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11

我们不能说,这也是由于没有经验。民主,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一贯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至少在遵义会议以后是如此。它使我们能够紧密团  结最广泛的阶层和最广大的群众,并充分地发挥其智慧,为克服缺点、纠  正错误、战胜敌人和困难起了巨大作用。可是这几年来,我们把它给削弱  了,破坏了,丢弃了!  我们也不能说,这是在“大跃进”和“反右倾”之后才形成的。早在  这前几年,就有人觉察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几股危险的黑流,在悄悄地泛滥  和冲刷着我们的土地。他们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地大声疾呼:如果不作有  效的阻塞和疏导,我们的事业将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害。但是,我们对此没  有引起应有的警惕与重视,反而认为这些同志是夸大错误、歪曲现实,把  他们也当作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分子,施以“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  尽管其中的某些意见是正确的或值得参考的,也一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不仅如此,在“下放劳动”与“改造思想”的名义下,把他们“流放”到  边疆,过着劳役与体罚的日子,使得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们以  为这就可以“划清界限”,使全国的人心为之一统。实际上,这只能吓得  大家不敢再说话,至少是不敢再说真心话,不敢再说与领导人意见不一致  的话。因为谁也不能担保,自己的意见就一定是正确的;谁也不能保证,  自己的挚友以至于丈夫或妻子就不会去“揭发”自己。稍有不慎,触怒了  领导,不管这位领导位高位低,是好是坏,都不可避免地要被冠以“抽象  拥护、具体反对”的帽子,同时还要加一道“动机效果统一论”的紧箍咒,  弄得别人跳下黄河洗不清,不是敌人也是“敌人'呵。  此风未息,接着又来了一个“反右倾”的大浪,把许多纯粹就事论事,  对某一项方针、政策、工作方法或时间步骤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也一律  冠之以“反党分子”,甚至也等同于“敌人”。(我记得当时的《红旗》  社论与曾希圣等负责同志的文章都是这样说的。)稍有良心与理智者,对  此无不怵目惊心!勇于讲话者,就此绝灭了。上帝赐给每个人的一张嘴,  只能吃饭、谈情说爱和喊“万岁”了。它们的最最重要的任务——讨论、  研究、劝告、进谏、反映真实情况等等——无形中被解除了。  于是全国就出现了十分“统一”的局面,一连延续了好几年,凡事都  是从上而下,而不是由下而上。一切都是顺领导者昌,逆领导者亡。对的  固然是对的,错的也依然是对的,大小领导,均犯颜不得,事无巨细,均  不准有异议。领导上要让完成的事,任何人均不得不完成。即使不能真完  成,也得来个假完成,上下相庇,循环不已。尽管有人发现,某一项措施  是错误的,或某一个领导人是投机分子、蜕化分子、甚至是钻进党内的大  坏蛋,但是在上级党发觉与承认之前,谁也不能说一个“不”字,而且要  老老实实地照干不误,照样驯从。据说这就是相信党、依靠党和服从党,  这就是党性的纯洁。  俗话说,“千岩竟秀,万壑争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而我  们的那种表面上的和谐与机械统一,只能使整个社会走向死板、停滞、衰  退与崩溃。矛盾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减弱;相反,它却会越来越深刻、越来  越复杂、越来越表面化、越来越不可收拾。  “流水难阻,阻则横流”,其寓意之真切,被我们这几年来的现实又  一次证明了。大家心里有话不能当面说就只好背后说,而且说得更多更难  听。现在我们到处可以听到儿童们在唱这样的歌谣:“高级点心高级糖,  高级老太上茅房。”这是对我们物价飞涨、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的哀怨。还  有:“报告司令员,外面有人找,脚穿高跟鞋,手戴小金表,问你搞不搞,  不搞就拉倒。”这是对我们的高级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作风腐败搞特殊化  的愤懑。  解放初期的那几年,人民连喊“万岁”还来不及。应该说,那时候的  敌对分子与暗藏特务比现在多得多,而我们并没有听到过小孩们若无其事  地唱起这种歌谣。但是今天,真正的敌人越来越少了,而人民欢呼“万岁”  的激情反而减弱了,忿怨、不满甚至“反动”的童谣反而普遍地流传开了。  更为严重的是,家长们对此不闻不问,这就很值得我们警惕并反躬自问。  沉默和消极,是最可怕的抵抗。整个社会会因此无声无息地受到毁灭  性打击。去年(1961年)年底,当我也参加政治学习的时候,我深感我们  的政治空气是窒息的,大家左盼右顾,言不由衷。我们这样的新闻机关—  —历史最久、老同志最多、政治上原本最为开明的机关,情势尚且士。此,  其他部门、全国各地的情况如何,可想而知矣!我不能不提出,“大家为  什么不敢讲话?”并且在多次发言中,均指出了我们的民主生活不活跃,  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若干现象。  我知道,有人会认为我这是思想“僵化”,是“花岗岩脑袋”,也有  人公开言明我这是危险的。但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有何危险。如果说有  危险,也只能是因为我说出了一些使某些人觉得不舒服的话,给我个人的  命运造成重大的危险。也可能,在这些觉得不舒服的人看来,我给他们的  “威信”和“面子”造成了“危险”。除此而外,对国家、对人民、对党  的事业,我的这些话是不会发生任何危险的,相反只会有好处。“不成功,  则成仁”,这就是我的态度。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人是对党对人民不利的事,  我都要讲,一直讲到这种现象被克服为止,或者讲到我被“杀头”为止。  现在,从我们国内部来说,民主空气比以前活跃得多了。不少人在会  议上说了许多过去在私下也不敢说的话,例如:“不民主的错误是从‘反  右'范围扩大化以后开始的。”“三个人在一起说假话,两个人在一起是  半真半假——而且这还必须是两口子,只有一个人在想问题的时候才是真  的。”“过去合则留不合则去,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现在则不可能。”  还有人公开提出:“三面红旗”应该改为两面,因为“人民公社”办得太  快、太早、太大了。它只能是将来的“必经之路”,更不能早在几年前就  说它是“应运而生”……  我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可喜的、令人振奋的现象。这些说法不一定  就正确,也可能是绝顶错误,但是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就说明大家对党又  恢复信任了,又亲切起来了,而不再担惊受怕了。  这是党和领袖们知错改错的结果。但是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据我  所知,即使在同一个新华社,除国内部之外,其他部门在讨论国家大事时,  还仍然是彷徨顾盼、沉默寡言的。即使是一些小头头或党员同志在发言时,  也仍然是拐弯抹角,不痛不痒。他们自己也许心中有数,而听者却不知其  所云。  这说明在数九寒天之后,不是一下就能解冻的。同时也说明,党和领  导人还没有起到有力的示范作用。群众都是跟着领袖走的,领袖怎么做,  他们才会怎么做;领袖做到何种程度,他们才会做到何种程度。  现在我们的领导人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我以为在承认错误、追查原  因时,还不够彻底和大胆。似乎在“面子”和“威信”方面,还有些包袱  没放下来。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这不是个人作风和私生活上的小事,而  是攸关全国人民命运的大事,是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贡说过:“君子之过,士。日月之食焉。过之,人  皆见之;更也,人恒仰之。”可见,缺点和错误是隐讳不了的,而一旦承  认与改正,大家就会仰慕赞叹了……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要有诸葛亮的明智,那就是“布所失于天  下”,发动全国上下“勤攻吾之缺”。这样,大家才能相信我们的党和我  们的领袖是谦虚的、诚恳的,是“闻过则喜”、“知过必改”的,从而他  们才能打消一切顾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所以说,古今中外,像诸葛亮这样的圣哲贤明者之可贵,并不在于其  声势显赫、才智盖世,而在于他们忠国利民。丰功伟绩之后,尚能兢业勤  俭,明短于人,躬求举世之长,以补自己之不足。他们决不持其强而讳其  疾,也决不容许别人媚赞其为万能万德之圣雄……  今天,以此来衡量一个政党及其领袖是否明智与伟大,亦不无可取之  处。