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初衷是美好而简单的,但得到快乐的过程却不那么简单。让孩子学琴的想法虽然确定下来,但是夫妻俩并没有急于实施,对于只有五岁半的小恬来说,这是她学习的开始,母亲希望孩子能真正对学琴产生兴趣,如果刚开始就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将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在其他方面学习兴趣的培养。母亲开始寻找机会,终于有一天电视正在播出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奏会,平日里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父母此时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好奇的小恬也凑过来跟他们一起看。于是,赵宏抓紧这个机会问女儿想不想学钢琴,小恬竟毫不犹豫地说想学,母亲顺势教育女儿说:买钢琴需要很多钱,既然想学就一定要坚持下来,否则就不要学;而且学习的过程很苦,但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最终站在舞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正像赵宏说的那样:买钢琴需要很多钱。对于事业刚刚起步阶段的年轻夫妇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除了家里的一部分积蓄外,夫妻俩又向亲戚筹措了一些才凑齐了这笔钱。一天,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中间的桌子上摆了厚厚一叠人民币,妈妈把钱分成两叠,指着上面的一叠对小恬说:这些是爸爸妈妈的积蓄,又指着下面的一叠说:这些是我们从别人那儿借来的,你要好好学琴才对得起爸爸妈妈的辛苦,不能半途而废。三人围坐的那个场景小恬至今还记得,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却因深刻而难忘。从那以后,小恬就开始学琴。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母亲赵宏的脑海里经常浮现的就是炎炎夏日小恬坐在琴凳上汗流浃背的样子,“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夏天没有空调,十几平米的小屋再摆上钢琴,整个房间闷热闷热的,而且不能吹电扇,因为怕把琴谱吹乱。”在这样的条件下,小恬经常一练就是两个小时,有时到了假期能弹四个小时。每天练琴时间的安排是有计划的,而且要绝对按照计划实行,到了预定时间就准时停下来,休息十分钟之后继续练习,这样形成了规律,邻居们甚至可以通过从苏家传来的琴声来准确地判断时间。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这样的训练是艰苦的,小恬时常坐在钢琴前偷偷流泪。出于对女儿的怜爱,母亲也曾经劝说她放弃,但是女儿的坚持更加坚定了赵宏的决心,她要陪着孩子练下去。赵宏认识到,在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强迫,每一次的钢琴课母亲都非常重视,母女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课,小恬的几任钢琴老师都对孩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她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是赵玮,虽然不是名家,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小恬对钢琴的兴趣;还有现在的钢琴老师——著名钢琴家李青——对她的影响也特别大。”起初是母亲用自己对钢琴老师的崇拜感染女儿,慢慢地,小恬也开始受到老师的感染,不仅是老师高超的演奏水平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包括老师的服装、发式、家居布置,以及为人处事。对她来说,上钢琴课是一件快乐的事,母亲说:每次的钢琴课对小恬来说都是一次激励,使得她回到家里立刻就想练琴。赵宏说,他们夫妻俩虽然对音乐一窍不通,但却抱有一种很单纯的喜爱,而且非常羡慕懂音乐的人。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从小恬学琴开始,夫妻俩就经常带孩子去听音乐会,“记得那时候一场许忠钢琴音乐会的票花去了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虽然起初不大懂,但他们仍然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每次去听音乐会,一家三口都要精心准备,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刚开始的时候,一场音乐会小恬差不多有半场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钢琴学习的深入,她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现在不管学习多紧张,只要有好的音乐会她是必须要看的。”慢慢地,听音乐会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孩子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在经历了成绩下滑的失意之后,听一场音乐会胜过了父母的千言万语,小恬会迅速地从紧张的状态或者失落的情绪中摆脱出来,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对音乐热切向往并怀有朴素感情的父母的指引下,小恬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初中二年级的暑假她顺利通过了业余钢琴十级考试。当被问到“既然你很喜欢音乐,为什么没有选择专门来做”时,苏小恬说:“我还不是属于特别有天赋的,家里也没有人懂音乐,我父母都是学理工科的。只是当作一种业余爱好,平时弹起来的时候心情也特别舒畅。”对于小恬一家来说,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出于某种实际的需要,用赵宏的话说,“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钢琴的学习也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为了保证学习的连贯性,苏琪和赵宏夫妻俩放弃了很多外出旅游的机会,有时甚至包括春节在内的很多节假日都不间断。母亲说:通过钢琴的学习,孩子懂得了凡事要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快乐的那一天。 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要付出辛苦的,绝对意义上的快乐学习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由兴趣而带来的快乐却是开始一段学习进程之初所必须的。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学习方面要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很难的一件事,因此,由兴趣导入学习则更为必要。正如赵宏所说的: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是家长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没有兴趣,就等于学习没有主动性,到时候就是家长再着急,恐怕也无济于事,同时对周围事物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将影响到未来,所以在小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培养她对一切事物积极、认真的态度。无论是文化课的学习,还是包括钢琴、溜冰、滑雪在内的娱乐方面的学习,父母都用自己的积极态度来鼓励和感染孩子,希望孩子能够以积极、快乐的态度去悉心体会学习的过程。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小恬参加了学校的舞蹈队。在排练手绢舞的过程中,由于在学校练习的时间比较短,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她未能完全掌握。为了练好转手绢,父亲特意骑自行车带着小恬去买跳舞用的八角手绢,但是,跑了沈阳好几个地方都没有买到,最后只好跟舞蹈队的教练借了一只飞了边的手绢回来练。手绢太旧了,母亲就用针线把破损的地方缝好并且熨平,再拿给小恬练习,“这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由于我们跟她一起练,像是在做游戏,这样就很有意思了。”父母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也感染了小恬,做事积极、认真的态度在孩子身上逐渐培养起来。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3)“小时候学踢毽,我们跟她一起踢,帮她分析让毽子落在脚的什么位置才最好;再比如学滑冰,爸爸教我们母女两个人,我跟她一起摔跤,让她觉得很有意思,能滑起来之后就让她观察专业运动员的动作,研究怎样使自己的动作再完美一些。”小恬的专注态度感染了身边很多的小伙伴,邻居家的孩子总会模仿着她做同样的游戏,学同样的东西。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苏小恬开始接触数学的因式分解,起初有些困难,而且对于同时担任班长和学生会干部职务的她来说,学习时间很有限,她因此有些着急,并且情绪不好。“我们从没有埋怨她,而是鼓励她,帮助她分析、解题,把每道题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出来,渐渐她觉得因式分解题其实很简单,对数学也就逐渐产生了兴趣。”在这些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认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于是慢慢养成了习惯。还有一件事情让小恬和母亲至今难忘。赵宏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她非常看重书籍对孩子所起到的作用,但是有所得必将有所失,刨去日常的学习,钢琴练习占去了孩子课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小恬对文学的兴趣一直不大。直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教语文的方老师,方老师经常把文学名著上的精彩片断介绍给学生,小恬渐渐喜欢上了这位热爱文学的老师,同时对文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对某种事物的热爱常常是三分钟热血,而赵宏却非常珍视孩子这灵光一闪的瞬间,她带着女儿来到书店,把《朱自清散文全集》、《屠格涅夫散文集》等等大量文学著作买回家中。虽然时间有限,只能有选择地看,有时候买来一本书只看其中的一小段,但父母仍然非常支持孩子,“现在家里书特别多,其中的很多小说就是那个时候买的。”