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2

(1)通过控制通货膨胀和使工会运动的权利与义务大体平衡来恢复英国经济,促使社会生活的健康。  (2)通过削减个人所得税、放松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削减国有企业及政府投资等来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维护议会和法制,放宽国家对人民日常生活的控制,停止强迫建立综合学校的措施。  (4)协助居民成为房产所有主,提高儿童的教育水准,拓宽老弱病残的福利渠道,严加限制外来移民的入境等。  (5)进一步强化英国的防务,增进与西方盟国的团结协作,在一个日益受到威胁的世界上有力地捍卫西方的利益。……  在强化英国的防御力量方面,撒切尔夫人决心抓好三件大事,即发展英国的独立核威慑能力,促使美国批准美苏限制战略武器第二阶段条约,在欧洲中程导弹问题上大力推动北约采取紧急措施来抵消苏联的SS—20中程导弹。  2. “撒切尔式的革命”  撒切尔夫人从首次荣登英国首相宝座起,便刻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激进的变革家”的形象,她倡导此前英国历届政府,包括保守党政府都从不曾有过的改革。这正应验了工党把她斥为“极右翼分子”和卡拉汉警告的“选择她就意味着现有的一切都将被连根拔起”的预言。  是的,“善者不来,来者不善”。撒切尔夫人是一位抱负不凡的高智能女强人,她走马上任伊始,便熟练地一头钻进国内外的大量政务中,她好像不是头一次坐在唐宁街办公室里,倒像是一个轻车熟路的政坛老手。她迫切需要把她的从政构想和改革意念贯彻到她那日常的国务活动中,尽快扭转英国经济情况江河日下的颓势,给长期病入膏肓的大不列颠注入新的活力;她发誓要促成一个英国的“全面复兴”时代的到来。她隐隐意识到,只能这样,她才能真正掌控住局势。因为当时英国的政治现实是,撒切尔夫人虽说历经四年的苦斗,到入主唐宁街10号止,还不能说她已完全征服了保守党,遑论真正控制全国局势了。当时保守党内外的许多人仍然认为,撒切尔夫人的主政阶段充其量仅是一个过渡期,保守党最终还会要故态复萌,经过曲曲折折的折腾,又将绕回到老路上去的。因此,铁下心来跟定这个女人的还为数寥寥。  当然,要真正掌控住局势,又谈何容易。撒切尔夫人认识到,她那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全盘否定工党政府的既定政策,要对工党的以凯因斯主义为主体的经济政策动大手术,把工党的包括国有化政策在内的一揽子“社会主义”措施“推回去”,统统加以扬弃,束之高阁。人们把撒切尔夫人的这一“野心勃勃的改革”或如卡拉汉所认定的根本不能实现的“乌托邦”设想称为“撒切尔式的革命”,不是没有几分道理的。  撒切尔夫人上台还不到一个月,就推出了第一个预算案,即1979年预算案。这个预算案在英国政坛上如同投下了一枚烈性炸弹,使各方震惊万分。不仅工党(这时已沦为在野党)深表不安,就连保守党内多数内阁大臣都不禁愕然,因为撒切尔夫人根本没有把这个预算案拿到内阁会议上讨论过,多数大臣是在议会中由财政大臣杰弗里·豪公布时才知道这一预算案内容的。其结果不难想象,它引起了威斯敏斯特宫大厅的一片混乱。前工党政府财政大臣丹尼斯·希利挺身而起,在发言中猛烈抨击这一预算案,称它是“披着羊皮的母狼的预算案”。事后,他还愤慨万分,指斥这一预算案匪夷所思,“把工党政府积五年心血以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果毁于一旦”。其实,保守党的这个预算案正是“新官上任”的头把火。撒切尔夫人正是要以这个预算案为起点,力促“撒切尔式的革命”早日降生。  撒切尔政府的首要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撒切尔夫人荣登英国首相宝座时,英国的通胀率为11%,三个月之后又增至13%。她在舆论面前除把这归咎于前工党政府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正常借贷所引发的恶果外,也指出伊朗革命促使油价猋涨(高达30%)对英国经济的巨大破坏作用。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撒切尔夫人在其执政的头一年即1979年,就决定把货币发行量控制在11%。第二年初,她又开始推行“中期金融战略”,以求逐年降低货币的发行量,到1983—1984年度,英国货币供应量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此外,撒切尔政府还提高银行利率,紧缩政府开支。其中银行利率从1979年的8.5%提高到1980年至1983年的12%左右;公共开支一下被砍掉了40亿英镑,除警察和军队的开支没有削减外,住房、教育、能源、就业、交通、外援和实业等方面均遭大刀阔斧式的砍削。这还不算,女首相还撤销了前工党政府设立的3000多个计划,关闭了不少咨询监督机构,使政府部门的借款从197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4%,降到1983~1984年度的1.5%。  撒切尔政府在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抑制通货膨胀政策后,收到了预期的至佳效果:1980年的通胀率为21.9%,1983年降至4%,1984年又降到了3%。英国经济逐步走出了增长缓慢和通胀率高的低谷,开始呈现出健康攀升的良好势头。  撒切尔夫人极力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为私有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此,她按照约瑟夫所倡导的“真正”保守党人的实用价值标准,认为国家干预经济过多乃是“社会主义”的表现,是“英国病”的根源。因此,她大力推行税制改革。新政府于1979年出台的第一个预算案,就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33%下调至30%,最高税率从83%下调至60%;9年之后的1988年,所得税的基本税率又进一步下调至25%,最高税率则降至40%。企业税则从52%猛降至35%。为了避免税制改革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新政府增加了间接税,提高了增值税。与此同时,撒切尔政府还取消了物价管制委员会,缩小了国家企业委员会的权力,废除了180多项限制经济生活的陋规,以此来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撒切尔式的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强化私有化政策。二战后英国历届政府都受到凯因斯主义的影响,建立了庞大的国有企业。到1979年大选之后,英国拥有的国有企业工已超过了150万人,投资占全国总投资额的20%,产值约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5%。同私营企业相比,多数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经营效益低下,常常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的头两年,被迫拨出巨款来维持和改造部分国有企业。而从1981年到1987年,撒切尔政府已开始改变“英国病夫”的形象,将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资产总值为200亿英镑)转为私营,其中从国有企业转为私营企业的职工高达60多万人。这样,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也就急剧下滑到1988年的6.5%。  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政策是十分成功的。她使一批企业扭亏为盈,从而直接推动了整个英国经济的复苏。人们为此把保守党的经济变革誉为“撒切尔式的革命”,是并不为过的。  如果说,撒切尔夫人推行抑制通货膨胀和私有化政策并非目的本身,而是一种刺激工业高效发展,以达到经济全面复苏的手段的话;那么,她一上台便大幅度削减文官队伍,乃是减少政府开支,平衡国家预算,俾求实施“撒切尔革命”中的励精图治的重要一着棋了。  从1979年至1986年,新首相力排众议,最终把英国文职官员从73.2万人精简至59.4万人,实现了初期目标。  鉴于人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亲信,明天就可能成为推行政策的障碍,撒切尔夫人于1981年1月和9月在国内经济情况日趋好转的情况下,为深化改革力度,曾经两度改组政府,把反对她新政策的人或貌合神离之流统统予以撤换,擢拔那些比较听话的人。同年5月29日,撒切尔首相还宣布对国防部进行了一次大改组:任命外交部国务秘书彼得·布莱克为皇家武装部队国务大臣,取缔了海、陆、空三军种各配备一名国务大臣的旧体制,以制止各军种相互扯皮、争夺国防预算的本位主义现象蔓延。此举还有助于确立她这位新首相的强大权力,并明确地向世人显示,她这位“铁娘子”已是英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了。  在精简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撒切尔首相还大力促成住房改革。60年代之后,英国的各地方政府兴建了大批具有福利性质的公寓式大楼,供鳏寡孤独、低收入者和失业人员寄居,房租极为低廉,甚至不收取房租,这就占用了国家的一大笔资金。新首相上台伊始,就积极推动出售这些公寓式楼房,以回笼国有资金。在“铁娘子”任期内,合计出售了100万套公寓式大楼,回笼货币20亿英镑。私人住房率因此从1979年的52%上升到1988年的65%。这样,住房的私有化就大大强化了经济改革的力度,构成了她那整个私有化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值得一提的是,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结果,使全国股票持有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1979年的7%上升到了1988年的20%。这些新崛起的私有人,自然成了撒切尔夫人的热情支持者,使她得以两次蝉联英国首相。  