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一、何为家训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传统,自古及今,源远流长。那么,什么是家训呢?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这是一段对话,也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有一天,孔子站在院子里,他的儿子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便叫住孔鲤问道:“你开始学诗(一说学习《诗经》)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说:“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诗。又一天,孔子又在院中看见儿子从面前经过,于是又叫住他问道:“你开始学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于是教训说:“不学礼,不知礼,怎么能立身于世呢?”于是孔鲤退下,开始努力学礼。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当然,就文献而言,《论语》所载孔子对孔鲤的教育还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家训。作为商周时期文献的合集,《尚书》中收录着更多、也更为典型的家训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无逸》篇,是周公辅政时,周公教导侄子成王如何勤俭执政的。那句“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也成了后世诸多帝王教育后代不要贪图安逸奢华生活的名训。通过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周公所说的“君子所其无逸”,我们可以知道,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先秦以后,由于儒家学说渐成社会主流,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仰与素来的家训教育不谋而合,在“家天下”的文明模式中,家训遂一跃成为社会教育的主流。这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训所代表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形式。我们一般以为古代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我们现在一样,是课堂,也就是学校教育。事实上,标准的学校自商周以来确实也早就存在。比如商周时期的庠序、辟雍,两汉的太学、学宫,唐宋以后的国子监与书院等。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不论哪个时期,能进入这些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整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中都是寥寥可数的。(古代私塾、族塾俱属家庭教育形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事实上,因为儒家对“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信仰的推崇,“修身齐家”的行为模式最终决定了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形式。换句话说,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教不教,是父母的责任;教的程度如何,才是老师的责任。所以就“教”而言,父母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老师。推而广之,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就是中国人所笃信的教育理念,也是家训在中国古代得以昌盛的最关键原因。二是家训所涵括的教育内容成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秦汉以后,大量有关家训的文本文献开始出现。虽然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自颜之推写作《颜氏家训》开始,“家训”才开始正式得名,但在这之前,大量的“家诫”、“家范”与“诫子书”其实都是标准的家训文献。就算自颜之推后“家训”之说盛行于世,但像著名的司马光《家范》、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帝范》等,还是不以“家训”为名,却也都是标准的家训作品。甚至像成册成卷的家书、家信,只要有教育的内容与意义,在古时也一概被目之为“家训”。这样一来,古代家训典籍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一下子变得极其丰富起来。狭义地看,囊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治家,如何共处,如何规范,如何发展;广义地看,则囊括人生智慧的方方面面:如何启智,如何修身,如何成就人生,如何忠孝两全。学习之道、立身之道、家庭之道、事业之道,莫不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关注点,这正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所在。正是从广义的角度上看,古代家训愈积累愈丰富,终于在晚清出现了中国家训的登峰之作——《曾国藩家训》。二、家训之首我们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因为若从狭义的角度看,《曾国藩家训》于家规礼法所涉并不为深,甚至《曾国藩家训》一书的成书也尚存不为人知的悬疑。作为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的曾国藩,被钱穆先生称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在他生前,《曾国藩家书》就已结集出版,并在当时就极受世人瞩目。除家书之外,曾国藩还曾想专做家训一部。他在家书中谈到这种想法时曾说:“前立志作曾氏家训一部,曾与九弟详细道及。”也就是说,他想写本《曾氏家训》,即后人所说的《曾国藩家训》,这种想法还跟九弟曾国荃详细探讨过。可最后究竟有没有写呢?答案十分遗憾,直到曾国藩1872年去世,这部他立志想作的《曾氏家训》也没写出来。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计划流产的呢?曾国藩生前曾在家书中说:“后因采择经史,若非经史烂熟胸中,则割裂零碎,毫无线索;至于采择诸子各家之言,尤为浩繁,虽抄数百卷犹不能尽收……然后知著书之难,故暂且不作曾氏家训。若将来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原来原因有两个,一是曾国藩认为要遍览经史子集,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后,才可以写这本他命名为《曾氏家训》的大成之作;二是即使读尽了经史子集,掌握了那么多的材料,自己也要做到烂熟于心,可以融会贯通后,才可以写这本大成之作,这就叫“胸中道理愈多,议论愈贯串,仍当为之”。说起来是两个原因,其实也就一个,也就是曾国藩认为火候还不到,要待自己阅历极丰富、知识极丰富之后,要在自己的“功夫”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才可以写作这本《曾国藩家训》。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知道,他对这部《曾国藩家训》寄寓了多么高的期望!但问题是曾国藩是一个非常自谦的人,虽然水平已经在百尺竿头,可还总想着更进一步,所以他总感觉自己的功夫还不够深,境界还不够高,以至于一直到他最后离开人世,也没能写出这部他自己寄寓了厚望的《曾国藩家训》。那么,我们通常见到的《曾国藩家训》读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要说到我们称《曾国藩家训》为“千古家训之首”的原因了。曾国藩立志要做家训一部,想在人生境界的绝高处书之成册,如此一来,他的后半生一直都在为这种计划不断地做出实践与准备,加上他理学传人的大儒身份,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自觉贯彻着他的家训教育理念。这样一来,他的家训思想内涵反而不受一本书的限制,反而显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具有现实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就像孔明“不求闻达于诸侯”,最后却能“诸葛大名垂宇宙”。虽然到最后,曾国藩也未能像颜之推写《颜氏家训》那样写出规范化的家训读本,但他数百万字留存作品中无处不在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却因此显得更为博大与精深。这一点,在曾国藩甫一离世,便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当时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为曾国藩整理、编撰并出版全集,就特意搜集曾国藩家训思想中的精华之语,在全集中单列“曾氏家训”一章。其后,又有人将其单独成册发行。再后,更有人不断重新为之编选、出版。再之后,更有梁启超索性突破家训的藩篱,为其专门编定《曾文正公嘉言钞》,其间的主体其实也还是曾国藩的家训名言与警句。至此,《曾国藩家训》声誉日隆,隐然超迈《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古代家训名作,同名图书遂大行其道,成为百多年来坊间不断流传的家训典范。回首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国藩曾经被作为历史文化的热点人物被全社会所关注,开风气者当属唐浩明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随后,“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成为坊言流传颇广的“警世通言”。进入新世纪后,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着改革开放持续多年后的加速变革,住房、教育、医疗,渐成民生三大切肤之痛!就教育而言,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与智慧的精华,已成当务之急。此时,曾国藩与他的家训智慧再次跃入大众的视野,实在应属当然。所以我所评说的《曾国藩家训》并不以哪一本同名图书为标的,也不仅限于曾国藩的家书或日记,更不是囿于传统家训家庭伦理规范的狭义解读,而是从识己、识人、识事、挺经四个方面入手,把曾国藩一生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甚至培养后人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力图做一个全景式的评述。