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蒋介石和何应钦、吴稚晖(当时任南昌总政治部主任)、李石曾、陈果夫(中央监察委员)、陈立夫(蒋介石的机要秘书)来到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开会,参加会议的还有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反共清党”的“大政方针”就在这次充满血腥气的秘密会议上决定下来。三、血腥政变,怅然离职蒋介石为何在此时公开绞杀革命这是因为,北伐军兵临南京、上海,预示北伐胜利已成定局,旧军阀势力已不能危害全局。打倒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这个政权以谁为主,由谁掌握大权,这是新的形势提出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与国民党左派力量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趋白热化。随着北伐战事上的节节胜利,蒋介石认为自己羽翼已丰,实力大增,在帝国主义的威胁拉拢下,在视工农运动为洪水猛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鉴于酝酿中的反共清党已告完成,“清党”运动便正式付诸实施。蒋介石集团夺取政权的关键是在上海。上海不仅是国民党右派的中心,帝国主义的最后基地,也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工人运动的坚强堡垒。 文前内容 第31节:第五章〓风云突变,前路起彷徨(4)3月28日,上海总工会特派交际部主任赵子敬为代表,询见蒋介石,针对“传闻有将闸北薛岳师长调驻他处,由第二师长刘峙驻防,并将敝会纠察队缴械”消息,要求蒋介石答疑。 蒋介石回答说:“纠察队本应武装,断无缴械之理,如果有人意欲缴械,余可担保不缴一枪一械。”蒋介石还派遣了音乐队给上海总工会纠察队赠送了一面“共同奋斗”的锦旗,以示他对上海工人阶级的“敬意”。蒋介石施放“团结”烟幕弹的目的,是企图利用共产党人的诚实可欺,以便向共产党人向工人民众进行突然袭击。其实,在上海的中共领导人对此已有察觉。周恩来从各种信息中巳敏锐地察觉到一些不正常的动向,指出:蒋介石、白崇禧等“对付我们已有预备”,“将来他们对付武汉及解决上海只有凭武力。同时,对付民众只有如江西雇佣流氓”。后来事态的发展,证实了他的预料。为此,中共领导人多次召开特委会会议,商讨对策,并想做第一军中薛岳等留沪部队的争取工作。 从目前所掌握的公开档案,可间接知道薛岳在风云变革中的态度和表现:特委会纪录(一九二七年三月廿三日晚九时)一、留薛军在申问题:现薛岳部队最左,我们要想法留在上海。二、薛岳招兵问题:俄同志说最好是把工人去当兵,工会想法去做,并要找同志负责,并要赶快,以免他找许多不好的分子进去或拿农民进去也可。C.Y、C.P同志都要参加,具体办法,一方面工会注意找人,一方面正式与薛岳接洽,说工会可以代办。施(指赵世炎):薛岳今天对我说,竭力帮忙,并望工会速好好武装。 唯他有一参谋长很右,要防备。三、军械保藏问题:述:可送一部分弹给薛岳,一部分自己好好保藏;所送的可把剩余的坏的及迫击炮、飞机、炸弹等。……特委会纪录(一九二七年三月廿五日上午九时)到会者:仲、士、亦、述、[之]甫、尹。亦农:政治问题目前最重大的为批准市政府问题,但电报打不出。现在市政府临时会议不大负责任,前天开临时会,产生白崇禧、钮锡生、汪寿华、王晓籁,钮骨子里反对,白崇禧被右派包围,态度改变,他预备想一切实办法免蹈南昌故辙。昨他在南请市党部等吃饭,独不请C.P。……还有市政府威权问题,已由薛岳派一连人去保护…………亦:明天开代表会,凡不就职如虞治卿、钮锡生、陈光甫、白崇禧四人取消,把孙科、宋子文、薛岳、陈友仁补选进去。虞、白、陈今天要先去问明。士:薛岳说白崇禧曾写信要他放右派分子,他很反对,他又说如果白不要他去打徐州,他可在上海整理四个月。他又赞成我们反对邹竞,他的态度很积极。述:市政府中取消钮、虞等可以的,但取消白崇禧而把薛岳选入,是很不好的,因恐惹起白、薛冲突,薛反站不住。亦:薛岳可选入闸北区政府。……仲:薛岳问题,我们要帮助工人,他要扩充军队,要一千五百工人,蒋、白等都不会干涉他的招兵,唯不要俘虏。士:薛说他的兵过去只是向各方面打,没有顾到别的,现在他要找两个上海熟悉的秘书,又要每团中加入五百工人,使他的士兵益发革命,现在他有二千五百人。仲:周凤岐什么事不管,实际不勤管事。不要把薛岳弄太左了,只是使他存在,加紧他的政治工作,最后要弄到无论谁不能来,来就同他打,但应尽可能免冲突,同时准备最后冲突。