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

《说唐后传》第一回 贞观治世公元六二六年冬,李渊驾崩。第二年李世民即皇帝位,改元贞观,接受百官朝贺。新君登基,举国欢庆,放假三天,军民人等,对贞观天子无不心悦诚服。贞观元年正月十五日,李世民在兴庆宫大排御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者。在中国历史上,唐帝国十分兴盛,与天下六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特别是与西域许多国家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次李世民即位,各国都派来了特使向大唐称贺。就连一贯与唐朝为敌的东突厥和西突厥,也派出庞大的使团,来长安观礼。贞观天子为炫耀大唐的声威,特别指示今年盛典一定要隆重,规模要超过往年。因此,礼部衙门和光禄寺衙门从去年入冬时就着手筹备了。几万名工匠,日夜赶工,把所有的宫殿、庙宇都进行了修缮,箭楼都彩绘一新。破旧的城垣、路面都修整了,尤其是举行大典的兴庆宫,更是修缮得金碧辉煌,耀眼夺目。正月十五的这天早晨,李世民在百官的陪同下,登上兴庆宫大殿,在庄严肃穆的乐声中接受各国使者的朝贺。礼毕,李世民赐宴。霎时,轻歌曼舞,笑语欢声。今天李世民的精神焕发,他头戴嵌宝冕鎏冠,顶梁门镶着一颗世上罕见的夜明珠,光彩夺目。身披南绣平金、九龙团花杏黄袍,腰束百蝶穿花珍珠带。足蹬翘尖厚底闹龙靴,鞋帮上镶的都是红绿宝石。再看他面如冠玉,唇若丹硃,眉分八彩,目如朗星,八字燕尾黑胡,眉宇之间,透着傲骨英风。今天他特别高兴,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各国使者见了,无不暗中叫绝。在贞观天子的上垂首,坐的是鲁国公程咬金,大帅尉迟恭,顶天侯侯君基,京营殿帅王君可。下垂首坐的是左班丞相魏征、房玄龄、褚遂良。余者百官俱在两旁列坐,各国使者也列坐两旁,由成亲王李道宗和郡马柴绍坐陪。几百个妙龄绝色的宫女,一个个花团锦簇,端酒布菜,迈着轻盈的舞步,穿梭于坐席之间。在兴庆宫的两廊上,坐着由六百人组成的宫廷乐队,手持笙、管、笛、箫,和着钟声琴板,演奏着悦耳的乐曲--"永庆升平。"宾主之间,频频敬酒,觥筹交错,猜拳行令,气氛相当融洽、欢腾。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陛下,外臣有本上奏!"这声音格外洪亮,瓮声瓮气,几乎把其它的声音都淹没了。喧闹的大殿,"唰"一声静下来了,李世民感到十分扫兴。心想,这是何人,如此无礼?他擎杯在手,闪目观看。就见从席间走出一人,迈开大步,"噔噔噔"走到席前。见此人身高过丈,虎背熊腰,粗野异常。他头上包着花布围巾,顶门镶着一颗大红宝石,身披虎皮坎肩,腰围狼皮裙子,足登一双高可过膝的牛皮靴。此人生就一张大饼子脸,两道又黑又宽的刷子眉,一对突出的大蛤蟆眼,狮子鼻,翻鼻子头,两个黑乎乎的大鼻子眼,耗子都能钻进去!厚嘴唇,火盆口,满嘴都是里出外进的大板牙。颔下长着一部带卷的山羊胡,满脸都是骚皮疙瘩。耳带金环,叮噹直响。眼露凶光,令人可畏。只见他双手摁在胸前,向李世民施了个鞠躬礼。贞观天子本来就扫兴,见了此人的相貌更是不喜。看在他是客人的份上,勉强一笑:"贵使者有何事,快快奏来。"这个人汉语说得很好,朗声答道:"外臣是从突厥汗国来的,名叫石铁虎。奉我家汗王所差,不远千里前来祝贺,并送来一份特殊的重礼,请陛下笑纳。"李世民手捻胡须,含笑点头:"多谢你家汗王的盛意。但愿你我两国,和睦相处,永结盟好,礼物收下就是。""多谢陛下。"石铁虎又施一礼,把礼单呈上,殿前承值接过来,跪送唐天子。李世民略微看了一眼,对身后的马元和说:"把礼物验清入库。""遵旨。"马元和把礼品收下后,石铁虎又对李世民说:"外臣还为陛下带来几件玩物,可在席前以助酒兴,不知陛是否肯赏脸?"李世民笑道:"既然贵国有此盛意,朕理当一饱眼福。"石铁虎遵旨,转身来到殿外,命令手下的侍从如此这般准备去了。在座的人,都不知石铁虎搞的是什么名堂,相互议论着,猜测着。不一会,就见从殿下走上一队突厥士兵,红裤子绿袄,一个个身强体壮,魁梧慓悍,每人手里拎着一把皮鞭。他们先给李世民施了个跪拜礼,然后在席前围了个大圆圈,人与人的间隔不到五步。忽然殿脚下一阵骚乱,又上来几十名突厥士兵,中间抬着一只铁笼子,笼子外边盖着黑布。他们把笼子放在圆圈中间,就退出去了。石铁虎紧走几步,"唰"一声把黑布掀掉,又用钥匙把铁锁打开。"吱嘎"一声门儿开了,就见从笼子里"噌噌噌"蹿出五只动物。大殿里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一个个抻着脖子,瞪着眼睛,仔细观看。只见这几个庞然大物,个头一般高,都在四尺左右。模样差不多,浑身上下都是白毛,比雪花棉絮还白。面似猿猴,老鹰嘴,四个爪子比钢钩还亮。脖子上都围着串铃,一动弹"叮叮噹噹"直响。这几个东西跳出笼子有点发懵,"吱吱"怪叫,惊慌失措。石铁虎从士兵手中拿过一条皮鞭,在它们面前一晃,"啪"一声发出信号。书中代言,这五只动物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能从鞭子的响声中,理解主人的意思。就见它们"唰"一声站好,面向李世民作揖,跪倒朝拜。在座的人看了哄堂大笑,感到又新鲜又奇怪,李世民更是高兴,"哈哈"大笑道:"妙哉,妙哉!"石铁虎又把皮鞭晃了两下,这五只动物连蹿带蹦,跳起舞来。有些动作与人相似,更加引起众人的兴趣。石铁虎一连晃了几鞭子,它们又翻跟头,又打把式,表演了许多花样,博得了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啪!"鞭声一响,五个东西不动了,一字排开,盯着主人的鞭子。石铁虎往上施礼:"陛下见笑了,外臣久知贵国盛名,人才济济,能事者极多。敢请教众位,这五个畜生叫什么名?出产在什么地方?"李世民一听,石铁虎话中有刺,意在挑逗,便也动了争强好胜之心。他冷笑一声问左右:"各位爱卿,都听清了没有?不论是谁,要能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指出它们的产地,朕一定重重有赏。"众人听了,犯了寻思,指手画脚,窃窃私语,很多人都想为之一试。忽然殿下有人喊道:"陛下,臣知道!"李世民闪目观看,说话的正是咸阳镇总兵官,杜义杜文忠。这杜义也是大唐开国元勋之一,著名的猛将。他博览群书,很有学问,李世民对他十分器重。这次祝贺,特为降旨,把他调回京都。虽然他今年五十多岁了,仍像当年那样威武利落。李世民点头说:"爱卿说说看。""遵旨。"杜义一转身,分开人群来到石铁虎面前,抱拳拱手道:"贵使者请了。"石铁虎翻着怪眼,上下打量着杜义,冷笑道:"将军贵姓高名?""在下杜义字文忠。""噢,原来是杜将军,幸会,幸会!就请你指教指教吧。"杜义说:"三十年前,某在北平府的街头上,买了一本《百兽图》,此书乃晋国'山草道人'所著,那上面就有对此兽的记载。书上说这种东西名叫'雪猿',产于昆仑山的峡谷之中。聪敏、狡黠,喜争斗,性残忍,跳跃如飞,能与狮虎等猛兽搏斗,乃当世稀有之动物。若能将它驯服,当有大用。请问阁下,我说的可对?"石铁虎笑道:"对极了,对极了。杜将军真是博学多才,智力过人。""过奖了。"杜义一拱手,转身要走。"请留步。"石铁虎上前一把把杜义拦住说,"杜将军,这几只雪猿果然聪明得很。它们还学会了几招拳术,将军若能给指点指点,在下就承情不过了。""是吗?"杜义听出话中有含义,便直截了当地问:"你想让我跟雪猿比武是不是?""这--这话我可不敢说,我想请您给指教指教。""哈哈哈哈。"杜义朗声大笑,"人与猿斗,别开生面,也有意思嘛,好好好,就依你,就依你。"众人听了愈加兴奋,大殿的气氛更活跃了。杜义回头,望着李世民,意思是请旨定夺。方才咱们说了,李世民争强好胜心很强,尤其在这种场合,众目睽睽,又有几十个国家的使者在座,岂能被石铁虎叫住。因此他向杜义点头示意。杜义大喜,赶紧摘盔解甲,换好短衣襟,小打扮。石铁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暗想道,李世民哪,李世民,你不要太高兴了。今天,我非叫你们在人前丢丑不可。他一看杜义收拾好了,便把皮鞭往空中一举"啪啪"两声向雪猿发出信号。就见这五只雪猿"吱吱"怪叫,"噌噌噌"马上散开,各按方位,摆了个四角形。中间还站着一个,面朝里,背朝外,下肢半蹲,上肢护住前胸和面门,摆出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架势。杜义先活动了一下筋骨,心里琢磨着如何下手。说实在的,要叫他攻杀战守,排兵布阵,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可是让他与猿斗,这还是头一次。杜义心里没底儿,不能不多加谨慎。他沉思片刻,决定先从中间这只雪猿入手。就见他往下一塌腰,"噌",一个箭步跳到中间那只雪猿的面前,左手一晃,右手发招,"呼"一拳奔雪猿的面门打来。就见这只雪猿,一不动,二不摇,两只闪着蓝光的眼睛,紧盯着杜义的拳头。杜义暗笑道,不论多聪明的动物,也赶不上人哪!他连个射闪都不懂,瞪眼等着挨打。这一拳要是打下去,还有它的好吗?说时迟,那时快,眼看着拳头就要到白猿脸上了。哪知这个东西煞是厉害,后爪一蹬地,飞身而起,快如闪电,蹦起来足有一丈五尺多高,杜义这一拳落空了,"啊!"他心中暗吃一惊,仰面观看,就见这只雪猿在空中一叠腰,后爪朝天,前爪朝下,探出钢钩似的利爪,直奔杜义的脸上掏来。杜义赶紧使了个缩颈藏头,双脚蹬地,往前一蹿,雪猿扑空,落到杜义身后。杜义刚要转身,不提防对面那只雪猿又蹿过来了,"吱吱"一声怪叫,探出利爪直奔杜义的双眼挖来。杜义暗叫不好,急忙往左边一闪身,把这一爪躲过。与此同时他飞起一脚,横踢这只雪猿的软肋。这只雪猿一点儿也不吃亏,赶紧往后一坐,杜义的脚就落空了。还没等杜义把脚收回来呢,中间那只雪猿又冲过来了,张开老鹰一般的钩钩嘴,奔杜义的后脖子就咬。