我以为我们的党,本该是这样的党。虽然,党的民主传统和谦逊的美  德,一度受到了严重破坏与损害,但现在,在经历了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  期之后,党即能痛感及此,拨乱反正,并且在作更进一步的努力,也确是  难能可贵的。  我相信,在党的感召下,在领袖们的带动下,我们的党和全国人民必  将团结得更紧密,困难必将被克服,斗争必将会胜利,真正的“大好形势”  必将很快到来。  可以说,这是我的《回顾》中的所有新内容的核心,也是结合了从“反右”直到“七千人大会”的国内问题的最新材料,也是对“神化与特权”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并重申对其克服办法的小结。我真诚地相信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会就此改弦易辙,所以又一次作了大胆的阐述。  《回顾》全文于1962年6月26日夜完成,第二天早晨上班时即全部上交,如卸重负,对其所抱的期望很大,信心也很足。  三  得知党组织要我写材料,我的甄别平反有望时,不少关心我的同志劝我并帮助我介绍女友以重建家庭,好让我在新的伴侣的协同下,更好地养育身边的女儿戴青青,自己也好集中精力写点儿东西。  青青是1962年春天从保定接来北京的。组织上为此把我每月的生活费,从32元提高到55元,比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只少一元。  对所有这些,我都很感激。对于青青未来继母的条件,我也想到了两点:  一、对青青要待之如亲生女,不能有任何微小的歧视与冷漠。如果青青的生母日后愿意常来看看孩子,对她也要待之如至亲良友,情热而意减。  二、要能同甘苦,共患难,直至“不怕坐牢、杀头”。因为对党提意见,可能得到嘉许也可能坐牢杀头。多年的客观规律就是如此,不得不作这两方面的准备。  有了这最根本的两条,其他就好办了。如果对方出身贫寒,深知人生之甘苦,而又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则能较好地协助我教育孩子和料理家务,如果还能帮我抄抄稿子和做点资料卡片,那就更是锦上添花、求之不得的了。至于才貌如何,则早已不在考虑之列。不是早有人说过:倘若“爱”而无心,只能是受罪的“受”①?才貌顶何用?  ①繁体“爱”字中间有个“心”字。  根据这些设想,在朋友们介绍的都是尚未成过家或从未有过男朋友的女医生、女图书管理员和女工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叫潘京荣,出身贫寒,能够吃苦,过去一次恋爱都没谈过。这使我很满意。但使我非常遗憾和愧对的是,她虽然也属“龙”,却比我整整小了12岁,她22岁,我34岁,这对她来说,我的年纪未免太大了,而且还是个结过婚、离过婚、身边又已经有个孩子的人。  然而,我想错了。  1957年秋冬之际,新华社大院里还残存着不少“声讨”我的大字报的时候,17岁的小潘从浙东老家来新华社投亲靠友,想找碗饭吃。她看了一些大字报,认为我说的一些话并没有什么错,因为她在自己的家乡确实看到许多乡亲把毛主席的像像神的牌位那般供着,朝他老人家叩头祈祷;确实看到家乡的许多干部多吃多占,大耍特权,日子过得美滋滋的,而不顾乡亲们的疾苦……她越想越觉得我的反对“神化与特权”的话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她在学校里又读过我写的罗盛教的故事,一下就认定我是个“好人”而不是“坏人”,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我这个人高矮胖瘦,长相如何。  后来,她在新华社摄影部的一位老记者家里当小保姆。“大跃进”时“跃进”到北京西城区二龙路街道公社下属的一家工厂当工人。比较起街道上的普通家庭妇女和小脚老太太们,她年轻伶俐,又小有文化,为人也很端正,就被培养成二龙路喷漆厂的出纳兼统计员。  当有人介绍我们相识时,我说明了我的一切情况,尤其我比她的年龄大得太多,又有孩子,收入很微薄,望她慎重考虑。想不到她竟然不计较这些,决心与我生活在一起。“只要人好,就是一切。”她说。  而且很快,她就与青青相处得非常好。这使我欣喜过望。我想,这岂止是“雪中得炭”,简直是在白雪茫茫的大漠之中,奇遇天赐良媛啊!“灵机”一动,给她起了个新名字——潘雪媛。  她认为这名字很文雅,也很优美,是她原来的名字没法比的,所以非常高兴,立即去西单刻了个新图章,并要求二龙路派出所在她的户口卡上姓名栏的“又名”中填上了这三个字——潘雪媛。  这时,我处于自1957年落难之后从未有过的亢奋中:甄别材料交上去了,就等党组织的决定了;小家庭的重建已有了眉目,重新感到了做人的幸福;尤其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似乎真地接受了经验教训,一切使人感到压抑、痛心的做法正在下决心纠正……  27 从天安门广场到监狱  一  1962年的国庆节快到了。我的那份一寸多厚的《回顾》,已被党小组、党支部、党总支和社党委层层传阅研究过了。  国庆前夕,一位负责同志代表社党委,把我召进了他的办公室,让我坐在一张宽大舒适的皮沙发上,热诚地向我宣布了党组织的初步决定。其大意是:  你的这份材料写得很好。经历了重大磨难之后,你仍然一本初衷,向  党说出了这几年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这是非常可贵的。其中很多观点  是可取的,这份材料很有价值。我们将把它打印出来,呈送中央领导同志  参考。请他们看看这样的同志,究竟算不算“右派分子”。同时请他们看  看,北大荒的农场如此对待去劳动的“右派”,究竟合适不合适……  停了一会,他接着说:  党已决定对你进行甄别,望你耐心等待,配合党组织把这个工作做好……  对此,我深表感激。  国庆游行那一天,也许党组织为表示已恢复了对我的信任,竟大大破格地让我这个毕竟在表面形式上还被戴着“右派”帽子的“专政对象”,也高举一杆大红旗,走在新华社游行队伍的最前列,接受了天安门城楼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过去我也曾有幸在观礼台上,享受过观看阅兵式和游行队伍的喜悦。而这一次,是自己高举大红旗通过天安门前让别人观看,也同样使我感到无比振奋、无限温暖。  可惜,事隔仅仅一个月,天安门前的振奋与温暖还在沸腾着我全身的热血,在北戴河举行的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及随后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精神传达下来了。在这两次会议上,毛主席都反复强调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打退单干风,打退翻案风”,彻底推翻了他自己半年多前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全国的政治形势又一次急转直下。  新华社的一些领导同志,按照他们可贵的“党性”和“紧跟”的悟性,也彻底推翻了他们一个月前对我的音犹在耳的讲话。同一位负责人,在同一个办公室,让我坐在同一张大沙发上,仍然代表同一个新华社党委,向我重新宣布说,我的那份曾被他们肯定为“很有价值”的材料,是一棵“大毒草”,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是“翻案风”的典型罪证。因此必须对我进行“再批判”,否则就不足以使我“脱胎换骨”,也不足以挽救在我的“影响”下也纷纷“闹翻案”的社内外其他“右派分子”……  对这,我还有什么好说?  但是现在我要说,这位向我作出如此截然不同宣布的负责同志,本是一位好同志,他对毛主席的崇拜和信赖是虔诚的。他不相信毛主席难道相信我不成?我算老几?!  因之后来我不怪责他们。我只痛恨自己老是那么“天真得可爱”,老是不懂得“吃一堑长一智”,老是看不透老谋深算者们的“玄妙”心机,老是只做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而没有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果说,1957年的响应号召“帮助党整风”是第一次上当,去北大荒“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是第二次上当,那么这一次的再响应号召就是第三次上当了!  不过我觉得不论是谁,老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老是说话不算数,老是拿党的信誉和命运当儿戏,任意蹂躏应给人民的民主与许诺,都远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郑重态度。还有一些人,曾经认识了真理,却又随着气候的变化硬要把真理说成是谎言,那也肯定要受到历史的嘲弄。  二  对这一次的所谓“再批判”,也许人们认为我这个人的问题“不好批”,没有再像1957年那样匆匆忙忙地披挂上阵,而相当周密地进行了准备。准备之一,在1962年11月,不惜工本地以新华社“党委办公室”名义,铅印了一本《关于右派分子戴煌的材料》,广为散发,以发动大家对我进行“再批判”。  下面,就是这本材料最前面的“说明”:  戴煌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划为右派分子,受到撤销职务、监督劳  动的处理,曾在黑龙江850农场劳动两年零八个月。去年(即1961年)9月  分配到国内部资料组工作。今年(即1962年)6月间,他以《回顾我这几年  来所走过的道路》为题,写了一份约八九万字的翻案材料交给组织,不承  认自己是“敌视党和仇视革命的右派分子”。