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小子-3

法国当时的局势既不稳定,也不明朗,大家都在观望,这种局面倒很适合兰波那种无所事事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青春年华发出伟大的呼唤,而风华正茂的青春不但有感知,而且抱着焦虑的希望。他并没有放弃诗歌,他绝对不会放弃诗歌!伊藏巴尔刚把自己的朋友保罗?德莫尼介绍给兰波,德莫尼是一个26岁的年轻诗人,兰波曾不经意地翻阅过德莫尼的第一部诗集《拾穗者》,这部诗集刚由艺术出版社在巴黎出版。显然,这部诗集并未给兰波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德莫尼的诗不过是按韵律规则填写的文字罢了。但德莫尼却有幸得到出版社的青睐,况且出版商还是他家的一位亲友,或许这才是他那本平庸诗集得以出版的真正原因。兰波对有可能出版诗集的机会更感兴趣,因此也就不在乎德莫尼的文学水平,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至此所写的诗抄送给德莫尼,这些诗他都牢记在心里。他待在三楼的房间里,将自己创作的诗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这也算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吧。但他来不及把所有的诗都抄下来。兰波夫人在9月16日就给伊藏巴尔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一周后,她又给伊藏巴尔写了信,信中的口气显得更加恼火。她无法想像儿子会在外面拖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她甚至以为儿子又跑到别处去了:“此外,警察正设法调查他到底在什么地方,我担心您在未收到此信之前,这个调皮蛋又被逮捕了,如果这样的话,他就不必再回来了,因为我发誓将来再也不会收留他。”兰波知道母亲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誓。如果依然固执地沉醉于这短暂的幸福之中,那么以后他将很有可能无家可归,就像母亲对待夏尔舅舅那样,不许他跨入家门。伊藏巴尔意识到局势已变得很严重,便建议他还是先回家。为了确保他回家后免受粗暴的打骂,伊藏巴尔要亲自陪他一起回去,顺便到沙勒维尔的住所里取些书籍回来,但他打算很快就离开这里,作为爱国的共和分子,他辞去自己的职位,虽然已被免除兵役,但他还是投笔从戎,加入到北方共和国军中。回家的路程比预计的要远许多。要返回沙勒维尔,他们就得绕道比利时。我们能想像到“老妈”等待儿子的心情。幸好伊藏巴尔把兰波领回家,母亲至少不会当着外人的面发脾气,虽然她的怒气已经憋了很长时间了。然而,兰波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摆脱这种环境。总之,为此而抱怨就是否认他追求自主的欲望,而这一欲望总要去经受种种考验的。第二部分 23.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10)因此,他得学会在烦恼中生活。他十分怀念在杜埃的那段短暂时光。他焦虑地期盼着巴黎的消息,在巴黎,极端的共和派与鼓吹社会秩序的分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从那时起,兰波便作出自己的抉择。他将成为桀骜不驯的诗人。在这10月份里,他跨越了那看不见的界限,正是这个界限使他成为不屈不挠的反抗者。他知道自己从此迈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不顾母亲的责备,甚至在没有预先通知伊藏巴尔和德韦里埃的情况下,再次踏上离家之路。母亲以为他又跑到巴黎去了,可他究竟从哪儿弄来的钱呢?她马上去询问伊藏巴尔,而伊藏巴尔本想到色当的战场去看看,此时尚未返回杜埃,他对自己学生的这种大胆举动感到震惊。然而,大家对兰波所走的路线有个大致的想法。兰波大概赶到弗梅去看一个同学。他是在10月6日~7日离开家的。此时已是10月8日,伊藏巴尔对难觅踪影的兰波表现出十二分的忠诚,他顺着“出走者”的路一直寻找下去。兰波根本不顾家人是否会沿着他的足迹找下去,他只想回应内心深处要去旅行的呼唤,这一呼唤从此一直激励着他。远方已显露在眼前,而且他也感受到远方的气息。“远方的风是多么有益于健康呀!”他后来这样写道。可他在寻觅什么呢?难道是在逃跑吗?但同样是在追赶,他却朝一个未知的目的地迈进,而且竟已猜想到那地方热烈的美感。那里究竟有什么东西呢?是奥菲利娅?还是大自然?或是某一天在大路上消失的父亲?诚然,他的惊险旅行不过是一种幻想,而他的漂泊行程还是有所保留,起码有几段路程还是很安全的。他先到弗梅,去找同学比卢埃尔,弗梅是一个出产石板的小镇,坐落在马斯河的某一河湾处。他可能是乘火车赶到那地方去的,因为他的诗《冬梦》就写于10月7日,而且还明确写着“在火车车厢里”。此诗题献给一个神秘的带着三星标记的“她”,而这位“她”似乎与那位给他带来灵感的女子为同一人,正是这灵感使他写出《传奇故事》,甚至创作出《初夜》。这首(不规则)十四行诗依然在歌咏梦境,而且像其他诗一样,兰波善用的将来时在诗中占主导地位。比卢埃尔对家人夸耀同学的拉丁译文如何如何棒,他们一家人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拉丁译文的高手,并留他在家里住了一夜。马斯河沿河街道旁耸立着西班牙式的建筑,这使小镇的景色显得十分迷人,但兰波并不想在这可爱的小镇逗留太久。然而,他却像真正的浪迹天涯者一样,再次上路,步行朝维勒方向走去,他打算住在同学阿尔蒂尔?比纳尔家里,但却只在那儿逗留了很短的时间,他一直沿着马斯河走,并在晚上到达吉韦镇,这是一座内河港口小镇,一座沃邦式的城堡俯瞰着全镇。海鸥在水面上嬉戏着,一艘艘平底驳船在水上穿梭往来。兰波就睡在这旁边,机动保安部队的一所营房收留了他。他以自己的方式过着流浪的生活,而不是米尔热所描述的那种悲惨的流浪生活(可他后来还是经历了这种生活),此时,他不过是在漂泊,大熊星座以及满天的繁星在保护着他,这正是星体音乐的新版本。第二天,他顺利地越过边境,接近黄昏时,他来到沙勒罗瓦。此前,比纳尔曾给过他一些钱。他路过一家挂着惊人招牌的餐馆,那招牌上写着:“绿色餐馆”。实际上,任何走进这家餐馆的人都身不由己地融入翠绿色之中,所有的家具都被漆成绿色。他感觉饿极了,要了一份很实惠的便餐:涂黄油的面包片,刚出炉的蒜香烤火腿,外加一大杯啤酒。一位性情温柔、体态丰腴的女服务员被这个16岁的小伙子吸引住了,她露出一副缪斯的面孔,朝兰波走过来。这是兰波式的美妙时刻,是纯朴的幸福时刻,这是累人的漂泊旅途中的一个阶段,惟有死亡才能让这个旅途停下来。此时是晚上5点钟。有人会爱上兰波。前途就在他眼前,在他的饭桌上。什么都没有消失,任何东西都还没有消失。他在写诗,一气呵成,就像时光的色彩一样。在沙勒罗瓦,他打算和当地报纸的老板、参议员格扎维埃?德?埃萨尔谈一谈。他曾做过《北方自由报》当地新闻版的编辑(虽然这只是个挂名的职务),因此希望能为埃萨尔做编辑。伊藏巴尔正沿着兰波的足迹寻找他,根据伊藏巴尔的说法,和埃萨尔交谈时,兰波大概对公众议论的人物出言不逊,虽然埃萨尔起初一直在认真地听他讲,甚至还热情地请他吃饭,但兰波的话让他有些反感,于是他便礼貌地把兰波打发走了。兰波只好继续踏上疯狂的征程。布鲁塞尔已经不远了,或许他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不买票乘火车赶到那儿去。他毅然决然地越过边界,虽然双脚早已被过紧的靴子磨破了,但他最终还是来到布鲁塞尔。在这座城市里,他只知道一个地址,还是偶然听伊藏巴尔和德韦里埃聊天时提到过这个地方,那就是保罗?杜朗的地址。他找到那条街,来到屋外敲门,并声称是伊藏巴尔的朋友。杜朗一家人十分亲切地接待了他,并留他在家里住了两天。他打算参观一下比利时,并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这是他的说法,可这一次他并没有说谎),离开杜朗家时,他穿上新衣服,系上新领带,衣兜里还多了一点零花钱。或许那时他已经看得足够多了,于是便准备结束这次旅行,掉头往回走,但他不打算返回沙勒维尔,这样的话不就太没意思了吗,而是去找冉德尔姨妈,他希望在那儿能再见到伊藏巴尔。实际上,伊藏巴尔一直辛辛苦苦地追寻着他,在绕道布鲁塞尔之后,最后在姨妈家找到他。兰波却在姨妈家塌塌实实地住下来,他还常去看望德莫尼。每天晚上,他们都在一起谈论政治、谈论文学,一直要谈到很晚。那时大家都在议论巴赞将军那可耻的投降举动。当他有空闲时间时,便把自己的感想都写在本子上,在9月份里整整写了半本,他知道母亲虽然对他身在杜埃感到放心,但用不了多久,她就会到这儿来找他。他把最近写的诗都加到本子里,那是一首完整的十四行诗,此诗回顾了他漂泊在外的几个重要时刻。可兰波夫人却早已发起火来,她给伊藏巴尔写了一封信(人们能猜到她的语气),叮嘱他不要像上次那样把这个调皮鬼送回来,而是把他交给“地方当局”,让当局用国家的钱把这少年犯遣送回家。于是伊藏巴尔给兰波讲道理,晓以利害,虽然兰波对此极不乐意,但他还是决定向冉德尔姨妈道别,接着他们便把他交给宪兵队。老师和学生就像老同学似的紧紧地握着手,相互道别。他们不知道,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在此后近乎一年当中,他们仅靠书信保持联系,随着他们俩就文学方面的看法日趋矛盾,随着兰波逐渐受巴黎公社思想的影响,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倔强,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了。第二部分 24.历史(1)重返沙勒维尔就像承认失败似的。兰波在反抗,在撼动束缚他的枷锁。然而,迫于形势的压力,他还是屈服了,但他还是采撷到“真正自由”的几幅图像。他将这图像牢牢地铭记在心,其中有些图像后来使《彩图集》发出绚丽的色彩。此时,局势还是不可挽回了。他又见到家乡这个忙忙碌碌的小城,听到那些早已听腻的平庸话语,看到资产阶级依然是那么无能,而他本人越来越想出人头地,比如他故意蓄起长发,这种打扮则引来路人的嘲笑。他在迪卡尔广场上走来走去,大街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对他来说,他不需要再去钻研希腊语和拉丁语了,他已掌握了学会这两门语言的诀窍。但现在学这些人文科学又有什么用呢?战争的重压、激烈的政治辩论使这么多年的刻苦学习突然变得毫无用处。兰波已全身心地融入社会的重大事件之中,从此对神话以及帕尔纳斯诸神根本不屑一顾。不管怎么样,学校依然没有复课,已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还得等上很长时间才能到学校上课。然而,兰波夫人以其特有的温情向儿子保证,年初要送他去寄宿学校,因为她想改善儿子的学习环境,可对于一个刚刚体验过独立生活乐趣的少年来说,这个前景无疑是难以忍受的。于是,他很快给伊藏巴尔写了一封信:“身陷庸俗乏味、恶毒及毫无生气的气氛之中,我要死了,我已开始腐烂变质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还是更喜欢不受约束的自由,而且喜欢……好多其他东西,这让人‘感到可悲’,对吧?”而伊藏巴尔却非常理解他。一方面,兰波想远走高飞;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应该履行自己的诺言,这真让他左右为难。兰波强调指出,此时他内心感觉需要他人的爱意,而他只经历过“爱情的空虚①”,况且他对女人不感兴趣。“要是能为您做事情,即使是献出生命,我也在所不辞,我向您保证。”他在这封信的落款处签上“‘无心’的兰波”。这是引用他人的话?还是别人说的话?他把这话拿来为己所用,却让他痛苦不已。人们是否体会到他依恋于伊藏巴尔的那种激情呢?是否估计到使两人亲近的那种近乎于爱的默契关系呢?伊藏巴尔后来什么也没说,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①兰波以此为标题所写的诗文很难确定是在什么时候创作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一个年轻人的梦境,梦境中的人物大多是女人,不管是女佣,还是淑女,尽管如此,这篇诗文很有可能是在更晚些时候,即在1872或1873年创作的(LesfeuilletsdutextedeRimbaudportantcetitresontdifficileàdater.Quoiqu’ilsnotentdesrêvesd’un?toutjeunehomme?,rêvesoùdominentdesfemmes,servantesoumondaines,ilestvraisemblablequ’ilsontétéécritsdansunepériodeplustardive:1872ou1873)。——原注这一点。而兰波本人呢,却在后来发现有悖常理的爱情!从此,他听从历史的安排,听凭命运的摆布,只有耐心地等待,别无其他选择。他沉醉于无所事事之中,对诗人来说,这并非是没有益处的。他觉得这段时间太漫长了,其间还拉响过战争警报,出现过法国义勇军的抵抗行动,就在那时,他发现了另一种闲暇时光,那就是去写诗,在日常生活里采撷那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并将它们改头换面写成诗篇,就像用魔灯照过似的。就在忍受烦恼的同时,他又是一个现实的发现者,思想也依然处于现实状态。他那无所事事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接受其他事物的方式,比如去感受好奇心,或去感受渴望以及酒色的生活。我们将在后文看到他以此为乐的情趣,他为悠闲的时光想像出许多美妙的东西。第二部分 25.历史(2)虽然他不再去看望伊藏巴尔(这真让人感到遗憾!),但他还是经常去找德韦里埃,而且每次去都十分谨慎,德韦里埃此时已投身于新闻业。兰波还想同朋友德拉埃重新建立起联系。整个沙勒维尔小城都在尖刻地嘲弄小兰波离家出走的举动。那个完美的学生竟变成一个可鄙的调皮鬼,许多家长不许他们的孩子再和这个小坏蛋交往,这个小坏蛋露出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蓄着披肩长发,嘴上叼着烟斗,好像专门与人作对似的。在11月里一个晴朗的下午,兰波一直走到梅济耶尔,他走进德拉埃太太的食品杂货店。欧内斯特?德拉埃恰好也在店里。两个朋友拥抱在一起,他们有那么多话要相互倾诉。德拉埃非常高兴,陪着兰波外出散步,朝他来时的反方向走,一直走到玛德莱娜沿河大道。他们顺着小路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快乐持续得更长久。他们就最近的局势交换意见,断断续续地谈论这个话题。作为边界的要塞城市,梅济耶尔是普鲁士军队进攻法国的首要目标之一,如果德拉埃身不由己而成为战争的见证者,那么兰波则依然处于神魂颠倒的状态,离家出走的曲折经历使他像中了魔似的。从此,他们俩便常常见面。学校一直没有开课。因此他们俩便一起外出远足。他们从梅济耶尔出发,朝圣朱利安走去,穿越一道道防御工事,钻进“爱情森林”之中,他们在那里吸烟,这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卷起来的香烟(12克烟草要花掉20生丁呢)。兰波背诵自己写的诗,他在杜埃时曾把这些抄诗篇在本子上;再不然,他就像魔术师那样,从衣兜里掏出几本他最近非常喜欢读的书,比如狄更斯的《艰难时代》、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尚弗勒里的《圣佩里纳的情侣》等。他当时似乎对现实的表达方式,对精确的描写,对揭露人短处的讥讽式描述以及漫画更为关注。而这时的兰波却不被人所熟识,但他依然顽强地奋斗着,在1870年秋至1871年夏这段时间所创作的大部分诗篇里,他把自己内心的感触表达得淋漓尽致。此时,他似乎被生活的素材迷住了,可那并不是在离家出走过程中忧郁地感受到的素材,而是严肃地采撷来的素材,是去掉装饰、显露出内在活力的素材,这一活力在激励着他。因战争而被迫放假的高中生有时便去朗读雨果的《惩罚集》,以此相互鼓励,振作起精神来,这本诗集是民间流传的版本,包着蓝色封皮,字体很小,这是兰波搜集到一个版本。在沙勒维尔,有些十分刚强的人开始在政治上觉悟起来。就像杜埃市一样,共和国的建立在此地也催生出许多地方报纸。为了对抗代表保守资产阶级的报纸《阿登信使报》,一份名为《阿登进步报》的报纸刚刚创办起来,这份刊物带有明显的批评倾向。报纸的老板名叫雅各比,是兰波家住在弗雷斯特街时的邻居,此人可是个“人物”。雅各比从事摄影职业,这个职业当时还显得很神秘,而且很少有人去做这个行当。在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之后,他因持反对波拿巴的立场而惨遭流放。他以创办一份民主报纸为手段,最终去报复路易?波拿巴王朝。兰波显然已被新闻业迷住了(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发表诗篇的手段而已,因为他没有忘记此前给《大众杂志》及《讽刺漫画》投的诗稿),他先给这家报社编辑部寄去几首短诗。编辑部给他写了短评,告诉他那种“粗浅的小圈套”已经不时兴了(德拉埃依然记得这个词)。但两个小伙伴并不灰心,他们在“爱情森林”里发现了一个园艺工的窝棚,于是便常常跑到那儿,以满腔的热情去编写讽刺文章。