学力不逮之处,颛此就正于方家!是为序。郦 波辛卯孟春于金陵水云居笨小孩(1)公元1825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十五年,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一个腊月里数九寒天的晚上,在湖南湘乡,也就是今天湖南双峰县一户人家的一间屋子里,一个14岁的男孩儿正在刻苦地用功读书。因为是在腊月里,天气很冷,一般人家早早地就熄灯上床睡觉了。这种天气下,只有被窝,才是最理想、最温暖的地方。这样寒冷的夜晚,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能歇着就歇着,能不工作就不工作,连学生也不愿做作业了,也就只有一种人还愿意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种人,不是读书的孩子,而是小偷。道理很简单,别人都睡了,小偷们的工作环境就变得理想了。于是有这么一个贼,早早地就趴在这户人家的屋梁上,就等着这家人家都熄灯睡了,他好下来“上班”,下来偷东西。说起来,既然小偷肯光顾,说明这户人家的家境还可以,还算富裕。但富裕人家的孩子往往吃不了苦,要不哪会有那么多的有关“富二代”的教育问题呢?这个小偷也是这么想的,他正好就趴在这孩子读书的这间屋的房梁上。他想这大冷天的,这孩子点着灯读书,大概读一会儿也就得睡了。所以他一直在房梁上候着,就等着这孩子读完书熄灯上床睡觉。要说这个小偷的打算一点也没错,因为屋里这个14岁的男孩不过在背一篇古文。这古文也不是很长,大概也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样的文章,这种文章我们现在的中学生都背过,也没什么特别难背的。按理说这孩子一会儿肯定就背完了,他背完了就该上床睡了,这样,总共也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房梁上这位梁上君子就打定了主意,等这孩子背完文章再下来偷东西。可没成想,这个在灯下背书的孩子特别笨,一遍一遍地在那儿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他是一遍遍地读,然后一遍遍地背。读嘛,读得慢得要命;背嘛,背得磕磕巴巴!这小偷听得着急啊,听这孩子翻来覆去地倒腾这篇文章,可就是背不会。按理说,这贼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儿去,可他听这孩子读一遍,背一点,再读一遍,再背一点,这样来来回回十几遍下来,这贼对这篇文章都熟了,他都快背下来了,可让他纳闷的是底下这孩子还是背不顺。因为梁上这位是小偷,是贼啊,所以他也不敢贸然就下来。尤其是他原来打定了主意要等这孩子背完才下来的,要等黑灯瞎火了才能下来偷东西的,这也算是小偷的职业操守啊,所以在这种思维惯性下,这贼虽然等得很不耐烦,可他也只好在房梁上趴在那儿等着。这样又过了大半夜,那贼在房梁上都趴着睡了一觉了,可底下这孩子还在那儿背课文呢,而且还没完全背顺溜呢!等这贼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睡了再醒,眼瞅着天都快亮了,他以为背了大半个通宵的孩子总该背会了,总该要去睡觉了!可出乎意料,这孩子还在那儿磕磕巴巴地背着呢,一点儿要睡觉的意思也没有。梁上这位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哪儿来这么笨一孩子?那首有名的《笨小孩》可不唱的就是他嘛!这可真够倒霉的,大冷天在房梁上都快睡了一宿了,这又不是练轻功,弄得什么东西也没偷着,这不是影响咱们小偷的工作效率嘛!笨小孩(2)所以他后来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也快亮了,再不走都走不掉了,所以他突然“蹭”的一下就从房梁上蹦下来了。底下这孩子手上捧着本书,突然头顶上蹦下一大活人来,也吓了一跳,愣是没反应过来。结果这贼劈手把孩子手里的书一把给抢了过来,然后“啪”的一下摔在书桌上,边摔边气愤地说:“瞧你笨得那样!你说这破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完他一张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哗哗,哗哗,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一篇古文在这个没文化的贼嘴里,极其流畅地就背了出来!这贼怎么能背这么溜呢?很简单,他听了一夜,听了无数遍,早已经是“被背诵”了,不想记也记下来了。等到把书背完,他又指着这孩子说:“你看你笨成这样,读什么书啊你!”说完,这贼一甩袖子,东西也不偷了,一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也难怪贼生气,耗了一晚上,挨了一夜冻,什么也没偷着。不过严格说来也有收获,他毕竟偷到了一篇文章!这个聪明的贼,很可惜,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但这个背书连个贼也背不过的学生,我们有幸知道他的名字,他姓曾,当时名叫曾子城。这个名字我们不熟,但后来,他改过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尽人皆知,那就是——曾国藩。你看,人人都说曾国藩天纵奇才,小时候怎么怎么聪明,后来怎么怎么神奇,要不然也不能被称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要不然也不能被那么多后人景仰!像毛泽东,据说年轻时最佩服的就是曾国藩,他说过一句名言:“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死后谥号文正公,曾文正就是曾国藩。那意思是说就近代的人物而言,我毛泽东只佩服曾国藩!那么,近代之前的人物他又佩服过谁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毛泽东也没佩服过。所以古往今来,毛泽东袒露心扉明言佩服过的人,也就只有一个曾国藩而已。有趣的是,不只是毛泽东,就连跟毛泽东斗了一辈子的生死冤家蒋介石,一生最钦佩的人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一生在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圣经》,那是取悦他老婆宋美龄的,因为宋美龄信奉基督教。另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或者是《曾文正公全集》,而放曾国藩的书,那是取悦他自己的。也不止毛泽东和蒋介石,自近代以来,崇拜曾国藩的人多了去了。可以说他是有清一代对后来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后来有无数的历史名人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我们说,不能因为他后来成就巨大,就得说他小时候一定是个天才。事实上,完全如那个贼说的一样,小时候的曾国藩,他是一个标准的笨小孩!可是,虽然他笨,虽然他比那贼还笨,但他最后成为了曾国藩,而那个比他聪明得多的贼,最后不过还只是一个贼而已。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并不一定跟你聪明与否有必然的关系。当然,有关曾国藩背书背不过贼的故事,虽然在当时就流传得很广,但据说,当友人亲口向曾国藩求证时,曾国藩也只是莞尔一笑,不置一辞,亦不置一辩。所以,有人说其事不可信。可曾国藩也并未否认,再加上他在家书中也承认过自己少年时不擅背书,所以这个故事恐怕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关于曾国藩原来并不是一个算得上聪明的人,其实不仅有史实为证,也还有很多评论为证。比如,曾经深受曾国藩影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就评论说:“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就是说,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是个超群绝伦的天才,但其实,不要说跟古往今来的那些天才比了,就算是跟他同时代的那些历史名人、豪杰相比,曾国藩也只能算是个智商低下的人。要知道,梁启超对曾国藩可是极为推崇的,他说曾国藩智商低下的这篇文章,名字叫《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意思是说曾国藩是有史以来很难见到的极其杰出的人物,这种评价相当之高。但就在如此高的人生评价中,他还是说曾国藩原来很笨,智商比较低,那可真算是实事求是了。事实上,不仅梁启超这么说,连曾国藩自己给孩子写的家书中也说过,说自己年少时,在同辈中要算是“愚陋之至”,就是说是最笨的。这话还真不是自谦,因为紧接着他又说,其实不仅他自己智商比较低,而且他的几个兄弟都跟他一样笨。曾国藩在家里是老大,他还有四个弟弟。曾国藩说,在他们兄弟五人中,除了老三曾国华比较聪明,智商天生比较高之外,其他几个人都跟自己一样笨。所以说,他说自己笨,那绝不是自谦,自谦也没必要拉着几个弟弟跟自己一起笨啊!所以说,真实的曾国藩虽然后来人生成就惊人,但其实他原来真的是一个笨小孩儿!那么,这么一个笨小孩,后来怎么就成了名垂史册、震惊天下的曾国藩了呢?难道,真的像刘德华的那首《笨小孩》里唱的,是“老天爱笨小孩”吗?小气与遗憾(1)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先来看看曾国藩除了笨,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缺点。公元1830年,这时候曾国藩已经19岁了,在跟着做私塾先生的父亲读了好些年书之后,他爹觉得这孩子实在教不了,就把他送到自己的一个朋友,一个姓汪的老师那儿去读书。同时还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曾国华也送过去了。这时候曾国华才10岁,而曾国藩已经19岁了。可这位汪老师果然像曾国藩自己说的那样,也觉得曾国华比较聪明,而曾国藩比较笨,所以他喜欢曾国华,不喜欢曾国藩。有一次气头上,这位汪老师随口骂曾国藩说:“你这个天生的蠢货,一副戳牛屁股的相!你将来要是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背伞就是仆人跟着主人出行的时候,替主人背着书、背着伞。这位汪老师的意思是说,你曾国藩实在太笨了,你这种人将来肯定没什么出息,你要是将来有出息了,我当老师的替你背伞当仆人。据说曾国藩当时一声不吭,闷头退下。后来,参加科举考试,那些聪明的同学纷纷落榜,反倒是最笨的曾国藩一下考了个举人。这一下金榜题名,荣耀极了。曾国藩回乡之后特意去拜见汪老师,读书人嘛,要拜谢师恩啊。去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可曾国藩特意带了把伞,进了汪家后,随手就把伞放到堂屋的佛龛旁边。寒暄一场,聊完之后,曾国藩起身告辞。汪老师呢,不敢怠慢,一直送出门来。因为虽然自己是老师,但这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笨小孩儿了,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就可以实授朝廷命官了,而汪老师不过就是个私塾先生,哪能再摆当年的老师架子呢!所以汪老师不敢自称老师,一口一个“曾大人”,一直把曾国藩送出门来。曾国藩等出了门,才作恍然大悟状,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说:“哎哟,我把伞落在老师家里了。”说着就要回身去拿。