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故事(中国卷)-2

这类陶工则比较容易判断他们的来源,因为其名字之前的地名就是他们的来源地。目前,所发现的此类陶文中,地名主要有咸阳、临晋、栎阳、安邑等。其中冠以咸阳地名的陶文有33件,其余三地各有一件。在冠以咸阳地名的陶文中,除去省文重复,共有19人,另外,再加上其余三地的3名陶工,因此一共有22人。那么,当时的陶工为什么要在陶俑、陶马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他们是主动刻上的呢,还是被要求刻上去的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在陶俑、陶马上刻上名字是当时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考核陶工制作的陶俑、陶马的数量和质量,如果陶工的作品达不到规定,则要受到处罚。据考证,秦代已经把这个规定写到法律条文中,睡虎地墓中出土的秦简《工律》中就明确规定,兵器和其他器物在制作完成时,必须刻上制作人的名字,不能刻的要用漆写上。这充分说明当时管理制度的严格。不过如此一来,竟使众多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名字得以保存下来,从而引起后人对他们的无限敬仰。第四部分:秦朝“军队”秦始皇兵马俑享誉世界的伟大奇迹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七大奇迹,它们分别是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土耳其境内的月亮女神庙、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像、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小亚细亚的摩孛拉斯国王陵墓、埃及港口的亚历山大灯塔。不过,除了埃及金字塔之外,这些人间古迹在历经地球的无数次沧桑巨变之后,都因地震、火山和战争的破坏而永远地消失了。然而,当历史的巨轮驶入20世纪后,世界上突然出现了第八大奇迹,它就是如今已享誉全球的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春,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临潼县发现了秦朝时期的殉葬坑——秦兵马俑后,这一消息立刻不胫而走,一夜间传遍了世界各地。其后不久,美国《国际地理》杂志便以《神奇的兵马俑》这篇文章向世界各国介绍了中国秦兵马俑的情况,这更使得兵马俑备受关注。许多国际友人纷纷前来参观。1976年5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到了秦俑坑,他是第一个以外国国家元首的身份参观兵马俑的。那时,秦俑坑刚发现后不久,发掘的面积还很小。李光耀参观后,激动地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第一个提出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的是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8年希拉克在我国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秦兵马俑。参观后,他满怀激情地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之际,也曾来参观过秦俑馆。他是在秦俑博物馆建成时第一个前来参观的外国政府首脑。当时,他对兵马俑的评价是:“百闻不如一见,真是名不虚传。”1980年9月,新华社记者王光麟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巡礼》的文章。这是秦兵马俑第一次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出现在报纸上。后来,越来越多的文章都开始以第八大奇迹来称呼秦兵马俑,而且国外也有很多人采用了这种说法。就这样,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被世人广泛接受了。随着兵马俑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越来越高,秦俑开始走出国门、周游世界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们先后到过十几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去参加展出。据统计,在展出期间,参观秦俑的观众共达到1000多万人次。每到一处,都会引起该地区的轰动。参观现场经常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都对这古老的“中国制造”的精妙的艺术品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秦俑在日本展出时,得到的称赞是:“这不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东亚人的骄傲。”秦俑在瑞典展出时,虽然当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但人们还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把参观票抢购一空。瑞典日报曾风趣地写道:“当中国人创造这些奇迹时,我们的祖先大概还在树上。”在挪威展出时,当时的挪威国王奥拉夫五世已经是83岁高龄,可他不顾年迈体衰,激动万分地参加了开幕式。如今的兵马俑已名扬世界,它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之一,已完全被世人所接受。它的宏伟壮观,它的高超技艺无一不显示了勤劳的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相信有着无穷创造力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明天!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火坑墓里出女尸长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其依山傍水,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长沙成为经济文化重镇。汉初,刘邦为笼络人心,稳固政权,就大封异姓诸侯王,长沙成为长沙国的都城。在五里碑附近,有两座大小相当的土冢,它东西对峙一地相连,顶部呈圆形,底部直径约为60米,高约16米,并具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据宋人所撰《太平环宇记》记载,这是汉长沙国主刘发的母亲唐氏(生母)和程氏之处,故称“双女冢”。