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都是很坦诚的,有什么说什么。” “你知道吗,我来微软快两年了,只见过盖茨一次,看到的还是背影。” 我有些纳闷。原来盖茨那么牛呀?员工见老板不是很正常吗?来之前,我甚至想过,录用不录用不是太重要,若能和盖茨见上一面,也算不枉此行。不过现在这里的招聘经理既然这么说,也只能客随主便了。 第一个面试官看样子是个经理,因为他有自己的办公室。他向我描述了我要加入的这个部门所做的工作,Windows NT的未来被他描绘得一片光明。其实我来面试之前专门看了有关Windows NT的书和杂志,他讲的我都看过,可能比他还知道得多一点。但我还是很虔诚地听着,嘴里不时说着“我就是想做这样的工作”、“好羡慕你们的工作”,以及“伟大”、“兴奋”、“有趣”这些词。第二个人外表不像经理,不过地位不低,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办公室。第三个人光凭外表很难判断是不是经理,不过他依然有自己的办公室。等到见第三个人时,我感觉自己的英语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专业的编程问题,还有精灵古怪的智力题。其中有个人问我美国一共有多少家加油站。这下我傻了,这个数字我怎么可能知道?我想了一想,硬着头皮和他:“美国有人口2.5亿,汽车的拥有率为30%,意味着美国有7500万辆车。如果每辆车每个星期需要加一次油,每个加油站平均每5分钟服务一辆车,这样算下来一共该有大约4万个加油站。”看他的表情,似乎对我的回答相当满意(后来我才知道,微软的面试并不在乎问题的答案,而在乎解答问题的分析过程)。 第八个面试官戴维·麦克布莱德先生,就是最初对我进行电话面试的人,也将是我未来的直接上司。他是身高1.9米多的瘦高个子,看上去是个相当严厉的人。和戴维的面试我更多是聆听,像个小学生似的(在面试时这一点有时也很重要)。他先讲述他是怎么进入微软的,如何热爱微软等。我说我也是向往微软才来的,至于为加入微软还得要放弃我自己的公司的话,我根本没敢说出口。 在同我进行了一番交谈后,戴维当场向我表示祝贺:“看了前面7个同事的意见,大家都认可你的教育背景和技术水平,也很喜欢你的性格。对此我表示赞同。微软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也需要最好的员工,你就是我们希望找的……” 就这样,我进入了微软。 晚上立刻给家里打了电话,小兰好像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这么重要的事,你自己还是要想清楚……”而我已经再没有丝毫的犹豫之心了。我对妻子说:“如果你来到微软,你也一定会喜欢的。这里太好了。我没有什么要考虑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很容易产生激情,而且不是瞬间的冲动,我相信这就是我要的感觉。 被人面试也是面试别人 在一个成熟商业社会的环境中,一个人一生中平均要经历50次左右的面试。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没有一次失败的面试记录。这一次也不例外。 我加入盛大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是一次冒险。为什么?因为从一个跨国公司走向中国的民营企业,这个跨度太大。为什么我会冒这么大的风险,难道我真的是脑子一热作出了决定吗?其实不是的。在我过去的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当中,我的阅历、我对事物特别是对人的判断能力告诉我,我有这个能力来作这么一个选择。其实面试就是如此, 我被人家面试的过程其实也是我面试别人的过程,通过短时间的交流来决定要不要加盟这家公司。明白这一点,对提高面试的成功率和作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极有帮助。 比如说我当年和陈天桥先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在面试他的过程。我是不是有这个机会跟他合作?这个公司未来有没有发展的空间?我的职业生涯是不是因此得到提升?那时候我作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此后的4年证明,我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流进大海的小溪 上班第一天是星期一。微软公司每周一会安排一场新员工报告会。早上9点钟我和其他新入职的员工来到一个房间,由人力资源部的人向我们介绍微软公司的历史、产品、公司文化以及员工注意事项等等。接下来每人领到一张门卡。那张门卡上有我的名字和照片(这张卡我保留至今),我意识到自己此时已是微软的正式一员,心情难免兴奋。 上午的流程结束后,中午供应午餐,是一个简单的汉堡包。然后直接去自己的办公室。新员工培训在十号楼,我的工作地点在二号楼,由于楼距较远,有辆小公车把我载去那里。我的房间号是215。房间里,我的计算机用户名、密码都已设定好了。打开电脑,第一封电子邮件已经到了,是人力资源部发来的欢迎信。 这时我才知道,微软的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这是比尔·盖茨亲自制定的标准。盖茨有一种独特的办公室哲学,他认为软件是一门艺术,做软件的人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人只有在独处时,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才最具有想象力。如果需要交流,打开门就可以。因此,在微软,每一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办公室。除了总裁、副总裁级别的办公室稍大些,其余每个人的办公室都大小一致。 微软还鼓励员工将自己的办公室作个性化的布置。有的人把自己的办公室设计成热带丛林,有的人把各种各样的金鱼缸搬了来,还有的人干脆放进了床和沙发,办公室就成了家。因为喜爱篮球,后来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上了球架,贴满了迈克尔·乔丹的海报图片。晚一步进入微软的妻子,房间里则全是女儿的照片,连女儿信手涂鸦的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也被当做宝贝贴在墙上。 因为有点难以抑制的激动,我就在楼里转来转去。首先去了戴维·麦克布莱德的办公室,跟他寒暄了一下。他说:“对不起,我还有会议,你先自己看看书,工作还早着呢。”我接着一间间房间挨个看过去,和新同事们打声招呼,用纯东方式的方式:“我是唐骏,现在来报到了,以后请多多关照。我什么都不懂,要和你们多学习。”他们也很热情地说:“欢迎你!你是我们面试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我们非常喜欢你。希望能和你经常交流。” 我们所在的办公楼只有两层,我很快就转了个遍。随后我发现一间很大的休息室,房间里放着个透明的大冰柜,里面的饮料看上去有好几十种,可乐、牛奶应有尽有,而且全部免费。休息室旁边有间打印室,纸、笔、剪刀之类的文具用品也可以随意领用。我把所有文具一样取了一件,拿回自己的办公室。 来西雅图之前,我一直以为微软的办公楼会是高耸的大厦。没想到竟都是最高也不超过3层的矮楼。后来我听说这源于一项测算:大多数人从4层以上,就选择坐电梯,3层是人们愿意步行的境界。从我的办公室往外望去,15栋办公楼交错排列,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餐厅、停车场,万余间形制相同的办公室密布其中,这实在是极为壮观的景象。而且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微软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总部的大楼数,就从我刚去时的15栋上升为50栋。办公室的数量则扩充到3.5万多间。在微软10年,我只去过这50栋大楼的其中10栋。如果不是因为是夫妻,分处两栋大楼的我和妻子可能10年都见不上一面。 在眼前的这万余间办公室里,每天都在创造各自的奇迹,最后汇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支撑起了一个了不起的软件帝国。进微软前我已看过很多微软的相关报道,但只有身处其中,我才强烈地感觉到:这个帝国最令对手胆寒的是,它不会惧怕任何新东西。它也许不是第一个发明创造某样东西的公司,但它一定会迅速赶上并超过先发者,其后发制人的能力远远强于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 第一天在微软的上班经历,给了我极大的冲击。虽然之前已有所心理准备,但我还是没有想到,从小公司到大公司的跨越竟会如此之大。 