清之际史学著作,值得注意的还有茅元仪的《武备志》、谈迁的《国榷》、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唐甄的《潜书》等。  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专制、笼络知识分子,大量地编书和修史,以示“稽古右文”,为其统治服务。不少学者钻进考据圈子里去。乾嘉时期,历史撰述与评论、历史文献学等方面,都有成绩。但当时史学家往往博古而不通今,言事而不论理,考史之功虽勤,多不能自成一家之言。乾嘉考史著作,可以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为代表,而三书各有特点。《考异》是清代历史考据的最高水平,《札记》在史料基础上发挥议论,《商榷》体裁则兼有二者,但精审不及钱赵二家。  中唐以来,有关史学的议论不断出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万斯同等评论史官修史之利弊,宋人议论史学中义理与史实孰重,明末学者评论明代史学与学风。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要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与《文史通义》。清朝官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在史部评论古代各种史书体例和得失,提倡历史考证,抬高本朝官修史书,鼓吹“归正斥邪”。意图在于以官史压私史,以官方评论左右舆论,诱导学者好古而不问今,以加强其思想文化专制。史学理论家章学诚所著《文史通义》,对古代史学作了尖锐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史学见解。他既反对“务考索”,又反对“腾空言”,并讥刺官史之弊端。他在史学理论上,提出了“史学所以经世”,史贵于“义”,史文“质以传真”,志为史体等看法,推崇独断与家学,强调“史德”,在史学理论方面作出了中国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建树。  近代史学史 中国近代史学史,包括鸦片战争至1949年之间,又可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近代前期面对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的民族危机,近代学者及史学家运用今文经学的变易思想和历史进化观点等思想武器,讲究“经世致用”,注意研究近代史和外国史,兴起了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龚自珍批判“衰世”,主张改革,强调学以致用,实开一代新的学风。魏源重在研究当代史,编写了《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等著作,总结中外历史经验,寻求反抗侵略、变法图强的办法。有些学者深感民族危机,注意研究边疆史地,以及元史和蒙古史。  这时西方史学著作也传来中国。王韬、黄遵宪、康有为、唐才常等介绍和利用西方史学,否定封建顽固派“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反动史观,大力宣传救亡图强和变法维新。在戊戌变法的高潮时期,康有为是运动的领导者,宣传历史必变的思想尤为用力。他的理论根据是其历史进化观,即《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论语注》等书中所阐述的“公羊三世说”。但他主张渐变,反对突变和革命,本质上是反对革命的庸俗进化论。  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大量引述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宣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理论。陈天华和章炳麟(即章太炎)等人,往往引用历史证明革命是历史之必然,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准备起了作用。孙中山在其革命实践中,常常引证和论述一些历史事实,以宣传革命学说。  这时的史学思潮,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要求,对于当时的反帝反封建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史学本身的发展。旧史学已日益受到冲击和批判,资产阶级的新史学活跃起来。  旧史学指编撰史书的思想、内容和形式仍属陈旧格调,基本上是封建性的史学。如仍然编纂清朝实录,甚至入民国后在编修《清史稿》时,借歌颂“大清”,诋毁革命。这种史学,在“五四”以后未完全绝迹。  新史学主要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的具有爱国主义史学思想,批判“君史”,提倡“民史”的资产阶级史学。严复、黄遵宪、梁启超等都对封建主义的旧史学进行了批判。梁启超还提出了“史界革命”的口号。以后章太炎、夏曾佑等也对提创新史学起了作用。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与《新史学》两文,指出封建的旧史学有“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二病”(铺叙而不能别裁;因袭而不能创作);批判旧史学的封建性与保守性;同时提出新史学的任务,在于“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史书应当“为国民而作”。章太炎对旧学有很深的造诣,最早倡言编写新的中国通史,并拟出了通史体例。他在《致梁启超书》中提到写通史的主旨,是“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为主”,“以鼓舞民气,启导方来为主”,惜未能完成新编中国通史的工作。夏曾佑用章节体和浅显的文字撰写了《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称《中国古代史》),是中国第一部新式的历史教科书。其史观主要是历史进化论,以及文化史观和英雄史观。20世纪初的方兴未艾的新史学,虽然各家著作中有不同的思想倾向,有高低优劣之分,但比之封建性的旧史学,都在不同程度上显出了进步性和优越性。近代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史学中存在着两种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包括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两种史观的斗争,促使中国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逐步走向科学化。五四运动以后,唯物史观伴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在中国传播开来。李大利在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程,发表了不少史学论文,出版了重要的史学论著《史学要论》。在其论著中,李大钊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唯物史观对于史学与人生观的重要意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最初的奠基人。此外,蔡和森亦写成中国第一部用唯物史观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发展史《社会进化史》。这个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也介绍进来,如何炳松讲授和翻译了鲁宾逊的《新史学》。梁启超晚年致力于史学,讲授并出版了《中国历史研究法》,论述了中国政治史和清代学术史。梁启超的学风失于浅尝多变,晚年关于史学的议论,甚至有倒退到以前所抨击的封建史学“四弊”的倾向。胡适把实用主义的哲学观点用于历史学,反对马克思主义及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孩子,任你怎样擦抹和装饰”。在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严峻形势下,发生了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论战,其实质是,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论战才告休止。在抗战时期及战后,很多进步的学者,如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胡绳等,运用唯物史观,对种种唯心史观如“民主史观”及“意志哲学”等,进行了严正的批判。他们写出了一些历史科学专著,也注意到历史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如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时,毛泽东发表了很多关于史学工作和中国历史的言论。他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他还提出了研究历史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强调对待历史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五四”以后,中国史学在资料搜集、整理、刊布与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绩。自20世纪初以来,陆续发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史料,经过整理,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史料包括:①考古学方面发现了“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②自发现甲骨文以来,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等作了深入研究,商代历史以从来所未知晓的崭新面貌出现;③汉晋竹木简的发现,为当时边疆的开发、军事的设施、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史料;④敦煌宝藏的发现——几万卷写本和大量壁画、雕塑等,为中古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提供了丰富多采的历史资料。此外还有明清档案的整理,太平天国史料的发现,等等。这些都是近代史学中意义重大、成绩卓著的工作。  五四运动以后,历史研究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昔日以帝王将相和某些名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时开始扩大到研究社会各方面,撰写的史书有通史、断代史以及各种专史和专题论著。论著的形式也不同以往,主要是章节体的著述和专篇的论文。同时出现不少专门性的历史刊物,如《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各大学的学报等。这些成绩,很多都为以后史学工作者所继承和利用。在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研究方面,傅斯年和蒋廷黻起了倡导和推动作用。  这个时期有一些以考据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学者,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顾颉刚等,他们对史学某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王国维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精湛造诣。他治史的特点,是把新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提出了“二重证据法”。他十分重视和大力整理新发现的材料,并以甲骨文、金文、汉晋简牍、敦煌遗书等印证和解释古史,使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发挥了作用,为古史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先秦史与甲骨文字的阐释方面,贡献尤为突出。但他的“二重证据法”限于“以事实决事实”的实证法,不作理论阐释。他的学术论著主要结集为《观堂集林》。  陈寅恪学识渊博,思想敏锐,通晓多种东西方文字,治学严谨,很有史识。他重视民族与文化史的研究,治史强调通识,把握民族与文化史的发展变化,每用相反相成的思想说明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他注意史料真中有伪、伪中存真的特点和诗文的史料价值,善于以史注诗文和以诗文证史,著有《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除隋唐史方面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外,在魏晋南北朝史、中国佛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领域,都有不少精辟论述,起了开创的作用。  陈垣在中国宗教史和历史文献学方面有很大贡献,著作很多。有关于古代几种外国宗教传入中国的研究《古教四考》,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元西域人华化考》等。这些著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宗教史的空白。关于佛教史和道教史,他也留下了极为有用、裨益后人的著作。在历史文献学方面,有目录学、年代学、史讳学、校勘学等方面的专著。《通鉴胡注表微》则是以考史形式寄托爱国热情。他治史重史源,讲类例即分类列举之法,优点是条理清晰,缺点在平列事例,不利于历史地分析问题。  顾颉刚最先以“疑古”著称,所编著的《古史辨》是以此观点考辨古史的集体著作。他以疑古为手段而以考信为目的,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对一些古史的荒谬传说起了廓清作用。他对历史地理也有研究倡导之功,创办了《禹贡》半月刊,同时也重视少数民族史和中外交通史的研究。  不少学者重新审视中国历史,在通史、断代史、专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邓之诚撰写的《中华二千年史》,以王朝为序,叙述各朝政治经济文化因革递嬗之迹,是一部具有通识的力著。周谷城的《中国通史》、岑仲勉的《隋唐史》、郑天挺的《清史探微》、孙毓棠的《中国古代经济史论丛》,皆各具特色,不同程度地填补了中国历史研究的空白。  