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3日和12月22日,日本内阁首相近卫接连发表对华声明,诱国民党降日*。国民政府亦两次发表声明,严斥近卫,宣布抵抗到底,并声言:“防共即是亡华”。国民政府的驳斥近卫声明,受到全国民众的拥护,大大提高了蒋介石的声誉。1939年1月,*发动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拥蒋反汪(精卫)活动。在敌后,从八路军总部到各根据地,都举行了拥蒋反汪群众大会。 但事情还有另一面:当国民政府严正声言“防共即是亡华”的时候,一股防共、*的潜流,却开始渗向全国。这股潜流的发端不在别处,正是在发表“防共即是亡华”的国民党蒋介石最高当局。 彭德怀是带着*中央解决河北问题的诚意来到西安的。 彭德怀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合影。12月23日,毛泽东亲自电示在西安的彭德怀、王明、林伯渠参加将领会议的立场:“坚定各将领之抗战信心,强调团结统一之重要。特别是在敌后方,斥责制造摩擦之有害。介绍八路军抗战备战方面之经验。”关于河北问题,毛泽东表现了很大的忍让,指示彭德怀等“在要求划某些地区行政权给八路军而谈判顺利时,或有必要时,可以表明放弃某些地区,如冀中、冀南平原之一部给鹿及其他友军,在该地区中之八路军及其游击队,可以退出或完全听从指挥。该地区中八路军所委之县长亦可让出。我们可以不再去发展武装力量,以求实现以划分区域为基础的增进合作与消弭摩擦”。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让步方案。 24日,蒋介石在西安接见彭德怀、王明和林伯渠。蒋行色匆匆,向*通告了一个尚未公布的惊人消息:汪精卫已出走安南,公然投入日寇的怀抱。蒋表示汪出走与国家无损失,略谈数事,即起行返渝,只字不提开将领会之事,只约彭德怀到重庆详谈河北问题。 实际情况是,蒋介石已经在陕西之武功开过了西北和华北师以上的将领会。这次武功会议,第1、第2战区中央军、各地方军和晋绥军的军官都参加了,唯独没有让八路军和山西新军(决死队)的将领参加,也没有透露任何消息。 武功会议为什么没有让八路军和决死队参加?因为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防共限共。在“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的口号下,蒋介石决心加紧制造摩擦。 彭德怀(中)在重庆与冯玉祥将军(左)合影。3天后,彭德怀在重庆会见蒋介石。和年初在武昌的会见不同,蒋介石希望八路军在敌后出击配合正面战场的热情现在已经冷却。他关心的是要限制八路军。他既要*,又不能与共产党完全破裂。他的策略是:“中央(国民党)可示宽大,地方务须严谨,下级积极斗争”。“党部负斗争责任,政府处调和地位,军队则为后盾。”二、摩擦年(5)见了彭德怀,蒋介石大谈一番他的“一个政府、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然后根据鹿钟麟、张荫梧等人告的状,责怪八路军建立冀南、冀中抗日政权是破坏行政系统。彭德怀列数鹿、张所为作答,提出请二战区派公正大员赴冀调查。对于破坏行政系统之说,彭德怀说:“在河北破坏行政系统者,乃万恶之日寇。日寇把华北拿去了,八路军以血肉从日寇手中夺回,这是恢复了*的行政系统,如果都按张荫梧等人那样去干,恐怕日寇又要来破坏行政系统了。” 会谈中,彭德怀根据前方作战需要,要求将十八集团军的3个师改为3个军6个师,按期如数发饷,补充武器弹药,蒋介石坚持不允。彭德怀站起来,列举八路军在敌后的战绩,敌后战场对牵制日寇向正面战场进攻的重要,慷慨陈词:“日寇在华39个师团,受八路军直接钳制的约15个师团,占1/3。现在八路军22万人,只领4万余人的饷,平均每人每月合2元7角,而小米已到6角1斤,天下最‘价廉物美’的军队也莫过于八路军了。”蒋介石满面愠色,无商量余地:“你们扩军没有我的同意不能承认。”彭德怀紧紧反问:“如果不扩军,八路军又怎么牵制日寇的15个师团呢?”…… 一个湖南话,一个绍兴腔,嗓大声高。宋美龄款款出来周旋,命人端上水果,最后商定,河北摩擦问题,由蒋电天水行营(辖第1、第2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派大员与彭一起赴冀解决;敌后方民众工作归驻地军队做;八路军编制由下次重庆方面的军事会议讨论。 彭德怀住重庆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早起到附近山头四处走动,纵览山城形势。他发现走到什么地方都有人盯梢,鬼头鬼脑,十分可厌,气氛和年初在武汉时也大不相同,索性在路口堵住了一个特务,笑道:“你想要认识认识八路军的副总司令么,我就是彭德怀,你仔细看看咯!”特务狼狈而去。 彭德怀取道成都、西安,于1月中旬到达洛阳,与程潜、卫立煌商谈派员问题,准备前往冀南与鹿钟麟会谈。 当彭德怀为维护国共团结而奔走之际,1月下旬,蒋介石在重庆召开了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秘密通过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成立了防共委员会。会后,又秘密下达了一系列防共*方案。其中有《沦陷区防范共产党活动办法草案》、《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之自由行动应如何处置》等。 蒋介石武功会议的精神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方案,很快传到鹿钟麟的司令部。鹿钟麟自以为到河北干对了,合了蒋的心意。蒋介石亦以鹿善体其意,一方面应允彭德怀派员调查河北问题,一方面密令鹿钟麟训令各县禁止八路军招兵买马,取消冀中、冀南两行政公署,另委专员,把事态扩大到冀中。进而又伸手冀西,从演双县长到演双专员、双专署;从在河北单干*进而与山东的沈鸿烈配合呼应,利用社会上对国民党的正统观念,从委任县长、专员到委派乡长、村长。与此同时,河北的张荫梧和山东的秦启荣等部,变本加厉地袭击八路军,到处制造流血事件。沈鸿烈公开宣扬“宁亡于日,不亡于共”。鹿则宣称:“抗战败了中国是日本的,胜利了是共产党的。”“八路军一定要交出政权才行”。河北问题发展成为国民党当局公开*的前奏。二、摩擦年(6)一波初平 1939年2月初,日军集中3万余兵力,大举扫荡冀中、冀南。彭德怀从总部冒险东行,越过平汉线敌人严密的封锁线,在靠近冀南的河南省南乐县境与刘伯承、*、徐向前等会面,准备到南宫与鹿钟麟会谈。 1939年,朱德、彭德怀在王家峪。一见面,刘伯承握着一路风霜、面色黝黑的彭德怀的手,笑道:“和鹿钟麟谈不成了。鬼子一来,鹿钟麟就顾不得冀南,又躲进太行山去了。等我们赶走了日本人,他再来‘收复失地’啰。”彭德怀大笑,说:“我和朱老总料定他要跑进山去的。但他上次胡说杨秀峰不知去向,撤杨秀峰的职。我这次迎着鬼子来,他又逃之夭夭,该轮着我们宣布他不知去向,撤他河北省主席的职了。” 时间对八路军是有利的。彭德怀建议刘、邓对鹿的问题采取“拖”的方针。在敌后的严酷环境中,谁能抗击侵略者、保护民众,谁才能建立“行政系统”。 彭德怀在部署了反扫荡作战之后,宣布鹿钟麟“不知去向”,无法谈判,径回太行去了。八路军不断取得反扫荡作战的胜利。贺龙亲自指挥120师袭击齐会县,毙敌700余名,创造了平原游击战的经验。鹿钟麟网罗的张荫梧等部,拒绝与八路军配合,在敌进攻下损失惨重。 河北战局仍不得不赖八路军来坚持。蒋介石致电彭德怀,希彭再赴河北与鹿会谈。电文曰:“彭副总司令德怀兄:电悉,艰难奋斗,至念贤劳!冀省为华北敌伪之心脏,吾人必须坚决把握,严重打击。所赖以维系人心,号召抗战者,端赖我军政长官同舟共济,密切合作,保持机动之优势。务盼兄速即前往,与瑞伯(鹿字)会谈,在精诚相助、亲爱合作、共同杀敌、保全冀省原则之下,消除隔阂,解决误会,免为敌乘为要!中正。”接着卫立煌又致电慰问。彭德怀遂与鹿再约,在辽县下庄八路军的驻地举行会谈。 鹿到河北引起抗战营垒的摩擦,举国关心。彭鹿会谈,各方注目。八路军方面做了认真的准备,经总部和北方局研究,又请示延安*中央,提出解决河北问题的八大纲领。要点为:坚持河北抗战,发动游击战争;两党互派代表,组织共同委员会;开放*,改善民生;统一行政,发展经济事业;合理统一军事指挥;承认各县抗日群众团体等。根据过去双方争论焦点在统一行政问题上,纲领提出撤销双专员、双县长;对各地*选举产生的专员、县长由省府加委。撤销破坏团结的顽固分子张荫梧等的职务。 鹿钟麟在会谈前陷于狼狈境地。他的老上司冯玉祥从重庆给他发来一封长电,责备他:“不尚容人用人,过去方法已不适宜。”嘱鹿“诚恳、合作、坦白,以坚持河北抗战”。程潜亦自天水行营给鹿长电,“河北为共产党生死问题,势在必争”,令鹿“本民族利益第一、抗战团结第一之旨,忍耐精神,无偏无党”。还说:“民军(指张荫梧等部)到处索粮索款,亦有割据嫌疑,党政人员有时偏袒,亦造成冲突主调。”“以武力限制共产党发展为不可能,亦不必要……” 另一方面鹿钟麟连接蒋介石4道密电,要鹿必须撤销冀中、冀南两公署。 鹿钟麟觉得两面为难,无心考虑如何通过会谈促进团结抗日,带了省政府、省党部许多大员,为自己壮声势,共数十骑之众,向下庄而来。二、摩擦年(7)八路军方面,彭德怀只带了四五名随从。6月7日,彭独自出席会谈。 鹿钟麟虽人多势众,并无准备,谈了几句,便不作声。这时鹿钟麟省政府的一个年轻秘书忽然站起来,把鹿身边几个顽固分子平时骂八路军的话,什么不听指挥、游而不击、保存实力、篡政夺权等,和盘端出。彭德怀不动声色,等对方讲完,徐徐立起身来,左手撑住桌沿,右手握着个卷起的笔记本,并不用准备,把上述说法,一一加以驳斥,痛快淋漓。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政策主张,河北抗战前途,作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八大纲领。共讲4个小时,给到会人上了一堂大课。鹿方众人坐立不安,无人出来答话。 散会后,彭德怀笑着问申伯纯:“在会上出来讲话那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他倒可以当共产党呢!” 鹿钟麟见八路军提出了八大纲领,令随来诸人也草就一个纲领,送到彭德怀那里。彭看后,去会见鹿钟麟,问道:鹿先生和我不惮路途辛劳,来下庄见面,原为坚持河北抗战,为何纲领中没有抗日内容?鹿无言对答。彭又问,鹿先生素称为三*义信徒,为何纲领中不提开放*?鹿嘿嘿,无言以答。 由于有蒋介石的密令,鹿钟麟坚持要撤销两主任公署,彭德怀则坚决维护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会谈无结果。彭德怀得悉了冯玉祥、程潜给鹿钟麟长电的内容,临别前,恳切劝告鹿钟麟说:“河北问题鹿先生固有失当,但朱德总司令和我素知问题不在先生,而在张荫梧和你身边那几个腐朽官僚,必须将他们撤掉,团结合作方有希望”。鹿对一直想取代他的张荫梧,早已头疼,当即同意。鹿感于彭德怀的坦诚争取,也直告彭德怀他的难处:他自己手下的人好办,可张荫梧是得经过蒋介石才能处理的。果然,以后张荫梧不但未能撤掉,反而猖狂愈甚。 下庄会谈后,鹿钟麟幕僚中比较倾向进步、坚持抗日的年轻人,对鹿失望,不断离去。鹿钟麟本人也有所收敛。 国民党当局以河北省政府的合法名义向八路军“收复失地”的计划,实际宣告破产,便依靠河北民军张荫梧、侯如庸、王子耀等部不断向八路军发动武装袭击,由政治摩擦转向军事摩擦。严重的,如彭鹿会谈甫告结束,6月21日,张荫梧便乘敌扫荡之际,率民军突然包围驻深县、束鹿之间的八路军后方机关,八路军死伤达400余人,制造了有名的深县惨案。其后,张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竟说:“日军扫荡八路,在他人以为大难,在我以为军政开展之机会。”提出要“先打八路军,然后打日本”。进一步,张竟依仗日军来打八路军。不久,八路军截获了张荫梧致国民党当局的电报,电报说:“柴恩波在久安、新镇与八路军不两立,同时又受倭寇重兵压迫,势甚孤单……现该部为保存实力及施行曲线救国计,已与日寇接洽,被委为冀中剿匪总司令,名虽投日,实际仍为本党作抗建工作,俟时机成熟,定率队反正,予日寇以重大打击,已奉电前因谨复。” 彭德怀对张荫梧的“曲线救国”论立即给予严正的揭露和批判。这一典型的汉奸理论,连同张荫梧其人,就此为国人所不齿。 8月17日,朱德、彭德怀根据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下令129师、晋察冀军区和冀南部队,对河北民军中最顽固*而又宣扬汉奸理论的张荫梧、王子耀等部实行自卫反击,并坚决歼灭之。迄8月底,张、王各部大部被歼,张荫梧落荒而逃。面对张等的罪证,在朱、彭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于9月中下令撤了张荫梧的职。二、摩擦年(8)鹿钟麟到河北*,结果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自行垮台,在日军的扫荡下跑到彭德怀原先指点给他的冀西太行山中,不敢出来。蒋介石对他也不感兴趣了,从经费供应上卡他,鹿只好向蒋介石提出辞呈。 1939年1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发布了《处理异党问题的新办法》及剿办所谓伪抗日军(国民党*分子对八路军的称呼)的命令,由政治限共为主,发展为以军事限共为主。更派朱怀冰率93军之3个师并庞炳勋军北上入冀,与鹿钟麟从山东调来的石友三部,及张荫梧残部结合,企图以*裸的武力,从八路军手中再夺冀中、冀南。河北摩擦与反摩擦的斗争,一波方平,一波又起。 阎锡山“下雨” 文化悠久的山西高原,佛寺道观、孔殿宗祠、教堂神庙,散落于群峰众谷之间,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信仰上的兼容并包。日军一来,残酷的现实使民众的信念归于一——只有武装抵抗,才能保住家国,那些筑有围墙的寺院,森严宽大的殿堂,便成了抗日军民*的极好场所。 1939年10月,彭德怀放下他正着手进行的八路军的整训和军工厂的建设,从总部西行。25日,来到沁源县吴家窑村青龙庙。 孤零零的山头,十分寂静。山门内,气氛却很热烈。殿前石板铺砌的院子里,山西省第三行政专区牺盟会和决死1纵队的几十名干部在急切地等待着他。 