1971年,全国各地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是基于当时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为防止爆发战争作准备。马王堆旁一家部队医院目光盯向了那两个大土冢,因为长沙临近湘江,地下水位高,土冢高几十米,自然成为修建地下医院的绝佳选择。在打孔探测过程中,孔里喷出了一股凉气。有人为了试试孔有多深,压力有多大,就把水灌进了孔里,结果水竟被反溅了回来。有人根据一些民间传说,就用明火在孔旁试图点燃,凉气果真燃烧了起来。这种情况也并非什么鬼魂显灵,大概因为墓内的棺材及其他一些木质葬品因潮湿腐烂后产生的沼气,容量是有限的。果然,经过几天的放气,孔中的气体也就泄得差不多了。因为长沙一带民间传说有一种所谓“火洞子”的火坑墓,有一些不懂这个道理的盗墓贼常被烧死或烧伤,也就有了墓主显灵进行惩罚的说法了。于是,部队方面通知了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就这样很偶然地被发现,并被发掘了。发掘工作开始于1972年初,因为庞大、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发掘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东边的土冢被考古人员编为1号墓。古人往往会在墓的表层糊上一种从其他地方运来的黄粘土,以用于封闭和保护坟丘。这种黄泥粘性非常强,解放前,长沙就有些靠挖黄泥为生的人,因为它可以用作煤球的粘合剂。封土挖开后,露出斜坡墓道和四级台阶的长方形墓穴。因墓穴较深,遇到大雨很可能发生塌方,为了尽快完工以避免危险,长沙大中院校的学生也前来支援发掘工作,他们的到来保证了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几处可疑现象,一是墓穴台阶上出现的圆洞,另一是有盗洞的出现,但此墓最初有燃气冒出,即证明了盗墓贼并未深入此墓;在接近白膏泥层时,盗洞就消失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工作者非常兴奋,“这个墓没有被盗,里面肯定有好东西”。白膏泥是用来封闭墓室的,也可称作陶土或瓷泥,是一种又粘又软的高岭土,在本地并不常见,由此可见这座墓是汉朝一位具有显赫地位的贵族下葬之地,因为平常百姓的下葬绝不会耗费这么大的财力和物力。清除白膏泥后,发掘出了大量木炭,约有5000多公斤。发现木炭后也就不难解释孔里喷出的气体为何会燃烧,这也显示了汉代人民的智慧,因为木炭具有吸水、防潮的功能,把木炭用于墓穴,可保持穴内空气较为干燥,尸体不易迅速腐烂。木炭清除后,一座巨大的椁室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椁室上覆盖了26张黄色的竹席。古代贫困的人民往往以一席裹尸下葬,这座墓里竟用了26张,这引起了考古人员极大的兴趣。整个椁室由厚重的松木板构筑而成,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4块隔板以“井”字形把椁室分为4个部分,第三层棺内外绘制的图案最为精美,并以朱漆辅之,象征祥瑞的龙、虎、朱雀和仙人的图案反映了汉人崇神及“事死如事生”的葬俗观念。第四层为殓尸的锦饰内棺,内出朱漆外为黑漆,两道质地精良的帛束横缠盖棺,棺四壁粘贴了一层菱花形的毛锦,绵的边缘加饰了一条绒绣锦。如此精美的装饰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吃惊,这在以往墓穴发现中很少能碰到,充分反映了汉代先进的纺织技术。1973年底,考古人员对西冢进行了发掘,1974年初完成。这个冢被编为2号墓。2号墓的结构和1号墓有较大不同,并且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既有来自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又有盗墓贼的盗掠。发掘2号墓的同时,位于1号墓南边的3号墓也被发现了。3号墓结构与1号墓相似,但规模较小,陪葬品因埋葬时白膏泥没封严实而严重腐烂,因未被盗过,也保存下来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千年女尸在封闭较好的1号墓内,她的身上穿了18层衣物,并覆以两层衾被掩盖住。由此可推断,在中国古代,对于贵族的孝子贤孙来说,死去的先辈的墓葬是一定要认真对待的,所以形成了厚葬的风气,恨不得将死者生前衣食住行所用物品全放进墓穴里,以供死者进入阴间享用。1号墓在规模和随葬品方面,均优于2号、3号墓,并且是女性,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控制下,显然她应是家族中极有权威的长者,故考古学家判断,它的入葬应晚于前二者的入葬。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墓主身份揭秘长期以来,围绕着墓主的身份问题有不少争论,各抒己见。但随着墓穴及内陪葬品的发掘,墓主身份的秘密也被揭开了。根据墓中随葬的一些印章、封泥、器皿上的铬文,并结合有关文献的记载,墓主的身份也就清楚了。2号墓的墓主是侯利苍,1号墓的墓主名为辛追,是利苍之妻,而3号墓的墓主是他们的一个儿子。这3个墓其实是葬了一家人,而且辛追先后是死了丈夫又死了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听起来实在有些凄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为争取主要军事将领的支持和拥戴,以稳固天下,刘邦分封了7个异姓王,各辖一方,听命朝廷。其中即有一个名为吴芮的被分封在长沙,乃是长沙王。至刘邦末年,这些诸侯随着势力的发展,固隅一方,严重危及到中央的统治,于是刘邦以种种借口除掉了这些异姓王,代之以自己的亲戚。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长沙王吴芮却因长沙的特殊战略地位而保住了自己的位置,因为在长沙国南边有一个具有较强军事实力的南越国,西汉也为之忌惮。因此,长沙国成为西汉的战略要地。但刘邦并不放心,他既要笼络长沙国,保住这个战略要地,又要防止长沙国的叛乱,就把利苍派到了长沙国以监督、管束长沙王吴芮,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又因长沙国的重要地位,利苍不仅被封相且封侯。利苍的封地因在县(今河南信阳地区),故称侯。利苍死后,他的一个儿子利继任爵位。3号墓墓主却是利苍的另外一个儿子,即利的兄弟,他是一位带兵守戊的将军。在墓穴里出土的十几万字的帛书证明他非常好学,却极为短寿,大概活了30多岁,死因不明。最后一代侯名为利扶(有些史书上记为利秩,实为同一人),因其触犯汉朝法律,丢了列侯的爵位。