由于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涌现出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始在史学界产生影响。郭沫若自1928年旅居日本后,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献,在史学上不断地辛勤著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方面,写出了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后又写了《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等论著。在文献学方面,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甲骨文和金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利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中国古代史,取得显著成就。  在30、40年代,还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在通史、社会史、思想史、近代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通史方面,吕振羽著有《简明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了《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著有《中国史纲》。范书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地研究和叙述中国古代史的名作,在历史思想和编撰方法上很有特色,夹叙夹议,文字简洁,深受读者欢迎。在社会史方面,吕振羽写了《中国社会史诸问题》等著作,邓初民写了《社会史简明教程》(后改称《社会进化史纲》)和《中国社会史教程》,侯外庐写了《中国古代社会史》(后改称《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何干之写了《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等等。在思想史方面,吕振羽首先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侯外庐建树最多,著有《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等;郭沫若、杜国庠等也有关于思想史的著作。在近代史方面,有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上册,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等著作问世。范书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过程,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指出中国人民与统治阶级走着不同的道路,热情地歌颂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胡书是马克思主义的近代史专著中的代表作,阐述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与中国反动势力对待帝国主义的不同态度。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占有材料,总结中国历史;二是为革命而从事历史研究和著述,也就是贯彻了史学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史学工作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不断开拓进取,虽然先后经历了形而上学的极“左”思潮、教条主义、狭隘地“为政治服务”以及影射史学等的干扰,中国历史学仍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史学论著、发掘和鉴定史料、考古、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是旧中国史学界所做不到的。  参考书目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1985。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施丁:《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1987。  (施丁)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季刊。1979年2月由林甘泉主持创刊。该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问题,坚持历史学的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提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和支持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及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讨论,以促进历史学的繁荣和发展。该刊内容包括:史学理论的探讨,重要史实的考辨,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论著评介等。创刊以来,以其严谨的风格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编辑人员有:李祖德、彭卫、杜婉言、许敏、席康元。  (曲鸣丽) 《中国通史简编》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1940~1942年在陕西延安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期间,组织撰写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  《中国历史简编》初出上、中两册,上册叙述上古到五代的历史,中册叙述宋、辽至清代中叶的历史。其取材与观点,都不同于一切旧史书,不同之处有以下五点:①肯定历史的主人是劳动人民,否定旧史书以帝王将相为主人的观点。②按照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划分中国历史的段落。③分封建社会为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从西周起到秦统一为初级封建社会;自秦到南北朝为封建社会第二阶段;隋唐到鸦片战争为封建社会第三阶段。④重点写统治阶级压迫农民、农民被迫起义以及民族英雄与人民群众英勇抵抗外族入侵,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压迫,反对侵略,敢于斗争的传统。⑤注意反映古代科学技术发明及有关农业、手工业生产等史实。该书自1951年起开始增订重写,先后完成第一至三编,篇幅扩大四倍。第一编一册,自远古到秦统一;第二编一册,自秦到南北朝;第三编分一、二两册,包括隋、唐、五代。宋以后部分因范文澜病逝,未能亲自完成。  《中国通史简编》上、中册分别初版于1941、1942年,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出版;1948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修订本,取消上、中册名称;195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二册。该书在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自1941年问世后,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严禁,但深受读者欢迎。几经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成为中国近五十年来一部主要的历史读物。(参见彩图插页第144页)  (曾业英)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清末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的分支机构。1911年7月31日(宣统三年闰六月初六)在上海成立。总务会议长为谭人凤。职员有谭人凤、陈其美、宋教仁、潘祖彝、杨谱生五人。谭人凤等一部分同盟会会员认为同盟会本部只注意南方各省的武装起义,而对长江流域各省的革命活动重视不够。1910年夏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十一省区同盟会分会会长会议上,他们就主张积极推进长江流域的工作,并酝酿成立中部总会。次年,四月二十七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一些领导人意气消沉,谭人凤等遂在上海正式成立中部总会,并在南京等地设立分会。其《宣言》和《章程》中规定:“本会以推覆清政府,建设民主的立宪政体为主义。”“定名同盟会中部总会者,奉东京本部为主体,认南部分会为友,而以中部别之,名义上自可无冲突也。”他们曾派吕志伊到香港,敦促黄兴北上主持湖北起义的工作,还曾派人到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省联络。中部总会的成立事先没有取得本部的同意,但它仍是依据同盟会的奋斗目标,并在其组织内从事活动。它的成立对武昌起义和江、浙、皖等省的响应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本部自日本迁回国内,中部总会的活动自行结束。  (金冲及)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四大官僚资本银行之一。前身是1904年清政府创办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银行营业困难,于次年2月由上海大清银行改组成立中国银行,委派孙多森为总裁。1913年4月,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国银行则例》,定名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  中国银行发行的五百元纸币(1942年)  为银元六千万元,官股商股各半。总裁为汤睿。总行设北京,上海中国银行改为分行,各省在原大清银行基础上亦陆续成立中国银行分行。1916年3月由于袁世凯称帝失败,5月北京政府下令中国、交通两行停兑,中国银行沪行正副经理宋汉章、张嘉璈,抗拒停兑命令,筹集资金照常兑现,数日后即将上海金融风潮平息,中国银行信誉大著。1917~1927年张嘉璈升任该行副总裁,掌握大权。1923年,北京政府财政支绌,将所持官股五百万元出售,于是中行摆脱了北京政府的控制,成为江浙财阀的金融机关,与交通银行共掌全国金融的牛耳。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总管理处移设上海,1928年10月该行改组,加入官股五百万元,商股仍维持两千万元,定为国际汇兑专业银行,设总管理处于上海,以李铭为董事长、张嘉璈任总经理,该行成为国民党政权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1935年6月,国民政府利用金融危机,修改中行条例,规定资本总额四千万元,由财政部发行金融公债两千万元作为官股,改派孔祥熙为董事长,宋汉章任总经理,从此,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控制了中国银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迁重庆。1942年财政部再拨官股两千万元加入,资本额增至六千万元,官僚资本占股三分之二;并规定该行为发展国际贸易银行。战后该行迁回上海,国内外分支机构增至两百二十余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分别接管,其总管理处迁至北京,成为专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  (熊尚厚)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而组织的一支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  远征军由云南搬运重炮赴前线作战  日军于1941年12月袭击美国海空基地珍珠港,并进而占领了东南亚部分地区之后,于1942年1月发动了侵缅战争。中国政府根据1941年12月《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应英国政府请求遂以第五、六、六十六军,共十万余人组成远征军。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  从3月至4月,远征军在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与日军激战。其中仁安羌一战援救被围英军七千余人。远征军在缅北的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中英美战略目标的不一致,使远征军陷于被动的态势,至4月底被迫后撤。8月,远征军大部退至怒江东岸,一部西撤印度。人员仅剩四万人左右。退入印度的部队改称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统辖郑洞国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退入滇西的部队,连同后续部队,于1943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由陈诚任司令长官、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统辖第十一、二十集团军及第八军。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为掩护中印公路,沿公路向缅北推进,经十个月的苦战,于1944年8月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944年5月,滇西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沿滇缅路向缅北实施反攻。1945年1月27日,远征军与驻印军会师于缅甸芒友,打通中印公路,至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此后,中国远征军返回国内。  