从7月到8月,八路军和决死1、3纵队在朱、彭的统一指挥下,经过大小70余次战斗,打退了5万日军对晋东南的第二次九路围攻。根据地民心振奋,部队士气旺盛。但抗战营垒内,却因阎锡山的*而呈黑云压顶、山雨欲来之势。 阎锡山的*是从牺盟会、决死队下手的。这使牺盟会、决死队内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既担心,又气愤。这次彭德怀来沁源,名义上是以八路军副总司令的身份路过接见,实际是代表*中央北方局,来研究如何抵制阎锡山的*逆流。因此,大家虽然刚在训练班听过他的游击课,彭德怀一进山门,大家却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分外激动。 “阎老西下雨,彭老总送雨伞来了!”有人贴着身旁同志的耳朵悄悄地说。 且说阎锡山,当太原失陷、临汾危急、晋绥军(旧军)土崩瓦解之际,曾允许决死队在八路军的帮助下,放手发动民众抗日。那时,他对八路军和决死队能在敌后打出多大局面,估计很不够;在日军进攻下,地方上的专员、县长纷纷逃亡,阎锡山遂采纳薄一波的意见,派出牺盟会员到敌后担任县长,保持政权。因为如果不这样,他会丧失得更多。在这个形势下,阎锡山又委任决死队4个纵队的政治委员,分别兼任了山西7个行政专区中4个专区的行政专员。 到1939年,决死队由建队时的1个团,发展到了40余个团;牺盟会员担任了山西109个县中的60余县的县长,一般称为抗日县长。决死队实行*提出的救国纲领,取得了这样大的成绩,使阎锡山日益不安。晋绥军将领对决死队则嫉恨万分,放出“抗战胜利了,山西也是共产党的”之说。阎锡山态度逆转,由支持新军到防备新军。 1938年12月,蒋介石在武功会议上,给阎锡山的晋绥军添薪加柴,同意把阎锡山的晋绥军2个集团军,增编为4个。有了番号,可以增饷招兵,也需要有地盘;旧军怯于打日本人,就和新军摩擦,想从新军手中“收复失地”,这与河北鹿钟麟的所为异曲同工。由此,产生了新旧军之间的矛盾。二、摩擦年(9)阎锡山还利用决死队内部新、旧派之间的矛盾,企图从内部策反,变新军为旧军。 决死队从建军开始,就按红军经验,建立了政治委员和政治工作制度。为实行革新,阎锡山同意新军以政治委员为最高首长。4个纵队的政委都是*秘密党员,政工干部大部是秘密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抗日热情高,作战勇敢,所到之处,保护民众,刷新政治;在部队内与士卒共甘苦,深受兵、民拥护,被称为新派。 决死队的军事干部,则由阎锡山委派旧军官担任。团以上的旧军官,多军阀作风,打骂士兵,被称为旧派。决死队政、军之间,就形成了新旧派的矛盾。 1939年3月至4月,阎锡山在山西省府所在地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晋绥高级军政民干部会议”。会议中,阎锡山向他的旧派心腹,提出他对国内形势的分析:“中日不战而和,国共不宣而战。”他说:“武汉失守后,二战区削弱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壮大了,”他要“自谋生存之道”。在会上,阎发动旧军攻击新军,旧派攻击新派,挑起新旧军和新军军政干部间的公开摩擦。 秋林会议是阎锡山在抗战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秋林会议以后,阎锡山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措施:宣布取消山西省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战地动员委员会;撤换牺盟会派出的抗日县长;改编新军决死队;把决死队在八路军协助下创建的抗日根据地,置于旧军的管辖之下,等等。 这些措施,遭到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坚决反对。阎锡山就向旧派放出暗语:“天要下雨了,要准备雨伞。”准备发动事变,搞垮牺盟会和新军。 彭德怀是在阎锡山进一步放出“天要下雨了,要准备雨伞”的局势下去沁源的。这时,毛泽东在对待国民党内顽固派掀起的*逆流上,已制定了明确的方针“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要八路军和进步力量加强自身工作,准备应付阎锡山发动的突然事变。 在孤踞山头的青龙庙里,彭德怀就当前形势发表了长篇讲话,然后和决死一纵队政委薄一波连夜进行仔细讨论。 薄一波告诉彭德怀,阎锡山很狡猾,他声言不*,也不反对八路军,只是要整顿决死队和牺盟会,实际是要搞垮决死队、牺盟会。彭德怀笑着说:阎锡山说不*,我们也不要说反阎嘛,可提出“拥护阎锡山,反对旧势力”。 决死队干部中的*党员,希望甩掉决死队的“山西帽子(即名义上由阎领导,属晋军系统)”。彭德怀回答薄一波说:“这顶帽子还是要戴呵。决死队、牺盟会在山西抗战中是运用抗日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很成功的形式。一定要坚持决死队,坚持牺盟会,争取中间势力,打击最顽固分子。” 彭德怀向薄一波谈到他在平江起义时的一个经验,叮嘱薄一波:对于坚持顽固立场的旧军官,为防止里应外合,要坚决撤换;情况紧急时,更要当机立断,把他们集中起来,以防不测。彭德怀说:“阎锡山说‘天要下雨了,要准备雨伞’,毛主席告诉我们:‘也要准备雨伞’。现在我们就得采取措施,一旦有事,决死队就向八路军靠拢。”彭德怀要薄一波把这个精神,赶快告诉其他3个纵队的政委。 1983年,薄一波在回忆这一次会见的情形时说:和彭老总这次谈话,对以后一纵队胜利地应付十二月事变,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两人的看法相同,觉得当时山西局势,有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前夕的味道。国民党是决心要吃掉牺盟会、决死队的。但我们也有了经验,只要掌握住武装,就不怕。二、摩擦年(10)在和薄一波一起研究局势的时候,彭德怀分析,阎锡山的*,是为对日妥协投降做准备。但阎又还没有下定决心,现在还不会放弃抗日这面旗帜。原因是他的资产都在山西。彭德怀说,阎锡山在山西办了许多工厂,有太原兵工厂、翻砂厂、纸烟厂、采煤的宝井公司等,共36家,但这些资财都被日本人没收了。阎锡山这个人在山西确实搞了一些建设,这在旧军阀中倒是唯一的。他对日本的态度,很大程度将系于日本人对他的这些资财的处置。薄一波事后一查,在阎锡山创办的西北实业公司名下,确实有36家工厂企业——如彭德怀所举,叹道:“彭老总对山西问题很有研究,有些情况比我们了解还细呢!” 青龙庙谈话后,未出一个月,日本宣布将把没收阎锡山及其高级官员的资本、土地、房屋的49%退回本人,作为“和平条件”。果然。在这一诱饵下,阎锡山派出陈长捷、赵承绶与日军谈判,同时和日军勾结,发动了十二月事变。 1939年10月,彭德怀到山西沁源县青龙沟支角村,在决死队一纵队第4次干部大会上讲话,动员部队准备打退国民党、阎锡山企图消灭决死队的武装进攻。11月2日,彭德怀从沁源南行到沁水,会见决死第3纵队和山西第五专区的党员负责干部戎子和、董天知、杨献珍等,传达中央政治局和北方局对时局的看法和应付突然事变的方针。3纵队所在的第五专区,南有孙楚军进驻阳城,虎视眈眈。孙楚军的背后太南地区,还有国民党的数军之众。一旦蒋阎联合进攻,五区便首当其冲。彭德怀详细了解了部队情况,向中央军委报告,认为:薄一波1纵队所属两个旅5个团,基本可以掌握,而3纵队现有的6个团,军事指挥权大部掌握在旧派军官手里,一旦有变,只能掌握其半数。 在会见中,彭德怀对3纵队的情况很不放心,切切嘱咐戎、董早下决心。 12月5日,彭德怀奉中央之命,到秋林和阎锡山面谈,调停新旧军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劝阎锡山坚持团结抗战,停止*。阎锡山召集他在秋林的高级军官共同会见彭德怀。彭德怀回忆这次会见的情况时说:“调停,就是给他讲讲利害问题。”“我对阎锡山说:你依靠牺盟会、决死队,你有前途;你要依靠反动势力、顽固分子,那你就要当‘空军司令’了。” 阎锡山不开口,光听着。彭德怀又说:“你要把决死队、牺盟会搞垮了,那你跟共产党也拌不成朋友了,蒋介石也不把你放在眼里了。”阎锡山仍旧默然。 沉默片刻,阎锡山忽欠起身来,把一份材料递到彭德怀面前,彭德怀一看,是自己在戎子和3纵队一次秘密谈话的记录,从一个笔记本上裁下来的。原来,一个*分子偷了这份记录向阎锡山告了密。阎锡山满脸不高兴地说,共产党答应不在友军中发展自己的组织,何以不遵守。彭德怀把材料看了一遍,慢慢地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份记录稿,也欠身递在阎锡山面前说,这是我在3纵队和五专区的讲话记录,请过目,有人妄图破坏抗日团结,请军座明察。 彭德怀在秋林住了两天。这秋林原是宜川县东距黄河20里的一个小镇。1938年阎锡山第一次渡河,曾驻宜川之桑柏村。阎锡山字百川,桑柏与“丧伯”同音,阎颇忌讳,第二次渡河后,就不愿去桑柏。可他又认为,宜川者,宜于伯川之谓也,又不愿离开宜川,就选中了从宜川到黄河壶口路旁的这个小镇,把大本营设在这里,依山沿沟,筑起许多窑洞,俨然一座窑城。二、摩擦年(11)彭德怀在秋林,按习惯一早起来就各处走走看看,把阎锡山命名的虎啸沟、龙吟沟都看了一遍。住窑洞,原是人类穴居的遗习,人民生活穷困的表现,但战争中可以防空,还兼有冬暖夏凉的优点。阎锡山给彭德怀准备了一个位置较偏僻,而内部宽敞讲究的砖窑洞,派了人到处放哨。彭德怀也不去管他,仍然到处走走看看。在彭德怀到达秋林之前,阎锡山原布置要隆重欢迎,后又改变主意,取消了欢迎场面,但阎锡山的官员们,对这个闻名已久的八路军副总司令都感好奇,彭德怀走到哪里,就聚起好多人,警卫只好听之。 彭德怀看阎锡山并无诚意,借到处串走之机,到了驻秋林的八路军办事处,告诉办事处主任王世英说,秋林以西有座大山,周围百余里都是树林,没有人烟。走出树林,就靠近延安了。彭德怀嘱咐王世英,一旦有事,就组织在秋林的党员和进步分子从这里撤走。彭德怀刚离开秋林,传来了发生晋西事变的消息,许多人就是从这里脱险,到达延安的。 12月1日,阎锡山以发动冬季攻势为名,令驻晋西的决死2纵队破击同蒲线;同时,又密令晋绥军陈长捷、王靖国与日军勾结,里外夹击,准备将2纵队消灭于同蒲线西侧。7日,2纵队政治部主任韩钧举行自卫反击,电阎锡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阎锡山接电大叫:“韩钧反了!”当即宣布2纵队为叛军,“明令剿除”。蒋介石亦速复电阎锡山,同意阎提出的“分汾东、汾西,借剿叛军名义北上,肃清*势力”的方案。这就是抗日战争中蒋、阎密契制造的十二月事变,亦即国民党*势力发动的第一次*高潮的潮头。 彭德怀“张伞” 12月8日清晨,彭德怀从秋林南下,准备取道西安、洛阳,与程潜、卫立煌会晤后,返山西前线。途中方悉阎锡山已经动手。彭德怀看到,八路军只有自卫反击,才能打退汹涌袭来的*高潮,一场尖锐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在这个关头,受卫立煌节制的中条山区20余万中央军和地方杂牌军持何态度,如何行动,举足轻重。 1939年,彭德怀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0日晨,彭德怀车过三原,受到国民党宪兵刁难。几个月来,国民党大军正对陕甘宁边区加紧军事封锁,扣车、抢劫、捉人,不止一起。彭德怀正待解决这个问题,又恐其玩弄不认账的惯伎,第一关未便发作。 第二关到泾阳,便衣警察一拥而上,扣车、检查,要钱,大叫“*还要乘车吗?”谁知这次碰上了彭德怀。只听一声令下,几个战士把为首的特务捉上了车,说:“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要带该人到西安找程潜主任付钱。”众特务目瞪口呆。 到西安后,彭德怀将特务带到程潜处,同时,发电给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就扣车事件要求查处。此后,三原等地对八路军过往车辆人员,方不敢肆意胡为。 到了西安,彭德怀在程潜处,遇到陕北国民党绥德专员何绍南。程潜介绍完毕,彭问何:“你在陕北破坏团结、犯法贪污,人证物证,俱被八路军抓获。绥德人民控告你的文件,堆积盈尺,你还在这里逍遥法外么?”越说越气,给了何绍南两个耳光,何绍南围着桌子跑,程潜忙上前拦住彭德怀。 在返总部途中彭德怀报告朱德、*、毛泽东说:“在西安采取孙行者闹天宫的办法,影响很大,已传到洛阳、垣曲及铁道沿线,蒋亦有电致卫,探听究竟。”二、摩擦年(12)1982年出版的《彭德怀自述》中,回忆了这一场面:“在程潜处,我指着何绍南的鼻子说:‘你是暗藏的汪精卫,在陕北做尽了坏事,破坏八路军的抗日后方。’当着程潜的面,我说,今天谁要*,他先放第一枪,我们立即放第二枪,这就叫做礼尚往来。还要放第三枪。程潜说,放第三枪就不对了。我说,干净消灭他,他就不来摩擦了。” 这次陪彭德怀去见程潜的,是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回到办事处,林伯渠问彭德怀:今天为什么发这样大的火?彭德怀说,这火是要烧的,不烧打不退*高潮,也阻拦不了何绍南再去绥德。这是一次政治侦察,究竟蒋介石敢不敢打内战。如果他要打内战,他就要踢开英美,投降日本,他这步棋是不好下的。这次侦察是有价值的。程潜是国民党*派,典型的中间派。他说,放第三枪就不对了,这就等于中间派批准了反摩擦斗争,而且是武装斗争,但是不要过分。 12日,彭德怀在西安对《新华日报》记者就时局问题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制造摩擦,杀害八路军人员的种种事实,斥责国民党当局颁发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和《处理*实施方案》的反动性,揭露派兵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行为,并严正声明:八路军“准备于必要时抽足力量保卫边区,应付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 到洛阳,彭德怀立即去会见卫立煌。 卫立煌在内战时期是坚决*分子。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他任中路军司令,后又率军进攻鄂豫皖苏区。蒋介石为表彰他的*功绩,把安徽省金家寨改名为立煌县,可谓“殊荣”。