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们很多时候看重的不是待遇方面的绝对数字,更重要的是相对的公平,所以为了公司的长远健康,一定要果断地切除那些“肿瘤”。在惠普看来,末位淘汰不能过于频繁,要间隔相当长的周期(大多数跨国公司3~5年才做一次,我在惠普15年,只听说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末位淘汰,其他时间都是偶尔有几个人而已),过于频繁的末位淘汰会使每个人都有严重的危机感,导致员工不安其位,人人自危。而国内一些企业引入末位淘汰的制度时,却过于草率,在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也没有掌握其要领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所以有些企业年年搞,有些企业打击面过大,失去了末位淘汰的意义。如果企业没有严格的、规范的考评体系(比如正态分布的员工考评体系),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末位淘汰的培训,那么轻易地采用末位淘汰就可能带来灾难。记得几年前我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与另外一位嘉宾探讨末位淘汰的话题。当我谈起惠普的末位淘汰制度时,我的辩论对手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太理想化了,因为他没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过,也没有认真地考察过跨国公司的管理体系,所以结论是末位淘汰不公平、不可行。事后,中央电视台把几次节目的内容编辑成书(书名叫《立场》)出版了,同时上面还刊发了一位观众来信。以下是观众来信的部分内容: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初听起来很合理,实际并不可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如果称制度,应是一种比较成形并合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还不够科学,不够合理。 所谓不科学,是其衡量的尺度不准确,不好把握,合理性受到质疑。实行末位淘汰,我们不可能用考试得分的那种方式,来判断一个员工是否胜任。能力是多方面的,一个司机可能试卷得分很高,但他的驾驶技能可能会很差;一个汽车修理工可能文字水平很差,但能熟练修理多种汽车,所以对中小学生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分数教育。 如果说依照岗位责任衡量(且不说衡量得准不准)出五个级别,按理应是五分之一优,五分之一良,当然有五分之一最差,如果末位淘汰3%,而20%的人处于同一名次,如何从20个人中选出3个人来淘汰,是不是一次一次的考试?(考试的次数,处理的方式,试题的保密性都值得重视,那可是关系升级的大事)倘或是如此却又变成为淘汰而淘汰! 我们都知道一个非常熟练的工人次品概率为2%~3%。我们可以设想每一个工人对于做零件的活都是很胜任的,但因某一次的次品它可能被淘汰,而下一次又不知是哪个倒霉蛋被淘汰,而管理层还想当然地认为“嗯,被淘汰的100人当中,可能会有3个人是冤枉的,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其实他淘汰的可能个个都是好员工,而充实进来的“新鲜血液”真的好用吗?首先,他要熟悉环境,学会同其他同事融洽地相处,以获得相互合作的最高的工作效率。其次,他对工作的胜任程度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或许还没等他积累到就被淘汰了,“血液”就这样还没被利用就又被排出了。从这位观众的来信,可以反映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看问题喜欢“想当然”——在没有做任何市场调查前就下结论。如果那位观众在做结论前能问一下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人,他就会知道什么叫正态分布,就知道得1分和得5分的人比例是多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了。 在跨国公司看来,实施末位淘汰是有原则的。 第一个原则是,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能使用,就像人长了肿瘤一样,没有人喜欢做手术,实在是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做,但是不能经常做,如果经常做大手术,必然大伤元气,病人的性命就难保; 第二个原则是,即使是末位淘汰也要尊重员工。在惠普看来,人才是相对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人才。考上名牌大学的人就是人才吗?不见得!留学归来的人就是人才吗?也未必!人才的概念是相对的,是由他所服务的组织的标准所决定的。一个人在这家公司是人才,换个地方可能就不是人才了。比如一个球星到了惠普是人才吗?肯定不是,他可能什么也不会干。同样,在惠普被末位淘汰的某些人,未必就不能干,他只是不适合惠普的要求而已。所以惠普可以辞退一个人,但不会否定一个人。惠普在进行末位淘汰时,会让员工明白,被末位淘汰的员工并不一定一无是处,也许换一家公司、换一个岗位就会非常成功。因此被淘汰的员工在离开惠普的时候,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没有觉得是被踢出去,而是被礼貌地请出去。这就是惠普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惠普比许多企业聪明的地方。惠普的末位淘汰制度有着严格的程序,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以避免某些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当我们发现一个员工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觉得他有问题时,首先必须按照规定给予口头警告,同时启动3个月的观察期,在这3个月之内一般不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措施,如果该员工3个月后没有明显的改进,该员工的顶头上司会给予该员工书面警告,并通知人力资源部备案。书面警告的观察期也是3个月,如果期满时员工还是没有任何改进,那么他就离解聘不远了。这时我们会给员工3个月的试用期,也就是说,该员工还有最后3个月的机会改进自己,如果这3个月他还依然如故的话,肯定会被辞退。所以惠普在辞退员工之前,给员工多达3次机会,让员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除此之外,惠普还给问题员工一些选择空间,员工在接到口头警告时有3种选择: 一种是立即主动辞职; 一种是换岗,也许换一个岗位可能就有不同的表现; 第三种是降级,如果觉得工作压力太大、事务缠身、精力不够,或能力不够,还可以选择降级。总之,当员工的表现达不到公司要求的时候,惠普会给他几条选择。等到书面警告的时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人力资源部开始介入。这份书面警告将来可能成为争议仲裁的依据,上面注明了是在哪一年的哪一天给某个员工签发了书面警告,因为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公司不能随意解雇员工。 书面警告由员工的顶头上司发给员工,格式是人力资源部统一设计的,而且要员工签字接收。这一切都是为了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去履行公司的义务,所以即使辞退员工有争议,公司也不会有什么法律上的麻烦。 当然,在实施末位淘汰时,还有一个制约机制(也是规定动作)来防止管理者滥用职权,那就是交叉对比大排队(Cross Ranking)。公司要求在50个人以上的大部门(或者事业部等)必须进行交叉对比大排队,即各个部门的经理把本部门得1分(和得5分)的人列出来,供其他部门的经理参与评判,看大家打分的标准是否一致,避免有些部门打分偏高,有些部门打分偏低,以体现公平、公正。整个大部门所有得1分(和得5分)的人员都被公布出来,由大家评议。给员工1分(和5分)的经理必须讲出原因,举出实例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即得1分的员工在哪些方面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或得5分的人在哪些方面表现超群)。同时,整个大部门必须按照正态分布原则,即得1分(和得5分)的员工比例不得超过5%。有了这样一个制度,各级经理在打分时就会有所顾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评分并不是最终结果,还要经得起大家的评判,从而避免有些经理根据自己的好恶去给自己的部下打分。我就曾经见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些得1分的员工经过大家的评议之后被改成了2分,而有些得5分的员工被改成了4分。 另外,在被淘汰的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会按照一套标准的流程进行离职访谈,了解员工的想法,看员工有没有觉得委屈的地方,并把员工的想法反馈给他的上司,从而对各级管理人员形成约束。遇到重大争议的时候,也可能让再上一级的经理介入,但是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毕竟通过交叉对比大排队,在一个大部门里,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对得1分的人都有所了解,一旦启动末位淘汰程序,其他人不会惊讶。可以说,整个末位淘汰程序是一个系统,一环套一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依据的、有流程的,体现了惠普在这个问题上的慎重态度。 末位淘汰绝对不能随便用,因为它类似于“外科手术”,经常搞会使员工有严重的危机感,在未掌握其要领前,不能轻易搞末位淘汰。 提倡忠诚不提倡奉献在国内,包括企业在内的很多单位都提倡奉献,但在惠普,公司提倡员工忠诚,而不提倡奉献。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利益的平等交换,而奉献是利益的不平等交换。 惠普文化认为,员工与上司之间,员工跟公司之间,都应当是平等的利益交换关系:员工付出了劳动,公司就应当给予相应的报酬;当员工主动离职,或者公司要求员工离职时,双方谁也不欠谁的,因为每个月一次的薪金已经结过账了。当然,可能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我们也不会要求所有的人都同意这种看法。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按照人的本性,这个理念就很容易理解。不管是谁,他今天的奉献往往是为了明天的回报,只不过要求回报的周期不一样,形式不一样而已。所以当企业提倡所谓的奉献,而这样做的员工一旦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心里就一定会感到不公平。所以很多企业的员工在公司要求他离职时接受不了,甚至会去闹,因为过去企业提倡奉献,不管某个人是否奉献了,他都可能觉得公司欠他的,一旦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就会鸣不平。所以,包括惠普在内的大多数跨国公司都不提倡奉献,而提倡忠诚——你只要在这个公司干一天,就要替公司说话,替公司做事,就要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才叫忠诚。 另外,在惠普的职业道德规范(业务经营准则)里面,允许员工从事第二职业,但是有两个条件: 一个就是不能因为从事第二职业而影响在公司的工作,比如你从事第二职业过于疲劳,到公司上班时打瞌睡; 另一个就是,不管员工从事什么样的第二职业,都不能分散对公司的忠诚,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比如,帮助竞争对手办事,将公司的保密信息提供给竞争对手,或者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心不在焉等,这就是对公司的不忠诚了,这才是背叛。这种事情一旦发现,当事者就会立即被开除。我个人对公司的这种理念非常认同,即忠诚比奉献更重要。我在惠普的时候就利用业余时间在外面讲课,既为公司做了宣传,个人也从中受益,同时又不会影响本职工作。不过,每当有企业找我去做管理培训时,我都要核对一下对方与惠普的业务是否有冲突,如果有竞争关系的话,就绝对不能去。我认为,这就是对企业的忠诚。 市场经济存在的本质是利益的平等交换,所以在企业里应当提倡忠诚,而不提倡奉献,因为奉献是利益的不平等交换。员工的忠诚从哪里来说到员工的忠诚,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得到的,但是员工的忠诚从哪里来?公司做了哪些事情可以换来员工的忠诚呢?在惠普看来,员工的忠诚来自四个方面的机会。只要公司能够很好地提供这四个方面的机会,员工就会表现出忠诚。第一,做事的机会。在惠普,普遍采用目标管理,即作为管理者,负责把任务布置下去,至于员工怎么做、什么时间做,是员工的自由,但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必须把考核的标准以及何时必须完成讲清楚。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尽量给员工充分的自由。另外,做事的机会是说,员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法去做,而不是上司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同时员工在做事的时候允许犯错误,只要能从错误中学习,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员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某件事,而没有做好,上司就批评一顿,那么这个员工就失去了自己做事的动力,凡事先问上司,避免自己承担责任。可以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学习长大的,这叫做事的机会。 这样一来,目标管理就变得非常简单实用,员工领到任务后,可以自己安排时间,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去做。当然,这样做的背后是基于对员工的充分信任。第二,学习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进步,都有上进心,所以公司要给员工学习的机会。在这方面,惠普可以说是业界的典范,甚至可以说是IT界的黄埔军校,有关惠普的培训我们后面会详细探讨。除了公司组织的正规培训外,学习的机会还包括向同事学、向上司学,只有当大家友好相处,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别人分享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学习,才能有一个学习的氛围。 当一个员工感到在惠普能学到东西时,自然愿意留下来。在惠普,一个员工要想把所有的培训课程参加一遍的话,可能要8年左右的时间。第三,赚钱的机会。任何一个人在企业里工作,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能得到相对合理的报酬,使自己过上比较好的生活。 在惠普,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薪酬标准处于同行业领先者当中(Among the leaders),既不以最优厚的薪资吸引人,也不会因为薪资而失去优秀的员工。 一般说来,只要在同行中属于中等偏上,人们就会有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往来自对比,比如跟同学比,跟朋友比,跟周围的人比。所以在中国大家觉得年薪10万人民币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到了美国,年薪10万美元也不算什么,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而已。 因为人的满足感是相对的,看你处在什么环境。对于员工来讲,只要有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待遇就行了。第四,晋升的机会,也就是员工发展的空间。如果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靠实力晋升的,每个人都会觉得,只要自己有实力就有机会晋升,就会有奔头。因为大家知道,只要表现优秀,公司发展壮大了,自己就会有机会。按照传统做法, 惠普是不从外面招聘空降兵(但是进入卡莉时代后改变了)做管理人员的,每个人进来都是从头开始,大家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一旦公司从外面招聘空降兵来担任重要领导岗位,内部员工晋升的路子就给堵死了,希望在惠普长期发展的员工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 像我这种来自外地、毕业后留在北京的年轻人,在北京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单枪匹马,只能靠个人的努力来发展。我很幸运能够进入惠普,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大家都凭着自己的实力晋升,只要做得好,对公司的贡献大,自然会晋升。所以,大家都一心一意做业绩,而不用费尽心思搞关系、找背景、走后门。 员工对企业是否忠诚要看企业是否给员工提供了四个机会: 做事的机会,学习的机会,赚钱的机会,晋升的机会。假定人性善的惠普价值观(1)惠普的创建人之一比尔·休利特曾经说过:“惠普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那就是我们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只要公司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和环境,员工必定全力以赴。”这就是著名的惠普之道的内涵和出发点。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人性善的假定,惠普才建立起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制订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所以在惠普传统的五大核心价值观里,第一条就是:“我们相信与尊重员工”。 惠普公司对员工的信任并不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而是在很多方面都能够表现出来。例如,在各个分部的实验室里,所有的备件库(存放各种电子部件、集成电路的地方)从来不上锁,工程师们不但在工作中可以随意取用,还可以把公司的元器件拿回家去供个人使用!这是因为惠普认为,不管工程师用这些元器件所做的事,是否和他们手头上正在从事的工作项目有关,不管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里摆弄这些玩意儿,都能学到一些东西,对公司的产品创新都是有利的。类似的事例还包括文具用品的使用,各种文具用品都是员工自己用多少拿多少,没有人监督,文具柜也不上锁。在中国惠普有一个知识库(小型图书馆),大家凭自己的门卡就可以进去借书、还书,没有人监督,当事人自己在电脑上操作,过了还书日期,就自动交罚款。如果你借书时不在电脑上操作,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安装摄像机,这个知识库一天24小时开放。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司充分相信员工。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员工感到自己被尊重,是一个被别人视为高尚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人,所以员工才会与公司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愿意发自内心地为公司做贡献,正应了我们中国的那句老话:人心换人心。惠普对员工的信任,还表现在充分尊重员工的知情权上面,因为只有相信员工才敢让员工知情。 在一个企业里面,你如果不相信员工,就不敢将公司的“机密信息”告诉员工,什么事情都是尽量捂着盖着,各级管理者以拥有信息为资本,但是惠普不这样想。在惠普看来,员工有知情权,这是尊重员工、信任员工的具体体现,比如,惠普各个分公司每月都要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通报公司上个月的业绩,按照各个产品线、各个事业部,各个集团等方面分别介绍,同时把公司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到目前为止的工作进展情况,上个月员工反馈信息的处理结果等内容与员工沟通。可以说,在这个沟通会上的很多信息都是竞争对手非常想知道的机密信息。如果公司不告诉员工这些机密信息,就意味着公司担心有人会把这些信息告诉竞争对手,而这种担心就是假定人性恶,自然与惠普的假定人性善不一致。 当然,一旦发现有人“不善”的话,惩罚将是极其严厉的,任何人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业务经营准则)的话,都会立即被开除,公司甚至会追究该员工的法律责任,而且这样做的人在外企这个圈子里就再也混不下去了,因为没有哪个企业愿意重用没有“德”的人。这种人只能被利用一次,就毁了自己的前程。除此之外,相信员工、尊重员工还体现在惠普的财务管理制度上。在卡莉主政前,公司财务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下放到最基层,给各级管理者充分的授权,避免了大家都对结果不负责任,拼命到上司那里要资源,希望多给几个人员的名额,希望多一些预算和费用指标,结果是决策者不了解申请者的情况,无法辨别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哪些需求是不合理的,要么采用拖延战术,要么采用平均分配,总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而在惠普,在过去相当长的年代里,一直把财务管理的责任下放到最基层的部门经理身上。这样的话,部门经理就有了用人权和财权,责权利就统一起来了。如果一个人没有权力决定招谁,也没有权力决定把钱给谁,怎么花钱,那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 一个真正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对财权、用人权的控制。当然,部门经理有了权力之后,不能为所欲为,而是在公司允许的政策范围内,充分地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聪明才智,很好地带领部门员工完成本部门的工作。 