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法则

第1节: 观察法一:打招呼(1)  披上成熟的"外衣"--用眼睛读懂成熟的第一课观察法一:打招呼  1.无意识的优劣感会表现在打招呼的方式上  2.握手时手心有汗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1.无意识的优劣感会表现在打招呼的方式上  我们和他人见面时都会打招呼,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会抱着完全无所谓的心态,通常都会产生某种感觉或印象。即便是预约好的见面,在见面之前,彼此也会收集、准备些对方的大致资料。若是商业交涉,当双方有密切的利害关系时,往往对对方的感觉会更复杂,所以在见到对方的瞬间,就会产生种种直觉如"我讨厌这个人",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很好",等等。  当然,这种感情与想法,多半不会明显表现在打招呼上,尤其不是爱情、好感等可能令对方高兴的情感,而是憎恨或敌意时,多数人都会将之隐藏起来,尽量不让对方看出来。然而,受到压抑的心经常都在寻求突破口,稍不小心它就会显露出来,因而在选择与对方打招呼的方式、行礼或握手中,都会出现无意识的变化。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只要仔细观察对方打招呼的方法,就可以洞悉对方对自己的态度,甚至可以获得了解对方人品的线索。  多湖辉先生曾在咖啡厅观察过商人的晤面,这是两个服饰与年龄都很相近的40多岁男人,正在交换名片,其中一人只是稍稍弯腰,两眼直视着对方的眼睛;另一人则是深深地弯腰致意,两眼看着地下。从他们礼仪的差异,多湖辉先生判断了两人的关系。  看着他人的眼睛打招呼的人,心中必定对对方怀有戒心,同时,  无意识中要给对方压迫感的意图也发生了作用。另一位深深弯腰而两眼望着地面的人,其不敢面对对方的态度,就如同狗对主人躺下来,露出肚子乞怜的情形一样,仿佛对方如何对待自己都没有关系。其实这个深深低头者也是城里人,但是其不敢抗拒对方的自卑姿态,却已  明显地表现在行为中。  果不其然,两三分钟后,眼睛直视对方的人就把脚跷起来,悠然地在椅子上坐下,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另一个男人只是浅浅地坐在椅子边缘,一副毕恭毕敬的态度。  2.握手时手心有汗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  握手的力量强弱与其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握得很用力的人,多半是比较有活力,充满了自信;握得轻或无力的人,多半缺乏活力,个性较怯弱。又如在聚会时,能够和陌生人握手者表示其具有自我显  示欲,或是有公关性的表现。  在欧洲,握手乃是解除武装的象征。  同时,握手有可以直接接触对方身体的优点,因此,握手本来即是以身体来了解对方为目的的。第2节: 观察法一:打招呼(2)  具体而言,有什么方法可以通过握手来看透对方微妙的心理动态呢?其代表例子之一,即是以手掌心潮湿的情形来判断。人类在遭遇恐惧、惊讶的事情而发生感情变化时,自律神经会与自己的意识发生作用,造成呼吸混乱,以及血压升高与脉搏加速,或是汗腺的兴奋(神经式发汗)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看比赛时,比赛现场紧张时手掌心会捏把汗,也是由此而来。所以如果你和对方握手,获知  对方手心出汗,即表示其人情绪高昂,心理已失去平衡。  曾有个经验丰富的警察,提议在询问嫌疑犯时找理由与他轻轻握手--开始问话前就先握一次手,以后在说到核心问题时,再度轻握一下对方的手,这时,如果原本干燥的手掌冒出了很多汗,即可大致知道真相了。  一般所谓的测谎器,实际上就是以仪器来记录汗腺兴奋的情形,方法较科学,但原理与握手法并无不同。  除了找凶手,握手的心理艺术也可以应用于异性之间。比如表面看来很冷静的女性,握了手才知道她的手心在冒汗,这时,你可以解释为男性的容貌、身体或言行使她感到兴奋。有人认为手掌心冒汗的女性最容易攻陷。考虑到精神性发汗的原理,这种说法似乎颇有道理。  这样一来,从握手时的手掌感觉即可洞悉对方的心理,而且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心理来胜过对方。  