回想起那段经历,小恬对母亲仍心存感激:“虽然很多书也就是翻一翻看一看,但是我还是特别感谢我妈,她明知道我是三分钟热血,还能趁这段时间给我提供很多机会。那段时间我涉猎了很多文学方面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作为土木工程师的赵宏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她来说,虽然很难具体说清是哪本书、哪个人让她领悟了哪些道理,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丰富智慧的过程。上初中时,小恬提出想看《三国演义》,但是几次都没有看下去,为了鼓励女儿坚持阅读,母亲利用业余时间同时看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电视剧、中学生读物以及原著。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母亲都会跟女儿讲起自己新近的阅读内容和感受,这样大约持续了两个月,小恬重新领悟到了这部名著的真髓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的那个假期,她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而且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发现小恬对学习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相当感兴趣,也相当认真。”时至今日,赵宏仍然认为,女儿从小读书比较少是自己最大的遗憾。但是,通过几次集中的阅读训练而培养起来的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却使小恬受益终生。“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考试的时候总是马虎怎么办,我想这和孩子平时的习惯有关系,你不能要求孩子平时对其他的事情马马虎虎,在考试的时候就不马虎。”父亲苏琪是一名外科医生,与做土木工程师的母亲一样,职业的性质要求他们凡事必须认真,这一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女儿。从学习钢琴杜绝错音开始,小恬一路走来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她多年养成的认真、刻苦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在采访中,赵宏曾经很欣慰地说,这么多年来,他们夫妻俩没有在小恬身上错花过一分钱,因为孩子对待每一件事情的积极、认真的态度,使他们的每一次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甚至更为丰厚的回报。用赵宏的话说就是:孩子学什么像什么。“学生工作让我更加从容、自信”2001年,苏小恬考入了东北育才学校优才教育实验日语班。她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路走来,我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我庆幸自己走进了育才,更庆幸自己加入了育才的学生会,因为正是这个由育才优秀学子组成的集体,给予了我沉甸甸的成长和受益终生的财富。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4)在采访中,苏小恬感慨地说:“我感觉自己是很典型的受学校影响特别大的那种学生,学校给我们的机会特别多。”当年,与小恬一同考入育才学校的几乎都是沈阳市各小学中的佼佼者,同学们之间难分伯仲,这让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小恬心生胆怯,但是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她鼓气勇气参加了学生会的竞选,竟然通过了初选和复选,成为了学校初中部第十三届学生会的一员。“进入学生会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见到了校园里优秀的人,他们都集中在了一起,集中在了学生会这个团体里,虽然他们不是各方面都优秀,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他们都积极向上。”起初,苏小恬在学生会的职务是学习部副部长,工作主要是跟学长们搞一些诸如学习经验交流会,创办校园英语角之类的活动。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小恬开始学习包括跟外籍教师在内的活动相关的人打交道,并结识了很多高年级的同学,向他们请教经验,开始了学习工作两不误的自我挑战。用苏小恬的话说:在学生会的前两年是摸爬滚打过来的。因为缺乏经验,写东西总是犹犹豫豫,一篇工作总结或者是演讲稿经常是写了改,改了又写,有时在电脑前冥思苦想了一个小时,也只是写了不到一百字,急得她一个人在电脑前掉眼泪。一篇一千字的稿子常常要写到后半夜,第二天早上喝杯浓咖啡,再去上学。那种心情让小恬至今难忘:为什么人家就可以安心学习,我却要奋力地抢时间才能学习,这种竞争根本不公平嘛!上间操时,她一边心不在焉地做操,眼泪也一边噼里啪啦地掉下来,而这个时候常常又会听到广播通知各班班长开会,于是,也只能赶紧抹去眼泪,一路小跑赶到教育处。从小,苏小恬就是一个说话都会脸红的孩子,更不要说面对大家演讲。参加学生会需要竞选,可竞选时,她常常不是磕巴就是忘词,即使准备得很认真,在台上还是会紧张,“每次都像机器一样把脑袋里的东西一气说完,生怕稍微停一下就会把后面的稿子全忘掉。”“有的时候,就是看着稿子也能读错,并且很离谱。”她出过这样一个笑话,“当时天气特别冷,我在外面读值周总结,全年组一共是十二个班,我却念出来十八班得了红旗,然后大家在下面笑,我都不知道,因为特别紧张。”虽然现在讲起这样的事,小恬常常一笑而过,但对于当时的她,这也许并不那么好笑。随着锻炼机会的增多,小恬逐渐能够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事。包括在课堂上,每当遇到没人愿意发言,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她总会主动举手,甚至答错了也不介意,“不管对错,老师总会给你一个评价,总会有提高。”苏小恬说,在做学生工作的过程当中,她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自信和从容。“我无法说清楚是在哪一次活动时我一下子变得自信,因为这种成长是在一次次的磨练和成功后慢慢形成的。在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我能感觉到自己在一点点成熟起来,渐渐变得稳重和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开始变得得心应手,演讲时那些离谱的错误不出现,写稿子也变得不那么费劲了,“而且一次次地从挫折走向成功也让我在对待问题时有了不同的思考角度,我渐渐具有了他人没有的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去成长。什么事情不能因为没做过就不去尝试,学生阶段就应该去挑战和锻炼,这个时候如果不抓住机会,以后真正需要你表现的时候,可能就会被笑话了。”通过学生工作的磨砺,曾经如此羞赧的小恬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从容。于是,才有了此后她在各种国际、国内交流活动中的出色表现,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走出校门 迈出国门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在校期间能有走出校门甚至迈出国门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经历。但苏小恬却在中学阶段幸运地得到了数次这样的机会,这不但得益于母校在业界的威望,而且与小恬自身长期以来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正如本文开篇母亲所说的那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5)2005年5月,苏小恬作为代表参加了由中国教育部和日本日中友好会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百名高中生第七次访日”活动。在九天的活动当中,访日团首先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三天的集训,聘请清华大学教授为大家做有关中日关系的报告以及外事礼仪的培训。此间适逢CCTV少儿频道选拔为本次访日活动进行跟踪报道的小记者,时任育才学校高中部学生会副主席的苏小恬凭借着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同时掌握英日两门外语的优势在近百名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访问团中唯一一名中央电视台特约记者,对访日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巧合的是,当时正值世界博览会在日本爱知县举行,访问团受邀参加了中国馆日的开馆仪式,“当时我报道了吴仪参加中国馆日开馆活动的事。”苏小恬回忆说。作为两国之间的访问交流活动,访日团受到了日方贵宾级的接待。他们先后走访了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日本著名城市,并与当地的优秀高中生进行了交流。2005年8月苏小恬代表东北育才学校访问日本富山高中,据一同前往的育才学校常务副校长高琛介绍:“苏小恬在这里面表现得是非常突出的,当时我们到了富山县富山高中,她作为学生代表讲话,日语语音非常纯正,表情落落大方,让在场的很多日本学生感到非常惊诧”。高校长还回忆起了这样一件事:“还有一次,我们参加了由富山高中家长委员会发起的一个欢迎晚会,在丽山的山庄里边,对方家庭的父母和伙伴,再加上我们的十几个孩子,都进行了才艺表演,他们当时还练了一个太极拳的集体项目。有一个家长提问,说出类似‘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那么今后中国能不能打败日本’这样的话,苏小恬非常敏锐地带头回答,‘我们是朋友’,一下就化解了很尴尬的场面,说明她在这方面很成熟。”这样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苏小恬的成长,一路走来,她不再像刚入校门时那样不知所措,面对来自外界的更多的挑战,她总是能够从容、自信地应对。其间,虽然有咸涩的泪水,难言的苦衷,但成长不就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么!2005年7月,苏小恬代表辽宁省学生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华学联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并有幸受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短短五天的时间,让苏小恬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他们当中大部分是来自国内各个优秀大学的学生干部,还有港澳台同胞和来自其他各个国家的中国学联的代表,包括像小恬这样的全国少数优秀中学的学生干部。跟这些优秀学子接触,苏小恬收获颇丰,“言谈间我体会到那种青春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他们每个人的朴实的人格魅力。” 