他在这份材料中,继续坚持  过去的一系列的反动观点,并发表了许多新的攻击党的言论。十中全会公  报发表以后,他在10月间又写了一份补充材料,作为他“对于错误本身的  认识,以及今天对若干问题的认识”。在这份材料中,他仍然坚持“不能  承认自己是个反党、反人民的分子”。为了便于领导上和有关同志研究和  处理他的问题,特将这两份材料印出,并同时印出反右派时对他所作的政  治结论。  戴煌所写《回顾我这几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全文很长,印出时对文中  第二部分他在东北“劳动期间的表现及问题”略去(共约四万多字),只  保留了文中的小标题。  党委办公室  1962年11月  看,“说明”中提到的这两份材料,都是党组织不止一次地动员我写的。对如此重要的背景或前提,在“说明”中都被蓄意“省略”了。这样才会给不明真相的人们一种印象,好像都是我自己主动要写、主动要“翻案”的。各级党组织看了我的《回顾》,主动而正式地委派负责同志,郑重地向我说的那些肯定和赞扬这份“全文很长”的材料的话,在“说明”中更蓄意“省略”不提了,似乎根本没有这回事。  谁说新华社的一些人没有本事?这就是他们的“本事”!这就是他们的“政治斗争”!这就是这些自诩为要与我这个“反党分子”作斗争、“忠实于”共产党人誓言的人们的“高贵纯洁”的灵魂!  准备了六个月之后,“再批判”于1963年“五一”节过后才开始举行。断断续续的大会小会,从“五一”开到“七一”才告一段落。每开几次会,都要出一期《批判戴煌简报》,不知送到哪儿去。  不过,在“再批判”告一段落的那天下午,新华社党委委员。国内部总支书记、国内部副主任方实同志,在总结发言快要结束时仍然这样说:“尽管戴煌同志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大多数同志的看法不一致,他的某些观点也许是错误的,但他过去为党为人民所作出的奉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这大出我的意外,使我感动得几乎掉了泪!  三  “再批判”之后,我感到有些人不会再让我在新华社呆下去了,我得及早准备“善后”。  然而,在新华社背后石驸马大街(“文革”中改称“新文化街”)。学读二年级的青青还不懂事。她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她的各门功课的大考、小考或小测验,基本上都是满分,名列全班前茅。课余,她还去全国政协礼堂背后的西城区少年之家学跳芭蕾舞,动作灵巧而优美。可是潘雪媛与我,都已预感“大难”即将临头,她决定与我立即成家。  这时是1963年8月。1963年元旦前后,我的前妻来北京看青青,潘雪媛曾当面劝她与我破镜重圆,哪怕仅仅为了孩子们。只要我的前妻首肯,她,潘雪媛,“作为戴煌的一个女朋友,也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我的前妻问:  “戴煌甄别平反的事,进行得怎么样?”  “本来是要给他平反的,可是后来上面的精神变了,反而对他搞了‘再批判'。”  “如果戴煌不能被彻底平反、恢复党籍,复婚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我一旦被投入牢门之后,青青交给谁?  潘雪媛说:“交给我!”  当我向直接管理我们这些“右派”的新华社保卫处言明潘雪媛的设想时,保卫处的一个同志予以断然否定:  “小潘只是你的一个女朋友,你怎么能将孩子交给她呢?”  这样,潘雪媛才决心与我立即成家,以备我一旦“远走高飞”,她能够正式以继母的身份抚养青青这孩子,虽然她每月只有少得可怜的24元工资,还要从中多少不等地拿出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和老外婆。  万万没想到,我与潘雪媛打算立即成家的决定,竟遭到新华社一些人的阻挠。当我要求我所在的新华社国内部兼管组织人事的一位秘书,为我给新华社干部处写一张结婚登记介绍信时,他竟然这样说:  “老戴,我劝你不要感情用事。你不要以为这次甄别平反不成,反招来一场新的批判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了。凭你的经历和才干,将来总有一天还会有出头之日的。如果将来还要把你派出国,像小潘这样的文化水平,能把她也派出国做一个驻外记者的夫人么?”  这真是怪论奇谈!他说完了,我笑了笑。我心想:“这是把我当做三岁小孩儿来要哩!你们一边磨刀霍霍,要把我往断头台上送,一边却说将来有朝一日还要把我派驻国外,这岂不是吃饱了饭拿穷人开心吗?”  我对他说:  “谢谢你对我的关心。但你所讲的派驻国外等等,那可能吗?那是你的真心话吗?现在眼看就要把我往监狱里送,你却还说什么将来还会把我派往国外,这不是存心往我流血的心窝子上撒把盐吗?”  秘书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停了好一会,他才老大不乐意地为我给社里的干部处写了一张便条:“请给戴煌开一张去西城区政府的结婚登记介绍信。”  我拿着这张便条到了社干部处,只见那里的男男女女在各个办公室进进出出,似乎在悄悄地进行磋商,不说“可”也不说“不可”,而让我在一间屋子里干坐着。在我等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才给我开出了一张给西城区婚姻登记处的介绍信,盖上了“新华通讯社干部处”的大红印。  这时已是下午四点来钟了。在新华社某些人的“积极鼓动”下,二龙路喷漆厂还没有给潘雪媛开出结婚登记介绍信。我给小潘打了电话说“时不我待”,立即拿着只有新华社一方的介绍信,匆匆地分头赶到了西城区婚姻登记处。那里惟一的一位50来岁的女同志,正要提起小布兜下班回家,我们连忙递上新华社干部处的介绍信。她也没细看,就让我们自己填写了结婚登记证,她再盖了大印,我们心上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结婚证到手了,但我们都没有钱。我们只能举行了一个没有直面枪口的“刑场上的婚礼”:没买一滴酒一粒糖,连一条枕巾一块小手绢儿都没买。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原来就用着的。  我去民族文化宫路南文昌胡同小潘的老外婆那里,帮助小潘挟着她那褪了色的草绿布面的旧棉被,她自己提着她的破马粪纸帆布箱,一道来到新华社大院五号楼最底层的一个我住着的阴暗房间里。悄悄密密,冷冷清清。我盖的那床里外一色黑的被子,曾在朝鲜战场上盖过两年,在城南盖过一年,又在北大荒盖了两年零八个月。  这样,新华社的某些人便认为潘雪媛“思想反动”,“硬要嫁给一个‘老右派'”。他们几次给工厂送去“材料”,唆使工厂给潘雪媛一点颜色看。工厂的一些人于是背地里辱骂潘雪媛是“坚持反动立场的‘大右派'的小老婆”。正当小潘身孕初怀,便解除了她的出纳兼统计职务,强迫她到那个素来不让孕妇沾边、有苯中毒危险的喷漆车间去“劳改”。  小潘的身孕日重,行动越来越不便。她不求天,不求地,默默地咬紧牙关,艰难地劳动着。有时候,她只得双膝跪地,在半埋地下的大汽油池边,清洗准备喷漆的沉重的锈铁件。  目睹一个清白无辜的年轻女子及其胎儿遭受如此阴狠的迫害,同车间的一些善良的老大娘,背地里流下了同情的泪……  四  1964年4月23日上午,是我参加新四军整整20周年的时刻。再过一个来月,潘雪媛就要生孩子了。  这天一早,新华社的机关农场运来一大批猪肝。我也凭票去买了一斤,好让雪媛补补身子,并利用上午工间操的时间,把猪肝送回五号楼一层我的那个阴暗的房间。  这时,天空是阴沉沉的。云层很低,低得似乎要掉下来,把人压抑得喘不出来气。潘雪媛刚刚连续上了一个星期的大夜班,身体不好又大肚临怀的,厂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几天假,让她在家好好休息。她问我这猪肝怎么做,我说:“随便。反正是新鲜猪肝,怎么做都是有营养的。”  我回到班上正在继续制作《毛主席语录》卡片,平时说话蔫蔫咕咕、有时简直使人听不清其所言的资料组的一位同仁,接到了一个似乎已有约定的电话,突然空前变态地狂叫一声:“戴煌,电话!”便把听筒往我面前一扔。那嗓门之高,高到了几乎岔气的程度。我抓起听筒一听,原来是机关保卫处要我即刻就去。  明白了,我离开新华社的时刻到了!不然,资料组的这位同仁刚才不会这么出人意外地变态。完全可以肯定,他们早已谋划好了!  我下了编辑部和社首脑机关的工字楼,向西走了100米,来到篮球场南边三层灰砖的行政楼。保卫处、干部处、行政处等部门都在这座楼里。我上了二楼,来到了保卫处的一间办公室。保卫处的一位科长,个头儿瘦小、面带菜色,他立即严峻地向我宣布:  “由于你坚持反动立场,大搞翻案活动,对机关其他右派分子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机关决定不再留你了。开除公职,劳动教养两年!”  说罢,腰间别着手枪的保卫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和一个故意把提兜中的手铐碰得丁当乱响的民警,意欲一左一右地把我挟持下楼。我手一挡,提出容许我给潘雪媛写几个字。站在保卫科长身边的保卫处科员孙书明说了声“可以”,并随手递过来几张“新华社便笺”。我掏出自己的钢笔,在便笺上写下这几行字:  雪媛:  我终于走了。时间不长,只“劳教”两年。望你多多珍重自己,带好  青青,并平安,烦利地生下我们的孩子!  戴煌留笔  4月23日上午十时半  孙书明收起这张便笺,保卫处别着手枪的那位工作人员和那位提着手铐提兜的民警就一左一右,把我挟持下楼,进了已等在楼下的新华社的一辆小卧车,直送德胜门外上城子的一座监狱。  到了快吃午饭时,潘雪媛在五号楼一层的水房里一边洗衣服,一边惦记着:“戴煌怎么还不回来?”当她端着洗衣服的脸盆从水房回到自家的房间时,见到国内部资料组的那位同仁正面无表情地站在房间里。他冷冷地对潘雪媛说:“这里有一封信。”  