兰波精心编写了一篇讥讽的小故事:醉醺醺的俾斯麦盯着一幅欧洲地图,忽左忽右打着手势,用手指着巴黎这座城市,接着把烟斗放在那个位置上,在酒精的作用下,昏昏欲睡,但很快就朝前扑倒下去,倒在热乎乎的烟斗上。而德拉埃则对巴赞的叛变行为毫不客气地提出尖锐的批评。他们俩小心翼翼地签上笔名,夏尔?戴乐是德拉埃的笔名,而兰波则采用让?博德里这个名字,兰波声称他就是奥古斯特?瓦格里(AugusteVacquerie)剧中那个高尚人物的化身①。兰波想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一名伸张正义者。雅各比并不喜欢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他要神秘的作者露出真面目来,因此在报纸上刊载了一条简短的启事:“让?博德里和夏尔?戴乐先生,我对你们的文章很感兴趣,但还是请你们摘掉蒙面罩吧。”第二部分 26.历史(3)兰波和德拉埃大概会同意编辑的要求,但一个新事件再次搅乱了日常生活那脆弱的安全感。事实上,在谈判无果而终之后,普鲁士人开始攻打梅济耶尔要塞,在那一年底,他们用另一种焰火照亮了这座城市,炮弹像下雨似的落在旧城里,掀掉了房屋的屋顶,炸毁了一座座墙壁。人们在街上救助伤亡者。虽然沙勒维尔此时尚未遭到攻击,但人们担心会出现更可怕的事情。在普鲁士人轰炸梅济耶尔两天之后,《比利时星报》公布了遇难者的名单,其中————————①奥古斯特?瓦格里(1819-1895):法国作家、剧作家兼新闻工作者,非常崇拜雨果,在雨果的支持下创办了《呼应》日报,此指瓦格里创作到四幕喜剧《让?博德里》,该剧于1863年被搬上舞台。——原注就有德拉埃全家人的名字。在获知这个消息后,兰波马上赶到梅济耶尔。他发现整个城市满目创痍,但万幸的是,他的好朋友毛发无损。然而,炮弹还是炸毁了食品杂货店,许多房屋都被炸得面目全非,其中就有德万印刷厂,而《阿登进步报》则幸免于难。但德万就像朴素的长生鸟,很快就从废墟中恢复了元气,得以再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兰波独自一人来到普里村,遭受灾难的德拉埃一家暂时到这儿来避难,后来他们家又搬到一个名叫“特”的小村庄里,这里离沙勒维尔很近,兰波也赶过来看望他们。天气十分寒冷,而且还常常下雪,所有的小溪都结了冰。不过这没有关系!两个朋友在一起跑遍了周围附近的村庄,有时在路上还能碰上普鲁士军队的运输兵。兰波为小伙伴背诵他写的新诗,有些诗是为悼念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而写的,比如《乌鸦》;另外一些诗则写得比较粗俗,比如《蹲着》,在这首诗里,米洛蒂斯(Milotus)①在月光下听自己的肚子咕咕地叫唤。他们俩还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着当前所发生的大事。虽然抵抗行动组织得很差,但普军依然遭遇到法军的英勇抵抗,尽管如此,普鲁士人最终还是突进到首都的四周,而且开始轰炸巴黎。在获悉这些消息时(因为大家对任何事情都不确信),大部分法国人认为共和国的寿数已尽,整个国土都将沦陷在敌人手里。1月28日,为了挽救巴黎,当局签署了停战协定,这让人民蒙受了羞辱。法夫尔在正式文件上签字时,眨了一下眼睛,落下一滴眼泪。2月8日,国民议会选举清晰地显露出外省保守的“乡下人”与大城市里居民的差别,在大城市里,左翼共和派占了上风,但他们既不是“赤色分子”,也不是布朗基分子。国民议会在波尔多召开会议,保皇党在议会中依然占有400个席位,就是此后不久兰波所说的凯德雷尔那帮人。共和派在议会中的席位则比保皇党的少一半。2月17日,小个子梯也尔先生被任命为政府首脑,兰波曾读过他撰写的《法国革命的历史》。遭受失败而又毫无生气的法国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国家不可能长久地忍受这种状态。无产者及共和派分子感觉受到现政府的蒙骗,因为政府与敌人达成秘密协议,准备联手镇压革命势力,而革命势力一年来一直在虎视眈眈地觊觎着政权。巴黎的无产者和共和派分子注意到当局已决定将东部省份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割让给普鲁士,于是便辞去在议会中的职务,这并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反应,而是抗议议会多数派那卑劣的失败主义做法,这些人竟然准备接受所有的和解契约。虽然沙勒维尔非常闭塞,但兰波对所有的事实还是了解得十分清楚。在他看来,巴黎人真是了不起,尤其是他知道很长————————①兰波用这个别名来称呼同学米约。——译者注时间以来,一股反抗之风一直吹拂着这座“圣城”。自1870年10月以来,当局试图遏制这股反抗之风。国防政府在不断打压反抗势力,甚至比敌人的做法还要残暴。但“公社”这个概念已经承载着工人和平民的所有希望。1870年9月20日,费利克斯?皮亚(FélixPyat)①在《战斗》杂志上撰文时就已用过“公社”这个词。在左派组织的示威活动中,民众再次热情地采用这个词。10月31日,在巴赞投降之后,民众在瓦扬(Vaillant)、弗卢朗、布朗基(Blanqui)②等人的率领下涌进巴黎市政府,而就在这同时,梯也尔正与敌人谈判,商讨签订停战协定,但却无果而终。公安委员会差一点就可以组建起来,但红色阵营的首脑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他们所威胁的政府却被忠实于政府的部队解救走了。第二部分 27.历史(4)1871年2月,沙勒维尔中学被征用为战地医院,学校恢复了部分课程,但学生要到市立大剧院里去上课。兰波声称自己“不适合登台表演”,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考虑要像隐士那样躲进罗梅里森林的山洞里,他和德拉埃曾在那山洞里抽烟斗,吟诗唱词。但他很快就作出更激进的抉择:要按一年前精密制定的计划再次离家出走,他登上开往巴黎的火车,迫不及待地想了解那边所发生的一切,去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切身体验那一重大事件。难道他打算到那边去工作吗?德莫尼是否告诉他应该找谁呢?后来他所写的信件让人作出这样的猜测。2月25日,他来到巴黎斯特拉斯堡站(现已更名为巴黎东站),他感觉自己的反抗精神一定能碰到知音。最初几天,他生活在令人困惑不安的非现实之中。焦虑不安的气氛笼罩着巴黎,一方面,敌人大兵压境威胁着巴黎,另一方面,国家领导者却在背叛民众。国民自卫军的士兵在巴黎街头到处巡逻。根据停战协定的有关条款,正规军已被解除了武装,但国民自卫军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武装。这支后备部队装备着先进的步枪,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武器,是从正规部队那里得来的,这给巴黎的街道平添了一抹奇特的景色。兰波根本无心浏览巴黎雄伟的建筑,但他却十分留意观察这种大战临头的气氛。他到处走,到处听。他走进咖啡馆,人们在咖啡馆里激昂地谈论着,好像准备再造一个新世界似的。人们在咖啡馆的吧台上精心设计美好的明天,以粗俗的语言辱骂国民议会里的那些白痴。他们在抒发理想主义情怀,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他们为将来的理想而感到高兴,痛斥领导者的卑劣行径。兰波体会到什么是人民的力量,什么是正义的愿望,这种愿望一直在鞭策着广大民众。然而,他手头那点零钱很快就用光了。几天之内,他就落入悲惨的境地。像大多数穷苦人一样,他都快饿死了。——————①费利克斯?皮亚(1810-1889):法国作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译者注②爱德华?瓦扬(1840-1915):法国社会主义者,第一国际成员、巴黎公社社员;路易?布朗基(1805-1881):法国社会主义理论家。——译者注那时食物极为匮乏,而天气又冷得出奇,塞纳河已被冰封,有人甚至在冰上拉着小车运东西。他饿着肚子,浑身上下弄得脏兮兮的,因为他和那些流浪汉一起睡在桥头下,有时睡在一条驳船上,直接躺在煤堆里。不过他刚到巴黎的时候,还记得安德烈?吉尔(AndréGill)①,他非常喜欢吉尔在《月亮与月蚀》杂志上发表的漫画。他孤注一掷,按照别人给他的地址来到这位画家的画室。幸好画家从来不锁画室,兰波进去之后,便躺在长凳上呼呼酣睡起来。时隔不久,画室的主人回来了,他发现这位陌生人,于是便唤醒他,要他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兰波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吉尔倒是愿意相信他说的话,但还是送给他10个法郎,把他打发走了。显然,那时的兰波不但渴望结识所有的诗人,而且渴望去拜访所有的漫画家。在那时所写的文字里,他表达了要与他们一争高低的愿望,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当他徘徊于巴黎新闻界汇集的街区时,他梦想着能参与各类日报的报道工作。虽然那只是短暂的话语,但却是充满了活力,铿锵有力的话语。一个世界覆灭了,就像一场噩梦似的;而另一个世界正在兴建之中,那是靠欲望、理想、愤怒、复仇而建立起来的世界。绘画里那种玩世不恭、流露愤怒的画法,那些引人发笑、恶意讽刺的讥讽漫画,那些篇幅紧凑的文章以及所有的小册子、讽刺短文、鼓吹革命的夸张性檄文、蛊惑人心的文章、慷慨激昂的预言性文字,所有这一切都以为超越了下一个时代,普遍的正义将在那个时代里占主导地位。兰波就像身无分文、在食品店橱窗外垂涎欲滴的大孩子,对他来来说,巴黎同样是书店的橱窗,是书报商的商亭。他也许对舒瓦瑟尔小巷还抱着感激之情,希望能在那儿见到几位帕尔纳斯派诗人。但这些诗人根本控制不了事态的发展。他们每个人大概都写了一首爱国的诗篇。孟戴斯写下了《自由射手的怒火》,弗朗索瓦?科佩(Fran?oisCoppée)②创作出《一位布列塔尼别动队士兵的来信》(有人在剧院里朗读了这首诗),安德烈?特里耶(AndréTheuriet)③回忆起《侵略》,而勒孔特?德?李勒则写出一幕颇有抱负的话剧《巴黎的祭典》。他对这些诗人又能期望什么呢?在这些带着爱国情调的杂文当中,他欣喜地发现格拉蒂尼的诗歌集,以前他就非常喜欢格拉蒂尼的《金箭》。现在,格拉蒂尼为这本带有“新版《惩罚集》”意味的诗集取名为《热铁》。在波拿巴街18号,兰波忐忑不安地推开那个著名艺术图书出版社的大门,正是这家出——————①安德烈?吉尔(1840-1885):法国画家,尤以发表在《月亮与月蚀》杂志上的漫画而闻名法国绘画界,还为左拉、都德等作家绘制了肖像画。——译者注②弗朗索瓦?科佩(1842-1908):法国诗人,后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译者注③安德烈?特里耶(1833-1907):法国诗人、小说家,后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译者注版社为德莫尼出版了《拾穗者》。出版社的人向他打听德莫尼的消息,因为德莫尼刚刚结婚成家。兰波一边做出礼貌的表示,一边借这个机会向出版社介绍自己最近写的诗稿,他不是也想让这家出版社为他出版诗集吗?后来他给德莫尼写了信,但却只字未提向出版社举荐自己诗稿的事。在这座混乱不堪的城市同政见、表达自由观点的报纸,比如罗什福尔的《口号》、瓦莱斯(Vallès)①的《人民的呐喊》等。他对这些报纸抱着真诚的崇拜之情。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欧仁?韦尔梅什那离奇的幻想,韦尔梅什在类似新版《迪歇纳老爹》(PèreDuchêne)②那样的报纸上提出他的幻想。倘若见到韦尔梅什的话,他起码不用流浪好几个月,忍受那么大的痛苦,但兰波注定在此人生阶段还不能操之过急。况且,韦尔梅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哪有时间和一个来自沙勒维尔的孩子交谈呢。第二部分 28.历史(5)兰波跑遍了首都的大街小巷,但却没有碰到任何知音,可口袋里那点钱早就花得精光了。他准备“再碰碰运气”(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做)!可他不想和那帮盗窃团伙混在一起,他宁愿返回自己的家乡。这最后一跳将他从悲惨的世界中解救出来,要不然他非得在那个世界里沉沦下去。于是,他步行返回沙勒维尔。去年秋季初次离家时的欢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饥寒交迫之中,他独自走在漫长的返家路上。“在冬天的寒冷之夜,我走在大路上,没有歇脚的地方,没有温暖的棉衣,没有充饥的食物,一个声音在压迫着我那颗冰冷的心:‘是软弱还是坚强。好了,坚强起来吧。’”然而,只要越过巴黎城的城门,他就能感觉到自己的确需要回家了。悲惨的处境以及饿着肚子在巴黎闲逛的事都已忘到脑后了,他再次感觉到,不管怎么说,自己的位置还是在那边。他刚刚回到家乡,整个法国便获悉巴黎公社那惊人的创举,3月1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人民掌管了政权。前政府眼中的无赖登上市政府的宝座,被流放者成为一代君主。听到这个消息,兰波兴奋极了。德拉埃随家人躲到“特”这个村庄,当兰波来到村子里时,他便把兰波指给大家看,而且发出胜利的呼喊:“终于成功了!”接着,两个朋友便约好一同赶往沙勒维尔,去嘲弄那些被这消息惊呆的有钱人。他们以夸张的语气高声喊着:“秩序被打败了!”他们的同胞们感到非常沮丧,甚至根本不想去回击这些挑衅举动。兰波差一点就赶上这场起义行动了,但他很快就以诗歌的形式去颂扬这次起义行动。幸好当地的报纸谨慎地报道了这一消息。他和德拉埃、拉巴里埃及其他几个人一起热烈地讨论这一事件,并对报纸——————①朱勒?瓦莱斯(1832-1885):法国作家、新闻工作者。——译者注②《迪歇纳老爹》原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份刊物,其风格深受大众喜爱,言辞也很过激,成为当时激进革命党的喉舌。此指巴黎公社期间,进步人士所创办的类似刊物。——译者注报道的消息作出评论。每个人都以为自由的时刻已经来临。在1830年和1848年革命的成果被专制政权篡夺之后,这是多么成功的反击呀!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对于公社那恐怖的动乱局势他不会不知道,而在公社里,美好的愿望与党派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冲突。尽管人民有许多既疯狂而又果敢的想法,但他们不善于管理自己的胜利果实。一个强烈的梦想正在席卷法国,在各个地方激发出种种幻想。无限地扩大了革命力所能及的范围。学校已于4月份开学,恢复了正常课程,既然兰波不想再去上学了,那他就得装出工作的样子,起码得改变自己的面貌。那时他觉得新闻业可以给他一个出路。至此为止,他在新闻业的经历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能拿出无数个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功。他在巴黎看到的东西给他很大鼓舞。于是,在《阿登进步报》复刊之际,他要雅各比给他留个入门者的位置。雅各比还真交给他一项工作,要他分析整理读者来信,但他的希望再次破灭了,实际上报纸于4月17日就停刊了,他只在报社里工作了5天……第二部分 29.历史(6)兰波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希望能投身于那一史无前例的事件之中,这种看法并非没有根据,在克服重重障碍之后,自由的精神终于取得了胜利。然而,由于他离家出走后刚刚返家,不可能对这一事件作出迅速的反应。兰波参与巴黎公社革命运动一事依然是个难解之谜。他投身于巴黎公社运动本是不言而喻的事,但有人却对证明他参加过革命的证言提出质疑。德拉埃的话几乎一直是可靠的,他在这方面所提供的准确信息不久后也得到魏尔伦和帕泰诺?贝里雄的确认。4月17日,兰波给德莫尼寄过一封信,他在信里讲述了最近离家出走的故事。将近一个月之后(通过他分别于5月13日和15日写给伊藏巴尔和德莫尼的信,我们得知这一点),他一直待在沙勒维尔。在五月流血周(21日~28日)之后,巴黎公社就失败了。因此,只是在有限的两段时间内,他有可能赶到巴黎,向起义者们表达他的道义感:一段是4月17日至5月12日,另一段是5月15日至28日。虽然德拉埃讲述得很详细,但他所提供的信息还是有些含混不清。他本人于4月上旬随家人一起到诺曼底去了,只是到了5月底才从那儿返回阿登省。因此,在那段时间内,他不可能见到兰波,这显然正是他为何在回忆那段往事时有些迟疑不决的原因。尽管如此,他的话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况且后来其他人的证言也确认了这一点。铁路运输再次被切断了,由于身无分文,兰波有可能是靠两条腿走到“圣城”去的。他内心里期盼着能碰到好运气,希望路上能遇到好心人,给他一些吃的东西。此外,他知道联邦部队正在招兵买马,每天付给士兵30个铜板,这点钱真是微不足道,但假如人们认定他在巴黎到联邦部队里当了兵,起码他能生存下去,能躲过那可怕的悲惨生活,那种生活正是一个月前他在巴黎所经历过的。他迈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前往巴黎的大路。