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 同很多年轻朋友交流时,我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他们: 第一份工作不是选一份好职业,不是选一份好薪水,而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 为什么?因为一家好的公司可以在各方面奠定你的职业基础。回头来看,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空间,职业初期在微软打下的基础实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加入微软后,有一个亲戚对我说:如果这家公司让你去做前台,你都应该去。对于他的话,我深以为然。因为即使是做前台,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了解到这个公司的结构体系和管理规范。我的朋友,也是我在微软时曾经的同事吴士宏,最初进IBM时就只是一个前台人员,后来却做到微软中国区总经理,成为中国女性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之一。 只要你有能力,不在乎工作的性质,不在乎薪水的高低,你完全可以从很低的位置开始证明自己。而去管理不规范的小公司,哪怕一开始就做副总裁,对你未来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不要眼高手低,选中一家好公司,先入门再说,跨进去后未来就是你的了。 以应聘者身份踏进微软总部的那天,我以为从此可以天天近距离接触心目中的偶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了。当时我那股天真和傻气的劲儿,就仿佛最不懂得分清现实和幻想的那一类追星族。当人力资源部的招聘经理对我说那番话时,我还一度相当不解。 然而上班短短几天后,我已经不存在任何幻想了。眼前的现实告诉我,在制度严谨规范的微软,如果我没有特殊的作为,可能永远也无法和比尔·盖茨说上一句话。身处世界上最宏伟的软件帝国,我无法不生敬畏之心。就像一条小溪突然汇进了浩瀚的大海,奇-_-書--*--网-QISuu.cOm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淹没了。我不禁自问:“唐骏,你什么时候才能在这里熬出头?” 一年以后,我才终于见到了比尔·盖茨。那是在微软的年度员工大会上,在租来的超大体育场里,我的目光从几百米之外,掠过上万名同事,默默地落在那个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上。在那一刻,我又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巨大力量,和想要靠近那个身影的强烈愿望。我要证明,即使不能达到他的高度,我也有一颗同样向上的心。 为什么我要面试所有员工 微软人力资源部的招聘经理告诉我不可能见到盖茨时,我当时就和他开玩笑: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有员工来面试我一定要让他见一面。 面试每个员工的想法就是那时萌发的。日后我回国任上海微软总经理和微软中国公司总裁时,一直执行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到微软工作的人,都需要经过我的面试。当时很多人不太理解,认为CEO这么做有浪费时间之嫌。事实上,我的用意是: 通过CEO的亲自面试,让所有刚进公司的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重视。 有一次,我在美国开会,而国内有一个岗位急需招人,因此有位员工“逃过”我的面试直接进入微软。在接下来的试用期,他表现得很出色。不过,几个月之后,他来找我,一定让我再面试他一次。原因是,平时员工间互相调侃时,大伙喜欢拿他开玩笑,因为他没经过我的面试,是溜进来的,类似“非正规军”。我对他说:他已经表现得很称职,不需要面试。不过他依然很坚持。最后我满足了他的愿望,面试让他从心理上感觉自己是个纯粹的微软人。第一位上司,从最后一名开始(1) 上班第二天,我的直接上司戴维找我做了入职后第一次“一对一”(one to one)。在微软,直接上级和下属在固定时间内会有一次单独的会谈交流,如果出差也会采用电话的形式进行,这称之为“一对一”。它是微软的一种独特文化和管理手段。 在第一次“一对一”中,戴维告诉我,有任何事情都要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立刻请示他。在我进入微软时,电子邮件已成为微软公司最重要的办公手段。我第一次使用电子邮件正是从进入微软开始的。同事们都有单独的办公室,但遇上工作中的问题彼此间极少去敲同事的门,最简单、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就是电子邮件。哪怕请隔壁的同事下班后吃饭,也靠发邮件。这种办公方式让我觉得十分新鲜。 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正在做Windows NT的测试版,几乎每天都会出来一个新版本。有一次我给若干同事及其他部门的经理写了封邮件,告诫当天新出的测试版系统不够稳定,建议大家先不要用这个版本。这封邮件我也给戴维发去了一份。当时戴维正在纽约出差,看到邮件后非常恼火。他立刻打电话给我,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严厉指责我怎么可以发这样的邮件。擅自发给其他部门的经理,已经犯了越权的错误,而且邮件的内容也非常不准确,很多用词出错。更严重的是,我不该贸然下判断说公司的测试版本不稳定,而且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 被戴维非常严厉地批评以后,我写邮件变得十分谨慎。如果只是一对一的邮件,我很快写完。我的仔细程度随信件接收人数的多少而递增。重要的群发性邮件,写完后我会再读好几遍,而且会请同事帮我再看一下有无问题。戴维也是个做事极其严谨的人,他会用非常清晰的方式告诉我,邮件中如何用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在初始阶段,别人总能挑出我邮件中语言、文化或者专业上的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大约半年之后,我的邮件已看不出任何毛病。而且内容清晰,一目了然。直到现在,我写邮件也非常的精练,这完全得益于在微软期间受到的严格培训。 邮件从此成为我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在微软10年,我一共发了65万封邮件。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第一个上司给我的管理启示 进入微软之前,我自己做公司,根本不知道管理模式为何物,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初次接触戴维非常严厉的管理模式,我很不适应,内心也颇感压抑。他的工作习惯是对员工盯得非常紧,一有什么事就拿起电话骂人,让下属工作时无不战战兢兢。在他手下做事的初期,我的心理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当时我就在想,倘若我是领导,绝不会以这种压制的方式对待员工。后来我发现,很多管理者都爱犯这样的毛病。其实员工犯了错,乒乒乓乓先骂一顿,非但达不到指正的效果,反而让员工丧失了工作的动力。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很多员工都心惊胆战而不敢去做事,只要不犯错就是好的,更别提去创新了。 我在微软总部工作的三年,戴维在职业素养上给我很多的教益,但在管理模式上,我则是颠覆了他的管理方式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上海微软总经理,到微软中国区总裁,再到盛大总裁,十几年里,我从来没有骂过一次员工。我也从不拍桌子、摔东西……但也没有一个员工会觉得我是柔性的管理,我的助理们曾跟我说,我是那种“不怒自威”的老板。微软的一位全球副总裁则形容我的管理方式是“外软内硬”,我觉得他说得比较恰当。 我的管理风格很犀利,但方式却比较柔和,我以目的作为管理原则,达到目的就可以。 从三家小公司的老板变成微软总部二号楼里的一个大头兵,我颇不适应。过去都是别人向我汇报工作,现在变成我定期向老板汇报,角色的转换,让我明显感觉到了落差。每天的工作也很枯燥,虽说微软是个大平台,但我做的还是和小公司一样的事。我好像又回到原点,最初“看上去很美”的微软也不那么美了。 我所在的Windows开发部门有3000多名员工,每个人都是很厉害的技术高手,程序无不写得漂亮异常。