潘雪媛没怎么理会,以为是别人给我的一封信,说了声“谢谢您啦,就放在桌上吧。”  这位同仁愣着不走。待潘雪媛放下脸盆,他才继续板着脸说:“这是戴煌给你的信。”  潘雪媛这才心里咯噔一下:“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她接过来匆匆一看,只看清了最前面的两句“我终于走了。时间不长,只‘劳教'两年……”眼睛突然发黑,后面的字就看不清了。她很想放声大哭,但一想,在这种人面前不能哭。她强忍着一腔泪水,沉静地问:  “他现在在哪里?”  “他坚持反动立场,我们把他送走了!”  “送在什么地方?”  “送在一个地方。”  “请把这地方的地址告诉我,我给他送被子去。”  “不!我们已经决定了,下午我们来拿行李给他送去,你先准备好!”  “不用你们送。请把地址告诉我,我和孩子自己送!”  “你不能去!我们领导已决定,就是我们送,你和青青都不能去!”  潘雪媛这时才态度强硬起来,据理力争地对这位始终面无表情的来人说:  “我是戴煌的家属,为什么不能去?他犯的是什么罪,连家属都不能见?他就是犯了死罪,该枪毙,家属也还可以送最后一顿饭,枪毙了以后也还是家属去收尸吧?!”  这一连串的责问,直问得这位似乎没有热血的人无言以对。他只能说:“这是领导决定的。你就是去,那地方也不会让你们见面的!”  潘雪媛坚持说:“能不能见面,那你们就不用管了。我只是要那地方的地址,我们自己把铺盖送去!”  看潘雪媛始终这么坚持,这位同仁才稍稍改变了口吻说:“那还得给领导商量商量。”然后话锋一转说:  “关于青青这孩子,我们领导已决定给她的生母去封信,要她每月给你们寄20块钱;如果她不愿意寄钱,那就让她把青青接去。”  “千万不能这么做。”潘雪媛说,“我们不要她的钱,更不愿意让她来把孩子接去。这孩子现在是我们的。按照法律规定,我是青青合理合法的继母。我们不会把孩子给她生母的……”  在这生死关头,潘雪媛什么也不怕。待资料组的这位同仁离去后,她才关上门,泪如泉涌,抑制不住无限的伤痛。这伤痛不是为了她自己与很快就要出世的孩子,而是担心我遭到如此雪上加霜的冤屈打击之后想不通,而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青青从学校回来吃午饭了。潘雪媛连忙把脸上的泪水擦干,叫她去大食堂买些干粮回来。等青青买回了馒头并吃罢饭,她才很冷静地对青青说:  “青青,下午你就别去上课了。等会儿你去楼上,向你的同学张伟说一声,请她向老师给你请个假。你爸爸这次出差了,到挺远的地方,要好几年才能回来。我们下午一道给爸爸送被子去。如果新华社的叔叔阿姨不让你去,你就拽着我别松手,就是哭着也要去……”  青青呆呆地望着潘雪媛。自从潘雪媛与我成家之后,她就改口不再叫她“阿姨”而叫“妈”了。也许由于我的罹难和她生母与我的离异,给了她莫大的伤痛,她已成了一个过早地懂事而又敏感的孩子。这时虽然潘雪媛没有再流泪,但她听了潘雪媛的这番话,又看到了她脸上的泪痕和哭肿了的眼睛,似乎已明白了爸爸已经发生了什么事。等她上楼请张伟同学代为请假转身回来时,潘雪媛又叮咛她说:  “到时候我拿着被褥,你拿着网兜脸盆,不让别人拿。不然他们拿着上了车,不让我们上车,我们就见不到爸爸了!”  青青眼里含着泪,默默地点着头,一齐帮着收拾被褥和日用品……  她们收拾好了一切,默默地坐等着。潘雪媛脑子里想着下午如能见到我要说的话。她的思绪很乱,要说的话很多,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等着你”,接着要说的是“你一定要多保重自己,千万不要想不开,千万不要为我和孩子们发愁。我从小在家就一直受苦,在父母外出谋生时,我才13岁,我也知道如何带着两岁至八岁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过苦日子。我一定会带好青青和就要出世的孩子。就是讨吃要饭,也会把他们带大,把他们抚养成人,抚养成能够坚强生活的好人。你一定要放宽心……”  下午上班的时间到了。国内部资料组的那位同仁准时来到我们家取行李。  “你不用去了!”他对潘雪媛说。  “那就不用你费心了!”潘雪媛说,“请你告诉那地方的地址,我和青青自己送去!”  这位同仁愣住了。停了一会,他说:“那好吧,出来吧!”  潘雪媛拿起行李,青青提着兜网脸盆,跟他出了屋。走到五号楼外,他就要从潘雪媛手中把行李接过去。潘雪媛不让,怕他拿着行李先去了,不让她和青青上车,就使劲地和他拉扯着向前走。来到大礼堂跟前,他让潘雪媛和青青站在大礼堂前的台阶上等着,他独自去了球场南面的行政楼。  等了将近半小时,他才从行政楼出来,后面跟着一大帮人,有男有女,还有一大帮男男女女,在行政楼下向大礼堂这边观望着,好像很想看看潘雪媛这个“思想反动”而又态度十分坚定的年轻女子,究竟长得什么模样。  跟着资料组那位同仁的一大帮人来到大礼堂跟前,其中有一位男的,好像是保卫处的干部,对潘雪媛说:  “你和孩子都不要去了!去了也不会让你们见戴煌的面的!”  “我没犯罪,你们也没有监禁我,我为什么不能去?”潘雪媛抗辩着说。“如果你们一定不让我们跟着你们一道去,那就不用麻烦你们了,请把地址告诉我,我们自己去!”  看到潘雪媛的态度这般坚决,大礼堂跟前的一群人中开始嘀咕起来了。有人轻声说:“那就重开一张证明吧!”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人跑步奔向行政楼。潘雪媛暗忖:“可能让我们去了。”她就悄悄对青青说:  “你一定要紧紧地跟着我。他们再怎么厉害,你也不要怕。他们如果只让我去不让你去,不让你上车,你就哭,你就叫,一定要跟着去。上了车,你还要注意车子怎么走,记住这条路线,以后我们自己好去看爸爸……”  去行政楼重开证明信的人回来了,同时开过来一辆陈旧的美式小吉普。潘雪媛再次轻轻地叮嘱青青:“看路线!”人们把行李卷和脸盆网兜搁进车,让潘雪媛和司机并排坐前面。潘雪媛刚跨上去一只脚,听到后面青青哭着要上车,她还在车下的那只脚就使劲地站在地上不动弹,一定要人们让青青上了车她才上车,不然就把行李和网兜拿下来,她们自己向派出所打听路线去。  也许有些人看着潘雪媛大腹便便,怕反复为难她一旦出了什么事不好交待,就收起刁难阻挠的把戏,让青青和资料组的那位同仁坐在后车厢里,潘雪媛这才坐上了车。  开车的司机同志叫金永龄,比我小两岁。1956年至1957年,我和一些同志在外交学院学外文时,他老开着大轿车在新华社与外交学院之间来回跑,为人极其温和而善良。对我1957年及其后的种种遭遇,他虽然嘴上不便明说,但看得出他在内心中是深藏同情的。这一次,他看肚子挺得老大的雪媛坐稳当了,他才开车。即便在城内平坦的马路上,他也开得很平稳。出了德胜门,路面坑坑洼洼,有一大段还是车辙交错的泥路,他更开得慢而稳。偶尔车子轻轻地颠簸一下,他都要从车前挡风玻璃内上方的返光镜中扫一眼身旁的潘雪媛,怕她出现什么异常感。  车子离开了德胜门去昌平的正道,向东转上了去土城子监狱的土路。不一会,到了四周都是高墙电网、铁丝网的大院子的大门前。资料组的那位同仁在门上敲了好一会,门内才出来一个民警,把证明信拿了进去。不一会回来时,他只让那位同仁先进去。又隔了好一会,才让潘雪媛和青青也进去,并敞开大门,让金永龄同志把小吉普开了进去。  进了这道大门,潘雪媛才看到,里面还有一道上面布满电网、铁丝网的高墙。她想到我竟被囚进如此戒备森严的牢房,顿即默默地流下了泪。等了好长时间,见里面那道高墙大铁门一侧的一扇小门开了条缝,吱呀一声,我穿着那套她很熟悉的打补钉的破呢子衣服出现了,后面还跟着一个人。她立即快步走过来迎上我,一把拉住我胸前的衣服,急切地说:“我等着你……”跟着就泣不成声地哭了起来,在家、在车上想好了要说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  我一手拉着她,一手搂着青青,一家人哭着或流着泪。金永龄同志在一旁也抹着眼泪。只有资料组的那位“政治立场坚定”的同仁心如铁石,在远远的地方冷眼观看着。  一家人哭了好一会,才稍稍地转为平静。潘雪媛边哭边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不要……想不开……要想到……外面……还有我……和孩子……等着你……”  我对她说:“时间不会太长。我相信你一定会坚持下去,把青青带好,把自己的孩子平安生下来……”  我又对青青说:“在家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孩子。不要因为爸爸的事东想西想,影响学习。爸爸到这里面来了,家中的收入更少了,你要学会刻苦,一分钱都不要乱花……”  会见的时限到了。潘雪媛和青青睁着泪眼,看着跟我一齐出来的人提着行李卷,我自己提着网兜脸盆进了里面高墙的大铁门,她们才转身上了车回新华社。  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两年的“劳教”,竟让我在监狱系统中生活了14年!  这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14年,也是群魔乱舞的14年。光为了这14年,就可以足写几大本厚书。但在此,只写叙述劳改过程的《漫长的隧道》和《贫贱夫妻百事哀》……  28 漫长的隧道(Ⅰ)  一  1964年4月23日午前,我被送进监狱的时候,在大院东边的一排平房里,被交给一个龇着虎牙的三十左右的人。他板着脸,命我掏出身上所带的一切,让他一一检查、登记并收存,然后再叫我抹下手上的手表。我说早卖掉了,贴补老家了。  “那就算了!”他说。  后来才知道,他是个因为贪污而被劳教的分子,比我早进来两年,和劳教所的队长们搞熟了,在这儿帮助管理其他劳教分子的零花钱等等,于是他就在不知其底细的人面前俨然以管教干部自居。  过了这道关,有人带着我走过一溜窑洞,来到一座三层红砖楼房底层紧挨门口的一间大房间。房间内两边都是双层木板大炕,里墙炕头各有一个高大的外面钉有铁栏杆的玻璃窗。上层炕正好对齐窗户的中间,因之上下炕都能透进明亮的光线。不过外面铁栏杆的一根根铁条之间,只有一拳多宽的空隙,再瘦小的人也休想从这铁条之间探出脑袋去,更甭说探出整个身子。  