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新传

岳飞新传 王曾瑜著王曾瑜先生,193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王先生是著名宋史学者,在辽金史方面亦有所建树,《岳飞新传》是王先生的力作,考证精审、史料娴熟,与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参看,足以涵盖学界对岳飞史料的主要见解和分歧。第一章 佃农投军第一章 佃农投军第一节 从出生到成婚奔腾万里的黄河,丰饶广阔的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灿烂古代文明的发样地,是民族伟大精神的哺育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岳飞就诞生于此地。“黄河二月冻初销,万里凌嘶流剑哉”①。这是宋代气温偏低,冰封初解的黄河风光的写照。宋徽宗赵佶祟宁二年(公元一一o三年)二月十五日夜里,在河北西路相州(治安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的一间农舍中,岳姓的婴儿呱呱落地,发出雄亮的啼声。婴儿的乳名叫五郎,②恰好有大鸟飞鸣于其屋上,故取名飞,依中国古代礼俗,男子年二十而冠,宋时俗称裹头。男子冠时,在名外取表字,③名和字的含义往往须互相照应。但宋代或“男子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并取表字。岳飞后取表字鹏举。在中国古代的姓氏中,岳姓是个小姓。自宋以前,历史记载中尚无岳姓的名人。据传说,岳姓来源于唐尧时代的“四岳”,“因官以命氏”④。岳飞的籍贯今在河南省,而宋时却称河北人或河朔人。岳飞的曾祖父叫岳成,曾祖母杨氏;祖父叫岳立,祖母许氏;父亲叫岳和,母亲姚氏;还有一个叔父岳睦⑤。岳家世代务农。姚氏生岳飞时已有三十六、七岁⑥。岳飞应有四个哥哥,都夭亡了。不久,姚氏双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岳翻。岳飞至少还有一个亲姊,后外甥女婿高泽民曾在他军中担任“主管文字”。⑦岳和夫妻在临近绝育之年,居然得到了双子,自然欣喜异常。但是,他们绝不放纵孩子,而是“鞠育训导”,既有温暖的抚爱,又有严格的管教。姚氏作为慈母,更是克尽己责。⑧所以岳飞自幼就对父母有极深厚的感情。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体力劳动自然是其本分。岳飞从小就参加各种劳动,如牧牛放羊、拾柴剖草、烧火煮饭之类。因自幼严酷的劳动锻练等因素,造就了岳飞惊人的膂力。岳飞非常喜爱武术。弓弩是宋时的主要兵器,时称“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⑨。弩,其实是弓的一种。弓可步兵和骑兵通用,弩一般用足蹶开张,故只能由步兵使用。弩箭比弓前射程远,洞穿力强。衡量一个人的武艺,主要是看他能挽多大的“弓弩斗力”和射箭的准确性,时称“射亲”⑩。岳飞年纪不满二十岁,已能挽弓三百斤(宋朝一斤约合今1.2市斤),用腰部开弩八石(宋朝一石为92.5斤,约合今110市斤)。按宋朝军制,“弓射一石五斗”,已算武艺超群,可选充“班直”,当皇帝的近卫。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纪录也只有三石⑾。可知岳飞的挽弓能力已至登峰造极的境地。岳飞十几岁时,曾向“乡豪”周同学习射箭。周同当众表演,连发三箭,都射中靶心。岳飞取过弓来,也射了两箭,居然射破周同的箭筈。周同大惊,立即将两张心爱的弓赠送岳飞。只花费数日功夫,周同就传授了岳飞全部射箭的诀窍。经过苦心练习,岳飞能够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后来周同病死,岳飞悲痛不已。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都要到周同坟前吊唁。由于经济拮据,岳飞甚至典卖了自己的衣服,在坟前酹酒埋肉。岳和发现儿子的衣着突然一件件去向不明,便追问岳飞,甚至笞挞他,而岳飞却既不埋怨父亲,也不说实情。后经岳和暗地里跟踪,方才发现了儿子的秘密,转而称赞岳飞。岳和一家祖祖辈辈扶犁握锄,不可能有多少文化,宋代的农村,有所谓“冬学”,从十月到十二月,利用农闲,由穷书生教课。课本有《百家姓》、《干字文》、《杂字》之类,时称“村书”。农民们只要能积攒下一点钱,还是很乐意遣送子弟入冬学,读村书。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说:“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⑿官府摊派赋役,有大字张挂的榜帖、由于(通知单)、户钞(收据)之类;农民私人也有土地契书、借据之类。农家子弟认识一些字,可能会少受一些官吏、保正、保长、揽户(以承揽他人赋税的输纳为业者)和地主的欺诈。农家子弟入学,并不是为入仕当“公卿”。岳飞可能也在冬学里念过村书。尽管他对文化知识如饥似渴,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农家子弟一般不可能在文化上得到深造。穷困的岳家无力购置蜡烛之类,在白天辛勤劳作之余,岳飞经常靠燃烧枯枝败叶发出的火光,看书识字,以至通宵不寐。他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又有持久不懈的顽强毅力。后来当将帅时,终于有相当的文化水平,“略知书传”,即懂一些儒家经典,能赋诗,填词,作文,写行书,其书法则学苏轼,“字尚苏体”。⒀岳和家原是拥有几百亩瘠薄耕地的自耕农,他在岳飞和岳翻出世前,生活自给有余。遭逢灾年,虽然自家的口粮也相当紧张,他宁愿和姚氏用小米掺野菜,熬成稀粥,一天只吃早晚两餐,将强行节余的粥接济逃荒乞食者。他纯厚和善良的品德自然给岳飞以很深的影响。随着岳飞和岳翻长大成人,由于各种原因,岳和的家境每况愈下,日益艰难。政和七年(公元一一一七年),相州发生涝灾,“夏雨频并”⒁,收成锐减。翌年,岳和抱孙心切,为十六岁的岳飞张罗婚事,娶了一个刘姓女子。一年以后,即宣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九年),岳飞的长于岳云诞生⒂。喜事临门,而岳家的经济负担却日渐沉重。古代农民在无法维持生存的情况下,只能典卖土地,或者借高利货。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使自己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最后无非落到“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己非己有”的悲惨境地。⒃ 岳飞新婚不久,便不能在家乡安居了。这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只好强忍悲痛,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他万分依恋鬓发苍苍的老父和老母,却不得不同他们离别。①李荐《济南集》卷3《黄河》。②岳珂《鹗国金佗稡编》(以后简称《金佗稡编》)卷9《遗事》。《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说岳飞出生“未弥月“,黄河决口,姚氏抱岳飞“坐巨瓮中”“得免”。按《宋史》之《徽宗记》,《五行志》,《河渠志》与《宋会要》之瑞异,方域都无崇宁二年黄河决口记载,今不取。③《《礼记注疏》卷2《曲礼上》,高承《事物纪原》卷2《字》,司马光《书仪》卷2《冠仪》。朱熹《家礼》改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男子冠礼,俗称裹头。参见赵善括《应斋杂著》卷1《乞免临安府丁钱》,吕祖谦《东莱吕太史文集》卷3《为张严州作乞免丁钱奏状》。又王明清《挥麈后录》卷1,称苏过(字叔堂)在元祐时”犹未裹头“。据《宋史》卷23《钦宗纪》,卷24《高宗纪》,卷115《礼志》宋钦宗于十五岁举行冠礼,宋高宗于十六岁举行冠礼。④《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引《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姓源类谱》,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36。