只要是预算内、计划内、权限内的花费,部门经理就拥有决策权,没有人再检查,财务部门看到部门经理的签字后就给钱或付账。当然对于预算外、计划外或权限外的花费就需要上级部门介入审核了。 既然公司充分相信员工,给各级管理者授权,那么作为部门经理,就会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每年都要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计划,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下年度的计划,制订年度预算,并对财务预算的年度执行情况负责。部门经理每个月都会收到一个财务报表,上面列出了各个科目的花费情况,比如工资、奖金、差旅、培训、办公设备、活动费用、通讯费用等等,根据这个报表上显示的偏差(大于100%还是小于100%)去调整下个月(或下个季度)的花费指标,从而保证全年下来总费用基本上控制在100%以内。有了这样一套制度,各部门就不会伸手向上司要人要钱了,如果你想加人的话,那么你这个部门的员工每个人就少花点钱,因为总钱数是固定的。相反,如果在财年的中间减人的话,通常也不会减预算,那么部门里的员工就可以多花点钱。通过这种方式,惠普把这个权衡利弊的权利给了最基层的管理者,既保证了预算的执行,也让各级管理人员感到被信任、被尊重、有自主权。人性善理念的另外一个体现是惠普独特的用工制度。在中国惠普的所有分支机构里,从来不打卡、不考勤。为什么呢?这是惠普的传统,如果公司假定人性善,却又打卡、记考勤,就很难自圆其说,等于就是假定人性恶了。所以要真正落实人性善的理念,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公司整个配套的管理系统也必须是基于人性善去设计的。不过执行这项制度的前提是企业内的大多数人都认同,并且严格要求自己,一旦多数人不认同,这项制度就推行不下去。就像随地吐痰一样,国人到了国外基本上都改了,可回到国内就又犯了,可见环境的影响有多大。 我认为,人性善的假定可以启发员工的善心,把员工往向好、向善的方面引导。其实,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关键是如何启发员工的善心,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善,这就需要营造一个环境。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环境,而人会适应环境,环境也会改变人。如果能营造出一个“向善”的环境的话,大家会变得越来越善,人们就不好意思暴露出自己恶的一面来。 总之,一个人跟高尚的人在一起,就会越来越高尚,因为一旦做了什么不高尚的事情,自己会觉得惭愧。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场,形成了一种势,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进入惠普以后,我感觉自己比以前善良了,好多坏毛病慢慢地改掉了,这得益于惠普的企业文化和大环境的影响。 惠普之道的精髓:“我们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只要公司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和环境,员工必定全力以赴”。制度不应当惩罚好人1986年我刚加入惠普的时候,经历过这样一件小事:公司卫生间里放着质量非常好的卫生纸,供员工和来访的客户入厕时使用。这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是很正常的,但是在那个年代,普通家庭是不舍得花钱买那种高档卫生纸的。 但是,有一段时间打扫卫生的人发现,卫生纸消耗得过快,有点不正常。一卷卫生纸放上不久就没了。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显然是有人将卫生纸私自拿走了。 管理层知道这件事后,却对如何处理这件小事感到比较棘手,因为如何处理此事,关系到公司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按照惠普的理念,设计出来的任何制度都不应当惩罚好人,即不能因为一两个人犯错误就连累大家,就改变正确的做法,显然与初衷不符,也是不合理的,尽管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单位经常发生。那个时候,中国惠普成立没多久,这件事对中外双方的管理人员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是坚持惠普假定人性善的原则,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做出让步,做出调整?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公司可能会取消放置高档卫生纸,而采取其他的替代措施,但是那样做就违背了“制度不应该惩罚好人”的惠普理念,会给广大员工带来麻烦。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好人受罚,让大家觉得公司不再信任员工。 但是中国惠普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按照原来的做法继续执行。毕竟大多数人是不会偷卫生纸的,拿走公司的卫生纸一定是少数人所为。 随后,公司在大会上向大家通报了这件事情,并强调公司假定人性善,不会因此而让大家受连累,会继续免费供应高档卫生纸,但是偷卫生纸的行为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问题,公司不会因为卫生纸价值不大就会听之任之,一旦发现是谁干的,只有一个结果——立即开除。 我估计那个拿卫生纸的人听了以后,知道这个问题闹大了,继续拿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所以从那以后就不敢再拿了。这件小事就这样解决了,尽管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折射出惠普的一个理念:制度不应当惩罚好人。20世纪80年代,对本地员工来讲,出国培训还是比较难得的机会,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出国。1989年下半年,公司还像以前一样,按照原来的计划派员工到美国参加各种培训。有些惠普员工在出国培训期间,受到一些人的蛊惑,在美国滞留不归。这对管理层来说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面对来自中方上级领导的质问和压力,今后怎么办?还继续派其他员工出国吗?在公司内部,当时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建议暂时终止,因为风险太大,如果送一批,跑几个,今后如何交代?有人主张继续派,因为主张继续派的人坚持认为“制度不应当惩罚好人”,毕竟大多数员工不会那样做,真正跑掉的是少数人。后来也有人提出,让参加出国培训的人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请他们的家属写一个担保书等等。但是这些意见都没有被采纳,一来因为员工都是成人,不应当让他们的家属承担连带责任,二来让员工交保证金是对大家的不信任,与惠普的价值观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把问题追溯到事情的起点:员工培训到底是工作需要,还是公司的奖励?如果是奖励的话,员工当然要赔偿;如果是工作需要的话,就不应当让员工或者家属写保证书、交保证金,即使员工培训后选择马上离开惠普,他也不欠公司任何东西,只能说是管理人员判断失误,没有预见到某些员工有离职的计划,公司要承担这个责任。所以原则问题搞清楚了,处理起来就简单了。所以,公司从那以后继续派人去美国培训,当然也没有让出国的员工采取什么担保措施,而结果是培训完毕的员工都回国了,真正借机想跑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 各项规章制度不是为了让管理者方便,而是为了公司的健康发展,不能因为极少数员工的不当行为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好人跟着受连累。公正、公平、公开的员工福利制度惠普强调,管理者做事要公正、公平、公开。这个理念国内很多企业也提倡,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惠普是如何实践这些理念的呢?我们不妨拿当年惠普分房子的案例来说明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还没有实行住房的商品化,既没有住房基金,银行也没有按揭贷款,员工根本买不起商品房。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能留住那些训练有素的优秀员工,中国惠普做了很大的努力,终于说服惠普总部,破例在北京盖了一栋200套房子的员工宿舍楼。这在惠普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因为惠普在任何国家都不负责员工的住房事宜。在当时,也仅有极少数外企这么做,所以在惠普宿舍楼的竣工典礼上,北京市的一位副市长亲自出席,可见其意义重大。对于像我们这些毕业后留在北京的“外地人”来说,一套房子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大家对宿舍楼充满了期待。 宿舍楼是盖好了,但如何分配呢?只要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分房子既是好事,也是令大家非常头疼的一件难事,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很多人为了分到自己想要的房子会闹到领导家里去,不解决问题就不走,所以很多领导对分房子都是喜忧参半。但是在惠普,分房子却非常简单,200套房子,一天全部分完了,没有发生任何争议,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得到了自己的房子。那么中国惠普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就涉及到惠普做事的方法和流程。 不管做什么事情,先确定目的(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再确定原则(按照什么原则去做),再确定方法(具体如何实施)。 对于分房子这件事来说,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留住经过专业训练的员工,尤其是留住优秀的员工;接下来就是确定原则:按照每个人对公司的贡献大小、所在岗位的级别和在公司服务的年限作为分房子的依据;最后是实施方法,公司要求所有员工在分房子那一天都不要出差,实在做不到的话,必须让家人(或授权委托某个人)代理选房,否则一个人不在,分数排在后面的人就没法选。在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确定分房的原则,有了原则就好办事了。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人对公司的贡献大小呢?首先是员工的业绩得分。惠普认为,员工过去两年的业绩考评分数就代表了对公司的贡献。惠普的业绩考评是从1分到5分,分房子的时候,只看过去两年的得分,把两年的得分数相加,再乘以加权系数3,就得出了贡献分。比如某个人去年得了5分,前年得了4分,两年相加就是9分,9分乘以系数3,就是27分。惠普认为业绩考评是衡量优秀员工最重要的指标,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其次是员工的级别分,如果一个员工级别(职位)比较高的话,意味着他对公司的影响就比较大,而且级别(职位)越高,他的不可替代性就越强,所以级别分的加权系数是2.5,即如果某个员工的级别是8,那么级别总分就是20分。再次是员工在惠普的工龄,工龄越长,代表他为公司服务的年限越长,意味着已经为公司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工龄分的加权系数是2,如果一个员工在惠普的工龄是5年,那么工龄总得分就是10分。因为很多员工都是从外部调入惠普的,所以在惠普的人事制度里,在惠普以外的工龄按每三年折算成一年的标准计入惠普工龄。比如说我,来惠普前在学校做了3年半,所以折算成一年的惠普工龄。这样做大家都感到比较公平。 按照这三个参数和加权系数,每个人都能计算出自己是多少分,然后就按照得分高低,安排选房顺序,得分最高的员工第一个选,200套房子随便挑,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套房子分完。 当初在设计这套分配原则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结婚与否和孩子多少这两个当时国内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和机关)分房时最重要的参数考虑在内呢?其实,在设计方案时,曾经有人提过建议,认为应当考虑中国国情,考虑国内企业分房子的原则,但是这些建议经过广泛讨论和征求员工意见后没有被采纳,因为这两个参数与分房子的目的不相关——结婚不结婚是员工的自由,有的人可能选择一辈子独身,你不能因此不给他分房子,因为结婚与否不会影响员工对公司的价值。另外,有没有孩子也跟公司无关,有多少个孩子都一样,否则我们就是在鼓励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相抵触。所以在那个时代,中国惠普率先打破了国内传统的分房原则,让大家觉得公司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非常透明,整个过程和结果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确定目的(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再确定原则(按照什么原则去做),最后才是具体方法(如何实施)。为员工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工作环境(1)给员工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工作环境,员工干起活来自然就心情舒畅;而员工心情愉快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干出来的活儿才可能漂亮,但那时很多公司并不以为然,或者没有钱把办公室设计装修成很漂亮的环境。员工在一个不够整洁,不够明亮的环境下干活儿,心情可想而知。 在惠普看来,倘若你希望自己的员工做出“五星级标准的工作”,你必须给他们提供“五星级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知道什么叫五星级的标准,五星级与四星级的差别是什么。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惠普公司曾经更换过一次办公家具——全部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级家具。当我们听说员工用的办公桌每一个价值一万、每一把椅子价值三千的时候,都大吃一惊。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那可不是一般地贵啊!可以说,当时在国内很难见到这么高级的办公家具,所以当时国内很多需要拍摄现代化办公室的电影电视剧镜头都到惠普办公室去拍。包括国内一些知名的大导演,都去过惠普办公室拍电影。 那么,惠普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本钱去进口高档家具呢?一方面那时候国内的家具水平还不像现在这样,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另一方面是惠普的办公设施必须达到国际上通用的EHS标准。EHS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环保”、“健康”和“安全”,换句话说,所有家具必须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健康、安全标准。当然今天看来,很多国内的大企业也能做到,但是在80年代末期的时候,国内基本上还没有企业这样做。因此在那样的一家公司工作,员工会有一种优越感和安全感。 为什么要执行严格的EHS标准呢?按照惠普的理论,公司要对员工的健康负责,比如员工若长久地坐在一个不合适的椅子上,也许会腰疼,也许会得职业病,如果真的得病了的话,对员工的健康有影响,而且公司还要为此承担医疗费用或相关责任。所以,惠普宁可花三千块钱买一把椅子,目的是达到全世界认可的EHS标准,这样就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事先想到并解决了。 除了一流的办公设备外,惠普还为员工提供一流的办公环境,即为员工提供达标的照度。那时候走进惠普的办公室,大家就会有灯火通明的感觉,非常明亮,日光灯的数量比其他公司的办公室多好几倍;晚上亮灯的时候,在外面一看就与其他公司的办公室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灯光太暗对员工的健康、对员工的眼睛都不好,必须达到国际上规定的照度,所以任何一个新办公室启用前,会有人专门测照度,看各个角落的照度是否达标。 此外,惠普的办公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按照一流的标准来设计。我第二次加入惠普后,所在的分部不在中国惠普大厦里,而是在另外一个地方租的写字楼里办公。当时,大厦的物业管理部门每天都要两次派人来测温度和湿度,办法是这样的:测量人员拿着一张办公室的平面图,选取20个点进行测试,然后把每个点的温度跟湿度记录下来,以保证在办公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符合惠普的健康标准。如果什么时候你说屋里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物业部门会拿出具体的检测报告,证明当时的温度和湿度是达到健康标准的,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细节。另外,在我们那个分部里,还有一个定期检查制度,即每周检查一次EHS。经理人轮流当组长,戴上红箍,每星期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每个人的工作环境是不是有不安全隐患,比如所有的电线必须贴着墙边走;超过人高的柜子,不能单独立着,后面必须弄一个角铁把它固定到墙上;座位底下不能放箱子等杂物,更不能有电线,以免影响员工伸腿,造成疲劳,或者引发触电等等。在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就责令有问题的员工立即改正,并记录下来,下次检查时重点检查这些员工,看是否改正了。公司每周都会评选出几个EHS方面表现好的员工,在大会上表扬。这样坚持了几年之后,大家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都有了提高,对不环保、不健康、不安全的因素就很敏感了。很多人在自己家里也按照EHS标准去做,从内心里认同了EHS的价值。 那时候,任何人在办公室里都不许跑,只要有人跑,其他人就会提醒:不许跑,目的是养成安全的工作习惯——再着急的事情也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防患于未然是安全保障的指导方针,但是仅有要求不行,必须有制度约束,而且制度必须真正得到执行。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是出了安全事故以后才进行检查,甚至停业整顿,但是很少企业能长年坚持做预防性的工作。因为很多人都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出事。 在惠普,检查安全隐患有着详细的制度,而且这些制度都得到了严格的执行。那时候每年都举行消防演习,要求员工在两分钟之内离开大楼,在任何一个楼层,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出口,出口处绝对不允许放置任何物品。另外,公司每个分部都有由员工组成的业余消防队。这些业余消防队员比普通员工要多接受一些消防知识和相关训练。他们的任务不是救火,而是疏散员工。一旦发生火灾,他们最后离开办公室。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要督促办公室内的所有人在最短的时间里离开现场。 受这种防患于未然思想的影响,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强,像我家里就有灭火器——每个拐角都有灭火器,因为我们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了,万一出问题的时候,拿来就可以解决问题。倘若公司希望员工做出“五星级标准的工作”,你必须给他们提供“五星级的工作环境”,让员工知道什么叫五星级的标准。让员工“工作与生活两不误”在卡莉主政之前的几十年里,惠普一直强调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工作生活两不误,不希望员工因为工作而失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爱好。 从公司这一方面来说,既不给员工最高的工资,也不给员工施加太大的压力,希望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兼顾生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员工能兼顾工作与生活,能够营造和谐的环境。可以说,惠普的老员工都非常喜欢这种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惠普的工作环境很和谐,因为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是那么大,大家互相之间比较友好,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就能够成气候,员工之间争吵的机会就很小。 惠普的这种理念是与国内外的很多企业不同的,比如在很多外企里,员工薪水相当丰厚,但工作压力也是相当大的,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的利益平等交换原则。 惠普认为,自己提倡的这种理念,会使工作效率更高,比如一个员工今天下午孩子有事,早走一会儿,是允许的;比如某个员工要在上班期间出去一会儿去验车(那时候国内很多机构周末都不上班),如果不让他去,那他坐在办公室会因为惦记这事而没有任何效率,所以惠普不记考勤,没有上下班打卡制度;惠普的员工都有带薪休假,而且基本上想什么时候休假都可以,只要提前跟自己的上司打招呼、不耽误事就可以。 惠普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尽量兼顾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让员工能够主动地去安排他们的生活。公司并不赞赏那种工作狂,更不希望把每个人都变成工作狂,所以我们很少加班。 惠普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而惠普则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环境,大家友好相处。