汪老师一听这话,赶快说:“曾大人留步,我来拿。”说着转身进去给曾国藩拿伞。等这位汪老师进去把伞拿出来,再把伞交在自己这位学生的手里,曾国藩突然一笑说:“谢谢汪老师啊,今天替我背伞啦!”这位汪老师一听这话,猛然想起当年的事儿来了,一下子愣在当场,哭笑不得。你看,曾国藩这个人,虽然说不上是睚眦必报,但当年老师的一句气话,一直记在心上,到末了,还是要还给自己的老师。这种心胸,怎么样?可以说——真不怎么样!不光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老师这样,甚至是对自己,曾国藩的气量也算不上大。曾国藩一生的主要“事迹”在于他组建了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当时,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起义军占领南京后,把南京改名天京,在此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同时组建了北伐军和西征军。西征军沿长江一线,一直打到湖北与湖南。当时曾国藩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清朝的二品大员了。这时候正好他母亲去世了,他回湖南老家丁忧,也就是守丧。因为起义军打到了两湖一带,朝廷就命令曾国藩协助办理团练,也就是地方自卫武装,以对抗两湖地区的太平军。曾国藩雄心勃勃地组建了湘军,不仅有陆军,还花重金新建了水师。开始湖北吃紧的时候,清政府一道道命令催着他出山,让他赶快带湘军出战,可他死磨硬推,就是拖着不出来。倒不是他不敢打,而是因为他野心大,想把部队练得再精一些,等到出战时可以一战而胜,一鸣惊人。所以他一方面拖着不出战,一方面抓紧时间训练湘军。小气与遗憾(2)后来,太平军攻占了湖北武昌,起义军一部由林绍璋带领,南下湖南,直逼长沙。这时候曾国藩坐不住了,带着他新训练的湘军倾巢而出,准备跟太平军一决高下。说到底曾国藩原来只是个读书人,是个知识分子,也没打过仗,也没带过兵。但他倒是很有自信,不仅组建了湘军,而且他对这支新组建的湘军还特别自信,再加上林绍璋南下的人马也不是很多,所以他以为自己肯定可以一战而胜。他本来要亲率湘军主力直攻由太平军占领的湖南重镇湘潭,可是有人在路上给他出了个主意,说现在湘潭附近的靖港很空虚,太平军人少,可以在兵进湘潭的同时去偷袭一下,说不定可以获得意外的胜利。曾国藩一听这主意不错,就把陆军主力交给自己的前锋塔齐布去攻打湘潭,而自己亲率水师和陆营一部去偷袭靖港。到了靖港之后,曾国藩一边派水师攻城,一边派陆营的一部搭了浮桥攻城。哪知道靖港守力薄弱的情报完全是个诱饵,靖港的太平军早就埋伏好了等着他呢。林绍璋把仅有的一些炮调到了靖港,就等着曾国藩的水师来尝尝火药的厉害。曾国藩的水师都是大船,而靖港太平军只有一些小船。小船虽然撞不过大船,但小船的灵活性却在靖港之战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日开战,湘军大船顺风顺水,很快就强攻到城下。太平军放炮轰船,湘军水师战船纷纷起火。可因为顺风,一下还退不回来。这时,太平军的小船也围着湘军的大船放火,这一下火烧靖港,湘军水师刚刚组建,也没什么作战经验,一下就乱了套。那边水师一乱,搭浮桥攻城的陆营也乱了,大家都没有作战经验,其实靖港的太平军还真不是太多,但军心一乱,一发不可收拾,攻城的陆营士兵也纷纷掉头就跑。曾国藩一看,怒火中烧,亲自站到浮桥桥头,手握长剑,让亲兵把令旗竖在桥头,大喝一声:“过旗者斩!”可并没人听他的,大家只顾着回头逃命。据说这位书生督战的曾国藩还真不是吃素的,他手起剑落,刷地就斩了一个跑在最前面的士兵。这一下,大家都一愣,想不到他还真是说杀就杀。但所有人也就只是愣了一下,然后还是没人理曾国藩,“哗”的一下又往回跑。曾国藩再接再厉,手起剑落。可问题是,接下来一个也没斩着。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他站在令旗边上,说过令旗者斩,大家一看,跑还是跑,但都绕着令旗跑,都不从他身边过,而曾国藩一介书生,舞文弄墨擅长,舞刀弄剑勉强,斩着一个纯属偶然,等大家有了准备,他就一个也斩不到了。前面湘军乱成一团,后面太平军虽然人不多,但还是喊杀震天地掩杀了上来。这一下大势已去,再守在令旗边,曾国藩只能一个人对抗太平军了。所以手下看情势不好,赶快把曾国藩拖上了战船。靖港一战,曾国藩初出茅庐,却被杀得大败。湘军还在撤,太平军还在追,曾国藩神情木然地坐在船头发愣。手下看他这个样子,谁也不敢跟他说话。曾国藩愣了半天之后,突然立起身来,一声不吭,往前走了两步,然后扑通一下,跳水里去了。这时候刚好是三四月份,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而且仗还没打完,所以肯定不是为了下水游泳清醒一下。那曾国藩干嘛跳水呢?很简单,他羞愧难当,情急之下,要跳水自杀了事。小气与遗憾(3)我们说,是真英雄,自然会临危不惧;是真豪杰,自然会百折不挠。这曾国藩才打了第一仗,不过小小地败了一仗,突然就想不开了,就要寻死觅活,这气量,这胸襟,怎么也不算大吧。后来,手下人七手八脚把曾国藩从水里捞了上来,当时的曾国藩,惨相十足。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后来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遗属,处分后事,将以翼日自裁。”(李元度《铜官感旧集》)就是说曾国藩被捞上来之后,浑身湿淋淋的,头上还有水草呢,让他换衣服他也不换,让他吃东西他也不吃。好不容易移师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扎下营来,手下都劝他想开些,可曾国藩呢,自己又写了份遗嘱,准备找个地方,还要再去跳水,还要接着自杀。你说不就打了个败仗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不拘小败,至于这么寻死觅活吗?所以后来左宗棠还写过文章,专门嘲笑曾国藩的自杀实在是没有大将风度。那么,曾国藩怎么才打消自杀念头的呢?其实他的靖港之战只是湘潭战役的一小部分,湘军的主力和太平军的主力都在湘潭,所以湘潭作战的结果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曾国藩身为湘军主帅,靖港小小一败就要自杀,根本不问湘潭那边的情况怎样。结果湘潭方面,塔齐布率湘军主力大获全胜,不仅大败林绍璋主力,还一举攻占了湘潭。直到湘潭的战报传来,主战场获胜的消息传来,曾国藩这才不搞他的“自杀秀”了。你看,从靖港之战来看,不能说他临危不惧吧!不能说他指挥若定吧!不能说他眼中有全局吧!也不能说他有多高的军事天赋吧!事实上,曾国藩不仅天赋不高,智商不高,不仅跟我们平常人一样,身上有着很多性格及个性上的缺点和缺陷,而且,也跟普通人一样,在人生中有过巨大的遗憾。比如说,他晚年作为清廷重臣负责处理的“天津教案”,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曾国藩后来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天津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当时天津有几十个孩子失踪了,说明这是一起拐卖儿童案。当地官衙破案时,发现此案与一个叫王三的人有关,而王三则是法国人办的一个天主教堂下的教民。当时就有很多百姓跟着官府的办案人员到这个天主教堂去抓王三,但天主教堂却不承认有叫王三的教民。两边对质的时候情绪失控,先是官府的办案人员受了伤,结果现场愤怒的天津市民火烧了教堂,导致法国驻天津的领事还有教堂人员的死亡。这一下事情闹得很大,慈禧亲自下令让曾国藩去处理这个事。当时,曾国藩已经开始在努力促成洋务运动的展开,他的口号是“徐图自强”,所以他老想着通过内部的改良来促使国力的增强,并不想跟法国人开仗。所以,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就软了。最后,就案子查案子,并没有充分考虑当时国人的情绪,反而重办了当时现场放火与杀人的市民。这一下天下汹汹之口,都纷纷指责曾国藩是卖国贼,曾国藩百口莫辩,最后也只能背负着这个骂名办完了案子。虽然曾国藩后来也反复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在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他这样处理有他自己的苦衷,但在他人生弥留之际,他也表示过对天津教案处理方式的后悔与反思,并认为这确实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遗憾。你看,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曾国藩名气大,名头响,有人称他是清代“中兴第一名臣”,有人称他是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一人,还有人说他是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儒,更有人说他的思想、他的学问是传统儒家得以延续的关键。这么重要、这么声名显赫的一位历史巨人,他的童年竟然这么资质愚钝,他的身上也有那么多类似于普通人的缺陷与缺点,他的人生更有着不可摆脱的巨大遗憾。那么,这样一个看上去应该是很普通的人怎么就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了呢?这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如何成就人生以及发现人生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请注意,是“最重要”,而非“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华丽的转身(1)事实上,很多人很推崇曾国藩,包括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样的对手,都不约而同地敬佩着一个共同的偶像,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文章、思想之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人生内涵值得大家去学习。同一个阵营的人向他学习,不同阵营的人也向他学习,说明大家要向他学习的这一块内涵是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是不为政治立场、个人喜好甚至是历史价值观所左右的。也就是说,他身上那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像普遍真理那样,具有永恒的普遍性价值的。这也就是我们在这里探讨这个系列的关键。我们这个系列并不叫《曾国藩传》,也不是细述曾国藩的人生,或者简单地回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而是跟不同阵营的人学习曾国藩的出发点一样,要学习他身上那种具有普适价值的智慧与思想。这种智慧到底是什么呢?用一个关键词回答,就是——“自我教育”。其实,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最大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曾国藩是资质平常,他身上也有着普通人常有的性格缺陷,甚至一生中也做过很多错事,留下过很多遗憾。但是,他有一个常人最难具备的优点,就是对于任何事,对于任何错误与不足,他能够做到勇于反思与反省,并以一个崇高的信仰来要求自己,来检查自己,而这个崇高的信仰就是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与“仁爱忠恕”的道德精神。