⑤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卷1。⑥《金佗稡编》卷13《乞侍亲疾札子》载,岳飞三十二岁时,“姚氏年几七十“。⑦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后简称《要录》)卷50绍兴元年十二月丁丑。⑧《金佗稡编》卷14《乞终制札子》。⑨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卷7《弓制》。⑨“弓弩斗力”和“射亲”两词见《宋会要辑稿》(以后简称《宋会要》)兵2之56,《宋史》卷194,卷195《兵志》。⑩沈括《梦溪笔谈》卷3,《宋史》卷194《兵志》⑾宋代农村冬学的情况,参见陆游《剑南诗稿》卷1《观村童戏溪上》,卷25《秋日郊居》(其七),《南末群贤六十家小集》赵汝《野谷诗稿》卷3《憩农家》。⑿关于岳飞的文化水平,岳珂在《金佗稡编》卷4 《鄂王行实编年》中应有夸张,他在《鄂国金佗续编》(以后简称《金佗续编》)卷1更称岳飞“起自诸生,经通谊明,笔妙墨精”。岳飞书法据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15《黄鲁直先王赐贴》,卷28《鄂国传家贴》,《文物》1961年第八期徐森玉《郁孤台贴与凤墅贴》。⒀ 《宋会要》食货59之10。⒁《宋岳鄂王年谱》卷1。⒂司马光《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48《乞省览农民封事札子》。第二节 韩府佃客相州州治安阳县有一户世代富贵的簪缨之家-韩府。早先韩琦历任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宰相,是华宗盛族的奠基人。他的长子韩忠彦又在宋徽宗初年任宰相。韩家既是皇亲,又有许多贵戚。在宋帝国的上层,几乎处处渗透着这个豪门大族煊赫的势力①。按法律规定,本地人一般不准在本地做官。但是,为显示宋皇朝的特别恩宠,韩琦和长孙韩治、长曾孙韩肖胄都先后担任相州的知州。为炫耀本人的衣锦荣归,韩琦在安阳县筑昼锦堂,韩治筑荣归堂,韩肖胄又筑荣事堂。史书上将此事传为美谈②。从另一角度看,这也表明了韩府是本地极富极贵的豪强之家。韩肖胃大概是在宣和元年(公元一一一九年),接替其父韩治,继任相州知州。当时他有四十多岁。大约就在韩肖胃的四年任期内③,岳飞作为一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自汤阴县来到毗邻的安阳县,当了韩府的佃客。④宋朝乡村无地的佃农,一般须编入“乡村客户”的户籍。他们大抵租种地主的田地,而向地主缴纳实物地租。有些地主还出租耕牛和农具,甚至掠取高达八成的地租。尽管剥削量已经很重,某些贪得无厌的地主还经常使用各种手段,例如用大斗、大斛巧取豪夺,变相加租。高利贷也是地主掠夺农民的一种重要手段。“客户耕田主户收,螟蝗水早百般忧。及秋幸有黄云割,债主相煎得自由?”⑤ 在政治上,宋朝佃农的地位是低贱的。法律上甚至明文规定:“佃客犯主,加凡人一等。”而地主杀害佃农,可以不必偿命,所以有的“富人敢于专杀”,甚至视佃农的性命如草芥。⑥岳飞和其他佃农一样,“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⑦这个来自外县的谋生者,虽勤劳至极,但生计看来仍相当艰窘。有一天,岳飞去韩府的庄墅借籴粮食,恰逢张超率几百名盗匪包围了这座庄墅。岳飞便凭借自己的高超武艺,攀登上墙垣,引弓一发,利箭直贯张超的咽喉,即时毙命。几百名盗匪群龙无首,立刻溃散。在养尊处优的韩家子弟眼里,本来决无一个普通的青年佃客的位置。此次意外的突发事件,使他们都认识了岳飞。后来岳飞成为名将,韩家子弟在官场中有意无意的宣传,使士大夫辈都知道了岳飞的低贱出身。岳飞解救了主人的危困,但韩府似乎也并未另眼相看,厚待岳飞。岳飞受尽煎熬,眼看困顿的生活无边无涯,他寄身异乡、益发思念父母,思念亲人。最后,他不得不下定决心,离开安阳,返回汤阴。① 例如韩琦第五子韩嘉彦是宋神宗女婿,到南宋初才病死,参见《要录》卷21建炎三年三月甲申。韩忠彦长子韩治娶妻文氏,乃大臣文彦博的孙女,吕公弼的外孙女。韩治的女婿郑亿年后降伪齐,归南宋后仍居高位。郑亿年之父郑居中为宋徽宗时宰相,郑亿年之母王氏又是秦桧岳父王仲山的胞姐,参见《会编》卷220《秀水闲居录》,王明清《挥麈前录》卷2。《新史学》第八卷第四期拙作《宋韩相州韩氏家族》可供参考。② 《宋史》卷379《韩肖胄传》。③ 《宋史》卷379《韩肖胄传》说他“代其父任”,“在相四年,王师傅燕”,宋军伐辽在宣和四年,今依此推断。又《要录》卷161绍兴二十年八月甲子载韩肖胄死,今依死年七十六岁推断。④ 《会编》卷207《岳侯传》,卷208《林泉野记》,朱熹《朱子语录》卷132。⑤ 《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朱继芳《静佳龙寻稿?和颜长官百咏?农桑》。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45元祐五年七月乙亥,《要录》卷75绍兴四年四月丙午。⑦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48《乞省览农封事札子》。第三节 两次投军宋徽宗赵佶是个荒淫奢侈的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昏庸和在音乐、绘画、书法、棋艺、诗词等方面的聪慧,融合于宋徽宗的一身。这既是他个人的特性,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终宋一代当政者的特性。宋徽宗君臣眼看辽朝行将被新兴的金朝所吞灭,便采取联金灭辽的政策,企图收复后晋石敬塘割让舶燕、云等十六州。宣和四年(公元一一二二年),宋朝两次集结时称战斗力最强的陕西军北伐。当时辽朝退守燕、云地区,仅存撮尔之兵,居然将宋军打得一败涂地。最后,仍由金军攻占燕、云地区,宋朝只能出重金高价,方买回几座空城。宋徽宗君臣对内大肆搜刮,向人民加派许多苛捐杂税。最有名的,如东南的“花石纲”,北方的“公田”,全国范围高达六干二百万贯的“免夫钱”等。在河北等路,繁重的军事后勤供应,加之征辽军队过境的搔扰和抢掠,更是鸡犬不宁,民不聊生。岳飞回乡后,遭逢这种兵荒马乱的年景,生计更加艰窘。经全家再三商量,认为凭借岳飞的一身武艺,出外当兵,尚是一条谋生之路。宣和四年(公元一一二二年),岳飞正好二十岁,已达成丁之年①。年逾古稀的外祖父姚大翁很钟爱岳飞,得知岳飞准备投军,便想方设法请来一位名枪手陈广,教授岳飞枪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岳飞枪法精熟,汤阴全县并无对手。②九、十月间,真定府(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有一位文臣新知府上任,名叫刘韐③。按照当时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体制,真定知府兼任真定府路安抚使,统辖真定府、相州等六个州府的军务④。前线第二次征辽的败报传来,刘韐感到惶恐,他担心辽军乘胜侵轶,便临时召募了一批“敢战士”,岳飞也在应募者之列⑤。刘韐在检阅应募者时,很快看中了这个青年。岳飞头颅颇大,方脸大耳,眉宇开阔,眉毛较短⑥,双目炯炯有神,身材中等偏高,极其壮实,生就一副雄越越的勇士气概。刘韐同他谈话时,岳飞申述了自己誓死保卫乡土的决心,刘韐当即任命他为小队长。事实上,辽军没有,也不可能乘胜攻宋,于是,刘韐就使用这支敢战士的队伍,从事对内镇压。相州有一股“剧贼”,其首领是陶俊和贾进,他们“攻剽县镇”,杀掠吏民,屡败官军,祸害一方。岳飞请求为故乡除害,刘韐便派他率二百名兵士,返回相州。岳飞先派三十人装扮成商旅,听任陶俊、贾进俘掠,收归部伍。他又命令一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己带几十骑前往挑战,佯败而逃。陶俊和贾进率众追击时,山下伏兵一齐出击,三十名伪装的商人也充当内应,俘掳了陶俊和贾进,其余党全部溃散。接替韩肖胄的相州知州王靖向上司申报,保举岳飞为从九品的承信郎。不料岳和经历长期劳累和贫困的折磨,突然一病不起。噩耗传来,岳飞哀痛至极,连忙跣足奔回汤阴。朝廷由于财政拮据,也把不属于正式编制的敢战士裁撤,王靖的保举状就成了一张废纸。按古代的规矩,父母死后,儿子守孝三年,实际上不满二十七个整月⑦。自宣和四年冬到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冬,岳飞一直居家。