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观察十一:错误(2) 原来他家附近有一路公交车可以直接到他的公司,而多湖辉对他的住处完全不知道,当然不可能在完全未听说过的站下车,所以,他知道出错的是对方。不过,他知道对方对当时所工作的公司没有归属感,所以潜意识里一直想回家,因而犯了这样的错误。这件事经过一年后,多湖辉就得到他已换了一家公司的消息,肯定了自己当时的分析。 2.对方更正说话内容正是看透其真意的好机会 因为错误是对方不小心才犯的,所以如果你不注意,必定无法发现对方的错误。而一旦发现了对方的错误,如果你详细地盘问究竟,很可能会挖出对方不愿意被知晓的真意,但这样却容易使场面变得尴尬,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对方发现自己的错误,让他自己更正,然后从中透视他的真心。 有人问某大企业一位以充满自信而著名的主管:"请问贵公司总共有几位主管?"他立刻回答:"只有我一个。"但随即又更正:"不,我们有5位。"如深入分析,就会看出这位有着强烈自负性格的主管,平时即认为"公司里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值得称为主管",所以他在第一次回答时不经心便表露了真意。 像这种说错话马上即加以更正,大部分都有某种潜在的理由或根据可寻。例如,一提及竞争对象的事,某人立刻冲口而出:"算了吧!他绝不可能做到!"说得十分果断,但随后又加以更正:"大概是不可能。"这种将强硬的态度温和化的表现,即是不经心表露了自己的真正意愿,但随后恢复冷静了,发觉自己说得太过分了,有些后悔,于是加以修正。然而,当他的话不小心冲口而出时,有心者早已洞悉了他话中蕴涵的真意。 3.从误听、误写及忘却中透视真意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不只是说错话,从误听、误看到误写当中,同样都可以透视出对方的真心。某人告诉A,他的竞争对象B因肺炎住院,但A误听成肺癌,于是在公司里到处宣传B患了肺癌,后来知道真相后,大家都很瞧不起A,认为他有落井下石之嫌。像这样的例子,其实只是A一心想要击败B,由于这种念头太强烈了,所以才会犯下误听的错误。 关于误写,也有一则十分著名的故事。一名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认为,自己的疾病都是源自多年所从事的棉花生意,于是他写信给号称美国精神分析学之祖的布利,在信中,他写了如下的字句-- "My trouble is all due to that damned frigid wife!There isn?t even any seed."(我的病因在于那个可恶的性冷淡太太,生意完全没有发展。) 在这句话里,他把"frigid wave"(不景气的波潮),误写成"frigid wife"(性冷淡的妻子)。由这个误写,布利测出他的病因确实是妻子的性冷淡,没有做爱机会所致。事实上,这位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妻子的确是性冷淡。第29节:观察十一:错误(3) 从误看方面来说,连弗洛伊德自己,也在他的两个儿子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必须上战场时,将杂志里的《盖兹前面的敌人》,误看成《盖兹的和平》。这是因为弗洛伊德心里期望和平,所以把"敌人",误看成拼法相似的"和平"。 像这样的错误并不只局限于语言,也可以扩大到行为。 关于这一点也有个很著名的例子。住在苏利克的G先生,想要在家里悠闲地度过假日。可是,他必须到硫森去办一件事,他很不想去,但还是非去不可,于是他就搭火车到硫森去。到中途要换车时,他跳上了一班车就继续看报纸,待车子开动了,他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于是问车上的列车员,这才知道他竟坐上了返回苏利克的车。这个事件说明了他在潜意识里很想留在苏利克家中,结果这个意识阻碍了他的实际行为,使他发生了错误。 关于忘却的失误,可从多湖辉先生的一件事中得到说明。有一次,他忘了预先约定好的演讲会,致使主办人非常生气。那一天,他完全忘了演讲的事,悠闲地在家里睡了个大午觉。而这种情形的造成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演讲是在周四,偏偏这一周很难得地周三就可开始连着休息4天,所以心里一直在盘算着要如何度假,等他全都计划好了,方才接到这一次的演讲,当时他随意地答应了,因而造成这一次的失约。后来他对自己这一次错误加以分析,始知是原本想要好好休假的潜在欲望,把不经意答应的演讲给忘了。第30节:观察十二:钱财使用(1) 观察十二:钱财使用 1.如何使用钱财显示一个人的欲望构造 2.吝啬型、海派型与歇斯底里型 3.生活消费与嗜好消费的完全颠倒 4.只相信现金的人为内向性分裂型的人 1.如何使用钱财显示一个人的欲望构造 人们常说钱可以改变一个人。平时很随和而用钱也很干脆的人,一旦中了大奖有了大钱,就会突然变成守财奴;或者原本感情和睦的亲生兄弟,竟为了继承遗产而闹得水火不相容。 