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6

汉代至拓跋魏中叶居于天山北麓伊犁河上游、伊塞克湖畔及纳林河流域的游牧部族。它的族属有突厥族、亚利安族诸说,尚无定论。  建元三年(前139),张骞应汉武帝刘彻之募出使月氏,打算约它夹击匈奴,但未得要领而归。元狩四年(前119),汉军击走匈奴于漠北,张骞向武帝言及留匈奴时说,闻乌孙本居祁连、敦煌间,与月氏为邻。月氏攻夺乌孙地,杀其王难兜靡,乌孙王族逃属匈奴;其后月氏为匈奴所破,西击塞人,塞人南迁,月氏居其地(今伊犁河流域)。乌孙首领(昆莫)既壮,请单于助报旧怨,西向攻破月氏,月氏西走,乌孙遂占有其地,然常怀念故地;因而建议武帝厚赂乌孙,招以东归,并遣公主为夫人,使之助汉,以断匈奴右臂。武帝采纳此议,令张骞再使西域,抵达乌孙都城赤谷城(今地不明,一说在今新疆阿克苏城北盐山附近,一说在纳林河上游之Narynkol,一说在伊塞克湖南岸之DzhetyOghuz附近),当时乌孙有户十二万,民六十三万。然而乌孙诸大臣不欲东迁,昆莫猎骄靡又年老不能自主,仅遣使数十人随张骞入汉答谢,意亦在窥探汉廷的虚实。  匈奴知乌孙遣使赴汉报聘,便兴师问罪,乌孙为得汉援助,再遣使献马,并愿得汉公主。武帝于元封年间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为公主嫁昆莫,馈赠甚丰,昆莫以细君为右夫人,同时迎娶匈奴女为左夫人。江都公主别居一宫,不经常与昆莫相会,且因语言不通,忧伤思乡,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昆莫年老,令细君改嫁其继承人岑陬,公主不肯,向朝廷请示,汉帝为同乌孙共灭匈奴,令公主从其国俗。公主与岑陬成婚,生一女,旋病卒。汉又以楚王刘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解忧留居乌孙达五十年之久,先嫁岑陬,未生子女。岑陬早卒,病危时因其胡(匈奴)妇所生之子泥靡年幼,把王位让给叔父之子翁归靡,约定泥靡长大,仍立为乌孙王。翁归靡即位后,娶解忧公主,生三男二女,长男名元贵靡。翁归靡亦有胡妇,生子名乌就屠。汉昭帝时,匈奴与车师并力侵乌孙,解忧上书请汉救援,汉公卿议救未决,值昭帝去世。宣帝本始元年(前73),解忧与翁归靡皆上书称匈奴连续发兵攻击乌孙,虏掠人民,并要求交出汉公主,望汉出兵相救。翌年,汉遣将五人,率骑十六万分道出塞,命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共击匈奴,匈奴死伤惨重,畜产损失不可胜数,因此深怨乌孙。本始三年冬,匈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乌孙,有所虏获,将还师,逢大雪,人民畜产损失十之八九。本始四年至地节元年(前69),乌孙与丁零、乌桓等又围攻匈奴,匈奴人民死者十分之三,牲畜损失将近一半。汉兵亦出塞攻掠,攻下车师,留卒屯田,保障天山北麓往乌孙的道路畅通,汉与乌孙的联系由此加强。  乌孙族墓群 新疆昭苏下台  乌孙人用羊首铜刀 新疆新源查布哈河出土  宣帝元康二年(前64),应翁归靡之请,以楚主解忧亲属相夫为公主,置官属侍御百余人,使居上林苑习乌孙语;临行,宣帝亲自送别。相夫至敦煌,未出塞,闻翁归靡死,乌孙贵人从岑陬之约立泥靡为昆弥(昆弥即昆莫,均为乌孙王号)。宣帝从萧望之议,征还相夫。解忧复嫁泥靡,生一子名鸱靡。翁归靡胡妇所生之子袭杀泥靡自立为昆弥,因害怕汉出兵,奉元贵靡为大昆弥,自己为小昆弥。汉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为分别人民地界,大昆弥户六万余,小昆弥户四万余,各自为政,汉皆赐予印绶。后元贵靡、鸱靡皆病死,解忧年近七旬,上书言年老愿还汉地。宣帝许其归来,于黄龙元年(前49)病死。自此至西汉末,乌孙昆弥始终有大小之分,前者亲汉,后者亲匈奴。《汉书·西域传》所谓“自乌孙分立两昆弥后,汉用忧劳,且无宁岁”,是对这种情况的概括。  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东汉以耿恭为戊校尉,屯车师后王部金满城(今新疆奇台西北)。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班超欲攻龟兹,因乌孙兵强,欲得其助,乃上书言“乌孙大国,控弦十万,故武帝妻以公主,至孝宣皇帝,卒得其用。今可遣使招慰,与共合力。”章帝允诺,于建初八年拜班超为将兵长史,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赐大小昆弥以锦帛。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匈奴北单于为汉左校尉耿夔所破,曾遁走乌孙。而自安帝即位时(107)起,北匈奴复收属西域诸国,时为边寇。后经班勇大力经营,虽龟兹、疏勒、于阗、莎车皆来朝,而乌孙及葱岭以西终绝。  近几十年来,中国和苏联的考古工作者在乌孙故地考察和发掘了大量的乌孙墓葬,从墓葬分布特点、形制及出土物等方面作了分析研究,为探索乌孙的社会经济情况提供了不少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文献之不足。例如:谷物磨具和平底陶器的出土,说明乌孙人在经营畜牧业的同时,还兼营少量农业。出土物还表明乌孙人制陶业、铸铜业和木器制造业的水平和规模。墓葬规模的悬殊和出土物的多寡贵贱则体现了乌孙社会贫富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  (张锡彤) 乌弋山离  乌弋山离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伊朗高原东部的一个地区或半独立国家。安息在密司立对提一世(MithradatesI,前171~前138或137)时在中东建立了东自大夏、身毒,西至两河流域,北至里海,南抵波斯湾的大帝国。但由于大月氏(即月氏)西迁,中亚的塞人(Sakas)各部受到很大的打击,大约在公元前128或127年纷纷南下闯入安息境内,直到德兰癸亚那(Drangiana)和阿拉科西亚(Arachosia)二郡之地,占据了锡斯坦。密司立对提二世(前124~前87)即位后,决心大力整顿东方,便派贵族苏林(Suren)率领大军到东边镇压入侵的塞人,经过十年的战争,塞人降服,安息表面上恢复了统一。从此侵入的塞人和土著安息人便在东方这两郡境内杂居,逐渐融合。自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的记载称他们为“塞种—安息”(Saka-Pahlava)。  苏林在东方的胜利使他在德兰癸亚那和阿拉科西亚两郡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安息帝国实际上分成了两个地区,西部仍在阿塞西(Arsaces)王朝统治之下,东部则在苏林家族统治之下,仅名义上属于安息,实际上完全独立,其政治中心即在锡斯坦。《汉书》把苏林家族统治下的、安息人与塞人杂居的东部地区称为乌弋山离国。乌弋山离国是其首都Alexandria-Prophthasia前一字之音译;此国名亦称“排特”,是后一字之音译。公元1世纪乌弋山离国被新兴的贵霜帝国(见贵霜)吞并。  (孙毓棠) 无能子  无能子  唐末思想家。姓名、籍贯、生卒年皆不详,只留下“无能子”别号。据称他自少年时起,即博学寡欲,擅长哲学思辨,似曾游宦,并授徒讲学。后避黄巢起义战火,四处漂泊,生活艰难。光启三年(887),游寓左辅(今陕西东南部)隐居民间时,著《无能子》一书,指责君主专制制度违反自然,提倡道教的服气和坐忘修炼法,并宣扬儒家的宿命论、仁义道德和近似佛教禅宗思想的“无心”。由此推测,他是一位信仰道教、且通晓儒释二教的知识分子。但有的著作径直称他为道教学者,有的著作则仅仅称他为隐士。关于他的政治思想,有的论文认为,无能子代表了地主阶级从顶点开始坠落时,该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绝望情绪和消极反抗;与此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无能子受到唐末农民战争的影响,本质上是与正宗的封建统治思想相对立的,是农民反抗精神在思想战线上的反映;有些论著则将无能子的“圣过论”与南朝晋鲍敬言、宋康与之、邓牧和五代谭峭等人的无君论相并列。关于他的哲学思想,有的文章认为,在无能子的头脑中唯心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有一些可贵的唯物主义观点;与此不同,有些专家称无能子是无神论者,气一元论者或气的唯物论者。总之,研究者们都认为无能子的思想独具特点。《无能子》全书分上、中、下三卷,近万言,现有三十四篇。从书中篇目来看,似乎有阙篇。但有人考证指出,《无能子》并无阙篇。不仅如此,最后四篇是明代人增纂,原仅有三十篇。也有人认为三十四篇均是原作。现存版本以明正统《道藏》本为最古,后出版本尚有十多种。王明所著《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是目前唯一的校注本。  (朱越莉)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前为传入和初步传播阶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为泛滥阶段,1924年后为破产阶段。  无政府主义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20世纪初期被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及反清流亡者,当做一种“社会主义”思想加以接受,并由他们传入国内。1907年,刘师培、张继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刊行《天义报》(后改为《衡报》),形成中国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天义派”。同年,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新世纪》,形成中国另一个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派别“新世纪派”。他们鼓吹个人冒险,用暗杀恐怖手段推翻政府等无政府主义理论,对当时正在酝酿的反清革命产生过一定影响。但直至辛亥革命爆发,其流传范围仍主要限于国外的留学生中。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人们对北洋政府绝望情绪的增长,无政府主义开始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思潮。其代表人物为刘思复。1912年夏,他在广州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晦鸣学社”。接着在上海成立“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并先后出版《晦鸣录》(又名《平民之声》)、《民声》、《新世纪丛书》、《无政府浅说》等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和小册子,形成了融合克鲁泡特金(1842~1921)无政府共产主义和托尔斯泰泛劳动主义、无抵抗主义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学说。其主要内容是:①反对一切剥削、压迫和权威,要求个人绝对自由;②宣扬总同盟罢工式的“革命”,反对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③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传播范围也扩大到了某些地区的手工业工人中。  1919年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当各种“新思潮”在中国思想界迅速传播时,无政府主义也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各地先后成立无政府主义社团三十多个,出版刊物七十多种,形成了无政府共产主义、无政府个人主义等不同的派别。无政府共产主义派又称“正统派”,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北京“实社”和“进化社”为代表社团,《进化》月刊为其主要宣传阵地,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个派别。该派有感于过去强调“绝对自由”和“破坏一切”,遭到北洋政府的制裁和一些民主主义者的非难与批驳,改而将宣传的要点侧重于组织、联合和建设方面,强调他们的学说是“有社会”的“建设”的无政府主义,而且是有科学根据的。充分暴露他们在理论上的矛盾和逻辑上的混乱。无政府个人主义派又称“新虚无主义派”,以朱谦之为代表人物,北京大学“奋斗社”为代表社团,《奋斗》旬刊为主要宣传阵地。该派宣扬虚无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反对唯物史观,要人类退回到穴居野处的蒙昧时代去。但其影响远不如无政府共产主义派。  各派无政府主义者虽存在思想理论上的种种分歧,但在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方面却完全一致。无政府主义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思想障碍与组织障碍。因此,从1920年起,中国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通过《新青年》、《共产党》、《民国日报·觉悟副刊》、《先驱》、《少年》等刊物,在以下几方面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①指出在人类社会里,个人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鼓吹个人绝对自由论对革命极端有害;②批判无政府主义者对自发斗争的迷信,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建立工人阶级政党,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③驳斥无政府主义者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谬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④批判小资产阶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中国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保证了正在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纯洁性。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无政府主义开始走向衰落。无政府主义社团及所出刊物和书籍日见减少,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也因其反苏、反共和社会改良主义面目的彻底暴露而急剧下降。无政府主义者纷向四方面转化:①改变立场,信仰马克思主义;②消极颓废,或遁入空门;③与反动势力合流;④继续打着无政府主义旗号,若撑破碎局面。1932年,无政府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流派在中国已彻底破产。  参考书目  李光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破产》,《史学月刊》1981年第2期。  汤庭芬:《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的派别及其分化》,《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曾业英) 芜湖浆染  芜湖浆染  明代南直隶芜湖县浆染纺织品的行业。明人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说:生产中,各地棉布纺织最佳者是松江布,浆染最佳者是芜湖布。芜湖位于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交通便利,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明末,松江人陈继儒作《布税议》中,记松江出产的棉布行销全国,其中芜湖乃一重要交通枢纽。松江布经芜湖出长江口,再经楚、蜀,而散于闽粤秦晋滇黔诸地。芜湖因之布商麇集,舟车负载,商业异常繁荣。贩经芜湖的棉布多在此地浆染加工。芜湖浆染业技术精良,历史悠久。因此地曾浆碾过一种发青光的棉布,为国内外所珍爱。入明以后,又染出一种毛青布,红焰之色隐然,亦一时佳品。棉布经浆染后,大都须经过砑碾。碾布所用优质碾石,产于江北,性冷质细,每块值银多达十余两。  (从翰香) 《吾学编》  《吾学编》  记载明洪武至正德间史事的纪传体史书。明郑晓(1499~1566)撰。晓字窒甫,号淡泉,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官至兵部尚书。通经术,长于史学,习国家典故。该书略仿正史之体,分记、表、述、考,凡十四篇,六十九卷。《皇明大政记》以岁系月,凡关系大政者各为一记;《皇明逊国记》搜集遗文,补建文四年(1402)革除残缺事迹;《皇明同姓诸侯表传》列同姓诸王分封列藩。《皇明异姓诸侯表传》列开国、靖难、御胡、剿寇、戚畹、佞幸、列爵等;《皇明直文渊阁诸臣表》表内阁成员;《皇明两京典铨(尚书)表》表南北两京吏部尚书;《皇明名臣记》记文武名臣一百九十余人政绩;《皇明逊国臣记》记逊国诸臣忠义事迹;《皇明天文述》载灾异;《皇明地理述》辨疆界;《皇明三礼述》述祀典;《皇明百官述(附表)》载诸司职掌;《皇明四夷考》记明与各国关系;《皇明北虏考》述明与蒙古关系。篇首皆有小序。