抗战中,卫立煌在山西与八路军共同作战,与朱德多次恳谈,对共产党的态度转变很大。这次彭德怀到洛阳,他几次相邀会谈,热情留饭。但当彭德怀向他历数国民党挑起摩擦的许多事实时,他不置可否,只是叹气,劝*方面相忍为国。其实,他的案头天天都在增加国民党方面告八路军状的电报,他不一一去看,也不向上转报。他心里明白蒋介石的意图。此时,蒋介石正在给他施加压力,要他*,并对他和共产党的关系投去怀疑的眼光。这些,他也不便和彭德怀明说。彭德怀偏偏直率地问他:“你看有打内战的危险吗?”卫立煌叹道:“内战是打不成的呵!再打内战就完了。”“再打内战就完了”这是当时国民党中抗战派的心情。 从洛阳返山西,卫立煌嘱彭德怀从垣曲渡河,到卫立煌所属的陈铁第十军处吃饭。上车时,一个年轻人赶来告诉彭德怀:“有人准备分三路进攻八路军总部,副总司令多多提防。”到陈铁军部吃饭时,陈妻又告诉彭德怀:“现在空气不好,彭先生一个人走路要小心些。”彭德怀探问,知道陈铁是湖南醴陵人,其妻做过教员,湘潭人,是彭德怀的同乡。 事过40年之后,陈铁(1949年在贵州省参加起义,曾任新中国贵州省副省长,1984年去世)看到《彭德怀自述》中记述的这一段情景,不胜感慨地说,他的妻子在学生时代曾参加过共青团,后来虽脱离了组织,但是思想比较进步,没想到她为八路军做了一件好事,更没想到彭老总在许多年后,还清楚地记得这一段经历。 彭德怀在其自述中几次回忆曾帮助他脱险或因此也帮助了革命的普通人:1921年在长沙道上为他偷偷松绑的沅江口音的湘军士兵;在易家湾撑船渡他过湘江的渔翁罗六十老倌;1928年在平江向他通报南华安特委被破获、黄公略身份暴露的紧急消息的湘军马弁陈玉成;和这次嘱咐他行路要提防的国民党军年轻人与陈铁之妻,他们甚至没有为历史留下自己的名字,却通过彭大将军深情的笔留下了善良的身影和热诚的声音。二、摩擦年(13)打第二枪 从陈铁处辞别出来,彭德怀决定在返总部前去决死3纵队一趟。 他一直对戎子和领导的决死3纵队和第五专区不放心。他觉察到戎子和思想有些右,警惕性不高。3纵队的旧军官很多,但戎子和不肯撤换这些人,认为这些人大多是他一手提拔任用的,不会反对他。 从垣曲到五专区的阳城,中间有一段隘路,悬岩绝壁30里,却是行人往来必经之路。由于卫立煌处年轻人的嘱咐和陈铁妻子的提醒,彭德怀决定带小电台、译电人员和警卫班共10余人,避开这条路,另寻小道去阳城。 正在这时,爆发了晋东南事变。孙楚军包围袭击阳城、晋城、沁水、浮山等县的抗日政府。牺盟会干部和抗日群众遭残杀者100余人,被捕者300余人。散兵四出抢劫,城里城外,山上山下,一片恐怖。 月黑山高,彭德怀由于另择小路,得以安全越过孙楚军控制区,在阳城东露宿了一夜。 明知山有虎,彭德怀仍旧向事变的中心地进发,他必须找到戎子和,弄清情况,稳住局势。 12月25日,彭德怀在沁水东柿庄的沙门口见到从沁源开会返防的戎子和。3纵队的游击8团已在旧派军官的把持下叛变,彭德怀命令戎子和:马上返防,把各团不可靠的旧派军官全部控制起来,带部队迅速向高平黄克诚旅(344旅)靠拢! 身临事变,彭德怀看到,和阎锡山的一场较量已不可避免。稍后,蒋介石必乘隙进攻,更将进而危及太行根据地。 把戎子和催走之后,警卫班报告,孙楚军独8旅和国民党27军,已进入沁水县境抓人、杀人,形势一发千钧。彭德怀令电台立即与总部通报,向总部和中央提出以陈赓为司令、黄克诚为政委,组织晋豫边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部,将现在太(行)南的八路军各部和决死第3纵队统一指挥起来;令贺龙、关向应立即由冀中返晋西北,统一指挥同蒲线以西的八路军和决死队,对付晋西事变;令决死1纵队进入安泽以南,以抗击*派的军队对晋东南的进攻。 阎锡山的雨倾盆而下,彭德怀也张开了雨伞。 部署毕,彭德怀连夜向高平黄克诚部进发。 黄克诚时驻高平县之陈,听说彭老总在沁水,情况不明,十分着急,立即派部前来接应,正好在半路接住。当日午夜,到达344旅部。 27日,彭德怀在陈报告总部、北方局和延安*中央:“决死三纵队八团、九团、十一团已叛变,我董(天知)刘(锡五)等部在高平西四十里之杜寨,被独八旅(孙楚)包围,已突围来此。”彭德怀的报告说:“此次晋东南之严重事变,反动派未受任何打击。已得阵地全失,党政军组织已溃散,到处被暗杀,这是我们紧急关头没有及时处理,这是严重教训。”并告:“薄一波处由一二九师派去的白团长,已被阎锡山收买,要薄及时处理,彻底洗刷各团坏分子。” 彭德怀的深入虎穴,使*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及时掌握了事变的情况,并使薄一波的1纵队有了充分准备。彭德怀又请中央和总部令当时在屯留附近的决死2纵队第10团迅速靠拢八路军,“万勿迟延”。2纵队10团因此得以保全。 28日,决死3纵队200余人突围到达陈。彭德怀命344旅部大张标语,热烈欢迎慰问,做好饭菜等候。戎子和本自惭为“败军之将”,又听说彭老总对干部如何严厉,准备见了彭德怀,领受一顿训斥,不料见到这个场面,使突围官兵又悲又喜。彭德怀的讲话很简短:世界上没有不打败仗的军队。重要的是,要“败不馁”。在苏区,他率领的红五军,就曾只剩了280余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二、摩擦年(14)天气很冷,人多屋少。彭德怀把3纵队的干部叫来,和他住在一个炕上。仔细询问情况,特别注意中央军在这次事变中的举动。决死3纵队的沉痛教训,成为彭德怀决心发动一场反摩擦战役的起点。像每一次采取重大行动前一样,在身旁人的鼾声中,彭德怀在炕头盘腿坐到天明。他双目微闭,似睡非睡,实则精神高度集中,心血疾涌,正慎重地筹划着怎样胜利地打出他说的“第二枪”。 毛泽东指示了反摩擦斗争的高明策略“有理、有利、有节”,他十分佩服、赞同。他反复琢磨这6个凝聚着毛泽东多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字,对如何迎击袭来的一阵阵*浪潮,思想豁然开朗。八路军自卫反击充分有理,这一点中间派也不能不承认。现在需要的是造成有利的反击条件。八路军在敌后,随时遭日军扫荡,自卫反击必须选中要害,一举成功,速战速决。但是,太行、太岳的兵力,不足以造成优势。他需要解决这个矛盾。 第二天下午,彭德怀告诉老战友黄克诚,他决心要聂荣臻密秘率领晋察冀主力南过正太路,和129师会合,以优势兵力迎击必将扩大的*狂潮。 “这样一件大事,不要请示一下毛主席吗?”黄克诚在听了彭德怀这个决心后问道。“不用!”彭德怀答复老战友:“此事需要前方临机决断,中央在后方是难于下这样决心的。形势紧迫,事不宜迟,就这么干!” 艰难战斗于敌后的八路军,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高潮中迎来了1940年。 从鹿钟麟主冀以来,为消弭摩擦,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出面与蒋介石、阎锡山、程潜、卫立煌、鹿钟麟分别进行过多次电商、面谈,提出过多次解决方案,*方面做过多次让步,终于无效。十二月事变后,八路军的处境空前险恶。除日寇的封锁、扫荡外,从晋西北到晋东南,从中条山绵延到晋冀豫边和山东半岛,蒋、阎对八路军和决死队形成了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1月4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说:“这里已无电台,消息不通,沿河被封锁,交通亦断,我们也无法指挥……” 退无可退,忍无可忍,1940年八路军也对蒋阎军实行反击。 在晋西北,自晋西事变后,决死第2纵队和八路军吕梁支队突破阎军包围,在八路军罗贵波、彭绍辉部接应下,到达晋西北,与决死第4纵队汇合。2月初,贺龙率120师主力从冀中返回,2月底,全部肃清了晋西北地区*的旧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建立,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可靠屏障。在国民党卡断八路军经晋西和中条山与后方的交通后,晋西北还成了延安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往来的通道。 在晋东南,决死1纵队按照彭德怀的办法,在事变高潮中将全部旧军官集中控制起来,未遭受任何损失。1月中旬,蒋介石下令要八路军撤至邯(郸)长(治)路以北,白晋路以东,同时以5个军进犯太南太岳。19日,朱、彭令陈赓率386旅主力移驻太岳,统一指挥太岳之八路军及决死队,太岳阵地得到巩固。朱、彭又令黄克诚统一指挥太南八路军及决死3纵队,恢复了太南的部分阵地。 阎锡山苦心导演的以旧军吞并新军、以旧派搞垮新派的*戏,至此进入尾声。阎锡山通过事变完全控制了晋西南,占领了晋东南的部分地区,但退出了晋西北;阎锡山拉走了决死纵队的3个团,却逼使山西新军的40个团完全过渡到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之下。二、摩擦年(15)在对阎锡山的这场严重冲突中,毛泽东十分巧妙地掌握着斗争的策略和分寸:不打第三枪。事变高潮之际,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一封长电中,估计时局将有大逆转,提出一切工作必须放在蒋、阎“投降妥协成为事实”上。毛泽东答复彭德怀说:“德怀同志:……目前还不是全国下雨之时。”“日本在华军人的政策还是硬的,此事不能不影响国民党的态度,故好转的可能还未断绝”。 在对阎锡山的*气焰给予有力的打击之后,*中央电阎锡山愿调解新旧军之间的纠纷,蒋介石则以斡旋为名,向新军提出调离山西,不归八路军领导,由中央(蒋)给经费的办法。阎锡山得知蒋在打新军的主意,忙接受*的意见,表示他的存在对国共两党团结抗日有利,以后新军继续拥阎抗日,山西方面和阎锡山的摩擦趋于缓和。 2月7日,彭德怀在晋东南纪念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17周年*上发表演说,谈到经过17年革命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有了富于政治远见,预见事变,并且善于处理事变的中央,有了英明的领袖”,领袖指的就是毛泽东。这一由衷之言,概括了抗战以来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中他的切身体会。他自己也在这场尖锐、复杂又时而微妙的斗争中,在政治上日臻成熟。 阎锡山的“骤雨”方过,八路军总部又不得不掉过头来,对付国民党中央军在太北和冀南的进攻。 在冀南,虽然鹿钟麟提出了辞呈,但蒋介石对河北是志在必得。国民党《异党政治设施概况》中称:“河北土肥人众,非陕北地广人稀。冀中、冀南实为*有利发展之机会……中央对共应采取之政策,令无条件交出政权,应采取过去在江西之安内办法……不难达收复政权之目的。” 1940年1月,蒋介石另委40军军长庞炳勋为河北省主席。接着,庞炳勋、朱怀冰、石友三等军自南而北,向太行、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与日军自北而南的扫荡相配合,太行根据地处于虎狼夹击的危急局面。 这时,聂荣臻亲率两个旅跨正太路日军封锁线南下,也到达太行。一起来到的,还有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 在武乡县王家峪村的八路军总部,战友重逢,分外高兴。聂荣臻将军英姿飒爽,胯下一匹大白马,左权戏呼之为白马将军。 军情紧急,朱、彭、左、聂、吕、刘、邓立即研究这场反摩擦战役如何打法。一致的看法是,应当集中力量,打击进攻抗日根据地的急先锋朱怀冰。 朱怀冰军在装备供应较为充足的中央军中,也称得上武器精良。但朱并不积极抗日,凭其武器优势搞*摩擦,故号称“摩擦专家”。1938年3月的小东岭会议上,彭德怀在报告中提出要改造旧政权,洗刷贪官污吏,实行合理负担,发动民众。朱怀冰说:“这样做,我们不都赤化了吗!”不同意改造旧政权。彭德怀说:“你不改造,八路军来改造嘛!”但朱怀冰在会上提出将“坚壁清野”的口号改为“空舍清野”,彭德怀认为很合理,欣然接受,朱怀冰甚为自得。以后,随着八路军在敌后开展*建政,抑制地方封建势力,朱怀冰*也愈益猖狂。总部朱、彭、左,129师刘、邓,曾经多次同朱怀冰会谈争取无效。但其下层官兵在和八路军的接触中受到教育,反投降、反内战的情绪日益增长;加以朱怀冰的军阀作风、腐化生活,官兵关系、军民关系都十分恶劣。打朱怀冰,具有十分有利的政治条件。二、摩擦年(16)朱怀冰是中央军。从反摩擦斗争开始,直接和中央军打,这还是第一次,需要慎重考虑。 刘伯承的态度十分坚决,说:“他们从太南把我们挤到太中,又要把我们挤到太北。再挤,我们在地球上就没有地方立脚了,成了‘空军’,只有到空中去。空军还得在地上有个机场哩!” 彭德怀一只大手重重按在桌子上:“好!就收拾这个‘摩擦专家’。叫黄克诚他们在西边打,你们在东路打!”彭德怀转脸看着刘伯承和聂荣臻。 “这回嘛,我和老彭、伯承都不出面,由小平同志来干,到时候好说话。”朱德说。 “要得!”在座的有4个四川人,2个湖南人,对朱老总的四川方言答应得十分合调。 3月5日,129师和晋察冀军区共13个团的兵力,在晋冀豫边的磁县、林县、武安、涉县地区,向朱怀冰部发起攻击。仅4天,歼灭朱怀冰两个师及其他地方*军队万余人。朱怀冰丢下家眷率残部逃脱。总部派人将其家眷送回。 打朱怀冰的同时,八路军在平汉铁路东,击溃了勾结日寇的石友三部。以后,八路军截获了石友三与其弟秘密降日的罪证,又连续给石以打击,并将证据送蒋介石和卫立煌。卫立煌令高树勋将石友三密捕处决。 打朱战役前,鹿钟麟因在河北已难立足,率残部千余人南撤,到磁县正遇上朱部被歼。鹿一行携巨款慌忙逃到陵川险道,被八路军发现,报告彭德怀。彭德怀一摆手,说:“让他去吧!国共还要合作,以后好见面。”鹿连冀察战区司令长官的大印也不要了,跑回重庆。冯玉祥责问鹿:“去年彭德怀来看我,介绍八路军在敌后的政策,我还要向八路军学习哩!你怎么不好好和八路军合作?”鹿以遵照蒋介石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来解释。冯骂道:“我叫你深入敌后,是为和八路军密切合作,发展一些部队,抗战对敌,谁要你管他那些混账办法!” 彭德怀、朱德、*和彭雪枫、萧克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打朱战役后,八路军以自卫为度,未打第三枪。*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指示朱、彭:“反摩擦斗争必须注意自卫原则,不应超出自卫范围……尤其对中央军应注意此点。