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呀?”朱慕慈一边过来开门,一边问。 “我!”门开处,蔡畅走进客厅。“哎呀,热死了。慕慈呀,来点水,凉的。” 朱慕慈应声递上一杯凉茶:“劲光正要去找你呢!” “怎么,坐不住了?”蔡畅一口将水喝了大半。 “大姐,你看我能坐得住吗?”肖劲光接过话说道。 “好。这一下,你想坐住也不让你坐了。”蔡畅又将剩下的半杯水喝了,“组织上派你到俄国学习去。” “什么?”肖劲光似乎不太相信。 “同志,远一点看嘛!”蔡畅顺手拿过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起来。 这两天,关于工作问题,肖劲光什么样的可能性都想到了,还真没想到去国外学习。 不过,党的指示,就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行动。这一点不容置疑。 历史老人打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就这样步履艰难而蹒跚。他被这个文明古国的苦难时而推向左边的沼泽,时而推向右边的泥潭,宛如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密林里迷失了方向而不停地打转,始终走不出那误区、走不出那片几千年织成的苍茫。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来给黑暗的神州带来了一线曙光。但谁想得到呢,道路还是一如当年一样艰难。这是肖劲光对时局的感叹。 不过自从他去九江完成任务回来之后,他似乎度过了最初的迷茫。相信枪杆子的力量,他相信失败的共产党人拿起枪杆子后的坚强。他从惊风落叶中识透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起步。 于是,他毅然告别了同志们,告别了祖国,告别了新婚燕尔的妻子,踏上了新的征程..第三章 研马列习兵法 异国苦磨砺 大海。蓝天。海鸥在大海与蓝天间翱翔。 肖劲光站在这艘商船的甲板上,思绪万千。浪花飞溅,打湿了他的鞋裤和衣衫,他全然不顾,像一尊花岗岩的雕像。 革命失败了,肖劲光的满腔热情无疑被浇了一盆冷水;陈延年牺牲了,那脸上有几颗麻子的总书记的长子,多么好的领导和战友啊;赵世炎被捕了,生死未卜;谢文锦失踪了,凶多吉少。还有不少人脱党了,退缩了;也有人投降了,叛变了..想到这些,肖劲光感到忧虑和压抑。 但,自从他获悉党拿起了枪杆子,他的心底里更多的是激动,更多的是要抗争。只有战斗,才能生存;只要战斗,就能生存,就能发展。这是铁的自然法则。 船快到长崎了。肖劲光想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党组织在这样困难的时候把自己送到国外,该是寄予了多少厚望啊。 肖劲光这已经是第二次到俄国学习了。他坚信俄国革命的经验。他相信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实践是有普遍和一般意义的。这也是他乐意在这样一个时候,接受党组织的安排来俄国学习的主要原因。 想起七年前,自己和任罚时不顾一切在俄国求学的情景,心头不禁充满了对个人历史的自豪感和欣慰之情。 他在甲板上往前走了几步,靠近船头。过去的一幕一幕又涌上心头,浮现在眼前—— 1920 年。长沙。烈阳如火。暑气逼人。 湖南省华法教育分会。干事长办公室。肖玉成、任培国与干事长时而唇来舌往,时而缄口不语,又是整整一个下午。一方拼着命要赴法勤工俭学,死磨硬缠;另一方细加说明,在反复表示无能为力之后,干脆少予理睬。本也是,年过半百的干事长素以心地仁厚、耐性极佳而闻名长沙,他已经为这俩执拗的学生花了不少时间,的确没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连日来,他已经无数次向这俩晚生后辈作了各种解释。可俩青年人就是不听,甚至没一点放弃的迹象。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 任培国立起身,趋前一步,不亢不卑中透出满脸恳挚:“干事长,能不能这样呢:先推荐我们到预科班学习,可以暂时不注册、不登记。” “到时候,能去,则去;去不成,我们不怨不悔就是。”肖玉成接过话,手中一张折着的报纸,使劲地扇了几下。 干事长轻轻放下手中的笔,掏出手帕擦擦汗,把刚折好的叠扇重新打开,然后说道:“除了法国方面多次来电说明不能再派留学生之外,留法的学生也有来信诉苦的。已经有一些人在那里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自然学业无望。目前国内的这些赴法勤工俭学预科班的学生,已准备另找出路。依我看哪,你们与其今后改弦更张,不如..” “行了,您老别说了。这国,我们是出定了。今天,您该下班了。我们明天见。”肖玉成站起来,截断干事长的话头,然后,转向满脸汗水的任培国,“培国,我们走!” 总干事直摇头。 从华法教育分会办公楼出来,任培国紧跟两步,“玉成,明天还来?” “看来,这儿是没戏了。”肖玉成放慢脚步,抑不住心头的茫然,“唉,——怎么办呢?” 骄阳正毒。长沙街头空荡荡的。 夜,渐渐走向深处。月儿亮得出奇。 长郡中学的校园平素就不十分热闹,同学们暑假回家后,园子里就格外冷清。知了累了,纺织娘的叫声也充满倦意。只有东头的一间学生宿舍里,两个年轻人的交谈断断续续。 “培国,明天我们分头出发,先找点事做吧。”肖玉成平躺在竹床上,双手枕头,另开话题。 任培国从竹床上坐起来,借月光摸到一把烂蒲扇,边摇边说:“找份活做,弄点生活费,想必容易。问题是毕业之后呢?” “依靠家中资助继续升学读书,于我,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也是。长沙的工业学校,岳麓书院的学费怎么那么贵呢?”任培国一边说,一边扇,又一边倒在竹床上,“到外地投考大学,更不可能。” 肖玉成重重地侧过身去。使用有年的竹床吱吱作响。过了好一会,他才轻声说了一句:“车到山前,想必会有路的。睡吧。” 肖玉成口中这样说,心头的焦虑并不比任培国轻缓。