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2

然而,随着时局的动荡和左翼电影的兴起,“天一”的市场出现了萎缩,于是,邵醉翁对“天一”的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把上海的“天一”交给了邵?人打理,自己则带着一大批制片人、技术人员、资金和设备南迁香港,在九龙土瓜湾北帝街42号开设了“天一港厂”,以拍摄粤语片为主。1932年,由邵醉翁导演,邵逸夫摄影,粤剧名伶薛觉先编剧并主演的中国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白金龙》,在香港摄制完成,这也是第一部完全由中国人独立拍摄并制作完成的有声电影。《白金龙》在香港和上海隆重上映后,可谓石破天惊,立即引起了轰动效应。特别是在香港,更是场场爆满,连续公映数月,久盛不衰。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流进了邵氏兄弟的口袋。此片还通过邵氏兄弟在南洋的发行网络,在广东人密集的东南亚华人社区放映,同样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这部成本仅仅一万元的影片,让邵氏兄弟大赚特赚,仅在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白金龙》大获成功后,邵逸夫把“有声摄影器材”转手给大哥,自己则又回到老根据地南洋,借“有声放映器材”之威力,继续与三哥邵山客一道打理南洋的影片发行和游乐场,扩张他们的南洋市场,为大哥的“天一港厂”开辟更大的发行网络。正文 拍摄有声电影,开创邵氏新天地(3)他们的策略是,一边大量收购转让出售的戏院,建立自己的院线;一边尽量扩大发行网络,推销“天一港厂”的影片。WWoshUDu。cOm《白金龙》的成功,让邵氏兄弟和“天一”名声大振,自然也遭到了同行竞争者的嫉妒和眼红。1931年,天一港厂莫名地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天灾”,连续两场大火,将片库里所有的存片和拷贝烧成了灰烬,场房成了废墟,邵醉翁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基业顷刻间被付之一炬。面对这样的打击,邵醉翁大病不起,往日的雄心勃勃早已荡然无存。心灰意冷的他,逐渐心生退意,这位叱咤中国影坛,名噪一时的影业大佬从此淡出江湖。事发后,邵?人和邵逸夫相继从上海和南洋抵达香港,商议重整邵氏的事宜,最后决定把“天一港厂”交给老二邵?人,邵逸夫则返回南洋,协助邵山客继续打理南洋的事业。邵?人接手“天一港厂”后,立刻改换门庭,将“天一港厂”更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决心重振昔日雄风,在香港再创出一番邵氏的宏图大业。很快,公司走出火灾造成的混乱,重新步入正常运行的轨道。1937年,邵逸夫与黄美珍喜结良缘,第二年,生下长子邵维铭。也是在这一年,邵氏兄弟在南洋的事业进入鼎盛期,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地拥有110多家电影院和九家游乐场,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洋地区,并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就这样,“天一”在上海、香港,“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共同书写着邵氏家族的电影传奇。然而,好景不长,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相继攻陷南洋各地,邵氏影业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南洋的百余家影院几乎全部化为灰烬,邵氏兄弟苦心经营多年所创立的庞大产业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远隔重洋,战火纷飞,兄弟之间音信全无、生死杳然。邵氏惨淡经营,直至难以为继,被迫关门了事,邵逸夫本人也因“拍摄反日电影”的罪名被日军扣留,关入地牢。从名震一方的影业大邵氏兄弟合影(左起邵?人、邵山客、邵逸夫)亨到近乎一无所有的阶下之囚,邵逸夫陷入了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境地。然而,对于邵氏兄弟来说,任何困难险阻,都不能削减他们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和振兴华夏电影的坚定信念,邵氏兄弟们蓄势待发,等待着重整邵氏雄风的机会到来。正文 天命之年,打造“东方的好莱坞”(1)天命之年,打造“东方的好莱坞”抗战胜利后,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就失去联系的邵氏兄弟,历尽艰辛,终于得以重逢。wwW.haOsHUdU。com彼此牵肠挂肚了三年多,兄弟相见,自然感慨万千、相拥而泣。邵氏兄弟重新坐到了一起,决心重新振兴邵氏电影事业,老大邵醉翁留在上海作为后盾,负责“笑舞台”和南洋影片公司在上海的发行业务;老二邵?人回香港恢复南洋影片公司,以香港为基地拍摄电影,供应上海及南洋的戏院;邵山客与邵逸夫继续在南洋扩展戏院,邵氏兄弟重新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返回南洋后,邵逸夫与三哥邵山客立即着手恢复院线。经历了战争,很多戏院已经面目全非,或毁于战火,或改做他用,即便是保存下来的也是破烂不堪。兄弟俩先选了十处过去人气最旺的戏院,同业主签订长期租赁合同,因陋就简,放映卖座电影,等有了收入,再依次对戏院进行装修。到20世纪40年代末,邵氏在南洋的院线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雄踞南洋院线商“龙头老大”之位。1945年8月,英国重新接管香港。原本就是自由贸易港的香港再次散发出“东方之珠”的魅力,此时也正是邵?人在香港重开南洋影片公司的大好时机。于是,邵?人很快地将九龙城的南洋片场恢复起来。并在邵山客与邵逸夫的支持下,重新招兵买马,开始拍摄新影片。此时,电影产业也迎来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彩色电影。1948年,邵?人和他的儿子把南洋影片公司改组为由他们父子控股的“邵氏父子公司”。与此同时,在南洋的邵山客与邵逸夫两人合组的南洋“邵氏兄弟公司”也恢复了运行。上海与南洋成了邵氏父子公司的最大销售市场。与战前所不同的是,此时邵山客与邵逸夫的“兄弟公司”需向邵?人的“父子公司”购买影片,即邵山客与邵逸夫出钱,邵?人负责拍摄,一切开支由“父子公司”向“兄弟公司”报账,账目分得清清楚楚。这种经济上独立,业务上合作的产销联合体,拥有着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当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减,他眼光独到、嗅觉敏锐,认为电影事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洞悉市场的变化,了解观众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他发现,原来的那些电影器材已经老化落后了,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一定要舍得投入大本钱。于是,邵逸夫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再次去大洋彼岸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影器材。正文 天命之年,打造“东方的好莱坞”(2)1950年,邵逸夫第二次远涉重洋,奔赴大洋彼岸。好书读小说网为您提供最快、最新、最全的小说阅读和下载 m这一次的行程,更是让邵逸夫大开眼界。他不但去了美国,还去了欧洲和澳大利亚。他一边选购器材,一边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新观念、新思维。当他再度返回南洋时,一个邵氏影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在邵逸夫的心中构筑出来了!邵逸夫与邵山客调整了以往略显保守的经营方式,采取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发展策略。此时,他们的事业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电影业及娱乐业,还把触角延伸到了银行和房地产业。但电影业仍然是“邵氏兄弟”事业的重心,他们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多年打拼的经验,采取主动进攻、四处出击的战略,在南洋遍撒大网,发现合适的戏院就通过收购或租赁的方式,网罗至“邵氏兄弟”名下。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邵氏兄弟公司”不但恢复了战前的规模,而且比以往更胜一筹,邵氏影业再次展翅腾飞。到了1957年,“邵氏兄弟”在南洋创业了整整30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拥有百余家电影院和十多座大型游乐场。邵逸夫兄弟在南洋的事业可谓蒸蒸日上,而二哥邵?人在香港的电影事业却是江河日下。于是邵?人写信给南洋的邵逸夫和邵山客,表明自己对电影业无心恋战,希望他们兄弟俩能有一人来香港,主持邵氏影业。就这样,1957年的初秋,邵逸夫辞别了合作30年的三哥,从狮城正式移师香港,从此开始了一段“笑傲江湖数十载”的新的人生历程。这一年,邵逸夫50岁。虽然年过半百,但是邵逸夫的精力丝毫没有减退。相反,他更加雄心勃勃,威风不减当年,立誓要再图霸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辉煌。天命之年,尚有如此雄心壮志、如此势不可挡的气魄,不得不让人由衷地敬佩。邵逸夫一到香港,顾不得洗去风尘,便立即动手开展工作。30多年的电影生涯使邵逸夫意识到,国产片水准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拍摄场地。而要想抢占香港这个制高点,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影院和出品自己的影片,但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健全、设施优良的拍摄场地——影城,想拍摄出高质量的影片就无异于纸上谈兵。影人没有摄影棚,等于工人没有工厂、农民没有土地,邵氏要想在激烈的影业竞争中得以发展,成就霸业,就必须要走好莱坞式“梦工厂”的道路,建立属于自己的、最先进的电影制片厂。可这又谈何容易?要建厂,就得买土地。香港这个地方寸土寸金,他只买得起位于清水湾的一座46英亩的荒山。这里远离闹市区,杂草丛生,交通不便,杳无人烟,用邵逸夫的话说,“在山上向四周开枪,都不会击中任何目标。”要在这块废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制片厂,谈何容易?但邵逸夫偏偏就是“相中”了这里的“好环境”——远离闹市正是制作影片的理想之地。说干就干,就在邵逸夫砸下巨资买下这荒山野岭的次日,他便挂出了一块金字招牌——邵氏兄弟影业有限公司。正文 天命之年,打造“东方的好莱坞”(3)尽管邵逸夫胆略过人,但是,却没有任何影界人士投奔到九龙这块尚未开发,看不见有任何厂房与拍摄设备的“邵氏公司”来,因为没有人相信“其貌不扬”的邵逸夫能在清水湾这个地方兴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电影城”,也没有人肯相信在香港的电影公司都不景气的年代,邵逸夫会创出令世人惊叹的事业。WwW。HaOshuDU。CoM但是,邵逸夫却依然执着地按照他自己所描绘的蓝图去行事。他先是在香港几张有影响的报纸,如《大公报》、《文汇报》、《星岛日报》上刊登了醒目的《启示》:“今为提高中国电影之水准,发展国片之国际市场,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更新技术,发掘人才。现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暗房、编剧、导演、演员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这则广告果然收到了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乐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另一面,邵逸夫也开始着手兴建心中酝酿、构想已久的影城。他每天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市区与清水湾之间,筹划着片场的设计方案,常常忙得忘了吃饭,直到肚子咕咕叫,才胡乱找点东西充饥。有时实在太困了,就把头伸到自来水龙头下,冲冲凉水,以消除疲劳。这样拼命的工作就连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吃不消,更何况年过半百的邵逸夫呢?可是,邵逸夫偏偏就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他工作起来,劲头、精力、效率都丝毫不亚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清水湾影城从1957年开始破土兴建,历时七年才告完工。这座现代化电影基地,气势恢宏,配备有电影制片大楼、摄影棚、隔音片厂、混录车间、置景场棚、服装道具室、冲洗拷贝车间、放映室与行政大楼。还建有一条古装街,两旁尽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这便是邵氏影业帝国的根据地,亚洲最大的影城——邵氏影城。