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向缅甸境内的日军腾越守备队发起冲击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齐福霖) 《中国之命运》  《中国之命运》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陶希圣按照蒋介石的授意撰写,以蒋介石的名义于1943年3月出版的论著。该书分八章:①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②国耻的由来与革命的起源;③不平等条约影响之深刻化;④由北伐到抗战;⑤平等互惠新约的内容与今后建国工作的重心;⑥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⑦中国革命建国的动脉及其命运决定的关头;⑧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前途。最后是“结论”。共十万余字。该书在回顾中国历史之后,提出“中国从前的命运在外交……而今后的命运,则全在内政”,在抗日战争期间,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  《中国之命运》封面  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着力地渲染“一个主义”、“一个党”。把三民主义说成是“国民革命永远不变的最高原则”,“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的路线”,“汇萃我整个民族意识之思想”,“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三民主义的伟大,在其容纳各种的思想而冶于一炉”。根据这一说法,其他党派应当放弃各自的主义。蒋介石还强调,中国国民党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是“为整个民族的生存而组织的,亦是为全体国民的利益而革命”,要“全国一致集合于青天白日旗帜之下”。他要求“成年的国民务必加入国民党,青年的国民,只有加入青年团,才可以顾全全民族全体的幸福,保障国家整个的利益,筹划国家民族永久的安危”。  该书公开提出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认为“五四以后,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想,流行国内。他们对于中国文化,都是只求其变而不知其常”,“是与我们民族的心理和性情,根本不能相应的”;“共产主义不仅不切于中国的国计民生,违反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而且根本上忘记了他是一个中国人”。蒋介石暗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新式封建与变相军阀”。  《中国之命运》的出版,是蒋介石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新的反共摩擦的舆论准备。国民党政府通令各级政府机关、党部、社会团体、大中学校及军队全体官兵都要阅读,以加强其思想统治。中国共产党对其从政治上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与批判。  (严如平 左步青) 中国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  中国民主党派之一。简称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抗日战争开始后,致公党号召党员参加抗日,并通过致公堂等团体发动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实行改组,发表宣言和告海外侨胞书,宣言提出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走上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948年5月,致公党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与各民主党派联名通电表示拥护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并发表宣言,号召广大侨胞积极支援祖国的革命,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贡献力量。1949年,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致公党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形势的变化,该党的组织和活动,从海外转移到国内,在国内的归侨、侨眷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中发展党员。1950年4月,致公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确认以《共同纲领》作为致公党的政治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后,致公党成为以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党,是与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1952年起,致公党的历届主席为陈其尤、黄鼎臣。1988年12月,致公党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董寅初为主席,推举黄鼎臣为名誉主席。  (左步青) 中国自办银行  中国自办银行  继外国在华银行创立半个世纪后,自19世纪末起由中国自办的经营货币资本,从事存款、放款、汇款、兑换等业务的金融机构。由于外国在华银行所获优厚利润的刺激、清政府财政上的需要、帝国主义在华贸易的扩大以及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和社会货币资本的一定积累等因素,中国新式银行遂得以兴起。1897年5月27日(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太常寺少卿、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奉特旨开设”,总行在上海。在该行二百五十万两实收资本中,由招商局和电报局分别投资八十万两和二十万两;盛宣怀名下包括他本人和代其他官僚出面投资的达七十三万两。另有户部拨存、分五年还清的生息存款一百万两。中国通商银行是在清统治集团倾轧争吵、各帝国主义觊觎之下,几经波折才得以建立的资本主义银行,它虽受到封建势力的一定支配,但毕竟是中国近代信贷事业的肇始。继中国通商银行后,在20世纪初,清政府又在法律上承认民营银行的开设。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各地先后建立了十余家银行,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金融业有所发展。这些银行是:户部银行(1905,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北京)、浚川源银行(1905,成都)、信成银行(1906,北京)、信义银行(1906,镇江)、浙江兴业银行(1907,总行原在杭州,旋移上海)、交通银行(1908,北京)、四明商业储蓄银行(1908,上海)、浙江银行(1909,杭州。后改称浙江实业银行,总行移设上海)、北洋保商银行(1910,北京)、直隶省银行(1910,天津,由直隶省银号改组而成)。殖业银行(1911,天津)、福建银行(1911,福州)、四川银行(1911,成都)。在这十几家银行中,不仅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信成银行、信义银行等完全是商股(后者还专门注重吸收储蓄存款),而且官办的户部(大清)银行、交通银行,除了官股以外也吸收了相当比重的商股。其他以省名命名的几家银行,也普遍招收商股。除一般存款、放款、汇款等业务外,中国通商银行、户部(大清)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北洋保商银行等还发行了钞券。  辛亥革命前,中国自办的银行虽有一定发展,有的还有分支行,但不论资力与业务总额与外国在华银行相比,都相差甚远。不仅洋商企业的款项往来,都由外国在华银行办理,而且有些华商企业的大宗款项往来,也通过外国在华银行。中国自办的银行资本并不雄厚,它们的兴起主要不是由于工业生产发展的结果,经营管理又十分落后,一遇时局变动剧烈,社会经济发生急剧变化,便会陷于资金调度失灵,以至倒闭。存在较久的只有中国通商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和浙江实业银行等五家,它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公私合营。  (洪葭管) 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党  1914年7月8日,孙中山为推翻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在日本东京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党。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到日本。他从二次革命的失败中深切感到:国民党组织严重不纯,人心涣散,已不能领导革命继续前进。于是,他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组新党,拯救革命。9月27日,孙中山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无论资格多老,皆须重立誓约,加按指印;并接受遵约履行手续的王统等人为新党首批党员。至1914年四五月,先后入党者达四五百人。5月10日,孙中山创办《民国》杂志,作为新党机关刊物。7月8日,在东京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华革命党成立。  中华革命党设本部于东京,推选孙中山为总理。  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成立时合影  本拟举黄兴为协理,因黄反对立约按指印,并在策略上与孙中山存在分歧,拒绝入党而虚其位。本部设总务、党务、军务、政治、财政五部,由陈其美、居正、许崇智、胡汉民、张人杰分任部长。其支部总计五十七个,大多建于海外各埠,国内各省仅占十八个。其分部则全部在海外。党员总计万余人。中华革命党以实现民权、民生主义为宗旨,以推翻袁世凯专制政府,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因此,它把武装讨袁放在首位。自1914年6月至1915年12月,在湖南、江苏、广东、江西、上海等省市先后发动大小武装起义四十多次,进行刺杀龙济光、郑汝成等四次暗杀活动。护国战争爆发后,在广东、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全面展开军事讨袁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牵制了袁世凯的军事力量。1916年7月护国战争结束后,中华革命党宣告停止一切党务。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中华革命党是二次革命失败后长期坚持武装讨袁斗争的唯一政党,但由于它忽视民族主义,未提出反帝要求,组织上又采取个人绝对服从主义,军事上实行脱离人民群众的冒险主义,终于没有取得护国战争的领导权。  (尹俊春)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  从清王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中华民国的创立民国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清王朝腐败不堪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探求救亡图存的办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学说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势力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选择革命救国的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兴中会,提出推翻清王朝,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兴中会的活动一开始便和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区别开来,而具有新时代的特点。但孙中山的创举当时还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志士,只有百余人。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变法的失败和随之发生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倡导的反清革命迅速地发展成为广泛的社会运动。20世纪初年,一批公开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团体在国内出现。湖南有黄兴组织的华兴会,江浙地区有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湖北有科学补习所,四川有公强会,安徽有岳王会,广东有群智社等。包括兴中会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都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缺少联系。它们发动的反清起义或斗争相继失败,其领导人纷纷逃往国外。  革命的挫折并没有使小团体的领导人沮丧,相反却给了他们反思、改组和大联合的机会。由于孙中山和黄兴的联合倡导,流亡到日本的革命党人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会员包括十余省的革命党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孙中山当选为总理,黄兴负责执行部。