不过,像这样的例子与其说是钱财改变了他们的个性,不如说是过去未曾显露的深层心理,最终因钱财的利害关系显露出来了较为正确。 在经济至上的社会里,钱财可说是唯一能让人满足一切欲望的正当媒介,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足见金钱不仅是满足欲望的手段,甚至它本身也是一种欲望的象征,是可以直接将人的欲望表现出来的媒介。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的定义,所谓经济学,也就是"研究将有限资源妥善分配运用于多数目的的人类行为学问"。这当中所谓有限的资源,即是指钱财。除非你家院子里种了一棵会长钱的树,或者是拥有可以点石成金的棒子,否则钱财绝不是无极限的。而将有限的钱拿来用在哪方面或用多少,如何使用等,由这样的人类经济行为,即可透视出他的欲望强度,或有关欲望分配的法则。换句话说,由一个人使用金钱的方法,即可知悉他的经济构造,尤其可成为了解他深层心理愿望的有利线索。 现在,我们大致将钱财的用法,分为吝啬型、海派的老大哥型及歇斯底里型。 2.吝啬型、海派型与歇斯底里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吝啬型。这种人即是所谓很有经济观念的人,比如一个月收入多少,其中多少要用在生活费上、要存入银行多少钱等。一切经济活动都按照预算生活的人,连下班后要不要稍微喝一杯,也不是依当时的心情而定,而是先盘算"我这个月的酒钱还剩下多少",如果有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当然账单也是各付各的。这种人踏实而绝对不会做错事,具有可以充分信任的人品,由于他很会算 计,不会感情用事,所以显得冷漠而缺乏一些人情。 与此相对,用钱很洒脱的人以躁郁型者居多。比如一群人喝完酒要付钱时,只要他高兴,他会说:"嗨!今天晚上我请客!"然后漂漂亮亮地付账。以好的方面来说,他是大方的老大哥型,但反过来说,这种人完全没有经济观念,有钱就花,没钱就过穷日子。 这种人不会为未来的生活存钱,即只顾眼前而不管以后,这种性格是躁郁质的人所特有的。 不过,有些人很会花钱,但是却与这一类人不同,他们只是有冲动购物的癖性。这种人多属歇斯底里的性格,走在流行尖端的想法十分强烈,所以会在饰品、衣服上花很多钱。如果要出国旅行,也不是事先存够了钱,而是以典当或借贷的方式去旅行,换句话说,这种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并且虚荣心也很强。 像这种会歇斯底里地乱花钱的人,其深层心理很可能就有着某种欲求的不满,特别是经常冲动购物的女性,这种倾向更加强烈。 据说有些太太获知丈夫有外遇以后,就把辛辛苦苦储蓄了若干年的积蓄全部取出来,到百货商场拼命地买东西,一天就花完了。这种冲动购物的事情,显然是刻意做给丈夫看的,很可能她自己也想发作,但是又缺乏勇气,于是把怨气转向平常想买而不敢买的高档品,利用这种购买的行为,来补偿消除内心的不满。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平时连小钱都斤斤计较的家庭主妇,突然冲动地买些不大需要的东西,将它视为有什么欲求不满,相信绝不会错。 3.生活消费与嗜好消费的完全颠倒 由花钱的行为来看深层心理,最令人感到有趣的,就是支出项目不平衡的例子。例如,一个人住在简陋的房间里,穷困潦倒,但是对自己的嗜好,却可以大把大把花钱。偶尔你会看到这种人,他们把大部分的钱都换成了模型飞机、汽车、音响等,让生活与嗜好主客完全颠倒,像这样的人,即是一般所谓某某狂的人。在这种人的深层心里,往往有着某种自卑感,由于这种自卑感的阻碍,他们逃避衣、食、住等社会上所谓的基本生活,只关心自己的嗜好世界,而这种倾向强烈的人,就会对外在世界产生一种被害者意识,因而形成不太爱理会人的性格,交友情形不大好。不过,一旦遇到拥有相同嗜好的人,往往会立刻产生相见恨晚之感,很快便视为知己。我们存钱本来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用,但如果过分执著于存钱,也会形成手段转变成目的的情形。据说,有人过着一毛不拔的吝啬生活,最后积存了巨款,但没有享受到任何乐趣便过世了。可能有人会觉得"啊!太可惜了",但是在这种人的深层心里,很可能对金钱有着异常的自卑感。第31节:观察十二:钱财使用(2) 有位珠宝部的柜台小姐说,珠宝部经常会出现"这种人怎么会到这里来买东西"的落魄顾客,他们会痴痴地望着柜台里的珠宝。由于公司训练售货小姐不论对方的外表如何,都要平等相待,所以她们也不敢得罪这些看来潦倒的穷人。因为,有时这种表面看来很邋遢的人,会爽快地掏出一叠大钞来买钻戒呢! 4.只相信现金的人为内向性分裂型的人 有位朋友日常饮食生活非常节俭,很少花钱,而实际上他却是一个拥有三幢别墅的大富翁。 他有他的金钱哲学,据他表示,在家里装冷气过舒服的日子是一种浪费。但是拥有再多的别墅也不是浪费,因为冷气机经过几年就会变旧贬值。相反地,地价上涨,别墅会一年比一年更值钱。 姑且不论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像这种坚持贯彻金钱运用的合理性 的人,可说是分裂质与偏执狂性格的混合型,即一定要给自己所做 的事赋予某些理由。 另外有个朋友标榜自己过的是"负面人生",即不断借钱也不断花钱,经常使自己的收支呈赤字状态。