尽管员工的工作强度不大,但是工作难度很大,质量标准很高,希望员工做事情能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得很完美。因为惠普是一家靠创新致胜的高科技公司,而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 惠普认为,员工之间友好相处是公司的福分,因此公司积极配合,鼓励员工开展各种业余活动,鼓励大家友好相处。公司的工会组织很活跃,工会主席一职每年都要竞选。当然工会领导都是业余的,而不是专职的,是在完成了本职工作之后为大家服务的,既没有什么级别上的差别,更没有待遇上的差别,就是一些热心人愿意为大家服务而已。工会的主要工作就是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当然惠普不向员工发这发那,所有的费用都用在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上。比如组织各种俱乐部,如有人喜欢打羽毛球,就组织一个羽毛球俱乐部;如有人喜欢钓鱼,就组织一个钓鱼俱乐部等等,目的就是让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娱乐、去休息。在娱乐和休闲中,建立融洽、和谐的员工关系,相互之间沟通起来就很容易了。 为了避免工会花了钱没有人在乎,造成浪费,俱乐部的一部分费用要员工自己出,比如公司出80%,员工出20%。另外,公司每年都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比如运动会、音乐会、春节联欢会等,目的也是为了增进员工相互间的了解和沟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程天纵担任中国惠普总裁期间,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想法:希望公司能营造这样一个环境,让员工早上起来就想往办公室跑,下班后不愿意回家——当然不是靠压力,而是靠吸引力。他希望让员工感觉到公司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与同事们在一起是非常快乐的,因此就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班,喜欢跟大家在一起,喜欢留在公司。这种理念以及相应的措施,确实起到了相应的效果,以致很多员工下班后宁意跟同事们在一起,也不愿意回家。 通过这种比较轻松的方式,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在工作中的合作就相当和谐,公司里的氛围非常好。这比整天口头上提倡团队精神来得自然,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 对于白领员工为主的企业来说,要提倡创新就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大家友好相处,在愉快的工作环境中去创造价值。没有满意的员工,(1)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惠普一直奉行这种观点: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所以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是令员工满意。如果员工对公司不满意,不可能指望员工发自内心地替客户去着想,而为客户着想恰恰就是为公司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那些真正关心客户利益的企业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所以这几件事情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尤其是那些以白领员工为主的企业,让员工满意是至关重要的。在我看来,很多公司出问题,都是出在员工不满意上,因为员工不满意就会造成客户不满意。在惠普,只要一个人成为管理者,他的上司就会告诉他:作为管理者,从今以后员工比客户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管理者的客户其实就是部下,这些人是管理者最主要、最直接面对的“内部客户”。让部下满意,就是为公司的利益着想。当然,在国内很多企业里并不认同这种观念,他们认为应该是客户至上(当然更多地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几个真的去实践),似乎客户比员工更重要。但是要看对谁而言,不能一概而论。 为了了解员工的心声,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惠普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问卷方式,用不记名的办法进行。在问卷的设计上,答卷人基本上不用写字,只在相应的答案上涂黑即可;另外仅要求答卷人选择性别和所属的大部门,而不要求写小部门。所以,任何人即使看到某个卷子也不知道是谁答的。这样的话,员工可以把自己真实的情况反映出来,而不用担心答卷被上司看到后给自己穿小鞋。 员工在收到问卷时,同时会收到一个特制的信封。这个信封是专门设计的,封上以后,就无法再打开,一旦打开,就会损坏。员工在答完问卷后,将问卷放在信封里封好交上去,除了专门负责处理的人员以外,任何其他人都不能、也不敢拆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大箱子,员工把信封投递到这个箱子里。人力资源部把这些信封装成大包,直接寄到公司总部负责统计的人员那里。 在惠普,任何统计都不是在本地进行的,因为这些调查内容与本地人员可能有利益冲突,因而就难免会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弊。在公司总部,有专门负责做这件事的统计人员,按照程序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的结果反馈给各个国家和地区。 统计分析报告出来后,都是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而且是针对一个分部、一个分公司或一个事业部等等,并不针对个人。通过这份统计分析报告,很容易看出各机构的管理水平,包括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以及所在机构的战略是否清晰、沟通是否顺畅、管理人员对待员工是否公平、薪资是否有竞争力等等。 以前惠普的员工满意度分析都是自己做,最近这些年开始委托外面的专业机构协助去做,这样可以更专业,更客观。 员工满意度调查涉及到了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决策机制、人际关系、福利待遇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考评,既可以纵向比较(与过去几年自己的得分比),也可以横向比较(以竞争对手作为参照物),所以有些数据是绝对值,有些数据是相对值。见表5-1。表5-1员工满意度调查表(摘选) 每个问题分5档打分: □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关于我的工作: 我清楚地知道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 我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技能 我得到了充分的培训以帮助我胜任目前的工作 我的薪资是与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公司 我能感受到对我个人的尊重和关怀 员工能及时得到与自身相关的公司信息,包括坏消息 公司高层能模范遵循业务经营准则(职业道德规范) 我很自豪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 关于所在大部门(事业部) 我对管理团队有信心 我理解本事业部的发展战略 我相信本部门有能力实现目标 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很有创新 关于我的顶头上司 当我遇到问题时,上司可以给我提供帮助和支持 上司能支持员工兼顾工作与生活 上司给我提供了充分的培训和指导 我经常收到有关我的工作绩效的反馈意见 关于我的职业发展 我和上司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达成了共识 我认为在公司能实现我个人的职业目标 我具备了完成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其他公司给我提供报酬和福利相近的职位,我会选择留下来 总的说来,我对工作的满意程度是 □ 很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 我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是 □<1年,□1~2年,□3~5年,□6~10年,□10年以上 对于各级管理者来说, 员工满意度调查是衡量管理者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监督管理者的一个手段, 从中可以看出你对员工好不好,员工在这儿工作是不是开心,你是否能够公正公平地对待员工,能不能给员工提供知情权,是否与员工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否能够主动听取员工的意见,并按照员工的意见改进等等。这些内容在员工满意度的调查上都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每个管理者都知道年年有这么一次调查,而且调查结果会影响到自己的业绩,从而对他们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通过这种方式,惠普可以对管理者形成一种制度上的约束,使他们在责权利几个方面保持平衡,同时也能够掌握员工对公司政策不满意的地方,以便及时做出调整,目的是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愉快地工作,而不是停留在打工挣钱的层次上。如果员工对公司不满意,就不能指望员工发自内心地替客户去着想,而为客户着想恰恰就是为公司的长远利益着想。用动力式管理取代压力式管理(1)与国内很多企业普遍采用的压力式管理不同,惠普一直推崇用引导的方式去激发员工做好工作的热情,我们称之为“动力式管理”。 8年前,即1998年,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国内一家企业做咨询项目的时候,看到该公司的办公楼上贴着这样的标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当时很震惊,因为那是典型的压力式管理的思维。与惠普推行的理念完全不同。当然不同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员工类型不同,管理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 对于惠普这种以白领员工为主的企业来说,动力式管理比较好使,而对于那些以蓝领员工为主的企业来说,目前阶段采用压力式管理还是必要的,不过有朝一日一定会发生变化。我相信,随着员工在工作机会方面的选择增多,随着员工的工作技能的提高,随着员工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再用压力式管理就行不通了。很显然, 如果企业不善待员工,员工也不会善待企业。 我们来看一下惠普是如何采用动力式管理的。10多年以前,在程天纵担任中国惠普总裁时期,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概念:“五子登科”,“五子”就是指: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即在他的任期内,希望中国惠普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实现“五子登科”: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套房子,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部车子,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票子过上小康生活,每个人都能有妻子,有孩子,建立美好的家庭。在今天看来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敢说这话的老总并不多。他激励大家说:只要你们努力,我尽量给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平台和机会。在担任中国惠普总裁期间,他确实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改善本地员工的薪酬,大家的薪资水平得到了成倍的提高;公司的宿舍楼也进行了房改,大家总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到了9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惠普的很多员工都拥有了私家车,这在那个时期是非常难得的。当然员工的满意和热情换来了公司的高速成长,那几年也正是中国惠普最辉煌的腾飞期。公司管理层努力让员工满意,而员工努力让客户满意,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 对于惠普的各级管理者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启发员工的上进心,让员工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努力工作,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在整个90年代,中国惠普的各个事业部在年初都会制订下一年度的拔高目标(Stretch goal),即比上级认同的业务指标还要高,一旦达到拔高后的目标,整个事业部就会得到额外的奖励:比如可以集体到外地旅游开会。有了这么一个拔高目标之后,大家更是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包括那些没有销售指标的配套服务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商务人员等等,因为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任何一个人如果工作不认真,别人就觉得他在损害大家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个员工都觉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因为他只要想出去玩,就得跟大家一起努力。结果是,那几年我们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我们所在的那个事业部因此得以去厦门、海南岛、上海、杭州等地去游玩(分成几批人做飞机旅游),基本上是每年去一个地方,大家玩得很开心,回来以后大家又惦记下一年的旅游目的地。这样,无形中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动力。 其实,员工激励并不仅限于金钱,善于表达对员工的尊重,对员工的赏识也是一种激励。 在惠普,如果某个部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经理人认为员工有功,都会自己掏腰包请客,以向大家表示感激,因为业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功劳是大家的。当然不能拿公司的钱做人情,那样员工并不认同,所以如果真要感谢部下的话,就自己掏钱请客。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当时的上司——事业部总经理陈升河每年都会在春节前邀请我们这些部门经理(他的直接下属)去他家,吃一顿家常饭,表示对大家的感谢。有一年他送给我们每人一瓶威士忌,还有一些其他礼物,下一年送每人一瓶XO。这都是他自己掏腰包买的。因为在惠普,除了公司规定的奖励以外,管理者是不能拿公司的钱做人情的。任何人要真心实意地感谢部下,就要掏自己的腰包请员工,以真诚地表达感谢。 惠普的这种做法跟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传统理念和做法不一样。我知道在国内很多企业里,每当过年过节,都是员工给上级领导送礼,感谢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而在惠普,到过年的时候,通常是管理者破费的时候,因为要感谢员工一年来对自己的帮助,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所以管理者要请部下到自己家里或到外面吃饭,以表达谢意,而且要给每一个带着孩子来的员工发红包。这种关系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做法截然相反。这背后反映了一种理念上的不同。惠普对员工的尊重和感谢还体现在另外一个细节上,那就是在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管理者通常都要感谢员工。记得10年前,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都有一张工资条(当然工资条是密封的),管理者走到员工那里把工资条一对一地交到员工手上,说一声“谢谢你给公司做出的贡献!”然后握个手离开。 在惠普,发工资时,我们不会叫员工过来拿,而是由部门经理亲自走到员工那儿去送,以表示一种诚意、一种感谢,因为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不是公司的施舍,而是员工应得的报酬。记得我加入中国惠普不久,有一次我拿了一份额外的奖金,非常高兴,就对我的上司说:“谢谢你!”他马上非常严肃地对我说:这是你应得的,你不应该说谢谢我。弄得我当时很尴尬,本来上司给我发奖金,自然非常高兴,按照我们的传统,理应谢谢上司。所以当时弄得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这是他最直觉、最本能的反应,折射出惠普的管理者对待员工的态度:奖金是员工努力的结果,是员工应得的。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一直到现在我对部下、对员工都会持有一种感激的心理,因为他们在帮我做事。如果管理者心里没有这种意识,无形之中就会表现出来,而当管理者心里有这种意识时,员工一定会感觉出来。 当然,对员工价值的认同要持续地表达,尤其是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和忠诚,对每一个管理者来说都很重要。 多年来,在惠普每月一次的员工大会上,除了报告公司以及各个部门的业绩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宣布一些名单,如到这个月在公司服务满一年的有谁,满两年的有谁,这么一直排下去,满10年的有谁,满20年的有谁,满30年的有谁等等,当念到10年以上的老员工的时候,被念到名字的员工会站起来,所有人为他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 另外,在惠普每年一度的年终大会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奖项:惠普员工工龄满5年的人会发一个带有惠普标识的礼品,礼品有很多种,员工可以看样本自己选;工龄满10年的时候又有一个更高价值的礼品,依此类推;等到为惠普工作满30年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带有惠普标识的钻石戒指,价值非常高,以此来感谢老员工对公司长期的服务和贡献,非常有纪念意义。我在惠普得到过两个礼品,一个是5年的时候,一个是10年的时候。但是这项传统在卡莉上台后基本上停止了。 惠普的礼品 在惠普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惠普工作满10年的员工会得到公司赠送的股票,只要你服务满10年就给10股,尽管数量非常少,但毕竟是一种奖励,带有一定的纪念意义,直到今天我一直保留着这些股票。 这也是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见到股票什么样,大家可以参见照片。 自从我们成为公司的小股东(跨国公司从不称股东为股民)之后,公司还真拿我们当回事,每年都会给我们寄来公司的年度报告,凡是有股东大会之类的事情都会通知我们,凡是需要投票的时候,都会给我们寄信,尽管我们是再小不过的小股东,但是还能感受到股东的权益。 惠普股票 用引导的方式去激发员工做好工作的热情比用压力和威胁要高明得多,让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才是上策。危难之中显真情2003年春天,北京经历了“非典”的考验。在那个特殊时期,惠普的很多做法都是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入手,充分体现出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早在4月初,根据公司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料,已经发现北京的实际情况远比当时公布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所以中国惠普立即启动了应急处理机制,采取各种防范措施:首先,发口罩,每个员工一盒,要求员工上下班途中一律戴口罩,后来疫情严重后,员工进入办公室后也必须带口罩。据我们了解,惠普可能是全北京第一个发口罩的企业,因为在4月初就已经那样做了。其次,发维生素等保健品,希望提高员工的免疫力,并要求物业公司改善办公室的通风条件,严格检查通风系统的状况,避免病毒通过空调系统传播。第三,要求所有没有私家车的员工,不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改坐出租车,每人每天最多补贴80块钱的出租车费,而低于这个数字时则采用实报实销,这项措施一直到非典危机过去为止。第四,凡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员工,公司统一安排组织了一大批PC并运送到员工家里去,请IT部门协助安装好,希望员工尽量利用网络办公。第五,如果员工家里还没有安装ADSL,公司统一协调电信公司,为这些员工家里安装宽带网络,鼓励大家尽量在家办公,减少去公司上班的机会,除非有重要会议,否则希望员工尽量不去办公室,大家轮流值班,但是必须通过网络、电话与公司、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第六,公司准备好了备用办公室,万一中国惠普大厦发现了疫情,新办公楼马上可以投入使用,而且在新办公楼里建立起来了IT系统、电话总机等,经过试运行,可以实现无缝切换。第七,建立了一个手机群发的渠道。因为所有的员工基本上都配有手机,建立了这个系统,有什么情况公司可以通过短信以最快的速度通报所有的员工。