比如说,他小时候读书慢,资质平庸,但他从不讳言,他在给孩子的信中多次说过自己读书、背书很慢的事儿,正因为如此,他才彻夜不眠,以勤补拙,就一篇小文章他也要背上个通宵。那个聪明的贼只知道碰上了个笨小孩,一晚上背不顺溜一篇文章,弄得他偷东西都没兴趣下手。他又哪里知道,这个笨小孩早就认识到自己很笨,所以常常彻夜用功。曾国藩年轻时是心胸不够开阔,甚至跟老师、跟兄弟间也有记仇的事儿,可他在日记里反思得最多,在给孩子的信里教育得最多的内容也是这一点。后来,他越来越能容人,连左宗棠一辈子对他冷嘲热讽都忍了,连李鸿章对他三进三出的背叛都忍了。至于天津教案的处理遗憾,他甚至在去世前的一天,还在散步时跟自己的大儿子曾纪泽提到自己的悔意,并以此教育曾纪泽,叮嘱他以后在处理外交事务上,在对待洋人的时候,一定要吸取自己的经验教训,要做到不卑不亢。后来,曾纪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在孤身出使沙俄的谈判中,硬是凭着智慧和勇气,把新疆的伊犁从俄国人手中谈了回来。所以,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人生,是一场华丽的转身,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就是有史以来少有的杰出人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正以朴拙之姿,起家寒素,饱经患难……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也就是说他最大的过人之处不过就一样,那就是他能终其一生,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不断地在反思、反省和学习中进步,这个过程终其一生都没停止过,所以曾国藩才能成就他本来应该是极其普通的人生!梁启超紧接着又说,曾国藩不仅真正做到了《论语》中曾子所说的“每日三省吾身”,他还把自己反思后的学习心得记下来,先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下来,然后又通过家书的形式拿来教育孩子,教育自己的弟弟,甚至教育家人与族人,乃至于这种立身垂范的形式和内容都成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最杰出的精华之作。华丽的转身(2)曾国藩一生创作的日记和家书达百万字,而这些日记与家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曾国藩一生自我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梁启超说,这些心得体会,“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就是说曾国藩能不说空话,能像卢梭写《忏悔录》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能真的从实践中总结出人生中最质朴、最有用的经验与道理,然后毫不遮掩地用它来教育自己,也来教育家人,教育后人。梁启超说,不仅是我梁启超,乃至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以后时代的人,都终将因此而受益匪浅。这是唐宋以来那么多儒学之士、饱学之士都没有做到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看,不论曾国藩的历史功过怎么看,他的家书、家训的历史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所以说,按梁启超的观点来看,曾国藩不仅是个大儒,也不仅是清代中兴的名臣,也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开创者,他更是一个教育家。不止梁启超,像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曾明确地说过——曾国藩,“实为一大教育家”。事实上,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乃至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书、家训都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的家书虽然是家信,但在文牍学上被视为是标准的家训,而且其影响并不逊于,甚至还要胜过著名的《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另外,除家书外,曾国藩的文集里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家训内容与家庭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评点古代家训,首先就从曾国藩家训说起,让我们也像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从曾国藩家训里来汲取那些能指导我们生活的思想与智慧。当然,曾国藩家训和《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这些著名的家训不同的是,曾国藩的家书、家训主要写于他外出求官以后,而且教育对象也并不只对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是族人,所以他的教育内容大多是面对青年人或者是成年人的。这样一来,他的教育内容主要谈的是做人和做事,所以我们也因此把这个系列分为“识己篇”、“识人篇”、“识事篇”与“挺经篇”。识己、识人、识事都容易理解,这个《挺经》可能不容易理解。传说这是曾国藩私撰的一本秘籍,是他人生智慧的精华,书名就叫《挺经》。但是不是有这么一本书?书上到底有什么内容?到底有哪些精华?这些疑问,我们将会在“挺经篇”里给予解答。说到识人和识己,这也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关键。孔子学说的关键在一个“仁”字,仁义之仁,望文生义——仁者,二人也,也就是两个人。哪两个人呢?不过“人”与“己”。所以,“仁”其实就是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所以,孔子其实才是最早的公共关系学大师。那么,作为一代大儒,曾国藩又会怎么看待这个“仁”字呢?风波(1)近一百多年来,不论是推崇曾国藩的人,还是痛恨他的人,也不论是士农工商各个行业的人,对他的《曾国藩家书》一般都是比较认可的。因为作为曾国藩家训的精华,其家书重点阐述的是做人的道理,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是完全吻合的。儒家首先强调的就是做人,所以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做“仁”。但说到儒家所标榜的仁义思想,落实到曾国藩这位晚清大儒的身上,还有一个有名的公案。公元1861年,也就是清咸丰十一年的秋天,所谓“金秋十月,江南草黄,红叶生树,天高水长”,在这种江南金秋的季节里,身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却忧心忡忡。当时的曾国藩正率领湘军主力驻扎在安徽一带。此前整整一年,他被太平军十几万大军围困在安徽祁门,差点当了俘虏。最危险的时候,他又跟在靖港一样,想自杀了事,甚至连遗书都写好了。幸亏鲍超、左宗棠率军拼死相救,才解了曾国藩的祁门之围。就在解开祁门之围没多久,曾国藩的九弟,也是他几个弟弟中打仗最狠的那个曾国荃,率湘军主力硬攻下了安徽的省城安庆,太平军不得已向长江下游退守。这一下形势大变,湘军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开始兵进江浙,直指太平天国的大本营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因为这种改变,清政府任命湘军首领曾国藩为兵部尚书兼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至此,曾国藩算是彻底掌握了江南地区的行政与军事大权。按理说,曾国藩时来运转,由困局转成了顺势,战场上湘军对太平军作战从此转入总攻的态势,而曾国藩自己又加官晋爵,政治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况且还是收获的季节,正是暖风吹得游人醉的江南,所谓:日出江花红胜火,“秋”来江水绿如蓝。这种天气,这种地方,这种时局,这种身份,换一般人,怎么着也不会不开心吧!可曾国藩还就是心事重重。他倒也不是不开心,只不过有一件本来应该是开心的事,却让他开心不起来。什么事呢?要说在古时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他最小的一个弟弟曾国葆给他买了一个妾,已经送到江边军营的船上了,希望他能去看看。在封建社会,我们知道,不论是文人还是官员,甚至一般的地主家,再甚至一般百姓家,纳妾那是常有的事儿,所以说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但曾国藩不一样,他信奉孔孟礼教,以儒家当世传人自诩,所以虽然官至一品了,也从来没纳过妾。不仅他自己不纳妾,他还特别反感别人纳妾。比如说左宗棠,和曾国藩并称清代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曾国藩之外,湘军最重要的一个灵魂人物。两个人本来都是当世的豪杰,可以说是绝代双骄,而且还是湖南老乡,所以按理说本来关系应该很好。但人就是这么奇怪,所谓“既生瑜,何生亮”,这个左宗棠脾气比较古怪,向来看不起曾国藩。也就是说,虽然两个关系很紧密,一起作战,一起带兵,但私人关系并不是很好。民间传说有一次曾国藩到左宗棠那儿,因为他是左宗棠的上级,所以也没让人通报,直接就闯进左宗棠家里去了。结果进去一看,眼前的场景让曾国藩很不高兴。什么样的场景呢?曾国藩进去就看到一个漂亮的女人在洗脚,而左宗棠正兴致勃勃地坐在旁边观赏。这个女人并不是左宗棠的老婆,不是他的正妻,而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小妾。风波(2)左宗棠之所以特别喜欢这个小妾,并不是因为这个小妾特别漂亮,而是因为这个小妾的脚特别漂亮,所谓三寸金莲是也。左宗棠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爱看这个小妾洗脚。大概他觉得只有洗脚的时候,脚的美丽才能够充分展现出来。曾国藩一看,不由有些愠怒。他本来就不主张手下将领纳妾,但纳妾是当时风俗,他也不好说什么。可你左宗棠这么大一位当世英雄,纳妾也就罢了,还天天喜欢看小妾洗脚,这像什么话!所以曾国藩提高了嗓门,“嗯哼”地咳嗽了一声。左宗棠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小妾洗脚的行为艺术里去,根本没注意到曾国藩进来。听曾国藩咳嗽了一声,才发现曾大人已经进来了。左宗棠在湘军中的地位也很高,虽然严格说起来他是曾国藩的下级,但他平常也不怵曾国藩。所以左宗棠从小妾的脚上移开视线,掉头看了两眼曾国藩,什么话也不说,又掉回头,接着看小妾洗脚。这时候曾国藩灵机一动,说了一句奇特的话。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一个上联。曾国藩平常最擅长写对联,他年轻时在北京做翰林,当时在京城替人写对子就很出名。所以他看左宗棠不搭理他,也不生气,张口就出了一个上联。这个上联其实也很白话,但意思却暗含讽刺。曾国藩的上联是:“看如夫人洗脚。”如夫人就是小妾的意思。“如”就是“像”,像夫人一样,但就不是夫人,可将来说不定能够扶正,当得上夫人,好像还有一条光明的前途似的。所以古代男人骗女人,安慰小妾,就叫她如夫人。