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传-10

他们再也不能入睡了,便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回顾八年抗战虽然艰苦但又十分值得怀念的岁月,展望着前途尽管光明但又包含着不测风云的未来……  清晨,山东分局、省行政委员会和军区的负责人纷纷前来祝贺。屋里坐不下,大家就站在院内说话。人人喜气洋洋,都忘记了开早饭的时间。  这时,罗荣桓又收到中共中央十日的电报:“山东军区有占领德州、济南、徐州、青岛、连云港及其他大小城市交通要道之任务……”中央要求:“迅速进攻与招降伪军,争取群众、扩大部队”,“将山东行政委员会宣布为正式省政府”。罗荣桓随即通知大家,当晚召开分局、省行委和军区高级干部会议,研究贯彻中央指示,进行全面反攻的问题。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了抓住历史先机,许多问题已不能等待开会再定了。在十一日这一天,罗荣桓便主持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发出一系列命令、紧急指示和布告,其中包括山东分局《关于调集干部确保城市及交通要道之占领的紧急指示》,山东军区《紧急动员全体军民保证抗战最后胜利》的布告,山东军区《对日本驻军的通谍》以及山东军区《对伪军伪警及一切伪组织的紧急通告》。在布告中,罗荣桓、黎玉、肖华号召:“在此紧急关头,尤须我党政军民以战斗姿态,紧急动员,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保证民族战争之最后胜利。”  当晚,召开了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行政委员会高级干部(包括党外人士)会议,讨论大反攻的进军任务。罗荣桓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迅速占领徐州、济南等大中城市,准备接受敌伪投降的指示和延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向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的七道进军命令。接着,他在会上指出:要迅速整编部队,向铁路线和大城市进军,迫使敌人向我军缴械投降。罗荣桓在讲话中特别提醒大家:“敌人乞降了,还不等于缴械。蒋介石一定会利用日伪军来对付八路军,同我们争夺山东。因此,不要认为日本乞降,我们就可以顺利受降,就没有事了。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要全力以赴,准备长期斗争。”会后,罗荣桓迅速布置了部队编组、接受敌伪投降、夺取城市、消灭敌伪军等工作,规定了各部队作战方向,决定将山东第一线部队编成八个师、十二个警备旅、一个滨海支队及一个海军支队。每师辖三个甲种团(每团充实到二千五百人以上),主要担任机动作战,夺取大城市的任务。每个警备旅辖两个团,担任次要方向的作战任务。  整编后,滨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一师、第二师,山东警备第十旅、第十一旅。一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二师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鲁中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三师、第四师,山东警备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后又编了个第四旅)。三师师长王建安、政委周赤萍,四师师长廖容标(后为孙继先)、政委王一平。胶东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五师、第六师,山东警备第四旅、第五旅。五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六师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海军支队也隶属于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七师,山东警备第六旅、第七旅。七师师长杨国夫、政委周贯五。鲁南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八师,山东警备第八旅、第九旅。八师师长兼政委王麓水。滨海支队准备按朱德命令,进军东北。  为了发展壮大八路军的力量,各军区广泛地开展了参军运动,组织了第二梯队的部队。县区武装升级后又立即补充起来。山东八路军总人数达二十七万余人。①〔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致重庆代表团电报说,山东部队九月初有兵力三十万,民兵六十万〕  为了适应反攻形势,八月十三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宣布改为山东省人民政府,黎玉任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人民政府还调集了有城市工作经验的兵工、邮电、财政、经济等部门的干部,随部队行动,准备接管城市。解放区人民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支前工作,组织了十余万人的支前大军,修复和新建了许多公路,准备了被服和粮秣,保证了物资和伤员的运送。各地方还动员了十万民兵,组成了几十个“子弟兵团”,开赴前线配合主力作战,维持新区治安。  与此同时,罗荣桓派敌军工作部长黄远和保卫部副部长郑文卿进入济南,向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送去通谍,令其通令所部立即停止抵抗,向八路军投降。同时,还向驻山东各地大小股伪军首领七七人发出通谍,迫令其投降。  然而,这时蒋介石已连续发出三道反动命令,一方面要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另一方面却令国民党的军队“加紧作战,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企图借“接收”名义向解放区进犯。同时授权日伪军就地“维持治安”,阻止八路军、新四军受降。在这一形势下,山东国民党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在日伪军保护下进入济南。他一进城就请日军“就地驻防,加强防务”,同时将山东所有的伪军都收编为国民党部队。于是厉文礼成为“潍县地区先遣司令”,张步云成为“胶南边防司令”,张天佐成为“胶济路警备司令”……所有汉奸都成了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蒋、日、伪完全合流了。  由于有国民党政府的支持,山东的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  不投降就消灭它。八月十三日,山东分局和军区向各区发出《决心彻底消灭日伪军》和《夺取大城市的部署》,十五日又发出《部队作战方向的规定》,部署了五路大军,首先扫清孤立于解放区内的中小城市,再向山东铁路沿线地区和敌占大城市进军。罗荣桓将这一部署上报中共中央,同时建议将部队名称改为“人民解放军”①〔后来,由于国共开始谈判,“人民解放军”的称号暂未采用〕。中央军委均复电同意。于是,在齐鲁大地上,铁流滚滚,展现了一幅雄伟壮观的战争画卷。