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出现混乱,让员工有知情权。第八,公司准备好了9份新闻稿,分别针对媒体、客户和员工,并根据三种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惠普大厦内其他公司有人感染“非典”,第二种情况是本公司员工家属有人感染,第三种情况是本公司员工有人感染。这样可以把公司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人员,以免错过时机,带来负面影响。当然,这9份新闻稿最后1份也没有用上(这也是我们大家都希望的结果),但这是有备无患的具体体现,也是跨国公司应急处理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什么事情都要事先预见到,不能等出了问题再想办法。第九,公司指定了专门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将公司的新闻稿与外界沟通,其他人一律不得随便接受媒体的采访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公司要求所有员工,一旦发现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公司的高管层,绝对不能等到媒体上报道了,才被动地知道。这一方面是为了信息透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其他员工的利益。第十,采取分散办公策略以降低风险。当时,所有的技术服务人员分成三个地方办公,一部分人在惠普大厦,一部分人在备用办公室,另外一部分人在家。这样三部分人循环,轮流在不同的地方办公,目的是一旦某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另外两个地方的员工还可以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以兑现我们给客户的服务承诺,而三个地方同时出问题的机率几乎为零。 从“非典”期间危机处理的态度和方法,不难看出惠普对员工、对客户的态度。在那个时候,公司管理层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员工的健康,一个是客户的利益,而公司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反倒成了小事。所以关键时刻更容易看出一个企业对员工、对客户的态度。 关键时候更能看出企业关心什么,在乎什么,所谓危难之中显真情就是这个道理,是否把员工利益和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对管理者来说是个考验。第二次进入惠普在我刚刚加入苹果电脑的时候,苹果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因为那时候苹果电脑的多媒体技术在业界是遥遥领先的,所以苹果电脑的员工无论级别高低,无论是国内出差还是国外出差,一律乘坐公务舱旅行,住最好的5星级酒店,这在当时是业界独一无二的。 只不过好景不长,市场的变化打碎了苹果电脑在中国市场的如意算盘。 199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竞争格局。而在此之前,在多媒体领域苹果电脑一直是遥遥领先,一枝独秀,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尽管Windows 95 远远不如苹果电脑的MAC操作系统更好用、更简单,但是毕竟大多数人用的都是PC,所以苹果电脑的技术优势被微软的市场优势打败了,之后没多久苹果电脑就出现了连续几个季度的亏损。 而当初吸引我的中国发展计划自然就缩水了,很多项目不得不取消。 恰在这时,惠普公司要在中国建立了一个集科研、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职能的分部(Division)。该分部总经理Ken Lodge盛情邀请我回来,于是我就赶在苹果电脑刚刚走出亏损的那一个季度离开了苹果电脑,于1996年9月再次回到了惠普公司,在那个分部里担任市场总监。 那时候,大多数在华的跨国公司都是以销售、服务或生产为核心的,很少跨国公司能像惠普那样,在中国成立一个面向世界市场的集产品市场、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机构。 这给我们这些本地员工一个开发世界市场、掌握市场营销核心技能的工作机会,所以我在那里一干就是4年多,从而掌握了很多后端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知道了一个新产品是怎么定义出来的,产品创新的流程和思路是怎样的,市场部与研发部门如何有效地配合等等。 这些经验和知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国内企业目前最稀缺、最急需的,也是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差距最大的一个领域。 我们那个分部的总经理Ken Lodge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在惠普任职多年的资深经理人,曾经担任过惠普亚太地区的市场中心总经理,在中国香港、日本生活了很多年,对亚太地区比较熟悉。 当他被派到中国来建立这个分部的时候,已经有了研发总监和生产总监的人选,就差一位市场总监了,于是他征求了惠普亚太地区很多管理人员的意见,问谁最适合这个工作岗位。 他所询问的所有的人几乎都推荐了我,于是他找到了我。 我们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的餐厅里谈了两个多小时,他对我说: 找你来不是面试,而是希望说服你加盟。 听他介绍了这个分部的发展前景之后,我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 一来自己有机会开拓国际市场,掌管全球业务,把在中国定义、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去,这是大多数外企员工很难得到的工作机会; 二来可以学习后端市场营销(factory marketing)的知识,弥补过去10年来仅在前端市场营销部门(field marketing)工作的不足。 因为市场营销最核心的技术和技能是在后端,即产品创新的流程、方法、工具、竞争分析与产品定位,产品定价分析以及市场部与研发部的配合,新产品上市流程、销售队伍的培训等等。 但是,我回到惠普惟一的不足是薪水要比在苹果电脑工作时减少了一半。为了长远的发展,我当时毅然决定加盟该分部。 尽管那时候我的上司不能答应马上给我职能经理(Function manager)的级别,只能给我一个比职能经理低一级的级别(这是惠普通常的做法,不以高职位和高薪吸引人,希望员工看中的是事业机会),但是他相信我有实力,有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到,这样大家口服心服。尽管这样做我的短期利益肯定受损失,但是我还是接受了惠普的加盟邀请。 当然一年后我就晋升到了职能经理的级别,正式进入跨国公司的高管层。公司为我配备了带司机的专车,发给我职能经理专用的公司信用卡,还可以在乘飞机长途旅行时享受公务舱的待遇。 这可是在惠普这样一个讲究平等的企业里职能经理仅有的几项优待,其他方面基本上都与普通员工一样。 回到惠普两年以后,我的薪水又恢复到了当初在苹果电脑工作时的水平,尽管从收入的角度看,这两年是有所损失,但是我这两年的投资换来的是真正理解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成为掌握了市场营销核心技能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现在看来这是价值无穷的一项投资。 有舍才有得,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有时候需要后退一步,就像投资一样,要考虑长期回报,而不能总看眼前利益。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1)何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必然性,薪酬制度也是如此,其根本目的就是用恰当的薪酬留住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当然要在盈利的前提下实现这一目标。 人才流动是正常的现象,要想留住优秀的员工,一方面要关心员工的成长,给他们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必须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 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体系里,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资源,是必须用钱去“买”的,只有当出价合理时买方才会接受,双方才会成交。这里涉及到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利益的平等交换。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驱动的经济,任何人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用利益驱动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这个问题。绕开这个问题,或者否认利益驱动是不对的。市场经济里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与利益的平等交换有关,一旦某个人认为目前的交换是不平等的,就可能出问题。所以企业必须让员工感到目前提供给员工的薪酬是利益的平等交换,如果你换一个地方,未必能得到相同的回报。 当然薪酬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并不仅仅是工资和奖金,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医疗保险、房基金、退休金、休假制度、股票期权、培训制度等。具体说来,薪酬设计有哪些考虑呢?惠普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提供行业领先的薪酬,但不是最高 惠普一直认为,要想严格地要求员工,就必须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这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时存在。公司对员工的要求越高,付给员工的报酬也就越高,这样才体现利益的平等交换。否则员工会想:你就给我这么点钱,却要我干那么多活,要求那么高,凭什么?一定有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只有当企业提供的薪酬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让员工舍不得离开的时候,或者离开后不容易找到同等薪水的工作,或者即使能找到同等薪酬的工作,其他方面都是未知数的时候,才有可能引导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他们会珍惜目前的工作。员工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薪酬,就要努力往上晋升(当然公司要提供这样的空间),而晋升靠的就是业绩(为公司做出的贡献),这样就形成了良性互动。如果一家企业给员工的工资没有竞争力,员工自然不安心,一旦有了本事,就会在利益驱动下想跳槽,而一旦优秀员工或熟练工跳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可能是两倍(甚至三倍)的工资都无法换来的,因为企业的沉淀成本非常高。只是大多数企业不知道如何计算这个损失而已,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 惠普薪酬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Among the leaders,翻译成中文就是成为行业领先者当中的一员,但是不追求在行业中绝对领先(最高)。 有了这样一个指导原则,还要有具体的措施去保障其实施。惠普的薪酬设计,首先要确定与谁相比,如果与国内企业相比,那肯定是遥遥领先,但惠普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者不是国内企业,而是其他有相当规模的外企。所以惠普每年都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参照物的清单(因为不断有新的外企进入中国)。在这份名单里,通常包括摩托罗拉、西门子、IBM、北方电信等与惠普类似的高科技企业,大约20个左右。这些企业是最有可能与惠普争夺人才的企业(即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对手)。 其次是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对竞争对手历年来在各个级别上的薪酬范围进行调查,得出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等数据,以及未来一年这些公司计划调整的范围(提升的百分比)。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症下药,设计惠普下一年的薪酬标准,提供与这些企业差不多的薪酬。在惠普看来,薪酬最高未必是好事,因为这样做吸引进来的有可能是单纯为钱而来的人,而惠普希望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成长机会,人们来这儿是因为更看重事业上的发展机会和学习机会,薪酬方面只要不减分即可。 最后是与管理者沟通。每年调薪前,人力资源部门都要将市场调查的结果与公司管理层的所有经理进行详细的沟通,把市场调查的数据和结果给大家看,只有大家认同这些调查数据,才会接受设计方案。这与跨国公司做产品时坚持的原则一样,做任何事情,必须做市场调查,必须有量化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必须经得起推敲,绝对不能拍脑袋做决策。当然,这些数据不是笼统的数据,而是非常具体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级别、不同的岗位分别进行对比:工程师跟工程师比,销售人员跟销售人员比,一线经理与一线经理比,高层经理跟高层经理比。绝对不能用平均工资。在国内,时常讲平均工资、平均房价、平均涨幅,这些数字是宏观经济数字,企业不能根据这些数字去做决策,必须把这些数字细化,否则这些数字毫无意义。这样每个级别都会有一个中间线、有一个上限、有一个下限,我们就在这个区间里做出选择,而不会超出这个区间。薪酬调整是企业之间互动的游戏,就像卖产品一样,一旦某个企业降价,其他企业肯定会跟着降价,因此一旦企业之间在人力资源方面形成恶性竞争,结果可想而知。一个企业如果用高薪吸引人,其他企业别无选择,一定会跟进,会用更高的薪水把人挖走,企业只好再用更高的薪水把人挖回来,最后两败俱伤。所以直到今天,各外企之间始终保持着比较好的默契,没有发生“薪酬战”。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大家坦诚相见,都知道不按照游戏规则出牌的结果,自然会遵守游戏规则,所以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经常交流信息、交换看法、避免误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两败俱伤。这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类似,需要有制度化的交流,有深度的沟通。2)薪酬设计的不可替换性原则薪酬设计是为了留住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员工,所以一个岗位的可替换性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如果一个岗位的可替换性很强,就意味着某个人离职给公司造成的伤害会相对较低,因为互换性较强的话,公司可以很快找到替代人员。 那么怎样衡量一个岗位的可替换性呢?主要是看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如果能达到某个岗位要求的人员很多,竞争很激烈,公司就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而且费用非常低,这样一种岗位的薪酬自然就比较低。如果能达到某个岗位要求的人非常少,甚至一将难求,公司找到合适人选的难度就加大,费用自然就高,所以一旦由于人才流失造成这种岗位空缺,公司付出的代价很大,机会成本很高,所以这些岗位的薪酬就要高,以尽量避免这类人才流失。 当然这里存在着博弈关系,企业把员工培养出来了,员工的价值就会提高,来自外面的吸引力就会加大(很多企业可能会来挖人),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薪酬水平以留住优秀员工。反过来看,如果企业不培养员工,表面上看可以省钱,还可以阻止员工跳槽,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员工不出活,或者工作质量达不到公司的要求,问题更严重。 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提高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在公司里面的不可替换性,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或者是难以替代的人才,这样才有机会与公司讨价还价,加大自己谈判的筹码,不断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业绩,靠贡献说话,只有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而且掌握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技能,企业才会想方设法留住这样的员工。另一方面,公司希望在每个岗位上,都有后备人选,每一个人都能够被替换,避免出现人才空档,因此公司就要不断地培养后备人才,为各个岗位培养“接班人”。这样各级员工都有动力努力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机会晋升上去,而各级管理者的工作之一就是培养后备人才,如果没有人接自己的班,自己就晋升不了,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所以我们说,公司与员工既是一种博弈关系,也是一种制约关系,因为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种制约,达成了动态平衡。 在考虑可替换性的时候,公司会计算各种机会成本,比如招一个人花多少成本(管理人员的时间成本、招聘费用、岗位空缺的经济成本等),培训这个人要花多少成本(各种培训课程,交多少学费,犯多少错误等成本),公司要花多少钱才能使这个人达到离职员工今天的水平等等。如果员工掌握很多专业技能,就很难被替换,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宁可多给这些员工钱,也不希望因为员工离职而从头再来。比如公司用了3年的时间培养一个人,在给他计算薪酬时就要考虑,再找一个新人薪酬可能会低很多,但是如果把培养一个人所花的成本考虑进去,那么对公司来说,这个人还是不走为好。所以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时间越长,该员工对于公司来讲,其替换成本就越高。我在为一些民营企业做咨询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老板都对员工离职不重视、不在乎、认为无所谓。他们认为中国那么大,有很多人才。但是就像在13亿人当中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并不容易一样,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其实很难。企业家可能会为了得到资金、得到设备而四处奔波,但是很少愿意为了得到优秀的员工而下大力气,即使是一些市场上较稀缺的人才,很多老板通常也没有那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普遍的态度是: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谁走都可以,你走了我再招人。也许他们大多都没有认真地算过细账,也许他们没有理解市场经济里的利益驱动原则,也许他们不喜欢员工与自己博弈,总而言之,他们对员工的态度还没有上升到战略资源的高度。我们反复强调市场经济存在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益的平等交换:既然是交换,就允许讨价还价,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到达了平等交换的状态,双方的合作才是稳定的、长期的。 如果老板不舍得给员工好的待遇,员工自然对企业不会有忠诚度。你不善待他们,他们也不善待公司,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到头来哪有好处就往哪跑,其结果是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企业人心不稳,很多事情没有连续性,公司因此承受的损失是巨大的。3)薪酬设计的决策风险原则 薪酬设计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决策风险的大小,即某个岗位的员工一旦决策失误(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会给公司造成多大的伤害?伤害越大、决策风险系数就越大,所以待遇就应当越高。比如,秘书没有签字权,即使判断失误,做错了决策,对公司的伤害可能也不会很大,顶多就是把上司交给的工作搞砸了,或者把某个人得罪了,只能影响到一个人,或几个人。但如果一个拥有一定签字权限的部门经理决策失误(比如有20万元的签字权限),对公司的伤害可能就会大很多,而高层经理一旦决策失误有可能给公司带来致命的威胁。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依据某个岗位决策风险的大小定薪酬。 比如银行行长,或者掌握信贷权力的中层领导,可以支配上亿元的资金,一旦做出错误的决策,就可能导致贷款收不回来,损失就可能是上亿元。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除了加强监管与控制、形成威慑力之外,这一类岗位的薪酬必须有竞争力。只有当薪酬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才会珍惜自己的工作,避免出差错,更不愿意去冒险故意犯错。别忘了,在利益驱动下,每个人都能计算出投资回报率。