当然,通常情况下打招呼常常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例如从"早安"、"好久不见"、"你好"等开场白,到互相交流近况等。如果是非初次见面,甚至双方都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每次  见面仍按部就班打招呼的人,你可以认为对方不愿意在私交方面更深  入,即彼此只愿做到形式上的交际,且永远仅止于此,不必再更进一  步。换句话说,对方以一成不变的打招呼法表达了他的心理,从某个角度而言,这也表示他具有相当强烈的自我防卫倾向。  因此,不论是致意、握手或以言语问候,打招呼乃是人际关系的最初接触,能够很快地从深层心理了解对方,并及时予以应对,可说是使人际关系更圆满的第一步。观察二:坐法  1.要注意侵犯身体领域的方法  2.观察坐法的三个要素  3.亲密的情侣不会隔着桌子坐下来  4.喜欢坐在角落里的人权力意识强烈  5.深深坐下的狮子型与浅浅坐着的斑马型  1.要注意侵犯身体领域的方法  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其坐法与坐的位置,即可反映出来。  以上说法,包含了两层理由:其一是上座、下座等座位可反映出某人在社会、团体里的传统职位的优、劣意识。现在在较正式的场合,或者有年龄较长者参加的聚会里,依然有这种上座、下座的困扰,主办人经常为此伤透脑筋,而在与会人士之间,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互让问题。  此外,每个人都具有动物性的地盘意识,也就是身体领域意识。一般情况下,人都习惯将身体四周的空间视为自己所专用,由于这种心理作用,这种空间一旦受到侵犯,就会感到不安,这种空间即称为身体领域。通常,人们互不侵犯他人的身体领域,过着互不侵犯的社会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与空间距离成正比。说明肢体语言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是美国心理学家哈尔的实验报告,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分为4个空间领域:(1)能感觉到对方的气味与体温,为40~50厘米距离的亲交域;(2)接触到对方,但闻不了味,为50~120厘米距离的个人域;(3)说话的声音能使对方听到,同时也让四周人听到,为2?7~3?6米距离的社会域;(4)像演讲等对大众说话的场合,为3?6米以上距离的公共域。我们可据此标准,衡量与别人的心理距离,如对方与自己并不太亲近,而他进入了个人域或亲交域,人都会在无意识中后退,或双臂交叉,采取保护自己的防卫姿势。  比如我们从始发站搭乘公共汽车,如果车子的座位是长条状的,最先被坐满的一定是座位的两端,因为最初坐的人都会尽量和他人保持距离,分开乘坐。接下来是离两端最远的中间位置,而后逐渐填满中间的空位,直到全部坐满。  这种坐法,即是保护自己的身体领域,并尊重对方的不成文规则的表现。但是,等车子里的乘客越来越多,便谈不上什么领域了,在拥挤中,彼此的身体便不断接触,甚至无法动弹。这时候的不适感,并不是身体失去了自由,而是由于在心理上自己的领域受到侵犯造成的。  这便是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互相占座位的方法。即不论亲密感或厌恶感,更不论正面感情或负面感情,人都是依照一般的身体领域来自我保护。因此,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类推,心理有某种特殊状况的人,就会采取异于一般身体领域法则的坐法。在办公室里,也有类似情况。  几乎大多数的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中,都陈列有一看就知道是高级品的家具,书柜中排满了烫金的辞典、书籍,最令人注目的是那张比一般职员大上三倍的办公桌。  照理说地位越高的人,他的工作量就越轻,需要办公的地方也应该越小才对,为什么事实上却产生相反的情形呢?正是人们要保护身体区域的表现。  所以聪明的职员,千万不能在董事长的办公桌上放你的东西哦!  2.观察坐法的三个要素  将传统的上座、下座概念和身体领域的理论综合起来可知,要由一个人的座位及坐法来洞悉深层心理,需具备三种要素:其  一是与对方的距离;其二是面对对方的方向;其三是坐下来的姿势。首先是彼此座位的距离。这种距离的大小,可说是对对方身体领域的侵犯程度的表现。