现在赶紧找工人。亦:部委选一千同[志]。特委会纪录(一九二七年三月廿五日晚八时)到会者:仲、亦、士、尹、述、松。述:白崇禧已把薛岳调开,而调刘滋[峙]来闸北。据俄同志及恩来报告,白之所以调开薛,即将谋我们纠察队。我意我们要绝对不承认蒋、白行动,如白来行动,我们除抵抗外,要以总同盟罢工等政治宣传作深入群众的宣传。…… 文前内容 第32节:第五章〓风云突变,前路起彷徨(5)述:……拥薛问题,要使工、商、学先表示拥护,写信是不够的,明天一定要做到上□都工作完全。/士:今天薛表示说打右派非群众不可,他很希望留在上海。我意上总今晚要派人去表示。仲:我们要赶快以各区党部分头召集党员大会拥护留薛。中共上海区委会议记录——政治局势的变化与我们的工作(一九二七年三月廿六日上午九时)农:现在上海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继续奋斗的问题。 ……白昨向日记者表示工人如有扰乱的情形,各国都可出租界缴械。在上海最左的军队是薛岳,但白要调薛驻龙华,并分散其势力。蒋在江西已开[始]杀我们的同志,所以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挽救这个全国的危机,要严阵以待,集中兵力……保卫上总与俱乐部。……我们要挽留薛岳明天走,今天下午闸北开国民党党员大会,同时上总要有五千人去挽留薛岳。组织二百人的代表团要质问白与刘,要他们表示态度。薛岳明天到南市要开工兵联欢大会,闸北等刘来时亦开工兵联欢大会。仲:一、蒋在赣州杀工会委员长,打击党部,打六军政治部,被害的都是C.P。二、在南京下关英美打死中国一至二千中国人。所以现在帝国主义与新军阀已经进攻了,我们把这两个问题联合起来看,所以中央与区委已决定准备防御战争。留薛未见有效,但必须做,因薛尚[在]沪附近,将来仍有作用。/ 刘是很软弱的,我们仍要联合兵士,缓和冲突。明天的市民大会我们要注意把群众分配,民众愿做后持[援]。一、包围白崇禧,号召反英,问白是否负责。闸北的群众要到薛处挽留。二、此外,我们要找商界有力的领袖,与市党部代表去找蒋说薛在沪很相安,如薛走,出了事怎办?(炎:……)三、闸北留薛的成功,南市就要准备对付刘。如不成功,即集中力量于闸北。四、吴淞军队是薛岳的,所以吴淞纠察队要调到闸北。浦东要积极做工兵联欢的工作……从上面的会议纪录来看,中共方面认为“在上海最左的军队是薛岳”,决定与薛岳合作,不仅赠一批武器给他,而且打算送1000名工人到薛岳的部队中;薛岳与白崇禧的观点不同,愿意留在上海,吸收工人参军,使部队“益发革命”。也正因为如此,当白崇禧要把薛岳的部队调离上海时,上海工会组织动员各派力量和数千名群众想把薛岳留住。也许,薛岳永远也不知道他竟然是共产党争取的对象。不过,此时的薛岳是矛盾的,他虽然看清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之流的右派面目,但真的要他公开与蒋决裂又难以做到。正当他犹豫不决时,蒋介石忽然来到第一军,召集被其视为“具有左倾迹象”的薛岳、严重等军官训话,并下令解散第一、第二师的政治部。这时,武汉革命政府总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李一氓率总政治部先遣队赴上海开展工作。他带来了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给同学好友薛岳的亲笔信。薛岳阅信后,与李一氓促膝交谈,对蒋介石不信任自己“深为不满”,劝李说上海“情况不好”,要“谨慎”。不久,薛岳获悉白崇禧要将第一师调离上海的消息,立即找到上海的中共中央委员会负责人,建议“把蒋介石作为反革命抓起来”。但是,中共方面并没有下与蒋介石决裂的最后决心和实力,只能建议薛岳装病以拖延撤离时间。薛岳有些失望地离开了。蒋介石果然痛下杀手,他先是在第六军方面“清党”,采取收买、缴械和分化的方法,把整个六军解体,六军军长程潜和党代表林默涵被迫逃离南京。然而,蒋介石又将薛岳第一师调离上海到京沪线护路,旋即解除了薛岳师长一职。4月7日,蒋介石任命白崇禧为上海驻军司令。4月11日,蒋介石在南京下达密令:“已克复的各省,一律实行‘清党’。”接到密令,白崇禧立即行动。 文前内容 第33节:第五章〓风云突变,前路起彷徨(6)1927年4月l2日,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血腥的日子。