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国家"的领导人,也喜爱收集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各种高级豪华轿车。1973年美苏最高级会谈期间,当我们乘飞机去戴维营时,为了祝贺他的来访,我向他赠送一件官方礼物——一辆深蓝色的林肯大脚平?车。他一再坚持要立即试车,跳上了驾驶座,并示意我坐在客座上。他加大了发动机的油门,在围绕戴维营的狭窄的公路上疾驶起来。勃列日涅夫习惯于不受阻挡地在莫斯科供要人们专用的街道上驾车。我真不愿意想象如果当时特工人员或海军的一辆吉普车突然闯入那条单行道,那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一度路上有一段极为峭的斜坡,上面挂着"慢!急转弯危险!"的标志。甚至驾驶一辆专供打高尔夫球的车辆在这种斜坡上行驶时,我都感到要使用刹车,以防汽车在尽头急转弯时滑下道去。当我们在斜坡上行进时,勃列日涅夫驾车的时速是五十多英里。我向前伸出手并对他说"慢一点,慢一点",但他毫不在意。当我们到达尽头,他急刹车猛拐弯时,橡胶轮胎发出了"吱"的尖声。 在我们驱车结束后,他对我说:"这是一辆非常高级的汽车。刹车不错。"我回答说:"你是一个水平很高的司机。我是绝不会以我们乘坐的车速来作那样的拐弯的。"我冥思,外交并不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清。 勃列日涅夫赞成过美好的生活,并喜爱乘坐游艇、看纯种马的比赛,并要有漂亮的女子作伴。1973年在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期间,当我走近勃列日涅夫的小型别墅去进行我们第一次会谈时,一位非常迷人的、体态健壮的年轻女子正要离去。 勃列日涅夫的译员把她介绍给我时说,她是他头头的女按摩员。当我同她握手时,我闻出了她身上洒的香水味,这种香水叫阿班吉,是法国的一种高级香水,这恰巧也是尼克松夫人最喜爱的一种香水。 在世界上的领导人中,勃列日涅夫并不是唯一的爱好奢华和舒适的人。但他是第一个不顾廉耻地纵情享受的苏联领导人,1976年,在我中国之行的一次长时间谈话中,人民代表大会的副委员长喋喋不休地对我说,苏联人不象中国人,他们是修正主义者,因为政治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过着特权生活。他说:"光从这一点考虑,党政领导人、艺术家、科学家等等已成为百万富翁,而且象百万富翁那样行事——这就是今日苏联问题的所在。"尽管他没有充分陈述中国社会等级划分的情况,但他对苏联人的批评是正确的。 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同僚们已不折不扣地构成了一个"新阶级"——与普通苏联公民隔绝、脱离,把他应该关切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事实上,在我去苏联的历次访问中,我不可避免地想到共产党的特权阶层比任何一帮资本家更接近于马克思对一个统治阶级所下的定义。 我有一次听到的有关勃列日涅夫的笑话,最完美他说明了这种矛盾状态。育一次,他带着他母亲去他优雅的乡间别墅一游。他骄傲地带她观看了舸写械幕ㄔ?、金诨曰偷拿盘及豪华的卧室,她怀着惊讶的心?转身问他:"列昂尼德,这一切都很漂亮,但如果共产党人回来,那你将怎么办呢?" 在私生活方面,勃列日涅夫可能是一个"新沙皇",但他的外交政策却回到了老沙皇的扩张主义。如果他是旧政权的一个领导人,那人们就会称他为"列昂尼德大帝",由于他在全世界扩大了俄国的影响,因而获得了这个受赞美的雅号。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和它的共产党盟国控制了南越、埔寨、老挝、埃塞俄比亚、南也门、安哥拉、莫桑比克,最近又控制了那个"决定亚洲命运的旋转式栅门"——阿富汗。另一个不祥之兆是,莫斯科正在扩大它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的共产党桥头堡。 当赫鲁晓夫从权力的宝座上跌落下来时,参加打牌的人可能已经更换,但这场赌博的性质丝毫没有改变。渤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有同样的目标:增强苏联的力量,扩张苏联控制的地盘,并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输出共产主义。赫鲁晓夫是一位连骗带吓的大师,因为他必须是这号人。他手中几乎没有什么王牌。勃列日涅夫可以表现得亲切真诚些,因为通过大规模增强军事实力,他给自己分发了几张爱斯王牌。 在个人外交方面,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与林·约翰逊相似。他们都不得不用某种实际动作来加强他们讲话的效果。 不管赫鲁晓夫走上前来吓唬我,还是企图戏谑般地狠狠地触我的肋骨,他的那种依靠动作来加强效果的外交总是咄逼人的?当勃列日涅夫伸出手来碰我手臂或抓住我的手臂时,他是想央求而不是威吓。但一旦这些较为和解的手段不能打动我时,他也会动武的。 勃列日涅夫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在感情上是反复无常的。他一忽儿以十足的诚意谈到,深切地期望把和平遗留给子孙后代。过一会儿,他又非常明确地表示决心,他有权控制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命运。 勃列日涅夫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友好一下子转到无情,这一点是很突出的。1972年,我们举行最高级会议时,他热情地陪同我方成员乘船游览莫斯科河。当我们泛舟漫游时,勃列日涅夫一面骄傲地指着速度计,一面开玩笑地不断用胳膊时轻轻推我,这时速度计显示出我们正以每小时九十公里的速度前进。 在这次令人愉快的游览之后,晚餐前勃列日涅夫让我们坐下来进行一次会谈。他不久前还打趣地拍拍我的背,而现在又开始愤怒地谴责我为结束越南战争所作出的努力,并指责我企图通过与中国建立新的关系来对他施加压力,那时我突然想起了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他这次出击仅仅是长时期攻击的第一手。连续三小时,勃列日涅夫、阿历克赛·柯西金、尼古拉·波德哥尔内恶狠狠地轮番对我进行责骂,犹如克格勃的审讯者轮流审问一名难以对付的嫌疑犯一样。 然而,会议刚结束一会儿,我们上了楼,在晚餐席间进行了一次十分亲切的谈话。我照例开了一个玩笑,我说,不能让基辛格喝得太多,因为过一会儿,他还要与葛罗米柯谈判。这句俏皮话把苏联领导人大大地逗乐了,他们纷纷前去,借各种名义强劝基辛格喝伏特加。看起来,似乎刚才楼下那次语言刻薄的唇枪舌战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勃列日涅夫象他同代的许多苏联领导人一样,在谈论战争所带来的苦难时,感情尤其冲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牺牲了两千多万人,对那些苦难岁月是如此记忆犹新,好像这些日子在昨天才结束一样。 1972年我在电台和电视台向苏联人民发表讲话时,谈到一位十二岁小姑娘丹娘的故事,她在日记中挨个地记述了在列宁格勒被日期间,她家庭成员牺牲的情况。我最后说:"让我们尽我们所能做的一切来确保每个孩子免遭丹娘所遭受的苦难。" 勃列日涅夫事后告诉我,我的结束语使他热泪盈眶。第二年,在圣克利门蒂我家里的一次私人宴会上,在向他祝酒时,我又重述了那一段话,那时,勃列日涅夫是满眶泪水。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绕过餐桌,拥抱了我。 有一次,勃列日涅夫俯身对我说:"我是一个易动感情的人,尤其是当我想起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时,更是不由自己。"但是,人们不应把那种感情的流露当作是多愁善感。他的声音是有力而深沉的,这个声音散发出巨大的吸引力和个人的魄力。他做一些强有力的手势,常常从他的椅子上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有一次他就这种习惯开玩笑地对我说:"每次我站起来,我又作了一次让步。"他有时滔滔不绝,含糊不清,但他善于巧妙地把话题从他易遭抨击的地方扯开。勃列日涅夫完全可能象赫鲁晓夫那样强而有力、机灵、狡猾,毫不逊色。 1973年第二次最高级会议期间,有一天晚上,我们早已结束会议休息,因为勃列日涅夫说,与华盛顿三小时的时差给他带来不适。然而,几个小时后,一个特工人员带着基辛格的口信来到我的房间:勃列日涅夫要求会谈。我进行了一番安排,我们就在我楼上的书房中进行会谈。勃列日涅夫和葛罗米柯、苏联大使安纳托利·多勃雷宁鱼贯而入时,他大笑着说:"总统先生,我睡不着。"我回答说,这倒是一个谈判的好机会,不会被人打断,也不会使人分心。 以后三个小时,勃列日涅夫在中东问题上不断地敲打我。 他坚持要求同我们一起,把一项解决办法强加给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他说,至少我们必须就一系列"原则"达成一致的看法,这些原则将指导一项解决办法,例如以色列军队从所有占领的领土上撤走,承认两国的疆界以及谋求这项解决办法的国际保证等等。 我回答说,争端的任何一方不会、也不应该接受一项强加给它的解决办法,相反,我们应该使双方开始会谈。我指出,如果我同意他的"原则",那我将损害以色列的权利。我坚决认为,如果我们事先制定了有争论的原则,那双方将拒绝进行谈判——在这种情况下,原则将使他们的目的落空。 有一阵勃列日涅夫装出看手表和皱眉的样子。他说:"可能我把你搞得十分疲倦了。但我们必须达成一种谅解。"他使人毫不怀疑,我们之间的协定必须大大有利于阿拉伯人。他大声地坚持说,没有这样一项解决办法,他将空手离开最高级会议,并不祥地暗示,他不能保证战争将不再卷上重来。他说:"如果原则不明确,我们要避免军事形势的逆转是困难的。" 在这次半夜召开的会议上,他感情冲动到了极点,与第一次最高级会议期间我们在夏季别墅里就越南问题进行会谈时一样冲动。我仍然拒绝了他关于超级大国进行共管的建议,重申只有通过以色列入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直接谈判,才能取得一项持久的解决办法。在勃列日涅夫作了几乎一个半小时的独白之后,我为这次讨论收了场,我说,我们应该集中全力,争取在今年和平解决阿拉伯、以色列争端,因为"中东是一个最危急的地方"。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我决意保持冷静的态度,来对付勃列日涅夫的感情冲动。一种表面的能忍受痛苦和困难的自制能力,比装腔作势、故意夸大的言词更能给勃列日涅夫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他与赫鲁晓夫是不同的。我们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因为我们都在向着不同的目标努力。直截了当他说,美国要和平,而苏联是要中东。但是,当我们的会谈破裂时,我感到我已给勃列日涅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承担对以色列的义务,并要通过谈判来寻求一项公正的解决办法。 四个月后,10月6日,我从以色列总理戈尔达·梅厄那里得到消息说,叙利亚和埃及正在最后以倒数时间计算方式来计算发动战争的时间。我立即回想起在那次最高级会议上,勃列日涅夫暗示了中东战争再次爆发的可能性,不知是否在那个时候,他已表示要支持阿拉伯人发动进攻。 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机构在进攻迫在眉睫之前,都一直没有发觉阿拉伯人的军事准备工作。其结果是以色列处于易受攻击的地位,尤其是因为发动侵略的那天,正是犹太教的赎罪日,那天是犹太人最神圣的节日,以色列的许多士兵正在度假。在战争的头几天,以色列蒙受了严酷的形势逆转,到第三天他们死亡的人数,比1967年整个战争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几天之后,双方的武器和给养开始减少。当我们得到报告说,苏联人大规模地将物资空运到叙利亚和埃及时,我们已开始进行各种安排,恢复对以色列的供应。苏联人每天给他们的被保护者运送七百吨装备和给养。与此同时,我们的空运却发生问题,未能顺利进行。空运是在五角大楼搁浅的,关键性的时间都浪费在决定使用飞机数量及飞机型号等事项上了。基辛格告诉我、五角大楼只想派三架C一5A型军用运输机,以便在与叙利亚、埃及和苏联人的关系上少引起政治上的麻烦。我问他有多少架飞机可供使用,他回答说,约三十架。然后我告诉他:"我将作出政治决定。派遣三十架飞机和派遣三架所带来的压力一样大,我们打算承受这种压力。"后来,又经过官僚机构的几次耽误之后,我告诉基辛格去转告五角大楼"把能飞的东西"一齐运会。次日,三十架C-130型运输机飞往以色列,一周之后,这次行动比1948年到1949年柏林那次空运的规模还要大。 在第一周战斗结束时,以色列人已转入进攻。在苏联期待阿拉伯人速胜的希望破灭之后,勃列日涅夫给我发了一封信,要求我派遣基辛格去莫斯科进行直接谈判。作为停火的建议,他们已草拟了一系列条件,以色列、埃及和叙利亚同意停火于10月21日生效。停火很快地就失效了,但三天之后,交战各方又同意了另一次停火。 然而,勃列日涅夫并来认输。12月24日,我们的情报机构获得一些令人大吃一惊的情况:苏联的七个空降师,约五万人,已处于戒备状态;八十五艘苏联船只,包括登陆艇和载有部队直升飞机的船只正在地中海待命,不久以后,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公开要求勃列日涅夫和我派遣一支共同维持和平部队去中东,很明显,勃列日涅夫会支持这种计划的,因为这会给他一个机会,重建苏联在埃及的军事立脚点。不久,我们听到谣传说,苏联在联合国进行活动,要不结盟国家发起一项决议,要求在中东派遣一支美苏共同部队。 我给萨达特发去一信,警告他把大国的争夺引进这个动荡地区的危险性。几个小时以后,勃列日涅夫的信件也来了。他说,以色列仍违反停火,因此敦促我们和他一起派军事小组去这个地区。他要求立即答复,并说:"我将直率他说,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你认为不可能与我们采取共同行动,那我们将面临这样一种局面:即必须立即考虑单方面采取必要措施的问题。 我们不能允许以色列方面采取武断专横的行为。"这封信对苏美关系可能构成为自十一年前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威胁。 我吩咐白宫办公厅主任黑格将军和基辛格把我们主要的国家安全官员召集在一起,对这个几乎是含蓄的恫吓拟出一个坚显的答复。光言语是不会达到我们的目的的-我们需要行动。我的国家安全顾问们一致建议我们宣布美国所有的常规部队和核部队处于军事戒备状态,10月25日清晨,我们就这样做了。 当我们确信苏联人已获悉戒备的初步迹象之后,我给勃列日涅夫发了一封信,我说,前一晚我已研究了他的来信,但感到他关于派遣苏美军事部队去中东的建议难以接受。我否认发生过任何重大的违反停火的事件,并说,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把他"关于单方面采取行动的建议看成会涉及到难以估量后果的、最严重关切的事情"。我说,我随时准备同意派一些美国和苏联的人员去这个地区,但不是作为战斗部队。相反,这些人员可以包括在一支扩大的联合国部队中。然后,我以明确的语言提出了我们的论点:"然而,你必须知道,我们在任何清况下都不会接受单方面的行动。" 那一天早晨的晚一些时候,从萨达特那里来了一封信,说他理解我们的立场,他将要求联合国提供一支国际维持和平部队。然后,勃列日涅夫来了一封信。现在他只要求派遣七十名个人"观察员"去中东。尽管这与他早先一封信中所说的军事小组大不相同,我还是再次表示坚决反对,建议应由联合国秘书长来决定停火观察员的人员组成。 这次戒备起了作用。勃列日涅夫没派遣任何军事人员会这个地区,这样,通过努力使这场冲突取得和平解决已成为可能。这次戒备取得成功有两个原因。第一,勃列日涅夫知道我们在核武器方面比苏联仍略占优势。第二,他知道我们决心维护我们的重大利益,并与我们的盟国站在一起,就象前一年我们在越南问题上所采取的决定性行动中所显示出来的那样。在圣克利门蒂午夜举行的会议上,我坚定地拒绝屈从于他在中东问题上的要求,这大大地增强了我在危机时间通过莫斯科-华盛顿热线所说的一番冷漠的话的分量。因此,在整个10月危机中,勃列日涅夫认识到他面临的是一个有可靠的军事力量、并有决心来使用这支军事力量的敌人,于是,他让步了。 当勃列日涅夫和我1974年再次会见时,他对以色列人表示不满,把造成中东紧张局势的责任推在以色列人身上。他也极力否认苏联人曾直接要求阿拉伯人发动1973年的一场战争。 从他断言的语调中,我感受到,他对我们在10月危机期间交换意见的口吻一直是那么强硬而感到痛苦。但他讲得很清楚,他不想在接近战争边缘的时刻再度冒险。 在外交方面,他总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正如多勃雷宁有一次告诉基辛格的那样,勃列日涅夫和苏联整个领导班子都有一个"神经痛处":中国。看来,在勃列日涅夫用一种形式或另一种形式向我们提出呼吁,要我们与他一起组成一个反对他称之为"黄祸"的同盟之前,任何一次最高级会议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我们第二次最高级会议期间,我告诉他,我认为他对中国人的关切是过分夸大了。他们至少在二十年内不可能取得足够的核力量,以此来对苏联进行一场冒险的侵略。勃列日涅夫摇摇头,表示不同意,因此我问他,他认为中国变成一个核大国要多长时间。 他举起两只张开手指的手说:"十年,十年之后他们的武器水平将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水平。到那时,我们将更加先进,但我们必须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情况不可能继续下去。 1963年在我们的党代表大会期间,我记得毛泽东是如何说的:'让四忆中国人死吧,还剩下三亿呢。'这就是毛泽东的心理学。"勃列日涅夫然后暗示说,整个中国领导层在本能上是侵略性的,甚至在毛泽东去世以后仍然是侵略性的。 我们在三次最高级会议上签订了一些重要协议,包括1972年第一个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以及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第一阶段的第一个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但是,勃列日涅夫和我都认为,我们之间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人关系与任何特殊条约同样重要。 