守孝期满,为了糊口,又去附近某个市当“游徼”。宋朝因商业繁荣,县以下有镇、市一类小工商业点。镇的地位高于市,市可升为镇,镇可升为县。游徼类似今之巡警。因顿沉闷的生括,使岳飞不免借酒浇愁。有一回,他竟然酗酒滋事。姚氏得知后,便严加训斥。岳飞本已懊悔,又一向孝顺老母,他郑重地向姚氏保证,从今不再喝酒。⑧岳飞不当游徼,为了谋生,又再次投军。宣和六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民多流移”⑨。宋朝实行灾年招兵的政策,理由是“不收为兵,则恐为盗”⑩。将无以为生的破产和流亡的农民招募为兵,可以防止他们当盗匪。而将反抗的力量转化为维护统治的力量,这是统治者的如意算盘。招募军士,宋时称为“招刺”。招募者先用刻着尺寸的木梃丈量被抬募者的身长,再检阅他们的跑跳动作和能否骑马奔驰,最后又观测其瞻视目力。凡合格者,就在脸部刺字,发放衣、鞋、钱币等。按各人的身材高矮,分别拨隶上、中、下等禁军和厢军⑾。在军士脸部、手臂、手背等处,标明军队番号和军人身份,乃是唐末和五代的藩镇遗制,目的在于防止军士逃亡,逃亡后便于追捕。刺字是耻辱的标记,只有罪犯、奴婢或某些官府工匠有这种待遇。当兵是宋时一种卑贱的职业,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从军的。岳飞在这个灾荒年景前往应募,再次沦为“行伍贱隶”。⑿他大概不肯在脸上蒙受耻辱,凭借自己超群的武技,争取投充“效用土“,但仍不免在手背上刺字⒀。岳飞被分拨到河东路平定军(治平定,今山西平定县)。平定军屯驻的禁军(正规军)编额有五指挥,每指挥名义上应有四、五百人。其中神锐军两指挥和宣毅军两指挥,属侍卫步军司系统;广锐军一指挥,属侍卫马军司系统。⒁岳飞大概是编入广锐军充当骑兵⒂。广锐军士的身长规定是五尺五寸,⒃约合今一·七○米。岳飞投军不久,便升为“偏校”。实行募兵制,用巨额军费养活大批脱离生产的人口,成为宋朝社会的痼疾。军中发放的钱粮,不仅供应军士,还须兼及军兵士家属;军营不单屯驻军人,也得居住家属。养兵百万,实际上是养五、六百万人。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庞大的军费负担,压在好几千万农民的身上;尽管宋廷竭泽而渔,财政开支仍经常极度紧张,甚至入不敷出。其实,养兵费相当部分是落入将领们的私囊。兵士们被克扣军俸,强迫当将领和其他官员的苦力,受尽凌虐。他们为了养家活口,不得不兼营其他职业。军队内部存在着尖锐的官兵对立,兵土们常常走上逃亡和反抗的道路。军政腐败,军纪废弛,编制不满员,将领们有意保留缺额,以便冒领和私吞军俸。军队平日训练颇差,甚至完全没有训练;战时则一触即溃,甚至不战而溃。尤其是在宋微宗后期,内有高俅,外有童贯主持军务,整个庞大的军事机构被蛀蚀得千疮百孔⒄。从宣和六年冬到宣和七年(公元一一二五年)十月,这是金军南下前的沉寂期,岳飞和刘氏住在平定军的广锐军营。军政的恶浊使他愤慨,军风的腐败也使他忧虑。他自幼听到不少有关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虽然夸张失实,却达到了“樵夫牧稚,咸所闻知”的地步。关羽和张飞成为岳飞十分崇拜的英雄偶像。岳飞当上偏校之后,更向往着做一个文武 全才,能与关、张齐名的大将⒅。他操演武艺,训练军土,也努力学习文化,为尔后献身抗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①《宋会要》食贷70之4,宋太宗时规定“年二十成丁”。②《金佗续编》卷28《孙卣编鄂王事》。③《宋史》卷446《刘韐传》:“会郭药师以涿州降,戎车再驾,以韐议异,徒知真定府。”按辽将郭药师于宣和四年九月降宋,十月宋军第二次伐辽,可知刘韐任真定知府应在九、十月间。④《宋史》卷86《地理志》。⑤《金佗稡编》卷14《乞终制札子》:“国家平燕、云之初,臣方束发,从事军旅,我誓期尽瘁,不知有家。” 《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真定府路安抚史刘韐募敢战士备胡,先臣首应募。”岳飞的札子只是说明自己投军的时间,是在“平燕、云之初”。估计岳飞初次投军,既不是参加征辽战役,也不是为防御金军,所谓“备胡”,应是指防备辽军乘胜侵轶。⑥岳飞脸部特征据传世的宋人刘松年画像。⑦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22。据《金佗续编》卷8《服阕除起复二字省札》,卷29《乞起复》,后岳飞母姚氏于绍兴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去世,岳飞“丁母忧”,至绍兴八年“六月一日从吉。”⑧洪迈《夷坚甲志》卷15《猪括》说岳飞当过游徼。《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月乙亥说岳飞“尝为人庸耕,去为市游徼,使酒不捡”。《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载,岳飞对部属说,“某旧能饮”,“尝有酒失,老母戒某不饮。”估计岳飞当游徼是在岳和死后。⑨《宋史》卷61《五行志》,《宋会要》食货59之20。⑩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原弊》。⑾《宋史》卷193、卷194《兵志》,施宿《嘉泰会稽志》卷4《军营》。当时各等军的身长规格颇有差异,如上等的天武第一军(步兵)须五尺八寸,龙卫军(马兵)须五尺七寸,下等的神威军(步兵)须五尺四寸,威远军(马兵)须五尺三寸五分。上禁军、中禁军、下禁军和厢军的军俸待遇有相当差别。⑿《金佗稡编》卷17《申刘光世乞进兵状》。⒀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5熙宁六年五月癸亥,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诸军效用》,洪适《盘洲文集》卷42《论招军之弊札子》,王之道《相山集》卷20《又与汪中丞画一利害札子》等记载,效用创设于北宋中期,后演变为高级军士,军俸比一般军兵优厚。效用一般不刺面,是否刺手,却有不同记载。《庆元条法事类》卷78《招补归朝归明归正人》:“小字于手背刺‘某路安抚司效用'八字。”《会编》卷207《岳侯传》说,后岳飞投奔张所,“特刺效用”,故此处作刺手背处理。⒁《宋史》卷188《兵志》。⒂《金饱粹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载岳飞后率当地骑兵抗金。⒃《宋史》卷194《兵志》。⒄李若水《忠愍集》卷1《再论高俅札子》,《靖康要录》卷7靖康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李纲《梁溪全集》卷62《乞修军政札子》。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乾德元年六月乙未。⒆《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武穆谥议》,卷28《孙卣编鄂王事》引建炎四年邵缉荐书都谈到岳飞自年轻时便向往要在史册上与关羽、张飞齐名。这无疑是受了民间故事的影响,因为关羽和张飞本非三国时代的第一等军事英雄。陆务观 (三學齋主人)进士UID 34352精华 40积分 6626帖子 1897荣誉 4329 国学币阅读权限 150注册 2005-8-22状态 离线 #3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7-22 15: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第二章“尽忠报国”第二章“尽忠报国”第一节 金军大举攻宋女真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居住在东北,是今满族的祖先。辽朝雄踞北方时,女真人本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少数民族,生女真又是女真族中比较落后的一支,公元二十二世纪初,生女真在阿骨打(汉名旻)①的领导下,反抗辽朝的统治,勃兴于白山、黑水之间,建立金朝。完颜阿骨打(旻)成为开国皇帝金太祖。新兴的女真族盛行奴隶制,有强烈的掠夺性。金太宗吴乞买(汉名晟)即位后,女真贵族最后吞灭辽朝,又立即准备发动侵宋战争。他们看穿了宋朝的虚弱本质,认为宋军是比辽朗更不中用的对手。至于中原地区丰盛的物产,都市生活的繁华,统治者的无数金玉珍宝,更使女真贵族垂涎三尺。