杜文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情况不妙。赶紧使了个"黄龙大转身",就转到这只雪猿的身后去了。他把拳头抡开,刚要进招,"噌噌噌",那三只雪猿也扑上来了,把杜义困在垓心。常言道:强狼难抵众犬,好汉架不住人多。虽然杜义精通拳术,也招架不住了。也就是十几个回合,把他累得热汗直流,顾前不能顾后,顾左不能顾右,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连气都喘不过来了,杜义暗想:再打下去,非把命搭上不可,大喜的日子,那有多丧气?!干脆,我认输得了。想到这双臂一抖,使了个"拨云现日",把五只雪猿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上边来了。打着打着,他冷不丁往地上一躺,使了个就地十八滚,快似疾风,一溜烟就滚到圈外去了。然后从地上爬起来,面红耳赤,退归原座。凡是行家都明白,别看杜义败了,可是败的俏皮,撤的干净利落。要换旁人,还不一定能跳得出来。很多人望着杜文忠交口称赞,议论纷纷。假如石铁虎一收场,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宾主之间也不会反目。可是这小子居心不良,另有打算。他一看杜义跑了,便把嘴一撇说:"诸位,看见了没有,这位杜将军,个子挺高,胆子可挺小,见硬就回,真叫人见笑。我听说大唐帝国净出英雄,难道就都像杜义这样的英雄吗?嗯?哈哈哈哈。"石铁虎这几句话有点过分了,引起在座众人的不满,尤其是那些武将。忽然,有一人拍案而起,高声喝道:"石铁虎!休要卖狂,待某试一试。"说罢甩掉战袍,勒紧战带,绕人群来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请旨道:"微臣不才,欲下场一试,请皇上恩准。"贞观天子一看,此人四十多岁,相貌英俊,白面长髯,二目如电,正是凉州总兵官金城。这金城也是瓦岗英雄,大唐的虎将,四十六条好汉之一。他与杜义的交情至厚,杜义打了败仗,又受了石铁虎的奚落,金城觉着脸上无光。为给大唐争气,这才挺身而出。李世民呢?也觉着难堪,金城讨旨,正称他的心意,遂说道:"朕看这五只雪猿,甚是厉害,卿要多加小心。""臣遵旨。"金城一转身来到石铁虎面前,毫不客气地说:"请你把阵势摆开,某家要比试比试。""好哇,欢迎,欢迎。"石铁虎把鞭子一晃,五只雪猿又拉开刚才的阵式。十只凶恶的眼睛,盯在金城身上。且说金城打垫步,晃身躯,跳进圈内,使了个"乌龙探爪",奔中间这只雪猿的面门劈来。这只雪猿方才胜了一阵,它也知道猖狂得意,并不把金城放在心上。眼看着掌到面门,它往下一矬身,探出双爪奔金城前胸掏来。金城赶紧闪身上步,抡起左手,奔雪猿的耳鼓便打。这一招名叫"单风贯耳",又名"丹凤朝阳",真要是打上,命就没了。这只雪猿,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对拳术十分精通。就见它往右边一跳,金城这一掌就落空了。就在这个时候,左、右两只雪猿飞奔而来。一个抓金城的脸,一个掏金城的腿。金城见事不妙,一躬身跳出一丈多远。他的双脚刚一沾地,"噌噌"前后那两只雪猿也扑过来了。金城刚把它俩甩开,另外三只又扑过来了,五只雪猿把金城团团围住。几个回合,金城就顶不住了,肩头、手臂都受了轻伤。且说杜义,发现情况不妙,恐金城有失,忙喊了一声:"风紧,扯呼--"这本是绿林人使用的行话,"风紧"就是情况不好,"扯呼"就是快走、快跑的意思。杜义和金城都是绿林出身,居官后,早把这些话扔掉了。今儿个一着急,把行话又说出来了。金城听得真切,心想,看事容易做事难。没想到这五只畜生,这么难对付。杜大哥说得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想罢,急忙更换招数,"啪啪啪"就来了一顿紧巴掌,然后一转身就要逃走。哪知他的心意被雪猿看出来了,紧紧地缠着他不放。金城心中着急,汗流浃背,结果眼睛还被汗水迷了,朦朦胧胧什么也看不真了。就在这一刹那,被身后那只雪猿把他的发髻给抓住了。金城一扑棱脑袋,想甩没甩开。与此同时,上面那只雪猿又扑上来了,一爪子正抓到金城脸上。皮开肉绽,挠了五道血槽,把金城疼得"哎哟"一声,翻身栽倒,双手捂脸,疼得就地翻滚。众人无不大惊失色,很多人都站起身躯,注目观看。且说这五只雪猿,得寸进尺,"唰"一声围攻过来,"吱吱"怪叫,对金城要下毒手。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有一个人飞身而入,在雪猿的后边就下了手,"啪啪啪"一顿拳打脚踢,把雪猿赶散,夹起金城就走。此人是谁?正是潼关镇总兵官樊虎樊建成。樊虎也是四十六条好汉之一,他与杜义、金城都是结拜的把兄弟,见死焉有不救之理!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请旨,只好突然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救出金城。李世民降旨把医官找来,给金城包扎伤口。医官一看,伤势可不轻啊,两个月也恢复不了,经旨准,把金城抬下兴庆宫。石铁虎沾沾自喜,他捡便宜还卖乖,把嘴一撇,比比划划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在这么大的盛会上,哪有偷袭的规矩?难道你们大唐朝,都是这样的英雄吗?简直是不如畜生!"石铁虎一席话,引起了众怒,气恼了一位惊天动地的高人,才要血染兴庆宫。《说唐后传》第二回 庆典决斗石铁虎是西突厥的使者。他这次来长安观礼,是心怀不良的。突厥在唐帝国的西北部,最早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以游牧为主。后来从中原学会了纺织和冶炼,六世纪初,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奴隶制汗国,以乌德健山为基地,东起辽海,西至里海,南至沙漠,北至贝加尔湖,纵横五六千里,成为强大的汗国。隋朝时,突厥分化为东、西两部。东突厥比较温顺平和,西突厥却野心勃勃,猖狂万分,其首领就是赤壁保康王,建都肃州,又名神京。置百官,设省台司院衙门,管辖着大小三百多个部落。赤壁保康王是个极其残暴的君主。他能文善武,智谋过人。远在隋初,他就不断派兵侵扰隋朝边境,每年都掠走大批人、畜和金银财宝,大唐立国之初,他继续派兵侵扰,对唐帝国的威胁很大。不过,尽管西突厥对大唐垂涎三尺,却不敢贸然大举入侵。为什么?因为他们畏惧李世民和开唐的功臣宿将。然而他们又不肯就此罢手,想方设法要达到抢劫目的。石铁虎这次入唐就是奉赤壁保康王所差,来打探虚实的。进贡雪猿,纯属是有意挑衅。闲言少叙,且说石铁虎,他一看雪猿连胜两阵,更助长了他的野心。他把火盆大嘴一咧,朗声说道:"还有人比试没有?我再请一位。不过,得来一个有能为的,来的净是饭桶,大叫人扫兴了。""住口!待俺下场一试!"石铁虎甩脸观看,就见有一人来到面前。只见他细条条的身材,面如姜黄,一对蓝眼珠儿,五官端正,仪表非凡,看年纪就在四十岁上下。头戴软包中,身穿翠蓝色箭袖袍,腰束金带,足蹬薄底快靴,三绺短墨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石铁虎看罢,拱手问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此人冷笑一声:"不敢当,在下乃山西潞州天堂县的人氏,姓金名甲字国栋。扶保贞观天子,官拜兴州镇兵马督监之职。"石铁虎把脖子一歪,眉毛一扬,鄙视地说:"金甲金国栋?没听说过。就凭你也想跟雪猿比试?""那是自然!""嘿嘿嘿嘿!"石铁虎冷笑道,"我说金将军,我可不是扫你的兴。你呀,最好找个暖和的地方歇一歇,为什么呢?你伸手也得趴下,还是换一个比你名气大、本领比你高的人吧。""呸!"金甲嗔目扬眉,怒不可遏,"石铁虎,休要太狂。大唐朝高人有的是,你何必啰嗦!""好好好,我可是一片好心,既然阁下不听,也只好照办了。"石铁虎把手中的鞭子一晃,发出信号。再看这五只雪猿,抖毛发威,又拉出那个阵势。金甲改变了战术,没打中间那只,奔他身边这只雪猿下了手。头一招就是"单掌开碑",恶狠狠下了绝情,这只雪猿毫不介意,将身一纵,把这掌躲过,扬起爪子奔金甲脸颊便抓。金甲往旁一甩脸,下边使了个钩子脚,左脚的脚尖挂雪猿的脚根,右脚奔雪猿的迎面骨猛踢。这一招十分厉害,真要是蹬上,就得骨碎筋折。这只雪猿也不示弱,"噌"一声飞身而起,把这一脚就给破了。再看这只雪猿,在空中伸出两只后爪,奔金甲的双肩就蹬下来了。金甲赶紧往前一蹿,雪猿的双爪蹬空,落到地上。正在这个时候,"噌噌"另外那四只雪猿都冲上来了,"吱吱"怪叫,把金甲围了起来。论说金甲的武艺并不比杜义和金城高,他是一气之下才下场的。要叫他对付一、两只还可以,要对付五只可就不行了。也就是几个照面,金甲稍一迟钝,被身后的雪猿咬住肩头,疼得他一哆嗦,还没等他把这只雪猿甩掉,另一只雪猿就扑上来了,一只爪子就掏到金甲脸上,"咔嚓"一声,把眼珠子抠出来了。"哎呀!"把金甲疼得惨叫一声,翻身摔倒,满地乱滚,血染金阶。石铁虎赶紧把鞭子一晃,五只雪猿回归原位,瞪着眼睛盯着金甲。石铁虎虚情假意地跑过去,把金甲扶起来,跺着脚说:"唉!这是怎么说的,我说你不行嘛,你还不服气。"这时早有人闯过来把金甲抬出殿外,抢救去了。兴庆宫的气氛突然转变了。欢乐变成了悲愤,说笑声变成了怒骂声,人人的脸上罩上了阴云,轻松愉快变成了紧张严肃,宴会变成了战场。这些唯有石铁虎视而不见,又卖狂,又得意地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没想到哇,没想到,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要说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不知道。你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还不知道吗?