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传记屈 原 传屈原传 1·大变革的时代按照屈原生于公元前353年、卒于公元前278年的说法 ,屈原的活动时期主要是在战国的中后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诸侯国由七雄并峙的割据到开始走向统一的时代。自春秋以来,封建制在奴隶制机体内部已逐渐酝酿成熟,从此开始了新的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由奴隶主所有制向地主所有制过渡,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这种转化在春秋时期还比较缓和,但是,到了战国中后期便十分激烈了。屈原恰好生活在这种激烈变化的转折关头。在这个时期,农业经济已经迅速发展。春秋末年,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牛耕;战国中叶,铁制农具又被广泛使用,灌溉业也日益受到重视而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就有利地促进了大规模的垦荒和深耕细耨,农业生产首先发展了起来。与此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迅速兴起;官营手工作坊和个体经营的“工肆”不仅遍布各地,而且分工设部已非常细致。社会的大分工为商人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契机。商人们走南闯北,出入于各诸侯国的大城市。齐国的临淄,楚国的郢都,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周之洛阳都成为天下有名屈原传 3·的都市、繁华的商业中心。如临淄就有居民七万户,“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帏,举袂成幕,挥汗如雨”(《战国策齐策》)。楚国的郢都也是如此。“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 ,号为朝衣新而暮衣敝 。”(桓谭《新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导致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化,也必然导致旧观念、旧制度的动摇。世袭的诸侯、卿大夫占有土地的奴隶主所有制已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奴隶主统治者们穷奢极欲,追求声色享受,置平民百姓的死活于不顾,使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甚至达到了“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兽恶其网,民恶其上”的两极分化的对立程度。在诸侯各国中,不断出现反抗奴隶主统治的奴隶暴动。较为有名的有鲁国的柳下跖起义、楚国的庄□起义,有力地动摇了奴隶主的统治。尤其是楚威王、楚怀王年间的庄□起义,“吏不能禁 ”,致使楚“分为三、四”。由下层奴隶主、奴隶社会的自由民、工商业主和以军功得到封地的功臣构成的地主阶层,不满于奴隶主世袭制度,也不满于割据局面以及各国间无休止的战争,特别是不满于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残暴、昏庸、屈原传 4·腐败和荒淫。他们要求参与政权并掌握政权、控制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以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并促进封建制的发展。于是,在各诸侯国中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实质就是削弱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以建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如郑国的子产,魏国的李悝,韩国的申不害,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以及燕国、赵国等都制定过革新法令,推行过改革的措施。在这些变法中,尤以李悝、吴起、商鞅的变法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李悝于公元前422年(周威烈王,四年)在魏国进行变法,颁布“平籴法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使魏国首先在诸侯七国中强大起来,曾经越过赵国,灭掉了中山国,还与韩、赵联合打败了齐、楚的军队,并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李悝之后是楚国的吴起变法。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被任命为令尹(相当于相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但是在改革之初就遭到了楚国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顽固派的大贵族屈宜臼指责吴起变法是“变其故而易其常 ”,吴起好用兵是“逆之至也”,楚悼王注重改革是“逆天道 ”,任用吴起将助逆成祸,甚至当面辱骂吴起为 “祸人”。吴起面对楚旧贵族的攻击,毫不动摇,并向楚悼王一针见血地指出:楚国地广人众,军队有一百多万,过去曾经称霸于诸侯。现在国家又贫又弱,主要原因是大臣权势太重,受封屈原传 5·食禄的贵族太多,耗尽了国家的钱财,上逼国王,下欺百姓 ,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途径就是变法 。变法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实行了不少新法,使楚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变法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针对楚国地广人稀的现状,将旧贵族迁徙到边远的“广虚之地 ”,让他们从事生产,自食其力;他们原有的土地由国家收回。这样,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给旧贵族以沉重打击,削弱了他们的势力;第二,收爵禄。规定被分封的楚国旧贵族经过三代,将其子孙的爵禄收回;公族(王室家族)出了五辈,便一律取消特权和俸禄 ;第三,“损不急之枝官 ”,即裁减官吏、减少俸禄开支,把节省的经费用于训练军队;第四 ,“塞私门 ”,不允许旧贵族招引食客,不准私门请托、互相勾结以危害国家,提倡为国家尽忠尽力;第五,加强军事力量,建立一支由国家统一指挥的军队,以便用来统一中国。吴起的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强了王室的力量,也加快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楚国空前地强盛了起来,不仅南收杨越,北并陈、蔡,而且在救赵攻魏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胜利,引起了各诸侯国的震惊。然而,吴起的变法因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他们早已怀恨在心,并伺机反扑;另外,吴起的变法注重在中央集权和强兵方面,缺少改革社会经济制度屈原传 6·方面的内容,更未对土地所有制问题有所改革,没有得到新兴地主阶层的广泛支持,所以,楚悼王一死,吴起就被反对者们乱箭射死,变法也就前功尽弃了。于是,楚国又恢复了旧的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持续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比较显著。