侯在历史上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锦衣玉食精器显奢华(1)汉初的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汉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司马迁在《史记》中亦有详细的记载:“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百万,贯朽不可较;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呈现出一幅繁荣兴旺的盛世景像。而马王堆汉墓出土数量丰富、制作精美的随葬品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马王堆汉墓随葬品极其丰富,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汉代随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器皿、物品、食物,甚至会把房屋、田地、牲畜之类制成模型或偶像随葬。如河南荥阳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仓楼,陕西临潼汉墓出土的绿釉陶猪圈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保存基本完好,鲜艳美丽的丝织品和漆器,极具学术价值的帛书和帛画,都让世人震惊。①奇奢的丝织品中国自古皆有“缫丝之国”的美誉,汉代的锦绮则以美丽的花纹、柔软的质地、闪耀的光泽、华贵的气魄而闻名于世,不但令北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着迷,也使当时世界上的许多文明古国,如波斯、罗马、印度的商人慕名而来,争相采购,而且那些国家的贵族们以穿戴中国产的丝织衣物为骄傲,它象征着身份、财富与地位。那条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开通并繁荣起来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会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丝绸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竟会对欧亚文化的交流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1号墓和3号墓出土了大量的绢、纱、绮、锦等丝织品,既有衣帽,也有各式衣物的料子,并有少量麻布。这与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桑养蚕和先进的丝织技术是分不开的。而在汉代,因为中央政府对丝织业的重视,推动了汉代丝织业的迅速发展。出土的这些丝织品不仅年代较早,而且数量之大,品种之全均是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其中有许多是珍品,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丝织技术。在这次出土的各种丝织品中,发现了一种起绒锦,这在以往的发现中是没有的。起绒锦也称毛锦或绒圈锦,主要用于衣物边缘的装饰,是当时织造工艺中最高级、最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双经轴结构的提花机制织,这种技术的运用就会使绒圈突出于锦面,使锦面形成丰富多彩的大小交替的绒圈花纹,产生非常丰满华丽的立体感效果。实际上,这即是后世漳绒和天鹅绒织造工艺的前身。人们以前一直认为绒类织物是唐以后才有的,也有人认为这种纺织技术来源于外国,此次起绒锦的发现否定了这些错误的观点,证明了中国人才是绒类织物的创造者,并早在西汉初年已发明了起绒棉的织造技术。出土于1号墓内的菱花贴毛锦也是首次发现,即用桔红和青黑色羽毛贴饰出菱花纹样,显得异常高贵与华丽。这种技术在以后逐渐发展为珍稀鸟类的毳毛织物。如百鸟毛裙、雀金裘等。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是一种丝绦,即装饰衣物的丝带,正反具有相同的图案。在1号墓内出土的绦用黑、白、绛红三色编织而成图案为篆书“千金”二字,又称“千金绦”。这种衣饰在湘西的土家族、苗族中至今还很流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1号墓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筒之中,有15件较为完整的丝单、夹锦袍及裙、袜、手套、香裹和巾外,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和绣品等,不仅数量较丰富,制作工艺也显得非常高超。所出土的丝织品中最精美、神奇的要数墓主辛追夫人身上穿着的两件薄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两袖伸直长190厘米,而重量却是轻得出奇,分别为48克和49克,不足一两。这种纱质地又轻又薄,透明度也甚高,故古人称其为“动雾毂以徐步兮”。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纱衣穿在身上,看上去会产生一种朦胧感,使人显得美艳绝伦。这两件素纱禅衣之精美,完全可以和现代精工织造技术媲美。在1号墓出土的泥金银印花纱和印花敷彩纱在中国都是第一次发现。这两种衣物装饰手法的出现,为后世的绞缬印花等法做了技术上的准备。②千年佳肴世人羡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种种举措,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各样食物反映了汉代发达的农业状况。食物本来是极难保存上千年的,但由于1号墓密封甚好,所以发掘出多种残存食物。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阳间“民以食为天”,阴间也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椁室里到处都放有食物,有的放在陶器、漆器里,有的放在竹筒和麻布袋里,其中有些已是烹饪好的菜肴。多种粮食,如稻粟、豆、麦、黍等放在麻袋里。稻谷出土时就像新鲜的一样金黄、完整,但由于长时间的存放,内含物质大多分解消失,出土后,即脱水逐渐干枯。最多的是菜肴瓜果,如甜瓜、枣、梨、杨梅、藕、桃等。另外还有一些畜禽类,如猪、牛、鸭、斑鸠、鸳鸯等,它们多被烹调成熟食盛放于精美的陶皿或漆器里。让人觉得有趣的是,陶器里竟盛放着各种调味品及酒类,可见墓主人生前的生活饮食是极其丰富及奢华的。桃、藕等物出土时,还色泽鲜艳,不过很快就化成了一滩水。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锦衣玉食精器显奢华(2)③光彩夺目的漆器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漆器,1号墓有184件,3号墓有316件,这是全国各地发现的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制作工艺水平就非常高。