座位的物理性距离,也是彼此心理距离的表现。如果是完全陌生的人,当然要坐在会令彼此感到不舒服或不安的最近距离之外,而公司的职员,与上司已建立某种心理了解的人和对上司有某种心理抗拒的职员,与上司间的座位方式和距离,必定会不同。  又如现代的年轻夫妇,经常保持密切的距离,而传统的夫唱妇随则是妻子走在距离丈夫几步路的后方,这两种夫妇的心理关系,必定也有所不同。  关于座位的距离还有一种看法,即对方与自己心理落差(优劣感)的表现。比如自己对对方并没有亲密感,一旦对方侵犯到自己的身体领域时,若不是对方有意威压或胁迫自己,就是要打破过去人际关系的藩篱,进入你的领域。  在美国,警察询问嫌疑犯时,随着询问的进行,警察会越来越靠近嫌疑犯,最后会接近到以双膝夹住嫌疑犯的一边膝盖,如此侵入对方的身体领域,就使对方因内心强烈的不安而坦白。  侵犯他人身体领域的最具代表性例子,即是推销员对顾客的态度,或者女性的媚态等。身体领域被侵略的方法,还需要依当时的不适感来判别。不论对方脸上露出多么迷人的笑容,你的身体都会在无意识之中表现出想恢复原有身体领域的动态。  3.亲密的情侣不会隔着桌子坐下来  接着要注意的是坐的方向。关于这一点有两个着眼点,其一是坐在对方的正面或旁边,其二是向着门口或背着门口。  坐在正面或旁边,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差异之一,即是身体领域理论的延长。也就是说,除了拥抱与握手外,面对面坐下是表示要与对方保持距离的自然现象,通常是保持可以自然看到对方全身的距离,或者起码上半身可以进入视野的距离。另外,面对面坐下时两者之间通常隔着一张桌子,这个障碍物往往更能强调距离感。  相对而言,坐在旁边就没有这种限制了,以最紧密的距离并排坐,这种距离感即全然不同。因而,处于容易产生视线冲突的"对峙关系"。  如果你曾经到过巴黎,就会发现坐在露天咖啡座上的观光客,不论彼此认识与否,都会和蔼而亲切地交谈。这个关键在于大家都坐在阳台的椅子上面向着马路,情绪稳定,谈话很投机,视线也不会经常对峙。唯有在彼此产生共鸣或感动时,才会斜向交换一个视线,所以不会感受到负担或压力,可以自然地沟通感情。  与此相反,一般的咖啡厅设计的桌子,都是让顾客面对面而坐,这样效果就很差了,因为彼此视线会相对,即使对方是可以相互肯定、理解的对象,也依然会令人觉得费心。由上述事实可以了解到,坐在旁边的人,比坐在面前的人容易产  生亲密感,你会想要去了解对方,或是想让对方了解自己,甚至产生  对方与自己融为一体的感觉。  因此,如果一对男女可以隔着桌子谈很久,纵然两人之间已经很密切,也一定不是很亲密的关系,彼此还需要理解,还处于需要对方肯定自己的状态中。相对地,并排坐的两个人多半没有两人面对面时话多,原因是两人已充分了解,甚至两人的关系已非常密切。  当然,不一定是一对情侣,原本面对面而坐的两个人突然换位子,改成斜向坐或并排坐,一定是彼此的亲密度已增加,或者是意图增加亲密度的无言表现。  相反,坐在旁边而扭转身体正面对着对方时,必定是对对方感到怀疑,或者是产生了想要了解对方的新的兴趣。  4.喜欢坐在角落里的人权力意识强烈  相对于喜欢背向门口而坐的人,面向门口者多半心理上处于优势或身居高位。  人的眼睛只能看着前方,所以背部经常会有不安感,因此,背部若置于安全有利的位置,即是最上位。高楼大厦里的公司,董事长的房间多半在顶楼的角落里,而且是位于面向着门口、背向着大窗的角落,这可能就是要消除背后不安感的方法。  又如公司招聘时的面试方法之一--"紧张面试"法,便是由主考官坐在房间的最里侧,面向着门口,应试者则背对着门口,与主考官面对面坐下来。应试者由于背对着门口,所以心里非常不安,而主考官就是借这种不安的心理状况所呈现的反应,来了解受试者内心的想法。  同样的,开会时喜欢坐在最里面的人,多半权力意识很强烈,或者对自身可能遭遇的威胁异常敏感。  5.深深坐下的狮子型与浅浅坐着的斑马型  关于坐法的最后一点,是坐姿问题。这一点和后面要谈的肢体动作部分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在此仅简单提及坐下时特有的表现。  对人而言,立姿是最适合活动的状态,因此,坐下来时往往也是以可以立刻站起来的姿势为前提,即浅浅地坐在椅子上。这种感觉紧张、随时可以行动的状态,心理学上称为"觉醒水准"很高。相对地,松懈后"觉醒水准"会低落,悠然地深深坐入椅子里,同时把双腿伸出去,这是无法立刻站起来的姿势。  坐得很深的人往往在精神上是处于优势,或是希望处于优势,而  处于劣势者则偏好可以立刻站起来的坐姿,同时,也在无意识中企图  向对方表示对其所说的感兴趣。