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于公元前359年和前352年先后两次变法,不仅改变了秦国的旧习俗和戎翟(狄)少数民族落后遗风,又适应了封建的上层建筑,确立了封建的道德观念 。“废井田”、“开阡陌”、“平赋税”在政治体制上废除了旧贵族赖以统治的分封制,为统一中央集权制的实现,首先在地方组织上奠定了基础。经过商鞅的改革,秦国的经济、政治得到了发展和巩固,大大提高了军事力量。从公元前354年到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大军三次伐魏,均大获全胜,压倒了魏国的嚣张气焰,使秦国声威大震。前340年,商鞅伐魏,俘获魏将公子□,收复河西之地,从而一跃成为七国中的强国,扭转了被动挨打、无力插手中原的局面。尽管秦孝公死后,商鞅惨遭车裂之祸,但“商鞅亡后,秦法未改 ”,推行二十一年之久的“商鞅之法”妇孺皆知,已深入人心,不能动摇了。秦国刑政修明,百姓善战,居高临下俯视中原的地理形势,已有足够的势力与原来的强国齐、楚抗衡,并与之争夺天下了。社会的大变革自然也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屈原传 7·首先是民的地位的提高。在此之前,民的地位与六畜相同 。周代以前的典籍中往往将民与六畜并举 。如《周官》有云:朝士“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又“质人掌城市之货贿人民牛马珍异”,甚至“民”干脆还比不上六畜,孝公时代的《□鼎铭》载明□曾以一匹马、一束丝换回五个人。自春秋到战国时期敬德保民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儒家倡导仁爱,墨家提倡兼爱,道家主张齐物平等,甚至于法家也要用制定法律的形式为平民百姓争得一席生存的地位。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与《左传》中普遍宣扬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明显地反映了人的地位的极大提高。这种思想对屈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广泛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民的地位的提高,相应的便是神的地位的下降,而作为神之子的地上的君主的地位也便发生了动摇,对君主的要求也严格了起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商汤弑其君,孟子义正辞严地说 :“闻诛一夫纣耳,未闻弑君,”说明更多地是以德来衡量君主 。儒家在遵守等级制度的前提下,也有为民请命的要求,甚至也有对国君的限制,对暴虐之主,孔子与孟子当然也是坚决反对的。割据战争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屈原传 8·于是,要求罢战,要求统一便成为人心所向,成为历史发展之必然。虽然各家思想体系不同,如儒家主张以礼义文治德教感化而达到使各国归服的目的,法家则主张强兵利刃以武力兼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墨家主张兼爱,其目的都有要求统一的倾向。从战国后期来看,仁义不及感化,兼爱不能救拔,武力兼并是不可避免的了。在战国七雄的对垒中,楚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合纵,还是连横,直接关系到楚国的危亡 。“连关中之谓横,合关东之谓从”(《战国策》高诱注 )。关东六国联合叫合纵,秦国联合六国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国家叫连横。苏秦主张合纵,张仪则坚持连横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在战国七雄中,地处西北部的秦国兵力最强,地处长江流域的楚国版图最大,处在山东半岛的齐国,因有海滨的鱼盐之利,故最富。秦、齐势均力敌,秦、楚又势不两立,苏秦游说楚威王时说 :“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张仪游说楚怀王时说:“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因此,除韩、赵、魏、燕四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外,几乎形成了秦、齐、楚鼎足三分之势。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秦、齐、楚战和关系十分复杂。在秦、齐的争雄中 ,“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楚国向背起着屈原传 9·举足轻重的作用。秦为了牵制齐国,必须与楚联合,又必须结成稳固的联盟,然后求得发展。楚国能否改革朝政,能否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是关系到楚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屈原就是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登上历史舞台的。屈原传 10·无忧的青春屈原的生年问题,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根据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中的两句话“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自叙生辰,王逸《 楚辞章句》注释说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孟,始也,贞,正也,正月为陬”。也就是说屈原出生的日期应是寅年的正月庚寅日。我们已知庚寅日为二十三日,那么寅年是哪一年?因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古代历法,清代以来的学者们做了巨大努力,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到目前为止就有十种推断。结合《史记屈原列传 》、《史记楚世家》记载的史料来考察,我们认为今人胡念贻先生的说法更为妥当,即定于公元前353年(楚宣王十七年)夏历正月二十三日,正好是寅年的寅月庚寅日,与《离骚》中屈原的自叙相吻合。屈原的诞生地是楚国秭归(今湖北秭归)乐平里。秭归原名丹阳,是楚之祖先熊绎的始封之地。屈原的父亲伯庸因为儿子这个不平常的生日——寅年寅月庚寅日而兴奋不已,这个得天地之正中的良辰吉日也许是个好兆头,说不定他将来能成大器呢!伯庸久久凝视着襁褓中的婴儿,按照出生时的天文星象,给他起屈原传 11·名叫平、字原。《离骚 》中有两句说伯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即公正的法则,隐寓“平”字之义;灵均指高而平的沃土,隐寓“原”字之义。屈原是上古高阳帝顼的后裔,《离骚 》中的头两句诗就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意思是,我是高阳帝顼的后代,我的父亲叫伯庸。根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高阳帝顼的六代孙子名叫季连,是楚国的创业祖,姓芈。季连的后代鬻熊在周文王时被封为子等爵位,鬻熊的曾孙熊绎因祖上有功,在周成王时被封于楚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 )。可见楚本姓芈,从鬻熊之后又姓熊。到春秋初年,熊绎的后代熊通自立为武王,武王的儿子屈瑕因功受封于屈邑,便以封地为姓,这便是屈姓之始。在楚国芈姓贵族中,屈氏受封最早、家族最盛,自春秋以来都是楚国统治集团的显贵。如屈重、屈完、屈御寇、屈采、屈荡、屈到、屈建、屈生、屈巫、屈狐庸、屈申、屈罢、屈春、屈庐、屈阎、屈子荡、屈弗忌、屈匈等均任过高等官职。尤其是屈瑕担任过莫敖之后,屈重、屈建、屈荡、屈生、屈大心、屈子华都做过这个官。屈原和春申君还做过左徒。屈原的家乡濒临长江、靠近三峡,是一个嶂叠山青、绿水萦回、风景秀丽的灵异之地。