全书叙事原委毕具,取材宏富,考核精详。今存隆庆元年(1567)初刻本,有工部尚书雷礼序。又有万历间重刻本,有万历二十七年(1599)李当泰跋。  (范金民) 吴  吴  春秋末霸国。姬姓。传说为周文王伯父太伯、仲雍奔荆蛮创建。周武王封其后裔周章为吴君,立国于长江下游一带。春秋中期始见吴与楚有接触,其后晋为夹击楚又联络吴并帮助吴改进军备。吴地盛产优质铜锡,冶炼技术精良,所造兵器驰名天下,遂逐步发展为军事强国。公元前585年,太伯十九世孙寿梦始称王,其子诸樊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后吴王阖闾(前514~前496)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于其九年大破楚军,攻占郢都。次年,因越军乘虚入犯吴境、秦兵救楚及阖闾弟夫概王叛乱,吴始退兵,楚得复国。阖闾十九年吴伐越,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吴败,阖闾受伤而死,太子夫差继立。吴王夫差二年(前494)攻越大胜,越王勾践卑词乞和。夫差遂率吴军北上,征伐鲁、齐等国,十年,吴为争霸中原于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开凿江淮间的邗沟,为中国运河工程打下了基础。十四年,吴王大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在吴与晋相争,夺得霸主地位时,越王勾践乘虚攻入吴都,获其太子,夫差不得不匆匆回军,向越求和。从此,吴国势日下,加上民力凋敝,灾荒频繁,又屡遭楚、越攻击,二十三年都城被勾践攻破,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吴王光鉴(附瓠)  (罗世烈) 吴  吴  见三国。 吴  吴  五代时十国之一。  杨行密所建。都广陵(即扬州,今属江苏),称江都府。盛时疆域约为今江西全省及江苏、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历四主,共四十六年。杨行密(852~905)是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出身农家,应募为州兵,后归淮南节度使高骈,为庐州刺史。他在江南北军阀的混战中,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先据有宣歙(今安徽东南及浙江西北部),经过反复征战,又占领了扬州和江南的润(今江苏镇江)、昇(今江苏南京)、常(今属江苏)、苏(今属江苏)诸州。景福元年(892),唐昭宗以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从此,他以其地为根据地,北与后梁朱温、东南与吴越钱镠相抗,又向江西和湖北地区发展,形成割据政权。  白瓷三瓣口碗 江苏连云港市吴墓出土  江淮地区本来十分富庶,经过唐末军阀高骈、秦彦、毕师铎、孙儒及杨行密长期混战,人口死亡流散,土地荒芜。行密据有此地后,采用安辑政策,招集流亡,奖励农桑,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天复二年(902),唐封行密为吴王,建都广陵。  天祐二年(905),行密死。子杨渥(886~908)继位,政权落入掌握牙军的大将张颢、徐温手中。后梁开平二年(908),张颢、徐温杀杨渥,立杨隆演(一名渭,897~920)。后徐温又杀张颢,独拿大权。贞明五年(919)杨隆演称吴国王,年号武义。武义二年(920),杨隆演死,其弟杨溥(901~938)立,次年改元顺义。顺义七年(927)杨溥称吴皇帝。当时,徐温养子徐知诰专国政,他于吴天祚三年(937)废杨溥自立,国号大齐(次年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吴亡。  帝系表  (卞孝萱) 吴澄  吴澄  (1249~1333)元代理学家。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抚州崇仁人。幼聪敏好学,曾受教于朱熹再传弟子饶鲁的门人程若庸,与其族子程巨夫为同学。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应乡贡中选;次年,就试礼部,落第。授徒于乡里,作草屋以居,题名“草庐”,因此被称为草庐先生。入元后,避兵乱隐居乐安布水谷,从事著述,至元二十年(1283)还居草庐。二十三年,程巨夫奉诏到江南搜罗人才,从之至大都,不久即辞归。元贞年间,讲学于龙兴(今江西南昌),为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选所赏识,荐于朝。大德五年(1301),授应奉翰林文字,次年至京,而该职已改授他人,遂南还。八年,被任为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迁延不赴。后称病辞职。至大元年(1308),授国子监丞;四年,升司业。当时国子监学官只知踵袭许衡成法,教学止于朱熹《小学》、《四书集注》诸书,年年如此,毫无进步。吴澄到任后实行改革,亲自执教,辨析诸家传注的得失,融会不同学派的学说,并拟定教法,分经学、行实、文艺、治事四门,扩大了教学内容。他曾对学生说:“朱子道问学工夫多,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提倡为学应以尊德性为本,因此遭到议论。又因不同意实行大学积分法,与同事意见不合。皇庆元年(1312),辞职还家。次年,集贤院奏请召为国子祭酒,反对者指责他为陆学,不合许衡尊信朱子之义,不可为国子师,于是作罢。延祐五年(1318),授翰林直学士,遣虞集驰驿召入朝,中途因病不行。至治三年(1323),超拜翰林学士,复遣近臣至其家征召,乃入京。泰定元年(1324),命为经筵讲官,复命修《英宗实录》。二年,《实录》成,辞官南归。晚年仍致力于著述、讲学,南北士人来从学者甚多。元统元年(1333),卒于家。谥文正。  吴澄为学虽由朱熹《四书集注》入门,又得到朱学人物的指授,自称其学为朱子之学。但他不偏执于一家,对陆九渊的“本心”学说尤为赞赏,认为是出于孟子,并谓“以心为学,非特陆子为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颜、曾、思、孟,以逮邵、周、张、程诸子,盖莫不然”。他极力调和朱、陆两家学说,称“二师之为教一也”,反对持门户之见。著述丰富,尤精研诸经,著有《易纂言》、《诗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三礼考注》等,在元代理学中具有崇高地位,与许衡并称“南吴北许”。有《草庐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陈得芝) 吴楚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  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七王的血统关系如下: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  王国势力强大的局面,是汉高祖刘邦时形成的。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王。汉五年(前202)刘邦称帝后,共有异姓王七人(见异姓诸侯王)。他陆续消灭了除去长沙王吴芮以外的六人。他认为秦祚短促是由于秦不分封子弟的缘故,所以在异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为王,即同姓九王。高祖并与群臣共立非刘姓不王的誓约。  汉初的同姓诸王国,土地辽阔,户口众多。由于同姓诸王与高祖血统亲近,效忠汉朝,起着拱卫中央的作用,所以干弱枝强的问题这时并不突出。  高祖死后,当权的吕后违背誓约,立诸吕为王。吕后对于受封为王的高祖诸子,控制很严,有些国王甚至被摧残致死。齐王肥是高祖长子,地位尊贵,吕后对他虽有猜疑,但却难于处置。齐王肥献城阳郡地与吕后之女鲁元公主,主动调整同吕后的关系,才得以相安无事。  吕后专权以及分封诸吕为王,激起了刘姓诸王的强烈反对,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以刘姓诸王与拥刘大臣团结反吕的形式表现出来。吕后死,诸吕聚兵,准备发动政变。当时齐王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宿卫长安。他们暗约其兄齐王将闾领兵入关,共灭诸吕,由将闾继承帝位。刘将闾应约起兵,长安方面派遣大将军灌婴出击。灌婴屯兵荥阳,与刘将闾相约连和,待机共伐诸吕。这时,刘章在长安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协力消灭了诸吕势力。群臣认为代王恒外家薄氏比较可靠,估计不致出现类似诸吕弄权的严重问题。于是协议,舍齐王将闾而立代王恒为帝,即汉文帝。  文帝以高祖庶子继统,地位本来不很巩固。