两边上炕里面的白墙上,分别贴着八个大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两窗之间的一堵白墙上方,挂着毛主席的标准像。下面紧挨着墙,放着一个分有好几层的橱架,里面分别整整齐齐地放着餐具、牙缸和脸盆,毛巾则叠得一般齐,分别挂在从门后到毛主席像下的两根铁丝上。两溜毛巾下面,也就是在两炕之间,是一块4米多长、近3米宽的大方格水泥地面。门后,是组长的一张小桌。  这就是“新收组”。凡是刚进劳教所的人,必须先经过这个组的学习,“认罪认错”,才能转到其他组参加劳动或继续学习。在这组的时间长短,则主要视其“认罪认错”的态度。  开午饭了,有人端来两大脸盆窝窝头和一脸盆熬萝卜条,由值星人员从木架上把大伙的餐具一一放在地上,分好萝卜条,再分给每人两个窝窝头。但没有我的,因为我是刚刚进来的,还没有餐具。等别人从伙房给我借来碗筷,才给我也扌江了一勺萝卜条和分来的两个窝窝头。但我愁绪万端,一口也吃不下,心里焦虑着大肚临怀的雪媛遭到如此沉重的一击,她和青青今天的中午饭将会怎么吃?新华社的有关人员将会对她们怎么样?  下午,全组正在学习《劳动教养法》和《劳动教养所守则》,我被叫了出去,后面跟着一个值班人员。原来是给我送行李和日用品来了,并与雪媛和青青见了面。等我拿回了行李和日用品,值班人员又作了严格的检查,连枕套都翻了个里朝外,并一一作了登记。这就足以表明,凡进到这里面来,个人的一切的一切,都要被洞察得了如指掌,不能有个人的任何隐秘,除非是分外小心地装在脑袋瓜儿里的思想。  晚上,继续学习两小时,主要由识字的人轮流读报。两小时后,外面走廊里响起了熄灯的哨音,各组都得熄灯。但所熄的只是各个房间天花板下的大圆灯,而门后组长小桌上和走廊门口值班人员桌上的灯仍继续亮着,以便值班人员坐在那儿看报和注视着被监控人员的动静。如果有谁梦吃连连,那都是值班人员向上汇报表功的好材料,立即被记录在案。  在熄灯前,组长在北炕下层中间给我安排了一个50厘米宽的空隙,根本睡不下一个人。  “人多,只能睡这么宽。”他说。  他姓尚,原是北京郊区良乡县政府的一位科长,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因为经济问题和男女关系不清而被劳动教养。  “你头朝里,高同学头朝外,大家都是这样颠倒着睡,也就凑合了。”组长又补充了一句。  就这样,我的褥子也没法挤着铺,只能和“高同学”合用他的褥子,被子只能在上面浮盖着。反正是人挤人,夜里也不觉得冷。  二  这位“高同学”,就是原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教授高庄。他身高一米八,长方脸,戴着一副银丝边近视镜。按照《劳动教养所守则》规定,凡是劳动教养人员一律不准相互直呼姓名,也不准叫“老张、老李”,更不准叫“同志”,而只能叫做“同学”。相处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他也是个宁折不弯的人。  他出生于1905年,上海宝山人。早年,他在陈望道创办的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读研究生时,就受到陈望道与进步教师丰子悄等人很深的影响。抗战伊始,正在江西的高庄夫妇决定参加新四军,后因故而未能如愿。1944年他到了重庆、成都后,与著名科学家关肇直及华西联合大学的一些师生,共同把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译成英文,并自己出钱印发,被认为是向国外发行的这本名著的第一个外文版。  抗战胜利,他应徐悲鸿的邀请,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47年5月20号开始的遍及蒋管区各大城市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中,他扛着大旗走在北平艺专师生队伍的最前列,由此而被国民党特务两次秘密搜查了住所。我地下党为避免其遭到残害,特派艺专的党员学生朱程,把他和他八岁的儿子送往冀察热辽解放区。在那里,高庄任华北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为我党培育了大批美术人才。  1949年初进入北平后,高庄接受了梁思成的邀请,到清华大学营造建筑系执教。后来又接受梁思成的委托,参与了国徽图案的修改定型并塑造了国徽浮雕。国务院向参与国徽设计的有功人员颁发奖金时,高庄率先提出把自己所得的全部奖金捐献给抗美援朝前线。  在清华大学执教两年后,徐悲鸿又邀请高庄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4年冬天,高庄作为中央美院访苏代表团的成员,带着自己创制的被称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瓷”的新陶瓷工艺品赴苏展览。11月30日晚,苏联政府文化部为中国几个访问团举行招待演出。其中一个名叫《梦与木偶》的所谓中国舞剧,男人拖着辫子,女人似缠小脚,形态十分丑陋。同场观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沂及总政文工团团长陈其通、副团长马楠等人,都觉得这样演出很不好。高庄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决心不鼓掌。归途中,苏方翻译征询高庄观感。高庄直率地说:“现在还演孙中山革命时就革掉了的落后东西,是不好的。”为此苏联文化部部长福尔采娃特派专人向高庄解释说:“新中国的舞蹈尚未传到苏联,只好拿中国旧的舞剧来应应景,请高教授原谅。”  事后,中央美院代表团团长庞某和另一团员丁某,认为高庄此举是“反苏反共”,并向我驻苏大使张闻天作了汇报。张闻天和驻苏使馆有关人员对高庄作了严厉的批评。不久,庞某就通告高庄提前回国,并由丁某把他“押送”回国。  高庄被“押送”回国接受“审查”后,丁、庞二人在很快到来的“肃反”运动中,又把高庄说成是“反苏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四反分子”。对此,高庄本人及其亲属不服,熟知高庄的人,也都认为这是一大冤案。  1957年“反右”,中央美院院长江丰被打成了“右派”,高庄为其鸣不平,于是高庄被强加的“反苏反共”等罪名又被人旧事重提。尽管中央美院“反右”领导小组组长、画家张仃后来证明说,当时并没有给高庄戴“右派”帽子,但1960年冬天,高庄仍然以“右派”的身份被下放到山东淄博陶瓷厂劳动。他沿途目睹了极为严重的人祸天灾,非常同情受苦受难的人民,并在会议上有所表示,这又被人说成是“恶毒攻击三面红旗”。  1961年1月,高庄被调到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工艺美术局。第二年,合作总社党委和工艺美术局党支部要给他摘去“右派”帽子,高庄说“我根本无帽可摘”,这又被认为“死不认错,抗拒改造”。1964年3月初,合作总社以“态度极为恶劣”等为由,决定对高庄“开除公职,劳动教养”,劳动期为两年。  这样,他就到这劳动教养所来了,比我早进来一个半月。在这绝大多数都是小偷、流氓、贪污犯、盗墓犯、盗墓奸尸犯等等的复杂群体中,这是极为难得的一身光明磊落、正气凛然的同伴。因之我们两人相处得极为融洽。  与我相处得极为融洽的另一位难友,是男高音歌唱家李文。  李文原名李敦强,比我小十岁,颀长的身材,端正的鼻梁,双目沉静而有神。  1938年1月,他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43年8月入宁乡县的一所私立小学读书。尽管当时他才五岁半,只相当于现在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年龄,但他也深念父母的一薪一粟来之匪易,从而刻苦攻读,仅四年,就由小学五年级跳入六年级,并在13岁时就初中毕业,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古城西安西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1951年12月,他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赴朝。由于他爱好音乐,歌喉清亮,在志愿军十九兵团文工团成为年龄最小的独唱演员。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他被派送到朝鲜平壤国立音乐大学学习,1955年春天自朝鲜回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做独唱演员。  当时铁道兵正集中力量修筑从江西省鹰潭到福建省厦门的鹰厦铁路,铁道兵文工团随铁道兵指挥部驻扎在鹰厦线中心枢纽附近的福建省南平市。1956年筑成这条铁路后,铁道兵文工团随铁道兵指挥部回到了北京。  1957年9月,李文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深造,一年后又转入学院专家班,师从保加利亚声乐教授乔奇?契尔金,1959年9月学成毕业,回到铁道兵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成了一个真正学有所成的歌唱家。  不料,1964年4月,铁道兵文工团也大搞什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李文因平时偶尔流露过对“反右派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反彭德怀”和三年大饥荒饿死千百万人之类现象的不满情绪而受到了严厉批判,并被扣上了“思想反动”的大帽子而“劳动教养”一年。  由此,他就和我与高庄教授等人,成为同吃教养所一锅饭的“同学”了!  