大气使她交到了很多朋友其实,苏小恬的国际交流经历是从2004年初开始的,当时还是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她,代表学校出访德国圣.贝尔哈德中学。“我第一次出国,接触的是西方文化。我们作为交流学生住在德国人家里,叫做home stay。”当时,小恬住在一个叫娅斯密的德国女孩家里,“她比我大2岁,但是已经特别成熟了,因为父母离婚,所以她跟妈妈住在一起。她当时刚刚有一个男朋友,很成熟,但是我当时根本都不知道这种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她每天还得带着我去跟男朋友约会,我感觉特别窘迫。”跟这个德国女孩相比,学生气过重的苏小恬似乎有些不搭调,齐耳的短发,戴着访问团统一配备的红帽子,“我现在一想,当时给人家的感觉就是很土、很落后,再加上她家庭的学历和修养也不是很高——父母也没读过多少书——她也不是那么懂礼貌。我当时第一次出国,有时下午放学或者半夜,别的孩子都被小伙伴接走了,她却来得特别晚,学校老师经常要打电话找她。”有一次,访问团去巴黎考察,半夜两点返回德国,同去的中国孩子都被接走了,可娅斯密却迟迟没有来,苏小恬在黑夜里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见到娅斯密的时候,苏小恬并没有发脾气,“我觉得不是她对我不好,而是不重视,但是我也没有感到特别孤独,我觉得这么慢慢相处下去应该能有转机,不能总让她看不起我。”机会终于来了,在西方的传统节日“情人节”那天,娅斯密为自己的男友准备了一份节日礼物,“我就帮她设计怎么包装那份礼物会更有新意,她特别高兴的是我们能想到一起去、能陪她选东西。”也就是从那次开始,苏小恬跟这位德国姑娘的关系好转了,从刚开始的不被接受到最后能够在一起开心地聊天,两个人竟成了好朋友,这让娅斯密的德国同学都感到意外。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6)两周的交流时间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苏小恬买来了很多贺卡在机场分发给德国朋友,大家挥泪惜别,之后的几年也都还用e-mail保持着联络。“现在回头想想,最开始那段时间实际上让我很沮丧,那么晚没有人接我,还要等老师来接。”其实,这种大气、内敛的性格在小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邻居家的孩子们凑在一起玩耍,只要有她在,就很少有纠纷;小学时候她得到了优秀学生证书,放在书包里一个多月母亲也不知道,最后还是老师通知的赵宏。在小恬的眼中,看到的都是很阳光的东西,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她学习的一面;在她口中,父母亲经常听到的是她对别人的赞赏和羡慕,大气的性格让她结交了方方面面的好朋友。 一个朴实、沉稳的学生领袖升入育才高中部之后,苏小恬就进入到高中部学生发展指导处老师的视野当中,成为培养高中部学生会后备干部的重点考察对象。“虽然我们了解到她很多优秀的地方,但是她并不是很急于表现自己。在她高一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她将来的志向是不是就是做学生会主席,当时,她给我的回答让我觉得这个孩子很成熟,她说‘我现在还没有想那么多,我觉得应朝着最好的目标努力去做,现在说这些还有点早。’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这个十六岁的孩子很成熟。”育才学校高中部学生发展指导处的高丹主任这样说道。对学生来说,学生会主席,尤其是育才这样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会主席职务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光环。目前,国内诸如“清华”、“北大”这样的著名高校在自主招生的时候都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国外的知名学府对这方面则更加看重。但在苏小恬看来,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终于,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苏小恬以较高的票数当选了育才学校高中部第十七届学生会主席。从那一年开始,学校将学生会和学生活动分列开来,分别由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负责管理,因此那一届的学生会也更多地定位于走平民路线,强调学生会的服务性质。在苏小恬担任学生会主席职务期间,学生会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做了很多切实的工作。比如倡议同学们要过一个朴素、节约的生日,主要的宣传方式就是写宣传栏,写海报,在学校里设立生日祝福区,准备一块大黑板,整理出当天过生日的同学名单,将大家的祝福写在黑板上。这样,既节约,又达到了全校师生共同祝福他们生日快乐的目的。升入高中之后,同学们都过上了寄宿的生活,饮食问题开始成为校园生活的另外一个重心。但是众口难调,学生同食堂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和谐,在学生会生活部的提议下,苏小恬带领学生会干部就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与食堂管理员进行沟通,着手解决同学们的就餐问题。“还记得搞食堂调查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把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这种信任让我们感到沉甸甸的责任的同时,也有一种莫名的幸福。”在一次演讲中,苏小恬这样说道。在与小恬身边的老师、同学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学生领袖,她不但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还拥有同龄人中少见的处乱不惊的沉稳气质。在苏小恬刚刚当选学生会主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怕她担子太重,免去了她的班长职务,并在班里重新竞选班长。当时参与竞选的一共有三个人,其中之一的刘馨泽一直是小恬很要好的朋友,平时小恬在工作上有什么烦心事也时常向她倾诉。为了帮好友分担班级工作的重担,她主动提出参加竞选,也顺利地成为了班长。当时已经是高中二年级,日语班的学生因为要参加日本高考,都在忙着准备日语过级考试,班级的日常管理出现了很大的滑坡,人心涣散,班级凝聚力减弱。刘馨泽也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班长,当她急切地想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发现实际上大部分班级干部都比较松懈,所谓“双桥好走,独木难行”,苏小恬默默地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找一个适当的时机跟同学们谈一谈,“我知道在这个时候,只有我能站出来在她最难的时候帮她一把,就像她对我一样。”刚刚就任学生会主席的苏小恬工作很忙,就在周六放学前,她一路小跑把学生会工作安排妥当后就赶回了教室,“还剩七八分钟就放学,也来不及准备太多,但有三件事一定要办到:一是希望振奋一下大家的士气,二是支持刘馨泽的工作,三是让所有班干部都要负起责任。”苏小恬这样想着走进了教室。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7)已经不是班长的苏小恬站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内心很激动,但表面却很严肃。她先是把班级最近一段时间的状况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接着又说道:“为什么要对大家说今天这番话呢?因为我很为四班着急,也很为刘馨泽着急。你们不知道,她发现班级出现的问题之后压力有多大,连着几天夜里她都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前几天有位学长跟我说:他们班总是不知什么时候就多了一把锉子,要不就是夏天不知谁悄悄拿来个苍蝇拍,他对我说这话的时候,是那么骄傲和自豪,我多么希望我们班也能出现这样一种氛围……其实仔细想想,全校那么多同学,只有我们三十个人能一起走过六年的时光,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接下来的这两年。我们都是一家人,吃住都在一起,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这个家着想,我希望班委会的成员也都负起责任来……今天我要告诉你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的班长,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班,有三十个班长,缺了谁都玩儿不转!最后,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让我们给刘馨泽鼓掌!”一番肺腑之言重新激起了同学们的热情,“此后三周,我们班在周评比中都得到了满分。”苏小恬的沉稳曾经给很多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曾经与她一同参与学生会工作过的现任高中部学生会会长周沫说:“我们形容她就是一个处事不惊的人,开始大家觉得她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比较平静地面对,时间长了才知道,其实她是经过大风大浪之后才变得沉稳,看起来一副平静的样子,其实在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有着无比的波澜。” 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学生工作锻炼了苏小恬的能力和胆识,增长了她的阅历和见识,正如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当我真正走近她并且成为学生会这个家庭中的一员的时候,我对"学习"二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包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本来是这么想的,可是同学们提出其他意见,我们到底是该接受还是该考虑,或者干脆拒绝不考虑,这也是对责任心的一种培养。不仅仅局限在学习这种很单纯的事情上。”接着,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她为学生活动拉赞助的事儿,下面就是那段采访实录。苏小恬:我开始觉得拉赞助挺难,实际上挺简单。当时我们要办一个主持人大赛,听说有学生的家长是办齿科的,就跟他谈时间,把他约到教育处,说我们需要几个奖项,什么奖品。因为他们是齿科,我们学校学生还这么多,肯定是有发展空间的。而且他们的齿科好像是刚刚办成,很需要宣传,他给我们赞助了几千块钱,是以代金券的形式,同学们可以去看牙。齿科这个算是谈成功了。笔者:当时你们还住校呢,拉赞助不方便吧,还想过其他办法么?苏小恬:我一般不出去,都是把对方约到学校来。还有,我们学校的食堂不是经常进货么,跟康师傅、辉山乳业、可口可乐都有联系,我就找管理食堂的主任,让他帮我联系到他们,我再跟他们面谈。笔者:有没有失败的例子?苏小恬:当然有。