汉初所封诸侯王,到这时都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与文帝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是使列侯一概就国,功臣如绛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于文帝控制首都局势,避免掣肘。其二是封诸皇子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为代王,于梁王揖死后徒封梁王。梁国是拥有四十余城的大国,地理上居于牵制东方诸国、屏蔽朝廷的关键位置。其三是采用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国析为几个小国,例如析齐国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以已故的齐王肥的诸子为王。这样,齐国旧地虽仍在齐王肥诸子之手,但是每个王国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缩小,而且难于一致行动。此外,爰盎、晁错针对淮南王长骄横不法,都提出过削藩建议,文帝碍于形势,没有实行。  文帝时一再发生王国叛乱。原来,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虽有反吕之功,但他们曾有拥戴齐王将闾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对他们没有以大国作为封赏,只是让他们各自分割齐国一郡,受封为城阳工和济北王。城阳王章不久死去。济北王兴居于文帝三年(前177)乘文帝亲自击匈奴的机会,发兵叛乱,欲袭荥阳,事败自杀,济北国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长谋反,被废徒蜀,死于道中。这些事件预示着王国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乱的先兆。所以贾谊在上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慨叹说:“今或亲弟谋为东帝(按指淮南王长谋反),亲兄之子西乡(向)而击(按指济北王兴居拟袭荥阳),今吴又见告矣。”  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错所上《削藩策》,下诏削赵王遂常山郡,胶西王卬六县,楚王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吴王濞会稽等郡。削藩之举激起了诸王的强烈反对。吴王濞首先与齐王肥诸子中最强大的胶西王卬联络,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之。胶西王卬又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濞还与楚、赵、淮南诸国通谋。削藩诏传到吴国,吴王濞立即谋杀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原来参与策划的诸王中,齐王将闾临时背约城守,济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为国内亲汉势力所阻,未得起兵。吴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错所议削藩的主要对象。他致书诸侯王,声称起兵目的是诛晁错,恢复王国故地,安刘氏社稷。在他的影响和策划下爆发的这次叛乱,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大。  楚王墓兵马陶俑出土现场 徐州市郊狮子山村土  吴楚七国之乱图  吴国始受封于高帝十二年(前195),那时在江淮之间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败走吴越,高祖认为东南之地与汉廷悬隔,非壮王无以镇之,而高祖亲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刘濞为吴王。吴国是五十余城的大国。吴国的彰郡(辖今苏西南、皖南、浙北之地)产铜,滨海地区产盐,吴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铸钱、煮盐,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吴国以船运载,一船相当于北方数十辆车,有较高的运输能力。吴国由于经济富足,境内不征赋钱,卒践更者一律给予佣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时,吴太子入朝长安,由于博奕争执,被汉太子刘启(即以后的景帝)以博局击杀,引起了汉吴双方的猜疑,吴王濞自此二十多年托病不朝。文帝为了笼络吴王濞,赐以几杖,允许不朝。吴王濞骄横不法,以珠玉金帛贿赂诸侯王和宗室、大臣,企图在政治上取得他们的助力。  景帝三年(前154),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殽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爰盎,建议景帝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景帝在变起仓猝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处死晁错。暂时居于优势的吴王濞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东帝”的地位,拒不受诏,战事继续进行。  在吴楚军西向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景帝弟刘武的封国梁国横亘其间。吴楚军破梁军于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当时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他不救梁国之急,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梁国又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吴军无法越过。吴军北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境)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吴军一败涂地,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濞率败卒数千遁走,退保长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苏镇江)。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东越人杀吴王濞。楚王戊也军败自杀。吴楚叛乱起于正月,三月即告结束。  在齐地,胶西等王国兵围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诸王或自杀,或伏诛。齐王将闾为汉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在赵地,赵王遂撤兵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吴楚兵败,也不肯入汉边助赵。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田余庆) 吴大帝孙权  吴大帝孙权  (182~252) 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政治家。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229)至神凤元年(252)在位,谥大皇帝。父孙坚。孙权少察孝廉,举茂才,行奉义校尉。跟随其兄孙策征讨江东。汉建安五年(200)孙策死,继统江东地区,得到张昭、周瑜、程普等人辅助,他广揽人才,鲁肃、诸葛瑾等为其宾客。建安十三年,曹操夺取荆州,沿江而下,孙权摈弃群臣归降之议,任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各领万人,联合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孙权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依靠长江天险,多次击退北方曹魏进攻。曹丕代汉建魏,孙权表面臣服称藩,争取时间巩固政权基础。魏黄初二年(221),接受魏封号,称吴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黄龙元年称帝,建都武昌,后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先后统治江东五十多年(参见彩图插页第29页)。