尤其是他一想到自己生逢乱世,两岁丧父,由母亲租种社地①把自己拉扯大。十年寒窗,全靠大哥在一家饭馆做厨师和全家人的艰辛劳动支撑着。实指望,学有所成,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以报国报家。可如今,眼看还有儿个月高中就要毕业了,连事业的影子都没见着。本打算与培国利用暑假的机会,找找出国的门路,没料到是这样一个结果。到今天,暑假都快过半了,不仅事情毫无眉目,而且还要考虑打工吃饭的事,能叫他心头不急吗! 满月西斜。夜露从窗口袭进来。宿舍的暑意已然退尽。肖玉成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第二天,等肖玉成醒来,已经是红日东升的早晨。任培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门了。 办完两件紧要的事,已天近晌午。肖玉成独自一人躺在闷热的宿舍里。 他顺手抓起一本书,翻了几页,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任培国满头大汗跑进来,“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肖玉成从床上跳起来,“快说,什么办法呀?” 任培国端起桌上的一杯水,一饮而尽,喘了口气,说:“我们到俄国去!” “到俄国去!” “是的。”任培国点点头,圆圆的脸上光彩四溢,“早上起来,我直奔船山中学,本想托老乡任岳,找点事做。不想他告诉我,船山中学的校长贺明范等人,组织了一个‘俄罗斯研究会’,现正选一批人专修俄文,然后送俄国学习。任岳答应帮忙,为我俩报上名。” “太好了!”肖玉成激动得快流泪了。他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如果去俄国,也许是很快的事。那样,文凭就拿不到了,不知① 社地,即产权归庙主所有的荒芜土地。 我爸能不能同意?”任培国说。 肖玉成走到窗前,两眼望着窗外,一字一顿道:“要能到俄国去,这张高中文凭我不要了!” “那我们就说定了,去!文凭不要了。”任培国也横下决心。 主意拿定,他俩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对于俄国,他们知之不多,只零零星星看过一些介绍“十月革命”的书报,并从中了解到,有个叫列宁的老头,领导俄国的劳苦大众建立了一个工人国家即苏维埃政府,并由此感受到某种时代的脉搏。同时,他们也听说俄国无产者是一群“共产共妻的强盗” —— 记得那是一节很开心的修身课。彭校长亲自讲。他从孔老夫子的齐家治国,讲到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讲到“德先生”和“赛先生”①风靡全球,古今中外,侃侃而谈。在谈到社会主义的小册子时,他突然话锋一转: “现今的中国,新泊来一种偏激的思想。他们主张,‘你的即我的’,实行‘共产共妻’。你们赞成吗?” “..”同学们面面相觑。 彭校长激动起来,大声问道:“你们赞成吗?赞成的举手!” 零零落落竟有几只手举起来。彭校长由此而大发雷霆。其实,大家谁都不知道”你的”“我的”是怎么一回事。 正是这种朦朦胧胧的接触和莫衷一是的双面影响,挑起了年轻人的好奇和急于弄清的欲望。这时肖玉成和任培国的感觉,远比他们设想赴法勤工俭学时要心跳得多。 匆匆吃过午饭,他们唯恐错过了机会,决意尽快把这件事办妥。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晌午后的长沙,如一座正上劲的火炉。隔着鞋底都感到烫人的石板路上,肖玉成、任培国快步如飞。当他们找到任岳,来到船山中学校长办公室时,两人的褂子都湿透了。 人称“贺胡子”的贺明范校长,一张刀砍斧削的脸,满腮都是茂密的阿拉伯式的胡须,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简短的交谈,使他十分赞赏这两个可爱的年轻人,任培国性格开朗、活跃、善于交际,隐隐有才气袭人;肖玉成性格略为内向,棱角分明的脸上透出凛然的方正与简洁,三步之内就叫人感到那种蓄势骤发的强劲风格。贺校长让他们各填了一张简单的登记表,并告诉他们:“从现在起,你们就是‘俄罗斯研究会’的成员了。” “贺校长,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任培国不无急切地问。 贺校长拍拍任培国的肩膀,略一思忖:“学习俄语、了解俄国、研究十月革命,认识共产主义。”然后笑道,“不要着急嘛。具体的活动我们是会通知你们的。” “校长,在选派赴俄勤工俭学人员时,请您尽力考虑我们的要求。”肖玉成站起身来,紧盯着贺校长那独具一格的脸说道,然后示意任培国该告辞了。 两个热血青年,就这样偶然地闯进了革命的大门。此时此刻,他们谁都未曾逆料。从此,将是坎坷、曲折、险象环生与惊心动魄伴随他们走过光辉① 德先生、赛先生,即指英文“科学”和“民主”两词。 灿烂的一生。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 肖劲光第二次踏上了俄国的土地。 夏秋之交的俄国,自有一种北国特有的情调。特别是斜阳横照,夜晚的风送来丝丝凉意时,人们的心头一抖夏日的狂躁与尘嚣,顿时变得明净而敞亮。 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坐落在涅瓦河畔,它是用保卫列宁格勒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政治委员托尔马乔夫的名字命名的。 学院曾经为苏联红军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高级军事将领。铁木辛哥、朱可夫等元帅、将军都曾经是这里的学生。现在一起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学员共有十二人,其中有刘明先、刘伯坚、李卓然、傅钟、曾涌泉、蒋经国等人。 肖劲光担任这个学习支部的党支部书记。 他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学习是紧张的。 