宋朝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文化最高度发展的农业社会,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劫难。金军的主力是女真骑兵,步兵只担任运输、掘壕等辅助工作,作战时用以张大声势。女真骑兵惯于披挂好几十斤的重甲作战,兜鍪很坚固,只露双目。他们擅长连续作战,如果一次冲锋、一个回合的交锋失败②,则败不至乱;他们可暂时退出战斗,重整队形,再次发起冲锋,叫做“更进迭退”。骑兵的负荷很重,却能连续进行几十个以至上百个回合的交锋,足见其坚韧的战斗力。这是残酷的军法,加上女真人原来落后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的。女真骑兵的主要兵器是弓箭,“弓力不过七斗,箭镞至六、七寸,形如凿,入辄不可出”,“刀剑亦不取其快利”。他们长于弓矢远射,却短于白刃近战③。金朝拥有这支剽悍的骑兵,胜过了原先的辽和西夏骑兵。女真骑兵几乎所向披靡,从未遭到严重的挫败。然而女真人毕竟是人口比较少的落后民族,在征服辽朝的前后,逐步把契丹人、奚人、汉人、渤海人、回鹘人、达靼人、室韦人、党项人、黔戛斯人等都征发当兵④。复杂的民族成份不仅增加兵员,也弥补了女真骑兵的某些战术缺陷。时称“金人野战,长于用骑”;“金人攻城,长于用炮”⑤。如进行大规模的攻城战,先进的攻城技术的运用,复杂的攻城器械的制作,火药兵器的制造和使用等,显然本非女宜人所擅长,而在灭辽战争中逐步学会的。不能实施攻城战,就不能深入中原,这又是金军胜过辽和西夏军之优长。显而易见,在攻宋前夕,金军的实力是空前强大的。宋廷对这场势不可免的战争却缺乏足够的警惕和准备。宋军的战略部署并未适应形势的变化,其重兵照旧屯扎陕西各路,以对付西夏;而在漫长的宋金边界,却兵力不足。至于宋军的素质,自更不待论。由于两次征辽的失败,宋朝不得不向金朝买得燕山府(治析津,今北京市)等几座空城,这本是一种耻辱,却被宋徽宗君臣当作一百六十余年来未有的光荣,大事吹嘘和庆祝。宋徽宗君臣一直沉湎于醉歌酣舞之中,直到燕北鼙鼓动地而来,才惊破了他们的好梦。宣和七年(公元一一二五年)十一月、十二月,金军分两路南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粘罕(汉名宗翰)统兵六万⑥,自雲中府(治大同,今山西大同市)南下,进围太原府。东路由後昇任右副元帥的完顏斡离不(汉名宗望)率兵六万⑦,直取燕山府。由于守燕山府的原辽朝降将郭药 师倒戈,并充当向导,完顏斡离不(宗望)军遂自河北路长驱直入,进逼宋朝都城开封。宋徽宗闻讯,立即传位于长子宋钦宗赵桓,自己逃往南方。宋钦宗即位的明年,改元靖康。宋钦宗自幼循规蹈矩,面对复杂、险恶多变的局势,毫无措置能力。他的全部作为,就是来回摇摆于轻率的冒险主义和卑怯的投降主义之间,并且以后者为主。完顏斡离不(宗望)回避很多州县的攻城战,孤军深入,本是犯兵家之忌。宋钦宗不肯取持重方针,在发动夜袭金营失败后,便谎忙与完顏斡离不(宗望)订立城下之盟,答应割让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中山府(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市)、河间府(治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三镇,并奉献大批金银。完顏斡离不(宗望)因一时不能与完颜粘罕(宗翰)军会合,遂于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二月撤兵。于是宋廷又恢复文恬武嬉的故态。宋徽宗以为万事大吉,返回开封享乐。宋钦宗则抱着侥幸的心理,撕毁开封城下的和约,组织对太原的解围战。①《金史》卷135《金国语解》:“其臣僚之小字或以贱,或以疾,犹有古人尚质之风。”女真人名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原始落后,如“粘罕”的女真语意是“心”,“兀术”的女真语意是“头”。金朝灭辽时,女真人吸收了较高的文化,感到原来的名字不雅,又另取典雅的汉名。传世的女真人名有本名、汉名、宋人译枸、清人重新译名等,造成不少混乱。本书所用女真人名一律以《金史》为准。②人们常受古代演义小说的影响,认为“回合”是古代战争中斗将的计量单位,其实,回合乃是指两军的一次交锋。③据《宋史》卷366《吴璘传》,《琬琰集删存》卷1吴璘神道碑,《要录》卷174绍兴二十六年九月庚子朔,吴璘分析“金人有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关于金军上述特点,可参见《会编》卷30《沈琯与李纲书》,卷195《吴玠墓铭》,卷244《金虏图经》,《宋史》366《《吴玠传》,黄淮和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90吕颐浩奏,赵彦卫《云麓漫钞》卷6等记载。金军铠甲的重量,并无记录传世,但据《要录》卷55绍兴二年六月丁巳,《宋史》卷197《兵志》,《宋会要》舆服6之28-29,宋人仿效金军所造的重甲,轻则近四十宋斤,重则近六十宋斤,约合五六十市斤。④《会编》卷99《北记》⑤《历代名臣奏议》卷334章谊奏。⑥《会编》卷99《北记》。⑦《梁溪全集》卷56《上皇帝封事》,卷12《靖康传信录》。第二节 河东抗金太原守卫战是决定北宋帝国命运的关键性一战。太原府城自宣和七年被围以来,宋将王禀誓死固守,并且反对和制止了知府张孝纯的投降企图①。金军猛攻不下,只能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术,修筑一道城墙,包裹了太原城。靖康元年三月到五月,宋廷命种师中和姚古分兵两路,前往救援;六月到八月,又命刘韐、解潜、折彦质、折可求和张灏分兵三路,再往救援。由于宋军兵力不集守,各部又互不协同,金军以逸余待劳,予以各个击破。壮烈的太原守卫战坚持了二百五十余日,守城将士粮尽力竭,几十万居民大都饿死,金军得以在九月攻陷府城,王禀力战殉难。②太原府的失守,使西路完颜粘罕(宗翰)军得以南下,与东路完顏斡离不(宗望)军会师。在宋朝方面,则因号称最精锐的陕西的主力军在两次解围战中耗折殆尽,开封的陷落逐成为定局。岳飞戍守的平定军与太原毗邻,他身处河东抗金的前线。六月,为了给刘韐自真定府救援太原作准备,一个季姓团练使、路分都监,命岳飞率一百多名骑兵,前往太原府的寿阳县、榆次县等地,进行武装侦察,宋时称为“硬探”。在行军路上,猝然与-支全军遭遇,骑兵们有些畏怯,岳飞单骑突入,杀死几名敌人骑士,金军败退了。岳飞乘着黑夜,换上金军的装束,潜入敌营。他遇到击刁斗的金兵,就说些女真话应付,走遍营寨,圆满地完成了侦察任务。上级为此将岳飞由偏校升为进义副尉,这是不入品的小武官。完颜粘罕(宗翰)攻取太原后,又出兵进犯平定军。他满以为可不费吹灰之力,稳拿这座不大的军城。不料平定军的军民严阵以待,顽强抗击,使敌人损兵折将,一无所获。最后,在东路完顏斡离不(宗望)派兵支援之下,金军支付相当大的伤亡,才占领了平定军城③。岳飞勇敢地参加了平定军的守卫战,殊死苦斗。直到最后的危难时刻,他才不得不携着妻子刘氏、长子岳云和出生才几个月的岳雷④,奔回故乡⑤。①王明清《挥麈三录》卷2。②《会编》卷25,卷53,《挥麈三录》卷2。按王禀乃近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先生之祖先,参见《观堂集林》卷23《补家谱忠壮公传》。③《会编》卷56将金军攻占平定军系于靖康元年九月:说金军丧士一万三千人,此数系夸张失实。《金史》卷3《太宗纪》、卷72《娄室传》,卷120《石家奴传》则说蒲察石家奴攻占平定军,时为当年十月。“宗翰闻宗望军已围汴,遣石家奴计事。抵平定军、遇敌兵数万,败之“。与宋方记裁不同。④据《宋岳鄂王年谱》卷1,岳雷生于靖康元年三月。⑤《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说岳飞因渡河时丢失官告,“间行归相州”。丢失官告,不能成为“间行”的理由。岳飞既然戍守平定军,应是在军城失守后返回相州的。第三节 中原浩劫太原陷落后,宋朝的军事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老将种师道在病死前上奏,主张放弃开封,退避关中,积聚军力,恢复失地①。宋钦宗刚即位时,屡次欲步宋徽宗之后尘南逃,被力主抗金的李纲所制止。此次却莫名其妙地听从何(上卥下木)的建议,坐守开封②,作瓮中之鳖,他的主要对策只是不断地遣使乞和。