地灵人杰,神秘而旖旎的三峡风光陶冶着他的情操,赋予他以丰富屈原传 12·的想象力,也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有一段话描写三峡: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日。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奇特的风景以及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奇特的楚文化,孕育了屈原宏伟的气魄,在某种程度上说也铸成了他后来创作中雄浑特异而清丽的风格。屈原从小喜爱洁净,每天早晨都要到井边打一桶水,用这清澈的井水洗去脸上的尘垢、洗净自己的帽缨,然后对着明亮的井水照照衣帽是否整齐、洁净。小屈原长大了,他渐渐懂得,人不仅要讲究外表整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心地纯洁、正直。因此屈原每天对着井梳洗完毕,就对着明亮的井水察看自己有没有私心邪念?行为上有什么不够检点?省察自己对国家忠不忠?对百姓爱不爱?这面明心透腑的“镜子”屈原传 13·映照着屈原幼小的心,也把他的心灵照得透亮鲜明。这口井就是人们传说的“照面井”。屈原出生于王室宗族家庭,使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遍览古籍,并留意历代兴亡盛衰的踪迹,积极探求治国安邦之道。在屈原的心目中早已树立了这样一种信念:像商代伊尹那样辅佐商汤、像周代吕望那样辅佐周武王,自己将来也要辅佐楚王振兴楚国,统一天下。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他刻苦读书,即便是酷热的夏天,屈原也不放弃攻读,为避酷暑,他就到伏虎山脚下凉爽的山洞里去读。后来人们把这个山洞称做“读书洞”。一年年过去了,屈原在发愤攻读中已度过了二十几个春秋,这已经到了公元前333年,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期。这一年,楚军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齐军,楚国声威大振。隆隆的时代春雷震撼着伏虎山,也在召唤着屈原。伏虎山一年一度的橘树又开花了,屈原漫步山下,抬头仰望山坡,只见漫山遍野的小白花比往年更为繁茂、素洁,这就是南国的橘树,它一来到南国,便矢志不移地爱上了这片国土。他深切的恋国之情亦顿然而生: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屈原传 14·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 宜修,姱而不丑兮。天地间最美的橘树,习惯于南国的水土,天生不能移植,只肯生长在南方的楚园。绿叶映衬白花,繁荣茂盛令人心旷神怡,层层枝条长着尖尖的刺儿,树上挂满丰硕的果实。橘子皮色鲜亮、内瓤纯洁,就像一位志士仁人,气味芬芳、品德美好,她只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不给人以丑的感觉。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射,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屈原传 15·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诗人赋予橘树以理想的人格而进行高度礼赞:赞叹你从小有志气,具有高洁、超群的品质。你坚定不移的本性是多么可贵可喜。扎根南国矢志不移,胸怀坦荡而没有私心杂念。你头脑清醒卓然独立于人间,挺拔坚强而不迎合世俗,也不随波逐流。你一直谨慎自守,从来没有过失。你秉持美德而摒弃私欲,这种崇高的品质将同天地一样长存不朽。我愿意同你生死与共,希望永远与你做朋友。你品德出众、风度优雅;你性格耿直、合于正道;你年岁虽少,但可以为人师表;你高尚的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我将以你为榜样永远向你学习。诗人歌咏橘树,是用拟人的手法将橘树理想化、人格化。诗中的橘树不只是一种植物,而是一个理想化的人,在这个理想化的形象中,集中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品格、高尚的道德、坚定的意志和不变的节操。诗人着重强调了“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美德,这实际上是诗人爱国思想的真切体现。诗人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用爱国思想要求自己、培育自己,这正是他后来成为伟大爱国诗人的思想基础。屈原传 16·从入仕到被疏大约在公元前332年( 楚威王八年),屈原离开了养育他的家乡,带着父母的深切期待进入兰陵兰台宫,做了朝廷的文学侍臣。在兰台宫这个人才荟萃的文苑中,他进一步陶冶了文学情操,接触了各种新的学说,也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在这里他与楚太子熊槐结识,屈原广博的学问、超人的见识和峻洁的人格以及潇洒的仪表深深吸引了熊槐的注意,两人同出同入,共同探求强国之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私下约定,将来要同心协力振兴楚国、统一天下。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病死,楚太子熊槐即位,是为怀王。怀王即位后即宣诏屈原入郢做三闾大夫。三闾即三姓聚居之地,也就是三户,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公族大夫,是教导贵族子弟的教官。那么屈原三闾大夫的职责是掌管屈、景、昭三姓贵族子弟的教育,担当着为楚国培养人才的重任。屈原上任后,忠于职守、不遗余力。他明白楚国是否兴盛的关键是人才,楚国能否修明法度、革除旧制也主要取决于有没有贤能之士来辅佐怀王。在《离骚》中,他用象征性的手法描写了他任职三闾大夫的情况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屈原传 17·杂杜蘅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种植香草比喻培养人才 。屈原在任三闾大夫的十年时间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诗人也期望他们以后能为祖国效力,能与民分忧,辅佐怀王去实现振兴楚国、统一天下的理想。此时的怀王正雄心勃勃,也想干一番大事业,要与东方的齐国、西方的秦国比个高低。由于屈原在三闾大夫任上的出色的工作成就和超人的见识,楚怀王大约于公元前318年(楚怀王十一年)任命屈原为左徒。据姜亮夫先生说左徒是春秋时期的莫敖,是参议国事的三巨头(即军事长官、行政长官和宗教长官),地位仅次于令尹。屈原上任后,深得怀王信任,在怀王的支持下力图刷新朝政、革除弊端。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包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及前王之踵武”和“国富强而法立”的目标。政治清明、君臣协作,使楚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气象。对于这段日子,在三十年后屈原沉江前的绝笔诗《惜往日》中还有真切的回忆: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娱。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屈原传 18·这是屈原深受怀王信用时国势强盛的真实写照。屈原在外交上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史记屈原列传》说他“博闻强识,娴于辞令,明于治乱,应对诸侯 ”,作为一个外交家在各诸侯国之间也享有盛誉。他果断地改变楚国的亲秦的外交政策,而与东方的大国齐国结成巩固的联盟。这在当时形势下对楚国来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秦国已成为七国中最强的国家,而楚国由于旧贵族势力极其顽固,改革的步伐极为缓慢。