240公里的路途吓不倒他,他已经走过那么长的路,像经常旅行的人一样,知道哪儿有栖身之处,哪儿有歇脚的好地方。在路上,一位马车夫捎了他一段路,马车夫显得有些微醉,他们俩肩并肩坐在马车上,谈论起政治局势。马车夫要这位流浪汉给他儿子画一幅画,于是,兰波拿出铅笔,以当时流行的漫画笔法画出一幅滑稽的梯也尔画像。在经过五六天的步行之后,他最终又来到首都的外围,而且成功地溜进这座起义者的城市。他在街上碰到手持武器的人,翻越一处处街垒,陶醉在这焦虑与欢乐相交融的气氛之中。依然坚守在巴黎热点街区的人正在朝险象环生的自由世界走去。政府早已逃到凡尔赛去了,并把人民委员会视为强盗组织。政府的部长们认为应该采取行动,用武力迫使起义者投降。公社社员们被围在城里,枪支和大炮并不缺,他们缺少的是食物,而且食品越来越紧缺。不过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兰波早已习惯了忍饥挨饿的生活。况且他的计划很简单,他只想加入一支自由射手的队伍,这是巴黎在遭受围困的最初几个月所成立的军事组织。诚然,巴黎公社是需要人手,但公社根本不信任这些毫无战斗经验的年轻人,公社认为这些脱离社会者只想着能领到军饷和食物。依照兰波的说法(由德拉埃转述),人们毫不费力就把他招募到自由射手的队伍里。他自我引荐,声称是革命的支持者,特意从外省赶过来保卫人民的事业。人们欢迎他加入这支队伍,他和新战友们一一见了面,很快就从他们那儿募集到21法郎,于是便和那些慷慨接纳他的人一起把这笔钱花掉了。在这些人当中,不论是性情古怪的人,还是前线的步兵,或是第88团的士兵,他们确实都很善良。在蒙马特高地,拒绝将枪口对准人民的那位士兵被派往巴比伦兵营。大家在兵营里用餐,在兵营里就寝。新入伍的士兵还要进行军事操练,学习使用武器,而那些老兵对此已经很熟悉了。魏尔伦后来以简练的笔法暗示了那段时间的事,称兰波那时的战友都是“替弗卢朗报仇的人”,弗卢朗是最早宣布起义的重要人物之一。魏尔伦后来明确指出,那些“系着白皮带的青年男子”嘴里喊着革命者“弗卢朗”的名字。在兵营宿舍里,兰波有过令人恶心的混居经历,尽管如此,在与88团士兵接触的过程中,他还是结交了一个好朋友。时间在等待中一天天地过去了。到处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消息,接着又有人出来否认这些消息。延迟的自由就像发烧似的。兰波一生中有那么一段经历,此经历忽而被传记作家夸大,忽而被视为杜撰的故事,忽而又被人遮掩起来,难道这就是那段经历的背景吗?德拉埃对此什么也不说,但帕泰诺?贝里雄总是以传记作家的手法来解释篇篇文字,从而信誓旦旦地说《痛苦的心》讲述了一个喝醉酒的场面,而作者本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面:悲伤的心在船尾流泪,我心里只惦念小班长:他们向他灌食大锅饭……贝里雄那不切实际的肯定态度使他犯了许多错误。尽管如此,兰波于1871年写的所有诗篇大部分既不真实,也不虚假。他只不过在诗中拉大了与现实的距离。《痛苦的心》肯定是兰波非常珍重的一首诗,因为他用此诗来阐明那第一封所谓的“通灵者”的信,他在5月13日将此信寄给伊藏巴尔。6月份,他将此诗抄送给德莫尼,并将标题改为《滑稽者的心》,而在1871年秋,当他将此诗送给魏尔伦时,又将标题更改为《失望的心》。他将此诗视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这一作品清晰地展示了他的新艺术。然而,这首带有讽刺意义的八行诗究竟在讲述什么呢?这是他本人蒙受耻辱、人身遭受伤害的故事,一个小班长,还有一些大兵,他们挺着勃起的阳具,使他堕落下去,他们伤害了他的心。他描绘出这样一幅图像,肯定并非出于纯朴的诗意。人们显然能在其中发现波德莱尔笔下信天翁的痛苦,船员们都在嘲弄那只信天翁。但兰波所描述的那个世界似乎与此非常接近,尤其是他在巴比伦兵营里所认识的那个阶层与此更为相似(假设他去过那个兵营)。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人们去想像他在那儿遭受到性侵犯(除非他只是一个旁观者),那是显示男子性欲的下作举动,而他的青春也因此受到玷污。德拉埃和伊藏巴尔本想就某些情况同贝里雄讲清楚,因此拒绝承认如此露骨的解释,贝里雄是兰波夫人的女婿,又是兰波那位倔强的小妹伊莎贝尔所认可的传记作家。在有些情况下,沉默是金呀。《痛苦的心》所披露的东西似乎仍然是一个谜。人们后来注意到,至少从那时起,兰波故意表现出对女人的厌恶感。人们很难想像使他蒙受耻辱的鸡奸会转变他的性取向,从而只让他对男性之间的爱情感兴趣。兰波毫不掩饰地将《痛苦的心》送给与他通信的人,这当中所发生的事对他来说至少颇有启示意义。猛然间,这好像说得太多了!因为那自我表白已说得很清楚,几乎毫无掩饰,然而真相却令人生疑。面对炫耀般的介绍给人造成创伤的场景,面对这种极有可能而又不确定的场景,我们则持怀疑态度。一起饮酒作乐,在兵营宿舍里抽烟、喧闹的场面并未给这些自由射手带来多大欢乐,他们渴望能参加更令人难忘的行动。那时首都各城门附近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大家感觉到孤立无援的巴黎公社不会坚持多久,而所有被当局认定有罪的嫌疑犯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于是,在五月流血周发生前半个月左右,兰波便悄悄地溜走了,这是德拉埃的说法,他提醒大家,开小差者对自己的变节行为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尽管如此,这种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兰波很有可能把事实真相告诉了他最亲密的朋友,可他并未将真相告诉其他人,甚至连伊藏巴尔也没告诉。尽管伊藏巴尔对兰波就此事瞒着他感到有些不快,但他后来声称这些冒险的经历都是兰波自己杜撰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知道他是一名公社战士,自3月18日公社宣告成立以来,他一直在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在经过几天艰苦的跋涉,遭遇重重波折之后,兰波徒步经维莱-科特莱、苏瓦松、兰斯、雷特尔,最终回到故乡沙勒维尔。第二部分 30.新诗歌(1)兰波再次回到这个难以让他称心如意的家,母亲总是责骂他,督促他赶紧找一份工作。他每天都在打听公社的消息,此时公社正经受着最后的狂热和恐惧,像以往一样,他常常到图书馆里去看书,甚至比以前去得更勤了。他思念着巴黎,想像着最后战斗的时刻,很快他就创作出一首《巴黎战歌》,他以嘲弄的口吻称其是“时事诗篇”。(荒唐可笑的)对抗只发生在诗里面,那些人正是梯也尔和皮卡尔(Picard)①之流,是在春天的花朵里飞来飞去的“采花大盗”,而朱勒?法夫尔(JulesFavre)②则流下鳄鱼的眼泪。而他们的对手就是那些喜欢吃喝玩乐的人,兰波算是其中的一员,还有那些起义者。作为幸免于难者,兰波以奇特的方式来看待这场内战。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冲突还是十分严重的,他是否认真地看待这场冲突呢?这曲讽刺性的战歌肯定没有预料到“五月流血周”那血腥的杀戮行为。兰波唱着这曲战歌,其语气带着夸口的意味,即使在一行诗的转折点,他的确描绘出被鲜血“染红水面”的湖泊。他的创作力随着起义大军的节奏而展现出来,这支起义大军就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在不顾一切地运转着,同时在这新春之际期待着“樱桃时节,那樱桃像鲜血一样滴落在树叶上”。到处都是暴力的气氛,是春天所激发的活力,而春天的花朵正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春天真正的季节由他调整而来到人间。除非他并未感觉到春天在他内心骚动,就像性意识在其内心里萌动一样。此时他所写的文字都带着讥讽的特征,带着渴望自由的烙印,他的躯体令人吃惊地裹挟着语言,将自己的心绪宣泄于文字之中,那些文字充满了形容词的活力,体现出新词汇的精髓,既然语言本身也应发生变化,况且巴黎公社还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枯竭的历史获得新生。这个身材略显瘦弱、个子不高(当时只有1.6米高)、举手投足总显得拘谨的大男孩,尚未结交过女朋友。然而,他那天使般的容貌大概也曾迷倒过几个女孩子。德拉埃、皮埃坎以及所有的朋友对少年兰波的几桩逸事依然记忆犹新,他那时总是和一个15岁的少女一起出去。这位少女是不是不愿意随他去巴黎呢?大概这就是他为何能悄然离家出走的原因吧。————————①欧内斯特?皮卡尔(1821-1877):法国政治家,在国防政府中任财政部长,后在梯也尔政府里任内政部长。——译者注②朱勒?法夫尔(1809-1880):法国政治家,在梯也尔政府里任外交部长。——译者注他肯定有过情人,但却坦言承认她们都是“小姑娘”,也就是说,这些女孩子并未让他动心。我们需有路易?皮埃坎那样的想像力,才能相信兰波临死前还思念着那位让他心仪的姑娘。最好在看过沙勒维尔所有好嘲弄人的姑娘之后,还是听听兰波是如何憎恨她们的吧。不论是金发碧眼的女孩子,还是黑发或棕红色头发的姑娘,她们都长得“很丑”,过去曾让他有过幻想的女孩子,如今已被他抛在一边了。他发现女人虽然有着温柔的外表,但她内心里的东西让人很难理解。他对这个“仁慈的姐妹”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他生性好讥讽人,而且目光敏锐,谁要是惹他不高兴,他会随时准备去戏弄此人,甚至与此人对抗,比如坐在图书馆里的海关职员,躲进教堂里的穷苦人,带着浪漫情调的不同类型的人,可这会儿这些人却露出焦虑的神色。那时他有一个同学名叫欧内斯特?米约,这位同学的一个亲戚当上了神甫。他一边回忆着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一边描述出这位米洛蒂斯兄弟的样子,米洛蒂斯蹲下身来,双手握着大钵的把柄,通过天窗去观望“天空中的维纳斯”。他发现融合着抒情与粗俗的诗歌有很多特性。他比创作出《一具腐尸》的波德莱尔更大胆,将所有的丑恶都揭露出来,将文字嵌入到躯体里,而他敢于根据深度挖掘的真相去讲述那躯体。他打破现实主义沉寂的水面,去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其实这个领域不过是一个梦境,是人与物之力量或活力的体现,尽管这个力量或活力总是被遮掩起来。第二部分 31.新诗歌(2)1871年5月13日,巴黎公社依然在顽强地抵抗着。兰波远离巴黎,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怒火,脑中想像着巴黎街头大敌压境的场景,同时还想着在图书馆里所读过的书,即使图书馆长让?于贝尔用责备的眼光看着他①,他也要读那些杂书,于贝尔以前在学校里教授修辞与逻辑。最近,他刚收到伊藏巴尔的一封信,在1月停战之后,伊藏巴尔打算再回学校教书。4月,有人介绍他到圣彼得堡去做家庭教师,因为他哥哥就住在那儿,但他拒绝了这份差事,这真像是冒险的征程!他宁愿规规矩矩地在杜埃的一所中学里做代课教员。因此,他一直待在离小城不远的地方。难道兰波应该为他接受如此狭隘的命运而感到高兴吗?“您现在又重新当上老师啦。”但他的回信并非只是表达责备之意,他还展示出自己的宏伟计划,当然这些计划与当前的局势密切相关。在心情兴奋,感情奔放的状态下,兰波将自己的打算一一列————————①魏尔伦在其《受诅咒的诗人》之“兰波”篇里(1884年,瓦尼埃出版社)回忆起这位图书馆长,馆长对兰波所借阅的书籍颇有微词,并建议他去读古典著作,兰波在《坐客》那首诗里谈到这位馆长(VerlainedanssonRimbauddesPoètesmaudits,Vanier,1884,évoqueracebibliothécaireenchefquireprochaitàRimbaudleslivresqu’ildemandaitetluiconseillaitdereliresesclassiques,d’oùlefameuxpoèmeLesAssisvisantplusparticulièrementcepersonnagetrèsenvueàCharleville)。——原注举出来,他的想法犹如闪电照亮了诗歌那黑暗的地方。许多人作出诸多解释,试图去分析他的想法。他在信中展示出一种视野,这一视野显然在向我们挑战,而且也向他自己挑战。他独自一人去发现世界。在他看来,这一特殊的历史过渡时刻好像在给他下指令,而他写给伊藏巴尔的信则划出一条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划分出一个你和一个我,划分出“无可救药”的老师和采取截然相反态度的学生,而学生则遵循自己的道德标准,走上一条不光彩的路,爬上一个荆棘丛生的陡坡。兰波就像一个魔术师,像一个善于露出谦卑样子或装扮冷酷鬼脸的演员,故意放浪形骸,堕落下去。况且这种故意扮酷的行为与他探求自身身份的做法相吻合,这正是年轻人标新立异心态的具体体现,他认为这才是“天才”的出路。就在法国处于兵荒马乱的时刻,这个17岁大男孩做出某些浮浅的怪诞行为本来也不为过,比如:在咖啡里夸夸其谈,蓄着披肩长发,抽烟斗,在沙勒维尔的墙面上涂写一些不适当的标语,然而,他却将此行为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将所有含混不清的思想都清除掉。巴黎公社肯定将他推向危急状态,使他的直觉变得更加敏锐,使他的诗歌变得更加激昂,他的诗歌也要变革。兰波将公认的劳动者以及像伊藏巴尔那样的公务员与真正的劳动者以及公社的无产者区分开来,他后来以钦佩的口吻将真正的劳动者称为“可怕的人”,而他自己则想成为一名公社战士,即便他根本无意去写带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作为一位(文字)劳动者,他在主观诗与客观诗之间划出一个相互比照的区别。在给伊藏巴尔写信时,他不但在和自己的老师说话,而且在和人交流,这个人有时也给他写一些平庸的诗文。在他的思想里,所谓“主观诗”是指那些言之无物却带有情感色彩的空话,这是与他通信的人所写的话。相反,他本人则声称自己的客观性新颖、清晰,甚至尖锐得有些刻薄。单从表面上看,他的诗歌与帕尔纳斯派的理论非常相似:崇尚形式,题材无个性,但无个性的题材在必要时也并不排除那种眈于声色的描写,正如邦维尔的诗所表现的那样。就在那同时(或几乎在那同时),伊齐多尔?迪卡斯也在指责缪塞的追随者,指责那些歌咏情绪、心境的颂扬者,以近乎精确严格的术语去探索“诗歌科学”。巴黎公社事件促使兰波去颠覆语言,他在求变与讥讽意愿的鞭策下做出这样的举动,那首《痛苦的心》就是最好的明证,他将此诗抄录在5月13日那封信上,此举可谓是意味深长。人们本以为他的客观性与无感情的描写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实际上,这种客观性与那类描写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客观性是受某一客观事实的驱使,而客观性是在某一特殊的创作过程中形成的,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这个人。况且,兰波也不在乎这一矛盾。倘若他对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提出质疑,那么他最终是想说“人们在思考我”。但他究竟是在说谁呢?他的那句名言“我是另一人”中的另一人究竟又是谁呢?从那时起,这句名言就过时了,因为它似乎是为了印证精神分析的说法而事后想像出来的。人们越细心研究这封奇妙的信,越仔细留意此信所暗示的东西,就越弄不清这封信究竟想表达什么,信中的话像闪电似的一闪便消失了。事实给发现信中内容的发现者很大的启迪,以至于他什么也不解释,只是在观察。就在兰波给伊藏巴尔写下这封信的第二天,伊莎贝尔初领圣体,兰波不但要参加这一仪式,还要参加仪式之后的一系列活动。后来他对这事记得很清楚。其实他对这种狂热的宗教活动根本不上心,却一直惦记着自己那奇特的宣言,他准备将此宣言转达给保罗?德莫尼,于是自5月15日起,他又拿起笔来。人们通常将这第二封信称为“通灵者的信”。其实“通灵”一词是在写给伊藏巴尔的第一封信里出现的,他在第二封信里再次使用了这一词汇。这一长久的发展过程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创作的三首诗(《巴黎战歌》、《我的小情人》、《蹲着》)足以表明他内心的信念,他“开拓”出诗歌的一片新天地。第二部分 32.新诗歌(3)然而,这一富有活力的学说并未在其同代诗人中引起反响,因为此学说只是到了1912年才被人所熟知。这一理论过了很久才对超现实主义者以及“大玩家”组织的成员产生影响,而超现实主义者和“大玩家”的成员只是拿兰波的学说作为理论依据罢了。兰波写下“通灵者”的信,却丝毫没有想到去做理论家,更没想到向重要的诗歌艺术提供理论依据。他以年轻人特有的狂热,划出诗歌的历史,与此同时,他还常常作出一些粗浅的评论。所有这一切都源于直觉,即使他想给自己的思想理出头绪来,清楚地分辨出希腊诗歌、浪漫诗歌和现代诗歌。希腊诗歌为动作标出节律,浪漫诗歌在问世前曾经历过一段“韵律散文”阶段,而现代诗歌则是第二代浪漫派诗人如戈蒂埃、勒孔特?德?李勒和邦维尔所预示的。兰波将自己的爱好描绘出一幅全景图来。要是他不作出解释,也是合情合理的,就像1921年所有与《文学》杂志合作的人所做的那样。