举个例子来说,狮子一天内往往大部分的时间都躺着,而容易被狮子吃的斑马,却经常站着或紧张地东张西望。正是此道理。第6节:观察三:表情(1)  除此之外,人的坐姿可展现很多深层心理,比如一坐下便立刻跷起腿的人,必定是很小心地在保护自己的人,有着令人不适的对抗意识。但对女性来说,敢大胆跷腿的女性,必定是对自己的容貌具有相当的信心,自尊心很强,认定自己定能备受男性的注目,所以含有夸耀自己的愿望,这样的女性可以轻松地与男性交往,但是不易对女性敞开心扉。观察三:表情  1.人不一定会直接将感情表露在表情上  2.要特别注意眼睛及嘴巴四周  3.将感情压抑会使表情及动作都不平衡  4.无表情并非无感情  5.亢奋时,愤怒、哀伤、憎恨也会变成嬉笑  6.东方人的微笑很神秘吗?  1.人不一定会直接将感情表露在表情上  美国的心理学家安斯特·G.拜亚,让几个人做出愤怒、恐惧、诱惑、冷漠、幸福、哀伤6种表情,以摄像机录下来放给其他的人看,让他们猜哪一个表情是在表现哪一种感情。结果,大部分人都猜错了,平均只能从6种表情中猜中两种,也就是说,作表情者原本要表达愤怒的感情,可是,传达出来的表情却给人哀伤的感觉。  更麻烦的是,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心理动态被他人探知,还可以不表露感情,甚至有些人的表情只是表面的,真正的感情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我们常说人"表里不一"。以生意上的谈判为例,当对方笑嘻嘻地在听自己说话,一脸充满兴趣的表情时,你可能以为这一次的谈判一定会成功而深感放心,谈判结果却可能是遭到对方委婉地拒绝:"你所说的我都能够理解,你的意见也很高明,但这一次真对不起,我已经把机会给了另一家公司了。"  这样说,并非有意否定"表情是照见人心的镜子"的古语,而是要表明如果你无法从表情透视对方真正的感情,这是你对深层心理把握得不够熟练所致。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训练,由人的表情正确地看透人心。  2.要特别注意眼睛及嘴巴四周  脸上的肌肉变化应当作为第一线索,这里的肌肉分布情形,比身体其他部分更高度发达,特别是眼睛和嘴巴四周的肌肉格外发达。因此,随着感情的变化,脸上的肌肉也会变化,这一点在生理学方面被证明,我们对大脑皮质运动领域做过调查,也发现脸和手的运动领域比其他部分多。  比如脸颊提高,嘴角向后挑表示愉快;脸颊下垂,嘴角下垂则表示不愉快。因此,以这种高兴与否的肌肉变化为基础,形成了我们的感情。  在本节第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拜亚的实验中,大部分人无法从表情看透感情,大概是因为只看到脸上的一部分变化而已。如果你尚未学会表情的深层心理观察,不妨把电视节目的声音关掉,将全部的精神集中在画面中,由明星或演员的表情来做洞悉其心理动态的训练。事实上,演员好坏的差别即在于此,好演员的表情丰富,可以传情达意,而差劲的明星往往只看到他的嘴巴在动,表情却是死板的。第7节:观察三:表情(2)  有一位漫画家在考虑画人物的表情时,总喜欢在无声的电视机前面坐很久,他认为只要看着演员的手脚动作及表情变化,即可进入他的深层意识中,洞悉不为人知的心声,从而获得崭新的灵感。3.将感情压抑会使表情及动作都不平衡  如果对方压抑自己的感情,尽量装出没有表情或有特别表情时,如何看出其真正的感情呢?这是表情心理艺术的第二阶段。  据一个百科辞典的推销员说,把样本交给认为有希望购买的顾客以后,如果顾客默不作声地开始看内容,即是决定要不要购买的瞬间关键,这时,如果推销员还漫不经心地在看房间的摆设,就是不合格的推销员;若是经验丰富的推销员,这时候会直视对方的脸孔。他表示,推销员不可以坐在顾客前面,而是要坐在其斜侧面,这样可以看  清顾客侧脸的肌肉变化,以观察其心理。  简言之,内侧表情逐渐高昂,就像吹气球时,逐渐增加紧迫感一样,如果气球上有文字或图案,文字或图案就会越来越明显,同样地,脸上也会出现被压抑的神情。  有时,脸上会出现与直接表现感情时不同的肌肉变化,或通过动作来表现,但因为这是会带来相当大痛苦的压抑行为,所以,表情和动作会与平时不同,而以不平衡的形态展现出来。  美国小丑学校的训练课程之一,即是要训练做出与心中感情不同的表情,比如心里非常气愤,但是脸上却露出笑容,以这种方式来训练学生自由自在地操作表情。据说,每年都有两三名学生中途罹患神经官能症。  由此可见,要做出与感情不同的表情非常困难。不过,经过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小丑,由于确实可以做出与感情完全不同的表情,往往能吸引很多顾客的笑声与同情。  