最开始,我是通过114查北方图书城、何氏眼科、佳生护眼灯这些企业的电话,但是因为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还说你是学生,感觉信不过;再有他们说一般年初的时候做出一年宣传计划,但是到了年底就很难再拿出钱做这个了。通过这些实践,苏小恬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她说:一位学生会的文艺部长曾经对我说,可能六年的育才生活之后我会忘记那些在日光灯下奋战到深夜的无数个晚自习,但一定不会忘记在学生会工作的日子。 “再也不会遇到这样负责任的大队长了”小标题的那句话出自苏小恬小学时的大队辅导员运老师之口,当时苏小恬担任学校的大队长。苏小恬小学毕业时,运老师对赵宏说:“在苏小恬之前之后我都不会再遇到像她这样负责任的大队长了!”从苏小恬高中班主任宋老师那里我们也听到了类似的话:“她作为班长,班级管理特别周到、负责,完全能顶上一个副班主任的角色。”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8)其实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苏小恬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说初中的学生会只是为了锻炼才干,那么高中的学生会则让我更进一步懂得了作为学生干部是为了什么,我意识到这其中远不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让我学会奉献和承担责任。明确了这一点,我参加学生会的主动性更大了。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苏小恬曾经组织过育才学校高中部第一届挑战杯主持人大赛,为了那次活动,她付出了很多。“当时我是负责灯光和舞台的,我发现她做事有一个特点,先把大体的工作想好再分块分配下去,之后她跟每一块的负责人沟通细节上的问题。那时候我们在教育处一起检查主持人的走台和串词,虽然已经检查了很多遍,有时候我们都感觉没什么问题了,但苏小恬总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其中一个词用得不好就再换一个。她是一个特别细心的人。有的时候我们只顾钻研细节了,她却能马上又回到大体上,总能在别人忽略的地方下功夫。”高中部第十八届学生会主席周沫说。母亲赵宏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在组织第一次挑战杯主持人大赛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她的电话,说没有时间取定做的奖杯,让我帮助取一下送到学校,当我晚上五点到学校的时候听说正在彩排,我在校门口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后来是两个学生会的同学出来取走了奖杯,那天晚上他们都没有吃上晚饭,晚上十一钟她给我打电话说彩排发现了很多问题,当时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苏小恬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而她的责任心又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在家中,母亲时常会在干家务的时候听到来自她的提醒:小心别弄伤手、小心别碰了头,“她会处处让你感觉到有这样的女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国外,她看到那些本来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时,她感到不平和焦虑,在一篇名为《日本之行有感》的文章中,她这样写道:一方面我在心里鸣不平,另一方面又实在无底气将事实说清楚并确保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说,许多时候中国的东西丢了,到了日本却能够生根发芽,这一点确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思考。 “这孩子品性好”在“育才”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熟悉苏小恬的被采访者提到她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孩子品性好。”学生发展指导处的高丹主任说:“现在在我们学校申请国外大学已经不是什么梦想,很多孩子也都开始实施,但很多孩子在实施过程中会向你提条件,比如要在家学习,不来学校等等,但苏小恬不会,她从没因为要申请国外大学而搞特权想不在学校,或者耽误社会工作、不遵守学校时间,因为她觉得她在学校是有示范作用的。”包括被耶鲁大学录取之后,母校请她回来给其他同学介绍经验,她依然是先回到本班教室等待老师安排,报告结束之后还回到教室去,不会提前离开学校,仍然严格地执行着学校对于其他学生的请假制度,就是要请假,她也会先找老师签个假条,从不给老师添麻烦。“她是一个很正直的人”,苏小恬的几位同班同学张晗姝、郭芙、吴翔昱、马贺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提起高一时全班参加学校广播操比赛时的一件事。在那次比赛的过程中,班上的男生对班主任老师有一些误解,并说了一些泄愤的话表示不满,班级局面一时弄得很僵。为了替老师澄清事实,让同学们摆脱偏执的情绪,苏小恬利用一次上体育课的机会——体育课男女生分开上——把女同学留到教室里。她首先澄清了那次误会,并且例举了她所看到的班主任老师为同学们的成长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倡议女生要多理解老师,不能像男生那样因为不了解情况而采取偏执的做法。小恬在前面边说边哭,最后全班的女生也被感动得哭了。通过这次沟通,她争取到了占班级人数大半的女同学的理解和支持,至少阻止了偏执思想在班级的蔓延。苏小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现在同学们回忆起李老师也都觉得他是个好老师,他曾经在班会上跟我们说,‘我上大学时候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当一个好老师。’其实,他不知道我找同学们谈话,我当时也不知道这么做行不行,而且听说还有男生知道了这个事之后跟别人说,‘苏小恬也就是个女生,要是男生,我一拳头就打过去了。’我当时也很害怕,以至于当天的晚自习都很紧张。”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9) “恬姐”的两面性虽然苏小恬在班里年龄比较小,但无论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亲切地称她为“恬姐”,回忆起那个身高一米七二、始终面带笑容的苏小恬,这个名字还真的比较切近。“那是男生给起的,其实男生还是比较佩服苏小恬的,她是班长,而且什么事都能带头,就都跟她叫恬姐,其实她年龄比我们都小,在我们寝室是最小的。”与小恬同寝的姐妹郭芙说。这个夹杂着尊重和亲近双重感情的称谓也让我们看到了“恬姐”的两面性。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的历练,虽然承担了学业和工作的双重重压,但苏小恬仍然保留着一种自然的天性,“别人都感觉她可坚强了,其实她非常感性,爱哭,有点事就可感动了,以前去同学家看电视剧,看到感动的地方她哭得自己都流鼻血了。笑起来也是,以前我们初中老师说苏小恬笑起来就像五岁的小孩似的,笑声可天真了。”小恬也是寝室里的开心果,“她平时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特别能融入大家,她要是在寝室的话,寝室的气氛就特别活跃,她一笑就哈哈地,一点不像她在大家面前表现的那样,她一到前面讲话就很有领导风范。”在室友的描述中,“恬姐”的两面性“暴露无遗”,一面是慷慨陈辞的学生领袖,一面是哭笑随愿的性情中人。曾经与她在学生会一同工作的周沫说:“她当学生会主席的时候,让你感觉她既是你的主席,你要尊敬她,而且她又是你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你什么事情都想跟她讲,让你感觉有些怕她,又有些想接近她,又怕又爱的感觉。比如平时组织完一项活动,我们开例会的时候可以庆祝一下,那时候感觉她是特别热爱生活的一个人,平时看起来那么文静的一个小姑娘,可以在大家面前又唱又跳,而且她有时候给我们讲一些笑话,让你感觉根本不是你认识的她,完全有她自己活泼的一面。”是呀,那么文静的一个姑娘怎么会在大家面前又唱又跳呢?但“恬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严肃沉稳的性情中人。这似乎有些矛盾,但人性不就是这样的么,本质的纯真和奋斗的艰辛往往相伴相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整的人性最终得以塑造。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育才学校学生的学习强度和深度在业界早有口碑,多年来几乎一直保持着每年二、三十人升入“清华”、“北大”的高考记录,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考入国外知名学府。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名校中,学业的压力自不必说,而且苏小恬所在的班级是日语特长班,日语班的概念就是把日语当作特长来学,其余的课程跟其他班同步,而且即使是特长科目,要求也很高,高中毕业之后日语班学生要求百分之百通过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据日语班班主任宋玉良老师介绍:“在初中,日语班的学生一周有十节日语课,其中五节外教课,到高中之后外教课更为偏重一些。这样无形中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压力,学生如果没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努力程度,学业方面难度很大。”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苏小恬是怎样做到同时扮演好学生干部和学生的双重角色的呢?圣贤先哲曾经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真理总是相对的,在某种条件下,在某个人身上,奇迹是能够发生的。苏小恬为我们介绍她的经验时,第一句话就说:“我的效率特别高,属于被逼出来的。”小恬的高效率在学习和工作两方面都有所体现,据高丹主任介绍,在苏小恬做学生会主席期间,学生会例会的效率非常高,以往这样的会议把握不好就成了聊天会了,“但她跟所有的学生会干部强调这样一个思想,作为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不能让学生工作冲淡了学习”,例会的时间常常安排在晚自习,大家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之后就马上回到班级上自习。对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苏小恬是这样说的:“上自习的时候可能别的同学学的时间比较长,但有的时候会犯困或者精力不集中,而我只要坐在那都是很专心地在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比如弹琴,两个小时坐下来就是在弹,这样无形中也是在节约时间。”小恬的专注在老师和同学中有口皆碑,班主任宋老师说:“在课堂上不管什么课都是跟着老师走,整堂课上,她一直很专注地听,眼睛雪亮地盯着老师,然后在下面记笔记。”