至汉代,承袭楚风余韵的长沙国漆器更是进入了黄金时代。墓室里,放进了当时所能制造的所有漆器,大至墓主自己的漆棺,小至化妆盒;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各种酒食器。这些漆器保存完好,光亮如新。胎质多为木胎,分斫木、旋木、卷木三种;也有竹胎和夹苎胎。木胎、竹胎都比较厚重,只有夹苎胎既轻巧又结实。夹苎胎又称脱胎,方法是在一个器形模具上一层层地缠绕麻布或丝绸,缠一层涂一层漆,层层粘合,干后去掉模子;小奁盒和耳杯用的都是这种胎。这些漆器一般以黑色作地,用朱红、赭色或灰绿色作画,画与底色色彩对比强烈。图案则多以云气为底纹,间以龙、凤、怪兽和花草等纹饰,整体装饰清新而秀美。其中1号墓的一件双层九子奁,在黑漆的器表上还贴饰了金箔,金箔上再用油彩绘出变形云纹,更加绚丽多彩。3号墓的一件粉彩云纹漆奁,其彩绘则用具有油画效果的堆漆法画成,先用白漆勾出凸起的边框,再用红、黄、绿漆填绘云纹。与这种强烈立体感相反的装饰手法称为锥画,不用笔,而是用细尖锥或针在将干未干的漆膜上刻划出各种细如发丝而又栩栩如生的图案来,给人一种阴柔的朦胧美,需借助亮光仔细观察,才能欣赏到图案纹饰的精巧和纤丽。许多漆器上烙有作坊地名;有些则写有“侯家”或“九升”等字样,表明物主及容量。最有趣的是许多耳杯和盒、卮、小盘上写有“君幸酒”或“君幸食”,令人遥想起当年的宴饮情景。西汉初期,漆器还是很珍贵很时髦的东西。漆器制作繁杂,“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价值远在铜器之上,“一文杯得铜杯十”。侯家有如此多的漆器,足见其生活已不是一般的奢华。④阴间的侍奉者在阳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靡生活,在阴间也得有人侍候。墓中挖掘出的木俑就是供墓主带到阴间遣役使用的,他们全都称职地守候在墓主的身边,随时听候派遣。木俑有平雕和圆雕两种,脸面均彩绘,有些着丝绸衣裳,有些则直接彩绘出衣裳。木俑之外还有画在帛画上的画俑。在发掘3号墓时,发现遣策上记有“右方男子明童凡六百七十六人,其十五人吏,九人宦者,二人偶人,四人击鼓、铙、铎,百九十六从,三百人卒,百五十婢”。考古队员们数来数去墓中只有104个木俑,和遣策所说的对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些人注意到在棺室的东西两壁悬挂有两张长方形帛画,西壁帛画画的是墓主人登临高台检阅出征部队的场面,画上的墓主戴长冠,穿长袍,佩宝剑,有吏20人,侍卫30人,4个步兵方阵计112人,车骑40余辆,骑从100余人;东壁帛画画的是奢华的游乐场面,画面虽已残破不堪,但仍能看到一些房屋建筑、车骑和妇女划船等片段,如果把这些帛画上的侍从人数也加上,倒和遣策所说的差不多。至此人们才明白,在古人眼里,不仅木头等材料做的人可以作为俑,而且画上的人形也可以作俑。汉初,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和强化,奴婢中也分出许多不同等级。“冠人”俑比其他俑高大,雕刻精细,戴长冠,穿深蓝色菱纹罗绮袍,当是奴婢等级中最高的,是奴婢中的贵族。贴身奴婢地位也比较高,其俑制作精细且穿着华丽,高度在“冠人”俑之下,其他俑之上。着衣歌舞乐俑较矮,脸面丰腴敷粉,身份在贴身奴婢之下。立俑数量最多,彼此造型相同,服饰彩绘而成,不像别的俑那样有绢帛衣裳穿,高度也仅有“冠人”俑的一半,当是地位低下的杂役奴婢。汉代歌舞盛行一时,贵族们通过各种手段到处搜罗能歌善舞者组建家族乐队。墓中遣策表明墓主家就曾拥有一支可以表演楚歌、郑舞等的由10个人组成的乐队。随葬的歌舞俑脸上敷白粉,描墨眉,点朱唇,身形纤巧,长袖飘飘。纤腰磬折、长袖曼舞的楚女确实让人爱怜生情。傍水而居的楚人,形成了一种以纤巧秀丽为美的审美情趣,与北方厚重质朴的风尚截然不同。墓主们看来也有这种审美观,不仅随葬品件件纤秀雅致,连想带到阴间伺侯自己的丫环们也清丽苗条、楚楚可人。歌舞俑之外,还有乐俑和二十五弦瑟、七弦瑟、六孔箫、二十二管竽等乐器,这些乐器都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实物。其中1号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件完整的西汉初期的瑟。3号墓出土的一件竽在竽管中发现了竹子做成的簧片,簧片上有控制音调的银白色点簧,这是世界管乐器中最早使用簧片的实物证明。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乐器,“滥竽充数”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听说过。1号墓出土的12支一套的竽律证明竽在当时不仅是主要的乐器,而且还可作为其他乐器的定音标准。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千年女尸蕴传奇马王堆1号墓尸古尸棺被运到了长沙博物馆。开棺后,棺内的酸臭气味让人紧捂鼻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丝绸,可是轻微一碰,就腐成一滩。专家们花了近一周时间才脱掉尸首身上的衣服。在场的人都很惊喜。尸体出于锦饰内棺中,女性,身长1.54米,体重34.3公斤。出土时,整个尸首和刚死的人差不多,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有弹性,皮肤细密而滑腻,部分关节还可以转动,甚至手足上的纹路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女尸脸型呈方圆状,头缀各种贴叶的漆花木饰,头发因稀疏而缀连假发,作盘髻状,内插发笄。用现代的审美标准来看,体态应是标准的美女。只是由于时间久长,造成了眼球突出,舌头外吐。棺内有20厘米深的无色液体,有奇臭。女尸皮肤呈褐黄色。脸上覆盖两层丝织物。双手握绣花香囊,内盛香草,双足着青丝履。身体内着“信期绣”罗丝锦袍,外着细麻织物18层,最外横扎丝带9道,再在其上覆盖印花敷彩黄沙锦袍、“长寿锈”绛红绢锦袍。这具2000年前的古尸被发现后,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不仅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而且被认为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我国医学人员对古尸进行了解剖,结果查明:这具尸体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外形,而且内脏器官完整,肢体内血管结构清楚,硬骨组织和软骨组织均保存完好的纤维结构。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这具2000年古尸保存的质量是很高的。目前,我国发现的古尸,主要是新疆地区的干尸,那是因为天气干燥,温度较高,尸体因自然风化而保存了下来,如那具闻名于世的有“楼兰美女”之称的女尸,却不是人为地把尸体保存下来。