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9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一二·九”运动爆发,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对张、杨很不放心,除调集嫡系部队至豫、陕边境,压迫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外,并于1936年10月间,特飞西安进行催逼。12月4日再飞西安,进一步要挟张、杨:如不实力“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十余人拘押,邵元冲在逃跑时被击身亡。张、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企图趁机挑起中国内战。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13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搋夺张学良本兼各职。同日,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这期间各地军阀也纷纷派人赴西安活动。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参见彩图插页第135页)  参考书目  李新:《西安事变初探》,《历史研究》1979年第11期。  西安事变史领导小组编:《西安事变简史》,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1986。  (耿云志) 西厂  西厂  见厂卫。 西城所  西城所  北宋末掌管公田的机构。全称“城西括田所”或“西城公田所”。政和初,宦官杨戬主后苑作时,胥吏杜公才献言汝州(今河南临汝)有地,遂置为稻田务。政和六年(1116)改名公田所。宣和初,又有张佑主营缮所,李彦主西城所,亦为检括公田机构。宣和三年(1121),杨戬死,李彦将后苑作、营缮所的公田,皆并入西城所。公田之法,一种是取民间田契根磨,如田今属甲而得之于乙,则从甲索乙契,复从乙索丙契,辗转推求,至无契可证,则指为公田,量地所出,增立官租。另一种是按民契券所载顷亩,而以新颁乐尺打量,旧尺一亩约当乐尺1.0869亩,即以其赢拘没入官,创立租课。始自京西汝州,渐及于京畿、京东、河北等路。括取天荒、逃田、废堤、弃堰、退滩、淤地、湖泊等,抑勒百姓承佃,强征公田钱。民间美田,皆指为天荒,鲁山全县土地,都被括作公田,“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前后所括,共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梁山泊被收入西城所后,立租算船,日计月课,蒲鱼荷芡之利,纤悉无遗。确山县为催索公田租钱,先后杖死良民千余人。京东、河北人民,以公田法克剥太甚,四起反抗。宣和七年十二月,诏罢西城所,其拘没到的土地,并给还旧佃人。次年初,李彦赐死。  (梁太济) 西汉边郡  西汉边郡  西汉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行政区划制度。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政区设置方面,将郡县制广泛推行于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使一些原来管辖不到的区域纳入汉王朝的版图,加强了内地和边区之间的联系。  东北边郡汉初因秦制,有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五边郡。元封三年(前108)灭古朝鲜,设置真番、临屯、玄菟、乐浪四郡。此前,元朔元年(前128),东夷■君南闾等以口二十余万归汉,汉武帝刘彻派彭吴至其地,设苍海郡,三年即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又废临屯、真番二郡。东北遂有七边郡。乐浪郡有沃沮、■、貊等族聚居,南境外即为辰韩、马韩、弁韩,合称“三韩”,隔海与倭相望。玄菟郡有高句丽族聚居,北境外有夫余、肃慎等族。肃慎臣属夫余,夫余受辖于玄菟郡。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五郡塞外为乌桓、鲜卑,本来臣服于匈奴,武帝元狩年间,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迁乌桓于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其首领每年去长安朝见一次,汉设护乌桓校尉,拥节监领之。  北方边郡汉初因秦制,有代、雁门、云中、北地等郡。高帝六年(前201)分置定襄郡。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击楼烦白羊王于河南,驱逐匈奴,占取河南地,设立朔方、五原二郡,四年又分置西河郡,北方合为八边郡。八边郡外即匈奴,汉初不时南下,代、雁门、云中、北地诸郡常受骚乱。自结“和亲”之约后,边郡通关市,汉与匈奴关系缓和。武帝打击匈奴取得胜利,为加强边地建设,迁徙关东贫民,充实从匈奴手中取得的河南新秦中地方,发展农垦,减少戍卒。沿边建烽台,设候望,塞外起亭燧,又于边境筑受降城,接受匈奴降者。宣帝以后,匈奴臣服,边郡数世无烟火之警,户口渐增,经济得到发展。  西北边郡汉初因秦制,有陇西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匈奴内讧,西部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四万余降汉,汉收河西地,设立武威、酒泉二郡。元鼎三年(前114),分陇西、北地郡地置天水、安定二郡,六年又分武威、酒泉郡置张掖、敦煌二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增设金城郡,陇山以西合为八郡。此外,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王莽于羌中地设立西海郡,新莽末即废。八郡境内有匈奴、羌、胡、月氏等族聚居。地当中西陆路交通孔道,位置冲要。汉朝徙民充实西北边郡,广开屯田,兴修水利,设置田官,又筑障塞亭燧,绵延长城外数千里。敦煌郡西境设有玉门关、阳关,关外泛称为“西域”,是中西往来的门户。丝绸之路即经由西北诸边郡通向中亚、南亚乃至欧洲各地。  “辽东守印”封泥  西南边郡汉时今四川西部、南部和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泛称为“西南夷”。较大的有夜郎、且兰、滇、邛都、昆明、筰都、冉駹、白马等,互不统属。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唐蒙出使南越,得知蜀地有道可通夜郎,于是出符关(今四川合江南),见夜郎侯多同,“约为置吏”,设犍为郡。此后司马相如又通邛都、筰都地区,置蜀郡都尉。元鼎六年(前111)南夷且兰反叛被平,设牂柯郡,又以邛都为越巂郡,筰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白马为武都郡。元封二年(前109),滇、昆明举国降汉,设益州郡,天汉三年(前98)废沈黎郡,地节三年(前67)废文山郡,西南合为五边郡。汉武帝时为加强内地与西南边郡的联系,筑有“西南夷道”,自僰道(今四川宜宾西南)通夜郎、滇、昆明。  南方边郡先秦以来,岭南地区为百越散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在这一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秦亡,南海尉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兴,高祖派陆贾出使南越,立赵佗为南越王,臣服于汉。汉武帝元鼎四年,南越王兴与太后请求内属,待遇等同内地诸侯,其相吕嘉等反对,杀王、太后和汉使者。五年,汉发兵击吕嘉。六年,南越平,以其地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元封元年又于今海南岛设立儋耳、珠崖二郡。昭帝始元五年废儋耳郡,元帝初元三年(前46)废珠崖郡,仍存七郡。诸郡海道通南海各国,海外贸易,往来频繁。  (周维衍) 西汉郡国  西汉郡国  西汉地方行政区划制度。西汉一代二百年间(前202~公元8)的疆域和政区变化很大。