因国共合作就是同中央军合作。”朱、彭即停止追歼朱怀冰残部,派代表与卫立煌谈判,达成协议:以临屯公路和长治、平顺、磁县之线为界,以南为中央军驻区,以北为八路军驻区。 打朱一役“巩固了太行山根据地,保证了太行山根据地和山东、苏北、皖北、河北平原的联系,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从此太行山结束了武装摩擦,打退了第一次*高潮”。 三、百团大战 九死不悔 在抗日战争历史上,1940年最振奋人心的是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的百团大战。这是在抗日战争中,敌后军民向日军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向日军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主动进攻。当时,在华北战场上,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健儿在敌人毫不知觉的情况下,从高低纵横的沟壑中,从漫山遍野的青纱帐里,万箭齐发,以正太路为主要目标,扑向敌人控制的数百里铁路线和千里公路线。一夜之间,把敌人在华北苦心构筑的“囚笼”砸得支离破碎。 百团大战中,彭德怀在关家垴前线的炮团哨所观察敌情,指挥战斗。这里距离敌人只有500米。这次战役的胜利曾震动全国。在*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在敌人铁蹄下的沦陷区,都引发了很大的兴奋。二、摩擦年(17)百团大战距今已有近半个世纪。40多年来,人们对这个战役的看法,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至今仍是抗战史上引人探讨的一个问题。 对百团大战认识上的反复,开始主要是由百团大战后,抗日战局和中国政局的变化引起的;对于这场战役该不该打,影响如何,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更和这次战役的指挥者彭德怀的政治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以上的历史情况,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以后30多年的岁月里,曾多次谈到和写到百团大战。无论在逆境中,还是在生死关头,他都对这次战役发动的必要性和其历史作用,始终抱着一种坚定的看法,即使因此遭受摧残——严讯、毒打,仍然“九死其犹未悔”。这使彭德怀这个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人物,其生命历程于伟壮中染上更浓重的悲凉色调。 准确地说,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在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而非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根据战役发展的规模而后定名的。 八路军总部为什么决心发动这一次大破袭战役?这是彭德怀在以后数十年中,每被提问到这次战役都要谈到的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彭德怀背着毛泽东,背着党中央发动了这次大战;百团大战的发动,是根据错误的判断做出的错误决定,百团大战违背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等。彭德怀的回答:一言以蔽之,是“打了反摩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 1939年秋到1940年春,八路军不得不用很大的力量来对付来自抗战营垒内部“友军”的进攻,这是民族的不幸。乘国共摩擦之机,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除对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又在华北各地大力修建公路铁路,挖壕筑堡,由点联线,由线成面,扩大其占领区。抗日根据地日益被封锁、切割。1939年秋,抗日根据地有近百个县城,至1940年夏,只保有几个山区偏僻小城。八路军活动困难,物资供应尤为紧张。 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在山西武乡县绘制的“百团大战”战役部署略图。1939年12月,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政治部主任孙志远给总部的一份密电,引起朱德、彭德怀的特别重视。 程、孙报告中央和总部说:“敌最近修路目的同过去不同。”其修法:一种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间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5尺,两旁沟深8尺到1丈,沟底宽6尺,沟面1.6丈,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援的孤立的小块,部队也不能转移,便于敌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从围绕根据地的汽车路的联线向外连筑,安国县已完成三层,敌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 程、孙十分紧迫地说:“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 敌人这一套不仅在冀中,而且在全华北实行。深谙兵法、一语中的的129师师长刘伯承曾形象地比喻说:这是敌人企图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网,据点为锁”,对华北敌后军民实行的“囚笼”政策。 敌人近乎疯狂的筑路挖沟行动使朱德、彭德怀、左权十分焦虑,三人经常在作战室看情报,研究到深夜。整整占满一墙壁的华北地形图上,新旧铁路线、公路线交织连贯,像一张巨网正向各抗日根据地合拢。一天夜里,朱德站在地图前转过头来,对正在翻阅情报的彭德怀和左权说:“敌人的筑路行动有战略上和战术上的重大含义,丝毫也不能忽视,要提醒大家从总体上来认识和对付敌人的阴谋。”二、摩擦年(18)彭德怀狠狠捶了一下桌子:“现在需要各区协同起来搞破袭,才能扭转局面,稳定人心。但是,前门打虎,后门进狼。干不成!”他是指朱怀冰等数万之众正在由南向北紧逼太行、冀南。这时,抗日根据地在日军、伪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夹击下,县城大部丧失,地域缩小,十分窘迫,总部这一意图不能不暂时被搁置。 彭德怀在指挥百团大战中使用的望远镜1940年2月,在部署反摩擦战役的同时,朱德、彭德怀下令八路军各部对敌人筑路的起止地点、修筑方法、沿路设施、守备兵力、组织情况等进行详细侦察,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门前简陋的篮球场上,很久不见朱德的身影了。3月,打“朱”(朱怀冰)战役大获全胜,朱老总又上了场。这天晚饭后,彭德怀也来助兴,和大家一起站在边上拍手,大声喊着:“加油!”“总司令加油!” 一场球下来,朱德站到彭德怀身旁,略略喘气,一面擦汗。彭德怀的心神忽然离开了球场,转头问朱德:“国民党折了朱怀冰,怎么没有作声?”朱德笑道:“他输了理,又折了兵,不好说啰!他不做声,我们也不做声嘛!” “他不说自己输理折兵,却造我们的谣很凶,对中间派影响很大咯。” “他不是说‘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本人’吗?大家看嘛!” 4月1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命令,对敌人的交通线发动一次总破袭,令聂荣臻负责破袭沧石路以北的津浦、平汉及正太路,刘伯承、*负责平汉路之石(家庄)磁(县)段和白晋路北段;贺龙、关向应负责同蒲北段;徐向前、朱瑞负责胶济路及津浦路南段,要求从4月10日开始动作。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期间,在野外使用的盛饭菜的饭盒。命令下达的第二天,总部收到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一封急电:“目前局势相当严重,蒋介石似已下了决心,即是挂抗日的招牌,行剿共的实际。目前对我最威胁的是绥德、皖东两点。”毛泽东告诉彭德怀和晋西北的贺龙、关向应,需以主力对付威胁延安之国民党第九十军,同时要彭德怀除三四四旅外,再抽调三四万人南下华中,打通与新四军陈毅部的联系。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再次转过头来对付国民党的*摩擦。朱、彭4月1日的计划暂时搁置,各部分散出击,未形成统一战役。 在4月2日的电报中,毛泽东希望朱德早日动身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摩擦问题,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参加*第七次代表大会。 为了参加“七大”,周恩来已于3月底返延安,不幸因坐骑受惊摔伤右臂,朱、彭及前方将领十分关心周的伤势。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这封电报中特告:“恩来伤已半愈,未全好,能写字吃饭。” 4月中旬,朱德从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启程,越白晋铁路敌人的封锁线,经中条山国民党防区赴洛阳。4个月前,彭德怀从这条路回总部,国民党和阎锡山的部队四处打枪抓人,现在局势虽趋好转,尚未稳定。彭德怀十分不放心,亲自安排了朱德从总部到洛阳的路线和沿途的警卫工作。 朱德启程前,彭德怀把随从朱德的周桓找到自己屋里,亲自交代一番,从行路安全到起居饮食,怎样照顾好总司令。谈完又特意叮嘱周桓:“总司令年纪大了,一路上要多加小心。有紧急情况,要先轻轻叫醒,等总司令坐起来,再报告。如有急电,先把蜡烛点好,再请总司令起来看;等总司令处理完毕再离开……”二、摩擦年(19)叱咤风云、雄才大略的彭老总,对总司令是这般的细致入微,对战友是这般的一片深情!自己跟随总司令,还没有副总司令考虑得周到呢……周桓站在那里,望着彭德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彭德怀又拿出一封信来交给作战科参谋潘开文,要他在护送总司令过白晋路时,将它丢弃在敌人的封锁线内。这是一封给国民党军庞炳勋的信。“透露”八路军和国民党军在这一地区还将发生严重摩擦。 这是一封假情报,八路军预定的出击矛头是在另一个方向上,对准的是真正的敌人日军。 “可以这么干!” 4月末的一天,左权受彭德怀之托,来到129师师部。 师部设在太行山深处黎城县谭村的一家院落内。山高春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在这里,院里院外,桃花盛开。晚饭过后,刘伯承、*、聂荣臻、吕正操、陈锡联、陈赓等人坐在充满春意的院子里,谈论形势。 打垮了装备优良的朱怀冰部,129师换了新枪,士气高昂,但前门打虎,后门进狼,形势仍然严峻。4月25日,彭德怀签发了朱、彭致各兵团首长的指示:“日寇现正在拼命修筑道路(据各地报告统计之多殊为惊人)。”“此种阴谋若不积极求得阻止与粉碎,待其完成,将会予我坚持敌后之抗战以极大困难和不利”。指示要求“各兵团首长应就当前实际情况,确谋有效之对策,予以破坏”。 总部提出要各兵团谋取对策,在聂、吕返部之前,大家的议论自然集中到这个问题上。 活跃好动的386旅旅长陈赓在院子里来回走着,忽然站定,说:“正太铁路我们搞了它好多次了,这次大家集中力量先把它给搞掉,如何?” 聂荣臻想了想说:“要彻底打掉嘛,目前还不可能,打掉了它还会修起来的。不过,打断它一个时期也是有利的。” 左权站在树下,双臂交胸,细听大家的议论,笑道:“彭老总要我到这里来,正是为和大家商量这件事。他有个想法,由荣臻和伯承同志再度协力,从南北两面对正太路来个大破袭,打通晋察冀和太行山区的联系。” 左权的话使谈论热烈起来。有人提出,南北各打一面,不如各打一段,聂和刘、邓可以一个负责破袭东段,一个破袭西段。大家认为这个想法甚好,要左权把这个设想带回,供彭老总考虑。 4月份以后,八路军总部挂着白布门帘的作战室内,增添了一幅正太铁路的地形图。这是按彭、左的指示准备的。那段日子里,彭德怀常常一个人在这间挂满地图的屋子里聚精会神地翻阅敌情资料,在一幅幅地形图前凝视、沉思。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平绥、北宁、胶济七条铁路干线,是敌人对根据地构筑交通网——企图困死八路军的“囚笼”的纵横支架,正太路正处于中心位置。左权带回的建议,说明总部和刘、邓、聂众将领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射在这条铁路上。 正太铁路从平汉路上的正定(河北)开始,通过井陉,爬上巍巍太行,经娘子关天险进入山西,在崇山巨壑中向西穿行,至榆次与同蒲铁路接轨,上抵太原,全长240余公里。正太路横贯太行,沟通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联结平汉、同蒲二线。同蒲路从大同到潼关,把山西切为东西两半;正太路把山西省东半部又切为南北两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八路军的不断破袭下,敌人以三个混成旅团担任正太全线的守备,在沿线筑了数十个据点,在铁路南北还筑了一层外围据点。铁路上以装甲车往来运行巡逻,铁路两侧不许农民种植高秆作物(如高粱、玉米),以防八路军的袭击。二、摩擦年(20)八路军在敌后的两个大战略区——晋察冀和太行隔正太路相望,搞掉它,是两大区军民的共同愿望。 两年多的交通战——敌人修路,八路军破路。