邵逸夫在步入电影业时就已经认定,从事电影事业必须将制作与发行相结合,方有出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展开了一个庞大的扩张计划,实行“每月一院”的方针,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物色适当的地点大开影院。短短几年,邵氏影院星罗棋布,迅速增至130余家,其巨大的发行网络也在不断地完善中。此后,风格各异的影片从邵氏影城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个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远远超过香港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正文 百花齐放,邵氏雄威“名震江湖”(1)百花齐放,邵氏雄威“名震江湖”在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的电影院实行的是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Www.HAosHuDu。CoM邵逸夫不信这个邪,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从几十部剧本中,选定了改编自民间故事《梅龙镇》、民间传奇《********》,描写明朝正德皇帝与民女李凤爱情故事的黄梅调电影《江山美人》。然而,财务人员一做预算,拍摄费用至少要100万港币,便劝邵逸夫放弃。可邵逸夫不但坚持要拍摄这部影片,还大胆地起用了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有着很好的美学素养和古典文学功底,他在1956年拍摄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貂蝉》,既创造了3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又赢得了亚洲影展的五项大奖,这是邵逸夫重用他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颇具风险的决定,因为此前香港影坛的几部黄梅调电影,除《貂蝉》外都反应平平。但是,邵逸夫给予了李翰祥充分的信任和充裕的资金,使他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美学构想。李翰祥也不负邵逸夫的厚望,当《江山美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它那宏阔华丽、美轮美奂的影像,史诗般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邵逸夫还请来有“港台黄梅调第一功臣”美誉的王纯为影片的音乐作曲,王纯以黄梅戏唱腔为主体,融合了江南小调和流行歌曲的元素,用单纯的曲调创造了一种醇厚婉转的意蕴,其中的一些唱段,如《扮皇帝》、《戏凤》等流传至今。《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被台湾著名的影评人黄仁、杜云之评选为中国一百部名片之一。影片获得了1959年第六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彩色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录音和最佳艺术设计共十二项金锣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声名远扬。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古装片的狂潮。从此黄梅调电影走红港台20余年,其中“邵氏”作品就达到了30余部,占港台黄梅调电影总产量的3/5。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但成为美学的塑型者,也直接奠定了这一类型影片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其受欢迎程度还在电影史上留下不少笑谈。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的时候,一位老太太看了120遍。反串梁山伯的女影星凌波到台湾访问,万人争睹,人群散去后,地上遗落了不少眼镜、发卡、鞋子。邵逸夫以黄梅调影片俘虏了女性的“芳心”后,又以新武侠片建立了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消费群体。新武侠片是相对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武侠片而言,它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真实的动作,立判生死的打斗,代替过去虚假的、神怪的、舞台化的武打和所谓特技。”正文 百花齐放,邵氏雄威“名震江湖”(2)作为“邵氏”新武侠片的代表人物张彻和胡金铨,差不多是在同一时代革新了武侠片,他们也因此被视为新派武侠片的宗师。wWW。hAOshUDU。com张彻的武侠片被誉为“阳刚武侠”,其中激荡着令人血脉贲张的豪情壮志,剧情突显的是男人的情谊和惨烈的结局。其开山之作是《虎侠歼仇》,而奠定其武侠片地位的则是《独臂刀》。邵氏经典武侠电影《独臂刀》是“邵氏”第一部赢利超过百万的影片,也第一次使男影星的地位超过了女影星。如果说张彻的武侠片展示的是一种暴力之美,那么,胡金铨的武侠片则展现了一种诗意之美,因此被称为是“文人武侠”。虽然他只拍摄了一部《大醉侠》,便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和而离开了邵氏公司,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却是邵氏的其他武侠影片所无法超越的。这部影片除了塑造了“大醉侠”这位平素形如乞丐、醉鬼,关键时刻才露出侠义本色的另类大侠的形象之外,“男装帅气,女装俏丽”的侠女金燕子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的其他元素,如清幽的高山流水,悠扬畅快的配乐,集中了所有冲突的边疆客栈、禅林寺院、草木山石,蓑衣刀剑,甚至每一个动作眼神,都拍得美轮美奂、震撼人心。这部影片被认为是“1965至1966年间新派武侠片中成绩最美满的一部”。40年后,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上,《大醉侠》与金-凯利的《雨中曲》、黑泽明的《影武士》等在“旧片重放”环节中放映。该环节是为回顾电影史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影片而设立的,《大醉侠》在中国甚至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大醉侠》、《独臂刀》开拓了武侠电影的新局面,成为了中国武侠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从此以后,邵氏影片不仅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倾倒无数观众,就连一向对中国电影不屑一顾的欧洲人、美国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除了主打古装片和武侠片,“邵氏”的其他类型影片也有很大成就,如文艺片《后门》、《不了情》、《一毛钱》,“彩色宽银幕”的歌舞片《千娇百媚》、《花团锦簇》、《万花迎春》等都是叫好又卖座的影片。可以说,“邵氏兄弟”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繁荣,所摄制的影片均是脍炙人口,开创了电影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电影史上具有标杆性意义。而且早在建立邵氏影城之初,邵逸夫就开始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创办了香港最早的娱乐杂志之一——《电影周刊》,并特别聘请邹文怀担任主编。《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设有“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特色栏目,不仅捧红了一大批电影明星,更是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而邵氏影片及邵逸夫本人在推广中国文化上更是功不可没。在每部影片里都打上中英文字幕,也是邵逸夫的首创和发明。正文 百花齐放,邵氏雄威“名震江湖”(3)然而,当邵氏影业渐入佳境时,公司内部发生巨大的人事震荡,1970年,在邵氏工作了12年,素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合,与其分道扬镳,而且还带走了何冠昌、蔡永昌等不少邵氏的精英骨干,自立门户,成立了后来名扬香港影坛、成就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嘉禾影业公司。WWw.HAosHUdu。com邹文怀此举差一点使邵氏公司陷入“人去楼空”的窘迫境地。但是,这并没有动摇邵逸夫把“邵氏兄弟”公司做大、做强的决心。在邵逸夫的苦心经营和力挽狂澜下,邵氏公司安然渡过难关,并继续发展壮大。20世纪70年代,邵氏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李翰祥的宫廷历史和风月影片,张彻的武侠动作阳刚男性影片,刘家良的功夫武术动作影片,楚原的古龙系列等影片上座率都很好,几乎是场场爆满。邵氏声势可谓如火如荼,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纪录。邵逸夫的身价也不断攀升,而“邵氏出品”更是成为了那个年代华语电影的黄金品牌。与此同时,邵氏影院开始闯入世界影业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影院,并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华语影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这不仅为各国观众带去了欢乐,也对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邵逸夫不仅仅是把电影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更是将它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他常说:“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邵逸夫以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成为精通电影的专家。他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每天早晨6点钟,邵逸夫都会准时起床,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6小时以上,他的劳斯莱斯车里也配有办公设备,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在邵氏影城他的办公室旁边,有一间试片室,那是邵逸夫每天必到的地方。试片室的最后一排有一张舒适的沙发,邵逸夫每天都要在这里坐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不管是国语片、日本片、西班牙片、印度片、意大利片,还是德国片、法国片、墨西哥片,他都会看,这其中还包括邵氏公司出品的好看的或不好看的影片。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九部,一年700部,邵逸夫可谓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正文 百花齐放,邵氏雄威“名震江湖”(4)邵逸夫就是要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去了解影业行情,去研究人家如何作秀,去揣摩观众的口味,去发现新的选题。www。HAOshUdU。com例如在创制新武侠片的时候,邵逸夫就常常放意大利黑帮片、日本剑侠片和美国007影片给员工们看,以资借鉴。邵逸夫看电影,有一个精妙的“理论”,叫做“两只眼睛看电影”。邵逸夫说:“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商人的眼睛’,另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在邵逸夫看来,所谓“商人的眼睛”,其意义在于电影既然是文化商品,那么,追求卖座率是天经地义的。要想“卖座”就要迎合观众口味,把电影拍得好看,只有电影好看,符合大众口味,观众才会“买账”。因此,邵逸夫的制片方针就是“观众至上”。电影更是附着于精神文化的艺术商品。古人说“言之无文,其行不远”,如果一味的“观众至上”,一味的媚俗,甚至伤风败俗,那么也将最终被观众或市场所抛弃。所以在“商人的眼睛”之外,还得加上一只“艺术家的眼睛”,也就是说,他要求邵氏拍的电影不但“叫座”,还要“叫好”。邵逸夫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要求精益求精,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不能忽略,一件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是绝对不会放松的。许多熟悉邵氏电影的观众都会对“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印象深刻。作为邵氏的特色商标,如果现在哪个电影公司敢在自己出品的每部影片都打上类似的标签,恐怕早就被观众的口水给淹没了。而当时的“邵氏”确实是有这份自信和实力的。当然,这与邵逸夫的严谨与执着是分不开的。