这天,白崇禧依靠上海帮会首领杜月笙、黄金荣的支持,杀害了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会,并将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解除武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4·12政变”。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屠杀共产党人后,各地纷纷仿效。粤、闽、江、浙等东南诸省及四川也先后发生了一系列屠杀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的事件,如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李济深、黄绍竑在广东、广西进行了清党。一时间,神州大地,乌云滚滚,血雨腥风。/“4·12政变”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转折。蒋介石集团背信弃义的突然袭击,使得“生气蓬勃的中国大革命被葬送了。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蒋介石在上海巩固了其地位,秘密部署反共清党之后,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另立中央,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政权相对抗。蒋介石等人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4月16日,汪精卫首先发表通电斥蒋。 第二天,武汉国民党中央发表通电,开除蒋介石党籍。宁、汉遂告分立。被解职的薛岳仍然处于矛盾中,他一边反对蒋介石屠杀工人的做法,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他对共产党人虽是同情,但又不愿意像叶挺、叶剑英那样,加入共产党,参加革命。他最终采取消极的态度,以有病为由,怅然离开第一师,南下广东,投奔老军长李济深。然而,当时的李济深是“拥蒋反共”的,这使得薛岳最终选择了一条反共道路。陈煕鼎在《一九二六年北伐的片断回忆》中谈到了薛岳的离职情况:约在四月底,我们接到本师师长薛岳印发的告第一师官兵同志书,大意是:自己身体多病不能再工作下去,离开部队以便安心疗养,我没有带走公家一分钱,所存公积金均由军需人员结算清楚,作为加发你们的薪饷等。全师官兵对师长这种“挂印封金”而去,无不感到震惊。事后才听说,师长乃是不愿意看到国共两党合作变成两党斗争而离开的。对于薛岳的动态,当时北京的《世界日报》有所报道:薛岳辞职照准,蒋已委邓振铨继任。(《世界日报》4月30日)薛岳罢免后,鲁涤平已改变倾左态度,表示不干政治,发表宣言……谓将一意整军。(《世界日报》5月3日)白祟禧部师长薛岳,前次因病辞职,兹闻薛又在粤任省防……(《世界日报》7月12日)薛岳怅然离开了上海,但他这次进上海的表现给中共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44年5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作工作报告时曾预言:一九二七年我们曾经配合薛岳占领上海,但是随即受到国民党的袭击。我们要将薛岳进上海变为陈毅进上海。而且我们有了几十个“薛岳”。(《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41页)历史果然按毛泽东设计的轨道前进。1949年,陈毅指挥第三野战军夺取上海,并被任命为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文前内容 第34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1)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一、转兵粤东,鏖战汤坑薛岳重回广州时,已是火热的仲夏之季,虽然墙壁上仍残留着北伐的宣传标语,但由于“清党”的血腥屠杀,整个城市显得一片阴森。/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各军趁势进行扩编,第四军也不例外,蒋介石先后任命张发奎为第四军军长、陈铭枢为第十一军军长。而李济深为避免番号重复,将原来的第四军改称第八路军。由此,第四军一分为三,即为陈铭枢的第十一军,张发奎的第四军和李济深的第八路军。李济深正是用人之际,他对于薛岳的归来表示出热烈的欢迎,立刻任命薛岳为新编第二师师长。这新编第二师主要由新兵组成,兵力并不强,但薛岳有信心把它带好。