通过消灭各支割据势力,平定、降服少数族山越,所辖由江东扩展到相当于今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的广大地区。汉末以来,这些地区处于分裂状态,自此重归统一,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为维护吴国鼎立之业,孙权接受鲁肃建议,采取联合蜀汉,共御曹魏的基本方针。其后因夺取荆州,杀死关羽,双方失和,刘备率军复仇,爆发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但由于抗击曹魏的需要,吴蜀同盟重新恢复。在长时期内,他不为谣传所动,坚信蜀汉不致背盟。吴、蜀的长期和好,牵制了曹魏的进攻。  孙权信用渡江南来的豪族势力,同时对确有才干而出身贫贱的寒族也不拘一格,注意拔擢。后来,又根据南方特点,逐渐和江东,特别是吴郡的豪族地主紧密结合,委以高官要职,极力笼络。这些豪族地主处于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地区,势力强大,根深蒂固,看到孙权能保护自己利益,也对他委诚效忠,全力支持。  孙权通过保护私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来发展经济,征伐山越掠夺来的一部分“生口”赐给世家豪族大地主和功臣当作部曲、佃客。允许将世袭领兵,其佃客免除徭役、兵役。称为复客制度。在劳动力紧张的太湖流域,这是与豪族地主妥协,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孙权大权独揽,用法严峻。为防止影响政事,禁止地方长官擅去官奔丧,违者处死。晚年,吴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太子和与鲁王霸相互攻讦,朝臣也分为两派,酝酿着统治的严重危机。他断然废太子和,杀鲁王霸,用严刑峻法处置一批朝臣,另立子亮为太子,矛盾得以缓和。  (祝总斌) 吴道子  吴道子  (约686~760年前后) 唐代画家。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生活贫寒。据说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神龙间事韦嗣立,为小吏。景龙间任兖州瑕丘县尉,不久坚辞而去。以后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画,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创作。开元间被唐玄宗召入禁中为宫廷画师,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为宁王友。他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堵,名声广播。天宝间,他奉诏游蜀归来,在大同殿画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称羡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758年以后,其事迹不详。  吴道子活跃于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盛唐,中外文化交流、各艺术门类的沟通,为他的艺术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喜与文人名流交往,又游历各地,在绘画上远师张僧繇,近法张孝师,兼善各类题材,尤以佛道见长。他在长安、洛阳两京寺观所作壁画达三百余堵,奇踪异状,无有同者。艺术上,他富有创造精神,开一代新风。他用状如兰叶或蒪菜条的笔法表现衣褶,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以焦墨勾线,略施淡彩,世谓之“吴装”,使线条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为白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其笔法洗炼流畅,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后人将他与张僧繇合称“疏体”代表画家,以区别于顾恺之与陆探微劲紧联绵的“密体”。苏轼评他的艺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并将他与诗人杜甫、散文家韩愈、书法家颜真卿并立,称“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他被后世尊为“画圣”,其风格称“吴家样”,对以后的人物画和白描画风影响很大。  吴道子的真迹,宋代已难见到。流传至今的重要摹本有《送子天王图卷》、《道子墨宝》、《宝积宾伽罗佛像》。还有不少线描石刻,大都迭经翻摹。  (刘晓路) 吴晗  吴晗  (1909~1969)  中国历史学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宣统元年(1909)八月十一生于浙江省义乌县苦竹塘村。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7年秋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一年后,之江停办,考入上海吴淞的中国公学,颇受校长胡适赏识。1930年,经燕京大学教授顾颉刚介绍,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任馆员。1931年初,写成《胡应麟年谱》。时任教于国立北京大学的胡适因此举荐吴晗为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工读生,专攻明史。大学期间,吴晗写下四十多篇文章,其中《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讲授明史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晗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授,后到西南联大任教。吴晗因对现状日益不满,逐步投入抗日民主运动。1943年7月,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这一时期,写下许多历史杂文,以辛辣的笔锋揭露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1946年8月,吴晗回到北平,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北平民盟的主任委员。  北平解放后,吴晗以副军代表身分参与接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担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他主持了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以及标点《资治通鉴》的工作。随后又主持了明十三陵中定陵的发掘。吴晗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亲自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  1957年3月,吴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他发表《论海瑞》、《海瑞骂皇帝》等文章,提倡敢讲真话的精神。并在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之后,吴晗和邓拓、廖沫沙用“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发表杂文《三家村札记》专栏,以歌颂正义光明、匡正时弊为宗旨。1965年,他的代表作《朱元璋传》第四次修改稿出版,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吴晗的《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株毒草”。接着,《三家村札记》也遭到批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从精神到肉体惨遭摧残,随后被捕入狱,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  (苏双碧) 吴玠  吴玠  (1093~1139) 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善骑射,曾读经史,凡往事可师者,皆录于座右,墙牖皆格言。