就拿方才那位金将军来说吧,不听我的良言忠告,才落了个终身致残。不但自己遭罪,还让别人笑掉大牙,嘿嘿嘿嘿……"石铁虎又接着说:"我看这样吧,现在收场显着不合适,你们也不能服气,还是接着再比试吧。万一有人能战胜雪猿,也给唐天子找找脸面。不然,连我都替大唐帝国害臊!"石铁虎话锋一转,更露骨地说:"秦琼来了没有?要说别人不下场还有情可原,你要是不下场可有点交待不下去呀!为什么哪?听说你一出世,拳打张三登,脚踢李四虎,抢过花市,闹过渡口。人送绰号'神拳太保'。又听说你孝母赛专诸,交友似盂尝,有求必应,为朋友两肋插刀。你做过十三太保,当过瓦岗山的元帅,胯下马,掌中锏,威震天下。提起你的名字,那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生在世,像你这么露脸的可不多见哪!不用问,方才那三位打败仗的,都是你的把兄弟吧?眼看结拜的弟兄如此丢人,难道你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吗?嗯!"石铁虎越说越来劲儿,"姓秦的来了没有?你还不出来等什么?难道等着我拽你不成?"石铁虎这样张狂,可把大家气坏了。把齐国远气得"咣咣"直跺脚。他拍案而起,厉声喝道:"石铁虎,闭住你的臭嘴!实话告诉你,我秦二哥有病了,没来。要是在场啊,早过去把猴崽子们掐死了。"石铁虎一听,好不泄气,心说,姓秦的不在,叫他捡了个便宜。还叫谁呢?忽然他灵机一动,高声说道:"既然秦大帅不在,我就再请一位吧。罗成来了没有?听说你外号叫'常胜将军',胯下马纵横天下,掌中枪所向无敌。当年大破过一字长蛇阵,在扬州夺过武状元,日锁五龙,一辈子没打过败仗,称得起出人头地、盖世无双的英雄,论武艺比秦琼还高。罗成!来了没有?你敢不敢下场比试?你要是装熊不言语,我可要说难听的啦!"嚄!石铁虎这小子可太狂了,指名道姓,大放厥词。他说的这些话,简直叫人忍无可忍。慢说是武将,连文官都气急了。魏征以拳击案喝道:"姓石的,休得无礼!罗成回山东给母亲守孝去了。他若在此,岂能容你如此嚣张!"石铁虎一听更泄气了。他本想把唐朝拔尖的人物激出来,让他们当众丢丑,杀一杀唐朝的锐气,长一长突厥国的威风,没想到都落空了。他鼓着蛤蟆眼往四外看看,一眼正看见程咬金!心中暗喜道:对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听说他人称福将,有勇有谋,能折能弯,胆识过人,一肚子心眼儿,是大唐的顶天柱、架海梁。要将此人除掉,岂不胜过罗成和秦琼!其实石铁虎并不认识程咬金。老程的模样、长相都是别人告诉他的。石铁虎想罢往殿上一拱手:"我斗胆问一声,那位是程咬金吗?既然秦琼、罗成都不在,你就应该替他们下场才是。我说姓程的,你听见没有?"石铁虎这么一说,"唰",众人的眼光都落到老程身上了。且说程咬金陪王伴驾,坐在贞观天子的上垂首。方才发生的事情,他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真是又疼又恨,又羞又恼。疼的是金城、金甲两位兄弟身受重伤;恨的是石铁虎猖狂过甚;羞的是三位兄弟给大唐丢了人;恼是恼突厥国没安好心,有意挑衅。他早就想闯过去摔死雪猿,狠狠地教训教训石铁虎,可是没敢动弹。为什么?老程知道自己这两下子不行,比方才那几位差多,真要下场的话,就更丢人现眼了,弄不好还许把这条老命搭上,因此他干着急没办法。石铁虎说一句,他肚子鼓一下,把他气得肚皮都要炸裂了。他没想到,石铁虎说来说去,说到自己头上了。把老程吓得一缩脖儿,脑袋"嗡"了一声,偷眼往四外一看,嗖!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他呢。老程心里这个骂呀,心说,你们都看我干什么?不能假装没看见我吗?他一看事到现在,想混是混不过去了,只好故作镇定,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放,拱手对李世民说:"陛下,您听见没有?这小子有多狂?得寸进尺,捡了便宜还卖乖,实在是可恶之极。待微臣大显身手,去教训教训他。"李世民闻听,差点儿没气乐了。心说,对别人朕不清楚,对你,我可太了解了。一辈子就会三斧子半,是个名副其实的大饭桶。你还想比试比试,岂不自讨无趣?!可是,话又不能明说,只好婉言劝道:"杀鸡焉用宰牛刀,量此等小事,何须王兄亲往。"老程一听心里很舒服,晃着大蓝脑袋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有钢使到刃上,该出头的时候就得出头,我看这个残局,非我收拾不可了。"李世民知道他这个人的毛病--越劝越来劲儿,一赌气也不劝了。老程吹完了,又有些后悔。实指望皇上再劝他几句,他就顺坡下了,哪知皇上不言语了,他只好装腔作势稳稳当当站起身形,腆着肚子扬着脸,迈着方步来到石铁虎面前,一句话也不说,瞪着眼睛给石铁虎相面。上一眼,下一眼,这顿看哪,一边看一边叫唤:"哇呀呀呀!"把石铁虎给看毛了。他一看面前站着个蓝脸大汉,身高过丈,膀奓腰圆,大脑袋、大屁股、大胳膊、大手、大眼睛、大耳朵、大鼻子、大嘴,都大到一块儿去了。尤其最显眼的就是肚子,简直都大得出了号!看样子自己伸手摸不着自己的肚脐眼!靛脸硃眉,阔口咧腮,一大红胡子,两只怪眼滴溜溜乱转。精力充沛,往那一站,真是稳如泰山,神圣不可侵犯,料到必是程咬金了。石铁虎愣怔多时,拱手道:"敢问阁下,你可是程老千岁?""不错,正是你程爷爷!"石铁虎一听,这是什么话,你给谁当爷爷?又一想,这也许是口头禅?就不计较了吧!遂笑道:"幸会,幸会,在下久闻老千岁大名,今日得见尊颜,真乃三生有幸!""嗯,就算你小子有福吧!"老程不客气地说,"我说石铁虎,你耍什么威风?不就是依仗几只毛猴吗?有什么了不得的?!告诉你,我们大唐本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到处都是英雄。连不会说话的小孩都能领兵带队,没牙的老太太也能包打前敌!至于我,就更不用提了。一出世抢切糕,抓馅饼,打闷棍,套'白狼',斗官府,贩私盐,二拳震死大恶霸甫国英,隋朝末年,投身绿林,劫过皇纲,大败官兵,斧劈太、二太保罗方、薛亮。后来,群雄聚义反山东,俺老程斗过靠山王杨林,走马取金堤,三斧子定瓦岗。探过地穴,得过大旗,受众人拥戴,还当过三年混世魔王、大德天子。闹过扬州,得过玉玺,亲手干掉了老贼宇文化及。夜宿龙床,抱过萧妃,看过琼花,骂过杨广,斗过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后来投唐,定朔州、取洛阳,燕山道三断粮,收降皂袍将尉迟敬德。大闹御果园,斧劈老君堂,光皇上我就救过四回。日锁五龙,平服西夏,奏凯还朝,恩封鲁国公之职,见官大三级,一人之下,众人之上,说一不二,哪个不尊?"老程越吹越得意,越吵声音越大:"俺老程也不是说句大话,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怀揣锦绣,足智多谋,花拳绣腿,武艺绝伦。大江大浪渡过多少,当世的高人会过无数,岂能把几只毛猴摆在眼里?你看你,刚占了点便宜就大吹大擂,大嚷大笑,美得连北都找不着了。真是土地老经不得大供;井底的蛤蟆--没见过世面;屎壳螂打旋风脚--有点儿过粪(分);吊死鬼擦胭粉--死不要脸!"众人一听,这都是什么词儿啊,"哄"一声都笑了。石铁虎被老程损得面红耳赤,实在有点挂不住了,冷笑道:"姓程的,休要大言欺人,好汉不提当年勇,去年的皇历,今年可用不上了,是骡子是马得牵出来遛遛!有本事的,下场比比看。""哈哈哈哈!"老程大笑道,"你呀,你呀,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哪!好吧,今儿个我就叫你开开眼,长长见识。"石铁虎点头说:"好!"把掌中的皮鞭,摇三摇,晃三晃,"啪啪啪"一连甩了几下,向那五只雪猿发出严厉的命令。意思是说:注意啦,要认真对敌,要死的,不要活的,打胜了有功,打败了,挨鞭子!前面说了,这些雪猿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能从鞭声中体会到主人的意图。它们一看主人发出了死命令,顿时就紧张起来了,一个个毛奓起,二目瞪圆,"吱吱吱"一阵怪叫,布成了四门兜底阵,当中一个,四角各一个,探出利爪,龇牙咧嘴,盯着程咬金。老程一看,吓得脖子后头直冒凉气。心说,干什么,要啃我是怎的?你们甭想好事,我连个边也不能叫你们沾着!老程心里害怕,表面上可装出要下场的样子。"来人哪!"他叫过两名贴身的侍从,替他把外衣脱掉。摘下了三山王帽,换了一套短衣襟,小打扮,登上薄底靴子。最使他犯愁的就是这个肚子,他让侍从取过一条极长的丝带,在肚子上缠了两圈,把大带的两端交给两个侍从,一头一个,让他们使劲儿地勒。两个侍从不敢不听,抓住带子双臂用力,"嘿--"真把肚子勒回去了。肚子倒是没了,把肉都挤到前胸和后背上来了。勒好肚子在前边结了个死扣。老程一摆手,两名侍从退下。程咬金伸胳膊抬腿,先活动一下筋骨。他可不敢下场,在圈外边来回地溜达。文武百官、各国使者,连贞观天子都屏息宁神地看着他,程咬金转哪,转哪,一连转了八圈也没敢进场。石铁虎急了,高声说道:"老千岁,你倒是进去呀,光在外边转悠有什么用?""废话!你懂个屁!我这是运气呢。不下场便罢,下场就得来个一鸣惊人。"石铁虎无奈,只好耐着性子等着他运气。五只雪猿瞪着十只闪光的眼睛,也盯着程咬金。大殿里安静异常,都想开开眼,看看这场精彩的争斗。程咬金已经转了第九圈了,他一边转一边偷眼在四外看着。看什么?他盼着能有人跳出来,把他给换回去。可是,转了半天,也没人出头。可真把老程急坏了,又伤心、又焦急。心说,交什么也别交人哪,人最没有良心!到了关键时刻,没一个雪中送炭的。程咬金怨天尤人。又一想,算了,自己的梦自己圆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干脆,就把自己豁出去吧。老程想罢,把牙一咬,心一横,迈步往圈里便走。五只雪猿一看,"吱吱"怪叫,立即做好准备。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四哥且慢,小弟来也!"