人们注意到他有所保留地照顾到雨果的面子,进而诋毁缪塞,将波德莱尔奉若神明。尽管如此,他还是责备伟大的诗人“因循守旧”,而那些随信寄出的诗篇远未表达出他所预示的震撼。人们很难在他一生中的这一阶段去感受他的想像。他不但为“通灵者”一词重新作出定义,而且写给伊藏巴尔的那封信就像是一个幻象,他正是以通灵者的措辞向伊藏巴尔解释了诗人的作用。这封信预卜未来,在预兆性的境界内确实站在“超前”之列。他谨慎地重复自己那句箴言“我是另一人”,并以“深层次”的术语来评论这一箴言,同时将自己的面孔掩藏在个人剧场的幕后,这正是表达真心话的方式。为此,他采用了一种方法,即“长久、无限、清醒地让所有感官错乱”。改掉自己的习惯,摆脱传统的逻辑方式,发现新的征程,让自己变得极其恐怖,甚至甘愿堕落下去。总之,这是一个绝妙的拯救,是通过他所预示的文字而实施的拯救,是逐渐增多的进步,依照他的说法,这是实证主义的做法,因为参照幼稚的传说,他希望能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去拯救人类,但这并不妨碍他选择放荡的方式。他就诗歌所作的“超前”设想在重复占星诗人的做法,比如拉马丁及雨果,那正是诗人们分别在1830年、1848年以及1871年革命中的做法。但兰波既不是参议员,也不是共和国总统候选人。他在政治方面很快就放弃了斗争,虽然他曾在几个月内以微薄之力投身于新闻业,梦想着能起草一部共产主义宪法,这是德拉埃在回忆录中的描述,但此事却未留下任何痕迹。这颇似神话的世界以及神仙所预言的真实性表明人们将来会更需要他。兰波大概期待着与他通信的人能就他寄出去的这两枚“炸弹”作出反应,这是真正的革命性的檄文,他认为这么重要的文章,伊藏巴尔和德莫尼是不会忽略过去的。然而,德莫尼在收到这封10来页的长信之后,竟然连回信都懒得写。至于说伊藏巴尔,他对自己的学生如此粗暴地对待他感到极为生气,他无法接受来自学生的教训,于是便给兰波回了一首讽刺诗。《痛苦的心》阐明了兰波的伟大设想,但伊藏巴尔不太相信这些设想,并以激烈的言辞,模仿此诗和了一首《恶臭的缪斯》:恶臭的缪斯,到我心上来,像情人一样低声窃语,为嘲弄所有的审美观,恶臭的缪斯,投入我怀抱。然而,伊藏巴尔却丝毫没有看出《痛苦的心》所包含的新意,在他看来,此诗极为古怪,怪得令人难以接受。伊藏巴尔以诙谐的词汇,用《新当代帕尔纳斯》的腔调来嘲弄他,这份刊物自1866年起便致力于嘲笑新生的帕尔纳斯派诗人的诗。几天之后,人们获悉五月流血周突变的局势,了解到赤色分子的英雄壮举,了解到街头的巷战以及反动势力残酷的镇压行动。巴黎公社在7天之内就被推翻了,而且像迦太基遭古罗马人血洗那样被灭掉了。凡尔赛人大肆屠杀起义者,据说有几千人惨遭杀害,起义者未经审讯便被成批地枪杀了。那些没来得及躲避而又活下来的人则被投进“旧船监牢里”,而另外一些人,其中包括路易丝?米歇尔则被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兰波见过那些公社女社员,她们性情刚烈、胆量过人(她们绝不是新绿吐翠树下的丑姑娘),兰波想起她们,拿起笔写下了《让娜-玛丽之手》,他想像着那双手上拴着“明亮的铁链”。此诗观念新颖,将起义行动那冲天的火光表现出来,但形式却是陈旧的,因为他借鉴了泰奥菲勒?戈蒂埃的《手之研究》。巴黎公社就像一个强烈的爱情之梦留在他心里。人们曾经与奇迹,与纯粹的自由擦肩而过!此后不久,他以甘愿接受失败的阴郁心情创作出《巴黎人口剧增》。那些逃难者,那些“梅毒患者、矮人”再次涌入这座美丽的城市,涌入这座圣城。这座城市曾火光冲天,血流成河,巴黎人在清理废墟,清理被烧毁的宫殿,其中包括审计法院、王宫、巴黎市政府。现在人们预先通告“那是大火发出的火光”,而那些“老家伙、傀儡、奴才”又都回来了,在这个“该死的”巴黎自得其乐。第二部分 33.新诗歌(4)无论是持怀疑态度,还是对此感到愤怒,兰波从此便到咖啡馆里去喝啤酒。他无所事事,就像“落在剃头匠手里的天使”。母亲对总是责备他也感到厌烦了,任凭这个执拗的儿子到咖啡里消磨时光,去拜访共和派的精英分子,佩兰、德韦里埃以及那些出了名的激进分子就是这样一批人,他们对新闻计划更感兴趣,而不在乎实施这些计划的过程。亨利?佩兰是一个“激进分子”,曾在中学里教书,德拉埃是他的学生。复活节过后,他辞去教师一职。至于说德韦里埃,他依然在罗萨私立学校任教,却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虽然他的文笔实在令人难以恭维。这些人聚集在站前广场那家名为“宇宙”的咖啡馆里,准备打造一个新世界。兰波极为敬佩韦尔梅什和瓦莱斯,他为佩兰读了几篇讽刺性的短文,而此时佩兰正准备创办一份自己的杂志《东北》。就在杂志创刊号出版后不久,他甚至为佩兰写了一首长诗《食品杂货商的牢骚》,他以沙勒维尔小商贩的语气,将矛头直指佩兰本人,因为佩兰以诙谐的口吻谴责所有平庸的富人。这些文字虽然颇有引发轰动的意味,但并未博得新派记者的欢心,为了报复,兰波在沙勒维尔城里的墙面上涂上大字“去你妈的,佩兰”,后来他让魏尔伦的语言也变得粗俗起来。况且,他并不满足于在墙上胡乱涂抹这些粗俗的文字,根据伊藏巴尔或德拉埃的回忆,他随手把诗写在出乎意料的地方上。在他离开冉德尔姐妹家时,他将一首简短的告别诗写在门上,可惜这首诗后来被一层厚厚的油漆遮住了。还有一次,在梅济耶尔圣母院教堂钟楼里,他大概写下一首八行诗,以纪念在那儿发现了一只夜壶,这事说来真是有些滑稽。那时的兰波虽然表面看起来无所事事,但他始终没有停笔,一直在写信、赋诗。以自己的眼光来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刻已经到来,他对此心知肚明。然而,无所事事的处境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找工作的烦恼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好像上帝在惩罚他似的。母亲一直在督促他找工作,她就像“73名戴着沉重大盖帽的公务员一样那么倔强”。最新的灵感使他心醉神迷,而内心的呼唤却在折磨着他,这一呼唤就像圣召似的。因此,他想方设法要成为一位诗人,在他看来,当社会根基已被撼动,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崭新时代的时刻,诗人的责任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他对刚刚成立的第三共和国根本不感兴趣,因为这个共和国身上依然沾着无产者的鲜血,尽管如此,他已想到辉煌的未来,正义最终将发出耀眼的光芒。不管是在街上游逛,还是和德拉埃一起去沙勒维尔近郊远足,此时的兰波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诗歌。为此,他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表面看似闲着无聊,但实际上,他既有狂热的意愿,又在挖掘自己的经历,从而将思想与行动融合在一起。虽然发现了许多新东西,但他仍然感到十分孤独,觉得无法让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梦想。德莫尼不理睬他的来信,也不给他回信。伊藏巴尔也未认真地去看待他的创作。说实在的,对于这些经常接触且寄予厚望的人,他又期待着什么呢?在这一学年结束时,由于亨利?佩兰担任《东北》杂志社长一职,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接替他,新老师名叫爱德华?沙纳尔,是洛林人,金黄头发,蓄着络腮胡子,灰蓝色的眼睛,脸上露出一副平静的样子。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他,德拉埃也不例外,他善于让学生们去欣赏维永、马罗、龙沙等诗人的诗。通过德拉埃,兰波得知新老师在诗歌方面的造诣颇高,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想投靠在这位老师的门下。他们俩本来约好要见面的,这也算是“人为安排”的巧合吧,但兰波却在最后时刻改变了主意,尽管他早已准备好要同老师会面。他是出于害羞才这样做的,而他的反抗精神以及热中于制造轰动事件的心态也是害羞心理的具体体现。几个月以来,这位手脚被束缚住的少年同时还经受着幻象的折磨,他的才华使脑中生出种种幻象来,他总是感觉不自在,因为他一直梦想着自由。他需要向别人倾诉,披露自己的精神面貌,那是预知力,是“崩溃、失败和怜悯”。当他在玛德莱娜沿河街道5号甲创作《七岁诗人》时,他不但为回忆增添色彩,而且在赋诗的同时也在描述自己,描绘自己思想的轮廓:他向往自由,向往赭石色的天空,向往惊险的海上旅行,那是一个绝对带有异国情调的世界。沙勒维尔以其特有的方式围起一座看不见的监牢。用迪卡尔广场来比喻封闭世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虽然广场的布局很完美。不论你在这座小城里怎么走,最终总会回到迪卡尔广场上来。然而,兰波在途经小树林街时,常常会去迪特姆咖啡馆,每天晚上,一个奇特的人坐在餐桌前,一杯接一杯地喝啤酒,就像弗拉芒绘画中的人物。此人就是奥古斯特?布列塔尼,他大腹便便,胖胖的脸蛋压在衬衣领子上,粉红色脸膛两边蓄着长长的鬓角,他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抽着烟斗,露出一副深沉的样子。他在一家糖厂任间接税税务员,就是所谓的“收税吏”。他时年35岁,却是一个怪人,有关他的传言不但相互矛盾,而且常常很难听。他不太爱说话,说出的话里有时夹杂着秘术和咒语。他收藏古书,拉小提琴,要是有人就某一政治话题向他挑衅,他会与此人激烈地辩论。伊藏巴尔一年前结识了他,因为他们俩在同一家膳宿公寓用餐。兰波大概就这样引见给他,而布列塔尼的生活一直是个谜,我们虽然对他了解得并不多,但那点滴信息足以证明是他向兰波灌输了“校外教育”,是他向兰波推荐了咒语类的禁书以及革命性的抨击文章。所有的传记作家谈到他时都显得很谨慎,却依然认为他发挥出拾遗补缺的作用,适时地填补了兰波的不足,也为兰波与秘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答案,人们对这层关系一直颇为疑惑。所有的诗人就这样被各类疯狂的解释给歪曲了。根据诗文所表现出的难点,有些机敏的人能从中看出“启蒙”的痕迹。因此,奥古斯特?布列塔尼可以为《元音》的起源作出解释!他是反教权主义者,但却痴迷于神秘论,喜欢夸张地模仿神甫,这已成为他的拿手好戏,因此许多人开玩笑地用反话称呼他为“神甫”。当他屈尊俯就讲话时,他的话语表达出无政府主义思想,但听起来却让人极为兴奋。兰波那放荡不羁的行为使他平静的脸上露出笑容。他们俩相处得十分融洽,即使无话可说时也是如此,他们相互沉默着,望着时光在慢慢地流逝。布列塔尼看出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正走上诗歌那危险的道路。显然,他并不喜欢诗歌,而是喜爱音乐。他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常常把几个乐手召集到家里来。有机会的时候,兰波也到他家来听室内音乐会,有时,还会朗诵自己写的诗。布列塔尼虽然不知道这些诗文的价值,但依然鼓励他。布列塔尼只满足于欣赏魏尔伦的《感伤集》,他过去认识魏尔伦,那是在1868年~1869年,他当时在芳普镇的德埃糖厂工作,糖厂距阿拉斯不远。魏尔伦曾多次去舅舅家,在那儿的小酒馆里结识了这位“收税吏”。作为出色的中提琴手,布列塔尼和夏尔?德?西夫里联袂演奏二重奏,而西夫里在拜访魏尔伦时,曾在教堂的风琴上演奏瓦格纳、埃尔韦的乐曲,还演奏了尼娜?德?维拉尔沙龙“所有的跷跷板音乐”,当时所有放荡不羁的艺术家都聚集在这所沙龙里。有一天,布列塔尼甚至把魏尔伦赠送的一件奇特礼物拿给兰波看,那是魏尔伦在创作《感伤集》时用过的墨水瓶。兰波对这种巧合感到由衷的高兴。按照这种说法,人们对布列塔尼没有早点鼓动兰波去找魏尔伦而感到意外。实际上,只是到了8月底,兰波才下决心去投靠魏尔伦。第二部分 34.新诗歌(5)虽然兰波喜欢经常去拜访德韦里埃,尤其是常常与布列塔尼会面,但他依然与忠实的朋友德拉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夏初时分,这两个“喜欢闲逛的人”又开始四处游逛。兰波随便编个借口,让母亲放心,别去管他,因为母亲总是朝他发脾气。至于说德拉埃,他对逃课的举动毫无顾忌。他们俩常常约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碰面,在磨坊街与玛德莱娜沿河街道的拐角处会合。他们从那儿动身,一直要走到圣洛朗和热内勒,走到艾格勒蒙小山岗,山岗里回响着制钉工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靠着兜里可怜巴巴的几个铜板,他们走进谢诺酒馆,要一杯啤酒两个人分着喝。有时,他们要走上十几公里,穿越森林,朝比利时的普斯芒日走去。他们来到比利时境内,就像小鸟一样自由,可他们必须要先进入一间特设的木板房去消毒,这个举措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快,因为比利时人担心在法国阿登地区肆虐的口蹄疫会传入比利时境内。他们总得给这次远足找个动机吧,于是便买了几包烟丝,包装盒上“托马斯?菲利普制造”那几个字让他们感到极为自豪。在返回的路上,在森林里,他们遇上了海关职员。兰波并不是第一次穿越国境,但他的心情依然特别激动,有一种自立、逃避以及身在异国他乡的感觉。两个小伙伴醉心于诗歌,在穿越高山,跨越峡谷时,他们一首接一首地背诵诗歌。兰波有时将自己写的诗与《当代帕尔纳斯》所推介的诗融合在一起,交叉背诵,杂志上所发表的那些诗篇他也能熟记于心。那时,他非常喜欢莱昂?迪耶克斯(LéonDierx)①(尤其是他那首《孤独老人》),此人是魏尔伦的密友,是新一代诗人的希望。然而,他的选择依然尚未最终确定下来。在5月15日写给保罗?德莫尼的信里,他承认在目前的诗歌流派中有两个“通灵者”,一个是梅拉(Mérat)②,另一个是魏尔伦。但到了6月20日,他将《惊呆的孩子》的副本寄给让?埃卡尔(JeanAicard)③,请他把刚出版的《暴动》与自己写的这首诗作交换。那时,他毫不犹豫地到四处去求助。他不但自认为是诗人,而且希望别人也承认他是诗人。因此,他想方设法向别人展示他的诗作,在不和德拉埃到附近乡村闲逛的时候,便坐下来精心誊抄自己的诗作,然后将其寄往巴黎或寄到其他地方去。由于德莫尼与艺术出版界有关系,他依然以为多少还得通过德莫尼这个渠道才能成名。在给德莫尼写过信之后,他一直也没收到德莫尼的答复,这难免让他感到很恼火,他在那封信里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于是他又给德莫尼写了一封信,并随信寄去《七岁诗人》和《教堂里的穷苦人》。他把《滑稽者的心》(即此前名为《痛苦的心》那首诗)也附在信中一起寄给德莫尼,这首诗是对“通灵者”的信之最佳解释,这是他以此口气写给伊藏巴尔的第一封信。尽管如此,他诚心诚意地要表明自己从此跨入一个新的创作阶段,迫切要求德莫尼将“那些写在作业本上的诗篇统统烧掉”,这是他于1870年10月在杜埃专为德莫尼抄写的诗。实际上,他并不是善于积累资料的那种人。速度当然也是一个因素,他的创作速度十分“超前”。他本人也采用变形的手法,同时确保自己蜕化的外壳要被彻底销毁掉。因此,一切都结束了。但他还是保留了一首诗,虽然这首诗并不是最打动人的,但在他看来却是最成功的一首,那就是《惊呆的孩子》,他曾将此诗寄给让?埃卡尔,后来又将此诗寄给魏尔伦。这几个月来他所从事的活动不会令人感到吃惊。他所从事的活动绝对不是在打发时间,恰恰相反,他将全部时间都用在诗歌上了。他以为自己已进入诗人之家,而且要在那里争得一个位子。他记得邦维尔一年前曾给他回过信,他曾把《我们信仰唯一》强加给这位大师,现在则——————①莱昂?迪耶克斯(1838-1912):法国诗人,受象征主义影响,与波德莱尔、魏尔伦等人关系密切。——译者注②阿贝尔?梅拉(1840-1909):法国诗人,写过多首幻想类的诗。——译者注③让?埃卡尔(1848-1921):法国作家、诗人、小说家。——译者注再次向大师提出请求。不过,他的做法确实是不可思议,因为邦维尔又会怎样去看待他寄过来的这首长诗呢?兰波在此诗下面签上“阿尔希德?巴瓦”一名,言外之意是赫拉克勒斯(古人称其为阿尔希德,意为“最棒的人”)写下的这首诗。兰波根本不在乎使用笔名。大家还记得当他写下第一篇新闻报道时曾采用让?博德里这个笔名。《与诗人谈花》这个标题在玩笑之下掩藏着某种文笔的训导,掩藏着真正的讽刺型诗歌艺术,这一艺术使“通灵者”的信显得更完美,而且没有留下任何说教的意味。兰波究竟想证明什么呢?杰出的诗歌题材,比如鲜花,应当以新颖的手法来处理,现在是该摆脱枯燥呆板地反复咏叹植物的时候了。然而,他难免会使自己那攻击性的言论显得过于荒唐。在人类进步的时代,他建议去歌咏实用的植物,比如烟草、棉花、茜草等。如果人们以为他视此为诗人的使命,那就误解他了,最终的结果表明,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用语言去创造奇特的花朵。他的语气颇有嘲讽、揶揄的意味,看到这些文字,邦维尔也许会很生气的。不过,在信的结尾,兰波还是谨慎地写道:“我一直非常喜欢邦维尔的诗”。有些人在此信中之只看出戏谑的意味,认为他在嘲笑收信人,其实他们没有看出此信的真正含义。种种迹象表明,兰波在此是对另一个邦维尔说话,是那个异想天开、深受波德莱尔赏识的邦维尔,是那个写下《怪诞颂》的才华横溢的邦维尔,他那夸张性的讽刺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但他希望大师能心领神会地看看他的诗篇。