4.无表情并非无感情  有一类人,不论他听到或看到了什么,都像是把感情杀死了一般,无动于衷,大部分人看到这种表情时都会手足无措。其实,无表情并不表示无感情,脸部肌肉没有随着内心的动态改变是很不自然的,无表情即是在说明他有这种感情。  比如对领导有抗拒心的职员,有时会故意装出无表情的模样,实际上他仍然在拼命压抑不断于内心打转的不满感情,所以,只要你仔细观察,依然可以看出他脸上奇特的僵硬或抽搐现象,我们将这种表情称为"死相"。所谓死相,即不论他人说什么,都以这种无表情应对,但是在内心深处,却存在着不满、反抗意识或者希望被他人了解的欲望。  当这种情形更加严重时,就会有眨眼睛、皱鼻子或脸部痉挛等症状出现,一般总称为抽搐。因此,如果在对方脸上发现抽搐现象,即可肯定与脸上的无表情相反,他的深层意识中,存在着不满与自卑的斗争第8节:观察三:表情(3)  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最好避免直接指出他内心的纠葛。尤其是在职场中,如果对脸色苍白肌肉抽搐着的部下说:"那张脸什么表情啊,有什么不满就说出来吧!"这等于故意刺激正拼命压抑内在情感的部下,殊不知部下会出现这种表情,乃是为了维持上下级关系而尽力忍耐的表现,所以,真正聪明的上司这时候不说什么,等大家都离去后才私下与之坦诚沟通,这样,部下僵硬的无表情自然会逐渐消失。  不过,同样是无表情,有时却似乎是极端不关心或藐视的表现。例如你在说话,他却心不在焉,或者只是呆呆地望着你的眼睛。其实,这种无视于你或不关心的表情,经常是一种好意或爱情的表现。特别是女性,因为不可以太露骨地表现好感,所以会装出相反的表情。因而,如果你看到她对你做出漠不关心的姿态,你应该告诉她你十分关心她。  5.亢奋时,愤怒、哀伤、憎恨也会变成嬉笑  另一种和无表情不同的是脸在笑而心在哭。比如,分明对对方怀有敌意,可是表面上却笑嘻嘻的。  这是因为此人觉得直接将自己内心的欲望表现出来是反社会的,可能会受到排斥。这种自我判断产生的结果,说的彻底些,就是畏惧社会的制裁,所以在无意识中做出自我防卫的表情,弗洛伊德称之为"防卫机制",即在脸上呈现与真正欲望完全相反的表情。  当然,因为欲望与表现出来的表情完全矛盾,所以表情会很夸张或扭曲,例如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做出表现高兴的肌肉运动,可是,嘴巴、唇及下颚显示出厌恶。在这种情况下,其态度当然会令人觉得不自然。  这种态度很容易成为阻碍社会生活的原因,如夫妻感情不睦的情形严重了,不悦的表情即会消失,变成仿佛相敬如宾,旁人由此判断两人的不睦已然根深蒂固。  由此可见,彼此内心对于对方都怀有敌意和反感,可是如果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则不仅仅会给予他人不适感,也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形象--夫妻危机表面化,因此刻意装出笑容加以隐瞒,结果便产生了过于客气的态度。心理学将这种态度称为"反动形成"。正如一位影视记者所说的:"要了解一对夫妻和睦与否并不难,只要看到他们在电视上表现得比往常幸福、高兴或多话,夸张地强调夫妻间感情深笃,即是有问题了。"  6.东方人的微笑很神秘吗?  与这种"反动形成"的笑法很相似的,就是东方人不明显说出好坏的微笑。西方人常说东方人笑得很神秘或暧昧,其实,这是因为西方文化东传以后,过去东方人受拘束的生活方式突然改变了,可是又不习惯于与西方人交涉,脸上完全木然又可能失体,愤怒的表情也不合适,最后只好露出暧昧的笑容。第9节:观察三:表情(4)  换句话说,这种微笑的刺激会使文化完全不同的异乡人产生隔阂感,相信流浪者在任何国家都会有相同的感受。也有人说"眼泪无国界,但是笑却有国界",表示不同文化的笑,往往令人无法理解,于是就会猜想对方的用意,这时"反动形成"的怀疑就产生了。  最近,由于东西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间的隔阂感已逐渐消失,很多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微笑已不大介意了。相反地,现在倒是东方人对这种暧昧的微笑,会神经质地以僵硬的无表情应对了。微笑与异样的高声大笑不同,它通常都包含着好意。所以,看到微笑即应该以微笑来回报,这才是顺利沟通的要领。  观察四:视线  1.视觉是五感之王  2.交换视线是希望与对方沟通  3.