早些时候的吴起变法仅实行一年便告夭折,因此楚国迫切需要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来改革内政,完成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然后富强起来,才有统一中国的可能。如果齐楚断交,就只会被强大的秦国各个击破,达到它灭掉六国的目的。而且秦与楚结盟是有着它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对楚国只是暂时利用和控制。据《韩非子内储说》,秦王曾派出许多侏儒到楚国宫廷内部,与楚国贵族私相交结,刺探楚国机密,长期如此下去,楚国只会越来越陷入被动的局面进而被秦国吃掉。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得到令尹昭阳、大工尹昭睢及大将屈□的赞同。但大多数贵族却激烈反对。怀王的叔父很可能就是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贵族保守派们纠集起来向怀王施加压力,急欲除去屈原。但怀王支持屈原的改革,他对反对派的意见置屈原传 19·之不顾,甚至还镇压了一批激烈反对的顽固保守者,如怀王叔父就被打入了“冥室椟棺”之中。楚国的改革在怀王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屈原作为楚国重臣,代表楚国“东使于齐 ”,与齐国签定了联合抗秦的盟约。不久在魏相公孙衍的倡导下,由苏秦奔走联合楚、齐、魏、韩、赵结成合纵联盟攻打秦国,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五国伐秦 ”,以怀王为纵长,浩浩荡荡西出函谷关,虽并没有真正交战,五国无功而还,但已显示出东方合纵尤其是齐楚联盟的巨大威力,使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屈原的改革步步深入,贵族派的反对者们也加紧活动,对触犯了他们既得利益的改革恨得咬牙切齿,伺机剪除屈原。一天屈原正在起草改革的具体措施,准备扩大改革,进一步选贤任能、斥逐佞臣,以推行其美政理想。上官大夫听说之后,便以拜访屈原为名想要探知这些改革条文的具体内容。他要求屈原给他看看草稿,屈原拒绝了,上官大夫便上来抢夺,屈原将竹简收在一边说 :“还未经大王过目,其他人不能随便翻看 。”上官大夫恼羞成怒,对屈原说 :“屈左徒,你起草诏令我原也可与闻、有权过问,不要以为大王这几天瞧得起你,你就不正眼看人了。我跟你说句透亮的话吧,这官你要当就好好当,你要是总跟我们过不去,可怪不得我们给你穿小鞋 。”屈原根本不屈原传 20·怕他的威胁 ,说“悉听尊便”。上官大夫见威吓不起作用,便恨恨地说 :“那好吧,屈左徒,咱走着瞧,看究竟谁高谁低 。”便怏怏地走了。几天之后,上官大夫朝见怀王,谗毁屈原,说 :“大王,楚国日见强盛,秦国不敢东侵,诸侯望风而伏,谁不知道这是因为大王英明。可屈左徒到处扬言‘楚之兴旺全靠我屈原出谋划策,每项法令都是我屈原一手制定的,朝中大臣连看也没有看过,大王也不过是过过目而已,楚国能有今日 ,是我屈原的功劳 。’”怀王素来好大喜功、轻信易怒,听了这话,勃然大怒,当即传令,罢免屈原左徒之职,不许上朝参议政事。因为失去了怀王的支持,屈原的改革流产了。屈原对怀王的中道改志十分震惊,他知道肯定是自己的政治对手上官大夫等人在怀王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他很气愤,愤恨小人们壅塞君王而断送了楚国发展的大好时机。他曾多次请求怀王接见他,向怀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表白自己对国家的忠心,试图让怀王驱逐小人而继续改革朝政。但是怀王拒不接纳。在这段时间里,他作了《九章》中的一篇作品《惜诵》。“惜诵”解释颇多,我们同意游国恩先生的看法。他在《楚辞研究论文集》中说“惜诵就是喜欢谏诤的意思”。诗中极力表白自己对国家及君王的耿耿忠心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屈原传 21·迷不知宠之门 。”(我思念君王 ,是群臣中最忠于他的人,不顾自己贫贱的身份,竭力为他效劳。侍奉君王专心不贰 ,不知道哪里是取得宠幸的大门。)然而楚怀王只可思念而不能倚仗,上官大夫等卑鄙小人们左右楚怀王,已布下了蒙蔽君王的天罗地网 :“□弋机而在上兮,□罗张而在下。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带绳的短箭射向天空 ,捕鸟的罗网张设在地面。小人们设下种种陷阱坑害君王,我想效忠也没有了进身之路。)屈原与怀王的联系被隔断了 。这次被免职的打击是比较沉重的,屈原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小人的真实嘴脸和楚国保守贵族的强大势力。他为自己没谨慎地把握好这次改革的机会而懊悔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 我听说对君王尽忠会引起别人怨恨,过去我一直认为是偏激之言。毕竟要多次得病才能成为医生,我今天才知道的确如此。)诗人虽也想过“惩热羹而吹□ ”,但并不打算改变自己的志向。因此诗人在怀王终不接纳自己的进谏时,有离开楚都到他处躲避的打算。屈原被黜后不久,楚国就吃了秦国的大亏。公元前312年,秦惠王见反秦派的主要人物屈原下台了,大喜过望,从楚国捞取好处的机会来了,便立即派张仪到楚国活动。张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屈原传 22·他本是魏国人,熟悉各国情况,能言善辩。从公元前328年(秦惠王十年、楚怀王元年)起,他在秦国当丞相,他一贯主张以连横方式瓦解六国,使秦国称霸天下。入秦之前,他曾经到过楚国,受到过郑袖的贿赂,在怀王面前吹捧她的姿色,使楚怀王在即位后对她非常宠爱。张仪和楚国大臣靳尚也是老朋友,张仪到楚国之后,先给靳尚、令尹子椒等各送上一份厚礼,又通过他们送给郑袖许多珍贵的物品,把楚怀王周围的人全部买通,这时屈原因没有资格参议朝政,所以张仪的活动极为顺当。怀王本来对秦国没有好感,对张仪此次来楚的目的也很怀疑,但经不住朝臣靳尚、南后郑袖三番五次到他面前说张仪的好话,怀王这才接见了张仪。张仪对怀王说 :“现在秦国与楚国,边境相接,是亲邻的关系。大王如果相信我的话,就把秦国太子送到楚国做人质,把楚国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并送秦女来伺侯你,再送一块地牌做食邑,使两国永远保持兄弟关系,不要再互相攻讨 。”张仪从国力、与各诸侯国的关系、甚至地形等对比,指出楚国远不如秦国,如果秦国发兵攻楚,不到三个月就会灭掉楚国。他还对楚怀王说,如果楚与齐断绝盟交和约,他就奏请秦王将商於之地六百还给楚国(商於原来属于楚国,是楚国北部国防要地,在楚宣王当政期间,公元前369-公元前340年,被秦国的商鞅夺去)。屈原传 23·这样一来,“楚既得到大片土地,又与秦国联盟,对齐国形成威胁,齐王不得不服从大王、为大王效力,对楚来说 ,真可谓一举三得”。昏愦贪婪的怀王信以为真,立即在朝廷上宣布,群臣齐声道贺。只有客卿陈轸进谏说 :“秦国之所以看重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的支持。现在秦国还没有还给我们土地而先与齐国绝交,这样楚国就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看重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你如果先让秦国割地然后与齐国绝交,秦国的诡计就不能得逞;而先与齐国绝交,再向秦国要地,秦国肯定不会割地,这是一个骗局,大王三思啊 !”但怀王一心想要回商於六百里的土地,根本听不进陈轸的劝告,将楚国相印交给张仪并封为令尹,天天与张仪宴饮高会,同时派遣使者到齐国去与齐绝交,没等第一个绝交的使者返回,就又派出第二个使者。几个月后,怀王派一个将军随张仪到秦国接受割地。一到咸阳,张仪就假装醉酒从车上摔下来,然后推说伤得太重,把将军扔在旅舍,不再露面了。又几个月过去了,割地的事迟迟没有兑现,怀王非常着急,便派人到秦国打听消息,听说是张仪怀疑楚与齐并没有真正绝交,就立即采取行动:派勇士宋遗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对楚怀王这种无礼的做法十分气愤,他折断了符节(使者凭证 ),发誓说永远与楚国断绝联盟关系。张仪得知齐楚关系彻底破裂,便召见楚将屈原传 24·军,拿出一张地图,指点着说 :“你快来接受割地吧,从这儿到那儿,共有六里 。”将军以为听错了,问他说 :“怀王与你约定的是六百里,怎么这会儿成了六里 。”