八路军破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敌人防备的手段也越来越严密。对敌人重兵守护的正太路怎样一举搞掉它,打击敌人的整个“囚笼”政策,这是彭德怀考虑的中心问题。 现在,已无从知道是哪一天,哪一个时候,这条被日军号称为“钢铁动脉”的正太路,在彭德怀的眼里,化成了一条熊熊燃烧的火龙;而敌人苦心经营的“囚笼”,在他的心中也变得千疮百孔。这不是幻景,一个大破袭的战役方案,在他面对的地形图上,已渐渐显现出宏伟的清晰的轮廓。 这个方案要求:聂荣臻和129师以约20个团的兵力,对正太路从榆次到井陉的200余里铁路沿线上的车站、桥梁、涵洞、水塔、据点同时发动袭击,一举而破坏之。八路军的其他各部,则向同蒲、平汉、津浦、白晋等各线和各公路干线发起全面破袭,以迟滞敌人的增援,乘机扫清深入根据地的敌军据点,给敌人的“囚笼”政策以突然的、致命的一击。 这个方案巧妙地抓住了敌人的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敌伪深入我根据地后,普遍筑碉堡,兵力分散,反而形成敌后的敌后,主要交通线守备薄弱,这对我是一个有利的战机。” 转眼到了7月中旬,一天,彭德怀和左权在砖壁村后崖眺望远近山壑,纵论时局。这一年的夏季,世界形势风云险恶。在欧洲,意大利对英、法开战,法国政府向德国法西斯投降,英国军队退出欧洲大陆。希特勒军队在席卷半个欧洲之后,向英伦海峡进军。在亚洲,英、法屈服于日本的压力,相继关闭了中国的西南国际交通线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日本为乘机攫取南洋,急于结束对华战争,在攻占扼长江入川的门户宜昌(湖北)重镇之后,又扬言要进攻西安,切断我西北国际交通线。据重庆国民政府和八路军各部情报,关外日军大批入关,津浦沿线日军向陇海线集中,太原敌亦沿同蒲南下,有进窥潼(关)洛(阳)之意。与此同时,日机狂炸重庆。一时大后方震动,投降派活跃,中间派对时局悲观。*中央在纪念七?七事变三周年时,号召全党全军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争取200万友军继续抗战。*中央重庆办事处建议八路军在敌后打胜仗,以鼓舞人心。 从上次左权去129师师部回来,4月的烂漫山花已换成眼前冉冉升起的青纱帐,正是游击健儿显身手的黄金季节。彭德怀凝聚的眉头一展,对左权会心一笑:“大家老盼着打,我看可以开始行动了。” 不几日,左权受彭德怀之托,再次来到129师师部。刘伯承、*仔细倾听了彭德怀和左权的战役设想,欣表赞同。处事一贯明确果断的*说:“这个设想我看行,可以这么干!”左权尚未返总部,刘伯承就指示师参谋长李达着手战役的准备工作。 接着总部召开军事会议,北方局书记*参加了会议。从初议到酝酿、决策,一次不寻常的军事行动即将掀动华北,激励全中国不愿做奴隶的人。 1940年7月22日清晨,从山西武乡太行山麓的小小山村砖壁发出一束束无线电波,这电波透过日本特务机关的严密监视和捕捉,把八路军总部一项极其重大、秘密的作战命令,传达到分处敌后的各师、军区领导人聂、贺、关、刘、邓,同时上报*中央军委。这便是有名的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署发布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二、摩擦年(21)命令提出:“为打击敌之‘囚笼’政策,打破敌进犯西安之企图,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创立显著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全国军民,争取时局的好转……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其他各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应同时组织有计划的总破袭,以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战役定于8月13日以前(约8月10日左右)为开始战斗日期”。 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不少于22个团(聂区10个团、一二九师8个团、一二○师4至6个团、总部炮团大部及工兵一部)”,“定于8月10日前完成侦察、器材准备、部队调动等准备工作”,“准备未完毕以前,战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 这一注明“十万火急”的绝密电报发到延安,立即被抄送毛泽东、王稼祥、朱德、洛甫、王明、康生、陈云、邓子恢、任弼时、谭启龙和作战局。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彭德怀被指责为背着毛泽东发动百团大战,由于7月22日延安收到预备命令原件赫然在案,“*”以后得以澄清真相。 8月8日,朱、彭、左向聂、贺、关、刘、邓发出战役行动命令。规定:聂集团主力约10个团破坏平定东至石家庄之正太线,同时分派部队对津浦、平汉、德石、沧石路的指定地段进行正面破袭,阻止可能向正太路增援之敌,相机收复某些据点。 刘、邓集团以主力8个团附总部炮团一个营,破击平定至榆次段之正太路,同时分派部队对平汉、德石、邯大、同蒲、白晋、临屯路之指定地段进行正面的破袭,阻止敌人向正太路增援,相机收复某些据点。 贺、关集团破袭同蒲北段及汾离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阻敌向正太线增援,同时派部破袭晋西北交通,相机收复若干据点。 命令规定:“上列各集团及总部特务团统由总部直接指挥之……限8月20日开始战斗”。 正如彭德怀在其自述中回忆的:“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7月22日和8月8日,总部相继下达了关于侦察工作和破坏战术的详细指示,要求对每一个攻击目标都经过侦察,做出计划。对需要特殊破坏技术的水塔、隧道、桥梁,还要求派出便衣组,配以技术人员出动,以计算用药量和作业。指示说:“战役成果之大小,主要是看破坏正太路之成果而定。” 总部的战役行动命令下达后,各根据地军民情绪热烈,出击兵团迅即掀起练兵爆破热潮,从总部到各师旅团,参谋人员都出动侦察。129师385旅旅长陈锡联回忆说:“我们这些旅的干部,当时都化了装去铁路沿线侦察地形。”侦察人员还深入虎穴,在群众的掩护下,在敌人的交通线两侧村庄、大小据点实地侦察。有的还乘上正太路的列车,把沿线情况一览无遗。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在战役发动后的10月23日向日本陆军次长所作的报告中,关于《袭击前的一般征兆》一段内加注说:“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司令部所在地的阳泉,在盂兰盆会期间发现很多平日未曾见过的健壮男子前来游逛,市场上卖东西的人,有半数改换了新人。事后查明,从8月前后经常出入阳泉车站的一个男子,据说是*某部的参谋长。”二、摩擦年(22)战役其他准备工作,如粮食和破路器材的筹集、兵站的建设、伤员的转运、向敌占区的宣传等,都按总部要求迅速完成。 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把师前线指挥部设在抵近正太路的和顺县石拐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把前线指挥部设在有名的井陉煤矿附近的小山村洪河槽。 在距正太路和同蒲线接头处不远的徐沟县,民兵很快动员起来,扛起了破路工具,精神百倍。大家兴奋地传言,“这好像是八月十五杀挞子哩!” 一切就绪,只待时辰一到,给万恶的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日本觉察到八路军在集结兵力,但它收集到的情报欺骗了它,它上了彭德怀的当。事后,它的参谋部懊丧地总结:“*移动和集结兵力,扬言是要与中央军一战,这就巧妙地转移、引诱、欺骗了日军的注意力,从而大规模地集结其兵力。” “定名为百团大战” 8月20日,总部所在地上空浓云密布,气压很低,闷热异常,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过午下起了小雨。总部作战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作战科专门为这次战役准备的“战斗日记”本打开了,所有的无线电台译电和有线电话,都编好轮流值班的顺序,以保障战斗指挥和联络的畅通。 彭德怀镇定自若,不时和左权交谈,或听参谋人员汇报情况,或对着地图沉思。晚上8时整,各兵团按预定时间发起攻击。各路指战员如猛虎下山,迅速扑向敌人控制的据点、车站、桥梁、碉堡。枪炮声、爆炸声、喊杀声,响彻了正太路和同蒲路、平汉路等交通线的指定地段。正太路像一条火龙熊熊燃烧,华北大地在怒吼、在震荡。 王家峪四野寂静,一片漆黑。夜深了,只有总部作战室气氛炽热,烛火通明。电台、电话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彭德怀、左权和工作人员整整一夜没合眼,等待着前线的消息。 21日天明时分,消息陆续传来。首先收到刘伯承师长发来的电报,报告129师左翼出击情况:陈赓旅连克碉堡4座,全歼守敌,完全占领了寿阳西南之芦家庄车站,将车站西10里内的铁道、桥梁全部破坏。 紧接着,聂荣臻司令员来电,报告晋察冀区中央纵队和右纵队出击情况:杨成武部连克乏驴岭、北峪、北都等据点,歼守敌200余名,据点段内铁路、桥梁、碉堡、电线悉被破坏,万余民众参加了破击。聂所属另一部,则完全占领了井陉煤矿,歼守敌百余,解放工人2300余人,矿井机器全部炸毁;郭天民部正猛攻娘子关;冀南军区徐绍恩团破坏平汉路邯郸至磁县段铁路5里。 晚上8点钟,贺龙师长发来战报:张(宗逊)旅全歼静乐东康家会守敌,毙敌200余,俘日兵10余名,缴获甚多…… 21日、22日,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平绥、津浦、北宁各铁路及各公路干线上的捷报一份份发向总部。根据彭、左指示,即向前线各部通报战况,并上报中央军委。 22日午饭后,彭德怀和左权在作战室内听取战况,作战科长王政柱汇报实际参战兵力:正太路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至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段4个团,邯郸至济南公路线3个团,代县至蔚县公路段4个团,北平至大同线6个团,辽县至平定公路线7个团,宁武、苛岚、静乐公路线4个团……共计105个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二、摩擦年(23)王政柱话音刚落,左权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查对确数。”彭德怀说:“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做百团大战好了。”当即和左权一起拟电发各兵团,并报中央军委。同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和新华社华北分社发布了十八集团军司令部参谋处关于百团大战的第一号捷报,以后逐日发布战报。百团大战的战况成为举国欣闻的消息。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破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亲临前线,担任正太路东段指挥的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在他1944年写的自传中,曾尽情描写了这一阶段作战的情景: “1940年8月,奉命参加百团大战,我以精锐之师,半月内毁灭(坏)了所谓敌人的‘大动脉’之正太路。由阳泉至榆次,除少数几个县城外,几年来以碉堡组成的封锁线,被我挨次攻下。每一座铁桥,每一个车站、水塔,每根铁路枕木均被我焚烧或破坏无余。一条完整的铁路,一时变成了破烂不堪的荒地。迫令敌寇尽数月之力从新建筑此路,百团大战遍及华北,敌寇兵力备受牵制。经半月之调遣始凑兵万余向我反扑。我已任务完成,且战且移,并着手第二次作战以扩大战果。” 在这次破袭战中,聂部曾两度攻占娘子关,把红旗插在娘子关的城楼上。聂荣臻回忆说:“在侵略军铁蹄下生活了近三年的娘子关地区的同胞,看到八路军的红旗,高高地飘在关头上,兴奋得流出泪水。” 1940年10月15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向陆军省提出的《破坏修复情况》报告书中说:“石太线被破坏之广泛及其规模之大,远非其他地方可比。”在对八路军所用破路战术进行一番分析后又说:“关于爆破实施效果判断,(*)事前对于干部曾进行过相当教育。” 第一阶段战役中,一个重大的胜利,是聂荣臻集团由杨成武指挥的中央纵队,在矿工的配合下,严重破坏了日军占领的燃料基地井陉煤矿。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参谋泉可畏翁回忆说:“所谓井陉煤即炼铁用的粘结煤,当时是供给满洲鞍山炼铁厂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井陉三矿中,最重要的是新矿,所受破坏最大。至少半年以上不能出煤。” 与正太路破袭同时,敌人在华北的交通动脉北宁、同蒲、平汉铁路被截断,其他纵横于华北的白晋、沧石路及各地公路线亦被截肢碎骨。日军记载说:北同蒲线铁路“受到了严重破坏”,“同蒲线以西的各警备队大部分受到*袭击,孤立的小据点有些被全部消灭”。“*第一次攻势以破坏交通、通信为目标,同时为取得精神的效果,在这些方面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八路军发起的突袭,使华北日本驻军一时间陷于慌乱之中。 8月20日夜,晋中地区下大雨,正太路各据点的日军放心无虞,凉爽好眠。不料夜半霹雳声响,鬼子兵有的在睡梦中就一命呜呼,有的惊起抱枪赤身应战。大破袭扰乱了华北日军的“好梦”,打得敌人懵头转向。 