初期的版图小于秦代,北方的河套地区为匈奴所占有,南方五岭以南为赵佗所割据(见南越),东南(今福建、浙南)地区和西南(今贵州、云南、川西南)地区也脱离了中央政权的管辖。全境只有四十余郡,其中大部分郡属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诸侯王国所有。  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支郡逐渐被削,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遂行郡(国)县两级制,与秦代的单一郡县制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别。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但是版图仍与汉初一样,并未扩大。  “河间王玺”封泥  武帝时代,大力开广三边,不但恢复旧秦版图,而且大有扩展。在河套地区、河西走廊、五岭以南、西南夷地区、鸭绿江流域及朝鲜半岛北部共辟置新郡二十多个,又将东南沿海的闽越和东瓯地区并入会稽郡。元封三年(前108)时,西汉王朝版图已达极盛。同时,汉武帝刘彻又施行推恩法,进一步蚕食王国封域,增设新郡,故至太初元年(前104),全境共有一百零九个郡国,为西汉一代郡国最高数,其中郡九十一,王国十八。  武帝天汉年间以后,历昭帝、宣帝至元帝初元三年(前46)间,陆续罢边郡七,除王国一,置新郡二,郡国总数减至一百零三,但版图变化也不大。此后诸侯王国仍时有置废,郡国名称亦时有更改,但长期稳定在一百零三郡国之数。《汉书·地理志》所载一百零三郡国名目即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时的行政区划。  以下选取景帝中元六年、武帝太初元年及平帝元始二年三个特征年代的郡国名目,列表以表示西汉中叶以后郡国的变动大势。前无后有的郡国即为新辟或增设,前有后无的即为罢省,郡国名称沿而未革者则以—表示,标有*号者为边郡。  汉武帝以后分全国为司隶部一,刺史部十三,共十四个监察区。上述一百零三郡国即依地域分属这十四部。西汉末年,王莽秉政。平帝元始五年,王莽以经义更州名分界,凡十二州。始建国元年(公元9),王莽建立新室,取代汉朝。取消刘氏诸侯王国,悉改为郡;又将西汉四郡予以析分,大郡至有分为五者,迄于天凤元年(公元14),总共有郡一百二十五。其后郡名、郡境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十分混乱,未及数年,而新室已亡。东汉初年仍沿用西汉元始间郡国之名,至建武十三年(公元37),方有所并省(见东汉郡国)。  (周振鹤) 西普政区  西普政区  西晋地方行政区划承袭东汉末年以来形成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三国曹魏有司、豫、兖、青、徐、冀、幽、并、雍、凉、荆、扬十二州,平蜀后增益州,又分益州置梁州。泰始元年(265)西晋代曹魏,初即有此十四州。泰始时,先后析雍、凉、梁三州置秦州、益州置宁州,后又析幽州置平州,太康元年(280)平吴,又得荆、扬、交、广四州,荆、扬两州与原有同名州合并,计十九州。秦州、宁州曾一度废罢,后又复置。元康元年(291),分荆州、扬州置江州,永嘉元年(307),分荆州、江州置湘州,共有二十一州。  州仍东汉末及曹魏旧制,置刺史或牧,但州牧仅为少数,由资望高的重臣担任,设置视人而定,如卫瓘为青州刺史,后加青州牧;东海王司马越为豫州牧。牧秩二千石,刺史为六百石。东汉末以后,刺史还掌握兵权,有都督出镇地方兼刺史之制,西晋不少州也由都督兼任刺史,负责本州军事、民政或邻近数州军事,称号以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权任各有差别。但有的都督并不兼任刺史。这一时期,亦有单为刺史而不领兵者,称为单车刺史。  州以下为郡、王国。太康中,司州领十二郡国、豫州十、兖州八、青州七、徐州七、冀州十三、幽州七、平州五、并州六、雍州七、凉州八、秦州六、益州八、梁州八、宁州四、荆州二十二、扬州十八、交州七、广州十,共有郡国一百七十三。郡国中,仍吴所置二十五,仍蜀所置十二,仍魏所置十七,仍汉旧九十六,新置二十三。郡置太守。王国为皇子或皇族封地,地位同郡;国置相,后改为内史,由朝廷任命,性质同太守。西晋因曹魏诸王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以致孤立而亡,故在泰始(265~274)初大封同姓诸王。但诸王大都留于京师或出任都督,并不至所封之国。咸宁三年(277)始遣诸王赴国,以平原(治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汝南(治新息,今河南息县)、琅邪(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扶风(治眉县,今陕西眉县东北)、齐(治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为大国,梁(治睢阳,今河南商丘)、赵(治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乐安(治高菀,今山东邹平东北)、燕(治蓟县,今北京西南)、安平(治信都,今河北冀县)、义阳(治新野,今河南新野)为次国,其余为小国,分别规定所封户数、领军人数等,实际上未全部实行,诸王仍仅食租税,王国官并不掌握地方政权,“法同郡县,无成国之制”。西晋诸王拥有的很大权力,主要不是源于所辖王国,而是来自领兵出镇地方。  郡、王国以下为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另有公国、侯国,地位同县。  三国时,魏、吴均在其州县境内屯田,设置各级农官管理。西晋泰始二年后,罢废各级农官,或改置为郡县。东汉末约有十四州,一百二十多郡国,县、邑、道、侯国据顺帝时记录为一千一百八十。而西晋太康时有十九州、一百七十多郡国、一千二百多县。但其户口却又减于东汉。两汉时,西域设都护府,东汉安帝始设长史府,以班勇为西域长史,长史驻地不一。魏晋时,据楼兰古城出土魏晋简牍文书,知这时长史府治海头(今新疆若羌东北楼兰古城)。  (赵永复) 西凉  西凉  十六国之一。汉族李暠所建。都酒泉(今属甘肃)。盛时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历三主,共二十二年。  李暠,世为西州大姓。先祖仕晋为郡守。后凉主吕光时,段业于397年张掖自称凉州牧、建康公,以暠为效谷县令,迁敦煌太守。400年,暠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设官建号,发兵攻下玉门以西诸城,控制了西域,建国西凉。  401年,沮渠蒙逊攻杀段业,建北凉。暠常对北凉作战。405年暠迁都酒泉,并徙胡、汉各族两万三千户于酒泉一带,以汉人一万户侨置会稽、广夏二郡,余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北凉沮渠蒙逊每年进攻,西凉力不能敌,故与其通和立盟。暠安抚境内,敦劝稼穑,但北凉背盟进攻,暠不得不迎战。417年二月暠病死,子李歆继位,继续对北凉作战。420年歆闻沮渠蒙逊南伐西秦,率军三万往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蒙逊所败;蒙逊杀李歆,进占酒泉。同年九月,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  世系表  军、凉州刺史。421年三月蒙逊攻破敦煌,恂自杀,西凉灭亡。  西凉民户稀少,李暠统治时,经济上劝课农桑,又屯田积谷,资储充足,势力渐盛。政治上依靠凉州大姓,并奉表称臣于东晋;又设立学校,培养高门子弟。军事上充实武备,意欲打败北凉,统一河西。李歆继位后,严刑峻法,好治宫室,又刚愎自用,不听劝谏,以致人力凋残,百姓困敝(参见926页后秦魏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夏西秦北燕图)。  西凉神兽镜  (鲁才全) 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1087~1143)西辽的创建者。字重德。契丹族人。辽太祖耶律亿八世孙。通契丹文、汉文,善骑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初年,曾为翰林承旨,契丹语翰林称“林牙”,故亦名“大石林牙”。历任刺史、节度使。女真族阿骨打起兵灭辽,天祚帝于保大二年(1122)自鸳鸯泺败走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其子耶律淳留守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耶律大石与宰相李处温等在燕京拥立耶律淳为帝,号天锡皇帝。