曾国藩这个上联虽然只是个客观场景的描述,但意思很明白,是说左宗棠你这么大一位人物,趴在那儿看小老婆洗脚,居然有这种爱好,你也不嫌寒碜得慌。左宗棠也是饱学之士,也是当世奇才,要不然也不会跟曾国藩并称湖南双雄了。他反应也很快,当时掉回头来看着曾国藩,一点没犹豫,就对了个下联。这个下联对得特别工整。曾国藩的上联是:“看如夫人洗脚。”左宗棠的下联是:“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的上联暗含嘲讽,而左宗棠的下联更是毫不客气。原来,曾国藩当年考科举,考到殿试这一级的时候,当时曾国藩对自己期望很高,以为就算不能高中状元、榜眼、探花什么的,拿个标准的二甲进士肯定没问题。但考下来结果让他很失望,他只考了个三甲第42名,按科举考试的规定,这个层次叫“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进士”的名字也跟那如夫人一样,是说你不算进士,但又如同进士。你说既然不算,又怎么如同呢?所以这也是个“逗你玩儿”的说法,纯粹就是说你没考好,勉强安慰一下。当然了,一般考到三甲同进士出身,在古代也算是标准的进士。但按照官场的规矩,只有二甲以上正儿八经的进士才可以进翰林院,而清朝的政府高官按规定都要有任职翰林院的经历。所以对于胸怀大志的曾国藩来说,考个“同进士出身”一直都是他的心病,也向来被他自己当成是奇耻大辱。现在,他笑左宗棠“看如夫人洗脚”,左宗棠当然知道曾国藩的老底,一句“赐同进士出身”就把曾国藩给噎回去了。当然,对于这个对联故事,后人一般看到的都是两个人幽默和机智,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左宗棠纳妾的不满来。你看,他一向不喜欢别人纳妾,可现在他弟弟却替他买了个妾。风波(3)按理说,曾国藩是湘军主帅,他要自己不想纳,别人也不可能逼他纳妾。所以按常理来说,他推掉就是了,拒绝就是了,完全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儿忧心忡忡。可曾国藩很奇怪,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还就跟着弟弟到江边一艘隐秘的小船上去看这个新买的小妾去了。本来纳妾这个事就让曾国藩有点烦心,有点不高兴,但他一看到这个准备要纳的妾,他就更不高兴了。曾国藩在日记里说,他跟着弟弟到江边的船上去看了一下,结果上船一看,这个准小妾“体貌颇重厚,特近痴肥”。(《曾国藩全集·日记》)也就是他弟弟替他买的这妾长得很胖,而且一副很笨重的样子。曾国藩本来就很擅长于相面,说这个女的“特近痴肥”,就是说不仅长得胖,不好看,而且还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一点灵气也没有。估计跟左宗棠喜爱的那个小妾没得比。所以曾国藩当时就不高兴了,转头回营,让弟弟把这个小妾给退了。当然了,我们想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又是一名重臣,他弟弟要为他纳妾,怎么着也不可能替他找个一痴二肥三厚重的类型。除非他弟弟存心的,那他弟弟就不是湘军将领,就是整蛊专家了。所以曾国藩说这个女的不好看,大概也就是个托辞。他心里对纳妾这个事儿很犹豫,可能临时反悔了,所以才会以相貌推托。这么说,我们可能就会更加奇怪了。曾国藩在江南当时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号人物,而且天高皇帝远,连皇帝都管不着他。他要不想纳妾,至于这么费劲吗?直接说不就得了?他那地位,他要反对纳妾,手下人也不敢给他张罗啊。可不仅是他弟弟,才过了没几天,他手下亲兵营的一个叫韩正国的将领,又悄悄地为他纳了个妾,又带到江边码头的一艘小船上请他去看。这一次,曾国藩又皱着个眉头去相亲了。你看,两次纳妾,看上去形式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不过一个是弟弟替他纳的,另一个是手下将领替他纳的。要说,还是弟弟亲呢。弟弟替他纳的都不要,手下替他纳的更不能要了。其实,不论是谁替他找的,按道理,这个小妾,曾国藩都不能要。为什么呢?因为时候不对。这时候是咸丰十一年的十月,本来只是个普通的秋天,但因为一条不普通的人命,这个秋天也不普通了。这条不普通的、非一般的人命就是满清第七位皇帝、号称苦命皇帝咸丰的人命。就在咸丰十一年的七月,苦命皇帝咸丰死了。这一下皇帝死了,全国大丧,按封建时代的礼仪规定,为皇帝治丧期间,全国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全都得停止。不要说娶小妾、娶如夫人了,就算是娶正夫人、超夫人也不行。曾国藩不同于一般人,他是江南的首席行政长官,兵部尚书兼两江总督,又素来被称为是天下道学的楷模、文坛的领袖,甚至当时就有人称他是一代大儒。你说这样一位朝中重臣、道德领袖,怎么能在皇帝治丧期里纳妾呢?按理说,曾国藩看都不该去看,纳妾这事儿提都不该去提,这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儿。再者说,曾国藩一生小心谨慎,况且他还向来反对纳妾,所以说这次不出意外,肯定跟上次一样,曾国藩还得嫌那小妾丑,还得找个理由把这小妾给退了。可惜,历史总不按照“按理说”的方式出牌,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它总能出人意料,让人拍案惊奇。曾国藩这次到江边的小船上看过之后,居然皱着眉头答应了下来!于是,在这个金秋的十月二十四日,曾国藩悄悄地把这个小妾接回了府中。纳妾,就算正式成功,尘埃落定。曾国藩虽然是悄悄地纳了一个妾,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两江总督曾国藩在皇帝冶丧期间纳妾的事儿就传出去了。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当时朝中上下,甚至包括民间很多读书人都纷纷指责曾国藩,说他“违制失德莫甚于此,实名教罪人之尤”。这话是说曾国藩向来以一代大儒自居,向来以孔孟传人自居,他居然也纳小妾,还居然在皇帝治丧期间纳妾!皇帝那就是君父,你爹死的时候你会纳妾吗?这也太违反伦理纲常了。所以大家骂他失德,说他是名教罪人。名教指的就是儒教。据说,那位喜欢看如夫人洗脚的左宗棠知道之后,也笑着说了三个字:“伪道学!”这一下千夫所指,搞得曾国藩也很狼狈。但狼狈归狼狈,奇怪的是,向来小心谨慎的曾国藩还真没把大家的指责当回事,还是照样带他的兵,打他的仗,写他的道德文章,还是以天下文坛领袖、天下道德领袖自居。更奇怪的是,这事过了没多久,大家骂过一阵之后,曾国藩的妾纳也就纳了,大家也就不骂了。那么,为什么这件足以让曾国藩在封建时代戴上“大不敬”之罪的纳妾风波,这么快就平息了呢?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曾国藩自己。虽然在纳妾之前,他顾虑重重,忧心忡忡,但一旦纳妾之后,他反倒心里坦然起来了。因为他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是失德,是伪道学,是名教罪人!这就要说到曾国藩的纳妾原因了。传说(1)古代男人纳妾,要么是因为好色,要么是因为想生儿子传宗接代。但曾国藩的情况跟这两条肯定不搭边。你想啊,曾国藩如果是因为喜好女色而纳妾,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他完全没必要等到这个时候才纳妾。这个时候的曾国藩都51岁了,老婆欧阳氏也已经为他生过三个儿子、六个女儿了,就算是为了传宗接代,那也足够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曾国藩既不是为了女色,也不是为了传宗接代才要纳妾的。那么曾国藩到底为什么这么犹豫着、这么冒天下之大不韪,还要纳这个妾呢?这就和曾国藩出生的传说有关了。民间一直流传说曾国藩之所以能从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笨小孩成长为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上辈子来头大,民间传说曾国藩是一条巨蟒转世。这个说法有三个重要的证据。第一个证据是一个老套的说法。据《清史稿》的说法,在曾国藩出生的那天夜里,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竟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大蟒蛇从天上掉下来,先是落到他家的房顶上,后来又从他家房梁上盘旋而下,最后直落到曾竟希的眼前。曾竟希吓坏了,大喊一声,也就吓醒了。刚醒来,那边来报喜,说孙媳妇生了,您老有曾孙子了。曾竟希赶快把梦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曾星冈一听也很高兴,赶快扶着老头儿去看新生下来的宝宝。结果一进屋,发现曾国藩的爹妈都愁眉苦脸的。为什么呢?因为刚生下来的曾国藩长得实在太难看了,脸上长了一双小小的三角眼,而且额塌头瘪,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所以他妈刚生产完看到这个孩子就埋怨上了:“我这是做了什么孽了,怎么生下来这么难看的孩子!”曾星冈就把曾老爷子的梦说了,说你们别看这孩子长得不咋的,但真正的圣人长得都很怪,比如孔子,生下来脑壳子中间还塌陷的呢,再加上有这个蟒蛇的梦,这说明这个孩子将来更不得了。要知道在古代蟒蛇往往喻示着非凡的人物,因为它跟龙很相近。你看刘邦战败项羽,不就被传说是赤帝子斩白帝子,也就是赤蛇斩白蛇嘛。听了这话之后,曾国藩的爹妈才转忧为喜了。当然,但凡大人物降生,史书里总是不厌其烦地说有什么祥梦预兆、灵异事件,这都是常套。所以这个蟒蛇梦其实是最无足轻重的一条证据。第二个证据是个客观事实的巧合,就显得更有说服力些。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荷塘镇天坪村一个叫白杨坪的地方。他出生的时候,曾家老屋后面有一棵几百年的古树。古树很大,上面还缠了一些青藤。奇怪的是自打曾国藩出生以后,这棵大树就渐渐枯槁了。为什么呢?是因为树上的那个青藤突然生命力极其旺盛地长了起来。因为这个藤长得凶、长得快、长得极茂盛,这老树都被它缠死了。后来,说这藤长到什么地步呢,密密匝匝地爬满了树身。因为树本身就很大,所以这个青藤枝叶苍翠,垂荫一亩,世所罕见,长成了一个巨藤。我们知道,这个巨藤的样子像什么啊?不就像巨蟒嘛。而且最奇怪的是,终曾国藩一生,这个巨藤的生命力都很强,生长得极旺盛。但曾国藩在1872年一去世,他们曾家老屋后面的这个巨藤,也迅速枯萎、凋零。没过多久,这么大一树的青藤居然彻底死掉了。传说(2)要知道,中国人可是讲究“人与自然”的,许多人就认为这个形状像巨蟒的巨藤就是曾国藩巨蟒转世的一个象征。要说这个巨藤只是个巧合,可还有更巧、更真实的证据。这就是第三个现实生活中曾国藩自身的实证。这个实证又分为两种表现。一种是曾国藩的一个习惯,一种是曾国藩的一种病。习惯是曾国藩一生最爱吃鸡,但一生又最怕见鸡毛。他平生带兵打仗,朝廷经常有紧急公文来,特别紧急的公文在信口都会黏上鸡毛,表示十万火急,这就像我们以前说的“鸡毛信”一样。但奇怪的是,曾国藩这么一个三军大帅,但凡碰到鸡毛信,都不敢用手去碰,看到鸡毛就浑身哆嗦,非要手下拆了信、去了鸡毛,他才敢看。要知道鸡毛信上也不过就一两根鸡毛,他就已经怕成那样了。所以曾国藩一生最怕的东西,是鸡毛掸子!那得多少根鸡毛啊!曾国藩为什么这么怕鸡毛呢?据说,就是因为他本来是条蟒蛇。《随园随笔》这一类文史笔记里记载说:“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就是说蛇最怕的就是鸡毛的味,所以民间都用焚鸡毛来专克蟒蛇。你看,要不是曾国藩天生就是条蟒蛇,他这么大一人物怎么会这么怕鸡毛呢?除了怕鸡毛,曾国藩还染上了一种折磨了他一生的病痛,这既是说他是蟒蛇转世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他在51岁还要纳妾的最关键原因。