这一嗓子又尖、又刺耳、又难听。谁呀?正是小白猿侯君基!这次李世民即位,晋封他为定国公之职。今天的盛会,他也参加了,随程咬金一起陪王伴驾。宴会上发生的一切,他比谁都看得清楚。但他没有急于出头露面,不到一定的时候,他是不愿显露身手的。侯君基对老程的举动又气又笑:气就气他爱吹牛皮装能耐;笑就笑他光说不做,脸皮太厚。他早就看出老程的心思来了,心说,谁让你爱吹,非叫你多急一会儿不可。后来他一看老程真的要下场了,才大喊一声把老程拦住。老程一看,心里这个痛快呀,比吃了八副顺气丸还舒服,顿时精神就提起来了,故意绷着笑脸:"噢,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侯贤弟呀。嗯,对别人我不放心,对你还差不多。好吧,我这个人就是不愿意争强斗胜,凡是露脸的事都往外推,好事都让给别人。既然你要下场比试,就让给你吧。"侯君基一听这个气呀。心说,这才叫捡了便宜卖了乖呢。都是老兄老弟,侯君基还得捧着他点儿,笑着说:"多谢哥哥谦让,您就回座歇着去吧。""不,我不能走,我得在旁边盯着点儿。万一兄弟你要不行,还得我来收场。"老程绷着脸,说得跟真的似的,他又把双手一背,腆着肚子说:"我可告诉你,动手的时候可别使你自己那套,要使用我教给你的本领,听见没有?"侯君基暗中发笑,我什么时候跟你学过能耐?只好逢场作戏说:"是,小弟记住了。"侯君基说罢一转身,来到石铁虎面前,用手一指喝道:"呔!你且听了,杀鸡焉用宰牛刀,我要替程老千岁下场!"石铁虎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低头看看面前站的这个小矬子,气得差点儿没乐出来。小脑袋头,窝抠眼,鹰鼻子,带个尖,芝麻粒牙,薄嘴片,罗圈腿,还有点烂眼圈!狗油胡七上八下,一对小圆眼睛滴溜溜乱转。小胳膊、小腿、小脑袋、小脚丫,不注意看跟个小孩似的,简直小到一块儿来了。石铁虎把嘴一撇,非常鄙视地说:"您是哪一位?就凭你这副尊容,还想下场?""嘿嘿嘿!"侯君基冷笑一声,"我说石铁虎,你看不起我是不是?这也难怪呀,一个肉眼凡胎的人,岂能看出好歹?""废话少说,你到底是哪一位?"侯君基一扑棱脑袋:"你且听了,在下江西红桃山人氏。人送绰号小白猿,侯君基是也。""侯君基?"石铁虎眼睛一转,忽然想起来了。对,是有这么一号,听说此人武艺绝伦,飞檐走壁,擅长小巧之能,一出世大闹贾柳楼,巧盗三星白玉人;反山东,诈济南,占据河南瓦岗山;大破长蛇阵,巧盗阵图,刺杀过鸡冠子王刘伍舟。虽然他没有程咬金的名望大,可比其他人还是强得多。想到这,石铁虎一抱拳:"失敬,失敬,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侯将军。既然侯爷乐意下场,我当然求之不得了,那就请吧。"说着话他往旁边一闪,用手相让。侯君基并不怠慢,按了按头上的马尾过凉透风巾,提了提脚上的鱼鳞小靸鞋,勒紧腰中的丝鸾带,抬胳膊伸腿,没有半点松懈之处。只见他脚尖儿点地,"噌"一声跳进圈内,奔当中这只雪猿就来了。这时上千只眼睛,都盯在侯君基身上,都想一饱眼福,看看这位武术大师的绝技。且说侯君基下场以前,就想出了对付雪猿的办法。原来,他对这种动物颇有研究,他的家乡就产猴子,他家也养了几十只,平日他就研究猴子的动作和习性。他深知,猩猩也好,猿猕也好,都属猿类。这种东西打胜不打败,要是被它降住,就很难取胜了。因此必须先把它震慑住,然后出其不意,才能克敌制胜。只见他一不慌,二不忙,伸着脖子,瞪着眼,一步一步向雪猿走来,眼看都挨上了才站住。他并不急于发招,而是把两只胳膊往后一背,瞪起小圆眼睛,撅起狗油胡,龇着牙向雪猿示威。"嗤--","嗤--",这只雪猿没见过这种"动物",也不明白这是什么招数,所以,吓得直眨巴眼睛。侯君基一看火候到了,冷不丁一换招,"嘿!"使了个插花盖顶,双掌奔雪猿的头顶砸来,快如疾风,迅似闪电。这只雪猿不敢怠慢,探出双爪,连抓带捋,奔侯君基的双手挠来。侯君基抽招换式,"刷"地探出双手的中指,奔雪猿的两眼戳去,这一招甚是厉害,又快又猛又绝,雪猿一看不好,赶紧收回双爪,使了个"老君关门",封挡侯君基的双手。哪知,侯君基这一招乃是虚实并用,说真便真,说假便假,其实他的绝招都在腿上呢。他先用双掌把雪猿的注意力引到上部,下边可就动了脚啦。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他双手一晃,冷不防抬起右腿奔雪猿的小腹踢去,就听见"嘭"的一声……众人见了,无不惊骇。《说唐后传》第三回 边塞喋血侯君基在宴会上大显身手,力战雪猿,他突然飞起一脚,正踢在中间那只雪猿的小腹上,"嘭"的一声踢出一丈多远,就见这只雪猿仰面摔倒,口吐白沫,不能动弹了。与此同时,另外的四只雪猿,张牙舞爪,一齐向侯君基扑来,快似流星,疾如闪电,众人见了无不吃惊。尤其是程咬金,心头猛地一缩,额角上渗出冷汗。为什么?前几阵证明,单打独斗都很顺利,吃亏就吃到群战上了,只要被雪猿围住就好不了啦。且说侯君基,早就有所准备,因此毫不慌张。他的眼睛盯着面前的两只雪猿,耳朵听着身后另两只雪猿的动静。这就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他双脚点地,腾空而起,使了个云里翻,又名金刚贴板桥,在空中仰面朝天,双腿叉开,左脚踢一个,右脚踢一个;双手往后打,一只手打一个。双拳双脚都是同时发出的,打得这个利索就甭提了,耳轮中就听见"嘭"一声,四只雪猿同时栽倒,嘴歪眼斜,都动不了啦!侯君基双脚落地,气不长出,面不更色。"好哇!""打得好!""好武艺!"殿上殿下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程咬金咧着大嘴笑道:"怎么样,还是我教的能耐好使吧!"再说石铁虎,万没有想到败得这么惨。他一看五只雪猿都废了,又羞又恼,用手指着侯君基喝道:"姓侯的休走,来来来,某家与你较量较量!"说着他把皮鞭放下,晃双拳奔小白猿扑来。不容侯君基说话,"啪啪啪"一连就是五六拳,打前心挂两肋,踢小腹撩阴裆,狠狠地下了毒手。老程气得二目圆翻,在一旁喝道:"姓石的,这小子太可恶了!侯贤弟,替我好好的整治整治他!"其实老程不说,侯君基也有这个心,他发现石铁虎这个人太刁蛮了,简直到了不通天理、不近人情的地步。假如对这种人谦让或心慈手软,无异于对牛弹琴。侯君基是个急性子人,在通常的情况下,他隐而不发,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是绝不让的。现在就是这个时候了。只见他先是左躲右闪,好像畏惧又不敢还手的样子,给对方造成错觉。当石铁虎对他的面门击来的时候,侯君基突然转守为攻,只见他伸出双臂,架住石铁虎的胳膊,冷不防往下一矬身,使了个"老僧撞钟",一头奔对方的胸部顶去。这一招出其不意,迅猛异常,石铁虎惜手不及,被撞了个正着,他大叫一声,翻身摔倒,就觉着胸膛发闷,两耳生风,"哇--"一口鲜血喷洒出来。大殿上一阵骚动,有几个突厥士兵跑过去,把石铁虎搀扶起来。这家伙不愧是条硬汉子,把嘴角上的鲜血抹了一把,弯着腰,瞪着眼,凶光四射,盯着眼前的一切,拉出拼命的架势。到了这个时候,贞观天子李世民不能不说话了,他把御案轻轻一击,朗声说道:"石铁虎,你太放肆了。朕念你是外国使者,大唐的客人,因此百般容让。佻却错疑我大唐软弱可欺,心怀叵测,借题发挥,伤我爱臣,搅我盛典,口出不逊,胡作非为,置礼义于不顾,弃邦交而结新怨,实属罪大恶极!本应按大唐律将你正法,姑念两国关系,恕你不死,着专人押送回国,下不为例,以儆效尤。"李世民说罢,传旨道:"李如辉。""臣在。"新任的京营副殿帅李如辉,挺身而起,来到御案前。李世民道:"朕命你为宣抚使,把石铁虎一行押送出境!""臣遵旨。"李如辉一转身来到石铁虎面前,用手往殿外一指:"请吧。"石铁虎满肚子不服,但又无法发泄,冲着李世民冷笑一声:"多谢陛下关照,青山不倒,绿水长流,我深信,我家汗王会'报答'你们的!"说罢转身就走。"慢着。"老程喊道,"把这几只毛猴也抬回去,给你们汗王炖肉吃去吧!"一句话说得众人哄堂大笑。石铁虎羞愧满面,命手下人抬着雪猿,急匆匆下殿去了。一场风波,云消雾散。李世民又传下圣旨,重新摆宴,与各国使者、文武群臣共度良宵。顿时,乐声四起,猜拳行令,兴庆宫上又恢复了歌舞升平的景象。一连庆祝了三天,各国使者才陆续回国,各衙门照常办公不提。话分两头,再说李如辉,跨上战马,点了五百羽林军,把石铁虎一行押出长安,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一直到二月末,才来到边境--周西坡。这条山坡长约数十里,南北走向,蜿蜒曲折,好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大沙漠上。坡东属大唐的周西关管辖;坡西属西突厥管辖。两国都在坡上设有哨卡和瞭望楼。在两国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名叫淤沙河,河上设有两处渡口,以通往来。李如辉把石铁虎押到渡口,派人和西突厥的哨卡打了招呼,这才把石铁虎放了。石铁虎过了淤沙河,回过头来,冲着李如辉喊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请你转告唐天子,等着我,早晚有一天我非报仇不可!"李如辉笑道:"请便,请便!欢迎,欢迎!"说罢,他巡视了唐营的哨卡,告诫军兵要严阵以待,而后回周西关休息去了。在周西关他又接到兵部公文,命他暂不要回京,以宣抚使的身份,统领周西关一带的人马,以防突厥入犯。李如辉遵令照办,就留在关上了。且说石铁虎,一口气跑回神京,正赶上赤壁保康王坐朝,各部郡王、酋长俱在。石铁虎爬上银安殿,大喊了一声:"臣,臣回京交,交旨……"说罢两眼一翻,背过气去了。银安殿上一阵大乱,保康王大惊失色,急忙派人进行抢救。约摸有半个时辰,石铁虎才缓醒过来。他跪在用熊皮铺的地面上,向保康王介绍了这次入唐的经过。他添枝加叶,把责任都推到唐朝方面,说什么唐朝骂突厥是匈奴,应该向大唐称臣纳贡;又说李世民看不起咱们突厥国,当众大放厥词,把雪猿摔伤,把我也打吐了血了,还把我押送出境等等。"哇呀呀呀!"