总之,从60年代起一直呈颓势走向的英国经济,在“撒切尔式的革命”的作用下终于摆脱了低谷徘徊,从1983年起,它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84年至1988年间,英国经济比法国快出一倍,比西德也快50%。这一时期撒切尔夫人的权势和威望也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峰巅。人们把“撒切尔式的革命”称为“奇迹”,把撒切尔夫人誉为“战后英国最伟大的首相”。  可是,又有谁知道,“撒切尔式的革命”是在多大精神压力之下推行的啊!  3. 巨大的精神压力  撒切尔夫人在改革道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恰如上文所示并非一两年内取得的。其实,“撒切尔式的革命”延续了整个80年代。她连任首相三次,这才使得她的内外政策具有连续性效果,这也就是“撒切尔奇迹”得以成就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位女首相的改革措施在她执政的头一年,并不曾“立竿见影”,迅速改变英国的严峻形势,相反形势变得更糟。1980年的情况也不能令人欣慰,制造业的生产率严重下滑,低于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的水平。撒切尔夫人决心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并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可是到1980年5月,通货膨胀率比一年前反而上窜了21.9%,失业大军高达116万人,同年8月英国的失业人数竟突破200万大关,开创了1935年以来的新纪录。当时大公司纷纷亏损,小公司连连倒闭,经济形势一片灰暗。到当年的12月,失业人数再创新高:总数为213.3万人,比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的同期多出83.6万人。1981年,失业人数继续上扬,到1982年猋涨到了300万。与此同时,新政府不但未能如愿以偿地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而比前一年上升,达到了21%。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引发了1980年1月2日的钢铁工人大罢工。当年下半年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撒切尔夫人得到的票数,竟然低于被她在1979年大选中击败的工党领袖卡拉汉。  工党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有利时机,议会的辩论日趋白热化,人身攻击也成了家常便饭。议员们抨击撒切尔夫人是个缺乏人性的母亲,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竟能无动于衷,仍在一意孤行,拿国家命运作儿戏。尽管撒切尔夫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辩才而不被驳倒,但她在面对反对党的猛烈攻击的同时,却要应付保守党内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阁僚从背后暗放冷箭,搞拆台活动,  他们力主悬崖勒马,改弦易辙。当时这些人通称为“威特派”①。这一派人多系当年麦克米伦和希思手下的重臣。他们认为货币主义政策正在一步步地把国家推向深渊,保守派的执政地位已岌岌可危。两位保守党元老(麦克米伦和希思)也坐不住了,开始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们的继任者。保守党的20多位后座议员奋起造反,威胁现任政府如不改变现行政策,他们将考虑脱党。就连1974年大力支持撒切尔夫人竞争党魁权位的“1922年委员会”主席爱德华·杜坎,也督促政府放弃正在实施的货币主义政策,采取能带来实效的新方案。①威特派系指走中庸之道——谨慎、温和,而不走极端的意思。  面对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越来越多的来自反对党、反对派的强大挑战,撒切尔夫人却敢于明确地说出一个“不”字。她深信自己走对了,而且越是处于逆境越是岿然不动,毫不妥协。事实上,撒切尔夫人对实施自己的政策(按:指抑制通货膨胀和使英镑升值等)的艰巨性早就充分估计到了。她在1979年11月的一次宴会上就曾坚定地表示:“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并不是诚惶诚恐的朝圣者,即便前进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我们也决不后退半步。”紧接着,1980年2月,她在一次对全国广播讲话中又再次表示:“任何一次大的手术之后,你都会觉得你的身体状况更为糟糕,但这恰恰是病愈的前兆。”自信、乐观之情,可谓溢于言表。面对1980年下半年日益恶化的国内经济形势,连撒切尔夫人的亲信、货币主义者杰弗里·豪都显得垂头丧气,但是撒切尔夫人却没有被多如牛毛的难题和黑云压城式的危机所摧垮,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她在一次午餐会上公开强调:“我的工作职责就是让国家在合理的现实的经济秩序中发展。”同年冬,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的年会上遭到党内反对派(即威特派政治家们)的围攻,要求首相“转向”,她所信赖的首席经济顾问约翰·霍斯金斯也觉得自己有责任提醒首相“考虑”这一问题,谁知这位“铁娘子”却义正词严地答道:“你知道,我即使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也决不会轻易改变现行政策的。”撒切尔夫人在作如此斩钉截铁的表态时,双眸喷射出坚定的光束,令这位首席经济顾问也不由噤若寒蝉。没有对自己理念的高度自信和对前景的无限乐观,没有抗拒巨大精神压力的独特计谋,撒切尔夫人是闯不过这一惊涛骇浪的险滩的。  面对党内外的一片反对声浪,特别是她所信赖的同僚和她所亲手提拔的新秀的纷纷倒戈,撒切尔夫人除了用铁腕多次改组内阁,撤换那些明里暗里与自己作对的反叛者外,她还决定利用参加保守党中央理事会在伯恩茅斯召开的年会,以便绕开内阁,在全国范围内动员保守党的支持力量。她莅会发言说:“过去,我们的人民作出了牺牲,只是发现他们的政府在最危急的时刻丧失了镇定,牺牲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一次将不会毫无意义。本届政府将一如既往,直到我们国家的前途有了可靠的保证。我并不太在意人们怎样说我,我倒是很在乎人们如何看待我们的国家。因此,让我们保持冷静和坚强,让我们保持基于爱国主义的相互友谊。这是我决心追寻的一条路,这是我必须走的一条路。”撒切尔的讲话获得了好评,赢得了广大保守党员的支持。这对反对派不啻是沉重的一击。  早在1979年执政初期,撒切尔夫人曾踌躇满志地扬言:“给我六个坚强的男人和真理,我就能解决所有的困难。”三年来,英国经济在“撒切尔式的革命”的冲击下,已陷于崩溃的边缘,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与骚乱:1981年年初,英国煤矿工人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大罢工;从3月份起,被拘禁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狱中的几十名爱尔兰共和军开始了绝食斗争,造成了10人死亡的事件;从4月份起,各大城市相继发生暴乱,游行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对抗,商店遭洗劫,汽车被捣毁,受伤警民不计其数,暴乱行为遍及英伦三岛的200多个大小城市。人们把这一切均归咎于通货膨胀和工人失业,归咎于撒切尔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在1981年7月23日的内阁会议上,针对财政大臣杰弗里·豪将在下一财政年度进一步削减50亿英镑的公共开支的发言,引发了各大臣的纷纷反诘和责难。环境事务大臣迈克尔·赫塞尔廷(此人于9年后进一步向撒切尔夫人的权力再次发起挑战,并最终推动了“铁娘子”黯然下台)头一个奋起发难,指斥豪的方案把城市推向绝望的深渊,必将引发更多的骚乱,并将危及保守党的执政地位。掌玺大臣伊恩·吉尔摩则捡起前首相丘吉尔的名言:“不管你的战略有多么诱人,你也必须时刻关注它所带来的后果”来含沙射影地揶揄撒切尔夫人,提醒政府当务之急是制定好政治策略而不是经济方案。国防大臣弗朗西斯·皮姆认为失业大军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导火线,政府关心的不应只是遏制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农业大臣彼得·沃尔克主张回到老路上去:停止提高税收,用扩大政府投资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大法官黑尔沙姆勋爵干脆用30年代希特勒利用德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篡夺政权和美国胡佛总统紧缩政策导致共和党衰落30年的史例来危言耸听。贸易大臣约翰·诺特嘲讽财政部的方案“最多只能算是低能儿的杰作”。甚至连内政大臣威廉·怀特洛虽是撒切尔夫人的心腹,在这次内阁会议上也左右讨好,扮演墙头草的角色。经撒切尔夫人一手提拔为财政大臣杰弗里·豪的首席政务次官的约翰·贝弗恩也在这一严重关头改变了信仰,公开跳出来反对撒切尔夫人。就业大臣詹姆斯·普赖尔在会上与撒切尔首相就工会改革问题发生了正面冲突。  这样一来,撒切尔首相几乎在会上成了孤家寡人,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六个以上男子”的支持。会上抨击的虽是财政大臣杰弗里·豪,而无情的子弹却一粒粒地打在了撒切尔首相的身上。可以说,在整个阁僚中坚定地站在财政大臣杰弗里·豪一边的,只有撒切尔思想的向导和挚友、工业大臣基思·约瑟夫和撒切尔夫人不久前提拔上来的利昂·布里顿两个人了。  面对众叛亲离的尴尬局面,撒切尔夫人极为恼怒。