仿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建立起来的同盟会,以激进的民主主义纲领把小团体参差不齐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这个纲领就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由此进一步阐发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同盟会还宣布在未来的民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个共和国的蓝图,对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压迫的中国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会成立后,发行《民报》等多种书刊报纸,揭露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抨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扬的君主立宪主张,鼓动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经过与康、梁论战,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同盟会在南方一些省区不断组织会党和新军起义。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是同盟会推进革命运动的基本战略。从1906年萍浏醴起义至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共发动十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给清王朝一次次打击,显示出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起义有脱离广大群众的单纯军事冒险倾向,没能从根本上威胁清政府的统治。而起义的连续失败,却使一些革命党人产生消极情绪,成为此后同盟会上层涣散的重要原因。  一场真正的下层革命,从来不单纯是少数英雄的业绩,而必然伴随着广大人民的普遍觉醒。20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动荡之中,城乡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如波涛相逐,一浪高过一浪。北方各省民变迭起。长江中下游各省连年发生灾荒,饥民成群流入城市,抢米骚动时有发生。为了抵制革命、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清政府举办多种新政:练新军、兴学堂、成立各省咨议局、实行预备立宪,等等。1908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三岁的小皇帝溥仪继位,其父载沣监国。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内部倾轧日益激烈。载沣放逐北洋新军首领袁世凯,组织皇族内阁,企图把军政大权收揽到满族亲贵集团手中,从而引起立宪派士绅官吏和北洋军将领的普遍不满。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实行“铁路国有”。所谓国有,就是夺取民办铁路权力,转卖给列强,而拒不归还商民已集的股金。这一掠夺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愤。在与铁路权益有密切关系的立宪派士绅和革命党人的鼓动下,很快形成全国性的保路风潮,以川汉铁路经过的四川最为激烈(见四川保路运动)。当清政府由湖北抽调新军入川镇压民众时,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乘机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一举攻占总督衙门,并迅速光复汉口和汉阳。新军协统黎元洪和立宪派首领汤化龙等都归附革命。黎元洪被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人民;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  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会党或商会起义。本来反对革命的各地立宪派绅商多顺风驶舵,转向共和,把他们控制的省咨议局变为鼓动独立的机关。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拥护独立。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安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先后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呈现土崩瓦解之势。12月2日革命军攻占南京,长江上下游革命势力联为一气,南方各省均告光复。湖北和上海军政府都倡议组织临时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召开,决定在临时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代表会议还决定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在南京召开大总统选举会。经过反复协商,革命党领导人多主张推举刚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仍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府三权分立的精神建立起来的。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总统府秘书长为胡汉民。政府成员有陆军总长兼总参谋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等同盟会会员,也有实业部长张謇、交通总长汤寿潜等江浙立宪派名流,但张謇、汤寿潜等均未就职。掌握政府实权的是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一批同盟会员。同时,各省代表会议改组扩充为临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推举同盟会员林森为议长。临时政府成立之后,颁布了不少除  中华民国形势图  孙中山与临时大总统府官员合影  旧布新的法令。临时参议院通过的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一般原则,使共和国的方案具体化和法律化。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成员及其所推行的政策,说明它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府。它的成立结束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受到多方面的重大压力,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尽管临时政府声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革命前清政府所借的外债,企图取得列强的承认和财政援助,但列强不仅始终未予承认,而且以政治经济手段压迫临时政府与袁世凯举行南北和谈。先是,武昌起义后北方政局发生巨大变化,以载沣为首的清政府被迫起用北洋军首领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取得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和各地立宪派的拥护,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他所统率的装备精良的北洋军牢牢地控制着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并南下攻占了汉口、汉阳。在北洋军的武力威胁下,湖北都督黎元洪及革命党的不少领导人都主张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以换取他推翻清王朝,支持共和国。袁世凯也不断表示他的出山是为了救国拯民,一面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一面派唐绍仪为代表南下谈判。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前谈判已经开始,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通过南方总代表伍廷芳继续和谈。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清帝于2月12日宣布退位。次日袁世凯通电全国宣誓效忠共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孙中山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借口北方发生兵变和列强干涉,拒绝到南京就职。孙中山等人被迫让步,允许袁氏在北京宣誓就职,并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北方各省的巡抚、总督一律改称都督。中华民国在形式上接收了北方的统治权,完成了国家统一。  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混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后,依据《临时约法》规定,由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国家的政治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人员结构却有重大调整。原来在政府中起主导作用的、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员,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人和官僚所代替。凭借北洋军的实力掌握中央政权,他们改变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施政方针,在解决重大政治难题时,常常直接以军队作工具,镇压人民,排除异己,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北京临时政府开始还不是北洋派独占的政府,同盟会在中央和地方都有不容忽视的政治和军事力量。除总统府由袁世凯直接控制外,唐绍仪内阁阁员大致是北洋派和同盟会平分秋色,宋教仁、蔡元培等同盟会员参加了政府工作。在北迁后的参议院,同盟会仍占优势。所以这是一个以北洋派占主导地位的联合政府,这个政府的不稳定性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临时政府的存在,封建专制势力的政治思想统治已不可能象前清那样严密,而有了某些松动。民国元、二年间,全国出现了上百个党会团体,其中有政治纲领并企图竞争政权的就有三十多个。同盟会是最激进、最庞大的政党。1912年8月,它联合四个小党改组为国民党。这个党虽然有少数人关注议会以外的斗争和保存地方实力,但绝大多数领导人都试图通过议会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为了清除革命势力独揽统治权,他逼迫主张调和南北矛盾的唐绍仪辞职,换上心腹赵秉钧。接着派人暗杀了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镇压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使资产阶级推行政党政治的计划破产。孙中山、黄兴被迫逃亡国外,继续坚持反袁斗争。袁世凯还联合梁启超、汤化龙等组织进步党,与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对抗。1913年10月袁动员军警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接着便下令解散国会,另行组织政治会议、约法会议和参政院等机构。这些机构的基础不是人民,而是官僚,议员均由政府指定,选举只是形式。它们是此后民国史上一切类似机构的滥觞。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公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大隅内阁乘机向袁世凯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经过五个月的交涉,1915年5月袁世凯承认了“二十一条”的大部分条款,希图以此换取日本政府对其帝制自为计划的支持。同年12月,袁世凯公然称帝,改称中华帝国,以“洪宪”为年号。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社会各阶层的愤怒,全国群起而攻之。蔡锷奉梁启超之命,潜赴云南,组织护国军,首先发难。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四川先后宣布独立。北洋派也酝酿倒袁。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6月6日忧惧而死。  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握政府实权,极力主张对德国宣战。1917年,坚决反对参战的黎元洪解除了段的总理职务。段策动北洋派军人宣布独立。驻扎徐州的张勋乘机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见张勋复辟)。在天津进行幕后策划的段祺瑞,立即组织过逆军,攻入北京。于7月12日赶走张勋,重掌北洋政府大权,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并于8月14日对德宣战。段以“再造共和”自居,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18年2月纠集官僚政客组成新国会(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  为恢复《临时约法》及国会,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他率领宣布脱离北洋政府的海军于1917年7月由上海到广州,联合两广、云贵地方实力派,召开国会非常会议,于9月组成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云南督军唐继尧和两广巡按使陆荣廷为元帅。护法政府拟由湖南进军北伐。段祺瑞为了实现武力统一,于10月派兵进入湖南,陆荣廷等为了和北洋军妥协,操纵非常国会于1918年5月改组并控制了军政府,迫使孙中山辞去大元帅,离粤赴沪。