周末的晚上,对这帮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人来说是愉快而轻松的。 但对肖劲光却不然。肖劲光的“军事瘾”使他对学习达到了入迷的程度。 这不,刚吃完晚饭打开水回来,肖劲光就关上房门,坐到书桌前,打开厚厚的一本战役学。 “劲光、劲光!”李卓然老远就在走道里叫唤,紧接着,便是房门“咚咚、咚咚”的响声。 “今晚怎么度‘不顾一切’吧,你安排。”李卓然一屁股坐在肖劲光的床上。 刘伯坚、蒋经国也跟着进来,坐在凳子上,望着肖劲光。 “你们玩去吧,我还有几个问题没弄清,晚上弄一下。”肖劲光恳切地回答。 刘伯坚噔地站起来,“肖劲光,今晚蒋经国同志连未婚妻约会都推了,专门被我们拖来治你的。” 蒋经国做了个鬼脸,点头证实。他自从蒋介石叛变革命以来,语言明显的少了,尽管他宣布与蒋介石脱离了父子关系。 “今晚反正我们不走了,你看着办吧。”李卓然索性脱下皮鞋,躺在床上。 “喂,伯坚兄,共产国际决议中提到的关于中国革命策略的三条主要路线怎么看?”肖劲光无可奈何地从抽屉摸出一小袋松子,突然,话锋一转,问刘伯坚道。 刘伯坚想了想答道:“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本身就似乎有些说不通。那工人运动还怎么搞!” 李卓然一个鲤鱼翻身从床上爬起来:“伯坚,你不能这么看。任何人都是有朋友的,无产阶级和我们个人一样,总有说到一起的阶级或者阶层。何况,中国革命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这也是资产阶级的心思。 从某种意义上,还得主要依靠他们。” 蒋经国一边吃松子,一边听着。 一场同学之间的讨论发展为争论,又从争论回归到讨论,不知不觉地,夜渐向深处。 肖劲光一边参加讨论,一边认真地清理思路。过去,只凭着对党的忠诚,党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对这些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很少用心。当他从大革命失败中重新获得这个学习机会的时候,他已经把学习、思索结合起来了。 “哎呀,上当了!”李卓然一拍桌子,大喊道,“我们不是说好把肖劲光弄出去的吗!看,这都快后半夜了!” 大家都笑了。 有这样一帮朋友和同志,有这样一个学习机会,对一个即将踏上艰险征途的革命者,该是多么难得呀。阅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历史上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伟人,不都是这么打磨出来的吗! 形势的发展比想像的更快。道路愈来愈艰难。令人担忧的消息不断从国内传来。对革命的许多问题,众说不一,实践中则各执一端,党的工作步履更加艰难。 谁能、谁能给我一双慧眼,把这世事看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十月革命节。 肖劲光早早起来,照例跑步、回来、坐下、喝杯凉开水。俄罗斯的冬天,这凉开水喝下去好凉好凉的。但,这是他的习惯。 肖劲光放下茶杯,拿起桌上的一支红蓝铅笔,在一张稿纸上画起来。 一会儿,他整理出这样一副对联: 清明志向长驻大地春色 淡泊心境不著节日盛装 横批呢?肖劲光手握铅笔,思想着。 “劲光,吃饭了。发什么呆?”李卓然在门口喊道。 肖劲光一惊。这才意识到,想这横批的时间不短了。于是,他赶紧放下笔。上午不是还要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大会吗。 一想到十月革命,他就由此及彼地想到中国革命,想到在祖国奋力拼斗的战友们。 整个大会,他都沉浸在对国内斗争情况的思虑中。 大会结束了,肖劲光独自低着头,慢慢走在回到宿舍的小径上。一阵冷风袭来,他赶紧把大衣扣上。 “肖劲光,电报。”宿舍的门卫打开窗喊道。门卫是个白俄老头,人很热情,同学们私下都叫他“白鹅”。 肖劲光接过电报,心头热乎乎的。原来慕慈到了莫斯科! 一对新婚仅二十多天就分别的夫妻就要重逢了,能不令人激动吗! 肖劲光作了简单的收拾,直奔车站。 到莫斯科去。 莫斯科。东方大学。 朱慕慈自从昨天晚上发了电报,眼前就老是肖劲光高大的身影和那方正的脸。 早上,朱慕慈早早起床。本来一路火车坐过来,人确实疲乏,但就是睡不着。一想到肖劲光要来,她就兴奋起来。她要把房子再收拾一下,窗户最好还加糊两层纸,莫斯科冬天的风比武汉的风可要冷得多呀。她还要把凳子上加层垫子,劲光来了坐上去暖和、松软。她还要把头发洗一洗.. 东方大学的庆祝会也结束得很早。 朱慕慈回到宿舍,紧张而有次序地拾掇着,同时,还用英语哼起那支她最爱唱的小夜曲。 中午饭后,朱慕慈开始等待肖劲光的到来。她已经打听到列宁格勒到莫斯科的中班车下午三点到。她打算两点半到车站躺在床上,名曰午休,实际上一直在设计见面时的种种情景。 朱慕慈想着想着,不知不党中渐至迷糊,仿佛自己风雪交加中到了车站,劲光从火车上走下来,自己急忙迎上去,但见劲光又折回去,上了火车。自己急忙大声叫喊,只听火车一声长鸣,自己也就随之惊醒了。 窗外的风声真地好像大起来。朱慕慈忙看看表。还好,才两点。 “咚、咚、咚!”正当朱慕慈掀开被子准备坐起来,忽然响起铿锵有力的敲门声。 “谁呀?” “咚、咚、咚!” “到底是谁呀?” 敲门声没了。 朱慕慈穿上外套,打开门,“劲光!你——!” 肖劲光什么也没说,一步跨进来,反手将门关上,把朱慕慈紧紧搂抱在怀里。 爱,在这间小屋子里弥漫.. “你走之后,父亲病倒了,在汉口无法呆,就到了上海。”几个月的分别,妻子该有多少话要给丈夫说,“上个月底,我接到通知,党组织派我来学习。我们在深夜由交通员带到吴淞口,坐一条小船到江心,从绳梯爬上商船..” “我们也是这样来的。”肖劲光迫不及待地插话告诉妻子。 朱慕慈低低切切他讲述这几个月的经历,时而悲怆,时而欢乐。 肖劲光呢,则告诉她关于俄国的一切。 夜深了。爱的小鸟展翅飞翔。 光阴似箭。 前不久还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冬寒把人逼在屋子里不敢出门,转眼间又坡地泛绿,鸟儿们又在含苞的枝头欢快起来。 