张仪说 :“我与怀王明明约定的是六里,根本没听说有什么六百里 。”将军愤然回到楚国,回复怀王,怀王气得怔怔地说不出话来,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上了秦国的当,他恨透了张仪,大骂张仪不守信用。公元前312年,为报张仪的欺骗之仇,并夺回楚国的商於之地,楚怀王派大军攻打秦国,秦惠王早已做好准备,而楚国则是草率出兵,自然不是秦国的对手,两国军队大战于丹阳( 今河南浙川县附近)。结果楚军大败,八万士兵捐躯,大将军屈□、副将逢侯丑等七十余人被俘。楚国不但没有夺回商於之地,而且又失掉了汉中地(今湖北西北、陕西东南一带),战败的消息传到郢都,举国上下都万分悲痛。楚怀王在郢都举行大规模悼念活动,隆重悼念在丹阳之战中死难的将士,在悼念活动中也同时祭祀鬼神 ,“欲以获福,助却秦师”。屈原也参加了这些活动 ,创作了英雄主义的赞歌《国殇 》,同时也根据自己目睹楚人为抗拒秦国的军队而举行的歌舞娱神活动创作了《九歌》中的其他十篇。对丹阳之败,楚怀王非常不服气,不久又动员全国军队,派将率领进入武关,在蓝田(今陕西蓝田附屈原传 25·近)与秦军大战。这时韩、魏两国因怨恨楚国单方面撕毁六国合纵盟约,又受秦国的挑唆,悄悄派兵从背后偷袭楚军,楚军腹背受敌,力不能支,而齐国痛恨楚国的背盟弃约,不肯出兵援救,楚军又败,狼狈地退回楚国。丹阳、蓝田两次大战失败,惨重的代价使怀王清醒了些,他后悔没有采纳屈原的建议,如果用屈原联齐抗秦的策略,决不会被张仪所骗,也不会有丹阳、蓝田之战的巨大损失。楚怀王考虑到要扭转这极其被动的局面,当务之急是要恢复与齐国的联盟关系,但两次派使者与齐绝交,又派勇士辱骂齐王于朝廷,绝之太甚,现在吃了大亏才想到与齐和好,齐国会同意吗?又能派谁去与齐和好呢?怀王又想到屈原曾多次出使齐国,在齐国也有极高的声誉,如派屈原前去,还有可能恢复同盟关系。于是怀王不顾朝臣的激烈反对,召见屈原。对屈原说 :“寡人一时糊涂,听信张仪的欺骗之言,使楚国遭受这么大的损失,看来我们只有和齐国联盟,才能确保国家。可我们上次绝齐太甚,还能与齐国再次订盟吗?”屈原虽遭免职、被疏的痛苦,对怀王的做法也很不满,但怀王既然悔悟,他也就没有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为了楚国整个国家的利益,屈原是赴汤蹈火再所不辞的。他说 :“大王,臣多次出使齐国,与齐王也有交谊,和齐重任非我莫屈原传 26·属,我愿出使齐国,说服齐王与楚订盟 。”屈原以楚国使臣的身份到了齐国,齐威王并不因为齐楚关系破裂而怠慢他,齐王知道屈原为人正直、坦荡、守信用,是个有德君子,也非常欣赏屈原的才能。但一听屈原说此次来齐是要与齐重订盟约,就不高兴了。他对屈原说 :“楚王绝齐太甚,使我们齐国难以忍受,况且怀王没有定见、朝夕变化,我们不敢再与楚国订盟了 。”屈原将怀王被欺骗的事原原本本告诉齐王,并将怀王的歉意转达给齐王。说 :“臣此次出使齐国,一为齐楚重订盟约;二代怀王致歉。齐楚联合,对齐楚两国都有好处。如齐楚不联合,互相攻打、彼此削弱,最终会使秦国坐享渔人之利。楚国与齐国可谓唇齿相依啊 !”齐王点头称是,齐国虽然与秦国相距遥远,暂时还殃及不到齐国,但秦灭掉楚国,齐国还不是刀俎之肉吗?齐王接受了屈原的意见,与楚重新订立盟约,恢复了两国间友好同盟关系。秦国见齐楚结成联盟,无机可乘,便又生出新花样,派遣一个使者到楚国,要求楚国用黔中地与秦国武关以外的商於之地交换。怀王此时对张仪的仇恨没有削减,对使者说 :“回去告诉你们大王,我不愿换地,如果你们把张仪送来,我把黔中地白送给秦国。”秦惠王想交出张仪 ,但顾及到张仪对秦国一直忠心耿耿,为秦国出了不少力,如今要用他换地,不好意屈原传 27·思开口。张仪主动向秦王请求愿意到楚国去,并对秦惠王说 :“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是奉您的命令出使楚国,楚国惧怕秦国,不敢杀我。而且我与楚国朝臣靳尚私交很深,靳尚又是郑袖的宠信,到楚国后我多送些钱财给他们,他们定会为我周旋,我不会有生命危险。即使他们杀了我,以我区区张仪的生命能为秦国换回黔中地,我死而无憾 !”张仪到楚国后,立即被怀王囚禁起来,并决意杀掉,靳尚已预先接受了张仪的贿赂,便为他周旋活动 ,他向怀王进谏说 :“拘禁张仪,秦王必怒,秦楚大动干戈对楚国不利,而诸侯各国见楚国没有秦国的支持,必定轻视楚国,楚国的处境就极其危险了。”靳尚又向郑袖进言:“张仪是秦国的功臣,秦王派他来是要通过他说服楚王纳秦王爱女为王后。楚怀王必定喜欢秦女,也愿意与强秦结为联盟,这样秦女日益受宠,你的地位就不稳固了 。”郑袖听信此言,极力向怀王撒娇使宠,劝怀王让张仪离开楚国。这时,屈原刚从齐国出使回来,听说怀王要放走张仪,立即进谏怀王 :“您被张仪欺骗的奇耻大辱难道忘了不成?就是因为他耍弄手段才使齐楚绝交,以至有丹阳、蓝田大败啊 !”楚怀王说:“答应张仪与秦和好,又能保住黔中地,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不听屈原的劝告,放走张仪而与秦和好。张仪回秦国后不久,秦惠王死了,武王即位,秦屈原传 28·武王对张仪没有好感,张仪只得又回到魏国,公元前310年死于魏。张仪死后,使形势又有了变化,六国合纵又有了可能。这时齐威王死去,齐宣王即位。齐宣王想要当六国纵长,准备联合六国抵抗秦国,他不满意楚与秦友好的关系,写信给怀王,建议楚国与齐国和盟。怀王见信后,犹豫不决,不绝秦吧,恐怕得罪齐国,绝秦吧,又恐怕秦国来攻。于是召集群臣在朝廷上议论,群臣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听从齐国,有的主张还是保持与秦的友好。令尹昭睢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听齐,他说 :“楚国虽然攻取了越国,但在与秦国的交战中屡屡割地丧兵,必须从秦国手中夺回失地,才能洗刷耻辱,在诸侯中树立威信,今之上策不如深交齐、韩,迫使秦国归还侵占的楚国的地牌。”怀王认为有理,便采纳昭睢的建议 ,绝秦合齐 。屈原因谏杀张仪事得罪怀王,没有被允许参加廷议,只能通过昭睢等敦促怀王与齐、韩和好。秦武王在位只四年,公元前306年死去,由他的异母弟秦昭王接位,昭王的母亲是楚国人,他本人又是以异母弟的身份即位大统的,因此登基之初地位并不十分稳固,朝廷内部有内乱的危机。秦昭王为稳定地位,改变外交政策,联合楚国,派人送给怀王丰厚的礼品,又送秦女给怀王。怀王也想利用秦昭王母党的关系拉拢秦国,力图在秦国树立亲楚派,几番活屈原传 29·动之后,使秦国的母党贵戚、楚国人向寿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在这种情况下,秦、楚两国于公元前304年(楚怀王二十五年),在黄棘(河南新野东北 )正式订盟,秦国将上庸(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割地给楚国。屈原等竭力坚持的齐楚联盟又被毁掉了,楚又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传 30·祭祀之曲《九歌》《九歌》名称来源很古,它是夏代的乐章。相传是夏禹的儿子夏启从天上偷下来的。《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夏后开上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九歌” 在屈原的作品中三次出现 ,一是在《离骚 》中出现了两次 ,“奏九歌而舞韶兮 ”,“启九辩与九歌兮”。一是在《天问 》中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之语。屈原的《九歌》是袭用古代旧名。前人多拘泥于“九”的数目,认为《九歌》是指九篇作品,以求符合“九”而作任意解释。实际上“九”在古代是代表多数。如《素问》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 ,终于九”。因此,《九歌 》乃指多数乐章组成的乐曲。屈原的《九歌》共有十一篇,除《国殇 》、《礼魂 》之外,其他九篇都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礼魂》是乐曲的尾声,也就是《九歌》的乱辞。《国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诗歌,内容上与其他篇章不同。其他各篇以祭歌的形式各写一神。如《东皇太一》写天神,《云中君》写云神 ,《湘君》与《湘夫人 》写水神,《 大司命》写主寿命之神,《 少司命》写主子嗣之神,《东君》写太阳神。有人认为,《 九歌》是“屈原对民间祭歌的加工屈原传 31·和改造 ”,“可能是职业的巫祝们所编造 ,经过屈原在艺术上修饰、润色、加工而成的”。