耶律淳称帝三个月病死,妻萧德妃权主朝政。不久,金兵攻陷南京,萧德妃西奔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谒天祚帝,被杀。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金之役中为金军俘获,保大三年九月逃依天祚帝。天祚帝赦其擅立之罪,耶律大石心不自安。保大四年七月,天祚帝自夹山率师东伐,谋为恢复。耶律大石谏阻,不从,乃自立为王,率二百骑遁走,过黑水(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艾不盖河),得到白达达部(汪古部)长的资助,驰至辽西北重镇镇州(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这一带本是漠北辽朝治下广大游牧部族之地,未受金兵侵扰。他便在可敦城召集边境内威武等七州和大黄室韦、乌古、敌烈、达密里、阻卜、密儿纪等十八部部众,组成新军,“有战马万匹”,设官置吏,建立了新政权,策划复兴辽朝。并向西北发展,在叶密里河(今额敏河)边建筑了一个城堡。许多突厥部族前来归顺,势力逐渐增至四万户。1130年,他再向西发展,行前致书给西州回鹘王毕勒哥(BilgaKhan),说要假道西行赴大食,毕勒哥馈送他出境。  据波斯、阿拉伯史家记载,西辽德宗分两路西进。一路拟攻喀什噶尔,但受到挫折。主力向西经伊犁入哈剌汗所辖八刺沙衮(Balasaghun)境。时哈剌汗孱弱,属下割录部(KarluKs)和康里部(Kanglis)叛乱,于是便向西辽德宗纳土称臣。西辽德宗乘机夺取了王位,自称天祐皇帝,改元延庆,同时采用突厥族称号曰“古儿汗”(Gur-Khan,众汗之汗),这就是中国史上所称“西辽”,阿拉伯史家称为“哈剌契丹”(Kara-Kitai)。康国元年(1134),西辽德宗以八剌沙衮为都城(别称虎思斡鲁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傍楚河(今苏联托克玛克市东南)。哈剌汗所辖地区,原有很多屯田的契丹人居住,这使西辽德宗得以顺利地拓地立国。  西辽德宗讨平康里部的反乱,北向击败了辖戛斯。康国元年,复遣大军东征金朝,至喀什噶尔、和阗后,沿途牛马多死,被迫还师。康国四年五月,开始攻寻思干(撒马尔罕)算端(苏丹)马哈木汗(Mahmud Khan),败之于忽毡(Khodjend)。马哈木汗退到寻思干后,重整武备,并求援于其舅父忽儿珊(Khorassan)的塞尔柱算端桑伽儿(Sultan Sanjar)(另说是割录部要求桑伽儿北上河中)。康国八年,桑伽儿渡过阿姆河,“举兵十万”来攻,西辽德宗率契丹、突厥、汉军迎战于寻思干迤北之喀忒汪(Qat-wan)。桑伽儿大败。溃退到梯尔哈木(Dirgham)山谷,全军覆没,遗尸数十里,桑伽儿与马哈木汗仅以身免。西辽德宗乘胜北攻不哈剌,并命其将军Erbuz(萧查剌阿不?)攻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沙阿即思(Atsiz)也降服作了西辽的藩属,允贡大量金币、畜产。至此,西辽的疆域已相当辽阔:东起哈密,西至咸海,北达叶尼塞河上游,南抵阿姆河,一时成为中亚一强大帝国。  康国十年,西辽德宗死。西辽至1218年为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所灭,辽朝在中亚又延续了九十四年。  参考书目  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0。  陈得芝:《耶律大石北走史地杂考》,《历史地理》1982年第2辑。  周良霄:《关于西辽史的几个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辑。  (孙毓棠) 西南夷  西南夷  秦汉时代对居住在蜀郡西北、西南,即今四川成都西北、西南,云南、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广大地区诸少数族的总称。主要有夜郎、滇、邛都、滇、昆明、徙、莋都、冉駹、白马等。其中,夜郎、滇、邛都等皆盘发于顶,耕田,有邑聚;巂、昆明等皆编发为辫,随畜迁移;而徙、筰都、冉駹等则兼营农牧。西南夷近蜀,双方商贾早就相互往来。西南夷输出筰马、僰僮、旄牛及金、银、铜、象牙等,输入绢、铁、盐、竹、枸酱等。  楚倾襄王时,楚将庄■曾平定滇池地区,于该处称王。秦灭楚后,曾在西南夷广大地区修筑道路,设官置吏。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遣唐蒙使夜郎,招抚夜郎侯多同,在其地置犍为郡。接着又命司马相如招抚邛、筰,在其地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郡。后因欲专力在北方对付匈奴,一度放弃了耗费巨大的对西南夷的经营。元狩元年(前122),张骞自大夏归国,建议重开西南夷路,以通身毒。武帝派出的使者虽得滇王之助,但均被昆明夷阻留,未能成功。南越反,武帝欲自犍为郡发南夷兵,南夷不从。遂反,杀汉使者及犍为太守。元鼎六年(前111)汉平南夷,在其地置牂柯郡(今贵州大部及云南东部)。夜郎侯迎降,武帝封他为夜郎王。于是西南诸夷皆争求内属。武帝以邛都为越巂郡(今四川西昌地区、云南丽江、楚雄北部),以筰都为沈黎郡(今四川汉源一带),以冉駹为汶山郡(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区一带),以白马为武都郡(今甘肃武都一带)。元封二年(前109),汉又出兵伐滇,滇降,以其地为益州郡(今云南晋宁晋城);同时赐滇王王印,使治其部族。  西南少数族的重器──铜鼓 贵州出土  西汉末,夜郎王兴与鉤町王禹、漏卧侯俞连年攻伐,汉遣使调解,兴等不从。成帝河平二年(前27),牂柯太守陈立杀兴,夜郎国灭。  王莽时,益州郡夷栋蚕、若豆等起兵杀郡守,越巂、姑复等地的夷人亦起兵,莽遣将率兵十余万往击,连年不克。  东汉光武帝即位后,西南夷地区再次划入汉的版图。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又设益州西部属国,管理不韦(今云南施甸)、巂唐(今云南保山)等地的哀牢族和云南(今云南祥云)、楪榆(今云南大理)、比苏(今云南云龙、兰坪)、邪龙(今云南巍山、漾濞)四县的昆明族。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族人内附,明帝在其地置哀牢(今云南腾冲、龙陵、德宏州)、博南(今云南永平)两县,合益州西部属国所领六县为永昌郡,哀牢的土著君长被封为哀牢王,在太守辖下统领其部落。  两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的郡县称“初郡”或“边郡”。郡县既任命太守、县令、长吏,又封部族土著君长为王、侯、邑长,实行“土”、“流”两重统治。太守、令、长等“流官”赋敛烦苛,又不能与王、侯、邑长等“土官”和睦相处,因而西南夷地区不断发生反抗事件,有时酿成较大规模的战争。如昭帝始元元年(前86)益州郡的廉头、姑缯,牂柯郡的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的反抗;王莽时期鉤町、益州和越巂诸部族的反抗;光武建武十八至二十一年(42~45)中,姑复、楪榆、梇栋、连然、滇池、建伶、昆明诸种的反抗;章帝建初元年至二年(76~77)哀牢夷的反抗;安帝元初四至六年(117~119)洱海地区诸部落的反抗;灵帝熹平五年(176)益州诸部落的反抗等等。另一方面,西南夷在汉族的影响下,文化水平和生产力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郡县制在西南夷地区的推行,诸部族大小土长被封为王、侯、邑长,使之大小统属,加强了政治上递相隶属的关系,改变了诸部林立,不相统属的局面,有利于中央王朝的管辖和治理,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汉西南夷  (方国瑜 林超民) 西宁  西宁  清代卫、府名。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鄯州为西宁州,取西陲安宁之意。也有人认为系先零、西纳音译。元代仍称西宁州。明洪武六年(1373)正月改置西宁卫。十九年筑卫城。清初因之未改。清雍正二年(1724)平定和硕特部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属甘肃省,并置西宁、碾伯(今青海乐都)二县,府治西宁县。又置大通卫,筑永安、白塔、大通三营堡,隶于西宁府。以后陆续增置改隶,到道光九年(1829)西宁府辖西宁、碾伯、大通三县和循化、贵德、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丹噶尔(今青海湟源)四厅。