他特意在信的落款日期处标明“1871年7月14日”,此举无疑是以他的方式去赞颂某种解放。信的末尾注明布列塔尼的地址(他期待着大师能给他回复),这一谨慎的举措也是必要的,因为他不想让“老妈”知道他正想方设法让自己出人头地。第二部分 35.新诗歌(6)那奇妙的通灵感似乎使他着了魔,他每天都能写出新的诗篇。兰波向我们揭示更多的是真实的世界,那是他本人回想起并使之嬗变的世界,而非内心梦境的空间,他以不同于自然主义者的方式激化了这个世界。他眼中所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变成强烈的变形对象,这些对象在变形之后,以重组的形式显露出物体、生物、景色等。他表现出一种闪电般的感觉,这就像一种地道的魔术,在他施展魔术的地方,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最平常的东西。在《七岁诗人》一诗中,他谈起自己,谈起一直压抑着的怒火,谈起他的想像。在《初领圣体》中,他抨击宗教那平庸的礼仪,“这的确很蠢……”就在描述的同时,他还在创造。他在这里以诗人的笔法所描述的恰好是女人的故事,是饱受天主教种种禁令摧残的女性的故事。顺从的初领圣体的女孩子,到了重大节日,会感觉自己疯狂的欲望在觉醒。兰波抓住日常生活的题材,接着又渗透到这个题材里。他有可能成为科佩那样的人物,然而他的现实主义超越了所有类型的现实主义,他的反抗阐明了所有的词汇,从而使这些词汇显得更加完美。正是反抗给他带来灵感,使他创作出《正直的人》,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只能读到此诗的残稿。在此诗里,流亡到格恩济岛的雨果成为严厉批评的对象。每当想起巴黎公社牺牲的烈士时,兰波依然感到十分气愤,他绝不赞同《惩罚集》的作者所选择的折中方案,雨果分别于4月19日和5月7日在《呼应报》上发表了三首诗,呼吁凡尔赛人与巴黎公社社员和解。他嘲笑了这位貌似正确的大人物,此人过于相信自己的论点,忘记了血债要用血来还的道理。夏天的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兰波依然在沙勒维尔无所事事地闲逛。他下决心不再去学校上学了,但他仍然没有找到工作。佩兰和德韦里埃创办的《东北》杂志于7月初推出创刊号,可他却对这份刊物早已不抱任何幻想了。他的诗稿全都被退回来了,除非他彻底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而他坚决拒绝这样做。他像以往一样和德拉埃或布列塔尼在一起消磨时光,布列塔尼依然很少说话,若有所思地吸着烟斗。是啊,他这是在消磨时光呀!8月28日,在担心、孤独、对未来的前景深感不安的心情下,他给德莫尼写了信,描述了他所处的局面,此时德莫尼身处很远的地方,而且也不太重视他的想法:我远离平凡生活的世界已有一年多了,其中的原因您已知道得很清楚。我被囚禁在阿登省这个难以形容的小城里,见不到一个知心朋友,在卑贱、愚蠢、执拗、神秘的创作中沉思着,以沉默去回答各种问题,去回复最粗俗、最恶毒的斥责,表现出无愧于自己尴尬地位的样子,我最终把母亲激怒了,使她作出残酷的决定,她就像73名戴着沉重大盖帽的公务员一样那么倔强。我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兰波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当然也了解自己的“创作”,他将此形容为令人惊奇的修饰工作,任何微小的修饰都会招致人们长久的疑问。但他已触到顶点,无所事事虽然对他那巨大的转变是必要的(也是非常痛苦的),但这种局面确实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以前,德莫尼曾帮他在巴黎找到打零工的机会,比如去当工人,每天能挣到15个铜板。诚然,他更愿意去做“不太费力”的工作。就在那时,马拉美教英语已累得筋疲力尽了。兰波是否还在想着能到艺术出版社里谋得一个职位呢?2月份时,他曾去过这家位于波拿巴街的出版社。总之,此时他几乎陷入绝境之中。他看不到任何出路,好让自己焦虑的心情得以缓解。他内心极为孤独,不时冒出阵阵怒火,一直忍受着焦虑的煎熬。布列塔尼见自己看重的人如此落魄,也感到不安起来,兰波从家里跑出来一小时,就为了能陪布列塔尼在迪特姆小咖啡馆里喝酒。于是,他们俩再次谈到魏尔伦。最终有一天,一直在不动声色饮酒的布列塔尼将魏尔伦的地址告诉兰波。人们此后不禁要问,为什么要等这么久才把地址告诉他呢?然而,只是过了很久以后,兰波才敢和帕尔纳斯派中的“通灵者”通信,虽然此前他曾试图接触过许多诗人,而且此前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未能成功。布列塔尼从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始终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浪费那么多时间,这一机会又是如何摆在兰波面前的。对于兰波来说,魏尔伦是他的最后一个机会。他希望从魏尔伦那儿得到的不仅仅是赏识和鼓励。在沙勒维尔这个夏季的经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实际上,他最终想离开阿登省的这座小城,甩开母亲的监督,到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由之城里去生活。他准备给魏尔伦写信,并把这一打算马上告诉了好友德拉埃。于是,他们俩很快拿着纸和笔来到迪特姆咖啡馆,咖啡馆的老板很和善,特意为他们安排了一张大桌子。实际上,从那时起,兰波希望魏尔伦能通过他的诗作来评价他,因此他要把自己的诗工工整整地誊写下来。德拉埃是个热心肠的人,而且一直非常崇拜兰波,他把誊写诗的事承担下来,他一笔一划地写着,写出浑圆的字体(与印刷体极为相似),而兰波则将诗文一句句地念给他听。这肯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人们希望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光明。然而周围的生活依然如故,好像什么事情也未发生过似的,过往行人发出的声响有时会打破咖啡馆里的宁静气氛,但咖啡馆里只回荡着兰波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声。德拉埃手中握着笔,以他的方式划出命运的第一行文字。按照这位不时扮演文秘角色的德拉埃的说法,在写给魏尔伦的第一封信中,兰波随信寄去五首诗:《惊呆的孩子》、《蹲着》、《海关检察员》、《失望的心》、《坐客》,除了第一首之外,其余的都是最新的创作,此前他曾把那第一首诗寄给过埃卡尔。像《蹲着》一样,《失望的心》在信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在第一封“通灵者”的信里就有《失望的心》这首诗。诚然,我们在此相信德拉埃的记忆,他所回忆的往事显然比魏尔伦的更准确,魏尔伦只记得在这封信和接下来的另一封信里看到《惊呆的孩子》和《初领圣体》。兰波对德拉埃誊写的副本感到很满意,他也拿起笔来,讲述他的生活和悲惨的遭遇,讲述诗歌和他逃到巴黎的往事,讲述自己未完成的计划以及迟迟难以展现的“先知”情怀。他以一丝放肆的语气称自己为“小无赖”,这是沉湎于酒色生活之最明确的表达方式,他发誓如果有人在首都接待他,他会比“扎内托更乖巧”,这一说法后来给魏尔伦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所说的扎内托是在暗喻弗朗索瓦?科佩所创作的独幕剧《过路人》中那位年轻、迷人的流浪者,扎内托由女演员莎拉?伯恩哈特扮演,1869年,随着演出的成功,这个后来被称为帕尔纳斯派的小团体也一炮走红。善良的布列塔尼也补充了几行文字,向魏尔伦表示敬意,并褒扬了兰波那卓越的才能。此信很快通过邮局投递出去。兰波最终大胆地给这位诗人写了信,他承认诗人身上有许多独特的东西。布列塔尼此前显然向兰波描述了魏尔伦,说他是个爽快的酒徒,不拘小节,过去是个浪子,现已改邪归正,但苦艾酒一直在诱惑着他。当魏尔伦夏天到舅舅的糖厂度假时,他们在一起喝了多少“鸡尾酒”,狂饮了多少烧酒呀!虽然兰波对自己的诗充满信心,但一想到《戏装游乐图》的作者将去阅读这些诗篇,内心难免生出一丝恐惧感。第二部分 36.新诗歌(7)两天过去了,等待答复的日子让他烦躁不已,他已失去耐心,同时为了最终赢得魏尔伦的信任,他又寄去几首诗。诗文还是由德拉埃誊写的,其中有:《我的小情人》、《巴黎人口剧增》(魏尔伦不也曾同情过巴黎公社吗)、《初领圣体》。魏尔伦的记忆好像不是很清晰。兰波的第一封信寄往蒙马特的尼科莱街,寄到他岳父家,此信接着又寄往加莱,当时他正在那里休假(他大概就是在那里给兰波回了信,对迟迟未能回信表示歉意),再不然就是他回到首都后,在勒梅尔处发现了这封信,总之,在收到此信后,他很快就给这位陌生的通信人回了信,因为他惊奇地发现此人的创作极为新颖别致。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兰波,他欣赏这些诗作,认为诗作者本人“不可思议地带着战争武装”,也就是说,随时准备从事新诗歌的战斗。兰波险些以自由射手的身份投身到战争之中,此时却把战争带到“歌咏花草”的诗人行列里。毫无疑问,他就像一个忧郁的叛逆者,一个像贝特吕斯?博雷尔那样的狂人。魏尔伦依然记得18世纪30年代的这位狂热诗人,于是便以这位狂热诗人的伤感语气给兰波回了信:“在您身上,我能感觉到狼人的痕迹。”然而,他还是仔细阅读了兰波寄给他的诗作。有些诗里采用的新词让他感觉很不舒服,比如《我的小情人》中的“皮亚拉圆舞”,《初领圣体》里“愤怒的蔷薇”,而且医学词汇用得太多,好像作者本人渴望去教授超越波德莱尔的解剖学似的。《惊呆的孩子》中的“原地扭屁股”并未获得魏尔伦的好评,虽然魏尔伦本人也曾在比利时以帕布罗?德?埃尔拉涅的笔名发表过极为粗俗的诗《女友》。他陆陆续续收到兰波的其他来信。但魏尔伦已开始向朋友们推荐这些来自沙勒维尔的意外诗篇。他在舒瓦瑟尔小巷、煤气咖啡馆以及尼娜沙龙聚会里的伙伴们很快就和他一样,开始崇拜起兰波来,这些伙伴包括瓦拉德(Valade)、克罗兄弟(lesfrèreCros)、卡米耶?佩尔唐(CamillePelletan)、古斯塔夫?里韦(GustaveRivet)、菲利普?比尔蒂(PhilippeBurty)①等人。大家一致同意接纳这位兜里揣满诗篇的叛逆少年。最后一封信向他发出召唤:“来吧,伟大的心灵,我们在呼唤您,在等待您……”兰波大概不喜欢被人称作什么心灵,但邀请他前来巴黎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要让他在巴黎过得舒适,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让他在街上流浪,隔着书店的橱窗看图书,捡别人的残羹剩饭来填饱肚子。兰波从此明白,在魏尔————————①莱昂?瓦拉德(1841-1884):法国诗人;夏尔?克罗(1842-1888):法国诗人兼发明家;卡米耶?佩尔唐(1846-1915):法国政治家兼新闻工作者;古斯塔夫?里韦(1848-1921):法国诗人兼政治家;菲利普?比尔蒂(1830-1890):法国艺术家、研究远东艺术的学者。——译者注伦的提携下,他完全可以在诗人的大城市里获得成功。他就要离开家乡外出度过一段时间,而且毫不费力地掂量出此次出行的利害关系,在动身之前,他创作出《醉舟》,写这首诗既是出于自信,也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首著名的诗篇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名字。虽然这首诗的主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究竟是什么动机促使他创作出此诗还依然是个谜。单单一首《醉舟》就足以涵盖兰波的全部意义,此诗已成为他躯体的一部分。此诗堪称是通灵的真正典范,虽然他从未明确地写过“通灵”一词。兰波刺破那“彩霞映红的天空,就像撕裂一堵墙似的”,清晰地看到“人们以为看到的东西”。如果此诗表达了修辞行家的渊博学识,那么它带来更多的是奇特的元素,是感觉与色彩的调和体。一个月之前,兰波曾多次给德拉埃背诵迪耶克斯的《孤独老人》:“我就像既无帆架、也无桅杆的浮船。”但在他的诗里,既没有“宛如”,也没有“就像”。只是船或是小艇,在神谕的诗歌里,那就是现代的阿尔戈船。难道这是寓意吗?或许是吧。这寓意着挣断船索的生活,最终达到未知的彼岸。尽管如此,诗文的开篇还是将矛头对准帕尔纳斯派诗人,那时人们称他们为无动于衷者,因为他们的诗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我沿悠悠河水顺流而下,却感觉不到纤夫在拉纤,红皮肤人拿纤夫做靶子将他们赤裸钉在彩柱上。野蛮人摧毁了文明那羞怯的格律。大海的诗篇以难以阻挡之势展现在人们眼前。然而,就在兰波的眼下,从家里向外望去,马斯河在缓缓地流淌着,这是难以预料的未来那游移不定的象征。就在他动身的前一天,在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兰波将这首惊人的诗篇读给德拉埃听,那时他们一直走到福尔唐森林的边缘处。阳光照射在树叶上,呈现出奇妙的景色。兰波就要准备出发了,他还真有点担心呢。这个社会是否需要通灵者呢?魏尔伦以及其他人这么热切地想接待他,而他们大概又与他截然不同,那么他们在那边给他作出什么安排呢?他是在什么样的局面下动身的,我们不得而知,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则是一波三折,而且种种希望也破灭了。由于手中有魏尔伦的来信,兰波是否最终说服母亲,要她相信一个作家的命运正在等待着他呢?她显然根本不相信文人墨客。后来,伊莎贝尔向我们坦言,她母亲甚至讨厌文学。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是否更想听听德拉埃的说法呢?兰波大概非常乐意再次甩开“老妈”。德韦里埃或布列塔尼非常慷慨地送给他一个金路易,他用魏尔伦寄给他的汇票买了一张三等车厢的车票,带着这个金路易以及所有的诗稿,踏上前往巴黎的征程。朋友们一直把他送到车站。他穿越站前广场,广场上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花草树木似乎也变得乖巧了。在临上火车前的最后一刻,他琢磨着自己所从事的冒险是否与醉舟的航行有相似之处,醉舟将朝陌生的地区驶去,但抵达目的地时,“醉舟”注定会有不满足的感觉。然而,要想后退则为时已晚。沙勒维尔渐渐地被甩在身后,他离开了这座自己生来就憎恨的城市。第三部分 1.结识“丑陋的家伙”(1)兰波的生活大概会受变换地方的影响。我们这里所说的并不是一种追溯往事的幻想,而是一种现实,是受书信及会面所限定的现实。人生总有一个阶段需要走出去,对自己的感受有个了断,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超脱的境界里衍生出一种奇特的格律分析,它告诉我们感受节拍的方式,告诉我们在时空中的生活方式,人有悲欢离合,而且人总想偷偷跑出去,这也是“离家出走”的方法。从沙勒维尔到巴黎那几个小时的路程就像一道宽阔的时间界限。兰波此后所认识的东西将会不可逆转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在后文还会注意到,他对有些地方依然隐隐约约地牵挂于心,虽然他一直讨厌那地方,但又不能完全割舍它,那就是他的故乡沙勒维尔,一座“愚昧的城市”,或是罗什村,一个“狼窝”。在巴黎,魏尔伦焦虑地等待着他。此前他和几个朋友一起评论这位非凡诗人的诗。他能领会到诗中那放肆的意味。夏尔?克罗对这位奇才颇为好奇,而且也很感兴趣,于是坚持要陪魏尔伦到斯特拉斯堡车站去接他。然而,他们俩却没有接到他,不是他们到得太晚了,就是到得太早,在茫茫人群中没有认出他来。我们倒宁愿相信后一种设想,也算是命运的嘲弄吧。今天我们当中又有谁会在车站大厅里和兰波交错而过呢?他当时肯定湮没在出站的旅客之中,他的确很年轻,可并不那么出众。那么他当时是什么样子呢?魏尔伦清楚地记得“一张名副其实的娃娃脸,胖乎乎的,面颊红润,身体显得瘦高,像一个还在长身体的冒失少年,由于正处在变音年龄,他的嗓音忽高忽低,而且口音很重,就像在说方言似的”。魏尔伦的年轻妻子玛蒂尔德可不那么客气,后来谈到兰波时,说他是“一个高大、结实的男孩子,面色红润,典型的乡下人。从外表看,他颇像是个幼稚的中学生,由于个子长得太快,裤腿显得很短,露出脚上穿的蓝线袜子,显然那是母亲给他织的。他的头发乱蓬蓬的,穿戴也极不讲究,脖子上系的那条领带像根绳子似的。他有一双蓝眼睛,显得相当漂亮,但眼里却透出阴险的目光,而我们则善意地将此看作是害羞的表示”。玛蒂尔德对时尚潮流了如指掌,或许她原本希望兰波穿着典雅、文质彬彬地站在她面前吧,要是这样的话,她就显得不太公平了!但作为女人、作为妻子,她还是注意到某些细节,虽然她后来对这个讨厌的客人一直颇有微词,而魏尔伦却没有察觉到这些细节,比如兰波脚上穿的那双蓝线袜子,这几乎堪与凡高的那双破旧皮鞋相媲美。她不太喜欢他的目光,从中只看到嘲弄人的意味。况且兰波本人还给那目光蒙上一层奸诈的阴影,作为“七岁诗人”,他已经对那目光作过描述。后来谈起自己的目光时,他只是平淡地说:“我从高卢祖先身上继承了一双淡蓝色的眼睛。”魏尔伦和克罗在车站上根本没见到兰波,而兰波见没人来接他,只好迈开大步,一直走到蒙马特高地脚下。他沿途问了几次路,在步行三刻钟之后,最终来到尼科莱街14号。实际上,魏尔伦轻率地答应兰波要在这儿接待他。