不过,他在年轻时就投了一个数百万元的生命保险,他说,等他过世,只要利用这笔保险额来还债,就可以使收支获得平衡。像这样的人,则是分裂质与歇斯底里性格的混合型。 另外还有一个人,已经是拥有几家工厂的大老板,奇怪的是,他在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经商,却从来不与银行打交道。他在自己家里的地下,造了一座非常坚固的金库,把所有的财产和现款都放在里面。平时的商业往来,即使是几千万或几百万的支出,他也不用支票,全部都付现金。 根据他的说法,他在孩提时代,做生意的父亲就是因为一张支票被坑了而破产,致使全家人被迫过穷苦的日子。由于这个教训,此后他除了现款以外什么都不相信。 其实,像这种不相信银行的人不在少数,早年曾经有个大财主到了晚年时,每次出门都把全部的财产(现金)装在一只购物篮里随身携带,这种人多半是内向性的分裂质性格,除了现金外什么都不相信。这是一种精神官能症,就好像幼儿时因为洗澡差一点溺水,长大后变得十分怕水,连小船也不敢乘坐一样。第32节:观察十三:电话书信(1)观察十三:电话书信 1.从打电话观察人的性格 2.根据笔迹分辨性格的方法 3.文章写法表现作者的主、客观心态 1.从打电话观察人的性格 除了悄悄观察他人说话,利用信件及电话是另一种最具特性的洞悉他人的方法。 写信或打电话与其他方法不同的地方,即是不需要与对方面对面接触即可获得沟通,它与直接看着对方表情的沟通法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无法随时看到对方脸上出现的反应。不过,这时候对方同样无法看到你的表情,所以对方只能依自己心里所想来传达,想说的话也很容易出口,结果是很容易表露出其真正的心意。 比如有的人打电话时会说:"我呀,就是我呀!你猜不出来吗?"这种任性而随便地表现自我的人,歇斯底里倾向较强烈,经常不考虑对方而说个不停。 其次,没什么事也到处打电话的人,躁郁质倾向较强烈,焦躁状态时,他会拼命打电话,只注意自己的情绪愉快,重视自己的存在。 不喜欢打电话或接电话的人,以分裂质倾向较强烈。若是家庭主妇经常打电话给远方的亲戚或熟人,你可以将之视为对无法外出的不满所产生的补偿行为。 如上所述,电话是不论对方方便与否,想要打随时都可以打的沟通工具,非常方便,虽然有看不到对方表情的缺点,但却是可以洞悉对方深层心理的最佳利器。 2.根据笔迹分辨性格的方法 信件可以留下笔迹及文章等证据,和立刻会消失的表情、语言不同,可以慢慢地推敲和分析。 对方会深思熟虑如何表达,或者制造一些掩饰其真心的烟幕,但是,正因为经过对方有意识的操作,反而成了透视对方深层心理的最佳材料。 笔迹包括笔压(笔上的力量)、字的大小及形状三个重点。 关于笔迹与性格的关系,我们分成5个类型来说明。 ▲Ⅰ型 笔迹的特征:大致上字体很大,笔压很弱,字形较有曲线,喜欢连写,且字迹有点倾向右上方,但偶尔也掺杂一些倾向右下方的字,字形有点乱。 性格:容易相处,社交能力强,关怀别人,属亲切型,但气质上有强烈的躁郁质倾向。 ▲Ⅱ型 笔迹的特征:字形方而直线型,每一笔画的角都是锐角,笔压很强,每个字都是独立的,但字与字的大小及间隔不整齐,有自己习惯的字体,但笔迹不乱,大致说来字体稍小。 性格:非社交型,理性而认真,但是缺乏温情,对于关乎自己的事很敏感,怕羞而喜欢装模作样,对他人的事则比较迟钝而不关心,气质方面有点倾向分裂质型。▲Ⅲ型 笔迹的特征:也是方而呈直线型的字,和Ⅱ型不同的是较规律而平凡,没有自己的癖性,每个字都有独立的笔迹,写得很仔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字都不会变形,笔压相当强。 性格:会把任何事都想得很严重,勤勉而按部就班,做事细心而缓慢。意志坚定,对任何事都能热衷,但说话啰唆又不懂幽默,有时会表现得很兴奋或言辞激烈。气质方面有点倾向癫痫质型。 ▲Ⅳ型 笔迹的特征:字小而方,呈直线型,有自己的特点,特色是很多字看来像是经过缩小或被压挤,每个字独立而笔画多,连字很少,笔压很强,字的角度不稳定,但字体不乱。 性格:胆小,对任何事都没有信心,缺乏决断力,很介意他人的语言及态度,为神经质性格的人。第33节:观察十三:电话书信(2) ▲Ⅴ型 笔迹的特征:字的大小与空间大小无关,每次写的字都不一样,带一点圆滑曲线,但有时也会写成直线型。时而有自己的个性,时而循规蹈矩,无论大小、形状、角度、笔压明显地全都不稳定。 性格:虚荣心强,喜欢装门面,说话夸大,缺乏同情心与协调性,属自我中心式,所以很容易受他人煽动,或者容易被暗示,为歇斯底里的性格。 3.文章写法表现作者的主、客观心态 要从书信看透深层心理,先要由笔迹特性了解对方的性格,然后再分析其文章的内容。如果那是一封要求双方见面的信件,即使文章表面尽是称赞你的字句,倘若对方是Ⅴ型的人,你应该可以看出他可能对你有某种企图,或者是需要你帮忙。 另外,从文章的表现方法,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是主观还是客观。客观型的人写文章,会详细而正确地记录自己的观察内容,但很少写出自己的感想,如同学者所写的散文,内容如一幅图画般具有广阔的空间。 相对地,主观型的人写文章,自己的感想往往写得比观察内容还多,即文章较华美,内容具有时间观念,甚至具有音乐性。 