雍正三年清廷设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驻甘肃西宁,管辖青海地区,简称西宁办事大臣。民国初年改称青海办事长官。1914年裁府,改为西宁道。1915年裁办事长官,改设蒙番宣慰使,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任,仍驻西宁。1929年青海建省,以西宁为省会。  (芉一之) 西秦  西秦  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都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盛时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一部。历四主,共四十七年。  鲜卑乞伏氏在汉魏时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并定居于此。前秦主苻坚在位时,乞伏鲜卑酋长、国仁父乞伏司繁被命为镇西将军,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司繁死,国仁代镇。肥水之战,苻坚败亡,国仁招集  世系表  诸部,众至十余万。385年,国仁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为都(在勇士川内,后即苑川郡城),史称西秦。388年六月国仁死,弟乾归继位,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394年前秦主苻登败死,乾归尽有陇西之地,改称秦王。400年迁都苑川。同年败于姚兴,遂降附后秦,为其属国。407年乾归被姚兴留居长安,两年后回到苑川,复称秦王。412年乾归死,子乞伏炽磐继位,称河南王,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14年攻灭南凉,十月改称秦王。428年六月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政刑酷滥,民多叛亡;又屡为北凉主沮渠蒙逊所侵逼。430年暮末欲东趋上邽(今甘肃天水),归附北魏,途中遭夏主赫连定阻击,退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431年一月夏军攻围南安,暮末出降,西秦亡。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窑169窟西秦壁画  西秦的统治者为巩固和扩大其统治区域,连年与后秦、南凉、北凉、大夏等国进行战争,并将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强制迁徙于其统治中心或军事要地(参见926页后秦魏 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夏西秦北燕图)。  (鲁才全) 西山会议派  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林森、张继、居正等。  西山会议会场  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而得名。出席会议的仅有中央执行委员八人(占总数三分之一)、候补委员三人、中央监察委员两人。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员”、“解雇顾问鲍罗廷”等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并通电宣布停止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职权和国民党“二大”开会日期“应由本会决定”。会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分部。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的决议,指出其“举动纯属违法,并足以危害本党之基础,阻碍国民革命之前途”。决定永远开除邹鲁、谢持的党籍,对其他一些人给予警告处分。但西山会议派无视“二大”决议,仍非法召开会议,另立中央。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通令取消“打倒西山会议派”等口号,恢复了谢持、邹鲁的党籍,西山会议派从而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郑则民) 西商  西商  中国古代商人集团。居于陕西和山西一带,故名。又称西客、山陕商人、秦晋大贾。明清时期,与徽商并雄,为当时两大主要商业资本集团之一。陕西、晋南都是著名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以此地的农业及其他资源为基础,逐渐形成巨大的地方商业集团。此后又与高利贷资本结合,出粟收息,发放母子钱,由是扩展为商业资本。  西商所经营的行业与山西、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陕西是中国西部交通的中心,又是古代著名的丝绸和瓷器贸易的必经之路(见丝绸之路);陕西的西、北部是明代鞑靼、瓦剌诸部的游居地;山西北部的大同、宣府一带,是明抵御鞑靼、瓦剌的重镇,故明代西部、北部边防需要的许多重要物资如布匹、粮食等,大部分经陕西、山西运给。明代政府为加强北方边防,又于明前期推行中盐法和茶马贸易。因此,明代山陕商人的贸易也就以布匹、粮食、茶、马、食盐等为主。其活动范围大致是输粟于边塞,治盐于淮扬河东,贩布于吴越,运茶于川蜀,从而以陕西、山西为本据,往来于边塞、江淮、川蜀之间,构成有机的商业联系。此外,其商业活动还到达湖广、河南、河北、山东以及辽东等地。  山陕商人所经营的行业多为供应军需,相当部分是供政府的财政所需,与封建政府有密切关系,因此其所积累的商业资本大多不能转化为产业资本,而走上官僚资本的道路。进入清代以后,陕西、山西西北部作为军事消费地带的作用已经消失,许多山陕商人因而没落。但由于山陕商人所经营的布、盐等行业与封建财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又与清政府结下不解之缘,除经营传统的商品外,又经营为清王朝所必须的洋铜的采买以及人参等贵重药材的贩卖。其活动范围远至蒙古、乌苏里、日本列岛等地,许多人直接从民间商人变成专门为封建政府服务的官商、皇商,与封建政府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同时,清代的西商在与高利贷资本的结合上也有加强,许多人都曾越省在河南、湖广一带放母子钱、青苗钱等。清代中后期,不少西商,尤其是山西商人的资本开始转向经营票号。票号的业务主要是汇兑和存放款,业务对象亦多是政府及其官吏。咸丰以后,清朝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款项往来,也多经山西票号存放汇兑。山西票号在晚清时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货币信用机关。  山陕商人资本日益向官僚资本转化,是其业务成功的根本原因,但也使他们日益失去自己的独立地位,成为封建制度的附庸。因此,在清末的社会大变革中,山陕商人资本表现出浓厚的保守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大部分山陕商人无法向近代资本家转化,因而纷纷没落,繁盛一时的山西票号亦随之衰落。  (傅衣凌) 西套蒙古  西套蒙古  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以北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等地区。因在河套之西,故名。又称套西二旗。  阿拉善厄鲁特旗,一称贺兰山厄鲁特旗。康熙间(1662~1722)厄鲁特蒙古之一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攻杀鄂齐尔图车臣汗,夺其属众和牧地。鄂齐尔图车臣汗之侄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和罗里,率族属移牧于甘州和凉州边外,上书清廷求给牧地。康熙二十五年清廷于宁夏甘州边外给划定牧地。始定牧贺兰山(阿拉善)西。后还旧牧地。  额济纳土尔扈特旗,一称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在阿拉善厄鲁特旗之西、甘肃甘州府及肃州府边外。牧地跨额济纳河。土尔扈特部亦为厄鲁特蒙古之一部。