为了树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为了保证影片质量,邵逸夫亲自对每一部影片进行严格把关。在他看来,观众看了劣片一定非常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失去信心,所以没有好的戏,做了劣片,若无法补救,就亲手烧掉,毫不手软。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付出的心血。从20年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亲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兴衰与成长。正文 进军电视业,书写TVB的岁月风云(1)进军电视业,书写TVB的岁月风云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Www。HAoShUDU.coM在日本、美国,电影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在香港,随着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电影业也受到来自电视业的强大冲击,开始走下坡路,电影的市场在日益缩小,逐步失去了昔日鼎盛时期的灿烂光辉。然而,电影业的冷清萧条,并没有给邵氏影业带来太大的影响,相反,此时的邵氏影业尚处于如日中天的黄金时期。而一直致力于电影业的邵逸夫也凭着职业的敏感,意识到必须把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于是,他悄然把精力转向刚刚起步的电影的姐妹艺术——电视业。1965年,香港政府公开招标竞投无线电视广播经营权,邵逸夫立即觉察出电视作为艺术的后起之秀,今后将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和不可估量的潜力。于是,他联合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竞标,最终邵逸夫与利孝和、余经纬及“美英资金”投得香港的免费电视牌照,合资创办了“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台(TVB),公司最大股东利孝和出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为常务董事。1967年11月19日,无线电视台正式开播,从此,一个庞大的电视集团开始起步。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影娱乐业的经营,邵逸夫亲历了不少“挖角”的战争,因为,他深知麾下无星的窘迫。自从进入电视业起,邵逸夫就一直在心中酝酿着一个“明星制造”的计划。20世纪70年代初,在邵逸夫的建议和推动下,“无线电视”和“邵氏兄弟”公司就联合创办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无线艺员训练班”。1971年,“无线艺员训练班”首次开班。那时的香港没有专门培养演员的演艺学院,“无线艺员训练班”也就成为了香港艺人的“明星梦工场”。此后,这个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学期为一年。这是一条成熟的造星流水线,艺员前期学习表演、台词、舞蹈、武功、编剧理论、摄影概论、电视工程等基础知识,后期是表演实习,中间经过多次考试,优胜劣汰,毕业者即成为“无线电视”和“邵氏兄弟”的签约演员。或许连邵逸夫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原本自产自用的明星培养基地日后竟然撑起了香港,或者说是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此后,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华语影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有的成为了家喻户晓的TVB当家台柱;有的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华人明星;还有的成为了在华语影坛乃至国际影坛上享有声誉的大导演、制作人。他们中有我们熟悉的周润发(1974年第3期、陈玉莲1977年第6期、汤镇业1979年第8期、黄日华1980年第9期、苗侨伟1980年第9期、刘德华1981年第10期、周星驰1982年第11期、梁朝伟1982年第11期、刘嘉玲1983年第12期、杜琪峰1975年第4期、关锦鹏1976年第5期,可谓是人才辈出、星光熠熠。正文 进军电视业,书写TVB的岁月风云(2)980年,“无线电视”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利氏家族和美英资金不愿派人入主无线,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接任了董事局主席一职,开始全面掌管TVB。WWw.hAoshudU.coM此时,一直与TVB为赢得收视率而争斗不断的“丽的电视”(亚洲电视的前身)也借着TVB易帅之机,步步紧逼,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收视大战,欲彻底将TVB“斩落马下”。“新帅”邵逸夫则以大将之风从容应对,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电视明珠台(英语)和翡翠台(粤语),在电视业务发展方面锐意革新,大刀阔斧地重新排兵布局,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艺术界的精英网罗到门下,力阻“丽的”的强大攻势,最终击败了“丽的”,为无线挽回了颓势。正如当年拍摄邵氏电影一样,邵逸夫大胆启用各有所长的多方面人才,拍摄制作了大量风格各异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不但在港岛独占鳌头,更是将影响扩及中国内地及台湾、澳门,甚至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万水千山总是情》、《霍元甲》、《上海滩》、《火凤凰》、《京华春梦》、《射雕英雄传》等巨制在香江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视狂潮,此后,这些经典剧集更是红遍华语电视圈,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内地和东南亚引发了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此后,TVB节目制作始终走在华人电视业的前列,武侠剧、家族剧、商战剧、警匪剧、生活剧、爱情剧、喜剧等各类型剧集均有不俗表现,影响深远,久播不衰。1987年,邵氏停止了所有电影制作,至此,曾在电影王国中煊赫一时的邵逸夫,激流勇退,淡出影坛,正式将事业的重心转向电视业,并创造了一个电视王国的辉煌史。一代电影王国——“邵氏”,虽然已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产生而发展而辉煌而消逝,但是它留在几代人头脑中的记忆,永远都不会消逝,“邵氏电影”永远都是不可复制的历史。20世纪八九十年代,TVB在香港电视圈是绝对的一枝独秀,在收视独大的局面下,邵逸夫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十分注重发掘和培养人才,不仅为香港影视圈输送了大量人才,也捧出了大批红星。男星最为观众熟知的,当为周润发之后的“无线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刘德华和梁朝伟如今已是顶级巨星,而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当年也是红极一时的偶像明星,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黄日华塑造的正直英武的大侠郭靖,苗侨伟塑造的风流倜傥、亦正亦邪的“小王爷”杨康,汤镇业的“风流公子”段誉的形象至今为人们奉为无法取代的经典。女星方面,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这三位公认的“阿姐”之后,相继捧出了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蓝洁瑛、周海媚等明艳动人的“当家花旦”。邵逸夫推动的TVB一年一度的选美盛事——“香港小姐”,同样也制造出不少当红女星,多年来,“香港小姐”评选一直是香港娱乐界的一大盛事,这不仅给邵逸夫带来了重要的商机,而且还为TVB提供了艺员后备力量,如赵雅芝、李嘉欣、张曼玉、袁咏仪。这些风华绝代、各具特色的无线花旦无疑是TVB最靓丽的风景。正文 邵逸夫亲手打造的流行乐坛“四大天王”邵逸夫亲手打造的流行乐坛“四大天王”20世纪90年代初,TVB创办了“劲歌金曲”这一经典栏目,邵逸夫更是以独道的眼光将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力捧为流行乐坛的“四大天王”,并在当时年轻人中引发追星狂潮,结果四人在乐坛火速上位,并成长为香港乃至华人娱乐圈里呼风唤雨的巨星。而“四大天王”这一称呼更是延用至今,即使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今天,他们的影响力也丝毫不减当年!紧跟潮流是TVB经久不败的秘诀。邵逸夫将自己的经营之道比作女士选择高跟鞋,一会儿粗跟,一会儿细跟,美与丑的取舍只在于是否合时宜。几十年来,邵逸夫的影视王国,不仅为他积聚了巨额财富,还造就了大批观众耳熟能详,津津乐道,影响了几代人的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更为亿万观众带来了无限欢乐。正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与时常出现在娱乐版头条的明星身份相比,邵逸夫或许更愿意被视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做事勤勉、精通业务、市场敏锐度极强,对成本锱铢必较,老一辈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书读小说网邵逸夫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他少年入行,甘愿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学习各种业务技能,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电影制作的每一个方面和环节他几乎样样内行,而在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方面他更是行家里手。青春年少他与兄长一起远赴南洋打拼三十余年,积累起不菲的身家,却在天命之年选择赴港“创业”;在事业已处于巅峰之时,他又毅然淡出拼搏了近50年的电影业,转而进军新兴的电视业,那时的他已年过古稀。即使忽略掉他所创出的那一番业绩,他的魄力、胆识与毅力也值得今日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一代景仰和学习。邵逸夫一生信奉“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的人生信条,他认为自己的财富是取之于民众的,理应用之于民。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之上,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他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以“逸夫”二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即使已过耄耋之年,邵逸夫依然身体力行,多次亲临内地视察捐赠项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可谓当之无愧的第一人!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将新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正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WWw。HAosHUdU.COm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邵逸夫奖”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00万美元。如此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邵逸夫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叫RunRunShaw,关于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多个版本。一说他在天一影片公司做勤杂工,在他大哥邵醉翁手下鞍前马后,如同一个跑腿的小厮;一说邵逸夫初到新加坡时,常骑着自行车跑来跑去送拷贝;邵逸夫自己的解释则是他原名邵仁楞,上海话“仁楞”与英文RunRun的读音相近。但无论是哪一个原因,邵逸夫的人生就是这样,一直处于奔跑状态。即使是在已逾百岁的今天,他也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粤语内容资料库、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华语传媒、亚洲最大中文节目内容的供货商,邵逸夫所执掌的TVB王国在香港地区占据着近乎垄断的地位,“邵氏出品”的影响力,是无法用语言来估量的。