这个病就是牛皮癣,学名银屑病。据说曾国藩天生就有这个病,年轻时还好一些,自从组建湘军跟太平军作战之后,这个牛皮癣的症状就越发严重起来了。当时,曾国藩的家人都曾经亲口说过,在曾国藩晚上睡觉的时候,只听得他那被窝里总是有窸窸窣窣的声音,而且动静非常大,早晨起来一看,床上全是皮屑子。大家都说了,这被子里的人,白天是曾国藩,晚上就是条蛇,一晚上窸窸窣窣,就是在蜕皮呢。事实上,我们知道,牛皮癣这种病确实不好治,确实属于顽症,曾国藩一生求了无数的偏方也没治好。而且当工作压力越大的时候,它发作起来就越凶。所以当曾国藩祁门被围,甚至被逼得又要写遗嘱自杀的时候,也就是他一生中这种顽固的牛皮癣发作得最凶的时候。这时候什么药都不管用,曾国藩浑身痒得不行,自己就拼命地挠,挠得浑身都是血。但就算这样,还有一块地方挠不着。哪儿呢?当然是后面,后背那儿。就算你长着刘备那种手长过膝的手,你也手长莫及。为什么呢?不顺劲儿啊!当时曾国藩实在没法子,几个弟弟还有身边亲信的将领也都知道他这个情况,就劝他纳个妾,晚上实在痒得不行的时候,就让小妾帮着挠。有人可能会奇怪,曾国藩他不是有老婆吗?他不能让老婆帮着挠吗?实在不行,他那地位,随便找个人来挠也行啊,干嘛非要在皇帝大丧期间纳个妾来干这事?当时,曾国藩带兵在外,他老婆还在湖南老家带孩子呢,没跟在身边。至于不能随便找个人帮自己挠背,这就更是曾国藩这种理学家忌讳的了。因为没有名分,男女授受不亲,那对曾国藩这种儒生来说,才真是不可能做的事儿。纳了妾了,有了名分了,再做这事儿,在曾国藩那儿,才说得通。曾国藩也觉得这事儿说不出口,提不上台面,但又真的病痒难熬,所以,虽然犹来豫去,虽然先把弟弟替自己纳的妾给拒绝了,但最终还是在第二次相亲中动摇了。这就是最真实、最普通的人性决定的。所以,曾国藩的纳妾实在是因为有难言的苦衷。但他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自身的信念很强大,虽然觉得这事难以跟人解释,但只要不违反自己的人生准则、信仰准则,任你别人怎么说,我也坦坦然然。曾国藩一生信奉孔孟儒教,一生以儒学传人自诩,事实上他确实也被后世称为是儒家精神在晚清延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儒家理论讲君子坦荡荡,讲男女授受不亲,但并没讲不许纳妾,所以在古代那种社会环境下,曾国藩认为自己这样做并没错,所以纳妾前他是犹豫的,但纳妾后,当天下人都骂他的时候,他反倒能坦然面对了。信仰(1)事实上往往就是这样,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你只要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己的信仰,你就能抗得住别人的议论与指责。曾国藩在众人的指责声浪里很坦然,过不了多久,当大家都知道他纳妾的原因之后,也就没什么人再骂他了。就算还有很多人觉得他这事做得就是不对,但也不再觉得他是个伪君子、假道学了。比如左宗棠,在听说曾国藩纳妾之后笑着骂了一句“伪道学”,想想这个曾国藩当初笑我看如夫人洗脚时候那德行,现在可好,娶个小妾闹出这么大动静来,所以我们觉得左宗棠说曾国藩伪道学那肯定是幸灾乐祸。事实上,当时左宗棠说这话可能确实有幸灾乐祸的成分,因为左宗棠跟曾国藩向来不和。当初,曾国藩得势的时候,左宗棠还一直屈居下僚,而曾国藩认为左宗棠这人性格太极端,所以不肯把左宗棠纳入自己的幕府之中。后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下南京之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说洪秀全的儿子,当时太平天国的幼主洪天贵福被烧死了。而左宗棠则上表揭露曾国藩撒谎,说洪天贵福事实上是逃走了。这一下,曾左二人算是彻底决裂了。后来两个人关系闹得很僵,左宗棠在很多场合,甚至逢人便骂曾国藩。所以,当1872年曾国藩病逝的时候,左宗棠这时候也是封疆大吏了,当时天下人都认为两个人关系如此糟糕,左宗棠对曾国藩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左宗棠不仅给曾国藩送来了挽联,而且挽联的内容是:“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这一联也被称为晚清名联。上联意思是,说到知人善任、为国尽忠,我左宗棠还是不如你曾国藩。当然,这话虽然非常自谦,但听着还像是客套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主要是下联,下联的意思是说,我左宗棠和你曾国藩其实一生都是同心同德的,世人看到你我之间的纷争,其实不过是我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纠正、相互批评、相互进步的一种方法。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叫“攻错若石”。这一点只有我们俩自己知道,而世人全不知晓,所以你我此生,算是“相期无负平生”了。说到这个份儿上,那真是鲁迅先生赠与瞿秋白的那句名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一下,很多人就奇怪了,两个人后来关系都决裂了,左宗棠怎么可能这么说呢?要说这只是客套话,也不符合左宗棠那种狂狷孤傲的个性啊!事实上,不止是这副挽联,左宗棠还特意写信给在湖南老家的儿子,说世人都以为我与曾国藩势不两立、关系交恶,其实我只是与曾国藩性格不合,但就人生信仰与信念而言,当世除了曾国藩,我左宗棠还真没有别的人可以佩服。现在我带兵在外,不能亲自去拜祭,你一定要代我在曾国藩的灵柩前诚心祭拜,最好专门写篇祭文,以示我对他的敬重。你看,认识一个人,评价一个人,要盖棺论定。左宗棠一生讨厌曾国藩,但等到曾国藩去世了,他对曾国藩的评价却是最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和曾国藩的纳妾风波一样,就是因为在左宗棠眼里,曾国藩本质上是一个有崇高信仰并能一生坚守信仰的人。后人评湘军的三个核心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说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而曾国藩做人的根本,也是他之所以成就人生的根本就是:做人要做有信仰的人。信仰(2)曾国藩和左宗棠为什么会走到一起来,就是因为他们的信仰相同。当初太平天国起义,信奉拜上帝教。这个拜上帝教的本质,据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里说是“西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而这种教义跟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当初,左宗棠在接触曾国藩之前,就接触过太平军的重要将领石达开,在了解了拜上帝教的教义之后,他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石达开,反而到了湖南巡抚张亮基手下做幕僚。后来曾国藩在家为母亲丁忧守孝,朝廷让他出来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开始曾国藩不肯,左宗棠还亲自写信劝过他,而他劝曾国藩出山的主要理由就是,你曾国藩以理学正宗、儒学传人自诩,现在看到儒学正统要受到灭顶之灾,你作为一个有信仰的知识分子,能无动于衷吗?这一来,曾国藩坐不住了,所以他出山组建湘军。他在出兵与太平军作战的檄文里就明确地说,当初李自成打到山东曲阜的时候,对孔圣人的孔庙也不敢不尊敬;当初张献忠打到临潼的时候,也还记得要祭拜文人的祖师爷文昌君。可现在所谓拜上帝教的太平军“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曾文正公文集·讨粤匪檄》)那意思就是太平军除了拜上帝教之外,对孔孟儒教、佛家道家,甚至关公、岳飞这些民间文化的信仰象征都一概打倒,这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简直就是场灾难。所以曾国藩说:“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文正公文集·讨粤匪檄》)意思是说,我不为了别的,就算是为了我作为一个读书人心中仅存的孔孟之道的仁义信仰,我也得出来制止这场灾难与浩劫。当然,有关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的教义到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怎样的矛盾性,这也是学术界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不管曾国藩所说是否有偏激之处,他和左宗棠等人组建湘军的出发点,倒确实跟他们这批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人生信仰有关。所以后来湘军的首领大多是书生带兵,基本上都是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成为湘军将领的中坚力量,而他们能紧密团结在曾国藩的周围,从根本上说正是出于人生信仰的感召与呼应。虽然左宗棠跟曾国藩闹了一辈子的别扭,但在曾国藩死后却称他是人生知己,斯世同怀,这也正是因为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人生信仰以及对这种信仰的忠贞与坚持。曾国藩在家训中也对自己的孩子反复说:“仁义乃人生第一义也!”又说:“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曾国藩全集·诗文》)所谓君子的知命其实就是确立儒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知道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那就是说要树立人生的价值观,要找到支持生命的人生信仰,这样的一个人,才活得有价值,也才活得有力量。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老成持重的曾国藩在咸丰皇帝大丧期间也敢纳妾,就是因为他认为这并不违背他的人生信仰。而在之后一片骂声里,他也能坦然面对,也是因为他认为这不违背他的人生信仰。而左宗棠在对他冷嘲热讽之后,盖棺论定时还是极其推崇其人格,也是因为曾国藩是一个有信仰且能坚守信仰的人。所以人生总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是非、各种各样的磨难,那么,拿什么来拯救自己呢?曾国藩的答案是——信仰!甚至,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大到一个民族,答案也全都一样。当面对拿什么来拯救国家这个问题时,曾国藩的答案还是——信仰!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没有信仰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正因为是一个有信仰并能用一生来坚守信仰的人,一个普通、平常的曾国藩才最终成就了非凡的曾国藩。那么,信仰是与生俱来的吗?曾国藩培养、树立及坚守人生信仰的过程又主要依靠哪种能力呢?落榜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立身的信仰与信念分不开的。一个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强大,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强大。但我们知道,曾国藩原来也只不过是个资质普通的孩子,至于说他少年天资聪颖那些话,大凡名人出名之后,都会有这些附会传言,事实上一般人的资质都差不多,真正的天才哪有那么多?