我没一样比得过他们,语言能力不如他们,沟通能力不如他们,写程序就更不用说。我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机会所在。我甚至想,自己是不是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如果想体验一下大公司,我完全可以来这里参观一下就可以,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和小兰通电话时,我忍不住向她倾诉苦闷。她安慰我说:没关系,先做着,做到不行再说。听了妻子的话,我心情稍稍平静。我想:决定的对与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完决定后接下来该怎么办。 从最后一名开始努力 我进入微软时,只是一个写源代码编软件的普通工程师。一下子跨进一家上万人的大公司,里面的员工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我对Windows了解甚少,别人却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一个新手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呢?我觉得找不到方向。 看到和微软其他员工的差距,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我一直就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在这种情况下, 我只能认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数第一,事实上我也就是倒数第一。如何脱颖而出?我告诉自己只有勤奋这一条路。 勤奋与成功的概率 要获得职场竞争中的成功,一定要靠勤奋。其实每个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每天我比你多工作20%,也许就意味着我成功的概率多了50%。 我在微软公司,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当年和我一起进微软的人都比我优秀得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个22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天才。在微软,这样的优秀之才比比皆是。像我这样的,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员工。因此, 要想成功没有更多别的诀窍,唯有“勤奋”二字。 我的住处是人力资源部安排的,在公司附近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可以免费住三个月。我在住处待的时间很少。每天下班后,我都留在办公室里看书,周末也是如此。有关Windows研发的书太复杂,看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头几个月,我完全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一直在拼命学,希望慢慢地跟上同事们的节奏。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要掉队,还根本没有想过超过别人。我经常请别人对我写的源代码提一些修改意见,每个同事都很乐意帮助我。5个月之后,我渐渐缩小了和同事的差距,也有些余力了。我开始考虑,能否获得属于我自己的机会。第一位上司,从最后一名开始(2) 规划职业生涯的正确心态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一定要有良好的规划,不能盲目努力。有的人只知道努力工作,但是没有规划。有些人有规划,但又不切实际。有人刚进公司,就想要成为CEO,这就是非常不现实的一种规划。因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一家企业的CEO,需要很漫长的过程。如果把自己的规划定得太高,你会发现经过两年的努力,和CEO的距离跟两年前还是一样遥远,www奇Qisuu書com网那时你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也有很多人说:我不管,我自己做就可以了。其实这样没有目标地工作,再勤奋也没有用,而且5年、10年以后,你会发现你还在原地踏步。 刚进微软时,我给自己的规划是要做一个技术管理者。当我做成了技术管理者我不满足,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的管理者。所以我回到上海创建了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并将其先后发展为微软亚洲技术中心和微软全球技术中心。但我觉得这还不够,我希望在市场和营销上能有更多作为,于是我接受了微软中国区总裁的职务。此后我发现我的能力也可以做一家上市公司,于是我加盟了盛大。做完上市公司后,我希望做一家集团公司,所以我来到了新华都。在职业生涯中,我一步一步地在规划,我也朝着我的规划一步一步往前走。 如果在初加入微软时,我对自己说,你未来要做一家集团公司的CEO,那对我来说就太遥不可及了。因此当时我定的目标就是这么简单:成为一个部门经理。然后一步步地,从部门经理变成总经理,从总经理变成总裁,从总裁变成上市公司的总裁,再变成集团公司的总裁。 我一直给自己定规划,而且是三年左右定一个规划,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区间。 职场新人的换位思考法 在进入微软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尝试站在一个换位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比如,我和我的直接上司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时,我就在想,如果我是领导,用这样的方式问我的下属,他的感受会是什么。如果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下一步成为部门经理,我就不断开始考虑如果给我一个团队,我将如何去做。 带着这种心理,我对微软的认识迅速超越了早期的兴奋和随之而来的迷茫。微软公司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市场运作等一系列东西,在我眼前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 对于初进微软的我来说,一些貌似不起眼的细节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比如,微软每年都有两次评比,是由员工的直接经理来给员工评分,这个分数将直接影响员工的晋升与否和奖金多少。由于公司要求,评分的结果要呈正态分布,比如要求3分(5分制)以下的员工必须占到25%,所以经理们评分时不能当老好人,也就没有办法对下面的员工进行包庇。同时,所有的员工也要给经理的各项指标打分,通过统计会显示出,他在人员管理的哪些方面表现优秀,哪些方面尚有不足。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制度虽然在欧美很多大公司里并不罕见,但微软在这个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激励文化。微软认为,软件行业特别需要员工的创造力。在一套严格的制度下,员工会成为很规矩的人,但员工的潜力也仅会发挥到70%就被限制住。而微软要求每个员工都能发挥100%的潜力。所以微软独有的激励文化能使员工在做到70%时,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资源,为员工指出继续前进的方向,以鼓励他们达到100%。 微软也特别重视普通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微软,一位软件工程师的工资甚至可以比一位副总裁还高。这是其他公司没有的机制。我认识一位在微软工作了十几年的非常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他的工资就高过许多副总裁。其实他有很多次机会晋升至管理层,但他都一一拒绝。他告诉我,第一他对管理没有兴趣,第二他就想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技术上。按照传统的企业观念,不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工资肯定上不去。