东部地区发现较少,且保存质量差。因此,马王堆汉墓古尸可以说是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的一大奇迹。各方面的病理检查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多发性胆结石症。死者年龄在50岁左右,脂肪丰满,皮肤没有褥疮,应为急病而死。根据病症推断,由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而致死的可能性很大。根据死者食道、胃及大小肠内有瓜子130多粒推算,死者是在吃过甜瓜不久后死去的,可能是由于吃了生冷甜瓜后,引发胆绞痛,因此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率紊乱而猝然死亡。死时约50岁左右,在当时各方面均较差的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寿命也就是40多岁,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位老太太也算是高寿了。另外,通过检查还发现死者第四腰椎间隙变窄,左上肺有结核病灶,右前臂曾经骨折,而且直肠和肝脏内还发现有鞭虫卵、蛲虫卵和血吸虫卵,还有一只胆囊先天畸形。经鉴定,死者血型为A型,生前曾生育过,这与史书所记载的她有两个儿子是相吻合的。难道世上当真有永垂不朽的人?专家们当然不相信什么奇迹,一定有什么方法让这具尸体保存得如此新鲜。于是,人们把焦点集中在棺内的液体上,一时间,关于神秘药水的种种说法,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热门话题,甚至被危言耸听地描绘成世界悬案,甚至还有人以重金购买这种能使尸体千秋不朽的药水。汉代方术盛行,当时保存尸体最权威的说法是“玉能寒尸”,即说玉能够保护恒常的低温,避免尸体腐烂。所以在河北满城发掘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时,就发现二人都身着灿烂如新的金缕玉衣,但尸体却早已变成了枯骨,证明这种对抗自然的努力不过是一种迷信,毫无科学根据的。经过科学分析,发现外界传言的神秘药水,其实不是防腐药水,而是土壤中的水分渗入墓中,在几千年时间里凝结聚集而成,只有十分微弱的抑菌作用,却不是尸体得以保全的主要原因。尸体因何会被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得从埋葬的方式说起。马王堆3座墓的墓坑,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1号坑最大最深。3号墓的墓底及棺椁室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坚固,在上面筑起高大坟丘。1号坑所填木炭非常厚实,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米~1.3米,黏性甚强,渗透性极差,这层既厚且匀的白膏泥,封固严密,使深埋地底的椁室形成湿润、恒温、缺氧无菌的环境,使棺椁、尸体以及随葬器物保存完好。而另外两座墓,特别是2号墓,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故墓内保存较差。在尸体入棺后的最初阶段,肠道曾发生过细菌繁殖、发酵的腐败过程,但在特定条件下,腐败未能继续下去,原因是棺内因封闭良好,所以空气不多。尸体初期腐败过程中就耗尽了棺内的氧气,棺内各种有机物在厌氧甲烷的作用下,形成了燃性沼气。沼气不断累积,棺内压力增大,增强了抵抗外界渗水的能力,所以棺内基本上保存着最初由棺外渗进来的水,而这些水经过土壤、白膏泥等渗入棺内后,就形成了带有少量硫化汞的防腐物质,尸体长期浸泡在这种液体中,保持了新鲜和湿润。当然,古人的种种努力还是起了一定作用,尽管当时科技水平落后,这种努力在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具极其罕见的完好女尸,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现在出土后的女尸,已经密封于有机玻璃棺材里,存放于地下室,配以空调设施保持恒温,并用药水防腐。由于尸体受防腐药水的长期浸泡,女尸原来的板栗色渐渐消失,更接近鲜尸的颜色。马王堆出土的女尸,在世界考古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其实,在考古学中,尸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物,与其他文物相比,因为保存完好的尸体少之又少,故而尤显珍贵。马王堆女尸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代的丧葬文化。在古人的观念中,尸体是灵魂的寄寓之所,尸体不朽,灵魂才有所依托,不随风消散。古代有许多所谓“借尸还魂”的故事,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招魂升天的帛画艺术是人心灵的象征,也是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汉代的强盛和朝气蓬勃,汉代人追求人世欢乐的热情,即使在这些用于丧葬目的的帛画中仍然处于活生生的喷发状态中。马王堆汉墓将汉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尽情展现,让今天的人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生动图景。汉代画在缣帛上的绘画作品颇多,但大多失传。因此马王堆帛画的出土,就显得异常珍贵了。马王堆1号、3号墓出土帛画共10余幅,占全国帛画出土量的近一半。马王堆帛画最有代表性的应是在1号墓和3号墓出土的两幅帛画,画面呈“T”字形,顶部裹有竹竿并系有丝带,可以悬挂,是死者出殡时张举的旌幡。旌幡是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物品,使人高举,随丧葬队伍行进,大概起到识别死者、招魂、导引灵魂升天的作用。1号墓中的旌幡保存比较完整,3号墓中的则有些残破。1号墓旌幡表现的是一幅死后升天图,自上而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表示地府、人间、天上的情景。最下面有两只红鳞青色的巨鱼相交,鱼尾各立一长角怪兽,有人说此怪是打鬼的“方相氏”。鱼背上立有一裸体力士,双手擎着表示大地的平板,其左右有双蛇环绕,再外边各有一大龟,龟背上站有猫头鹰。这是表示黑暗的地底世界的情景,与中国古代传说中大地是由一些奇异生灵顶着的相合。大地之上是人间部分。中间画有两条巨龙左右穿绕于圆壁。壁下左右流苏之上,有两个羽人,悬着一个巨磬,巨磬的下面,有鼎壶以及成列的人物。圆壁之上,两只凶悍的豹子支撑着一个白色平台,一位衣饰华贵的老妇人拄着拐杖,身后有3个婢女,前面则是两个拱手跪迎状的男子,一穿红袍,一穿青袍。画中老妇是1号墓主——侯夫人,画中的两个男子应是天国使者,前来导引墓主人升天的情形。