可以说,作为无线及邵氏两大媒体娱乐王国的掌门人,香港乃至全球最高龄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已过期颐之年的他,在香港的文化史上,绝对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能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正文 逃难爪哇,战火中的小商贩(1)第二章“百业大王”林绍良逃难爪哇,战火中的小商贩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WwW.HAOSHuDU。com林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田为生,因有不少祖传水田可以耕种,再加上父亲林元载勤劳上进、朴实敦厚,生活过得还算殷实。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林绍良继承了家风,性情温和,聪慧机智,颇得父母的喜爱。林元载一生务农,目不识丁,深感没有文化之苦,于是先后送林绍良兄弟到私塾读书。林绍良自幼就聪慧过人,悟性极高,而且能过目不忘,再加上他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学业进步很快,深得老师的赞赏。他先后念完了《四书》、《诗经》、《幼学琼林》、《左传》等古代典籍,对书中的忠烈侠士极为崇拜,同时也使他具备了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念,令父母感到十分欣慰。15岁那年,林绍良结束了他的私塾生活,因为学业优秀,私塾的先生建议他到县城的大学校去读书,但是父母却认为,像林绍良兄弟这样读过私塾、能识文断字的,就已经算得上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念再多的书,终究也是要娶妻生子、养活家人,早点谋个营生比什么都重要!父亲不希望林绍良继续当农民,而是希望他能够弃农从商,走一条与祖辈不同的道路。于是,便在村口的交通要道处租下一间小屋子,开起了一家汤面馆,并交给林绍良经营。虽然林绍良很想继续读书,但看到父母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懂事孝顺的他,就只好顺从父母的意愿,当起了面馆的小老板。这家小小的汤面馆也就成为了林绍良的第一份产业。林绍良做事的原则就是认真、执着、勤勉,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到最好。他一人独揽了店里店外的大事小事,而他的经商天分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显现出来。他头脑灵光,讲究诚信,手腕灵活,不到半年,这间小得很不起眼的小店就被他经营得有声有色,赚了不少钱。小小年纪的林绍良也成为令同龄人羡慕不已的“老板”。1935年,父亲林元载因病去世。当时,大哥林绍喜已经离开福清,去印尼谋生多年,未满19岁的林绍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担负着养活全家的重担。为此,他更加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汤面馆。虽然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太平了,但地处偏僻的福清还算安逸清闲,老百姓的日子还是一如既往。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片国土沦丧,福清也未能幸免。兵荒马乱中,整个福清百业凋敝、人心惶惶,林绍良的汤面馆也被迫关了门。此时,日军又开始在镇子里、村子里大肆抓捕劳工为他们修建工事。为了避免被日军抓去做劳工,许多青壮年纷纷逃离福清,远渡南洋谋生。正文 逃难爪哇,战火中的小商贩(2)林绍良也打算去印尼投奔早年到那里谋生的叔父林财金和大哥林绍喜。WWw。hAOShUDu。cOm看到三儿子也要跑南洋,母亲心里十分不舍。林绍良劝慰母亲说:“阿娘,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如果我留在家中,恐怕会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那很可能就会死在里头回不来了,到外边就不一样了,印尼那边有叔父和大哥,也不算无依无靠啊!”虽然母亲觉得林绍良说得有道理,但是他连福清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第一次出门就得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那么远的路,那么乱的世道,一路上又没有人照应,这让做母亲的如何放得下心呢?就在母亲左右为难,没办法作出决定的时候,村里恰巧有一位印尼华侨回乡探亲,林绍良便去求他带自己去印尼,华侨爽快地答应了。见此情景,母亲也自然应允了。临行前,母亲握住林绍良的手,含泪说道:“儿啊,到了异邦,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多忍让。万一跟人发生争执,一定要记住: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林绍良和那位华侨计划以“父子”身份上路,一来可遮人耳目,二来可省一半路费。他们在厦门顺利通过关卡的盘查,登上了一艘开往南洋的荷兰客轮。这是20岁的林绍良第一次离家远行,而目的地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印度尼西亚。抵达印尼后,林绍良直接去了在中爪哇的古突士镇。这里是一个华人聚集的地方,林绍良叔父林财金在这里经营着一家花生油店,算是已经站稳了脚跟,大哥林绍喜则在叔父的花生油店里当店员,于是林绍良就被安排跟着大哥做学徒。当学徒,自然是最繁忙、最辛苦的。为此,林绍良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当时的印尼也不是安乐之邦,日本侵略者的战火已蔓延到这里,爪哇岛上烽火连天,经济凋零,做生意十分不易,很多商家的生意都面临倒闭,叔父的花生油店也日渐冷清。林绍良认为,总是在店中坐等顾客上门是绝对没有出路的,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花生油。走出去推销果然非常有效,林氏花生油店的销售额成倍地增长。叔父对林绍良的推销方式大加赞赏,将他转为正式店员,还给他提了薪。有过当小面馆老板经验的林绍良一直想着要独自出去创业,以寻求更大的发展。于是,他一面帮叔父打理花生油店,积累经商经验,一面省吃俭用,为自己积攒创业资金。两年后,林绍良终于攒足了可以做些小本生意的钱。于是,他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生意。那段日子对于林绍良来说,是创业历程中最为艰苦的时期,他每天半夜三更就得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还未亮,他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垅市去贩卖。此后,林绍良又陆续贩卖过洋火、布匹等小商品。虽然都是些小本薄利的生意,但因为林绍良不怕吃苦、勤劳肯干,几年下来,他不但赚到了一笔数目不少的原始资本,还积累了很多做生意的经验,磨练了意志,这些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林绍良的人生机遇几乎都和战争牵涉在一起。三年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随后,日军登陆印尼,一直对印尼实施殖民统治的荷兰人撤走了,许多工商业被征作军用,林绍良的小贩生涯也被打断了。正文 乱世中彰显英雄本色(1)乱世中彰显英雄本色战乱没有动摇林绍良立志发展一番事业的决心。Www。HaoshUdU.COm城市被日本人控制,他就到偏远的乡村去寻找机会,他先是去了古都日惹,然后去了很多小地方,最后搬到了马兰,在不断的辗转颠沛中,林绍良一点点地积累着人脉、经验和资本。就在林绍良奔波于印尼乡村之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美梦”也一天天地走向尽头。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发布了投降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随着日本侵略军退出印尼,印尼人民发起了“八月革命”,建立了以苏加诺为总统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遗憾的是,胜利的曙光很快便散去了。当年的秋天,英国以解除日本武装为名,派遣军队侵占印尼,荷兰政府也以盟军名义从欧洲派兵在雅加达登陆,以图恢复对印尼的殖民统治。为了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印尼共和国的军队和人民,面对英、荷军队的入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争打响后,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了印尼的抗战。林绍良凭借自己对世界格局的观察,坚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一个崭新的国家必将在战争后崛起。乱世出英雄,少时熟读史书的林绍良预感到自己的事业或许能在这场战争中找到一个契机、一个新的生长点,于是,他毅然加入到当地中华总会,支援印尼的抗战队伍,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中与印尼人民共进退,他的命运也由此彻底改变了。1946年至1947年之间,林绍良受中华总会的委托,掩护一个为摆脱荷兰军方情报人员的追捕,隐蔽在古都日惹的印尼军方高级领导人。此人名叫哈山-丁,是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他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林绍良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掩护会给他的命运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和转变。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一位就是后来统治印尼长达32年之久的“铁腕”总统苏哈托。在当时,由于殖民军的封锁,共和国军队的军火、药品奇缺,林绍良得知这种情况,很是忧虑,如果局面持续下去,肯定无法抵挡荷兰殖民者的侵略,但他从中也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机会,一个能让自己的事业与一个国家的军队实现双赢的机会——为军队运送必要的军用物资。这不但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更是一条无比艰险的道路。一个军队都难以完成的使命,这个连一天兵都没有当过的年轻人有什么本事去完成?但林绍良坚信自己能行,他找到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心。对于处在困境之中的孤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军官们不但对林绍良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还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安全保护。正文 乱世中彰显英雄本色(2)在认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运输路线之后,林绍良便踏上了这条充满凶险的征途。wWw.hAoSHudU.cOM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林绍良用帆船载着从新加坡购买的武器及军需物品,左右回旋,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一批军火物资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中。就这样,在两三年的时间里,林绍良押运军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军的封锁线,如入无人之境。当这些军需用品运抵前线时,印尼官兵无不向他欢呼致意。林绍良从军火生意中不仅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绍良在这场印度尼西亚为自由而战的战役中,获得了今后让他飞黄腾达的政治资源,而后的另外一场战役则成为了其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20世纪50年代初,印尼发生列岛分离主义叛乱,盛产丁香的苏拉威西、北苏门答腊因动乱导致产量大减。当时,中爪哇地区生产的丁香烟远近闻名,销路很好,大大小小的烟厂应运而生,规模发展到上百家。这样,作为香烟原料的丁香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大增加,每年高达2万多吨,供不应求。但战争爆发后,苏拉威西、北苏门答腊与中爪哇之间被战火阻隔,长时间等不到原料的中爪哇烟厂,纷纷面临停产和倒闭。打通了军火贸易之路的林绍良,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再开辟一条丁香贸易之路,而这同样是一件无比冒险的事情。丁香生意的利润确实诱人,但要从另一个盛产丁香的马鲁吉群岛把丁香运抵中爪哇,则必须穿越荷兰军队的重重封锁线,如果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人财两空。林绍良没有贸然行动,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还是蒂波尼哥罗师上校团长的苏哈托,希望得到他的建议和帮助。