但按照微软的价值观,评定职员收入高低的标准是依据其对公司的贡献而非职位。微软每年还会在它的5万名员工中评选出30~40名比尔·盖茨总裁杰出贡献奖,这个分量极重的奖项是面对每一名普通员工的。正因为有了这套机制,微软使那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更多的激情—“公司给我的资源也够了,给我的待遇也够了,给我的荣誉也够了,夫复何求?” 这些观察和思考,日后都成为我在微软学到的重要管理方法。 我眼中的微软激情文化 我心目中对各类企业有个归纳:三流企业靠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太依赖于某个人的话,它就只能算做三流企业。二流企业靠机制,机制会把人的作用切成无数的碎片,因此谁走了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一流企业则是靠文化来管理的,机制不能挖掘出人的潜力,但文化却能做到。我到了微软以后,感觉微软比我想象的要深奥得多,它是靠一种文化在管理着。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在他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心或者其他东西,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他的这种理念,成为微软公司文化的核心,并有效地渗透到每一个微软员工的内心。在我的观察中,微软文化渗透着一种激情, 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这种心理像基石一样支撑微软王国多年来在IT界傲视群雄。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从此被我改变 任何一个企业,即使像微软这样近于完美的企业,也会有很多的漏洞。按照软件业的术语,漏洞就是Bug。我很快就在身边发现了一个超级Bug。 我所属的部门负责设计、开发并向外发布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日文版和韩文版等非英语国家及地区的Windows NT软件。整个多语言版本开发部门是一个300多人的大团队。微软当年开发多语言版本的思路是:先开发英文版,然后再将英文版移植到其他语言版本上去。 以Windows中文版为例。从英文版移植到中文版,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许多源代码都得重新改写。比如Word里打完一行字会自动换行,可英文是单字节的,中文却是双字节,一个“好”字,就很可能“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却到了下一行开头。所以最初的Windows 3.0上市后,中文版过了9个月才上市。到了Windows 3.1,更是滞后了1年多。Windows 95情况稍好,也差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 我越看越不顺眼:常年雇那么多人做新版本,成本太高;全球各语言版本推迟那么久上市,贻误商机。我很快得出结论: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开发模式没有找好。我开始动起了脑筋…… 当时我构想出的新思路是:改变Windows的内核构造,把英文内核变成国际化语言的内核。这样,移植便大大简化,只需进行简单的界面翻译即可,而且可以做到与英文版的进一步开发同步进行。 思路确定以后,我需要得出改造模块的样本。Windows操作系统有2800多个模块,如果我一个人将这些模块逐一做出来,可能要花50年或者100年时间。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分三大部分,我认真分析这三大部分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一种模式可以同时应用于这三大部分。然后我每部分各选做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可以充分显示我的思路的正确性。 之后,通过我的各种论证,证明这样的模式改造对公司有百利而无一害。我在提交给上级的报告中指出,如果采用我的方法,可以就此改变Windows操作系统的多语言开发模式,而模式的创新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效应。微软产品在进入中国、日本及欧洲的非英语国家时,将节省很多市场费用。同时开发部门也没必要再设立多语言开发部门,将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的模式如今已成为微软Windows软件的基本开发模式。我的设计思想被Windows 95和Windows 98沿用,我还成了Windows 2000多语言平台的主要设计师。全部采用我的设计方案的Windows 2000,在英文版发布了三个星期后,就推出了中文版。我为微软抢夺了市场上的主动,多创造了数亿美元的利润。这是我对微软最大的一项技术贡献。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获得职场机会的诀窍 我曾经收到一封信,信中说:“我也是一位工程师,我如何才能像你一样,花7年的时间从普通工程师变成微软中国区的总裁?你有什么诀窍?”其实,我的诀窍十分简单: 虽然进入微软时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但我工作时的心态,就仿佛我是公司董事会成员一般:我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替微软考虑有哪些做得不合理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 进入一家企业,你会发现企业的问题很多(特别是中国的企业,问题就更多)。怎么办?很多人采取的方式是抱怨。但抱怨是最简单、最直接,但也最无效的方式。年轻人到公司里千万不能抱怨,因为很多人比你还聪明,他们已经抱怨很多次了,你无非就是N+1次的抱怨。还有人会比这种抱怨的人好一些,他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公司应该这么做、那么做。你自以为这些建议很了不起,但是从领导角度来讲,这属于小儿科。也许领导当面会说这个建议不错,但是一离开办公室他就忘掉这个建议了。你花很多脑筋给领导提出建议,但领导不会采用,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方案能否成功。所以, 我们在企业里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提意见和建议,而是真正地对公司作一些实质性的改进。 从本职工作中提升自己 职场新人还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很多人会喜欢挑别的部门的毛病。你是做技术的,却说公司的人事制度需要改革。你是做客户服务的,却非得告诉销售部门说他们的市场推广方案有问题。 问题的确是存在的。而且站在外部的角度看,特别容易发现问题。但是往往只有本部门的人才知道真正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最终应该做什么才能解决问题。所以, 一定要做自己最内行的东西,一定要在自己本身的职位上来提升自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职场定律。 差异化竞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与微软的其他员工相比,我在技术方面是最差的。我若在技术上与他们竞争,过许多年我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员工,顶多做上个高级工程师。因此, 我的思路是避开和他们在技术上进行正面竞争,走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我只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把它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从上万人中脱颖而出。 当我发现Windows在多语言开发模式上的错误后,我同时注意到,其实当时有很多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甚至有不少人向经理提交了自己的书面解决方案。后来我知道这些方案共有80多份。 我做过公司老板,知道当老板的管只会提建议的人叫挑刺的人,这类人往往会让老板讨厌。