那么,这样一个资质普通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自身强大的信念与信仰来的呢?这都要从曾国藩的“高考”生涯说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高考,有句流行语,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候大学教育还未扩招,还是所谓的精英教育,大学生还号称是时代的骄子。而高考,平均八九个考生,才能录取一个。当时的竞争,也还是很残酷的。可比起古代知识分子所参加的科举考试来,这种残酷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如今的高考,要论源头,应该是起源于古代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则起源于隋代。虽然隋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有分科举荐人才的措施,但科举考试这个惊人的创意,要论版权或专利来说,还要归功于那个虽然荒唐透顶但也惊天动地的隋炀帝杨广。自隋炀帝设进士科通过考试这种形式选拔人才以来,科举考试就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直到现在,我们的人才选拔还是延续着这种模式。科举发源于隋唐,但完善乃至发展到高潮是在明清。明清的科举考试要比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还要难上几百倍。当时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是各省举行的,难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考中的叫举人;乡试的第二年考会试,会试是全国统一的,难度相当于考硕士,考中的叫贡士;最后一级殿试,是最高级别,所以相当于考博士,考中的就是进士。三级科举,一年一年轮着来。像乡试这种入门级别的考试,三年才轮得上一次,而且考中的比例远比现在低很多。所以古代科举于知识分子而言,可谓折磨死人。有名的“范进中举”就发生在清代,不过才考过最低一级的乡试,只拿了个举人,就已经熬到了五十多岁,就已经熬疯了。另一个比范进还不如的典型,就是曾国藩他爹。他爹名叫曾麟书,别说参加科举的乡试了,就光一个取得乡试的资格,也就是考秀才,一连考了16次也没考上。好不容易在第17次,总算考上了个秀才,曾麟书也实在考不动了,因为他这时候都43岁了,儿子曾国藩都二十多岁了,所以他就不考了,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曾国藩说起来还是比较幸运的,他23岁考上了秀才,比他爹整整早了二十年,然后参加乡试,又中了举。这一下曾国藩信心大增,当年,他就意气风发地从湖南赶到了北京,提前了大半年到京,准备参加第二年才举行的会试考试。因为曾国藩出身农民家庭,家里也不是非常富裕,所以虽然是凑足了钱来的,但到了北京,也还不敢随便找个上星级的饭店住。那么他住哪儿呢?他很聪明,找了当时的一个“驻京办”去住。别以为现在的北京才有那么多“驻京办”,其实明清两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各地也开始在京城设立“驻京办”。但古人比较聪明,不是各地政府在北京设立“驻京办”,而是由各地的商会或者是在京的老乡出资在京城设立“驻京办”,所以当时的“驻京办”叫“会馆”。曾国藩是湖南人,他住的就是长沙会馆。当时的会馆当然有帮着地方官员在京打探消息的职责,但更重要的功能是接待并接济来京办事的同乡。这一点可比现在的“驻京办”强,现在“驻京办”成衙门了,只接待官员。要知道中国人讲究乡谊,“亲不亲,故乡人”,所以当时的会馆对同乡那是非常好的,要是你实在不富裕,会馆的住宿费用就很低。所以农家子弟出身的曾国藩,一向勤俭节约惯了,想想到了北京还是省着点吧,所以他就住进了长沙会馆。事实证明,曾国藩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他住了半年后,在耗掉了一半花费后,他势在必得的会试考试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没考上。按理说,会试考试至少要三年一次,轮一回很漫长。但曾国藩还就运气不错,恰巧碰上皇太后的六十大寿,照例增加恩科一次,也就是第二年多给一次会试考试的机会。这一下曾国藩铆足了劲儿一定要考上,所以他也不回家了,还窝在长沙会馆里准备考试。就这样,他人生地不熟地在北京又住了一年。要知道他带来的钱,除去来回的路费,本来只是够半年用的。这下好,计划不如变化快,他硬是用半年的生活费支撑了一年半,这要是没点艰苦朴素的韧劲儿,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因为生活费不够用啊,所以曾国藩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可不容易,幸好他住长沙会馆,要不根本撑不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又等了一年,又等到会试的机会了,曾国藩心想这下肯定要苦尽甘来了,要不老天爷干嘛把我留北京留一年啊!所以他觉得苦也受过了,难也受过了,会试再一开,好运自然来,这一年就算没白熬。可令人失望的是——他,又落榜了。连考了两回了,说起来他曾国藩也算是个复读生了,连遭两次打击,而且这时候也花光了所有的钱,穷得一文不名,要换了别人,肯定痛苦得不行。可曾国藩呢?痛,并快乐着!他还就跟一般人不一样,眼看着下一次会试还要等几年,他收拾好行李,也不回家,居然兴致勃勃地去云游天下了。买书(1)曾国藩的打算是不直接回湖南,而是从北京先顺道运河到江浙,再从江浙顺着长江回湖南。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呢?很容易理解,说不好听,叫散散心;说好听点,叫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在年轻,年轻就是资本。所以虽然没几个路费了,曾国藩还是按自己的计划去丈量运河和长江了。但毕竟是没钱了,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曾国藩走到一半,真是一分钱也没了,再这样旅游下去,那就得跟着丐帮一起走了。所以他过了徐州之后,就特意来到了现在江苏的睢宁。干嘛来了呢?借钱!当时的睢宁知县叫易作梅,刚好是湖南湘乡人,而且跟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都有交情,曾国藩到这种地步只好硬着头皮来找易知县借盘缠。这个易县长人还真不错,对落魄的穷考生曾国藩同学没有半分的歧视。他留曾国藩住了两天,通过谈吐,发现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将来定非池中之物。所以他不等曾国藩开口借钱,就主动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要知道易作梅一个七品县令,他当时标准的年薪才不过四十几两银子,当然,这不算那些灰色收入。而曾国藩自己进入官场后,熬了好几年,好不容易当到翰林院的五品侍读学士,一年工资也不过八十两白银。所以易作梅肯借给曾国藩一百两白银,这一下让曾国藩喜出望外,也非常感动。曾国藩告别易知县,这下有了钱了,更不急着回家了。他来到了南京,想在这片“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好好地游览一下。曾国藩在南京不仅考察了山川地形,还在南京花光了所有的钱,又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他不是有一百两银子吗?怎么花得这么快呢?只要你会花钱,愿花钱,舍得花钱,再多的钱也能花得完。曾国藩不是个读书人嘛,他这辈子,包括后来做了朝中大臣、一品大员,一直都很节俭,连老家翻修祖屋都不舍得花钱,甚至连儿子结婚、女儿出嫁也不舍得花钱。唯有一件事,他最舍得花钱,那就是——买书。曾国藩一生酷爱读书,从小上学不用说了,虽然智商不高,但父亲看管得严,所以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后来终其一生,不论再忙、再累,甚至仗打得再凶险,甚至凶险到要丧命的地步了,他也要把书带在身边。后来,到晚年的时候,他还勤奋读书不止。就是因为太勤奋了,所以最后把左眼都读瞎了。所以曾国藩曾戏称自己是个书痴。这个书痴之所以在南京一下子就花掉了好不容易借来的一百两银子,就是因为他书痴的毛病犯了。曾国藩来到南京的时候,怀里揣着一百两银子。他是个书痴嘛,有了钱,就又开始逛书店了。结果在一个书肆里看到一部精刻本的《二十三史》,曾国藩非常喜欢,就想买下来。结果一问价,刚好就一百两。大概书店老板是学算命的,算到他有一百两,就这个价,死活不便宜。这一下曾国藩就很为难了,他现在只有这一百两,不买书的话,很富裕,足够他一路游山玩水、增长阅历的。可要买这套《二十三史》的话,虽然书钱是够了,但一下又一文不名了,别说再到处游历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所以说,换一个稍微理智点的人,这套要花巨资的《二十三史》,在书店里免费翻上个几天过过瘾也就行了,要真买,那可真不值当。买书(2)可冲动是魔鬼,曾国藩并没多想,就先把书买下来了。但买完后怎么办呢?一套《二十三史》那数量可不得了,放一起,比他的行李多多了,况且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怎么运回去呢?曾国藩自有他的办法。这时候正是暮春的季节,他到北京赶考带足了冬天的衣服,他一想,就把所有的衣服和行李都到当铺里当掉了,只留了一两件夏天的衣服,虽然天还有点凉,但自己是个小伙子,身体棒,就当是提早过夏天了。再加上从南京到湖南一路水路,花费也不是太大。就这样,这个提前过夏天的高考落榜生,就驮着一大堆的史书和书里厚重的五千年文明史,好不容易回到了湖南的老家。快到家了,曾国藩犯愁了,该怎么跟父母交待呢?会试考了两回没考上,花光了所有的钱,这还不算,把借来的一百两也花光了。父亲只是个私塾先生,挣点钱也不容易,这可怎么交待呢?当初买书的时候,一高兴,一冲动,根本没想这些。这时候“近乡情更怯”,简直不敢见老爹!可不敢见也得见,没法说也得说,曾国藩到了家,见了父亲,只好把这一两年的经历就详细地汇报了一下。结果他爹曾麟书听完这个落榜儿子的汇报之后,什么埋怨的话都没说,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所有的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研读,不忘记买书的初衷,这借的钱,也就不算白费了。”我个人觉得,曾国藩他父亲,虽然一辈子考科举都很失败,但作为一个父亲,他真是一个不一般的父亲。不一般在哪儿呢?在他的教育方法实在是太高明了。第一,儿子会试连着两次落榜,这大概才是曾国藩心头最难受的地方,但做爹的对此一句不提,却只提他借钱买书的事儿。这叫什么?这就叫四两拨千斤啊,轻轻巧巧、平平淡淡地就把儿子最大的心理负担给去除了。第二,只说借钱买书,也并不埋怨儿子。要知道曾国藩落榜回来,还又一冲动花光了借来的所有的钱,而这笔钱还不是小数目,所以自己心里是有很大压力的,想想父亲多少会对自己要有批评的地方。可曾麟书就是一句埋怨也没有,而且还说借钱买书是好事,这种出乎意料的表态,对曾国藩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所以曾国藩后来一直记得这个事,一直都说这是他一生酷爱读史书的一个最重要的起点。第三,这个爹在卸下儿子的心理负担之后,又看似轻巧但却极为关键地点中了读书的窍要,即买书的初衷是读书,而读书的关键是细心研读,并持之以恒。