她在极力为财政大臣辩护的同时,表示决心要把这一方案贯彻到底,誓不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内阁会议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意识到必须继一月改组政府后,进一步搞好内阁的清洗。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所以对我来说已经很清楚,如果我们的经济政策要继续下去,或者如果我还想继续当这个首相,我就必须对内阁来一次整体性的改组。”  1981年9月的第二次改组内阁,撵走或贬黜了大部分敢于与撒切尔首相作对的阁僚,提拔或调动了一大批与她信仰一致的僚属。这次政治上的大扫除对撒切尔夫人来说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改组后第一次内阁会议结束,这位“铁娘子”志得意满地对她的顾问说道:“当主持一个多数人都站在你自己一边的内阁时,感觉是多不一样啊!”第二天的伦敦《泰晤士报》在评论这次改组时,指出改组打上了“首相本人的印迹和风格”,认为“她重新获取了政治优势并在她的政策中重申了她的信仰”。  9月改组的胜利固然使撒切尔夫人勇气倍增,信心陡涨。但保守党内威特派对“撒切尔式的革命”的顽强抵制远远没有停止。同年10月,在布莱克普尔保守党年会上,威特派和改革派又展开了一次大较量。重炮轰击发自前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希思,他指责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使保守党陷入了近六七十年来最深刻的危机之中,“远比1938年慕尼黑事件和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严重”。  改革派也毫不示弱,他们也一个个反唇相讥,财政大臣杰弗里·豪甚至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借用前首相希思在1970年保守党宣言中说过的话来予以反讥:“最近这些年,没有比无休无止的出尔反尔对不列颠损害更大的了。某项政策一旦确定,首相及其同僚就应有勇气坚持下去。”  摊牌结果,威特派的“倒撒运动”虽然来势汹汹,咄咄逼人,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撒切尔夫人最终有惊无险,再获全胜。  总之,1981年是撒切尔夫人首相生涯中的关键一年。她经受住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巧妙地化险为夷,终于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4. 顽强捍卫英国的利益  撒切尔首相在大力推进国内的经济改革,一次次机智地度过危机,顽强地保住自己的权位的同时,还必须腾出不少的精力来处理瞬息万变、波谲云诡的国际事务,努力捍卫大英帝国的利益。  外交领域对撒切尔夫人说来纯属陌路,但她以出色才智和强硬风格处理好了一系列国际事件,既保障了英国的利益,又赢得了个人的声誉。  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之初,恰逢苏联军队侵略阿富汗。她不仅强烈谴责了苏联人的侵略行径,要求苏军立即撤回,而且对苏联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英国政府严正指出,苏联入侵阿富汗,意在“切断西方的石油供应”,“把阿富汗作为向中东和更远地区进行扩张的跳板”。此外,撒切尔政府还在伦敦主持召开了有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6国副外长级的阿富汗局势紧急研讨会;约集了42个联合国成员国,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开会,督促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军;而且同其他西方国家一道,对苏联实施“制裁”,停止英苏间高级往来和文化交流,决定不延长1975年签署的英苏低息贷款协议等。撒切尔政府还响应美国政府的倡议,对1980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加以抵制。  1980年年底,波兰发生了“团结工会”的罢工风潮,波兰政府发布戒严令,宣布实行军事管制。波兰的事态发展激起了西方的严重不安。作为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发言人,撒切尔首相谴责了波兰违反了“人权原则”,并指出其中有苏联的介入。这样,1980年开始的波兰危机加剧了由苏军入侵阿富汗所引发的东西方对抗。撒切尔夫人公开声明,一旦苏联军队进入波兰,西方国家就将采取“报复行动”。但是,撒切尔首相并没有与美国同一步调。当时,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一样都与苏联签订了双边天然气管道协定。按照这个协定,英国等西欧国家向苏联提供设备,苏联则利用这些设备铺设管道,从西伯利亚引来天然气供应西欧国家。这时一贯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的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已接任美国总统。当时里根政府要求西欧国家中止履行协议,禁止西欧公司参与苏联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工程;接着又下令禁止使用美国专利技术的西欧公司参加这一工程。撒切尔夫人虽然与里根总统在反苏立场上遥相呼应,在推动整个西方对苏“冷战”攻势中保持深度默契,但她并不想撕毁对苏协议,以牺牲英国利益为代价。所以,撒切尔政府并没有在这一“制裁”问题上屈从美国政府的压力。她下令英国有关公司照常履行同苏联签订的合同。其实,如果英国一步一趋,完全遵照美国的意愿行事,英国将蒙受数十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一贯讲求功利的撒切尔首相决不唯“美”马首是瞻,甘冒这一风险的。  一个阿富汗问题,另一个波兰局势引起的麻烦,加上欧洲中程导弹问题①使1979—1980年的欧洲形势大为紧张,英国和苏联的关系骤然降温,似乎又倒退到了50年代的冷战氛围。①1979年底,撒切尔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其他成员国达成一项“双重协定”,规定苏联在1983年底如仍不与美国就中程导弹问题达成妥协,英国就将和西德、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一起在本国国土上部署美国的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这项协定旨在逼苏联政府就削减其部署在欧洲的SS—20中程导弹问题达成妥协。  不过这时撒切尔政府并不想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还在试图保持与苏联的联系渠道。“从实力地位出发”,“抓住一切机会与苏联进行现实的辩论和谈判”,——这才是撒切尔首相大力遵循的方针。1981年3月,英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新的文化协定,把原有的文化协定延长两年。1981年5月,英苏两国在伦敦恢复了部长级贸易谈判。  撒切尔政府也努力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接触。1980年3月,外交大臣彼得·卡林顿访问了罗马尼亚;10月,他又先后访问了波兰和匈牙利。同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问了南斯拉夫,双方都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反对用武力侵略他国。1981年6月,卡林顿勋爵在伦敦与来访的波兰外长举行了双边会谈。英国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一直维系着这种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状态。  撒切尔政府同美国里根政府的关系十分密切,英美那种“特殊关系”似乎得到了确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方所极力强调的英美“特殊关系”,到1970年希思执政时已不复存在。当时的提法是“自然关系”,即主张欧美之间建立“平等伙伴关系”。1974年工党上台后,强调发展“传统的英美友谊和合作”,不再提“特殊”二字,希思政府则干脆把它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撒切尔首相上台伊始,即反复强调英美关系的重要性,认为美国是英国的“最主要的盟国”,肯定西欧需要美国的核保护伞,强调“美国如不留在欧洲,欧洲和自由世界将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卫”。她在1979年12月首次访美;1980年3月,她又再度访美。这说明“铁娘子”对英美关系“特殊性”的重视。当里根总统入主白宫后,与“铁娘子”成为一东一西的绝妙搭档,西方舆论不时对他们在政治和气质两方面作过对比:他们都是信奉货币主义的政治家,都主张对苏联毫不妥协,采取强硬姿态;他们都奉行极右翼的内外政策,对工人运动不予认同,意识形态上都与共产主义誓不相容。有的媒体甚至认为,撒切尔夫人的当选对里根的竞选是一大鼓舞,而里根的问鼎白宫又是对撒切尔夫人的强大支持。他们两人几乎同时在大西洋两岸两大重要盟国执政,重又恢复了丘吉尔开创的英美关系的蜜月期,走上了“特殊关系”的道路。在他们的极力推动下,保守主义在80年代重新抬头,一度成为西方政治的主流。  的确,里根在撒切尔夫人眼里简直是个难得的知音。他们在个人理想与价值观念方面简直是同一模式。撒切尔夫人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模式对其他大陆其他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政策方面。但里根的当选则具有更加直接和更加根本的重要性。因为它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力量,美国正在重新确立它在领导世界事务上的自信心。我从未怀疑这一变革的重要意义,并从一开始就把尽我所能加强和推进里根的勇敢战略视为我的责任,以赢得正在被西方失去的冷战。”  