像这种由文章透视人的思想形态,再对照由其笔迹分析出来的性格与气质,即可明显展现其文章背后所隐藏着的深层心理。第34节:情感"雷区"(1) 避开心理"雷区" ■一、情感"雷区" ■二、欲求"雷区" ■三、态度"雷区" ■四、行为"雷区"成熟法则CHENGSHU FAZE开心理"雷区" 一、情感"雷区" 1.用可能失败作为防线,只会离成功更远 2.先否定而后才肯定的人,更有影响力 3.哭或笑的感情表现会使感受更加强烈 4.以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时,其实是自己对对方有好感 5.相似社会背景或态度容易产生好感 6.小恩小惠成大事 7.人若不能得到具体的理由或意义,会有极大的不安 8.太顺利时,工作的效率反而不高 9.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就无法发现优点 1.用可能失败作为防线,只会离成功更远 当人对成功没把握,或认为可能会失败时,为缓和自己所受的打击,常会降低原有的期望水准,而作较消极的预测。这种消除不快情绪以保护自己的情形,被称为"防卫机制"。当我们参加考试或第一次约会时,就会体会到这种机制的作用。 《格利弗游记》的作者曾说:"对任何事都不抱希望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绝对不会失望。"如果我们彻底地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准,就可能达到上述的境地。有些家庭中因有考生,于是故意隐藏对他的期望,深怕孩子承受太大的压力。不错,这是使考生放松心情读书的一种方法,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将期望放低,考生就会放纵自己,只做有限的努力,这就是斯威夫特所讽刺的现象。所以,我们不可忽视防卫机制过剩的负面效果。 如果你有意降低期望水准,以减轻遭受打击的程度,无异于告诉自己"尽人事、听天命",只是为自己找好安全的着落点,别无其他好处。 2.先否定而后才肯定的人,更有影响力 我们在电视上可经常看到这种剧情,最初与主角敌对的人,到最后却彼此和平相处,而且这种剧情已成为一种固定模式。比方说,爱情戏剧就常套用这种模式,本来一直反对女儿与她男朋友结婚的父亲,最后终于态度软化,同意了女儿的婚事。这种故事类型至今仍深深吸引着观众,主要是因为它抓住了人的心理弱点。 我们以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中让一个人分别对4组人作不同的评价,看看哪一组对此人较有好感。这个人对第一组的人,从头至尾一直称赞他们;第二组则一直给他们否定性的评价;第三组是刚开始给予称赞,然后慢慢转为责备;第四组与第三组相反,开始时先给予否定性评价,最后才正面肯定他们。分别重复做过几次之后,结果都是第四种方式最给人以好感。 的确,人对于最初否定自己,后来才肯定自己的人,比一直肯定自己的人更有好感。道理很简单,开始时为负面评价,而后才转为正面评价,容易给对方"强烈再评价"的感受,并使其相信评价的真实性。相反,对于那些从头至尾一直称赞自己的人,人们会怀疑其企图,而不易接受。 与这种再次肯定的心理相反,刚开始时肯定自己,而后再否定自己的方式对人心理的打击很大。前面所介绍的实验,给人厌恶感最深的,不是第二组,而是第三组。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无论评价是好是坏,始终如一地评价, 没有比中途改变评价所受的冲击大。 有对男女一见钟情,迅速热恋,闪电结婚,这对夫妻如胶似漆熊熊的恋情仿佛永远也不会熄灭一般,令周围的人羡慕不已。 可是,有心人士却断然地说:"这两人之间的关系,必定不会长久。"果然不出他所料,三个月之后,这对夫妻就为了一点小摩擦而告分手。他们昙花一现的激情也正出于以上原因。火花般的恋情固然璀璨,但是却有太过短暂之嫌,不如炭火之爱来得温暖、恒常。 有些人可能在求学时遇到过脾气古怪、爱乱骂人的老师,有一点你们一定会感到很奇怪,那就是,在你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慈祥的老师对你们的赞美,而是那个爱骂人的老师对你的称赞,它使我们更雀跃、更感动。 3.哭或笑的感情表现会使感受更加强烈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小孩的感情表现方式。例如,小孩在路旁跌倒,其实跌得并不怎么痛,一旦哭出来,好像被自己的哭声吓着了,即使原来跌的部位早已没感觉,也欲罢不能地一直哭。大人也有类似的现象,有时把一些令人伤心的事向朋友倾吐,往往越说越伤心,开始只是低声地啜泣,后来变成号啕大哭。不只哭会这样,笑同样也会如此,开始时可能只是时有笑意,到最后会无法克制地不停笑下去。第35节:情感"雷区"(2) 美国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的威廉·詹姆斯,以及丹麦病理学家蓝克,曾针对这种心理倾向作过研究,他们把研究出的学说称为"詹姆斯-蓝克理论"。他们发现情绪与身体的关系,并非过去我们所想的,先产生情绪,然后才由身体表露出来,而是先对事实产生知觉,然后引起身体变化,最后才是情绪的表现。