在训练部队之余,薛岳一直关注着国内不断变化的局势。/8月1日凌晨1时多,南昌城一声枪响,共产党暴动了。薛岳找来报纸一看,这次起义由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等领导,参加起义的队伍主要是贺龙、叶挺的部队,几乎拉走了张发奎的一半队伍。起义队伍在南昌坚持了三天,便浩浩荡荡地南下,目的地直指广东。张发奎闻之中共暴动,虽是异常震怒,表面上指挥其部队紧跟而来,但似乎又与共产党起义部队平行,双方并无大的碰撞,令人有些费解。后来,薛岳才知道,这是他的老同事叶剑英出的主意。“4·12事变”后,叶剑英在吉安通电反蒋,并辞去了第一军暂编二师师长的职务,投到张发奎麾下,任第四军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就是他建议张发奎保存实力,率部南下,不要与共产党的部队冲突,免得两败俱伤。在广州,李济深听说中共起义部队直奔广东而来,慌作一团,连忙召开师以上军官会议,进行紧急部署,阻止南昌起义的部队进入广东。当然,还有一件事令他头痛,就是如何对应南归的张发奎部。这毕竟是老四军的队伍,大部分是粤军的子弟,没有反对的道理;但如果让他们回来,张发奎如今不同往日,他率领的四军已赢得“铁军”荣誉,羽翼丰满,回到广州,还会听他这个老长官的话吗?此种局势使李济深左右为难,但权衡利弊后,他决定以击败入粤之中共起义军为首要任务,而对张发奎、黄琪翔所部则暂持“欢迎”南下广东的缓冲态度。为此,李济深积极实施旨在一举歼灭中共起义部队的军事部署,命令驻韶关的钱大钧的部队以及黄绍竑的桂军会集粤北、粤东,全力阻挡叶挺、贺龙的部队;任命陈济棠为前敌总指挥,并将其所部第三十一团、三十二团和补给团从粤西东调广州集结待命。在韶关,成立了专门对付起义部队的总指挥部,由第八路军副总指挥、桂军首领黄绍竑坐镇指挥。黄绍竑亲自指挥第七军的两个师和钱大钧的二十师共10000多人马,于8月中旬开到赣南,主动迎战起义军,阻止其南下。薛岳有个预感,这中共南昌起义部队、张发奎部队,以及李济深部队,都出自于老四军,可谓是“兄弟”部队,三虎相争,必是一场恶战,真可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果然不出所料。8月30日,前方传来战报。中共起义部队与黄、钱率领的粤桂联军在江西会昌展开恶战,双方伤亡极大,黄、钱部队不敌而退。9月18日,起义部队转折闽西后,突然沿汀江南下,占领广东的大埔。李济深连忙飞电陈济棠、薛岳等部到粤东堵截。薛岳得令后,一边率其新编第二师赶赴粤东,一边打电报给国民党各县政府,要他们报告“匪情”,“防堵共逆”。不料他打给大埔县政府的电报,被刚占领大埔的中共起义军参谋长刘伯承所得。刘伯承从电报上得知,薛岳已从几个月前在上海的“左派将领”走上了反共道路,并且调重兵于河源。他迅速将这一重要电报向周恩来报告。9月19日,周恩来赶到大埔,与叶挺、贺龙和刘伯承研究,决定马上派兵,直取三河坝,为拿下潮汕、夺取广州做准备。三河坝位于汀江、梅江和韩江的会合口,地形险要,三河坝这一地名由此而得。占领了这个水陆交通枢纽,能后倚闽赣,又能顺利直下潮汕。由于及时获取薛岳的电报,起义军得以先行一步,轻取三河坝。在三河坝,起义军做出一个重要分兵决定,让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周士第的第二十五师守卫三河坝,其他大队伍继续进击潮汕。这个分兵决定,从不利方面看,它分散了起义军的兵力,影响了兵力的集中使用;从积极意义看,它为后来失败的起义军保留了一支生力军,为朱毛井冈山会师、红军发展奠定了基础。再说,陈济棠、薛岳各自率部从广州坐小火车至石龙,然后一路急行军,好不容易赶到兴宁县附近时,接到急报,说中共起义部队占领三河坝后,已顺韩江直取潮汕,长驱200里,分别于9月23、24日,未经战斗就进驻潮州、汕头。负责守城的王俊的警备旅三个团,竟然不战而退。 文前内容 第35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2)薛岳急忙赶到陈济棠师部,商量下一步进军路线。/ 会商结果,将原拟向梅县方向进军的路线,改为向丰顺汤坑前进,仍由薛岳师居前、陈济棠第十一师居中、第十三师(代师长云瀛桥)殿后,三个师前后连成一线,首尾呼应。此次临行前,李济深交代给薛岳一个秘密任务,潮汕、梅州一带,一直由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控制着,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率部北伐后,留下一个潮梅警备司令部,由王俊任司令。