刚见面即将视线转移是积极型的人  4.从视线的方向观察他人  5.眼睛的动态是深层的心理表现  1.视觉是五感之王  人被认为是视觉的动物,因为在所有的生物当中,唯一能够和人类一样分辨色彩的,只有猴子。由此可见,从医学的角度而言,眼睛的确是人类5种感官中最敏锐的,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  以菜的味道来说,我们不一定单凭味觉,还要根据色泽、外表、排列等方面来判断,因为这些都会透过视觉给予我们的心理不少影响。假如你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吃东西,即使你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也会存在不安感,影响品尝。所以,一流饭店的餐厅连餐具、摆设乃至照明都特别注意,正是看透了人们这种心理。  当然,眼睛的清浊也很重要。眼睛看上去如同在睡觉的人必定很  愚钝,而眼睛发亮又生动者,必定充满了智慧。不过,可以从眼睛看出心态的并不是清浊,而是视线的流动,因此,如何了解人们的视线,可说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圆满相处的重点。  2.交换视线是希望与对方沟通  从各种观点来看,最先要考虑的,即是对方有没有看你;其次才是视线的动态。对方是一直看着你,还是视线立刻转移,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第三是视线的方向,看对方是否直视着你;第四是视线的位置,看对方是由上往下看,还是由下往上看;第五是视线的集中度,即这个视线有焦点与否,含意各不相同。  大致说来,只要核对这5个重点,就可由视线看穿对方的深层心理。现在,让我们依次探讨这5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对方有没有在看你,这是对方对自己有没有发生兴  趣或是有没有亲切感及关怀心情的证明。如果对方完全没有看你,便可以认为对方对你完全不关心、无兴趣,也没有亲切感。不过,如果有个陌生人一直瞪着你瞧,相信人们都会感到不自然或生气,甚至感到害怕。第10节:观察三:表情(5)  陌生人偶然视线交会,但通常不到一秒钟就会把视线转开,这是因为每个人被看久了,就会有种仿佛自己的隐私被侵犯的感觉。因此,在车站或戏院的售票口背向着后面的人排队,并非只是单纯地准备向前进,它也具有避免与陌生人视线交会之意。排队时,会转过来与他人面对面者,多半是关系亲密的人,彼此间存有默契,因而视线也会相对地沟通。  以上事实表明相互认识的人交换视线时,也即是需要某种沟通时。  但如果这是女性,这种解释就不一定适用,对此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结果:女性是拒绝沟通的,当她心中有种想法却不想让对方知道时,她反而会直视对方。  心理学家R.V.爱克斯莱等人做了一项实验,把事实告诉被实验者甲,然后要他在单独面对乙时将事实隐藏起来。尚未把事实告诉男性时,大约有66?8%的时间男性会在一对一时直视被实验者乙,但是在接受事实指示后,直视对方的比率便降低为0?8%;而女性在接受指示以后,直视对方的比率反而上升到69%。  因而两人在餐厅里相对而坐,如果女方的视线一直盯着你,你最好认为她有意隐藏着什么,或者也可以解释为她口中所言必定与心中所想不同。  3.刚见面即将视线转移是积极型的人  第二个重点是由视线动态看出深层心理的方法。心理学家A.坎顿做过研究实验。根据其实验,谈话的开始与结束时,注视着对方的频率会增加,因为在开始说话时,为了告诉对方要开始说话,必定会吸引对方注意,而快说完时,则要明了对方对自己所说的了解多少。因此,由视线可了解对方的心理动态。  相反,视线转移时又如何呢?一般初次见面时先转移视线者,  被认为具有积极的性格。根据某评论家所言,能否控制对方,即决定于最初的30秒钟。换句话说,两人眼睛对望,然后先把视线转开的人会获得控制权,因为你把眼睛转开了,对方就会担心你的想法,于是开始费心思,以后他会更注意你的视线,当然也就任由你摆布了。  如果某人和你初次见面,先把视线转移后才开始说话,对这种人  便需要小心注意了。不过,同样是把视线转移的行为,瞪人一眼后才  把视线转开,意思就不一样了,通常心里隐藏着什么害怕人知道的事  才会如此。建筑家詹姆斯·雷农曾在很大的透明板上,画了一只仿佛在瞪人的大眼睛,放在几家商店的门口,想试试顺手牵羊的人会不会减少。结果正如他所预想的,在悬挂这幅画期间,顺手牵羊的人少了很多。