1981年2月15日,罗纳德·里根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之后才一个月,撒切尔夫人就作为他邀请的第一位外国首脑,访问了华盛顿。  撒切尔首相一踏上大西洋彼岸,便受到最热烈、最隆重和最豪华的国宾礼遇,里根总统热情拥抱他的这位来访者,撒切尔首相则亲吻了这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面颊,据说里根是国际舞台上惟一获此殊荣的男士。接着,他们就非常广泛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次访问主要是象征性的,无非是要向世人展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和共同干预国际事务的决心。撒切尔首相最后在与里根总统分手时表示:“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您想寻找朋友帮助,我们将随时准备着。”  东西关系固然显示出“铁娘子”顽强捍卫英国利益的决心,但撒切尔夫人荣登首相宝座之后面临的最为棘手、最为紧迫的涉及英国利益的难题,倒是处理罗得西亚问题和英国对欧洲共同体承担的巨额费用问题。  罗得西亚问题由来已久,这里不妨长话短说。  罗得西亚原为“大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得名于8—10世纪,意为“石城”,当时即有相当发达的文化。19世纪末,英国殖民主义分子罗得斯侵占了津巴布韦,建立了“英国南非公司”,将它改称为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后来取得了独立,成为赞比亚共和国。南罗得西亚从1923年起则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掌权的为当地的白人种族主义者。他们只占当地人口的5%,却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沃土;而占人口94%的非洲黑人却被驱赶到占全国土地面积一半的贫瘠地区。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对黑人施加极不人道的经济和超经济剥削和压迫,并对周边邻国侵凌不已。1965年11月,种族主义者扬·史密斯不顾英国政府反对,强行宣布“独立”,并于1970年3月改国名为“罗得西亚共和国”。他们的行径不仅激起津巴布韦人民的强烈反抗,而且激起非洲和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前工党威尔逊政府和保守党影子内阁都始终坚持对史密斯政权实施经济制裁。  在斗争中,产生了津巴布韦非洲联盟(简称“民盟”)和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他们坚持游击战,决心用武力推翻史密斯政权,同时强烈要求英国政府向史密斯政权施加更大的压力。后来,在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之前不到一个月,史密斯曾在津巴布韦导演了一次“大选”,推出了以黑人主教穆·佐雷为首的黑人居多数的政府,他自己只任不管部长。但这个傀儡政权孤立无助,内战始终平息不下来。  1979年8月,第22届英联邦首脑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刚当上首相不久的撒切尔夫人偕同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卡林顿勋爵出席了会议。会议达成了一个由英联邦负责监督而实际由英国负责的罗得西亚权力过渡方案,开得极为成功。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在送别撒切尔夫人时,热情拥抱了她,还赞扬说:“铁娘子为昏暗的地平线上带来了一线曙光。”于是,这个久拖不决、涉及英国与非洲各国关系和大英帝国形象的老大难问题,总算迈出了解决的良好一步。  1979年9月10日,撒切尔政府根据这次英联邦首脑会议的建议,在伦敦主持了津巴布韦有关各方代表参加的制宪会议。同年12月21日,与会各方签署了“罗得西亚”和平协议。1980年2月27日至29日,津巴布韦根据协议举行了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在选举中获胜,组成了一个包括“人盟”领袖恩科莫在内的联合政府。同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终于宣告成立。  这样,撒切尔夫人总算如愿以偿,实现了她在大选中的庄严承诺:当选后立即解决罗得西亚问题。而罗得西亚问题的顺利解决,无疑是这位“铁娘子”的一大政绩,也为英国形象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撒切尔首相上台之后,虽然积极推动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以对抗另一超级大国苏联的军事优势,但并不热衷于同西欧国家搞一体化。这是因为,英国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落后于西欧各国,本身又不是农业大国,而在上交给共同体的会员费中的一部分是用于补贴共同体国家的农业生产,然后再向他们进口大宗的农畜产品,用本国有限的金钱去资助别国的农业生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撒切尔首相对英国为加入共同体而被分摊巨额经费一直心存疑虑和戒心,她根据负责调查这一费用的财政部官员彼得·米德尔顿所提供的确凿数据,得知英国为参加共同体而多承担的会员费用竟高达10亿英镑,不禁拍案而起,愤愤不平。  1979年11月,撒切尔首相执政后第一次参加欧洲共同体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首脑会议,讨论共同体1980年的财政预算。她在会上强烈要求削减英国支付的巨额会员费,“铁娘子”的言词之尖锐和态度之坚决使与会首脑大为震惊,她甚至把共同体的预算称为偷盗英国国库的罪行,使西德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德斯坦怫然作色,几乎使首脑会议濒于破裂。直到会谈结束前的最后5分钟,这位“铁娘子”才稍稍作了点让步:她仍然反对共同体提出第二年减少英国3.5亿英镑会员费的方案,但同意就这一问题再次举行会谈。这位英国首相认定共同体仅是一个以牺牲英国利益的政治舞台,对英国弊多利少。她紧紧盯住的是现实好处、英国切身利益和英美的“特殊关系”。  都柏林会议之后,撒切尔振振有辞地自我表白:“我仅是就我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钱举行会谈。我们所得到的回报理应与共同体的平均水平相等。”这显示出了她毫不妥协的精神。  1980年4月末,共同体在卢森堡再次举行首脑会谈。撒切尔对会上建议减少英国7.6亿英镑的费用仍然断然拒绝,她认为该建议仅涉及以后两年的费用。她那“为英国利益抗争到底”的气概异常昂奋,劲头有增无已。人们把她嘲讽为当年在西欧国家一意孤行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冠以“女戴高乐”的绰号。撒切尔夫人对此反而自鸣得意,孤芳自赏。  1980年5月29日至30日,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再度举行。英方莅会的是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会议就英国所摊派的费用最终达成了协议:德、法等八个共同体国家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不仅对头两年,而且对第三年英国的摊款份额作了调整,“英国将从它为共同体提供的会员费用中获得三分之二的回报”。  对卡林顿勋爵所取得的这一胜利成果,撒切尔首相最初仍然很不满意,甚至对该协议斥为“一文不值”。经过卡林顿勋爵的据理力争,最后又将这个问题提交全体内阁成员讨论通过。撒切尔夫人在“既成事实”面前,被迫作出妥协。这是内阁成员逼迫这位“铁娘子”让步的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  会员费的问题以后仍然是英国和欧洲共同体其他各国唇枪舌剑的焦点,直到撒切尔首相第二任期才得到了最后解决。经过几个回合的顽强斗争,撒切尔夫人终于劳而“有功”,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和不屈不挠的交锋,在会议桌上为大不列颠争回了巨大利益,她那强硬的外交风格给欧洲共同体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撒切尔首相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旗帜鲜明地为英国利益而大声呐喊,而且在涉及英国的国威和形象等问题上也毫不含糊,敢于刺刀见红。  例证之一是在伦敦对中东恐怖分子实施了一次成功而又漂亮的突击。  1980年4月30日,5名恐怖分子袭击伊朗驻伦敦大使馆,扣押了20个人作人质。其中多数是伊朗使馆职员。枪手们自称,他们是属于伊朗“殉教者”的组织,强烈反对伊朗革命所建立的政权。他们提出了3条要求:一是要求伊朗政府释放91名在押的政治犯;另一是要求伊朗持不同政见者的权利应得到尊重;最后要求用飞机将他们和人质送出英国。当时伊朗政府既不愿满足这些恐怖分子的要求,撒切尔政府也不能允许他们扣押人质的行动获得成功。但枪手们威胁说他们的要求如得不到满足,他们将把使馆与人质全部炸毁。面对这样的挑战,撒切尔夫人毫不含糊,她斩钉截铁地表示:“我的政府要尽一切可能保证人质的生命安全,和平解决危机。但除此之外,恐怖分子必须被击败。”联系到1979年11月美国营救被伊朗革命者扣押在美驻德黑兰大使馆里的49名美国外交人员作为人质的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位“铁娘子”在深表沮丧的同时,决心毫不退缩,不能再让世人看到西方的软弱可欺。  撒切尔政府立即成立了以内政大臣怀特洛为首的特种应急事态中心,采取既保证人质安全又不让恐怖分子离开英国的策略,首相从一开始就想采取强硬立场,绝对不让枪手们的要挟得逞。她后来回忆说:“如果有人质受到伤害,我们就将考虑对使馆发起攻击;如果有人质遭到杀害,我们就将毫不犹豫地派遣特种空降兵进入使馆。”