如王逸的《 楚辞章句》、朱熹的《 楚辞集注》均持此说。但我们认为,《九歌》应为屈原所作。屈原创作《 九歌》与楚地风俗有关。楚国的民俗崇敬鬼神,喜欢祭祀,且在祭祀时必奏乐、唱歌、跳舞,并由巫觋装扮成鬼神的形象,表演一些鬼神的故事,以求得鬼神福佑。屈原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创作了这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对于《九歌》的创作时间,王夫之认为是遭谗被疏在汉北时所作(《楚辞通释 》),郭沫若认为是青年得意时的作品(见《屈原研究》),游国恩认为是楚怀王十七、八年所作(见《 屈原 》),聂石樵认为“从《九歌》的内容来看,所描写的方面很广,既有南方沆、湘,也有北方的黄河,又有西方的巫山,并且包括各种神话,要描写加工的素材这样广阔,必须经过一个搜集,整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因此它不是一时一地之作,但最后写定应在顷襄王时被放逐到江南以后 。”(《 屈原论稿》)我们基本上同意游国恩先生的说法。但我们将《九歌》的具体创作时间放在丹阳战败之后、蓝田之战以前。丹阳之战,楚国大败,楚军将士八万余人捐躯。楚王为此非常痛心,就在郢都举行大规模的祭奠活动,并祭祀鬼神、祈求屈原传 32·神灵保佑楚国打败秦国。屈原此时虽被疏远,免去了左徒职位,但仍任三闾大夫,所以有资格参加了这些悼念活动和宗教仪式。他的《九歌》就是这些活动的记录,由于当时屈原仍被疏远,所以在《九歌》中仍流露出不得志的情怀。《东皇太一》是《九歌》的第一篇。《 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 》都说“天神 ,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可知“太一”即“上帝”的别称,为天下所共祀,并非楚国专祀之神。《文选九歌》五臣注:“祠在楚东,以配东帝 ,故云东皇 。”“东皇”又称“太一 ”,乃是名词的重叠,犹言“皇天上帝”。这首诗从祭祀开始写起,而后写怎样祭奠、怎样歌舞,一直写到收尾,把带有原始气息的一次郊祀过程生动地再现了出头。天神是自然万物的本源,是福善祸因的主宰,他的威力至大无边。从诗中来看,在祭祀时由男巫扮东皇太一,由女巫扮主祭者,女巫独唱独舞,或群巫合唱,祭祀者东皇太一并没有降临。这与其他各篇不同。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 :“太一最贵,故作歌者但致其庄敬,而不敢存慕恋怨忆之心,盖颂体也 。”祭者以布置肴馔之精,陈设之盛,歌舞之美,来表达敬神之心、娱神之意,表示对神的虔诚,并烘托神的圣屈原传 33·洁。最后是群巫姣服偃蹇,曼舞缓歌,五音交会中一同歌唱,全诗贯穿着虔敬肃穆之情。《云中君》写祭祀云神。云中君即云中之神,名丰隆,又名屏翳。《离骚 》有“吾令丰隆乘云兮”之语。云中君本为晋国所祀之神,后移植楚国。这首诗祭云神,云与雨密切相关,云神雨师有时名字也相同。《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云:“雨师,谓屏翳也。”祭云故含有求雨之意。诗中描写祭云神的场面和祭者的感受,以云彩表现神的品格,写神将降未降,有许多连蜷曲折;既降之后,一瞬间又□举远去。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此篇皆貌云之辞 。”高清美丽的云神是自然界云的化身 ,洁白明丽 ,霞光灿烂,在天空中周流往返,无所不到。古人对于祭云,有祈雨的一面;也有赞美其美丽的一面。云神降临后不久就离开,来往急速。因此祭祀者们劳心忧思,惟恐祈祷不灵,得不到雨露滋养,所以依恋叹息。湘君、湘夫人是湘水之神,一般认为湘君与湘夫人是一对配偶神。湘是指古代湘水,即今之湘江。湘江发源于广西境内、流经湖南,注入洞庭湖。它是楚国南部最大的河流。湘江两岸风景秀丽,有许多美丽的神话,湘水的主宰者湘君、湘夫人就是这神话中最屈原传 34·动人的一对神灵。湘君、湘夫人神话的出现源于原始人对山川自然的一种崇拜。原始人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想象神的生活,人间有夫妻,神灵也应当有配偶。这样就产生了湘水配偶神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把它同舜与妃的传说合在一起,舜成了湘水男神的化身,娥皇、女英便成了湘水女神的化身,神的形象变得更为具体。据古籍记载,帝舜南巡,起初二妃并未相从,后来二妃追至洞庭,闻舜死于苍梧(今湖北宁远九嶷山),悲痛哀悼而死。当地人将他们葬于洞庭湖中的君山,立祠祭祀。舜葬苍梧,当地人也立祠祭祀。帝、妃死不同穴,两地立庙,一南一北,所以相思相恋。《湘君》写湘水女神恋湘君。诗一开头写湘夫人已等了很久,见湘君久不来赴约,心里就责备他为什么迟迟不来,肯定是因为什么原因耽搁在路上了。于是她穿戴整齐、打扮得时髦漂亮,驾起桂舟前去迎接他。她命令江水不起波浪,好让她的船平稳行驶。可辽阔的水面上还是不见湘君的的影子。她吹起排箫以排遣她强烈的思念之情。她想也许此时湘君正驾船飞驰而来,他从苍梧出发,顺湘水北上,中途转道向洞庭湖,他的船上装饰着各种香草,湘君站在船头向遥远的涔水北岸眺望,从洞庭湖北面渡过大江,开始显示他的灵异。然而这毕竟只是幻想,湘君并没有来,屈原传 35·在极度痛苦之中,湘夫人伤心得流下泪来。相思至极便产生了疑心:桂棹兮兰枻,□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未,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她担心自己对湘君的苦思苦恋徒劳无益,就如同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去采荷花一样劳而无功。湘君如不与自己同心,媒人白白忙碌,感情不深,就会轻易抛弃。不以忠诚相交长相怨恨,约好相会而不守信用,还欺骗我说不得空闲。失望至极,她将湘君赠给她的爱情信物玉佩抛入江中,表示永远断绝关系。但是这相思之情又无法割断,她徘徊江边、不忍离去,到芳草洲上采摘杜若,准备送给心爱的人。《湘夫人》是写湘君对湘夫人的思恋。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怅惘、悲凉的气氛。为爱屈原传 36·情的波折定下了一个基调。帝尧之女湘夫人已降临在北洲,湘君极目远望,可不见她的踪影,心里十分愁闷,只见秋风吹拂,洞庭湖面掀起水波,树叶纷纷飘落。湘君担心自己对湘夫人的思念是枉费心机,向湘夫人求爱也会自寻烦恼,但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心中人。他想象湘夫人将他召去,两人共同建造美丽的居室:荷叶屋顶,荪草为墙;紫贝庭院,香椒满堂;薜荔做帘,蕙草编帐;群神云集,环绕四旁。然而这只是湘君的幻想,现实的情况是湘夫人根本没来。湘君认为是湘夫人抛弃了自己,就把对方赠给自己的佩囊抛向江心,但转念又想这只是自己的推测,自己思念着对方,对方肯定也在思念着自己。想到这里湘君便到沙洲上面拔取杜若,准备送给远方的恋人。《湘君》、《 湘夫人》虽然各自成篇 ,但文章的结构相似,语气上互相呼应,合起来则浑然一体,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两人相约见面,互候不至,便由相互思恋爱慕转而互相猜疑、怨望,各把对方所赠信物,抛于水中以示决绝。然而真挚的情爱无法割断,于是又各自采摘香花准备赠送对方,乞盼再续情缘。这两首诗写得缠绵悱恻、低徊往复。虽没有正面写到湘君、湘夫人的形象,但通过对他们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有力地突现了他们高洁的情操、真挚的情感,充分展示了具有浓烈悲屈原传 37·剧意味的生死离别的主题。《大司命》和《少司命》描写祭祀司命之神的活动。大司命和少司命本是两颗星宿,据说他们是主宰人们的寿命的。洪兴祖的《楚辞补注 》引五臣云 :“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护善也。”《庄子至乐》篇云 :“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 。”司命乃是执掌寿夭之神,在楚地流传很广。大司命主管人类的生死,所以称为大;少司命专管儿童的命运,所以称为少。《大司命》祭祀开始,大司命神大开天门,乘云而降,女巫立即逾空桑相迎。