他与我“同学”得之所以极为融洽,不仅仅由于他和我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有着许多相同的观感,而且还由于他与我对彭德怀元帅等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国家的建国元勋们,有着同样衷心的尊崇之情。每逢劳教所组织节庆演出,他都要登台用他那浑厚的训练有素的男高音和无限深厚的情感,演唱实际上是沤歌彭德怀早年革命生涯的电影《怒潮》中的那首感人肺腑的插曲《送别》,以怀念与赞佩彭德怀在那种艰难岁月中初闹革命的胆略与风采——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  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  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友谊才开头;  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  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  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  每一次,他都站在挂着几片幕布、三面围着芦苇箔的土台子上深情而唱,大家都坐在台下凝神细听,我个人的脑幕上总不禁要浮现出彭老总的音容笑貌,并想到他的那颗时时刻刻为人民而跳动的赤子之心。有时李文在台上唱着唱着流下了泪,我在台下听着听着也热泪滚滚,可谓台上台下心相连。  1965年4月,李文的一年“劳教”期满,被解除了“劳教”,但又被强制到同是北京市公安局劳改处管辖的北京南郊团河农场“就业”,成了一个“二劳改”,后来,我就不知他的去向了。①  ①直到三分之一世纪后的1997年夏才得知,李文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的1966年12月,被从团河农场押送到同是公安部门管辖的湖南省汉寿县西湖农场强制“就业”,1969年8月又由西湖农场押送到湖南省宁乡县坝塘区沩乌公社企湖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监督劳动改造,直到1979年9月才被昭雪平反。后考入北京中国歌剧舞剧院做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不久,他结识了常去歌剧舞剧院欣赏歌舞的瑞典留学生KevstinWallin(华苓)女士并相爱,1981年4月在北京成婚,同年8月随华苓女士移居瑞首都斯德哥尔摩,1983年8月考入瑞典哥德堡歌剧院做歌剧演员。1989年12月由哥德堡歌剧院提前退休后,一直做自由歌唱演员和音乐教员。  三  1964年7月,劳教所从德胜门外的土城子,全部搬迁到安定门外原来少年管教所的原址。这里没有高墙大院,但围有好几道电网和铁丝网,网内遍布葡萄园和鱼塘,中间才有一个建有几排平顶窑洞的小院。我们就住在这个小院里。  不久,我离开了“新收组”,把行李搬到了第六组,任务还是“学习”,因为我谈不上什么“认罪认错”。有时候,偶尔也派点杂活,例如到电网铁丝网的夹层中清除杂草,清刮从厕所茅坑中捞出的“又臭又硬”的砖头等。在清除杂草时,电网是停电的,不然就肯定会发生生命危险。  1965年“五一”过后的一天上午,我突然左腹剧痛难忍,痛得我在炕上直打滚,并上吐下泻,头上的汗珠儿不断往下流。如果是食物中毒,那么为什么别的人平安无事?如果因为前些日子清刮茅坑中捞出的砖头,手上沾染了很多蛔虫卵,没有彻底清洗消毒就拿起窝头吃,肚内闹起了蛔虫,那么为什么一起清刮这些砖头的人没有出现这种症候?于是人们连忙把我架到劳教所医务室,请医生诊断。  给我诊查的医生名叫苏自田,原是石景山钢铁厂(后改称首都钢铁公司)医院院长,毕业于白求恩医校的老八路。他也在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被送到这儿来“劳教”。由于精通医道,就让他在教养所医务室当医生。他让我平躺在医务所的诊床上,给我认真而仔细地测量了体温、血压,听了心脏肺,并用手在我的胸腹部到处挤压了一遍,还化验了我的血液、呕吐物和大小便,立即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急性胰腺炎!  他明白,这是一种十分危急的病症。医学经典著作中注明,如若抢救不及时,罹患此症的死亡率高达85%;即便抢救成功,由于此症对内脏的严重摧残,痊愈者的延期寿命一般不会超过20年。因此他立即向教养所领导汇报,应对我进行火速抢救。  教养所金所长,过去担任过北京城区一个派出所所长,身材魁梧,心地善良。他立即打电话向上联系,午饭后就弄来一辆小吉普,由教养所的徐干事监护,把我急送城内沙滩附近的公安医院抢救。医院立即把我安排在医疗大楼东侧小院坐南朝北的一间平房里,整个房间就我一张病床。床对面的东墙下,临时支撑了一张行军床,作为监护我的徐干事的安歇处。徐干事是刚从公安学校毕业的青年警官,细高挑,鸭蛋脸,两眼炯炯有神。他同一位女大夫和一位女护士说了几句话之后,就问我的妻子潘雪媛工厂的电话号码,去给潘雪媛打电话告急。  留下的女大夫和女护士随即对我作了各种检查,并打起了吊针,从鼻孔里插进一根深黄色透明的塑料管引流胆汁,同时每隔两小时,给我的臀部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各两针。  抢救是认真而及时的。  开晚饭了。  给我打吊针、引流胆汁和准时打针的女护士,是一位端庄和善的少妇。她给我端来了一个不锈钢的长方形小膳食盘,盘内放着一杯奶和一小碗鸡蛋羹。她给我拔出了鼻孔中的引流管,要我吃。可是这时我既不想吃,也不想喝。她劝我说:  “你病得很厉害,身体亏损很大,不补充营养是不行的。就是为了配合治好病,你也该吃点东西才成。”  在她和善的劝慰下,我强令自己喝了两口牛奶,吃了两小匙鸡蛋羹,不一会儿又全都吐光了。  晚上临睡时,她又给我端来一杯牛奶和一小碗冲藕粉,藕粉里似乎还放了一些糖桂花,香甜诱人。原来规定我一天四餐流汁半流汁。这次我喝了两口牛奶并吃了小半碗藕粉,没有再呕吐。然后她给我打来了洗脸水和漱口水,让我擦了脸、刷了牙,并给我盖好了被子才去休息。  夜间,这位好心的“南丁格尔”还几次过来给我打针。原来这两小时一次的注射是日夜不间断的,她好像白天黑夜都不休息。  第二天早上,这位护士同志给我打完针以后,端来了牛奶和藕粉。我都吃了,没有呕吐。看来在大夫护士同志们的精心医护下,我的病势已迅速转危为安。  第三天中午,我就能吃一小碗煮得烂乎乎的西红柿鸡汤面条了,还吃了上面搁的一个荷包蛋。开始我还吃不下,护士同志说:“你得尽饱吃,如不够,我再去给你盛。”这样,我终于把它们撑了下去。  经过这两三天的抢救治疗,我已大体上恢复常态了。像清纯的豆油那样的胆汁,也已被全部引流干净。经确诊,是一条肥大的蛔虫钻进了我的胰腺管,一半在里,一半在外,致使胰管梗阻,引起胰液从胰管外溢,胰酶激活后消化胰腺自身组织而产生急性炎症,腹部和左腹背部剧烈疼痛并发高烧。据说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医疗得当,让胰腺体被“自我消化”掉一多半,引起胰腺坏死,人就没救了!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们即将离开北大荒时海军中尉小杜的死。他就是突然腹部剧痛难忍,痛得满地打滚后两天死去的。他会不会也是得的急性胰腺炎呢?如果我这次是在北大荒得的病,那也肯定必死无疑了!这表明在北京,在中央所在地的公安劳改部门,虽然管制较严,虽然把我和高庄教授这样的人也身纳劳改劳教场所不合法理,但其革命人道主义还是绝对地占上风的。这使我在不幸中也感到了某种幸运。  第四天上午,公安医院一位主管医务的女院长,也穿着白大褂,手拿听诊器,在好几位大夫、护士的陪同下,来给我听了听,按了按胸部和腹部,问了问我的感觉和饮食、大小便等情况,然后说:  “谢谢你密切配合了我们的治疗。你脱险了,明天就可以回去。但你的体质还很虚弱,回去后务必要好好休息,加强营养,继续吃软食,等完全康复后再参加劳动或学习。”  这使我很感动。她们不但没有以救了我的一条命的恩人自居,反而首先“谢谢”我密切配合了她们的治疗,这是何等高贵的品质!当然,后面的那些话,我想她多半是说给徐干事听听的,因为“加强营养、继续吃软食、等完全康复后再参加劳动或学习”等等,不是我自身能够做主的。  第五天上午,外面来了一辆小吉普,把我和徐干事拉回安定门外的劳教所。  这里我必须插上一句:当我最后改定这段文字的时候,离这次生病已过去了32年。如果不是苏自田同志迅速而准确地诊断,不是公安医院有关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不是劳教所的金所长和徐干事及时果断地采纳了苏自田的建议,那么得了85%死亡率急症的我早就不在人世了,而且得救后的延期寿命也不会超过20年。这是我以及我的妻子潘雪媛和孩子们都永怀感激之情的。  四  我病后一个月,整个劳教所又被转移到卢沟桥西边窦店附近的一所监狱——“良乡机械厂”。这是个方圆足有好几平方公里的高墙大院,四角和大门口都筑有岗楼,院墙内外和院墙顶上都布有电网铁丝网,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休想逃越。  这时我的身体已完全康复,从而正式参加劳动,每月的口粮定量由26斤提高到32斤,每月还给我一级工的工资32元,扣除伙食费可净保二十几块钱。但所从事的工种很杂:一会儿到院子里清除杂草、修挖游泳池;一会儿参加砌房子当小工,一会儿去压制汽车轮胎上用的轴瓦,一会儿又去钳工车间当钳工,都是零打碎敲的活儿。  由于参加了劳动,工种又杂,在大院里跑来跑去,视野就扩大到了整个大院。几乎每天出收工时,我们都能看到一队穿着破旧军衣列队行进的囚犯,总数不下数百人,被称做“军犯”。他们所住的三层红砖楼,在我们所住的三层红砖楼西边大约300多米,叫做“西楼”。