同学郭芙说:“苏小恬要在那学习,你都不忍心打扰她,你叫她第一声她都不一定能听到,可专心了。”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0)用苏小恬的话说就是:“无论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专心去做,不在上课的时候想着活动,或者在活动时又为作业担心。”一方面是专心,另外一方面则是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为了少占用大块的时间,苏小恬常常把工作分配到各个课间去做,每次下课她几乎都是第一个跑出教室,大家总能在走廊里看到她跟其他学生干部一起商量工作,“往往是一路小跑往返于东楼和西楼之后,恰好能在响预铃之前安稳地坐在教室,和其他同学一样准备下一节课”,这时候,小恬心里总会有一丝成就感。有时候工作把午睡时间挤走了,下午她就用咖啡奶提神或者下课到户外运动一下,“所以养成了不睡午觉下午也不困的习惯”。鲁迅先生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罢了。这话不假。“我会在别人玩的时候,或者洗漱慢一点的时候,抽考背一会单词。”苏小恬这样说道,“有的时候演讲稿没时间背了,就一边做眼保健操,一边在嘴里嘀咕。”然而苏小恬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会有烦恼,也会有疲惫和动摇的时候。育才学校每年都会在初三年级组织一次分流考试,通过的学生可以直升高中部,而分流下来的学生则要参加中考重新选择学校。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学校的分流考试,苏小恬曾经想过要放弃学生干部的工作,“那时候,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给我些建议,指导我做出正确的选择。”当时的团委书记柳玉英老师同小恬的一次谈话让小恬永生难忘,在老师的鼓励下,苏小恬作为初三年级参加分流考试学生中唯一一名竞选者参加了竞选,以高票当选初中部学生会主席,而且顺利地通过了分流考试。提起初三时那段经历,苏小恬说:“后来我选择了坚持,因为即使在学习最紧张的时候, 我发现自己也已经离不开工作了,利用工作的时间来放松自己,反而使我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中。”其实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学习和工作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作恰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苏小恬所说:“因为自己比别人的学习时间少,所以反而更有动力了。”“我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女孩,主要体现在我不能一边搞活动,成绩还能保持在全班第一、二名,那样的话可能算是聪明,但是我能找时间学习,基本属于努力型的。”苏小恬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用同学郭芙的话说,“她是特别典型的不是非常聪明,但完全靠自己后天努力取得成功的。”其实在我们看来,小恬非常聪明,她的智慧就在于她凭借着勤奋和高效在同样的时间完成了比别人更多的任务,并且发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的诀窍。“几年的中学生活告诉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历了艰苦的磨练,苏小恬享受到了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双重成功。 在申请耶鲁大学的路上高二下学期,也就是2006年的1月,苏小恬受到同门学姐李沫思考取耶鲁大学的鼓舞,和父母商议做出了申请美国大学的决定。申请美国大学首先需要托福和赛达(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考试成绩,为了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分数,这些考试苏小恬都考了三次。“我第一次考托福考了613分,一个挺低的分数,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而且是最后一次旧托福的考试,我必须得考高分。那段时间我挺下工夫,问了一些其他考高分的学生是怎么学的,有个男同学说他晚上天天躺在浴盆里读英语听力的文章,读到口干舌燥为止,因为听力确实是最难得分的。当时我还没回家,在学校复习,天天拿《六人行》的磁带练,中午找时间回寝室去读,下午有一节体活课,教室里不让出声我就也回寝室去读,一天读好几次,把自己口语练好了听力也提高了,通过努力把成绩搞上去了。”对于小恬来说,比较难的还是准备赛达考试。备考的那段时间,她天天去市图书馆看书。一次,刚巧被一位同学看到,发现苏小恬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身边就是一瓶水,很单薄像一尊雕塑,从早上坐到晚上。“比如数理化那些考试全都用英文,虽然内容不深,但是有一些知识点是我们学校还没学过的,当时有不会的就拿到学校跟老师讨论,我给老师翻译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我们就一点点猜,有些知识点都是大学的内容。”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1)结束了这些考试已经是2006年9月份了,随后进入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准备申请材料。“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我跟其他人有些不同,因为美国很重视课外的东西,有的学生可能这方面的东西比较少,要现准备一些,或者找人帮忙包装一些,但是我准备这个过程还不是那么麻烦,把自己的这些经历整理一下就可以了。包括写那两篇小文章,美国大学都要求写小文章,各种主题,主要看你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我选的是‘对中日两国人民的关系的一点看法’,因为以前去日本的时候也想过这些事情,另一篇是我做学生会主席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经历,这些都是我亲历的,所以不是那么难。”申请材料递交上去之后,苏小恬收到了耶鲁大学的面试通知书,随即前往北京,在一间办公室里她见到了微软国际部的一名高级顾问,也就是面试的考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是聊天,看似轻松,实则是通过比较放松的方式让考生展示出真实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谈到了很多问题,包括你的母校是一个怎样的学校,你曾经试图去改变了什么但没有成功的例子,对中日以及中美关系的看法,家乡沈阳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等等。美国考官和这位中国小女孩谈得非常投机,因为他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苏小恬一直关注的,原来这位考官是克林顿任职时的顾问,曾经跟随克林顿出访过日本和中国上海。“我说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环保,当时他递给我一瓶碳酸饮料,我说我很佩服日本人的一点就是,他们跟美国一样都是发达国家,但是日本人能不怕麻烦很注意环保,我去日本交流的时候看到那个日本家庭里有十个垃圾桶,都是分类垃圾,一个饮料瓶要分成三部分,瓶盖扔进一个桶里,瓶子扔进一个桶里,外面那层纸再撕下来扔到另一个桶里”。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结束了面试也就结束了整个申请过程,接下来便是忐忑的等待。不管最终结果怎样,多年来苏小恬的辛劳付出终于在关键时刻给予了她丰厚的回报,曾经有一位退了休的老警察说过这样的话:你可以一辈子没有开枪的机会,但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枪里却不能没有子弹。那句古老的格言又回荡在耳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是如此的幸运”2006年12月16日,喜讯通过国际互联网从大洋彼岸传来,苏小恬以赛达II(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满分、托福663分的成绩被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于是便有了开篇母子拥抱的一幕,但也仅止于此,家中并没有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反而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二天,苏琪和赵宏的嘴角不约而同地长了火泡。因为夫妻俩目睹了女儿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在他们的心中,更多的是疼惜和对未来的担忧,“小恬仅仅是考上了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她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们担心她会飘起来,而且女孩子那么要强以后会很辛苦,我们也见到过很多学生在国外读书特别辛苦,家长辞职出去陪读。”对女儿发展一直保持清醒态度的夫妻俩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仍然是她能够快乐、健康,而获得喜讯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表达感激之情。当苏小恬刚刚通过互联网获知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喜讯告诉给自己的老师们和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在母亲的记忆里,女儿遇到过很多好老师,“小恬很幸运,她的老师们都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第一位钢琴老师赵炜到钢琴名家李青老师,从小学郭莉老师、初中班主任张平老师到高中班主任宋玉良老师,以及育才学校的很多老师,她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教诲。”苏小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做《我是如此的幸运》,其间使用次数最多的词就是“幸运”和“感激”。正如母亲所说:“小恬今天成功申请耶鲁大学得到过许多人自觉自愿的帮助,这中间有她的学校老师、课外老师、邻居以及以各种形式结识的朋友,我们觉得小恬非常的幸运,但这种幸运也和他平时的为人处事有相当大的关系,正因为她的性格上的优势,才使得她每到关键的时候总是有朋友相助,才有了今天的苏小恬,我想小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曾经给了他帮助的这些人的。”第一部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2) 教育要从家长抓起行文至此,本该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母亲赵宏的一句话仍然让我们割舍不下,“邓小平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觉得教育应该从家长抓起。”