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失去统帅,内部权利之争日趋激烈,逐渐形成皖、直、奉三大系,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虽然把持中央政权,从日本得到大量借款,编练参战军,显示出比较雄厚的实力,但他没有能力控制整个北洋派,追随段的地方实力派只有安徽、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主要在直隶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江西、湖北),这一地区是英国的势力范围,直系得到英、美的支持。1919年冯国璋病死,曹锟和吴佩孚继承了首领地位。奉系首领张作霖则割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南方则有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和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此外,还有许多割据一省或一地的小军阀。除南北之间长期对峙的冲突外,军阀内部为争夺政权或扩大地盘而连年混战。为争夺中央政府控制权的大规模战争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1920年7月发生的直皖战争。1918年段祺瑞对南方用兵,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加剧了直皖两系的对立,使双方矛盾公开化。段企图利用直系军队进攻湖南,坐收渔利。而攻入衡阳的吴佩孚则暗中与南方桂系首领陆荣廷谈判。1918年8月通电主和,指责皖系亲日卖国。次年秋,鉴于皖系扩军备战,直系遂联络奉系组织八省同盟。陆荣廷等也决定“联直倒皖”,秘密向吴佩孚提供物资,促其北撤。1920年5月吴自衡阳领兵北上,直达保定。1920年7月,段祺瑞组成“安国军”与直系军在直隶北部兵戎相见。奉军入关助直,皖军一败涂地。直奉两系控制了北京政府。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坐镇保定,以胜利者自居,俨然成为北京政府的太上皇。对此,张作霖不甘心,双方为争夺地盘和北京政府的支配权,很快产生了矛盾。1922年发生了第一次直奉战争,这次战争,是以亲直的靳云鹏内阁倒台,亲奉的梁士诒组阁为导火线。吴佩孚指斥梁士诒亲日卖国,矛头指向奉系。张作霖指挥奉军入关,双方在京津和京汉两铁路线展开激战,后因奉军一部倒戈,全线崩溃,张作霖败退关外,宣布东北“自治”。与此同时,两广发生粤桂战争。滇、黔、川地方军阀出现内讧,谁也不再打“护法”的旗帜。南北政治对峙虽然存在,但南与南战,北与北战,南北都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力量。此时联省自治的政治思潮应运而生。湖南军阀首先挂起自治的招牌,制定省宪法,希图自保的地方军阀如云南、四川、贵州纷纷效尤。控制北洋政府的直系军阀则依恃其庞大的军队,高唱“武力统一”和中央集权。  直系战胜奉系后,独占北京政权。它先打着“恢复法统”的旗号,推黎元洪复任总统,把徐世昌赶下台;接着便高价收买国会议员,操纵选举,于1923年10月抬出贿选大总统曹锟。这次“选举”使国会声名狼藉,议员被称为猪仔。从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国会彻底破产,曹、吴派兵南征北讨,军阀混战更加剧烈。  曹锟贿选后,全国各阶层代表人物纷纷表示反对,北方政局也发生变化。浙江督军卢永祥通电断绝与北京政府往来,浙、沪一带成为反直的中心。卢永祥和奉天的张作霖及广东的孙中山建立了联系,形成反直三角同盟。吴佩孚派孙传芳进入福建,又支持江苏督军齐燮元,以威胁卢永祥。1924年9月3日发生齐卢战争(又称江浙战争),10月15日卢永祥战败。齐卢战争爆发时,张作霖趁势率十七万奉军攻入关内。曹锟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吴统率二十五万直军迎战,于是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10月中旬正当两军在山海关激战时,与吴佩孚素有矛盾的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热河回师,发动政变,软禁曹锟,吴佩孚在山海关一带被奉军战败率残部自塘沽仓惶南逃。11月,张作霖、冯玉祥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奉系重新控制北京政权后,势力扩张到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及上海,与地方军阀产生矛盾。军阀间的混战状态仍然没有结束。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及其发展,孕育了新的革命因素,为国民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民国期间,中国仍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工具落后,耕作几乎全部依靠畜力和人力,生产力低下。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加上频繁的战乱,造成农村极端贫困,动荡不安。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较为稳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前清有所发展。这一方面是因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颁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无需再用金钱去捐官,刺激了他们发展实业的积极性;另方面,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有利时机。从1912~1920年,新建厂六百余家,新增资本总额约一亿六千多万元,超过1912年前五十年的投资。其中轻工业的发展比较迅速,1913~1920年间新增纺织工厂五十四家,资本总额五千五百余万元。除上海外,天津、青岛、武汉、芜湖等地成为新的纺织工业中心。在世界大战期间,新建面粉厂约一百家。中国由面粉输入国变为输出国。其他如蒸气动力、采矿、电力、交通运输、卷烟、榨油、造纸等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工业厂矿的分布,有从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向内地扩展的趋势。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对帝国主义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与此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迅速成长壮大。1918年在中外企业里工作的产业工人达两百余万人,此外还有一千多万手工业工人和店员。为了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自发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罢工次数逐年增加。1916年罢工十七次,1917年增至二十五次,1919年三十一次,1920年四十六次。参加罢工的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动辄数千人,说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内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袁世凯的专横统治和其后形成的军阀混战局面,使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深为不满。为了改变假共和的局面,从改造社会入手,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为起点。为该刊物撰稿的是一批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如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封建主义,树立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同时他们主张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他们提倡白话文,在文学领域进行一场革命,向“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旧文学挑战。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但是这场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没有与正在成长壮大起来的新社会力量相结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帝俄政府同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的消息,很快传到中国,给发动护法战争失败的孙中山及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很大的鼓舞。李大钊率先著文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宣传十月革命的划时代意义。他指出,十月革命是“劳工主义的胜利”,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一些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只有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走俄国革命的路。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战败而结束,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德奥等国也发生了革命运动。次年1月,英、法、日等在法国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见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派代表出席会议。但会议拒绝了中国代表团关于收回山东主权的合理要求,而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舆论鼎沸。人们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破灭了。  5月4日,北京大学等大专院校的学生三千多人于天安门广场集会和游行示威,要求“拒绝和约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要求罢免亲日官僚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并放火烧了曹汝霖的住宅。北京政府逮捕学生三十二人,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罢课,通电全国各地表示抗议,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见五四运动)。天津、长沙等城市学生纷纷集会游行,声援北京学生。  “五四”运动时,示威学生散发的传单  6月初,北京政府下令查禁学生联合会,逮捕上街讲演的学生近千人。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行动起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六七万工人联合举行了政治大罢工。上海的“三罢”斗争,很快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五十多个大中小城市,形成了全国性的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终于迫使北京政府释放了全部被捕学生,免去曹、章、陆的官职,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此后,宣传各种新思潮的各种社团和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0年先后在各地组成共产主义小组。次年7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各小组代表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李达、张国焘、毛泽东、董必武、王烬美、陈公博等十三人,大会通过的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领导工人、农民、士兵进行社会革命,废除私有制,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大会选出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他们三人组成中央局,作为党中央的领导机关。次年又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组织民主联合阵线的主张,指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组织工人运动,1922年由香港海员工人罢工开始掀起了全国工人罢工的高潮。但次年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血腥镇压,从此工人运动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过程。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参加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这次代表大会对促进国共两党合作和后来国民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展开革命活动的同时,共产国际的代表和孙中山也建立了联系。  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从广州来到上海。五四运动使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并开始注意俄国革命的经验。他深感中华革命党和旧国民党的组织形式都不能适应革命需要,在1919年10月,进行了一次整顿,更名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粤桂战争之后,孙中山于11月重返广州,一度恢复军政府再揭护法旗帜。次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建立正式政府。孙中山积极准备出师北伐。但平定桂系军阀后,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于1922年4月在广州发动政变。