她也深知,要是动起真格,抢救人质失败,不仅有损西方特别是英国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对她的政治生涯也将是一场灾难。  双方谈判无效,危机发生的第四天,形势又突然恶化:“人质面临生命危险”。这时,撒切尔夫人当机立断,她向怀特洛下达了“派空降兵进去”的命令。  这次空降兵的突击十分成功:活着的19名人质全部获救,4名恐怖分子被杀,1名被生擒,无一漏网;参加袭击活动的空降兵和警察也无一伤亡。撒切尔夫人亲自前去慰问空降兵们,并和空降兵司令等人一道观看现场电视录像。  往后的几天里,撒切尔夫人一直沉浸在喜悦加自豪的心绪中:美国人办不到的事,撒切尔首相却办到了!这次成功突击也向任何地方的恐怖分子送去了一个有力的信号:英国是不好惹的,他们休想从“铁娘子”那里勒索到什么东西。这也就从另一侧面提高了撒切尔政府的威信,大长了大英帝国的国威。  例证之二是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打赢了一场对阿根廷的以强敌弱的战争。  1982年5月至6月,英国海军远涉重洋,在距离英国本土8000英里之外与弱小的南美国家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福克兰群岛”)打了一场短暂的战争,这场马岛之战一时轰动了全世界,使世人为之侧目。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作为“胜利”一方的英军与其说大张了大不列颠王国的国威,“捍卫”了大英帝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毋宁说是使撒切尔首相成了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为她积累了一笔雄厚的政治资本,其声望达到了她任首相以来的最高峰。丘吉尔以后的每一位首相,在这位“铁娘子”面前也似乎相形见绌了。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本土以南300英里的南大西洋上,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漂流到这里,将两个岛屿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福克兰海峡”。此后,英国人一直称这里是“福克兰群岛”。1764年,法国在这里建立居民点,将它命名为“马尔维纳斯”。1767年,西班牙将该群岛并入西班牙在南美的属地。1816年,获得独立的阿根廷从西班牙人手里继承了这些群岛的主权。1833年,国势强大的英国以该群岛最先为英国人发现而据理占领了它,尽管许多国际会议确认它理应属于阿根廷,英国却始终不予认同。从此,英阿两国在群岛主权问题上一直争执不休,一度还因此中断了双方的外交关系。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立即同阿根廷军政府建立了联系。1980年2月,英阿恢复了两国的外交关系。同年8月,当时任英国内阁贸易大臣的塞西尔·帕金森还专程访问了阿根廷,并在一次对阿国商会的讲话中,盛赞两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密切”。  至此,英阿关系虽有所松动,但马岛归属问题迄未解决。同年11月,英国外交部官员尼古拉斯·雷德莱访问马岛,与阿方讨论马岛问题:群岛可以归属阿根廷,但要租借给英国。  英国提出这一建议实属无奈:万里迢迢,英国既无力加以保护,而要开发群岛周围海底的油矿,不仅力不从心,经济上亦不合算。只是由于岛上操英国德班郡口音的英国血统居民不答应,致使二战后英国几届政府都未能放弃马岛,颇费踌躇。在马岛战争爆发前夕,岛上只有1800名英籍居民,而在后来战火中丧生的两国士兵却高达1500人之多。  1982年3月31日晚,正在下院办公室的撒切尔首相接到报告,说阿根廷海军正在驶向马岛。她一面召集内阁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一面致电美国总统里根和国务卿黑格,请求他们从中斡旋,对阿国执政委员会主席加尔铁里将军施加影响。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进驻马岛,岛上的英国总督雷克斯·亨特一枪未发,即行投降。理由是:“1800平民是难以同成百上千的军队再加上庞大的海军为后盾论理的。”  撒切尔政府对阿根廷人的军事行动显然毫无思想准备。就在阿军出动之前,守卫该岛的皇家“坚忍”号破冰巡洋舰由于防务紧缩,已接到被调回本国的命令。因此,新政府理应为遭受“入侵”承担一部分责任。  4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召开特别会议,辩论马岛问题。会上,议员们群情激愤,叫嚷除出兵外“别无选择”,甚至反对党工党的领袖和议员也义愤填膺,要求把阿军赶出福克兰群岛。英国议会出现了少有的一致。同时,反对党也要求追究撒切尔政府的责任。执政党内部也不平静,后座议员把外交大臣当做批评的对象和攻击的靶子。  4月5日,外交大臣卡林顿引咎辞职,他为保守党服务了30多年,而且他领导的外交部也的确为英阿争端作过积极努力:既反对国防部撤回“坚忍”号,又想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马岛归属问题。没想到他竟成了撒切尔夫人在这一事件中的替罪羊。紧接着,掌玺大臣汉弗莱和外交与联邦事务国务大臣理查德·卢斯也相继挂冠离去。  与卡林顿辞职的同一天,下院决议向南大西洋派遣的一支由62艘海面战舰(包括“无敌”号和“赫尔姆斯”号航空母舰)、6艘潜水艇、42架战斗机和200架直升飞机组成的海军特混舰队正式启锚出海了。与此同时,英国的战时内阁也正式组成:除首相外,有内政大臣威廉·怀特洛、贸易大臣塞西尔·帕金森、国防大臣约翰·诺特和外交大臣弗朗西斯·皮姆。当时皮姆刚刚受命接替卡林顿的外交大臣一职,辞去了下院议长职务。  特混舰队南下之后,英方于4月30日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为海空“禁区”,警告任何外国船只和飞机切莫进入。从英国本土驶抵马岛,预计特混舰队约需4个星期的时间。当时国际上的许多观察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认为英国出兵的主要目的,是迫使阿根廷人坐到谈判桌前来。  为此,国际力量纷纷出动为英阿双方和平解决争端而奔走呼号。作为英美“特殊关系”盟友,又与阿根廷同属美洲国家组织成员的美国率先行动。国务卿黑格将军在危机发生后的最初几周内,一直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伦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试图促成一个双方妥协方案的出现。可惜的是,这位将军先后拿出的五个不同的和平方案,都遭到英阿双方的拒绝。紧接着,这位美国国务卿又提出一个最现实的方案,即阿军全部撤离马岛,英方特混舰队距马岛1000英里之外的水域停泊,然后在美国出面监督下,在不违背岛上英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英阿双方就此后五年内马岛的主权问题重开谈判。但就是这一暂时隔离处理方案,也被英阿双方所拒绝。黑格将军在伦敦与撒切尔首相会谈时,“铁娘子”甚至敲击办公桌说道:“这就是1939年张伯伦用的办公桌,他胡说什么捷克离我们还远着哩!由于他的失职,英国白白丧失了4500万人的生命。”可见这时的撒切尔夫人战意已决,和谈言论已听不进去,只有通过武力获得全胜,在政治上才会对撒切尔首相产生最有利的影响,又能重振英国当年的雄风。  继黑格将军之后,美洲国家组织又以秘鲁总统贝朗德为代表,出面为英阿冲突调停,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也参加进来。但这时战火已起。4月25日,先期抵达马岛的英军重新占领了乔治亚,岛上阿军缴械投降,双方无重大伤亡。两架英国直升飞机因海面上风雪交加,不幸坠毁,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5月1日晨,一架英国轰炸机从升天节岛起飞,向斯坦利港投掷了1000磅炸弹。同一天,外交大臣皮姆飞赴华盛顿会晤黑格国务卿。皮姆对记者表示,轰炸斯坦利是为了推动和平解决,眼下除保证“禁区”的安全外,没有考虑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正当皮姆大弹“和平经”的同时,英国核潜艇“征服者”号正在追击阿根廷的重型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5月2日,阿舰被两枚鱼雷击沉,368人葬身鱼腹。这时,秘鲁总统贝朗德还在与黑格、皮姆和加尔铁里协商和斡旋中,这位总统甚至就在5月2日还对记者夸口,说当天晚上就可能在和平协议书上签字了。  但是,严酷的事实是,“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恰是在5月2日傍晚时分被一举击沉的。而据阿军方宣称:“阿舰并没有进入英国宣布的‘禁区’”。英国国防大臣诺特也承认,阿舰只是“靠近”了“禁区”。  在给予阿军以致命的一击之后,撒切尔政府立即表示对秘鲁总统的和平方案有兴趣(按:秘鲁总统的和平方案其实与黑格国务卿最后的一个方案大同小异),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并使加尔铁里将军处境尴尬,左右为难。  5月4日,阿根廷的一架战斗机发射法制“飞鱼”式导弹,一举击沉了英国的巨型战舰“谢菲尔德”号。  5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的调解宣告失败,马岛之战全面升级。  6月14日,阿根廷军队难以抵御英军的强大攻势,宣布投降。6月15日,消息传到了伦敦,撒切尔首相顿感“如释重负”和“妙不可言的愉悦”。  英军的胜利得来不易。当岛上的阿军投降时,英国舰队的食品和药物已所剩无几,加之90%以上的英国士兵已染上流行性痢疾和冻足病。守岛阿军如能多坚持几天,战争的结局可能改写亦未可知。  在整个马岛之战中,英军动用兵力3.5万人,各类舰艇118艘,飞机270架。阿根廷参战兵力6.5万人,各类舰船33艘,作战飞机250余架。  战争结果,英军伤亡500人,损失飞机20架,舰艇30艘。阿军伤亡1000人,被俘1万人,损失飞机90架。  在马岛重新陷落英军之手的第三天,阿根廷的执政委员会主席、陆军总司令加尔铁里将军宣布辞职。