守备正太路东段之日军独立第四旅团各警备队除一部分外,全部遭到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奇袭。22日24时,第一个得到娘子关和寿阳电话的该旅团参谋,向旅团长片山(中将)报告情况后,急返司令部,“一部分*已进入阳泉市内,各地有线通信断绝”。“在旅团司令部,开始根本弄不清楚各方面的情况,经过二三天后,才逐渐判明”。敌人懊丧地检讨:“阳泉警备队队部在20日傍晚接到密探的报告,大意说‘在阳泉以南约80公里地点,驻有兵力约2000人的*’,当时判断:这股*即使万一来袭,徒步行军也需要两天时间。因此,当日并未采取紧急措施。另外,据说在20日白天,阳泉街上(约有2000人)的情况也与平日不同,许多居民往来闲逛,但也未引起有关警备人员的注意……”二、摩擦年(24)负责正太路守备的日军110师团,“20日夜接到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电话报告,得知石门附近情况,但以后电话不通,情况不明”。21日该师团长饭沼守(中将)方“得悉石太路全线遭敌袭击”。23日军方派兵“前往井陉地区增援”。 日军在山西的最高军事当局、驻太原的第一军司令部,“21日从旁系电话中收到第一次报告说:‘石太路到处正遭八路军袭击……’但以后再无更详细报告,有线、无线电话完全不通,立即陷入情况不明状况”。奉命前往第四旅团联络的参谋朝枝繁春述说:“军直属部队中当时手下因无可用之兵力,乃由军司令部临时抽出包括卫兵在内的共约40人,组成混成小队……3日后至寿阳,经一周时间始达阳泉”。 日本华北方面军则在其“作战记录”中记载说:“盘踞华北一带的*,根据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的部署,发动了所谓百团大战,于昭和15年8月20日夜同时奇袭我交通线及生产基地(主要是矿山)。尤其在山西,其势甚猛。”“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外,损失重大,恢复建设需要相当时间与大量资金。” 日军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到军、师、旅、团,据点守备都受到强烈震动。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破袭战完成了预定任务,这次破袭巧妙而又大胆地利用敌人以小国凌大国,兵力不足的弱点。日本华北方面军在其1940年制定的华北《肃正建设实施纲要》说明中,虽已看到自身在军事上的“长期分散配置,使各部队很容易陷于被动守势”,但由于兵力不足,惧怕“过早地将分散配置集中,治安将会重新恶化”。针对敌人的分散配置、集中使用,彭德怀以同时发动、分散出击,使其陷于首尾不能相顾的境地。敌人不得不承认,八路军取得了“奇袭的成功”。 在第一阶段战役胜利的形势下,8月31日,彭德怀向各兵团发出扩大战果、彻底毁灭正太路和同蒲路的忻县——朔县段,使3个根据地(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联成一片的建议。 这个建议低估了敌人对交通线的修复能力,低估了敌人利用现代化交通工具迅速增援兵力的能力。在这个建议发出的第三日,即9月3日,敌援兵约2万余人抵达正太路东西两端,企图夹击八路军。此前,小批援兵已陆续进入正太路作战,日军驻太原之飞行大队连续出动,与其地面部队联络,猛烈轰炸八路军阵地。彭德怀、左权看到“扩大战果已不可能”,遂放弃以上建议,命令出击兵团即日转移兵力,准备完成第二步计划。 “毛主席表扬了!” 华北敌后的胜利消息传到延安,延安群情振奋,各界举行万人祝捷大会,通电慰问八路军前方将士,毛泽东和朱德出席了大会。 *中央对百团大战的胜利给予充分的肯定。八路军总部对第一阶段作战的总结报中央军委后,很快收到毛泽东的回电。 彭德怀在其《彭德怀自述》中回忆说:“此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给我来电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 恰在这天,总部特务团长欧致富从正太路前线回总部汇报战情,报告毕,转身出门,被彭德怀叫住:“欧致富,到二科看毛主席电报!”欧致富回头,见到彭德怀和左权露着兴奋的脸色,三脚两步奔向机要室。欧看过电文,禁不住高兴起来:“呵,毛主席表扬我们了!”把电文一字一字记住,出门后仔细写在自己的小本上。几十年后,欧致富看到《彭德怀自述》中提到的这一份电报,说:“彭老总叫我去看的就是这封电报。彭老总叫住我那神情,我永远都记得!”二、摩擦年(25)1940年9月10日,八路军总部接到*中央书记处发来的《关于时局的指示》。“指示”分析了抗战阵营中存在的妥协危险倾向后说:“我党50万大军积极行动于敌后(尤其是此次华北百团战役),则给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无穷的希望。”同日,中央书记处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目前加强团结时期,应集中其主要注意力于打击敌人”,要求“按照华北百团大战先例,在山东及华中,组织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在华北则应扩大百团战役行动”。“给予200万友军、国民党大后方与敌占区内千千万万人民以良好的影响。给予敌人向重庆等地进攻以延缓作用”。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的百团兵力包括相当一部分地方武装,经过第一期破袭战已无力扩大作战,在华中和山东方面,亦不具备发动大战役的条件,延安的这一指示未能实现。这时,日军大批援兵已由东西两端进入正太路地区,在正太路扩大战果已不可能。彭德怀、左权决定转入第二阶段作战。于9月16日命令各部,在继续破袭交通线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 根据总部的命令,从9月20日起,晋察冀军区在晋冀边发起了涞(源)灵(丘)战役,129师在晋东南发起了榆(社)辽(县)战役,120师在同蒲路宁武之南北段发起第二次破击战役,冀中军区发起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冀南军区发起德石路、邯济路破袭战役。 第二阶段战役发起时,敌正调集兵力向八路军各出击兵团实行反击作战。在八路军再次发起广泛突袭的情况下,敌军东奔西突,顾南失北,被八路军拔除的据点多达2000余个,129师在第二次战役中攻克了榆社县城。 在第二阶段战役中,根据地民众踊跃协助八路军作战,陷敌于狼狈境地。 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长片山中将回忆说:“八路军工作已深入到居民当中,村民正如‘空舍清野’的标语那样,几乎逃避一空,不见踪影,并且好像曾经积极协助八路军。因而在作战期间,日军的动向被详细地泄露给八路军。但在日本方面,则对八路军的情报完全不明。八路军的行动变化无常,在一地仅住数日即行转移,在险峻的山岳地带,其游击行动非常灵便。与此相反,日军的行动由于驮运行李辎重,部队及个人的装备过重,比起轻如猿猴的八路军来显得十分笨拙。因此,任你如何拼命追击,也难以取得大的成果。” 日军第一军派赴阳泉前线的参谋朝枝回忆说:“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在八路军的胜利影响下,“伪军伪组织动摇加剧,纷纷派人来与我们接头”,“使平、津、太原、石家庄等大城市人民大为兴奋,影响伪币大跌价”,为1941年后开展敌占区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大后方 1940年的秋季,八路军在华北出击,正值敌机170架狂炸涪都重庆。市区大火,其精华悉付一炬。迁都之说,妥协之议,甚嚣尘上。日本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对国民政府实施诱降的“桐工作计划”也正加紧进行。在香港街市深处的一间密室里,日蒋双方代表经过长期、反复的磋商,讨价还价,策划着进行更高一级的接触。日方记载:“到8月初,重庆方面要求近卫首相发表声明,宣布以蒋介石为会谈对手,并取消同汪精卫达成的内部协议。”“至8月中旬,重庆方面提出,一俟准备工作的完成,将派张群(时任四川省主席)往汉口,迎接坂垣(即坂垣征四郎)总参谋长”。二、摩擦年(26)大后方在一片悲观空气的弥漫中,突然听到八路军在华北前线胜利出击的消息,顿时反响热烈,气氛为之一变。重庆《大公报》、《新蜀报》、《新民报》、《力报》、《国民公论》等,竞相刊载百团大战的战绩,发表社论。《新蜀报》9月20日社论中说:“我们每天看到如雪片飞来的条条捷报,真是兴奋感动得流泪。”大后方极有影响的《大公报》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9月12日《力报》的社评说:“敌机之继续不断地向我涪都猛烈地施行轰炸,主要的目标乃使我大后方造成恐怖的空气,动摇人心,沮丧士气,借以配合政治上的进攻,打击我抗战意志。华北的胜利粉碎了敌寇这种阴谋。” 远在边陲的《新疆日报》社论写道:“在全国各战场相当沉寂的今天,华北出击胜利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它“提高了抗日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粉碎了诬蔑游击队‘游而不击’的种种滥调”。 百团大战在大后方的影响,还可从周恩来和*重庆办事处给*中央的报告中看到。1940年9月1日,周恩来给中央关于《阻塞国民党当局的*借口,争取中间势力》的建议中说:“华北百团大战影响极大,蒋亦说最好。宜扩大此反‘扫荡’行动到山东及新四军。”“现在应以击敌和友为主”。5日,周恩来再电*中央书记处说:“华北百团大战是第一件兴奋人心的大事,我们在此到处鼓吹,连日报纸登大字新闻,大公、新蜀、新民、国民公报发表我的讲话,今日大公报、新蜀社论称赞华北八路军战绩,蒋有电嘉奖,何亦允发子弹。” 同日,*重庆办事处给*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特点的报告中写道:“敌将进攻重庆、云南,尤其是宜昌失败教训及当局缺乏守住重庆的信心,人心惶惶然发生悲观与愤激两种情绪,而妥协之要求和危险,在敌寇诱降、亲日派的直接影响之下,使时局更加严重。不过妥协条件一时断难有成。目前令人兴奋的,则为华北的百团大战……” 下过一阵“大雨”的阎锡山,也给朱德、彭德怀发去贺电。 弹了一年多*论调的国民党最高当局,对八路军的胜利表示欢迎。9月13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头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勉电,以突出国共团结抗日的气氛。电文如下: “朱副长官(第二战区)、彭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军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中正” 但看来,蒋介石的嘉勉系迫于舆论。因为此时,第二次*高潮正在策划之中。 在重庆市大江南岸松柏覆荫的黄山官邸,蒋介石绷着脸,皱着眉,翻阅着一张张刊载华北战绩的报纸,向他的宣传部长大发雷霆:“没有脑筋!通知各报社,以后只许提华北我军,不许出现八路军或十八集团军的番号。”“百团大战的字样,绝对禁止!绝对禁止!”10月20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向重庆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正式抄发了蒋介石的一份密令:二、摩擦年(27)“案奉总裁酉皓侍秘渝字第4261号代电。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如19日《新华日报》所载晋西通讯即载此事。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绝对禁止登载,即饬遵。” 时任第一战区(河南及安徽之一部)司令长官的卫立煌,对八路军的胜利表示了真诚的欢迎。除发出贺电外,促其驻中条山部出击配合。但蒋介石所谓“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的话,本只是表面文章,见卫立煌果然出击,又忙下令制止。 关家垴之战 1940年10月14日,正是秋收时节,太行山的柿树悬满了金色的果实。傍晚,彭德怀从王家峪总部作战室的院子里走出来。他的脸膛因日晒变得黝黑,身上的灰布军装早褪了关家垴村附近山坳里的八路军兵工厂遗址。颜色。军装旧了、破了,打上补丁,仍然束扎得整整齐齐。他望望树下的大石碾盘,拉碾的毛驴已卸下牵走,碾盘上的粮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再望望坡上坡下,静悄悄地看不到人,只有民兵在村口放哨。他确信群众已经撤离了,下令总部机关向离这里十余里、地形更为隐蔽险要的砖壁村转移。 第二天,在绵绵秋雨中,北方局和总部机关再次转移。坡陡路滑,为了跟上队伍,有的人不顾泥泞,蹲下来从坡上向下溜。北方局的干部江明,把刚满月的婴儿阿毛用布兜在胸前,双手捧抱着顽强地行进。百团大战艰苦的第三阶段——反扫荡作战开始了。 彭德怀率总部指挥机关转驻黎城县栓马、宋家庄一带,指挥作战。 八路军连续一个多月向敌人发动袭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连续40余天的紧张战斗,部队极度疲劳了,伤亡减员也很大。10月2日,总部发出命令,结束第二阶段作战。10月6日,日军就开始对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八路军没有得到补充休整,即转入了反扫荡作战。 在八路军第一期破袭中,受到最惨重打击的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五六千人充当了“扫荡”的先锋,由旅团长片山带领,向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中心地区武乡、辽县进攻,被129师各部和决死1纵队节节阻袭。