孙中山于8月被迫离开广州到上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向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的建议,李大钊也多次拜访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孙中山接受了改组国民党的建议,于9月召开国民党在沪各省负责人会议,拟定改组宣言及党纲党章。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等共产党领导人,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1923年1月,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到达上海,与孙中山进行多次会谈,共同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随后,孙中山又指派廖仲恺去日本热海与在那里的越飞继续会谈。同时孙中山策动滇军和桂军将陈炯明逐出广州。2月孙中山回到广州设立大元帅府,就任大元帅。继又聘苏联代表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协助改组国民党。10月,孙中山指示召开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委任廖仲恺、许崇智、谭平山等九人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代表一百九十六人,其中共产党员二十四人。孙中山以总理身分担任大会主席,并指定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李大钊五人组成主席团。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章程》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重点为摆脱帝国主义压迫,以求中华民族的解放;民权主义是要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则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这样解释的新三民主义,其主要内容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是相同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大会选出新的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一届一中全会组建了中央党部,设立秘书处及组织、宣传、青年、工人、农民、妇女、海外、军事等八部,共产党员也参加了中央党部的工作。中国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此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组织和领导下,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国南部广泛展开,并迅速扩展到北方。  在苏联代表鲍罗廷等人的帮助下,孙中山总结了历次失败的教训,决心建立一支革命军队。1924年6月,新创立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正式开学,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至1926年北伐战争前,军校招收学生五期,共约七千四百人,成为广东革命政权的重要支柱。1924年10月,孙中山依靠军校学生组成的革命武装,在工农群众组织的支持下,平定了以陈廉伯为首的商团叛乱,巩固了广东革命政府。与此同时,孙中山率军北伐,拟出韶关攻赣南,支援江浙卢永祥的反直战争。  这时北方政局发生变化,卢永祥和奉天的张作霖及广东的孙中山结成了反直三角同盟。1924年9月卢永祥与齐燮元发生战争,张作霖趁势率奉军攻入关内,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10月中旬冯玉祥乘机发动北京政变,结束了直系军阀的统治。在国共合作领导下,北方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日趋高涨。受到国民革命影响的冯玉祥将所部改称国民军,组成以黄郛为代理国务总理的临时混合内阁,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同时为了联络皖系军阀,缓和与张作霖的矛盾,又请段祺瑞出山。段祺瑞于11月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应段、冯、张等人的邀请,孙中山决定北上。孙中山在北上途中,一再声明北上的目的在于求和平统一,召开由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并废除不平等条约。全国各地的人民团体纷纷通电拥护孙中山的主张,并分别成立了国民会议促成会等群众组织,帝国主义列强和段祺瑞政府对孙中山的北上十分恐惧。段上台后立即宣布,尊重不平等条约,以此换取列强承认,并于1925年初召集由军阀官僚参加的善后会议,下令查禁北京国民会议促成会等团体。孙中山由于旅途辛劳和对段政府的痛恨,肝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临终遗嘱唤醒民众,将革命进行到底。  同年4、5月间,日、英、美等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连续制造了几起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继福州惨案和青岛惨案之后,又在上海枪杀工人及学生六十多人,造成五卅惨案。惨案引起了全国性的五卅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的罢工、罢课、罢市斗争,迅速波及全国。香港工人大罢工坚持一年多(见省港大罢工)。在政治上、经济上给英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五卅运动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形成。  孙中山北上后,广东政府为肃清两广境内的军阀势力,先后举行两次东征,肃清了盘踞潮州及东江一带的陈炯明残部,又平定了刘震寰、杨希闵的叛乱,进一步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5年7月1日,改组大元帅府,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采取委员会议制,以汪精卫为主席,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分别担任财政、外交、军事部长。所属军队一律改组为国民革命军。1926年3月,广西李宗仁、黄绍竑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其部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自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右翼集团妄图改变孙中山三大政策,猖狂进行反共活动。坚持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在广州被刺杀,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非法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提出“弹劾共产党书”。接着在上海另立所谓中央党部,与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宣布北京西山会议为非法(见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又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重申接受孙中山遗嘱,完成国民革命的决心,对右派分子给予党纪处分。新成立的中央常务委员会,由汪精卫、蒋介石、谭延闿、胡汉民、林祖涵、陈公博、甘乃光、杨匏安等九人组成。担任第一军军长的蒋介石也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过程中他一跃而成为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但蒋介石随着地位的上升,暗中加紧了反共夺权活动。通过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他削弱了共产党人在军内的力量,并将共产党人排斥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汪精卫被迫出国之后,他出任军事委员会主席,掌握了军政大权。1926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9日誓师北伐。  当时,北方军阀混战加剧,北京政变后奉系军力膨胀,总兵力达三十五万人。奉军入关,并南下控制了江苏、上海一带。孙传芳联络长江下游直系军阀驱逐奉军,拥兵二十万,割据于苏、浙、皖、赣、闽五省。吴佩孚乘东南战争之机于两湖东山再起,并攻入河南,拥有总兵力约二十万。在京津地区,奉军与国民军矛盾激化。郭松龄发动反奉战争失败被杀。国民军乘机控制了直隶全境。由于国民军的革命倾向日趋明显,1926年初,奉、直两系在讨赤的名义下勾结在一起,从南北夹击国民军。吴佩孚沿京汉路北上,奉军占领天津。冯玉祥被迫通电引退。北京发生段祺瑞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三·一八”惨案。至4月中旬,段政府垮台。国民军由北京向南口撤退,直、奉军占领北京后,攻击南口,双方激战达四个月之久。  正当南口激战时,广州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约十万人,分三路北进。北伐军主力四、七、八军担任湖南、湖北正面主攻。由于工农群众运动的有力支援,北伐军节节取胜。10月攻占武昌,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部队。前此,盘踞江西一带的孙传芳决定袭击北伐军。北伐军乃于9月初命二、三、六军进攻江西,11月初,四、七两军东下增援,北伐军于南昌一带歼灭孙军主力十余万。12月北伐军第一军由福建经浙江北上,次年3月中旬抵上海附近。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21日占领上海。与此同时,沿江东下的北伐军于24日占领南京。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全为北伐军占有。同时在北方,退到绥远的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从五原绕道宁夏、甘肃攻入陕西、河南,有力地配合了北伐进军。  北伐军之所以能取得迅速胜利,与国共合作领导这次战争是密不可分的。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工农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北伐胜利进军,党的组织也随之发展,1927年初全国共产党员已达五万七千多人。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潮,使帝国主义列强十分恐慌。他们一面推行炮舰政策,在各地制造惨案,屠杀中国民众;另一方面则加紧在革命队伍内部寻找代理人。1926年12月,广州国民政府及国民党中央迁武汉。武汉政府初期在国民党左派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领导下,继续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提高了党权。这引起蒋介石的不满,他由南昌到达上海后,便与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势力勾结在一起,在国民党右派的支持下发动“四·一二”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对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宁、汉两个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和谈判,至7月中旬武汉政府主席汪精卫公开宣布“分共”,解散工农团体,镇压共产党人。中共中央和国民党左派宋庆龄发表声明,揭露蒋、汪背叛革命,宣布退出武汉政府,国共合作至此破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和张作霖的北京安国军政府各霸一方,互相对峙。冯玉祥则控制着陕西、甘肃、河南三省。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与刘文辉、广东的李济深等都各占一方,处于实际独立状态。经过清党后的国民党,已不再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并分裂为许多派系,各派系在反共态度方面虽然一致,但在争夺党权、政权、军权方面却互不相让。  1927年9月,南京政府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联合汪精卫集团,逼迫蒋介石下野。武汉政府宣布并入南京政府。南京、上海和武汉的国民党各派系合组中央特别委员会,改组南京政府,以谭延闿、汪精卫、胡汉民、蔡元培、李烈钧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但蒋介石依靠其掌握的军事实力,于1928年1月东山再起。通过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蒋介石出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虽然掌握了中央政权,但还没有力量控制地方,不得不于广州、武汉、开封、太原设立四个政治分会,分别由李济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担任主席,表示承认地方实力派的地位。  当南方政局陷入混乱之际,盘踞北方的张作霖及孙传芳乘机反攻,对国民党实力派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蒋介石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二、三、四集团军总司令分别由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担任。1928年4月,北伐军沿津浦、京汉两铁路向北推进。张作霖的安国军节节败退。5月3日,北伐军攻入济南,日本军队悍然进行武装干涉,制造惨案(见济南惨案)。