各路大军边动员、边行军、边扩大、边编组,冒着酷暑,昼夜兼程,席卷解放区内敌占中小城市,向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疾进。  鲁中部队为第一路,在前线指挥王建安、政治委员罗舜初率领下,连克临朐、博山、益都、莱芜、淄川、章邱、周村和新泰,切断胶济路西段,从东南方向逼进济南。  滨海部队为第二路,在前线指挥陈士榘、政治委员唐亮率领下,北克胶县,切断胶济路东段;南占莒县、日照、赣榆、青口、切断陇海路东段,逼近海州、连云港。  胶东部队为第三路,在前线指挥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率领下,解放威海卫、牟平、烟台、福山、蓬莱、黄县、龙口、招远、莱阳、石岛、即墨,并突破了敌之崂山防线,攻占了流亭机场,逼近青岛。  渤海部队为第四路,在前线指挥杨国夫、政治委员景晓村率领下,解放昌邑、寿光、临淄、广饶、博兴、高苑、桓台、长山、阳信、临邑、邹平、宁津、吴桥、辛店,切断了胶济路中段,与第一路大军会合,从东北方向逼近济南。  鲁南部队为第五路,由前线指挥张光中、政治委员王麓水率领,切断了津浦路,解放了泗水、曲阜、台儿庄及官庄火车站,兵临兖州和徐州。  山东五路大军英勇作战,半个月中战果辉煌。至八月下旬,山东的日伪军已被压缩在铁路沿线和解放区内少数孤立的城市里。   ------临沂战役  在以上这些攻势中,唯有临沂战役打得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罗荣桓对这一战役极为关注。  自八月十六日驻守临沂的日军逃往枣庄以后,伪军临沂保安大队长许兰生立即把伪费县保安大队长邵子厚部也集中到临沂城里。他们又与盘距在临沂以北、汪沟西南的坚固筑垒地区的王洪九部互相策应。这三股伪军总共四千余人,企图依靠坚固的工事与日伪逃走时留下的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固守顽抗。山东军区组织了滨海第四团、山东军区特务团、鲁中第十一团和临沭独立团攻城。由于各团属于不同的建制,罗荣桓派军区参谋处长李作鹏去临沂前线指挥。  八月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八路军发动了多次攻击,皆因准备不够,配合不好和敌人的工事坚固而未能奏效,攻城部队伤亡不小。  眼看着临沂未能攻下,罗荣桓心里非常着急。这一年春天,他的病情日益严重,连续尿血,但林彪尚不知何时可到,罗荣桓仍然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在大反攻中,军务十分紧急,有时一夜有好多份电报要处理,罗荣桓刚睡下就又被叫醒。但他仍吩咐机要科,凡是中央和前线来的电报,都要随时送给他看;他看了后,对重要的电报,还要亲自草拟复稿。所以,有时一昼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八月一八日,毛泽东来电询问罗荣桓病况,罗荣桓于八月二十日复电表示:“在林彪未到前,我决不离开工作。”当他听到临沂的情况后,喊来警卫员:  “快去备马,到临沂去!”  警卫员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吞吞吐吐地说:“报告首长,找不到马夫。”  “找不到马夫?你把牲口牵来!”罗荣桓有点生气了。  警卫员怯生生地说:“牲口也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这回罗荣桓可真的生气了:“乱弹琴!你们这是搞的什么名堂呀?快去把牲口找来!”  警卫员仍然站着不动。因为他刚才到林月琴处讲了罗荣桓叫他备马,要到临沂前线去的事。林月琴知道丈夫病情严重,根本就不能骑马,她急得没法,只得叫马夫把牲口牵走。现在她看到罗荣桓要批评警卫员,便走进来说:“不干警卫员的事,是我叫马夫把牲口牵走的。”  罗荣桓听了后,压了压火,等警卫员走出后,才严厉地责间林月琴:“你为什么这样自作主张?”  林月琴平静地回答说:“这是医生的嘱咐。罗生特大夫说你近来病情很重,要你绝对卧床休息。”  罗荣桓着急地说:“休息、休息,临沂打不开,叫我怎么能安心休息?”  林月琴也急了起来:“你的病这么严重,还要骑马到临沂去,你不要命了!”  “临沂打不开,就要增加滨海、鲁中、鲁南反攻的后顾之忧,这不是一件小事!”罗荣桓接着又带着责问的口气说,“这么重要的时刻,你不让我到前方去,你是不是共产党员?!”  “我不是共产党员,是国民党员呀?”林月琴自从结婚以后,没见丈夫对自己发过脾气,更没有听过这样重的话,又委曲、又难过,忍不住顶了一句,眼里闪着泪花。  林月琴是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顾大局,识大体,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阻挡丈夫去前方指挥作战呢?只因为她深知丈夫的病情严重,尿血就是从骑马到前线指挥第三次甲子山战役时开始的,现在更经不起这样的劳累了。她知道罗荣桓从来都是和蔼可亲的,她从未见过他发这样大的火,想必自己是劝不住了。于是,只好含着眼泪走出去“搬兵”。  正在院里玩耍的东进,头一回听到爸爸妈妈吵架,趴在窗户上偷看,见妈妈走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珠,吓得“哇”的一声哭了。林月琴也顾不上他了,径直走到黎玉的住处,把罗荣桓想骑马到前方的事对黎玉说了。黎玉听后连忙赶来劝阻,罗荣桓只好打消了原来的主意。  八月二十六日,毛泽东亲笔撰稿,致电山东分局:“林彪、肖劲光二同志昨日飞抵太行转赴山东。分工:罗荣桓为书记及政委,林彪为司令员,肖劲光为副司令员。如罗因病必须休养时,林代理罗之职务,林、肖均为分局委员。其余不变动。”  然而,只要林彪、肖劲光未到,罗荣桓肩上的担子便一刻也不能减轻。他刚把这份电报放下,李作鹏从临沂回到了大店,汇报临沂前线的战况。罗荣桓听后,首先强调,临沂是滨海、鲁中、鲁南三区的联结点,必须拔掉反动派安的这颗钉子。接着,他批评了李作鹏的轻敌思想,指出这批伪军的反动头目,全是些作恶多端的汉奸、土匪和封建恶霸地主,和我们是死对头;尤其到了最后绝望的时刻,他们更会横下心来负隅顽抗。对这一点,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  李作鹏又向罗荣桓汇报了他与滨海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兴元、特务团团长张仁初、鲁中第二分区司令员吴瑞林等共同研究的下一步作战方案,即一面在阵地前沿,对敌展开政治攻势,一面在城西北角实行秘密坑道作业,准备把坑道挖到城墙下进行爆破。罗荣桓同意他们的作战方案,并决定增派作战科副科长王德、参谋尹健一起去,要他们抓紧坑道作业,争取尽快打下临沂。他还强调,打开临沂后,要出安民告示,部队要注意执行党的政策,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李作鹏回到临沂前线后,于八月二十八日召开作战会议,确定了战斗部署。经过充分的准备,终于在九月十日炸开城墙,九月十一日上午占领全城,歼灭二千多伪军,活捉汉奸许兰生和邵子厚。尔后转移兵力围攻城北之王洪九部,不久,王率残部逃走。  九月二十日,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指挥机关进驻临沂。有一天,罗荣桓说要出去走走,他沿着城墙边慢慢地走着。林月琴和卫生员小杨随后跟着,看到罗荣桓步履艰难,走得满头大汗,就上前劝他往回走。罗荣桓总是说:“出点汗不要紧。”他仔细地察看着城墙和攻城部队挖的坑道和架设的云梯,原来,罗荣桓不是为了散步,而是为了察看地形,总结这次战役的经验教训……  就在临沂战役开始后不久,山东日伪军在国民党的策动下,又调动兵力进行反扑,重新占领了即墨、益都、淄川、周村、邹平、胶县和博山等城市,气焰十分嚣张。对此,罗荣桓组织力量,进行了坚决反击。  