片山恼恨之余,又增兵沿清漳河岸,进行所谓“毁灭扫荡”。寇兵所到之处,见人即杀,见屋即烧,见粮即抢,声称“报复”,“企图变我根据地为焦土”,“民众受害极大”。 10月下旬,日军第4混成旅之冈崎大队600余人窜犯总部的水腰兵工厂。水腰兵工厂设在太行山脊黎城县的黄烟洞岩谷之中,四面险峰环抱,只南面绝壁开一天然裂缝,叫瓮屹廊,可以容人出入。1939年,朱德、彭德怀、左权亲自察看地形,把总部的军械所迁于此内,经过精心规划,艰苦创业,发展成为一个月产400余支步枪和大量枪弹的兵工厂。八路军在敌后,武器弹药的补充是最大的困难,蒋介石、阎锡山一向以少发武器弹药,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随着八路军的发展壮大,战争的缴获自然不可能满足部队的需要,为了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朱、彭、左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 这次反“扫荡”中,彭德怀把总部特务团的一个营放在这里,以一个连的兵力把守着南面的门户瓮屹廊,敌人轻易是进不来的。这一天,彭德怀在黎城指挥部得报,日军冈崎大队竟不费力地窜了进去。彭德怀大怒,亲自追查情由,以军法处决了未经抵抗便擅自撤守瓮屹廊的连长,下令部队监视冈崎大队的行动。二、摩擦年(28)28日,冈崎大队在根据地军民袭扰下成困顿之势,夺道武乡准备退回沁县,进到蟠龙关家垴附近宿营。 29日下午,彭德怀从黎城驰回武乡县蟠龙镇之石门村。他裹着绑腿,身披一件土黄色短皮外套,胯下一匹大黑骡,后随四五骑,从129师驻处南面山头上飞奔下来。一面下坡,一面咆哮:“……杀人放火,还了得!坚决消灭这一路敌人!” 从黎城到武乡,一路上的村落被敌人残害后的血淋淋空荡荡的景象,咬噬着彭德怀的心,他的血在燃烧。参加正太路袭击战和攻打榆社城的129师陈赓旅和决死1纵队正有一部分部队在关家垴附近集结休整。彭德怀于当晚发出了歼敌命令:以129师之386旅、10旅各一部归刘伯承、*指挥,以129师386旅之一部和决死1纵队的25团、38团各一部为左翼归陈赓指挥,自己直接指挥山炮连,于30日晨4时对冈崎大队发起攻击。 冈崎大队乘夜摸上了关家垴高地,这块高地三面断崖,只有一条很窄的坡路通向顶处。敌人凭据垴顶的窑洞顽抗,八路军指战员喊着“为牺牲的战友和老百姓复仇”的口号,冒着飞机的投弹扫射和由垴顶倾泻的火力向上冲。彭德怀把总部特务团的警卫连也投入了战斗。一场惨烈的攻坚战持续了两昼夜,依靠着顽强与勇敢牺牲,八路军终于将武器优良、骄横凶残的冈崎大队歼灭过半。11月1日,敌大批出援,彭德怀下令撤离,残敌数十人狼狈逃走,敌人的“扫荡”亦被打退。 在关家垴战斗中,彭德怀到距敌人控制的垴顶300米处作近距离观察,当他足抵壕沿,手捧望远镜,仔细观察敌阵时,记者徐肖冰拍摄下了这一历史的瞬间。彭德怀雄健的身影,专注的神情,战士的装束,背衬着简陋的工事,给人们留下了八路军在敌后艰苦卓绝、英勇作战的时代写照。这一照片被广泛地刊登、转印,为人们所珍爱,成为人们熟悉的彭德怀形象。 关家垴战斗中,八路军以劣势装备对敌实行攻坚战、阵地战,与敌鏖战两昼夜,敌人虽大部被歼,八路军亦遭受很大的伤亡,陈赓旅之772团1营3个连伤亡过半。 关家垴战斗是百团大战中引起争议的一次战斗。彭德怀在其自述中谈到为什么要发动这次战斗时说: “在敌军‘扫荡’时,日军一般是一个加强营附以伪军为一路,我总想寻机歼敌一路,使敌下次‘扫荡’不敢以营(按敌大队相当于营)为一路,以使其‘扫荡’的时间间隔扩大,有利于我军民机动,我这一想法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部队太疲劳,战斗力减弱了,使129师伤亡多了一些。” 刘伯承、*在1942年3月15日给宋任穷的一封信中谈到这次战斗时说: “有同志说,百团大战第三期的指挥错误,这种看法不合事实。因为第三阶段是反‘扫荡’,只有最后应否打关家垴一仗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应该的,不打这一仗,在政治上损失太大,实际上这一仗停止了敌一个大队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闯的局面。” 然而,对冈崎大队,可否用八路军擅长的伏击战术歼灭之,从而减少部队的伤亡呢?陈赓在关家垴战斗开始时,曾向彭德怀提出这样的意见。陈赓对彭德怀说:“彭老总,现在拼了,以后怎么办?可以把冈崎放下山去,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嘛!”彭德怀没有接受。战斗过程中,刘伯承又建议彭德怀暂时撤围,另觅战机。彭德怀在电话里对他一向十分尊重的战友咆哮:“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你一二九师的番号!”这使一向宽容大度的刘伯承也不免气恼。txt电子书分享平台二、摩擦年(29)彭德怀坚持要打关家垴战斗,八路军是坚持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正规军,不但要会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也要猛攻坚守,要打正规仗,顽强拼杀,啃硬骨头。敢于啃硬骨头,这曾使彭德怀战无不克,所向披靡,也使他吃过苦头。有人说,关家垴一仗,彭老总来了犟劲。 关家垴战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陈赓等都到垴上仔细巡视过战场,查看敌人的临时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总结经验教训。几十年后,当时任决死一纵队政委的薄一波说:“彭老总向我调决死队两个团参加战斗,我是很积极的,战斗中损失固然大,但这两个团也打出来了,成为决死队战斗力最强的两个主力团。” 没能看到这一天 百团大战连续作战3个半月。12月5日,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公布百团大战总结战绩。在105天的过程中,总计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0余人,拔除日伪据点2993个,缴获步马枪5400余支,轻重机枪200余挺,及其他大量武器弹药。破坏铁路948里,公路3000余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破坏煤矿5所。 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22万余人。 以正太路破袭战为发端的这一次战役,在敌后分割、艰难的条件下,以其运筹之巧妙、发动之隐蔽、指挥之有效、作战之英勇、群众支援之热烈,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而富有特色的一页。其中,也渗透着彭德怀独特的军事胆略、指挥艺术和作战风格。 1940年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给彭德怀去电: “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发动*高潮,我们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毛泽东再一次肯定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也取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 蒋介石不再抱公然进攻八路军的幻想,但他在嘉勉了八路军的战绩后,却于11月停发了给八路军的经费和武器弹药。何应钦以前允发子弹云云,原来是空话。同时,蒋介石转而向*领导的另一支抗日军队新四军下毒手,于1941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为了反摩擦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彭德怀的家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牺牲。就在蒋介石向朱德、彭德怀发出嘉奖电后不久,1940年10月4日,国民党武装特务半夜撞入彭德怀的老家彭家围子,彭德怀的三弟彭金华被当场杀害,三弟媳龙国英被打伤。二弟彭荣华被抓走,于同月11日被害。彭金华是在1937年11月和刘坤模一起到延安找哥哥彭德怀时参加党的,彭德怀要金华回老家发展党的组织。彭金华回家乡后建立了乌石乡第一个党的支部,发展了龙国英、彭荣华等人入党,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帮助家乡青年投奔八路军抗日。彭德怀对两个从小一起在苦难中长大的弟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当时音信阻隔,一个多月之后,方才获悉噩耗,在悲痛中他立电蒋介石要求严惩凶手、追究缘由,蒋介石避不作答。两个弟弟牺牲后,彭德怀的侄儿侄女和他们的寡母又过着困苦流离、一夕数惊的生活。 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百团大战被广泛地介绍、评述。那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里用共产党人、八路军指战员、抗日民众鲜血染就的历史篇章得到再现,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被重新肯定。bookbao.com 最好的txt下载网二、摩擦年(30)彭德怀没有能够看到这一天。但在所有关于百团大战的重新发掘中,最令人追思感愤的,当数彭德怀在“*”被囚禁中写的关于这一段历史的“交代”。说是“交代”,其实是彭德怀在用自己的鲜血,来为那曾经流淌的民族鲜血维护其尊严与荣光。 下面就是1970年彭德怀当“绞索套在脖子上”时的回顾: “这次破袭战,相当严重地破坏了敌人的交通运输,消灭了相当多的伪军和伪组织,摧毁了敌伪在我根据地内为数不少的堡垒,收复了不少县城,缴获了大量物资,是抗日战争中缴获最多的一次。 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的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蒋军有后方接济、国际援助,八路军深处敌后,毫无援助,为照顾大局,还能进行百团大战,把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引为己任,让全国人民去评断,去教育自己。在对日大规模破袭战中,我军也取得了一次攻坚经验,便利了以后我们开展敌后的敌后武工队的活动。在华北伪军、伪组织中的瓦解工作也迅速开展。大片解放区的恢复,改变了两面负担的局面,减轻了人民痛苦。” 在肯定了百团大战的业绩后,他作了深刻的自责: “但是,我在这个问题上是有错误的。这个错误主要表现在我对日军向我进攻的方向估计得不对。本来敌人准备进攻中原及打通粤汉路和湘桂路,而我以为(据我们情报工作者的报告)是要进攻西安,怕敌人进占西安后,截断中央(延安)同西南地区的联系;更没有估计到日本法西斯打通粤汉路,是为了便利进行太平洋战争。如果当时看破了敌人这样的战略企图,那就再熬上半年时间,或者等敌人进攻长沙、衡阳、桂林以后,兵力更加分散时,我军再举行这次大规模的破袭战役,其战果可能要大得多,其意义也要大得多。然而,是过早举行了那次战役。” 实际上,1940年之夏,蒋介石方面、延安*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一致估计日军将要西进——进攻西安和重庆。而日本大本营的战略,从西进——解决“中国事变”,转向南进——夺取香港和法属安南(为此而打通粤汉路和湘桂路),是在1940年7月23日它下达的大陆命令第439号中才规定的。这是八路军总部发出正太路破袭战预备命令的第二天。 彭德怀在1970年写的关于百团大战的“交代”材料中,还作了如下自我检讨: “由于进行了这次破袭战役,迫使日军从华东、华中调回一个师团的兵力,加强了对我华北根据地之进攻。特别是太行山区,在敌人的‘三光’政策下(这个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是在1939年夏就提出的),人民遭受了一些可以避免的损失。再者,破袭战役后期,我也有些蛮干地指挥……” 在进行了严格的自省以后,彭德怀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评价这次战役,这切中了几十年来对这次战役提出的许多苛责的要害: “对于这次战役的估价,不能离开当时我们所处的环境和当时担负的任务。如果抛开这些,而重于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的战略方针’,我认为这样来分析和推论一次战役行动,是有点过分,因为当时战役的胜利,实际上比损失要大得多。” 电子书 分享网站二、摩擦年(31)在百团大战被定为“罪行”之际,彭德怀写道: “我认为百团大战在军事上是打得好的。特别是在打了反摩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摩擦的,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空虚,给以突然猛袭,才能有力地调动敌人,给以打击,恢复大片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的胜利,对于揭露日、蒋各项欺骗宣传是有利和有力的,对于积蓄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当时还不给敌伪以必须和可能的打击,根据地就会变为游击区,我们就不会有近百万正规军,200万基干民兵,和广阔的解放区作为解放战争的战场,给进犯的蒋军以适时的打击”。 以下的一段“交代”,如果人们不知道他当时是被折磨得怎样遍体伤痛、长夜不眠,将会认为他是威武雄壮,站立在历史的讲坛上: “*中,有些人恶意攻击百团大战。他们说,皖南事变是因为百团大战暴露了力量,引起了蒋介石的进攻。消灭新四军*千人,这个罪责应该彭德怀负。好家伙!这些人是站在哪个阶级说话?