通过相互了解,我们大大地减少了危害和平的危险,即估计错误,这是最危险的,也是最不为人们所认识的。 在核子时代,没有一个神志正常的领导人会有意地跨越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战争边缘这条界线。但是,领导人不会见,不把他们的分歧摆出来,彼此不了解,那他们就会无意地冒险,互相把对方推向战争边缘——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要战争,而是因为他们对什么行动将会挑起战争会估计错误。在历次会议上,勃列日涅夫和我都发现这一方和另一方所抱的决心都是等量齐观的。因此,在考验另一方之前,每一方都得再三思考。 很清楚,我们要在我们有争议的方面取得进展,那我们必须一起行动,并且相互尊重。这就是主要的理由。为什么我在当时以及现在都认为,如果我们要想少犯可能导致战争的估计错误,那么两个超级大国领导人之间每年举行最高级会议是必不可少的。 在过去的三十六年中,我有一个非比寻常的机会,即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略进行了第一手材料的调查,又对共产党领导人进行了估量。 1947年,我目睹了共产党人利用遭受战争破坏的西欧所面临的各种痛苦。 同年,我协助国会进行了一次调查,揭露了共产党的间谍已钻进了美国政府的最高层。 五十年代,我看见几十万难民冒着生命危险,从东德、匈牙利、北越、北朝鲜以及共产党中国的共产党统治的压迫下逃出来。 1958年,尼克松夫人和我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遭到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群暴徒的袭击,几乎丧了命。 七十年代初期,我和勃列日涅夫之间发展了一种个人关系,这种关系比自斯大林和罗斯福以来的任何一对苏美领导人之间的个人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在苏联、中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和南斯拉夫访问期间,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统治所带来的后果。我也收到了由其他人传给我的、对苏联所作所为的精辟见解,其中有些来自其他一些共产主义国家的领导人。 尽管这种经历是大量的,但我不敢假设我们对苏联每个方面的政策应该是什么样的政策。这些政策充其量也包含着大量的推测。在我写的《真正的战争》一书中,已详尽地叙述了我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做法。 如果经验还没有使我们搞清楚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话,那末它在某些我们不应该做的方面确实给予了明确的指导。 在与苏联打交道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和一个大国打交道,说得更具体些,是在和相对来说较少的一部分人打交道、他们控制着这个大国。通过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以及可能成为他们的接班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苏联对各种不同政策方案可能作出的反应。 在美国发生的辩论,看来经常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用意都是好的,都是从爱国出发的,而且都是把人们引导到错误道路上去的。 一方面是超鹰派。他们争辩说,因为苏联人撒谎、骗人,他们夺取能够夺取的一切,并下定决心要打败西方。因此,我们不应与他们打任何交道。他们争辩说,我们应增加我们的核能力,一直到我们占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他们断言,由于俄国人威胁我们,我们不应该与它进行文化交流,进行贸易,进行谈判。他们认为,如果我们遵循了这个方针,那么东方集团不牢靠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崩溃,随着经济的崩溃,共产党政权也将垮台。 另一个极端是超鸽派。他们争辩说,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是年老、保守、谨小慎微的人,如果我们不威胁他们,他们将不会对我们构成任何威胁。超鸽派建议,如果我们树立一个榜样,单方面地减少我们的核能力,这样,苏联人将会跟着做,并利用那些资源来为他们的人民建立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击中目标。苏联人决不会允许美国重新取得核优势,作为极权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他们可以把他们所选择的任何一部分资源倾注在军备方面。采取拒绝谈判的手段来减少核战争的危险是轻率的。有人认为,孤立苏联会使它垮台,这种意见是不现实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外部冲突有时会加强一个独裁的政权,而紧张局势的缓和有时却可能削弱这样一个政权。没有七十年代的缓和,允许波兰团结运动出现的局面是永远也不会形成的。 另一方面,把"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条基督教的金科玉律应用在我们与苏联的交往上是极为幼稚的。卡特总统拘着最良好的意图,试图单方面采取克制,以期望苏联人会照着做。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在他裁减美国军备生产计划时,苏联人却加速了他们的军备生产计划。其结果是,里根总统为了恢复核力量的平衡,不得不加强军备生产。 有两种缓和,强硬的和软弱的。强硬的缓和是建立在有效的威慑基础之上的。这种缓和鼓励苏联人进行谈判,因为苏联要进行侵略,花费的代价太高。与此相反,软弱的缓和使苏联人不愿去谈判,因为他们为进行扩张所付出的代价如此之低,而侵略所得的收益对他们却很有吸引力。 以实力为后盾,并使威慑成为可以信赖的强硬的缓和维护了和平。软弱的缓和,不是招致战争,就是招致在不发生战争情况下向敌人投降。我们需要缓和,但它必须是那种正确的缓和。 如果有些亭我们不能做,那也有些事我们可以做。由于绝望而放弃一切,并说因为我们不能做一切事情,因此我们就什么都不去做,这是愚蠢的。 苏联领导人是难以对付的、冷酷的、强硬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懂得国际力量这门算术。 就我们而言,首要的、必不可少的事情是必须维护西方的自由,并直截了当地对苏联领导人讲清楚,为了维护西方的自由,我们决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我们把这种决心表达得越清楚明白,那么他们对这种决心进行最后考验的可能性就越校这意味着恢复军事力量的平衡,这样我们就可以制止战争,防止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遭受失败。当美国在核武器方面享有优势时,这些力量都是有利于和平的。如果苏联人威胁要采取侵略行动,我们可以象1973年10月所做的那样,使我们的核部队实行戒备,那样敌人就会让步。但是,今天这种威吓将是不可靠的,因为在战术和战略陆基导弹方面,优势已转到苏联人方面。这种优势掌握在象苏联这样一个侵略国手中,就成为一种不祥的威胁。因此,为了和平的利益,我们必须花大量美元,这是恢复力量平衡所需要的。 苏联领导人想要军事优势,并要利用这种优势来统治世界。但是,如果我们使他们确信,我们将不让他们享有这种优势,那就存在一种真正的可能性,他们会就相互的军备限制甚至裁减军备问题进行认真的谈判。 今天,有许多人建议,双方应同意在目前的核武器水平上实行冻结,并说,这种作法将减少战争的危险性,促进军备控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恰恰是事情的反面才是正确的。在冻结的情况下,苏联人将保持他们目前的有利条件,这将增加战争和核讹诈的可能性。冻结也将使达成任何军备控制协定的可能性化为乌有——这样一项协定将减少核武器的数目-,因为冻结将使苏联毫无愿望去进行谈判。克里姆林宫的人们可能年老多病,但他们并不是傻瓜。除非我们有什么东西可给,否则我们也不可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东西。 冻结的提?——作为打破僵局的一贴万应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是空洞无物的。这个提案是建立在两个谬误的前提基础上的。第一个前提:我们总可以摆脱核时代的危险。但是,只要这些武器存在,这种危险仍然是很大的。即使双方同意把他们的核武库减少一半,每一方仍将有足够的火力把另一方和世界摧毁好几次。 第二个前提:军备和军备竞赛引起战争。这个论点是,如果我们要把世界从毁灭中拯救出来,我们必须停止军备竞赛。 但从历史上来看,并不是由于武器的存在才引起战争,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政治分歧未能解决,才有可能导致使用武器。武器是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后果,而不是造成紧张局势的原因。 措词美好的裁军决议,没有一项能解决这些深刻的政治分歧。 我们不能脱核僵局,但我们必须学会与它共处。我们必须越过军备控制这个不会带来任何结果的问题,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的核心上:美苏之间的根本分歧。我们必须在会议桌旁,而不是在战场上逐步寻求一个解决这些分歧的办法。 但是,在寻求之前,我们必须诱导苏联人进行谈判,只有在我们的力量足以使对方对我们的敌意感到害怕时,他们才会来谈判。勃列日涅夫了解这一点,即使他对此持反对的态度。我们必须使他和他的后继者清楚,我们也了解这一点。 我们也必须在那些与我们的利益有较为重大关系的世界其他地方反对苏联人的侵略性的冒险主义。我们不能充当世界警察,但我们也不能在苏联人和他们的代理人颠覆和攻击我们的盟国和朋友时袖手旁观。我们必须准备好,在世界遥远的地区显示我们的力量,以挫败苏联的挺进,因为那里正是决定世界命运的地方。 此外,该利用我们庞大的经济力量来对苏联在国际上的行动施加影响的时候到了。军事上,我们在某些方面可能处于落后的地位,但在经济上,我们拥有极大的有利条件。他们死乞百赖地要与我们进行贸易,假如我们把我们的贸易结构改动一下,使他们经不起经济压力的脆弱住扩大到最大限度,与此同时,缩小我们自己的脆弱性,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贸易来施加影响。 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克里姆林宫的同僚们将会对他们需要做交易的建议加以嘲笑,但骨子里他们确实需要一场交易。我们应该让他们有机会来进行一场交易——但要有代价。一定要使他们懂得,如果他们继续在涉及我们利益的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侵略,那么这场交易就将告吹。列宁曾说过,资本家将排着队来向苏维埃俄国出售绳索,而苏维埃俄国将要用这根绳素把资本家绞死。我们应该向他们出售绳索,但要以这样的方式出售,如果他们企图伸手来扩大他们的征服地,那绳索将捆住他们的手。 在遏制苏联力量的同时,我们必须并有可能迫使苏联统治的那部分世界的内部发生变化。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象虔诚的教徒那样,成天空谈变化——勃列日涅夫及其一伙,以蔑视的态度,不理会这种泛泛空谈一而是给早已在活动的各种势力以更多的鼓励,来促使这种变化发生。 共产党世界将不会以某种突然发生的大变动方式而崩溃。 但是,它已发生了变化,而且将继续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加速这种变化。西方寄希望的正是这个变化过程。 有些人认为,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使共产党世界发生改革是毫无希望的,因此,对这种设想不予理睬,他们举起双手认输,并说,共产党世界将永远受人欢迎。他们忘记了它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英国的前任首相麦克米伦有一次提醒我说,从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统治时期到安挪女王统治时期,一百年过去了,伊丽莎自女王在她的顾问们失宠时,把他们的头都砍了,而安娜女王则慑于公众舆论,只能把她的失宠顾问们流放。他是在1958年,斯大林去世五年之后发表这番议论的,斯大林曾将数百万他真正的敌人和想象中的敌人处以死刑。当赫鲁晓夫对他的对手实行清洗时?他只能把他们发配到各剩勃列日涅夫只能把赫鲁晓夫送到莫斯科的?区。 变化的步伐是非常缓慢的,对一个象美国那样缺乏耐心的民族来说,这种变化显得尤其缓慢。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耐心,承认缓慢的变化总比没有变化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这些政策,为了使缓慢的变化保持下去,这些政策有时是必要的。 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接触、文化以及情况的交流,可能不一定象几位天真无知的、鼓吹这些活动的人所说的那样,会起那么大的作用,但这些活动确实起了作用;它们是这个渐进变化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非战略物资的贸易,如同军备控制一样,与苏联在其他地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那它也是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贸易结构可以进行改造,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贸易施加影响——其结果是,通过贸易建立起来的相互依赖,可以对我们有利。思想本身也是一种力量,我们可以用强力来实现思想渗透。一位在波兰出生的教皇戏剧性地代表着宗教信仰可以集结的力量。我们最大的资本是共产主义在世界上行不通这个最明显不过的事实,这一点对铁幕两边也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连共产主义那些最卑下的辩护士,除了共产主义的凄惨后果外,现在也只能仅就共产主义是正确的这一点进行辩解了。 俄国人民是强大的,东欧国家的人民也是强大的。在东西方的争夺中,他们的力量将最终寄托在西方的各种力量之中,因为西方的敌人正是他们的压迫者。 在今后几十年中,领导人将不得不适应这样一种情况:超级大国以某种不太稳定的、不分胜负的局面相对峙。不管人们如何想象缓和这个词,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这种实际情况要比其他情况更为可龋缓和不是友好聚餐,它是一种努力,是为了寻求各种方法来在分歧情况下实行共处,而不是为分歧而进行战斗。只要苏联坚持它的扩张主义目标,那么没有威慑,就不可能有缓和。但是,在缓和情况下的威慑,比没有缓和情况下的威慑,既容易实行,也更加有效。 美国必须在军事上强大,在经济上强大,在意志方面也必须坚定,美国需要强大的盟国的合作——与强有力的领导人进行合作。苏联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威胁,应付这种威胁是西方领导人的首要职责。正因为它是一种如此严重的威胁,我们就必须继续发挥创造性,寻求各种办法来减少我们之间的分歧,在可能的地方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些分歧,在不能作出决定的地方,则把这些分歧阐述清楚。 如果我们立场坚定,如果我们强大到在必要时,足以用武力来作为我们说话的后盾,那么俄国领导人就会尊敬我们,如果我们在行动上表现出软弱,他们将以蔑视的态度来对待我们。但是,如果他们看到他们必须与我们谈判,如果他们看到我们愿意谈判,那么他们也会愿意谈判的。 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有一种不能由己的被驱使的力量:维护和扩大他们权力的力量,但他们并不是疯子。他们要夺走他们认为可以夺取的东西,但仅仅是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夺取的东西。如果他们认为他们必须在一个侧翼后撤,以保护他们在另一个侧翼的阵地,他们也会这样做的。 我们的任务就是增强导致发生变化的压力,以及当这种变化发生时,使人民抱有将会取得报偿的希望。 约在二十五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赫鲁晓夫时,?曾在伦敦市政厅发表的、并得到赫鲁晓夫赞赏的一篇演说中发出呼吁,提议东西方举行全面的和平竞赛,它既是物质领域的,又是精神领域的。这是一场西方握有所有王牌的竞赛。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点,并继续用完这些王牌。上一页 目 录下一页□ 作者:尼克松7、周恩来(一)中国式的革命家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周思来和蒋介石这三个人的历史。在打败了蒋介石军队之后,随着毛泽东对大陆的统治的巩固,中国共产党人实际上把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对抗描写成上帝和魔鬼之争。毛泽东把自己看作当代的秦始皇——两千年前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 他发动了一场个人迷信运动,把自己神化了。周思来则长期处于幕后,作为一个忠实的官员,运转着中国的国家机器。在台湾,蒋介石凭借着独裁手腕进行统治。但是,他没有象毛泽东那样过份美化自己,因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并且教导他统治下的人们要光复大陆。 这三个人中,我认识蒋介石的时间最长。我把蒋介石及其夫人看作朋友;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其他两人则不是。