靖康元年十一月、闰十一月,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和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宗望)两军会师,很快就攻破开封城,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及皇族、官员等被掳北去,北宋皇朝随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落后的女真族脱离原始社会不久,盛行奴隶制。“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期选集》中文版第二卷第七O页)。女真族在灭辽破宋以后,也逃脱不了这条历史规律,它不得不逐渐被当时地球上最高度发展的汉文明所征服。但是,这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北、南宋之交,处在落后文明阶段的女真奴隶主,使侵宋战争表现为强烈的野蛮性、掠夺性和残酷性。 中原各地惨遭金军血与火的洗劫,“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人口的大量死亡,招致了可怖的瘟疫;瘟疫的流行又招致更多人口的死亡③。广阔的原野“井里萧然,无复烟爨”④,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中國古代的汉人,包括男子,遵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⑤,长期保留了蓄发的习俗。女真统治者却按本民族的流行发型,强迫汉人男子“剃头辩发”⑥,“禁民汉服”,“削发不如法者死”⑦,采取了类似清朝初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这对广大汉人当然是极大的民族侮辱。女真统治者还强征中原汉人当兵,时称“剃头签军”。⑧汉人签军在金军中地位最为低贱,充当苦力,“冲冒矢石,枉遭杀戮”⑨。金朝初年,女真贵族在中原地区强制推行奴隶制,这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特别尖锐的社会问题。在完颜阿骨打(旻)起兵抗辽之初,生女真社会很明显地存在着三个阶级:一是奴隶,即“奴婢、部曲';二是平民,即“庶人”;三是奴隶主贵族,即“有官者”⑩。金朝灭辽破宋,进据中原后,落后的奴隶制经济规律不可能自行消灭,而是依然在广大的高度发展的封建文明地区起着反动和例退的作用。很多汉人被金军抓去当奴隶,用铁索锁住,耳朵上刺“官“字,立价出售,在燕山府等地甚至专设买卖权隶的市场。驱掳的汉人过多,就大批大批地坑杀,或者转卖到西夏、蒙古、室韦和高丽。奴隶价格极为低廉,十个被俘的奴隶,到西夏只能换得一匹马⑾。女真贵族还大放高利贷,“下令欠债者以人口折还”,使很多入沦为债务奴隶⑿,有时则干脆“豪压贫民为奴”⒀。按照女真社会的法律,罪犯的家属可以充当奴隶。在金朝户籍中,“凡没入官良人,隶宫籍监,为监户;没入官奴婢,隶太府监,为官户”。此外,还有属于私人的“奴婢户”。这些都算是金朝的正式户名⒁。在奴隶制下,奴隶的来源不外有战俘奴隶、罪犯奴隶、债务奴隶等等,金朝初期几乎是应有尽有。贪婪的女真贵族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部分地破坏了中原农业社会固有的土地租佃关系,而扩大其奴隶制经济。金朝前期,很多女真贵族都是拥有几百名以至成千上万名的奴隶⒂。金廷也往往以成百名、上千名的奴隶,赏赐给女真贵族⒃。由于奴隶数量很大,在社会成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金朝进行户口的“通检推排”时,规定必须“验土地、牛具、奴脾之数”⒄,奴婢和土地、牛具一样,成为各户财产登记的重要项目。奴隶主们把奴婢和金、银、羊、马同等看待,用作博戏时的赌注⒅。贵人们死后,还有“生焚所宠奴婢”殉葬的残酷陋习⒆。金军中拥有大量奴隶,缺乏军粮时,奴婢居然也和骡、马一样被杀戮作食⒇,真是惨无人道到极点。女真贵族的种种倒行逆施,导致中原文明的大破坏和大倒退,引起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激烈的、顽强助、持久的反抗斗争。宋金战争本质上是一次民族战争,是女真奴隶主和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之间的武装斗争,是奴役和反奴役之争,是野蛮和文明之争,是分裂和统一之争。①《会编》卷60,《宋史》卷335《种师道传》,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3。②《会编》卷65,卷79《靖康后录》③《会编》卷96《靖康遗录》,《要录》卷4建炎元年四月庚申朔。④《会编》卷36《靖康遗录》。⑤《孝经注疏》卷1《开宗明义章》⑥《会编》卷115,《历代名臣奏议》卷85宗泽奏。⑦《会编》卷132《金虏节要》,《要录》卷28建炎三年秋。⑧“剃头签军”一词见《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⑨《宋会要》兵15之3。⑩《金史》卷2《太祖记》。⑾《会编》卷98《燕云录》,《要录》卷40建炎四年十二月未,《靖康稗史笺证·呻吟语》。⑿《要录》卷132绍兴九年秋。⒀《金史》卷84《耨碗温敦思忠传》。⒁《会编》卷3,《金史》卷15《刑志》,卷46《食货志》。⒂《金史》卷46《食贷志》载,金世宗在金海陵王末年,尚有“奴婢万数”。《金史》卷80《突合速传》说,完颜突合速有二千名奴隶。⒃参见《金史》卷72《彀英传》,卷77《宗弼传》,卷80《济安传》,卷82《乌延吾里补传》。⒄《金史》卷46《食货志》。⒅《说乳》卷101洪遵《谱双》。⒆《会编》卷3。⒇《会编》卷215《征蒙记》。第四节 背刺“尽忠报国”在归途中,岳飞和妻儿受尽流离颠沛的苦楚,极目所见,是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景象。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挣扎到相州,而故乡的情况也并不比外地稍好。当年正月,金军曾攻破相州①,而金将完颜兀术(宗弼)还占领过汤阴县②。完颜兀术(宗弼)是金太祖的第四子,女真人惯称“四太子”,当时他尚是“二太子”完颜斡离不(宗望)的部将。女真铁骑所过之处,老弱惨遭杀害,妇女被驱掠,男子多被掳去,剃掉部分头发,结扎辫子,充当管马、负担等苦力。田野里纵横交错的尸骸还来不及完全收拾,良田活地已经荒芜,颓垣败屋也少有炊烟。金军的烧杀抢掠,即使对幸存者而言,也造成了极度的生活困难,乡亲们冻饿交迫,痛不欲生③。岳飞见到怀念已久、存亡未卜的老母姚氏,总算得到了一点宽慰。但是,山河的破碎,人民的苦难,使这个青年悲愤填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如此艰厄的世道,即使要贪生苟活,也极其不易,更何况岳飞决非是一个贪生苟活者。在河东的战争中,岳飞已成为舍身于刀丛箭雨中的勇士。事到如今,他更强烈地感到,死难的乡亲必须用仇敌的血祭奠,大地的胜秽必须用自己的剑铲除。他闻鼓鼙而思奋,决心重返前线,为光复河山而效命。剩下的唯一顾虑,是年过六十的老母。岳飞离家后,一直在艰难困顿的岁月中抚育自己的老母姚氏,自然缺少照应和保护,这又使他很难忍心为此。姚氏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深明大义,她决不愿意拖累儿子,而是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最后,岳飞决定留下妻子刘氏,照顾老母④。岳飞临行之际,姚氏请人在岳飞背上深深地刺了四个大字――“尽忠报国”⑤。这四个字不仅刻在背上,也铭记于脑中。在往后的峥嵘岁月里,岳飞始终以百折不挠的努力,履践着自己和母亲共同的庄严誓言。千百年来,“尽忠报国”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面大旗。岳飞忍痛和母、妻、子等离别,奔赴民族战场。①《宋史》卷23《钦宗纪》。②《金史》卷3《太宗纪》,卷77《宗弼传》载:“宗望伐宋,宗弼从军,取汤阴县,降其卒三千人。”汤阴县地处相州通往开封汤阴县地处相州通往开封的大道上,自然是金军必争之地。③完颜兀术(宗弼)是金太宗第几了,其说各异,今从《金史》卷77《宗弼传》。据《会编》卷18《金虏节要》,女真人惯称完颜斡离不(宗望)为“二太子”,完颜讹里朵(宗辅)为“三太子”,完颜兀术(宗弼)为“四太子”。