少时参加泾原路军,宣和间(1119~1125),以队将身分参加镇压方腊起义;接着又参加镇压河北起义军,升权正将。靖康初,曾与西夏军作战,有功。建炎二年(1128),金兵入陕西,吴玠力战屡胜。继之又镇压史斌起义军。张浚经营川陕,升吴玠为统制。建炎四年,吴玠进兵收复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受任为权永兴军经略使。同年,富平(今属陕西)之战失败后,他和弟吴璘收散兵,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绍兴元年(1131),金将没立、乌鲁、拆合来攻,败去。完颜宗弼集结重兵,再度来攻,吴玠率部选劲弓强弩,轮流发射,箭密如雨,号为“驻队矢”,大破金兵,以功拜镇西军节度使。绍兴三年,金将完颜杲绕道攻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吴玠等退守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阻金军入蜀之路。四年,宗弼、完颜杲攻仙人关。吴玠等在关旁预先整治战场,称杀金平,一战大胜,全军从此不再进窥四川。吴玠以功升任川陕宣抚副使,进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二镇节度使。吴玠官至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死后,谥武安,淳熙年间追赠涪王。  (沈起炜) 吴佩孚  吴佩孚  (1874~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字子玉。山东蓬莱人。1874年4月22日(清同治十三年三月初七)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本人秀才出身。1898年去天津投淮军聂士成部当兵。1900年担任聂部武卫前军后路炮队队官。日俄战争爆发,北洋督练公所与日本军队秘密合组侦探队,吴被选为队员,赴东北刺探俄军情报,因“功”以帮统记名。1906年任北洋陆军第三镇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联合西南地方实力派在广州组成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段祺瑞坚持武力统一,派曹锟、张怀芝带兵南下讨伐,吴任第三师代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1918年春,率北军一师三混成旅,由鄂入湘,连陷岳阳、长沙、衡阳;但湖南督军席位,却为皖系张敬尧所得,吴仅获援粤军副司令和孚威将军的空衔,吴十分气愤。随后与湘军代表商洽停战,8月发出罢战主和通电。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11月吴与西南地方当局的代表在衡阳秘密签订《救国同盟草约》,结成反段军事同盟。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20年5月,吴率军自衡阳北撤,布置对皖军事。7月9日,段祺瑞胁迫总统徐世昌下令免曹锟、吴佩孚职,14日直皖战争起,在奉军配合下大败皖军。此后,直奉两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军胜,奉军败退关外。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操纵政局。1923年2月吴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造成“二七”惨案。同年10月曹锟贿选为总统,吴升任直鲁豫巡阅使,驻洛阳。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起,吴任“讨逆军总司令”,为奉军及冯玉祥国民军所败。吴遂南下企图依靠长江中下游直系势力组织“护宪军政府”,未果,又赴岳州托庇于湖南军阀赵恒惕。1925年10月,浙江督办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拥吴出山。吴出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派兵攻入河南,后与奉系沟通,南北夹击国民军。1926年夏北伐战争起,吴从北方赶赴前方督战,在鄂南汀泗桥、贺胜桥连遭惨败。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吴部主力被歼,从此一蹶不振。1927年5月,吴率残部去四川依靠军阀杨森、刘存厚。1932年回到北平,国民政府曾聘吴为国难会议会员,他未赴会。吴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拒绝日伪拉他下水。1939年12月4日,吴牙疾发作,日本医生为他开刀拔牙,当天暴卒于北平。  参考书目  李宗一:《吴佩孚》,《民国人物传》第2卷,中华书局,北京,1980。  (朱信泉) 吴起  吴起  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曾学于曾子。后在鲁国为将军,闻魏文侯贤而去鲁至魏,武侯时为西河郡守。吴起在治术上受儒家德治的影响,如武侯曾将“山河之固”视作魏国之宝,而他则以为“在德不在险”。他还认为自己能使魏国“四境之内成训教,变习俗,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表明他对政治革新相当重视。  吴起不仅具有治国的才能,而且长于作战用兵。《韩非子》说他治军时能和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故士卒乐为其用。魏惠王时,有人认为魏国士卒能所向无敌,应归功于吴起的余教,惠王为此向吴起的后代颁发了赏田。  后来,吴起由于与武侯不和,离魏奔楚。楚悼王以起为令尹。当时,楚国的旧宗法贵族势力很强,上不利于君主,下为害于百姓,兵弱而国贫。于是吴起为悼王出谋,将传到三世时的封君子孙削籍为民,把一部分贵族放逐到荒僻之地,废掉公族中之疏远者,以改变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局面。由于“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节省开支“以奉选练之士”,楚国实力渐增,南攻百越,北并陈、蔡,以致秦和三晋都有所震动。吴起在位一年而悼王卒,一批旧贵族乘机作乱,将吴起肢解。《史记》说吴起死于悼王尸体旁,肃王继位后,即以伤害悼王尸体罪,收捕作乱贵族七十余家,并处以三族之刑。《韩非子》认为楚未能重用吴起,变革效果不大。又说吴起被杀,是因为“大臣苦法”,可见吴起的失败主要是贵族反对所致。  《汉书》说吴起和孙武一样,也有兵书流传下来。《韩非子》有“孙吴之略”的话,则战国时孙、吴已相提并论。司马迁还提到西汉时“吴起兵法世多有”。可见吴起的兵书在战国、西汉时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这种兵书是否真是吴起所作,尚不得而知。《汉书·艺文志》兵家类有《吴起》四十八篇,今本《吴子》当是这四十八篇中的一部分。《艺文志》杂家类有《吴子》一篇,书已佚,疑亦吴起所作。  (吴荣曾) 吴三桂  吴三桂  见三藩。 吴元济  吴元济  (783~817) 唐宪宗时重要叛藩的首领。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的长子。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  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蔡州西南出襄州(今湖北襄樊襄阳),东北出汴州(今河南开封),可以截断汉水及运河交通,西北出即逼唐朝东都洛阳,地位十分重要。从唐代宗、唐德宗以来,先后由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据有其地。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成为唐朝心腹大患。宪宗元和九年(814)闰六月,吴少阳死,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元济于是遣兵焚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叶县(今河南叶县南),攻掠鲁山(今属河南)、襄城(今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宪宗在主战派宰相李吉甫、武元衡及御史中丞裴度等支持下,发兵讨伐。当时河北藩镇中,成德(今河北正定)的王承宗、淄青(今山东益都)的李师道都暗中与吴元济勾结,出面为之请赦。因朝廷不许,李师道便遣人伪装盗贼,焚烧河阴(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粮仓,企图破坏唐朝的军需供应;又派刺客入京刺杀武元衡,砍伤裴度(时李吉甫已死),企图打击主战派。