薛岳的任务就是设法逼走王俊,把蒋介石在潮梅一带的势力连根拔掉。王俊原任第一军一师师长,是薛岳的老上司,但他并不是带兵的料,薛岳从骨子里就瞧不起他。这次起义军南下潮汕,王俊虽有三个团的兵力,却畏于起义军的威名不战而退,真是丢第一军的脸面。由梅县至丰顺的路,完全是一条山僻樵径,平时很少有人行走,加以风雨载途,人马拥挤,坠崖伤毙者,时有发现。/ 薛岳没想到这是他从军以来最难走的一条路,地图上标明“90余里”的路程,竟然走了一天。说曹操,曹操到。薛岳在半途中正好遇到王俊撤下来的部队。薛岳要王俊率部跟自己一起打,可王俊不干,说等整编后再说。薛岳火起,大声对部下说:“既然他们老是打败仗,就把他们的枪下了,让老子来打!”薛岳的部属正缺武器,得令后一哄而上,三下五除二就在路上收缴了王俊部的部分枪支。王俊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找到陈济棠告状,并扬言“退出战场不打了”。陈济棠与王俊是老相识,但又不好说薛岳,只好安慰说:“不要退得太远,等整顿好部队再来参战。”结果王俊部却始终不肯来参战。眼见起义军顺利占领潮州、汕头,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广州。李济深、黄绍竑有点慌了神,他们弄不清起义军的虚实,张发奎的部队回广东后又不肯帮忙。他们只好将在广东、广西能调得动的兵力全部聚结于粤东,这给张发奎有了可乘之机。其实,当时的形势对中共起义军来说已十分险恶。自会昌战斗之后,广东的粤桂蒋三派军阀经过近一个月的补充整顿,力量已大为增强。截止9月底,集中在东江前线的国民党军队共有六个师,总兵力有三万多人。这样,国民党军不仅在总兵力上相当于起义军的三倍多,而且在每一个方向上都形成了兵力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摆开“堂堂之阵”打硬仗,明显对起义军很不利。占领潮汕后,起义军摆出了这样一个架势——头脑在汕头,后勤在潮州,主干向汤坑前进,后尾却留在三河坝。这完全是一个被动的态势,当时的主要希望寄托在叶挺、贺龙、刘伯承率领的主力能击败敌军主力,并与海陆丰连成一片。于是,一场硬打硬拼的闪电式交锋,不可避免地在汤坑展开。汤坑位于今梅州市丰顺县,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起义军进攻汤坑的主力第二十四师只剩下2000余人,第二十军的两个师也只有4000人,合计6000人,其中还包括非战斗的勤杂人员。部队长途行军,不仅身心疲惫,而且子弹缺乏。第二十军的这两个师内由于还没有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士气也不高。他们对面的敌人,是陈济棠指挥的三个师,共15000人。其中陈济棠任师长的第十一师是主力。另外,还有薛岳的新编第二师和徐景唐的第十三师,薛师是新建不久的部队,战斗力差些,而第十三师却也是第四军的老部队,同样不可轻视。加上陈济棠的军队是在主场作战,占据了汤坑的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弹药充足,起义军向这样一支强敌发起进攻,战斗的困难可想而知。9月28日,由于久未下雨,酷热异常。薛岳在距汤坑30里之白水、分水一带首先与叶挺、贺龙的主力部队正式遭遇。起义军向驻守汤坑制高点上的薛岳部发起了仰攻。薛岳弄清对方是叶挺的二十四师后,就知道这一仗不好打,何况自己的部队大多是新兵,哪见过这种架势。当叶挺的部队拿出北伐的传统作风,高呼着革命口号向山头猛冲时,其气势一下子震慑住了薛岳的士兵。 文前内容 第36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3)尽管薛岳嘶哑着嗓子要队伍集中火力拼命抵抗,但坚持到下午两三点时,整个阵地就再也经不起起义军潮水般的冲击而被突破,整个师陷入起义军的包围中。 最后,薛岳见实在顶不住,只好丢弃前沿的山头阵地,狼狈向后溃逃,并在起义军火力尾随射击下遗尸累累。起义军发扬北伐时猛打猛攻的传统,跟踪追击,一直冲到分水坳附近。陈济棠把指挥所设在距汤坑约十余里的北路小高地上。他眼见薛岳部抵挡不住而全师败退,急令自己第十一师的第三十一、三十二两个团赶到分水坳的高地上组织防御,掩护薛岳残部撤退。陈济棠的及时支援,救了薛岳一马,他得以在败退中一时稳住阵脚。他知道自己的部队已失去战斗力,象征性地留下少部分兵力参战外,自己带着大部队大踏步向后撤。起义军冲到陈济棠第十一师阵地前,遇上了难啃的硬骨头。第十一师在广东军阀部队中战斗力是最强的,加上又居高临下,数量还占优势,自然就比较顽强。在分水坳的山头上,双方反复争夺,甚至这方手榴弹投过去未爆炸前,对方又拣起来扔回来。