保康王一拍桌子霍然站起,用手指点着长安方向骂道:"李世民哪,李世民!实在欺我太甚,孤必兴师问罪。"各部的郡王、酋长,也都顺风扯旗主张发兵。当晚,赤壁保康王召集了紧急的御前会议,参加的有:军师哈依格,大帅丹珠吐布,副元帅特尔巴干,大都督瓦尔古,副都督桑库,郡王齐齐朗杰、玛什顿、吉吉特,酋长富察包衣、僧存德尔、安朝珠布、塔什干达,将军石铁虎、巴山、巴特尔等等四十余人,保康王余怒未消,当众说道:"李世民欺我太甚,孤欲兴师征讨,不知各位有何高见?"副元帅特尔巴干首先说道:"汗王起兵,正合天意。常言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因此臣赞成出兵。"将军巴山大呼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留得李世民在,汗王就难以统率万邦。不如趁此机会,杀进长安,灭掉大唐,杀死唐天子,以了汗王多年的夙愿。"石铁虎道:"臣这次奉旨入唐,发现大唐帝国空有虚表。秦琼、罗成,病的病,不在的不在,余者大都是年迈的老朽和庸庸碌碌之辈,臣还发现,沿路的关防并不坚固,只要汗王愿意出兵,臣敢保一年内,至多一年,就能拿下长安,三年就能攻占整个天朝领土。"郡王齐齐朗杰把大嘴一咧,笑着说:"大唐朝不但物阜民丰,山川秀丽,听说还多出美女。到那时候,在座的诸公哪一位不弄他三十个五十个的,啊,哈哈哈哈。"齐齐朗杰的话,引起众人的兴趣,一个个笑逐颜开,垂涎三尺,就好像已经达到了目的似的。最后,一致同意发兵犯唐。军师哈依格道:"唐帝国地大物博,人口密集,山川秀丽,遍地是金银财宝,确实是得天独厚、最使人向往的地方。不过,从历代兴衰看来,这个国家是很难征服的。请汗王不要轻举妄动才是。"保康王不悦,冷笑道:"依你之见,是不出兵喽?""不,臣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咱们应该谨慎对待。""何谓谨慎对待?""回汗王的话,依臣之见,咱们先养精蓄锐,按兵不动,命令五王先出兵。让他们骨肉自相残杀。倘若五王胜了,咱们坐享其成;倘若他们两败俱伤,咱正好乘虚而入,收拾残局。退一步说,即使唐帝国战胜了,他的人马也会消耗大半,人困马乏,粮饷两缺。到那时,我们再把雄兵放出去,岂不事半功倍?""嗯!有理,有理。"保康王虽然专横残暴,但极其英明。他马上采取了哈依格的建议,立即派专人催促五王进兵。这五王都是谁?他们是天顺王杨度,南阳王朱伍登,潞州王单天长,夏明王窦永山,后汉王刘黑闼。这五路人马都聚集在玉门关外的安西和巴里坤一带。他们都是隋朝残部和反对大唐的势力,如今纠集在一起,共有人马二十多万,他们当中实力最大的是后汉玉刘黑闼。五王接到赤壁保康王的诏旨,喜出望外,立刻祭旗出发,分兵两路,向长安杀来。哪两路?一路由天顺王杨度、南阳王朱伍登率领大军十万,横跨旱海,翻越贺兰山,直扑贺兰关;另一路由后汉王刘黑闼、潞州王单天长、夏明王窦永山率领雄兵十五万,出玛曲、迭部,偷渡白龙河,取成都,直扑阳平关。两路人马左右呼应,对长安进行夹击。且说天顺王杨度,乃隋炀帝杨广的亲叔伯兄弟,岳王杨素之子。隋朝灭亡时,他率领家眷逃往西夏,自立为天顺王,在西夏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收集隋朝残部,成为一支反对大唐的顽固势力。杨度的宗旨是灭唐兴隋,企图恢复已经灭亡了的隋帝国,由他主宰天下。南阳王朱伍登乃南阳侯伍云兆之子,后被朱灿收养,故名朱伍登。他的养父朱灿,曾自称南阳工,属于十八家反王之一,后被大唐所灭,朱灿战死,朱伍登率残部逃往塞外,投靠突厥,仍举着南阳王的大旗称雄天下。他不像杨度的野心那么大,只盼收复南阳,光复父业,做一路诸侯就满足了,在五王当中,他的人马最少,位次居后,可他的武艺是一流的。跨下宝马桃花驹,掌中一条八十二斤重的独龙宝铲,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他担任了前部正印先锋官,率本部三万人马在前边开道。一路上攻必克、战必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仅一个月的工夫,就夺乌海,占陶乐,克平罗,定新城,直杀到贺兰关下。这贺兰关乃长安北部的重要门户,唐帝国一向派重兵在此驻守。总兵官张公瑾,副将白显道、屈突通、屈突盖,这四员大将都是当年的瓦岗英雄,身经百战,武艺精湛,因此被派到这里。为了防患未然,这次的庆贺大典,他们都没能参加。闲言少叙,且说张公瑾连连接到战败的消息,心急如焚,一面派人飞报长安,一面整顿人马守住城池。他先派屈突通、屈突盖各率五千兵马在关前扎下东西两座大营,与贺兰关成为犄角之势。又命白显道领兵巡城,还派人把城里的老百姓组成联防,配合官军巡逻放哨,维护治安。贞观元年夏五月,朱伍登的大军杀到关下,直犯唐营。屈突通引兵出战,与朱伍登会于郊外。屈突通把唐军布成方阵,步兵居中,骑兵护住两翼,他立马在土坡之上,手提长矛,往对面观看。但见"南阳"兵滚地而来,旌旗遮日月,刀枪似麻林。为首一员大将金盔金甲大红袍,胯下大红马,掌中横端一条大铲。面如晚霞,五官端正,看年纪也就在三十岁上下。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在他的身后有一面皂纛旗,旗上绣着四个大字,"南阳王朱"。左右还有一副门旗,旗上大书一副对联,上一联:"报父仇兴兵雪恨",下一联:"复旧业直捣南阳",旗下闪出几匹战马,马上坐的都是盔甲全身的将军,一个个手提利刃,虎视眈眈。屈突通看罢,用矛一点,高声喝道:"何处来的狂徒,胆敢进犯大唐疆土?"朱伍登马往前提,也选了一座高坡,厉声答道:"某乃南阳王朱灿之子朱伍登是也!你是何人?""边关大将屈突通是也!"朱伍登笑道:"原来是无名的鼠辈,你还敢与本王争斗不成?"屈突通大怒,拍马摇矛,直奔朱伍登扑来。朱伍登也冲下高坡,晃掌中大铲迎敌。二马相交,矛铲并举杀在一处。也就是十几个回合,屈突通力法,招数散乱。朱伍登暗喜,拼力进攻,大吼一声,斩屈突通于马下。唐兵见主将阵亡,群龙无首,军心浮动,被南阳兵杀得大败。忽听左翼炮响连天,有人喊道:"弟兄们不要乱,屈突盖来也!"败散的唐兵稳住阵脚,重新聚结起来。且说屈突盖从探马口中得知哥哥阵亡的消息,肝胆皆裂,离开营盘,到军前替兄报仇。朱伍登把副将赵海山唤到马前,耳语道:如此这般,赵海山领命去了。朱伍登交待完毕、催开战马,来战屈突盖,二马盘桓,二十多个回合未分胜负。原来屈突盖的本领比他哥哥大得多。掌中一条大铁枪,也有万夫不当之勇。朱伍登杀得性起,缠着屈突盖不放,直杀得难解难分。忽听唐兵一阵大乱,有人喊道:"不好啦--大营被劫了!""坏了,家被人家端了!--"屈突盖听了大吃一惊,偷眼观看,见大营那面火光冲天,隐隐约约传来哭喊声和呼救声。屈突盖暗道不好,无心恋战,拨马便走,他打算把营寨再夺回来。迎面正遇上赵海山,赵海山大笑:"你的营寨已被某家占了,你腹背受敌,跑不了啦!"说罢举刀便砍。屈突盖料知败局不能挽回,夺路而走,迎面又被朱伍登拦住。不过三合,屈突盖受伤落马,死于乱军之中,朱伍登连伤唐军两员大将,夺占两座营盘,士气大增,命人挑着屈氏弟兄的人头,直逼贺兰关下。这时张公瑾、白显道正在城上巡逻,已得知屈氏弟兄阵亡的消息,真是又惊又恼。但见唐营两座大寨火光冲天,败兵像潮水似的退了下来。张公瑾急令官兵用弓箭掩护,把败兵放进关来,还没等败兵进完,南阳兵就杀到了。张公瑾怕敌军混进城中,只好命人把城门关闭,扯起吊桥,把几百名没有进城的唐兵关在城外。这些唐兵叫苦不迭,手指城头破口大骂。有人说:"骂也无用,干脆投降了吧。"于是这些人放下刀枪,被俘虏了。张公瑾目睹此景,心如刀绞。朱伍登飞马来到护城河边,命人摇晃着屈氏弟兄的人头,向城上示威。白显道大怒,向张公瑾请令:"大哥给我三千人马,是死是活我也要把人头夺回来!"张公瑾摇头道:"不可,不可。敌军连胜两阵,锐气正旺。我军新败,锐气已衰,宜守不宜战,休要中了敌军诡计。""难道我们认输了不成?"白显道都要哭了。张公瑾劝说:"兵家胜负乃是常事,岂能以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下定论?来日方长,再战不迟。"白显道不敢抗令,盯着城下南阳兵怒不可遏。朱伍登望着城头,高声喝道:"唐兵听着,叫你家主将与我搭话。"张公瑾从垛口探出身说:"我就是主将,你有话说吧!"朱伍登又把马往前提了几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本王亲提虎狼之师,所向无敌。量你这小小的贺兰关,岂能将孤挡住?劝你放聪明些,及早献关投降,不失封侯之位,若忠言逆耳,破城之日,玉石俱焚,你追悔不及矣。""呸!"张公瑾指着朱伍登骂道:"黄口孺子,休得胡言,天朝大将,铁骨铮铮,岂能保你!容某将你抓住,千刀万剐!"朱伍登大怒,把铁铲一摆,喝令攻城。南阳兵闻风而动,分成十队,架着云梯,背着沙袋,填河攻城,张公瑾吩咐放箭。霎时箭如雨发,矢石,火铳,像下冰雹似地奔南阳兵投下。朱伍登见军兵死伤惨重,不得不下令撤兵,在关前立下营寨。次日天明,南阳兵再次攻城,又被唐兵击退。书说简短,朱伍登连攻了数日,未能攻破贺兰关,反倒伤损了两千人马,只好向杨度告急。杨度闻报,亲提大军从平罗开赴前敌,离城五里安营下寨,与朱伍登遥相呼应。朱伍登听说天顺王兵到,立刻带上亲兵,来见杨度。杨度派人把朱伍登接进大帐,置酒款待。朱伍登便把战事的经过讲了一遍。杨度笑道:"王兄屡立战功,佳音已传到神京,赤壁保康王大喜,昨日差人给你送来金牌三面,黄金五百两,以示嘉奖。"说着向左右一招手,就见两名锦衣侍卫,手托银盘,把金牌和黄金举到朱伍登眼前。朱伍登大喜,冲杨度一拱手:"愧领,愧领。"说着话他伸出双手,刚要去接,忽然被杨度拦住:"且慢。""为什么?"朱伍登不解,尴尬地缩回双手。杨度冷笑道:"没别的意思,请王兄晚收几天,待破了贺兰关,再受此礼,岂不更好?"朱伍登暗骂,老子包打前敌,伤兵损将,你他娘的在后边吃便宜,等现成,还用话奚落于我。真岂有此理!朱伍登虽心里不满,但表面上不敢得罪杨度。他深知这个家伙又阴又损,实力又厚,要把他得罪了,就没个好了。所以他恼到心里,笑到脸上:"王兄说的对,等拿下贺兰关,一起祝贺吧。"