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3

王世贞  王世贞  (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三十八年,父王予以滦河失事为严嵩所构,论死,世贞解官奔赴京师告免。未成,持丧归,三年丧满后犹却冠带。隆庆元年(1567)讼父冤,得平反,被荐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又历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万历二年(1574)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奏陈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计。因忤张居正罢官。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后,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书,以疾辞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他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攀龙殁,独领文坛二十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他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所作诗文,也多为复古模拟之作,但往往失于藻饰。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苏轼,诗文以恬淡为宗。又好史学,以史才自许。自弱冠登朝,即好访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见内府档案秘籍,著述甚丰。其著作文学方面有诗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弇州山人续稿》二百零七卷和《艺苑■言》十二卷;史学方面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松江人陈复表将其所著的各种朝野载记、秘录等汇为《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传记、边疆史地、奇事佚闻等,是一部较完整的明代史料汇编。  (毛佩琦) 王守仁  王守仁  (1472~1529)  明代大臣、哲学家。初名云,字伯安。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以兵部武选主事疏救科道言事官戴铣等人,遭刘瑾陷害,谪贵州龙场驿(在今贵州修文)驿丞。始悟心性之学。五年刘瑾伏诛,起为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后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寺少卿,进鸿胪寺卿。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授南(安)、赣、汀、漳诸州巡抚,行十家牌法,选民兵,镇压大庾、乐昌、郴州农民起义。十四年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平定宸濠之乱。嘉靖初,拜南京兵部尚书。论功,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以父丧守制,日与门人讲说良知之学,嘉靖六年诏以原官兼左都御史,两广总督兼巡抚,镇压大藤峡起义。七年(1528)十月以疾剧请归,十一月廿九日卒于南安(今江西大余),隆庆初,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守仁在哲学思想上,许多重要观点与朱熹对立,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致良知”的理论体系,世称阳明心学。在宇宙观上,认为“心外无物”,人心(即良知)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客观事物只是人的意念的体现。在认识论上,认为“心外无理”,人们先天固有的良知就是知识的源泉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人的认识,只需要内求诸吾心,而不应外求诸事物。他所谓的“行”,是指意念的发动,“知行合一”就是以知代行,把知和行合一于内心。在伦理观上,认为“天理人欲不并立”,只有去掉私欲,良知(封建伦理道德)才能显露流行,国家才能治平。在政治观上,提倡天下一家的“万物一体”说,力图调和阶级的对立和斗争。他的学说深得统治者赞赏,弟子遍各地,形成阵容强大的阳明学派。阳明心学虽然起过某种冲击圣贤偶像的积极作用,但空谈心性之风流行,也影响了明中叶以后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传世。  (张显清) 王叔和  王叔和  西晋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山东济宁东南)人。生卒年不详。官太医令。他对祖国医学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撰著《脉经》和整理张仲景著作两方面。  《脉经》为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共十卷九十八篇。书中“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分类引录大量《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及扁鹊与华佗的论述,详析脉理,陈述脉法,细辨脉象,明其主病。他首次系统描述了临床常见的二十四种病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的体象,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的种类。并明确地在手腕桡侧动脉(寸口脉)诊候处规定了寸、关、尺的三部分法,将古代诊候此脉仅以“查胃气之有无”,“以决死生”的说法,发展成以局部候全身的寸口脉理论体系。王叔和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形成诊断学中独立的一个分支,促进了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  王叔和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整理编次,成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后人对其整理张仲景的著作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搜采三国兵燹之余的断简残篇,将散落的仲景旧论“撰次成叙,得为完帙”。因此宋人林亿认为“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金人成无己说:“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今,功莫大矣”。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在编撰过程中,将个人见解“混于仲景所言之中,又以杂脉杂病纷纭并载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乱”,还有人指责其为“碎剪美锦,缀以败絮,明是贾人居奇之术”,两种观点至今并存,未见统一。  (廖育群) 王韬  王韬  (1828~1897) 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初名利宾,后改名韬,字仲弢,号紫铨,别号弢园老人、天南遯叟。江苏长洲(今属吴县)人。十八岁中秀才。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离乡赴沪,就职于英国教会所办的中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墨海书馆。