北伐军绕道北进,6月初逼近京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便退回关外,北伐军进入北京。张作霖于撤退途中被日军炸死(见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司令”。经过半年的谈判,张学良于12月29日通电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见东北易帜)。至此,中国南北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政、外交各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巩固其统治。蒋介石以实现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为名,颁布“训政纲领”,推行“以党治国”:由国民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政府总揽治权”。政府由司法、立法、行政、考试、监察五院组成。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1929年3月,蒋介石通过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使汪精卫的改组派等一切反蒋派别都受到打击和削弱,蒋进一步控制了党权。为了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镇压和对其内部的控制,蒋介石授意陈立夫、陈果夫、贺衷寒、戴笠等人建立特务组织,于20年代末组成CC集团,于30年代初组成“力行社”(其外围组织称“中华民族复兴社”)。这两个组织后来分别改组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和“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同时还在各省市推行保甲制度,加强对城乡人民的控制和压迫。  为了取得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国民政府声明对北洋政府遗留下来的外债,一般均予承认。在关于帝国主义炮击南京事件和济南“五·三”惨案的交涉中,采取了“忍让”的方针。同时,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了“关于重订新条约之宣言”,否认列强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经过谈判,列强承认了中国关税自主,但仍附有一些不平等条件。  得到江浙一带大资产阶级支持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财政措施,以促使经济发展和增加政府收入。由于连年用兵,政府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军费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为了增加收入,稳定财政,在先后担任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和孔祥熙主持下,提高了关税,对盐税大加整顿,又裁撤厘金,对工业产品统一征收统税。关税、盐税和统税逐年增加,在国民党统治初期,约占中央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时整理金融外债,成立了中央银行,享有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办理内外债的特权。此外,进行币制改革,统一全国货币,逐步确立了政府对金融的垄断地位。随着国民政府一系列经济措施的实行,到3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最重视的是军事。整顿财政、增加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蒋介石掌握的军事实力。1929年初,蒋介石召开“编遣会议”,企图裁减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的军队。这就激化了他与地方实力派之间的矛盾。同年3月,首先爆发的是蒋桂战争,以桂系失败告终。接着发生蒋冯战争、第二次蒋桂战争和蒋唐(生智)战争。以国民政府名义下“讨伐令”的蒋介石在这次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1930年发生的蒋阎冯大战,历时七个月,双方死伤三十多万人,这是民国史上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战争期间,国民党改组派、西山会议派等反蒋派别在北平联合召开了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成立了以阎锡山为首的国民政府。随着阎、冯在战场上的失败,张学良指挥东北军入关支持蒋介石,阎、冯和桂系反蒋联合战线倾刻瓦解了。蒋阎冯大战结束后,蒋介石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制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企图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蒋的主张遭到立法院长胡汉民的激烈抨击。蒋于1931年2月将胡扣押,并于5月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通过了《训政时期约法》。于是,国民党各派要人集中到广州召开非常会议,通电要求释放胡汉民、罢免蒋介石,并于5月28日成立了国民政府,推汪精卫担任主席,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抗。陈济棠指挥粤军北上,宁粤战争爆发。正当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抗日,国民党各派系也不得不停止混战。12月,蒋介石被迫辞职。宁、沪、粤三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在南京联合召开会议,改组南京政府,以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长。广州政府虽然宣布取消,但孙科无力应付日益混乱的局面和财政危机,于次年1月辞职。蒋介石重新上台,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汪精卫担任行政院长,从此开始蒋汪合作的局面。  当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在南方农村蓬勃展开。为了反击国民党背叛革命和对工农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两万余人,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指挥,于1927年8月1日举行南昌起义。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并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趁秋收时节发动农民暴动。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分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2月,张太雷、叶挺等发动广州起义。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各地起义均遭失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撤退到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此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彭德怀率领平江起义部队先后到达井冈山,壮大了革命队伍。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决议展开土地革命,创建工农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以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统治。此后,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都有很大发展。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赣和闽浙赣等几个地区。此外,还有鄂豫皖、湘鄂西、左右江、陕北等十几块根据地。各根据地先后开展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地主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红色政权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特别是红色根据地的发展,国民党十分恐慌。从1930年蒋阎冯大战结束后,一方面在其统治区内加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控制,发动新生活运动,对进步文化实行文化“围剿”。一方面抽调庞大兵力,由蒋介石指挥,对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四次军事“围剿”。工农红军打破了蒋介石的四次军事“围剿”,发展到三十万人,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战而退。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抗战(见“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定《淞沪停战协定》,将十九路军调往江西、福建反共战场。同年2~3月,日本公然以清废帝溥仪为傀儡,于长春成立“满洲国”。日本侵略军于1933年上半年大举进攻热河。驻守长城一线的国民党驻军奋起抵抗,在喜峰口、冷口及古北口等处,屡败日军(见长城抗战)。冯玉祥同共产党人合作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对日作战,收复察哈尔失地。11月,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抗日,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见福建事变)。这些抗日活动先后被南京国民政府取消或镇压。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中国军队被迫从察北和冀东撤退。1934年,日本侵略势力深入华北,收买汉奸,制造“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接受日本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提出的种种苛刻要求(即“何梅协定”),取消河北、北平、天津的国民党党部,禁止人民“排日”,撤退在河北境内的中央军。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又屈从日本的压力,撤销北平军分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指派宋哲元为委员长,使冀、察两省特殊化。  对日本侵略者奉行退让政策的蒋介石,对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却不断发动军事“围剿”。1933年7月,他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见庐山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和教官,训练了大批军事人员;并于9月集中了一百万军队、两百架飞机,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事“围剿”。其中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力就有五十万。当时,由于共产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了统治地位,致使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局被迫由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为了全面推行左倾错误路线,他们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借此排斥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终于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机关共八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同时长征的还有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1936年7月,湘西的二方面军也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指挥下,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中央红军与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地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北实行军事扩张,引起了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同时共产国际针对世界法西斯势力扩张的情况,号召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此,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8月1日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北平开始的“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的呼声响彻全国。国民党各派系在对日问题上进一步分化。在1935年底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势力坚持不承认“满洲国”的立场,对日态度转趋强硬。中日谈判陷入僵局。国民政府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开始作了一些抗日准备,但对内仍坚持反共方针。