由此推而论之,我们所住的叫“东楼”。大院管理者规定不许我们和他们接近,更不准我们和他们说任何一句话。因此他们犯的何罪何错,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但住在我们楼下一层的“职工”中,也就是解除劳教或刑满释放留在劳改单位就业的人员中,由于同住一座楼,又同在一个大锅吃饭,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一些年龄悬殊、服装奇异、神态特别的人,就引起了我们的注目。其中特别值得提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他身材魁伟,头发苍白,面呈古铜色,看上去身体颇为康健。他的古怪之处就在于夏天光着油光光的古铜色大脊梁,活像个干苦力的;天气一凉就长袍马褂,气候转冬则身穿深蓝色绸缎面的大棉袍,又俨然一位老学究。每逢接见日或“职工”休息放假,也没有任何亲友来与他相会。他也不进城购买生活用品和打牙祭,至多在楼房四周散散步。  通过侧面了解,得知他原是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的一位老同学。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他则横跨太平洋去美国留学,后来在美国一所大学当了教授。1949年新中国诞生,周恩来当了国务院总理,这位老同学辞别了也已当了教授的老伴与儿女,只身回归新中国,以为已当国家总理的老同学会委他担任教育部长。没想到周总理只让他在一所大学当了一名教授,他未免大失所望,长年为之快快。1957年整风鸣放,他在鸣放座谈会上一吐积郁多年之不快,遂被打成“右派”,与一大群人被流放黑龙江兴凯湖畔劳动教养。三年后,他又与这群人由兴凯湖畔被押转到天津、唐山之间茶淀车站西边的清河劳改农场。在那里,他被解除了劳教并被摘去了“右派”帽子,留场就业,终年终月地继续从事体力劳动。  一天,他请假回到了北京,摸到了中南海,提出要见周总理。周总理与邓大姐立即拨冗相见,并做了几个菜盛情招待。后来,他就被调来“良乡机械厂”这样一个插翅难飞的大院,并被严令禁止外出。于是他就年续一年地苦守在这个院子里,既足不出院,也没有亲友来看他,说来令人怅然。  五  1965年冬天,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见报后,我和原中央美院教授高庄、原石景山钢铁厂医院院长苏自田和毛主席点过名的原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谭天荣等几名“右派”,从“良乡机械厂”的劳教所,被调到北京南苑飞机场西边的团河劳改农场最北端的三余庄,与聚积在这里已有数年之久的100多名“右派”汇合。  这个所谓三余庄,实际上只有从北到南的四长排平房。第一排平房与第二排平房的西墙之间,砌有一道半人多高的花墙,中间留了个豁口,形成了半拉小院。院里住的是解除劳教或刑满释放的“就业职工”。他们主要从事苹果园、梨园、桃园、葡萄园和草莓地的劳动,每两个星期休息一次,北京有家的可以回家休息两天。第二排房子是队部、仓库和财会统计人员的办公室和宿舍。第三排和第四排就是还在劳教的“右派”队,周围绕有破破烂烂的铁丝网。在“右派”队这两排平房之间,夹有南北向的三间平房,是“就业职工”、“右派”队和队部人员共用的食堂。吃饭均用统一的食堂粮票和代金券,一视同仁。  在这个“右派”队,有“吴祖光小集团”的杜高和中央美院毕业后到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西方美术史的油画家朱维民等人。他们和苏自田、谭天荣等绝大多数人一样,原决定“劳教”三年,但从1958年春天到1965年冬天我们来到三余庄止,七年半都过去了,他们的“劳教”生涯似乎还遥遥无期,依然日出日落地和大家一道参加挖河修堤、覆埋葡萄藤和麦田冬灌水,劳累不止。  一天晚饭后,全“右派”队集体在三连间没有隔墙的空屋子里,开会批斗“顽固到底的‘右派'分子”邢松劲和李定一。  这两位是何许人?  据说40岁左右的邢松劲,原是北京通县著名的大地主“邢家大院”的少东家,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精通日文与英文。解放前,在北京大学外语系教英语,解放后被转到北京国际书店当职员。他身体矮小,面黄肌瘦,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看上去活像一个鸦片烟嗜好者。他被打成“右派”后,立即与大小家庭断绝了一切来往,把盖有“邢松劲藏书”章的外文原版《莎士比亚全集》、《马克?吐温全集》、《杰克?伦敦全集》、《巴尔扎克全集》等数百册珍贵书籍,全部带在身边。他坚持认为,地主让贫雇农耕种土地收取他们的租子,不但不是剥削,而且是给贫雇农以活路的一大善举,是合理合法合情的,他持这种论点就被打成“右派”是没有道理的。因之,每逢过年过节,食堂改善生活,他一律绝食,以抗议对他的“非法拘禁”。所以,队长和指导员要大家对他进行批斗,划清界限。  李定一其貌不扬,说话结结巴巴,那扑克牌型的脸,看上去好像一块发面饼。据说他4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某个医学院,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抗日,他参加了新四军。到1955年被授军衔时,他已是解放军中的一名大尉军官。但他仍笃信天主教,而不是共产党员。1957年整风鸣放,他提出应该坚持宪法上规定的信仰自由,不要在教会系统中搞“三自一新”的宗教改革。于是他被认为攻击了党的宗教政策,被打成了“右派”。他想不通,认为这是蛮不讲理,不辞而别地回了安徽老家,漫游四乡,行医糊口。数月后,他被“抓获归案”,开除军籍,送交劳动教养。在三余庄,他仍然坚持他的宗教活动,每顿饭都要独自端坐无人处,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最后说声“阿门”,才举箸进食。队长和指导员认为,这是抗拒改造的一个宗教狂,因之需要批斗,促使其“迷途知返”。  批斗会冷冷落落,尤其对李定一宗教信仰的批判更为乏力。作这种发言的人,只能泛泛地说16世纪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也搞过反封建、反对罗马教皇的宗教改革运动,并说当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时代,随着宗教存在根源的消失,即一切剥削阶级及其影响的彻底消失,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宗教也将逐渐趋于消亡,等等。  对这些话,李定一根本听不进去。他听着听着,竟然低下头眯瞪起来,接着就鼾声大作,这被认为是“抗拒改造的死硬分子”。会后,这两位都被弄去三余庄以南两公里的大队部关了“禁闭”。  对这样的批斗会,我是反感的。对邢松劲,他的那种观点我不表赞同,但他只要没有破坏性的行动,他那样想就让他想去好了,不必兴师动众地强制改变他的观点。对李定一的宗教信仰,更无权去强行干涉,而且,对思想观念,是不能用刀剑去改造的。把这样的人都关了“禁闭”,如关囚笼,一天只给两小碗稀粥喝,则更是一种暴政!  29 漫长的隧道(Ⅱ)  一  1966年3月上旬的一天,高庄教授的“劳教”两年到期了。指导员对他及时宣布解除“劳教”,让他从围绕着破破烂烂铁丝网的南院“右派”队,搬到了只有半截花墙的北院“就业职工”队。  这立刻在“右派”队引起了不同反响。像我和高庄这样也是后来“加重处罚”被送来“劳教”的人,就以为到期也会及时解除的;但从1958年春天就进来“劳教”的人则大发牢骚:“晚来的人都走了,我们已被‘劳教'七八年的人,为什么反而成了无期徒刑?!”  1966年4月23日,我的“劳教”两年也到期了。但我并没有像高庄那样,被及时解除“劳教”。等了几天,仍然没有动静,我想,这是否与我的一次绝食有关?  这次绝食发生在3月底,起由是关于发放食堂粮票。按照惯例,每月28号晚上分发下个月的食堂粮票,各人精打细算,基本上都能吃到下个月的28号。独独在这个3月份,由于队部工作上的拖拉延误,28号晚上没有分发粮票,29号早上就有很多人没有粮票吃早饭,照样饿着肚子去出工。  虽然,我的粮票略有富余,不仅自己吃了早饭,还三两二两地接济了一些人也吃了早饭,但到了中午,这些被接济的人还是只能面对食堂的窝头馒头干瞪眼。此刻,我身边还有几两粮票,足可吃一顿午饭,但为了抗议队长们这种不按制度办事而损害了大家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开始了绝食。  同组的苏自田和组长范宝新以为我也断了粮票,苏自田给我送来了半斤粮票,范宝新还买好饭菜端到我的面前,我也拒绝吃。  范宝新觉得事情不妙,连忙放下他自己的碗筷去队部汇报:“戴煌绝食了!”分管我们这个组的小王队长①立即跑了来,再三劝我吃饭,我也毫不动摇。  ①整个三余庄有两位王队长,一位年龄较大,身材也较高,为了区分清楚,大家背后称他为“大王队长”,称分管我们组的这位叫“小王队长”。  晚上,我继续绝食。晚饭后,队部终于从大队部领来了粮票,当即分发。  对于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到对我及时解除“劳教”呢?我认为,即便有所影响,队部也应该有个明确的说法,不能“不宣而战”地默默拖延对我的“教养”期。  4月30日出工时,我向组长说:“我去队部说件事。”就来到了队部。队部的屋子里空空荡荡,只有指导员一人在,我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指导员,关押我两年的期限已过了。你们为什么还不给我解除劳教?你们还懂不懂得法律?就是一个真正的罪犯,被判刑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到期不释放人家,你们也得说明为什么不放,为什么加刑,加多少,并且还要出示正式的法律文书。