军政学院的军事课内容逐渐加大。战役学、战术学、指挥学三门课程接头衔尾而来,有时候还与其它课程齐头并进。正规战、阵地战、兵种联合作战等逐次过关。从攻防战术到部队运调,从战斗穿插到游击效果都要经过很严的考试。尤其是沙盘作业,稍不合格,教师便要你推倒重来。还有军队政治工作就更不用细说了,什么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委员条例、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 繁重的学习任务并没有使生活变得枯燥,相反的,同学们在充实之中常常忙里偷闲。 肖劲光是篮球场上的中坚。 李卓然则是滑冰场上的主力。 刘明先喜欢游泳,动不动往涅瓦河跑。 蒋经国常常苦练俄罗斯民歌,可他似乎在这方面没有多少天赋。 傅钟醉心于在业余时间散步。 李特则把高加索舞跳得出神入化。 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只是看你如何去理解和把握它! 俄罗斯的夏天是最迷人的。 1928 年夏天,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消息传来,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的中国学生感到无比激动和兴奋。 吃过晚饭,大家聚到了刘明先的房子里,纷纷发表议论,讨论这次会议的主题。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猜测。 还是李卓然活跃:“我想,这次会议主要应该是解决武装斗争问题。南昌起义快一年了,该总结经验,采取重大举措了。” 一个叫伍止戈的同学说:“阶级路线问题,应该比武装斗争更重要。” 他平时是很少发言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各陈己见。肖劲光今天却只听不说。 “劲光,你说呢?”坐在一边没作声的蒋经国突然问道。 “对,肖劲光讲。” 肖劲光站起来,倒过一杯水,一饮而尽,然后又坐下,说:“我这几天认真读了斯大林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著。其中有一个论断不知大家留心没有,” 肖劲光说着,又站起来,“这句话是这样翻译的,‘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武装、武装,中国革命失败之最惨痛的教训不正在于此吗!”说着,说着,肖劲光激动起来。 “对!力量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必要条件。发展和壮大力量,尤其是军事力量,在任何工作面前都是首要的。”蒋经国一字一句他说道,既像对大家,更像对自己。 同学们都望着他。 “听说,这些天,有人要来学校看我们。到时候,就知道会议的主要议题了。”伍戈止小声说,”我敢肯定是阶级路线问题。” 熄灯预备号响了。 “今天就到此为止。明日再议。”刘明先以主人的身份发话。 一阵轻微的骚动,大家各自回房休息。 “总书记要来看我们啦,”曾涌泉推门闯进来,“劲光!” 肖劲光正埋头思考,想一个这两个月来一直缠在心头的问题,听曾涌泉一喊,还真吓了一跳:“真的?” “当然,今天上午的课,通知我们不去了。什么事情把你愁得这样?” 曾涌泉是个细心的人,他发现近来肖劲光时有愁容。 肖劲光愁什么呢?没有人知道。许多事情他是绝口不对人言的。 他,曾涌泉能猜出一点点。 上午九点。小会议室。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和陪同人员走进来。 会议室一阵掌声。 出国近一年了,虽然断断续续也有些国内的消息。但像今天这样直接、具体又较全面地悉听对国内、党内情况的介绍,还是第一次。同学们边听边记,极为细致、认真。 向忠发工人出身,思想水平、工作水平不高,但还是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大革命失败以后,蒋汪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两万六千多人牺牲了。还有六千多人被捕在狱。这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可怕后果。 ‘八七’会议以后,武装斗争被提到党的议事日程,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但,又出现了瞿秋白同志的“左’的盲动主义错误,使党的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害..”这一个大问题,是讲国内形势的。 “会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确认中国革命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目前,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这一段是讲阶级路线问题的。 第三个大问题,给肖劲光的印象最深。“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革命热情是虚幻的、靠不住的。指导机关工人阶级化问题,是党的工作的一个紧迫的问题。地主、资本家出身的人就是不行..” 肖劲光的脸上,顿时愁云低压。 座谈会结束了。同学们的心头并没有因此而明朗多少。 所有的人只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句话:“你们就是党准备革命力量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句话,在向忠发的讲话中出现了三次。 就凭着这一句话,再难再苦、再累再险也拦不住大家前进的脚步。 肖劲光更是这样。他相信革命道路的坎坷,但他更相信革命前途的光明。 