而在帛画最上面,天门已开,天门左右各有一个守门者,作等待、亲密对语形态。天门之上是天界,正中上方是一个人头蛇身的形象,有人说是女娲,有人说是伏羲,无论是谁,反正应是天界的主宰。天界之中,凡人的一切想象都表现了出来。墓中女主人骑龙舞于空中。3号墓旌幡构图与前者基本相同,由于墓主身份不同,人间部分画的是一个佩剑的男子,前后有9个侍人,显示出其地位高于1号墓主。这两幅帛画特色鲜明,充满了绚丽的神话色彩。画中图案,都显得活泼生动,极具生命力和人间气息。这两幅帛画在构图上,众多的人物、禽兽、器物处理得有条不紊,左右对称,通过昂扬龙首的蛟龙、迎侯的司阍,将地下、天界联系在一起,渲染出了升天的气氛。墓主的形象位于画的中央,显示出了主人的高贵身份,使画的中心更为突出。画的线条的流畅挺拔,设色的庄重典雅,展示了西汉绘画的卓越水平。在现代人眼中,担负引魂升天任务的旌幡还原成了气质高尚的帛画,强烈无比的宗教热情化成了无羁想象的艺术,马王堆帛画获得了它前所未有的全新内涵,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古文献的宝库(1)史载西汉东方朔上奏汉武帝,用竹简达3000多枚,司马迁的鸿篇巨制《史记》也全是书写在竹简上的。造纸术虽然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但尚未广泛用于书写。尽管东汉时蔡伦完善造纸术后,宫廷和民间仍然继续使用简书,三国两晋后,纸才完全代替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汉代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简牍或缣帛。缣帛是丝织品,易于作墨,且折叠自如,优点极多,但成本太高,所以皇宫也无法大量采用。竹简和木牍具有资源丰富、制作简便的优点,稍稍加工,即可在上面用毛笔书写了,所以一直是主要的书写材料,但就是太笨重,易散乱,不便收藏,运输或携带非常困难。马王堆出土的书籍,都是简书和帛书。书籍均出自3号墓,由此可推知3号墓主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人。马王堆帛书可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典籍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们是用较宽的整幅帛缮写的,字体大部分界于隶篆之间,最早是秦代书写的,大部分抄写于汉高祖至汉文帝之间。如此众多的古书籍的出土,在我国考古史上是罕见的,联系以前各地汉代墓葬多有书籍出土的情况,证明汉代是一个文化相当昌盛的时代,社会上尚文成风。即使死者,也要随葬大量书籍,以读人间之书为乐。马王堆简帛书卷也是对汉代文化状况的生动说明。汉初由于统治秩序还未稳定,国力还未恢复,社会矛盾较多,所以,对文化教育并不重视,官方学校并没有设置,主要以民间办学为主。马王堆帛书出现于家族墓地,带有家学痕迹,有的书卷似乎是用做教科书的。汉初在政治上以老子的“无为”思想为宗旨,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反对劳民伤财和过多的行政干预。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创造了条件,马王堆出土的简帛书卷内容非常广泛,思想异常博杂,反映出汉初学术发达、思想自由的社会状况。3号墓随葬帛书、简牍是继汉代发现孔府壁中书、晋代发现汲冢竹书、清末发现敦煌图卷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古文献大发现。这些书简的内容丰富,涵括了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除诗赋之外的所有门类,而且大部分是久已失传的战国时期乃至汉初的珍贵历史文献,为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新资料。出土时,有些帛书的折叠处已经断裂,卷在一起的帛书粘连破损严重,经过修复,现已判明共有28种书籍,计12万余字。帛书并无书名,整理时根据内容加上了名称。根据汉代对图书的分类,马王堆帛书可分成六艺、诸子、术数、方术、兵书5类。①六艺类。指儒家经典及一些辅助读物。《春秋事语》约2000余字,记载着春秋时的史实。《战国纵横家书》约一万余字,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史记》,文句也大体一致。还有部分内容记载了苏秦游说活动,属于现已不见于任何典籍的佚文。《周易》在古代被视为六经之首,三玄之一,原是卜筮之书,艰涩难懂。此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有经有传,与今相差甚大,记述了孔子和弟子们讨论卦爻含义的故事。经文部分的卦爻辞和现代版本基本相同,但六十四卦的次序全然不同。传文部分有一篇题为《要》,透露出孔子曾为《周易》作传的信息。《说卦》的开头部分,有传世本《易传》没有的约2100字的佚文,内容极为重要,堪称《周易》研究中的瑰宝。②术数类。此类书主要是自然科学的著作。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包括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驱鬼辟邪信仰、天文气象书籍,其中的《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在天文史研究上特别重要。《五星占》则非常准确而详细地记载了金、木、水、火、土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未尾部分列出了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年)间木、土、金三星的位置及三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运行动态。所载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日,与现代天文测定值583.9日相差无几。另外还有《相马经》等古代佚书。彗星图有30幅,并都画出彗核、彗发和彗尾。彗星远离太阳的时候只有彗核,当它靠近太阳时因喷射出物质而形成彗尾。这种慧尾喷射理论在国外直到19世纪中期才提出,而在中国早就家喻户晓了,同墓所出的《五十二病方》就曾借用慧尾喷射现象“喷才虞喷,上为彗星”来形象地描述病征。第五部分:千年女尸 蕴传奇古文献的宝库(2)③兵书类。内容属于兵阴阳家。地图类,共发现两幅,一幅是《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另一幅是《驻军图》。画得相当精确,一些水道的曲折流向,与今天的地图大体接近,并附有图例。而《驻军图》是中国乃至世界发现的最古老的彩色地图。④诸子类。包括《老子》和《黄老帛书》。