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相继发生,曾屡向当道者献“御戎”、“和戎”、“平贼”等策。1862年返里探亲,向太平天国苏州当局上书,建议太平军力图长江上游,停攻或缓攻上海。事泄,清政府下令缉拿,但得英国领事庇护,逃往香港。在港时,助英人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1867年至1870年(同治六年至九年)间,为译书事应理雅各之邀赴英,并游历法、俄诸国。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介绍西方文化,评论时政,鼓吹变法自强。后曾东渡日本,与日本文化界人士相交游。1884年(光绪十年),经洋务派官僚丁日昌斡旋,得李鸿章默许,返沪定居,任格致书院掌院,并一度主编《申报》。王韬一生正值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际,忧时愤世,又远游四方诸国,目睹其富强,主张“师其所能,夺其所恃”,以西法造炮制船,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民间自立公司;还赞扬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认为君民不隔而上下相通;批评科举制,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培育人才;呼吁在自强的基础上,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废除关税协定和领事裁判权。毕生著作宏富,为传播西学不遗余力,不仅涉及天文历算、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且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人文科学甚多评介。所遗著作已知者不下三四十种,现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王韬日记》诸书行世。记载他1867年赴欧洲的《漫游随录》和1879年赴日本的《扶桑游记》两书, 1982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收入《走向世界丛书》。  (方攸翰) 王田私属  王田私属  王莽改制时以诏令形式规定的对全国耕地和奴婢所加的名称。西汉后期,地主官僚和大工商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的情况十分严重。哀帝时师丹曾建议限田、限奴婢,遭到当权的外戚、官僚的反对,未能实行。新莽代汉,托古改制,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下诏,宣布将天下田改名曰王田,奴婢曰私属,都不准买卖。又照孟轲提过的井田制(见井田)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规定一家男子不到八人而田过一井(九百亩)的,应将余田分给九族乡邻中无田或少田的人。原来无田而应授田的人也按上述原则授与土地。新莽的这一措施,意在缓和土地兼并和防止农民奴隶化。但诏令颁行后,分田授田的规定并未能施行,只是冻结了土地和奴婢的买卖,地主、官僚、工商主因继续买卖土地、奴婢而获罪的不可胜数,因此纷起反对。新莽只好在始建国四年下令买卖土地、奴婢不再治罪,承认了这项改革尝试的失败。地皇三年(公元22)新莽崩溃前夕,最后废除了关于王田、私属的法令。  (宁可)W 王文统  王文统  (1190?~1262)元初政治家。字以道。金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朝末年举经义进士。为学不局限于儒家,喜读权术、谋略之书。金亡前后,北方知识分子多投靠各路“诸侯”(归附蒙古的汉人军阀),后者也需要招揽谋士以加强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势力。王文统以所学权谋之术游说诸侯,后投奔益都行省李璮,被留为幕僚。他教李璮借南宋以自重,乘机扩充军事实力,并将女儿嫁给李璮为妻,因而深受信任,军政大事都参与谋议。  1259年,忽必烈统东路军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汉),见贾似道备御有方,十分赞赏,表示要搜罗这样的人才以为己用。随军藩府书记刘秉忠、张易等当即推荐王文统,称他为才智之士。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立即提拔王文统担任中书省平章政事,行中书省事于燕京,主管中原汉地政务,委以“除旧弊,立新政”的重任。王文统执政后,设立十路宣抚司分管各地,颁布一系列条画,以革除赋税、吏治诸方面的积弊;发行中统元宝交钞(见钞),并制订了严密的钞法;选用人才,分立中书左三部、右三部,以健全政府机构。元朝各项制度的奠定,他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忽必烈正与阿里不哥进行争位战争,急需得到中原汉地的财政支持。王文统善于理财,“钱谷大计,虑无遗策”,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蒙古、色目贵族的任意搜括,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增,以此,深受忽必烈的信任。忽必烈有意升任他为丞相,但因他出身布衣,资望不足而作罢。  中统三年,李璮发动叛乱。王文统因与李璮的关系受到牵连,以同谋罪被处死。  (陈得芝) 王锡阐  王锡阐  (1628~1682)  清代历算学家。字寅旭,号晓庵,又号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生当明清之际,无意仕进,与同时著名学者顾炎武、张履祥等以志节相砥励,潜心经史,不随俗浮沉。中年以后,疾病缠身,两手几废,仍刻苦攻读,著述不辍,终身研求历法。自少至老,实测天象,无间寒暑,每遇日月食,甚至抱病进行观测。其学博深经史、声律,尤以历法最为专精。所治历学,不落门户之见,务求与实际天象相合,于当时所传入的西方数学知识,详为研讨,不固步自封。所撰《晓庵新法》、《历说》、《大统西历启蒙》、《圜解》、《三辰晷志》、《历法表》诸书,以数学为根柢,会通中西,正古法之误而存其是,取西法之长而去其短,自立新法,于日月食测定,多有创获。生前,其学虽经顾炎武表彰,但未能流传。逝世后,其遗著渐次刊行,始得与梅文鼎、薛凤祚并称为一时历法名家。梅文鼎认为,清初历学应首推王锡阐。后世辑其论说历法诸书为《晓庵杂著》刊行,单篇遗文则有《晓庵先生文集》问世。  王锡阐著《五星行度图说》  (陈祖武) 王仙芝  王仙芝  (?~878)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原以贩卖私盐为业。僖宗乾符二年(875)初,因连年饥凶,仙芝与尚让、尚让兄尚君长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聚众起义,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传檄诸道,指斥唐朝“(官)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标明平均旗号的农民起义。五月,攻克曹州(今山东定陶西)、濮州。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也在这时起义,率所部义众前来会合。义军东逼沂州(今山东临沂),西攻洛阳周围地区。三年十月,王、黄联军南走唐(今河南泌阳)、邓(今河南邓县)等州,继续活动于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年底,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刺史裴偓诱降,仙芝动摇,准备降唐,接受左神策军押牙之职,却因黄巢及起义群众的坚决反对而未遂。于是王、黄分兵作战,黄巢北去,仙芝仍转战南方。四年二月,仙芝一度攻破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王、黄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等地。