朱慕慈真的快要支持不住。 一夜没合眼。 “慕慈,上课去呀!”那个善良的江西小姑娘经过她的门前,叫道。 朱慕慈使劲应了一下,但没出声,嗓子眼似乎被什么东西塞住了。 自从春天随东方大学合并到中山大学后,就遇上了中山大学的反托派斗争。入夏,在米夫的支持下,斗争矛头又指向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志。朱慕慈被划入地主出身,因此难逃厄运。同时,强烈的妊娠反应也折磨着她。 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遇刺激就“哇哇”地吐个不停。今天,刚才起床,差点栽到地板上。 朱慕慈哭了。 更叫他伤心地是她给肖劲光写了两封信,到今天,人也没有,信也没见。 朱慕慈从抽屉拿出日记本,想写点什么,但,无处着笔。于是,她又将日记本锁起来,朝门外走去。 快秋天了。校园已经隐隐透出秋色。 她边走边东张西望,真个是“满腹哀愁,诉与秋风落叶”。 她感叹人生的变幻莫测。 半年前,也是在这条小路上,她挽着肖劲光的手,一步一串笑声,一步一个情意绵绵的会意。两个人谈祖国,谈革命,谈未来的战斗与胜利。到今天,才半年多一点,满腹委屈、满腹落寞。 她多么希望肖劲光出现在前面的路口啊! 一连几天,肖劲光好忙。 他把朱慕慈的来信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引起内心的无限感触。他相信慕慈,他相信她的革命热情,他相信她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也相信她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尽管这段时间,她感到委屈常常流泪。也许正因为这样,同时也实在是忙,这才把去看她的时间往后一拖再拖。 许多知情的同志也一再催他成行。 肖劲光今天完成了这个分量最重的想定作业,正在房子里伸伸手、弯弯腰。 门被推开了。 朱慕慈站在门口。 “慕慈!” 朱慕慈表情木然。她是快坚持不住了才过来的。 肖劲光连忙将她拥进屋来。 朱慕慈手中的提袋滑落在地板上,伏在肖劲光的怀里出声地哭了起来。 哭声惊动了同学们。 李卓然来了。傅钟来了。刘明先、刘伯坚也走进来。 朱慕慈擦干眼泪,委屈地诉说:“他们说我的父亲是地主,说我是美国教会大学毕业的,审查我,停止我的组织生活,还要开除我的党籍..” 李卓然愤然站起来,说:“朱老先生算哪门子地主?他毁家兴学,致力于教育救国,向警予、蔡畅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大革命中,他受许克祥通缉,在党的保护下,才虎口脱险。有这样的地主吗!”李卓然说得慷慨激昂,仿佛与那些人争辩一样。 刘明先也说道:“许多很简单的问题,一到有些人手里,就复杂起来,就变味。” “慕慈呵,过来了就好好玩玩。劲光,明天礼拜天,我请客,到郊外去,大家乐乐,忘掉那些不高兴的事。”刘伯坚是个实在人,他不认为朱慕慈会是阶级异己分子。 朱慕慈十分感谢大家的好意。 同志们都走了。 肖劲光把朱慕慈扶到一把椅子上坐下,自己蹲在她的面前,抚着她的双手,说道:“慕慈,相信党、相信组织,问题迟早会弄清楚的。要坚强些。” 朱慕慈默默地点点头。 肖劲光无言地望着爱妻。他还能说什么呢!任何一位共产党员,面对这样一件事情,都只能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亲人。这不是套话,更不是官话,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从他心底里发出的真诚。 第二天,在刘伯坚的执意邀请下,他们和几位要好的同学去了郊外。 他们在林荫下散步,在无垠的草地上打羽毛球,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玩得痛快极了。 也怪,在这样一种环境里,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朱慕慈的妊娠反应也消失了。 从此,朱慕慈变得更加坚强起来。她学会了在生活和斗争中如何消化砂子。 1930 年秋天。 三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肖劲光像一支立在弯弓上的箭。昨天中午,当肖劲光接到回国通知的时候,他无法抑制这种出征前的兴奋。他恨不能昨晚就赶到中山大学去,找朱慕慈和小周砥——一个活泼的湘妹子,安排好回国事宜。他特别要和慕慈商量,安排好女儿的事。 女儿是去年初出生的。一岁半了。这个无忧无虑的女儿,自然不知道母亲为她所受的苦,分娩下来时竟重达九磅。这次回国,显然是无法带着的。 战乱岁月,革命生涯,该割舍多少亲情啊! 当肖劲光来到中山大学的时候,朱慕慈和周砥已经把一切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 “走,到保育院看看女儿吧?”肖劲光向朱慕慈建议道。“走吧,现在就走!”朱慕慈急切地回答。 女儿平时全托在莫斯科郊外的保育院。只有星期天,朱慕慈才去看看,或者接回来玩半天一天的。肖劲光更是少与女儿见面。马上就要分别了,肖劲光心头真还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汽车平缓地向莫斯科郊外驶去,不一会,就到了一个小站。步行十分钟,就是保育院。 天伦之乐,金不换。肖劲光双手把女儿举过头顶。当妈妈的在一旁惊呼: 不要吓着孩子。孩子呢,开心的笑声陶醉着爸爸妈妈的心。 时光飞逝。瞬间便是离别的时刻。在这样一个动乱的世界上,这也可能是生离死别呀。 朱慕慈抱着女儿亲了又亲,眼睛里布满了泪花。 肖劲光默默望着女儿可人的笑脸,充满了依依之情。 朱慕慈的泪水终于掉下来了,滴在女儿红色的外罩上。 许多年以后,当肖劲光谈起这个再也没有见面的女儿,心头都还酸溜溜的。 晚上,肖劲光帮助朱慕慈和周砥最后清点了行装。 列车飞驰。向东掠过俄罗斯广袤的平野。 在中间一节车厢里,一位高个子汽车司机带着他的“农村媳妇”和小妹妹急切地盼望列车早一刻回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就是肖劲光、朱慕慈和周砥。 