因为这对中爪哇的烟厂和经济发展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苏哈托听了以后,当即表示支持,甚至答应派兵保护。有了苏哈托的特殊照应,林绍良有如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根据以往运输军需品的经验,林绍良设计出一条丁香运输路线:先从产地马鲁吉群岛装货后,绕道新加坡,再经先前已经熟悉了的运输军需品的通道,突破荷军封锁线,运到中爪哇的古突士,最后将丁香送到中爪哇各地的烟厂。此举果然奏效,不久,林绍良组织的第一批丁香便安全地运达那些“嗷嗷待哺”的烟厂厂主手中。从此,林绍良在马鲁吉和古突士之间频繁往来,苏哈托也言而有信,每次都为林绍良“保驾护航”,使得他的丁香生意在战火纷飞中畅通无阻,越做越大,金钱也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林绍良的腰包。就在林绍良的丁香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之际,经过长期艰苦抗战的印荷之战,终以印尼获得独立而告终。此时的林绍良已经是名震东南亚的大富商了。正文 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1)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对于林绍良来说,古突士虽然是他的发迹之地,但是在获得一连串生意上的成功之后,这里已经不能满足他事业上的宏图大志了。Www.HAoshUdU.coM为了求得更大发展,1952年,林绍良将自己的贸易公司从古突士镇迁到了首都雅加达,而他的事业,也从此进入到一个全面开花的大时代。当时,印尼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林绍良在仔细分析了国家的经济形势后,设定出一条清晰的商业路线,先从大众最为需求的衣、食、住、行开始,立足于国计民生,适应国民经济需要,这也是林绍良恪守的一个经营思想。等有了更好的基础后,再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自身实力,抓住时机,进入其他领域。衣、食、住、行,衣在首要位置,林绍良遂决定从投资纺织业入手。1952年,林绍良先后在尼默和布拉巴亚建立两座独资纺织厂,后又与人合资在古突士和万隆创建了慕利亚纺织厂和达鲁玛纺织厂,由此形成了有一定实力的纺织集团。此后,林绍良又利用印尼丰富的橡胶资源,开办了轮胎厂,以适应当时印尼汽车工业的需要。接着,他又陆续投资了一些看似非常不起眼,但又存在着极大发展空间的行业,生产诸如花生油、肥皂以及当时市场上十分短缺而所需资本又甚少的铁钉、自行车零部件等国家最需要的产品,以此来支持印尼的国家建设。应民族经济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所缺,林绍良的举动自然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广大印尼人民的认同和支持。随着企业的发展,他又逐渐把目标放在进出口贸易之上,在新加坡和香港寻找商业伙伴,并与之建立了紧密的贸易联系。在企业扩展的过程中,林绍良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让他体会到,无论是从事商贸,还是开办工厂,都必须取得金融界的支持,必须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而要想实现自己的宏愿,使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金融链条,如果能拥有自己的银行则更是上上之策了。1957年,林绍良找到泰国的金融业巨头陈弼臣,在陈弼臣的盘古银行的帮助下,在印尼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并亲自担任董事长。凭借已有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人脉资源,林绍良先后在印尼的泗水、三宝垄、棉兰、巨港、万隆等城市设立了14家“中亚银行”分行和支行,由此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业务网络。有了银行做后盾,林绍良得以自如地应对企业资金的周转,在生意场上如虎添翼,并开始向工业、贸易、金融等多方面发展,为林氏财团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林绍良的大哥林绍喜和二哥林绍根也分别来到雅加达定居,大哥经营地产业,二哥从事财政业,三兄弟互为依存,相互帮助,共谋发展。1960年,印尼政府颁布了《禁止外侨经营零售商法令》,这使得华商经营的工商业受到了不少限制,变得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正文 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2)1963年,印尼政府又开展了对抗马来西亚的运动,使印尼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也受到了阻碍。wwW。HaOShUDu。Com但此时林绍良的企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型的商业集团,具备了承受挫折、应对动荡,对抗危机的实力,因而,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和影响。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谙居安思危之道的林绍良,又开始密切注视着新的发展机会。1965年,林绍良与他的好友兼同乡林文镜等人合资创办了华仁谊集团,后来,华仁谊集团属下的企业逐渐发展到了30多家,包括银行、建筑、地产、纺织纤维、水泥、面粉、钢铁、航空运输、贸易服务等诸多行业,而且均有不俗的业绩。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业的林氏集团矗立在了人们面前,林绍良也成为了印尼企业界的新巨头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印尼经济开始复兴。1967年,林绍良迎来了事业上的又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一年,在战争中和他结为生死之交的苏哈托出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二任总统,次年,苏哈托政府颁布了《国内投资法令》,鼓励社会各界大力投资兴业,开展经济建设,这也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家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林绍良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他与苏哈托总统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良好关系,在事业上大展拳脚,以实现林氏企业集团的跨越式发展。1968年,林绍良旗下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获得了政府核准的丁香进口专营权。林绍良得以继续经营自己所熟悉的丁香生意,并迅速雄霸市场。到了1986年,林氏集团旗下公司进口的丁香量,已占据非洲盛产丁香的马达加斯加和桑给巴尔总产量的90%之巨。林绍良也成为了印尼家喻户晓的“丁香大王”。印尼原本是个条件优越的农业国,但因长期受殖民主义单一经济的影响,粮食不能实现自给。独立之后,虽然有不少国家给予印尼经济上的援助和支持,但政府每年还是要拿出大量外汇进口面粉等食品,这成为了国家经济的一大负担。面对这一问题,林绍良向印尼政府提议建立自己的面粉加工厂,加工援助国送来的小麦原料,以此来缓解印尼国内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政府很快采纳了林绍良的建议,并将全国面粉生产2/3的专营权交给他。为此,林绍良投资10万美元,再加上印尼国际银行给予的280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波戈沙里公司。当这座印尼历史上的第一座现代化面粉加工厂在雅加达建成时,苏哈托总统亲自到场,主持了落成典礼。随后,林绍良又陆续建立了两座现代化的面粉加工厂。在此后10年中,林绍良的面粉公司所生产的面粉已达到国内需求总量的80%以上,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面粉公司。林绍良也在获得了“丁香大王”之称后,再添一桂冠,成为印尼首屈一指的“面粉大王”。正文 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3)在此之后,林绍良依靠自己所获得的多项专营权,围绕食品行业开展一系列投资,成功占有了印尼90%的方便面市场,35%的牛奶市场以及超过30%的食用油市场。Www.HAOSHUdU.cOm仅在粮油食品行业的发展,就足以令林绍良称雄商界,呼风唤雨。1975年,鉴于《印尼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后,外资、合资企业纷纷投产,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林绍良敏锐地预感到已经被冷落很久的建筑业必将渐渐复苏,并兴旺发达起来。于是,在苏哈托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林绍良出资1亿美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100万吨的狄斯丁水泥厂。1978年林绍良又投入巨资创办了年产20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仅仅三年时间,他旗下的水泥公司所生产的“三轮牌”水泥的年产规模就提高到了约1000万吨,控制了印尼全国水泥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并由此推动印尼成为东盟国家中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出口国。林绍良的王冠也因此再添一顶——“水泥大王”。之后,林绍良又再次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大举挺进印尼的房地产市场,并且收获颇丰。他先后在雅加达等地购得2100公顷的土地,推出多个大型地产项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林绍良的集团每年在房产方面的投资几乎占到印尼私营建筑业20%的市场份额,他也因此成为印尼最大的房地产商,没有让“地产大王”的桂冠旁落。1982年,林绍良耗资1.2亿美元在雅加达建造了新式办公大楼,其中,大都市大厦是其“三林”集团的总部所在地。此外,在加里曼,“三林”拥有20万公顷的森林租借地,进行林木采伐,经营林木产品。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印度尼西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钢板,每年仅仅从日本就要进口7亿美元的薄钢板。印尼政府为了节约外汇及发展本国的钢铁工业,决定在国营喀拉喀多钢铁厂建立一间冷轧钢板厂,可这至少需要8亿美元的资金。由于喀拉喀多钢铁厂连年亏损,一时难以筹足资金,故决定向外国银行借款。但外国银行提出,必须有40%的股份掌握在可靠的私营厂商手中,方可提供贷款。喀拉喀多钢铁厂遂向林绍良的三林企业集团求助,希望他们能够投资入股,挽救民族工业,林绍良毅然应允。于是,该轧钢厂由林绍良财团和另一位杰出华商徐清华财团共同投资40%,喀拉喀多钢铁厂占股份40%,卢森堡的塞斯塔锡尔股份公司占股份20%,三方合作进行兴建,其中林绍良的个人投资达到9600万美元,再加上外国银行借款的5520万美元,芝勒贡大型轧钢厂终于在1987年建成投产,年产薄钢板85万吨。从此印尼就不再需要每年花7亿美元进口薄钢板,而只需花2亿美元进口一些原料,这样就等于每年为政府节约了5亿美元。正文 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4)林绍良在这场挽救民族工业的行动中可谓功不可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印尼政府逐步对印尼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制定了一整套内联外引、奖励私人投资的政策措施,这为私人企业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wWw.hAoSHudU.cOM林绍良紧紧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方面继续加强原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另一方面又和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企业组成合资企业。至此,三林集团的投资遍布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内地及香港、越南、北美、欧洲、澳洲,员工多达2万人。其海外投资以电信、银行、地产、市场营销为主,并且在雅加达、巴东、泗水等重要城市坐拥十家大型超市及购物中心。但所有这些被林绍良做到“大王”的成就,都远不及他在另一个行业——金融业上的规模、实力和影响力。早在1971年,印尼政府开始整顿金融业,颁布了《私营银行合并条例》,一些因资金不足、经营管理不善而陷于困境的中小银行,便纷纷趁着这个机会合并或易主,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作为中央亚细亚银行掌门人的林绍良也在寻找着让“中亚银行”脱胎换骨的良机。