他的政治生命也就从此终结,随后又遭到法庭起诉。须知民族主义这把双刃剑可不是好耍的:不能克敌制胜,就会伤害到自身。想当初,1979年末上台的加尔铁里军政府在控制马尔维纳斯群岛之后,阿根廷民众群情昂奋,深深地沉浸在民族自豪感中。这种被军政府一手挑动起来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搅混到一起的狂热激情,一时成了军政府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国内日益深重的危机反倒被人遗忘,政府内部那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暂时被搁置一边,加尔铁里将军一度成为万人空巷、欢声雷动的民族英雄。但曾几何时,这位铁腕人物便变成了阶下囚,遭到阿根廷人的唾骂。不亦悲夫!  但是,大洋彼岸的情况则恰恰相反,马岛之战的胜利无疑给撒切尔夫人一剂益气壮体的强心针,对她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战争失败也会断送这位“铁娘子”的政治前程一样,战争的胜利确实巩固了她对保守党的控制和对全国的统治。战争结束之时,撒切尔首相不仅在英国名声大噪,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风光一时。其实,这次胜利也为保守党在下次大选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胜利的光环下,撒切尔夫人不由意气风发,扬言“这个国家有决心完成它认为必须完成的任何事情,有能力完成它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她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我们不再是一个日益衰弱的国家,我们有了新的信心,有能力解决经济困难。这种信心在8000英里之外的战场上经受住了考验,并被证明是无坚不摧的。”  经过漫长航程,英国特混舰队的舰艇才陆续返抵国门,在码头上受到英雄般的隆重而热烈的欢迎。这时,为大英帝国利益顽强捍卫的撒切尔首相,一夜之间似乎成了温斯顿·丘吉尔第二了。在1982年10月伦敦街头举行盛大游行和阅兵典礼之后的欢宴席上,撒切尔夫人兴高采烈地致辞说:“现在,人民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切怀疑和忧虑统统烟消云散了。”  其实,马岛战争的胜利被人为地大大夸大了,打这么一场以强凌弱的小型战争所支撑起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很有点自我炫耀,甚至有涂脂抹粉之嫌,何况英国为打赢这场战争而遭受16亿英镑的巨大损失,何况英国国内在一片欢呼胜利声中,还有人要追究撒切尔政府的失误,更何况英国打赢这场战争靠的是美国的帮助,因为在英阿交战期间,美国不仅为英国特混舰队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供应尖端武器“响尾蛇”导弹,而且通过其先进的卫星侦察系统,向英方透露了大量有关阿根廷的军事情报,从而使阿军动向悉在英军方的监控之下。诚如英驻美大使亨德森所说:“正是美国帮助英国打赢了战争。美国提供的帮助无论如何夸张都不为过分。”  由此看来,撒切尔夫人所热衷宣导的英美“特殊关系”,在这个决定她的政治生涯的关键时刻,实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她为顽强捍卫英国利益的艰苦时刻,确实助了一臂之力。在英国举国洋溢着节日氛围的微妙礼炮声中,“铁娘子”已在为她的第二任首相而煞费苦心了。第四章  第二次出任英国首相  1. 炉火纯青——竞选与连任  当历史的时针定格在1983年时,撒切尔夫人就到了第一届首相任期行将届满,有必要考虑是否需要提前大选的时候了。  按照大不列颠王国的惯例,每届政府任期本当是5年,但鲜有任期届满才举行大选的时候。执政党一般都乐意抓住对本党最有利的时机,提前解散议会,宣布举行大选。  马岛战争的胜利,使撒切尔首相一下成了维护大不列颠民族尊严的象征,赋予了她不可一世的英雄形象,其声望如日方升。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无疑是一大政治资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位“铁娘子”会审时度势,抓住转瞬即逝的大好时机,提前举行大选。  在英国,首相连任本属罕见。但对撒切尔夫人来说,蝉联首相权位,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个职位“对我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更何况,她刚刚顺利通过了所谓“福克兰”的严峻考验,现在则是检验她是否已在英国政坛牢牢扎下根的考试,检验她能否对抗国内政治斗争的风浪。更何况,国内经济已开始呈现好转的迹象:通货膨胀率从她出任首相前的22%降到了5%,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利率降到了10.5%,预计还可以继续降到8%;私有化政策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受到企业界的普遍欢迎,他们投资的兴趣和信心有了强劲的势头;英镑与美元的比值略有回升;严重的失业状况已出现某种程度的缓解——一句话,“铁娘子”倡导的货币主义政策已初见成效,经济复苏的前景乐观,现在该是充分利用大好形势的时候了。  果然,撒切尔夫人于1983年的1月初,在她那乡间别墅契克斯与几位内阁亲信会商已被媒体掀起来的大选问题。这次会商不仅研究了大选的日期问题,而且讨论了与大选有关的所有细枝末节。至于大选的时间,她的亲信们虽然提出当年的6月、10月或1984年的5月,但普遍认为6月可能是最佳的大选期。  正当撒切尔夫人开始酝酿大选日期的一星期后,她却和丈夫丹尼斯·撒切尔在英国占有马尔维纳斯群岛150周年(1833—1983)这一天乘坐飞机,历经23个小时的漫长航程,仆仆风尘地秘密飞抵该岛,进行所谓“巡视”,看望岛上英国守军。  经过8000英里漫长而又十分冒险的飞机旅行之后,首相夫妇迅即神采奕奕地深入岛上的英国臣民和驻防英军之间,谈笑自若,慰勉有加。这些军民骤见儒雅可亲的大英帝国首相,不由欢呼雀跃。岛上举行了隆重而又十分热烈的欢迎场面。撒切尔夫人在巡视刚刚遭受战火洗礼的马岛时,头发和衣服在海风吹拂下显得零乱不整,更加突出了这位首相日理万机的操劳和表露了她对远离国土的守岛军民的爱心。在闪闪的镁光灯下,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镜头。“铁娘子”面对一大批群众,不由振臂高呼:“我们有时会觉得历史发生在他人身上,不料我们却蓦然发现我们正在这个岛上创造历史。”她的讲话无疑引发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其实,撒切尔首相不远万里,不惮风险,不辞辛劳,跑到备遭兵燹之灾的福克兰群岛来,是有其如意算盘的。她不仅要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提请国人注意她的高瞻远瞩和勤政业绩,而且要把这场战争的胜利果实铁定下来,并为英国在它那影响极为有限的拉丁美洲找到一个象征性的落脚点,重振这个一度“统治过四分之一世界的民族”的余威。  通过“巡视”马岛,撒切尔首相实际上拉开了1983年英国大选的序幕。  但是,这时的撒切尔夫人已远非昔日可比,她在竞选策略方面已锻炼得炉火纯青,她的斗争艺术也日臻成熟了。  首先,撒切尔夫人不明确宣布大选的确切日期。1983年2月19日,首相的高级顾问放出了一点口风,说撒切尔夫人希望大选于当年的6月份举行,而对确切日期却始终讳莫如深。这使反对党工党和其他几个小党既困惑又恼火,因为大选日期不明不白,他们将很难投入冲刺,难以把握竞选活动的节奏,不能在大选前夕制造声势,力争达到最佳最理想的效果。可是,在野党对此却只能在一旁干瞪眼,无可奈何,因为决定大选日期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执政党手里。  当时英国的反对党正处在复杂的调整时期。工党无疑还是在野党中的第一大党,堪称保守党的头号劲敌。但是,工党在1979年大选失败之后即陷入半分裂状态。1981年,前工党的三位内阁大臣(雪莉·威廉姆斯、戴维·欧文和威廉·罗杰斯)宣布脱离工党,与罗伊·詹金斯(历任前工党的财政大臣、内政大臣和前欧洲委员会主席)组成了一个新的中间党派“社会民主党”。在保守党向极右转的同时,工党却在向极左转。工党内讧激烈,最终迈克尔·富特脱颖而出,被推举出来担任工党领袖。富特虽也毕业于牛津大学,还系当年牛津大学的学生联合会主席,但才能平庸,出语温和,在议会辩论中经常败在极富挑战性与进攻性的“铁娘子”的铁嘴下,显得狼狈不堪。在这样的人的领导下,工党始终没有起色。从工党内部分裂出来的社会民主党人争夺的是工党的地盘,对保守党不可能构成威胁。而工党左右两派争夺副领袖一职的斗争,又进一步加剧了工党内部的分裂,削弱了工党的力量。当时工党右翼的代表人物、前工党政府的财政大臣丹尼斯·希利在竞争党魁失败之后,又和工党左翼的代表托尼·本为争夺党的副领袖一职展开了残酷厮杀,结果工党因严重内耗而更加削弱,对保守党也不能形成压力。耐人寻味的是,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后,始由老资格的戴维·欧文挑头,后来换了少壮派的斯蒂尔领衔,竟然在年初的一次民意测验中跃居第二,跑到了工党的前面。  且说直到4月15日,撒切尔夫人在她的电视讲话中仍对大选日期闪烁其词。这位女首相佯称:“我执政还不到4年(实际上,她到5月4日,就执政满4年了),在满4年以前,我不打算考虑提前大选的问题。”她只是故意含糊其词,说大选可以有4个日期:6月、10月、明年3月或5月。也许她当时的确尚未拿定主意,也许是故作姿态,令人扑朔迷离,莫可究诘。  但是紧接着,撒切尔夫人在电视讲话中却为自己的政府评功摆好,系统地列举了她执政4年来的十大政绩,这就是:  加强了国防力量,并为加强北约做出了贡献;  促进了集体的欧洲;  维护了法律和秩序;  通货膨胀下降到了5%;  压缩了公共开支;  推行了私有化政策;  削减了工会的权利;  提高了工业效率;  让更多的人拥有住房;  退休金增长率超过了通货膨胀率。  撒切尔夫人4月15日的电视讲话,实际上也就是一次名实相副的竞选演说。  