不久又分兵,仙芝转攻郢州(今湖北京山)、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同年冬,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仙芝遣尚君长、蔡温球及楚彦威等赴敌营洽降,中途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贪功,乃妄奏君长等系他战败所俘,尚君长等人被杀。仙芝降敌之谋再次未遂。五年初,起义军攻破荆南(今湖北江陵)罗城,由于敌方援军到达,作战不利,被迫北撤。二月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为敌将曾元裕所破,仙芝战死。  王仙芝起义图  (胡如雷) 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前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客户占主客户总数的比例很大,一户地主往往占有旁户几十家、几百家,乃至上千家。旁户的人身隶属关系很强,数世相承,被视同奴仆,承担繁重的田租和赋役,生活艰难。地主、官僚却奢靡享乐,作威恣暴,纵欲贪攫,残害人民。川峡阶级矛盾极为尖锐。  宋灭后蜀后,几年内把后蜀仓储财物全部运到京师。又以“上供”等方式掠夺布帛,设置博买务垄断布帛的购销,禁止民间交易,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更加贫困。对于川峡盛产的茶叶,宋政府“掊取”茶利,断绝了很多茶农和茶商的生计。这些都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急剧发展,小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宋太宗赵灵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或作王小皤、王小博,青城县味江人,茶农出身(一说茶贩出身)。淳化四年二月,他聚集群众,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接着,直插彭山,惩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众至一万余人。此后,转战于邛州(今四川邛崃)、蜀州(今四川崇庆),所到之处,令乡里富人大姓,具报其家所有财粟,除留其家用而外,一切调发,分给穷人,得到群众拥护,队伍增到数万人。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东南)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被西川都巡检使张玘射伤,仍奋力杀死张玘,攻克江原。王小波终因伤重牺牲,其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  李顺率领起义军从江原出发,继续战斗,攻克蜀州。又克邛州,杀死知州、通判等官吏,都巡检使郭允能逃到新津。起义军在新津猛攻官军,打死郭允能,占领新津县。然后分兵两路,一路迂回攻克双流、温江、郫县和永康军(今四川灌县);一路由李顺率主力攻成都,在成都西郭门失利,转而攻克汉州(今四川广汉)、彭州(今四川彭县)。这时起义军已壮大到数十万人。  起义爆发后,宋太宗将知成都府吴元载革职,派郭载代之。郭载与西川转运使樊知古、都巡检使郭延濬等加强成都府的防御;梓、遂十二州都巡检使卢斌也自梓州(今四川三台)率兵赴援。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猛攻成都,大败官军,郭载等逃走,卢斌退回梓州。十六日,攻克成都府。  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以吴蕴为中书令,计词、吴文赏为枢密使,又派兵四出,攻占州县,北到剑州(今四川剑阁),东到夔峡,控制了川峡大部分地区。秦陇地区赵包等数千人和峡路数千漕卒也准备响应。  王小波、李顺起义图  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增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兵自湖北入夔门,进行镇压,并一再下诏招抚,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入川。王继恩分兵两路,扑向剑州、阆州(今四川苍溪东南)。这时,起义军战线长,兵力分散,又将主力长期围攻梓州,另一部胶着在眉州(今四川眉山)城外。四月,王继恩军破剑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巴州(今四川巴中);东路官军亦进入夔门,攻战于涪江流域。  王继恩率军猛攻成都。十多万起义军撄城拒守,展开激战。五月六日,成都失陷,计词、吴文赏等十二名起义军首领被俘,后在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就义。李顺于城破时被杀害(一说李顺撤出成都,辗转到广州,三十年后,在广州遇害)。九月,张咏到任,协同王继恩镇压起义军。  成都失陷后,起义军仍在各地战斗,陵州(今四川仁寿)、阆州、蓬州(今四川仪陇东南)、合州(今四川合川)都有激战。张余率领一万余战士,沿长江东下,连克嘉(今四川乐山)、戎(今四川宜宾东)、沪、渝(今四川重庆)、涪(今四川涪陵)、忠(今四川忠县)、万(今四川万县)、开(今四川开县)八州和云安军(今四川云阳),队伍扩至十余万人。乘胜攻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并派兵攻施州(今湖北恩施)。宋政府增派峡路都大巡检白继赟率精兵入夔门。五月下旬,张余起义军在夔州西津口迎击官军,腹背受敌,失利,两万多战士牺牲,舟船损失千余艘。张余率军西退。十一月,吴蕴在眉州牺牲。十二月,大蜀政权知嘉州王文操叛降。嘉州失陷,张余被捕,至道元年(995)二月在嘉州就义。至道二年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攻打邛州、蜀川,不久亦告失败。  王小波、李顺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参考书目  何竹淇:《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北京,1976。  (胡昭曦) 王玄策  王玄策  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官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国王曷利失尸罗迭(逸)多(Harsha Sīlāditya,即戒日王)继玄奘访问该国之后致书唐廷,唐命云骑尉梁怀璥回报,尸罗迭多遣使随之来中国。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尸罗迭多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Arunasva)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  那陵提婆(Narendra-deva;一说是A■■uvarman)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高宗显庆三年(658,一说显庆二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玄策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佛教文物,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近年,人们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题记。  参考书目  冯承钧:《王玄策事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中华书局,北京,1957。  列维(S.Levi)著,冯承钧译:《王玄策使印度记》,《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七编》,中华书局,北京,1957。  D.Devahuti,Harsha-APolitical Study , Oxford Univ.Press,London,1970。  (张广达荣新江) 王衍  王衍  (256~311) 西晋大臣。