杨度命人把金牌和黄金拿下,笑着问:"王兄可有破城之策?"朱伍登连打唉声:"贺兰关坚不可摧,屡攻不下,请王兄助我。"杨度笑道:"你我同心破唐,何分彼此。"朱伍登求问破城之法,杨度道:"兵法云,逢强智取,遇弱活擒,有道是'兵不厌诈'。我有一计,可破贺兰。"朱伍登忙问:"何计?"杨度叱退左右,附朱伍登之耳:"如此这般……"朱伍登眉头舒展,起身谢道:"此关若破,皆王兄之力,弟当表奏汗王,为王兄请功。"朱伍登告辞回营,下令把中军参将刘仁唤进寝帐。刘仁是朱伍登的老部下了,从南阳关突围起,一直跟随到现在。他还有个弟弟名叫刘春,官拜标将,现在军前任职。他们对朱伍登赤胆忠心,言听计从。朱伍登叱退左右,独对刘仁说:"贺兰关城池坚固,又有张、白二人死守,极难攻破。汗王又再三催我破城,真叫本王左右为难。适才思得一条破城之计,请将军助我。"刘仁跪地发誓说:"王驾有用我之处,只管吩咐,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朱伍登摇头不语。刘仁看出朱伍登有难言之隐,遂说道:"王驾有话只管明言,何须顾忌。"朱伍登无奈说:"孤想借你兄弟刘春的人头用用,你可愿意?""这个……"刘仁大吃一惊,望着朱伍登那张严峻无情的脸,说不出话来。朱伍登道:"你放心,本王是有心的人,决不会亏待你和刘春的家眷的。"刘仁知道朱伍登非常任性,凡是他决定了的事,是很难改变的,看样子如不答应,连自己这条命也保不住。遂说道:"既然王驾千岁认为需要,臣遵旨就是。"朱伍登的脸色这才和缓了一些:"刘仁哪,孤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请你谅解,我打算这么办,一会儿我就升帐,抓刘春一朝之错,当众将他斩首。你在下面可以散布流言,骂我不仁,然后再设法与唐军通信,倒反我的大营。我料张公瑾破敌心切,必来劫营,只要把他引出关来,你就算立下大功了。"刘仁不敢不从,只好点头应允。朱伍登怕刘仁反悔,冷笑道:"你和刘春的家眷,本王可以亲自照料,让他们随我的家眷住到一起好了。"不等刘仁说话,朱伍登已经派人这样办了。刘仁明白姓朱的这是不放心,把家眷当成人质了。他们商议已毕,朱伍登传令升帐。鼓响三通,众将到齐,分立两厢,听候差派。就见朱伍登面沉似水,发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小小的贺兰关,就是拿不下来,是何道理?据本王查知,原来有人在暗中捣鬼,涣散军心,瓦解我军斗志,实属可恨!"众将听了,面面相觑,不知王爷指的是谁。"刘春!"朱伍登大吼一声,把众将吓了一哆嗦,刘春的脸也变了,赶紧答应一声,来到帅案前躬身施礼:"参见王驾。""嘟!"朱伍登把桌子一拍,"胆大的刘春,你身为标将,包打前敌,何故拿不下贺兰?""这个……"刘春摸不着头尾,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朱伍登又说:"你还在军中诽谤本王,长唐兵之锐气,灭我军之威风,抗我令箭,阳奉阴违,岂能容你?来人,给我推出去斩了!"刘春闻听,如雷轰顶,疾呼道:"冤枉啊--冤枉!"众将素知刘春是南阳王的爱将,忙过来求情。朱大怒,喝令乱棒打出,这下把众人都给震住了。时间不大,刀斧手把刘春的人头提进大帐,放在帅案前面,众将见了,无不骇然。朱伍登道:"而后再有人敢乱我军心者,以此为例!"说罢袍袖一甩,退帐走了。再说刘仁,眼见胞弟惨死,痛断肝肠,但又有苦说不出,把人头抱起,放声痛哭。很多人都围拢过来解劝。刘仁道:"我弟兄随南阳王出生入死十余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想到他竟抓住几句不实之词,将我弟斩首。是可忍,孰不可忍?"众人忙用手捂住刘仁的嘴,劝他不要往下说,刘仁大吼一声,昏厥在地。众人怕出事,忙把他扶回寝帐。刘仁苏醒时,见身边都是心腹人,便提起笔来,按着朱伍登的安排,给张公瑾写了一封密信,派人用箭射上城头。究竟张公瑾能不能中计?请看下文。《说唐后传》第四回 罗成拜将刘仁按照朱伍登的安排,把一封密信射上贺兰关,被守城的唐兵发现,立刻呈给总兵官。张公瑾展书观瞧,上写:南阳中军参将刘仁,忍痛含悲,致书于张公瑾、白显道二位将军麾下:朱伍登残暴不仁,杀爱将以树淫威。吾弟刘春,无故被戮,实难令人心服,满营众将也为之不平。如今,南阳兵军心浮动,上下不睦,将帅相疑,此正为二将军破敌立功之时也。二将军若有此意,我当为内应,明晚三更,于中军引三堆大火为号,机不可失。切切!刘仁顿首白显道大喜:"天助我破敌,机会难得呀,哥哥要从速安排才是"张公瑾沉思不语,半晌方说道:"用兵之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以防有诈。"白显道说:"坐失良机,何时才能破敌?"张公瑾仍在沉思。这时,被打入南阳兵内的细作,送来情报,介绍了朱伍登怎样杀死刘春,刘仁如何痛哭,众将如何不服等情形。白显道把大腿一拍:"怎么样?哥哥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张公瑾这才相信了。不过,为防备有变,他还是做了两手准备。命白显道守城池,由他自己率三千人马前去劫营。白显道要求说:"哥哥,还是让小弟去吧!"张公瑾不允,到了第二天晚上,张公瑾满身披挂,饱食严装,操枪上马,领着三千军兵开门落锁,偷偷地杀出贺兰关,直奔朱伍登的营盘而来。五里之遥,顷刻便到,张公瑾把人马埋伏在沙丘后面,立马提枪向对面观看。但见朱军的营盘中灯火微弱,辕门紧闭,只有几个哨兵的影子在灯下晃动,偶尔传出几声战马的嘶鸣。看样子朱军是毫无准备,已经放心地睡大觉了。张公瑾又等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敌营中放起三把大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烈焰飞腾,照明天地。张公瑾见了,不敢怠慢,把银枪一挥,高声喝道:"弟兄们,杀呀!""杀呀--""冲啊--"三千军兵呐喊着,像一股巨大的洪流,向敌营冲去。张公瑾一马当先,冲进辕门,敌军不战自退,四散奔逃。张公瑾一口气杀到中军,不见有人接应,心中狐疑起来。刚想传令退兵,突然四外号炮齐鸣,惊天动地,"嗵--""嗵!嗵!"紧接着火把通明,伏兵四起,把唐兵困在垓心。霎时间,箭如雨发,鸟铣、火枪、石雷,像狂风暴雨似地向唐兵倾泄。唐兵毫无防备,又没有掩体,完全处于挨打的地位。刹那间,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人马死伤了大半。张公瑾肋部也受了箭伤,他强咬牙关往外冲杀。哪知,迎面正遇上朱伍登。就见他立马横铲拦住去路,"哈哈"大笑道:"张公瑾,你跑不了啦!还不下马投降,等待何时!"刘仁在朱伍登身边尖着嗓子喊道:"你中了我们的苦肉计了,只有下马请降,才能免死。胆敢说半个不字,管让你等一个不剩,说!降,还是不降?"张公瑾问道:"你是何人?""大将刘仁是也!""可是你给我写的书信?""不错,正是某家。"张公瑾道:"叫某降也不难,不过……"刘仁见张公瑾欲言又止,可能是活心了。为讨好朱伍登,他把马往前一催,笑呵呵地说:"张将军有话说吗?当众不好明言,单独对我说也可以。"张公谨把马往前一提说:"是……这样的……"刘仁没听清楚,往前探身问道:"你说什么?"张公瑾突然把大枪一举,狠狠地说:"我说的是这个!""唰"的一枪奔刘仁当胸刺来,刘仁躲闪不及,正扎了个透膛。"啊--"他惨叫一声,翻身落马。张公瑾还不解恨,又在他身上猛戳了几枪。朱伍登大怒,拍马抡铲冲了过来,与张公瑾战在一处。张公瑾本不是朱伍登的对手,再加上肋部受伤,气血两亏,十几个回合就招架不住了,被朱伍登一铲劈于马下,又一铲把人头砍掉,可叹张公瑾与三千唐兵全部死于非命。朱伍登命人挑着张公瑾的人头,直逼贺兰关下。这时,白显道已接到噩耗,他大叫一声昏厥在地,左右急忙将他救起。白显道放声大哭:"哥哥,是我把你害了,愿仁兄在天之灵多多保佑,小弟一定给你报仇。"白显道是个急性子人,很少考虑后果,引军杀下关来,朱伍登迎头赶上去,与白显道厮杀在一处,还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朱伍登斩于马下,主将阵亡,唐兵大乱,朱伍登趁势杀进贺兰关,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命红旗报捷,迎接天顺王杨度进城。贺兰关陷落的消息,飞快地传到了长安。贞观天子十分震惊,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对策。恰在这时,军师徐懋功、越国公罗成刚刚从山东和湖南回到京城,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由兵部尚书王君可介绍了五国联军侵犯大唐的情况,又介绍了贺兰关失陷的经过。众人听了无不气满胸膛,纷纷请旨,要求出战。李世民问徐懋功:"爱卿以为如何?"徐军师道:"看来,仗是非打不可了,这就叫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过这样也好,咱就来个趁热打铁,歼灭五王,扫清内患,征服突厥,巩固边陲。"侯君基道:"臣早就听说五国联军欲进犯我朝的消息了。他们蓄谋已久,来者不善,主公且不可轻敌。"尉迟恭捋着大胡子说:"单从贺兰关一战,就看出他们来势的凶猛了,咱们应该谨慎对待。"罗成冷笑道:"尉迟元帅和侯大哥未免太胆小了吧?什么叫五国联军?分明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不是某说句大话,只要万岁命某领兵,杀五王,灭突厥,如屠鸡犬耳!"尉迟恭也冷笑道:"越国公,请不要把话说得太绝了。要知道,人后有人,天外有天,英雄后面有好汉。高傲无人是要吃亏的!"罗成闻听,以拳击案,狂笑了几声:"尉迟元帅,你敢与某打赌吗?倘若我灭了五王,平了突厥,你怎么办?"尉迟恭道:"真要如此,我就把帅印让给你!"罗成摇头道:"帅印算得了什么,我要的不是这个。"尉迟恭道:"这么说,你是要我的脑袋了?