撒切尔夫人的讲话经电视传播开去,工党领袖迈克尔·富特心有不甘,便奋起反驳,于当天晚上在他的选区埃布维尔工党会议上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针对撒切尔夫人曾经承诺要解决或改进却又未得到解决或改进的七大问题作了揭发,认为她执政4年来犯了七大错误:  失业人数剧增,已突破300万大关;  赋税加重,仅富人例外;  医疗处方费增加了近5倍,从30便士增至1.40镑;  增值税从8%增至15%;  扣回退休人员的微薄收入;  警察额外开支激增,而犯罪率反而上升了;  小学缺少课本,教师不足。  虽然这时的撒切尔夫人对大选的确切日期仍迟迟不予宣布,但4月15日两大政党领袖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言论,其实已打响了英国大选的开台锣鼓了。紧接着,4月19日议会开会,撒切尔首相出席答辩。这是在竞选高潮中的一次会议,连日来竞选对手们的相互攻击已转移到了议会中。在撒切尔首相特定的15分钟的答辩过程中,整个议会大厅吵吵嚷嚷,淹没了首相的发言。当工党领袖富特批评撒切尔夫人在电视台的讲话(按:指通货膨胀率已降到低于工党执政时的水平)与事实不符时,工党副领袖、前工党政府财政大臣丹尼斯·希利就大声一嚷:“CutandRun!”,讽刺撒切尔夫人因害怕下半年经济形势恶化而急于提前举行大选,就像船夫急于躲避风险,先砍断(Cut)缆绳再逃(Run)之夭夭似的。这虽是一种形象化的嘲讽语,却一语点出了保守党人的心病所在。撒切尔夫人的一些亲信(如塞西尔·帕金森等人)就曾督促首相在6月份举行大选,说什么6月份全国的经济形势似会比秋季好,而下半年的通货膨胀指数可能上扬。  不过,议会中希利的嘲讽语却把撒切尔夫人给激恼了,这位“铁娘子”当即反唇相讥,硬说工党害怕选举。她一迭连声地大声反驳:“这么说,你们是害怕选举了?害怕了,害怕了,你们吓坏了,你们不敢参加选举,你们经不住选举的考验。”这时,她也顾不上首相的尊严和仪态了,台上台下吵得沸沸扬扬,两党议员互相嘲骂,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尽管议长喊破喉咙,要求大家安静下来,也徒然白费,无济于事,撒切尔夫人的声音已淹没在一片叫喊声中。  第二天,伦敦一些报刊的头版标题都采用了希利的名言:“CutandRun”(砍了就跑),一时传为美谈。有些报刊还引用了后来希利在广播讲话中说的话,什么撒切尔夫人“歇斯底里”、“铁娘子迸裂了”,等等。  当天晚上,英国工业联合会(英国最大的工业资本家组织)举行隆重宴会,特邀撒切尔首相参加。这时,她已从声嘶力竭的失态中恢复过来,含笑平静地说,英国可能即将进入“一个更全面更持久的经济回升时期”。工业联合会主席则在宴会致词中表达了希望撒切尔夫人连任首相的祝福。  与此同时,“CutandRun”一时成了工党领袖们的口头禅,拿来到处宣扬。富特还为一批从苏格兰徒步进军伦敦的失业工人送行,要他们于6月份到达伦敦,向政府抗议示威,给撒切尔夫人施压,展示力量。  紧接着,在21日的议会辩论中,撒切尔夫人接过了“CutandRun”,向议员们宣称:我正是力求“CutandRun”,不过不是“砍了就跑”,而是“砍”掉工党的议席,继续治理这个国家。这种反其义而用的辩才的确高明极了,因为英语“run”这个词除作“跑”讲外,还有“经营”、“治理”、“指挥”等等含义。  这时,保守党在民意测验中继续一马领先。根据4月30日公布的民意测验,保守党的得票数领先于工党13个百分点。《明星报》的调查结果还表明,近一个月来保守党的得票比例从42%增加到了46%,工党从28%增加到33%,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联盟得票比例则从28%下降到20%。伦敦媒体的评论也多数倾向于认为,如果提前大选,保守党将获得多数票。当然,战后英国政局的发展史也一再表明,选民们不可能“一边倒”。但重要的是,从各党的政治纲领观察,保守党以其明确的政纲稍占优势。撒切尔夫人主张尽可能地保证金融家和企业家有较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繁荣国内经济,并增强英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她认为这是从根本上壮大综合国力、解决失业问题的最佳途径。她同时指出,对外要继续奉行加强英美“特殊关系”、强化大西洋联盟的政策,对苏联继续推行“实力加对话”的双向策略,对欧洲共同体采取积极态度。这位“铁娘子”还坚持英国应拥有独立核打击力量的防务政策。其实这些政策和策略是撒切尔夫人的一贯思想,她也正是依靠它在1979年赢得胜利,荣登英国首相宝座的。  与保守党旗帜鲜明的政策相比,工党则要逊色得多。在国内政策方面,工党颇具号召力的口号只有一个就业问题。想当初,卡拉汉工党政府执政时,英国失业人口是100多万,而撒切尔政府是300万多一点,这是工党能聊以自慰、大肆夸耀的。可是,工党执政时英国经济始终在“低谷”徘徊,难以摆脱不景气状态,因而选民仍不相信工党能拿出解决失业问题的高招,连工党领袖人物本身也没有底,不存在能说服人的所谓“灵丹妙药”。而在核武器问题上,工党内部意见分歧,其左翼主张单方面核裁军,这显然不受广大选民的欢迎,选民们仍然倾向于撒切尔夫人的核防务政策。至于英国是否加入欧洲共同体问题,工党内部也纷争不已,立场又缺乏一贯性。  至于说到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联盟,则更是令选民至为困惑。他们左右开弓,既批评撒切尔夫人的“货币主义”政策,又抨击工党的单方面核裁军政策,而自己的政策却很不明朗。联盟在大选中充其量仅能起分散选票的作用,而不可能与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逐鹿英伦三岛。  到了1983年的4月下旬,已到了撒切尔首相当机立断、下定决心的时候了。  5月8日,撒切尔首相在她乡间别墅契克斯召见高级顾问,讨论大选的确切日期问题。此前,她已向来访的记者透露,她将作出一项极其重要的决定。当时改任保守党主席的塞西尔·帕金森也公开扬言,撒切尔政府不会允许这种悬而未决的局面(按:指英国大选的恰当时刻)无限期地继续下去。这一天,撒切尔夫人在同高级顾问们会商之后,宣布大选定在1983年6月9日举行。  大选日期敲定前,撒切尔首相按照传统,前往白金汉宫请求女王解散议会,并决定新议会定于6月15日举行会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女首相对大选结果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她在谈到她的政府在过去一届任期内所做的工作时,曾信心十足地说:“我认为,在本届政府执政期间,这个国家在国内恢复了它的信心和自尊心。我认为,我们在国外之所以得到尊重和钦佩是基于两件事实:一是因为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政策,另一是因为我们坚持奉行了这些政策。”接着,她又顺理成章地补上了一句:“要求人民重新予以授权历来并不是什么坏事。”  在这里,“铁娘子”发出了“重新予以授权”的呼吁,既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这个女人的“铁”质色彩,也表达了她对大选的坚定信心。  不错,大选前的总体形势对撒切尔夫人和保守党确实十分有利。  首先,福克兰群岛之战的胜利所鼓动起来的民族主义热情还不曾消减,撒切尔夫人的“英雄形象”依然存在。这对保守党来说不能不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本。  其次,英国经济情况已出现全面好转的迹象。例如通货膨胀率已从撒切尔首相执政时的22%下降到了5%。降幅之大,有口皆碑。又如利率也降到了10.5%,并还在继续下降。此外,私有化进程已初露端倪,公共开支也已大幅度削减,再加上抑制了工会的权利。这一切,都给海内外工商界的投资创造了一个很有利的环境,英国经济可望爬出谷底。英国工商界的巨头们有鉴于此,普遍信心大增,纷纷表示要投撒切尔夫人一票。  第三,保守党内在80年代初期虽还不能举党团结一致,但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内的地位和威望日盛一日,尤其是福岛之战的胜利,更是把这位“铁娘子”推上了权力与声威的峰巅,她成了当之无愧、无出其右的保守党领袖。其他的元老重臣虽然对她的经济政策不完全赞同,但在举党一致、共夺大选胜利这一点上,他们却是毫无异议的。难怪《每日快报》断言:“这个女人在英国推行了一场革命,不是通过她那常常引起争论的政策,而是通过她那坚强的意志。”  最后,不无重要作用的还有,大选前的国际形势对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也十分有利。  本来,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所推行的“保守主义”革命,在80年代似乎成了一股潜在的世界性潮流。这从西方多国领导人的更替不难看出:继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之后,1980年11月罗纳德·里根一举成名,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紧接着,1982年10月,西德右翼政治家赫尔穆特·科尔取代左翼代表人物施密特出任政府总理。其他欧美国家(如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和加拿大等),也先后由右翼领袖掌权。至于亚洲的日本国,也由极具强烈“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的中曾根康弘于80年代初出任总理大臣。这一世界性潮流,对撒切尔夫人连任首相的大选,无疑是一股有力的潜在推动力量。  众所周知,80年代英美“特殊关系”是英国赖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特殊作用的重要基石,而这一基石又是建立在撒切尔首相和里根总统“特殊”的个人关系之上的。这里姑且不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撒切尔夫人怎样急着要与里根会晤,她当时的心情何等迫切;也不说里根总统如何帮助英国打赢了这场小型战争。只说福岛战争正酣的1982年6月3日,里根总统专程飞赴伦敦为因战事吃紧而焦虑不安的撒切尔首相撑腰打气,并对英国议会发表了一席慷慨激昂的演说,强调这场战争是“为了不使侵略者的阴谋得逞”,而且是“为了我们坚强的信念”。正因为他们都抱有这么一个共同的“坚强的信念”,所以在英国大选之年,美国总统里根公开表示希望撒切尔夫人连任。