所以一旦决策的风险跟个人的回报不成正比的话,很多人就有动力去打擦边球,愿意用工作失误(甚至丢掉工作)来换取巨额利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现实管理中,很难判断有些决策失误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就拿银行行长来说吧,如果他有权力向某企业贷款一个亿,但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善,银行血本无归,大家很难说这个行长就一定是有意识的,因为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这种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制度不能保证决策者不与外部人勾结起来挖组织的“墙角”。如果制度设计是把希望寄托在决策者的自觉上面,其结果往往是决策者和外部人坐地分赃,组织“死”得不明不白,所以只有靠制度来保证这种事不会出现,比如交叉检查、多人签字,比如集体审核,比如定期审计等等。当然我们在这里关心的是薪酬设计的艺术:一方面,组织要加强内外部监督,使以权谋私的风险变得无穷大,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另一方面,组织要给予决策者与其权限相应的薪酬,使以权谋私的额外收益变得微不足道。这就是为什么跨国公司的总裁年薪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美金的原因,像通用电气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2001年度拿到的全部薪酬达1620万美元,此外他还持有2200万股公司的普通股,价值约8亿美元,如果他做一个错误决策,给公司造成的伤害比他的薪酬要大得多。 当一个管理者处于越轨边缘的时候,决策者会掂量付出的代价和回报,算一算违规决策能带来多少好处,有什么样的风险,风险系数有多大。 企业要正视“利益驱动”,因为人力资源是必须用钱去“买”的,只有当出价合理时卖方才会接受,双方才会成交。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的技巧惠普在薪酬设计时,考虑到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工资是短期的,每个月发一次;奖金和分红可能是一年一次,也可能是一年两次,属于中期的;而退休金,股票期权等奖励则是长期的。惠普是在这三者之间找平衡,既保证了员工激励,又降低了运营成本。 惠普在国内的工资是按月发放,在国外有半月发一次的,也有每周发一次的。惠普的奖金称为第13个月工资和第14个月工资,一个是在每年的1月份发放,一个是在每年的7月份发放,而分红通常是在5月份和11月份。这样一来,员工一年当中有好几次额外收入。 之所以把这些奖金分成几次发,是为了避免员工的流失率,因为一旦集中发放,很多人可能拿完这笔钱就离开了公司;而分成几次发放,就减少了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发完这一次就离下一次不远了,员工就总有一些期待。 所以好年景的时候(利润好了才有分红),惠普员工一年有4次额外发钱的机会。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一年的奖金一次领完后就离开公司,会觉得自己赚了,但当想到再多呆两三个月就又能拿到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现在走,可能就亏了。一个人往往在短暂的犹豫期过后就不想走了。除了工资和奖金以外,对于优秀员工来讲,另外一大块收入就是股票期权。尽管股票期权仅针对部分优秀员工,但是几年下来,表现比较好的员工总会有机会得到一些股票期权。5年前,在公司股票市值一路看好的时候,股票期权确实很好使,因为过几年的时间,股票上涨了几十美元或者上百美元,手中有期权的员工可以得到一大笔收入,感觉很爽,因为分享了公司胜利的成果。当然,股票期权的套现是有滞后效应的,有些规定在未来4年里每年可以套现25%,4年以后可以全部套现,有些是3年内不得套现,3年后可以全部套现,最长可以等到10年时套现,还有很多其他组合,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优秀员工,让优秀员工手上每年都有到期的股票期权。一旦离职,没有套现的股票期权就成了废纸。我三次离开惠普,很多股票期权都作废了。所以有人说,股票期权如同是“金手铐”,带上以后,员工自己就不愿意离开了。有时候为了吸引关键岗位的人员加盟,公司在招聘时也普遍采用提供股票期权的方式,以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惠普在发放股票期权时,通常在各个级别上都有名额,既有中高层管理者,也有基层管理者和优秀员工,从整个公司范围内来看,每年得到股票期权的人数大约在10%左右。公司分配股票期权的惟一标准就是贡献与价值,员工表现好,对公司的价值大,得到股票期权的可能性就大。自从中国惠普开始发放股票期权,我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 在股票期权的发放上,每个事业部和分部都会分到一些指标,事业部或分部总经理通常与中高层管理团队一起协商来决定最后给谁。有些股票期权还可以分配给有特殊贡献的员工,比如我们搞知识管理时,很多积极参与我们活动、乐于与他人分享知识的“知识大师”们,都得到了数量不等的股票期权,以表彰他们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我们搞质量管理时,很多积极参与的员工也得到了股票期权。作为事业部或分部总经理,他们有权决定把这些期权按照什么样的比例去分配,既可以分给少数人,每个人分得多一些,也可以分给更多人,每个人分得少一些,不过分配的结果要报上级机构存档,以形成监督和约束。管理人员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解释这样分配的原因,以免滥用职权。 薪酬设计要考虑到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用短期的高薪诱惑吸引来的人大多是惟利是图,急功近利的人。如何保证员工薪酬不透明像大多数跨国公司一样,惠普也实行薪酬不透明的管理方式,因为薪酬透明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是一个没有商量余地的、非常简单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薪酬透明,谁会高兴?薪酬高的员工觉得我比那些不能干的人就多那么一点,显然不公平!而薪酬低的员工会想:凭什么我比别人低,我不比别人差啊!到头来公司内部没有一个人满意。要知道,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工资足够高,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更高的工资。 在国内企业里,尽管制度要求薪酬不透明,但是实际上很多企业的薪酬都是透明的,因为很多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即使知道了之后会带来痛苦也在所不惜。所以国内企业的很多管理者都认为薪酬不透明很难做到。不久前我在为一家企业做咨询的时候,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理论上讲,公司的薪酬是不透明的,可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别人的收入,大家私下照样相互打探,最终谁发了多少工资成了公开的秘密,公司的规定成了摆设。这使得发工资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因为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就会有人不高兴,甚至到上司那里去闹:凭什么谁的工资比我高?难道这个问题真的无法解决吗?肯定不是。我相信跨国公司在中国能够做到的,国内企业也能做到。 我们来看看惠普是怎样做到薪酬不透明。惠普的原则是:谁说出去自己的工资是多少,谁就要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是一种被开除的严厉惩罚。一个员工如果问另一个员工收入多少,如果后者如实地回答,透露了自己的薪酬,那么说出自己薪酬数额的员工就得走人。按照惠普的原则,不追究问的人,而追究说的人。只要有某个员工说:某某比我工资高,希望上级给自己涨工资,那么上级领导就会追究到底:你怎么知道别人比你高的?如果是猜测,自然没有道理去听;如果有证据,那么就拿出证据来,有了证据就可以给他涨工资。一旦员工拿出了证据,说明是谁告诉他的,那么核实以后,泄密者会立即被开除。这样的规定,公司只要严格地执行一次,并向员工进行通报,所有的人都会严守秘密、遵守制度。别忘了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性:一旦员工知道透露薪酬的代价,他就不会那么干了。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国人形成了互相打听收入、互相攀比的坏习惯,如果把这些坏习惯带到市场经济里来,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在惠普,公司不追究问的人,只追究那个说的人,这就是游戏规则,谁违背了游戏规则就必须出局。所以在惠普,除了人力资源部的有关人员、员工的直接上司和财务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别人挣多少钱,真正达到了工资保密的效果,而且多年来一直如此。从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角度看,一方面制度要合理,规则要明确,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很多企业都不愿意在这些“小事”上开杀戒,认为把工资说出去是小事,还不到开除人的地步,特别是那些“优秀员工”,结果是一个制度从根本上被破坏了,没有人相信这些制度的严肃性,知道违反了也就是挨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被一一攻破,成了摆设。但是跨国公司在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回旋余地的,只要是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当然涉及到惩罚时,事先一定要告诉员工,不能事后算账,只要有言在先,一旦出现问题就绝不手软,这样才能维护制度的尊严。 所以,我认为,国内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必要“摸着石头过河”,只要虚心地向跨国公司学习就行了,毕竟跨国公司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体系。洋为中用,我们没有必要重新制造车轮,学会借鉴就行了。当然,借鉴的前提是真正理解了制度的内涵和前提条件,不要学点皮毛就以为自己明白了,结果一试发现有问题,反过来说那些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跨国公司在中国能够做到的,国内企业也一定能做到,关键是看企业有没有决心,有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方法。员工培训是投资而不是成本惠普公司注重培训是业界公认的,素有IT界的黄埔军校之称。中国惠普在过去的20年里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尽管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批都离开了惠普,但是他们大多数还在中国,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惠普对中国最大的贡献——税收、就业等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硬贡献,而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软贡献。 那么惠普为什么如此重视员工培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公司对员工培训的认知开始。 在惠普看来,员工培训是投资而不是成本。这个概念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落实下去就不容易了,因为如果把培训当作是成本的话,自然是越低越好,如果把培训当作是投资的话,就追求投资回报率。所以把员工培训当作是成本还是投资取决于管理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你相信它是投资,就会得到回报;如果你认为回报无法衡量,自然就当作成本——没有回报的成本,所以结果取决于你是怎样看待。从目前的财务报表上还无法看出员工的价值,也无法看出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但是这两方面的软财富却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在惠普看来,培训员工是公司的义务,是对员工负责的表现,也是赢得员工忠诚的重要手段。公司培训体系越健全,员工就越愿意留下来,因为通过培训毕竟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提高自己赚钱的本领,即使员工后来离开了惠普,也不会说公司的坏话,就像我们不会说自己毕业的学校坏话一样。毕竟我们在公司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所以大家会觉得公司对得起员工。可以说,员工培训是薪酬体系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这些钱员工不能拿回家,但是都用在提高员工的水平上面了,这与自己花钱去上各种培训班是一样的道理。当一个员工感到在某个企业能学到东西的时候,他就愿意静下心来在这样的企业长期服务下去,一步一个台阶地往前走。按照正常的情况,一个惠普员工要想把所有的培训课都上完,大约需要8年的时间,所以员工培训客观上也起到了留住员工的效果。 如果一个企业就知道使唤员工,而令员工感到只有付出,没有进步的时候,员工只要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就会离开,而没有任何忠诚度。惠普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在知识、技能等方面不断提升,这样干出来的活才漂亮,才能给客户带来意外的惊喜,让客户感到惠普人的素质与众不同。这个问题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更有价值,因为员工素质是完整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核心产品的价值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那么员工素质高了,企业的完整产品价值就会提高,赢得竞争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所以员工培训是一举多得。 培训员工是公司的义务,是对员工负责的表现,也是赢得员工忠诚的重要手段。公司的培训体系越健全,员工的忠诚度越高。把员工培养成职业运动员(1)我们来看一下惠普的培训体系。惠普的员工培训体系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培训是由人力资源部主导的,包括新员工培训、老员工培训、新经理培训、老经理培训、公共培训五大类; 第二个层面的培训是由各业务部门主导的培训,分技术培训和专业培训两种,比如销售部门会安排针对销售人员的销售学校,市场部门会安排针对市场人员的市场学校,而某个集团或产品线的所有人员都会参加相关技术的培训和相关产品的培训; 第三个层面的培训是由公司高管主导的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比如总经理训练营、职能经理学校、加速成长项目(Accelerated Development Program,简称ADP)等等,这些培训侧重于为公司培养领导人才,所以只有到达一定级别以后才有资格参加。下面就分别说明一下这几类培训。1)人力资源部主导的第一个层次的培训 凡是新加入公司的员工,在来公司上班后一个月之内通常都要参加人力资源部主办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为他们介绍公司的文化、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人员情况、工作流程等等。在这个培训上,公司的总裁一般都要亲自讲课,其他各职能部门的总监(副总裁一级的高管)也要亲临现场,与新员工沟通,既显示公司对新员工的重视,也让这些新员工认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说新员工刚入职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关心和重视,如果这时公司的高管亲自来讲课,他们的情绪和对公司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当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讲完课以后,新人对公司各个部门的情况就有所了解,对公司也就更有信心了。这是我们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各高管人员一般都会准时到场,实在是公务缠身的,一般也会安排自己的副手去讲。大多数情况下,公司会提前一两个月把日程排定,保证高管人员准时参加。新员工在接受培训的时候,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工资是谁发的?刚进来的员工不懂其中的道理,答案各种各样:有人说是老板发的,有人说是公司发的,但老师总会摇摇头,对这些答案一一否定,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工资是用户发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惠普是一个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既然是以客户为中心,就要向员工灌输这样一个理念,这种观念要经过反复强调,使其“溶化在血液里”,让员工从内心里接受。既然工资是客户发的,那么如何对待客户就不用多说了。 第一次讲这个概念时大家觉得很新鲜,讲了10遍、20遍以后,大家就坚信不移了。任何人对客户绝对不会有什么不尊重的举动,对于用户的要求绝对不会置若罔闻,更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或者公司的利益而损害客户的利益,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工资是用户发的。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方式就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惠普就是用这样的“笨办法”树立“客户至上”观念的。 为什么如此重视新员工培训呢?因为大家都觉得这种投资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公司投资的是员工的心。公司要让员工觉得,这家公司真的在意员工,员工在这里受到尊重和重视,而且在员工没有受到任何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培训效果会好很多,有希望成为“根正苗红”的员工。随后员工会参加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直到两年后,新员工成为老员工后,就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培训。当年我刚加入惠普时就参加过“在惠普工作”,“如何做销售”,“时间与区域管理”等培训。可以说新员工培训侧重于让员工融入公司的文化和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会按照规定动作做事,强调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当然也会让员工掌握最基本的工作技能,把他们训练成符合跨国公司要求的员工。 员工入职两年后,就算是老员工了,这时候培训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这些人的情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在团队里发挥作用,而不是单兵作战,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不能靠职位权力去压制和强迫别人,而有影响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帮助别人,当其他人从你这里得到知识、得到帮助的时候,自然就愿意听取你的意见;二是让他们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入门知识,为将来走向管理岗位做准备,同时也让老员工自己做出判断:是否适合做管理人员,因为当老员工知道了管理人员都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有合理的期望值。另外,这些培训还涉及到与他人分享知识、团队合作、师傅带徒弟以及作为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责任心等等,使之具备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一旦有机会,这些人就可以走到管理岗位上去。这个阶段的培训课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在团队里工作”等等。新经理培训则侧重于员工角色的转换。很多新经理都是从优秀员工中选拔出来的,所以他们往往在某一个方面工作很出色,但是过去的成功有可能成为他们今后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作为员工是自己干活,而成为经理后,角色就发生了变化,即从自己干活到指导别人干活,这是非常艰难的一种转变。如果新经理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刻意去改变自己,不接受正规的培训,很难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因为过去自己做事很成功,指导部下时会发现教别人做事比自己做要难得多(开始时会觉得部下很无能),自己干可能一个小时就行了,而教别人干有可能要花三小时,而且干出来的活还不令人满意,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别无选择,如果一个人迈不过这道坎儿,就不适合做管理人员,而只是一个出色的员工(Individual contributor)。其实很多人都不适合做管理工作,只不过大家都愿意往上爬而已。所以新经理培训主要是帮助那些刚刚成为管理者的员工适应角色的转变,成为一名称职的管理者。这段时间的必修课包括“新经理入职培训”、“如何面试员工”、“给员工做辅导”、“给员工做业绩评估”, “规划与计划工具”,“提供高质量培训”,“战略规划十步法”等。 一个管理人员在成为经理两年后就算是老经理了,这时候培训的重点又发生了变化,是为公司培养高层次领导者做准备了。