④《会编》卷36《靖康遗录》,卷106《赵子崧家传》所载金军所过之处的残破情况,相州和汤阴县也不能例外。⑤《金佗稡编》卷9《遗事》,《会编》卷207,《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朋乙亥注,卷120绍兴八年六丁卯。⑥《金佗稡编》无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宋史》卷380《何铸传》说,后何铸审问岳飞时,看到“背有旧涅‘尽恋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宋岳鄂王年谱》卷1引《唐门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在靖康初姚氏所刺。按《唐门宗谱》晚出,“讹谬甚多”,姚氏是普通农妇,没有文化,当不会自己刺字。“尽忠报国”,后世演义小说、戏曲等常误作“精忠报国”,在本书自序中已作说明。第五节 从军元帅府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①。靖康元年冬天,岳飞前往投奔刘浩。他过去两次当兵,实都是被迫的谋生者;现在第三次从军,却成为一个自觉的爱国者。刘浩询问了岳飞的经历,明了他的从军杀敌、保家卫国的抱负,自然相当器重他。刘浩命令岳飞去收编一支盗匪,其首领名言倩。岳飞乘天色傍晚,率四名骑兵赶到言传营寨,规劝他们参加抗金斗争。吉倩等人表示愿意归顺,但又顾虑会被官府杀害,岳飞再三作了保证。不料有个壮汉猝然向岳飞猛扑过来,岳飞机敏地予以还击,以手重劈其脸颊,将此壮汉打翻在地,并拨出佩剑,指向对手。吉倩等急忙罗拜求免。最后,岳飞引领这支三百八十人的队伍返回,他因此升为从九品的承信郎。宋钦宗的九弟康王赵构,原是受命前往金朝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宗望)军中去求和的。他明知金军渡河南下,却反方向北上,在十一月二十日抵达磁州(治滏阳,今河北磁县),又与知州宗泽发生龃龉。相州知州汪伯彦随后派刘浩带领二千名兵士,把他迎接到相州。②赵构在相州度过了闰十一月,由于接到宋钦宗的蜡书,便于十二月初一日开设元帅府,自任河北兵马大元帅,按宋钦宗的命令,中山知府陈淬任元帅,汪伯彦和宗泽任副元帅。宋时一般不设元帅,而陈 等三人又全是文官,这是贯彻文臣统兵,以文制武的原则。康王命武显大夫陈淬任元帅府的都统制,其下编组为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就是刘浩。③   按蜡书的命令,元帅府的任务是火急救援开封,而畏敌如虎的赵构却绝不敢尝试此事。他为确定今后的行止,便派兵四出,侦察敌情。岳飞属刘浩的前军编制,他奉命带领三百名骑兵,前往北京大名府(治元城、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东)魏县(今河北魏县东北)李固渡④侦察。在一个叫侍御林的地点,岳飞率所部打败一队金军,杀死敌方一名枭将。他胜利归来后,因功迁三官,升正九品成忠郎。但因岳飞的曾祖父名岳成,按古代的惯例,必须避名讳,改为“寄理保义郎”。正九品的保义郎比成忠郎低一官,但加上“寄理”一衔,便与成忠郎同阶。此次小胜虽然使岳飞快国仇于万一,却无补于抗金大局。康王身膺重任,却深怕元帅府的名义树大招风,引惹敌军的兵锋。汪伯彦也竭力怂恿康王逃跑。两入经过密谋,决定先派刘浩领兵南下濬州(治黎阳,今河南浚县西北)和滑州(治白马,今河南滑县),扬言要解开封之围,迷惑金军,以掩护康王逃遁。赵构和汪伯彦直至十二月十四日出行时,仍然对军士隐瞒真情,诡称南下汤阴。但是,实际的行军路线却是出相州城的北门,往临漳县方向进发,军士们都莫名其妙。康王和汪伯彦等避开李固渡的金营,诡秘地进入北京大名府。自开府至逃跑,为时仅半个月⑤。在刘浩前军二千五百人南下之前,岳飞又奉命率一百名骑士到滑州侦察,刘浩还特地借他一匹自己的骏马。岳飞率部一直深入滑州南部近开封府的地界,当宋军回归时,在黄河冻冰 之上同金兵发生遭遇战。一个金将飞马舞刀而来,岳飞迎击,双刃相向,岳飞的刀劈入敌刃一寸多,又抽出刀来,劈下其头颅。战士们鼓勇冲锋,将人数众多的敌军杀退了。待刘浩率军到达濬州,正值闰年冬暖,大河解冻。部将丁顺率五百人乘船抵达南岸,便被敌骑冲散了。刘浩感觉形势严峻,自己兵力单薄,无法单独南进,只好带领人马北上,追赶退遁的大元帅。⑥岳飞因滑州的战功,又升迁三官,为从八品的秉义郎。两次胜利,使他在元帅府享有“敢死”的勇名。⑦他怀着南下解救开封的满腔热枕,但作为低级军官,又全然不知道元帅府的内幕,更不了解这位大元帅的卑怯心机。眼看救援开封的计划已成画饼,岳飞虽然惶惑不解,仍不得不跟随刘浩前往大名府,心中却眷恋着故土,怀念着亲人。岳飞未曾料想到,这次随军远行,与桑梓故乡竟成永别。康王逃走仅十一天,金兵包围了相州,鹤壁田家、南平李家、平罗兰家等大族所筑坞堡都相继投降。⑧只有相州通判、宗室赵不试苦守州城,不肯屈服。岳飞的家乡汤阴县也沦陷了,金兵还在当地构筑营寨。⑨岳飞的妻子刘氏不能守节,忍受艰苦,先后两次改嫁,⑩撇下岳母姚氏和岳云、岳雷两个幼子,使一家老小越发陷于颠连无告的困境。① 刘浩的武阶官衔据《会编》卷64,负责召募事宜据《要录》卷1。②《会编》卷64。③《会编》卷70,卷71,《要录》卷1。④ 宋时李固渡有两处,一在大名府,一在滑州。大名府的李固渡因金军在此渡黄河,筑有“贼寨”,分别见《会编》卷63,卷72,《宋会要》食货15之9。⑤《会编》卷72。⑥《会编》卷72。⑦《金佗续编》卷14《忠愍谥议》,《武穆谥议》。⑧《会编》卷73。⑨《要录》卷18建炎二年十一月癸未注。⑩《会编》卷207,《要录》卷8建炎元年乙亥注,卷120绍兴八年六月丁卯。第六节 初隶宗泽 转战曹州康王到达大名府后,河北路的几支军队都向此地集中,副元帅宗泽首先从磁州赶来。围绕着是否和如何营救东京开封府的问题,宗泽和另一副元帅汪伯彦的主张截然相反。发生激烈争执。最后,康王和汪伯彦私下商定,分兵两路,宗泽南征,康王和汪伯彦东逃。康王一行逃往东平府(治须城,今山东东平县),住了一些时日,仍惶恐不安,又南下济州(治钜野,今山东巨野县)。康王居然还命令宗泽对外扬言,佯称康王在南征军中,企图用宗泽军作为饵兵,吸引金军的兵锋,以掩护自己,苟全性命。①年近古稀的宗泽,毅然承担了救援开封的重任,而康王仅分给他一万兵力,②分成前、后、中、左、右五军。陈淬任都统制,兼领中军,刘浩部的二千人编为前军。岳飞自然也列入前军的编制,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③岳飞精神振奋,根据宗泽的指挥和部署,南下出击。宗泽在靖康元年十二月下旬进军开德府(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县),接连同金军打了十三仗,每战皆捷。④岳飞奋战疆场,杀敌立功。他在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正月的一次战斗中,连发两箭,射死金军两个执旗者,在率领骑兵突击敌人后,又掳获一批军械。岳飞因此边升两官,为正八品的修武郎。二月,刘浩的前军奉命转战曹州(治济阴,今山东菏泽市南)。岳飞披散头发,挥舞四刃铁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战后,岳飞又升两官,为从七品的武翼郎。刘浩的二干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的柏林镇⑤后,元帅府又命令他改隶黄潜善,而取消宗泽对此军的指挥权。当时,元帅府已集结了八万兵力。其中归宗泽指挥的只有二万六千人,而归黄潜善指挥的却有三万六千人。⑥。文臣黄潜善原是河间府知府、兼高阳关路安抚使,他率兵入援东平府,立即得到康王的宠信,先后被任命为节制军马和副元帅。⑦黄潜浴善畏敌怯战,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宗泽陷于孤军苦战的境地。宗泽虽然取得一些战役上的胜利,自己的队伍也蒙受相当损失,更不能致敌人于死命。当年四月,金军驱掳宋徽宗、宋钦宗等北撤。临行前,将开封城内和皇宫里的金银财宝、图书文籍等洗劫一空。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宗望)等另立原北宋大臣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楚。伪楚政权不得人心,无法维持下去,张邦昌不得不派人把御玺送到济州,奉迎康王为帝。四月二十一日,康王离开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出发之前,将元帅府所属五军重新编组,其中张俊任中军统制,刘浩任中军副统制。