起义军第二十四师有一个英雄营长廖快虎,指挥部队反复冲杀,手下的人打光了,他自己坐在山头上与阵地同归于尽。天近黑时,起义军死伤不少,陈济棠的第十一师也是伤亡惨重。在激战之中,起义军中出现了个别叛徒,其中影响最恶劣的,就是刚由第七十团团长提升为第二十四师副师长的欧震。/欧震是韶关曲江人,是张发奎、薛岳的老乡,他在战斗中反戈投降,给起义军造成不小损失。当时部队内共产党的组织不太健全,缺乏监督机制,一些人的叛逃自然难以控制。后来,欧震受到张发奎、薛岳的赏识,官运比较亨通,成为他们手下的一员大将。激战至9月30日天明,因部队在两天中伤亡高达2000余人,其中第二十四师伤亡过半,弹药也消耗大部,实在无力再攻,叶挺和贺龙只好下令队伍向揭阳后撤。陈济棠一时不明起义军虚实,也不敢追击。从表面看,汤坑一仗,国共双方打成对峙,最后都撤出了战斗。起义军以6000人攻敌15000人,火力更远不如敌,开始还击溃了薛岳师,最后又使陈济棠师受重创,国民党军伤亡在3000人以上,远大于中共部队,用陈济棠自己的话说:“余自从戎以来,经历大小战役不少,而以此役为最惨烈。”这表现出中共革命军队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可是从全局来看,这应该说是一个败仗,因为它使起义军无法达成击溃敌军并联系海陆丰的目的,主力还受到最严重的损失而无法恢复。起义军在潮汕地区的失败关键一仗是汤坑失守,继而造成进退失据和局势急转直下,使潮州、汕头相继失守。不久,起义宣告失败,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等领导人安全撤离潮汕地区……二、镇压起义,血洗羊城薛岳消息倒是灵通。他听说中共起义部队撤离汕头后,于10月1日一大早,抢在陈济棠之师前面,率部占领汕头,并在交通要道设下重重岗哨,非新编二师的人马一律不准入城。同时,汕头各机关的人员多由他委任。他俨然把汕头作为自己的“领地”,不容他人染指。不仅如此,薛岳请新闻界的朋友帮忙,迅速在10月2日的《上海民国日报》,刊载了其部占领汕头电:叶、贺两逆率全部于九月廿六日在汤坑与我军血战两昼夜,赖总理在天之灵,国民之福,经于十月一日午前八时,将逆敌全数击溃,是役毙敌团长三员,营连排长士兵二千余名,我军得械数千,官兵伤亡千余。岳于本日率第二师进驻汕头。谨闻。10月3日,薛岳、黄绍竑、王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由薛岳派两团兵力向澄海、揭阳追击起义军,王俊派一团兵力入潮阳,并任王俊为潮汕警备司令。王俊想,这汕头原是自己的地盘,便大摇大摆率其残部回汕头,想分一杯羹。薛岳看着就来气,一不做二不休,全部撤换了王俊的税收人员,收编了他的士兵。 文前内容 第37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4)已成为光杆司令的王俊大骂薛岳不是人,是“反骨仔”。 他只身离开汕头,跑到广州找到李济深告状,申述被薛岳迫害的情况。谁知李济深早在那里等着,怒目一睁:“黄绍竑副总指挥说你按兵不动,是什么意思?”王俊吓得浑身哆嗦,不敢多言,支吾几句就溜去香港,转去南京了。他生怕李济深将他扣留,军法从事。三天后,陈济棠率部赶到汕头,见薛岳不让自己的部队入城,连自己进城也要登记,大怒,立即打电报向李济深告状,说薛岳以友视敌,全忘了是谁把他从共产党的包围中救出来的。李济深接到陈济棠的电报后,马上给薛岳打了个电报,婉言劝他与陈济棠和衷共济,但也不好过于相逼薛岳。薛岳接到电报,也大怒,认为李济深袒护陈济棠,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他臭脾气上来,拍着桌子大喊,老子不干了!果然,第二天,薛岳就托病住进医院,避不见客。陈济棠见薛岳如此作为,无可奈何,特别是见薛岳连自己的老长官王俊部的械也敢缴,更领教了薛岳的狠劲,只好令自己的部队驻守郊外,日夜警戒。10月中下旬,李济深以粤军委会的名义对粤军防地进行调整,便有了一个合适的借口,把薛岳部调出汕头,另安排到韶关驻防。薛岳心里自然不痛快,毕竟汕头的财源比韶关好得多,但军命难违,此时,突然接到张发奎的密函,要他立即到广州一“叙”。/ 薛岳心中会意,马上率部乘火轮离开汕头,赶赴广州。薛岳知道张发奎爱喝酒,尤其喜欢白兰地,临行前特意给他带了几箱上好的法国白兰地。说实话,薛岳心里有些嫉妒又有些佩服张发奎。在北伐前,张发奎还是一个师长,在北伐时,他率部所向无敌,在攻打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中连连告捷,成为著名的“铁军”将领。