朱慕慈和周砥在那小声说话。 肖劲光靠窗坐着,把目光随意地投向窗外,想着祖国,想着浴血奋斗的同志和战友。 中国革命的斗争是极其残酷的。多少革命战友已经为之捐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回报了养育他们的大地和母亲。 肖劲光还想到母亲和老家的亲人。 自己在外奔波这许多年,对家乡和亲人真正地久违了。特别是对妈妈.. 呵,妈妈!肖劲光便想起了1920 年秋天动身第一次到俄罗斯学习,临行前回家的那个晚上—— 湘江西岸。 岳麓山天马峰东坡,有一个小镇子叫赵州港。 山东面的傍晚也许来得早些。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步子,向镇子里一步一步走去。因为日子的确沉重不堪,每一张脸上都写满艰辛与木然。 在南来的一条小路上,一个五十开外的女人却快步如跑,布满皱纹的脸上隐隐透出一抹淡淡兴奋。她爬上仙人坡,转过朱家岗,折向西走进巷子里时,便开始带些小跑步,上衣背心的那块淡蓝色的大补钉,已被汗水透过。 八月的“秋老虎”本来就“咬人”。何况二十多里山路没停步呢。 这位老人就是肖劲光的母亲。那时候肖劲光还叫肖玉成。 肖玉成的母亲原姓傅,橘子洲上北傅家洲人。一个湘水暴涨的夏天,橘子洲上浊浪滔滔,走投无路的傅家来到赵家港安身,将女儿给一户姓周的人家做了养女。因此她后来姓了周。以后便与肖玉成的父亲结为夫妻。在她三十六岁那年,肖玉成的父亲不幸英年早逝,留给她的是一部旧式织布机和六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老大肖玉林、老二肖厚成、老三肖容华,再下面是两个女儿,一个叫春妹子,一个叫细妹子。肖玉成最小,乳名满哥。在那个社会里,一个女人,两手空空,带一群孩子,度日艰辛当然不难想像。然而,她从不畏惧,甚至没有气馁过,面对生活,她把自己的贤良和能干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以和善、坚毅、沉静宽容和通达识体而闻名乡里,有很好的人缘。 她尤其感谢自己那副高爽强健的身板和一双没能裹小的大脚。为了孩子们,她要让自己坚强地生活下去。在任何苦难面前,她都能咬紧牙关,义无反顾往前闯。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宠幺儿。这话也许是真的。她爱孩子们,特别钟爱小儿满哥。前几天,当儿子回来告诉她,要到俄国勤工俭学,一缕难分难舍的心情顿上心头。她把儿子拉到身边,刨根问底地打听:俄国在哪里呀?离长沙有多远呀?俄国太平不?当儿子告诉她:俄国紧挨着中国,俄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并给她尽其所知地作了介绍之后,她不再说什么了。 她是一个有见识的女人,她知道儿子大了,不能总拴在身边。她开始默默地为儿子打点行装。白天她东奔西走,要为儿子把生活用品置办得齐全些;晚上则缝补浆洗到深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呵。儿子在家的那两日,每天深夜她忙完手中的活后,总是悄悄地推开儿子的房门,来到床前,望着儿子那张既像他爹但更像自己的熟睡的脸,久久凝想,想自己命运多舛的身世,想儿子活泼逗人的童趣,也回忆起儿子跟着自己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两行清泪便不知不觉地流下来。 该准备的,都差不多了。她开始盘算儿子启程的日期。 今天早上,她早早地起了床。还有两件事她要在今天办好,明天高高兴兴送儿子离家。一件是昨天夜里她突然决定的,她要再一次当掉那枚陪嫁的金戒指,为儿子的路费多凑点数儿。她相信凭自己的双手在不长的时间内,能把它赎回来。另一件是,到几十里外的大庙,敬香许愿,求菩萨保佑儿子平平安安。早早地出门,设想这两件事办得特别顺,特别是那枚戒指的当价,比最高的一次还高一块钱。在回家的路上,她边走边算:这些钱,加上老大的帮助,和着自己平日积攒的那一部分,应该足足有三十块银元了。三十块银元够不够呢.. 算着想着,便到了自家的门口。老远就听见屋子里叽叽喳喳。孩子们都回来了。 当她踏进那高高的门槛时,屋子里好一阵热闹。尤其是活泼爱动的小女细妹子,闹得最疯,“弟,如果俄国人真地共妻,你可别在那儿共了,啊! 妈还等着接幺媳妇,抱幺孙孙呢。”说着,朝她老人家直做鬼脸。细妹子嫁在镇子上,听到过关于俄国的传闻。 “小弟,千万不要娶洋人做堂客,啊!到时候你回来,大姐给你保媒,娶个好的,陪娘过。”大女春妹子认认真真地对弟弟说,然后转过脸,“你说呢,娘?” 她笑笑,没说什么。她知道,儿子大了便由不得自己,也不应该老听妇道人家的。他也相信儿子知道该怎么做。 她只恨这融融乐乐的时间过得太快。方才还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吃晚饭,这一晃就快半夜了。 孩子们都歇息了。她掌着灯最后为儿子清点了一遍行装。然后,轻轻推开儿子的房门。并不明亮的灯光下,儿子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她怎么也看不够。“满伢子,”她轻轻地唤了一声。儿子已经睡熟了。她把灯移近了又移近,两滴泪水滚落在床沿上.. 当儿子从娘的呼唤声中惊醒,望着娘的两行老泪,忍不住地哭了。 “她老人家现在怎么样呢?”肖劲光喃喃自语了一声。 “大哥,说什么呀?”扮成小妹妹的周砥,望着肖劲光那张动情的脸,莫名其妙地问道。肖劲光收住思绪,笑了笑问道:“你想妈妈吗?”“当然想喽!” “怎么个想法?”肖劲光又问。 “想就想呗,还怎么想,”二十二岁的周砥纯真地回答。朱慕慈在一旁乐了。 火车一声长鸣。 肖劲光仿佛已经感觉到了祖国的体温和呼吸。他站起来,使劲舒展了一下身体,深情地大声自语道:“快到了!”是呵,快到了。 新的战斗生活等待着他们。中国的革命事业才刚刚启程,来日方长,需要他们去努力奋斗。 当然,他们的脚下,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第四章 反“围剿”细运筹 闽西巧用兵 1930 年底。