苏小恬的成长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响。父亲苏琪是一名外科医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母亲赵宏毕业于沈阳建工学院,就职于辽宁省水利厅,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许是工作性质的关系,夫妻俩平时习惯于凡事认真,正像前文所提到的,他们的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他们对女儿也正是这样要求的。家长宽厚的性情也为女儿所继承。苏琪和赵宏夫妻俩曾经连续三年资助聋哑孤儿上学,而小恬的姥姥、姥爷也是社会募捐活动的热衷参与者,长辈们的宽厚仁爱为小恬创造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其中自由地摄取养料。那些浸泡在汗水和泪水当中的岁月,是父母给予了女儿默默的支持,小恬曾经在文章中写到:一直陪在我身边,真正理解我的就是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妈妈,无数个日日夜夜,她陪我累,陪我倦,甚至一起流泪,就这样,我走过了那些最艰难的岁月。“教育要从家长抓起”,让我们以此与那些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的读者朋友们共勉。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1)——让孩子尽早不再需要家庭教育 小档案:张恺元,男,1984年10月生人。1990年考入沈阳市振兴街第二小学实验班。1995年考入东北育才学校优才教育实验班计算机特长班。中学阶段,曾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特优生。2000年,被评为“沈阳市十佳中学生”、“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员”。2000年,赴合肥参加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三等奖。2001年,赴香港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金牌,同时获得“陈省身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冠军,并因此取得了保送名牌大学的资格,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可任选,他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年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曾经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市三好学生”,获北京大学最高奖学金(北大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仅评出10人),刚满18岁就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时,他的总成绩雄踞全院榜首,并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优秀毕业生”。2005年初,先后收到美国5所世界顶尖大学的全奖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最终进入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北大数学学院第一牛人”、“牛魔王”、“大牛”,这一系列的头衔和绰号都是属于张恺元的。他对此的解释是:“牛,就是大家问你题的时候你啥都会。”牛不是吹出来的,即使您对此有所怀疑,一些类似神话的事情仍然存在,但我们想说的是:即便是神话,也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让我们从张恺元的父亲张炜的家教心得讲起。 用家长的“四心”来培养孩子的“四自”2006年的夏天,张炜应儿子的母校——东北育才学校之邀来到“亲师有约”的讲堂上,为老师、家长们做了一次名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尽早地摆脱家庭教育”的报告。而所谓的“四心”和“四自”也是他在那次报告中提出的。张炜所说的“四心”指的是爱心、用心、信心和耐心,在他看来,要使家庭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家长的这“四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爱心,指的是正确的关爱,而不是溺爱。“这种爱是出自孩子终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眼前让孩子少吃苦、轻松、安逸;实际上,你主观上为自己培养孩子,但客观上却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其次是用心。“家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需要家长付出很多心血,需要用心。就是说要动许多脑筋来考虑这些问题,要把培养孩子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套搬别人的成功经验,需要自己多观察、多分析、多琢磨,摸索出适合自家情况的家教方法。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实效。”然后是信心。“对自己的家教工程要有信心,不能遇到困难就灰心,就放弃。要不断发现新的变化、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耐心。“教育子女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在改正身上存在的毛病时,要允许反复,但要找到原因,予以解决。这种办法不行,就换其他方法,一定要有耐心。对孩子不耐烦、训斥都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要用家长的信心来换得孩子的信心。”这“四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爱心才能用心,用心就会有效果,有效果就会增强你的信心。遇到曲折时要有耐心,要用心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报告的题目所说的那样:“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尽早地摆脱家庭教育”,“意思就是说主要培养孩子一种自立的能力,而不能有拐杖就走没拐杖就不走。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各方面尽早健康成长起来,不用家长再为他们操心,他们也不再需要家庭教育。”对张炜来说,家庭教育的关键就是培养、锻炼和提高子女的自理、自立、自律、自学的“四自”能力。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2)首先要尽早培养和锻炼孩子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从小做起,生活起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和个人物品、个人卫生,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完成,不要替代。对孩子的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坑害。教育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的习惯。当孩子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你也就解脱出来了。”张炜还举了儿子的一些例子。“张恺元小学4年级时只有9岁,他可以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上初中时参加军训,就能够帮助同学打背包;上大学坚持不用家长送行,到北大办理入学等各种手续比家长都快;到美国的第二天就自己开伙做饭,不久就买了汽车。”在国外的同学当中,张恺元以高超的烹调技术和娴熟的驾驶技术著称,生活上让家人非常放心。张炜强调说:“千万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那样即使成绩再好,到社会上也是不行的。”接着,张炜又强调了“自立”对孩子的重要性。“培养孩子早立世、早懂事,培养他们独立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生活、社会的认识和看法。要立长志,不能常立志。让孩子学着考虑怎样安排自己的事情,用什么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怎样才能跟老师和同学更好地沟通并保持融洽的关系。”第三点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能力,“人们对任何一件事情的态度,决定了投入的程度。主动和被动地学习或做事情,其结果大不一样。自学是主动学习和积极学习的体现,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上,只要肯动脑筋、肯下功夫,就会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最后一点是自律,这是任何一个希望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并能够自觉地按照这些要求去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计划。制定一个计划不是难事,但要不打折扣地执行好,却不容易。不以事小而不为,要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积累起来,就会完成一件大事。”实际上,张炜所提出的“四心”和“四自”也正是他对自己和对儿子的要求。然而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期望,几十年来,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因而,张恺元所取得的成绩也并不完全像神话那般难以琢磨。 家庭教育需要全方位沟通对于张炜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需要全方位沟通的系统工程,孩子、家人、老师和社会,哪一个环节信息不畅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首先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用张炜的话说:“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孩子,做他们的好朋友。”在这方面,他有一番详尽的论述,“和孩子相处,首先应该成为他的朋友,其次才是他的家长,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弱点。