字夷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出身士族,从兄王戎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王衍亦以谈老庄为事。他妙善玄言,又居高位,后进仿效,成为当时清谈玄学的代表人物。虽历任中领军、中书令、尚书令,位至三公,但当皇族争权、晋朝危亡时,只谋苟全自己。衍女为愍怀太子妃,太子为贾后所诬陷,即自表离婚。东海王司马越擅政时,他建议中原已乱,当赖文武地方长官来维系,于是推荐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对澄、敦说,你们外据险要,我在都中,正好是“三窟”。永嘉四年(310)石勒、王弥等进逼洛阳,王衍被任都督征讨诸军事,迁太尉。朝议迁都。他却卖牛车表示不走。十一月,东海王越率甲士四万撤出洛阳,王衍随行。次年三月东海王越病卒,众共推他为元帅,石勒轻骑追袭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晋军覆没。他被俘,还想苟全,劝石勒建国称帝,但被石勒活埋。临死叹息:“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后桓温北伐,眺望中原慨叹:“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杨廷福) 王彦章  王彦章  (863~923)  五代时后梁名将。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少为军卒,从朱温。朱温建后梁时,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唐末,朱温据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克用据太原称晋王,长期相互攻战。开平二年(908),李克用死,子李存勗继为晋王,彦章轻之,呼为“斗鸡小儿”。后梁贞明元年(915),末帝朱友珪以魏博(今河北大名北)强盛,欲分之为两镇,三月,令彦章率五百骑入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以防变。魏军夜攻彦章,彦章南走,魏博遂降于晋。七月,晋军攻破澶州(今河南濮阳北),虏彦章妻子以招降,彦章不从。晋军得魏博后,遂夹黄河与后梁相持,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以浮桥相联,号为夹寨,以断后梁黄河上下交通。龙德三年(923),李存勗建后唐,是为庄宗。同年,后唐取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后梁人大恐。末帝乃以彦章为招讨使拒之。彦章受命仅三日便破南城,迫使后唐弃北城,退守杨刘(今山东东阿北)。彦章攻杨刘,李存珪亲自统军赴援,彦章战败,后唐军复据德胜。时后梁朝政紊乱,赵岩、张汉杰等用事,以彦章败,遂罢其兵权。九月,后唐将攻兖州,后梁末帝召彦章拒敌,且谋复郓州。但彦章所统之兵多新募,不习战斗,又众寡不敌,兵败,彦章重伤被擒。存勗劝降不从,杀之。  (卞孝萱) 王引之  王引之  (1766~1834)  清代汉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父念孙、祖安国,皆以治名物训诂称著。早年,承其家学,究心《尔雅》、《说文》、《音学五书》等,以求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嘉庆四年(1799)为进士,以优异成绩径授翰林院编修,后擢升至礼部左侍郎。参与纂修《词林典故》,任实录馆、国史馆副总裁。道光七年(1827),晋工部尚书。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辑为《考证》十二册。逝世后,谥号文简。其学力主通核,不尚墨守,以文字训诂最为专精,与其父王念孙齐名,并称“高邮二王”。乾嘉之世,汉学中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与高邮二王鼎足而立,同为汉学旗帜。所撰《经义述闻》三十二卷,本其父说,主张以古音求古义的训诂学见解,为其代表作。该书旁征曲喻,博稽载籍,订正历代学者误说,在训诂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得到当时汉学诸家交口赞誉,许为千古“绝学”、“海内无匹”,而且抨击汉学的理学家也认为“汉唐以来,未有其比”。其另一代表之作《经传释词》十卷,专以古文虚词为考论对象,训释经传所见虚词凡一百六十个。博搜例证,考其源流演变,尤其是对诸词特殊用法的训释,多具卓见,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虽间有武断之处,但可补《尔雅》、《说文》、《方言》诸书之缺,亦不失为一部足资参考的文字训诂学著述。王引之一生为学朴实无华,不尚虚文,其书札短篇,后人辑为《王文简公文集》刊行。  (陈祖武) 王毓铨  王毓铨  (1910~  )  中国历史学家。1910年3月10日出生于山东莱芜。193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应邀赴美,参与中国历史编纂计划,担任秦汉两朝的社会经济史料的收集、审译、注释工作。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选修欧洲古代希腊罗马史,1946年获硕士学位。1947年专一攻读古代希腊罗马史博士学位。1948年,任美洲古钱学会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从事先秦货币史的研究。1950年出版《中国早期货币》(EarlyChinese Coinage)。 1950年回国,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1955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改研明史。现任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博士导师。在学术团体中,任中国古代经济史学会会长、太平洋历史学会顾问、英国剑桥大学Asia Major学报顾问、意大利东方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化百科全书》顾问、《香港大学中文系集刊》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经济史》、《中国通史》各书中的明史部分。  其撰著首重基本历史问题,重通识,重创见发明,态度谨严。其主要著作,还有英文的《西汉中央官制》(TheOrganization of the CentralCovernment of the WesternHanDynasty)、《明代劳役制的若干显著特点》(SomeSalient Featuresof the Ming Labor ServiceSystem)等论文。中文的有《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明代的军屯》、《莱芜集》、《明朝徭役审编与土地》、《籍·贯·籍贯》、《封建社会的土地具有主人的身分》、《纳粮也是当差》等。  (王昆松) 王云五  王云五  (1888~1979)  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原名之瑞,后改名云五,号岫庐。祖籍广东香山(今中山)。1888年7月9日(清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上海一小商人家庭。早年入上海一五金店学徒,业余在夜校学英文,并广泛涉猎多种学科,成绩优秀。1906年起,先后在上海同文馆、中国公学等校教授英文。1909年兼上海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1912年,王云五先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事。1913年5月辞教育部职,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讲授英文、英国文学等课程。1917年起,在上海从事编译工作,并创办公民书局,开始出版商生涯。  五四运动以后,上海商务印书馆亟谋适应时代潮流,编译所邀胡适任所长,胡改荐王云五。1921年秋,王就任后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方针,组织编译了一批介绍中外古籍名著的丛书,颇受社会重视。