明末与准噶尔部不睦,自雅尔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草原。康熙四十二年,其汗阿玉奇之嫂携其子阿拉布珠尔入西藏礼佛。因准噶尔阻其归路,乃向清廷请求内属。清廷给牧地于敦煌之色尔腾,不久迁牧至额济纳河。因这部分土尔扈特部归来较早,故又称旧土尔扈特。  (宝日吉根) 西魏  西魏  北朝之一,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历三帝,共二十二年(535~557)。都长安。管辖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洛阳以西,原北魏统治的西部地区。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脱离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文帝),史称西魏,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  西魏政权建立后,宇文泰于大统元年(535),颁布二  帝系表  十四条新制,后又增加至三十六条,称为“中兴永式”。其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置立正长(正即闾正、族正,长指保长。保、闾、族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称)、实行屯田、制定计帐(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和户籍等制度。七年,关中大族出身的苏绰把汉族封建统治的经验总结为六条:①清心,②敦教化,③尽地利,④擢贤良,⑤恤狱讼,⑥均赋役。宇文泰对这些统治经验非常重视,颁行为“六条诏书”,作为施政纲领。并专门组织中下级官吏学习,规定不通晓这六条及计帐的人,不能当官。十六年,又正式建立由八柱国分掌禁旅的府兵制。府兵共有兵力约五万,除宇文泰和宗室元欣外,分别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统领。此制的建立,对军队进行统一指挥和训练,有利于中央政权的加强。继续推行均田制。根据敦煌文书《西魏大统十三年计帐》可知,均田制下的授受虽已实行,但授田不足额却是普遍的现象。当时最普遍的一种力役为“六丁兵”,即每个丁男在六个月内为政府服役一个月,一年内要服役两个月。  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553)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参见574页梁东魏西魏对立形势图)。  (卢开万) 西夏  西夏  以党项为主体民族所建立的国家。1038年,元昊称帝,国名大夏,又号白上国。在汉籍中习称西夏,又有唐古、唐兀、河西、弭药等称。传十代,至1227年为蒙古所灭;先后与辽、北宋及金、南宋鼎立。境土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以及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参见985页金南宋时期形势图(一))。  建国前的历史  党项的内迁 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地在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曲一带。隋唐时期,活动范围扩展,东及松州(今四川松潘北),西抵叶护(即处于今新疆的西突厥领地),南邻春桑、迷桑诸羌(在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北接吐谷浑(在今青海北部与甘肃南部一带)。他们按分衍出来的家族结成部落,大的五千余骑,小的千余骑,各自分立,不相统一。著名族姓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以拓跋氏最强。过着无法令,无徭赋,不知稼穑,土无五谷的原始游牧生活。  开皇五年(585),党项族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部落徙至旭州(今甘肃临潭境)住帐。隋朝封赐他大将军官号。唐太宗时,党项首领细封步赖于贞观三年(629)率部归附,唐就其居地设轨州(今四川松潘西境),任步赖为刺史。其他党项诸部也闻风归附。贞观八年,唐将李靖率大军讨吐谷浑,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助吐谷浑主优允抵抗,兵败请降。唐即其地设懿、嵯、麟、可等三十二羁縻州,以其部落酋领为刺史。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受松州都督府节制。  随后,吐蕃北上扩展,灭吐谷浑。散居在今甘肃南部与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因不堪吐蕃的逼胁,请求内迁。唐朝把原设在陇西地区的静边州都督府移置庆州(今甘肃庆阳),辖下的二十五个党项州,也一道迁徙。8世纪中,吐蕃进而夺取河西、陇右之地,与灵(今宁夏灵武)、盐(今宁夏盐池北)、庆州一带的党项部落勾结,进行骚扰。唐朝为了拆散他们的联系,便把党项部落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以北、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以东地区;静边州都督府也移置银州。绥州(今陕西绥德)、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也陆续迁来大批党项部落。住居在庆州一带的称东山部;夏州一带的称平夏部;平夏地区的南界横山一线,唐人谓之南山,住居在这一区域的,被称作南山部。  迁入内地的党项部落,仍然游牧,财富渐有积累,人口迅速增殖。他们用土产的劲马、善羊换取汉族商人的铠甲弓矢,用以抵抗唐朝官吏的勒索奴役,并加强对唐边境地区的抄掠。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财富而争战不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也渐趋明显。  夏州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当拓跋赤辞降唐时,其侄思头同时降附。唐中宗时受褒赠为静边州都督,称拓跋思太。想太子守寂,唐玄宗时受封为西平公,以参预平安史之乱有功,升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后赠灵州都督。拓跋守寂孙拓跋乾晖曾任银川刺史。其孙拓跋思恭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升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领夏、绥、银、宥(今陕西靖边东)四州地,再次赐姓李,进爵夏国公。从此夏州拓跋氏改称李氏。乾宁二年(895)李思恭死,弟李思谏继位,李思谏死,李思恭孙李彝昌继位。后梁开平四年(910),彝昌为部将高宗益所杀,其族父李仁福为定难军节度使,臣附于后梁、后唐。后唐长兴四年(933),李仁福死,子李彝超继为留后。后唐明宗图乘机并吞夏州,下令将李彝超内调延州,派兵五万人前往接收夏州。李彝超闻讯,集军坚守,挫败后唐军,从而大大提高了李氏在党项诸部中的威望。李彝超死,兄李彝殷继掌夏州政权。开运元年(944),他率兵从麟州(今陕西神木北)渡黄河,助后晋进攻契丹。乾祐二年(949),后汉增设静州(今陕西米脂北),属定难军,李氏的辖区又扩为五州。  西夏石雕人像  宁夏银川西夏王陵碑亭遗址发现  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加封李彝殷为太尉。乾德五年(967),李彝殷死,宋赠封为夏王,子李光睿继位。太平兴国三年(978)李光睿死,子继筠继位。七年,李继筠死,弟衙内都指挥使李继捧袭位。李继捧无力解决族属内部的矛盾,便率领族人亲朝宋帝,献出四州八县的辖区,留居于开封。宋太宗赵炅授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发兵前往接收统治权力,并发遣所有李氏亲族齐赴汴京。李继捧族弟李继迁反对降附,率领族属逃奔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境)反宋。  李继迁的反宋斗争 李继迁是银州防御史李光俨的儿子,长骑射,有谋略,不断侵扰宋边。