这是一幢三层楼房,是有钱人的私邸,房子四周是一座花园,园中有马厩和马车库。莫泰?德?弗勒维尔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他靠收地租生活。魏尔伦娶弗勒维尔的女儿为妻,这里是他岳父母家,他妻子玛蒂尔德芳龄十六,而且很快就要做妈妈了。兰波来的不是时候,但他完全信赖主人的承诺。我们能想像出当兰波站在大门外时给年轻的女主人及其母亲留下的印象。然而,他那极为年轻的外表是赢得谅解的最好理由。魏尔伦家人把他让进来,请他在一楼的客厅里就座,小客厅里摆着路易?菲利普式的家具。时隔不久,魏尔伦和克罗也回来了。见到这位局促不安,甚至带着赌气样子的客人,他们俩感到非常吃惊。而兰波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们的尊容:魏尔伦前额的头发已脱光了,尽管他刚满27岁,他蓄着络腮胡子,颧骨突出,像个蒙古人;克罗的样子显得很顽皮,头发卷曲着,蓄着小胡子,目光炯炯有神。晚饭很快就准备好了,吃饭时,克罗还忘不了向客人提一些问题,兰波不喜欢这种审讯式的提问,极不情愿地应付着。兰波其实十分腼腆,但他也会做出不可思议的唐突举动。他不会刚一见面就向外人敞开心扉,即使长大成人后,也像少年时代那样极不爱说话。他们谈了那么多话,只有一句荒唐的话后来一直留在魏尔伦的记忆里,这好像是在嘲弄他记性差似的。其实,正是依靠这些点滴的琐事(就像依赖诀窍那样),人们才能重塑一个人的生活!这些点滴琐事与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有关,因为那不过是下意识的反抗。就在兰波赌气不愿意回答主人提的问题时,他看见魏尔伦家那只名叫加蒂诺的宠物狗(在这种局面下,小动物则成为害羞者的依托),于是便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狗可是自由主义者!”这是毫无价值的见解,却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其确切的含义无人知晓。由于旅途疲劳,说完这句话,他就上楼到卧室里睡觉去了,这是主人特意为他安排的卧室,墙上挂着一张先祖的肖像,先祖似乎用盘问的眼光看着他,第二天,他就要主人把这幅肖像摘下去。夏尔?克罗也告辞了。魏尔伦回到自己的卧室,这间房与妻子玛蒂尔德的卧室隔壁相连,他对家中留宿这位沙勒维尔的少年感到不知所措,几天后,他儿子降生于人世,他反而倒不觉得那么茫然。第三部分 2.结识“丑陋的家伙”(2)第二天,两位诗人相互倾诉各自的生活经历。兰波讲述了多次离家出走的冒险举动,讲述了他那早已破灭的希望,讲述了他是如何发现自己身上具有通灵特性的。魏尔伦则向兰波谈起帕尔纳斯派最初形成的过程,那时这个名词尚未问世,路易-格扎维埃?德?里卡尔出版了《艺术》杂志,但杂志只维持了一个季度。1866年,帕尔纳斯派团体业已形成。虽然维克多?雨果不愿意支持他们,但诗歌界的前辈们还是同意去扶持这些新人。戈蒂埃支持他们。即使对许多事无动于衷,一向高傲的勒孔特?德?李勒也成为他们的朋友,有时他们还特意赶到李勒在荣誉军人院附近的家里聚会。在他家里,他们常常会碰到何塞-马里亚?德?埃雷迪亚,一个生于哈瓦那的西班牙人,是精于十四行诗的大师;还会碰到卡蒂尔?孟戴斯、科佩、迪耶克斯、瓦拉德以及傲慢的维利耶?德?利拉唐(Villiersdel’Isle-Adam)①。孟戴斯那部斯威登堡风格的《菲勒美拉》曾轰动文坛,而长得颇像波拿巴的科佩已开始写极为朴素的诗,透露出他的《亲切》感,瓦拉德则是魏尔伦的证婚人,至于说维利耶?德?利拉唐,他“装扮成天真的哈姆雷特”,人很聪明,受黑格尔思想影响颇深,是个出色的小说家。虽然他们每个人不尽相同,但他们情趣一致,意气相投。当他们鼎立支持龚古尔的话剧《亨丽埃特?马雷夏尔》时,他们的联盟得到了巩固。诚然,这不是他们的《爱尔那尼》(Hernani)②之战,由于龚古尔的话剧遭受激烈的批评,于是他们每天晚上赶到剧院为这出戏喝彩。正是在这种局面下,公众注意到他们这个团体。尽管《艺术》杂志遭到失败,但里卡尔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他很快就去找阿方斯?勒梅尔,勒梅尔是诺曼底人,在巴黎舒瓦瑟尔小巷47号创办了一家小型出版社。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办一份定期的文选类刊物,名称就选用《当代诗人》,但人们更喜欢《当代帕尔纳斯》这个标题,这使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所发表的诗集。这份刊物以分册的形式出版,第一期刊载了戈蒂埃的五首诗、邦维尔的话剧《诸神流亡》以及埃雷迪亚的十四行诗,但刊物并未在批评界引起轰动,第二期则是勒孔特?德?李勒的专刊,人们对此依然是反应平平,尽管如此,从第四期起,局面有了很大改观,那一期刊载了卡蒂尔?孟戴斯的《莲花之谜》,此文引用了许多印度教的神话,读起来非常晦涩难懂。巴贝?道勒维,这位“文学大统帅”早已忍耐不住了,拿起笔来对勒梅尔麾下的所有作家狠批一通,并称他们为帕尔纳斯派,这个名称从此就一直伴随着他们。刊物此后所出版的分册让公众发现了许多高水平的诗人:有擅长描绘家庭场景的诗人,比如写下《散步与家居》的科佩;有鼓吹伦理的诗人,比如苏利-普吕多姆;还有给公众带来新意的年轻诗人,比如魏尔伦、迪耶克斯和瓦拉德,他们三人都在市政府工作,下班后,他们便来到“煤气”咖啡馆,相互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政府部门的工作倒给他们写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年来,魏尔伦在这个团体里取得长足的进步,在这————————①维利耶?德?利拉唐(1838-1889):法国诗人兼作家,是一个个性坚强、人格独特的作家。——译者注②此剧为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五幕韵文正剧。该剧首演时,伪古典主义分子在剧场里捣乱,而以戈蒂埃为首的浪漫派则高声喝彩,以示支持,首演因此获得成功。——译者注个诗人团体中,幻想精神与追求美感融合在一起,邦维尔的诗就是这类混合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开会,会议的气氛轻松愉快,会议或者在舒瓦瑟尔小巷召开,或者在漂亮的文学资助者的家里举行,比如在尼娜?德?维拉尔的府第里,而尼娜经常在她家里举办文雅的晚会,夏尔?克罗还一度把她当作心上人。有时,他们也聚在一起吃饭。最近,他们举办了“丑陋的家伙”晚宴,这个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科佩的独幕剧《过路人》在奥德翁剧院上演后大获成功,就在演出的第二天,有人就给他们贴上这个标签,而他们则大胆地将此拿来粉饰自己。《黄侏儒》戏剧评论的专栏记者名叫科西纳,此人撰文抨击他们,并用这个称呼来羞辱他们,他们对招来批评界的辱骂感到很荣幸,并将此称呼用作他们的招牌。魏尔伦答应兰波,要把他引荐到诗歌界的圣地之中,况且他已经把兰波来到巴黎的消息告诉了大家,而且还把他的几首诗传给大家看。第三部分 3.结识“丑陋的家伙”(3)兰波对魏尔伦完全空闲下来感到惊愕,魏尔伦不得不承认他已不工作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在预算局里的职位也丢了,那是一份很平庸的差事,但却给他许多空闲时间去写作。然而,在巴黎公社执政期间,在共和信念的鼓舞下,他参加了国民自卫军,而且还承担起某一职务。人们很快就任命他为“新闻办公室主任”,这是一份令人放心的工作,只要把报纸上所有对起义者“友好的或敌对的文章”摘录下来,必要时对其中的有些文章给予回击就行了。然而,在五月流血周之后,当局不分青红皂白地镇压所有参加过巴黎公社运动的人,夏尔?德?西夫里是玛蒂尔德的同母异父哥哥,虽然很少参与公社的活动,但因常与起义者来往而被流放到萨托里集中营里。魏尔伦担心更糟糕的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此时,他靠母亲的接济生活,而且在岳父母家吃住,莫泰夫妇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女儿女婿。毫无疑问,他的婚姻是与妻子真心相爱的必然结果,至少对他来说是如此,在经历过不安分的青少年时代之后(逛窑子,同行恋,酗酒成性),婚姻使他看到改邪归正的机会。但巴黎公社那动荡的局面使他的良好愿望化为泡影,他又开始喝酒,和不三不四的人一起鬼混。五月流血周之后,由于玛蒂尔德已怀有身孕,而魏尔伦担心当局的镇压行动会愈演愈烈,于是他们夫妻俩便动身到于连?德埃舅舅的糖厂去休假,并在那儿逗留了3个月,而布列塔尼恰好认识糖厂的老板德埃先生。后来他们还去了莱克吕兹,到那儿去看望魏尔伦的表兄迪雅尔丹一家人。9月份,他们返回巴黎,因为玛蒂尔德就要生孩子了。玛蒂尔德的父亲莫泰先生到自己的庄园去打猎,离开巴黎已有一段时间了。因此,魏尔伦可以更好地接待兰波,但他岳父很快就会回来,而且客人不一定非要在他家居住那么久,他们现在对他已经够慷慨的了。尽管得到魏尔伦一家人的热情款待,但对兰波来说,他已看出自己的处境极不稳定。我们知道兰波观察事物一贯颇有洞察力,他以此来评判魏尔伦,并超脱地赋予他“通灵者”的称号。魏尔伦不但创作出《戏装游乐图》,而且还在同一年为玛蒂尔德写下《美好的歌》,但家庭生活却让他脱不开身,而兰波则不需要这样的家庭生活。在这个既要尽义务,又要维持生活之所需的世界里,兰波却采取一种洒脱的态度,而且乐此不疲。玛蒂尔德马上就要到预产期了,而他却对玛蒂尔德非常冷漠,一点忙也不愿意帮,大部分时间都到户外去晒太阳,随随便便地躺在楼房门前的台阶上。一天,受在沙勒维尔所染坏毛病的驱使,他悄悄拿走了一只象牙雕刻的耶稣十字架,这是玛蒂尔德家中祖传的宝贝。他打算把它卖掉,大概是为了买几本书,或添置一件新衣服。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根本不适合他。然而,魏尔伦却拉着他在巴黎四处转悠,而他则逐渐发现魏尔伦那软弱的性格以及纵酒、懒惰等个性,他们一起去巴蒂尔啤酒馆,酒馆坐落在殉难者街上,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名叫“单身汉巴蒂斯特”;还去“死鼠”酒家、马德里咖啡馆、瑞典咖啡馆、市政府对面的“煤气”咖啡馆以及“三角洲”咖啡馆。他们俩在咖啡馆里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尤其是喝苦艾酒),就诗歌的未来激烈地辩论着。兰波是否将5月份所写的那几封著名信件的内容告诉给魏尔伦呢?魏尔伦后来回忆说,他们那时只谈论了自由体诗以及不同类型的散文。兰波在那时的创作依然是个谜,他肯定写了一些作品,但残缺不全的佚诗只给读者一个大致的概念。第三部分 4.结识“丑陋的家伙”(4)他们常去拉丁区或林阴大道旁的店铺里闲逛,再不然就去毫无特色的葡萄酒店里买酒,因此而引发悲惨的后果。10月30日,魏尔伦的儿子乔治来到人世,就在儿子出生4天之后,他很晚才回家,而且喝得醉醺醺的。他穿着衣服,甚至顾不得摘掉帽子,便一头倒在妻子的床上,双脚还放在枕头上。玛蒂尔德注意到兰波给丈夫带来的影响有多么坏,而这两个男人却只想着和睦相处。魏尔伦在新婚初期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酗酒的毛病,但此时他又开始喝得酩酊大醉。此外,在上中学时,他已表现出同性恋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以前曾促使他去接近中学同学吕西安?维奥蒂(在巴黎公社起义时去世),这种欲望再次复发了,而且驱使他去接近兰波。这位阿登省少年那纯真的样子,甚至他的粗野习气以及古怪的“朴素”情感把魏尔伦迷倒了。至于说兰波,他不在乎那些垂涎男色的神甫私下里偷偷抚摸神学院学生的举动,正如他在《圣袍下的心》里所表述的那样,他对这种明令禁止的爱心知肚明,在巴比伦兵营里,那些自由射手或许曾把这种爱强加给他,况且布列塔尼也向他吹嘘过这种爱会给人带来奇特的幸福感。他试图说服魏尔伦投身于一项生活计划之中,以便能有“通灵”的能力。他所提出的方案是在残酷的举动里找乐子。沉湎于酒色的生活给伙伴们提供了一种有悖于自然的方法,通过他本人来改变别人,以便给诗歌带来创新。着装随便(与讲究穿着截然不同)、酗酒成性、讽刺挖苦、口无遮拦、有悖常理的爱等构成某一计划的诸多素材,但人们很难知道这一计划是否得以实施。尽管如此,所有的证言都描绘出一个粗暴、焦虑不安、性格极端的兰波,一个恶作剧者。人们听见他总是毫无节制地说粗话,见他以死来威胁与他对话的人,他吸一口烟,然后吐到出租马车辕马的鼻孔里,把别人提供给他的住所搞得乱七八糟。说实在的,在此讲述这些无价值的逸闻趣事没有多大意思,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看到他的性格,看到他的决心。兰波一直在设法让人讨厌他。无论是在沙勒维尔,还是在杜埃,在一段时间内,他希望能赢得伊藏巴尔以及德莫尼或布列塔尼的厚爱,而他此时刚与伊藏巴尔断绝了来往。从那以后,他便竭尽全力去冒犯那些帮助他的人。作为禅语大师,他正是通过粗俗的举止,通过貌似荒谬的举动来激发别人去醒悟。于是他粗暴地利用自己的自由,而且好像不由自主地向别人灌输处世之道,而这些人不过是在忍辱偷生,能明白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一直饱受磨难的魏尔伦越来越依恋于他。兰波便利用魏尔伦,甚至滥用魏尔伦对他信任感,他们之间的关系已明显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两个朋友肯定摆出蔑视一切的态度,在格拉蒂尼的《森林》首演幕间休息时,他们俩手挽着手并肩走在一起,巴黎的上流社会可都在看这幕话剧呀!报社的记者们也注意到这位有一双“流亡天使”般靓眼的英俊少年,就在首演的第二天,即11月16日,魏尔伦的挚友埃德蒙?勒佩勒捷(以加斯东?瓦朗丹的笔名)毫不犹豫地在《人民君主》报上写了一篇报道,称人们看见“诗人保罗?魏尔伦手挽着一个迷人少年的胳膊,就像在家里那样,边走边聊……那少年就是兰波小姐”。这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忠告,魏尔伦要是不想一笑了之的话,那么他本应警觉起来,因为这是招致公众反感的举动,实际上,这与1830年“年轻法国团队”的做法截然不同,那时他追随这个团队是为了反抗有钱人,而不是出于赋诗的考虑,以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他甚至担心自己会身陷其中,难以解脱。他对慧眼识珠发现兰波而感到非常自豪,况且他不想独自一人把守着这个“神奇的怪物”。他已经答应兰波,要让他出名,于是便把兰波介绍给瓦拉德、埃卡尔、梅拉、让-路易?福兰以及卡米耶?佩尔唐,福兰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是个很有才华和想像力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和魏尔伦很要好的朋友,从某些方面来看,他们是帕尔纳斯派里出类拔萃的诗人。虽然《当代帕尔纳斯》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但他们依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不过友谊和诗歌一样也是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他们很快就带兰波去见邦维尔,兰波给邦维尔朗诵了《醉舟》。大师显得很和蔼,赞赏了他的诗,但也客套地提了几条意见。为什么要让一叶小舟去说话呢(依照大师的情趣,最好是让大船去说话)?兰波感到非常愤怒,走出门时强忍着怒火,低声地嘀咕着:“这个老笨蛋!”第三部分 5.结识“丑陋的家伙”(5)他对《醉舟》一直抱着很高的期望值,在他看来,这是一篇证明自己实力的诗文。就在到达巴黎之后不久,他大概已经在“丑陋的家伙”晚宴上背诵过这首诗。在我们的文学史中,这类固守古老习俗的小社团比比皆是,比如“七星诗社”的诗人们在阿尔克伊饮酒娱乐,说唱艺人在卡沃聚会等。我们在前文已知道“丑陋的家伙”之来历,1869年1月14日,科佩的独幕剧《过路人》在奥德翁剧院首演,而记者维克多?科西纳却将这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标签贴在支持科佩的人身上。事实上,“丑陋的家伙”照样在一起吃晚饭,他们在天鹅座酒家聚会,帕尔纳斯派的部分诗人出席了晚宴。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位于卡塞特街的卡莫埃纳饭店会面,这里距圣热尔曼德普雷大街不远,接着便去位于蒙庞歇街的“千柱酒家”,酒家就设在王宫拱顶步廊里。1871年8月至11月,他们又到费尔迪南?德诺让聚会,这是一家“价格固定,葡萄酒零卖”的餐厅。朋友们(共有30多人)凑钱,以便享用一顿丰盛的晚宴,当然也少不了要痛饮一番。一张画着肥臀美女的请柬(出自费利克斯?雷加梅的画笔)将聚会时间通知给每个人。因此,魏尔伦带着兰波出席晚宴,在其他人朗诵几首诗过后,兰波朗读了他的《醉舟》。此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使人们不会误解这样的成果,因为所有在场的人自然对这位新人抱有好感。1871年10月5日,莱昂?瓦拉德给当时远在英国的埃米尔?