1925年3月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和编出《王云五大词典》等书,在学术界获得一定声名。1930年春,王云五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积极推行科学管理法,开创商务印书馆日出新书一种的新局面,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书籍,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云五开始投身政界,连任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政协代表。1946年,辞去商务印书馆的职务,出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制宪国大代表。次年4月任行政院副院长,积极支持反共内战政策。1948年5月,王云五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为挽救濒于崩溃的经济,他在蒋介石授意下,提出币制改革方案,以金圆券代替法币,限制物价,并获通过实行。但不久即遭到失败,王云五因此被弹劾下台。1949年4月去台湾,先后任台湾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等职。1979年8月14日在台北病逝。著作甚多,主要有《物理与政治》、《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  (汪朝光) 王正廷  王正廷  (1882~1961) 民国时期外交高级官员。字儒堂。浙江奉化人。1896年考入天津北洋西学堂。1901年进海关任职。1905年赴日本筹设中华基督教青年协会分会,加入同盟会。1907年赴美国留学,191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律系后,留耶鲁大学研究院深造。1911年回国。武昌起义爆发后,任黎元洪都督府外交司司长,12月任临时参议院议员。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任唐绍仪内阁工商部次长兼代总长。7月辞职回上海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1913年4月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及副议长,一度代理议长,因袁世凯以暴力压迫国会和议员,被驱逐出北京。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恢复,继任参议院副议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9月署理军政府外交总长。1919年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全权代表之一,坚持拒签对德和约,获得国内舆论好评。1921年到北京就任中国大学校长,这一职务长期连任。1922年3月任“鲁案”善后督办,12月同日本签订“鲁案协定”,并办理移交胶澳管理手续。12月11日被黎元洪任命为代理国务总理兼外长,至月底结束。1923年3月任中俄交涉督办,至1924年5月与苏联代表签订“中俄协定”。未久先后两度任外长,一度兼财政总长。1927年夏任陇海铁路督办。  1928年6月王正廷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10月与日本代表谈判“济案”问题,未能取得进展。其后曾与美、英、法、德等国订立“新关税条约”,争取到西方国家一些让步,但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他执行蒋介石对日妥协政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辞职。1936年8月出任驻美大使。1938年9月奉调回国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任上海市参议员、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49年初去香港,任太平洋保险公司董事长等职。1961年5月21日在香港病逝。  (郑则民) 王仲荦  王仲荦  (1913~1986)  中国历史学家。浙江余姚人。1913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1930~1936年,曾师事章炳麟(即章太炎),从事文史研究。1938年与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等共同在上海创办太炎文学院,任院长室秘书主任兼教授,讲授中国通史。太炎文学院解散后,1942年应聘去重庆中央大学国文系任讲师,1945年升为副教授。抗战胜利后,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1947年夏应聘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工作,次年升为教授。1951年转入该校新成立的历史系。历任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届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历史学科第一届学位评议组成员等职务。  王仲荦长期从事文史教学和研究,著述颇多。他的《北周六典》,记述北周官制,对北周一代典章故事追根溯源,广征博引,资料丰富,具有《会要》性质。《北周地理志》,从多方面收集资料,排比考证,弥补了《魏书·地形志》和《隋书·地理志》的缺略。同年出版的《西崑酬唱集注》,为作者后来的文史研究奠定了基础。50年代,王仲荦写成《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十年动乱后,他对原书进行增补改写,分成《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两部断代史。《魏晋南北朝史》一书,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断代史研究的精品之一,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这两部断代史著作,均被国家教委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仲荦是中国史学界魏晋封建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晚年致力于敦煌学和古代物价史的研究,写成《敦煌石室地志行记综录》一书。他研究中国古代物价的专著《金泥玉屑丛考》已写成唐以前部分,宋以后部分资料亦已收集排比,因1986年6月4日在济南逝世,未及写成。他先后发表的数十篇内容十分广泛的学术论文,分别由他本人编定成《鹊华山馆丛稿》和《鹊华山馆丛稿续编》。  王仲荦除撰著外,还曾参加点校二十四史,负责《宋书》、《南齐书》和《南史》点校的定稿工作。  (赵凯球) 《望厦条约》  《望厦条约》  美国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英签订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后,美国趁火打劫,派专使顾盛来华胁迫清钦差大臣耆英于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附有《海关税则》。内容除没有割地赔款外,几乎包括了中英《南京条约》中的所有条款,并且有些条款比《南京条约》规定得更加具体。例如,关于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美国人在中国与中国人或任何外籍侨民之间发生的一切诉讼,都由美国领事审理。关于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美国此后对华贸易所纳进出口税不得高于他国;并规定“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条约还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条约准许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美国据此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特权。