老板对既能提出问题又能提出解决方案的人会有好感,但一般不会重用。而老板最信任的则是,除了做到前面两点,还能论证出方案可行性的人。这些亲身体会和总结,成为我在微软职场上的生存法宝。 既然仅提交书面方案效果甚微,我就开始发挥我的勤奋特长,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将我的开发模式进行实验论证,并得到了完全可行的结果。然后我写了一份书面报告,不仅提出问题也解决了问题,将我自己编的程序都放在报告中。 “Jun,你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带来解决方案的人,但你是唯一一个对解决方案找到论证办法的人。”我的直接上司这样评价我。 我思考改造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期间,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1995年初,后来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带着自己研发的中文平台RichWin来到西雅图与微软洽谈合作。那时候我进微软才两个多月,刚开始思考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问题。作为一名普通软件工程师,我参加了接待王志东的业务会议。在会上,王志东自信满满地讲述着RichWin是如何伟大,微软是多么需要RichWin,没有RichWin微软在中国很难推广等等。他对RichWin如此自信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微软当时做不到中文系统和英文系统的同时发布。 王志东对RichWin技术上的自信让我深感佩服,可也深深刺激了我。“你看不起微软的技术,我就一定要下狠心改变这样的局面,因为我是微软的员工。” 十余年后,已离开微软成为盛大总裁的我在一次IT业高端会议上和王志东邂逅。我给他讲起了当年的那段因缘,“你应该感谢我。因为当年微软使用了我提出的Windows多语言版本的开发模式,所以拒绝了和你合作。否则你可能还在享受着RichWin给你带来的巨大利润,根本不会想到去创办新浪。”他听了哈哈大笑,“你说得很对。不过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当时一起开会的还有唐骏你。” 听罢他的话,我不禁也报以一笑。他的确无法回忆起来,因为那时的我实在太普通、太平凡了。写给盖茨的邮件,3个模块领导2800个模块 在做出Windows操作系统的新开发模式方案,并获得实验模块的测试成功之后,我非常兴奋。带着些许想一鸣惊人的念头,我给比尔·盖茨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里,我把自己新开发模式的想法、内容悉数写下来,附件里再附上模块范本所得出的详细结果。整封信写得很长。 盖茨给我回了一封短信。他说:“我没有时间看你的具体的东西,我建议你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一下。如果能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会很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收到他的私人邮件。 与上级沟通的正确方式 坦白地说,当时我很有点心高气傲的感觉,以至于想得到盖茨直接的认可。但我这样越级报告的行为本身,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错误的。 这种动不动就找最高老板,并认为这是职场制胜法宝的心理,在中国不少企业的员工里并不罕见。 盖茨当时的回信其实是很有技巧的。他没有表扬我,也没有批评我,也没有把信转发给我的直接领导。他通过这种方式,教会了我正确和规范地与上级沟通的方法。 所谓的规范方法,就是我应该先和直接领导沟通,再一级级地向上汇报。如果在一家大公司里,大家都和当时的我采取一样的越级行为,中层管理者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收到盖茨的回信后,我去找了直接领导。他再去找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对我的方案进行确认。几天后,主管技术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把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好几位经理召集在一起,让我去作一个现场解说。这次演示让我真正地体会到,在公司里应该如何去和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那次会议中讲解我的方案时,我相当紧张。我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多的微软高层讲话。对于方案本身的内容我很有信心,我知道他们一定会予以认可。但这次讲解关系到我在微软的前途,可以说进退成败在此一举,难免有很大的压力。 为了说服他们,我甚至说了些不合适的话。我说如果采用我的方案,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中国部、日本部、法国部、德国部等这些非英语版本开发团队都可以裁员了,可以给公司节约很大的成本。话本身虽没错,但不是我这个普通工程师在这样的场合该说的。要知道下面坐的都是各部门团队的老板。后来我也特别注意到,说话一定要有分寸,我当时的任务只要提出技术方案就可以了。 还好这些经理们都没有介意。我作的演示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我对他们说,只要把我已得出结果的3个模块不断地重复,Windows操作系统的2800个模块都可以实现开发模式的转变。这点也得到一致的赞同。 很快,微软就调派了资金和人手,放手让我去解决多语言版本问题。由我领头,组建了一个约20人的团队,让这20个人去教会总部Windows开发部门的3000多名软件工程师,让他们学会新的程序开发模式。 于是,顺理成章地,我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工程师一跃成为了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 从一到三:执行力的境界 我改变的Windows开发模式,是微软此后也许数十年都会一直遵循的。如果我不通过这种方式,而是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技术人员,肯定没有机会成功。为什么我说唐骏的成功可以复制,而且可以加强性地复制?就是因为我的方法是大家都可以学习的。 我的技术当时在微软公司是倒数第一的,我并不是因为技术获得了提拔,也不是因为创意获得了提拔。在我之前有很多人提出了建议和创意,但是只有我一个人去做了这件事情。这就是企业里非常强调的执行力。正是由于这种执行力,我得到公司的认可,从而有了更大的平台实现我的抱负。 在微软,我的执行力一直很强。就任微软中国总裁时,总部告诉我在中国要推行什么样的战略,我通常都会在这个战略之上做出更大的东西来。我把执行力做到了这样的境界: 很多人讲到执行力时,是指让你去做一你就做好一,而我是让我做一我可以做到二做到三。这是我觉得自己在微软最成功的地方。 创新的多重意义 现在的中国,大家都热衷于谈论创新。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下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创新来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但是很多中国人都有一个误区,似乎只有技术上的突破才叫创新。其实创新有多种意义,不但指技术的创新,更包括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等。 在当今高度成熟的科技社会中,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已经变得相当罕见。如果我们中国的企业没有做好长期的技术投入,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性创新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其实更需要认真地研究市场和需求,争取更多市场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微软的成功一开始就是商业模式的成功。盖茨先生没有像我那样把他的MS-DOS操作系统整个产品卖给IBM公司,而只是出售这个产品的使用权,这样可以长期从对方那里获得收益。