我和蒋介石夫妇有私交。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共同的信仰和道义上的产物。但是,赢得中国大陆战争胜利的是毛泽东和周思来。这两个人中,周恩来更有远见卓识。简言之,他是我所结识的具有非凡天才的人物之一。他洞悉权力斗争的现实,在这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今,这三个人都已去世了。但是,周恩来留下的遗产,在现代中国却逐渐取得了支配的地位。 我1972年访问中国之前七个月,派亨利·基辛格去北京执行一项秘密使命,为安排我的访问进行谈判。基辛格首次秘密访问北京的两天里,花了十六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周思来进行坦率而又广泛的讨论。他归来时对我说,周思来与戴高乐一样、是他所遇见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外国政治家。 尽管基辛格象我们一样,有时也采用夸张的手法,但他确实难得夸奖一位他从未见过的人物。我与周思来晤面并会谈了一周之后,才理解基辛格为何如此不寻常地称赞周恩来。 我在结束1972年的中国之行时,在告别宴会的祝酒词中说道:"我们在这里已经一周了。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一些观察家觉得我被这次戏剧性访问冲昏了头脑,对访问的意义估计过高。不过,我相信历史将会证明:如果不迈出美中关系正常化这一步,目前与苏联的力量均势对我们将是极为不利的。当时,对外交关系这一突破作出了贡献的人物和事件,均已载入了1972年的上海联合公报。其中最值得称赞的人物便是周恩来。 周思来是一位共产主义革命家,又是一位儒雅的人物;他既是致力于意识形态的人,又是一位精明的现实主义者;既是政治上的斗士,又是最大的调和者。在扮演如此错综复杂的角色的人物中,很少有人能象周思来一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应付裕如。而周思来却可以扮演这些角色中的任何一个,或是毫不犹豫地将这些角色揉合在一起。对他来说,这并不是意味着在适当的时机逢场作戏,而是说明这位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复杂但又敏锐聪颖的人物具有不同的几个侧面。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他在政治生涯中有着漫长而又丰富的经历。 共产主义理论家特有的冷酷无情,使他有可能利用每个历史时期的机会,并经受住政治上的挫折和物质上的困难。儒雅之上所具有的个人素质,则赋予他以超人的品德,使他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敬爱的领袖";现实主义者的精明,又使他能够准确地估计国内政治和国际外交风云方面的潜在势力。这位政治斗士的韬晦,使他的政策在他身后还得以延续,并延伸到毛泽东以后的时代;调和者的机智和谦逊,又使他在更大的灾难性人物分裂中国时,能够把这个国家维系在一起。 这些品质的相互作用,使周思来能够脐身于共产党的最高领导阶层,其时间比列宁、斯大林或毛泽东都要长。 周思来早期的生活,是一个革命领袖在政治上逐渐成长起来的典范。他出生在上海西北约二百英里的江苏省淮安县。他母亲去世后,他父亲不能养活他,于是,周氏家族把他接过去,由他的几个叔叔共同抚养他。从孩提时代起,周思来就受到中国传统的官僚家庭的正统教育。他和他的一个叔叔及婶婶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沈阳时,又进了一所由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小学,一直读到十五岁。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学到了他们从西方带来的"新知识"。 初等教育结业后,周恩来参加赴美国留学的考试,由于入学考试的成绩不够理想而未能实现。之后,他考入具有反封建传统的天津南开中学就读,又在日本度过了两年时间。在那里,他第一次阅读了卡尔·马克思的著作。1919年,周恩来回到中国,进入南开大学学习。然而,政治鼓动工作对他来说,比学习科目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他由于在组织学失罢课和游行示威方面起了作用,被监禁了四个月。 1920年,周恩来从监狱中被释放出来时,已经二十二岁了。 之后,他芭洲继续求学,访问英国、德国,但大部分时是在法国度过的。作为一个罢工组织者,他的大名远扬,激进的中国留学生也很欢迎他。他虽然参加课堂学习,但政治鼓动工作仍占用他的大量精力。不久,他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助学金。 1924年,周思来回到中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那时正处于国营合作时期。他被任命为黄浦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当时的校长正是年轻的军官蒋介石。周思来给蒋介石以深刻的印象,被留作国民党军队的政委,并派他和几位军官前往上海组织起义,以便武装占领上海。 1927年,对共产党日益增长的力量感到恐惧的蒋介石占领了上海,立即调转枪口,向他部队中的共产党人开火。周思来幸免于难。在蒋介石军队迫使周的残部进行长征之前,周思来曾组织过几次不成功的城市暴动来反对国民党。在六千英里的长征途中,他成为毛泽东可以信赖的助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组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联络。后来,他又作为共产党的首席代表,与国民党进行旨在结束内战的谈判。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之后,周思来任总理、外交部长,有时兼任这两个职务,其时间超过了四分之一世纪。 我1972年访问中国期间,周恩来无以伦比的品格是我得到的最深刻印象之一。通过多次长时间的正式会谈和非正式交谈,我终于了解了他,并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意。"恩来"译成英文是"恩惠降临"之意。这个名字很能概括他的风度和气质。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在个人交往和政治关系中,他都忠实地遵循着中国人古老的信条:决不"伤人情面"。 周恩来的外貌给人的印象是:仪态亲切,非常直率,镇定自若而又十分热情。双方正式会谈时,他显得机智而谨慎。 他穿着一套做工精细的灰色中山服,上衣口袋上方别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小徽章,端坐在谈判桌对面,身子稍向前倾,双臂放在桌子上,有时,他双手交叉置于胸前,右臂显得有些瘦弱——这是长征途中一次受伤留下的永久性的纪念。他已是七十三岁的人了,但他那向后梳的头发仅仅略呈灰白,而且有一点弯曲:黝黑的肤色则差不多与地中海人相似,和其他的中国人不大一样。 在正式的会议上,他轮廓清晰的面部的表情始终比较严峻;在听我讲话时,头总是侧向一边,同时两眼紧盯着我。亨利·基辛格曾经把周思来比作眼镜蛇:静静地蜷伏着,保持着出击的姿势,以便伺机猛扑过去。曾经用来描述查尔斯·帕纳尔这位十九世纪的爱尔兰伟大爱国者的警句,完全可以用到周恩来身上:他是重冰覆盖下的一座火山。 周恩来懂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所以在他听完翻译前,就已经知道我所说的意思了,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他偶尔还纠正翻译的译文,使之能够更精确地表达他的思想及各种差别细微的词义。他讲话时不用提纲,并且很少带他的助手参加讨论。他讲话很有逻辑,完全使人信服。为了加强话语的份量,他有时还降低声音,或点头以示强调。 周恩来身材瘦削,似乎显得有些虚弱。然而,他精力之充沛却超过他许多年轻的助手。由于肩负了大量的工作,他工作很长时间,总是起早睡晚,在他担任总理兼外长时尤其如此。 他经常利用清晨的零星时间会见外国来访看,谈话继续到日出,谈话结束时,精神却仍然星烁如初。 随着非正式的宴会和观光活动的增加,我们的互相了解加深了;周恩来的姿态也更加开朗,表情更加丰富了。他经常靠在椅背上,用富于表现力的手势来增强谈话效果。当要扩大谈话的范围,或是从中得出一般性结论时,他经常用手在面前一挥;在搁浅的争议有了结果时,他又会把两手放在一起,十指相对。在正式会谈中,他对一些俏皮话暗自发笑;在闲聊时,他又变得十分轻松自如了,有时对善意的玩笑还发出爽朗的笑声。他开怀大笑时,两眼闪射出快乐的光芒,脸上皱纹显露,显示出这是发自于内心的真正的喜悦。 在国宴上,周思来和我彼此都用茅台祝酒,而不用这种场合中常用的传统饮料香槟酒。茅台是一种烈性酒,用粮食酿成,含酒精高达五十度以上。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人由于茅台酒喝多了,饭后点香烟时,他爆炸了。在一次宴会上,周思来点燃了一根火柴,放在装有茅台酒的杯子上来证明它的可燃性,这杯酒果然不久就燃光了。 我们绕着宴会厅与五十多位高级官员碰杯,我注意到周恩来向每个客人祝酒时,只用嘴唇轻轻碰碰杯沿。当我和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时,都还拿着原来的那杯酒,坐下来休息。谈到酒量,周恩来对我说:在长征途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一天喝了二十五杯酒,这使我非常惊讶。由于年龄的原因,他的酒量已被限制到二、三怀。我记得曾经读过一段书,说红军在长征途中曾经攻占了生产茅台酒的茅台村,把那里的酒都喝光了。 周恩来夹夹走江湖卖药的人常有的那种目光,对我说:长征中,茅台酒被看作是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 我们谈话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历史和哲学。所有这些周恩来都很在行,周恩来是一位由学者转变成了造反者的人,但从未失去学者敏锐的头脑和深刻的思想。然而,他的意识形态有时也会影响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使他曲解他读过的历史。例如,在我们的谈话中,他在提到法国革命战争中反抗殖民主义者的军队时,称它为"志愿军"。事实上,在当时的法国军队中,除了象拉法夷特(Lafayette)这样的少数人外,都是受过训练的职业军人,他们为了反对英国军队这一政治目的而战斗。 周恩来还对我说:林肯发动内战是为了解放奴隶;他之所以获胜,则是因为"人民"支持他。事实上,林肯这位历史上少见的伟人和中国人崇敬的人物之所以进行内战,并非为了解放奴隶,而是为了使南方回到合众国中来。他发表《解放奴隶宣言》是一个明智的策略。但它只是要解放在叛乱的州中的奴隶,而不是解放仍留在合众国中的边远各州的奴隶。林肯坚定不移地反对蓄奴,但他首先考虑的是拯救合众国。 虽然周恩来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革命家,但他安然居于古老的北京的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平静、优雅地在其中活动,象一位君主时代的圣哲一样。看见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谁也想不到他就是那场专门为了征服世界、改造文明和改变人性的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宫殿里的装饰,是中国过去受人尊重的标志。这些宫殿用豪华的中国风景画和金、银、玉石制成的古代艺术品装饰起来,这里丝毫没有北京街道上四处张贴的宣传标语的痕迹。 那里的艺术品和装饰品的精美程度,可以与周恩来的品格和他处理国家事务的完美技巧相比美。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和中国文明的精华的结晶。在谈话中,周恩来仔细地分辨每个词语的不同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在谈判中,他用迁回的办法,避开争议之点;在外交上,他有时善于通过似乎不重要的事情来传递重要的信息。 周恩来和我所遇到的其他中国领导人都极有兴致地向我提到:乒乓球队的交流为我们两国关系的突破揭开了序幕。他们似乎都很欣赏取得这一外交突破的成就的方法,就象欣赏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一样。例如,毛泽东说过:中国曾经坚持在改善关系前,应该解决所有的主要问题,这确实有点"官僚主义"。他说:"后来,我看你做得对。于是我们就打起乒乓球来了。" 周恩来也具有另一种罕见的本领:他对琐事非常关注,但没有沉湎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们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应邀去观看体育推古球表演。当时天已经下雪,而我们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周离开了一会,我以为他是去休息室。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亲自去关照人们清扫通往长城路上的积雪。第二天,路上洁净得如同不曾下过雪似的。这个例子是很典型的。 我还发现,在机场欢迎我们的仪仗队是周恩来亲自挑选的。这些士兵身体健壮、魁梧,穿着整洁。周本人还亲自为乐队挑选了在晚宴上为我们演奏的乐曲。我相信他一定事先研究过我的背景情况,因为他选择的许多曲子都是我所喜欢的,包括在我的就职仪式上演奏过的《美丽的阿美利加》。在结束这次旅行后,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告诉我:有一次,在他与周恩来会谈之前,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妇女,递给周恩来一份报纸清样请他过目。这是周为第二天报纸编排的头版。 对于周恩来来说,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入手这一格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虽然亲自照料每一棵树,但也能够看到森林。 周恩来还具有其他中国人的品德——不可动摇的自信心,它来自中国人民享有的几千年的优越的文化传统。然而,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着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方面,这种认识与过去两个世纪中中国所遭受的民族耻辱所引起的自然的愤懑是结合在一起的,使他们对外交上丧失尊严的现象极其敏感。我有一位名叫哈罗德·李的朋友是牛津大学毕业生,香港居民。他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心理都有超乎寻常的了解。他曾概括地描述过中国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 1965年,我问他:如果美国政府承认北京政府,共产党中国人会作出什么反应。他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说:"你们要承认'我们'?"接着,他又以怀疑的口气说:"你完全错了。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会承认你们。"1954年,在讨论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发生的一件亭,也足以说明周恩来对中国民族尊严受到藐视时何等的敏感。他当时是中国的代表;国务卿己病杜勒斯则是美国的代表。杜勒斯曾经告诉记者说:只是在一种情况下,他与周恩来才会见面,这就是"在我们的汽车相撞的时候"。碰巧在一天上午的会议前夕,杜勒斯与周恩来都提前到达了,而且相遇了,周恩来伸出手来,准备握手,杜勒斯却一摇脑袋,走出房间,使这位中国外长受了侮辱。六年之后,周恩来对他的朋友埃德加·斯诺提起此事,仍然面有温色。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杜勒斯对周恩来的怠慢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朝鲜战场上,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被共产党中国的"志愿军"杀死了;台湾的蒋介石政府不久又将与美国签订一项共同安全条约;大陆中国和苏联还结成了旨在对付美国的军事同盟。但我很清楚,这件事确实伤害了周恩来的感情。因此当我第一次到达北京时,我一走下飞机的舷梯,就特意一边向周走去,一边伸出我的手。我和周握手的照片,成为我访问中国时最值得纪念的留影。 另一方面,在我们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他们的自信心又使他们能够转而进行认真的自省,而不至于对自己的缺点感到不安。在我们的谈话中,周恩来不断地提到有必要了解和克服他们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第一次会见时,他就提到出席会议的双方人员平均年龄的巨大悬殊,说:"我们的领导层中,年纪大的人太多了。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类似的是,当我们游览北京十三陵时,一个低级官员特意吩咐一些孩子穿上鲜艳的衣服,还教他们在我的一行到达时应该怎样做。 周恩来对此表示歉意,说:"有人带了一些小孩来这儿,是为了点陵墓的风光,造成一种假象。你们的记者向我们指出这一点,我们承认这是不对的。我们不愿意文过饰非,而且已经批评了当事人。"在我们访华的过程中,我情不由己地想起章晓夫的高谈阔论是多么装腔作势,而中国人的待人接物是多么平易近人。其实,章晓夫的吹牛不是为了掩盖其自卑的理;周恩来机警的自我批评则是自信心充分发展的明显表现。我知道,这只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但在事实上,这表明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和哲学的绝对优势坚信不疑。