当时奉命在西北“围剿”红军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他们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不满,并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合作关系。1936年12月12日他们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谈判,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后被释放。他一回到南京就扣押了张学良,并将东北军和西北军调离西北。但迫于全国要求抗日的政治形势,他不得不在实际上改变十年来的内战政策,开始与共产党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民族和解的起点。  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征服中国的计划,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武装挑衅,并由此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见“七七”事变)。日本的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促使爱国的各种政治势力团结御侮,共赴国难。驻守平津的中国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面密令军队北上增援,一面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事变的任何解决,都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否则只有抗战到底。国民政府的抗日决策,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政府虽表明应战决心,但仍幻想英、美列强出面干涉。二十九军因孤军奋战失利,平津终被日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于8月13日侵犯上海(见淞沪会战)。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淞沪地区的七十余万中国军队奋勇抵抗达三个月之久。日军以死伤五万人的代价于11月初攻占上海。中国军民损失惨重,但使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迅速扩大,造成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国民政府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最高统帅部,蒋介石出任陆海空军大元帅。另设国防参议会,以各党派的领导人和社会名流为参议员。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颁布战争指导及作战指导计划。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何应钦、李宗仁分别担任各战区司令长官。经过国共两党谈判,国民党在政治方面作出若干改革的许诺,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并释放了政治犯。抗战开始不久,中国共产党即公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动员全国人民实行全面抗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人参加国防最高会议和国防参议会。为了表示共御外侮的决心和诚意,共产党宣布取消中华苏维埃政府名称和停止土地革命,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下辖三个师,共四万余人)和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相继奔赴抗日前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纪元。  平津陷落后,日本增兵华北,总兵力约三十万,分别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线扩大侵华战争。沿平绥线进犯的日军占领张家口、大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奉命在山西组织抵抗日军,卫立煌统率的国民党中央军及晋军在忻口一带阻击日军,激战二十余日。八路军也参加忻口会战,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首战告捷(见平型关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与此同时,沿平汉线南犯之敌于占领石家庄之后,分兵西犯。国民党中央军及晋军纷纷南撤,11月9日日军占领太原。由石家庄南犯的日军11月5日陷安阳,刘峙统率的国民党中央军不战而溃。防守津浦路方面的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弃黄河天险不守,逃到鲁西南。日军12月27日攻陷济南。从此华北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防御战争基本结束。  日本的工业水平和军事装备都远居中国之上。在强敌进攻面前,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于1937年11月决定迁都重庆。由于蒋介石及政府中枢主要人员迁往武汉,所以1938年10月以前,武汉是中国抗战、内政及外交活动的中心。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大城市。战争爆发后沿海工业遭到浩劫。为了发展战时生产,支援抗战,资源委员会所属工矿及私营工厂约六百余家在政府的协助下迁往内地,为战时西南和西北大后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大中学校师生也陆续内迁。国民党军队从上海撤退后,蒋介石部署了南京保卫战。唐生智奉命统率十余万军队保卫南京。南线日军攻占上海后分三路进犯南京。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约有三十万中国人被杀害(见南京大屠杀)。此后,日军一部沿津浦路北上,企图与从华北进入鲁南的日军合围徐州,但被中国军队阻止在淮河一线。同时在李宗仁指挥下,集结在鲁南地区的十二万中国军队与三万日军展开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万余人(见台儿庄战役)。  日本一面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一面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向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谈判条件”,期望中国政府在其武力打击下屈服,但中国政府拒绝接受日本的苛刻条件,日本近卫内阁遂声明“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中国爱国政治力量以团结抗日回答了日本的恫吓。1938年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及宣言,表示抗战不达目的,决不中止。对军事、政治、经济及文化工作都加以改善。在军事委员会内设立政治部,以陈诚为部长,邀请周恩来担任副部长,郭沫若担任主管宣传的第三厅厅长。文化艺术界成立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在宣传抗日及振奋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组成有国民党、共产党、国社党、青年党、救国会等各党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国民参政会,取代了国防参议会。中国共产党支持国民党当局的抗战活动,毛泽东在延安作《论持久战》的讲演,驳斥了“亡国论”及“速胜论”等错误思想,阐明了抗日战争的总方针。但国民党当局仍拒绝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的主张,继续实行其片面抗战方针。国民党决定强化其组织,实行总裁制,以蒋介石、汪精卫为正副总裁,继续坚持一党专制和独裁政策,又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作为国民党控制和训练青年的组织。  日军在台儿庄受挫后,便增派援军,重新部署兵力,从南北夹击徐州,企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在徐州一带的六十万中国军队奉命避免决战,向豫南和鄂北转移。日军占领徐州后,在合肥、芜湖、南京等地集结,沿大别山山麓和长江两岸西犯,目标是攻占武汉。为了保卫武汉,中国调集约一百万军队,组成四个作战兵团进行防御堵截,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四个月,但终未能阻止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于10月24日下令放弃武汉(见武汉会战)。与此同时,日军在广东沿海登陆,国民党军队撤离广州,退至粤北山区固守。武汉撤退后,国民党军政机关迁到长沙。11月底,蒋介石主持在湖南南岳召开的军事会议,制定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提出以整训部队、强化战力为中心。会议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游击战略,抽调部队进入敌后。还重新部署军事力量和调整战区,简化了指挥层次,军委会下辖十个战区。  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实行片面抗战的方针和战略战役上指挥失误等因素,抗战仅一年余,国民政府退到西南一隅,大片国土遭到日军蹂躏。但中国军队的抵抗和战略退却,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使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破产,并为持久抗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1938年底起,日本暂时停止了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推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并竭力寻找其代理人,以实现“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企图。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屈从日本的压力,散布“再战必亡”的谬论,主张与日本帝国主义“妥协”。经日本特务机关秘密策动,汪精卫一伙于1938年12月从重庆逃往上海敌占区,先组成伪国民党中央,接着于1940年3月在南京组成傀儡政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前此,日本制造的北平“华北临时政府”和南京“维新政府”均并入汪伪政权。日本侵略军在沦陷区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汪伪政权和“满洲国”一样,都是侵华日军的工具,随着1945年日军战败而垮台。  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败退的同时,坚持全面抗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迅速地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了大小十余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聂荣臻统率八路军一一五师创建的晋察冀边区,贺龙、关向应领导的八路军一二○师建立的晋绥边区,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统率的一二九师建立的晋冀鲁豫边区,及叶挺、项英、陈毅等率领的新四军开创的江南、江北根据地。此外,还有东北抗日联军和广东华南抗日游击队建立的根据地或游击区。从1938年7月至1941年5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敌作战三万余次,毙伤日军十二万人,伪军八万余人。其中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持续作战三个半月,毙伤敌伪军两万五千余人。至1940年,抗日根据地人口发展到一亿,军队近五十万。因此,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吸引了侵华日军的主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了全国抗日的中心。共产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由抗战初期的约四万党员,增加到八十万,成为完全成熟的全国性的大党。1941年和1942年,由于日伪军的反复“扫荡”和华北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范围缩小,人口和军队都有所减少。在极端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普遍展开反扫荡斗争。至1943年底,根据地又恢复到1940年的规模,为实行战略反攻打下了基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9
正序
倒序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2
中国百科全书-3
中国百科全书-4
中国百科全书-5
中国百科全书-6
中国百科全书-7
中国百科全书-8
中国百科全书-9
中国百科全书-10
中国百科全书-11
中国百科全书-12
中国百科全书-13
中国百科全书-14
中国百科全书-15
中国百科全书-16
中国百科全书-17
中国百科全书-18
中国百科全书-19
中国百科全书-20
中国百科全书-21
中国百科全书-22
中国百科全书-23
中国百科全书-24
中国百科全书-25
中国百科全书-26
中国百科全书-27
中国百科全书-28
中国百科全书-29
中国百科全书-30
中国百科全书-31
中国百科全书-32
中国百科全书-33
中国百科全书-34
中国百科全书-35
中国百科全书-36
中国百科全书-37
中国百科全书-38
中国百科全书-3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