这就是微软公司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的成功。 我提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国际化版本开发新模式,这一创新为微软公司每年节省上亿美元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加强了微软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虽然这次创新与技术有关,但却不是由技术起的主导地位。因此, 真正的创新必然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对客户反馈的观察,开发出来的产品一定要适应市场,提出的模式一定要能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在这其中,技术只是一种实现手段。在微软组建第一个团队 组建团队的第一步是招聘。因为这个团队的成员要求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非常熟悉,所以我招的人多来自公司内部。我的招聘原则非常简单,只要技术好的就是我要的人。 此时,我对微软的面试程序已非常熟悉。在进入微软的第二个月,我就开始参与对新员工的面试。软件开发部门要招新人时,我都会经常收到参加面试的邮件通知。微软的面试没有规定什么能问、什么不能问,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的都可以。无论是专业的技术问题,还是关于社会、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的问题,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对题目的难度也没有限制。微软的标准是面试官觉得合适就合适。 经典面试题之井盖 微软面试题中有一道广为流传的经典题目: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原创者就是我。有人说:多无聊的一个问题!的确很无聊。因为那时我在微软总部时面试别人,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于是就想出这个问题来考考美国人。 我在江苏一个小城长大,在黄梅季节经常看到有人把井盖打开泄水。于是我就问我父亲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我爸的回答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圆是最简单的美,所以人们就把井盖设计成圆的。”可是小时候的我觉得方的更美,就又去问隔壁一位专业人士,他是建筑工人。他说:“这个再简单不过,从力学的角度来说,什么最容易搬动?一定是圆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时候,我的面试并不看重问题的结果,而是在考察应试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他是否能享受解决问题过程的乐趣。 如何让总部Windows部门这3000多位工程师都来按照我的开发模式编程序,这是一件理论上非常简单、操作起来却相当麻烦的事情。每一个模块都要按统一的模式进行修改,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有一个零部件不匹配,这台机器就开动不了。只要有一个人不按要求做,这个项目就进行不下去。完成这项任务再次体现了执行力的重要性。 为了说服这些工程师,我和我的团队做了很多工作,给他们挨个发放新模式的书面资料,按照部门分别组织给他们上课、作推广。但即使这样,工程师们临到写程序的时候,还是经常会忘记照新模式编写。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团队中负责测试的成员向我报告,大约有1/3的模块没有做成功。毕竟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做了很久,想要短时间内换一套做法并非易事。 执行力靠的是勤奋。因此,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小贴板的主意。我把新模式的主要内容总结成简明扼要的“唐氏开发模式五条”,用纸条备忘的形式贴在每个工程师的电脑旁边。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 而且我还会发动我的员工去定期检查。我把3000多位工程师分到每个员工(包括我自己)头上,每人负责约150间办公室,两天走完一遍,看见哪台电脑旁边的纸条掉了就重新贴上去。 对于那些经常不按要求做的工程师,我们召集他们开会,非常有耐心地对他们说:我们测试下来就你们这几个模块做得不够好,我们想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细节我们交代得还不够清楚明白。这些工程师被感动了,觉得我们做事太认真了,自然会好好配合。在这种勤奋加认真的团队精神下,我的团队顺利完成了Windows NT 3.51版本整个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转换工作。 Windows NT 3.51版本出来后,我给盖茨发了封邮件。我把他的前一封回信附在上面,我写道:“感谢你鼓励我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方式。经过部门同事的共同开发,我们做出了微软历史上第一版全球通用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对微软公司来说,这是个里程碑式的版本。对我来说,这个版本也是意义非凡。我的技术方案能被微软采用,这让我无比的兴奋。感谢微软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实现了我的价值。”盖茨在回信中说:“我听说了你做出的成绩。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想法,特别是这个想法能得到顺利实现,我非常高兴。在任何意义上这个版本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里程碑。继续努力。谢谢你为微软作的贡献。”依旧是简短的信,但让我印象深刻。 令我强烈感受到成功喜悦的,不仅有盖茨的肯定。我在微软总部做Windows NT的部门经理时,先后主持设计、开发了中文版、日文版和韩文版的Windows NT 3.51、NT 4.0和Windows 2000远东版,这些版本最后的发布都是我签的字。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伟大,因为我做的软件全世界有那么多的人在用! 从程序员到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变 进入微软以后,我身上发生了两种蜕变:一是从创业者到打工者,一是从做技术到做管理。 其实,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没有一个人是生来就注定是要做技术还是要做管理的。如果一个人拥有技术方面的教育背景,他就不能做管理了吗?或者一个人学了MBA,就一定要做理吗? 一个程序员不可能一夜间突然转变去做管理,他没有这样的眼光、经验和可控的知识。在微软总部的几年中,各种工作经历使得我一直不断在观察、研究管理的方法和模式,然后不断地实践。因此, 从做技术到做管理,角色的转变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次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 对微软管理模式的理解 在微软总部的初期管理实践,也使我反思自己当年的软件公司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我的软件公司做不大?不是市场、技术的问题,而是管理模式的问题。 10个人的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没法把100个人管理好的。很多软件企业创业时只有10个人,可以接受那种家庭式的管理。企业老板就像父亲一样,是家中的权威,一切都可以由他说了算。但当公司发展到100个人的规模时,就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这时不是只有权威就可以了,你还需要有策略、有方向,这就是一个管理模式的问题。 在微软,虽然大家都很相信比尔·盖茨,把他作为一个权威来崇拜,但是他的这种权威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是感受不到的。