凭借这一优势,他们总有一天会战胜我们和其他人。 周恩来的才智和吸引人的魅力,使许多人为之倾倒。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周恩来的这些品格与冷酷的政治活动家的品质是同时并存的。记者弗雷德·厄特利说,周恩来是一位"难于抗拒的……机智的、有魅力的、讲究策略的人"。西奥多·怀特承认,他"对周恩来的品德几乎没有任何怀疑,对周的判断也没有任何疑问"。一位在日本的中国记者说:"应该说,他是我见过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另一些人见过这位无情的政治家和并朱为他的魅力所动的人,则把周恩来描绘成另一种类型的形象。五十年代担任过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的沃尔特·罗伯逊曾经对我说,周恩来虽然很有风采,但他曾经亲手杀过人,然后又抽着香烟安然离去了。 四十年代曾经与周恩来打过交道的一位美国官员对我说:"您把周的姓读成'乔'了。嗯,他对我来说,确实象一位姓'乔'的,丑怪的人。我曾经想过我们应该与他决裂。但忽然之间我又发现,我错了。对他没有用的东西,他是不会承认一是一、二是二的。" 国民党一位曾经参与谈判的高级官员也对我说过:"最初,我完全相信他是正确的。因此认为谈判双方也许都应有所让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怀疑这个人了。他虽然可能是真诚的,但他也不会被他的政治偏见完全蒙住眼睛。后来我终于认识到,在他的话里没有丝毫道理。最后,我发现他的一切都是在演戏。他是一位我从未见过的了不起的演员。他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使他的观众也跟着他笑,跟着他哭。但是这些纯粹是在演戏!" 当然,周恩来这两种不同的形象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他总是根据他的国家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来处理问题。他之所以讨好外交官和新闻记者,几乎也都是为了增进他的国家的利益。 但是,如果为了这些利益而要求他背弃信守,他可能也会无动于衷地离开同伴。在和我们的关系中,周恩来信守与我们的协议中的条文和精神。然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友谊,相反,他是为了他的国家的利益才与我们建立友谊的。 在延安就认识周恩来的西奥多·怀特许多年后写道,他过去对周恩来的信任是绝对的。他将周恩来的两种形象联系在一起,概括他说:周恩来"与本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出现的任何一个英明而又无情的人物一样,在行动时果敢而机智,象猫扑老鼠一样。他非常果断,能够凭自己的行动冲出一条道路。 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位具有高度热情的、和蔼而富有同情心的、彬彬有礼的人。" 周恩来把儒士的个人品德和列宁主义革命家的冷酷无情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个性特别适合于他所扮演的政治角色。 他象台金钢一样——融合在一起的台金比其中的任何一种金属都要坚韧。共产主义制度总是奖励善于施展诡计的人,同时毁灭进行妥协的志士。周恩来的政治天才,在于他能够成功地同时扮演斗士和调解人的角色。 一位新闻记者曾经问过周恩来: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您更多的是中国人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回答:"我更多的是中国人。"当然,周恩来的同事都是中国人,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份人首先是共产党人,其次才是中国人。尽管周恩来信仰共产主义,俱使这一信仰极端化并不是他的天性。 周恩来出身于官僚家庭,这种背景也使他有别于他的同事。这个家庭植根于旧中国的为人处世之道,家族里的成员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攻读古书,以便进身仕门,保持若干世纪以来在这个帝国的官僚机构中的社会地位。周恩来在青年时代便摒弃了旧社会的哲学信条,但他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社会在文化上给他留下的影响,他自己也从未想到要摆脱它。在一定程度上,他一直保持着对中国的过去的尊重,即尊重旧社会那些值得保留的东西。 周恩来不同于大多数中国共产党人,他经常承认对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怀有负疚之心。1941年,国共两党为了重建抗日统一战线而进行谈判。休会期间,周恩来对一小群人讲了话。大家寂静无声,周恩来以动人心弦的话语表达了他的负疚之情。 他说,他希望打败日本人之后,能够回到他母亲的坟前扫墓,这使在场的中国心埃"抗日战争期间,周的父亲由于走投无路,只好写信向他当时业已出名的儿子要钱。周立即从他微薄的薪水中分出一部份钱,寄给他的父亲。1942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周按习俗在共产党的报纸上发了一则讣告。我猜想,此举一定会使他的同事感到疑虑,甚至吃惊。 在我们1972年的历史性会见的若干年之前,周恩来就告诉过一个记者: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关系,这是美国的过错。他说,任何一个美国人到中国来都是会受到欢迎的,但这必须对等。他接着说:"中国有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他又强调:"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但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对于一位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把孔子的话当作权威加以引证,这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对周恩来而言,这又是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的。他自小受到的教育,使他具有孔子所说的"君子"或治理国家的上等人所应有的品德——聪明、自尊、文雅、和蔼、果断和坚毅。 这些品德使周恩来在处理政治关系时大得裨益,也有助于他和竞争者们和平共处达半个世纪之久。一度曾任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委员的张国焘说,周恩来在党内派别之争中能屈能伸,而且是一个成功的调和者。这主要因为他是一个"圆滑的人","属于处世随和,会交朋友,不走极端,总能适应生存环境这一类人。" 他具有的这种儒家精神的美德,也使他赢得中国人民对他的永久的爱戴。他是唯一获得了"我们敬爱的领袖"这个称号的社会活动家。群众对他的热爱,在中国的政治上也变成了一股绝无仅有的力量。这在他逝世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的仪式上,江青这个极左分子无礼地拒绝向周恩来的遗体脱帽致敬。当电视转播这一镜头时,一群在电视机旁观看的广州居民喊了起来:"揍死她!" 在周恩来的追悼会上,周选定的副手邓小平热情洋溢地称赞这位已故总理。这一讲话后来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极左分子在一张大字报里要求毛泽东谴责这个讲话,并说:"这个悼词必须撤消"。毛泽东当时虽然在政治上同情极左分子,但据说他这样回答:"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人民都是会反对的。周恩来的悼词不能改。人民不会同意改。" 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使周恩来对一些残酷的事件习以为常。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历史有一种固定的看法。它的拥护者们相信历史最终将导致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他们的任务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由于他们这么看待自己,所以回避了对所有道德问题的考虑。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所犯的罪恶,都认为是难免的,是为了推动历史前进的。 然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当他们之间有了分歧时,问题也跟之而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什么道德可言,也没有什么妥协的余地,有的只是暴力行动。在分歧中,双方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不管哪一方错误,它都是在"阻挡历史前进"。 罪行大的,往往招致杀身之祸。 周恩来在政策和政治问题上喜欢运用策略,而不是进行无情的压制。作为一位总理,他推行了广泛的经济改革,有些作对了,很多则是有害的,但都未引起任何社会动乱,不象他的政治对手们——他们以强迫的方式,经常进行过多过急的改革,反而招致社会的动荡。激进派要求在一千年内才能办到的事情在一个礼拜之内就要大功告成。周思来不顾他们的反对,始终如一地推动着循序渐进的现代化计划。 在中国政治上变幻无常的各种联盟中,周思来不动声色地行使着权力,而且收效颇大。他从未给他的同事们留下想要争得更大权力的印象。以得到毛泽东庇荫的强硬路线分子为核心的帮派形成以后,周思来虽然对这一伙人推行的新政策感到不是味儿,但他仍然能与他的对手们共事。在这种情况下,他韬晦以待,直至这个帮派陷于困境。这时,他的支持与否就变得举足轻重了。到了这个关键时刻,他会立即转而加入奉行更加温和的路线的对立派。 但是,如果有人将党内斗争升级到采用暴力,周恩来也会跟着干。在宣布美中恢复外交关系后不久发生的一个不幸事件就是例证。当时,曾经担任红军领导人的林彪调集力量反对最高领导一事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周恩来和他的同事们竭力制止他。林彪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失败已经定局,马上登上飞机,企图逃往国外。在我和周思来的会谈中,他告诉我,林彪的飞机当时向苏联飞去,但在中途失踪了。他补充道,此后再也找不到那架飞机。说完,他一笑了之。 中国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也许是周思来在当权的岁月里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1949年共产党取得胜利以后,毛泽东就一直担心国家的革命精神和活动会逐渐消退,青年人会变得意志消沉。他认为,只有在大动荡中,才能使中国保持它的革命原则。他号召中国青年与旧的制度进行斗争,声称:"我们开始搞革命时,也只不过是二十三岁的小伙子:当时的统治者却是一些上了年纪、又有经验的人。他们比我们学问大,但我们掌握的真理比他们多。" 在那些年月里,许多青年人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和没有钱而备受挫折。他们带着一种复仇的心理,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成千上百的学校和工厂付之一炬。哲学家林语堂将"革命总是吞噬他们的孩子"这一陈词滥调颠倒过来,评论道:"在中国,是孩子们在吞噬着革命。" 毛泽东的红卫兵含混不清的使命,就是要摧毁现有的政治秩序和官僚机构。作为总理的周思来正好居于这一机构的顶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近五十万红卫兵包围了人民大会堂,实际上把周思来软禁起来。周思来凭着他那种一向镇静沉着的精神,与来包围他的人进行了长达三天两夜的马拉松式谈判,渲泄了他们的不满,平息了他们的火气,使人群终于逐渐散开了。 基辛格1971年秘密访华归来后,对我说过:周思来在谈到文化革命时,几乎隐藏不住他内心的苦闷。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周思来是为了实现建立平等的社会这一远景而斗争的第一代领导人;他也是一位想循序渐进地推行经济现代化的领导人。因此,他一方面赞同文化大革命所要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深知要在今后数十年内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和国防方面的需求,就必须实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正象埃德加·斯诺所说,周思来是"一位建设者,而不是一位诗人"。当周恩来看到红卫兵的怒潮摧毁了他精心奠定的现代化基础时,他一定会感到非常的痛苦。 中国人怀念周恩来,可能是把他看作一位把党和国家拧在一起的伟大的调和者。然而,世界上的人怀念他,则是因为把他看作中国第一流的外交家。他是中国的梅特涅、莫洛托夫和杜勒斯。在谈判中,天生的灵活性、对国际权力斗争原则的熟悉和热切坚定的思想信仰这些品格集于周思来之一身,此外,他对外国情况也十分了解,具有高瞻远瞩的历史洞察力和极其丰富的经验。所有这些,使他成为当代最卓越的外交家。 在外交事务上,毛泽东给予周思来以相当大的自由和权限。1972年,在我和毛泽东的晤谈中,当涉及到特定的国际问题时,毛就对我说:"这些问题不应在我这里讨论,而是应该和总理会讨论。我和你只讨论哲学上的问题。"因此,我后来和他的谈话虽然涉及到最高级会谈的议程的全部问题,但都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讨论的。最为有趣的是,在我和周思来随后举行的会谈中,周思来总是引用毛泽东的话语,以此作为他在谈判席上所持立场的指导原则。 中苏分裂和中美建交,是形成当前全球战略平衡的两大外交事件。周思来则是这两个事件的中心人物。导致中苏破裂的论战的起因,归结起来不外是哪个国家在共产主义集团中应居首位这个问题。作为第一个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的苏联,1917年起,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了,它死抱住自己的优越地位不放。中国可能已经成为第二个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但毛泽东和周思来显然不甘心屈居第二位。 谁居首位的问题,既表现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也表现在一些象征性的问题上。苏联成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共产主义国家之后,其领导人要求中国在外交上也跟着它的指挥棒转,因为中国需要苏联核保护伞的保护。苏联领导人也把核垄断当成对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的不大不小的威胁。在共产主义世界里,苏联的核武器既是其盟国的保护罩,又是悬在它们头上的剑。 因此,中国想要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是不足为奇的。中国人要求苏联给予技术援助,苏联开始时勉强同意了,后来索性撕毁了协议。 在一些象征性的问题方面,中国领导人认为,在与苏联打交道中,任何不平等的关系都无异于向野蛮人叩头。1957年,在莫斯科的一次会议以后,周思来气愤地抱怨说,章晓夫也应该学学汉语了,免得谈话老是用俄语进行。章晓夫辩解道:"可惜汉语实在太难了。"周恩来愤怒地回答:"俄语对我的困难,并不亚于汉语对你的困难。" 在1961年苏共代表大会上,中苏分歧公开化了。当时赫鲁晓夫企图谴责阿尔巴尼亚,因为阿尔巴尼亚一直顽固地坚持走斯大林的道路,无视克里姆林宫的新路线。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观察员,反对章晓夫这样做。周思来可能已经意识到,如果持独立思想的阿尔巴尼亚今天受到谴责,中国明天也将受到谴责。 在那次会议中,章晓夫发动了对斯大林主义的全面谴责,以此回敬周恩来。周恩来却在这个时候向斯大林墓献了花圈,题签上称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章晓夫又采取了一个别人都不敢采取的行动——暗中操纵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陵墓旁边移走的决议。于是周恩来退出了大会会场,中苏两国之间的分裂变得无可挽回了。几年之后,周思来说,"约翰·杜勒斯的阴魂正在克里姆止腔病! 由于中苏分裂,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中国发现自己已经处于孤立的地位,而且被敌对的强国所包围。我最后决定与北京作出和解的姿态之前,曾经尽量为周恩来设身处地地考虑过:当他环顾四周以后,一定会看清中国真正的和潜在的敌人是谁。 中国的东北方是日本。它对中国并未构成军事威胁,但日本的经济力量可能在将来成为对中国的可怕的潜在威胁。 南面是印度。自从中国派遣军队参加了一系列的边境冲突以后,周恩来对印度人只有蔑视而已。然而,他懂得,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大国,有了苏联的支持,它可能会成为一个严重的威胁。 北边是苏联。它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在三十分钟内突袭并摧毁中国微不足道的核力量。在中苏边境,苏联还驻有全部现代化的四十多个师,比十年前至少增加了三倍。 太平洋彼岸是美国。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周恩来把美国看成意识形态上的最大死敌。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也认识到: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所有的邻国中,美国是现在或将来都不想反对中国的唯一国家。