若按照这种说法,人 并非因伤心而哭泣,因害怕而逃避,而是因哭泣才伤心,因逃避才害怕。 虽然这种说法受到某些反驳与批评,但它确有其真实的一面。至少,在我们生活中就有类似的经验,一开始哭就会越来越伤心,一笑就笑个不停。看恐怖的事物时,若动了逃走的念头,就会越来越害怕。人都有这种倾向,当悲伤、喜悦、恐惧等情感产生,若有哭泣、笑、逃避等表现时,则感情性行为会更强烈。 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有意地去产生某种情感表现或感情性行为,就可以利用感情本身所产生的变化。正如你有意使态度积极,再 配合雄壮活泼的歌曲、昂扬的步伐,原来低沉的心情也会高昂起来。这是从行动方面影响心理的方法,有助于个人的精神管理。这项心理法则,不仅可以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喜怒哀乐,还可实际应用于其他方面,可以说是很有效的心理分析方法。 4.以为对方对自己有好感时,其实是自己对对方有好感 当心理医生与精神方面有困扰的人面谈时,若想使其接受辅导,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向你打开心扉。如果询问的方式、说话的语气不适当,很可能使对方与你的隔阂越来越深。因而,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就很懂得利用使对方以为你对他有好感的语言,渐进地接触对方,使他慢慢打开心扉。说起来,人的心理实在是很不可思议,只要知道对方对自己有好感,本来不太愿意说出的话,也会一五一十地照实吐露。只要让对方说出心里的烦恼,就能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投射机制"的应用。 所谓"投射",是指自己在无意识中,对对方持有某种想法,而认为对方也同样持有这种想法的心理机制。投射的形态有很多种,憎恨小孩的继母即是最好的例子,她会以为小孩也一定憎恨她。因此,自己的想法,往往可改变对方的看法。对自己工作能力很有自信的员工,会认为上司对他的评价必然很高。当然,有时事实与我们所期待的相反,但至少在人际关系上,如果你认为对方对你有好感,自然也会对对方态度缓和;如果你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对方也必然亲切地待你,这是不变的心理法则。 某次,一个国外知名的热门演唱团到日本表演,多湖辉先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观众席上某个固定的方向,观众会发出兴奋的喊叫,有的人甚至为之昏倒。而这狂热的波浪与该演唱团的视线有极大的关联。第36节:情感"雷区"(3) 当演唱者的视线投向哪一方时,哪一方的观众就变得非常激动,发出尖叫声,甚至昏过去。 这即是"投影"效果的表现,当自己梦中情人的视线一转动,我们往往就认为对方在注视着我们而兴奋不已。 来听演唱的女孩子们,并不一定是真的迷那位歌星的歌,而是着迷于歌者对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有些男性并非条件特别好,却颇受女性的欢迎,令人难以理解。实际上他们在与女性接触时,都表现得相当亲切、殷勤,并尽量让对方感受到他的好感,只要女性有此感觉,慢慢地终究会接纳他。这大概就是所谓有"桃花运"的原因吧! 5.相似社会背景或态度容易产生好感 我们在爱情小说中常可看到,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男女,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强烈地吸引着彼此。这种情节的安排,主要是想制造罗曼蒂克的戏剧效果。很遗憾,实际上这种情形实在是少之又少,就像一句成语所说--"物以类聚",背景悬殊的组合其实并不多见。 这种"物以类聚"的说法,并不限于男女的关系上,同性之间的交往亦是如此。一个从小在乡下长大的人,对都市人会表现得很冷淡,原因不外是因成长环境不同,而无法了解对方。 当然,人与人之间是否互相了解,并不完全取决于成长环境的因素,但这毕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在相同环境成长的人,无论在态度或社会背景方面,共同点必然很多,而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成为亲密的好友。同时,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认为好朋友能了解并肯定自己的意见。 相反地,我们容易和与自己背景不同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心理上认为对方必然对自己没有好感,进而因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肯定而感到不安。美国心理学家曾研究过,人在心理状态不安定时,想加入与自己相似的同伴的倾向很强烈。 由此可见,人很容易被与自己社会背景、态度类似的人吸引,或者说如果揣测对方会对自己有好感,就愿意主动接近对方。