由此可知,即使不是真正的眼睛,心里有鬼的人被他人瞪着,也会不由自主地避开视线,甚至进入店里也不敢顺手牵羊了。第11节:观察三:表情(6)  4.从视线的方向观察他人  第三个重点是视线的方向,看对方是否直视。这有一个经验之谈。  在某一次座谈会上,多湖辉先生发现出席者之一A先生,一直不愿意看坐在对面的B先生,便立刻想到他们之间必定有什么过节。这时,座谈会的话题一直进展不顺利,他想促使坐在B对面的A说话,于是问A先生:"关于B先生的意见,不知您有何高见?"话才说完,A便立刻开始猛烈地攻击B。后来他才知道,A以前曾经和B争论过,有过挫败的教训,所以他一直想找机会反攻,因此A一有机会就开始猛烈攻击,以至于座谈会很快地白热化。  如果对方是异性,瞧一眼就把视线转移的人,多半含有强烈的性欲求。比如在电车或公共汽车中,有一位美丽女士上车时往往全车的人都会把视线转向她。但是,年轻的男性却经常很快就把视线转开,这表示他们非常关注那位美女,可是深层心理却发生了强烈的压抑作用,才形成这种自我控制的表现。  不过,如果一个人不管对对方的关心或欲望多么强烈,都始终斜眼瞪着她表示他很想多了解对方,可是又想将自己的关心隐藏起来不让对方知道,所以头不动而只是以眼角去瞄。行为科学家阿宾·葛夫曼博士说:"只是瞄一眼而不敢直视,这是一种表示我信赖你,但并非怕你的行为语言。"这种态度表示对对方怀有尊敬与信赖,特别是当女性以这种眼光看男性时,你该相信他们是很有希望的一对。  5.眼睛的动态是深层的心理表现  第四个重点是视线的位置,也就是从哪里射出的视线。你可以回想一下办公室里的情景,也可以回顾一下自身的情形。通常领导与部下接洽公事时,领导的视线总是很直接地由上往下看,相反,有时其实部下也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上司的事,但视线的出发点总是比较低,而且强度也比较弱,这是因为在深层心理中,一般地位越高的人越想对部下保持威严。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形,与地位的高低无关,即个性内向的人多半无法直视对方的视线,很容易把视线移开。  最后的重点是视线的集中度问题。例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某些辩论会中,如果甲方一针见血地指出乙方的弱点时,乙方的眼睛必定会很快地左右转动,这证明他心中正在思考攻击对方的方法。因为人忙着思考时,或是紧张、不安、怀有戒心时,都会尽可能伸展其视线,以期得到更多信息。并且,想要平静下来时,也会不停地转动眼睛。  假如你正在和对方说话,对方突然把视线移向地面,这表示他想  拒绝眼睛的刺激,希望更专注地投入自己的思考中,整理自己的思绪。有些人在沉默思考时,总喜欢把眼睛闭起来,或是把视线投向远方,这也都是要尽量减少眼睛刺激的表现。  等自己的思绪整理好了,或者有了新的构想时,眼睛就会再度灵活地转动,开始有规律地眨眼睛,这表示已到达意识的转换点,不久,他的话就会脱口而出。  只要这样注意他人的视线,对方的心理就会令人惊讶地清楚呈现在你的脑中,所以人们常说"眼睛和嘴巴一样会说话"。等你能够充分熟悉、了解视线以后,就可能比他口中所言更深入地获得其深层心理的信息。第12节:观察五:动作(1)  观察五:动作  1.四肢可以表达表情所隐藏的深层心理  2.双手环抱于胸前表示拒绝  3.思考时的手部自然动作  4.脚的动作比手的动作更能表现感情  1.四肢可以表达表情所隐藏的深层心理  既然内心深处的想法很容易从表情、眼睛中泄露出来,那么是否将眼睛蒙起来,或者尽量抑制脸上的变化就行了呢?可惜人们内心的想法,就好像刚痊愈的病人,越是不让他出门,他越想出去走动,即使脸上表情受到压抑,手脚也会明白地表现出来。  高兴的时候我们会笑,双手也会高举、鼓掌,嘴里大喊大叫,用肢体来表现内心的喜悦。相反的,紧张时除了脸部肌肉僵硬外,有些人还会猛踢脚或者猛搓手。由此可知,除了脸部表情外,四肢是传达心意或感情的重要辅助手段。  烦躁的精神病患者在心情兴奋时,会不停地到处走动,双手也不停地胡乱挥动,这便是精神病理学所谓的不安静状态。  其实,不一定只有精神病患者有这种现象,有时人们会一面打电话一面在纸上乱画,等电话打完了,看看自己所画的,却都是些连自己也不懂的字或画,而这便是下意识的深层心理表露。  有一部法国电影,在故事的开头,是一个杀人凶手,从自己的房间打了一个电话出去。在他离去以后,冲入房间的警察在电话机旁的便条纸上,看到了一幅小女孩的画像。警察调查到画中女孩是凶手与年轻时抛弃的一名情人所生,于是警方即以这幅画为线索,通过画中女孩的母亲,查出了案件发生当天凶手的行踪。  