很明显,一旦保守党落选,英国的国际地位必然有损,其后果将是对英美“特殊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当时的英日关系也处于极其微妙时期。撒切尔首相固然欢呼中曾根当选日本国总理大臣,把中曾根夸赞为她在首相任内看到的“最具表达能力、最为西方式的日本领导人”,是在亚洲积极呼应欧美保守主义势力的政治家。当时日本“尼桑”公司有在英国投资的意向。而且这家公司看好了撒切尔政府,曾经私下表示:如果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它将中止在英投资的计划。  80年代初期,就连西欧各国领导人也基本上倾向于撒切尔夫人继续执政,以求得英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不致被破坏,尤其是1983年为东西方关系史上的“导弹年”。根据197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决定,到这一年的年底,如果苏联仍不能同美国就欧洲中程导弹问题达成协议的话,西欧五国(英、西德、意、荷、比)就将开始部署美国的潘兴Ⅱ式巡航导弹,西欧各国领导人有理由担心,一旦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必将使北约这一决定的实施遭受到不应有的麻烦。  总之,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都对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有利,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无怪乎美联社记者评论说,民意测验表明,撒切尔夫人参加竞选的地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任何一个政党的领袖都要强而有力。合众国际社甚至评论说,撒切尔夫人是自温斯顿·丘吉尔以来最强有力(也是最有争议)的首相。  但是,尽管有这种种的有利条件,撒切尔夫人对大选并无稳操胜券的绝对把握。《卫报》就曾认为,竞选的核心问题是撒切尔夫人是否连任,指出这“是她对自己、对保守党、对全国人民的希望和担心”。  理由其实也很简单,这就是英国选民对撒切尔夫人的看法是“最有争议”的,即可说是仁智互见,毁誉参半。有人认为她专横跋扈,好走极端;有人则认为她毕竟使英国经济摆脱了“低谷”徘徊的困境,认为她的独立核政策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有人认为她是一位坚强的、毫不妥协的女性;有人则欣赏她治国不忘理家,既当好了国家领导人,又不愧为能干的家庭主妇。有人称赞她举止有度,落落大方;有人则嘲讽她仿效牛津官腔和贵族气派,却不时露出杂货店老板女儿的“小家子气”。有人颂扬她亲美反苏;有人则抨击她老右、反动和偏颇。但是,不管选民对撒切尔夫人的看法如何,撒切尔夫人毕竟是全体英国人民关注的核心,是他们日常议论的话题;这位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时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电视上,世界各地的报刊也经常登载有关她的消息和她的照片。一句话,这位“铁娘子”的知名度已远远超出了一国的范畴了。  1983年5月18日,伊丽莎白女王正式宣布解散议会。  至此,英国大选进入了最后的白热化冲刺阶段。从宣布大选到举行大选之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间隔。尽管时间如此短促,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还是在其他政党之后才开展自己竞选活动的。撒切尔夫人经过1979年的拼杀,已经深深懂得了一条真理:“选民对政党的拉票活动很快就会感到厌烦,重要的是不能让高潮来得太快,最理想的是在大选前的最后几天造成持续增强的效果。”这表明“铁娘子”的竞选艺术已渐臻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5月16日,工党在议会正式解散之前就发表了该党的竞选宣言。该宣言题为《英国的新希望》,主旨有5项:  1.在美苏尚未达成核裁军协议之前,即率先实行英国的单方面核裁军,实施无核防御的核政策;  2.退出欧洲共同体;  3.实施一项耗资115亿英镑的公共开支计划,力求在5年内将国内的失业人数降到100万以下;  4.实行广泛的国有化与再国有化措施;  5.给予工会更多的权力。  这个宣言实际是一个与保守党相对抗、走向极“左”的宣言,目的在于吸引那些厌弃保守党的选民投到自己的怀抱里来;加上目标定得太高,严重脱离英国的实际。这样,就把相当一部分不支持保守党、同时又对工党感到困惑的选民统统驱逐到了社会民主党或自由党的麾下。工党在大选初期实际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它的宣言是工党内部矛盾重重、各派之间未能达成有效妥协的产物。无怪工党影子内阁中的一位成员也指责它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份自杀状”。  工党的大选《宣言》一出台,英国选民就都纷纷指出它恰恰是与保守党的现行政策针锋相对、毫无新意的一纸空文。撒切尔夫人干脆斥责工党的宣言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保守党采取的是“后发制人”的策略,静观工党宣言出笼后选民的反应而定。果然,5月18日,保守党发表了题为《保守党1983年宣言》。在这份《宣言》中,撒切尔夫人并没有作更多的新的承诺,而只是用温和的语调重申了她的政府4年来所奉行的各项政策,从而与工党宣言的走极端、过于偏激的形象恰成鲜明的对照。  这时,撒切尔夫人已不局限于笔战了,她要以自己的雄健辩才和紧张的竞选活动来争取选民对自己的认可和赞同。这一着也确实奏效,几使工党措手不及,招架不住。  这位“铁娘子”先是向选民摆出了一通大道理,以便进一步宣扬执政党所取得的成果,大谈选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种种实利与好处。对于反对党极力攻击的失业问题,她也不加回避,只是用事实来说话。撒切尔夫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失业是新旧交替的产物,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失业问题与她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有关。她还向采访她的新闻界人士指出,现时英国的失业大军将会很快在迅速发展的服务业中找到工作,一些企业倒闭,另一些行业兴起,这本是现代市场的普遍发展规律。接着,撒切尔夫人以采矿业为例,说她刚步入政界时,英国的矿业工人多达70万,曾几何时,如今只有20万人了。“铁娘子”于是问道:“让原有的50万工人重新回到原先的采矿业中去,难道就能振兴采矿业吗?”  形象化的比喻和大道理的说教固然要大讲特讲,讲足讲够,但是撒切尔夫人深知,光是这样还是不够的,老生常谈的话多了,选民们听了会感到腻味。她于是采取反守为攻、先发制人的策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攻击对方的痛处和要害。  1983年5月19日,撒切尔夫人在自己的芬奇莱选区作第一次竞选演说时,抢先在失业问题上向工党发起进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妙哉!据撒切尔夫人的女儿卡罗尔的记叙,在这篇长达50分钟的演讲中,这位“铁”妈妈先是条分缕析,详尽列举保守党政府4年来的成就,然后话锋一转,突然向工党发起猛烈攻击:“现在,让我们瞧瞧工党都有哪些业绩。”  “叫他们找一找看,战后有哪一届工党政府下野时的失业人数会比他们上台的时候少?  “一届也没有。  “工党的现任领袖、当年专管就业的国务大臣,在短短的两年内就使失业人数从61.8万猛增到128.4万,几乎翻了一番。那时他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起死回生,现在就更是没有了。主席先生,每一届工党政府都向人民许下诺言,什么要减少失业人口啦,可是事实上,每一届工党政府都在使失业人口不断增加。那么,要是再来一次工党执政,类似情况还会照样发生的。”  这次演讲的效果极佳,很多话打动了选民的心,听众的热烈鼓掌和大声欢呼即可资证明。这说明撒切尔夫人的竞选艺术正在飞速长进。  1983年5月23日,撒切尔夫人又鼓起剩勇,率领她的竞选班子风尘仆仆地赶到威尔士首府卡迪夫,向选民们发表她宣布大选之后的第二次重要演说。在演说中,这位“铁娘子”一手拿着一本工党宣言《英国的新希望》,从选民最关切也是最熟悉的个人存款问题为起点,在卡迪夫市政厅侃侃而谈,抨击并分析工党的经济政策,而且绘声绘色,刻意给这种经济政策披上一袭恐怖的外衣。选民们屏气凝神,瞪大双眼瞅着这位夫人,只见她不紧不慢、神色自若地说道:  “听说工党影子内阁的一位成员形容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份自杀状’,我可以奉告诸位的一点是:假如英国人民都在这份宣言上签了名的话,那它就成了英国的自杀状了。”  在作了这么一段听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开场白之后,“铁娘子”便单刀直入,深入浅出地剖析工党的宣言,从而给它判了“死刑”。她接着说道:  “这份文件出自极“左”分子之手。工党非常希望你们不要看它。(大笑)  “他们还希望你们不要看那些背景文件,那里面他们披露的内幕更多更可怖。  “但是,一旦他们得逞了,那他们就要声称有权实行宣言中的每一条极端措施了。英国应当知道,工党如果一有机会得逞,会对英国做些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让我简要地把这一点讲给你们听听,他们的宣言我一个字都不加改动。我原封不动地把它直接引来。  “第一,国有化……这里他们说的是,工党‘将在电子、医药、保健设施和建筑材料方面建立一项意义重大的公共基金,并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在其他重要领域也建立公共基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2
撒切尔夫人-3
撒切尔夫人-4
撒切尔夫人-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