后来该条约成为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国家与中国所订条约的范本。  (谢雪桥) 韦昌辉  韦昌辉  (1823或1824~1856)太平天国前期主要领导者。又名韦正。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曾捐监生,在门前挂“登仕郎”匾以炫耀乡里,被同村秀才唆动官府以僭妄罪拘捕。纳银获释后,积愤不已。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受冯云山影响,加入拜上帝会。入会后,以家产资助起事,与洪秀全、冯云山等结为异姓兄弟,称天父第五子。  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12月,在永安(今广西蒙山)封北王。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协助杨秀清处理军国要务,并一度负责天京城防。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其地位仅次于洪秀全和杨秀清。杨秀清以具有代天父传言的特殊权威,又自恃功高,与洪秀全和其他同僚矛盾日增。韦昌辉对他“阳下之而阴欲夺其权”,杨秀清对韦昌辉也严加防范。1856年8月,韦昌辉在江西督师时,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洪秀全即密诏韦昌辉等回师诛杨(一说无密诏)。韦昌辉带兵三千多人于9月1日深夜赶到天京,包围东王府,次晨杀杨秀清及其家眷。后扩大事态,株连杨秀清大批部属。杀害太平天国官兵二万余人,使太平天国造成严重损失。石达开回京后责备他滥杀无辜,他又欲加害,石被迫逃出京城,他竟屠其全家。韦昌辉的残暴行径引起公愤,石达开在安徽起兵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洪秀全顺应全体军心,下诏讨伐,11月2日将韦昌辉处死。  (贾熟村) 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  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韦氏(?~710),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中宗(李显)为太子时,立为妃。弘道元年(683)中宗即位,次年,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在流放生活中,韦氏患难与共,排解了中宗的悲愁惶惧情绪。中宗发誓如能复位,定任她所为,不加禁制。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传说三思与韦后、婉儿私通,韦后的爱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恃宠专横,权重一时。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  武三思通过韦后和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人主,作威作福。一批趋炎附势的官僚麕集在他门下,其中有五人特别卖命,被称为“五狗”。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经常侮辱重俊;武三思猜忌重俊,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立她为皇太女。重俊甚为不平,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杀。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专横,势倾朝野,她曾将自己草拟的诏敕,掩住正文,请中宗在文后签署,中宗竟不看诏文,笑而署敕。她和长宁公主(亦韦后所生)及韦后妹郕国夫人、昭容上官婉儿等都仗势弄权,卖官鬻爵。受钱三十万即自己写好封官墨敕(不盖官印),不经宰相审议签署,斜封交中书省执行,称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同正、试、摄、检校等名义授官的,就有几千人。她们又大肆营建第舍,穷奢极欲。安乐公主强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一幅织成裙,值钱十万。中宗、韦后和公主们又多建佛寺,劳民伤财。其时后突厥攻掠陇右;西突厥别部突骑施部攻陷安西都护府,断安西四镇路。内地则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却与韦后恣为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据说,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杨志玖) 唯识宗  唯识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创始人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632~682)。这一流派的远祖,是印度的无着(约410~500)和世亲(约420~500),中间经过护法和他的弟子戒贤而传到中国。窥基常住长安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唯识宗也称为“慈恩宗”。又因为该宗从分析法相入手,以表达“唯识真性”,所以又称“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主要经典依据有六部经和十一部论。六部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严经》、《厚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阿毗达磨经》。十一部论是《瑜伽师地论》、《金刚般若论》、《大乘庄严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观所缘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在六部经中,《解深密经》更受重视。玄奘所译《解深密经》为第四次重译。在十一部论中,《瑜伽师地论》为“一本”,其余十部论为“十支”。这些论多为玄奘所译。窥基根据玄奘讲授印度唯识学派的大意,糅合印度瑜伽行派对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家注释,辑为《成唯识论》。《成唯识论》实际上是唯识宗的纲领性典籍。唯识宗主张“唯识无境”,认为世俗人相信外界事物为真实存在,但在唯识宗看来,那不过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引起“识”的境界并不是由于有独立于外界的客观物质实体,而是由“识”幻现出境界的影相,再由各个识来认识它。认识,不是主观与客观两者发生关系,只是人们的心认识自己的过程。“外界”只是“唯识所变”。唯识宗认为一般人所谓“境”(外界、对象),并不真正存在,只不过是人们自己的识所变相的“相分”,是人们思想中显现出的外境的形相。他们认为没有离开心而独立的客观事物。唯识宗建立了八识的学说,人死了,别的识都消灭了,只有第八识永存,这构成了轮回的依据。为了消灭轮回之苦,他们提出了“三性”、“三无性”的学说。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地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认为人类的正常认识是迷妄的。相信外界为真实,这种认为(计)是偏见、错觉。纠治这种遍计所执性,要接受一切事物没有实体,即“相无性”的原则。唯识宗还教人相信一切事物的现象是由众缘而起,只有接受缘生的学说,就不致以幻为真,就是“生无性”的观点。圆成实性是真如、佛性的另一种说法,接受了圆成实性的说法,即达到“胜义无性”的最高精神境界。“三无性”是针对“三性”学说而提出的。他们全力破除的是遍计所执性;全力证明的是圆成实性,它永远真实,不生不灭,绝对清净。