即使我后来做到了微软中国区总裁,平常我还是根本看不到他。从这个意义上讲, 微软已经完全超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微软公司真正的权威是它的管理机制,微软的管理理念是通过一套规范的流程来实现的,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火热的微软股票,篮球生涯的开始 初进微软时我的年薪是5.5万美元,加上2000股微软股票的期权。单就现金收入而言,较之我以前自己做公司,收入大幅减少。但这是一个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机会,同时我还能考察到微软实际运作的经验,因此在前去西雅图之前,我给自己一个期限,去微软工作两年。奇-_-書--*--网-QISuu.cOm没想到,我很快融入微软,在微软找到了真正的工作激情。而且,仅就收入来说,我的所得也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我自己创业时的盈利。奥妙就在于微软的股票。 微软把公司当成所有员工的公司,这一点值得很多中国公司学习。微软的每一名员工,甚至包括助理、前台,都有权持有一定数额的公司股票。微软员工在一起时,最重要的讨论话题就是公司股票今天涨还是没涨。因为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大家都千方百计想把公司做好。这不但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而且大大加强了公司的凝聚力。我在微软西雅图总部供职的1995~1997年间,正是微软股票最叱咤风云之时,每年翻一到两番,不停地增发。我仅仅入职时的股票期权,后来的价值就高达140万美元。 微软不但在员工入职时就给予股票期权,而且每一年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都有不同数额的股票奖励。决定员工表现的重要依据,是微软每年两次5分制的员工评比。评比的平均分是3.5,较好是4.0,非常好是4.5,3.0意味表现一般,2.5就是警告。我在微软10年的平均分数达到4.0,这在微软公司里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洛杉矶自己做公司时,我还毫无理财概念。有点积蓄就放进银行里,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银行年利息一直在4.25%上下徘徊。进入微软后,我发现周围的同事都对公司无比狂热,坚信微软的未来一定无比美好。受到这样的气氛感染,我也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到微软的股票上。公司奖励的股票期权一到了套现期,我就又去购买更多的微软股票。这成为我当时投资的唯一渠道。 争取加薪的时机 薪酬是职业经理人价值的体现,薪酬当然需要争取,但是设计薪酬需要从职业生涯一开始就制订完整的计划。有两种人不应该去和老板谈薪酬: 一种是职场新人。这时候应该多考虑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工作岗位,并以积累经验为主,过分追求薪酬没有意义。一般来说,在工作7~10年之后的上升,会让你有机会在工作第11年里,1年赚到前10年赚的所有的钱。 另外一种是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的人。此时,有需求的企业事先会对你的薪酬进行明确的了解,肯定会给出高于你原有薪酬甚至数倍于原有薪酬的条件。这时候你更应该考虑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 而介于两者之间,在职业初步和中等上升阶段的,应该勇敢争取职位和薪酬的提高,因为如果不争取,往往会丧失提高自己的机会。 以职业生涯金字塔计算,塔尖和塔基不应该谈薪酬,除此之外应该尽力争取,争取加薪的最佳时间段是在工作7~10年左右。 我加入微软后,我太太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在1995年1月也从洛杉矶搬到了西雅图,并在当年3月通过了面试进入微软工作。她刚开始是个工程师,后来也成为部门经理。和我一样,她也在微软工作了整整10年后才离开。 在放弃了滑雪爱好之后,我真正的篮球生涯从加入微软后开始了。我对篮球的喜爱由来已久。太太刚到美国时,我安排的第一个娱乐节目就是带她去看NBA。第一场球是在洛杉矶著名的斯台普斯中心观看快船队的比赛。斯台普斯中心是湖人队和快船队的共同主场,但湖人队的票太难搞到了,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去看快船队。比赛时,主队每进一个球我们都站起来振臂欢呼,到散场时我们俩胳膊都酸了。 1995年6月,我在微软公司的内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创建了微软的第一个华人篮球队。每到星期六,只要不下雨,下午3点到6点,球队成员肯定在公司一块固定的篮球场上打球。后来我回国先后在上海微软和北京的微软中国公司工作,也在上海和北京分别组织了球队。从此,打篮球成为我的一项超级爱好,也是我业余生活中的主旋律。特别是在微软的10年中,只要一到打球的时间,什么事都放在一边。 迈克尔·乔丹是我在罗纳德·里根之外的第二偶像。我特别喜欢看他的比赛。在美国时,只要是乔丹打球的现场直播,我都会把它的优先级排得很高。我甚至一度认为,只要乔丹上场,球队就不可能输球。但事实上乔丹也经常输球。打球是个5个人的运动,配合非常重要。职业队和职业队抗衡,实力悬殊并不大,这时比的就是团队协作。 在这个意义上,篮球和乔丹也对我的管理实践大有启发。在这个社会里做任何事情,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包打天下的。特别是一家公司,只靠一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顺畅地运转起来,这台机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因此,后来回国创建上海微软,以及在北京领导微软中国公司时,我对员工讲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加强团队管理、增进团队人气、创造团队氛围。给比尔·盖茨讲我的人生故事 1997年,微软公司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的门槛儿上。那时,正值新兴的互联网概念被热捧之际,甲骨文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NC(Net Computer,意即网络计算机)的新概念个人电脑,立即获得了很强烈的市场反响。媒体纷纷炒作说NC将是全球个人电脑的未来,甲骨文公司将是未来电脑业的旗手,而微软将让出行业领导者的宝座。 为对抗红火一时的NC,微软决定在最短时间内推出一款新产品NetPC(Net Personal Computer,意即网络个人计算机)。总部的Windows部门让我组建一个团队来负责这款新产品的设计工作。由于我和日本的渊源,我找到日本的几大电脑厂商NEC、日立、东芝、富士通、索尼等,和它们签约,由它们负责NetPC的硬件部分。三个月后,匆匆上马的NetPC完成设计,总部选择在日本东京的帝国饭店进行全球首发仪式,由比尔·盖茨亲自出席产品发布会并作发布演讲。作为主设计师,我和微软日本分公司的负责人一起参与了接待盖茨的整个过程。 盖茨应我们的要求提前一个小时到发布现场。为盖茨的演讲,我事先准备了9张幻灯片,内容包括NetPC的概念和应用上的优点。在帝国饭店的一个会议室里,我花了半个小时向盖茨复述和解释幻灯片上的内容,过一会儿他就将按我讲述的内容发表新产品发布的公开演说。 盖茨不作声地听我讲完,立刻犀利地指出:“你这个系统就是个假PC。从技术层面上看,你的电脑存储根本没有好好利用起来。NC火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做得简单又便宜。你把简单做出来了,但便宜没有做到。这款电脑根本不实用,性价比太低。硬件厂商可以做,但消费者没人会因此买单。如果只是为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对抗一下NC,这个产品是可以的,你们已经做得相当好,但是你们回去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不是计算机的未来。如果这款电脑是计算机的未来,计算机就没有未来了。” 听了他的一番话,我暗自叹服。