然而,大司命瞬降即逝,要去请天帝到人间来,因为自己虽主人之寿命,不敢擅自作主。主祭女巫对他的离去无限怅惘,设法挽留,终无效验。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想出一种解脱办法:“固人命兮有当 ,孰离合之可为 ?”人的寿命既然有一定的限数,那么,与神的聚散又有何关系呢?大司命神的出现实际上所反映的是人们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人生无常,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而人的寿夭不齐,这个不可理解的问题,就是寿夭之神产生的原因。人们为了长寿延年,怀着虔诚的心情向大司命神祈求福寿。但寿命总要完结。因此本篇中大司命的形象严肃、神秘而又冷酷。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寿命问题上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屈原传 38·人们祭祀大司命神,向他献上鲜花,表达敬慕之情,希望能感动他,这反映的是人们热爱生活、祈求长寿的强烈愿望。《少司命》祭少司命神,一般认为少司命是掌管儿童命运和保护儿童的神。也有人认为少司命是管恋爱的处女神(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少司命 》似乎有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为背景,但因年久失传,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已不得而知,所以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就不同。就诗的内容来看,应是由迎神女巫与男巫少司命对唱,少司命有可能是掌管儿童命运和保护儿童的神。洪光祖《楚辞补注》认为本篇中的“与女沐兮咸池, 女发兮阳之阿”是《河伯》篇中的两句。有现代学者认为连这两句之下的另外两句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兮浩歌”共四句都是因错简由《河伯》窜入本篇。从《少司命》前后文看,这四句显得突兀,而放在《河伯》中更为顺畅。祭少司命时,女巫感到少司命之神即将降临,试图告诉他人间自有好儿女,何必为他们的安康愁苦;当少司命降临时,见满堂美人齐舞,唯女巫与他眉目传情。少司命不言不语,一刹时即飞离而去。主祭女巫十分悲哀,从云际候望那已回归天界的少司命。他正乘坐着装饰华美的车子登上天空去除掉慧星,他右屈原传 39·手握长剑,左臂抱儿童。尽心尽职,只有他最适宜做百姓之主。大司命总管人类的寿夭,是个严肃的神;少司命专管儿童的命运,是一个温柔的神。所以,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说 :“《大司命》之辞肃,《少司命》之辞昵 。”在内容上《大司命》描写人们为了祈求永寿延年,对掌管寿命之神表现出热切而虔诚的心情,而寿命之神却对之冷酷无情,使人们产生了无可奈何的愁思。《少司命》描写神在人们的祈求之下 ,时刻为人们的子嗣而愁苦,他严守自己的职责,“抚慧星”、“竦长剑”来保护儿童,取得人们对他的崇敬和赞扬。《河伯》描写祭祀河伯的活动。河伯是黄河神,黄河本不在楚境,黄河神也非楚国所祀之神。《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楚昭王有疾,卜者劝他祭祀河神,他认为河神不是楚地神祗,拒绝祭祀,但是到了战国时代 ,楚国的疆域已扩展到黄河流域南侧 ,开始祭祀河神。楚怀王曾建沉马祠,每年用一匹白马沉入黄河以享河神,乞求河神保佑楚国能打败秦国。但黄河毕竟只是楚国的边缘,河伯也不是楚国土生土长的神,楚人虽在当时“淫祀”的风气下以抵抗秦国的直接目的祭祀河神,但对河神却没有更多的了解,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所以《河伯》中所写的也就只是河神恋爱的片断故事。屈原传 40·《河伯》中河伯恋爱的对象是谁?也有不同的说法。游国恩先生《楚辞论文集论九歌山川之神》中认为与当时民间为河伯娶妇的迷信风俗有关,说河伯恋爱的女性就是为防止黄河泛滥而投到河里的民间少女。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赞同。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认为本篇是“男性的河神与女性的洛神讲恋爱”。联系先秦各种典籍中片断的记载来看 ,大概是这样一段神话:宓羲氏之女溺死在洛水中成为洛水神,做了河伯的妻子,称为“洛嫔 ”,又称“宓妃”。《离骚》中说她是一位美丽而放荡的女神 :“夕归次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与后羿有暧昧的关系 。后来后羿射河伯而娶洛嫔 。《河伯》这首诗中只取河伯与洛嫔恋爱的片断,叙述的是一个美丽的相思相恋的爱情故事。《河伯》开始写河伯与洛嫔约会,与她在自己的领地黄河游览、嬉戏,然后他们来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登高四望,心旷神怡。虽然太阳快下山了,但他们还不愿归去。他们又回到黄河,在小洲上追逐游乐。然而这愉快的时光不能长久,洛嫔该回到她的居住地去了,河伯将她送到南浦,握手言别。孤独的河伯只有层层波涛和群群鱼儿相伴,忍受着“生别离”的痛苦。《山鬼》写的是山中女神的恋爱故事。清代顾天屈原传 41·成认为诗中的女神就是传说中顷襄王游云梦时遇见的巫山神女瑶姬 。郭沫若进一步证实此说 :“‘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山即巫山 。凡楚辞兮字每具有於字作用。如於山非巫山,则‘於’字为累赘 。”於古音读做“巫 ”,是同音假借。山鬼即宋玉《高唐赋》中所写的巫山神女。因为文献不足,只能略备一说。《山鬼》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多情女子追求爱情时的一往情深和遭遇挫折后的苦恼,形象真实感人,尤其是对山鬼心里活动的刻画,细腻深婉,极为成功。山鬼精心地打扮自己,以薜荔为衣、女萝为带,她两目含情,喜笑盈盈,体态窈窕,充满了自信,相信恋人会喜欢自己的打扮。她以山兽为驾、山木为车急急忙忙前来赴约,并采了一把野花准备送给自己的心上人。她来到约会的地点,却没看见恋人,于是她登上山顶,居高远望,急切盼望恋人到来。联想到自己韶华将逝,决心以后要十分珍惜这段姻缘。山鬼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开始猜想是不是对方把自己忘掉了,不由地产生出一种怨恨的情绪,但又想到恋人是非常喜欢自己的,可能是没有时间前来约会吧。她在自我安慰中苦苦等待,结果恋人还是没有来,她对恋人是否真心爱她产生了怀疑。女神的真心相思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她陷入了极度哀伤的忧愤之中。《山鬼》抒写女神从兴冲冲地赴约到久等恋人不屈原传 42·来的失望过程的感情活动,缠绵曲折,真切感人,诗中穿插的环境描写,也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这位多情女神的寂寞与凄凉。《东君》歌颂的是太阳神,太阳神即日神,在古代称“朱明”、“耀灵”。因日出东方 ,祭祀日神的活动又在东门之外举行,故称东君。太阳神是人世间光明的象征,它每天都降临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对日神的祭祀就更为热烈。太阳神雄伟壮丽,每天从东方启程: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逶迤。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日神的出现,宛如自然界中的东方日出: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黑夜慢慢退去,大地一片光明,这壮丽热闹的场面,连旁观者都为之神往而忘记回家。在隆重热闹的祭祀典礼中,太阳神并不降临人间,他在高空中俯瞰人间,表示愉悦之意后就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从东到西不停地运行着,放射出光和热,造福于人类。