雍熙元年(984),宋知夏州尹宪发动偷袭,继迁损失惨重,母与妻皆被俘虏。不久,他在夏州北的黄羊平招聚蕃众,以恢复故土相号召,势力日渐壮大。二年,一举攻下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向辽圣宗耶律隆绪称臣请婚。淳化元年(990),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宋太宗因屡次用兵无效,任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名赵保忠,派他回镇夏州。又任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宋朝为迫使他就范,禁绝夏地土产的青盐贩运汉界;同时封锁汉界粮食出口。结果蕃族因缺乏粮食,相率扰边;关陇人民因缺盐,也引起骚乱。宋朝被迫撤销这项禁令。  淳化五年,李继迁与李继捧合作,联结契丹抗宋。宋派李继隆率军进驻夏州,将李继捧捕送回朝。又平毁夏州城;改授李继迁为鄜州(今陕西富县)节度使。李继迁拒不接受,攻宋清远军(今甘肃环县北),至道二年(996),在浦洛河(今宁夏吴忠市南)成功地劫击了宋接济灵州的军需粮草,进图灵州。宋太宗亲作部署,五路出兵,相期会师平夏。李继迁熟悉地利,灵活游击,宋军无功而返。  至道三年,宋真宗赵恒继位,李继迁遣使求和。宋任他为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在取得夏、银、绥、宥四州之后乘势挺进,直指灵州。宋急派兵六万赴援。援军未到,灵州已失。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次年,又率军越过黄河攻占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吐蕃族大首领潘罗支乘其不备,进行突袭,李继迁中流矢死,终年四十二岁。子德明嗣位。  德明遣使向辽请求册封,又向宋朝纳贡乞和。景德三年(1006)和议成立,宋以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并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钱三万贯、茶两万斤。辽朝也封李德明为大夏国王。李德明得以专力西向,攻杀潘罗支,再克西凉;进破甘州(今甘肃张掖北)及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回鹘可汗,控制了河西走廊。在李德明统治时期,境内保持相对的安定,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贸易也因控制了河西走廊而有所增长。李德明在夏、绥二州建驿馆,在子山造宫室;又在灵州怀远镇(今宁夏银川)筑城,更名兴州。  元昊建国及历朝概况  元昊建国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李德明死,长子李元昊嗣位。李元昊对其父臣属宋朝早怀不满。即位后,改姓嵬名氏,发布秃发令,以恢复本民族旧俗;积极整饬军政,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1034年,始建年号开运,继改广运,攻宋府州(今陕西府谷),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击败宋军;次年攻打湟水流域的吐蕃首领唃厮罗,经过苦战,取得胜利。大庆元年(1036),颁行新制西夏字。又发兵镇压肃(今甘肃酒泉)、瓜、沙(今甘肃敦煌东)三州的回鹘反抗势力,并回师取兰州,南至马衔山(今甘肃临洮北),筑垒戍兵,以截断宋与吐蕃的交通。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嵬名元昊正式称帝(景宗),国号大夏,又自称“邦泥定国兀卒”。西夏语“邦泥定国”意即“白上国”,“兀卒”,意即“青天子”。这时夏国的领域,东临黄河,西尽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迄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抵大漠。除保有夏、银、绥、宥、静(今宁夏灵武境)、西平府、盐、会(今甘肃靖远东北)、胜(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甘、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诸州外,又将部分重要镇堡升置洪(今陕西靖边南)、定(今宁夏平罗东南)、威(今宁夏同心境)、怀(今宁夏银川东南)等州。  西夏景宗称帝后,与宋连年交战。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四年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五年在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三次大战役中,夏兵大败宋军。六年,辽敦促西夏停止对宋用兵。夏国的内部也因战争而遭受损失,遂于次年与宋达成和议。元昊以夏国主名义称臣;宋每年给予“岁赐”银、绢、茶、采二十五万五千两、匹、斤;改所赐敕书为诏而不名,许夏国自置官属;置榷场于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及镇戎军高平寨(今宁夏固原),唯不许青盐入宋境。同年,夏辽关系激化。辽兴宗亲率大军,三路渡河,深入夏境。夏人坚壁清野,乘势纵击。辽军溃败。元昊在重创辽师后,与辽议和。从此形成北宋、辽、夏三足鼎立的局势。  西夏文敕牌 译为“火急驰马,西夏驿站传递文书用的符牌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从西夏景宗李元昊到崇宗乾顺四代中,统治集团内部不断发生皇族与后族的斗争,以及奉行汉礼或蕃礼的矛盾。  夏国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并包括汉族、吐蕃、回鹘等民族的多民族政权。从中唐、五代以来是党项部落内家长奴隶制迅速向早期封建制即领主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西夏景宗李元昊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权力,一方面效法汉官仪式,借以提高君权;一方面又蓄意保存和发扬党项固有的淳风悍俗。集中皇权与坚持享有平等议政旧俗的贵族领主势力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这些守旧的贵族、领主多是与皇族世通婚姻的后族。西夏景宗对于这些显贵氏族首领,如卫慕氏族、野利氏族都进行镇压。西夏景宗先有妻野利氏,生子宁凌噶;复纳妻没藏氏,生子谅祚。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任国相的没藏讹庞(没藏氏之兄)唆使宁凌噶刺杀西夏景宗,然后又乘机杀害宁凌噶及其母野利氏,与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年幼的嵬名谅祚为帝(西夏毅宗)。没藏氏为太后,与其兄讹庞尽揽朝权。延嗣宁国元年(1049),辽兴宗乘西夏景宗新死,大举亲征,但为夏军所败。  奲都五年(1061),讹庞父子阴图杀害西夏毅宗李谅祚,子妇梁氏先期告发,毅宗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擒杀讹庞父子,尽诛其家族,废皇后没藏氏(讹庞女),纳梁氏为后,以后弟梁乙埋为国相。西夏毅宗下令停止使用蕃礼,改行汉礼,并向宋请求书籍及宋廷的朝贺仪式。拱化元年(1063),他改用汉姓,恢复姓李。  拱化五年,毅宗死,子李秉常(惠宗)继位,年仅七岁,母梁太后摄政,梁乙埋任国相。他们一反毅宗所为,废止汉礼,恢复蕃礼。梁氏集团在天赐礼盛国庆二年(1070)大举攻宋,游骑进抵庆州城下。次年,宋袭据罗兀城(今陕西米脂北),夏国乞辽师为援,全力攻夺宋沿边城堡。宋任王韶经营熙河路地区,有力地改善了在夏国右侧的攻防形势。  大安二年(1076),西夏惠宗亲政,又下令以汉礼代替蕃礼。这项措施虽得到皇族的支持,但遭到朝中后党的强烈反对,无法实行。七年,惠宗图借助宋朝弱梁氏势力,梁太后得知,将惠宗囚禁。拥帝将领拥兵自重,不听梁氏号令;保泰军统军禹藏花麻吁请宋出兵讨伐。宋五路进兵。夏军坚壁清野,引敌深入,在西平府击败宋军,然宋犹占据银、石、夏、宥诸州之地。八年,宋在银、夏、宥三州交界地修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夏军来攻,城陷,宋军损失惨重。