更重要的是,美国是唯一有能力制止中国的北方死敌的国家。 上述格局为中美恢复邦交准备了条件。这并非由于这一方喜欢那一方的哲学,而是为了维持力量的微妙平衡——这对中美双方的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正因为如此,当周恩来获知我们希望重新打开两国关系的信号时,他就象毛泽东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行动了。上一页 目 录下一页□ 作者:尼克松7、周恩来(二) 斯大林令人望而生畏的外交部长维奇斯拉夫·莫洛托夫曾经警告一位美国谈判看说:"如果你认为我们很难对付,那么,你等着对付周恩来吧!"但当我们和周恩来接触后,发现他并不是莫洛托夫所说的那种毫不妥协的谈判者。作为一位忠诚的共产党人,他把我们看作意识形态的敌人:作为一个讲究实际的中国人,他又懂得他需要我们。 我们的分歧很大。但是我们的共同利益更大。我们的任务是减少分歧,而不是扩大分歧。中国领导人想要摆脱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而使自己受到敌视和包围的处境。我们也看得出来,中国政府急于结束这种"愤怒的孤立"状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通过三角外交将有助于遏制苏联的机会。虽然中美复交是双方共同的利益所在,但我们必须在联合公报中阐明我们的关系,并解决许多技术性的问题。 在谈判中,我感到要求周思来突然放弃由他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外交立场是不可能的。但我也懂得,他是一位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者。因为他对基辛格说过:"舵手必须顺水行船。" 当我和周恩来讨论美军留在日本和太平洋地区这一问题时,我知道这是个尤为敏感的问题,并注意到中国人要求美军撤出日本和废除美日共同防务条约。于是我指出,即使我们的政策违背中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则,但这实际上还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在谈到苏联时,我又说:"美国可以从日本水域撤出,但别的国家仍会在那里渔利。"我继续说:日本要么应该寻求同克里姆林宫和解,要么应该重新武装自己。 我知道,周思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大概会同意我的分析,但是作为一个理论家,他又不会明确表态。果然,他以一种特有的微妙姿态作出了反应: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变了话题,对我的看法不作任何评论。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清楚周恩来的沉默正是表示首肯。 除了共进午餐、晚宴和其它公开活动之外,在面对面的正式会谈中,我与周思来会晤了十五个小时以上。他有四个特点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精力充沛;准备充分;谈判中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在压力下表现得泰然自若。 他的精力是惊人的。我注意到在一些时间较长的会谈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谈双方的年轻人逐渐感到困倦,翻译也显得语调不清了,但七十三岁的周思来却始终反应敏捷,态度强硬和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从不离开正在讨论的议题,从不延宕时间影响讨论,也不要求休息。如果在下午的会议上双方对联合声明的措词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他也不会把问题留给他的助手,而是在当天休息的时间里或晚上,亲自与基辛格一起去完成它。第二天早晨,他看起来就好象刚从乡间度过周末归来似的,又以旺盛的精力去解决重大的问题了。巨大的权力和责任感,使他永葆青春。 他和我见过的其他领袖一样,事先为会谈作了充分准备,只是在碰到高度技术性的细节问题时,才回过头问一下助手。 基辛格曾经对我说过,周恩来的谈判技巧将会使我感到吃惊。他说对了。我们的会谈既涉及象征性的问题,也涉及实质性的问题。我会见毛泽东之后,和周思来坐下来进行第一轮会谈。就在这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一个象征性问题,十分巧妙地试探我的意图,以便摸清我这次来中国是否放弃了自己过去强烈地坚持的观点。 周思来说:"下午,您对毛主席说,今天我们终于握起手来了。不过,约翰·杜勒斯可不想这样做。" "可是您说过,您不想和杜勒斯握手了。"我回答。 "未必,"周思来说,"我倒愿意和他握手。 "那好,我们握手吧!"我说着,把手伸向桌子对面,再次和他握手。 周恩来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很感兴趣。他继续说:"当时,杜勒斯的助手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先生想采取不同的做法,但又不敢打破杜勒斯的戒律。于是,他右手拿着咖啡怀。由于不能用左手握手,所以他只用左手摇摇我的胳臂。"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笑了。周恩来接着又说:"但是,当时我们也不责怪你们,因为当时世界上流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国家铁板一块,西方国家也是铁板一块。现在我们明白了,情况并非如此。" 我对周恩来的说法表示同意,说:"我们已经冲破了旧的框框。我们根据每个国家的所作所为来看待这个国家,而不是把它与它所属的国际集团混为一谈,由于它们持有同样的哲学观点而把它们说成漆黑一团。我应该坦率地告诉总理阁下,我当时在艾森豪威尔政府里任职。观点和杜勒斯先生相似。但是,从那以后,世界已经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改变。" 周思来是强硬和不肯让步的,但在弭合中美两国的分歧方面,他又是灵活的。在公报中有关台湾问题的那一段,中美之间的观点相去甚远。我们不愿抛弃台湾,也不能抛弃台湾:周思来则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对台湾的毫不含糊的主权要求。 他想利用中美联合公报来肯定中国的这一要求。中美公报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主要应归功于基辛格和周恩来。双方终于达成一项折衷的协议,即双方都用心平气和的词句在公报中阐述各自的立常总是着眼于首要问题的周恩来懂得,中国与美国的新关系与台湾问题相比,显然重要得多了。 在我们所有的会谈中,周恩来总是镇定自若,与章晓夫的滑稽可笑和勃列日涅夫的矫揉造作恰成鲜明的对比。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1976年我重访中国时,特意向周恩来夫人谈到她的丈夫给我最突出的印象:他总是那样坚定不移而又彬彬有礼,他在"手里有牌"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 周的沉着冷静,我认为主要归功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他的经历,但也反映出他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周恩来从来没觉得有必要象苏联领导人明显地表现出来的那样,在他的助手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大丈夫气概。 周思来的谈话不象毛泽东的谈话那样丰富多彩,但他在谈到某些问题时,有时也有相当生动的想象力。当我们坐车从机场前往北京市内的宾馆时,他言简意赅地说:"您从大洋波岸伸出手来,和我握手。我们已经二十五年没有联系了。" 周恩来擅长写诗,有时用诗来表达他的感触。在谈到1972年美国总统竞选时,他希望我能获胜,并提起毛泽东写的一首题为《咏梅》的词,说:"在这首词中,毛主席的意思是说,那些开拓事业的人,不一定都是收获成果的人。百花盛开之时,也是他们行将凋落的日子。"周思来继续说,"这一次您开了头,但您可能看不到它的最后胜利。不过,我们将欢迎您再次来访问。" 我们在北京的宾馆里举行最后一次长时间的会谈时,周恩来再次引证诗词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说:"在您楼上的餐厅里有一幅毛主席手书的《题庐山仙人洞照》,最后一句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您是冒着一定风险来中国的。然而正如诗中所述,在危岩之上,正有着无限优美的风光。"周恩来和毛泽东的诗才,在伟大的领袖们中也是不常见的。最成功的政治,则比优美的散文更富有诗意。 在中国内战期间,周恩来与国民党人和美国调停者之间的谈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他的拖延战术为红军力量的壮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装出愿意进行妥协的姿态,使蒋介石的美国担保人处于被动的地位。 一位在台湾的国民党官员甚至对我这样说:"在内战时期,只要有周思来一个人在我们这一边,那今天在台湾流亡的可能就是毛泽东了;安居于北京的则可能是我们。"这个官员的话语是否夸大姑且不论,但他有一点却说得很对:过去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估价过高了。毛泽东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征服中国,统治中国。假如没有周恩来,他是否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那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记住之点是:并不是由于有毛泽东一个人,而是由于有他和周恩来二人的合作,才使他们赢得了中国。 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反抗地主和军阀;周恩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则反对不平等和外国侵略。他们两人各自代表着在共产主义革命中联合起来的、中国社会的两种主要力量。 尽管毛、周二人的合作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可是这一合作开头时并不顺利。周恩来于1931年到江西毛泽东的根据地时,是一位在城市暴动中失败的人。他迅速接管了军事指挥权。许多年后,毛泽东回忆说,这段时期里他"在党内没有发言权。"当国民党军队把红军赶出江西根据地、红军开始长征之后,毛与周合作,一起制定了迁回的行军路线和红军的战略战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周恩来在政治上支持毛泽东,并,帮助毛泽东升迁为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他们的这种合作关系终于定型了,在此后的四十二年中,广为世人所知。 他们当权之后,这种合作又处于互相对抗与互相依赖之间,出现了动摇不定的情况。在毛泽东看来,世界是充满矛盾和经常处于动摇不定的状况之中的。毛泽东把斗争看作高于一切。 周恩来则是一位比较务实的人,他更多地强调要有选择地通过斗争来获得具体的成果。周恩来运用他那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和用之不竭的精力,与中国五千万官僚极大的惰性进行斗争,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使毛泽东能够全神贯注地关心自己,对国家领导工作采取超脱的态度。 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说,"在毛泽东面前,周恩来好似一位笨拙的秘书、正在服侍一位出名的国会议员。"很难想象举止优雅的周恩来会是笨手笨脚的样子。不过,当毛泽东在场的时候,周思来总是退到不显眼的位置,这也许是有意识的。因为他明白:觊觎毛泽东的宝座是极其危险的。 这并不等于说,毛、周二人的合作缺乏相互信任和尊重。 毛泽东从来没有当众赞扬部下的习惯。但有件事可以说明毛、周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文化大革命中,一群红卫兵给周恩来贴上了"资产阶级腐朽的代理人、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的标签,要求斗争周恩来。对红卫兵的要求,据说毛泽东这样回答:"那好吧,让我也和他一起挨斗吧。"九年之后,当周恩来卧病在床,奄奄一息时,长期深居简出的毛泽东到医院同他一起度过了他弥留的时刻。当时,除了照料周恩来的医生之外,毛泽东是与周恩来最后诀别的人。 这两位中国二十世纪的伟大领导人之间的密切合作,于1972年文化大革命进入尾声、中美恢复关系取得胜利时达到了顶点。 在周恩来陪同我走进陈设着大批书籍的毛泽东的书房时,我想起了动身来北京之前几天在白宫一次晚餐上,法国作家莫尔劳克斯曾对我说:"您将与一位巨人打交道,但他是一位面对死神的巨人。"毛泽东和我见面之后,我和他没有进行谈判,他是在试探我的想法,我也在试探他的想法。他想知道我的全球观点是否和他的观点一致。他很想辨明美国的富裕是否已使美国人变得软弱无力,以及我们在越南遇到的麻烦是否已使我们元气大伤。 他的身体显得十分虚弱。在我进屋时,他的秘书扶他站立起来。他抱歉地对我说,他的话不能说得很清楚。后来周恩来告诉我,这是由于他患支气管炎之故。但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中风病的后遗症。他的皮肤没有皱纹,但病容使他脸呈蜡色。他的脸是慈祥的,但又是缺乏表情的。他的眼神有些茫然,但又是锐敏的。他的手看起来不象老人的手,并不僵硬,而且皮肤柔软。然而,由于年岁已高,他的精力显然不济了。原先中国方面安排我和毛泽东的会见仅约十五分钟。后来由于毛泽东被我们讨论的话题吸引住了,一直谈了一个小时。我注意到,由于毛泽东开始感到疲倦,周恩来越来越频繁地看表。 这两个人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周恩来的外貌、言行和举止,表现出他是一位具有高尚文化素养的、雍容大度的外交家。毛泽东则是一位健壮的、朴实的人,具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他是中国的主席,即使到了晚年,仍然被公认为领袖。 周恩来则是最高的行政官员。 毛泽东谈吐随便,言简意约,常常省去不必要的字眼。这给我以他想在顷刻之间把许多思路揉在一起的印象。他以安详而又平和的语调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在小型的会议上会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如果大演说家这样做,那只能招致失败。 即使在谈论严肃的问题时,毛泽东也喜欢发出令人骇异的话语。他开怀大笑说,"在您上次的竞选中,我投了您一票。"我说,那您一定是两害相权取其径吧。他高兴地回答说,"我喜欢右派。人们说你们是右派——共和党站在右的一边,还说希思首相也是右派。"我随便说出了戴高乐的名字。毛泽东表示异议,说,"戴高乐是另外一回事。"他接着又说,"人家还说西德的基督教民主党也是右的。比较起来,我喜欢这些右的人掌权。" 在谈到我们的外交关系正常化时,我把话题扭了回来,说:"我认为,在今天的美国,值得指出的最重要之点是:右派做到了左派只能说说而已的事情。至少目前是如此。" 毛泽东常用自谦之词来委婉地说明他的观点。我和毛泽东开始会谈之前,当摄影师在拍照时,我们进行着轻松的交谈。基辛格提到他在哈佛大学当教授时,曾经指定他的学生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回答说,"我的这些著作算不了什么。我写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教益。"我说:您的著作已经推动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回答道:"我一直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我顶多只能改变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而已。" 1976年我再度到中国访问时,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了。他的话语听起来就象是一些单音字组成的嘟哝声。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我说的话他全能听懂,但当他想回答时,就说不出话来了。他以为翻译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耐烦地抓起笔记本,写出他的论点。看到他的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难受。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谁也不能否认他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息了。 在那些年月里,美国正罹受越南战争综合症之苦,并力图摆脱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毛泽东向我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和平是美国的唯一目的吗?"我回答说,我们的目的是和平,但是和平不只意味着停止战争。我对毛泽东说:"它必须是公正的和平。" 我们在与中国共产党人打交道时必须牢记:他们是对他们的利益和理想坚信不疑、并愿意为之而战斗甚至牺牲的革命者。假如我在回答毛泽东时强调需要和平和友谊,中国人会认为我们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会认为我们是一群傻瓜。最后,他们会说:如果和平是你们的唯一目的,那好吧,只要你们什么时候投降,什么时候就可以得到和平。