有了良好的沟通环境,他有什么事情,就愿意向你请教,也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和建议,你的教育理念才会得到有效地灌输。很多家长说,孩子有对立情绪,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我认为这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和子女的关系。家长要放下架子,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和子女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除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夫妻之间的沟通和配合也很重要。张炜同时强调说:“夫妻双方一定要在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并且相互配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教育问题。否则,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在家庭教育上最好有个分工,相互配合和支持。”然而,当孩子的生活开始与校园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的时候,老师和学校又成为了张炜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着眼点。从儿子上学起,张炜就始终注意跟老师和其他家长的沟通,“我现在体会就是多跟别人沟通,多学习别人的经验”,在跟别人沟通的同时,还能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从而全面掌握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动态,而这些仅仅通过几次家长会和考试成绩是很难了解到的。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3)儿子升入中学后,父亲张炜也“荣升”张恺元那个班的家长委员会主任。“每个班都有一个这样的委员会,跟老师沟通也比较方便。”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张炜不只了解到儿子的情况,同时也了解到其他学生的情况,“这样对老师和同学的情况都熟了之后跟孩子就有共同语言了,班级发生了什么事,他都愿意跟我说。如果家长教育得当,你说的话对孩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你的信念在他身上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时至今日,即使儿子已经中学毕业多年,张炜仍始终关注着育才学校的发展,并把学校的主页加入电脑的收藏夹中,并经常浏览。在张炜看来,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在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除了班主任老师外,其他任课老师对孩子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还有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可忽视。同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都会产生影响。“如果说各种环境都有利于他的成长,那么孩子肯定是积极向上的。”张恺元的父亲张炜是江苏南京人,也许是南方人细致和缜密的性格使然,他的这番家庭教育的全方位沟通理论着实是对以往那种粗放型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种颠覆。在教育成本和教育目标日益提升的今天,我们看到,这种精耕细作的家庭教育方式正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趋势。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生育子女,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那就是做父亲的过错。张炜说:“父亲和母亲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母亲注重表面和细节,父亲注重本质和整体。如果父亲用心参与教育,对孩子成长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有能力的父亲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母亲上班离家比较远,带孩子不方便,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张炜独自承担起接送和照顾孩子的责任。“那时候我自行车有个斗,小孩可以坐在里边也可以站着,从恺元6个月开始,我就带他上我们单位的幼儿园。”常常是别人给孩子喂奶,张炜去给儿子蒸鸡蛋糕。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每次学校开家长会基本都是张炜出席,他对此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当父亲的做得更多一些,对孩子的教育会不一样。我后来发现,儿子学校里很多优秀的孩子,都是爸爸对教育很投入。我觉得男人跟女人的教育理念和观察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男人对孩子注重方向和方面;女人是比较细微的,看到的是很具体的现象。”一次在育才学校的家长会上,张炜受班主任之邀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看着台下众多的孩子妈妈,张炜的第一句话就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今天来开家长会的大部分都是女同志,回去请跟孩子的父亲说,当父亲的应该多用心。”张炜说,他现在一个比较深的体会是,男人如果介入家庭教育,那么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张恺元给母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张炜同样在老师当中有很好的口碑。张恺元高一时的班主任李秀华老师说:“张恺元的优秀跟家长也有很大关系。他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儿子每一步的成长都非常关注,而且是全身心关心教育。他不但关心自己的孩子,还关心班级,关心学校的工作,跟老师配合得也非常好。所以我觉得他的言传身教特别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张恺元高二时的班主任廉丽丽老师说:“张恺元的爸爸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方法的人,而且口才很好。我那时候也比较年轻,可能会因为年轻,缺乏说服力,所以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都跟张恺元的爸爸说:‘张哥,你准备准备,看能不能把你的教育方法跟家长们介绍介绍。’”因为张恺元学习很好,所以父亲张炜的话就比较有说服力,每次家长会他都发言,家长们很信服他。廉老师的这一做法在班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4)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介绍一下张炜本人。1982年,张炜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从事测绘仪器的计量检定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采访过程中,他的睿智与涵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除了了解到恺元的一些成长故事之外,能够结识这样一位出色的父亲也是我们此行的另外一个收获。在儿子面前,他是一个模范父亲;在妻子面前,他是一个模范丈夫;在老师面前,他是一个模范家长。张炜以行动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好孩子是“忽悠”出来的“忽悠”,原本是一句东北方言,却让赵本山借着“卖拐”传遍了大江南北。张炜有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忽悠’出来的。”跟通常所说的“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相比,前者在玩笑调侃中暗含着一种“以不争为争,以无招胜有招”的深层意味,鉴于上述特点,我们决定使用张炜的原话作为本节的主题。据张炜讲,张恺元从小就有很强的观察能力。“打个比方说,小时候上楼梯,在他会数数之后,就告诉我说这个楼梯有多少台阶,这样的事,大人平时都意识不到。过交通岗的时候,他问我:‘爸,你知道信号灯的排列顺序么?’,这些他都注意观察。”虽然有些事情对大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因为凭借多年的生活经验也能判断出来,但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似乎并不被人注意的事,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表扬。其实这种习惯我觉得是天生的,但是你如果表扬他,他就会更注意地观察,然后跟你讨论。你如果觉得惊讶,再表扬他几句,他就更高兴、更来劲了。”不可否认的是,张恺元从小在数学上就很有天赋,这主要也是通过他敏锐的观察能力体现出来的。“小时侯背乘法口诀,回来就告诉我说,他发现一个规律:凡是能被9整除的数,它的各个位数相加等于9,比如2乘9等于18,1加8等于9,3乘9等于27,2加7等于9。”那时侯张恺元只有7岁,第二天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也大吃一惊,“这是5年级奥数的内容,他居然自己发现了。”又过了几天,他跑来跟张炜说:“爸,我又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数跟这个数相乘的结果比跟它相邻的两个数相乘的结果要多1,比如5乘5等于25,4乘6等于24。”理工科出身的张炜当时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a的平方减1等于a加1乘以a减1么——a2-1=(a+1)(a-1),扩大一点就是a的平方减b的平方等于a加b乘以a减b——a2-b2=(a+b)(a-b)。”虽然只是发现了几个已有的数学规律,但在那样小的年龄就已经具备了如此敏锐的观察能力,这实属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即便是极具数学天赋的张恺元也不例外。父亲张炜说:“恺元属于有特长,但不是全才,不是所有功课都很好的那种孩子。”升入中学之后,学校每年都要在初三年级安排一次分流考试——分流考试决定哪些学生可以直接升入本校高中部——张炜担心儿子因为语文不好被分流出去,“后来我跟老师交流,老师说,这个不能,他语文也不是太差。但是跟其他科目相比,他的语文要差一些。”面对这种情况,也许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的语文比较差,还不抓紧时间好好学。”