布莱蒙(EmileBlémont)①写信,此信是一份难得的文件,它表明兰波给听众们留下多么强烈的印象:未能出席“丑陋的家伙”晚宴,你真是错过一个好机会。在魏尔伦和我本人的鼎立资助下,一个不满18岁的神奇诗人出现在晚宴上,魏尔伦是他的发现者,而我本人则是他在左岸的先驱,他的名字就叫阿尔蒂尔?兰波。他长着一张娃娃脸,单从面孔上看,他倒更像是个13岁的孩子,深蓝色的眼睛,手脚都很大,性格上则显得野性多于腼腆,就是这样一个大男孩,竟以难以置信的想像力和出奇的渗透力,使我们的朋友为之倾倒,啧啧称羡。“对布道者来说这是多好的题材呀!”苏里惊叹道。戴尔维利说:“是耶稣来到圣师之间。他简直就是魔鬼!”大师对我这样说道,这让我得出一个更妙的新格言:“是魔鬼来到圣师之间。”我无法向你讲述这位诗人的生平,但你只要知道他来自沙勒维尔,而且决意再也不回故乡看望家人就行了。你来吧,看到他的诗你会作出评价的。如果命运不在我们头上压着石头的话,那么——————①埃米尔?布莱蒙(1839-1927):法国诗人、新闻工作者。——译者注他就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天才。这是某种评价的冷酷说法,此评价令我心醉神迷,而这种感受已持续三周而非瞬间即逝。瓦拉德可能不会知道,石头将长久地悬在此人的头上,而他本人却心甘情愿不去谈论这事。那天听兰波背诵诗篇的许多人对他的诗记忆犹新,朱勒?克拉勒蒂当时也在场,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他作出同样详细的描述,所用的言辞与瓦拉德的非常相似。诚然,要是以为兰波把所有人都迷倒了,那就错了。10年过后,魏尔伦回想起往事,认为帕尔纳斯派的著名诗人试图去了解兰波,但也只是一面之交,他们并未作出积极的反应,去扶持他。对各流派之争采取不偏不倚态度的年轻诗人非常赞赏兰波的诗,而那些墨守成规的诗人则以为他身上有种魔术师的意味,颇像一个“自命不凡的人”。后来,弗朗索瓦?科佩竟毫无分寸地说他是个“成功的玩世不恭者”,更有甚者,还有人说他是贝特吕斯?博雷尔的后继者,是浪漫派的失败者,是爱好空想与喧闹声的不入流的诗人,至少卡蒂尔?孟戴斯在其《论1867~1900年法国诗歌运动》里是这么看待他的。在偶尔出席“丑陋的家伙”晚宴的诗人当中,最著名的当属马拉美,他对兰波的记忆异乎寻常,而深深印在他脑海里的竟是兰波的那双手,实际上他是这样描述兰波的:“不知他是在何等劳苦人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我是说他那双大手,外表看起来就像洗衣妇的手,因冷暖交替,手上长满了红红的冻疮。这些冻疮似乎表明,那个职业非常艰苦,可竟然让一个男孩子去干。”当马拉美写下这段文字时,他脑子里显然还记得魏尔伦在1883年所写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他把兰波看作是在“黄金水滴”①街区里劳作的洗衣妇,而那长满冻疮的双手突然给写作蒙上强烈的奇特色彩。第三部分 6.结识“丑陋的家伙”(6)尽管魏尔伦向他作出允诺,但兰波就像漂泊四方的新手,不可能长久地待在一个固定的居所里。魏尔伦后来回忆说,这位他所看重的人得到“最友好、最慷慨的款待……也是朋友们鼎立协助的款待……”如果追随诗人在1871年秋冬季的脚步,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感到晕头转向。魏尔伦的岳父回来之后,兰波便离开了莫泰家的私邸。全家人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照顾刚出生的乔治,而冷落了这位不速之客,况且玛蒂尔德和她同母异父的哥哥认为兰波的道德观很成问题,即使人们不计较他年少无知、放荡不羁的样子。于是,魏尔伦请求朋友们能——————①巴黎一处穷苦人居住的街区。——译者注接纳这位缺吃少穿的人,“大家轮流接待他,在这既寒冷花费又高的季节里,过一天算一天吧”。这位神奇诗人刚来巴黎时,夏尔?克罗曾到车站接过他,于是便自告奋勇第一个把他接到自己家。他和魏尔伦真挚的友谊、对这位新人真诚的钦佩感促使他马上做出慷慨的举动。那时他在塞吉耶13号租了一间画室,距离奥古斯丁沿河街道很近。这地方既当他的单身公寓,又是他的实验室。克罗在那儿从事实验活动,这些实验并不仅仅是从“爱情科学”里获得灵感。作为颇有独创性的学者,克罗尚未发现彩色摄影或留声机的原理,但他在研究制作宝石。尽管如此,他还是取得一些成果,而且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类花销庞大的研究活动之中,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本人住在这儿,必要时也接待一些艺术家。况且这间房不是他一个人住,因为一个名叫米歇尔?德莱的画家有时来这儿作画,大家都用“佩努泰”这个笔名来称呼他,他主要画一些海洋风景画。克罗是一个喜好奇特事物的杰出人物,是以自己方式来表现的“通灵者”,是突发奇想的炼丹术士。他也写诗,诗文思维敏捷,有幡然醒悟的味道,而且写得很美,他的诗读来很轻快,在这方面堪与奈瓦尔的诗相媲美。他已写完《香木盒》中的多首诗篇。然而,他对自己的幸福感到无比喜悦,虽然这种感觉略带一丝忧郁的意味,但他的幸福感却让兰波感到十分困惑,因为兰波是那么悲观、那么难以琢磨,而且内心抱着一种愤世嫉俗的情怀。因此,克罗不可能让他盛情邀请来的人在这儿长久地住下去。实际上,兰波似乎在想方设法对他做出令人难以容忍的举动,依照古斯塔夫?卡恩的说法,兰波把克罗精心收藏的《艺术家》杂志的每一页都撕下来,克罗之所以收藏这套杂志,那是因为他的部分诗篇就刊载在杂志上。兰波竟拿这些纸当作最粗野的用途!还有一次,好心的克罗见兰波的鞋太脏了,便把那鞋拿去擦洗干净,而兰波却故意走到街上,再次把那鞋弄得像以前那么脏。克罗不但内心受到伤害,而且还蒙受了羞辱,这种局面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而沙勒维尔的年轻人则依然我行我素,嘲弄他人,表现粗野。人们不该说是克罗把他赶了出去,但兰波大概明白他那激怒人的把戏已到了难以容忍的极限。就人们所了解的情况看,他对一切都不满意,对在诗歌界里所发现的东西感到恼火,对魏尔伦总是顾及自己的家庭而生气,可他本人却毅然决然地割断了与家庭的联系,人们看到他甘愿去过放荡不羁的生活,而且又去和流浪汉一起混日子,1871年2月,他曾和那些人一起生活过一两周。由于不知道他在何地,魏尔伦感到十分担心,于是便到处找他,两天之后,魏尔伦终于在莫贝尔广场附近找到他,那时他正和流浪汉们混在一起。魏尔伦究竟说了些什么才把他说服回来呢?当然不是让他回到正确的生活轨道上,而是劝他回到朋友们当中,也就是说,回到诗人们当中,虽然这些诗人使他颇为失望。也许正是在魏尔伦的倡议下,几个朋友决定筹集一点钱来帮助兰波,这点钱也算是“收入”吧(每天3个法郎),以便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艺术之中,而不必顾及生活来源”。夏尔?克罗不计前嫌,主动给古斯塔夫?普拉代勒写信,要他也能分担一部分费用,而且将接受赞助者美妙地称为“诗人的门生”。此外,作为魏尔伦的挚友,泰奥多尔?德?邦维尔没有忘记兰波曾把他当作救星,向他求助,于是邦维尔提议让他搬到奥德翁剧院附近的布奇街10号来,那儿有一间佣人的住房,是属于他自己那套居室的单独房间。人们把这间房收拾了一下,以便住起来更舒适,但由于兰波与乞丐们混在一起,染上了虱子,他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就在搬进去的第一天,把衣服全都脱光,赤裸着身体站在窗前。邻居们对此很气愤,便纷纷抱怨,邦维尔大概把自己的客人责备了一通,总之,兰波在这个临时避难所里也没住上几天。后来,有人说他对散文诗喜剧《格兰瓜尔》的作者做出忘恩负义的举动。难道人们应该相信一个名叫鲁道夫?达尔赞写的东西吗?达尔赞虽是第一个为《圣物盒》作序的人,但却特别留意搜集各类流言蜚语。有一点可以肯定,兰波之所以做出怪异的举动,那往往是为了炫耀自己,但其中也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图。种种趣闻逸事如果孤立地拿出来看,会让人感到吃惊,甚至会逗人一乐。然而,人们还是要看事情的前因后果,因为这些事情暗示着某些人的处世方法。第三部分 7.结识“丑陋的家伙”(7)10月份,夏尔?克罗主动为朋友们找到一个碰面的地方,我们在此又谈到克罗,几乎和魏尔伦一样,他和兰波于1871年在巴黎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他获悉“外国人饭店”里有一间空房要出租,这家饭店坐落在拉辛街与医学院街的拐角处,面朝圣米歇尔大街,就在拉丁区的中心区域。《诅咒诗画集》里有一幅版画,描绘了饭店的整幢楼房,要是依照这幅版画,这间房应位于4层楼。然而,当欧内斯特?德拉埃于11月前来巴黎看望兰波时,发现那间房位于饭店的夹层,他在《回忆录》里断定,团体常常在那儿聚会。兰波也算是在那儿有个临时住所。然而,这间房并不一定是给他准备的,因为房间的靠墙处还摆着一架钢琴,这间房首先是给音乐家卡巴内用。卡巴内那瘦骨嶙峋面孔(如魏尔伦所说,“喝了三年苦艾酒就变成耶稣了。”)倒有幸成为马奈画笔下的对象,他肯定是这一街区的名人。头顶上分着一道印笔直刚毅他的长头发服帖地沾在额前;黄褐色络腮胡夹杂着橙红色但丁早看见常人看不到之物。卡巴内早年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马蒙代尔教授。这位教授的名气很大,因此他对教授只好敬而远之了,因为他本人只创作过一些小作品,他的日子过得很惨,只是靠在低级咖啡馆或低级舞场里做伴奏谋生。他时年37岁,但结核病已损坏了他的身体。他是魏尔伦的大舅子夏尔?德?西夫里的朋友,曾给许多诗人的作品配过乐,其中既有严肃作品,比如邦维尔的《尼俄柏》;也有滑稽作品,比如夏尔?克罗的《熏咸鲱鱼》。他既赢得大家的同情,也招来他人的嘲笑,可他不在乎成为团体里的受气包,况且大家也都没有恶意。他对兰波的影响很难估量,在合住这间房期间,他们俩有可能就许多话题交换过看法,而且有些看法极为稀奇古怪,他们陷入难以想像的思索之中。或许正是通过他,兰波才对某一音乐形式有所了解,这种音乐形式与沙勒维尔军乐队所表达的音乐形式完全不同,而且最终成为《彩图集》好兆头,这一形式并非仅以简单的隐喻出现在诗集里。对于兰波来说,卡巴内在巴黎就相当于奥古斯特?布列塔尼,他和这位古怪的启蒙者起到同样的作用。当有人发现《七音符十四行诗》竟出自他的手笔时,人们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一部题献给兰波的神秘作品,卡巴内在此作品里将所有的幻想慢慢地展开,这是音阶的每一个音符所激发的幻想。同样,他还谱了一首歌,指责这位新来的人:“诗人,从沙勒维尔赶过来/你在巴黎做什么?”这曲“老调”的副歌足有七段长,描绘出兰波的思想状态,而这正是他本人当时的思想状态:“孩子,你在这地界做什么?/我等待,等待,等待!”卡巴内以讽刺性的固执心态,用一行行诗句,回忆起被抛弃在沙勒维尔的“可怜的母亲”,这证明兰波曾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听,而且详细描述了母亲动怒时的场景,从那时起他称母亲为“母夜叉”,换句话说,这意味着母亲是一家之主,是在家里主宰一切的人。善良的卡巴内写下这曲小作品,毫不掩饰他对“孩子”的好感。有人说他既被维纳斯所吸引,又受丘比特的诱惑,歌的结尾清晰表露出他的情趣:“这是为了试探你的脾气/孩子,因此我才对你这样说/但我会向你提供食物/衣服……床,如果你愿意。”他是否真的试探出兰波的脾气呢,我们不得而知!文学社就这样以非组织的形式创建起来,可它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然而它留下的痕迹却比比皆是,比如它创办的《诅咒诗画集》,所有的人(几乎所有人)都在集子里写下荒唐可笑的诗,而且大部分作品都是淫秽诗。当时常去“外国人饭店”参加聚会的人一致同意采用“诅咒者”这个名字。这个词并不粗野,与兰波常常挂在嘴边的粗话相比,“呸!”这个字的语气要温和得多。现在这个字已不常用了,但它频频使用的时期可追溯到浪漫派的鼎盛期,比如在短篇小说《麻雀》中,博雷尔让他笔下的人物这样说道:“普鲁士人,呸!他们都是混蛋!”因此,诅咒者们试图表明,他们在以不痛不痒的方式斥责这个社会。他们颇像一群超脱社会体制的斗士,像不满现状、放荡不羁、难以相处的艺术家。在一段时间内,诅咒者们表现出一种陪衬的心态。诚然,他们使人预感到文学的重要时代即将来临,但后来异军突起的达达分子还是比他们做得好,他们似乎只关注拿出自己的作品来。为了分享远离家庭及粗俗者而欢聚在一起的乐趣,他们临时创建了一个文学社,而且还有一个聚会的地方,那就是卡巴内和兰波住的房间;有一本书,即那本著名的《诅咒诗画集》;有简单的仪式,比如饮酒,他们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有时还抽印度大麻,《诅咒诗画集》里有几行诗可以作证,而且德拉埃的描述也提供了佐证,那时他来巴黎看望兰波,感觉兰波由于吸食这种毒品,身体状况不是太好,虽然这种毒品颇受波德莱尔和戈蒂埃的青睐。第三部分 8.结识“丑陋的家伙”(8)《诅咒诗画集》就像令人难以置信的证据,将当时奇特的气氛逼真地展现出来,这本书能流传至今,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其实这也并不是什么奇迹,因为是演员科克兰一直在精心地保管这本书,而他恰好是专演夏尔?克罗独角戏的演员)。安托万?克罗为该书的封面画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而该书的首页颇为值得引述。文学社漫谈(梅拉)5个铜板!这开销也太了吧!是朝我要5个铜板吗?真是一群蛮横无礼的人!……(佩努泰)老兄!我刚从“富人”咖啡馆赶过来,我在那儿看见卡蒂尔了……(凯克)我真想成为有钱人。(魏尔伦)卡巴内,拿烧酒来!……(亨利?克罗)先生们,你们都喝醉了!(瓦拉德)见鬼!别这么闹哄哄的!楼下的女人在生孩子呢……(米莱)你们在我的杂志上看到有关奥地利的文章吗?……(梅西耶)真可恶!先生们,卡巴内在酒箱里捣鬼!(卡巴内)我……不能……应付……所有的人!(吉尔)我还什么都没喝呢,我出钱!再去买酒,这是10个铜板!(安托万?克罗)不!不!请相信我,诅咒派还真是地道的文学社名!(夏尔?克罗)确实,要论权威,那就是我本人!我就是权威……(雅凯)怎么没人弹琴呀!把时间这么浪费掉了多可惜呀。梅西耶,去弹那首欢快的……(兰波)嘿!他妈的!在这篇《文学社漫谈》中,所有的朋友都在大声随意说话。有些人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其中包括梅拉,那时他还没有和兰波闹翻,我们在后文将看到他们吵架的经过。然而,有些人则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大家对米莱一无所知,而米莱却声称有自己的杂志,对让?凯克也是知之甚少。相反,我们看到与夏尔?克罗合用画室的佩努泰,而克罗却像一位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他身旁自然还有他兄弟在辅佐他:他们是安托万医生和蜡像雕刻师亨利。梅西耶在这里并不太引人注目,后来他担任《新世界杂志》社长,而马拉美那篇《类比的精灵》就发表在这份杂志上。在这个奇特的文学社里,魏尔伦、瓦拉德和安德烈?吉尔算是最出众的人物,魏尔伦与瓦拉德是出席“丑陋的家伙”聚餐会的常客,至于说漫画家安德烈?吉尔,兰波本可以提醒他,一年前他们见过面,那时兰波处境悲惨,还曾经跑到画家的画室里睡过觉呢。《诅咒诗画集》读来颇为引人入胜,但它并不仅仅是了解当时几个怪诞人物从事文学活动的原始资料,它反映出影响诗歌界的深刻变革。帕尔纳斯派诗人刚刚团结在出版商阿方斯?勒梅尔周围,但很快就又四散开来。1870年的普法战争以及巴黎公社的动荡局势在帕尔纳斯派当中引起分裂。同情巴黎公社起义者的诗人,比如魏尔伦和瓦拉德,则拒绝与向当局妥协的诗人保持联系,甚至断绝了来往。勒孔特?德?李勒和埃雷迪亚则摆出一副高傲的有钱人的样子。总之,他们的诗和他们的政治观点属于同一类型:内容呆板、思想陈腐、形式僵硬。而善良的弗朗索瓦?科佩却像江郎才尽似的,他描写的“小人物”缺乏想像力,而他的《散步与家居》几乎就是平庸之作(1871年7月,魏尔伦从芳普镇给瓦拉德寄了20多首这类风格的诗,他显然是在戏谑地模仿科佩的诗),可他们却责备科佩的《铁匠罢工》所表达的观念太正统了。最终,几位挑剔的年轻诗人以其虚情假意的话语让这些豪饮者,这些死不悔改的幻想者极为恼火。拉蒂斯博纳没完没了地挖掘他那有利可图的灵感,凭着这灵感,他创作出《儿童喜剧》,而阿方斯?都德却在为回避现实者大唱颂歌。《诅咒诗画集》里所有的诗文图画向过于追求美感的诗提出嘲讽的指控,这些诗画以下半身的现实来对抗唯美的诗篇,并将这种现实滑稽地表现出来,以便让那些唯美主义的追随者们能幡然醒悟,因为那种美不过是温文尔雅、矫揉造作的东西。显然,诅咒派写出这类讽刺性诗篇,并非出于为未来诗歌开辟道路的考虑。人们在其中只看到毫无意义的娱乐,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他们将嘲讽对象的文学怪癖突出出来,这种做法与文学界里非凡的造反者那破旧立新的壮举不谋而合,这位造反者就是伊齐多尔?迪卡斯,他于1870年11月去世,死时还依然是个默默无闻的诗人。魏尔伦、兰波、瓦拉德(他并未履行自己的诺言)是为这部奇特诗画集创作作品最多的诗人。有时,科佩给他们带来灵感,使他们创作出一篇彻头彻尾的滑稽诗文,为某种外表绚丽、内容平庸的诗不吝赞美之词;有时,他们匆匆赶写几首缀音十四行诗,在这些诗里,法语要经受严格的考验。