在这部片子里,与凶手通话的对象,是一个与女孩完全无关系的人,但因为这时凶手内心深处念念不忘的,却是自己的女儿,所以,他的手很自然地便画出了女孩的脸庞。  其次,一面打电话一面玩电话线的动作,也是语言不能充分表达的思想或意识。又如我们在和人交谈时,一旦情绪兴奋了,手脚自然就会挥动,或者开始玩弄麦克风的线。东方人和外国人说话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自然地会指手画脚加上各种动作,以尽力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这些都表明,当内心活动比语言和表情更复杂时,自然便会向四第13节:观察五:动作(2)  肢寻求排泄通道。  在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里,手与脸的区域特别大,显然,表现感情的重要手段,除了表情、嘴巴和眼睛外,接下来即是双手。  2.双手环抱于胸前表示拒绝  现在举几个常见的手脚动作,来分析其内在心理状态。首先是双手环抱于胸前的动作,这动作具有盖住人最重要的器官--心脏之意,即含有保护自己不受对方伤害的意思,所以可以认为这是在表示拒绝。  其次,因为看不见手掌,可解释为手里可能藏有某种武器,即随着拒绝对方的意识的强烈,如果有必要,环抱的双手可以立刻转变为攻击姿势。  不过,最近的年轻人做这种双手环抱于胸前的动作时,好像还加入了一点新的含义,即触摸、爱惜自我的心理。与其说他们是在"人际关系"中生存,不如说他们采取了把重点放在"自我关系"的生存上。因此,年轻人做出这种姿势时,不一定是在对他人表示拒绝,而可能是一种爱自己、重视自己的新生存方式的表现。  相形之下,女性很少将双手环抱于胸前,但也不可因此认为女性就没有拒绝心理,只不过女性表示拒绝的方式不同罢了。也许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双手拄在桌子上支着自己的下巴或面颊,这种动作的深层心理与男人的双手环抱于胸前相同,也是以手造成围墙来拒绝对方。  还有一些表示拒绝及防卫心理的手部动作。例如独自居住的单身女性,遇到讨厌的推销员来访时,她即使把房门打开了,也不会让推销员进入,而是伸手去阻挡对方。人的手背不如掌心重要,所以,将手掌心对着对方的拒绝,便是相当强硬的拒绝心态,是绝不可以轻易忽视的。  3.思考时的手部自然动作  以手摸头是一种常见的动作,这是强调正在用脑筋考虑事情。有的人甚至还敲头,或是向上梳动头发,或者把手放在太阳穴上等。手的动作和思考的速度成正比,当思考的速度加快时,手的动作  也会很频繁,有新的构想产生时,摸头的速度变快即是此因。  有时同样在思考,但手并不是去抓头,而是去支下巴,这就表示  思考的速度变慢,所以集中度也较弱。  与此不同的是一手握拳打自己的另一手掌心,或者将自己的指关节扳得咔咔作响,这种人多半对自己的体力充满信心,或者也可解释为威吓对方的动作。不过,这时候当事者脑中往往并没有在思考,所以面对这样的人时绝不要屈服于其威吓,只要以理相对,自然可以轻易击败对方。  另一种女性较常见的动作,即说到自己时以手指着自己的胸部,是缺乏信心的表现,需要以自己的动作来确定自己的存在。不过,男性化的女性就很少有这种动作,或者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恋现象。  4.脚的动作比手的动作更能表现感情  脚的动作大部分都能表现感情的强烈程度,甚至比手更单纯。情绪高昂时,人们常会抖脚、踏脚甚至跳脚。例如听摇滚乐时,都是以脚打节拍同时扭动身体,但随着音乐的复杂化,如果不加入手的纤细动作,就会跟不上音乐,因此,还是把脚的动作当做感情的指标为宜。  不过,把一只脚提起架在另一条腿上的跷腿动作,有时也可以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特性。比如,推销员在星期天去做家庭访问,必定会注意受访夫妇跷腿的顺序。如果是妻子先换脚,然后丈夫跟着换,可  认为是妻子比较有权力。你只要针对妻子进攻,90%可以成功;若情形相反,当然是丈夫比较有权力,这就需要针对丈夫进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成熟法则
成熟法则-2
成熟法则-3
成熟法则-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成熟法则
成熟法则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