而我们这些人被‘劳动教养',还美其名说是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为什么反而不作任何说明,就把我们无限期地这样关押下去?”  这位指导员似乎还有几分涵养。我说了许多带有几分责问的话他竟没有插一句话。他静静地听我说完,略加思索后,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这样说:  “我们只是个管理机关,对你们的去留没有决定权。我们一定向上级反映你的意见,望耐心等待。”  隔了一个多月,我被值班人员叫到队部,指导员正式向我宣布:  “根据上级的指示,你的两年劳动教养已经期满,现在宣布解除。至于工作安排,上级将和新华社联系,然后才能决定,望你继续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这样,我也步高庄教授的后尘,由围绕着破破烂烂铁丝网的南院“右派”劳教队,搬到了没有铁丝网的北院“就业职工”队,结束了“劳教”生涯。  一个月后,“文革”大战登台了。指导员又对我说:  “由于文化大革命,新华社的领导人吴冷西、朱穆之、邓岗等人都戴起了高帽子,敲着脸盆儿游街示众。新华社人心很乱,没人敢过问你的事,你只能暂时在我们这里留场就业了。”  这就是说,我成了一个“二劳改”的“留场就业人员”,到苹果园、梨园、桃园、葡萄园、草莓地去修枝、除草、打农药、施化肥、采果、装箱,麦收时也一齐去大田割麦子,忙了夏天又忙来了秋天,不断地忙碌着……  二  “文革”伊始,北京城到处是自生的红卫兵和来自全国各地接受毛泽东检阅的红卫兵,一片乱哄哄。红卫兵和许多“造反派”胡乱打死人,许多胡同常常向外拉死人去火葬场的恐怖消息,不时传到三余庄来。(lz)  接着,我听到了来自新华社的一些传言。据说,新华社内的“卫东彪战斗队”之类的“造反派”,在张贴“打倒”、“火烧”、“炮轰”、“砸烂”吴冷西、朱穆之、邓。岗等人的大字报中,有时也列有我的名字,同样在我的名字上也打了红××。原因是他们曾“鼓动”我“闹翻案”,“事败后又包庇”我只劳教两年,而没有给予更严厉的惩罚,其中跳得最高的人,认为我“应该被处以极刑”。  这个人,是一个远离自己丈夫的少妇。在我与潘雪媛尚未相识而青青已被接回北京的时候,她曾一度相当殷勤周到地帮我照料过青青,还曾对我“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后因我对她的非分之求装着不知道,旋又与潘雪媛相爱,她就反目为仇,对我耿耿于怀。在我被送进牢门之后,她就曾在新华社的某些人面前大声嚷嚷:“把戴煌这样的人留着干嘛使?他把攻击的矛头直指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文革”一来,她更成了一个“意气风发”的“造反派”,在“揭发批判”新华社的一些“走资派”的时候,便声色俱厉地嚷嚷这些“走资派”对我这个“应被处以极刑”的人“竭尽包庇之能事”了。  对这样的“造反派”,对这样的“对伟大领袖忠心耿耿”的人,应作何等评价?!  也正是在这种时候,“良乡机械厂”传来的消息说,周总理的那位老同学被人活活打死了!据说那是良乡一些中学的红卫兵和机关“造反派”,纷纷拿着钢丝鞭和铁棍木棒,到“良乡机械厂”大院“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他们把这位老先生拖上了土台子双膝跪地,扒光了他上身的衣服,钢丝鞭和铁棍木棒一古脑儿地一阵猛打,打得他满身满头鲜血直流,当场断了气!  接着又从新疆传来消息说,在公安医院监护我的那位年青善良的徐干事,也被人打死了!据说他带着一些“就业人员”去新疆支援边疆建设,新疆当地的一些“造反派”要对这些“就业人员”大打出手,他上前说理拦护,说这是违反党的政策的。这些“造反派”竟说他是“庇护牛鬼蛇神的现行反革命”,在拼了命地痛打一些“就业人员”的同时,对他的头部也施以重击,他当场倒地不治而亡!  正当这许多无辜者横遭死难的时候,团河劳改农场的年轻干部也都臂套“红卫兵”袖标,在农场所有林荫大道的要道路口,来回巡逻放哨,阻挡外面学校涌来的红卫兵,或一些劳教“右派”和“就业人员”原机关前来要人回去批斗的“造反派”:  “我们这里也有红卫兵。如果你们所说的这些人有问题,我们这里也不会轻饶他们的。”  这样,不知保护了多少人的性命。  对此,我们应该感谢团河劳改农场的领导者。如果是在北大荒或“良乡机械厂”,这些人即便不会惨死于皮鞭棍棒之下,也会遍体鳞伤,鲜血横流。  三  1966年冬天,天津、唐山间掀起了“一定要把海河修好”①的热潮。位于茶淀车站以西也归北京市公安局劳改处(后改称劳改局)管辖的清河劳改农场,也抽调了大批劳力,奔向了整修海河水系的工地,团河劳改农场也抽调了包括我在内的一批“就业人员”前往清河支援。  ①毛泽东的题词。  清河农场以潮白河为界,潮白河以东、茶淀车站以西的几个老分场,创办于新中国建国伊始;潮白河以西的几个分场,创办于“大跃进”的1958年。因之那里紧挨潮白河西岸的第一个点就俗称“581”,由此向西的第二个点叫做“582”,再向西的就叫“583”、“584”,最后一个点是整个清河农场掩埋死人的地方,叫做“585”。  这样,整个清河农场由东而西连绵数十里,南北宽约十余里,拥有“劳改人员”、“劳教人员”、t‘就业人员”不下4万人,是北京市公安局劳改处在北京市境外最大的劳改场所,大大地大于同样归其所属的黑龙江兴凯湖农场和吉林白城子农场。  来到了清河农场,我没有立即被派往海河工地,而被分配到位于582这个点的潮白河分场的直属队,任务是为修建组当小工,或去葡萄园挖沟埋覆越冬的葡萄藤条。  一天上午,刮着大北风。我正脱了棉袄绒衣,弯腰掩埋葡萄藤条,突然感到好像有一股电流,从骰骨向上快速闪射到脑后的颈椎骨,腰就弯得直不起来了。我试着扭扭腰,腰就疼得像是截断了似地,怎么也直不起来;试着就那样弯着腰铲铲土,也照样疼痛难忍。  活是没法再干了。我只得弯着腰挂着锹,一步一停地慢慢挪到了分场部医务室。医生捞起衬衣看了看,摸了摸,又用小木槌上上下下地敲了敲脊椎骨,说是“闪了腰,受了风,脊骨没受到伤害”,给了我一包止痛片,而不给我开工伤假条。但是我的腰不能直,头上冒着汗,咬着牙,好不容易伸直了,可又不能往下坐。费大劲坐了下来,又不能站起来。躺在炕上,连翻身也不能翻,这哪还能继续参加劳动?  在这十分困难的时刻,我碰到了两位好心人:一位是修建组组长兼技师陈德和,一位是直属队的指导员于友善。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俩。  陈德和身材瘦小,但结实精干。他出生于江浙地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担任过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工兵团团长。  1949年1月,他率领他的工兵团全体官员跟随傅作义和平起义。起义后,工兵团随着所有的起义部队接受了和平改编,他与许多军官奉命集中学习。学习了一个时期,“上面”有人说为了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把他们全部划入北京市公安局劳改系统,“边学习边劳动”,无形中成了没有被判刑也没有被劳教的“留场就业人员”。他们明白,这是没有法律文书的变相劳改,所谓的“既往不咎”不过是骗人的空话。  尽管如此,他们也只能“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兢兢业业地劳动着忍受着。  当陈德和得知我的腰受损经过后,他也认为这是“闪了腰,受了风”,但他不像医务室的那位医生那样只给我一些止痛片而死活不管,而是非常耐心地为我积极治疗。每天晚上烧炕,他都为我烧热一块砖头,用湿毛巾和湿布包包好,放在我的腰背下,再把我的被窝两边和脚底下掖掖好,让我全身炯得汗如水洗。他说用这样的办法来驱赶寒气。同时,他教我学会面部“八段景”,每天早起自我按摩一番,“这样更有利于你的康复和防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4
正序
倒序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2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3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4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5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6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7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8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9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10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11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12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13
《没有情节的故事》主编:季羡林-1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没有情节的故事
没有情节的故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