八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根据当时情况指示,蒋介石垄断了受降的权利,大城市与交通要道暂时不能属于我们。在今后一时期内,应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要道,使日伪向大城市及交通要道集中,而以必要兵力广占乡村和府城县城小市镇。罗荣桓迅速执行了这一指示,命令各路大军一面对津浦、胶济、陇海等铁路线加紧进行破袭,一面回师扫除解放区内一些城镇的残敌,巩固对新解放的广大农村和小城市的占领。于是,第一路大军再克博山,第三路大军于九月十日攻克平度,全歼伪治安军王铁相部。第四路大军于八月三十日至九月二十四日,收复邹平,解放惠民、济阳、齐东、盐山、宁津、无棣和商河等城市。第二路大军于九月六日攻下诸城,八日收复日照。第五路大军于九月八日攻克峰县。  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反攻,山东五路大军解放县城四六座,攻克烟台、威海等六个重要港口,占领火车站三五处,歼灭了据守这些城市、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六万余人,给国民党庇护下的山东日伪残留力量以歼灭性的打击。此外,还切断了津浦、胶济和陇海三条铁路线,青岛、济南、徐州、连云港等重要城市都象孤岛一样处在解放区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山东五个解放区已完全连成一片,并与华中解放区和冀鲁豫解放区扩大了直接联系。  山东解放区反攻的胜利,直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谈判中的地位。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日,周恩来在重庆同国民党代表谈判时指出:“山东解放区迄今收复八十余县①〔此数字包括津浦路以西的地区及过去已解放的县城〕,均已实行民选县长,治理民政,只等中央承认加委……”②〔《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第一版,第二○六页〕  由于山东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九月十九日,周恩来又提出山东应作为由中共方面任命省长的四省之一③〔这四省是山东、河北、热河、察哈尔〕。  山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中,中共山东分局和罗荣桓领导山东军民开辟了这样一大片解放区,已经成为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在抗日战争胜利新的形势下,向北,它是进军东北的出发阵地;向南,又是支持华中的可靠后方。这一块战略基地大大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的地位,无论是为战还是为和,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①此数字包括津浦路以西的地区及过去已解放的县城。②〔《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一月第一版,第二○六页〕③〔这四省是山东、河北、热河、察哈尔〕 第十八章 渡海北征     --------调兵遣将  罗荣桓在抱病组织五路大军大反攻的同时,还为出兵东北而呕心沥血。  东北三省,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它北靠苏联,东界朝鲜,西临蒙古,南接冀热辽抗日民主根据地。这里工业交通发达,可以建设成为巩固的后方。“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使这里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而共产党却立即发动游击战争,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一度发展到五万多人。一九三八年以后,经过日军的反复“扫荡”,抗联虽然受到很大损失,但仍保持有骨干力量,一部分退入苏联。同时,晋察冀和山东解放区也近在咫尺,共产党争取东北既是理所当然,也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为了解放东北,同蒋介石妄图垄断对日伪军的受降权、要求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的无理命令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八月十一日朱德命令原东北军著名将领吕正操、张学诗、万毅立即率部向察哈尔、热河和辽宁进发。  八月二十九日,罗荣桓收到中央《关于迅速派兵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的指示》。《指示》指出:由于中苏条约已明文规定,所有中国人均归中国管辖,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种活动,只要它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之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伟大之同情。”《指示》分析了国民党派军队去尚有困难,而苏联红军将于三个月内撤退的状况,认为存在着争取东三省和热河、察哈尔的很好的机会。《指示》要求“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山东的部队“如能由海路进入东三省活动,则越快越好”。这里指的就是朱德命令中的万毅部队。  这时,罗荣桓已意识到山东将要为进军东北担负更大的责任,到东北去的可能不仅是万毅部队,然而临沂尚未打开,牵扯了大批兵力,因此他十分焦急。  接到中央催调万毅部渡海北上的命令后,罗荣桓立即发电报将正在胶县前线的滨海支队负责人万毅和王振乾请到大店,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罗荣桓说:“这次你们去东北,要你们把一部分武器留在山东。这是中央定的。这样做,一是为了便于轻装迅速前进,二是为了支持在山东坚持战斗的部队。日本人在东北丢下大量军火,你们到那里可以设法补充。一定要打通干部的思想。”  “到了东北,首要的任务是在那里扎下根,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广大农村开辟工作,要做好进行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要给干部战士讲清楚,到东北去,不要留恋大城市,你们不是去享福,要准备打仗。”  说到这里,罗荣桓沉思了一会儿,亲切地说:“你们滨海支队原来就是东北军,比较熟悉东北的民情风俗,你们到东北扎根比较方便。但是许多年过去了,现在部队里绝大部分是山东人了,东北人只有百把人了吧?”万毅、王振乾点点头。  罗荣桓接着说:“不过,我们的军队走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一定要教育部队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密切联系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你们到了那里,要发扬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传统。东北人民没有见过八路军,八路军是个什么样子,主要看你们的了,这是关系到我军能不能在东北立足的大问题,是最要紧的一着。