好,我就把人头赌上!"众人听了急忙解劝。李世民笑着说:"二卿不必争论了,你们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何必伤了和气。慎重对待是正确的,蔑视敌人也是正确的。还是商量一下如何出兵吧。"罗成奋然道:"臣愿带精兵两万,收失地,灭五王,直捣突厥老巢,如不胜,愿领欺君之罪!"徐军师道:"五王势大,不可低估,又有突厥为后援,更不可小觑,兄弟且慢急躁,还须仔细斟酌才是。"罗成道:"三哥,你怎么也这样说?张口慎重,闭口斟酌,不等我们商量妥帖,人家早就打到门口来了。依我之见,你们尽管商议,某先领兵去战朱伍登!"众人深知罗成狂傲,听不进别人的话,因此不便插口。徐军师无法,只好与李世民单独商量了一阵,作出决定。李世民降旨道:"五王分两路前来进犯,我军也要分两路迎敌,特命罗成为征西大将军,马三保、段之贤、刘洪基、殷开山为副将,率兵五万,复夺贺兰关,对付朱伍登和杨度。特命尉迟恭为平西大将军,齐国远、李如辉、贾云福、柳卅臣为副将,领兵八万,抵挡单天长、窦永山、刘黑闼,程咬金总督粮草,侯君基为两路接应使,徐懋功为总监军,三日后兴师,不得有误!"众人领旨下殿,分头准备去了。罗成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越国公府。仆人把马匹接过,庄氏夫人亲自迎接,到内宅落座吃茶。庄氏见丈夫面有喜色,遂问道:"老爷因何这般高兴?"罗成道:"皇上钦命我为征西大将军,三日后引兵西征。许多年不打仗了,难免心里有些激动。"庄氏闻听就是一愣:"怎么,又要打仗了?""你感到奇怪吗?"罗成笑道,"古往今来,人就是生活在争斗之中,你不打他,他就打你,真正的太平盛世,也是用鲜血和战争换来的。"夫人道:"老爷何时才能归来?"罗成道:"多则二年,少则一载,定会凯旋。"夫人道:"老爷已经三十出头的人了,万望多加检点,且不可轻敌误事。""哈哈哈哈。"罗成大笑道,"夫人放心好了,量刘黑闼、朱伍登等庸碌之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无非都是些流寇鼠盗。突厥虽强,毕竟是化外之人,软欺硬怕,懂得什么兵书战策?也不是某自夸其能,打他们易如反掌。"庄氏夫人名金定,乃罗成的原配夫人,对丈夫的脾气禀性,她是了如指掌的,他知道丈夫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武艺超群,聪明干练,久历疆场,见多识广;可是,他又是个刚愎自用、性骄气傲、目空一切的人。对此她是十分担心而又不满的。但作为一个贤慧的妻子,她又不敢深说,仅是点到而已。正在这时候,小少爷罗通进来了,他今年十四岁了,论相貌与他父亲罗成极相似,面如银盆,五官英俊,举止潇洒,仪表出众,且又知书明理,才智过人。罗成夫妇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爱如掌上明珠。罗通自幼与母亲学文,随父亲习武,罗家的枪法、绝艺,他几乎全都继承了,至今仍苦练不息。他听说父亲又要出征了,怀着满腹疑虑来见父亲。礼毕,垂手站在爹爹身旁。罗成望着儿子,亲切地问道:"练功了吗?""回爹爹的话,刚练完。听说您下朝了,特来问安。""嗯,一定勤学苦练哪!我不是一再对你说过嘛:'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工夫';若想人前显贵,就要暗中受罪。""是,儿都记住了。"罗通施了一礼,又仗着胆子问道:"听人说,爹爹又要远征了,可有此事?""嗯"罗成点点头。罗通道:"听说这次要打大仗,不但要对付五国联军,还要西征突厥,说不定得打几年呢。""这话是谁说的?"罗成收敛了笑容,不高兴地问道。罗通有些心慌意乱:"这……外边都在这么议论。"罗成冷笑道:"不要听他们胡猜乱讲,方才我对你母亲说了,这次的战争,多则二年,少则一载,就可凯旋还朝。"罗通道:"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请爹爹恕罪。""有话你就说吧,我不怪你就是了。"罗通挺直身子说:"儿打算跟随爹爹一起出征,也好在鞍前马后保护您老人家。""哈哈哈哈。"罗成边笑边点头说,"罢了,罢了,难得你有此孝心。""爹爹,您就答应了吧。"罗通扯着罗成的袖子,不住地哀求。罗成严肃地说:"不行,你还没到从征的年纪,再说也用不着你,你在家孝顺母亲就可以了。"罗通一听,差点没急哭了,嗫嚅地说:"爹爹,人家都说,这次是打硬仗,五国联军和突厥都是不好对付的,他们光是军兵就超过了一百万,能征惯战的大将足有几千名,贺兰关一战,就打死打伤我军三万余人,张公瑾、白显道、屈突通,屈突盖几位伯父也都阵亡了,可见这场大战是如何的险恶。爹爹身为大将独挡一面,与数倍于我之敌鏖战,怎能不让孩儿担心?所以,儿要出征助爹爹一臂之力。"罗成不悦道:"小小年纪,懂得什么,因何长敌人之锐气,灭自家的威风?你这话,也就是在家里说,若换在军营里,就应该按军法治罪!"罗通吓得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庄氏夫人忙解围道:"老爷何必动怒,孩子也是出于一片孝心哪!"罗成站起来,背着手来回地走着说:"孩子的心我是理解的,不过未免过分了点。我一生最鄙视懦夫软汉,身为武将的,胆要大,气要壮,心要狠,手要黑,行动要果断,视死如归,置身于万马营中如无物,视强敌如草芥,要有克敌必胜的信心,要有惊天动地的气魄,这才配当一名大将。"罗成停在夫人面前接着说:"战争是残酷的,你不杀死他,他就要杀死你,每天都要死人,每战也要死人,排兵布阵,逗、引、埋伏,处处都要使用心计。吉凶难卜,胜负难料,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咱们就有这么一个儿子,我怎忍心带着他去冒险?万一我要有个三长两短……""别说了!"庄氏夫人怕丈夫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马上打断了他的话头,对儿子说:"通儿,别惹爹爹生气了,还不快赔个不是!"罗通心里委屈,嘴里不敢说,只好勉强地说:"爹爹的心意,儿明白了,儿一定在家孝顺母亲,好好练习功课,请爹爹放心。"罗成点头说:"这才是好孩子,在我出征的时候,你要把祖传的'绝命枪'练好,等我回来,还要检查呢。""儿遵命。"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外禀道:"马三保、段之贤、刘洪基、殷开山四位将军到。"罗成立即吩咐:"请到客厅。"说罢大踏步走出书房。庄氏夫人和罗通望着罗成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一股莫名其妙的阴云笼罩在心头。贞观元年春,罗成率领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老将马三保为先锋,段之贤为合后,刘洪基、殷开山为左右护军,唐万仁、唐万义护理中军,直奔贺兰关。罗成在马上下严令,以每日一百五十里的速度急速前进,违令者按贻误军机罪处斩。官兵都知道罗成治军极严,执法如山,毫不讲情面,因此心怀畏惧,背道而行。书说简短,这一天离着贺兰关可就不远了。突然前队响起了炮声和喊杀声。罗成把马带住,等候情报。时间不大就见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坐着报事的蓝旗官,他先向罗成行了军礼,然后说道:"启禀大将军,马老将军遇上了伏兵,已然交了手,胜负未分,请大将军定夺。"罗成问道:"敌军多少?何人带队?""回大将军,敌军约有五千,领队的是朱伍登手下的大将周能、周顺。""再探!""是。""是。"蓝旗官拨马走了。罗成望着唐万仁、唐万义说:"马上安营扎寨,我领人到前边去看看。""遵命。"罗成带着五百马队,冲出中军,风驰电掣一般向前队奔去。开仗的地方叫十里堡,顾名思义,此处离贺兰关仅有十里,左边是山峦名叫野狼窝,右边是一条小河,名叫仙人渡。中间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官道,两边坑坑洼洼,有不少密林和庄稼地,在官道的西侧,散落着几十户人家。由于这里地势险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所在,战争打响后,乡民们早都逃光了。朱伍登和杨度占领三关后,本想着继续深入,怎奈十多万人马,粮草接济有困难,只好按兵不动,每天派人到四处征粮。朱伍登和杨度料到唐兵很快就会来到的,所以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大将周能、周顺领兵五千,埋伏在十里堡一带。这周氏兄弟也是朱伍登手下的猛将,每人掌中一把开山大斧,十分骁勇。他俩把军兵埋伏在野狼窝,坐等鳌鱼上钩,恰巧马三保率领的前军来到了。周氏兄弟商量之后,周能在左,周顺在右,企图把唐兵拦腰切断,分片剿灭。马三保本是唐朝大将,带兵三十余年,有丰富的临战经验。在行军的路上就做了各种预防,他的部队刚走进野狼窝,马三保就预感到形势不妙,马上传令收缩队形,摆成方阵。骑兵在四周,步兵守中心,缓缓地前进。果不出他的所料,往前走了不到三里,敌军就出动了,摇旗呐喊,奔唐军杀来。虽然来势甚猛,却没能把唐兵的方阵突破。双方在古道上、山坡前、大地里、小河边展开了激战。马三保抖擞精神,银髯飘摆,手执金背七星大刀直奔周能扑来。周能抡开大斧与马三保战在一起。二十几个回合,胜负不分。周顺恐哥哥有失,催马摇斧前来助阵。两匹马、两把大斧把马三保困在垓心,十几个回合,马三保就招架不住了。累得他汗透征袍,吁吁直喘。正在这紧要关头,罗成到了。罗成领着骑兵五百,登上一座沙丘,居高临下,看得十分真切,透过沙尘,他发现战斗非常激烈,双方不断有人倒下去。有几个身受重伤的唐兵,满身是血,仍与敌军死战,看到这些,罗成感到欣慰和满意。忽然他看见了马三保,正被两名敌将围住,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罗成不敢怠慢,手托长枪,双脚点镫,胯下的白龙驹一声嘶呜,四蹄蹬开,好似一道闪电,冲下沙丘,眨眼就冲到敌将马前,手起一枪把周顺刺于马下。