某些推销员或善于交际的人,就很懂得利用此点,他们会先调查对方的兴趣、学历、家庭成员等,故意向对方揭示这些方面的共同点,并以此为话题,使其产生共鸣,进而深入对方,轻易得到对方的信赖。 6.小恩小惠成大事 在很早以前,某地农民因荒年求助于政府机关,许多人同时汇集在机关门前,此时有一位机智的官员站出来对农民们说:"好,等一下我一定会听各位的请求,现在想必大家都饿了,吃饱了再说吧……"然后交代属下准备饭菜给他们吃,并以诚恳的态度说明政府的难处,农民不久就一一离去。这位官员到底说了些什么话来说服农民,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在与农民谈判之前,先让农民饱餐一顿,这种做法的确聪明。一顿饭并不能完全解除农民的不满,可是如此一来,农民得到暂时的满足,才会静下心听那位官员的解释。第37节:情感"雷区"(4) 由以上的例子可知,当我们眼前的欲求被满足时,往往容易忘记更大的欲求,或忽略原有的目的。这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紧张与松懈,只要一部分的紧张解除了,其他部分的紧张就会减轻。我们可充分应用这种欲求满足的心理现象。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的心可以说是一直处在等待得到满足的原动力中。但是,只要发觉其中一种欲求很明显地得到满足,整个情绪与注意力就会跟着移动。 这种心理倾向,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因为,我们无法断定,我们所得到的满足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很多人甚至利用这种心理弱点控制、操作人心,即先满足你眼前的小欲求,以使你忘却原有的目的。所以,我们应注意不要落入这种满足的陷阱。 7.人若不能得到具体的理由或意义,会有极大的不安 曾有一部美国电影传达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片中女主角是一位高中女教师,她与未婚夫正准备结婚,但是有一天她发觉,她的未婚夫根本就拒绝与她约会。过去虽然也有几次约会被取消,不过,那是因其他事牵绊或因工作的关系无法分身。而这一次,即使她一再追问原因,对方也并没有多做解释。不久,就与另外一个女人结婚,永远在她面前消失了。她当时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这种不安的情绪下,最后走向堕落之途。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变成这样?--这也是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从人的心理构造来看,这是必然结果。因为,当人对某件事实发生的理由,以及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白时,会产生极大的不安,而采取异乎寻常的行为。一般来说,不安是被敌人攻击时,想保护自己的动物性行为反应。就像我们突然发现尸体时,大部分的人都想尽快逃离现场。 以电影的女主角来说,她不清楚未婚夫冷淡待她的理由,而且,这种不安感会逐渐扩大。如果对方向她说明原因--即使是欺骗也无所谓--相信她不会有这么明显的不安情绪。当然,被抛弃这件事本身,亦是制造不安感的来源,但是相比不说明原因而引起的不安,还是后者影响大。 有时问题并没有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可是,人一旦面临不了解其中意义的事,就会显得焦躁,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情处理事情。我们在日常谈话中,如果听到非常抽象,或概括性、语意不清的话,即使是其内容确实很有道理,也很难表示赞同。相信有些读者在看深奥难懂的哲学书籍,或其他专门性书籍时,多多少少会有类似的体验吧。 8.太顺利时,工作的效率反而不高 很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经常把人际关系良好的环境列为考虑条件之一。但对公司企业而言,人际关系好并不一定能带来好处,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企业的成员持有过于乐观的态度,不仅忽略企业原订的原则、目标,而且也不能预见达到目标之前的阻碍。第38节:情感"雷区"(5) 对一个团体来说,最危险的事莫过于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的思考方向,如此一来,很可能会以团体的意志决定事情,而使得非理性的意见获胜,这也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尔温·强尼斯所说的团体思考症状之一--"不败的幻想"。 强尼斯说,比克斯湾进攻作战的失败,部分原因就是"不败的幻想"。1961年古巴亡命部队接受美国海军、空军、CIA的支援,举兵进攻古巴,后因被击破而遭致失败。此次失败对当时肯尼迪政权打击极大。