但宪宗不为动摇,以裴度继武元衡为宰相,主持讨伐事宜。两方相持数年。  元和十二年夏,裴度自请赴前线督师,加强了军事的统一领导。而淮西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缺乏,军心动摇,战将被俘降唐者,多为唐军效力。同年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在降将李祐导引下,于雪夜奇袭蔡州成功,破城俘元济。十一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淮西的平定是唐中央政府的一次大胜利。至此,长期割据河北的藩镇也表示愿意服从中央,使唐朝统一的局面暂时有所加强。  (乌廷玉) 吴越  吴越  五代时十国之一。钱镠所建。都杭州(今属浙江)。盛时疆域十三州,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历五主,共八十六年。  钱镠是杭州临安人,当地军阀董昌部将。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今浙江绍兴)观察使,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钱镠独据一方。景福二年(893),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乾宁三年(896),钱镠灭董昌,得越州。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越州军号)两军节度使,仍治杭州。钱镠遂据有浙江东、西二道。天复二年(902),唐封他为越王。开平元年(907)后梁又封他为吴越王(见吴越王钱镠)。  吴越占地十三州,比相邻的吴(后为南唐取代)弱小,故钱镠及其子孙皆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借以牵制吴或南唐。但有时也自立,曾建天宝、宝元、宝正等年号,行于境内。  钱俶金涂塔  浙江景德清崇德寺塔出土  后唐长兴三年(932)钱镠卒,子元瓘(887~941)继位。后晋天福五年(940),闽中大乱,元瓘遣大军入闽,遭到巨大损失。六年,元瓘卒,子钱弘佐(一作钱佐,928~947)立。开运三年(946),吴越再次遣兵入闽,得福州。次年,弘佐卒,弟弘倧立,同年十二月三十日(948年2月12日)将校废弘倧,立其弟弘倧(即位后,单名俶,929~988)。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吴越面临危机,宋太宗  世系表  太平兴国元年(976),钱俶入朝。三年,再次入朝,尽献所据土地,全家迁汴京。吴越亡。  吴越自钱镠晚年与吴通和以后,除两度遣兵入闽外,并无重大战争。在十国中,是比较安定的地区。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置龙山、浙江两闸,防御潮水内灌;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统带撩浅(一作撩清)军,专管治河筑堤,发展了太湖一带的圩田。通过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吴越境内的手工业丝织、造纸,特别是陶瓷,都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秘色青瓷制作精美,闻名于世。当时,由于陆道交通为战火阻塞,吴越常由海道与中原以及契丹贸易,与大食、日本也有贸易往来。杭州成为两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州,是吴越重要的贸易港口。  但是钱镠、钱元瓘父子都十分奢侈,营建宫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赋税繁苛,身丁税重。当时封建经济虽有发展,但人民生活仍十分困苦。  (卞孝萱) 吴越王钱镠  吴越王钱镠  (852~932)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建立者。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北)人。  钱镠少年时曾贩私盐。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浙西镇遏使王郢起兵反抗朝廷,临安石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钱镠投充偏将,从破王郢。六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南下到临安,他领兵狙击。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使高骈赞赏之,遂即推荐董昌为杭州(今属浙江)刺史,以钱镠为都知兵马使。中和二年(882)后,浙东(今浙江杭州)观察使刘汉宏谋取浙西,与董昌互攻数年。光启二年(886),董昌采纳钱镠建议,全军渡江进击,消灭了刘汉宏之众,占领越州(今浙江绍兴),平定浙东。三年,唐以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自此,董昌和钱镠分据浙东、西。  铁镠铁券 唐乾宁四年(897),昭宗赐给钱镠的纪功铁券  当时,孙儒、杨行密与钱镠争夺润(今江苏镇江)、常(今属江苏)、苏(今属江苏)诸州,这一带处于混战状态。大顺二年(891),钱、杨联合,钱镠占领了苏州。景福元年(892)合兵,败孙儒于宣州(今安徽宣城)。景福二年,唐以董昌为威胜军(越州军号)节度使,钱镠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  乾宁二年(895),董昌自称罗平国皇帝,改元顺天。钱镠发兵进攻,三年,攻占越州,杀董昌。唐以钱镠为镇海、镇东(威胜改名)两镇节度使,兼有浙东、西之地。  钱镠势力强大时占地十一州。其子孙又占福州(今属福建),置秀州(今浙江嘉兴),共十三州。天复二年(902)唐封钱镠为越王。天祐元年(904)又封他为吴王。开平元年(907)后梁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自唐末起,钱镠绕道向中原政权贡奉无缺。后梁贞明四年(918),吴取虔州(今江西赣州),钱镠改由海路入贡汴、洛。  钱镠晚年敬礼文士,吴越境内的文化有所发展。他在位期间,筑捍海石塘,置龙山、浙江两闸,以遏潮水内灌。在太湖流域兴修水利,境内河浦,都造有堰闸,以时蓄泄,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境内农业生产的发展。他开拓杭州城郭,大兴土木,悉起台榭,有“地上天宫”之称。后唐长兴三年(932)卒。  (卞孝萱) 吴蕴初  吴蕴初  (1891~1953) 化学工业实业家。原名葆元。1891年9月29日(清光绪十七年八月二十七)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一塾师家庭。十三岁入塾读书,十五岁进上海“广方言馆”学习,后入上海兵工学校学习化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13年任汉冶萍公司汉阳钢铁厂化验师及制砖厂厂长。1916年去汉口,先后任汉阳兵工厂理化、制药和制酸课课长。1921年与宋伟臣合作在汉口开设炽昌硝碱公司,生产火柴原料;与施耕伊在上海合办炽昌新制胶公司,生产制造火柴用牛皮胶。其时,日本调味粉“味之素”行销中国,获利颇丰。吴乃潜心研究分析,并获得廉价成批生产调味粉的方法。1923年张逸云投资五万元,在上海开办天厨味精厂,吴任厂长兼经理,生产的佛手牌味精畅销国内以及东南亚,并远销美国。吴蕴初重视化学工业的科学研究,1928年创办中华化学研究所,任董事长,后被举为中华化学工业会副会长。1932年天厨厂增资改组,吴取得对该厂的控制权,又用天厨厂的盈利,先后开办天原电化厂、天厨第二和第三分厂、天盛陶器厂、天利氮气厂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将上海天厨、天原两厂迁渝,复工后因资金不足由金城、中央、农民等银行投资并派人管理。他在沦陷区的企业多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吴收回原有企业,经修复后于1947年开工,因美货倾销、通货膨胀和苛捐杂税,企业处境困难。吴蕴初在民国时期,曾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资源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工商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及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分会副主任委员。1953年10月15日病逝于上海。  (朱信泉) 《吴子》  《吴子》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题名作者吴起,为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曾师事左丘明的弟子曾申。他初为鲁将,后为魏将,因率兵击秦并参加攻取中山之战,被荐为西河郡守。魏武侯时,吴起甚有声名,后受大臣王错排挤,去魏入楚。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进行变法,楚因而强盛一时。悼王既死(前381),宗室大臣作乱,吴起被攻杀于治丧之所。吴起不仅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兵书在战国和西汉时十分流行。《韩非子·五蠹》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也称“吴起《兵法》,世多有”,其影响几乎和《孙子兵法》相等。《汉书·艺文志》兵权谋类著录《吴起》四十八篇(杂家类也有《吴子》一篇,未注撰人名氏),而《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录则仅一卷。宋《郡斋读书志》著录“唐陆希声类次”《吴子》三卷六篇,篇目已同今本。可见今本《吴子》乃是后人整理过的一种删节本。  现存宋版《武经七书》本、影宋本《孙吴司马法》本《吴子》凡上下两卷,包括《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全书多采用魏文侯、武侯与吴起问对的形式,共三十三章。章与章不相联属,与《六韬》相似,其中部分语句并与《六韬》相重。该书不象《孙子》十三篇条理分明、言简意深。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郭沫若《述吴起》都断定其为伪作。但明胡应麟《四部正伪》则认为该书虽“未必起自著,要亦战国人掇其议论成篇,非后世伪作也”。《吴子》一书旧有魏贾诩注和孙■注,均早佚。现存注本有金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和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等。  参考书目  郭沫若:《述吴起》,《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册:《吴起仕鲁考》、《吴起为魏将拔秦五城考》、《吴起去魏相楚考》、《吴起传左氏春秋考》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  (李零) 五霸  五霸  先秦时期五个势力强大的诸侯国。亦作五伯。其具体所指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左传》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杜预注:“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韦,周伯齐桓、晋文。”主张五霸分指夏、商、周三代的五个诸侯国。此说沿用《白虎通·号》和《风俗通·皇霸》的说法,乃依据《国语·郑语》和《论语·宪问》的材料拼凑而成。但夏、商两代史事渺茫难考,有关昆吾、大彭、豕韦的情况也缺少记载,是否出现了诸侯争霸活动更无以证明。②《孟子·告子下》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又说:“五霸,桓公为盛。”显然是指春秋时代的五个国君而言。故赵岐注:“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是也。”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说法,不过其中的秦穆公、宋襄公并未成为中原霸主。③《荀子·王霸》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五伯”。从春秋的历史状况看,此说较为恰当。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因诸侯割据,未能形成统一的政治核心,所以司马迁说:“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五霸更盛衰”;孔子也讲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诸侯中相继兴起的强国,有的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如齐桓公、晋文公;有的形式上取得周王室认可,如越王勾践;有的则打算取代周王室,如楚庄王。他们都为争夺仆从国而展开政治和军事的角逐以谋求霸主地位。事实上,春秋数百年间,追求并达到这种地位的君主不止五位,齐桓公等不过是最著名的几个代表。由于论者取舍标准不同,故而出现了分歧的说法。  (罗世烈) 五次“围剿”红军的战争  五次“围剿”红军的战争  1930~1934年蒋介石在江西发动的五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争。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立工农红军,在江西、福建及鄂豫皖等地建立了大片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政治影响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因此,蒋介石征服了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内部军事反对派后,即调转兵力开始了大规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战争。1930年2月上旬,蒋介石亲自组织“围剿”中央苏区。他设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以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行营主任,指挥十万军队,用“长驱并进”的战术,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建立了八百里的弧形围攻线,分路进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2月30日,第九路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率第十八师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遭红军攻击,师部及第五十二、五十三两个旅战至黄昏被全歼,张辉瓒也被生俘。第五十师闻讯后,急由源头向东韶撤退,又被红军歼灭一个多旅。其余各师纷纷退却。第一次围剿战争宣告失败。  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时修筑的调堡  红军粉碎四次“围剿”后举办机枪手训练组,  毕业时朱德亲临讲话  1931年4月,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他以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南昌行营主任,指挥二十万军队,改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分兵四路进攻江西宁都等地。1931年5月16日,第五路军的第二十八师和四十七师一个旅在由富田向东固前进时遭红军袭击,经一昼夜激战,大部被歼,残部逃向水南。接着,北撤的第四十三师、西援的第二十七师一旅、据守广昌的第五师和在建宁的第五十六师,也在红军的攻击下,先后失败。半个月自西向东五战皆败,被歼三万多人,何应钦逃回南京。第二次军事“围剿”又被粉碎。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9
正序
倒序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2
中国百科全书-3
中国百科全书-4
中国百科全书-5
中国百科全书-6
中国百科全书-7
中国百科全书-8
中国百科全书-9
中国百科全书-10
中国百科全书-11
中国百科全书-12
中国百科全书-13
中国百科全书-14
中国百科全书-15
中国百科全书-16
中国百科全书-17
中国百科全书-18
中国百科全书-19
中国百科全书-20
中国百科全书-21
中国百科全书-22
中国百科全书-23
中国百科全书-24
中国百科全书-25
中国百科全书-26
中国百科全书-27
中国百科全书-28
中国百科全书-29
中国百科全书-30
中国百科全书-31
中国百科全书-32
中国百科全书-33
中国百科全书-34
中国百科全书-35
中国百科全书-36
中国百科全书-37
中国百科全书-38
中国百科全书-3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