汉初之时,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3号墓出土的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只有篇名而无统一书名,据学者考证,它们是《黄帝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学术界称为《黄老帛书》,其价值不言而喻。《老子》分《道经》和《德经》两篇,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现在通行本顺序截然相反,是目前所见《老子》的最古的抄本。如帛书《老子》甲、乙两本的内容与今本相同,但篇次与今本相反,即“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乙本卷前并有《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种古佚书,有人认为很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中则保存了16篇战国著名纵横家苏秦的书法说词。⑤方术类。汉代将医经、经方、房中术、神仙术4种称为方术。所出土内容最丰富的是《五十二病方》,全书有52题,记载着治疗各类疾病的医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其中外科病方占70%以上,可以视为汉代的一部优秀外科著作。其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也用针灸、砭石和割治手术,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手术:如果病人直肠内长了痔疮或瘤子堵住了肠道,就杀一只狗,取其膀胱套在竹筒上,插入病人的肛门中,吹胀后将直肠的患部引出,然后用刀割除病灶部分,敷上消炎的黄岑,再将直肠送回体内。此外,如烧灼结扎、瘘管搔爬与摘除等小手术,在其中也时有记载。《胎产书》是最早专论妇产科的医学文献,内容包括受孕、养胎、生产处理等,并论述了胎儿的发育过程及优生优育的方法,颇具先见性。《导引图》是一幅绘有各种运动姿态并注有解说文字的图,还附有论述气功健身方法的文字。“导引”是把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体育医疗方法,这是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健身图谱。简书共有200支竹木简,分两卷。原件没有标题和作者姓名,经研究人员整理后,根据内容定名为《养生方》。它主要讲的是养生的道理,即如何才能做到身强力壮,延年益寿。书中谈到了各种生理心理现象、生活习惯、药物食物以及自然变化对人的影响的结果。《养生方》是我国早已失传的一部古书,弥补了我国养生学、保健学上的一些空白,其价值极其巨大,其中有些科学合理的理论,已经被现代医学所吸收采纳,但里面也有一些唯心的、伪科学的糟粕。医学方面的帛书也很多,共有14种,涉及了医学理论、经络、针灸、方剂、性学及养生各个方面。汉朝人非常追求养生保健并崇尚中草药食疗,药用香料的使用也很普遍,墓中随葬的花椒、桂皮等香料,用绢袋包裹或理成束盛放在竹笥内,或按药方配好后封装在绣枕和香囊内,或盛放在香炉内。通过搭脉来诊断病情,确实可称得上是中医的神奇之处,在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炙经》里有这样一条记录:“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意即病人的脉搏很快地以三联节律协调地跳动,就像三个人执杵一齐舂谷一样,那么这个病人不出三日可能就会死亡。西方直到1872年才发现这是一种和心血管疾病发作有关的病症,定名为“三联音律的奔马律”。保存得如此完好,且墓葬如此丰富的汉墓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马土堆汉墓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有关汉代考古的知识,墓中出土的许多东西都能和历史文献互相参证,为研究西汉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可靠的物证。第六部分:被风沙摧毁的楼兰文明被风沙摧毁的楼兰文明(1)在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一支探险队来到了荒凉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罗布泊一带。由于带路的向导爱尔迪克的迷路,他们在孔雀河下游偶然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古城遗址。第二年,这支具有冒险精神的队伍再次来到了这片白骨遍地的不毛之地。值得欣慰的是,这次探险并没有像以往的探险队那样空手而归,他们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楼兰文明的序幕。经过数天的发掘,他们在古城找到了钱币、陶器、丝织品、粮食,以及几十张写有汉文的纸片、100多片竹简和几管毛笔。通过与中国历代有关楼兰古城的文献作比较,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都属于楼兰文明,从而确定这座被湮没的古城就是楼兰。埋在沙漠中的古城终于重现于世!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并略带伤感的文明也由此向世人敞开心扉,通过那依然严整的古城建筑遗址,数量众多的石器,作工独特的铜铁器,充满异地风情的饰品以及饱经沧桑的古代文书,楼兰又将昔日的繁荣昌盛再现于世。令考古工作者费解的是:楼兰古国是如何从一个繁华的城邦湮没于沙漠之中,并最终成为一座神秘的死城的?楼兰在消失了1000多年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著名的唐诗《从军行》。在这首诗中,楼兰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目标出现。事实上,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家,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据说,它曾经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因此,商业发达、绿树环绕成为它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楼兰的许多记载,最早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些记载,大部分来源于张骞通西域经过楼兰回国后的叙述。汉代的一条丝绸之路要经过楼兰古国,楼兰也因此成为中原与西域各国交通往来的枢纽。到汉朝时,它改名为鄯善国,成为西域重镇;三国时期,成为魏之属国;西晋时期,封鄯善王为归义侯;到了公元4世纪,为零丁国所灭,至此,楼兰在历史上消失了。元朝时期,马可波罗也曾试图寻找楼兰,但是最后失败了。它就这样神秘地消失了,并且无任何记载。