强尼斯指出,那次计划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在推进计划时,肯尼迪及其成员拥有高度的士气及团结心,进而有"不败的幻想"。结果,在检讨进攻计划的弱点时,不能发挥应有的实力,对现状认识不清,因而掉入一个大陷阱中。 有一位中小企业经营者,他在刚开始与朋友合伙经营公司时,会有意地与合伙人意见对立,以激发出更好的构想。人面临较易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在思考方面也不太周密严谨,特别是人际关系非常顺利时,很容易掉入意外的陷阱,我们应防范此点。 9.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就无法发现优点 希腊辩论家毕达哥拉斯曾留下一句名言:"人不是万物的尺度。"他主张人对任何事物的判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他认为,一般的辩论家经常以主观的想法去衡量事情,因此说话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会受这种想法影响。 例如,有些人虽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且因此感到自卑烦恼,但又否认缺点的存在,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与身边的人相比较之下,略为逊色而已。如果改变比较的对象,很可能会产生优越感,他们相信,在这世上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自己有一点缺陷,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但问题是,通常人即使只有一点缺点,也会把这种负面形象扩大到整体,对自己的所有方面都失去信心。这就像很多女性因为自己的鼻子不挺而失去自信,甚至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一样。 凡是人都有优点与缺点,对于自己明显的缺点,应彻底地承认,并把这个标准当做是绝对的标准。如此一来,就容易发现自己的其他部分还不错,进而视为优点之一。这是让你自己去发现优点的方法之一。 这种比较的心理,常在无意识中进行,比如有些人听到别人不幸的消息,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感到安心。又有些人喜欢看悲剧,并非真的偏好悲伤的气氛,而是希望借着悲惨的遭遇,使自己所处的一切情况,能够得到正面的评价。第39节:欲求"雷区"(1) 二、欲求"雷区" 1.有意改变场面、时间、服装,反映出双重欲求 2.人越注重自己时,越会以"我们"为开场白 3.越被禁止的事,想做的欲求反而越强烈 4.想做得更好反而无为而治 5.在现实中感到欲求不满而怀念过去 6.若对动物过分关心会发生信任危机 1.有意改变场面、时间、服装,反映出双重欲求 人是充满矛盾的动物。一方面希望与邻居互相关怀、守望相助,认为那才是幸福的人生;而另一方面又常处心积虑地想踏着别人往上爬,以为那才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唯一生存之道。一方面很想安定地工作,以使自己及家人的生活稳定;但另一方面又想脱离现实的束缚,希望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然,若坚持这两种对立、矛盾的欲求同时获得满足,人的行动、态度会失去一贯性,而成为社会无法认同的性格分裂者。因此,大部分的人会压抑其中一种欲求,通常是反社会、反道德的欲求,以保持一贯性人格。但是,当这两种欲求强烈到无法抑制时,人经常会改变自己,成为完全不同的人,以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史蒂文生曾著《杰克与海德尔》一书,这是描写人的双重性格的著名小说。让人崇敬的杰克博士,晚上服过某种药物之后,会一反白天的道貌岸然,变成凶恶的人。这个海德尔的角色,代表着他内心希望世人认同的性格,而以本能性的行为脱离既有的束缚。这些截然不同的欲求,都借着白天、晚上这种时间上的区分,以改变身份使其获得满足。 在现实的生活中,虽然没有那么方便的"改变药物",但我们会经常借着在服装、行为、时间上的改变,来满足内心改变的愿望。反过来说,若有人常有意地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完全不同的人,那么,此人的内心必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欲求,因而将现实生活的欲求不满,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2.人越注重自己时,越会以"我们"为开场白 我们常看到有些学生以代表团体的名义,振振有词地演说"我们的要求是……"来争取他们应得的利益。有一位因团体交涉失败而吃亏的教授曾说:"他们所说的"我们",完全是语意不清,那并不包括教员们,也不代表全体学生,我想,这大概只是指一部分学生的意见而已吧!" 