可是,在银行的经营与管理方面,林绍良只是个门外汉,虽有一些励精图治的思想,但是却不知如何实施。就在他为中亚银行如何发展一筹莫展之时,上天让他遇上了一位“贵人”。1972年,林绍良因公事前往香港,在飞机上,一个熟悉的面孔跃入了他的眼帘。眼前这位温文儒雅的中年人,不正是目前风头正旺的“金融界奇才”李文正吗?没错,42岁的李文正在亚洲金融界可谓是一个家喻户晓、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因为“奇迹”般地挽救了数家濒临倒闭的银行,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并实现滚动式发展,被新闻界和银行界誉为“医治银行的专家”,而且素有“亚洲钱王”的美誉。前几天的报章杂志刚刚报道了李文正辞去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执行总裁的消息,现在的李文正恐怕是各大银行都瞄上的“救命稻草”、“希望之星”,现在,这个“救命稻草”就在自己的眼前,林绍良当然不能“放过”!于是,在五六个小时的行程中,林绍良和李文正一起探讨了银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大有英雄所见略同、相见恨晚之叹。交谈中,林绍良发现,李文正的很多关于银行及金融管理与改革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而自己所缺乏的正是李文正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于是,林绍良以中央亚细亚银行17.5%的股份作为酬劳,真诚地邀请李文正出任中央亚细亚银行的执行总裁。实际上,林绍良在提出这一邀请时,心里并没有底。因为他的“中亚银行”的规模比李文正的“泛印银行”小得多,资产只有“泛印”的1/33,存款额也只是“泛印”的1%。况且,在金融界,李文正绝对称得上是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就像三国时期,有“卧龙凤雏,得一必得天下一样”的说法一样,在如今的金融界,谁能得到李文正的辅助,谁就能占据亚洲银行及金融业的半壁江山!可是纵观整个亚洲的银行及金融业,比“中亚银行”规模大、实力强的银行实在不占少数,李文正这条金融界的“蛟龙”,能看得上自己的这湾“浅滩”吗?而在李文正看来,虽然目前“中亚银行”的规模很小,但是却是林绍良的财政支柱,有林氏集团庞大的实力作后盾,该银行的业务发展潜力极为巨大,这就为英雄提供了用武之地。正文 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5)而且李文正对于林绍良这位有勇有谋、名震东南亚的“红顶巨商”也十分敬重,于是他十分爽快地接受了邀请。wWw。haoSHUdU.Com不久,李文正高调出山,正式宣布加盟“中亚银行”,出任执行总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绍良在给予了李文正密切地配合和大力地支持的同时,也全权授权给他,使他的聪明才智、大胆决策和稳扎稳打的经营作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林绍良和李文正二人的通力合作和精心操作下,“中亚银行”很快拟定并展开了一系列新措施:他们先是大幅增资,塑造“中亚银行”财势雄厚的形象。接着,他们又四处留意和寻找能兼并的小银行,通过兼并这些小银行,迅速壮大“中亚银行”的整体实力及分行分布网络。与此同时,他们又继续展开市场攻势,积极吸收市场上的大量游资,尤其是那些还没把钱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华人家庭和商家,并调整保守的贷款政策,大胆发放贷款,支持或联营各种项目。此后,“中亚银行”就像破土的春笋般茁壮成长,并飞速地发展、壮大起来。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其总资产就飞涨到175亿印尼盾,银行客户在一年之内猛增六倍之多,存款和贷款分别增长四倍和十三倍,净利增加35%,业绩是创办18年以来最佳的一年,随着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林绍良也同样信心倍增。1974年,林绍良抓住政府开放资本市场的良机,决定将中央亚细亚银行与美国旧金山国际化学银行、日本长期信贷银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香港信和集团共同投资组成多国金融公司,经营中长期贷款业务,至此,“中亚银行”已成为了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私营银行。之后,“中亚银行”更是获得印尼财政部批准,升格为外汇银行。紧接着,林绍良又策划了“中亚银行”对印尼商业银行的收购,进一步壮大了旗下金融事业的规模。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绍良通过旗下的华仁谊集团以“猛虎下山”之势,大举挺进海外市场,在香港建立起了第一个境外金融机构——中亚财务公司,并通过这家公司吸收了一大批外国资金到印尼。紧接着,第一太平财务公司、第一太平地产有限公司、永加公司等企业陆续落户“东方之珠”。之后,林绍良又买下了美国旧金山爱尔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0%的股权,并于1984年在纽约设立第一家“中亚银行”海外分行,由此打入了北美市场。还在纽约另设了一家名为太平洋贸易中心的公司,专门协助印尼的中小型企业开拓美国市场。在此后的几年中,“中亚银行”的总资产迅速膨胀,到了1983年,“中亚银行”的总资产比原来增加332倍,存款额增长1253倍,除了在全印尼设有32处分行,还在新加坡、台北、香港、澳门及美国加州、阿肯色州、纽约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同样是在这一年(1983年),林绍良在美国权威商业杂志——《公共机构投资者》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名单中名列第六,除银行资产超过40亿美元外,据估计,林绍良集团非金融业的资产也超过30亿美元,财团总计资产约达80亿美元。林绍良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东南亚以至全世界都屈指可数的“银行巨头”、杰出企业家。正文 雄才韬略,成就“百业大王”(6)时间迈入1988年,这一年的10月,印尼政府颁布了进一步促进金融业自由化的全盘措施,已经72岁的林绍良老当益壮,继续和李文正联手,展开了一系列的扩张行动,仅在一年内,“中亚银行”增设的分行、支行和办事处,就如同天罗地网般遍布印尼各岛。WWw。HAoSHudU。cOM用当时人们的话说,只要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中亚银行”的标志。至此,不仅在印尼,在整个东南亚,“中亚银行”也是公认的规模最大的私营银行,其总资产超过150亿美元,林绍良也因此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亚银行”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都设有分行或办事处,是最具国际化色彩的印尼银行。依靠众多的银行作后盾,林绍良的资金自然是源源不断,因此,他又将触角伸向了国际贸易领域,一登场便一鸣惊人。在短短数年内,林绍良先后购买了美国、荷兰、泰国、菲律宾和香港的多家公司,又为自己赢得了“商贸大王”的桂冠。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林绍良已经建造起一个由两大集团组成的,庞大得令人咋舌的企业王国。这两大集团,一个是以林绍良三兄弟命名的三林集团。该集团旗下拥有“中亚银行”以及经营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建筑业的多个企业。另一个是由林绍良与林文镜合资组成的华仁谊集团,该集团以专营金融业务的第一太平投资公司和专营贸易的第一太平企业公司为主,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两大集团下属的企业多达数百家,分布在印尼各个城市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到金融、地产、矿产、汽车制造、电子、交通、种植、木材、航运、建筑、旅游、保险等70多个行业。林绍良也以其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势力,称雄印尼,威震东南亚,被誉为“百业大王”、“亚洲的洛克菲勒”。从一碗面条、一包咖啡卖起的林绍良用近5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商人奇迹般的蜕变。如今的林绍良,是印尼最知名的企业家,同时也是印尼拥有财产最多的人。在印尼,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几乎都和林绍良及其企业集团有关,人们每吃一块面包、每抽一包香烟、每穿一件衣服、每一所居住的房子、每一次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甚至每买一件电器都可能是在与林绍良的企业集团打交道。由于林绍良的巨大成就,199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学院授予他“院长奖章”,这对于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项殊荣。正文 凤凰涅槃,危机后依然屹立(1)凤凰涅槃,危机后依然屹立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突然降临,并迅速蔓延整个亚洲,受其影响最大的东南亚经济几乎陷入了绝境。Www.hAOshUDu.COm而林绍良所面临的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这其中既有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也有社会政治的激流暗涌,还有竞争对手的落井下石,明争暗斗、趁火打劫,凡是能想象到的困难,都在此时重重压来。一方面,因为企业集团规模庞大,业务遍布风波所及之处,而且贷款基本上是美金,应收账款却是印尼盾等当时跌值最快的东南亚货币,因此,林绍良集团的资金严重缩水,损失惨重。而另一方面,饱受冲击的印尼经济,激化了国内潜伏已久的各种矛盾,经济危机迅速演变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1998年5月,印尼爆发了旨在推翻苏哈托独裁统治的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活动,强权的苏哈托倒台了,其家族财产面临清算,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受到了牵连,与苏哈托保持了近半个世纪亲密关系的林绍良和他的企业集团自然首当其冲地被置于风口浪尖,成为被打击报复的对象。苏哈托下台仅仅几天,印尼的紧张局势虽有所缓和,但林绍良的压力丝毫未减。由于苏哈托的两个子女在中央亚细亚银行拥有30%的股份,导致了“中亚银行”的存款挤提。在雅加达和其他城市的“中亚银行”分行门前,前去提款的人每天都是大排长龙,“中亚银行”在十多天中存款流失约11.5亿美元。鉴于“中亚银行”的规模及重要性,曾有四家私营银行想协助其解决大量存户的提款问题,最后终因“负担沉重”而放弃。最终,凝结着林绍良最大心血的“中亚银行”被收归国有。印尼的金融危机和苏哈托的下台,不仅只关系到林绍良涉足的银行业,几乎是在转眼之间,三林集团主要的企业都由赢利转为亏损,其中“印尼水泥公司”外债达8亿美元,“印尼食品公司”外债更是达到了10亿美元之巨,林绍良不得不将许多资金调离印尼。为了清偿政府9亿美元的债务,林绍良将印尼的三个最大的企业——世界最大的方便面食品企业“印多福”、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印多水泥”和汽车工业“印多汽车”一一出卖。其中“印多水泥”和“印多汽车”被政府转售给外资,“印多福”则由第一太平集团动用6.5亿美元出面收购40%的股份,控制权仍然在林氏家族手上。正文 凤凰涅槃,危机后依然屹立(2)对于此时的林绍良来说,最大的期望就是企业能生存下来,至于发展壮大企业,已经不敢再去想了。wwW.haoshUdU。COM“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林绍良的企业集团陷入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之时,骚动的印尼又发生了恶性排华事件。林绍良作为印尼华商领袖,自然成为了被攻击的头号目标,暴徒不仅大肆抢劫其分布在印尼各地的银行及公司的现金与财产,还放火焚烧了他位于雅加达的私人宅邸,其中,停在宅邸内的五辆汽车被彻底烧毁,一些重要的企业文件和家庭生活照片亦遭到毁坏,林绍良个人的大幅彩色画像也被暴徒抢去损毁。他的城市酒店更是被烧得面目全非。当时正在美国治疗眼疾的林绍良得知此消息后,大为震惊,一时间几乎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银行的钱都拿走了,家族资产被拿出来登记。对于少年创业,在商海中打拼近70年,已是耄耋老人的林绍良来说,这是他人生中面临的最大难关。然而,经历过战火与硝烟洗礼的林绍良并没有因此放弃。那时候,他的企业集团在全球拥有员工62万人,单在印尼本土就多达22万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放弃,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不说,这么多人失去饭碗,将会是一件更为可怕的事情!波诡云谲之间,原本已经逐渐淡出企业管理层的林绍良拍案而起,年过80的他宝刀不老,以必胜之信念,重披战袍,再战江湖。有时候,人无法抵抗自然规律的袭击,也无法扭转大势所趋,但是,危机面前,坚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却能带给人转危为安的希望。