⑧岳飞作为中军的一名偏裨武将,随同大队人马,护送这位行将登基的新君,前往南京。①《要录》卷一,《会编》卷73,宗泽《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②《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说有二万兵力,今据《会编》卷七三和《要录》卷1的考证。③《会编》卷73,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载刘浩部改编为宗泽前军,证实《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关于岳飞初隶宗泽之说是可信的。④《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宋史》卷360《宗泽传》。⑤王存《元丰九域志》卷1载,柏林镇在曹州定陶县。又据《宋史》郑85《地理志》,定陶县仍属广济军。⑥《会编》卷79,《要录》卷2建炎元年二月癸未,《宗忠简公集》卷7《遗事》。⑦《要录》卷2建炎元年二月癸未,卷3建炎元年三月戊午。⑧《会编》卷94。第七节 康王称帝 岳飞忧虑朝政五月初一日,康王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将靖康二年改为建炎元年,成了南宋的开国之君,后庙号称高宗。高宗当年才二十一岁,他长期在深官养尊处优,所擅长的只有享受和淫乐,统治经验还不丰富。他称帝伊始,迫于严酷的形势,不得不起用有重望的文臣李纲,担任宰相;而他真正言听计从的,却是黄浴善和汪伯彦,外加一些宦官。李纲于六月间自南方赶到应天府。他总结北宋亡国的惨重教训,审度宋金的实力对比,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李纲采纳张悫等人的建议,号召民众组织忠义巡社,抵抗金军。①李纲推荐宗泽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负责守卫京城;推荐张所任河北西路招抚使,傅亮任河东路经制副使,负责收复两路沦陷的州县。张所任监察御史时,力主抗战,用蜡书导召河北路人民参军杀敌,在当地有相当高的威望。宋高宗即位后,张所上奏,反对黄潜善和汪伯彦主张放弃河北与河东,与金朝划河为界,并且弹劾黄潜善“奸邪”,受到很重的贬黜。经李纲力争,方得复用。②李纲积极贯彻抗战路线,却遭到执政黄潜善和汪伯彦多方掣肘和刁难。按照宋制,如中书侍郎、枢密院长官等执政地位仅次于宰相,却与宰相合称宰辅或宰执大臣。黄潜善和汪伯彦坚持迁都东南,以图苟安一隅,这正中宋高宗的下怀。岳飞处于黄潜善的羁束之下,接连几个月无仗可打,闷闷不乐。他当然没有资格了解宋廷的许多谋议与争论。但是,从相州逃到北京,又从北京退至南京,皇帝的车驾愈走愈往南的事实,元帅府按兵不发,听任宗泽孤军作战的事实,使他不能不逐渐地明白,朝廷显然并无认真抗金、收复失地的远图,只是一味地消极地怯战和退避。最后,宋高宗准备往扬州(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等地“巡幸”的消息,也终于传到官卑职小的岳飞耳中,使他忧心忡忡,焦急万分,感到无法沉默了。事关大局,尽管自己人微言轻,必须克尽己责。岳飞满腔爱国热忱便不可抑勒地迸发出来。①“巡社”原为了间抗金组织,建炎元年,宋廷也将忠义巡社组织颁行全国,见曹勋《松隐文集》卷26《进前十事札子》,《宋会要》兵之50-58,《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月丁卯,《宋史》卷363《张悫传》。本书有关北方民众抗金的叙事,都参见黄宽先生《南宋时代抗金的义军》,此后不另作说明。②《梁溪全集》卷175《建炎进退志总叙》,《要录》卷5建炎元年五月丙辰,卷6建炎元年六月乙丑,丁亥,卷7建炎元年七月丙辰,《宋史》卷363《张所传》。陆务观 (三學齋主人)进士UID 34352精华 40积分 6626帖子 1897荣誉 4329 国学币阅读权限 150注册 2005-8-22状态 离线 #4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7-22 15: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第三章 屡折不挠第三章 屡折不挠第一节 越职上书建炎元年六、七月问,岳飞向宋高宗恳切上长书言事。他责备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无意恢复故疆,迎还徽、钦二帝,却欲退避到长安(即京兆府,治长安、万年,今陕西西安市)、襄阳(即襄阳府,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扬州等地,“在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中原的百姓将会感到失望。即使将帅们拼死作战,也无成功的可能。岳飞请求皇帝改变主意,取消去三州“巡幸”的沼令,车驾还东京,主持大计。乘着金军怠懈的机会,亲率大军,渡河北伐,则“中原之地指期可复”。①这是岳飞第一次正式批评朝廷的投降政策。北伐还是南逃,进驻开封还是退居扬州,是当时抗战派和投降派斗争的焦点之一。李纲和宗泽都是在这个问题上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的。经过一年多的锤炼,岳飞作为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其批评居然切中投降派的要害,这表明了他已具备超人的见识。在宋朝官场崇文抑武的风习下,武将被视为粗人,对其文化也并无什么要求,有的大将甚至目不识丁。②岳飞本人自幼并无机会受良好的教育,至此居然能单独上书言事,足见他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他身为“区区武弁”,③其见识却已不同凡响,这自然与本人的文化水平有关。宋时因印刷术的之普及,文化教育势必有很大发展。南宋初年,文人上书言事,极为普遍。例如席益任中书舍人一年有余,曾“阅二千余书”,足见其多。但是岳飞作为一个低等偏将上书,则无疑是凤毛麟角,甚至是绝无仅有的。赵宋的家规是以文制武,有意贬低和压抑武人。按照官制,一般由文臣枢密使统管军政,与“三衙”(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形成文尊武卑的关系。三衙长官虽为武将之首,参见宰相和执政时,必须“执檛”“谒拜”,这是宋时偏裨参见将帅的“军礼”,辞别时,心须恭敬作揖。连武将参与军政大计,也被视为越轨行为。④岳飞不过是一个从七品的下级小武官,在这个鄙视武夫的时代里,他居然敢于上书规谏皇帝,指斥宰执,评议时政,这无疑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勇气。黄潜善和汪伯彦看到岳飞的上书,凭着两颗颟顸的头脑,自然是嗤之以鼻。他们轻易地作出了“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批示。⑤岳飞不仅被革掉官职,还被削除军籍,赶出兵营,“孤孑一身,狼狈羁旅”,⑥,一时连生计也无着落。岳飞遭受如此严历的打击和迫害,但他胸中的烈火却并未被浇灭。他怀着“尽忠报国”的激情,直奔河北抗金前线。⑦①岳飞上书有几千字,今已佚失,仅剩概略。据《金伦稡编》卷10《南京上皇帝书略》,岳飞上书,将李纲和黄潜善、江伯彦一并指责,相提并论,这是他作为一个偏禆,不了解朝庭争议内幕之故。李纲六月到南京后,建议以长安为西都,襄阳为南都,建康为东都,但作为万不得己的退却之所,他主张皇帝仍应回开封去,参见《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庚申。岳飞上书应在李纲建议之后,即当年六、七月间。②如刘光世、韩世忠文化很低,见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6《鸟石题名》,费衮《梁溪漫志》卷8《韩蕲王词》。③《金佗稡编》卷13《辞建节第三札子》。④据《要录》卷33建炎四年五月壬子,卷47绍兴元年九月甲寅,席益任中书舍人一年有余,他所阅上书见《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⑤汪澡《浮溪集》卷1《行在越州条具时政》,《会编》卷145,《要录》卷42绍兴元年二月癸巳,周密《齐东野语》卷2《张魏公三战本末略·淮西之变》。