的确,以"我们"统称,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其范围,而且,有借故逃避发言责任的嫌疑。"我的要求是……"这样说话时,责任必须由自己负担,但如果说成"我们的要求是……"则让人以为是大家的意见,"我"不必担负任何责任。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常在谈话中使用第一人称单数"I"(我)的人,独立心与自主性较强;而常使用第一人称复数"We"(我们)的人,则为无特殊个性、易埋没于团体的附合雷同型。后者是因担心完全表露出自己,使自己受伤,于是常借用"我们"的说法。其实,这时的"我们"是"我"的代称。第40节:欲求"雷区"(2) 一般说来,大部分的人为了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融洽,往往会适当地节制自我主张的表达,"我要……"、"我想……"这种自我主张的表达方式,通常在小孩身上比较常见。如果成人仍有明显的倾向,那么,别人会称他为孩子气或自我显示欲强的人。因此,在这种观念下,我们会下意识保护自己,而采用"我们"的说法。 此外,最近有许多广告,在广告词中常会强调:"我们公司是以……为目标",或者"我们是为了……才推出这项产品"等。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站在消费者大众的立场。其实不然,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公司企业本身的利益,而使用"我们……"大部分能获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当我们面临"我们"这类复数情形的话时,应先确定一下"我们"所指定的对象。 3.越被禁止的事,想做的欲求反而越强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那些父母越叮咛,越不听话的孩子,这种反应称为"幼儿性"行为。 多湖辉先生曾参加过一次防止少年犯罪讨论会,当时对少年吸烟、喝酒都有相当严重的限制,且未满18岁者,不可进入播映限制级电影的电影院。虽然如此,少年们私下遵守这些规定的并不多,这也就是那次会议讨论的主题,即如何改善少年的现况。 多湖辉认为,无论烟、酒还是限制出入场所的问题,都不应加以限制,而应任其自由发展。此话一出,语惊四座。他说:"人都有抗拒心理,其程度因人而异,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形。当人的欲求被禁止时,想去实行它的愿望会变得更强。就像学校的校规或法令限制,学生及一定年龄以下的少年,不得进入某些游乐场所,或是不能喝酒、抽烟等行为,他们会因种种的限制、禁令反而加强这类的欲求。相反地,如果我们不过于强调这些限制,甚至完全解除限制,这些欲求反而不容易表现出来。" 我们反过来想,若人心里想做的事,简单地获得允许,或阻碍极少时,欲求反而会消失,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复杂难懂! 4.想做得更好反而无为而治 在东方人传统的观念中,一般不鼓励个人在众人面前发表高论,认为谦虚才是美德。因此,欧美人大都认为东方人多缺乏自我主张,易给人阴沉的印象。这种处世态度之所以会给人不好的印象,是因对方不清楚自己内心在想什么,所以会感到不安。 人如果有支配、征服其他竞争者的欲求,反而会抑制这方面的欲求,而尽量避免在众人面前发言或有所行动。我们以开会讨论时的情况为例,越是想控制全局的人,越会坐在不显眼的角落,有时可能连一句话都不说。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都可能发生类似的行为。第41节:欲求"雷区"(3) 固然,各国的风俗民情不尽相同。我们不能以心理学的解释,对所有情况做出说明,但是这种不表明态度的行为,确实成为妨碍沟通的原因。 在我们的社会中,这种不使自己明显地表露出来的被动形式,早已成为社会性的习惯。这种极度隐藏自己的表现,却是自己的欲求无法适应环境,而表露出的不安状态。 5.在现实中感到欲求不满而怀念过去 有一位著名的女演员在自传中写道:"我必须经常回顾我的过去,否则我根本活不下去。"这位长年从事演艺工作的女演员,在其有生之年经过多次结婚、离婚及其他动乱,对她来说,这些体验已成为她现在与未来生活极大的原动力。 只要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种时间要素分不开。我们应将过去的经验作为踏脚石,以磨炼自己有更好的表 现,这是非常重要的想法。但是,有不少人以缅怀过去治疗现在所遭遇的挫折,以此当做自我防卫的手段。 很多家庭主妇即有此种心理。每当对家庭不满时,就会回想过去新婚时期的生活:"那时候真好,丈夫温柔体贴,每天过着快乐而丰富多姿的生活,哪里像现在这么无趣!"越是回想,越觉得现在的自己很不幸,使得欲求不满一再累积,变成恶性循环。如果你的妻子或丈夫经常说:"那时候多好啊……"回忆一些过去的情形,你就应该特别注意,因为那是欲求不满的表现,也代表夫妻生活的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