因此,我们必须对中国人重申:我们也会为我们的利益而斗争。 由于帕金森氏病的侵袭,毛泽东的行动当时已很困难。他不再是体健壮的人了。这位八十二岁的、步履瞒珊的农民,现在变成了一个拖着步子的老人。毛泽东象晚年的邱吉尔那样,仍旧非常自尊。我们谈话结束时,他的秘书们把他从椅子上扶起来,让他和我一起朝门口走去。但是,当电视镜头和聚光灯对着我们,要录下我和他最后握手的镜头时,毛泽东推开他的助手,独自站在门口和我们告别。 罗斯·特里尔在他写的毛泽东评传中说:"从外表看,毛泽东的不宁静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举上的平衡如果确实存在的话,也是对立的性格特征互相冲突的结果。毛泽东在讲到自己的性格时说过,他一半是虎,一半是猴。无情的一面和狂热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在他身上交替出现。他没有象周思来那样把自己的各种性格特征融为一体,而是任其发展,把毛泽东本人推向各个不同的方向。 作为国家政策的决策人,毛泽东是容易冲动的。他每天起床很晚,睡得很迟。毛泽东象斯大林一样,常常为了一些琐事,在天不亮的时候就把他的下属找去。他经常从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独自作长时间的内心自剩有时,他会花几个钟头去征询政策问题专家的意见,然后又信步踱进花园,就同一问题向卫兵求教。 法国作家莫尔劳克斯对我说,毛泽东有一种"信教者"的性格,他富于幻想,并为此而着迷。毛泽东把中国社会看成一个大家庭。当有人告诉他,他的儿子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时候,他平静地回答说:"没有牺牲就不会有胜利。我的儿子牺牲了,同别人的儿子牺牲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毛泽东的身上有猴气的话,就意味着他为这种幻想所支配。他身上的虎气则表现在他竭力去实现这种幻想,从而震撼了中国。毛泽东希望人民点燃起自己的革命热情。但是,只有这种热情符合于毛泽东的想法时,他才能够容忍。当他们偏离他的轨道时,他就会用合法的约束和严酷的国家警察机器来达到他的目的。直到最后,毛泽东似乎还没有领悟到这样的高压统治会产生官僚政治、窒息人民的创造性和挫伤他们的自觉性。 作为中国的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以其高超的战略洞察力、灵活的战术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暴力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把农民阶级当作一个革命的阶级,以取代产业工人,从而修正了马克思主义。他采用把士兵组成军队的办法,而不是组织秘密集团进行武装暴动的办法来进行革命,从而修正了列宁主义。他嘲笑那些把他的统治与秦始皇的血腥统治相提并论的人,说:"你想把我们污蔑为秦始皇、但是你错了,我们比秦始皇还要超过一百倍。"而秦始皇的暴政又是中国历代皇帝所望尘莫及的。 单凭他的洞察力和冷酷无情,毛泽东是不可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他同时还具有能够吸引狂热追随者的领袖人物的超人魅力,以及藐视巨大困难的意志力。毛泽东的领导才能来自于他的坚强意志。我见到他时,感到他们的意志力或多或少是天生就有的。他大部分生动的诗歌是在长征途中或长征以后写成的。 他在描写使人振奋的斗争场面,特别是描写残酷的斗争场面时,运用了鼓舞意志的手法,使人读起来感到增添了力量。由于具有这些品质,他才有可能激励他的同志们去完成象长征这样的史诗般的业绩,使他的同志们成为一支几乎是不可战胜的队伍。 1972年,毛泽东在与我的晤谈中用他的大手在我的面前一划,以一种概括我们的晤谈甚至是概括中国全貌的姿态,对我说:"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介石大元帅不赞成这次会谈"稍顷,他接着说,"我们与他之间的友谊的历史,比你们之间的友谊的历史还要长得多。"1953年,我第一次见到蒋介石。这位大元帅在谈到中国时,也做了一个类似的手势,清楚地表明,他的谈话不但适用于中国大陆,也适用于他的堡垒——台湾。 我觉察到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人在谈到他们的国家时,都采用有点类似帝王的姿态。毛和蒋所用的手势和语言,似乎都表明他们国家的命运是和自己浑为一体的。这两位领导人在历史上同时出现了。他们之间没有妥协,只有冲突。一位成为胜利者,一位成为失败者。 说来也奇怪,毛泽东和蒋介石在许多方面都很相象。他们都是东方人,毛泽东一生只有两次离开中国,1949年和1957年,他先后两次去莫斯科会见苏联领导人。蒋介石也只有两次出访,离开亚洲:一次是1923年受命去莫斯科,一次是1943年去开罗出席四强会议。他们两人经常长期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毛泽东利用这一时间写诗:蒋介石则经常一边在山间散步,一边背诵古诗。这两个人都是革命家。毛泽东造了他专横的父亲的反和整个社会的反,蒋介石则造了国内腐败、对外软弱无能的满清王朝的反。有趣的是,蒋介石割掉他的辫子——这是造反的象征——比毛泽东还早七年。 他们两人之间,既有表面上的差别,也有实质上的差别。 毛泽东懒散地躺在椅上的样子,就象是不留心丢在那里的一口袋土豆,蒋介石笔直地坐着的姿态,则好象他的脊梁骨是钢制的一样。毛泽东很随和,无拘无束,说话很有幽默感,使谈话气氛很轻松;我与蒋介石会见时,却从未发现他有任何幽默的话语。毛泽东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蒋介石的书法则笔直字方,一望成行。 他们二人的差异,更深刻地反映在他们爱国的方式方面。 他们都爱国,毛泽东力求把过去的一切推倒重来,蒋介石则力求在旧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国家。胜利之后,毛泽东简化了汉字。这不仅是为了便于书写,而且是为了铲除造形复杂的汉字所写成的历史。蒋介石在溃败之时,还在接送难民的分舰队中腾出地方,枪运了近400,000件中国古代艺术品(去台湾),而把他的许多忠实助手和士兵留在大陆。 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他提到蒋介石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还把共产党领导人称为"匪徒"。我问毛泽东:"你们怎样称呼蒋介石?"他笑了笑,周思来接过话头回答:"一般说来,我们叫他们为'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也称蒋介石为匪徒,他们用匪徒的称号来回敬我们。当然罗,这不过是彼此相骂罢了。"周思来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就象在公园里乘坐滑车一样,时起时落。二十年代初期,周思来在黄浦军校工作时,是蒋介石的下属。据说当时蒋介石曾称赞周恩来是一位"明智的共产党员"。几年之后,蒋介石却又悬赏八万美元搜捕周恩来。但总的说来,使我吃惊的是,我发现周恩来和其他几位官员在提到蒋介石时,他们对蒋的态度显然是相当复杂和自相矛盾的。作为共产党人,他们恨蒋介石;作为中国人,他们又尊敬甚至钦佩蒋介石。在我与蒋介石的所有谈话中,他却从来没有表示过对共产党人有何尊重可言。 1953年,我第一次见到了二十世纪中国第三位伟大的领袖——蒋介石。我既以美国副总统的身分、也以美国公民身分与他保持着联系,并与他建立了极其珍贵的私人友谊。我高度评价这一友谊。这就是与北京重建外交关系对我来说是如此深刻的、曲折的个人经历的原因。 蒋介石和他的夫人经常欢迎我致他们在台北的豪华公馆作客。蒋夫人充当谈话的翻译,但她有时也参加讨论。象蒋夫人这样曾在美国威尔斯利学院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充当翻译,真是再好不过了。她的汉语和英语都十分娴熟,很有辩才,再加上她对她丈夫的想法了解透彻,所以她在翻译中遇到汉语或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时,都能够斟酌损益,把原意准确地表达出来。 更重要的是,蒋夫人远不只是他丈夫的一位翻译。历来育一种风尚,这就是贬低领袖们的夫人在历史上和个人方面的重要性,认为她们的扬名、显赫,只不过是与其丈夫结婚的自然结果。这不仅忽略了这些领袖夫人在幕后所起的作用,而且也贬低了她们所具有的品德和特性。我认为,蒋夫人凭她的才智、说服力和道义上的力量,完全可以使她本人成为一位重要的领导人。 蒋夫人与毛泽东的第四位妻子江青相比,其性格的差异比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的差异更大。蒋夫人是一位有教养的、修饰华美的、非常女性化但又意志坚强的人。江青则是一位粗鲁的、缺乏幽默感的、一点女性特征也没有的人,是一个分不清性别的、狂热的、典型的共产党女人。惠特克·钱伯斯曾经告诉我:"当您遇到一对信仰共产主义的夫妇时,您会经常发现,那个女的准是两个中最狂热的一个。"就江青而论,惠特克的话是完全符合事实的。我从来没有见过比江青更加冷酷、更为粗野的人了。当我和她一起观看她特意为我安排的文艺宣传节目时,她看起来既没有毛泽东的热情,也没有周恩来的优雅。 她显得非常紧张,以致于她的前额和手都冒出了汗珠。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典型地表现出她那种令人不悦的、好战的态度。她说:"你为什么从前不来中国?"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与江青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位女性。 我在1972年见过她:1976年周恩来去世后不久,又见到了她。 邓颖超看起来差不多与周恩来一样的优雅和干练。除了和周恩来的关系外,她本人过去是、而且现在也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的共产党人,在党内独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然而,邓颖超不象江青那样,她不允许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损伤她的妇女的气质。 饶有兴趣的是:周恩来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而毛泽东有四位。 中国内战造成的分裂给宋氏家族带来了不幸的结局。蒋夫人的父亲——查理·宋因印刷和销售《圣经》而成为富翁。 他有三个女儿:蔼龄、美龄和庆龄。霭龄嫁给了中国银行的总裁,在中国大陆陷落之后移居美国。美龄与蒋介石结了婚,和他一起反对共产党人,后来又一起流亡到台湾,直至蒋介石去世。美龄现在住在美国。庆龄与中国革命运动的创始人孙中山结了婚。在中国内战时期,她站在中国共产党人一边,后来成为中国革命运动中受人尊敬的典范。她于1981年去世,北京为她举行了国葬。 蒋介石向宋美龄求婚时,遭到了问霞族的反对,因为他不是基督教徒。宋美龄的家庭坚持蒋介石只有成为基督教徒,才能和宋美龄结婚。不愿轻易皈依宗教的蒋介石说,如果他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话,那也只能成为一个蹩脚的基督徒。不过他还是答应在与宋美龄结婚后,认真学习《圣经》。这样,问霞族才同意年之后,蒋介石一一一皈依了基督教。从此以后,蒋介石和他的夫人经常在早晨一起作一个小时的祈祷。蒋介石本质上并不是一个能够信赖别人和多情的人,但他不久便完全被宋美龄征服了,和她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在国家事务方面,美龄成为蒋介石最亲密的知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龄还作为蒋介石私人的密使,多次访问美国。她那迷人的亲切的举止,使她成为一位国际上的知名人士,也使蒋介石冷酷生硬的形象变得温和一些。 蒋介石在私人交往中,经常披着黑色的斗篷,头剃得光光的,使他显得更加严峻和沉默寡言。当我说完一段话时,他总是发出"好,好,"的声音,但精神似乎有点紧张。他目光如射,显示出他的自信和毅力。他的眼珠是黑色的,偶尔也熠熠发光。在我和蒋介石开始讨论之前,他的目光常常先扫视一下房间的四周。到了和我谈话的时候,他就一直注视着我。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不同也表现在个人生活习惯方面。蒋介石周围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包括他的衣着,办公室和他的家庭,都是如此。从各个方面来说,蒋介石都是一位讲风纪、有条理的人。用"整齐"和"清洁"来形容他给人们的印象,这是毫不过分的。毛泽东恰好与蒋介石相反,他的书房摆满了书报。如果以书桌的整齐清洁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位办公人员是否合格的话,那毛泽东准是不及格的。毛泽东的杂乱无章和蒋介石的井然有序,毛泽东的漫无拘束和蒋介石的循规蹈矩,都造成鲜明的对比。从外貌看来,用"不修边幅"来形容毛泽东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蒋介石是政界人物中最罕见的一个典型,他是一位保守的革命者。美国的革命能够成功地建立一个有秩序的、自由的社会,这是因为它的领导人基本上都是保守的。他们为已经获得但一度失去的自由而战斗。法国大革命受挫的部分原因,则是法国领导人想实现一个纯理性的、抽象的幻想——它在法国民族的历史上是没有基础的。 蒋介石的想法跟美国的想法更为相似,而与法国的想法不同。他想恢复中国的传统。他反对旧制度遗留下来的腐败现象,对吸鸦片的恶习和仍然普遍存在的缠脚陋习也进行了斗争。不过,尽管蒋介石采用了立宪政府的做法,他毕竟还不是一位民主主义者。从蒋介石看来,中国的问题不是民主太少了,而是大多了,这个国家需要的是纪律,一如孙中山所说:"中国已经成为一盘散沙。"蒋介石所寻求的纪律将会使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和生产力得到解放。 他的想法在台湾推行的结果,产生了经济上的奇迹。尽管1965年以前蒋介石一直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但其数量很少。 与台湾爆炸性的经济增长情况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对中国人民来说,经济上的统计数字不可能改变共产党人赢得中国大陆这个悲剧,但这些数字毕竟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共产党人实行了农业生产集体化,但今天大陆生产的稻米按每人的平均数来说还低于解放之前。蒋介石采用的办法是:用钱购买地主的土地,然后再把土地分给农民,卖了土地的地主把大量的钱投资到工业方面;政府同时鼓励外国投资。结果,台湾现在人平均收入是大陆的五倍;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台湾的出口额,大约比十亿人口的大陆的出口额高百分之五十。 蒋介石是一位实干家。他在动荡不定的生涯中,多次获得了成功,因此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具有绝对自信。他喜欢读儒家学派的哲学家王阳明的著作。王阳明认为:"知而不行,实与不知无异。" 1949年蒋介石从大陆溃败了,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自信。 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另一次暂时的挫折罢了。我每次见到他时,他都要谈到光复大陆。他的许多助手对光复大陆已失去希望,但他本人从未失去信心。 蒋介石为自己取了"介石"这个名字,译成英文就是"搬不动的石头"之意。从他的个性来看,这个名字是取得再好也没有了。我非常钦佩他的决心。他从来不相信应该在任何"不可避免之事"面前屈服——它们只不过是看起来难以避免而已。经常有人会对某一个社会活动家说:他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些人缺少创造性的远见。他们经常把某些事情看作是不可能实现的,究其原因只不过是以前没有人做过而已。蒋介石对此十分清楚。他曾经写道:"敌人总是包围着我,有时他们的力量还超过我。但是我知道如何忍耐。" 尽管蒋介石的性格很顽强,但他还是有很多失算之处。不过,象大陆失守这样的悲剧,也不应该只归咎于某一个人。蒋介石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可是,由于他一丝不苟地照搬书本,使他成为一个平庸的战略家。在一个假定的战略设想的范围之内,他的判断是敏捷而又果断的。他只照他所知道的章程行事。如果这些设想的情况没有变化的话,几乎没有什么人战胜他。但他很难超越这些设想的框框一步,因而也不能提出向旧战略挑战的新战略。许多历史人物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各种框框都提出了挑战。虽然历史中充满了某些人物的革新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记载,但历史毕竟还是由那些善于利用时代的机缘进行革新的人谱写的。毛泽东就属于后面这种人。这正是蒋介石的不幸所在。 在蒋介石的军队出师北伐以用武力统一中国之时,这个国家一部分控制在外国人手里,一部分为军阀所割据,还有一部分处于各自为政的无政府主义状态。蒋介石逐步取得进展,组成了一支中国最强大的军队。若干年后,他被宣布为统一的中国的统治者。 但是,这种统一更多的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蒋介石虽然使他的对手屈服了,但并未征服他们,他同意让他的对于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既臣服于他这位上司,又与他结为盟友,以此保全对方的面子。这也许是他最大的错误。马基雅维利也许应该告诫蒋介石:不应该让军阀继续当政和指挥他们的军队。因为这样会使蒋介石的征服得不到保证。忠诚只有通过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才能够实现。 也许马基雅维利是对的。蒋介石从来没有全面地控制过中国。他的部队穷于应付,以求维持国家的统一。如果他要向中国某个地方增调部队的话,另一地方的军阀就会以脱离政府相威胁。结果,蒋介石一天到晚忙于对付各地军阀提出的挑战。 