⑥《金佗稡编》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⑦岳飞建炎初南京上书,实为他个人成长史的重要篇页。在《金佗稡编》问世前,人们不知此事。李心传看过岳飞后来的奏,却“不知所论何事”,又在《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月乙亥作康王称帝前,岳飞“至北京,论事,罪废”。第二节 张所知遇对岳飞来说,北京大名府已非陌生的地方。此地设有两个重要机构;一是杜充的北京留守司,负责守城;二是张所的河北西路招抚司,负责收复河北的失地。当时,金军只占领河北和河东路的部分州县。河北失守的仅有西路的怀州(治河内,今河南沁阳市)、卫州(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濬州和真定府,其它的府、州、军都固守待援。①金军连从燕山府南下的通道也未能保持。张所就任河北路招抚使后,积极招募民兵,筹划粮饷,准备先克复怀州等四州、府,再解除敌人对中山府的包围。②岳飞在八月间投奔张所的招抚司,并且坚持要求参见张所本人。他前后三次恳求,才达到目的。张所命他暂充效用兵,留在“帐前使唤”③。招抚司有一位任干办公事的募僚,名叫赵九龄。他最初由李纲举荐,曾任“御营机宜”。赵九龄同岳飞有所接触后,很快地就赏识了岳飞,认为这个青年是“天下奇才”。④张所初步了解岳飞的经历和志向后,便有意考问他,说:“闻汝从宗留守,勇冠军,汝自料能敌人几何?”岳飞回答说:“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接着,他就将古代兵法中“上兵伐谋,次兵伐交”的道理说了一遍。张所大为惊奇,说:“公殆非行伍中人也!”当即命岳飞坐下,两人促膝谈心。岳飞畅谈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分析了河北的重要性,说本朝以开封为京都,平川旷野,长河千里。如果不能收复河北,不仅河南无法守卫,连江淮也得失未卜。当年童贯买得燕、云地区,而没有防守金坡等关,得虚名,受实祸,这是惨重的教训。岳飞转念国耻家根,不由慷慨流涕。他再三申明自己以身许国的宏誓大愿,表示决心随同张所征战,收复失地,万死不辞。 张所作为一个饱读经史的儒生,自经历此番谈话,便对岳飞刮目相看,十分器重,认定他将才难得,⑤决定予以破格提拔。张所将岳飞从白身的效用“借补”⑥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⑦充任中军统领。接着,又很快超升三官,借补从七品的武经郎、,升任统制。与岳飞革职前的相比,武经郎比武翼郎高两阶,其实是按“双转”制度升一官,又另加閤门宣赞舍人一官。⑧河北西路招抚司的工作遭遇到很大的困难,主要是黄潜善和汪伯彦在宋廷从中作祟,连存放在北京大名府的兵器和甲胃也不准动用。九月中旬,张所勉强拼凑了七千装备不良的军队, 命工彦任都统制,前去收复卫州等地。卫、怀、濬三州位于河北西路最南端,是金军楔入中原的桥头堡,对东京开封府和西京河南府(治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都构成很大威胁,势在心争。这是李纲与张所相定的战略部署。⑨岳飞和张翼、白安民等十一将都隶属王彦,一起进发。⑩当张所送他们慷慨出征时,岳飞万没料想到,这竟是他和张所的最后一别。李纲只当了七十五天宰相,即被宋高宗罢免,他的抗金措置也随之全部废弃。王彦的军队离开大名府之后,贬谪张所的命令便很快下达。宋高宗群臣将张所贬逐岭南,这是宋时对官员极重的处分。张所一片丹心,忠于职守,投降派其实根本搜剔不到什么罪名,居然下此毒手,作为对弹劾黃潜善的报复,也足见时政之昏暗。张所后居留荆湖南路首府潭州(治长沙,今湖南长沙市),被土匪刘忠杀害⑾。在岳飞一生中,成情最深厚的上级无疑是张所。两人相处仅有一个多月,而艰厄时刻的知遇,抗金志向的契合,却使岳飞终生铭感难忘。后岳飞身居高位,他花费很大气力,终于找到张所的儿子张宗本,“教以儒业,饮食起居,使处诸子右”。他上奏朝廷,“追复”张所,并将张宗本荫补为官⑿。①《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甲子注有宋朝已沦陷的府、州、军统计,但统计不全,例如平定军就未列入。②《要录》卷7建炎元年七月丙辰。③《会编》卷207《岳侯传》,卷208《林泉野记》说岳飞投奔张所在“靖康末”,系误。今从《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和《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月乙亥。④《金佗续编》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陈亮《陈亮集》(增订本)卷22《中兴遗传序》说赵九龄在李纲属下便赏识岳飞,“言之丞相,给贴补军校”,系误。⑤《金佗稡编》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与臣言两河、燕云利害,适偶契合。”⑥据《浮溪集》卷1《行在越州条具时政》:“异时借补,犹须申禀朝廷,谓之真命。”⑦《金佗稡编》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而《金佗稡编》卷4《鄂王行实编年》作“閤门祗候”,稍异。当时武臣閤职有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侯等,作为荣誉加衔。⑧《金佗稡编》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而《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月乙亥,卷114绍兴七年九月辛酉,《宋史》卷363《张所传》等载岳飞任“准备将”,系误。据赵升《朝野类要》卷3《双转》:“有军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每转一官,即双转两官。”⑨《梁溪全集》卷61《乞于河北西路置招抚司河东路置经制司札子》,卷175《建炎进志总叙》。⑩《会编》卷113,卷198王彦行状,《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戊申,《宋史》卷368《王彦传》。⑾《要录》卷9建炎元年九月壬寅,《宋史》卷363《张所传》都不载张所贬谪的原因,其实无非是反映了官史为宋高宗的失政避讳。双两书说张所死于岭南贬所,今据《金佗续编》卷9《照会追复张所左通直郎直龙图阁省札》更正。⑿《金佗稡编》卷9《遗事》,卷11《乞以明堂恩奏张所男宗本奏》,《金佗续编》卷9《照会追复张所左通直郎直龙图阁省札》,《赐张所一资恩泽仍支银绢省札》,《要录》卷114绍兴七年九月辛酉,卷133绍兴九年十一月己丑。第三节 苦战太行张所的革职,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使王彦一军很快成了断线风筝,得不到上级指示,也没有后援。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当地民众。王彦屡破金兵,向各处传送榜帖,号召人民起 来响应和支援。金朝立即调集兵力,准备认真对付这支宋军。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的石门山下,由于敌军的集结,他感到必须采取持重的方针。年少气盛的岳飞却不理解王彦,责备他胆怯,说: “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王彦沉默不语,只是给岳飞劝酒。王彦一位刘姓的募僚对岳飞凌犯上司,颇感不平,便屡次在手掌中写一“斩”字,以示王彦,王彦也不作表态。岳飞一怒之下,便率领部兵擅自出战。他夺取了敌人的大纛,在空中挥舞,以激励士气。于是其他各军也争先恐后地出击,攻拔新乡县,生擒金军千夫长阿里孛。接着,宋军又打败了金军万夫长王索的军队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1
正序
倒序
岳飞新传
岳飞新传-2
岳飞新传-3
岳飞新传-4
岳飞新传-5
岳飞新传-6
岳飞新传-7
岳飞新传-8
岳飞新传-9
岳飞新传-10
岳飞新传-11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岳飞新传
岳飞新传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