蒋介石已经下决心打内战了,千万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抱和平幻想。”  罗荣桓告诉万毅,他已经叫供给部准备了一些黄金,给他们作经费。接着,他又询问并研究了部队行动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如部队由哪里上船,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在海上遇见苏军巡逻艇怎么办,遇见美国和蒋介石的舰艇又怎样对付,在何处登陆,如何同苏联红军联系,等等,都十一作了详尽的讨论。万毅回忆,当时谈话的气氛就象老妈妈送闺女出嫁。  九月十一日,就在攻克临沂的同一天,罗荣桓又收到中央来电:“为利用目前国民党及其军队尚未到达东北以前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之巩固地位,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四个师十二个团共二。五万到三万人,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活动,并派肖华前去统一指挥。”  罗荣桓立即发电给正在济南前线指挥作战的肖华,要他火速赶回军区接受任务。  肖华日夜兼程赶到军区,跳下马,立即走进罗荣桓的住处。这时,罗荣桓正因病卧床休息。  “你一路辛苦了,我正盼你,你就到了。”  罗荣桓立即起身下床,同肖华紧紧握手,简短地询问了前线的情况,说:  “中央指派你立即去东北。你先仔细看一看这几份电报。”  肖华接过电报,其中有中共中央八月二十九日和九月十一日的电报,还有刚收到的九月十五日关于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电报。  原来,九月十四日,已进到沈阳的八路军冀热辽第十六分区司令员曾克林曾乘苏军飞机经内蒙飞到延安汇报。当时,毛泽东已去重庆,曾克林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了东北的情况。刘少奇主持政治局连夜开会研究了全国军事部署的战略问题,决定成立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彭真为书记,东北局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一切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活动。会上还决定,彭真、陈云、伍修权、叶季壮等与曾克林一起,立即坐飞机去沈阳,开展工作,并决定令原派往中南和华东的部队和干部立即折向东北前进。  看完电报,肖华深感事关全局,责任重大。  “我什么时候出发?”  “立刻。分局讨论决定:你带上司、政、供、卫机关一部分干部,立即出发去胶东,从海路去东北。调去东北的四个师的部队,由我来安排。”  肖华即将离开老首长,激动地说:“就要分别了,关于到东北后的工作,请您作些指示。”  “谈点个人意见吧,”罗荣桓一边思索一边说,“我们同国民党争夺东北,对中国革命有决定意义。中央决心很大,要我们先机进入东北。那里背靠苏联,可以作为大后方,有了东北,中国革命胜利会更快地到来。你带队到东北去,要在东北局领导下,先把农村和中小城市控制起来,稳定社会秩序,建立根据地。你们到那里,人地两生,情况复杂,老百姓对我们不了解,困难一定不会少的,思想上要准备长期斗争,甚至要准备打游击。要有独立坚持的决心。上岸后要很快与东北局彭真等同志取得联系,服从东北局的领导和指挥,有情况要及时报告。要和在热辽地区的程子华同志互相策应,和所有进入东北的兄弟部队搞好团结。”  说到这里,罗荣桓停顿了一下,然后关切地说:  “过海要注意防备美国军舰干涉。要改穿便衣,晚上偷渡。沿途的岛子要控制起来,设立兵站。这件事已经叫许世友同志抓了。如果美国军舰没有发现你们,就不要惊动它。机密文件都不要带。另外,为了便于你们同中央和山东联络,要带去一部电台,就由王新兰同志去当台长。”  提到妻子王新兰,肖华想到了他们的女儿肖雨。她刚满周岁,还离不开妈妈的照看。带上她走,又是个累赘,怎么办呢?  “至于你们那个肖雨嘛,”一贯无微不至体谅下级的罗荣桓以关切的眼光望着肖华说:“我和月琴已经商量好了,就暂且留给我们吧。”  肖华十分感激老首长为他解除后顾之忧。有老首长和林大姐亲自照料、抚育他们的小女儿,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可是罗司令有病在身,要林大姐照顾,还有一对儿女,也需要她照看,她已经够累够苦了,现在又加一个小雨,负担太重了,肖华心里很不安。  罗荣桓象是看透了他的心思,笑着说:  “下决心把她留给我们吧,不要多想了……你在工作上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吗?”  肖华的眼睛湿润了。他跟随罗荣桓多年,转战南北,在艰难困苦中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如今去执行新的任务,老首长精心为他安排好了一切,还要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真是关怀倍至,心细如发啊!  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罗荣桓、林月琴特地准备了饭菜,为肖华、王新兰饯行。罗荣桓风趣地说:“你们下一步可要过艰苦生活了,今天特别为你们炖一只鸡,好好吃一顿!”  王新兰一听,尽力抑制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其中既有对就要离开自己的刚会叫爸爸妈妈的女儿的依恋,更有对老首长夫妇的感激。  王新兰永远忘不了,那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在三原县,刚过二十一岁的肖华认识并悄悄地爱上了她,但不好意思对她说。王新兰要调往延安去了,这一走就将是劳燕分飞,天南地北,也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肖华无奈,便去向罗荣桓求援。最乐于成人之美的罗荣桓便把王新兰叫了去,先问她哪里人,多大年纪,会不会写字,然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我们这里有个肖华,他喜欢你,你喜欢他吗?”王新兰羞涩地点点头。罗荣桓便高兴地说:“好,这件事就算定了。”然后将总务处长梁必业找来说:“梁处长,我这里来了个小客人,中午炒个辣子鸡。”  一九四○年王新兰随肖华调到第一一五师师部后,便同罗荣桓夫妇朝夕相处。她忘记不了有一次因为在上政治课时做小动作挨过罗荣桓严父般的批评;更忘记不了她快要做妈妈了还什么也不会时,林月琴为她准备婴儿衣服、尿布而操劳奔忙……  罗荣桓看到王新兰的眼睛泪汪汪的,关切地说:“你是不是舍不得小雨呀?你放心好了,我们走到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保证把她带好。”  听了这番话,王新兰摇摇头,终于控制不住而哭出声来……  同肖华一道去东北的还有鲁中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吴瑞林。吴赴东北途中路过大店时,罗荣桓会见了他,对他说:  “你们去抢占东北,是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战略决策。东北如果被蒋介石抢占去,全国解放的时间就会延长。所以,为了抢占东北,我们山东不惜一切代价,中央要什么,我们给什么。机不可失,你们要快走,越快越好!”  吴瑞林一字一句地听着,字字句句记在心里。  “你们当前的任务,就是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东北。只要我们的人到了东北,一切就都好办了。肖华同志已经出发了,你要尽快赶上他。过海上岸以后,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抓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马车、船只,越多越好,把调到东北的部队带到东北局指定的地点。要做好向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向东北的老百姓讲清楚,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到东北同东北人民一起肃清日伪残余,建设新东北的,动员人民群众支持我们。”      -------奉命北上  送走了肖华及随行的一批干部,罗荣桓又接到九月十九日中共中央发出的《目前任务和战略布署》的指示。这一指示由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的刘少奇起草,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会议通过并征得了当时在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同意。这一指示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决策,指出:“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为实现这一任务,这一文件指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共中央还决定:“罗荣桓到东北工作。将山东(分)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电报还提出,成立冀热辽中央局,由李富春任书记,扩大冀热辽军区,林彪任司令员。①〔《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三七一-三七二页〕  但此时,陈毅尚在从太行区赴山东的途中,山东大反攻正在进行,罗荣桓赴东北一时还不能成行。  当第一期赴东北部队派出时,罗荣桓还没有调东北工作,他深知抢占东北对全国局势的战略意义,完全从大局考虑,选调了一部分主力部队去东北。当他得知自己也被调往东北时,又慎重考虑了山东的需要,经中央批准,把许世友、林浩、陈士榘、唐亮、王建安、王麓水、张光中、景晓村、周贯五等领导干部和一部分战斗力很强的部队留在山东。  九月二十日,刘少奇又致电山东分局,指出:“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而控制东北的任务,除开各地派去的部队和干部外,中央完全依靠你们及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要以山东的全部力量来完成,必须全力执行,越快越好。”  随着中共中央催部队北上的电报频频传来,罗荣桓也加快了调兵遣将的速度。十月上旬,陈毅从延安到达临沂。为了保密,没有召开欢迎会,他们在一座教堂的小楼里会面。分别两年,在抗战胜利后又见到老战友,罗荣桓格外高兴。他忘记了身上的病痛,接连几天同陈毅作了长谈,详尽地介绍了山东的形势,周围的敌情,介绍了留在山东的各部队军事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介绍了干部配备情况,某些指挥员的脾气性格……他们共同讨论了山东分局改为华东中央局,新四军军部和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合并后的干部配备、党政军工作的重点,讨论了堵击徐州国民党军队北上的作战方案。  十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来电,命令已到山东的华中野战军部队和山东留下的第八师合组成一支强大武装,在济南、徐州之间,阻击沿津浦铁路前进的国民党军队,坚决阻止其北上。陈毅决定亲自到津浦路前线指挥作战。他动身的时候,罗荣桓派警卫员把自己的一床虎皮褥子送给陈毅。陈毅抚摸着柔软光滑而富有弹性的虎皮,哈哈大笑:“人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回,我可要睡在老虎身上啦!”  这一期间,罗荣桓因病重已感到难以支撑下去了。他曾向中央提出,能否休养一个时期,如果一定要去东北,他建议,最好不要让他当部队主要领导人。黎玉、舒同也致电中央,建议让罗荣桓休息。但中央复电:东北还是要去,到东北后治疗条件可能要好一些。于是他便不再提休养的事,而把全副精力专注于调兵遣将。  调动大批主力部队在短时间内投入海陆兼程的远途进军,需要做十分庞杂的组织工作。从任命干部、整编部队、制定行军计划、设置兵站、部队轻装到安排运输,尤其是思想动员工作,罗荣桓都亲自过问。此外,按照中央指示,他还要筹划迎接进入山东的华中部队和向新成立的华东局办移交。这一时期,工作非常繁忙紧张,文电很多,罗荣桓常在夜间被叫醒。  罗荣桓指定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负责部队渡海工作。许世友指挥部队消灭、驱逐了烟台附近崆峒岛和蓬莱以北内长山各岛屿上的伪军,又乘胜占领了濒临辽东半岛的外长山各岛,控制了渤海海峡,并在各岛上设立兵站,聚草屯粮,形成了由山东向东北进军的跳板,保证了海运安全和供应。随后,罗荣桓又命令许世友组织海运指挥部,许世友担任总指挥,动员了三十多只汽船、一百四十只帆船,分别在蓬莱县的栾家口、黄县的龙口两个港口运送部队渡海。  为了弄清渤海西部海面的情况,罗荣桓还电令渤海军区派人出海侦察。第三分区副司令员黄荣海带四个连乘船一直搜索到天津以南海面,把侦察到的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在塘沽登陆的情况,逐日上报。  山东人民除为渡海部队准备了大批船只以外,还为部队发了棉衣,准备了粮食物品,山东人民对进军东北的支援尽了最大的努力。到十月底,从山东开赴东北的部队陆续出发。三批部队,大部分走海路,一部分走陆路,还有一部分海陆兼行,分别在十月、十一月,最迟的也在十二月上旬,到达了东北的指定地区,总计约六万人。①〔由山东开赴东北的部队及到达指定地区的时间是:万毅所率滨海支队,约三千五百人,从海路到辽东半岛,十月中旬到达盘石、海龙、东丰、西丰一带。肖华率山东军区部分机关人员及部队,约一千人,从海路到辽东半岛,于十月到达安东(今丹东)。胶东军区副司令吴克华部,约八千人,从海路到达辽东半岛,十月二十四日全部到达营口地区。渤海军区司令杨国夫率三个团,渤海军区副政委刘其人率三个团,共约一。二万人,除黄荣海率四个连先从海路到冀东外,其余部队由杨、刘分别率领陆行到达山海关和古北口。山东军区第二师罗华生部,约七千五百人,从海路到达辽东半岛,于十一月上旬到达沈阳以西地区。山东军区第一师梁兴初部约七千五百人,从陆路于十一月中旬到达锦州以西地区。胶东海军支队约一千人,从海路到辽东半岛,于十一月中旬到达牡丹江地区。山东军区直属机关警卫部队几个独立营,约四千人,从海路到辽东半岛,于十月、十一月分别到达安东及沈阳地区。鲁中军区司令罗舜初率第三师及鲁中警备第三旅,共九千余人,从海路到辽东半岛,于十二月上旬到达辽阳、鞍山地区。以上共计近六万人。《东北解放战争大事记》(第十一页)记载总计约六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三卷第十页)记载为六万余人;又新四军陈毅、宋时轮十一月二十三日向中共中央的电报记载为九万人。据林浩、李丙令等回忆,赴东北除正规部队六万外,尚有二十个基干团,约三万人。又据中央军委九月二十日致聂荣臻、程子华电:“已令山东三万基干团立即出动至秦皇岛、乐亭一线登陆。”