梁氏集团迫于拥帝势力的强大,次年又让惠宗复位。天安礼定元年(1086),惠宗死,三岁的幼子李乾顺(西夏崇宗)即位。母梁氏(梁乙埋之女)当政。梁乙逋与皇族嵬名阿吴、大将仁多保忠三大家族分揽朝权,互相倾轧。天祐民安五年(1094),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联合,在梁太后的支持下,杀了擅权骄纵的梁乙逋。  皇族与后族的斗争,实际上体现封建专制君权和守旧封建领主贵族特权的生死斗争。采行汉官仪制有助于君权的发展,维护蕃礼有利于保持封建领主的固有权势,因此这一斗争又表现为行汉礼与蕃礼的斗争。专制皇权战胜氏族首领的共治形式,使夏国封建社会由早期的领主制进一步发展为地主制。  皇权的巩固与封建制的进一步发展 天祐民安六年,宋宰相章惇对夏实行强硬措施,先后在沿边修建了平夏城(今宁夏固原北三营附近)、灵平寨(平夏城南)等城寨五十余所,且发兵连破洪州(今陕西靖边南)、盐州,一度攻入宥州。夏军全力反攻平夏城,无效。宋于是在新拓的地区修建了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和天都寨(今宁夏海原南),接通了泾原与熙河两路,遂把秦州(今甘肃天水)变为内地,巩固了自己的边防,对夏构成严重威胁。  崇宗亲政以后,对外采取了附辽和宋的方针。这时,宋徽宗赵佶在位,累遣边将进攻,崇宗求援于辽而与宋约和。雍宁元年(1114),童贯企图借开边以树威,复大举进攻西夏。从此,连年混战。五年,统安城之战,宋军大败,崇宗仍以辽国名义再次向宋请和。崇宗在国内扶植宗室掌权,消灭贵族酋豪势力,以巩固皇权。他积极倡导学习汉族的仪制与文化;建立“国学”(即汉学),设教授,收学生三百员,官给廪饩,以培养官僚人材,贞观十二年(1112),又公布了按照资格任用官员的规定,除“宗族世家议功、议亲、俱加蕃、汉一等”外,对于擅长文学者也特予优待。他还确立了后妃等级及有功宗室册封王爵的制度。  金灭辽后,元德五年(1123),崇宗向金称臣,共同对北宋作战。夏占领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云内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又攻占震威城(今陕西榆林境)。天德、云内两地被金国夺去,夏又取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和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以为补偿。以后,夏以藩属礼事金,金、夏双方划疆而守,设榷场贸易。  大德五年(1139),崇宗死,子李仁孝(西夏仁宗)即位。仁宗母曹氏,汉人。仁宗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大庆四年(1143),下令各州普遍设置学校。又在宫廷内设立皇家学校,七岁至十五岁的宗室子弟都必须入学学习。尊孔子为文宣皇帝,令州郡兴修孔庙。人庆五年(1148),又兴建内学,选名儒主持讲授。仁宗妻罔氏,出身党项大族,也好汉礼。人庆四年,仁宗依仿宋朝科举制,策试举人,立唱名法;又设立童子科。通过科举擢用官员,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蕃部起义与任得敬篡国的失败 西夏仁宗李仁孝统治时期,贵族、官僚都以奢侈相尚,对百姓的诛求克剥越来越重。官员、军队人数激增,僧徒遍布境内,大庆元年,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以复兴辽朝相号召,遣兵四出略地,游骑直逼贺兰山,都城震动。这次战乱虽然被静州统军任得敬平定,但对夏国腹心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年,饥荒四起,升米百钱。四年,兴庆府、夏州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人畜死亡万数。地震加重了饥荒,人民纷起暴动。威州的大斌、静州的埋庆、定州的竾浪、富儿等蕃部,多者万人,少者五六千,所在结集,攻城掠邑。州将出兵镇压,都被起义者所败。起义终于被西平府都统军任得敬所剿灭。  任得敬原是宋西安州通判,降夏后献女为崇宗妃(后正位为皇后)。他以后戚而镇压反乱有功,官位迅速上升。他通过贿赂得为尚书令,升中书令,后居国相高位,独揽朝权。弟得聪为殿前太尉,得恭为兴庆府尹,族弟得仁为南院宣徽使,侄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任得敬受封为楚王。乾祐元年(1170),他公然胁迫仁宗“分国”,要求以夏国之半归他统治。仁宗无奈将西南路及西平府、罗庞岭一带划作楚王的直辖封疆;并遣使奏报金国,代任得敬请求册封。金世宗不允。任得敬因此怨金而阴谋附宋自立。在金国的支持下,仁宗令弟仁友等捕杀任得敬,尽诛任氏族党,改任著名儒学家斡道冲主持国政。乾祐二十四年,仁宗死,子李纯祐(西夏桓宗)嗣位。  夏的灭亡13世纪初,蒙古在漠北兴起。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诸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天庆十二年(1205),侵夏,陷力吉里寨;经落思城时,大掠人畜。蒙击兵退走后,桓宗下令修复各地残破的城堡,大赦境内,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应天元年(1206),镇夷郡王李安全废黜桓宗,自立为帝(西夏襄宗)。其年秋,成吉思汗再次侵夏,破斡罗孩(兀剌海)。次年二月北撤。应天四年,成吉思汗第三次侵夏,出黑水城北,趋斡罗孩关口。襄宗以皇子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主高逸为副,率兵抵抗,大败,高逸被俘杀。蒙古军进逼中兴府的外围要隘克夷门。襄宗任嵬名令公率军增援,兵败被俘。蒙古军进围中兴府,引黄河水灌城。城将破,适外堤崩决,反淹蒙古军,迫使解围。襄宗纳女请降。襄宗附蒙攻金,双方迭起兵争。光定元年(1211),宗室齐王李遵顼废襄宗自立(西夏神宗)。  光定六年,成吉思汗开始集军图远征中亚,屡向夏国征兵,夏不堪其苦,表示拒绝。于是又招致蒙古军第四次来侵,东京中兴府被围。神宗匆忙逃往西京西平府,留太子李德任防守都城,再次向蒙古请降。蒙古军退后,神宗图联金抗蒙,金国不许,又图结宋攻金,朝中意见纷纭。光定十三年,神宗派李德任率兵侵金。李德任主张联金,拒绝受命。神宗废德任,随即以皇位付次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李德旺(西夏献宗)即位后,力主抗蒙。乾定二年(1224),蒙古国王孛鲁攻银州,夏军损失惨重,献宗遣使与金议和,相约为兄弟之国,以图自保。  乾定四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夏。分兵两路:一路自畏兀儿境东进,攻取沙、肃、甘诸州,直逼西凉府;另一路由成吉思汗亲率,从漠北南下,下黑水,斡罗孩诸城,进至贺兰山。七月,成吉思汗与西路军会合,陷西凉府。献宗惊忧致死,侄南平王李睍(末帝)继立。蒙古军穿越沙陀,下应理(今宁夏中卫)等县。十一月,夺取灵州后,进围中兴府。宝义二年(1227)初,成吉思汗留蒙古军一部继续攻城,他本人南下克积石州,进掠金朝州郡;六月,避暑六盘山。中兴府被围半年,粮尽援绝,末帝遣使乞降。他请求成吉思汗展限一月,然后亲往朝觐。七月,成吉思汗病死军中。末帝在赴降时被执杀。蒙古军陷中兴府,夏亡。  西夏帝系表  夏国的制度  行政组织唐末、五代以来,拓跋(李)氏统治者既是诸蕃落的首领,又受封为节度使。因此夏州政权设有州衙和蕃落两种行政机构。州衙所治,限于四川八县蕃汉杂居之地;其余广大地区的蕃部,则由兼领的押蕃落使统治。蕃部居民多聚族而居,一家叫作一帐。小族数百帐,大族千余帐,各有首领,沿旧俗而治,附属于夏州政权,而又拥有相当的独立性。  1033年,元昊仿宋朝制度设官分职。包括中书(最高行政机关)、枢密(最高军事机关)、三司(财政机关)、御史台(谏察机关)、开封府(管理都城事务)、翊卫司(掌宿卫)、官计司(掌任免官吏)、受纳司(掌仓储收支)、农田司(掌农田水利)、群牧司(掌饲养马匹)、飞龙院(掌理御厩)、磨勘司(掌官吏考核)、文思院(掌御用器物制作)、蕃学与汉学(学校)。这些机关的长官由蕃、汉人担任。此外,另设有只限于蕃人(主要是党项人)充任的官职,有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吕则、枢铭等。夏国的官制,基本上仍是蕃汉并行,实行蕃汉分治。大庆二年(1037)增汉官为十六司,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又设尚书令,总理十六司政务。