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买书,但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把买来的书都认真读完了呢?所谓“书非借不能读”,我当年也是个买书狂,但一直到现在,读的大多数还是从图书馆或从别人那儿借来的书,而自己买的书,很多都只是粗略地翻翻,还有一些翻都没来得及翻,还在书架上当摆设呢。曾麟书真不愧名叫麟书,那就是书中麒麟的意思,一句“你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像当头棒喝,给了年轻的曾国藩以极大震撼。他当即发下誓愿,作为一个儒生,他不把这套《二十三史》用心读完,他曾国藩就是个大不孝的畜牲!从此以后,曾国藩每天坚持读史数十页,不仅读,而且细心研读,写读书笔记,两年时间,终于仔仔细细地把一部《二十三史》彻底通读完了。而这两年,因为他爹要还这一百两银子的债,所以曾家一直过得很拮据。两年后,曾国藩再次上京参加会试的考试,家里实在紧张,还是找亲戚东拼西凑才凑出了几十吊钱的路费。等曾国藩省吃俭用到了北京,身上只剩下了三吊钱。这次比上次还惨,上次是考完后,他变成了穷光蛋。而这次是还没考,他已经是个穷光蛋了。可就是这个借了一百两银子买书、现在又只剩下三吊钱的穷学生曾国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年,他终于成为湖南曾家历史上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后来,爱读书、爱学习的曾国藩还成了开启整个洋务运动的第一人。耕读传家(1)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为什么会这么大度、这么聪明地引导儿子培养了一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呢?这又和曾麟书的父亲,也就是曾国藩的祖父有关了。曾国藩的祖父名叫曾玉屏,字星冈,族人又称之为“星冈公”,也是对曾国藩影响很大的一个人。曾星冈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后来因为无知被人耻笑,从此痛定思痛,发愤图强,渐渐成了当地一个有声望的人。但他们家世代都是农民,就算在当地农户中比较有声望,但毕竟也旺不到哪儿去。所以曾星冈在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后,就发下宏愿,说我曾家此后要“耕读传家”,就是不仅要保持种地的农民传统,还要培养出读书人来,只有读书才能彻底改变我们曾家的命运。所以他全力以赴支持儿子读书,儿子没读出来,他又全力以赴支持孙子读书。孙子曾国藩好不容易读出来,后来曾国藩再教育他的儿子和孙子,最重要的一个家训纲领,就是他爷爷说过的那句——“耕读传家”。曾国藩在对后代的教育中,也把读书当成了最重要的事。他在家书中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家里没钱没关系,但我曾国藩的后代,代代最少得有秀才,因为这标志着我们这个耕读世家里还保持着读书的传统。曾国藩之所以把读书当成最重要的事,是因为他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首先,这在那个科举的时代里尤其是这样。比如在曾国藩之前,清代有个特别有名的人,叫孙洙。虽然特别有名,但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不大熟。不过,他另外一个名字知道的人就多一些,他自号蘅塘居士,又号蘅塘退士。如果这个号你还不熟,那他的一本书你肯定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就是他编的。据说,蘅塘退士孙洙特别喜欢读书,但小时候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到了冬天,寒冬腊月里读书的时候就又冷又饿。孙洙怎么办呢?他左手握书,右手握一根木棍,日夜读书不辍。别人就很奇怪,说你读书也就罢了,手上握着个棍子干什么?孙洙的答案真是有创意。他说木能生火可敌寒,书能抵贫可当饱。那意思是木头可以生火,我右手上拿着木头,想到火,就当是取暖了;而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自然可以摆脱贫困,所以我读书就算是吃饱饭了。这样我左手捧书,右手握木,既暖又饱,就不冷不饿了。别人听了,都笑他是个书呆子,我们可能也觉得这纯粹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是你别说,这个精神胜利法,只要去掉阿Q那两个字,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孙洙就在别人的嘲笑声中,把书一本一本地读了下去,最终考上了进士,最后做了个既暖又饱的天下名儒。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为了考科举而死读书,纯粹属于应试教育,这种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观点不值得强调。所以,我记得十几年前在反对应试教育的时候,还有过“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还流行过一阵。你要认为曾国藩主张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只是为了应付科举,只是为了应试,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曾国藩自己的两个儿子。曾国藩的大儿子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曾纪泽。曾纪泽从小在父亲的培养和熏陶下,特别喜欢读书,正好他爹书又多,所以他简直可以算是博览群书了。但在仅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之后,他就跟他爹说自己不想参加接下来的科举考试了,因为他不想为参加科举而读书。耕读传家(2)要知道,这在封建社会那种“学而优则仕”,而且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出仕的社会里,这种想法简直是骇人听闻。有读书人主动愿意不参加科举考试的,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像明代的唐寅唐伯虎,就是因为糊里糊涂地卷进一场科考案,结果被终生禁止参加科举考试,以至于他孤愤激狂,后来虽然艺术成就巨大,但这一直是他心头最大的痛楚。现在曾纪泽要主动放弃科举考试,而曾国藩自己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混出头的,所以按情理来讲,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事实上,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也就是曾纪泽的几个叔叔,他们都觉得这个侄儿疯了,竟然会有这个念头,想想大哥曾国藩也不会同意。但出人意料,曾国藩还就一点没含糊,很明确地支持儿子的想法。说不考就不考,那要不考科举,你喜欢学什么呢?曾纪泽表示喜欢学西方的社会科学,还喜欢学英语。曾国藩一听,那好啊,只要是努力读书、学习,当爹的我支持你。后来,就是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曾纪泽成为晚清少数早期接触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人。他除了英语之外,还精通法语与俄语,所以他后来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外交家。曾纪泽的弟弟曾纪鸿也是这样,也不喜欢科举考试,他喜欢数学,曾国藩就特别支持他研究数学。结果曾纪鸿还真是个数学天才,不仅有好几本数学专著,还独辟蹊径,把圆周率推算出小数点后一百多位,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的水平。后来,曾纪鸿还写出了我们中国最早的一本电学专著。从曾纪泽与曾纪鸿两兄弟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所主张的“读书改变命运”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应试、为了科举考试。那么,曾国藩所说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曾国藩家书》里有明确的答案,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这话什么意思呢?是说读书对于人生只能起到两个关键的作用。排在第一位的,是读书可以立志,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培养出人生的信仰来,从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意义,成就人生的价值。我们在上一讲说过,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从一个笨小孩成为一代大儒,之所以能从一个原来跟普通人并无差别的曾国藩成为一个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曾国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有个人强大的信仰与信念。而他之所以能形成支撑人生的信仰与信念,曾国藩自己认为,完全来自于读书。除了读书可以立志,曾国藩还认为读书可以立身。就是说读书至少可以让你掌握专门的知识,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特长。有特长你才可以立足于社会,要不你拿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呢?你没特长,没专业,温饱都成问题,其他都不用谈了。你别说,为了身体也得读书,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读书是为了“以图自卫其身”,这个观点还真是具有前瞻性。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历时数年,在全球52个国家中对各阶层、各类人群做跟踪实验,实验结果非常惊人。人类疾病杀手中排名第一的心脏病,与之相关的最密切的社会因素,既不是一个人的贫富情况,也不是他所处的家庭与工作环境。这个与心脏病最密切的社会因素,居然是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实验结果证明不论哪个国家,哪个人种,哪种阶层,受过高等教育的比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几率要小32%。当然,我们会觉得这种实验结论不可思议,但科学实验就是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实验结果如此,所以瑞典科学家们也就向全世界宣布了这项实验结果。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换句话来说,那就是书读得越多,患心脏病的可能越小。你看,这不就是读书“以图自卫其身”吗?读书不仅可以立身、立志,曾国藩甚至还在给儿子的家信里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家书》)那意思是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