〕  十月二十四日,罗荣桓接到中央来电,要他“率轻便指挥机关,日内去东北”。当日,罗荣桓便告别了原山东分局领导人、新参加华东局工作的黎玉、舒同等,踏上了征途。  罗荣桓从临沂出发,先是坐汽车,沿着台(儿庄)潍(县)公路向东北方向行进。这条公路原来是日伪分割鲁中和滨海的封锁线,曾被多次破坏,正在修复,路面坑坑洼洼,车队走得很慢,除了罗荣桓夫妇、罗生特和一个卫生员合乘一辆小汽车外,其他人都是乘坐卡车,还有少数骑兵和乘马在后面跟进。  尽管汽车走得很慢,大卡车上的人还是兴高采烈,觉得怎么也比两条腿走路快多了。许多同志是生平第一次乘坐汽车;有的在大反攻前没有见过汽车;有的过去打游击时见过,缴获了汽车便一把火烧掉。队伍中少数红军干部,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南方走到陕北,又从陕北走到山东,在山东又走了六年多,一双铁脚板,不知走了多少路,磨了多少泡。今天行军竟然坐上汽车,怎么能不感到新鲜!  第一天行军,车队在莒县城里宿营。第二天到达诸城。因为国民党勾结日伪残余重占了胶县城,从诸城到胶县的公路被破坏了,汽车不能继续前进,只好在诸城过夜。这时,由于旅途劳顿,罗荣桓血尿加重。第三天,部队下车步行,病弱的罗荣桓不能骑马,只好又躺在担架上。  过胶济铁路的那天夜间,正在急行军,罗荣桓的担架突然断了,队伍不得不停下来。警卫部队立即派出警戒。管理处长何敬之派人随向导到附近村子里找门板。由于护送部队人很少,停留的地方离铁路又近,大家都为罗荣桓的安全担心。可他却反而安慰大家,叫大家不要着急。他再三嘱咐去找门板的人员,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照价付钱。  找门板的人走后不久,就听到村子里狗叫起来。以往,为了便于夜间活动,根据地和边沿游击区的狗都打光了,可这一带以前是敌占区,村子里还有狗。俗话说,一犬吠形,十犬吠声。顷刻间,远远近近都有狗叫。有的干部怕惊动敌人,罗荣桓却缓缓地说:“现在不是日本投降以前了。现在,狗一叫,敌人会吓得更不敢出来。”他说话声音不高,可紧张气氛消失了。等找门板的人员回来,绑好担架上路,夜已经深了。  队伍在胶县以西过了胶济铁路,胶东南海军分区司令员贾若瑜派来汽车接罗荣桓进入莱阳城。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正在海上组织渡海工作,政委林浩和其他领导干部赶来看望。罗荣桓不顾劳累,向林浩了解了胶东调去东北的干部和部队的思想状况以及海运情况。  在莱阳,罗荣桓接到了中共中央十月三十一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命令,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为第一、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为副总司令,肖劲光为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为副政治委员。  在莱阳休息几天后,罗荣桓乘车来到烟台,视察了港口和防御工事,听取当地领导干部汇报了十月四日美国军舰开到烟台近海并派人上岸,企图“接收”烟台,经当地军民坚决斗争和延安总部的抗议,美舰被迫撤离的情况。  十一月五日,罗荣桓一行到达龙口。一到码头,只见岸边是一队队等着上船的部队。海湾内外,满眼是船,嘈杂的人声和喧嚣的涛声交相震荡,一派繁忙景象。  罗荣桓一行的行动都是保密的,出发之前,只有许世友等部分领导干部来送行。  临分手了,罗荣桓问许世友:  “你留在山东了,有何打算?”  “准备打仗!”许世友豪迈地回答。  罗荣桓点点头,握着许世友那当年曾在河南少林寺练过武功的短粗钢硬的手,指了指身旁那匹随骑兵连而来的战马,说:“把它留给你吧。”这匹战马已经陪伴他四五年了。如今,他要渡海,便把它送给了许世友。许世友没有思想准备,他怔了一下,便将自己佩戴的手枪从腰带上解下来,双手托着,回赠给罗荣桓。       ------渡海    罗荣桓一行乘坐的六艘汽船驶出龙口不久,按照预定计划,作战科长尹健和司令部直属政治处主任谷广善率机关人员及特务团一个营所乘的五艘汽船向东北方向驶去,准备在庄河县登陆,然后去沈阳与罗荣桓会合。罗荣桓夫妇乘坐的汽船径直驶向大连,准备登陆后乘火车去沈阳。同船的有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供给处长何敬之、卫生部长黄农、罗生特大夫和他的英语翻译方政、一名俄语翻译及秘书、机要人员、少数警卫战士,还有孩子、保姆。为了防止在海上碰到美国军舰发生麻烦,船上人员一律穿便衣,罗荣桓穿长衫,林月琴着旗袍。警卫人员的枪枝,有的掖在怀里,有的用绳子吊在船尾水下,既不易被发现,又便于万一情况有变时,可以立即提上来使用。  起锚时,龙口海湾里风平浪静。罗荣桓等站在甲板上向送行的人群招手。人群、房屋越来越远,海岸终于成为一线山峦。离开了战斗多年的齐鲁大地,告别了根据地的父老乡亲,船上的指战员们都有些依依不舍。  罗荣桓一行的船队速度较快,超过了两边一艘艘帆船。当海岸终于消失时,起风了。浪头越来越高。已经逐渐散开的帆船象树叶一样在波峰浪谷之间,时隐时现。罗荣桓乘坐的小汽船也不住地摇摇晃晃。甲板上开始有人呕吐,大家纷纷退进船舱。为了防止呕吐,人们咬着事先准备好的咸菜疙瘩,但是不管用,一个吐开了,就象是患传染病一样,大家都跟着呕吐起来。在指挥船上只有罗荣桓、罗生特和保姆三个人没有晕船。  罗荣桓爱干净,看到大家呕吐得满地都是污物,他一会儿端起盛满污物的痰盂到船舷边倒进海里,一会儿又打扫舱房,忙个不停。  “别倒了,首长!”大家知道罗荣桓在患病,非常感动。  “等会儿我们一来打扫吧!”船长说,警卫人员也说。大家不愿让他再劳累了。  罗荣桓放下扫把,回到舱房,躺在铺上,但是心潮逐浪,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觉。  这么多人呕吐,毫不奇怪。渡海的这数万大军,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坐海船。不仅如此,这一次数万大军的渡海行动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然而,它是在没有气象预报、缺乏通讯联络、没有导航设备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次渡海加上由陆路北上的部队有六万余人,他们能否顺利到达东北,并迅速扎下根、打开局面,这是罗荣桓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下午,风浪更加险恶,船开到砣矶岛避风。罗荣桓一行都上了岸,在岛上兵站住了一宿。  次日,风小了些,有的干部建议等风浪平静后再开船。罗荣桓斩钉截铁地说:  “马上开船。任务要紧。晕船嘛,苦一点,可死不了人!”  船队又启航了。开始,船身还象摇篮一样晃动;不久,海风逐渐减弱,浪头也小了;细碎洁白的浪花,拍打着船舷迅速向后退去,汽船在海面上犁出一条雪白的水带。  汽船继续向北航行。大家打开地图,对照指点着远方的大钦岛、城隍岛等大小岛屿。  黄昏时分,一轮落日浮在海面,晚霞满天。罗荣桓同大家一起站在甲板上,尽情欣赏这海上夕照的壮丽景色。  天色逐渐暗下来,船长向罗荣桓报告:“过了城隍岛,就离开了山东,东北面不远就是旅顺口了。”  罗荣桓举起望远镜,朝船长指的方向望去。由于他视力不佳,而且已近黄昏,在苍茫暮色之中,只见海天相连茫茫一片。但是,当他往右转了一个角度,却在水天连接处发现了一个小黑点。  “那是什么?”罗荣桓问。  船长举起望远镜顺着罗荣桓指的方向看了看,回答说:  “是艘军舰。”  两副望远镜一齐瞄着小黑点。小黑点越来越大,果然是艘军舰,正向他们乘坐的小汽船驶来。在夜色中,军舰上的灯光一闪一闪。  罗荣桓略加思索,回到舱里,对大家说:“有艘军舰正向我们开过来,还不能辨明国籍。如果是苏军的好办,万一是美国军舰,大家一定要沉住气,不要慌张。