心想这个家伙果然厉害,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在我的设计中,NetPC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迅捷上网,用户界面非常简单。打开电脑就只有个网页浏览器,以及Word和Excel这两种办公软件,除此以外的功能都被屏蔽处理掉了。之前我把这款电脑的设计和很多人讲过,大家都说不错,非常新潮。 我回答说:“比尔,你一下找到了我们的痛苦之处。NetPC只是台网络电脑,功能就这么简单。时间紧迫,我们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对抗甲骨文,有很多设计不周之处。我们会回去改正,这已经在我们的计划当中了。” 盖茨对我的话显然相当满意(和领导交流时,当他指出你的错误,你一定要说他讲得很对)。他觉得我们不但知道了问题所在,而且也找到了解决方案且正在进行。 此后,盖茨一个人在会议室角落里看我准备的幻灯片。我和微软日本区的总裁、副总裁三个人在另一边的角落里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虽然声音压得很低,但盖茨应该还是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大概盖茨已经把幻灯片看完了,他走到我面前说:“Jun Tang不像一个日本名字啊。”旁边的日本区总裁说:“他何止只是会讲日语,他讲得比我还好。”盖茨很惊讶地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我在日本留学过5年。盖茨说:“怪不得。我小时候学外语也学得特别好。外语学得好的人通常第六感也特别好。我要是在日本待5年,肯定比你还要好。” 在此之前,盖茨除了知道我的名字,以及我是Windows开发部门的一个经理外,对我一无所知。见他对我的经历颇感兴趣,我便“大胆地”给盖茨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如何在日本公派留学,如何因向往自由而转赴美国留学,如何以学生身份发明广为人知的卡拉OK计分器,如何放弃自己的公司进微软打工,如何喜爱微软以至于让太太也进微软来工作。 这个故事也许是在5分钟,甚至更可能是在3分钟里说完的。尽管遗漏了很多更为传奇的细节,比如去日本留学的机会是在教育部门口站岗得到的,从日本到美国是和导师吵翻后“暗度陈仓”去的,因为一年多拿不到美国签证妻子每周在越洋电话里以泪洗面,因为不懂商业规律而错过了以卡拉OK计分器成为“盖茨第二”的机会,创办的3家公司跨游戏软件、影视娱乐、律师事务三大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等等,但这个故事已足以让盖茨心生好奇又让他感动(因为故事的落脚点在微软)。 最后我总结道:“微软是个好公司,把我这样优秀的人才都招过来了,这说明微软好,您更好。” 盖茨笑着回应:“我告诉你,你这是在夸自己呢,不是夸公司。” 聊天时我还告诉盖茨,我创办软件公司时给自己起的名号是“首席架构师”。说来有趣,2000年盖茨也使用了这个名词。为了更好地把握微软公司的技术方向,比尔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史蒂夫·鲍尔默,自己做微软的“董事长兼首席架构师”。他是全世界软件公司里第一个称自己为首席架构师的人。 说了一会儿后,为了不影响盖茨准备演讲,我们从会议室里退了出来。他们两人去远处的走廊上抽烟,我担心盖茨万一有什么事,一个人站在门口附近的走廊。果然没几分钟后,盖茨就出来了。他叫过来一个服务生说了几句,服务生似乎英语不太好,没有听懂。我上前去问,原来盖茨想去洗手间。我用日语向服务生问好洗手间的位置,然后带盖茨过去。洗手间离会议室比较远,我就在离洗手间门口十来米的地方等着,他出来以后我再领着他回到会议室。进到房间,盖茨说:“没想到你是这么注重细节的人。” 接下来我在演讲安排中的一个细节,也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为了达到演说的最佳效果,我在舞台上画好了一排脚印,盖茨上台时只要沿着脚印就可以准确无误地走到台前的某一个位置。在那个位置离观众的距离更近,显得更亲切,演讲的效果也更好。 发布会顺利结束之后,比尔·盖茨对我们开玩笑说:“你们画脚印的方式我很喜欢,但是这么安排太不信任我了。这是谁的想法?”我对他说这是我的主意,因为之前我曾多次在加州看过老布什参加总统竞选的演讲,老布什的随行都是按照这种方式对演讲进行非常细致的安排。听罢我的话,盖茨说:“这种方式的确很好,定好位置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Jun,你这件事做得很职业。” 这次发布会,我给盖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永不知足的好奇心:和盖茨的交流中他给我的最大启示 在微软,大家都把比尔·盖茨当做神,平时极少有人敢跟他开玩笑。盖茨一般也会给人一种冷漠、高傲的印象。他从不爱客套、寒暄,如果你第一次和他见面,他可能根本不会理你,因为他觉得和陌生人谈什么都谈不深,那就根本不用浪费时间和你说话。他总是希望每一次谈话都是有意义的,他都能从中获取很多信息。 不过我对他倒从无畏惧之心。随着我进入微软管理层后,我得到了更多次和盖茨深谈的机会。别人看我们的谈话气氛,会觉得我们彼此很熟,甚至就像一对哥们儿,我相信这在微软管理层中是不多见的。其实,我只是投其所好,尽量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中国市场的特点,也包括一些技术问题。这时候他就会全心投入,非常认真。同时,他也经常问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Jun,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短信息在中国会那么发达?而美国人几乎是不发短信的。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事,为什么偏偏要花时间去发几条短信呢?”有一次在和我的谈话中,他就饶有兴致地问起这个问题,脸上写满疑惑。 “比尔,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比口头语言更加丰富、含蓄、富有魅力。这一点是美国无法比的。所以在中国,使用短信息正在成为一种人际交流的文化……”我清楚地记得,当我详细地回答完他的问题后,他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总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又得到了对于一个疑问的满意答案。罗娜特女士的推荐,回国做真正的“中国通” 进入微软的第三个年头,我迎来了到那时为止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契机。 微软总部里大部分的员工是美国当地人。美国人通常把自己的家布置得非常漂亮,家庭观念很重,而只是把工作看做赚钱的方式。他们极少和同事交朋友,相互之间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在东方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我,对于这种方式却感到有些难以接受。我决定按自己的风格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对于那些曾经在工作上帮助过自己的同事,逢年过节,我都会发邮件给他们表示感谢和祝福。这样的方式看上去很简单,却在人际关系比较淡漠的微软里给别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劳丽·罗娜特是总部的一位部门经理,我们级别相同,不过她的团队有100多人,我的团队只有20人。有一段时间,我们两人的团队在工作上有很多合作,她给予我的部门相当大的人力支持。我发现罗娜特女士工作十分努力,也十分能干,于是向公司上级提交了一封表扬信,使罗娜特女士得到了应有的提升。而且,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给她发邮件问候:“我的部门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谢你对我们的帮助……” 后来,在公司内部的所谓政治斗争中,她一下子从经理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在微软公司里,有太多这样的案例。周围的人也都非常现实,去她办公室的人没有了,只有她去别人办公室的份儿。午餐时也变成了她孤零零一个人,往日众人簇拥的场面消失得无影无踪。中国的老话谓之人走茶凉,她人没有走,茶却已经凉了。 但是我没有忘记她。我还是跟以前一样,逢年过节时继续给她发去问候的卡片,不断地和她进行交流。我的心思很单一,因为在过去的工作当中她曾帮助过我。我没有任何目的,在我的人生信条里,做人就是要简单。