仅仅在一年多的时间,他从师长升为副军长、军长,旋升为第二方面军司令,而自己在北伐时跟着第一军没打几个漂亮的仗,反而一败再败,好不容易当上了一师师长,屁股没坐热,又被蒋介石挤走。如今回到广东,也只是一个杂牌师的师长,还受到陈济棠等的排挤,得不到李济深的信任,这样干下去,有什么盼头?还不如跟着张发奎干。却说张发奎自从率部回到广东,趁李济深镇压起义之际,采取步步为营之计,一步步地争夺李济深在广州的控制权。但李济深毕竟是四军的老长官,在广东根深蒂固,要想撼动这棵大树谈何容易。何况他的属下陈济棠、徐景唐都是忠于李济深的,唯有薛岳是新来的,容易说服。张发奎见到薛岳,很快就探明他的心事。他俩是老乡、老同学、老朋友加老战友,自然说话不用转弯。张发奎一边感谢薛岳给他带来的地道的法国白兰地,一边开门见山地说:“伯陵,你还是跟大哥我干吧。现在广东几乎是广西人的天下了。”薛岳说:“此话怎讲?”张发奎说:“这不明摆着吗?李济深李长官虽然不是桂系的,但他是广西人,与桂系有很深的渊源;在外,他与李宗仁、白崇禧联手,逼蒋介石下台,牢牢控制了南京、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在内,他把黄绍竑作为自己的副手,广西的几个主力师都调到广东来了,把广东的财源控制了,特别是这次镇压中共暴动队伍后,黄绍竑更是以功臣自居,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也不把汪主席放在眼里!”薛岳一直对白崇禧把一师调离上海并解除自己一师师长的职务耿耿于怀,断然说:“向华,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他稍迟疑一下,说,“李总指挥是我们的老长官,总不能拿他下手吧。”张发奎说:“放心吧。汪主席已到广州,我们商量好了,以到南京开会为名,由汪主席把李济深调离广州,然后再把黄绍竑从广西骗到广州,擒贼先擒王,只要调走李,控制黄,一切就好办了。”薛岳细品张发奎的计策,连说妙计。11月16日,汪精卫偕李济深同赴上海参加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表示要用商议方式达成党内的统一。为了迷惑李济深和黄绍竑,张发奎也声言自己打算出洋,并于当天离开广州,乘船到香港。 文前内容 第38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5)当天晚上,四军军长黄琪翔秘密召集薛岳及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的代表开会,决定马上采取军事行动驱逐桂系,逮捕黄绍竑。 会毕,薛岳密令第二师的官兵配合第四军行动。此次行动十分顺利,除了黄绍竑事先得到消息从其宅中逃跑外,原先计划攻击目标如兵工厂、清党委员会等全被拿下,并强行解除了包括黄埔军校军队在内的李济深、黄绍竑在广州的所有武装,接收了各军政机关。第二天早上,“打倒南京特别委员会”“打倒桂系军阀”“打倒西山会议派”“建设新广东”等标语,遍贴广州街头。张发奎从香港回来,出任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此次事变史称为“张黄事变”。在薛岳等将领的支持下,张发奎虽然一夜就获成功,可是如同捅了一个马蜂窝。/ 在南京,汪精卫成为国民党党内攻击的中心。恼羞成怒的李济深马上命令陈济棠第十一师、徐景唐的第十三师配合从福建南下广东的陈铭枢第十一军和钱大钧的二十三军,反攻广州;躲过一劫的黄绍竑经香港逃回广西后,立即响应李济深,亲率第十五军从西江进军广州,迅速形成东、西、南三面合围之势。张发奎没想到自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命运,穷于应付。他迅速对其第四军进行重新编组,共辖五个师,军长仍为黄琪翔,第十二师师长缪培南,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第二十六师师长许志锐,教导第一师师长薛岳,教导第二师师长黄镇球。同时,将薛岳的教导第一师调往江门警戒徐景唐;将黄镇球的教导第二师调西江,配合调往梧州的许志锐第二十六师,阻止桂军进攻;将李汉魂的第二十五师调到广州以东的惠州、石龙一带,防备陈济棠部。这样,张发奎将五个师都调出去了,留下拱卫广州的只剩下第四军军部教导团等少量部队,广州防备十分空虚。而教导团又早已被秘密加入中共的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牢牢控制。中共领导人决定利用这大好时机,秘密策划广州起义。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被任命为红军总司令的叶挺等领导人秘密来到广州。