不仅如此,太阳神还是一位人世间的英雄,具有屈原传 43·除暴安良的正义感,他“举长矢兮射天狼”( 天狼星是传说中主掠夺的恶星),以其巨大的威力 ,帮助人民除去灾异。太阳神被赋予射箭的本能,与他的原型——太阳有关,正如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中所说的 ,“把太阳神想象为一个善射者,或者想象他的武器是弓箭,也是常有的事;因为太阳的光线射来便容易使原始人起了弓箭的想象 。”《东君》在对太阳神的颂扬中,也渗透了诗人对光明、正义以及英雄性格的礼赞之情。《国殇》是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国殇是指为国作战而死的人。本篇祭祀的对象是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丹阳大战时阵亡的八万死难将士。全诗十八句,分两大部分,前十句直赋其事,把古战场描绘得非常具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传 44·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战士们手握吴戈、身穿犀甲,两军战车撞在一起,只好用短刀相拼。战旗遮蔽了太阳,敌人如黑云般涌来,敌箭射来急如雨下,但战士们仍奋力冲杀。阵地已被冲垮,行列也被践踏。战车左马倒地死去,右马也受了重伤,好像车轮被埋住,又好像绊住了四匹马。将军挥动鼓槌,用力敲击进军的战鼓。天昏地暗仿佛星辰坠落、鬼神发怒。战士们全部阵亡,尸体抛在战场。诗人从白热化的战斗开始写起,先写两军对峙,楚军战士奋勇杀敌,士气十足。但终因寡不敌众,渐渐处于劣势,在这种形势下,战士们仍不后退,将军还在击鼓进军。直杀得昏天黑地,楚军战士全部战死,将军被俘。战斗结束了,楚军失败了。诗人描写的是一次失败的战斗,但不低沉、哀婉,突出表现了楚军战士为保卫家国誓死如归的高大形象。后八句是对楚军将士献身祖国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礼赞: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屈原传 45·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军战士奔赴沙场、义无反顾,如今血染边疆却无法回乡。他们依然佩带着宝剑、手握着秦弓,首身虽然分离,但心里仍不屈服。他们确实英勇善战,刚强不屈,不可侵犯。肉体虽死,浩气长存,英魂不灭,犹为鬼雄。诗人从楚军将士“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雄心壮志和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等几个方面热情歌颂勇武刚强、为国捐躯的英雄,树立了爱国者的英雄群像。慷慨激昂,鼓舞人心。这首诗篇幅不大,内涵十分丰富,风格质朴刚健,句式整齐凝炼,与《九歌》其他各篇婉转缠绵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礼魂》一章,王夫之在《楚辞通释》说 :“凡前十章,皆各以其所祀之神而颂之,此章乃前十祀之所通用,而言终古无绝,则送神之曲也 。”它不是独立的祭祀歌曲,只有五句二十七字,写祭祀的收束场面:屈原传 46·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祭礼完成,鼓声齐作。众女手持鲜花,相互传递,轮番起舞,歌声婉转悠扬。热烈的场面如在目前。春兰、秋菊寓意美好的生活,这是祈求神灵永远保佑人们生活美好。总的看来,《九歌》是一组祭诗 ,也是一组优美的抒情诗。屈原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文学素材,保存了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同时也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爱好。屈原传 47·避地汉北作《天问》秦楚订盟使屈原等人的联齐抗秦政策受到严重打击,在这个订盟的过程中,屈原肯定竭力反对过,但怀王认定此次结盟是以昭王母亲和任秦国丞相的向寿做后盾,对楚国有益无害。因此对屈原的反对根本不顾。屈原知道秦国是因为暂时有内乱危机,所以联合楚国以自保,等秦昭王羽翼丰满、内乱平息,还会反过来坑害楚国。但楚国君臣上下没有一个人听信屈原的分析和建议。此后屈原离开郢都,在汉北度过了五六年时间,屈原到汉北是被流放去的还是自己流浪去的,是屈原研究中的一大公案,有些学者根据《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虽放流,□顾楚国,系心怀王”这段话,认为屈原在楚怀王时曾将屈原放逐到汉北;有些学者认为是“放浪”(郭沫若《屈原研究 》)。我们认为屈原此次到汉北只是放浪即自己流浪去的,仍可回到朝廷,有要事还可以面见君王陈述己见。屈原在汉北一带徘徊,苦心等待着怀王的觉悟,到汉北后不久,屈原作了《 抽思》,抽,通“紬 ”,理出头绪的意思。抽思就是缕述思绪,通俗点儿说就是抒情的意思。诗人到汉北后,内心非常复杂、痛苦:心郁郁之忧思兮,屈原传 48·独永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内心的忧思郁结回转,独自长叹更增伤感。解不开的愁思越缠越乱,沉沉的黑夜又如此漫漫。屈原一想到楚国统治集团的黑暗和腐败,一想到对自己的无端排斥,禁不住愤怒至极,甚至有过离开楚国的念头 :“愿摇起而横奔兮 ,览民尤以自镇”。——有时候我真想远走他乡,看到人民的苦难又压下了这个想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屈原不忍心离开楚国。他回顾了自受怀王重用,图谋改革但终因怀王信用谗佞而疏远自己的过程: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诗人以男女婚约比喻君臣结合:过去你曾诚恳地告诉我,说要以黄昏作为我俩的婚期。谁知你半路上反悔,反而又有了别的打算。诗人想找个适当的机会向楚怀王表白衷肠,但怀王装聋作哑听也不听,他明确表示自己之所以这么喜屈原传 49·欢忠言直谏,是希望君王的美德能发扬光大。诗人虽然流浪汉北,但也是迫不得已。对国君、对故国始终充满着眷恋之情。屈原在汉北的生活是极其孤独的,甚至常有流落异乡的感觉,他举目无亲,独往独来,也没有人能够将自己的衷肠上达君王,自己想表白苦衷又没人来听。他几乎天天远望南山,思念故国而泪水横流,但一想到楚国的现实,又低头对着河水叹息哀伤。初夏之夜已经很短,但屈原却夜夜不寐、度日如年。即便有时睡着了,回郢都的梦一个接着一个,尽管郢都的回路那么遥远,可痴情的梦魂一夜之间就回去九次。《抽思》所写的内容与《离骚》的前半部分大体相同,但与《离骚》相比又有不同之处:①《抽思》批评怀王不能明辨是非、反复无常。《离骚 》对怀王是全面批评。诗人列举大量历史事实借古讽今,指出荒淫的君主没有一个有好下场。②《抽思》中所谈的一些事比起《离骚》所言更迫近、更有所实指。如“孰无施而有报兮 ,孰不实而有获”。指的是张仪诈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怀王被骗的事实。大概在作完《抽思》后不久,屈原又完成了《思美人》的创作。美人,喻指楚怀王 ,“思美人”即是追述往事、思念楚怀王的意思。《思美人 》所表现的屈原传 50·眷眷恋国、恋君之情与《抽思》同调。本篇有“开春发岁”之语,当作于流浪汉北的某年正月。诗人重申他思念君王、不能自达的哀怨和他不肯从俗变节的志向。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凭心犹未化。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想从俗变、改变本心、委曲意志,内心里又感到惭愧,不愿这样做。因此多年来遭难受罪,心中的忧愤无法消除。宁可隐忍痛苦直到老死,哪能去做哪些变节从俗之事呢?诗人内心里存在着坚持修洁与降身辱志两种不同思想之间的矛盾,要么降身辱志,攀援群小;要么坚持修洁,依从前贤。斗争的结果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追求到底: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屈原传 51·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末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