林绍良坚信自己能够度过难关,因为他有着虔诚的信仰,那就是诸善奉行必得上苍厚爱,一生行善无数的他重新开始集合众人之力重整河山。这期间,他率领着家族成员及企业老臣,精心谋划,审时度势,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舍得”大战:尽可能通过“舍弃”(出售)具有较高市场价值,但风险系数大,或者非核心产业的资产与业务,以换来资本、时间与政策环境,偿还企业的债务,进而“得到”(保存)公司核心企业与产业(如三林集团)的稳定和发展。而已经担负起集团重任的他的子女们更是为父分忧,全力以赴,共商企业的复兴大计,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这个时候向林绍良伸出援手。正文 凤凰涅槃,危机后依然屹立(3)古人云,得道多助,林绍良最终跨越了这道人生大坎,在********中平稳着陆。wWW.hAOsHUdU.COm走出阴霾的三林集团仍然继续雄居亚洲主要多元化企业集团之列,并且在经过一翻整合后,显现出新的、更旺盛的生命力。在印尼,三林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方便面厂,占印尼80%的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面粉厂,年销售量达350万吨;拥有印尼最大的电视台和100多家涉及软包装、水泥、汽车、航运业、保险金融业、房地产、电信业的工厂及公司,而且是肯德基在印尼的特许经销商,拥有近200家肯德基连锁店,其旗下的养猪场,亦供应着新加坡猪肉消耗量的90%。在印尼之外,三林集团在新加坡拥有新加坡最大的面包厂;在菲律宾拥有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的主要股权;在澳大利亚,三林集团也管理着涉及化学工业、农业畜牧等业务的多间公司。此后,林氏集团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投向海外和正在崛起的中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商业技巧来奠定成功基础,而不再依赖某种特殊的政治关系。曾经有人说过: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经历九死一生之后,还能活下来。按此而论,经历了那场几乎称得上是灭顶之灾之后,依然绝地逢生,重整江山的林绍良以及他所建立的商业帝国,无疑是真正的成功者!正文 难忘故土,守望祖国难忘故土,守望祖国作为一个难忘故土的华人,林绍良的中国情结始终如一,早在1981年,林绍良旗下的太平洋集团就在中国大陆设立鞋厂。wwW.hAoShudU。cOm即使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印尼政治危机等多重打击之后,林绍良投资内地的热情依旧不减,在他的老家福清,当地的工厂、学校及旅馆,都有林绍良的投资,其累计投资金额已超过1亿美元。林绍良还和自己的同乡,也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印尼富商林文镜一起在家乡福清建起了一座占地达5000公顷的工业园,为了纪念他们二人的父亲林元载和林洪宽,这座工业园被命名为“元洪工业园”。如今这座工业园已经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向政府缴纳了大量的税收,为促进福清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林绍良的创业是以支持印尼民族独立战争开始的,他也因此得以结交了苏哈托等一大批军方的高级将领,而这些高级将领在战争结束后又长期统治着印尼。特别是林绍良与长期担任印尼总统的苏哈托私交甚密,二人常常在一起会谈商讨印尼的国家经济发展大计,这也为他选择投资方向提供了很多难得的机会。他是印尼商界中唯一可以自由进出苏哈托私人住所及总统府的人,而且军方还向他提供一个全职的贴身保镖,林绍良在雅加达近郊的住所也长期受到官方的保护。可以说,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为林绍良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对他事业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但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仅仅是林绍良成功的一个因素,扎根印尼,立足于国计民生,适应国民经济需要,为政府排忧解难,则是林绍良恪守的一个经营思想,也是他获得印尼政府支持的前提,同时也是他赚取大量利润的强有力保证,而林氏企业集团的发展也几乎见证了印尼战后经济的发展轨迹。林绍良为印尼工业填补了多项空白,为印尼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应民族经济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所缺”的作用,因此,也自然赢得了普通印尼民众的认同与尊敬。政府的支持、民众的认同,这些都只是林绍良事业成功的客观因素,林绍良自身大企业家的眼光、个人不懈的奋斗以及他对机遇的把握,面对困难与危机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和雄才大略才是他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个人的创业,一半靠机遇,一半则靠个人奋斗”,这也正是他事业成功的真实写照。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林绍良却是个天生的商业奇才。林绍良曾说:“生意成功的秘诀,是要为顾客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他还说:“商场如战场,掌握市场信息,对于经营者来说必不可少。”林绍良善于摸清市场的变化,改变经营方针,他能“从大处着手,考虑周全并深入到细节”,绝不贸然投资、鲁莽行事,拥有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魄与才干。此外,林绍良也十分善于抓住机遇,注重人才的选用和培训,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林绍良曾十分感慨地说:“我所学不多,本无力量经营如此庞大的企业,现今之所以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善于选择共事的伙伴。”可以说,在林绍良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华商所拥有的一切美德:诚信、勤勉、朴素、感恩、勇于挑战、不怕失败、坚忍不拔、奋斗不懈。而今,林绍良已经年逾九旬,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岁月和70年的商海沉浮之后,他更加期待的是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听一听久违的乡音,吃一吃家乡的地瓜稀饭…正文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1)第三章“经营之神”王永庆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他出身贫苦、身材瘦小,学历不高,却依靠自己的勤勉与智慧,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个富可敌国的拥有一兆四千亿(台币)的庞大的商业帝国。WWW.HaOsHudu。cOM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首屈一指的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门外汉”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寒门子弟,以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带领着台塑实业,在台湾产业领域推动合理化管理,使其从一家几度濒临倒闭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塑胶王国”,成为台湾企业的卓越典范。今天,王永庆这个名字和台塑这艘超级战舰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的力量记忆,代表着一种坚毅的奋斗精神和强大的道德力量。而他的奋斗历程绝对称得上是一部“闯”与“创”的传奇,就连一向骄傲挑剔的日本人也由衷地对他心生敬畏,把他与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相提并论,尊称其为华人的“经营之神”。走出去,外面是片天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新店直潭的一户贫苦的茶农家里。他的祖籍是著名的茶乡福建安溪。清朝末年,清政府闭关锁国、腐败无能,国力江河日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福建沿海一带的一些农民、小生产者眼看着生活无以为继,只得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王永庆的曾祖父便是这其中的一员。后来,王家人便定居在直潭,世代以种茶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由于茶树生长周期的原因,茶农们一年大约只有半年的时间(春季到秋季)有一些微薄的收入,其余时间就只能赋闲在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因此,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王永庆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出外捡煤块、木柴,以便能换取点零钱,贴补家用。但是,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有时实在饿极了,就只好偷偷地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家里偶尔“改善生活”,能分到一小碗甘薯粥,在王永庆看来就像是过年一样。王永庆七岁那年,父母实在不忍心让他失学,就拿出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那时候,学校离家有十公里的路程,王永庆每天必须天不亮就起床,先去挑几趟水,把家中的大水缸灌满,然后步行去上学。正文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2)别人家的孩子上学都是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而王永庆却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WWW。HaOsHM他的裤子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美合作”的字样;用来阻挡烈日风雨的草帽早已破了好几个洞,可还是舍不得扔掉;没有书包,母亲便把两块破布拼接起来给他装书本;仅有的鞋子磨破了,他就干脆赤着双脚在泥泞的山路上奔走!每天放学后,王永庆还要扛着一袋50斤重的饲料回家喂猪。50斤的重量,对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堪重负。王永庆几乎每走几百米的距离,就换一下肩膀,等到他回到家时,已经筋疲力尽,双肩红肿,大汗淋漓了。王永庆9岁那年,家中的顶梁柱——父亲王长庚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瘦弱的肩上。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总想多帮母亲做点事。挑水、担柴、洗衣、做饭、养鸡、养鹅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除此以外,王永庆还找了一份帮人放牛的工作,一个月赚5毛钱,一来可以交学费,二来也能够贴补家用。就这样,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便被迫告别了学校,到茶园做了一名小杂工。值得庆幸的是,王永庆有一位睿智开明的祖父,在祖父的教导和影响下,王永庆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实,王家初到台湾时曾经有过一段算得上小康的日子,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因此得以成为直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中过秀才的他,还曾在当地开了间私塾,颇受人尊敬。尽管私塾先生的身份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书香气息,却对改善家庭经济没有多大帮助。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和普及,王家私塾再也无力支撑,最终关闭。从此,只能靠种茶作为唯一营生的王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清苦。王永庆并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他总是思考着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开创一片新天地,他暗自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的目标。