文武官员的冠服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  西夏文腰牌 上面文字为持有者姓名,  是通过关卡时的证件  军事制度 夏国所有的男子,平时从事农牧业,有战事则接受征发。年十五岁为丁,每两丁征正军一人;另配备随军服杂役的“负赡”一人,合称为一“抄”。初以四丁为两抄,合住一帐幕。后改三丁同住一帐幕,即二正丁合用一负赡。兵丁自备弓矢甲胄,自带粮草。正军每人官给马、驼各一,如有倒毙需予赔偿,称“长生马驼”。每当发兵时,夏主以银牌召部长面受约束。部落首领各统领本部落兵应召,谓之“一溜”。出征前各部落首领刺血设盟,由夏国王率领他们一道进行射猎,将猎获的野兽环坐共食,席上让他们各自发表征战意见。国王择善而从,布置行军作战任务。全境分为左右两厢,各军驻地设置监军司,由都统军、监军使等统率。总计可征兵额五十余万。  在中央,元昊选豪族子弟五千人组成侍卫军,号“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这支宿卫军同时也是一支质子军,通过它加强了夏王廷对各部落豪族的控制。此外还设有号为“铁鹞子”的骑兵和叫做“泼喜”的炮手,是具有熟练技术的特殊兵种,其职责主要是充任禁卫。  刑法制度 夏国“蕃族有和断官,择气直舌辩者为之,以听讼之曲直,杀人者,纳命价百二十千”。骨勒茂才所撰《番汉合时掌中珠》里,记载其刑事诉讼的程序是:官府接到诉状后,把犯人枷禁在监狱中,并进行查证;如拒不招认,便用严刑拷打,逼使“伏罪入状”。伤人致死者要赔偿死者的命价。夏国的法律,一部分当是来源于党项部族沿行的习惯法,另一部分则是杂采宋、辽的条法、制度。仁宗在位时期编行的《天盛年改定新律》,便是一部仿照宋朝政书编修的夏国政治制度和法令的汇编。它是据前代所发布的律令增补、修订而成的。  经济状况  党项族在唐末、五代时期,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西夏景宗李元昊建国称帝,从奴隶制转化为早期封建制,即领主封建制。11、12世纪之交崇宗统治时期,转变为更加成熟的地主封建制。  土地占有状况 夏国的土地占有制,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国有或皇室所有 皇帝代表国家除直接掌握规模庞大的“御庄”和其他广大的闲田旷土,具有国有性质。河渠、水利也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  贵族和官僚所有 党项贵族首领都占有大量土地,它一部分来源于原部族所有的土地,一部分是皇帝的赐予。贵族官僚们也多乘势豪夺。一些汉人士子、吐蕃首领与回鹘上层人物被夏国授予官职,也因此获得一定份额的土地。愈到后来,官僚占地的数量就愈大。  寺院所有夏国崇佛,境内寺庙林立。上层僧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成为统治者有力的助手。寺庙从夏廷得到丰厚的布施,拥有大量土地,并开设质房,发放高利贷。  农牧民小土地所有 在夏、宋邻接的沿边地带居住的“蕃部”和“属羌”,常有将土地买卖及抵押的事实。夏国存在有个体小衣牧民以至中小的庶民地主或牧主。西夏仁宗时修订的《天盛年改定新律》规定:生荒地归开垦者所有,其本人和族人可永远占有,并有权出卖。这证明农牧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是得到法律承认的。  农业和畜牧业 党项人原来主要从事畜牧业。李继迁提倡垦殖,兴修水利,使境内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李德明统治时期,国内相对安定,农业出现兴盛局面。夏国的主要农产区,除东部的横山,西部的天都、马衔山一带外,还有兴庆府、西平府、甘、凉诸州之地。这些地区土宜种植,特别是兴庆府、西平府地区有良好的水利条件,历代所开凿的大小水渠甚多。景宗李元昊又兴修了从今青铜峡至平罗的水利工程,世称“昊王渠”或“李王渠”。因此,这一带成为夏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河西、陇右地区历来是著名的牧区,但也有相当发达的农业。甘、凉两州利用祁连山的融雪水灌溉。夏国在许多地区都有所谓“御仓”的设置,大量收储粮食。  犁耕图 安西榆林窑第3窑西夏壁画  夏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种,基本上与汉族地区相同。粮食作物有麦、大麦、荞麦、青稞、糜粟、稻、豌豆、黑豆、荜豆等。蔬菜有芥菜、香菜、蔓菁、萝卜、茄子、胡萝卜、葱、蒜、韭菜等。水果、药材也有栽培。耕作农具有铧犁、镰、锄、锹、碌碡、子耧、耙、坎(坎)等。牛耕已普遍采用。从事农耕的多是汉人,但也有一部分从事畜牧的党项人开始转事农耕。  党项、吐蕃和回鹘人则以畜牧业为主,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带是良好的牧场。牲畜品种以羊、马、牛、驼为主,还有驴、骡、猪等。国家设有群牧司以管理畜牧,官营的畜牧业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手工业 手工业主要由官府控制工匠生产。夏国设有文思院、工艺院以及金工司、绢织院、铁工院、木工院、造纸院、砖瓦院、出车院等机构,管理各种手工业生产,为王家服务。  毛纺织业夏国毛皮原料丰富,毛纺织业发达。产品有氆氇、毛布、毡、毯等,它们是党项人制作帐幕、衣服、被单、帽、鞋、袜等的原料,也是对外交易的重要物资。  打铁图 安西榆林窑第4窑西夏壁画  冶铁和金属制造业 景宗在夏州东境曾置冶铁务,管领铁矿的开采和冶炼。现存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中有锻铁图,图中二人持锤锻铁,一人在竖式的风箱后鼓风。1976年在夏王陵区出土的鎏金铜牛,形体硕大,重达一百八十八公斤,形态逼真,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冶铸工艺水平。  兵器制造业夏国统治者十分重视兵器制造。景宗曾在其官厅东厢后设有锻造作坊。兵器的种类有弓箭、枪、剑、鍬、、斤、斧、刀等,工巧质优。铠甲片采冷锻工艺制造,坚滑晶莹,非一般箭弩所能射透。夏国铸造的剑有“天下第一”的美誉。但因金属资源贫乏,无法自给,常遣使赴宋购买兵器;或者将购到的铁就地打造,再运回本国。  陶瓷业灵武县发现的夏国瓷器,器壁很薄,瓷胎呈灰白色,胎质欠细腻,有的成型不规整,釉为白色,但不稳定,器表下部及圈足部分都不挂釉,器底有砂痕,其质量显然不能与宋瓷相比。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的酱褐色釉剔花瓶,瓶身上刻有牡丹花纹画式,其形制与花式凝重大方,是夏国瓷器的精品。  褐釉剔花罐 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出土  雕版印刷业 夏国从宋、金输入大量汉文典籍。金平阳的印本在夏国销行。夏国刻印书籍,以佛经为多。现存的印本书籍有崇宗正德六年(1132)刻行的《音同》,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刊行的《番汉合时掌中珠》、桓宗天庆七年(1200)雕印的《密咒圆因往生集》等。乾祐二十年,仁宗就大度民寺作大法会,一次就散施刻印的夏、汉文《观弥勒上升兜率天经》十万卷,汉文《金刚普贤行愿经》、《观音经》等五万卷。佛经之外,还刻行诗、文、小说、谚语、文字、音韵、法律、医术、日历、卜筮、咒文等书籍,以及大量以西夏文翻译的汉籍,包括儒家经籍、诸子、史传、兵书、医书以及版画等等。政府设有“刻字司”,作为官家的出版机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9
正序
倒序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2
中国百科全书-3
中国百科全书-4
中国百科全书-5
中国百科全书-6
中国百科全书-7
中国百科全书-8
中国百科全书-9
中国百科全书-10
中国百科全书-11
中国百科全书-12
中国百科全书-13
中国百科全书-14
中国百科全书-15
中国百科全书-16
中国百科全书-17
中国百科全书-18
中国百科全书-19
中国百科全书-20
中国百科全书-21
中国百科全书-22
中国百科全书-23
中国百科全书-24
中国百科全书-25
中国百科全书-26
中国百科全书-27
中国百科全书-28
中国百科全书-29
中国百科全书-30
中国百科全书-31
中国百科全书-32
中国百科全书-33
中国百科全书-34
中国百科全书-35
中国百科全书-36
中国百科全书-37
中国百科全书-38
中国百科全书-3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