老经理培训一方面要教会那些资深经理如何去管理管理者(成为二线经理),因为管理普通员工与管理管理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用管理普通员工的方法来管理管理者,那么下级经理会感到没有任何授权,没有任何自主权。另一方面,要使老经理学会从公司的立场上看问题,从战略的高度看问题,而不是从自己小部门的角度看问题,为自己的部门谋利益,目的是为这些人将来承担更多的责任打基础。再者,老经理培训会传授一些非本专业的知识,如市场营销人员会参加一些财务方面的培训、采购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等,以便开阔视野,因为惠普相信管理者越往上走越需要综合的知识,需要对其他职能有所了解,需要有全局眼光。对老经理的培训课程包括“有经验的管理者培训”、“领导一个质量管理小组”,“管理流程”,“质量成熟度”,“非财务经理的财务课”,“领导艺术”等等。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公共培训。这种培训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也不管是在什么部门、什么岗位工作,大家都可以报名参加。比如“如何做演讲”、“如何参与质量管理”、“如何谈判”、“如何使客户满意”等等。这些都是所有的惠普员工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当然任何培训都不是免费的,各个业务部门都要掏钱上课(通过内部结算体系支付),因此员工参加任何培训,都必须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课程预报填写申请表,在得到顶头上司的批准之后才能向人力资源部报名。人力资源部在收到员工的报名表后会与员工的顶头上司确认,然后才开始安排员工的培训。这样,一年下来每个人花在培训上的钱是多少大家都心中有数,员工知道,员工的上司也知道,有时候员工一年的培训费比工资还要高。可以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我加入惠普直到卡莉上台)惠普一直是这样的运作模式。每个部门在年初就要制订好年度预算,里面就包括员工培训的费用。 2)由业务部门主导的第二个层面的培训 第二个层面的培训,是由各个业务部门主导的技术培训和专业培训。因为不同事业部的产品不一样,运用的技术也不一样,所以人力资源部一般不介入这些技术类的培训,而由各个业务部门自己组织。而对于不同职能的专业培训,则是组成跨部门的小组,比如各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市场部、销售部、技术服务部等职能,但是每个部门的人员都不够多,所以就把所有从事某个职能的人召集在一起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果某个职能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数不够多,就会考虑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集中培训,以降低培训费用。 比如销售学校就是销售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所有从事销售工作的员工必须参加,有初级班和高级班之分。在销售学校里,员工不仅要学习各种销售技巧,如“销售流程”、“销售漏斗管理”、“客户权力核心分析与管理”、“大客户管理”、“顾问式销售”等课程,另外还要接受素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品味,内容涉及到如何吃饭、如何握手、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穿衣(怎么系领带,衣服颜色、式样怎么搭配)等。公司认为员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要用正规的培训去影响他们。 在高级班的培训里,销售人员在结业前要在五星级酒店吃一顿丰盛的西餐,让他们学会如何接受别人的服务、如何用西餐餐具、用餐时要注意哪些礼仪等。因为到了这个层次,销售人员经常接触有身份、有地位的客户,如果在用餐等社交场合显得很“土”、很外行的话,公司形象在对方心目中顿时就掉价了。 市场学校也一样,是针对所有市场营销人员的课程。市场学校也有初级班和高级班之分,只不过市场营销人员相对少一些,所以市场学校通常都是在亚太区这个层面上统一组织。市场学校更多地是培养营销人员的专业技能,向营销人员传授科学理性的营销手段和方法。 国内很多营销人更多地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即所谓的“点子”,但惠普强调的是系统性的工具、方法、思路,培训课程包括“了解客户需要”、“市场调查如何做”、“竞争分析如何做”、“如何选定目标市场”、“市场宣传与促销的流程管理”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高层次的培训,如“跨越裂谷”、“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等等。说到着装,跨国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很严格,不一定穿高档、名牌,但是必须穿着到位,讲究品味和适宜,知道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而这些知识不是员工天生就知道的,只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与国际惯例接轨。跨国公司为什么对着装这么在乎呢?原因是让员工站在用户面前的时候,能给人留下一个非常专业的印象。它背后的理念是:讲究穿衣打扮是为了尊重别人。 在惠普,上班时间男士必须穿西服、打领带,夏天不管多热,男士都必须穿长袖衬衫,穿黑皮鞋,袜子必须是深色的(深蓝色、深褐色,或者黑色)。公司对女士的着装要求相对宽松一点,但是上班期间必须穿套装,必须穿袜子,不能穿露脚趾和后脚跟的鞋,上衣必须是带袖的,不能是露肩的。不管是男士还是女士,都禁止在上班期间穿白袜子,禁止穿牛仔服。几年前,IT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看一个人是在跨国公司工作还是在国内企业工作,只要观察两件事就明白了:第一,夏天的时候拉起西装的袖子看一下,看里面衬衫的袖子,一个是长袖的,一个是短袖的。国内企业里很多人喜欢穿短袖打领带,这在跨国公司是不允许的。第二,提裤腿看袜子的颜色,跨国公司员工的袜子一定是深色的,而国内企业很多员工都喜欢黑皮鞋配白袜子。通过这两点就能判断,哪个人是跨国公司的员工,哪个人是国内企业的员工。对跨国公司的员工来讲,穿衣是规定动作,不允许员工自己随便穿;而在国内很多企业,着装都是自选动作,员工想怎么穿就怎么穿,没有明确的、严格的规定。尽管可能公司作了某种规定,但一些不接受这种理念的人还会振振有词地说:我穿黑皮鞋白袜子怎么了?我又没影响别人!但是作为专业人士,作为职业经理人,最好还是按照国际惯例穿衣,否则会让人笑话。我见过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总,在很正式的场合穿黑皮鞋白袜子。尽管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是大家在心里都会给这样的老总打分。 说到穿衣,其实与其他规章制度一样,不能是笼统地要求举止文明,穿衣文明,各项规定和制度要非常具体,这样才有可操作性。另外,设计制度和做出规定之后,不能假定每个人都可以无师自通,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去落实,理解公司的规定以及背后的道理,否则大家没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标准,很多东西都无法衡量,各种规定自然没法操作。惠普的各项规定一定是非常具体的、容易操作的,员工在入职的时候就会拿到一份手册,在培训过程中也会反复强调这些规定。对于没按要求着装的,公司一般会采取比较温和的手段促其改变,但绝不妥协。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事例:某个员工没有按照要求着装,穿着一身休闲装就来上班了。他的上司非常客气地跟他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好像不太合适,我放你半天假,回家换了衣服后再回来上班,好吧?尽管不是批评,但语气非常坚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那位员工觉得很不好意思,立即回家换了装,再回来上班。这样的事例流传开以后,慢慢地大家就知道规定就是规定,不是闹着玩的,也都加强了自律,自觉地按照规定做了。3)第三个层面的培训惠普第三个层面的培训是专门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其目的就是让这些人更快地成熟,能够独立地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只有到了某个级别以后,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培训课,比如“总经理训练营”、“职能经理培训班”、“如何管理一项业务”等。 我前面曾经提到过的加速成长项目(ADP),就是一个耗费巨资的培训项目,每年惠普(还有从惠普分离出去的安捷伦科技)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拔30名有培养潜力的管理人员参加,为公司培养后备领导人才,所有学员都由各分部总经理和各国家(或大区)的总经理提名,由各集团的总经理或负责全球销售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亲自选拔确定,所有的费用均由各集团(或全球销售业务部)统一承担,每个人的培训费用在10万美元左右。惠普和安捷伦在分家后每年各要花费3百万美元用于该项目的实施。 ADP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公司培养后备的高级管理人才。选中学员之后,组织者会先做一个调查,把公司的价值观念(如我们鼓励什么,我们提倡什么)分条目地撰写成一份问卷,然后请比学员级别高的两个上级管理人员、两个平级的管理人员、两个直接下级经理评价他在上面所列出的每一条上的表现如何。对于每一个评分者,公司要求他们不但要打分,还要就自己给出的分数做出相应的解释。如果某个人在某项给了高分,那么他要解释:看到这个人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念,反之亦然。所以这个培训侧重于价值观的改变,让每个人能站在公司的高度看问题,从而提升学员贯彻公司价值观的能力。 集训结束一年后,类似的调查评估会再进行一次,看看通过这样一个为期一年的四次集训,是否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他们比较欠缺的方面是否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平均分是否提高了。 就我所知,历年来,参加过惠普/安捷伦ADP项目的中国本地员工只有6~7个人,我是其中之一。所有参加过ADP培训的经理都会列入校友名单,今后各集团、各大区需要选拔高级经理时会优先考虑这些人。 除了公司直接组织的培训以外,惠普还鼓励员工学习深造,也会派员工参加外部机构组织的一些高层次的正规培训。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员工如果想在某个方面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均可以在征得其顶头上司的同意之后,将这些想法纳入个人发展计划,然后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去参加外部的学历教育或者非学历教育。 公司人力资源部有一套标准的申请手续,员工必须在表格中说明:自己为什么要上课,该课程与本职工作、与个人发展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直接上司签完字以后员工就可以去上课了,但是当事人要先垫支学费,等课程结业以后,员工拿着结业证和成绩单回来,证明自己认真学习并且成绩合格,然后公司会报销一部分学习费用,有的时候是一大半,有的时候甚至是全部学费。到底报销多少主要考虑员工参加的课程与公司岗位要求的贴近程度,如果市场部人员学财务课程,公司就会认为所学课程与本职工作关联不大,可能就会不予报销。所学课程与本职工作越贴近,报销的比例就越大。对于10年前开始兴起的EMBA教育,公司也专门出台了一个补偿标准,确定了一个固定的出资上限。员工学费低于这个水平,公司全部报销,高于这个水平的,员工自己承担差额部分,反正公司就出那么多钱。之所以采取这种办法,是因为惠普虽然鼓励员工学习深造,但也认为这既是公司的事,也是个人的事,个人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与此类似,某些员工要参加英语培训,每天两小时,假如该员工下午五点半下班,那么公司会允许员工四点半就去参加培训。这样的话,员工学习占一小时工作时间,占一小时个人时间,公平合理。 员工培训不是福利,要根据工作需要去安排,目的是把各种专业岗位上的员工培养成掌握规定动作的“职业运动员”。新员工引见:独具特色的拜码头传统在惠普公司,新员工一来,直接上司都会带着他们去“拜码头”,即领着他去其他部门拜访,以便于新员工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认识将来与之打交道的人员。部门经理会带着这个新员工去拜访各个部门,向新员工介绍这个部门的职能及负责人,告诉员工如果有某方面的问题,可以找相应的部门和负责人。这个时候新员工一般也会借此机会与对方进行短暂的交流,请负责人及那些老员工多多关照等。有了这个程序,以后新员工去找这些人办事时就不会被当作陌生人,从而使新员工尽快地融入到这个组织中来。 简单地说,“拜码头”的好处有两点: 一方面,表示了对被拜访者的尊重。部门领导带着新员工去打招呼,要比他自己去郑重得多。因而,对方顾及领导的情面,态度就热情得多,会说一些诸如“将来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之类的话,有了这句话以后就好办事。 另一方面,“拜码头”让新员工与老员工有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新员工会觉得非常舒服,否则入职后接触到的人都是陌生人,办事的时候就会没有头绪,不知道什么事情该找谁,别人也可能不认识他,不知道是哪儿来的。这样新员工就会觉得很尴尬,缺少安全感。对新员工来说,刚进一家公司,最痛苦的就是前一周或前两周,所有人都不认识,坐在座位上觉得时间像停滞了一样,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很痛苦。人家来找你不好意思,你找别人也不好意思。通过“拜码头”方式,就可以帮助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 另外,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中午,部门经理一般都会安排新来的员工和本部门的员工一起吃顿饭,让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在轻松的气氛中互相交流。这顿饭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个部门均有专门用来请员工吃饭的一笔预算。作为部门经理,只要是在预算范围内,都有权用公款请员工去吃饭。当然请员工吃饭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奢侈或者铺张浪费。 上司带着新员工去“拜码头”,一来表示对被拜访者的尊重,二来可以让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到这个组织中。第三次加入惠普1999年底,惠普公司在咨询公司的怂恿下,宣布分拆,将原来的仪器部门分出去成立了安捷伦科技公司,因为我所在的分部是做仪器的,所以很自然地就成了安捷伦科技的员工,第二次离开了惠普。当然,这一次是被动地离开,我也像众多的安捷伦科技的员工一样都为失去惠普的名字而难过。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次分家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儿子长大了,要独立成家了,就把老子赶出去了,而且还要老子改姓。毕竟惠普是从仪器起家的,两位创始人也都是做仪器的。我坚信如果两位老人还健在的话,是不会同意这么干的。 安捷伦科技成立之后,在咨询公司的建议下,开始实施变革,把原来的分部都打散了,变成了前后端的结构:有人负责做产品,有人负责与各个国家的销售机构和客户打交道,希望把复杂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客户,同时整个公司的步调能更一致。理论上讲这套设计很合理,很完美,但是事实上根本不可行——太理想化了,因为大家都成了新手,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公司开始进入了混沌期,组织结构频繁地调整,使得大家失去了安全感,而业绩不断下滑。因为我们的分部与其他几个分部合并成了一个大的业务单元(business unit),所以我就变成了这个大的业务单元的产品市场总监(product marketing director)。我的上司是业务单元市场部的总经理,我的下属有三个部门经理,一个在中国,两个在美国,整个产品市场部大约有20多名员工。这也是我第一次直接管理美国部下。 由于我下属的员工大多都在美国,所以公司建议我举家搬到美国去工作,公司为我们全家办理了L1/L2签证(那个时间很少有中国人能得到这种签证),我们就去了美国,可是在那里工作了3个月之后,我找不到感觉,总觉得像是在做客,很难融入那个社会,尽管我的英文还不错,但是当与部下一起吃饭的时候,当他们开玩笑的时候说的很多“土话”我还是听不懂,而且我没有什么希望再往上晋升了,因为在那个业务单元里比我再高一级的经理没有一个亚洲人,于是我就想回到中国来。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事业在中国,自己的价值只有在中国才能体现出来。2000年5月份,惠普和安捷伦的电子邮件系统还没有分开,还算是一家人,我就给中国惠普的总裁孙振耀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表达了希望回到中国惠普工作的愿望,一天后收到了孙振耀的回复。因为分家后的中国惠普的组织结构也在调整,而我正在参加安捷伦的加速成长项目(ADP)培训,而且要到2000年10月份才结束,我们约好9月份再联系,这就算是先挂了个号。我希望在完成了ADP培训后能回到中国惠普。 2000年9月,我再次与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联系,他约我去谈了一下,然后安排中国惠普公司的几位职能经理(大多是副总裁)与我面谈。因为我们将来要一起共事,只有他们能接纳我,我才有机会进去。这一关很容易就过了,因为我在中国惠普的口碑不错,但是那时候正是卡莉刚到惠普担任CEO不久,所以公司要冻结招人。经过一番周折,我于2001年1月总算如愿以偿,第三次进入了惠普。因为那时候没有现成的工作岗位安排我,所以公司特意为我设置了一个新的岗位——助理总裁兼战略规划总监,负责全公司的战略事宜,帮助各业务部门制订发展战略,也代表中国惠普参与惠普全球的“中国计划”项目。 半年之后,我成为中国惠普公司决策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的成员,成为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层的一员,又过了没多久,我受命担任首席知识官(CKO),负责建立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公司希望我借用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思路为业务部门服务,从而提高中国惠普的整体运营水平。可以说,在知识管理方面,中国惠普走在了其他跨国公司的前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可惜因为兼并康柏,知识管理没有坚持下去,我的职业生涯不得不做调整,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被人们当作国内从事知识管理的几个专家之一(我自己认为根本算不上什么专家,因为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再多给我两年时间的话还差不多)。 一个人的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由工作环境所决定的,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只有在中国才能体现出来。战略不是老总一个人的事战略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人普遍认为战略很简单,所以国内很多企业在谈战略时,都把战略理解为目标,即我要干嘛,因此战略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理解成“想法”或者“目标”。因此包括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都这样认为:中国企业不缺战略缺执行,中国不缺少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缺的是具备执行能力的经理人。 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即提出:“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汪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但我认为中国还是很缺乏真正懂得什么叫战略的企业家和经理人。 我在为国内企业做战略咨询的时候,经常会问老总:您的企业有战略吗?几乎所有的老总都会说当然有;但是当我问到他的中层管理人员:你们公司有战略吗?大多数人都说,可能有,但那是老板的事情,我们不清楚;当我问普通员工:你们公司有战略吗?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说,我们不知道公司有什么战略,我们也不管什么战略不战略,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就行了。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战略是公司老板的事,跟基层员工甚至中层管理者关系不大。其实不是这样,要想让战略得以实施,就必须让各级管理者理解公司的战略,要让员工知道、明白公司的战略,这样执行力才能体现出来,才会克服执行力递减的问题。 过去两年,执行力风靡一时,成了中国企业界一个很时髦的话题,就像流行乐坛一样,在中国的企业管理领域也普遍存在赶时髦的现象,今年流行这个,明年流行那个。其实,基础没有打好之前,谈那些高层次的问题无济于事。执行概念一流行,好像大家发现了中国企业的问题所在。其实在我看来,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目前缺少的不仅仅是执行力,而是没有发展战略。这里就涉及到战略到底是什么?如果大家对战略这个概念都没有共识的话,战略也好,执行也好,就失去了意义。 