现在大家按预定方案分头作好准备。”  大家立即忙碌起来,警卫员都上了甲板,有几个守在船尾,准备随时提取武器。供给处长把携带的黄金分散藏在船舱里面。机要人员准备好随时销毁密码、文件。晕船的人也顿时振作起来,各就岗位,准备应付紧急情况。  军舰上机器的隆隆声越来越响,探照灯光柱在汽船上扫来扫去。两艘船越来越近,这时已经看得清楚,是一艘苏军的巡逻艇。大家松了一口气,由紧张变为兴奋。靠舷以后,一位苏军军官向他们问话。  “苏军艇长问我们是什么船。”同行的俄语翻译说。  “告诉他们,我们是运输船。”罗荣桓说。  “船上载的什么人?”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红军。”  “你们上来一个人。”  罗荣桓派情报处长苏静带翻译上艇交涉。  不一会,苏静返回报告说,苏军艇长请罗司令过去。  罗荣桓带了一名警卫员,与苏静一起登上巡逻艇。苏军艇长带他进入舱里的灯光明亮的小客厅,双方落坐后,就通过翻译交谈起来。  “您就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司令员吗?”艇长打量着罗荣桓的长衫和礼帽,露出疑惑的眼神。  “正是。”罗荣桓点点头。  为了彻底消除对方的疑虑,罗荣桓叫警卫员从皮包里取出一张照片交给艇长。照片是红军初到延安时照的,上面有毛泽东、罗荣桓和许多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干部。苏军艇长认出了毛泽东又认出了罗荣桓,立刻站起来,向罗荣桓敬了军礼,说:  “司令员同志,实在对不起,打扰您了,请务必原谅。我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于是,气氛融洽了。主人让水兵端出了咖啡,彼此又寒暄一番。谈话中,那位艇长说,苏联在外交上承认国民党政府,但根据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并不阻止八路军的行动。船队可以在除旅顺、大连以外任何一个港口登陆。  罗荣桓等回到小汽船上,苏军巡逻艇掉头向北驶去。  罗荣桓下令小汽船按预定的另一个方案,向东北开航,朝辽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的貔子窝(今新金县皮口)驶去。  第十九章 艰难创业   ---------从貔子窝到沈阳  罗荣桓在貔子窝踏上了东北的土地,随后,乘汽车到普兰店下榻于一座日本式小屋里。安顿好住处后,罗荣桓立即派人联系去沈阳的火车。  这时肖华任南满(后改称辽东)军区司令兼政委,驻在安东(今丹东)。他得知罗荣桓登陆后,就派人来迎接,并把他的小女儿接走了。第二天上午有了火车,何敬之等赶到车站一看,原来是一辆运货的“闷罐”车。车厢刚刚运送过马匹,里面到处是细碎的马草、马料和马粪。为了赶时间,罗荣桓决定就乘这一列车走。大家动手打扫干净,上了车。车厢里没有座位,只好铺开马褡子,放下背包,坐在上面。  罗荣桓看到有的同志对于坐这样的车厢不大满意,就解释说:  “坐火车比走路快多了!我们到东北来,不是来享福的,是来打仗的。往后,还得靠我们的两条腿走路呢。”  火车象老牛,慢腾腾地爬行着,逢站就停,一停就是老半天。罗荣桓嫌火车跑得太慢了,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东北局,以便尽快开展工作。战局瞬息万变,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  此时蒋介石在全国拥有四百三十万军队,又有美国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总共只有一百三十万人,干部战士会不会有惧战情绪?重庆谈判一个多月,《双十协定》签订了,国民党能不能执行还是一个问题,部队中会不会滋长和平幻想?到了新区,人生地不熟,要吃高粱米和土豆,气候比山东要冷十几度、几十度,有的部队还没有穿棉衣,这些实际问题和由此引起的思想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怎样做好从全国四面八方来东北的各个部队的团结工作?如何开辟新区,建立根据地,以保证作战部队有巩固的后方?这些关系到我军能否在东北立足,能否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大问题,罗荣桓不能不周密考虑。  火车在距沈阳六十多公里的辽阳站停下不走了。罗荣桓叫大家下车到站内休息,自己带着苏静等人进城找部队。终于找到刚刚调来的当地八路军负责人程世才和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和副政委唐凯。  他们热情迎接罗荣桓,并给罗荣桓一行安排了住处,随后向罗荣桓汇报了部队情况。  冀热辽第十六分区部队是解放山海关,最早进入东北的中国军队。他们到达沈阳后,许多被日本侵略者俘虏与捕捉送到东北作苦工的中国士兵与老百姓,踊跃参军,也有些伪军警人员和社会游民乘机混入,还有些人自已拉起队伍,要求收编。冀热辽第十六分区部队出关时只有四千余人,这时已发展到数万人,编了六个旅及若干独立团队。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日军的武器装备。由于苏军不同意东北人民自治军在沈阳市驻扎,冀东十六分区部队的司令部不久前从沈阳移到了辽阳。  罗荣桓称赞冀东的部队首先进入沈阳,及时向中央报告了情况,并抓紧时机大量扩军,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斗争中,争取了先机,是一项重大贡献。  罗荣桓对于冀东部队这样迅猛地扩大也作了具体分析。他说:你们的部队发展得这样快,是特定的有利条件促成的。但是这些部队并不巩固,你们原来只有几千人,消化不了这么多新兵,所以这些新部队应当与其他出关的老部队合编。  罗荣桓的这个意见,对冀东部队的干部来说,是个过去还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后来,遵照东北局的决定,这些部队与其他老部队合编。罗荣桓这次谈话,对合编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思想准备作用。  罗荣桓在谈话中,还强调了建立南满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讲到要准备打仗,要在新扩大的部队中进行阶级教育,巩固部队,并且要警惕新编部队中的复杂成分,清除那些“三朝元老”分子①〔“三朝”指张作霖、国民党和日伪〕。  十一月十三日,罗荣桓一行乘汽车到达沈阳。  沈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市,驻有苏军,中共也设置了市政机构。但由于日本投降后才三个月,一切尚未就绪,社会秩序紊乱,治安状况很差,加上生产停滞,物价不稳,人心仍很浮动。市民群众受日伪长期统治,对国内政治情况知之甚少,不了解蒋介石实行不抵抗主义和同日伪勾结的罪恶行径,对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英勇抗战的情况也了解不多。许多人持有“正统”观念,盲目相信“中央”政府,尽管人民自治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说话和气,他们也总是敬而远之。还有一些市民见人民自治军服装简朴,枪械不精,举止言谈土气,而日伪残余和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却时有活动,夜间还常听到枪声。他们也不大相信共产党能够在东北站住脚。  罗荣桓一行在沈阳三经街博物馆找到东北局。彭真见罗荣桓到来,非常高兴,寒暄问候以后,向罗荣桓介绍了东北的形势。