从1901年斯文赫定的初次发掘,到1980年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考察,这一系列活动都初步再现了楼兰古国的灿烂文明景象及其对沟通中西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遗址上发现的文物中,有许多古币,比如中国汉代的五铢钱,还有大量的器具用品,如丝织品、陶器以及漆木器。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有公元初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卢文,并且有希腊、罗马的艺术品,还有流行在中亚撒马尔罕、布哈拉一带的用利文字书写的纸片残件,波斯的地毡残片,以及具有罗马、波斯风格的壁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楼兰古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为了唤醒那沉睡已久的楼兰古城,开辟楼兰文明考古的新时代,1979年,我国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进驻楼兰古城。在这里,出土了4000年前的楼兰女尸,发掘了古城的建筑遗址,以及大量的石器、铜铁器、饰物、文书等等,往昔楼兰的繁荣仿佛又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楼兰女尸”。在通往楼兰的古老通道上,有一大批古墓,几具完好的女尸就排放在一座座奇特而壮观的古墓里。这些女尸脸庞不大,下颏尖圆,高鼻梁大眼睛,双眼微闭,体态安详,几乎个个是年轻貌美的姑娘。她们的赤裸身体以毛织布毯裹身,由起连接作用的骨针点缀着,足下为做工精良的短筒皮鞋。她们头上戴着帽沿为红色的素色毡帽,几支色彩斑斓的雉翎点缀其上,其美貌程度可想而知。同时,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器物,有木器、骨器、角器、石器、草编器等。其中木器还有盆、碗、杯和锯齿形刻木。为什么这些女尸在这里沉睡了千百年还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些女尸是些什么人?这都有待于人们去深入地研究和考证。第六部分:被风沙摧毁的楼兰文明被风沙摧毁的楼兰文明(2)与此同时,楼兰古城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古城遗址东西长335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城墙采用夯筑法建造,大概是由于地域相近的原因,它与敦煌附近的汉长城相似。城墙的四方还有城门,城内有石砌的渠道。城区以古渠道为中轴线,分为东北部和西南部两大部分。东北部以佛塔为标志,西南部以“三间房”为重点,散布着一些大小宅院。其中,东北部佛塔的外形如同覆钵,与古印度佛塔有几分相似。在佛塔附近,考古队发现了木雕坐佛像和饰有莲花的铜长柄香炉等物品。同时,许多钱币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品也被出土了。这一系列发掘从理论上验证了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贸易的中继站,有过辉煌繁华的昨天。西南部的“三间房”遗迹,是楼兰古城中用土垒砌的惟一现存的建筑遗址。考古人员在此清理出了织锦、丝绢、棉布和小陶灯等物,还发现了一批比较完整的汉代文书。历史学家从文书的内容上判断,这里是个官署。在三间房西南的宅院遗址里,考古队清理出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如木盘、木桶,以及许多家畜的骨头等。这些具有重要生产和生活作用的器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昔日的文明和沧海桑田。无论楼兰留给了我们多少珍贵的遗迹,多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不可多得的美丽,那曾经水流清澈、水土肥美的可人绿洲,曾经令世代楼兰人眷恋的心灵家园,最终还是被无情的黄沙吞噬了。难道楼兰古城的消失真的是一个现代人不可推测的神秘力量所为?事实恰恰相反,从出土文物来分析这个问题,考古学家指出,这一问题应当和富有神秘色彩的罗布泊联系起来考察。古楼兰国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汉魏时期的罗布泊就位于古楼兰遗址附近,当时北面的孔雀河与南面的东尔臣河都汇入塔里木河,然后经库鲁克河在楼兰城注入罗布泊,罗布泊湖水孕育了楼兰城的文明。但是,由于塔里木河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湖中,湖底逐渐淤高,终于使塔里木河无法流入而另择流道,从而导致了罗布泊的干涸。由于周围的地理条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所以在这片荒漠中,新的河流始终无法形成。也有的学者则将罗布泊的移动归之于塔里木河的改道,由于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所汇集的水来自昆仑山、帕米尔、天山山脉,夏季冰雪融化,河流流速加快,它的水流在土质易被冲刷的谷地上奔流,新的河流的形成,使罗布泊失去了水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缺水情况之后,罗布泊便消失在了荒漠之中。4世纪时,由于罗布泊继续向北移动,使得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枯死,往昔兴盛的城邦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城内的居民们纷纷弃城远走,寻觅新的水源,而楼兰古国也随之渐渐消失。除了河流改道、罗布泊缩小以至迁移造成了楼兰古国的消失之外,也有不少研究者猜测人为因素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古楼兰的废弃以及城邦周遭的沙漠化产生,直接与当时的居民兴修水利迫使孔雀河、塔里木河南流进行灌溉,造成了孔雀河、塔里木河改流不再流入罗布泊相关联。由于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各民族的纷争不断,这也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或许出于这种原因,楼兰古城最终如同其他湮没在荒漠之中的城市一样,告别昔日的辉煌,消失了。以上种种推测虽然提出了有关楼兰古城及其所代表的楼兰文明的一些假设,但是,关于楼兰王国的衰退以至湮没的谜底并没有真正揭开。楼兰古国的居民究竟属于哪一个民族?在楼兰衰落后,他们迁居何处?他们的后代又在何方?至今仍无人能够破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