12月11日凌晨2时,广州起义的枪声响了。正住在东山区的张发奎、黄琪翔与陈公博慌忙从床上爬起,从二沙头狼狈渡江,到河南海棠寺找到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稍定下神后,张发奎连忙派人到沙面,以无线电下令驻防广州外围的各部队回师“戡乱”。张发奎发出电报后,原以为援军很快就到,可是等了一个上午都没见援军的踪影。陈公博建议说,单单发个电报,下面的部队不知具体情况,也不一定派兵迅速前来,还是你亲自到西江去催一下。张发奎认为有理,马上向李福林借了一艘小火轮,连夜赶到江门,找到薛岳。薛岳的部队前几天打了一仗,吃了败绩,正在整顿。他见张发奎午夜来临,有些诧异。张发奎劈头就问:“伯陵,你没接到我的电报吗?怎么按兵不动?”薛岳问清原委后,拿出一份电报说:“接到了。可是你从沙面打来的电报用的是明码,不是军队用的密码。我正感到奇怪呢。何况你电报上只称是‘共逆暴动’,并没说具体的形势。我还以为只是一个小小暴乱,不值得兴师动众。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发奎一听,有些气恼,但也认为事在情理之中,只好压住脾气:“李福林那里根本没有发报机,我是用商业用途的发报机发的,哪来的军事密码?这次共党暴动,得到叶剑英的内应,策动了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参加,人数不多,远远没有南昌暴动那种规模。你还是快派兵吧。”薛岳听了心里有了底,但没想到他的老同事叶剑英竟然参加了这次暴动,难怪能调得动教导团。他对张发奎说:“张长官,您放心,我马上叫邓副师长带两个团支援广州,您先睡一会儿吧。”张发奎摆了摆手,说:“我得马上赶到肇庆,他们也跟你们一样情况不明啊。”送走张发奎后,薛岳命令部队紧急集合。 文前内容 第39节:第六章〓回归南粤,相煎何太急(6)在口令声中,一队队士兵上了驳船。 随着汽笛的嘶叫,一艘艘火轮拖着满载着灰色人群的木船,沿江向广州驶去。12日中午时分,回援的粤军从四面包围了广州城。薛岳部的一个团首先由观音山一带向市内反扑,一下子冲到厚祥街,进逼到设在原省政府的赤卫队总部楼前。起义领导人周文雍赶忙调动队伍,打退了这股敌人。薛岳他们原以为很快就能扑灭这暴动之火,但没想到四处都遭到顽强的抵抗。特别是观音山战斗,是广州起义中最为激烈的一场厮杀。起义者在这里为保卫苏维埃而战,打退了数量优于自己多倍的敌人的反复进攻……然而,因整体上力量对比相差过于悬殊,广州的形势已发生逆转,下午2时左右,起义军总指挥张太雷因遭到袭击而壮烈牺牲。/ 12月13日,起义宣告失败。在镇压广州起义中,薛岳的部队和其他国民党部队一样,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进城后,四处抢掠,见系红带子的人就杀,残酷的屠杀进行了五六天,整个羊城血流成河……也就是这次事件,薛岳彻底走上了反共的道路。三、潭下恶战,投入蒋营虽然广州起义很快被镇压了,可是在南京,反汪派仍然揪住汪精卫不放。汪精卫不得不通电下野,出国考察去了。失去了汪精卫的支持,加上黄绍竑率领的桂军从广西乘虚而入,与李济深的讨伐部队两面夹攻,张发奎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和陈公博、黄琪翔一起辞职,离开广州,任命缪培南为第四军军长,薛岳为副军长兼广州戒严司令。送走张发奎等人后,薛岳与缪培南商讨后,决定放弃广州,以四军全力出击东江,把两陈打败,然后再回师广州,乘黄绍竑兵力分散的时候把桂军歼灭。12月27日,缪培南、薛岳和吴奇伟等联袂通电,表示愿意离开广州,服从蒋中正命令。紧接着,他们便统率四军五个师的兵力,带着从广州中央银行抢来的银元按计划向东江转移。此时,南京特委授李济深以全权,返粤整顿局势。李济深随即在汕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集合潮、汕、闽的粤桂军队进攻第四军,由陈铭枢任总指挥。黄绍竑则带着桂军沿西江合攻广州,毫无阻碍地就占领了肇庆、三水、河口。四军离开广州时,五军军长李福林不仅不肯跟着走,反而临阵倒戈,派代表在河口欢迎桂军,透露了缪培南、薛岳精心制定的作战方案。黄绍竑大喜,立刻改变桂军的计划和行动,直奔粤东。1928年1月4日下午,朔风凛冽,万木萧瑟。四军的先锋部队许志锐的二十六师在龙川县城对岸的窑头水前方高地,与陈铭枢的十一军二十四师黄质腾部遭遇。许志锐迅速赶赴前线,亲率官兵迎击,不数分钟占据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