作为惠普培养出来的职业经理人,我对战略的理解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战略,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把它称为目标,就是想做什么。 第二,要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人去推动。这个战略由谁负责去完成,要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人,如果该战略没有实现,这个人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三,要有一个明确的考评标准,也就是某战略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可以打5分,什么样的结果可以打3分,在执行前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评估标准。 第四,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估时间,即这个战略在什么时间之前必须完成,要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 第五,由谁来评判战略是否完成了。一项战略是否完成,不是责任人自己说了算,要有明确的评估人,有时候评估人是上司,有时候评估人是部下,有时候评估人是同事,总而言之,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估人(团队)来监督、检查战略的完成情况。有目标,有责任人,知道战略什么时间必须完成,这个战略做得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谁最后来评判战略是否完成了,这样,战略就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做出来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沟通、宣讲,让公司里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都理解公司的战略是什么。几年前,惠普曾经组织过一次大型的“战略演讲会”,要求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事业部都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向客户介绍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在这个战略演讲会上,各队除了要介绍自己熟悉的产品以外,还要介绍其他部门的产品,因为任何一个人面对客户的时候,代表的是整个公司,客户可能会问到各种问题。那次战略演讲会一共有12个部门参加,表现形式自选,只要把公司的战略讲清楚即可。有的小组采取演讲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演小品的方式,大家在欢笑之中了解了公司的总体战略和各部门的产品发展战略。 在战略演讲会的现场,所有的员工都坐在台下听,评委坐在前面打分。评审委员会由公司的高管和特意请来的四位客户组成,这些客户代表了大客户、中客户、合作伙伴和代理商。我也是评委会成员之一,参与评审,对员工的现场表现做出点评。这样通过一天的演讲会,每个员工都听了12遍公司的战略,如果说还有谁不知道公司的战略,就不可能了。为了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我们特意邀请了客户作为评委来打分,让他们来点评哪个部门讲得清楚、讲得到位、讲得通俗易懂,这样更客观。 所以,公司的战略不能掌握在老板或者高层管理者这一小部分人手里,应该让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在这个大的战略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从而强化主人翁精神。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今天缺少的不是“执行力”,而是没有发展战略。没有战略,谈不上战术与执行。战略规划需要有标准化的工具(1) 一个企业做战略规划时,必须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工具,以免各个部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战略规划,到头来各个部门的战略无论是格式,还是内容都可能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是上级管理者还是下级管理者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理解他们的战略,时间成本很高。 那么惠普是如何做战略规划的呢?在惠普有一套标准化的体系,叫“十步规划法”,作为管理者都必须先参加培训,掌握了要领之后才去参与制订战略规划。十步规划法包括以下10个步骤: 1) 企业宗旨与价值定位。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给客户带来了什么价值? 2) 5年目标。我们在未来3~5年的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3) 用户。市场上存在什么样的机会?我们的目标市场是哪些?最终用户和销售渠道的需求是什么? 4) 竞争。在我们所选定的目标市场上,现在和将来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战略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方面与对手竞争? 5) 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用户希望达成什么目标?帮助用户达成目标的理想解决方案是什么? 6) 开发与实施计划。根据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战略选择是什么?我们如何保证战略得以实施?我们需要谁的帮助? 7) 财务分析。对我们来说投资回报如何?是否值得去做? 8) 潜在的外部问题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达成目标?哪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的应急计划是什么? 9) 制约因素。有哪些关键的制约因素会影响我们向用户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0) 第一年实施计划。为了实现长远目标,第一年从哪里入手?要启动哪些项目?哪些是关键计划?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我们最关注的业务基础数据是哪几个?如何衡量我们的业绩? 可以说,十步规划法就像“八股文”一样,严格地规定了在每一步必须做什么,哪些信息是必须写上去的,哪些问题必须回答。 因此,它是一种“规定动作”,而不是“自选动作”。当然,具体如何做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先要知道做什么,然后知道如何做,所以正规培训是少不了的。 以前,惠普仅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现在惠普商学院已经把这门培训课程对外公开,向国内的企业提供培训(不过竞争对手除外)。这是惠普商学院的一门金牌课程,受到了国内企业的普遍欢迎。 有了这样一个模板,任何一个部门制订的战略规划,企业内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懂,因为它的格式是100%一样的。这样的话,上级检查工作的时候就变得很简单,整个公司内部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很容易判断出各个部门写的战略规划质量如何,数据是否充实,依据是否可信,分析是否透彻等。 那么战略规划在什么层面进行呢? 过去很多年来,惠普一般是在各个国家的事业部、分公司或分部这个层面上进行,而不是每个小部门都去做。每年各大部门的管理团队都要集中拿出5天左右的时间举办封闭式的战略规划会议,对本事业部(分公司或分部)未来3~5年的战略进行设计。这是一个滚动式的规划方法,也就是说,今年看的是明年以后的三五年,到明年再做一次就往后推移一年。为什么每年都要做一次呢?因为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每年都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市场,而不是凭经验做决策,这样才能不断地修正对市场、用户、竞争的理解。 对于初次进行战略规划的部门和人员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接受过培训也一样,要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做了两三次之后就简单了,大家对流程,对内容都有了相当的了解,事先收集到的资料也更有针对性。通常情况下,那些变化速度比较快的行业,战略规划一般看未来三年,而对于那些变化速度不太快的传统行业来说,一般是看未来五年。 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并不是按照上面十步的顺序,那是最后的结果。我们按照十步规划的具体要求,先对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竞争的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就是定义我们最理想的完整产品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了解了市场是什么状况、用户有什么需求、竞争格局如何之后,我们拿什么样的差异化产品在竞争中取胜。我们一直强调这样一个观念——要想出类拔萃,必须与众不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营理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会业绩平平。在中国,很多企业是复制、抄袭、模仿别人的产品,所以不可能出类拔萃,因为你跟别人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一条路——就是靠低价格去吸引客户,但是跨国公司普遍采取的策略就是要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当然,这个出类拔萃不一定是在各个方面,只要在某一个非常窄的地方,在某个很小的细节上能够出类拔萃就行了。当然与众不同在哪里?就要根据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去设计了。 把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出来以后,我们就分析整个事业部(分部或分公司)的定位,或者叫企业(部门)的宗旨和价值定位,即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道理是什么? 我们给这个社会创造了什么独到的价值? 我们生存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这是每个事业部(分公司或分部)都必须回答的宏观问题。在确定了企业的宗旨和长远发展目标以后,就开始总结发展战略,比如实现目标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面对的挑战有哪些? 成功要素是从正面的方向去探讨,即我们要做好哪几件事情,就能保证战略的实施,目标的实现? 面对的挑战是从负面的角度看问题,即哪些问题会影响我们达成目标,有哪些关键的问题和障碍? 把这些问题分析出来之后一一列出来,大家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在未来几年当中我们要在哪些方面使劲,要把哪些关键的问题解决好。成功要素与面对的挑战分析完了以后,就开始分析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也就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它一定会存在风险和潜在的风险。按照惠普的经营理念,风险是可以通过战略设计去规避的,是不一定会发生的。这就要求大家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预见到可能会有哪些风险,这样就把各个事业部(分部或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潜在的风险都写出来,然后进行分析。每一项风险一旦发生,会给本事业部(分部或分公司)带来什么后果,有什么负面影响?我们如何化解这些风险,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这些风险的发生?这些风险在未来一年当中发生的机率有多大,即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有多高?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根据轻重缓急,来决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时间表。 我们处理问题的优先级是:第一:重要而且紧急;第二:重要但是不紧急;第三:不重要但是紧急;第四:不重要不紧急。 通常情况下,第一跟第四都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大多数企业容易把第二和第三调了个儿,大多数人都会先做紧急的事情,而不是做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大问题,当一个人做事情做不过来的时候,是先选重要的、不紧急的,还是先选紧急的、但是不重要的呢?人的本性是先做紧急的,但是当员工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就知道应该先做重要的。 再往后就是未来五年的组织架构设计,即为了实施战略、完成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去配套,各个部门之间是什么样的工作关系,谁是谁的内部客户,互相之间的“握手关系”就清楚了,跨部门的工作流程就出来了,各岗位的岗位责任也就明确了。确定了组织机构就知道需要多少不同层次的岗位,多少不同要求的人才,这样就能把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出来。有了人力资源成本,再把运营成本加进去,就可以做出未来五年的财务规划,也就是投资回报分析,即我们的战略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回报。 最后一项就是第一年的具体实施计划,这就是大家经常谈的执行的概念。前九步更多的是规划我们要做什么,而最后一步就是把战略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步骤或动作,包括每个动作具体的责任人、评估时间、评估标准、评估人等,具体的计划可能会有几十条、几百条,甚至上千条,通过这种分解动作,战略就变成了可以实施的计划。按照我们的理解,制定战略规划一般是看未来3~5年,而实施计划只看一年,这样操作性才比较强。 各级管理者做战略规划时,必须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工具,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否则沟通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高。“闭门造车”式的战略规划方法那么,在一个企业(事业部,分公司或分部)里由谁来负责制定企业战略,由谁来参与战略规划的项目呢?通常情况下,战略规划由企业(事业部、分公司或分部)的市场部来牵头制定。 我从1990年开始担任市场部经理,1992年开始负责我们那个事业部的战略规划制订。 当时的事业部总经理万廷荣给了我一套惠普台湾分公司做的战略规划,算是我们学习的范本,让我们参照他们的文本来制订我们这个事业部在中国大陆的五年规划。 为了保证大家集中精力专心做战略,不被日常工作打扰,我们选择了广西北海作为制订战略的地方。于是,我们那个事业部的所有管理人员远离公司办公地点,到广西北海的一个宾馆里,关起门来做了五天的规划。会议期间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工具,以免分心。 对于一个企业(事业部、分公司或分部)来讲,战略规划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不允许任何管理人员缺席。我们提前一个月就确定好会议日期,到时候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准时参加,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很多国内企业里,中高层管理人员好像并不在乎战略规划,在我看来,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还未意识到战略的重要性,另一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战略规划如何做,做了也达不到效果,所以很多高管说没有时间去做战略规划,有时间还不如去跑市场、做生意。结果是企业上下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家为什么而忙都不清楚。难道高管层真的抽不出时间来进行这项工作吗?肯定不是,只能说明大家不重视。当一个人认为一件事情不重要的时候,自然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情,而当人们认为某件事很重要的时候,别说5天时间,就是50天时间也能拿得出来。所以说,问题的关键是企业高管层对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是否认同。在很多国内企业里,因为没有这种认同,大家觉得只要有一个好想法,大概知道怎么干,差不多就行了,没有企业愿意花大力气去做细致的计划工作。为了保证战略规划会议的顺利进行,在战略规划会议之前,每个与会者都必须按时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就是把他们所负责的职能部门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按照要求整理好,还要回答几十道有关市场、用户、竞争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到了会场才开始思考的局面,大家在会前已经完成了各自的规定动作,到了会场上就是把自己思考的意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开会的目的就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当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看谁能说服别人,如果说服不了,就要进行投票,直到在所有的项目上,大家都达成共识为止。投票是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少数服从多数,最终结果是大家必须心服口服地加以接受,不能有任何保留意见,即使自己不太赞成某件事情,一旦做出决策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并执行。也就是说,在决策前有民主,大家可以充分发表意见,但是在决策后就没有什么民主了。所以战略规划出来以后,一定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计划,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组织智商”。因为大家只有达成共识,劲儿才会往一个方向使,组织智商才能达到最高。 为了减少冲突,尽快达成共识,我们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也有很多技巧,比如在分析问题时,应该先谈目的,再谈原则,第三是做出选择。比如你说A市场好,他说B市场好,各有各的道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先谈目的,即为什么要探讨市场好坏的问题?因为我们资源有限,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去努力做好一个市场。如果大家都表示同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讨论:判断一个市场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会把一些指标列出来,比如市场规模有多大,市场的成长潜力如何,每年的成长速度多少,市场的进入难度,市场的获利能力,市场的竞争强度等等,然后大家一起通过投票来确定哪个因素最重要,哪个因素其次,依此类推,确定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给25分,最不重要的因素可能给5分,所有参数的得分加起来是100分。这样,就很容易比较不同市场在每个小项上的优劣,最好的得10分,最差的得1分,然后就能计算出每个市场的最后得分,选择就容易了。由于是大家投票选出来的,所以结果很容易被大家接受。 通过封闭式的战略规划,可以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组织智商,减少沟通成本,形成一种合力。做战略规划不要“摸着石头过河”(1) 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不是请教专家,而是关起门来思考,好像这样做最稳妥。 其实,只要大家冷静地想一想就知道,过河有很多种方法,而“摸着石头过河”是其中最危险的选择。为什么不修一座桥过河? 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需要很多钱,但是却一劳永逸;如果实在无力修桥,也没有时间等着桥修好再过去,那我们也可以选择坐船渡河啊!坐船渡河比“摸着石头过河”风险要小很多,付出的代价也不大(就是渡船的费用);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找不到船,非要趟着水过河的话,为何不找一个熟悉地形的人带着过河?干吗非要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去冒风险?去交学费? 可见,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很多思维模式并不容易改变。 具体到战略规划上来说就是:如果你不懂为什么要做战略规划,可以请人来做培训,介绍战略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战略规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使大家明白战略规划背后的道理,从而达成共识。 