永定县虎岗乡。 虎岗乡坐落在福建西部一个四周山峦环绕,方圆数十里的平坝里,是当时中共闽粤赣省委和省军区的所在地。 肖劲光怀着学有所用的心情来到了这个小小的山中平原。组织上分配他担任闽粤赣省军区参谋长。 踏进军区机关大门,省委领导人张鼎丞、省军区领导人邓发在会议室迎候。 “欢迎你呀,肖劲光同志!”张鼎丞一口闽西方言,肖劲光似懂非懂,“我们这太需要人了,特别是需要懂军事的同志。你来了,我省的军事工作就有办法了。” 肖劲光显然受了张鼎丞同志的感染,久久地握着张鼎丞的手,“我刚从国外回来,许多情况都不熟悉。但我会努力工作的。” “劲光同志,形势很严峻啊。”邓发一边和肖劲光握手一边说,“敌人正在准备一个大规模的进攻。” “走,边吃饭边谈吧。”张鼎丞一把拉过肖劲光,“粉条炖猪肉,为你接风,怎么样?” “这可是这儿最高级的饭菜哟。”邓发接过话头,“劲光,这里是很艰苦的,要有思想准备呵!” “甜从苦中来嘛,司令员放心。”肖劲光笑道。 一顿晚餐,风卷扫云,连盘底的汤渍都做汤喝了。 战乱年月,吃饭是件苦事。要不是为了生命的需求,谁顾得上呢。像今天这样的晚餐算是极为特殊的享受了。这一点肖劲光是有感受的。 闽西苏区是1928 年张鼎丞、邓子恢、郭滴人等领导闽西人民进行武装暴动后建立的。 次年,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进入了这块红色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1930 年,以闽西和赣南两个根据地为基础的中央根据地基本形成。 然而,形势并不令人乐观。 苏区红二十一军出击东江失败,继而在龙岩等地严重受挫。 立三路线统治全党之后,代之以更“左”的王明路线。 群众情绪低落,地方武装力量日渐削弱。军民生活困难。 就在这样一个困难时期,敌人却正加紧着对苏区的“围剿”,闽西根据地危如千钧一发。 连日阴雨连绵,寒气袭人。 肖劲光来到作战科,坐在军事态势图前,一言不发。 前两天,当他听了有关介绍的时候,他还不以为然。当左权同志告诉他,整个苏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十分虚弱,工作会是极端困难的时候,他还说: 有苗不愁长。然而,几天跑下 来,许多情况在意料之外。 “李科长,请报告敌我态势!”好一会,肖劲光才离开地图转过身来说。 作战科长李虎来到沙盘前,逐一报告: 南线敌张贞部一个师,向龙岩攻击,阻击部队打得很苦。二十四小时内人员伤亡过百。 北线敌卢新铭、卢兴邦在汀州、连城一线按兵未动。侦察报告,昨晚部队有异动。 西线敌钟绍奎部,昨日向前移驻十余里。 东线傅柏翠部无异动。 肖劲光一面听,一面思索。良久,问李虎道:“二卢是什么出身?” “两卢土匪起家。现在仍是受编不受调。但战斗力不差。”李虎回答。 “傅柏翠呢?” “傅柏翠原是我二十一军四纵司令员。割据后尚无行动。敌人也正在争取他。” “走,到部队去?”肖劲光一起身,脚已经迈出门槛。 其实,这几天,肖劲光把部队、游击队转遍了。 号称二十一军的闽西主力红军仅有两个团。落到实处,两个团的编制也不满,总共算下来千余人。几百条老套筒和土枪、子弹奇缺。干部战士大多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打起仗来,除了拼命,还是拼命。 “李科长,原十二军在这一带活动时,部队战斗力如何?”肖劲光在交谈中了解到,李虎原来在十二军一个团部当参谋,十二军调攻长沙时二十一军成立,李虎才调到省军区工作。 “十二军成立时间较早,干部战士的素质已经很有基础。装备也强一些。”李虎边走边介绍。 来到警卫营训练基地。天下起毛毛小雨。 训练队让战士一对一抱着厮打,每一个人都滚得泥人一样。 “你们就是这样训练的呀?”肖劲光冲一个小战士问。 “是!”小战士一个立正后又稍息,“首长!” 肖劲光又来到军参谋部训练科,翻了翻简单的训练计划。失望之余,他叹了一口气。 一股强烈的冲动从心底产生,形成一条令他兴奋的思路。他下定决心,从军队建设开始抓起。 回来的路上,肖劲光便开始和李虎讨论军队整训问题。 肖劲光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尽管这支部队还谈不上与他理想中的军队有什么相似之处,但这毕竟是自己的队伍,与大革命时期寄人篱下,辛苦一场,最后两手空空的情况相比是两回事。顿时他一扫茫然的心境,信心百倍。 冬去春来。 红二十一军改编为新十二军。左权任军长。黄任政治委员。 肖劲光一头扎进部队,开始实施他的治军方略。 闽西彭杨军事学校。教导队。 肖劲光正召集教官会议。他说:“大家都是科班出身,懂得提高部队素质,提高干部指挥作战能力的重要。把你们从部队抽调上来不容易,你们不能辜负了组织上对你们的希望。” 这次开办教导队,肖劲光费尽心血。仅找这八位教官,他就花了七八天。 他逐个谈话、逐个考察,和他们沟通思想,讨论教学方式方法,今天教导队总算可以开张了。有了这些人,有了从彭杨军校借来的这栋房子和训练场,肖劲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当然,工作只会是越抓越紧。 “参谋长,设置训练科目,您原则上谈谈意见吧。”负责牵头的柳教官文质彬彬,说话也细声秀气。 肖劲光推了推茶碗,说:“训练科目设置要尽可能全一些,从射击到攻防战术,除重点科目要重点训练外,其它的方面哪怕是蜻蜓点水也要点到。 要由简至繁,循序渐进,把突出重点与系统性相结合。” 夜深了。初冬寒意渐重。 然而,肖劲光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 “学员回去大都要做连、排干部,还要教他们带兵。不能带兵,如何打仗?所以,要培养他们管理部队的能力。比如,军容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具体的你们去考虑吧。” 会议结束了。 肖劲光这才感到疲意和饥饿。这几天他的确太累。一天到晚至深夜,马不停蹄。 “小杨,咱们今晚不回军区了。到军校借宿一晚。明天落实招收学员问题。”肖劲光看了看倦意满面的警卫员,说道。 于是,一高一低两个人影消失在军校的夜里。 