佛教出世的目的,在于追求这样一种精神境界。  玄奘译经图 明刻本《百法名门义忠疏》卷首版图  兴教寺 寺内有玄奘舍利塔 陕西西安城南少陵原畔  唯识宗完全忠实于印度学说。在唐太宗、高宗时期曾风靡一时,前后不过四十年即一蹶不振。辛亥革命(1911)以后至抗日战争以前,唯识学说曾一度流行,不久又消沉。  唐永徽四年(653)和开元四年(716),日本僧人道昭、玄奘先后入唐学法,法相唯识宗传入日本。奈良时期、平安时期较为盛行。  (任继愈) 卫  卫  先秦姬姓诸侯国。西周初,周公平定东方殷商故土的叛乱活动后,任命其弟康叔封坐镇河、淇间以控驭东方。他对康叔谆谆告诫的治国方针,均保存在《尚书》的《康诰》、《酒诰》、《梓材》等名文中。叔封初封于康(今河南禹县西北),铜器铭文中常见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或其子嗣,后不知何时改康为卫。西周末年,卫武公在政治上甚为活跃,周平王东迁也曾得到他的支持。春秋之初,卫国仍是东方的大国。卫懿公九年(前660),卫被狄人攻灭,仅剩遗民五千余人在宋的资助下临时寄居于曹(今河南滑县东)。接着,齐桓公率诸侯修筑楚丘(今河南浚县东),帮助卫在此重新建国,并派一支齐军驻守保护。卫文公(前659~前635在位)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到晚年军力增长十倍,后又吞灭邢国(今山东聊城),国势复兴。卫成公六年(前629),卫为避狄入侵扰,再迁帝丘(今山东濮阳南),经百余年休养生息,重又呈现出经济繁荣的景象。进入战国,卫遭到赵的不断蚕食,国土日削,政治上也越加腐败,卫成侯(前361~前333在位)被称为“聚敛计数之君”,行将自取灭亡。但卫的灭亡将破坏赵、魏间的均势,所以魏国攻赵救卫,使卫侥幸保存下来,成了魏国的附庸。秦王政六年(前241),秦攻魏,占领濮阳一带设置东郡。卫国遂迁徒到野王(今河南沁阳),转受秦的保护。秦二世元年(前209),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成为最后灭亡的周代封国。  (罗世烈) 卫拉特部  卫拉特部  见厄鲁特蒙古。 卫青  卫青  (?~前105) 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以县吏给事平阳公主家,与婢女卫媪私通,生青。卫青因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于武帝,故冒姓卫氏。长大后为侯家骑,跟随平阳公主。后因卫子夫的缘故得被武帝召见,先后任建章监、侍中、太中大夫。  武帝凭借文、景两代积蓄的财富与兵力,为根绝匈奴侵扰,一反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发动了大规模的抗击匈奴战争。卫青自元光六年(前129)拜车骑将军始,曾先后七次率军出击匈奴。  元朔元年(前128)及二年,卫青连年率兵出击匈奴。元朔二年,率军出云中,迂回至于陇西,捕虏数千,获畜百余万头,驱逐匈奴白羊王、楼烦王,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此后,汉政府于此筑朔方城,置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并重新修缮秦时所筑边塞,解除了对都城长安的直接威胁。卫青以功封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汉得朔方后,匈奴连年入侵上谷、代郡、雁门、定襄、云中、上郡。元朔五年,卫青又率领苏建、李沮、公孙贺等军,出朔方,击溃匈奴右贤王,俘虏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近百万头。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益封八千七百户。子伉、不疑和登虽在襁褓,也皆得以封侯。  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奉武帝之命,各领骑兵五万人,负从马四万骑和步兵辎重兵数十万人,分别出击匈奴。卫青出定襄塞外千余里,包围匈奴伊穉斜单于。单于突围溃走,精锐丧失殆尽。卫青率军乘胜追至寘颜山赵信城(约在今蒙古杭爱山以南)而还。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此后一二十年,汉匈之间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武帝为酬偿卫青、霍去病的军功,乃置大司马位,拜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令膘骑将军霍去病秩禄与大将军等同。此后霍去病宠遇日隆,卫青相形见绌。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前后捕斩首虏五万余级,益封凡一万六千三百户。他虽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然功利心较重,曾排斥压抑名将李广。卫青后娶平阳公主,死于元封六年(前105)。  (田人隆) 卫士  卫士  秦汉时守卫宫门的屯兵。由卫尉统率。西汉时长安城内的未央宫、长乐宫为帝、后所居,两宫都由卫士守卫,城外的建章宫、甘泉宫,以及帝后寝园,也各置卫士。驻屯于长安两宫的卫士也就是所谓的南军。  武帝时长安有卫士万人。以后逐渐增多,西汉晚期,守寝园的卫士已达四万余人。东汉时守卫洛阳南宫、北宫及诸宫掖门的卫士共两千四百余人。  两汉时卫士系从各地选拔,每年轮换一次。按照汉制,平民中男丁从二十岁(自武帝始为二十三岁)到五十六岁为止,要服两年兵役,一年在郡中为材官、骑士,一年到京城当卫士。每年岁终,所有守卫宫禁的卫士作好交代工作,次岁正月,宫中举行飨礼以罢遣全体更尽的卫士,皇帝也亲自参加。西汉时在未央宫曲台殿举行,东汉时在南宫。据《续汉书》记载,在飨遣卫士时,还要作乐和演出角抵,仪式颇为隆重。飨礼毕后,卫士们都返归故里,由另一批供更的卫士来接替他们。  (吴荣曾) 卫尉  卫尉  秦汉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隋以后改掌军器、仪仗等事。秦已有此官,始皇时有卫尉竭。汉景帝时一度改名中大夫令,后又恢复旧名。新莽时改为大卫,东汉时仍称卫尉。  西汉时护卫宫殿者有郎卫和兵卫。光禄勋率郎官为郎卫,卫尉率卫士为兵卫。西汉时卫尉所部称南军。宫内设庐舍以驻扎卫士,卫士昼夜巡警,检察门籍。卫尉主宫门和宫内,与主宫外的中尉相为表里。西汉时皇帝居未央宫,守护未央宫是卫尉的职责,故有时也称未央卫尉。皇后所居为长乐宫,设长乐卫尉。武帝时李广为未央卫尉,程不识为长乐卫尉。长安城外的建章宫,距长安较远的甘泉宫,也曾设有建章、甘泉两卫尉。又设卫将军居诸卫尉之上,如文帝时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宣帝时张安世为卫将军,掌管两宫卫尉及城门北军兵。卫尉秩为中二千石,其副职为丞,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吏民若向皇帝上书,由公车司马转达。  汉“卫尉之印章”封泥  东汉时无卫将军,也不再每宫皆设卫尉。卫尉下设北宫、南宫卫士令,以分管南北宫,省去旅贲令。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任命他的亲信李通、铫期为卫尉,后来外戚马廖、马光、窦固、梁淑等人都担任过这个职务。  魏晋以后,卫尉职掌渐生变化。从隋代起,改掌军器、仪仗、帐幕之事,与汉制截然不同。南宋并入尚书省工部。元代一度恢复卫尉,旋罢。明、清不设。  (吴荣曾) 畏兀儿  畏兀儿  (Uihur) 元朝西北族名。宋代称高昌回鹘,元代称畏兀儿。汉文文献中,还有畏吾儿、伟兀、伟吾而、卫吾、委兀、外五、瑰古、乌鹆、畏午儿等不同译法。  畏兀儿据有以合剌火州(又称高昌)和别失八里为中心的地区,其君主称亦都护(Iduq-qut),乃借自突厥拔悉密人的称号,即“神圣陛下”之意。西辽称雄中亚,畏兀儿被迫臣服。西辽派出的少监驻合剌火州进行监治,“骄恣用权,奢淫自奉”。亦都护巴而木·阿而忒·的斤决定依靠蒙古反抗西辽,于是杀少监,归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称他为第五子,嫁以也立安敦公主,保留亦都护世袭统治畏兀儿的权力,并在别失八里、合剌火州等地派驻达鲁花赤。窝阔台、贵由相继任命回回人麻速忽总管征收畏兀儿至河中地区的税赋。蒙哥以讷怀、塔剌海同麻速忽充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  元世祖时,西北诸王同大汗对抗。