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走出直潭,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去闯荡一番。可是,当王永庆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和家人时,除了祖父王添泉,没有人支持他的想法。一天,王添泉把全家人聚集到一起,对他们说:“种茶人为了让茶树发育良好,常常要一根根地清除掉茶树周围的杂草,可是我们这里常年多雨,土壤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加上没有植被的保护,导致了土壤的大量流失,这片茶山迟早会变成废山。所以,我们要是一辈子、一代代都靠种茶为生,永远都不会有出路的。长庚辛苦了一辈子,也没能让你们过好日子,倒是把自己折腾了一身的病。阿庆是读过书的人,我也不希望他一辈子困在这里,走上一代人的老路,还是让他到外边的世界闯一闯吧,说不定能闯荡出一些名堂来!”祖父的这番话深深地敲击着王永庆的内心,也更坚定了他出外闯荡的决心。这一年,刚满15岁的王永庆,怀揣着家人东拼西凑来的一点盘缠,独自踏上了谋生的道路。在他的心中,有一条康庄大道在等待着他,虽然要经历一番艰难险阻才能到达,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王永庆一路上风餐露宿,风雨兼程,来到了位于台湾南部的嘉义县。日据时代的嘉义是台湾的商业重镇,更是米谷的集散地,嘉南平原生产的粮食集中于此,南输北送,使这里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在这里,王永庆开始了他闯荡天下的生涯。正文 创意营销,小米店开始的第一桶金(1)创意营销,小米店开始的第一桶金初到嘉义,机灵聪慧、又能识文断字的王永庆顺利地在一家日本人开的米店谋得了一份学徒工作,管吃管住,每月40元的工钱。WwW。haosHUDU.COM虽然工钱并不多,但是能够有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也不至于挨饿,还能够学到些实用的技能,王永庆觉得非常幸运。而且,白花花的米饭对自己来说,曾经是最为奢侈的食物,而今后竟能与它终日为伍,一想到这些,王永庆便感到兴奋不已,也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日本老板的严格要求下,王永庆每天都起早贪黑,跑前跑后,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深得老板的赏识和信任,逐渐由一个后堂的杂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前堂店员。不过,王永庆却没有安于现状。他一边暗中用心观察、学习老板经营米店的诀窍,一边省吃俭用筹措资金,勾画着自己做米店老板的美梦。一年以后,年仅16岁的王永庆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创业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米店。当时,小小的嘉义,米店林立,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年轻气盛的王永庆不知深浅,贸然投身此行,前景很不乐观。因为之前当学徒和店员挣来的钱大多都寄回家去给父亲治病了,所以,他手头的全部资金只有东挪西凑来的200元钱,这只够他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得可怜的铺面。此时,他的两个年幼的弟弟也从直潭赶来,帮助他打理米店。由于米店规模小,地处偏僻,又缺乏知名度,比起那些经营多年、颇具规模的老字号大米店,实在是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米店新开张的那段日子,任凭王永庆如何费力叫卖,生意仍然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一连过了好几天,王永庆的米店一笔订单也没有达成,这让他苦恼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些大米店都忙得不可开交,而自己店里却连一个顾客的影子都看不到呢?经过细心观察,王永庆发现,原来那些规模较大的老字号米店不但能做自己无法做到的大宗买卖,还兼做零售,且拥有一些固定的顾客群,这些顾客总是习惯地去这些大米店或离家近的米店买米,这样一来这些大大米店就抢占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小米店的生意本来就鲜少有人关照,他的这个地处偏僻的“弹丸”小店就更是无人问津了。无奈之下,王永庆决定背着大米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可是一天下来,人累得筋疲力尽不说,大米也没卖出去多少。因为大米不像其他的生活用品,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是每月定时买好大米,放在家里,谁家也不会真的等到没米吃了才跑去买米。所以,遇到上门推销大米的王永庆,人家都以家中尚有余粮而拒绝。正文 创意营销,小米店开始的第一桶金(2)坐地卖粮没有效果,上门推销又不见成效,这让王永庆头疼不已。WWW.hAoshuDU.CoM他感到,要想打开销路,在市场立足,自己就必须要有别家米店没做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可是,该从哪里入手呢?正当王永庆一筹莫展时,一位邻居上门来买米,见王永庆放在角落里的一袋米十分干净,一点秕糠、沙子都没有,于是指着这袋米说:“这袋米看起来很干净啊,我就要这袋了。”王永庆笑道:“这袋当然好啦,我们把秕糠、沙子都挑了出来,准备留着自己吃的。”“如果你把所有的米都弄成像给自己吃的米一样,还愁生意不好吗?”邻居的一句话,让王永庆豁然开朗!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稻米的收割和加工技术还很落后和粗糙,农民基本还处于手工作业的状态,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后再脱粒,因此大米里有不少秕糠、沙粒、小石子等杂物。人们在做饭前要反复淘洗,非常麻烦。但是这种现象很普遍,无论买家还是卖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王永庆想起了祖父曾说过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有那么多钱,唯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如果我卖的米都像是给自己吃的一样没有秕糠、沙粒,是最干净的,顾客买回家后也不用那么费力去淘米,那么大家也就都愿意来买我的米了!”于是,王永庆决定从提高米的质量上入手,以此打开销路。说干就干,王永庆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点将夹杂在大米里的秕糠、沙粒统统清理干净,然后再出售,这样一来,他店里的米质比起其他米店要高一个档次。一传十、十传百,王永庆的米店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三兄弟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处理顾客的订单,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从这件事上,王永庆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当成是做给自己的,只有把顾客放到自己的位置上,才有可能做得更好,而唬弄顾客也就等于唬弄了自己。有一天,一位主妇慕名来到他的店里买米,原本打算买三斗,却因为太重提不动,便想改买一斗,王永庆就主动帮这位主妇把三斗米提回家。王永庆心想,顾客都是自己来买米,再自己提回去,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体力单薄的妇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不便了。而且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工作时间很长,很少能抽出时间来买米,所以买米事情大多是落在这些老人和妇女身上。于是,王永庆一改其他米店的传统,提供“送米到府”的配送服务。无论天气好坏,无论路程远近,只要顾客一声召唤,他立即免费送米到户。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王永庆忙完店里的活儿,已是深夜。他迷迷糊糊地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嘉义火车站对面一家客栈的小伙计。小伙计说客栈来了几位客人,还没吃饭,刚巧厨房没米了,请王永庆帮忙送一斗米。当时,卖米的利润极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赚一分钱。从心情上来说,王永庆不愿冒着这么大的雨赚这一分钱,但为了维护自己米店的信誉,他二话没说,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条麻袋当雨具,将米送到了客栈。等他回到家时,全身都已经湿透了。正文 创意营销,小米店开始的第一桶金(3)自从王永庆提供了送货到府的服务之后,他的米店生意开始蒸蒸日上,王永庆又添购了运输工具,这样就可以同时多送几家,减少在路上消耗的时间。wWW.hAoshUdU。Com当时并无送货上门一说,王永庆的这一做法可谓创举。即便是在今天,送货上门充其量也只是将货物送到客户家里,或根据需要放到相应的位置。而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却并非送到就算,他会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再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再将陈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这个小小的举动令顾客们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王永庆的米。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会在本子上细心记下这家的米缸容量,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孩子,每个人的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分量的米送过去。这样一来,不但这家顾客可以无断米之忧,而且他可以确保顾客不会因为断米而临时转向其他米店买米,也就留住了自己的顾客群。由于嘉义大多数家庭都靠做工谋生,收入微薄,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主动送米上门,如果马上收钱,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来,会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庆并不急于收钱。他把所有的顾客按发薪日期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等顾客领了薪水,再去上门收米款,极大地方便了顾客,因此,每次收钱都十分顺利,从来没有拖欠的现象。就这样日积月累,王永庆亲手建立了一套十分明晰的客户档案,这在当时又是一大创举!由于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他的米店在嘉义的口碑越来越好,他个人的名气也越传越大,整个嘉义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心细如发、处处替顾客着想的少年老板,他的生意也自然越来越红火,由起初一天卖不到12斗米,到后来一天能卖上百斗米。凭借着几年的资本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因势利导,把卖米赚来的钱往上游发展,在最繁华热闹的地段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间用做店面,继续卖米,里间用来做碾米车间,碾出来的米,一部分用作自己的米店销售,另一部分卖给其他米店,这时的王永庆,已不仅是米店小老板,而是拥有碾米厂的小业主。正文 睿眼识金,大胆转型(1)睿眼识金,大胆转型正当王永庆想继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实施了粮食统一管理的措施。wWW.hAoshUdU。Com一时间,除了日本人开的米店、碾米厂,其他嘉义米商的生意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许多米店纷纷被迫关门,王永庆的也未能幸免。米店与碾米厂关门后,王永庆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毕竟十余年的米店经营,已经帮助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商经验和一定的商业资本,他完全有能力转投其他行业,重新开始。26岁那年,王永庆在家乡附近的乌来和斗六地区先后买了一些土地,从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贫苦的农家少年,变成了一个小地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2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
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