正当肖劲光忙于开办教导队,着手部队建设的时候,上级领导决定部队向南进攻,“与东江苏区打成一片。” 邓发司令员在屋子里焦急地来回走动。 张鼎丞坐在那里一语不发。 南线军阀部队张贞正是气焰嚣张之时,龙门、白土、坎市红军连连失利,阻击战也打得很苦。但中央指示,上级决定,如何能够违抗呢? “肖参谋长到了没?”邓发这是第三次催问工作人员了。 “还没到。” “再派人去!”邓发连说带吼,看来是急了。 “是!”一个年轻的参谋应声而去。 张鼎丞看了看邓发,忍不住说道:“上级的战略意图,我们要慢慢理解、吃透。在这个时候不能急。” “我何尝不愿意从容不迫。军情如火呀!”邓发两手一摊,意识得自己情绪化的毛病又犯了。 “肖劲光会马上到的。你坐下吧,坐下。”张鼎丞父亲一般的慈祥和赤诚。 肖劲光快马加鞭,来到军区司令部。 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肖劲光说得很坦诚,很实在:“向南发展,与东江苏区相接,当然好。 可是,拿一支仅千人的队伍,去与敌人的一个师作战,无疑是愚蠢的。”说完这句话,连肖劲光自己也觉到自己太冲动,于是又补充道,“我是从简单的军事常识看的。” “是呵,我与敌兵力太悬殊,我们的装备也不如敌人。”张鼎丞自言自语般补充道,“可,我们不向南发展,会不会影响大局呢?” “至于大局,我也想了。”肖劲光站起来,看了看邓发,又看看张鼎丞。 张鼎丞抬起头,看着肖劲光:“你说,你说说。” “第一,广东东江根据地已经失败。据情报,东江只剩下百人的游击队,已转入南山。这一点,上级领导也间接承认。在东江根据地恢复之前,我们向南打,没有成功的现实可能性。”肖劲光说完这些,情绪开始稳定下来。 邓发盯着肖劲光问道:“那,我们如何才能和大局配合呢?” 肖劲光平静地答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蒋介石已经开始对中央苏区的‘围剿’,进攻目标主要是朱、毛红军,当然也包括闽西在内。因此,我们从战略上不能不配合朱毛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孤立地向东江冒进,只能是碰壁,只能是失败。” 邓发未置可否,但轻声道:“你对形势的分析,应该说是透彻的。” “将劲光的意见,我们再综合一下,然后向上级领导重新汇报一次,有必要的话附署上省委意见。”张鼎丞说道,然后看着邓发,“你看看,怎么样?” 邓发同意。 肖劲光再没说什么。他来这里毕竟时间太短,他知道自己要有真正的发言权,还要作继续的调查研究,继续吃透情况。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在省委和省军区传达。 四中全会的精神,名义上是继续反立三路线,实际是推行比立三路线更“左”的王明路线。 根据会议精神,省委决定:一、以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为中心,认真开展两查(查田、查阶级);二、以肃反为中心。军事上按这两个中心的要求,实现保卫龙岗、虎岗的战略目标。 军区司令部。 肖劲光站在沙盘前,反复理解上级指示的战略意图,并多侧面考虑实现这个意图的方式和措施。 好长时间了,肖劲光望着这个简陋的沙盘出神。保卫龙岗、虎岗,当然应该,特别是虎岗,是省委所在地,保卫虎岗,是有政治意义的。可是,虎岗地处苏区南沿,面对张贞的一万多军阀部队,而张的前锋所驻坎市,离虎岗仅三十余里。一个急行军,两小时就到了虎岗。虽然说虎岗有些险可守,但守住虎岗又能怎么样呢,苏区不会因此而扩大,红军不会因此而发展。 “参谋长,保卫龙岗、虎岗,首先要拿下坎市,打掉张贞的虎牙。”邓发轻轻走进来,看了看出神的肖劲光,又顺着肖劲光的眼光,盯着沙盘上的坎市。 邓发的话打断了肖劲光翻过来倒过去的思考。 “将新十二军主力从北线南调,至少要两个主力师进入龙岩、永定一带。 一定要吃掉坎市之后,在金峰一带撕开一个缺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肖劲光一边听,一边思考:“这和向东江发展没多大差别呀。” 邓发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那不一样,我们并不向东江发展啊!” 肖劲光皱皱眉: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那不已经具备了向东江发展的条件吗?肖劲光这样想,但他没说。 邓发则大谈特谈攻打坎市的问题。 肖劲光面对沙盘认真领会。他在有意识地磨炼自己。整个北军南调保卫龙岗、虎岗的战役部署完成后,肖劲光随同主力部队,来到坎市前沿。 坎市是位于闽西南山口平台地上的一个小镇,东西两面为山口两条小谷相阻,与对面小山相望。北面是许多小山包似的土石小丘,错落排列,地形十分复杂,形成一道天然防线。只 有西北面两条小路,曲曲折折地向坎市靠近。南面有一条稍大的路直抵粤北边界。 肖劲光已经是第三次带人来这儿看地形了。但是,他仍然很难形成一条攻打坎市的明晰的思路。望着对面平台上的小镇子,他似乎对身旁的参谋人员、似乎在自言自语:“攻坚战啦!” “参谋长,能否派两个营分别从南北两向偷偷翻过山去,切断敌人南面的通路,断其后路,先乱其心,形成夹击之势?”杨参谋说。 “那样的话,当然好。但只要南北两向守敌稍一收缩,这两个营能不能回来还是个问题呵。”肖劲光显然考虑过这个方案。 来到坎市东面,南面的谷沟比北面更陡一些。 “没有重武器,从这里冲上去简直是不可能的。”杨参谋指着谷沟说。 肖劲光点点头。 但军区已经作出决定。面对战斗任务,丧失信心,出现畏难情绪,不是肖劲光的风格。 “打!以西、北两线为主战场,东线采取牵制性攻击。至于南面,用少量部队穿插,以为疑兵之计。另外,命虎岗东西守卫部队加大动作,以防敌人收缩。”肖劲光说完这些话,满脸自信。 本来也是,最近在北线由他设计的几个小型局部战斗也打得不错。仗是打出来的,胜利只有靠拼才能取得。 回来的路上,肖劲光尽力用高涨的情绪影响同志们。 但,总有人沉默不语。 张贞、余汉谋正春风得意。 蒋介石在剿总会议上说:张、余部队对闽西“匪区”的攻击是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