这使他一直不能让他的军队的将士们复员,更没有集中足够的精力和国家资源去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改革。蒋介石最大的失策是:他从未调集全部兵力去对付过共产党。总而言之,他的战略的结局是:顾了面子,丢了中国。 毛泽东没有犯这种错误。他在取得革命胜利后,紧接着又在大陆上的每个地区确立共产党对每一级组织的控制权。 事实上,历史将会把这一成就当作毛泽东最大的成就记录下来。 周恩来在历史上的功绩就难于评说了。在内战期间,他对共产党赢得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1949年胜利之后,周思来不过是毛泽东所信任的几个助手之一。他想通过进行循序渐进的经济现代化的方法,把意识形态和实用主义融合在一起。但毛泽东在政策上的摇摆多变,使周思来的努力屡遭挫败。 周思来还试图把共产党中国冷酷无情的生活变得温和一些,允许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讨论,给中国社会注入贝克所说的"毋需用钱买来的优雅生活"。周恩来几乎是独力为此而奋斗的。 但他的这种努力也失败了。 在外交上,周恩来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引导着一个潜在的能力远远大于其现有实力的国家。但是,他从未利用过任何机会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一点痕迹。1976年,在周恩来去世后不久,我又见到了他的遗孀。我对邓颖超说,不需要建立一个纪念碑来纪念周恩来,因为历史学家将会把他维护全球战略平衡的所作所为当作他的遗嘱,以证明他的伟大。当时,我试图概括周思来非凡的经历,说:"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往往要比看得到的东西更有意义。" 在我与周恩来和毛泽东的谈话中,他们两人几乎都提到他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余下的时间却很少了。他们一再提到年龄问题,使我感觉到:周、毛二人都知道他们的日子不多了。 他们两人的苦恼可能是共同的;但是,他们的眼界和使命却不相同。 在他们的最后年月里,这两人也不是向着同一目标前进的。据说,在周恩来的晚年,后来被称为"四人帮"的帮派要迫使周恩来下台,这可能还得到毛泽东的默许。周恩来预料毛泽东死后可能会出现权力之争,因此,他一声不响地把支持他的政策的人尽可能多地安置到重要的岗位上去。毛泽东的晚年则是在一种预想不到的、时而倒向政治派别的这一边,时而倒向那一边中度过的,并在这种摇摆的过程中,给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一段时期里,毛泽东支持温和的讲究实际的派别;但时过不久,他又变得不耐烦了,联合起极左分子,发动另一场小规模的文化大革命。最后,他把自己也否定了。 在1976年的几个月内,这两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相继去世了。他们两人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周恩来的政策在身后得到了继承,毛泽东的继承人却竞相抛弃毛泽东主义。 假如没有毛泽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就会缺乏一种神秘感——它不仅吸引了那些征服中国的、狂热的支持者,也鼓舞了世界亿万人民。但是,毛泽东象大多数革命领导人一样,只善于破坏,不善于建设。 周恩来也能够进行破坏,但他很有才干。他不是光能管理废墟的人,而是能够进行建设,这在革命领导人中是罕见的。 他既能维护过去留下的最美好的东西,又能为未来建设一个新社会。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则可能会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 中国革命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并搞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最终将取决于中共现行领导人的决策,看他们能否象周恩来那样,更多的是作为中国人行事,而不是作为共产党人行事。如果他们确实能够这样做,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无需担心北方的苏联、南方的印度、东北方的日本,甚至毋需担心东方的美国。拥有十亿世界上最有才干的人民和巨大的天然资源的中国,不仅将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上一页 目 录下一页□ 作者:尼克松8、一个崭新的世界变动时期的新领袖们(一) 在1940年总统选举中败给罗斯福、并希望在1944年再次参加竞选的温德尔·威尔基,于1943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一个世界》。此后,该书的内容大多已被人们所忘却,唯独书名还被记忆犹新。这本书用两个词归纳了现代的一个基本现实,即我们是第一次真正地生活在"一个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部分可以远隔尘世,不受其他地区的骚乱的影响了。 威尔基写出《一个世界》以来的四十年中,世界上发生了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巨大的变化。今天,如果对全球再作一次概括的话,可以称之为"一个崭新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这个新世界,是一个由新人组成的世界。现在,百分之七十的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 这是一个新兴国家的世界。1945年创建联合国时,只有五十一个成员国。现在,它已拥有一百五十多个成员国。其中有二十六个成员国的人口比加利福尼亚的圣约瑟还少。 这是一个富于新思想的世界。战后大部分时期内,存在着一种过分简单化的趋势,即把整个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共产主义世界和自由世界。由于苏联人和中国人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今天,共产主义世界已不再是一个坚实的集团了。自由世界也是如此。各种类型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信仰,正在全面争夺新兴国家的人心。 这是一个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而改变了战争性质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作为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来说,实际上已经过时了。甚至连世界战争这个概念本身,以及伴之而来的、在这类战争中获胜或失败的想法,也都变得几乎是无法想象了。 但是,随着世界性战争危险的减少,小规模战争的危险却在增加。一个大国已不再能够满有把握地对另一国提出警告说,如果它在外界进行侵略,必将同时冒遭受核报复的危险。 本书以显著地位描述的那些领袖们,都是属于一个特定的、史无前例的时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史上翻天覆地的重大事件之一。它释放了必将持久地改变着世界的各种能量,迎来了核时代。它结束了西欧各国对地球上其他地区的统治,推动着老殖民帝国瓦解的进程,又把东欧置于苏联的严密控制之下,并使掠夺成性的俄国变成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今天,我们不确切地把植根于西欧文化的各种思想和莫斯科制造的极权主义制度贴上了"西方"和"东方"的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这两种价值规律之间的巨大斗争提供了舞台。 战前,邱吉尔在反对派中孤掌难鸣,人们把他看作一位行为古怪的人,不予理会;戴高乐虽然也在争取群众,但同样是徒劳无功的,无人响应。阿登纳在他本国则是一个逃亡者。他们具有同样的品质,这使他们后来都能完满地为他们的国家服务。但是,这些品质在当时要么得不到承认,要么不为世人所需。对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因为时机来到。 邱吉尔、戴高乐、阿登纳这样的领袖是罕见的。这不仅因为他们都是出类拔革的人物,而且因为把他们推到前方去的环境是罕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形势,不仅要求有非凡的领导人,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上演伟大剧目的舞台。 除了这些战后的伟人之外,其他数以百计的领袖们也在塑造新世界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他们较少为人所知,人们对他们生平的研究也少。但在许多方面,他们是同样重要的。在反对分殖民国家的?命者中,恩克鲁玛、苏加?和尼赫鲁都是杰出的榜样。菲律宾的拉蒙·麦格塞塞要不是过早去世的话,可能会成为远东最亮的一颗明星。戴维·本·古里安和戈尔达·梅厄都是先驱者,他们在古老的巴勒斯坦沙漠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中东其他四位领袖——伊朗国王和费萨尔这两位国王、纳赛尔和萨达特这两位埃及人,也都是为了使他们的国家在不被旧势力征服的情况下加入新世界而斗争的领袖人物。 还有一些领袖人物,如果处于别的环境下,他们可能早已扬名史册。但由于他们是在平静的时期担负领导职责,或者领导着不太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的名字至今鲜为人知。例如:倘若李光耀与罗伯特·孟席斯都担任英国首相、而不是分别担任新加波和澳大利亚总理的话,他们将会与格拉德斯通和迪斯雷利齐名。纵观他们的生平,实在使人浮想联翩:如果尼赫鲁对经济现状象李光耀那样了解,印度战后的历史该是多么不同!要是孟席斯也是英国战后的一位首相,欧洲的历史进程又将会多么不同! 最后,还有一些本应为人们所牢记的领导人,他们虽然受命于多事之秋,却因为默默无闻地进行着领导工作而被人们遗忘了。我们对那些浮夸的、盅惑人心的政客经常记忆犹新,对默默无闻的调解着或谨慎勤勉的建设者却容易淡忘。 德·加斯佩里——拯救意大利的"好人"上面提到的最后一批领导人中,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位,也是我见到的第一位,就是意大利战后的总理阿尔奇德·德·加斯佩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极为贫困,比欧洲其他许多地方贫困得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宏伟的、富丽堂皇的宫殿虽然被保存下来了,但是人们更需要食品。一点面条,一片面包,在战后的意大利都是宝贵的。 人们在绝望中经常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意大利的贫困状态为斯大林提供了机会。莫斯科把钱财灌注到意大利共产党的保险柜里,企图以此手段加强该党,使它成为攫取意大利的工具。莫斯科一度几乎取得胜利。但是,阿尔奇德·德·加斯佩里这位瘦削的人却挡住了莫斯科通往胜利的道路。 1947年,我见到了德·加斯佩里。当时,我作为赫脱委员会的一个成员访问了意大利,考察重建西欧需要些什么。那时离意大利战后最重要的选举还不到一年。由于意大利共产党是苏联集团之外最大的、得到资助最多的党,很多欧美评论家预言它将取得胜利。意大利的贵族们计划一旦共产党上台执政,他们就要逃离该国。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次选举将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我们清楚这一点,德·加斯佩里清楚这一点,苏联人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的。 自1945年12月以来,德·加斯佩里一直担任总理。他的精力、才智和决心,给我们委员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杰出的"、"富有洞察力的"、"老练的"这类经常加在伟人身上的形容词,却没有一个是用来描绘德·加斯佩里的。他身上具有某种书生气的味道。事实上,他就是一个书生。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他的大部分时间要么是作为一个政治犯在狱中度过的,要么就是获释后在梵蒂冈图书馆里当一名管理人员,在抄抄写写中度过的。他长得又高又瘦,前额很宽,一双热切的蓝眼睛上,戴着圆形的眼镜:嘴巴很宽,甚至在他的眼睛里充满生气、告诉人们他根本不是不高兴时,薄薄的嘴唇似乎也微微皱起、略带忧郁。直到1954年他七十三岁逝世时为止,他的头发一直很浓密,仅有一点灰自而已。 我在1947年的访问中,见到了德·加斯佩里和吉赛普·蒂·维多里奥这两位意大利主要领导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惊人的。蒂·维多里奥是一位共产党人,担任意大利劳工联合会总书记。他也是这个国家战后最有影响的领袖之一。我在他的办公室里拜访了他。办公室里,过分铺张地装饰着时兴的家具、豪华的红色窗帘,以及厚厚的红色地毯。当我来到他的办公室时,他向我表示欢迎。他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而且殷勤好客。他微微笑着,开着玩笑,而且笑得很轻松。开始时,他热情外露;当话题转到美国和苏联以后,他那亲切和蔼的态度顿时消失了,变得冷若冰霜,而且爱好争辩。他上衣的翻领上,还别着一面小红旗。无论就言谈或态度而言,使人们毫不怀疑他是一位不折不扣地忠于俄国、彻头彻尾地敌视美国的人。 相比之下,德·加斯佩里的办公室虽然也是舒适的,但设备并不过分铺张。在接见我们委员会的成员时,他是有礼貌的,但又是文静的、含蓄的。正如蒂·维多里奥是一位典型的、性格外向的人一样,德·加斯佩里是一位典型的、性格内向的人。我不能想象他会拍拍人家的后背,与别人随便大声攀谈,或是说些带有强烈幽默感的话。那天,他双眼流露出近乎忧郁的神情。在领袖人物中,这并不是一种不寻常的特征。戴高乐和墨西哥战后最伟大的总统阿道尔夫·罗斯·科尔蒂内斯就经常带有这种神情。 》羟的观察家可能会打赌运动中,蒂·维多里奥将会击败德·加斯佩里,因为蒂·维多里奥在必要时可以表露出开朗的性格,这对富于同情心的意大利人是有感染力的,德·加斯佩里却做不到这一点。但在几分钟之后,我们所有的人,甚至包括我们委员会中顽固的人和政治上赞成孤立主义的人,也都为他那种难以言喻的、大家一致公认的品质所打动。 德·加斯佩里流露出一种内在的力量。他越是平心静气地讲话,号召力就越强。人们可以感觉到,他深深忠于他的人民、他的国家和他的宗教信仰。 在政治选举运动中,华而不实的表演家们经常取胜。对这位文静的、不装腔作势的人和平庸的演说家来说,他缺乏领袖人物那种非凡的魅力,在政治上要赢得信任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他却具有伟大的领袖人物所特有的那种精力、才智和性格。幸运的是,意大利人民能够觉察到这些品质的价值。如果当时不是这样的话,今日的意大利很可能就是共产党的天下了;邱吉尔经常说的"欧洲的软腹部"也就会被致命地戳破。 德·加斯佩里虽然举止谦恭,但他对自己和自己的才干也是确信无疑的。众所周知,他愿意与政敌们妥协;但是,人们也可以指望他维护基本的道义和政治标准。因此,他被称为"我们时代最平凡的非凡人物"。然而,他又是两千年前的罗马共和国覆灭以来由人民选举出来的、最伟大的意大利领导人。 在战争结束后重建一个战败国,这可能是领袖人物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但是,战争和失败所产生的剧变,又经常把具有卓越才干的领袖人物推到显著的地位。正如麦克阿瑟和吉田茂对于战后的日本、阿登纳对于德国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一样,德·加斯佩里是重建被战败的意大利所不可缺少的人物。 像西德的阿登纳一样,德·加斯佩里能把意大利带回到国际大家庭中去。因为世界其他国家看得很清楚——正如一位意大利人所说的:"他是一位好人。他说话是算数的。"他那文静的、朴实无华的举止,与法西斯时代意大利政治中那种装腔作势、哗众取宠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以一种宽慰之感。 墨索里尼使意大利人屈从于一个浮夸的政权,其词藻之华丽,从程度上来说,与德·加斯佩里语言之平淡真是各有千秋。德·加斯佩里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演讲看来说,是具有局限性的;但他也意识到,意大利人民在听取领袖长达二十三年的说教之后,现在宁愿听听教授们讲课了。他的演讲是松散的,有时还有点令人迷惑不解。他从不大幅度地、戏剧性地挥动手臂,只做轻微的手势;在讲话中,他不用词藻华丽的譬喻,而是用经过仔细推敲的、无懈可击的推理。在讲台上,他有时还停顿下来,从文稿中搜寻确切的数字以引证他的论点。 如果过了一阵还没有找到,他就会叹一口气,喃喃地说:"噢,没关系,让我们继续讲下去吧。" 德·加斯佩里用他在选举方面像魔术师一样的才干来弥补他在演讲方面的弱点。正如他的一位同僚在战后头几年议会发生危机、政府动摇不定的日子里所说的,"一张信任票比一百句警言还要值钱"。德·加斯佩里设法取得了信任票,使他的历届政府能够团结在一起。 战后的形势,使意大利政府在坚韧不拔方面也受到了锻炼。在当时的西德和日本,最后的决定权掌握在盟国占领军手中,后来,占领军才逐步把主权移交给民选政府。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官员在对付食品匮乏、劳工骚动以及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分子的各种诡计方面,都可以得到协助。在人民不满时,他们至少还有一个"洋鬼子"可以用来当作挡箭牌。 与这些国家不同,意大利几乎立即就自由行动了。从1945年到1953年,尽管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共产党人又经常施展凶残的伎俩,德·加斯佩里还是一直在执政。这一时期中,他在他的基督教民主党占支配地位的联合体的基础上,连续地组成了八届内阁。 