兰波写出许多奇特的精美作品,他的魅力发出耀眼的光芒,美化了晦涩、生僻的词汇,而他常用这样的词汇来做诗。他和魏尔伦合作写了一首十四行诗,此诗对唤醒他的性意识可谓意味深长,阅读淫秽书籍对他的性意识也是一种刺激,比如他读过格拉蒂尼在布鲁塞尔秘密出版的《主教代理官的风流韵事》。梅拉在其诗集《偶像》里赞颂了女人的玉体,兰波模仿梅拉的笔法,非常典雅地与魏尔伦合写了一首赞美“屁眼”的诗。“我们的屁股与她们的截然不同。”第一行诗这样写道,在合作写过这首诗之后,两人很快就建立起厚颜无耻的密切关系。但在这类不太正统的诗集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老傻瓜的回忆》,虽然此诗的署名为“弗朗索瓦?科佩”,但毫无疑问,此诗绝对出于兰波之笔。这一次,滑稽模仿他人的兰波试图创建一种忧郁、沉闷的气氛,而不想再去模仿他的原型,在这个气氛里,他以令人震惊的精确笔触把性的神秘感,把性所引发的种种困惑表达出来,那是梦境有时所表露的场面。兰波不想再逗人发笑,在此为他的《七岁诗人》和《初领圣体》写了续篇,而这个续篇是不可明言的,他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从最底层、从泥土、从血汗开始起步,最终达到某种幻觉的境界。从表面上看,《诅咒诗画集》汇集了许多揶揄的诗文,但实际上,它恰好证明兰波在以挑战的姿态继续从事自己的文学冒险活动。严峻的政治局势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平静地生活了。欧仁?鲍狄埃在《国际歌》中斩钉截铁地高声呐喊着:“(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在日常生活潜在的危机中,在日复一日困苦的生活中,某种活泼轻快的放肆言行一直在激励着人民运动的支持者,激励着政治势力的同情者,激励着为“复兴”而准备付出一切的诗人。一年后,埃米尔?布莱蒙就以《复兴》为题创办了一份杂志,不过对于不安分的兰波来说,这份刊物太温和了。第三部分 9.结识“丑陋的家伙”(9)在卡巴内房间里所举办的聚会并未持续多久,诅咒者的活动似乎在以其他形式展开。不久以后,一个自称为“生存者”的团体创建起来,将新一代的放荡诗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刚好接替1871年那一批放荡不羁的诗人。兰波的多篇诗文被编入到《诅咒诗画集》里,这证明他一直在不停地写作。他居无定所,从简陋的住所搬到临时的房间,总是搬来搬去的,这种流浪的生活显然无法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长篇作品创作之中,有些人为他筹集资金,以便使他摆脱物质生活的烦恼,希望他能拿出有分量的长篇作品,尽管他们对此不抱太多的幻想。然而,他的脾气秉性容不得他去创作长篇巨作。他创作的节拍取决于情感的爆发,取决于反应速度,取决于紧迫性。他是怀揣着《醉舟》来到巴黎的。他让许多人认识了这首诗,大家对此诗也是交口称赞。魏尔伦十分关注他所做的一切,于是便把他创作的所有诗文精心地誊写了一遍。因此,我们手中就有这么一份“档案”,档案里包含着兰波在1871年底依然十分看重的所有诗篇,其中有他早先寄出去的诗,这些诗都是德拉埃誊写的,还有后添加进去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诗是他在巴黎逗留期间创作的。那时,他把其中的一些诗赠送给新结识的朋友,将《元音》,大概还有《乌鸦》赠予布莱蒙,后来他否认将后一首诗送给布莱蒙;将《晚祷》赠给瓦拉德,此诗与《诅咒诗画集》中滑稽可笑的诗篇非常相似。魏尔伦那时还在记录整理《农牧神头》,此诗与《戏装游乐图》里的《农牧神》定稿已极为相似。人们通常认为兰波就是在那时写下了《元音》,单单这一首诗竟让几代读者感到惊愕不已,但此诗在给他带来钦佩的同时,也给他引来嘲笑。难道我们应该从中去猜测卡巴内对他的影响吗?而皮埃尔?珀蒂菲斯就是这样做的。但卡巴内将自己的《七音符十四行诗》题献给兰波,好像以此与室友所写的那首诗相呼应,而不是向他提供一种模式。在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小说《迪娜?萨米埃尔》中,费利西安?尚索尔披露了诅咒派的某些活动,那时许多人都乐于编写这类小说,孟戴斯后来在《老太婆之家》中也将尼娜?德?维拉尔沙龙透露给公众。在那部小说里,卡巴内改头换面成为拉普奈斯,他鼓吹万物照应说,而且还拿斯威登堡的直觉做理论依据(巴尔扎克、戈蒂埃以及波德莱尔都读过斯威登堡的书),甚至借用某些音乐经验,自18世纪以来卡斯特尔神甫一直在作这样的尝试。兰波本人则以阿尔蒂尔?桑贝尔的名字出现在小说里,他背诵自己写的《捉虱女人》,此诗大概就是在那时写成的,而不是像伊藏巴尔后来回忆的那样,写于1870年9月从马扎监狱返回故乡之时。在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诗《元音》里,兰波同样借鉴了在1871年5月那封信里所表达的思想。他表达出感官的迷茫之意,推出字母研究的雏形,这一研究甚至可以使人变得疯狂。A黑,E白,I红,U绿,O蓝:这是元音总有一天我将说出你们潜在的起源:……对这首惊人诗篇的解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主要见证人,魏尔伦似乎预先就想遏制那种种解释,并以过分的超脱态度断言:“……在兰波的思想里,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诗《元音》不过是展现自我抱负的手法,他想依照自己的意愿创作出最美的十四行诗,这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十四行诗,他的抱负不是最终得到印证吗!”这番话说得过于绝对,但显然很难令人信服。在经过一番对比之后,人们反而认为兰波是以波德莱尔的《灯塔》为原型创作出这首《元音》的,而《元音》颇像就语言所做的深沉的梦。波德莱尔这样写道:“德拉克洛瓦,魔鬼出没的血湖。”在这首诗里,波德莱尔嵌入一位艺术家的名字,接着便用类比的手法将艺术家作品所暗示的东西一一展现出来,而兰波则在自己的诗里预示一个元音,并把这个元音在他内心里所激发的幻想表达出来。依照魏尔伦的说法,就在那同一时间,兰波大概创作出一首名为《守夜者》的诗,据说这是他写得最美的一首诗,然而我们对此诗却一无所知。魏尔伦无法凭借回忆再现此诗(可他后来竟然一字不差地回忆起《巴黎人口剧增》),但他对此诗的感受却极为强烈:“这是一种震撼,一种豁达,一种可恶的忧愁!事实上,阿尔蒂尔?兰波先生以其难以抑制的忧伤情调写下此诗,我们完全相信这是他写得最美的一首诗。”正是在那段局势很不明朗的时刻,兰波创作出最初几篇散文诗,德拉埃告诉我们那是波德莱尔体的散文诗。那么这篇长达几十页的《精神追击》式的散文究竟描写了什么呢?此诗一直在魏尔伦手里,后来被玛蒂尔德抢去了,大概此后便佚失了。第三部分 10.结识“丑陋的家伙”(10)尽管如此,兰波显然不满足于到咖啡馆里消磨时间,不满足于去捉弄那些他不喜欢的人,他一直在不停地写作。然而,遗憾的是,流浪的生活使他的手稿散落到各处,甚至彻底遗失掉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时他并非只投身于诗歌创作,而且一直在设法找个临时工作。看到亨利?梅西耶的证言,人们觉得兰波并未放弃要从事新闻业的梦想。实际上,梅西耶送给他一套蓝色绒领西服,好让他穿着这身服装,体面地去见《费加罗报》的主编,兰波或许给这家报社写过时事散文,如《白夜》、《好战分子机构》等。虽然此事并无别人作旁证,但这与兰波的计划毫不矛盾,他在沙勒维尔时就曾多次尝试着去实现这一计划。在诅咒派文学社停办之后,一直四处漂泊的兰波将会有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他想在这个令人懊恼而又吵闹的巴黎长久地待下去,而且待得越久越好,因为巴黎对于工人和诗人来说可是个好地方。魏尔伦再次为兰波的固定住所提供资助,他在一所简陋的楼房里为朋友找到一间顶层阁楼,此楼位于康帕涅街与地狱林阴大道的拐角处,距离蒙巴纳斯公墓很近。楼下底层是一家百货店铺,兼卖面包和葡萄酒,店主人名叫特雷皮耶。在这个街区里,艺术家们开始设立自己的画廊。况且魏尔伦刚把让-路易?福兰介绍给兰波,由于福兰总是带着巴黎顽童的样子,于是大家便把“伽弗洛什”①这个绰号送给他。《戏装游乐图》的作者喜欢带着这两个年轻人出去散步,而他们俩身上也带着古典美小伙的遗风。魏尔伦慷慨地给他们俩送去绰号:称福兰为小黑雌猫,兰波为小黄雌猫。在过度自由的刺激下,他把自己的家庭抛置在一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爱好,而那种自由正是兰波所推崇的。魏尔伦深夜才回家,回到家里,不是大吵大闹,就是寻衅找茬,有一次在酒精的刺激下,他竟然威胁要杀死妻子和儿子,见此局面,亲朋好友都为他感到担心,而他母亲清楚地意识到是酗酒使他失去了理智。显然他还在继续供养兰波。自从兰波来到巴黎之后,他花掉了一大笔钱,他——————①雨果《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是流浪于巴黎街头的顽童。——译者注慷慨地资助兰波恐怕就是对这笔开销的最好解释。12月13日夜里,魏尔伦带着兰波和福兰回到尼科莱街,他把两个朋友安顿在自己的卧室里。第二天一早,他就动身赶往阿登,行前他嘱咐家人照顾好这两位朋友,但他们俩不想趁机滥用魏尔伦的盛情款待,于是第二天天一亮,他们俩也离开这里。魏尔伦的种种安排以及突然动身离家的举动,不禁让人感到十分吃惊。实际上,魏尔伦手头上的钱已全都花光了,他要去帕利泽尔镇找公证人,将路易丝?格朗让姑妈留给他的那份遗产要过来,姑妈已于1869年3月22日去世了,姑妈曾是他的教母,而且以前对他一直很关心,要他在巴黎别和不三不四的人一起鬼混,她甚至还梦想着能让他娶一个阿登省的姑娘为妻呢。大家现在不难猜测出这笔遗产用在谁身上了吧。在帕利泽尔镇,他和朋友们一起欢度圣诞节,根本不打算赶回巴黎,他不想面对家庭的争吵,不想面对情人的要求。他也由着自己的性子,在外漂泊一番。接着他又前往马斯河谷,来到沙勒维尔,他在那儿,在宇宙咖啡馆里又见到德拉埃,当德拉埃来巴黎找兰波时,他对德拉埃颇有好感;他还见到布列塔尼,这位芳普镇的老朋友也是兰波幕后的老师。布列塔尼摆出一副可笑的样子,让魏尔伦感到很高兴,他曾给夏尔?德?西夫里写一封言辞放肆的信,在信中讽刺地描述自己这幅可笑的样子,宣称作为收取间接税的职员,尤其是作为出色的中提琴手,他很乐意能在外省的小镇里接待他。或许这是魏尔伦第一次走访沙勒维尔,我们能想像得出他在玛德莱娜沿河街道5号甲的窗下表示敬意的样子,他试图去走访所有那些兰波向他讲述过的人。他和德韦里埃一起讨论,从而发现德韦里埃是一个很文雅的人,是个出色的共和分子,是一个兄弟,他还和《东北》杂志社社长佩兰谈过话。他毫不犹豫地和新结识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到乡村去远足:山丘吹来微风,马斯河,滴滴水大家在路上喝在每个路标处,大家吸着香气,嘴里抽着烟斗!兰波到巴黎是为了去见那些时尚的文人,而魏尔伦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赶到外省,去走访那些奇特的人物,去结交那些有怪癖的人,与喜欢唱反调的学者以及给他带来意外收获的人打成一片。就在这段时间里,兰波过着焦虑不安的日子。他手头上已没有钱了,魏尔伦留给他的那点零用钱也逐渐花光了。他还一直去见诅咒派的朋友们,善意地拿卡巴内开玩笑,试着和安德烈?吉尔讲俚语土话。他陪福兰去卢浮宫临摹著名的油画,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称宁愿让巴黎公社把这些陈旧的画作,把这些没用的遗物都烧掉。福兰所披露的这些看法使人认为图画世界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拿此说法与《彩图集》对比的话,人们或许会感到吃惊。但这类诗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心的幻觉,而非取决于对现实图像的感受。和古希腊盲诗人荷马一样,有通灵能力的兰波可以探测未来,但却难以指明现时。然而,他对绘画的保留态度并未妨碍他成为阿尔弗雷德-让?加尼耶的模特,加尼耶是蒙巴纳斯那一带的二流画家。那幅肖像画上标注着两个日期,一个日期注明此画作于1872年,“地狱林阴大道,面对蒙巴纳斯公墓的大门”,即“康普街”,兰波用这个词来暗示他的住所,他的营地;另一个日期标在画的背面,上面写着“1873年”。画作的技法很粗糙,画中人物的相貌与真人相差甚远。画面上的兰波瘦骨嶙峋、忧郁苍老,显得极为沮丧。第三部分 11.结识“丑陋的家伙”(11)对于兰波来说,1872年注定是极不稳定的一年。魏尔伦显然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带回来的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新生活的计划,但兰波仍然完全要靠魏尔伦来扶持,他焦虑地等待着魏尔伦,正如他后来所写的那样“闲散的年轻人/只有屈从一切”,而玛蒂尔德则希望挽救他们的家庭,她想方设法让丈夫再回原单位工作,巴黎公社之后,他就丢掉了那个岗位。通过熟人的疏通,回原单位工作的事出现转机。魏尔伦夫人还特意宴请负责办理此事的办公室主任,然而在午宴上,喝得醉醺醺的魏尔伦表现得糟糕透了,再想回原单位上班的希望是一点都没有了。像兰波一样,他也沉湎于酒色的生活之中,而兰波呢,却在天天向他灌输不良习气,他被这个天生放肆无礼的少年迷住了,况且爱情已使他们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他对兰波更是言听计从。《屁眼十四行诗》似乎就写于那段时间,除此之外,兰波没有写过任何文字以表明他的同性恋行为,在这行为当中,应当首先看到某种他认可的因素,因为此行为属于“理智的放荡举止”之范畴。至于说魏尔伦,一切都服从于他那伤感的爱好,他的行为举止或许与旧习复发有关。后来他在蒙斯监狱里写了一首诗,清晰地回忆起那段时间的往事,因为诗中明确写道:“关于康帕涅街那间房的事,1872年1月于巴黎。”《诗人与缪斯》一诗描绘了这间破烂不堪的陋室惨状。“房间,你是否保留着那可笑的幽灵,/噢,光线灰暗、蜘蛛横行?”他厚颜无耻地回忆起“力大无比的夜”,人们或许对此是不会产生错觉的。但伦理道德很快就占了上风,魏尔伦将一切都归纳于这个否定之中,归纳于这个痛苦的罪责之中,好像是为了永远地摆脱这个错误:“人们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吧,但事实并非如此:/善良的人呀,对这些事你们什么也不懂。”我们很不情愿地要责备魏尔伦的这几行诗。“这些事”究竟是指什么呢?“事实”又是什么呢?不管怎么说,凭着“这些事”和“事实”,魏尔伦和兰波的生活业已成型,这一生活充满了罪责、幼稚和孤僻。1872年1月,从帕利泽尔镇返家之后,魏尔伦似乎在想方设法毁坏自己的家庭。他对兰波那狂热的爱使他昏了头。夜不归家,外出寻乐,酗酒滋事,他贪婪地沉湎于过去的陋习之中。每次回到尼科莱街家里时,他都要和妻子吵架,而且每一次都是他“挑起”争端。他时而用点燃的火柴威胁玛蒂尔德,甚至想烧掉她的头发,时而就像一个醉汉,对妻子施展拳脚。有一次,他甚至把火气撒到小乔治身上,粗暴地把孩子扔到床上,接着,面对高声呼救的玛蒂尔德,他朝她猛扑过去,想捂住她的嘴,但依照玛蒂尔德的说法,他试图掐死她。魏尔伦当晚便跑到母亲家里去过夜,第二天一清早,年轻的妻子便带着孩子,随父亲离开了巴黎。两天后,魏尔伦回到尼科莱街,发现妻子和孩子都不在家,而莫泰夫人又不想透露出他们的去向。此时,他拿不定主意,于是便设法与妻子和解,妻子来信坦言愿意与他和好如初,回到家中,但兰波必须离开这儿,闻此言,魏尔伦感到很恼火,拒绝屈从这样的要求。在《忏悔录》里,他装出不理解妻子的样子,甚至指责她在嫉妒自己的朋友:“从道理上讲,这并不是一种爱情,一种好感,而是一种钦佩之情,一种极度的惊讶感,你所面对的这个大男孩刚满16岁,但却写下那么优美的文字,正如费内翁所说:‘或许他的文字已超越了文学’”……就在那同时,著名的“丑陋的家伙”晚宴依然定期举行。兰波和魏尔伦也常去参加。一天晚上,一个名叫奥古斯特?克雷塞尔的人朗读自己写的《战斗十四行诗》,此诗写得枯燥乏味,而兰波则越听越感到烦躁,于是便随着诗的节拍一句句地骂着:“他妈的!”埃蒂安?卡尔雅(étienneCarjat)①想为挨骂者辩护,便把骂人者当作“小混蛋”训斥了一通,兰波抄起魏尔伦的剑杖,朝敢于辱骂他的人刺去,划伤了卡尔雅的手臂。这一下子,他在这个小圈子里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了,此时这是惟一尚能容纳他的团体。他想把自己的规则强加给他人,但欲速则不达,而他本人不过是个天才少年,是刚刚落脚巴黎的沙勒维尔人。然而,在他到达巴黎之后不久,魏尔伦特意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去卡尔雅的画室,好让卡——————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浅草小子
浅草小子-2
浅草小子-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浅草小子
浅草小子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