如果你认同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请一个专家帮着做,边干边学、融汇贯通,整个管理团队做这么一次战略规划,比上一个MBA班更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不是模拟练习,而是实战操作,大家的体会更深。 记得1997年的时候,为了把我们那个分部的战略规划做好,我们从美国请来了一个专门做战略规划的高手担任辅导员,手把手地带领我们把五年战略规划给做出来了。尽管在那之前,我已经做过几次战略规划,但是经过专家指点之后,我才真正掌握了做战略规划的技巧,从那以后我才开始帮其他企业去做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水平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组织智商,因为战略把企业发展的大方向明确了,把实现目标的计划写清楚了,所以大家知道自己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的工作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所以能激发大家的主人翁精神。 记得当年与我的顶头上司Ken Lodge在探讨组织智商的时候,他把中国人和美国人做了一个对比。在他看来,中国人的平均智商高于美国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人比较聪明。但是美国的情况与中国不同,大部分人的智商平平(所以很多人说其实美国人很傻),但是在美国有少数智商特别高的人(精英人物),他们的智商非常高,平均下来,美国人的平均智商可能低于中国人。 不过在美国,很多制度(在企业和其他机构里)都是由高智商的经过专业训练的精英来进行设计的,考虑得很周到,非常严密,系统性很强,几乎没有什么漏洞,所以效率很高。而中国则相反,平均智商很高,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进行规划设计的那些人未必是各方面的精英人物和专家,考虑问题就没有那么到位、那么细致、那么精辟。结果是一些普通人设计出来的东西,让一些聪明人去执行,自然就容易出问题。执行者要么阳奉阴违,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么钻空子,结果效率就会降低。他的这种分析尽管很片面、很主观,但是对我们很有启发。 所以要想提高组织智商,就要调动专家的力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一个企业里,进行战略规划的人,必须是企业的精英和专家,是真正的专业人士,是那些把事情研究得比较透的人。 以惠普为例,战略规划是由各事业部所有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来参与的,并邀请专家担任辅导员。我在惠普期间就曾经作为辅导员帮助惠普打印机部门和惠普咨询部门设计他们的5年发展战略。 由于参与者来自各个职能部门,所以代表了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由他们参与设计公司的战略规划,把所有潜在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这样设计出来的战略规划才不会有漏洞,其他人想钻空子也钻不了。 为什么跨国公司的腐败案例要少很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体系设计得比较严密,不给人钻空子的机会。为了避免在战略上出问题,公司可以花10倍的价钱请专业的人士来做,目的就是为了做出完美的方案,让其他人挑不出毛病来。 只有这样,战略规划才可能被完美地执行。前两年在中国流行的“执行”起作用了吗?大家心里明白。我一直认为,中国企业还不到谈执行的时候——因为没有战略,执行什么?所以很多人谈执行更多地是在赶时髦,形式大于内容。说到请专业人士来帮忙,学会借力,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在中国,医生给病人开大单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因为这是很多医生获取额外收入的有效方式,病人本身不敢质疑医生的药方。但在美国,医生就不敢这样乱来。为什么?因为每个医生都知道,有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在后面时时刻刻盯着他,检查他的处方。 在美国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医生给病人看病后,病人拿着处方去药店(一般是设置在超市里面)取药,但是药店拿到处方后并不马上给病人药,而是让取药的人半小时以后再来取。在这半小时的时间里,药店把医生开的处方信息发送到病人投保的保险公司去,在保险公司里,有比医生在掌握药量方面水平更高的医师把关。这个医师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看看医生这么开药合理不合理。如果合理,那么医师就会发指令让药店按处方给患者发药。如果医生乱开药,老开大单,那么保险公司就可能终止这个医生开药的权力,取消保险公司特约医院的资格,从此以后就没有病人上门看病了,医生就没活路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可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为什么非要自己去创新呢?企业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大家可以对自己的判断不断地做出修正,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偏差很大,对一些市场判断不准确,对用户的了解不深入,对竞争对手知之甚少,但是发现问题后下一年就会加以修正,再下一年再修正。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就进入稳定期了,对一个市场的把握就会准确得多。我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修正自己的判断。 1990年,中国惠普公司决定开发邮电市场。当时,按照事业部的统计,邮电部市场的生意只有100万美金左右,应该说是非常小的,但是我们根据掌握的信息和资料,中国未来在通讯上要大发展,市场潜力非常大,所以我们决定开发邮电市场,之后开始了长达两三年的市场分析、市场开发、市场宣传工作,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接触,不断地修正我们的看法和理解。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加深了,产品也受到了邮电市场客户的欢迎,业务从百万数量级上升到千万数量级。 既然跨国公司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已经开发出了一套科学的战略规划体系,我们就应当采用“拿来主义”,何必非要“摸着石头过河”?如何让战略得以完美地实施(1)战略规划做完了以后,所有参与战略规划的管理者都会得到一本战略规划书,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名字,注明该文件属于谁,离职时必须交回,因为这份文件属于公司的绝密资料,不得复制,不得传阅。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把它束之高阁,我们必须与部下去沟通,希望这本文件成为指导我们今后工作方向的指南针,这样大家才理解公司的目标是什么?公司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每个人在整个战略里面扮演什么角色?所以战略制订完了之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沟通。 沟通完了以后,大家各自领到了自己的任务,接下来一个步骤就是检查工作,对战略规划中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战略规划能否得到完美地执行,取决于第一年实施计划的分解是否具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操作性。如果战略只是一些想法,一些目标,而无法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动作,就很难操作。在战略规划十步法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第一年的实施计划,每项工作任务都必须有责任人、评估时间、评估标准和评估人,这样责任人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对谁负责,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任务。 尽管我们过去搞的是计划经济,但是大多数企业并不重视计划,即使有计划也是样子货,并不真的去执行,但是在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尽管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去经营,但是普遍注重计划。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时间的安排,如果要与跨国公司的老总见面,通常需要提前半年到一年预约,如果要见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老总,可能要提前两三个月预约,这样才能排开,所以级别越高,提前预约的时间越长。而在中国,则是完全相反的,级别越高,时间的不确定性越高。在我看来,计划做得越好,运营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我们不妨用惠普兼并康柏的案例来解释战略、计划与执行的关系。 从惠普对外正式宣布要兼并康柏,到最后开始实施兼并,前后用了8个月的时间做计划。一方面要等几个方面的批准,先是董事会,然后是政府和股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兼并成功。在董事会批准后就成立了制订兼并战略和计划的机构,称为clean room,直译就是干干净净的房间,我把它形象地称为“隔离室”,因为原惠普和原康柏都会派人进入“隔离室”,双方要把很多机密的信息摊出来讨论,比如组织结构、产品战略、客户资料等。一旦兼并不被批准,所有人员不得用自己在“隔离室”里获得的对方公司的机密信息去攻击对方,所有的战略和计划在被批准之前不得向外界任何人透露,违者要承担法律责任。“隔离室”的人员涉及到公司的各个职能、各个国家的分部、各条产品线,双方公司均派人加入,起初只有几十个人,最后达到了上千人,这些人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进行战略设计、计划分解等工作,他们分成十几个小组,分别对人力资源、渠道、产品、办公室整合等项目进行研究规划。到正式实施兼并的那一天,“隔离室”宣布解散。 公司正式实施兼并的那一天被称之为“零天”,“隔离室”的人员已经把从那天开始以后未来两年的实施计划都做完了,包括每个月做什么,每周做什么,换句话说,公司未来两年中都做些什么,已经精密地计划出来了。剩下来的工作就是执行。当时惠普有个口号叫做“Adopt and Go”,意思是“接受,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要强调各个职能、各个部门或者各个国家的特殊情况,而是“一刀切”,不接受就离开。起初我们都不理解,但是后来一想,如果每个人都提出修改建议,那就乱套了,计划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只能是一刀切。 可以说,“隔离室”的任务是制订战略与计划,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监督执行了。我是在“负一天”知道让我负责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兼并与整合工作的,公司从上至下成立了兼并与整合办公室(Merge and Integration Office,简称MIO),负责监督实施,我担任中国区MIO的负责人。 MIO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理解公司的战略,熟悉兼并整合计划,所以成立之初,我们亚太区各个国家的MIO人员集中在一起,请“隔离室”中各个项目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各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公司是怎么考虑的、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希望我们下一步做什么,相关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各个国家怎么配合着去做,有不明白的问题找谁去问等等。这样,就建立起一个比较顺畅的沟通渠道。所以在前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用于理解这些计划的内容,有哪些部门负责实施,要点是什么,如何去分解计划,如何落实到人等等。只有我们全明白了,才能把计划往下传达,也才能有效地监督。之后我们在中国成立了MIO组织,各个职能部门都必须派人参加,而且是与各职能部门老总能直接对话的管理人员,有什么任务必须回去向自己的上司汇报,并把落实后的责任人反馈给我们备案。 在中国区,一共有十几个大的战略任务,分解成了100多个小项目,又把这些小项目分解成了1200多个动作,之后我们把这1200多个动作汇总起来,形成了兼并整合计划书,有200多页,称之为CIPOR(Country Integration Plan of Record)。这份计划书就是下一步工作的依据,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动作,由谁来负责,写得清清楚楚。跨国公司做重要工作时都是这样,必须有一份POR(计划书),即做之前必须先有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做事,做完了以后再对照计划进行总结,看有什么偏差。计划书完成后,就呈送给惠普中国区四个集团的老总看,每个人看完后,觉得没有问题了就签字。别看是200多页的文件,老总们看起来非常认真。记得当时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看完后问我:这几个字母是什么单词的缩写。因为我也没有仔细研究过那个缩写,所以当时脸就红了,我赶紧查了一下,告诉孙振耀,尽管他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却领教了老总们细致的工作作风。四个集团的老总都签完字后,我就把计划书交到亚太总部的MIO去,在亚太区备案,作为中国区兼并整合的实施计划。到年底,亚太区和全球总部的MIO就是拿着这份东西审计我们:你说做哪些事情,都做了没有,做到什么程度?结果如何?他们会按照计划上写的内容,一条一条地进行核对。当时,为我们确定的审计合格的标准是85%,也就是说在这1200多项任务当中,必须保证85%以上的任务完成率,兼并整合审计才能过关,否则重新来。不过,在我们中国区几个核心成员的努力之下,中国惠普的任务完成率超过了90%,在亚太区是做得最好的国家,得到了亚太区MIO的表彰。总体上看,惠普与康柏的兼并整合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执行案例,从第零天开始,中国所有的媒体上没有再出现过对惠普康柏合并案的负面报道。后来,当记者就兼并整合的问题去采访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平静。其实,在兼并整合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出问题,能不出问题就是最好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惠普康柏兼并整合的项目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成功不单是执行的功劳,更重要的是战略计划的功劳。在惠普康柏合并案中采用了计划、监督、执行三权分立的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制约机制,还是很有创新的,使得企业在提高执行力方面有了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这个项目,我们这些参与者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对我们将来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战略规划能否得到完美地执行,取决于第一年实施计划的分解是否具体,即能否把计划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动作。没有预算,谈不上给经理人授权(1)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要想责、权、利平衡,最好找一家有完整的预算体系的公司打工,这样职业经理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也就简单了,所以在惠普工作了那么多年,以为这是每个企业必须做的,等我帮助国内企业做咨询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大多数国内企业都不做预算,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职业经理人来说,在惠普工作可以说是很幸运的,因为年初做好预算,大家说好完成什么任务,给出多少预算,一年当中只要按照预算去执行即可,经理人有充分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年终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时只要完成了任务,又没有超出预算就行了。 与许多跨国公司一样,惠普多年来一直实行严格的预算制度。每个管理者年初都要根据战略和计划去制订详细的年度财务预算,即这一年我打算干多少活,花多少钱,每笔钱用在什么地方,这样年初的时候公司就知道年底能挣多少钱。只要各个部门都按照预算去执行(公司有严格的制度和预警机制避免预算超支),整个公司就可以按照事先的计划实现盈利目标。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还没有严格的预算制度,或者即使有预算,也是很粗糙的预算,而不是非常细致的预算。那么惠普的预算都包括什么呢? 对于一个基层管理人员来说,预算分成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可控部分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变化比较大的运营费用,比如电话费、国内差旅费、国外差旅费、办公用品费、员工培训费、员工聚餐费、招待客户费用等,这些都是管理者可控的成本。另一部分是不可控成本,或者叫摊派成本,比如办公室房租、IT系统费用、电费、水费等公摊费用、其他部门摊派过来的费用等。 所以管理者年初必须对两方面成本做出预测,摊派成本通常公司统一给出参考数字,而管理者侧重于可控成本的计划,从而做出整年的预算。这样我们就能计算出各个部门的人均全负荷成本。第一年做预算的时候有一些偏差是正常的,新经理的预算可以由上司协助制订,第二年以后基本上就比较准确了,因为根据上年实际花费的数字和下一年的计划,很容易做出预算。 预算做好后,上级会审核,批准后一年当中就不再变更了。公司财务部每个月会给各级管理者一张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在每个科目上本月计划花费多少,实际花了多少,偏差是多少,然后是本年度至今计划花费是多少,本年度至今实际花费是多少,本年度至今偏差是多少,这样一共有6栏。每个月我们拿到这张分析表之后,我们就看偏差栏,如果小于100%,就没有事,说明没有超支;如果大于100%,就说明超支了,不过某个月在某些科目上超支是允许的,只要总花费没有超支即可。另外,我们会根据每个科目的超支情况适当调整后面几个月的花费,尽量使各个科目全年平均下来都不超支,这种平衡能力和调节能力体现了管理者的水平。管理人员月度财务报表见表7-1。表7-1管理人员月度财务报表 科目〖〗本月计划〖〗本月实际〖〗本月偏差〖〗本年度至 本月计划〖〗本年度至 本月实际〖〗本年度至 本月偏差工资费用福利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培训费用办公用品········ 如果每个部门经理都有这么一个预算,那么各个部门的预算加起来,整个公司一年花多少钱就清清楚楚了。所以,我们的财务总监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管理优秀的跨国公司年初的时候就知道年底挣多少钱。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按照惠普的预算管理制度,有预算责任的管理者,都被要求全年预算正负都不得超过5%,这是衡量我们业绩的一个标准。既不能超过预算的5%,也不要低于预算的5%,因为省得多了,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预算,公司下一年就可能削减该部门的预算指标。当然,也会有情况特殊的时候,比如公司整个业绩下滑,或者利润率降低,那么,公司会要求所有管理者相应削减5%的指标,要求所有的人把100%的预算变成95%的预算,因此上限就变成了95%,自然不会出现超支的情况。这样,全公司的财务预算一年下来基本上能控制在1%到2%的偏差范围内。 有了这样的预算制度,在花钱的时候,如何执行呢?通常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计划内、预算内。 光有预算不行,还要有计划,比如培训:今年派多少人参加多少次培训,派这些人培训需要花多少钱,要有计划来说明。每一笔钱都是专款专用,不是拿到预算之后,想怎么折腾都行。预算看的是结果,计划看的是内容,所以在上级领导或者财务部确定给钱的时候,基本上把握这个原则:计划内、预算内的立即放行,一般不做任何询问,只要没有超出批准者的权限即可。第二种是计划外、预算内。 由于环境的变化,计划需要做出调整,可以把一些钱用到其他项目上,所以管理者要先报计划,计划被批准后才能把预算调整过来,当然前提是花钱没超过总预算。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必须得到上一级的批准才行,所以财务部既掌控预算,也要看上一级的批准意见。第三种是计划内、预算外。 比如做个广告,本来计划花50000元,而实际花费了80000元,超出预算30000元。这时候,当事人要到自己的上司那里去解释:为什么当时预算50000元,现在变成了80000元?上司如果接受部下的解释,就签字放行,既可以调整该经理自己的预算分配,也可以在上一级预算里进行调整。第四种是计划外、预算外。年初既没有计划,也没有预算,这种情况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要说明为什么计划外的事情现在要去做,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如果上级接受这种解释,同意修改计划,就必须去调整预算,看从哪里能挪过钱来,或者要求再上一级的经理介入,从更高的层面上调整预算(当然这意味着减少其他部门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