罗荣桓把机关人员安顿好,去看望了已经到达沈阳的林彪,向林彪介绍了自从林负伤以后部队发展的情况以及从山东来东北的各个部队的历史、特点以及这些部队主官的情况。林彪虽然在延安看过一些山东发给中央的情况报告,但对部队情况已相当隔膜,他认真听取了罗荣桓的介绍。  当时,由山东进入东北的部队,除携带长枪二。二二万支、轻机枪五二九挺外,只有十六挺重机枪、二十五个掷弹筒、八门迫击炮,弹药更为缺乏。其他部队也大体一样。苏军对人民自治军虽然持友好态度,但并没有把存在沈阳的大批武器弹药移交给人民自治军。人民自治军在作战初期武器弹药补给遇到很大困难。但后来在一些中小城市中,还是从苏军手里接收了一批日伪的武器弹药,装备有所改善,满足了急需。  除山东部队外,当时已到东北境内和少数尚在行进途中的部队,计有:冀热辽军区部队,华中新四军第三师,陕甘宁、晋西、冀鲁豫和冀中等解放区抽调来的部队;还有由延安调来的炮兵学校和由各解放区派到东北的干部团(队),共有二万左右的党政军干部,包括二十名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占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政治局委员四名(占政治局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包括冀东部队新发展的人数,共约七万人,连同山东来的六万余人,总计约十三万人。此外东北抗日联军在吉(林)长(春)地区还发展了九个步兵团、二个骑兵连,在北满新建了一些小部队。  在短短几个月内,从四面八方集中这么多的部队和干部到东北,上下友邻之间互不熟悉,自然会产生头绪多、工作忙乱的问题。要把这么多部队整编好,融为一体,置于东北局的统一指挥之下,象一盘机器一样运转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然而,已经没有从容整编的时间了。因为国民党的全部由美械装备的机械化部队第十三军已于十一月初海运到秦皇岛,并于十一月十一日在飞机掩护下开始向山海关猛烈进攻。半机械化的第五十二军由越南用美国军舰海运,于十三日在秦皇岛登陆,也加入了进攻的行列。把重武器都留在山东的第七师和冀热辽部队扼守山海关,多次击退装备精良的敌人的进攻,战况非常激烈。    罗荣桓一到沈阳,便同林彪、程子华、吕正操等紧急磋商,于十一月十四日致电在安东的肖华、在胶东的许世友、林浩和华东局的陈毅、黎玉,要求“肖告李丙令①转罗华生②及胶东最近登陆之十六团〔当时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渤)海北指挥〔当时任山东二师师长〕,负责山东过海部队登陆及向山东运送汽油等物资。〕,立即兼程来沈阳参加作战”。电报中还要求鲁中第三师尽量乘汽船,或用汽船拖带帆船迅速渡海北上。  十一月十五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致电东北局,命令坚守山海关、绥中之线,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待敌进至绥中地区或兴城地区,业已疲劳消耗至相当程度,我则集中最大兵力于最有利之时间、地点,由林(彪)或罗(荣桓)亲去指挥,举行反攻,分作几次战斗,歼灭敌人。  然而敌人后续部队仍在源源不断地由美国军舰运到秦皇岛。由于敌强我弱,力量悬殊,人民自治军守关部队于十六日主动撤离山海关。  东北局紧急决定林彪去前线指挥作战。林彪十一月十九日出发。为了使指挥得力,通讯灵便,罗荣桓毫不犹豫地把随他从山东来的苏静、李作鹏等主要机关工作人员和电台交林彪带走。  由于新到东北的人民自治军,经长途行军,十分疲惫,加之枪械不足,通讯不畅,因此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由军舰运来的国民党部队,无力组织有效防御,更不可能在绥中或兴城地区大量歼灭敌人。国民党军便乘虚沿北宁路蜂拥而来,连占绥中、兴城、锦西。           --------撤出大城市,把工作中心放在建立根据地上  十一月十九日,驻东北苏军通知东北局,按照中苏条约,苏军将把长春路①沿线及城市全部移交给国民党〔即中长路,旧称“中东铁路”,包括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铁路线。抗战胜利后,根据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由中苏共管,一九五二年全部移交中国〕,要求人民自治军撤出大城市。二十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彼方既如此决定,我们只有服从。”  面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原先确定的通过占领大城市交通干线而独占东北的方针已不适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一些领导干部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对东北的战略方针问题重新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延安、重庆、沈阳、辽西前线通过电台反复进行了磋商。此时,毛泽东因疲劳过度,已住医院疗养,中共中央工作由刘少奇主持。十一月二十日,由刘少奇拟稿的中共中央致东北局的电报,指示将长春路沿线及大城市让给国民党军。二十二日,在刘少奇致中共重庆代表团的电报中,把这一行动概括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但同日,中共中央又命令彭真、罗荣桓并林彪、李运昌、沙克、黄克诚、刘震、洪学智:“顽十三军、五十军向锦州急进,望集中营口、沈阳主力到锦州方面协同黄(克诚)、梁(兴初)两部以主力全部或一部歼灭该顽。”  此前,二十一日,林彪已接受黄克诚建议,从辽西前线打电报给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提出:“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皇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彭真、罗荣桓同意此意见,并报中央批准。十一月二十六日,人民自治军主动放弃锦州。  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指出:国民党已乘虚突入占领锦州,且将占沈阳等地。我企图独占东北已无此可能。但须力争我在东北之一定地位,除长春路沿线及东北各大城市我应力求插足之外,东满、南满、北满、西满广大乡村及中小城市与次要铁路,我应力求控制。  这一电报在指出应力求控制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为工作重心的同时,又提出对各大城市亦应力求插足。  十二月五日,彭真、罗荣桓致电中央军委,提出:蒋顽能空运到沈阳、长春的兵力各一万人,我军可集中三万到四万争夺沈阳,集中一万主力威胁长春。因此,建议在苏军撤退后迅速占领长春、沈阳。  十二月七日,中共中央复电,目前不应以争夺沈阳、长春为目标来布置一切工作。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6
正序
倒序
罗荣桓传
罗荣桓传-2
罗荣桓传-3
罗荣桓传-4
罗荣桓传-5
罗荣桓传-6
罗荣桓传-7
罗荣桓传-8
罗荣桓传-9
罗荣桓传-10
罗荣桓传-11
罗荣桓传-12
罗荣桓传-13
罗荣桓传-14
罗荣桓传-15
罗荣桓传-1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罗荣桓传
罗荣桓传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