真令人怀疑,他们根本不懂得历史。百团大战是在蒋介石发动第一次*高潮之后打的,而不是在第一次*高潮以前打的。那么第一次*高潮之前,是谁造成对八路军、新四军那样多的惨案呢?甚至还有人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发动对人民解放区前所未有的进攻,也是由于百团大战暴露了力量,使蒋介石过早警惕。这些人是健忘呢,还是有意违反历史事实呵?1927年上海‘四?一二’事变和长沙的‘马日事变’,这又是谁在预先暴露了力量呢?谁在‘四?一二’事变前打过百团大战呢?肯定回答,没有人打过百团大战。那么,蒋介石集团为什么要打十年内战呢?这是由它这个集团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 说什么由于百团大战,引起日军扫荡,使人民遭受损失,好家伙!日本帝国主义的好宣传员,请你们看看事实吧:1938年春,日军进攻临汾时,路过张店宿营,该村仅30多户,被惨杀五六十人之多,鲜血洒满全村。八路军总部从敌间隙转向太行山时经过该村,亲目所睹,无不义愤沸腾……1939年日军扫荡太岳区,仅有4万余人口的沁源县,就被日军杀害3500人之多。同年秋,在涉县偏村,该村约四五百户,被日军突然包围,杀害近千人。这是百团大战前一年和两年的事,各举一两个例子,增加你们一点见闻。至于华北这样的惨例子还多咧!请再看看吧…… 对百团大战的恶意攻击者,你们站到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队伍里去了。请你们看上面毛主席给我的电报吧!你们的看法为什么和毛主席的看法那样不一致呢!你们不是站在讲演台上,用劲地叫喊打倒彭德怀吗?还喊打倒这,打倒那。你们想一下吧!你们自己呢?不是三五人坐在房间里闲谈,而是多少次在万人群众大会上的演讲,放出来的毒嘛!” 多么痛快淋漓、高屋建瓴、气壮山河的“交代”!彭德怀为此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四、艰难转折(1)新回合 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在百团大战的第三阶段——反“扫荡”作战中几经转移,从武乡县的砖壁村改驻于辽县的武军寺村,在清漳河源、太行山脊如武士般矗立的巨石峰下,迎接了抗战的第4个年头。 在这里,彭德怀送走了又一个亲密的战友。北方局书记*于11月上旬奉中央指示返回延安,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自此,彭德怀实际上全面担负起华北敌后党军政民的领导重任。 百团大战后的1941年和1942年,是全世界法西斯最猖獗的两年。1941年6月21日,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苏联。同年12月9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全世界人民被迫和法西斯强盗展开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空前惨烈的战争。 在这一场世界范围的殊死搏斗中,亚洲中国战场上的八路军在日军占领圈内的战斗,与整个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日军在侵华战争之初,虽然在华北吃了八路军的几次苦头,但它以为八路军不过3万之众,尚未特别重视。随着八路军抗日活动的开展,日本的认识方逐步升级。1939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提出“今后华北治安的致命祸患在于*”。在该方面军制订的1940年“肃正建设计划”中,确定“*的重点是在于剿灭*”。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逐年升级。 1940年4、5月间,日本华北方面军和它的上司日本中国派遣军之间,由于对华北形势的看法分歧,发生了一场争执。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对他的上司抽调华北兵力南下华中的要求,不但不予满足,反而派人去南京大诉其苦,强烈要求增兵华北,来对付共产党。一直闹到日本大本营派员来调解。在大本营的压力下,多田骏才不得不执行上司的意见。但华北方面军自认为“对完全不同性质的*战略一再苦心研究……逐渐掌握了实际情况”,埋怨他的上司“对于华北所发生的根本不同性质的变化,完全没有认识”。 埋怨未了,彭德怀在华北敌后点了一把大火,掀动了一场地震,使华北敌寇的全部神经都紧张起来。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番疯狂报复之后,总结其痛苦经验,筹谋新策。 战后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追述当时的情形说:“*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因而促使方面军特别是情报工作负责人作了深刻的反省。从此以后,对情报机构进行了空前的改革和加强。”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面请求增兵华北,一面把过去对八路军和根据地的“扫荡”升级为“剿共治安战”。将此列为“方面军空前未有的大事”。 百团大战的兴奋冷却下来后,彭德怀和敌后军民面对的是新的更残酷的斗争。 日军的报复“扫荡”给抗日根据地留下了极凄惨的景象,太行山区的富庶之乡沁源县,“房屋全部烧光,被杀死者七千人,数十万群众无衣无食无房子”,根据地“许许多多的村庄成了废墟”。 国民党乘八路军根据地之危,于1940年11月停发了八路军的薪饷和武器弹药供应。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度缓和的国共矛盾又处于破裂边缘,加剧了八路军在敌后所处的严峻形势:经济上,完全孤悬敌后;军事上,日军的压迫变本加厉。在115师344旅等部奉中央和总部之命南下开辟华中根据地后,八路军在抗击日寇之际,还要用一部分主力来准备应付蒋介石对延安下毒手。四、艰难转折(2)彭德怀经历了苏区的艰难创业和撤离、转移,备尝长征中无根据地作战之苦,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在百团大战的紧张战斗中,彭德怀在*北方局高干会议上,就巩固抗日根据地问题做过长篇报告。他根据中央的方针,总结根据地三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如何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三三制政权和加强财政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敌后条件的具体政策措施。抗日根据地依靠自力更生,在敌人的封锁下支持抗战,扶助被敌人摧残地区的民众重建家园。敌后200余县的农村陆续进行了村民*,把毛泽东提出的三三制政权,建立到社会的最基层。 形势的发展使彭德怀对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战略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敌后军事建设上,从过去偏重于对主力军的扩军整训,进而致力于加强地方武装和群众游击武装的建设。 1941年2月22日,彭德怀向各战略区发出关于军区工作的指示,要求把八路军的基干兵团与军区组织系统分开,建立起军区独立的组织机构与系统,在军区领导下加倍发展地方武装和组织各种群众性的抗日武装队伍,以便在任何情况下(即使主力转移)保卫根据地。3月28日,彭德怀在北方局干校发表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的重要演说,根据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红军十年斗争和八路军三年抗战的经验,提出建立正规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对三者各自的性质、任务、作用和相互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彭德怀的这一方案,使敌后抗日武装的几个方面在毛泽东抗日游击战略的思想指导下,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得到毛泽东、朱德的赞同。同年11月7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这一武装体制,遂成为抗日战争以后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体制的雏形。 百团大战后的半年多内,敌后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整顿工作,在彭德怀雷厉风行的领导下加速进行。彭德怀常常提醒干部说,在敌后,从战争上说,是没有相持阶段的。敌人天天在进攻,不战则亡。只有这一个战役和下一个战役间存在相持的时间。敌人的这一次“扫荡”和下一次“扫荡”之间,就成为敌后建设的黄金时刻。敌人怀着深刻的恐惧在其情报中说:“*……埋头于恢复战斗力及重建根据地的工作”。 在同一个时间内,敌人也在加紧制定新的谋略。 日本华北方面军通过加强其情报系统,在几个月内收集整理了关于*区党委以上至中央局、华北抗日根据地县以上、八路军团以上的组织系统和负责人名单。其中很少阙漏及差错。对八路军的抗日意识、战斗力、干部士兵素质、武器、装备、战术动向和所实行的旨在改善生活、推进*的各项政策,以至国共关系的细微变化,都做了细致调查,进行了“彻底的讨论”。然后制订出一个以灭共为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 这一计划的起草人,当时任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室主任参谋的岛贯武治大佐回忆说: “方面军通过对*势力实际情况调查,做出了如下结论:他们是党政军民结合成一体的组织,具有明确的使命观。他们为了实现革命,力图通过争取民众、组织民众,以扩大加强其势力。他们巧妙地把思想、军事、政治、经济的各项措施统一起来,且将其努力分配于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之上,从而使我方单靠军事力量无法进行*,也必须采取多元的综合措施。”四、艰难转折(3)对于能否“制止*势力的扩大进而将其消灭”,岛贯回忆说,“方面军幕僚内部出现了悲观和乐观两种意见的对立”。 日本大本营在华北不得不换马了。 棋逢对手 1941年7月,八路军总部得到情报,华北敌酋多田骏卸任回国。 八路军的新对手将是谁呢? 日本大本营给它的华北方面军派来了新司令官——一个中国通、*老手冈村宁次。 受百团大战打击的多田骏,名义上被晋升为大将,其实是黯然归国。接替者冈村宁次大将,则在大本营特意安排的殊荣下,一派风光地走马上任。 7月10日,在日本东京车站,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日本陆相东条英机率日本陆海军将领、达官贵人数百之众,亲来为冈村送行。 冈村十分得意。他经常往来于日本列岛和中国大陆之间,以前总是乘飞机,这次却特地乘船,如他自己回忆的:“一边享受着也许是最后一次航海之乐,一边在旅途中悠然自得地思考着未来的重任”。 历史嘲弄了这个得意忘形的战争贩子。1949年1月,冈村在蒋介石的庇护下得免一死,被从上海遣送回国。为他送行的是愤怒的中国人。在冈村行经的黄浦滩头,到处张贴着“不许把战犯送走”的标语。他这真正的最后一次航海,自然没有丝毫乐趣。他只能带着彻底覆灭的痛苦,眺望大海,“痛感今非昔比”。 从七?七事变以来,冈村是第五任华北敌酋。这时,华北战场上阎锡山的晋绥军早已丧失抗战意志,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杂牌军20余万众,在5月间日军发动的中条山战役中,被俘、溃散、投降占其大半。一向与八路军团结抗敌的国民党98军军长武士敏,在作战中牺牲。38军军长赵寿山早因亲共之嫌被褫夺军权,卫立煌则因而被蒋介石革衔撤职。国民党的中条山抗日局面宣告结束。华北战场上,冈村思考的“重任”,主要的就是消灭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 冈村一到华北即出行巡视。经周密策划,以5万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持续“扫荡”,号称“百万大战”,以示对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报复。同时,发动了第二次所谓“治安强化运动”。 1941年3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大吹大擂开展了一次“治安强化运动”,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宣传和加强伪军、伪政权,发展特务组织。开始,未引起各根据地的充分重视。 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后,过去广大地区在日军不知不觉中变成抗日根据地的局面,变成了抗日根据地逐渐缩小的局面。彭德怀注意到了冈村,这是一个比多田骏更为老练、更为阴险毒辣的对手。 彭德怀曾经分析多田骏的“囚笼”政策说,这是德克塞的堡垒主义加曾国藩对付太平军的战略。湖南军阀上承曾(国藩)、左(宗棠),以曾国藩所创的湘军后继者自诩。彭德怀有着12年的湘军戎马生涯,懂得曾国藩总结的“结硬寨,打呆战”6个字,不仅把深沟高垒用于防守,还用于长期围困太平军的坚城,也是一种以守为攻的战略。多田骏利用现代手段,把筑路挖沟、筑垒修堡结为一体,用来围困八路军,受到了百团大战的打击。冈村继其前任的经验,一方面强化“囚笼”政策和军事进攻,又吸取国民党对苏区五次“围剿”和他自己在朝鲜、中国东三省多年“剿共”的经验,推出了更为狡猾、更为狠毒的一套办法。四、艰难转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