海都和帖木迭儿、笃哇及其弟布思麻曾先后侵入畏兀儿地区,包围合剌火州。后诸王军又侵袭哈密力,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子纽林的斤继亦都护位,被迫迁驻甘肃永昌。元朝为了对付海都、笃哇等,至元二十三年(1286)在畏兀儿地区设置了别失八里、和州(即合剌火州)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成宗时又设北庭都元帅府。同时在亦都护之下相继设畏兀儿断事官、领北庭都护府、大理寺、大都护府等官府,管理畏兀儿人的民政。仁宗封亦都护为高昌王,设王傅官,颁发金印。钤用亦都护印的文札通行于畏兀儿境内,高昌王印的文札则对散居在内地的畏兀儿户通行。  哈剌火州所在的吐鲁番盆地是畏兀儿的中心地区,农业很发达,畏兀儿人民除种植小麦、大麦、稻、高粱、黍、豌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种植大麻、芝麻、棉花、苜蓿等油料作物、纺织原料和饲料,尤其擅长种植西瓜、甜瓜、葡萄、石榴等瓜果。手工业方面,加工金银铜铁,纺织布帛丝枲,工艺都很精巧。至元十三年,元朝迁移了一批畏兀儿工匠至大都,设别失八里诸色人匠局,专门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波斯语,一种丝织品)等段匹。合剌火州酿造的葡萄酒味道极美,为当时东西方的记载所称道。吐鲁番曾出土大量木板印刷的经文,计有畏兀儿、汉、梵、西夏、藏、蒙等文字十七种。在敦煌曾发现过大德四年(1300)刻的畏兀儿文木活字,差不多同王祯的木活字同时。察合台曾开设一条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驻幕地的驿道。元朝建立后,这一驿路仍然畅通,别失八里和彰八里(今新疆昌吉)成为全线驿站的枢纽,这对畏兀儿地区的贸易有很大促进作用。至元十七年,元朝设置畏兀儿境内交钞提举司。二十年,又设立畏兀儿交钞库。中统钞和至元宝钞(见钞)在畏兀儿境内通用。  畏兀儿人很早已使用本民族的文字。畏兀儿知识分子常被其他民族统治者所器重。如塔塔统阿曾被乃蛮太阳可汗尊为师傅,掌其金印及钱谷。后来成吉思汗又令诸皇子跟他受学。哈剌亦哈赤北鲁曾被西辽皇帝聘为诸子师,降蒙古后,又教太子、诸王用畏兀儿字书写蒙古语。岳璘帖木尔、昔班、孟速思和布鲁海牙分别为斡赤斤、窝阔台、拖雷所用,或训导诸王子,或专管分邑岁赋和军民、匠户。日久一批畏兀儿人就成了大汗和诸王的亲信,有关军事、政治、财政、司法各方面的文字工作,常由他们担任。其中不少人因此在朝廷晋居要职。有一些畏兀儿人是兼通蒙、汉、藏、梵文的翻译家,掌管“译写一切文字及颁降玺书”的蒙古翰林院,主要由他们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务。其中有的将《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汉籍译成蒙文,有的将蒙文典章译成汉文。畏兀儿僧人还将梵、藏、汉文佛经译为蒙文。《辽史》、《金史》、元历朝实录的纂修都有畏兀儿人参加。廉惇和贯云石是著有汉文诗文集的畏兀儿作家,贯云石尤精于词曲。搠思吉斡节儿写了一部关于蒙古语的著作《心箍》。鲁明善的著作《农桑衣食撮要》和萨德弥实的著作《瑞竹堂经验方》是畏兀儿人对祖国农学和医学的贡献。  回鹘在漠北时信仰摩尼教,西迁后统治者又接受了高昌盛行的佛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祆教也在百姓中流行。11世纪后,黑汗王朝统治下的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等地人民已改信伊斯兰教,并逐渐传到亦都护辖境,蒙哥汗时,穆斯林在社会上已有相当影响。元末察合台后王改信伊斯兰教,其他宗教都被排挤。  畏兀儿人民由于战乱等原因大批迁到甘肃、陕西等地。南阳、襄阳、乌蒙等地都有畏兀儿军和农民迁驻或从事耕垦。畏兀儿人种植棉花、西瓜、苜蓿、葡萄和酿制烧酒的经验,有的在元朝才传播到内地,有的则在这一时期得到较普遍的推广。参考书目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7册,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周清澍) 尉  尉  先秦武职或法官的官名之一;后代中央或地方亦有职能不同的尉。现存文献资料中,有关尉的记载,均属春秋战国时期。尉最早出现于何时,目前尚难知晓。  春秋时晋国有武职之尉。晋军之中,以帅位最高,次为军佐、大夫,再次为尉。尉或称为军尉、元尉。晋有中军、上军、下军等,各军都有尉,尉前往往冠以上军、中军字样以示区别。尉虽较帅为低,但地位颇重要,在帅位有空缺时,可由尉兼摄。尉之下有舆尉,《国语》和《国语注》以为晋之舆尉即军尉,疑不确。战国时不少国家都有尉。尉在军中较将为低,但高于候及司马。  有些国家的尉,如魏之持节尉、都尉,赵之中尉,都是秩别较高的官吏。秦国的尉往往和内史并提,地位非同一般。秦又有国尉,身份较高,和军中居于将军以下之尉有所不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以为国尉“若汉太尉”。这样的推测有一定道理。但国尉毕竟在地位、权力等方面与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有所不同,还不是最高军事长官。  在地方政权机构中也设有以尉为名的各种官吏。据《商君书》和云梦秦律可知,战国时,秦已在县设尉。当时县、里有尉的记载还见于其他文献。《墨子》的《备城门》诸篇,曾提到守城的多种尉。如城上四角所设的尉;城上百步一亭,亭设亭尉;守城之士,每百人设一帛尉;守护大将府署者有门尉。这些尉可能并非常设,其地位也较卑微。县中常设的尉,有县尉、里尉,县尉是低于县令的武官,里尉较县尉为低,相当于秦汉时的里魁或里典。里尉的主要职守之一是守闾闬之门,掌管其筦、键。不过是一般的乡里小吏,和军事无关。由于要管理闾里之治安,故仍以尉为名。秦统一后,郡有郡尉,县有县尉。东汉省郡尉,遇有军事,临时设置都尉,事迄即罢。隋炀帝时郡置都尉领兵,但与郡守无统属关系,唐废此制。县尉,秦至南北朝,大县置二人,小县一人,主捕捉盗贼,维护地方秩序。隋炀帝改县尉为县正,后复置尉,但分司户曹和法曹。唐亦置县尉。  周之司法官员称为尉氏,杜预以为尉氏乃“诛奸之官”,孔疏云:“明尉氏主刑人,故为讨奸之官。”先秦时期,兵刑往往不分,所谓“大刑用甲兵,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故军将和主刑之官亦可相通。秦统一后,最高司法官名廷尉,当是沿战国之旧。不过战国时以尉为名的司法官在文献中很难见到。记春秋战国时官制甚详的《周礼》,司法官吏官名中从无带尉字者,可见法官以尉为名者也并不普遍。  汉掌司法监察之官,有司隶校尉、廷尉。汉武帝置八校尉,皆为禁军将领。元鼎二年(前115),又置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骑都尉(监羽林骑)、驸马都尉(驸通副,掌非正车之驾车),三都尉皆为荣誉性武官衔。西晋沿其制,多以皇帝外戚为三都尉。东晋三都尉中唯留驸马都尉,娶公主者授此官。南北朝至隋唐,娶公主者拜驸马都尉遂成定制,故皇婿又称“驸马”。清代,封爵中亦有尉,如奉车都尉等(见爵制)。  (吴荣曾)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9
正序
倒序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2
中国百科全书-3
中国百科全书-4
中国百科全书-5
中国百科全书-6
中国百科全书-7
中国百科全书-8
中国百科全书-9
中国百科全书-10
中国百科全书-11
中国百科全书-12
中国百科全书-13
中国百科全书-14
中国百科全书-15
中国百科全书-16
中国百科全书-17
中国百科全书-18
中国百科全书-19
中国百科全书-20
中国百科全书-21
中国百科全书-22
中国百科全书-23
中国百科全书-24
中国百科全书-25
中国百科全书-26
中国百科全书-27
中国百科全书-28
中国百科全书-29
中国百科全书-30
中国百科全书-31
中国百科全书-32
中国百科全书-33
中国百科全书-34
中国百科全书-35
中国百科全书-36
中国百科全书-37
中国百科全书-38
中国百科全书-3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百科全书
中国百科全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