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轻易不为政治危机所动。有一天,他正在众议院旁边的一间接待室里工作,一位惊慌失措的纠察长突然打断了他,说,会场里的辩论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这位总理却泰然自若地继续做着笔记。 起初,德·加斯佩里的内阁中包括共产党人。他赢得了调和人和老练的议会专家的好名声。但是,他最后明显地看到,共产党人的目的是从内部瓦解政府。于是,他在1947年组织了一个没有共产党人的新内阁。 这是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勇敢的举动。为此,他的政府的稳定性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德·加斯佩里五十四岁以前一直是一位劲头十足的登山者。五十四岁那年,他在攀登一座白云石山时,不幸出了事故,单绳悬挂在深谷上空达二十分钟之久。但他抓住不放,最后终于荡到了安全地带。在他把共产党人逐出政府之后,他也以同样的韧性坚持着。结果,在1948年秋季的普选中,意大利人民给他的基督教民主党、因而也是给他的反共联合政府以两百万张选票,使他在这次关键性的选举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1948年以后,他通过灵活地运用联合的办法,把他的政府团结在一起,除了新法西斯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外,其他所有的人都可以参加联合政府。因此,从农民到工业家等各阶层的人士的利益,在政府中都能直接得到反映。 1948年选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庇护十二世教皇决定动员意大利二万四千教区中所有的天主教行动志愿队支持德·加斯佩里,反对共产主义。1947年和1957年,我两次见到庇护,发现他与德·加斯佩里一样,把对人类的强烈同情和对世俗政治事务的现实主义的了解结合了起来。许多人抨击他关于使用梵蒂冈的权威支持德·加斯佩里的反共联合政府的决定。 但是庇护认为,他是按照教皇的职责行事的。我可以看出,他认为共产主义对教廷的威胁和它对意大利政治自由的威胁同样严重。 但1948年的大选能够获得这么大规模的胜利,这还不能单纯地用教廷的干预来解释。如果没有德·加斯佩里这位诚实的、进步的、民主和自由的倡导者参加竞选,基督教民主党就会轻易地在选举中败北。这样,西方将会失去意大利;意大利则会失去自由。 德·加斯佩里了解他的人民。我们访问意大利时,他动人地对我们谈起他们的境况,尤其是他们急切需要食物的情况。 共产党人除了谈粮食问题外,则很少为意大利人民说话。但德·加斯佩里相信,他的国家需要更多的东西。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这座伟大的建筑物是意大利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在战争中遭到部分的破坏。尽管意大利政府可以把全部基金或更多的钱用于购买食品,但它还是抽出足够的资金来修复斯卡拉。 德·加斯佩里带着自豪的口吻谈到过这项工程。他知道,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意大利人民不但在身体方面需要营养,精神方面同样需要营养。我们访问意大利期间,在斯卡拉观看了一场演出。美国国旗悬挂在我们包厢上面。聚光灯照着我们,乐队奏起了《星条旗》歌。这时,整个剧院爆发出响亮的、令人激动的掌声和欢呼声。此时此刻,我懂得了,德·加斯佩里正确地理解了他的人民,共产党人却不理解他们。同时,我又得到了新的证据,坚信德·加斯佩里将在下一年度的选举中获胜。 德·加斯佩里即使担任总理,也过着一种简朴和具有献身精神的生活。他第一次执政时,不得不提前支取薪水,才能凑足购买一套新衣服的钱。 象其他许多领导人一样,德·加斯佩里用散步来开始他一天的生活。他在罗马的小山麓漫步时,总是带着他的新闻秘书,以便听取简报;他还随身带着满口袋的糖果,以便送给路上遇见的孩子们。他每天晚上工作到九点半,经常是他亲自熄灭政府办公大楼的电灯。他在掌权后的几年里,还是和妻子弗朗塞斯卡及他们的四个女儿住在一套小小的公寓里——他在梵蒂冈当管理员时就在这里安的家。屋里的家具,则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置的。他的卧室中,唯一的装饰品是一座耶稣受难象和一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 德·加斯佩里担任总理的头几年中,他对门的邻居是一位年老的伯爵夫人。她把意大利君主制的覆灭归罪于德·加斯佩里个人。(在1946年的公民投票中,他曾经是共和主义的主要倡导者。意大利人民在那次公民投票中选择了自己政府的形式。)她把她的垃圾箱放在过道上,试图使他绊倒,此外,她还经常使劲地弹奏钢琴,直至深夜,想用这些办法来发泄她对总理的忿懑。德·加斯佩里却以漠然置之的好脾性忍受了这些困扰。 德·加斯佩里的权力,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了安逸的生活,但从来没有给他们带来富足。德·加斯佩里去世后,我访问意大利时,曾去拜访他的遗孀,发现她还住在罗马郊区一套简朴的公寓里。 德·加斯佩里这位热诚的天主教徒在梵蒂冈图书馆工作时,就创建了意大利基督教民主党。尤其是在1948年教会支持他反对共产党以后,他有时还被人指责为按教皇的指令办事的人。对此,他的同事通常回答:"他的思想从早年起就浸透了天主教那一套东西。因此蒂冈根本没?必要提醒他坚持基督教的教义。" 意大利和西德战后涌现出来的领袖人物,都高举基督教民主的旗帜,决心献身于恢复和维护高于一切的个人自由的事业。对德·加斯佩里和阿登纳来说,基督教的政纲在本质上是中间派的。按照这种政纲,国家对社会进行有限的干预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需要的,只要它不干涉人们在思想、行动和祈祷方面的个人自由就行了。 德·加斯佩里每天都做弥撒。他经常是大清早就到小教堂里去,以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的天主教教义,一直是一种无论于公于私,在各个方面都要尽心尽力的教义。 不管从哪方面说,德·加斯佩里表明他对教会是有独立性的。1952年,教会为了不让共产党人接管罗马市政府,赞同基督教民主党和其他所有非共产主义的政党——包括新法西斯主义者——组成联合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加斯佩里公然违抗教皇旨意,把新法西斯主义者排斥在外。 德·加斯佩里与阿登纳一样,热情地献身于欧洲的理想。 他来自于边境省份,阿登纳也如此。他们对欧洲共同的传统也都具有同样强烈的意识,并一致认为,一个统一的欧洲,是保护他们人民的自由,使其免受东方共产主义敌人侵犯的唯一办法,也是减少欧洲内部对和平的威胁的唯一办法。这种威胁来自于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 德·加斯佩里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北约组织的坚定支持者。他为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尽了很大的力量。根据这个条约,西欧各国可以筹组一支联合的欧洲军队。1954年8月,离职已经一年的、七十三岁的德·加斯佩里在一次电话交谈中,突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并请求他先前的内政部长和当时接任总理的马里奥·谢尔巴要使意大利忠于建立欧洲防务集团的思想。他几天之后病逝于心脏病时,有些人认为,其实,他的心早已被法国仍然不愿赞同这项计划一事所刺伤了。 他成功地把意大利牢牢地置于西欧共同体之中,这一功绩在他逝世之后还流芳百世。他离职以后,我又到欧洲进行了几次访问、包括1969年我任总统时的那一次访问。我发现,北约内部好几次出现意见分歧时,意大利人始终属于最忠诚的欧洲人之列。事实表明,意大利的曼利奥·勃罗西奥是北约组织最有效率的秘书长之一,这是不足为奇的。如果他不是小党的成员,很可能早就成为意大利另一位伟大的总理了。 德·加斯佩里看起来不像一位英雄,听起来也不像一位英雄。然而,他堪称战后世界上的英雄之一。他的事迹表明:政治家并不需要装腔作势和夸夸其谈,甚至不需要雄辩的口才,领袖人物可以默默无闻地工作,没有必要大叫大嚷;和善的人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在战争结束时,意大利面临着一段危险的政治真空时期。 1922年,法西斯主义者掌了权。当时,意大利缺乏经验的成年人对和平时期的政府的其它形式毫无所知。德·加斯佩里终于给了意大利人民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一个建立在实用主义和自由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的基础上的、温和而稳固的政府。虽然西方组织得最好的共产党施展了计谋,德·加斯佩里还是在意大利建立了共和国,而且使它巩固下来。 德·加斯佩里1945年掌权时,工农业生产已下降到了危险的程度,失业现象到处蔓延。有一段时间,意大利仓库中只剩下能够维持两个星期的粮食。然而,在他的领导下,六年之后,意大利的农业几乎全部恢复,工业产量还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他还使意大利在各国中的声誉得到全面的恢复,并与美国和西欧各国建立了永久性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有了德·加斯佩里,意大利国民政府才能一直为基督教民主党所控制,它与自由世界其他部分的关系才能一直是友好的。事实上,在变得非常混乱的(西方)联盟中,意大利仍然是最为可靠的成员之一。 1982年初发生的波兰危机考验着西方领导人的性格。面对苏联一手指挥的、对波兰要求自由的骚动所进行的镇压,如果邱吉尔、阿登纳或德·加斯佩里这样的人在世,无法想象他们会象目前欧洲某些政界和知识界领导人那样作出反应。他们丝毫没有留下回避问题的余地,也不愿采取见风使舵、模棱两可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可惜这种态度一般说来已越来越成为欧洲政治的特征,特别是成为西欧对苏联威胁作出反应时的特征了。戴高乐可能是傲漫专横的,他固执地闹独立性,经常是美国的肉中刺。但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之际,他给肯尼迪总统发了一份电报说:"如果一旦发生战争,我将和您站在一起……"戴高乐、阿登纳和德·加斯佩里都是将其政治原则深深扎根于宗教信仰的领袖。他们都是吓唬不倒的人物。 最近,美国国内对西方联盟的性质、内部团结、是否可靠等问题甚为关切;与其冒依赖于不可靠的分廾国的风险,还不如自己单独干的想法,也在增长。欧洲人则越来越把美国描绘成为好战的、容易感情冲动的或者危言耸听的国家,它找出一个又一个借口,回避采取任何行动来对付苏联的威胁。令人寒心的是,在这方面,八十年代的分酷似三十年代的欧洲。 问题则在于三十年代的教训在八十年代是否会被汲泉-而且是及时地龋反殖民主义的革命者:恩克鲁玛、苏加诺、尼赫鲁对西欧各国来说,战后这段时期意味着帝国时代的结束;对这些国家以前的许多殖民地来说,则意味着它们突然陷于走向独立的、变幻无常的境况之中,对这些殖民地的领导人来说,又意味着这是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有些人将通过这场考验,有些人则可能通不过。其中特别引起世界瞩目的三位是:加纳的思克鲁玛,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和印度的岷章场? 他们都具有领袖人物超凡的魅力,在摆脱殖民统治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而且都雄心勃勃地涉足于国际上第三世界的政治大漩涡之中。他们事迹中的类似之点和差别之处表明,领导一场革命和建设一个国家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迥然不同的。 1947年,我以赫脱委员会成员的身份访问欧洲,发现各国领导人都在竭力进行奋斗,以便把他们的国家从被破坏得如此严重、以致无法想象的废墟上恢复过来。他们需要取得帮助来重建家园;需要食品以免使成百万人挨饿。但是,他们并不是在丛林中创建新国家的。他们能够求助于很多世纪以来先进的文明所积累起来的智慧,可以仰赖于在过去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使他们摆脱出来的精神力量。在这片废墟下面,还有一支非常称职的劳动大军,他们在管理现代化的工业经济方面是富有经验的。当时应该做的事情,只是给他们以工具就行了。有了工具,他们自己是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的。 十年后,我访问了加纳,代表美国参加该国独立的庆典活动。尽管加纳缺乏受过训练的劳动大军及欧洲国家那样的工业基础,但我听到的简单介绍表明,它在开始走上自治道路之时,是有过取得成功的良好机会的。 加纳是赢得独立的第一个黑非洲殖民地。它是通过和平革命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而取得独立的。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曾在美国林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受教育。那时,加纳被欢呼为英国的"创造性的退让"政策的榜样。值得赞扬的是,英国人像他们在其他殖民地所做的那样,通过培训加纳文职人员及把他们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的办法,为这个国家取得独立进行了精心的、细致的准备工作。 加纳有充满活力的经济和一支受过教育的人才队伍。由于它的可可的收获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因此,加纳还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 今天,加纳却已成为一个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灾区。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源之一是克瓦米·思克鲁玛本人。有的人在领导革命时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在随后建设国家时却遭到彻底的失败。恩克鲁玛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来自全世界的代表团参加了独立庆典活动。在一家为接待来访代表团及将会随之而来的旅游者修建的新旅馆里,我们度过了难忘的第一个夜晚。我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人民在街上载歌载舞,跳着《嗨,生活》的舞蹈,通霄达旦,几乎使我们彻夜未眠。 肯特公爵夫人代表英国王室参加了庆典。她乘着一罗尔一罗伊斯汽车来到会常尽管天气炎热,她看来还是无可挑剔的平静和庄重。当她代表王室在议会开幕式上宣读讲稿时,加纳的部长们和当时的反对党的代表们,都戴着白色的英国假发。整个庆典活动是在极其庄严的气氛中进行的。 英国总督查尔斯·阿登一克拉克举行的招待会,是一项盛大的庆祝活动。来自全世界的达宫贵人们都加入了长长的接见行列。我的夫人和我走到最前面时,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我为阿登一克拉克感到难过。他是一位显得迟钝臃肿的人,穿着英国人要求他们的外交人员在热带也得穿的厚毛料制服,汗流浃背。我们握手时,他说,"这是小憩的好时候了。"他陪我们进入一间有空调设备的接待室。人们给我们端来了冰镇柠檬水。阿登一克拉克监督过这次独立的许多准备工作,因此,我问他加纳的试验是否会行得通。他思考了一下,耸耸肩膀,答道:"成功的机会大约有百分之五十。我们是尽可能为他们把准备工作做得好一些。不过,你们也别忘记,自从我们在丛林中把各部落正在交战的这个地区划出来以后,至今还只有六十年的时光。你们昨天晚上见到的在街上跳舞的那些人,也可能过早地赢得了独立。不过,我们是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被迫这样干的。" 温斯顿·邱吉尔曾经对我说过,他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反对殖民主义的热情的驱使下,迫使英国、法国和其他殖民国家过早地从非洲和亚洲撤走。他相信,自治毕竟是每个国家的权利,但他又说:"民主制度的政体,是政府形式中最难管理的一种。这需要让人民有数年的准备时间,以便使他们能够自己处理在自由、民主的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 1957年,我像其他所有参加独立庆典的美国人一样,确实为当时那种乐观的气氛所深深地感染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马丁.路德·金。一天晚上,我们就加纳未来的前景谈论了一个多小时。他那极为明智、冷静客观的估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双眼闪闪发光,深情地对我说,"加纳只能这样做。 全世界正在注视着它,看看赢得独立的第一个黑非洲国家是否能成功地管理自己。" 我当时认为,加纳一起步就这样顺利,恐怕只有精灵才能把它毁掉。我根本没有意料到,恩克鲁玛居然发展到成为这种精灵的地步。事实上,当时他在举止和言谈方面还是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的。 恩克鲁玛声称,他对美国的民主和它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深为钦佩。当我在赠礼仪式上宣布,美国政府将赠送给他一份官方礼物——一所全套的技术图书馆时,他看来很高兴,说,这将帮助他把西方文明中先进的科学成果在非洲推广。他还告诉我,亚伯拉罕·林肯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之一,他决心按照适合于加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方式来实行林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