但张炜认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家长应该以孩子的某方面特长作为突破口,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方面。“能力迁移”是张炜提出的又一个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仍然是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人人都愿意听表扬的话,这样的话往往能鼓舞士气和斗志,孩子也是如此,需要鼓励和表扬。甚至对于孩子做得不好的事情都要以鼓励的方式说出来”。“我们当时并没有对他说:‘你的语文比较差,应该怎样怎样’,我们这样说:‘你数学那么好,要是把学习数学的劲头用在语文上,你肯定有收获’。”这一招果然灵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恺元的语文成绩真的上来了。张炜补充说:“这种能力的迁移,其实对谁都一样,对什么事情用心了,是肯定会有收获的,只是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5)不只是家长的鼓励,老师的鼓励对孩子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张恺元11岁上中学,比同班同学平均小两岁,虽然还不到入团的年龄,但老师为了鼓励恺元,还是让他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初中一年级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张恺元排名全班第二,班主任陈锋老师夸奖他说:“这么小的年纪,学得这么好,将来一定有出息。继续努力,争取期末考第一。”类似的话,班主任老师跟张炜也是这么说的,“我们把这个信念传递给他,并且帮他分析,期中考试哪一科比较弱,应该怎样合理地分配精力”,结果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张恺元果然考了第一名。在 “育才”这个人才济济的重点中学里,长期保持第一名的成绩是不大可能的,但张恺元有一个特点,就是考试题目简单的时候,他的成绩不会比别人高出来多少,一旦难度加大,他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恺元当年的数学老师王惠玲的一句话让张炜记忆犹新,“张恺元是个好苗子,如果好好培养,将来你的什么理想都能在他身上实现。”也许是老师自己都不曾记得的一句话,却给了张炜巨大的信心和动力。有人说:老师的鼓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张炜把这句话延伸了,“我觉得老师的鼓励不仅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家长的动力。同时不仅是老师的鼓励,家长的鼓励、其他人的鼓励都是激励孩子前进的动力。” 他时常跟别人开玩笑说:孩子就是“忽悠”出来的。“我觉得教育孩子就是以鼓励为主,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体会,比如在单位做了很多工作,领导看在眼里不说,你心里会感觉不舒服;但是如果得到领导的表扬,心里肯定很高兴。” 与“奥数”竞赛结缘,走上夺取金牌之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张恺元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决定他人生航向的人出现了,那就是苏建一老师。“高一的时候,苏建一老师找到恺元让他参加‘奥数’竞赛。”张炜回忆说。苏建一老师是国家特级教师、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从事‘奥数’教学及研究工作数十年,经他培养出的很多学生在国际、国内多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奥数’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而‘奥数’竞赛更是对学生智慧和意志的一种磨练,在国际‘奥数’竞赛中,有些题目即使是数学家也感到棘手,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度的灵活。但在苏老师看来,‘奥数’竞赛只适合少数学有余力、酷爱数学又极具天分的学生,因此,在选才方面要非常谨慎。张炜说:“苏老师对学生非常负责任,认为你不适合搞数学竞赛,他不会让你走这条路。当时,因为张恺元数理化课程都比较突出,各科老师都动员他参加竞赛。我们考虑苏老师的‘奥数’竞赛经验丰富,而且权威,跟着他可能更容易出成绩,事实证明我们跟苏老师也是跟对了。”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张恺元参加了在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三等奖,当时他还不到15岁。“‘科大’主管招生的副校长跟他们学校招生办的主任说,想了解一下辽宁张恺元的情况,让他上‘科大’少儿班,并且本硕连读。”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张恺元都没有跟父亲商量,就拒绝了,他对此的解释是:“明年我要去香港拿金牌,上‘北大’。”对于张恺元来说,去香港参加‘奥数’竞赛是极具诱惑的,而北京大学数学系更是他的一个理想。确定了目标之后,张恺元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竞赛的准备当中。恺元当时的班主任廉丽丽老师对此留有很深的印象:“张恺元非常刻苦,不只是聪明的问题。我记得有一年他决定要参加竞赛了,假期就去学校学习,那一年雪下得非常大,别人都放假了,他就自己找个小屋学习,挺冷的。早上7点准时到,一直学到晚上5点,从来不间断,就连过年那几天也是,所以这个孩子的成绩不是白来的。”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6)学生在拼,实际上,跟学生一起摸爬滚打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苏建一老师。在竞赛的准备阶段,很多资料都是英文的,“我就让几个孩子翻译,强迫他们学英文资料,用英语答题。虽然我不懂英语,但我指导他们这样做。包括张恺元,我跟他一起拼了将近15天,最后他说考托福没费劲,那段时间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01年初,张恺元和几名同学在苏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香港参加 “2001年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如愿地拿到了金牌,并且和两名队友一起为辽宁夺得了第一个团体冠军,获得了以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命名的“陈省身杯”。由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取得了“陈省身杯”,这在香港媒体轰动一时,各家报社纷纷在头版头条刊登新闻:辽宁三小将力挫群雄,勇夺“陈省身杯”。人类有两大奥林匹克赛事,一个是体能方面的奥林匹克赛事,即奥运会;另一个则是智能方面的奥林匹克竞赛,也就是各学科的竞赛。在这样的大赛中拔得头筹,对冠军的奖励是保送名牌大学。有人说,保送使学生失去了一次通过高考磨练自己的机会,但在张恺元看来,搞‘奥数’竞赛对人的意志力的磨练要比高考大得多。‘奥数’竞赛每次考试时间四个半小时,却只有三道题,这是对学生智慧和毅力的双重考验。在备战‘奥数’竞赛的那些日子里,张恺元往往是一道题做不出来能憋一两天,甚至一个星期,并且不问任何人。父亲对此很不理解,儿子的解释是:“别人告诉你也没有用,你只会做这道题,但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就会得到升华,而且还可以想一想用别的方法能不能做出来。”正如苏建一老师所说:“‘奥数’竞赛适合于某些有很强的破题能力和对数学的理解能力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真正爱好‘奥数’,并执着地追求,勇于超越自我,超越别人。” “北大数学学院第一牛人”2001年高中毕业,张恺元选择了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在他看来,选择数学专业并不是因为擅长,而是因为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好它,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张炜说,儿子在北大的表现有些像神话。大学一年级时,有一次上数学习题课,老师讲解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到一半,有些迟疑。“这时,老师回过头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对张恺元说:来,你把这道题做下来。其实,在老师讲解这道题的时候,他也在认真听讲并思考着这道题的解法。所以,他上台就顺着老师的思路,把这道题做下来了。”接下来,老师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说:“有张恺元在,上数学课我就不怕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位老师宽广豁达的治学风范,也看到了张恺元在数学上的巨大潜力。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设了概率论课程,这门课的老师要求非常严格,开学之初他就告诫学生:为了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将会比较深,习题和考试也会很难,不要指望考试得高分,这门课的总成绩将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之和。老师的话没有错,期中和期末考试全班的平均分分别是46和39,加起来是85分,也就是老师所说的总成绩。而张恺元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都是98分,加起来是196分。这就给老师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怎么给分呢,总不能写196分吧!最后张恺元得到了一个折中的分数——98分,他因此成为这位老师从教历史上第二个在这门课程中获得如此高分数的学生。张恺元扎实的数学基础、深刻的理解能力、超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这位老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正如张炜在“四自”能力中所强调的那样,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也就是那种主动、积极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一直陪伴着张恺元,成了他一生的财富。在小学时他就自学了数学竞赛方面的课程。在中学阶段,恺元对初等数学中的所有定理、定义都能理解和掌握得非常透彻,并能够自己推导出所有的公式。到了‘北大’,他仍然继续体现出这方面的能力。第一部分 家庭教育的目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