周能见势不妙,拨马便走,哪知罗成的马快,顷刻就追了个首尾相连。还未等周能把马掉转过来,罗成的枪就到了,"噗哧"一声扎了个透心凉,死尸栽于马下。罗成手下的五百骑兵,个个都像小老虎,高举马刀,寒光闪闪,一个冲锋就把朱军击溃了。直杀得尸横遍野,鬼哭狼嗥,能跑的跑了,不能跑的都举手投降了。罗成喝道:"马将军听令!""未将在。""你率领我这五百骑兵,追赶逃兵,务必全歼,一个不留!""遵令"马三保把大刀一挥,追下去了。罗成又喝道:"中军何在?"中军副将尚青山忙答应一声:"未将在。"罗成指着近千名俘虏说:"把他们全都斩了!"尚青山一愣:"这个……恐怕不合适……""你敢违抗将令?"罗成冷着脸,目光凌厉地盯着面前的盟兄。"是,未将遵令。"尚青山不敢抗令。忙指挥三千步兵,两千骑兵,把集中在仙人渡畔的俘虏层层包围,信炮一响,刀矛齐发,可怜这些手无寸铁的俘虏兵全都做了刀下之鬼。这时马三保也回来交令说:"未将已奉令将朱伍登的逃兵斩尽杀绝了,带回人头三百五十八颗,请大将军验看。"罗成望着士兵手中提着血淋淋的人头,满意地一笑,传令把人头和全部尸体扔到仙人渡河里,这才收兵回寨。晚饭后,唐兵疲惫不堪,刚要解衣就寝,突然中军响起鼓号声。谁都知道这是紧急集合的信号,官兵们不解其意,马上到营外列队集合,营官以上的军官都赶快跑到中军去请令。中军大帐,灯火辉煌,罗成全身披挂,怀抱令旗,高坐在中间的虎皮交椅上。一大群文案、师爷、幕宾、参赞站在他的身后,副众将,整齐严肃地站了两大溜,一个个盔明甲亮,佩剑悬刀,杀气腾腾。罗成命中军官点过花名册,这才说道:"大家都很累了,本应好好休息,不过,这是战场,敌军是不会让我们睡舒服觉的。我料他们必来偷营劫寨,望大家做好防备。""是!我等愿听大将军的调遣。"众将同时回答,声音整齐洪亮。罗成下达密令后,众将领令,分头准备去了。果不出罗成所料,三更刚过,敌军就到了,领兵的正是南阳王朱伍登。原来周能、周顺全军覆没的消息传进贺兰关,朱伍登闻听直气得火冒三丈,肝胆欲裂,马上就要点兵出城与罗成决战,当时被天顺王杨度劝住,他说:"罗成乃世之名将,勇不可挡,加上唐军新胜,锐气正旺,我军战也无益。不如夜间偷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岂不事半而功倍?"朱伍登强压怒火,好不容易耐到天黑,这才点兵一万,悄悄离开贺兰关;杨度也派出精兵五千,命族弟花刀将杨昆统带,为朱伍登的后援。朱伍登出城后命马、步三军摸黑疾走,二更左右就离着十里堡不远了。他让军兵原地休息,亲自领人察看形势。只见唐营全都分布在山坡下,一眼看不到头,静悄悄的好似无人一般,朱伍登心想,罗成胜了一阵,心满意足,已经睡大觉了,安知朱某前来劫营,他咬牙切齿地骂道:"罗成、罗成,你可知血债要用血来还?朱某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他把马一拨,回到队内,把众将召集在一起,做了安排。于是,大将金奎、金亮在左,上将刘发、赵延在右,他领着八名副将居中,兵分三队,奔唐营袭来。三更天刚过,他们就来到辕门了。朱伍登把大铲一摆,高声喝道:"冲!""冲啊!""杀呀!"刹那间,人喊马嘶,灯火通明,朱军像潮水般冲进唐营。这才叫:挖下深坑等虎豹,撒下香饵钓金鳌。《说唐后传》第五回 藩王伏诛朱伍登指挥人马,杀进唐营,但见各帐都是虚张灯火,空无一人,朱伍登就知道上当了,急令退兵。然而,身入重围,已经走不脱了。就听见野狼窝山头上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正东是马三保,正西是殷开山,正南是刘洪基,正北是段之贤,东南是唐万仁,东北是唐万义,西南是尚青山,西北是夏玉山,各引精兵杀来,把朱伍登的人马压在山坡下。朱伍登被惊得魂飞魄散,急忙掉转马头,往外冲杀,迎面正遇上唐将殷开山。殷开山,山东巢州人,天生臂力过人,善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虽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每顿仍吃斗米,人送绰号"殷无敌"。今晚他奉命把守西面,首当其冲,恰与朱伍登相遇。殷开山"哇哇"暴叫,立马横棒把他拦住,高声喝道:"朱伍登!你已自投罗网,插翅难飞,还不下马请降!"朱伍登借着火光观看,就见对面闪出一哨人马,门旗之下立着一员老将,头顶红铜盔,身披红铜甲,胯下压骑红鬃马,掌中平端一条钉钉狼牙棒,面如晚霞,豹头环眼,颔下长着一部大红胡须,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朱伍登用铲一指,喝问道:"老匹夫是谁?赶快报上名来。"殷开山冷笑了一声:"某乃开唐老将殷无敌是也。"朱伍登用鼻子"哼"了一声:"我且问你,罗成何在?爷爷要与他拼个死活!"殷开山大笑道:"杀鸡焉用宰牛刀,我来对付你就足够用了!""呸!老匹夫,拿命来!"朱伍登催动战马,手抡镔铁大铲,直奔殷开山冲来。殷老将军毫不示弱,双脚点镫,马往前提,向前冲去。在灯光的照耀下,两匹战马,都好像离弦之箭,飞快地碰在一处。马上的大将,就好像两头狂怒的雄师争食,吼叫着战在一处。再看朱伍登抡开大铲,"力劈华山",见头便剁。殷开山急忙使了个"横担铁门栓"往上一架,大铲正砍到棒杆上,"咣噹"一声,火星迸溅,把殷开山的红鬃马震得往下一塌腰,不住地"咴儿咴儿"吼叫。朱伍登也被震得双膀发酸,虎口发麻。殷开山心说,姓朱的小子好大的力气,难怪张公瑾众人不是他的对手,我也要留神才是。想罢急忙抽招换式,手腕子一翻,狼牙棒奔朱伍登腰部打去,朱伍登使了个"顶天立地"把大铲一竖,将狼牙棒架住,两匹战马一错镫,朱伍登使了个"左插花"抡起大铲,奔殷开山肩头便劈,殷开山赶快使了个"苏秦背剑",斜背狼牙棒,把大铲架住。二马盘旋战在一处。俗话说,英雄出少年,朱伍登才二十多岁,血气方则,越战越勇;殷开山年逾花甲,时间长就招架不住了。累得他盔歪甲松,热汗直流。恰在这时,尚青山、夏玉山两支人马杀到了。这尚、夏二人也是唐朝的名将,当年在山东济南贾柳楼与秦琼、徐懋功、程咬金等四十六友结拜。多少年来,转战南北,立下了不少战功,都富有战斗的经验。今晚,他俩奉命把守西南、西北两路。厮杀之中,他们杀伤了大量敌军,不断缩小包围圈。因见这里还在鏖战,特赶来支援。尚青山手使大刀,夏玉山使一对双刀,从左右夹击朱伍登,三员大将把他围住。此刻朱伍登已经豁出去了,早把生死二字置之度外。其实,他不豁出去也不行了,眼看全军就要覆没,多少年积累的这点血本也输光了,有何面目去见各王。再说,他的对手又是威震四海的罗成,初次相遇,优劣已分,因此拼命血战。常言道:一人舍命,万将难敌。这话一点不假,尤其这朱伍登又有惊人的本领,所以三将也战不倒他。这时,整个的战场几乎都平息了,各路人马先后报捷,把朱军全部歼灭,唯有正西这一路还在酣战,罗成闻报,心中不悦,急忙率领亲兵前来观战。此刻天已放亮,东方露出鱼肚色。罗成一行,踏着遍地横躺竖卧的尸体,来到西方的战场。在外面包围的唐兵纷纷把道路闪开,罗成催马来到里面。但见四匹马绞在一处,直杀得难解难分。罗成望着凶神般的朱伍登,暗中点点头,罢了,不愧是一员虎将,果然马快铲急,受过高人的传授,名人的指点。看罢多时,他吩咐一声:"鸣金!"传令兵敲起铜锣。"噹、噹、噹……"殷开山三将听到锣声,不敢抗令,急忙拨马跳出圈外,一眼看见纛旗下的罗成,赶快过来交令:"请问大将军,何故鸣金?"罗成道:"诸公都很累了,把姓朱的交给我吧。"说罢把令旗交给身旁的尚青山,一抬腿摘下五钩神飞亮银枪,双脚轻轻一点马镫,来到朱伍登马前,"吁!"带住白龙驹,右手背枪,高声喝道:"你就是南阳王朱伍登吗?"朱伍登圆睁怪眼,手托大铲,向对面观看。只见大白马上端坐一人,银盔素甲,手执长枪,面如银盆,剑眉虎目,威严中透着傲气,身前马后透着百步威风,看这气派,心中已知八九。遂喝道:"正是本王,你可是罗成?"罗成点点头,以长者的口吻说道:"你的身世我很清楚。你的生父乃大隋的名将甫阳侯伍云兆,你的养父是南阳王朱灿,你也是个将门虎子,忠臣之后。后来误入歧途,成了国家的叛逆。尽管如此,唐天子对你还是很谅解的。本公也爱惜你是条好汉,你如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不但性命无忧,还可以在大唐居官,享受荣华富贵。你若执迷不悟,嘿嘿,可就要把你断送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2
正序
倒序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2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3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4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5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6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7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8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9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10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11
单田芳评书-《说唐后传》-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说唐后传
说唐后传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